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文化。

近日,朋友圈中流传“市面上用来泡茶的干玫瑰花,有八成被硫磺熏过”,据了解,被硫磺熏过的玫瑰花,会有部分因氧化形成的二氧化硫附着在玫瑰花上,进入人体后可形成亚硫酸盐,长期喝被熏过的玫瑰花茶会危害身体健康。很多爱美女士将玫瑰花茶当做日常饮品,那么如何分辨玫瑰花茶是否被硫磺熏过?19日,记者走访本地市场,并随机购买了多份玫瑰花茶进行实验。

市场

不仅价格相差大颜色外观也不同

19日,记者走访了冰城花草茶市场。在某市场的花茶柜台上,记者看到了菊花、洛神花、玫瑰花等散装的花草茶,这里的干玫瑰花花朵较大,颜色有浅有深,“这一包是15元的,还有一包10元的,价格高的质量好一些。”销售人员介绍道。随后,记者又来到某超市,展架上摆放着某品牌30克装的玫瑰花,包装内的玫瑰花颜色比较深。而在散货区,销售人员又介绍了野生玫瑰,据介绍,这种玫瑰花花朵比较小,由于是野生的,品质也比较好。经过走访记者发现,玫瑰花茶的价格有的是100元/斤,还有150元/斤,更有近300元/斤,价格相差较大。

实验过程

试剂颜色越深含硫量越高

记者从批发市场和超市随机购买了5包玫瑰花茶进行实验。实验用品:纯净水、玫瑰花、亚硫酸盐(二氧化硫)检测管步骤一:取同量玫瑰花,分别加同量纯净水,摇匀后静置5分钟。步骤二:从样品中取同量清液,加测试溶液,摇匀后静置10分钟。步骤三:与比色卡比较,颜色越浅,亚硫酸盐(二氧化硫)量越低,反之,颜色越深,亚硫酸盐(二氧化硫)量越高。结论:5个样品中,批发市场中价格较高的样品以及超市中有品牌包装的样品,二氧化硫的含量很低,几乎没有,而另3个样品残留二氧化硫的量比较高,超市中散装的玫瑰花最高。

结论

5个玫瑰花茶样本3个含硫量较高

实验用的比色卡

危害

长期过量摄入可致癌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营养科专家聂宏介绍,长期饮用玫瑰花茶可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美容养颜,但若玫瑰花上残留了大量二氧化硫,摄入过量可能会引起恶心、呕吐等,还会影响人体钙的吸收。

据了解,被硫磺熏过的玫瑰花,会有部分因其氧化形成的二氧化硫附着在玫瑰花上,当二氧化硫遇水后会生成亚硫酸,进入人体后可形成亚硫酸盐。据中国家庭膳食调理协会会长冯权介绍,亚硫酸盐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具有抗氧化、防腐等功能,但长期摄入过量的亚硫酸盐会导致胃癌、食道癌、肝癌等。

鉴别

含硫玫瑰花花瓣红艳花托发黄

聂宏建议饮用玫瑰花茶前,先洗一遍茶,将首次泡茶的水倒掉。建议购买品牌的、或带包装的玫瑰花茶,鉴别没被熏过的玫瑰花茶有两种方式。

一看:含硫玫瑰花,花托部位的花瓣偏白,花瓣颜色红艳,花托发黄;无硫玫瑰花花瓣颜色发黑紫,花托发绿。

二尝:含硫玫瑰花泡水后,口感会发涩;无硫的玫瑰花泡水后口感爽滑。(王悦)

Cy260.com精选阅读

荷花熏茶


知道荷花熏茶是在沈复的《浮生六记》中,看时就心中一震:古人玩得这么雅!

制作荷花熏茶的是古代最会生活的女子——芸娘想出来的点子,也反映了底层文人生活虽贫而不忘雅趣,亦是书中最动人的细节之一。

《浮生六记》中的《闲情记趣》这样记载:“夏月荷花初开时,晚含而晓放,芸用小纱囊撮条叶少许,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韵尤绝。”是说将茶叶于傍晚放在荷花花芯,利用荷花晚上收合而清晨绽开的习性,熏染一夜花露清香,用天泉水烹之,味道简直是惊艳。

据传元代画家倪云林私房菜谱中,这一熏茶巧法已经出现。云林熏制莲花茶的程序要更为讲究:茶叶在荷花里要反复熏三次,最后才成花茶,在秋冬春三季,也可以品味到莲花的芬芳。

