【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老紫砂壶是诸多壶友的最爱,喜欢它的纯朴古韵,喜欢它的色泽优雅,更喜欢它原汁原味的感觉,那种古韵盎然令人爱不释手,但老的紫砂壶到手后会因为常年没有使用或者使用了积淀了厚厚的灰尘等等,那么在使用前就得恢复它的原有面貌,但清洗老旧紫砂壶需要小心谨慎,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除去茶垢,先用温水加84消毒液及洗涤净将壶浸泡三、四小时,用废弃的旧牙刷将其洗干净。这些茶垢对收藏或许有用,但对重新沏茶则是多余的。

第二、除去异味,将开水注入壶中,从壶嘴中快速倒出,即将壶浸泡于冷水中,如此反复三、四次,即可除去异味,恢复壶的元气。

第三、消毒杀菌,放入茶叶后倒进大半壶开水,放入微波炉中转一分钟,即可杀菌。要注意的是,从微波炉拿出壶时,必须用旧布垫好端出,不能让水溢出壶外,避免爆裂,然后放置于木板上让其自然冷却。

第四、恢复功能后将老壶再泡一、二次,倒掉茶水。依上法操作,可使紫砂老壶焕发青春,正常使用,请饮茶爱好者不妨一试。

cy260.COm小编推荐

老铁匠与紫砂壶


老街上有一铁匠铺,铺里住着一位老铁匠。由于没人再需要打制的铁器,现在他改卖铁锅、斧头和拴小狗的链子。

他的经营方式非常古老和传统。人坐在门内,货物摆在门外,不吆喝,不还价,晚上也不收摊。你无论什么时候从这儿经过,都会看到他在竹椅上躺着,手里是一个半导体,身旁是一把紫砂壶。

他的生意也没有好坏之说。每天的收入正够他喝茶和吃饭。他老了,已不再需要多余的东西,因此他非常满足。

一天,一个文物商人从老街上经过,偶然看到老铁匠身旁的那把紫砂壶,因为那把壶古朴雅致,紫黑如墨,有清代制壶名家戴振公的风格。他走过去,顺手端起那把壶。

壶嘴内有一记印章,果然是戴振公的。商人惊喜不已。因为戴振公在世界上有捏泥成金的美名,据说他的作品现在仅存3件,一件在美国纽约州立博物馆里;一件在台湾故宫博物院;还有一件在泰国某位华侨手里,是1993年在伦敦拍卖市场上,以16万美元的拍卖价买下的。

商人端着那把壶,想以10万元的价格买下它。当他说出这个数字时,老铁匠先是一惊,后又拒绝了,因为这把壶是他爷爷留下的,他们祖孙三代打铁时都喝这把壶里的水,他们的汗也都来自这把壶。

壶虽没卖,但商人走后,老铁匠有生以来第一次失眠了。这把壶他用了近60年,并且一直以为是把普普通通的壶,现在竟有人要以10万元的价钱买下它,他转不过神来。

过去他躺在椅子上喝水,都是闭着眼睛把壶放在小桌上,现在他总要坐起来再看一眼,这让他非常不舒服。特别让他不能容忍的是,当人们知道他有一把价值连城的茶壶后,总是拥破门,有的问还有没有其他的宝贝,有的甚至开始向他借钱。更有甚者,晚上推他的门。他的生活被彻底打乱了,他不知该怎样处置这把壶。

当那位商人带着20万元现金,第二次登门的时候,老铁匠再也坐不住了。他招来左右店铺的人和前后邻居,拿起一把斧头,当众把那把紫砂壶砸了个粉碎。

现在,老铁匠还在卖铁锅、斧头和拴小狗的链子,据说他今年已经102岁了。

投资紫砂壶的方法


从古至今,我们中国人都把请客人喝茶作为一种待客之道,而一些文人雅客也将饮茶作为清雅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选一处僻静之地,泡上一壶茶,执一本书,边看书边饮茶那是何等的轻松自在,特别是对于生活在都市中的白领,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压力,有时难免身心疲惫,这时如果能有一种方式能让自己全身心的放松下来,彻底卸下身上的包袱,好好的让自己的心休息下,那是多么的惬意啊。而拥有几千年茶文化的中华名族,把饮茶作为了一种放松身心的最佳方式。泡一壶好茶就必须要有好的茶具,而随着近几年砂艺热潮的兴起,热爱紫砂艺术的人也越来越多,紫砂壶也成为了都市白领喝茶的首选茶具,不难预测2012年紫砂壶的前景肯定是一派光明。

宜兴紫砂壶起于明,兴于清,繁荣于现代,它规矩的壶身盛载着数百年来的文化底蕴。从具有时代气息的壶嘴里倒出的是古今交融的中华民族精神,这就是它的真正的文化内涵。在过去的三年,紫砂壶价格的涨幅已经超过了十倍,著名工艺美术大师,一年只做几把壶,名家壶已炒成天价。出自名家的紫砂壶通常是普通买家趋之若鹜的,认为除非用于投资,其实壶的作用就是泡茶,几十万上百万的紫砂壶通常是不舍得拿出来用的,人生在世就像茶壶一样,泡出的茶香才是人生的滋味。

紫砂壶的市场认可度与日俱增,藏家对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上千元的紫砂壶逐渐被人普遍接受。随着中高端壶的价格因为供求关系趋紧出现上涨,低端壶的价格也水涨船高。随着上一代工艺大师逐渐老去,优质紫砂壶的数量正在减少,市场需求越来越大也会导致价格上涨。

来自市内部分紫砂壶交易商家的信息显示,随着买家渐增、泥料越发珍贵等趋势,紫砂壶的市场价也正如春后转暖的气温节节攀升,价值5000元左右的“潜力股”更被买家热捧。

很多人都知道,宜兴紫砂壶以特定的材质性、工艺性、文化性和优良的宜茶功能而著称。那么,怎样才能选到货真价实的艺术品?行家称应注意三点:

一是最好不要购买200元以下的促销品,搞不好,那根本不是用紫砂来做的茶壶。朱泥本山绿泥壶500元以下的大多不是真品!