现在,要是住宿在荷塘边上,或者偶得几枝荷花,也可以自己动手制作一道荷花茶。一位讲究的朋友曾经招待过我一次荷花茶,抿一口,幽香中带着一丝甜意回荡,独特令人至今难忘。

据他介绍,花茶制作方法是从池塘里采摘了荷花,从荷花的最上面掰开一个小孔,把一些绿茶的茶叶塞到里面,收紧荷花口,并用细线把收紧的口轻轻扎起来,最后将荷花连同瓶子放到背光通风的地方。一天一夜后,这茶叶里浸透了荷花的香气,再用开水沏泡,荷香和绿茶的味道就浑然天成了。不过,要随做随喝,荷的香气才能保留。这道茶,说珍贵,却也不难,贵在用心。

被改造过的翁居布朗村寨原生态组图


自惠民至景迈山一线,是普洱市打造“绿三角”(澜沧、西盟、孟连)原生态旅游区的重要通道,一路上的村寨,都规划过,既保留村寨的原始旅游观光元素,又改善了村寨的不雅景观,翁居,就是这样一个被改造过的原生态村寨。

年初就到过翁居一次,很有特色的寨,此次上景迈山,当然不会忘了带茶友造访此寨。

 由于布朗人仍然居住此地,其自然特性当然无法掩饰,看看我们拍到的照片,就很能说明这一切。

袅袅炊烟,已很难见到了:

布朗人的吊脚楼,很适合当地环境的居住。

这里的鸡,由鸡妈妈带大,与大自然融合一体,肉质特美:

虽然是不安全的交通工具,但在山寨,却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这个物件,在每户人家前都有,啥用意?我还真没问过呢。知道的朋友请说说。

旅游村寨,有了较为规范的洗手间,似乎这只公鸡也在寻找?

抽旱烟,是当地一种习俗,延存至今:

很原生态的照片,无意间撞见,随手拍下:

多么健康美丽的布朗族老人:

乌镇特色茶饮—熏豆茶


去过水乡乌镇旅游的人都知道乌镇有一种特色的饼—姑嫂饼,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乌镇还有一道很有特色的茶—熏豆茶。

薰豆茶又称“烘豆茶”,是一道以薰豆为主料,加上其它辅料一齐冲泡而成的茶点。辅料一般为胡萝卜干、桔皮、芝麻和绿茶叶之类,另有讲究的人家还加入震泽黑豆腐干、扁尖、笋尖或青橄榄等等。主要差地在浙江湖州、杭州、嘉兴和江苏吴洲一带,另外洞庭湖畔的一些地方也一直保持着吃熏豆茶的习惯。

熏豆茶是选用优质青黄豆,配以炒芝麻、橙皮、丁香萝卜、紫苏或笋干、桂花等原料,精心制作而成。饮用时,再加入几片嫩绿茶叶沸水中泡,即成一道清香可口,咸淡适宜,风味独特,色香味俱全的绝佳饮品,让人回味无穷。

熏豆茶历史源远流长,为太湖传统风味之一绝。目前,湖州、苏州等许多地区还保持着这一待客习俗。许多农家还用锅粢茶、熏豆茶和绿茶作为招待“毛脚女婿”首次登门的礼仪。换句话说,也就是“毛脚女婿”喝了甜蜜的锅粢茶、咸味的熏豆茶和清淡的绿茶这三杯茶,就算过了丈母家的“第一关”。湖州东郊农村几乎家家户户爱将熏豆茶作为正月招待亲友及婚礼宴席的首选饮品。

关于熏豆茶的由来,民间流传着三个版本的传说。

一说是流传于浙江湖州德清、余杭一带民间关于防风氏的传说。防风氏是与大禹同时的另一位治水能人。防风氏曾在浙江一带治水,当地百姓曾用橘皮、野芝麻泡茶,为他袪湿驱寒,另以土产烘青豆佐茶。防风氏性急,将豆倒入茶中,他连茶汤带烘豆一口吃。这样吃了以后呢,防风氏更加力大无边,治水业绩更加辉煌。这种饮茶习俗沿袭了2800多年,被1200多年的唐代茶圣陆羽所记载.从此,湖州、杭州、嘉兴等城乡吃熏豆茶越来越讲究。