二是如想跨入收藏行列,买家首先应花时间,学习紫砂的一些基本知识。如:天然紫砂泥质有红泥,或称朱砂泥、紫泥和调砂泥等。只有用纯正宜兴紫砂泥做出来的壶才具有使用、投资和收藏价值。

三是要学会收藏精品、真品。衡量紫砂壶收藏价值之高低,关键是艺术价值,也就是说,紫砂壶并非越老价值越高。此外,紫砂的材质、颜色等也是决定其价位高低的要因,而名人留在壶上的印章、纹理(即山水画、茶铭)则是提升其附加值的砝码。

清洗紫砂壶 需要注意六点


“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宜兴)”。紫砂壶作为泡茶的最佳器具己成公论,而紫砂壶也需茶的相伴才能更显其温雅气韵。首先,在挑壶时,要选择没有上过油、腊的壶(油、腊蔽塞表面微气孔,与养壶不利。若有,可用热水加洁精除去。)

从所周知,紫砂壶泡茶香,越使用久越香,这是因为紫砂透气性好,茶水在其中不易变味。但有些人喜欢用茶长期泡在壶中,称之为养壶。这种养过的壶泡茶更加香甜,这是因为茶垢堆集在壶壁上的原因。

而清洗紫砂壶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

1、切忌沾到油污。紫砂壶一旦沾上油污,必须马上清洗,否则油渍不仅会渗到紫砂壶的土胎上留有油痕,而且不利于土胎吸收水分。

2、彻底将紫砂壶内外清洗干净。无论是新壶还是旧壶,使用之前要把壶身上的蜡、油迹、污渍和茶垢清洗干净。

3、经常用来泡茶。使用紫砂壶泡茶的次数越多,茶壶的土胎就能充分地吸收水分,久而久之,紫砂壶表面就会出现润泽如玉的光泽。

4、擦拭与刷洗要适度。紫砂壶表面如有茶垢,应用软毛小刷子轻轻刷洗,然后用开水冲净后,再用清洁的毛巾擦干即可。

5、使用完毕要清洗晾干。泡茶完毕,要将紫砂壶里的茶叶渣末清除干净,以免产生异味。

6、要间隔使用紫砂壶。使用紫砂壶泡茶一段时间后,茶壶需要放置数日,使其土胎能彻底地干燥,再使用时才能更好地吸收水分。

判断紫砂壶烧结的方法


如何判断紫砂壶的烧结呢?专家指出,判断紫砂壶的烧结,由浅及深,大致归为四种方法,就是观色、听音、辩内外、查络。

一、观色

粘土越少,烧结温度越高。但紫砂中有些物质达到一定高温后就会发生进一步的化学反应,出现焦化现象,产生针眼和气泡。从低融物开始融化到出现气泡、针眼、焦化现象临界点的温度范围,就叫做烧结(温度)范围。随着烧制温度的增加,低融物开始融化,同时金属氧化物的数量和种类也在发生变化。由于金属氧化物的数量和种类是紫砂壶的呈色物质,所以随着温度的变化,紫砂壶的呈色效果也会有所不同,不仅会由浅变深,而且有些泥料的烧成品颜色还会有所不同。需要说明的是,金属氧化物的种类、多少除与烧制温度高低有关外,还与烧制气氛相关。燃烧时氧气和一氧化碳气体浓度的不同,形成的金属氧化物就会有所不同,从而决定烧成品的呈色。

二、听音

这也是最为普通的方法。听音,1、听研磨之音;2、听敲击之音。研磨,就是用壶的盖口进行搭接式研磨;敲击,就是左手托住壶身,右手拎着壶的子(盖钮),用壶盖的上部轻敲壶鋬(把)。听音,判断的是坯体的致密度,也就是坯体中气孔多少。紫砂主要是根据石英含量和粘土含量以及粘土中金属氧化物含量的种类和多寡来划分的。不含石英,或石英含量很少,就是泥,否则就是砂。泥中铁含量较多就是红泥,铁含量很少(或没有)的就是白泥。砂中粘土较少、粘土中几乎没铁的氧化物(有也是铁离子),而氧化钛较多的就是本山绿泥(实则为砂,下同)。铁含量较少就是段泥(砂)。石英、粘土配比适中、粘土中的铁含量较少,就是朱泥(砂),含铁量较多就是紫泥(砂)。

粘土中有机成分较多,钾钠钙含量相对丰富,而这些都是低融物,在烧制中,最先开始融化。这些融化物就将泥料中的气孔填充起来,行话称为磁化。如果泥料中(几乎)都是粘土,在呈色的氧化铁生成的温度下,融化程度几乎能全部填充泥料中的气孔,即完全磁化,这时,无论研磨或敲击,就都是瓷器的声音了。粘土越少,烧结温度越高,在同等温度下,烧结程度越低(甚至同等温度下,有些泥料能烧结,有些不能烧结)。因此,听声,从红泥(白泥)到紫砂(朱砂)再到段砂,敲击的音频就会类似于从敲盘敲碗到敲砖敲瓦的依次渐变。红泥壶不脆,紫砂壶不暗、段砂壶不闷,即未烧结。根据此原理,也可判断同一类泥料壶的不同烧结程度。这是紫砂大专生级别的水平。

三、辩内外

紫砂壶的呈色除决定于泥料种类外,还与烧制工艺密切相关。在氧化气氛下,紫砂泥中的铁生成的是红褐色的三氧化二铁,在还原气氛中形成的是青黑色的氧化亚铁。紫泥、红泥(朱泥)制作的紫砂壶的呈色,就是由两者的相对多寡决定的。烧制气氛是指燃烧环境中氧气、一氧化碳气体浓度高低。在相同的烧制温度下(当然必须是烧结温度以上),氧气较多,就是氧化气氛;一氧化碳多气体,就是还原气氛。很显然,相同条件下,总是坯体表面氧气浓度高,坯体内部一氧化碳气体浓度高,于是,烧结的紫砂壶的表面是红色、紫色,但断面却颜色较深,甚至呈青黑色。于是,观察紫砂壶壶体表里的颜色差异大小,就成为判断紫砂壶烧结程度的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横亘古今永不变的标准。