二说是流传于太湖畔的江苏吴江一带关于伍子胥的传说。1700多年前吴国大将伍子胥曾在今吴江市庙港乡开弦弓村屯兵,他在拉弓箭时用力过猛,造成地石震动变形,成立弓弦状而得地名。当地百姓对物资徐将军屯兵苦楝,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自发地采集土产青豆肉烘干,以充军粮,为劳伍将军吃力口干,就用开水冲泡,还加些茶叶,成了香喷喷、仙津津的熏豆茶,从此这种吃茶方法就在太湖沿岸流传成俗。

三说是流传于洞庭湖湘阴、汨罗一带的关于岳飞的传说。南宋绍兴年间,岳飞被授予镇宁崇信军节度使,带领兵马南下,驻军汨罗县,他的士兵多数来自中原地区一到南方,水土不服,军营中腹胀肠泻,厌食和乏力者日渐增多.岳飞不仅是武将,还精通医术,他吩咐部下熬含盐的黄豆角和姜汁汤让士兵当场喝下。果然,士兵的疾病迅速治愈,军营周围的百姓一看,也学着沏泡这种茶。

吴成意:从保安到茶叶老板 一年“扫楼”卖茶8吨


吴成意边泡茶边讲述他的茶人生。

做过教师、推销员,而在做保安时与茶结缘便走上了茶业这条路。贵州茶上品茶叶销售公司总经理吴成意说,“我们做市场就是通过‘扫楼’慢慢积累起了一大批客户群,也算在茶叶销售模式的创新,建起了一种全新的销售渠道。”

做保安“偷师学艺”

打开记忆的匣子,在吴成意的记忆中,最令他难忘的还是当保安的那6个月,而就是那6个月的淬炼,才让他走上茶叶这条路。

吴成意说,年轻时自己有些任性,做了很多职业。后来,他的妻子怀孕了,就想找个稳定的职业好好的做下去。通过熟人介绍,2009年,在太升茶叶市场做起了一名保安。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做保安期间,天天泡在茶城,吴成意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了茶叶,从不会喝茶到嗜茶。只要有时间,就会到茶叶店中去与茶老板学习茶叶方面的知识。

“算是偷师学艺吧,每天都到茶叶店去逛,看他们是怎样做生意的。”吴成意说,有的老板看到年轻人爱学习,会悉心的指教;有的老板却有些看不起他是个保安,好多次都被别人撵出去。他说,“因为极大的兴趣,面对别人的白眼,丝毫没有影响我对获知。为了解决客户中不少是年纪大不方便出门的情况,只要在两城区,他就把茶叶送到客户的家里,生意也是越做越好。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贵阳市“三创一办”工作的开展,吴成意的茶摊车不能再到黔灵山公园卖茶。后来,他将自己的情况向头桥柳湾社区反映,得到了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在柳湾巷给他找了一个固定的摊位经营茶。

在做茶摊生意中,他与贵定的茶农熟络了。2012年,怀着做大做强志向的他,在贵定投资60余万元建起了100余亩基地,在基地的建设中他了解到,由于没有渠道,当地茶农的茶很多出现滞销。吴成意说,“了解到这一情况,我觉得还是市场关键,只有打通了渠道,茶是不缺的。”

走不一样的路“扫楼”销茶

用最笨的办法卖茶。

“要挨家挨户的推销茶,就要把茶学好,其实推销茶就是传播茶文化。”吴成意说,而最笨的方法也是见效最快方法,他开始了以“扫楼”的方式卖茶。不买就送几包样品让你体验,感觉好了再买。有时刚开口别人就一下把门关了,一次次的闭门羹,始终没让他气馁,漫漫“长征”就这样坚持到现在,由于秉承“薄利多销,诚信卖茶”的理念,他的“扫楼”行动为他积累了一大批忠实的客户群。

吴成意说,“开门七件事中就有一件是茶,茶叶并不都是高大上的,也是生活必需品。通过这样的方式卖茶,省去了开店的费用,就减少了成本。质高价廉当然会得到客户的喜欢。”

2014年,吴成意成立了贵州茶上品茶叶销售公司,打造了13个人的“扫楼”队伍,仅去年,这支“扫楼”队伍就为该公司销售了8吨茶叶。同时,这些人也成为传播茶文化的使者,将茶文化传播到家家户户。为了让更多90后、00后了解茶,将中国的茶文化传承好,该公司还为18岁以下的人提供免费学习茶艺的培训工作,还组织专业茶艺师到小学、中学等地进行展演。