四、查络

络,即紫砂壶砂纹脉络。从烧成品颗粒脉络判断烧结程度的细节往往被人忽略,在笔者眼中,是否关注这一问题,也是判断真伪紫砂专家的一个非常简单的标准。如今,关于紫砂的书籍已经到了让人眼花缭乱的地步,但只有很少数的书籍和文章谈到作品观感的“通透”(或脉络清晰),涉及的就是这个问题。壶艺人群体文化水平不高,他们的描述是“混浊”或“雾状”。颗粒观感清晰,更多的人将其归结为明针功夫(即用牛角做的薄片在生坯表面进行反复刮压),其实这是彻头彻尾的形而上学。用明针在生坯的表面反复刮压,在将较粗的颗粒压下去的同时,能将较细的颗粒浮在坯体表面,其原理和铺抹水泥地一样。而较细的颗粒,多为粘土成分。在烧制过程中,坯体表面受温较高,同时,粘土的融点又较低,因此,烧结状态下在坯体表面就会形成一层玻璃状的浅层。表层如同玻璃般通透,砂纹脉络当然就很清晰了。如果表层玻璃状物质没有形成,即使近眼端详,也是雾里看壶的效果。

老紫砂壶收藏:是收藏历史


清·雍正、乾隆加彩绣球纹汉方壶

本版采写/摄影信息时报记者陈川实习生陈宇强

在紫砂壶收藏的世界里,书画篆刻家李海爱收藏老紫砂壶。在他二十多年收藏的四百多件作品中,主要是明中期到民国的老紫砂壶,且基本涵盖了各时期的名家作品。

在李海看来,每一把老壶都有生命,只要是老紫砂壶,不管好坏,他都会买,重在研究,“收藏,不是收藏自己的喜爱,而是收藏历史。你有权创造历史,但没有权改变历史。”这是他坚持的收藏理念。

没有名家作品不能算收藏家

“紫砂壶一般认为起源于宋代,但真正走上艺术化生产是在明代正德年间以后。宋元以前多煮茶,明清改为泡茶,紫砂壶与茶文化息息相关。我喜欢老紫砂壶,就因为它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趣的是,李海与紫砂壶的结缘,却不是因为茶,而是源于他最初喜爱收藏古砚和篆刻,其间还与名家壶几次擦肩而过,说来颇具戏剧性。

陈曼生名鸿寿,是清朝的大篆刻家,以书法篆刻名世,其文学、书画、篆刻皆精。李海也治印,很喜欢陈曼生。陈曼生喜欢紫砂壶,李海也因此对紫砂壶有了兴趣,但在上世纪80年代,他对紫砂壶是什么样子还全无概念。

当时李海在古玩市场逛时,发现了一个底下印有“阿曼陀室”四个字的紫砂壶,并不知道这四个字代表谁,没买。回来查看资料才知道,曼生壶有一个印就叫“阿曼陀室”,才知道那就是陈曼生的作品。“我一激动,第二天一大早就去市场,结果没看到。后来连去三天也没见到,后悔啊!”

过了几年,李海看到一个紫砂调色盘底部下款“彭年”二字,知道那是与陈曼生有关的一个重要人物。陈曼生曾经在紫砂壶的产区宜兴临县溧阳县当县令,常去宜兴找人做壶,当时给他做壶的人就是杨彭年。“那是90年代,我看到那个盘后心想着先转几圈再过来买,结果回来后又没有了。”

几年又过去后,有朋友告诉李海,在长沙发现杨彭年的碗,李海与朋友连夜赶到长沙,第二天一早到古玩店去看,结果又扑了空。“我当时觉得我都不应该收藏紫砂壶了,因为跟这些东西都无缘。”李海至今说来还颇有憾意。

后来在茶楼与老友的一次相聚中,李海说起这三次错过陈曼生、杨彭年的遗憾,结果那天喝完茶出来,在旁边一家店中居然又看到一个杨彭年的碗,这一次李海再没有错失良机。

李海感叹道:“收藏,还是有机遇的问题,可遇而不可求。买下那个碗后,就连续买到了一些名家的东西。以前我收藏名家的很少,现在名家的老壶我基本都有。要知道,玩紫砂壶没有这些大名家的作品,就不能算收藏。比如明代的时大彬,清代的陈鸣远、陈曼生、杨彭年,还有杨彭年的妹妹杨凤年,晚清的邵大亨、黄玉麟,民国的程寿珍、俞国良、冯桂林、汪宝根、李宝珍等。”

学古玩收藏不要怕丢面子

“玩古玩,最重要的是要有悟性。”李海并不讳言,在他初涉紫砂壶收藏的时候,常常被骗,如今算起来有多达两百多件,“但我这个人就是不服输,我不怕被人骗,即使有人好心提醒我不买,我还要买回来研究它为什么是假的。”

李海认为玩古玩收藏需要天赋和悟性。因为古玩有些道理明于心难明于口,要去悟它的道理。“比如两个杯子,说其中一个有老气,另一个没有老气。具体怎么有老气,没法讲清楚,只能体会,去悟。‘包浆’一词也是如此。”

为了学习收藏紫砂壶的知识,李海还曾专门到古玩市场开了一个档口十多年。由于为人豪爽,谦虚好学,很快和旁边的档主结识,在他们身上学到不少紫砂壶知识。

李海说:“我舍得花本钱,不怕丢面子。做古玩收藏的尤其怕丢面子,怕被人说不懂,买错了赶紧藏起来。我不一样,买错了,就放到最显眼的位置,提醒自己又买错了。我不想要这个虚面子,并主动告诉别人,我买错了。十个人中可能有一个人就会告诉我,你是怎么买错的。如果你不谦虚,又怕丢面子,就一直学不会。”