2015年,不但销售茶还传播茶文化的贵州茶上品茶叶销售公司,被选中协办孔学堂新年文化庙会茶文化展演,得到市民的欢迎和称赞。

吴成意说,今年,将在贵阳开6-10家体验店,也是传播茶文化的基地。目前,已在左藏三库设立了一家体验店。下一步,希望能与更多的茶企、茶农接轨,将让公司的茶产品更丰富、更多元化,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人生若茶,或冷暖或浓淡,何必刨根问底


岁月清浅,人生无恙。坐拥一季烟尘,时光煮雨,沏一壶茶,品一抹香,悠然于岁月。浅携一抹淡然,静赏繁华,寻一丝暖,雅一首诗,微醉于红尘。细品岁月,浅抒人生。

人生若茶,满也好,少也好,争个什么!浓也好,淡也好,自有味道。急也好,缓也好,那又如何?暖也好,冷也好,相视一笑。眸里芬芳,蝴蝶自来;心若淡然,岁月清浅;你若向暖,人生无恙。

人生,往往因为太在乎,所以痛苦。因为怀疑,所以伤害;因为看轻,所以快乐;因为看淡,所以幸福。

事实上,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没什么大不了,不至死,那就能去生活。一辈子,免不了,会磕磕碰碰,会跌跌撞撞,要的是要有一颗积极明媚的心,和一份豁达,柳暗花明,清香自来。

虽然不能时刻保持着现在这一刻的平静和理智,乃至豁然开朗,但不痛快的日子总会离去。如茶,你用滚烫的水冲泡它,它便热情四射;若是你只是静置它,不去理会,它终究要冷却。生活不就是这样吗,反反复复,百炼成钢。

其实人生何必太清醒?做粥要放三分米,七分水。处事要三分为己,七分为人。对朋友要三分认真,七分宽容。对家庭要三分爱,七分责任。看文章,三分在看,七分在品。喝酒要到三分醉,七分醒。三分…七分…,不过是人生的掂量。

让生活淡一缕浮华,让世界留一半清新,让心境,明如水,淡如茶,静如禅。在喧嚣里,安定一颗纷杂的心,盈盈浮世,弹去尘埃,淡然生活。

人生就像一张有去无回的单程票,没有彩排,没有重来,多珍惜眼前的,你现在拥有的,做自己想做的!

关于易武茶工艺的2个实验


今天我们说易武茶不同的工艺。易武茶,大家普遍反映的问题是茶汤淡,滋味不足,又有人说了,易武茶越放越浓。无论哪种说法,我个人觉得都需要用实践去检验,所以,今年的春天,我做了如下的对比实验。

实验

第一个实验,是按标准采摘一芽两叶,跟易武传统采摘方法对比;

第二个实验,制作了紧条茶,是想弄明白紧条和泡条对易武茶口感的影响。先有实验结果,然后再分析原因,这个是我们基本的方法。

第一个实验的结果:在其他条件基本相同的前提下,采摘嫩的茶,口感不如传统采摘方法的茶;

第二个实验的结果:紧条茶在新茶阶段口感优于传统的手工茶。由这些结论,我们再来分析易武茶味道为什么会越来越浓,似乎可以找到一些条理。

推论

推论一,嫩茶口感确实是偏薄,这个可能跟采摘非常频繁有关系;

推论二,综合下来,易武茶的总体内含物质并不会落后于其他茶区的茶,这个从紧条茶口感浓郁可以推导。

推论三,紧条茶在新茶阶段或者一定时期内,转化快于泡条茶,因为揉捻较为充分,茶汁淅出,容易氧化。

易武茶的传统制作方法,都偏于采摘较老,杀青揉捻偏轻,导致了新茶阶段口感较淡,不容易出味道。而长期存放的基础,在于内含物质经过足够时间的陈化(其中有部分属于氧化),后期溶解性加强,口感变得浓厚。

原料杀青揉捻之后,当然要做紧压茶了。如果原料放一段时间再做,可能外观会难看一些,但青味会褪去不少,口感会更浓醇一些。我们也同样试过,把黄片挑拣得很干净了,毛茶没有黄片了,但是压制完,阴干,看起来茶饼一样会很黄。