经过多年研究,李海总结出三条简易明了的辨伪原则,他认为这些方法也可以扩展应用到其他古玩上:

“第一,古玩真假没有九成九。你看这个东西,觉得九成九是真的。这不行,必须要百分之百是真的才行。

第二,古玩真假没有少数服从多数。比如三个人,两个人说是真的,一个说是假的。那很可能就是假的,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第三,古玩真假一票否决。在作品中找到一个不符合标准的漏洞来,就证明是假的。比如说一个壶做得蛮好,但壶底的名家印章盖歪了,那就是假的。”

只要是老紫砂壶,不管好坏都会买

紫砂壶近年价格见涨,尤其是老紫砂壶。李海却更看重藏品的文化价值:“我收藏紫砂壶不是为了去赚钱,是为了学习研究,为了搞清楚紫砂壶的历史、特色和人文内涵。要学习紫砂壶,必须有实物。所以只要是老紫砂壶,不管好的次的,我都会买,重在研究。”

对紫砂壶收藏中一些流行的做法和看法,李海也有自己的主张。在他的藏品中,有不少加彩壶,如清雍正、乾隆时期的加彩人物汉方壶等。加彩壶在紫砂壶收藏中往往不被重视,且汉方壶是仿汉代青铜器而来,比较笨重,也不适合用来泡茶。但这种加彩汉方壶是当时皇亲国戚、达官显贵用的紫砂壶的,是紫砂的官窑器。用这种壶的人一是显示身份地位,二是官宦人家、文人雅士聚会饮茶器具。所以用这种壶泡茶,够七八个人喝,平常百姓用不起。这些就是紫砂壶蕴含的历史价值,“这就是历史,不管你喜爱与否,不能仅仅用现在的眼光去看它的价值。收藏,不光能凭个人喜好去对待历史,要正确评估器物的历史价值,才是一个真正的收藏家。”

藏家简介

李海,字百川,号煮石斋主,壶图居士。上世纪50年代末就读于湖北艺术学院美术系,诗、书、画、印皆擅长。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中国文物鉴藏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收藏家协会会员,广州市老紫砂壶研究会会长。广东省工艺美协常务理事,高级工艺师。

藏家提点

老紫砂五字鉴定法

“真正懂行的人,能在一眼之间就分辨出是不是老壶。”这也是李海对自己学生的要求。有人认为李海的这一标准有点天方夜谭,但李海认为,实际上分辨真假很简单,他当场可以“传授”给我们。

看:看的目的是辨明器物的时代特征。看它的造型,符合哪个时代的精神特征。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审美要求和情趣,所以李海说“器型决定时代”。任何器物都会打上那个时代的印记,其次看老气、包浆。

摸:摸的目的是查明制作工艺。摸器物内的棱角,把手指伸进紫砂器内往周围摸,如果棱角分明,甚至刮手,说明是手工制作,有可能是老壶。如果很光滑,无棱角,可能是灌浆、模具或者手拉坯制作,这种壶多为新壶或仿制品。

敲:敲的目的是了解有无破损。把一件紫砂壶平放在左手掌上,用右手中指弹一弹,或用壶盖轻轻敲一敲壶身,如果声音清脆,壶体基本无多大破损(毛口除外);如果声音沙哑,则此壶必有冲线或破损。

刮:刮的目的是搞清楚有无修补。用紫砂壶的盖边或子口在壶口、壶身、壶嘴、壶把等各部位刮一刮,声音清晰,手感硬朗,即没有修补;反之,声音沉闷,手感疲软,即有修补。

闻:闻的目的是辨别有无做旧的手段。正常老紫砂壶大多茶味已失,基本没有异味。做假壶,气味异常。因为大多数是用高锰酸钾浸泡,或擦皮鞋油,打地板蜡,涂墨汁,或埋在土里用脏水去浇灌等等,均会散发出不正常异味,这些绝不是老壶。出土的老壶会有一种土香味,特别是浇水后更明显。

紫砂壶真假辨

1.看造型和工艺。如明代紫砂壶的总体特征是粗、大、笨,清初从陈鸣远开始,紫砂壶制作崇尚精巧、秀雅之风。康熙时出现彩绘,乾隆时出现描金,嘉庆、道光时,以陈曼生一班文人参与紫砂壶的题诗刻画,是紫砂器的装饰提高到一个新阶段。

2.看泥色和配料。紫砂泥以宜兴地区丁蜀镇黄龙山附近出产的陶土最好,一般分为紫泥、绿泥、红泥三种。一般来说,明代砂器泥料较粗,清代较细。晚清至民国一件砂器常有几种色泥出现。

3.分辨名家及款识。从明正德至今,五百年来名家辈出,仿制者一般都是仿名家,所以对各时期的名家及工艺手段、款识特征都要有明确认识。

历来紫砂壶名家被仿得最多的是时大彬,其次即陈曼生和杨彭年,其他如陈鸣远、邵大亨等也有仿品。要识别仿品,就要从名家的用泥、制作手段、款识等几方面下功夫,深谙其理才能明辨。

一般来说,名家壶的线条刚劲有力、挺拔,讲究点线面。点,就是壶嘴、壶把、壶盖上面有三点,这三点要对齐。线条,直线要挺拔,圆线要圆润飘逸。方壶的面,要平、整齐,真正的好壶,面是平的,像玻璃一样。圆壶的面,要圆滑自然。

“虽然壶没有生命,但是我们往往说它有生命,它的生命就是制作者赋予的。要看紫砂壶的精气神,如果没有这种精神,肯定不是名家手笔,这一点需要藏家慢慢体验。”

“鉴别紫砂壶,在认真研究上述问题时,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多看,除了看老的,更要多看新的、假的,只有经常进行新旧对比,方能领悟其道理。”李海最后总结道。