相对来说,对于布朗茶区,由于苦较重,人们会比较敏感。很多人认为苦重等于内质丰富,所以在加工工艺上,肯定会有不同。面对同样的布朗山鲜叶,你会有两种考虑。一种是揉捻较重,让苦较重,这样的茶,我听一个台湾以及大马的同行说,容易出所谓的花香,而且出得很快。而做成泡条的茶,则青味会比较明显。

易武茶,目前没有做紧条茶的,可能跟采摘方式有关。大家看到的易武茶,第三个叶子,如果揉得较紧的话,出来的结果基本上是黄片,而在较轻的揉捻下,晒干显示为墨绿色。因此,即便从经济效益的结果来分析,做泡条茶也是有道理的,黄片比例就少了很多。

作为制作普洱茶的常识,在发酵熟茶的时候,用泡条茶发酵,损耗将达到大约30%,紧条茶则在16%之内。不光如此,泡条茶发酵熟茶的结果,是你很难得到完整的条索,茶显得很碎,碎茶比例超高。这也是我们直接观察外观,大致判别一个熟茶是否古树料的依据之一。因为目前,除了定制,很少见过古树茶做成紧条茶的。如果是自己去收料做的茶,不是规定好了去订做,从茶农手里收,古树茶无一例外是泡条茶。古树做熟茶,用夏茶做,也不全是天方夜谭,但总体来说,损耗很大,要非常谨慎。

存放来说,紧条会较容易出味,所以在短期内来说,滋味较为浓厚,而以易武茶来说,属于后发制人的,所以前期基本没什么好的表现。

周红杰:普洱茶不一定是越陈越香、越陈越好


杭海路:早就想与你对话,并就有些问题当面请教。因为我个人认为,第一,关于普洱茶的许多科学方面的问题,你的意见是最具权威性的,因为你是“云南普洱茶化学成分及质量标准的研究”项目的首席科学家,你有实验室和实验报告以及报告中的大量数据,同时你还在进行着新的项目研究。第二,你的一些观点和说法是非常独特的,比如,普洱茶并不是越陈越香,越陈越好等等。因为这种意见与主流理论背道而驰,说出来是要得罪人的,这不仅需要充分的科学依据,还要有胆略。

我要请教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普洱茶不一定是越陈越香,越陈越好?

周红杰:我认为,任何一种普洱茶的品质都有一个最佳时期,不是越长越好。在这个时期以前,它的品质呈上升趋势,达到高峰以后,它的品质就会逐渐下降。而且,越陈越香的前提是自然缓慢发酵的普洱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生茶。它经过几十年的缓慢陈化而有了独特的品质。这类茶在市场上是非常少的,可作为文物收藏。但这类茶的最佳贮放期应在10-20年,再长它的品质就逐步下降了。这种茶喝年代是可以的,但要喝保健和养生,只怕是不可以的。

杭海路:我听说,有人对存放了70年以上的普洱茶进行了生物品质分析,其状况与朽木没有两样,怎么会有利于健康呢?可见普洱茶越陈越香,越陈越好的理论和说法是根本站不住脚的,这完全是一种误导,缺乏科学依据。另外恐怕是商业利益的驱使。

周红杰:在众多的普洱茶消费者中,有一些“考据”派。他们对茶的爱好如同收藏古瓷品,在某种意义上倡导引领着普洱茶的消费。而更有极端者,喝普洱茶只论年代,似乎越久越好,甚至要喝那种有“霉霜”的茶。这种认识和做法,显然是偏面和错误的。

杭海路:有人说,普洱茶属于黑茶,是黑茶的一种。但在你的著作中,却不是这样认为的。那么,普洱茶,在绿茶、红茶、黑茶、白茶等等类别中,到底属于哪一类茶呢?

周红杰:普洱茶是我国传说的十大名茶之一,主产于云南省思茅、西双版纳等地区。之所以称“普洱茶”,并不是产于普洱,而是因为普洱茶是明清时代云南茶区产品向外运销的最主要集散地,所以清代起始定名“普洱茶”,沿用至今。普洱茶不是绿茶或红茶,也不是一般人所认为的黑茶。根据2003年3月云南省标准计量局公布的标准: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其外形色泽褐红;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褐红。按照比较科学的分类法,我国的茶叶可分为绿茶、红茶、白茶、黄茶、黑茶、普洱茶七大类,即普洱茶是单独的一类。

现代人所生产、消费的普洱茶始创于20世纪30年代。到了20世纪70年代,云南省一些国营茶厂受香港茶商储运普洱茶方法的启示,研究试验出使晒青茶向普洱茶快速转化的“渥堆”工艺(即用人工方法进行快速后发酵),从而使普洱茶的生产转向了大规模的工业化。目前,普洱茶市场有“生普”、“熟普”的说法,严格说来并不科学。所谓“生普”,如果没有经过后发酵,只能视为绿茶的—种,即使它是正宗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所制。而“熟普”也不一定就是地道的普洱茶,它必须符合云南省标准计量局公布的普洱标准。至于“十仓”、“湿仓”之说,一般指的是普洱茶制成后的仓储形式,并非普洱茶的制作工艺。

普洱茶基本分为两种:散茶和紧压茶。散茶按品质分为特、—、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共十一个等级。紧压茶按形状分,主要有圆茶、贡茶、沱茶、砖茶、紧茶、方茶、竹筒香茶等,规格不一。其中,市场上常见的“七子饼茶”应属圆茶或称饼茶,因为常以七饼为一筒包装,暗喻“七子团圆”之意,故名。紧茶—般分为“心形紧茶”和“砖形紧茶”。普洱茶具有独特的“陈韵”,以汤亮、醇和、温润、香高、甘甜、纯正称奇。

杭海路:你常说:“喝普洱茶是品茶中的最高境界!”现在在精英人群中,喝普洱、品普洱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但有一点我不明白,为什么喝普洱就是品茶的最高境界,而喝其他茶就不如喝普洱境界高呢?

周红杰:这大概要以这么几个方面去考虑:第一是悠远的历史;第二是博大精深的内涵;第三是独特的品质和功效。从历史的角度,云南有茶,已知有2100年之久,1700年前就有人工栽培的茶树。唐代《蛮书》始有云南茶的记载。而“普洱茶”一名起于明代,明代天启年间,普洱茶已达400担左右。到顺治十八年(1661年),应达赖喇嘛的要求,一年运往藏区的注册销量就达3000担。后来在清人阮福《普洱茶记》中已有“普洱茶名遍天下”之说。从文化的角度,”首席专家,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

茶与茶间过此生


自古以来,这只香橼小杯里寸水兴澜、曾生发多少风波。

清朝有位状元郎王云锦在春节这个“节假日”里与家人喝茶、玩叶子牌,忽然掉了一张,再也寻不着,一日上朝,雍正帝问他假期里搞什么“活动”,王状元如实说是喝茶玩叶子牌,雍正甚是高兴,说王云锦不愧为状元郎,小事不欺君。随即从衣袖中拿出叶子牌还给他,正是失掉的那张。雍正慈爱的面容却让王氏内心仓皇,自此,他每次端起茶杯,都感到茶水在跳荡。还好,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这不是他说的,他那次什么话也没说,只说:“小姐,上茶”,“出牌哒”,“我和了”。隔墙有耳,不隔墙也有耳,隔了一张肚皮就是耳。

老舍的《茶馆》里就挂着“莫谈国事”的牌子,但偏偏有些人不听。

明代的李贽本来是个茶痴,与茶是“朝夕惟汝”,打算在茶中安度一生的。但他没做到,常爱乱张口,张口让茶进去就够了,张口让话出来干什么呢?他忍不住多嘴,结果七十多岁了还被投狱,瘐死狱中。

文革中,乡下有位沉默功夫上佳的老先生,远离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看庭前花开花落,任天上云卷云舒,本来对什么都不置可否的,但禁不住一位同事的盛邀,到茶馆里去交心,心交了未及半页纸,一出茶馆,就栽进“禁闭室”去了,栽进“现行反革命”队伍中去了。

曾国藩是一代“中兴名臣”,自然也是个老狐狸,他在家里喝茶就喝茶,几乎不谈大事,家事中尤如是,“二三诸女,能做大鞋否?”这话曾被人大加挞伐。“夫以掌天下权衡之中兴名将,不谈国事,不讲仁义,乃拳拳不忘诸女做大鞋、弟辈种竹养猪,不符其身焉。算什么东西”。