紫砂壶传统的开壶方法介绍


一、清水煮壶。此步骤之前,请用温水和软布仔细擦洗壶身。放凉后,放入清水中,慢慢煮沸。让其在沸水中煮上5-10分钟~

二、将壶从沸水中捞出,放在一边自然凉快,等到没有热度的时候,填装豆腐,以老豆腐为妙。

三、填装时,稍微压紧,以免水沸腾后,豆腐全部跑出壶身外面。将装好豆腐的壶,放入清水内(冷水下锅),慢慢使其沸腾,沸腾后继续加热至厨房内充满豆腐的香气后5-10分钟~此步骤的目的:因为窑烧的关系,有人认为壶的“火气”很大,在正常使用之前,应该给壶降火清火。

四、将和豆腐煮好的壶捞出,用热水洗净。自然凉快至没有热度。将甘蔗头,注意是甘蔗头,由于小弟实在是没有勇气在卖水果处捡甘蔗头头,所以买了一根很多结疤的甘蔗来代替。将其劈好,放入清水里(冷水),和壶同煮。火候同上步:沸腾后,等到满厨房都是甘蔗香气后,在让其沸腾5-10分钟。

五、将和甘蔗煮好的壶,捞出,自然凉快至没有热度。将你最好的茶叶拿来,如果这个壶今后是泡普洱,就拿普洱来;如果今后是泡绿茶或铁观音,请用铁观音,将锅里重新加入冷水,将壶和茶叶一起下锅开煮,使其沸腾后,让厨房内充满香气后10分钟或更长时间,将起捞出,放置一旁,将锅内的茶叶捞出,用此茶叶稍稍用力摩擦壶身及壶盖数分钟。最后用温水将壶洗净即可。此步骤的目的:定味。所以推荐用你最好的茶叶,最好是用什么类型的茶定的味,今后就用来泡什么茶。

好了,到这里开壶的工作就完成了。这就是完工的壶。

命名紫砂壶的五大方法


一些传统经典的紫砂壶都会沿用以往的名字,如果是自创的造型便需要自己给其取个响亮又符合紫砂意蕴的名字,这是一件挺费心思的事情,面对一件即将问世的作品工艺师总是会要对壶的名字苦思冥想、反复推敲,却也不一定令人满意,可见给紫砂壶取名也是一门高深的学问,通过以往传统的紫砂命名规律总结了几点关于紫砂壶命名的方法。

第一、引申命名法。从摹形状物的形象中,略加抽象引申而加以命名。这种壶名往往更富哲理性、具有文字味,因而能发人深思。如思源壶。原本是形如古井的井栏壶,由吃水不忘挖井人即饮水思源而引申称之为“思源”壶;而以竹为题材的壶命之曰“劲节清风”壶或“高风亮节壶,顿觉气势不凡;朱可心创作的梅花壶,而命之曰“报春”壶,使人联想到毛主席诗词《卜算子·咏梅》中的“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生肖纪念壶,叫做“吉祥”壶(鸡年),“兴旺”壶(狗年),“三羊开泰”壶(羊年)……也有这种意思。如“竹报平安”壶(以竹为题材的壶)、“流塘月色”壶(以莲为题材的壶)、天际壶(因绞泥装饰如江水而取唐人诗句“唯见长江天际荷”之意)这些由象形而引申,或富哲理、或具雅趣,或营造一种情境,或铺垫诗情画意,更能满足文人雅士的需求,也是文人命名砂壶的常用方法。

第二、象形命名法。此法即根据壶形加以命名这种命名方法通俗易懂、形象直观,可读名而知壶,是最常用的方法。如传统圆器之“掇球”壶,即因壶形似两球相累而名之;而“四方”、“八方”、“砖方”、“升方”壶则是直接描摹了方器的壶形。象形命名法尤其适合花货和筋囊货。如僧帽、合梅、南瓜、八卦龙头一捆竹,鱼化龙以及玉兰六瓣、菊花八瓣等;甚至还可以加上高矮、大小而加以区分,如高僧帽、大合梅等等;至于象秦权壶、井栏壶、柱础壶、竹简茶具、博浪锥壶等则完全以紫砂壶所仿制的器物直接命名。象形命名法的好处是可以由名思壶或睹壶思名,通俗形象,大众欢迎。

第三、用典命名法。即以某些历史典故命名,如传统作品“东坡提梁壶”(或称“苏提”),相传是大文人苏东坡设计的。东坡曾卜居阳羡,且好饮茶,有“松风竹炉,提壶相呼”的佳话流传,后人加以附会,便把提梁壶命名为“东坡提梁壶”,使之更加厚重。曼生壶中的“石铫”壶,相传北宋周曾送给东坡一把石凿的“石铫”壶,曼生沿用此名,并说“铫之制、抟之工、自我作、非周”,意思是这把“石铫”的紫砂壶,并非周的式样了,而是我设计用紫砂抟制的了,用了这样一个典故。前面提到的“秦权”壶、“博浪锥”壶,虽以仿器物而命名,因使人联想到历史典故而使人产生沧桑感。

第四、拟人命名法。将砂壶当成有生命的人而加以命名。运用此法最典型的莫过于日本人奥兰田(玄宝),他在其所著《茗壶图录》中,将收录的32把茶壶分别取了一个人名,诸如“梁园遗老”、“萧山市隐”、“独乐园丁”、“卧龙先生”、“凌波仙子”、“浴后妃子”、“铁石丈夫”、“风流宰相”……还有一对壶,他分别称之为“渔童”、“樵青”。不仅如此,这些壶还有姓、名、字,如“方山逸士”姓“区”,名“端”,字“元正”;“红颜少年”姓“殷”名“妍”,字“倩兮”等等,其实“方山逸士”就是“砖方壶”;“卧龙先生”就是曼生的“箬笠壶”,“凌波仙子”就是筋囊货“水仙六瓣”、“红颜少年”就是“朱泥壶”……,这种命名法别有情趣。在传统作品,用拟人法命名的有:“寿星壶”、“笑婴壶”、“三友壶”、“西施壶”等等。