倒是林语堂是曾氏之真知心:“今人持论立言文章报国者滔滔皆是,独于眼前人生做鞋养猪诸事皆不敢谈,或不屑谈,或有谈者,必詈之为不革命,结果文调愈高,而离人生愈远,理论愈阔,眼前做人道理全不懂。”

一杯苦丁茶,或者一盏乌龙茶,或极苦或甚甜,有滋味焉。尤有滋味的是如名僧怀信所说的:“跣足清谈,袒露谐谑,使唤童仆,要水要茶”。清谈好啊,谐谑好啊,既不端肃若罗汉,也不流气如阿飞。茶有味,谈有味,诚所谓“味在味中”。

钟广林:并非所有普洱茶都越陈越香


定位不高、品质平平的产品往往产量较大,在这个物以稀为贵的年代,任何大量流通的东西收藏价值自然就高不到哪去。

文、图:记者郭晓昊

本期艺人:资深茶叶品鉴家、合和昌董事长钟广林

回顾2012年,春茶行情仍有些雾里看花,但下半年市场细分非常明显。今年春茶收购以来,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令普洱茶再次成为市场焦点。去年的行情也显示,在经历了2007年的阵痛后,市场正逐步实现理性回归,中低端产品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日常饮品,而高端产品则因其浓稠厚润的口感及相对稳定的增值空间,吸引了更多投资客和收藏者。

去年曾有不少机构称普洱茶的年均涨幅在15%~20%左右,但今年的实际情况是,光原材料价格的涨幅就超过了三成,其原因主要是潜在的市场被逐步挖掘,例如北京、天津、太原、大连等北方地区对普洱茶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第二,国民财富的积累和品位的提高令高端产品需求量大增,而高品质的原料产量十分有限。第三,随着行业日趋成熟,企业间的竞争更加激烈,难免出现为争夺市场主动权而抢占原料资源的现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毛茶价格。不过茶叶不同于一般的艺术品,品质和口碑永远是第一位的,如果质量没保证,即使名头打响了,那也注定是空中楼阁。

普洱茶被誉为“可以喝的古董”,有存放时间越长价值越高的说法,但这也是有前提的。广州茶文化促进会会长邬梦兆曾在去年的“藏之有道”论坛上指出,并非所有的普洱茶都越陈越香,只有具备了良好品质和品牌的普洱茶才有收藏价值。如同好的红酒永远只是少数一样,值得收藏的原生态普洱也只可能是少数,且价值会随年份的增长越来越高,拉开跟消费级茶品的距离,例如这次上现身的“红印、大白菜、三载朝阳、尚品珍藏”等。可以说,如今价格昂贵的老茶,当年也必然是新茶中的佼佼者。相反,定位不高、品质平平的产品往往产量较大,在这个物以稀为贵的年代,任何大量流通的东西收藏价值自然就高不到哪去。

从产业角度来看,十几年来,各地茶人都习惯奔赴云南各产茶区收购原料,然后通过加工销售或者收藏。然而时代在进步,产业必须转型升级,这样的“游击队”难以为继,私人收购的量也在逐年萎缩。今后值得憧憬的景象应该是:一家家规范的企业不断创立、科学地收茶、采用现代化设备和科学管理,同时愿意投入大量的资金招募人才,越发重视品牌和品质。同时,我们也希望云南产茶区的人们更好地呵护老祖宗留下来的古树、土壤和植被,保护好生态环境和水源,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人体验到上等古树春茶的真正魅力。

陆羽《茶经》解读之8


三之造(茶叶采制)

原文: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

茶之笋者,生烂石沃土,长四、五寸,若薇蕨(1)始抽。凌露(2)采焉。茶之牙者,发于丛薄(3)之上。有三枝、四枝、五枝者,选其中枝颖拔(4)者采焉。其日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

注(1)薇蕨:一种较原始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2)凌露:趁着有露水时。

(3)丛薄:杂草丛生的地方。

(4)颖拔:肥壮。

解读:采茶都在(唐历)二月、三月、四月间。

茶芽如笋的肥嫩芽叶,生长在有风化碎石粒的肥沃土壤上,可长到四、五寸。幼嫩芽叶好像刚刚从土中长出的幼嫩薇蕨。清晨带着露水时就去采摘。茶芽细小如牙的(对夹叶),常生在杂草丛生的茶蓬上。一个茶树枝条上可发出三个、四个、五个新芽叶,选择其中肥壮的采摘。天下雨时不采,晴天有云也不采。天晴时,采来的芽叶,先上甑蒸,再捣碎,然后放在圈模中拍压成茶饼,接着进行烘焙至干,穿成串,包装好,茶就可以保持干燥了。