第五、装饰命名法:即以壶艺的某种装饰加以命名的方法。如历史作品“八卦彩绘大壶”、“开光彩绘紫砂方壶”、“四方彩绘壶”等壶名中,既点出壶形(大壶、方壶、四方等),又指出了装饰特点——彩绘;而如“锡色方础壶”、“包锡罩壶”在壶名中点出了包锡装饰工艺:象“红木镶嵌御包壶”、“贴花四方开光壶”、“泥绘束腰圆壶”、“绞泥中壶”则分别在壶名中点出了“红木镶嵌”、“贴花”、“泥绘”、“绞泥”等装饰手法。

总之,紫砂壶的命名方法很多,而以象形、引申法最为常用,但不管什么方法题名总要以雅俗共赏为原则。可以通俗形象、直呼其名。如“牛盖洋桶”、“小型竹节”等等,显得朴素、亲切但不能庸俗、媚俗。如有人称自己的壶为“神壶”、“魔壶”、“怪壶”,便不免贻笑大方,令人作呕。随着人们文化素养和鉴赏水平的提高,要求砂壶题名能更高雅脱俗些,于是引申法、拟人法会更多被采用,如前面提到“思源壶”、“报春壶”等。又如曼生壶中的“却月”、“横云”、“合欢”、“饮虹”等不仅壶名雅致高洁,加上切壶切茗的铭文,将壶名、壶形、壶铭完全融为一个整体。

紫砂壶的泡养方法及养壶守则


紫砂壶已经成为茶客和品位人士品茶最常用的器皿,如何泡养才能使得紫砂壶容光焕发,养出较好的效果等问题成为部分壶友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养壶的过程是比较漫长的,不能为了养壶而养壶,要学会在泡茶品茗的同时滋养心爱的紫砂壶,重点是享受泡养的过程。

紫砂壶老玩家认为,养壶如养性,养壶之道,其实就是养人之道。养壶之法在两处,外养与内养。外养即勤泡茶,勤擦拭。由于泡茶时温度较高,壶壁上的气孔会略微扩张,此时可用茶巾擦拭紫砂壶表面,使得茶水中的微生物吸附于紫砂壶壁的气孔之中。久而久之,紫砂壶表面就逐渐温润了。

那么内养又为何?内养的关键是:一仆不侍二主,一壶不泡二茶。由于紫砂壶的特殊气孔结构,善于吸收茶汤,一把只泡一款茶的紫砂壶泡出的茶汤才能保持原汁原味,长久使用,壶内壁积聚茶垢,即便沸水注入空壶,也会茶香四溢。

泡养方法

1、先将开水将壶身的里外淋烫一下,这样既可以起到净壶和去霉的效果,也可以起到暖壶醒味的功效。

2、如果使用茶叶,首先要注意将壶身略微的垫高点,让圈足超过水面一定高度,防止壶身留下了水线或色泽分布不够均匀。

3、将第一次泡好的温润泡茶汤盛放在茶器中备用,等冲第二泡茶的时侯再使用此茶汤浇淋壶身以及外表,这样反复的施行直至全过程的结束。

4、由于紫砂壶自身就具较高的透气性,遇热时,由于热胀冷缩的原因,气孔相对来说会慢慢扩张变大。这时可以采用养壶巾去擦拭壶身,让茶油慢慢的渗入到茶壶里面的细孔当中,时间长了便可以累积出光泽来。

5、每次泡完茶将它冲至无味以后,应当仔细的将茶渣去除干净,然后再用热水将壶内壶外再涮洗一次,将茶壶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且将壶盖拿下来,以便于茶壶的风干。否则,由于紫砂壶的口盖密合度比较严密,放任它密封阴干,是很不卫生的。

有些壶友趁着壶身高热的时侯,用沾有茶汤的棉布巾在茶壶上下擦拭,由于这时器表温度比较高,湿巾里面所包含的茶汤一擦就会挥发掉,留下可以使壶身滋润的茶油,如此便能够提高养壶的成效。

也有的人先冲出一泡比较浓的茶汤用来作为墨汁,紧接着用软性毛笔或养壶毛刷沾此茶汤,反复均匀涂抹于壶身,用来提高茶壶接触到茶汤的时间以及频率。

养壶守则

里外兼修不冲第二茶

养壶养的不仅仅只是外表,壶的内部也应该一并去调养,这样才能够收到内外兼修的效果。养壶的诀窍最重要的就是:一把壶只能够泡一种茶。因为紫砂壶的结构具有特殊的双气孔,它善于吸收茶汤,所以一把经常使用的紫砂壶,即使不加茶叶,单用开水去冲也能够冲出淡淡茶汤来。

因此,一把不冲第二种茶的茶壶冲泡出来的茶汤才能够保持原来的味道不变,否则如今的乌龙茶,明天的普洱茶,后天的花茶,那么必然茶味混杂,毫无独特性可言了。

通常开始养壶以后,首先要避免再用洗洁精之类的化学物品去清洗,以免清洁剂的异味吸附或刷去了壶的光泽。不妨以养壶巾擦干净,或者用软毛笔沾着茶汤清洗干净。

另外,紫砂壶的造型多种多样,有些比如花货、筋纹器等这些茶壶比较容易产生茶渍死角,可以用软毛牙刷勤加清理。另外,壶的底部不太容易接触到茶汤,壶把经常含有手上的油脂,容易排斥茶汤;还有壶嘴下沿应当刻意去擦拭,像以上的这些细节部分,都依靠壶主用心的去照顾。

养茶壶卫生第一位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有的人为了在壶里面形成“茶山”,让它看来更加具有古意,便将茶叶留存在茶壶当中,放任它自然风干,但由于许多地区高温多湿,霉菌极其容易滋生在茶壶里面,若就卫生的观点来判断,这种方法实在不可取的。

更有一些人泡完茶以后,故意将最后一泡茶汤存放在壶里面,直到下回使用前倒掉,他们认为这种方法可以起到内浸外养的功效。其实不知,紫砂壶的气孔结构是既擅长于吸附茶汤,自然也容易吸收到霉菌。以这种方法养出来的壶,只怕以后冲茶时,也会带有异味,甚至有碍与健康,实是得不偿失的行为。(伍策梦枕橹声)

紫砂壶的奇妙之处


紫砂,有着不可说的妙处,如佛前的那拈花一笑。在岁月的长河深处,沉淀出不可思量的可塑性。又经千年。经过人手温情揉,也揉进了人的灵性,成壶时,自带人性的温情,发出幽幽的紫砂亚光。

中国陶瓷文化,鼎足世界文明史已千年,历来以如玉般的釉色取胜,如宋代的官窑青瓷,浅浅的釉上刻花梳纹,刻出釉色的柔美;而明清深邃可读的青花瓷,以釉做宣纸,以色料做墨,写足中国文人的笔墨情怀。

瓷的世界,大多追求丝缎的华美,也如丝缎一般,经不住岁月轻轻一划,顿然失色---瓷,大多以釉色为衣。大多时候,瓷,只是釉色的载体。而陶,大多以陶土本色为美,不设色或仅以简单的化妆土淡妆略施。

周芳军《富贵玉兰》

远的,半坡古陶罐不需说,近的中国陶,我独偏爱耀州窑化妆土抹饰的陶和宜兴紫砂陶。耀州窑,以化妆土与陶质相映成趣,是粗陶中的极品;而宜兴的紫砂细陶,就非常不可思议了。

做过陶艺的人都知道,在搞陶艺创作中,首先要考虑材质上的两个参数:一个是可塑性,一个是烧成后的收缩变形率。一般,可塑性大,陶瓷烧成后的变形率越大,可朔性让陶艺家们不受限制的发挥自己的艺术才华,但烧成后的收缩变形率,往往让你的陶艺作品变成一堆废品!

宜兴紫砂的手感,与众不同,可塑性强却不沾手,有着不同凡响的细腻,这种能与人灵性呼应,随心成形的宜兴紫砂器,自然也带上了人文浓重的色彩。没有任何釉色外衣的装饰,就已醉人。它朴质近人的艺术性,由此而生。

而与瓷品近30%的变性收缩相比,宜兴紫砂陶只有8%的变形率。所以在茶壶制作上,紫砂陶自然有超常的优势,一般评判茶壶的好坏,可以首先从检查壶口盖的咬合程度,自然能分出品质的高低;而紫砂的特性,居然可以做到口盖的严丝合缝。它的工艺性,瓷质器皿不可及。

而最最不可思议的是:作为细陶的紫砂,它恰到好处的气孔。让茶色香味皆蕴,既不夺茶香气又无熟汤气,也不易馊茶。而瓷壶由于有玻璃质的釉面隔阻,自然逊色不少。而在岁月的把摩和茶汤的浸泡里,紫砂也留住了岁月的痕迹,沉淀出人性的温情,壶面日益温润华姿,散发出幽幽紫光。它的实用性,让它兼得了皇宗贵族和平民百姓的百年青睐。

茶,也许拿任何器皿都可泡,都可喝;但若要真正品茶把壶,我只想念紫砂。

如果说青花瓷的美,如赵飞燕的舞,在釉衣上书写中国的精神;那紫砂,就如老衲,以本体的内美,参悟人性的永恒,静品人生的五味。

紫砂,如此的不可思量,不可议。

紫砂壶的雅趣故事


很久以前,在扬州府,有一个年迈的师爷退休了,许多人都想谋取这个岗位,吃这一份俸禄。于是递条子的,走后门的,托关系的,把知府大人搞得心烦意乱。知府大人决定,搞一次公开招聘,谁有才谁吃这一份傣禄。招聘考试那一天,来了一大帮饱学之士,一个个都是满腹经纶。知府大人亲自出题,亲自监考。

他出了一道什么考题呢?考试那天,他带了一把紫砂壶,把壶往讲桌上一放,他说:一把茶壶,一首好诗,壶随诗贵,诗依壶传。今天,谁能依据这把壶,吟出一首好诗,择优录取,谁就是今天的胜者。大家开始研究这把壶,这是一把什么壶呢?一把光货,除了盖子上有可清心也四个字,没有其它装饰。即便如此,饱学之士们,还是创作出一首又一首堆满华丽辞藻的诗篇,知府大人看后,都不满意。所有的人都交卷了,只有一个小伙子,还坐在那儿。他一个字也没写,知府大人过去问他:小伙子,你在干嘛呢?我来应试的。那你的大作呢?我的诗已经刻在那壶盖上了,逗得众人哄堂大笑。

那壶盖上只有四个字,怎么也凑不成一首诗。只有一个人没有笑,就是知府大人。既然如此,你就给大家念念你的大作。小伙子从容地走到那把壶旁边,一边旋转那壶盖,一边就朗诵他的大作:可清心也,清心也可,心也可清,也可清心。

四句话,一首诗。知府大人大叫一声:妙!当场宣布,小伙子获胜。这个时候,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壶盖上的四个字,是一首回文诗。把这样的回文诗,刻到可以旋转的壶盖上,确实体现了紫砂壶特有的一种雅趣。

紫砂壶的神奇传说


紫砂壶的神奇传说!茶友们都知道,紫砂壶冲泡茶叶是很不错的选择,能让茶叶的香气达到极致,而对于紫砂壶,您是否曾经了解过他的传说呢?

民间有这样一个关于紫砂壶的传说,有这么一年,宜兴的一家大户人家请来好多工匠扩建房屋,那个时候造房子也没个图纸,房子盖什么样也就是主人和师傅一商量,工匠按要求建就是了,碰巧那几天主人出门办事,等回来的时候房子造得差不多了,主人是个很挑剔的人,细细查看,嫌一堵墙砌得不好,硬要人扒了重砌。

办事不由东,累死也无功,拆吧。拆墙的时候,人们在墙空儿里发现了一把紫砂茶壶,大伙一看才想起来,砌墙那天,气温特别高,工间休息的时候,有个小徒弟用紫砂壶泡了一壶茶让泥工师傅喝茶解渴,师傅接过来喝了几口后,随手把壶放在正在砌筑的墙上,没想到却把茶壶砌到墙里了。

揭开壶盖一闻,虽说是几天前的茶,可茶香依然醇厚,于是一传十,十传百,紫砂壶泡茶不馊的故事被传开了,从此人们更加喜爱紫砂壶了。这虽然是传奇故事,但是这故事从某方面概括了紫砂特有的功能。

宜兴紫砂壶的仿


在当前紫砂业界,有一种情形最为人们指责:一些尚未成名的紫砂艺人,模仿名人名作,做旧造假,署上假冒的名人印款。这类作品中也有些工手上佳、几可乱真的被称为“高仿品”。这种以牟取暴利为目的“仿”,是不符合紫砂艺人的职业道德的,是损害藏家、壶友等消费者的利益的;如任其泛滥,最终会损害、玷污我们的紫砂艺术。因此,作为一名普通的紫砂从业人员坚决反对假冒名人名作,全力支持有关部门关于保护紫砂知识产权的规定和做法。

一“仿”有利于“学习”

一个紫砂艺人在初学入门时,无论是师承家传还是自学成才,都是要经过“仿”这一步的。如已故壶艺泰斗顾景舟,在“上世纪30年代,应上海古董商郞玉王书之聘仿制历代名作,得以接触明清两代传世精品,反复揣摩,研究分析,使其艺术学养和鉴赏能力大有提高。”又如花货大师蒋蓉,“她在不到20岁时赴上海随伯父蒋燕亭学艺并仿制古陶,因此,大开眼界,增长不少知识,掌握了许多技艺,为以后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见,要想学艺成功,不但要仿而且要仿历史上的经典名壶和名家的力作。因为作为仿的“样本”,它们的艺术水准愈高,技术含量愈大,仿好了,仿像了,自己的眼界也就愈高,技艺的提高也就更大。

二“仿”是为了“创新”

如果“规仿名壶”只是为了做得和“名壶”一模一样,即使惟妙惟肖,可以乱真,也只能永远生活在名家名壶的阴影下,自己终难有出息。“仿”不仅是为了入门的“学习”,最终目的是为了“创新”。前面说到,顾景舟在仿制历代名作时,就“反复揣摩,研究分析,使其艺术学养和鉴赏能力大有提高”,这就为其日后的创新积淀了厚实的基础;同样蒋蓉大师“仿制古陶”后“大开眼界,增长不少知识,掌握了许多技艺,为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尧成谈自己的体会曾说:“有分析地临摹一遍,胜过十遍百遍;只照葫芦画瓢,很难从临摹过渡到创新。”这就告诉我们:临摹只是学习的手段,最终的目的是要创新。就我自己的体会来说也是如此。我们在“仿”时,要多分析、多研究,吃透名作,为我所用,如能发现不足而加以改进就说明自己的“仿”有所得了。对名家的作品仿得多了,开拓了眼界,提高了自己的鉴赏水平和制作的功力,就会水到渠成地进入创新的阶段,这一切都是日积月累熟能生巧后功到自然成的。

总之,坚决反对以牟利为目的假冒名人名作的“仿”,而要提倡认真地学习、研究、分析名壶的“仿”,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和制作技艺,并最终进行创新,从而为紫砂艺术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紫砂壶泡茶的优点


《阳羡茗壶系》说:“壶供真茶,正在新泉活火,旋瀹旋啜,以尽色香味之蕴。故壶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壶盖宜盎不宜砒,汤力香茗,俾得团结氤氲。”宜兴紫砂壶自明代中叶勃兴之后,经过不断的改进,最终成为雅俗共赏、饮茶品茗的最佳茶具。下面小编为大家说说紫砂壶泡茶的优点。

第一、用紫砂壶泡茶,以尽色、声、香、味之蕴,无熟汤味。暑天泡茶不易变味,汤色清润。

第二、壶泡之茶,如隔数日,难免有杂气,只要除去茶渣,注满开水,鼓荡后倒去,或一次或数次,直到壶中不留茶渣,即把热壶浸没冷水,同时急出冷水泻之,元气复矣。

第三、紫砂壶为砂质壶,泡壶后壶身传热缓慢,保温性好,故在提、握、抚、摸时不感炙手,冬冷季节双手捧壶,不仅可取暖,且有按摩健身之作用。

第四、紫砂壶壁,含有气孔率,且有双重气孔结构,使壶有适应冷热急变之性能,寒天注入沸水,不会胀裂,温水炖烧、烹蒸也无需担心开裂。

第五、由于壶壁有一定的气孔率,壶内易吸茶汁,内壁勿刷,无异味,且经久用,增积茶锈,空壶注入沸水亦有茶香,茶锈经生物化验,内含灰黄霉素成分,有消炎消毒之作用。

第六、紫砂壶千姿百态,大致以高、矮两类之分。高壶宜泡红茶,红茶在焙制中是经发酵过的,因此,它不避深闷,所以,高壶深闷使红茶越发浓香;矮(扁)壶宜泡绿茶,绿茶在焙制中未经发酵,不宜深闷,故矮(扁)壶澈泡绿茶,则保持了绿茶澄碧鲜嫩的色香味。

第七、紫砂壶使用经久,涤拭日加,自发黯然之光,人手可鉴,通过泡茶用壶,养壶,更显示紫砂壶自体妍丽的肌理美,登大雅之堂,为时人所珍惜。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老紫砂壶的清洗方法》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