新抽出的芽叶

如嶶嶡始抽

鲜叶

压饼制茶

仿制的唐代饼茶

原文:茶有千万状,卤莽(1)而言,如胡人鞾(2)者,蹙缩(3)然;犎牛(4)臆(5)者,廉襜(6)然;浮云出山者,轮菌(7)然;轻飙(8)拂水者,涵澹(9)然;有如陶家(10)之子,罗膏土以水澄泚(11)之;又如新治地者,遇暴雨流潦之所泾。此皆茶之精腴(12)。有如竹箨(13)者,枝干坚实,艰于蒸捣,故其籭簁(14)然;有如霜荷者,茎叶凋沮(15),易其状貌,故厥状委(16)悴然。此皆茶之瘠老者也。

注(1)卤莽:粗略、大概。

(2)鞾:靴的异体字。

(3)蹙缩:蹙,音促(cù),皱缩。

(4)犎牛:即峰牛,一种野牛。

(5)臆:胸部。

(6)廉襜:指牛胸前细微的褶皱。

(7)轮菌:盘旋状。

(8)飙:音标(biāo),大,这里泛指风。

(9)涵澹:水波动。

(10)陶家:制陶者。

(11)澄泚:音邓此(dèngcǐ),沉淀澄清。

(12)腴:音鱼(yú)。

(13)箨:音唾(tuó),竹笋壳。

(14)籭簁:籭,音斯(sī);簁,音筛(shāi)。竹筛子。

(15)凋沮:萎败败样子。

(16)委:通萎,萎凋。

解读:饼茶外观形态多种多样,大致而论,有的像唐代胡人的靴子,皮革皱缩着;有的像野牛的胸部,有细微的褶皱;有的像浮云出山屈曲盘旋;有的像轻风拂水,微波涟涟;有的像陶匠筛出细土,再用水沉淀出的泥膏那么光滑润泽;有的又像新开垦的土地,被暴雨急流冲刷而高低不平。这些都是品质好的饼茶。有的叶像笋壳,茎梗坚硬,很难蒸捣,所制茶饼表面像箩筛;有的像经霜的荷叶,茎叶凋败,样子改变,外貌枯干。这些都是粗老的茶叶。

原文:自采至于封七经目,自胡靴至于霜荷八等。或以光黑平整言嘉者,斯鉴之下也;以皱黄坳垤(1)言嘉者,鉴之次也。若皆言嘉及皆言不嘉者,鉴之上也。何者﹖出膏者光,含膏者皱;宿制者则黑,日成者则黄;蒸压则平整,纵之则坳垤。此茶与草木叶一也。茶之臧否,存于口诀。

注(1)坳垤:音奥碟(āodié),高低不平。

(2)臧否:音脏痞(zàngpǐ),;臧,好;否,坏。

解读:从采摘到封装,经过七道工序;从类似靴子的皱缩状到类似经霜荷叶的衰萎状,有八个等级。有的认为,光亮、黑色、平整是好茶的标志,这是下等的鉴别方法。有的把皱缩、黄色、凹凸不平作为好茶的特征,这是次等的鉴别方法。若既能指出品质好的原由,也能指出差的原因,才是最会鉴别茶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压出了茶汁的就光亮,含着茶汁的就皱缩;隔夜制成的色黑,当天制成的色黄;蒸后压得紧的就平整,马马虎虎的就凹凸不平。茶与其它草木叶子都是一样的。茶的质量好坏鉴别方法,有一套口诀。

可有人听说过“离婚茶”


在茶文化历史悠久的中国,各地都有不同的饮茶习俗。在云南滇西有种茶俗叫离婚茶,也叫好说好散茶,从三杯不同味道的茶里面品味婚姻。

一旦男女双方再也不能在一起生活,爱情的冰块只剩下一滩水迹之后,分手是最好的选择。有的人把离婚看作是与敌人拼命,用尽种种手段使对方受到伤害;有的人把离婚看作是“死期”,万念俱灰。尽管存在着一日夫妻百日恩的说法,却也分手得两败俱伤。

在滇西(指云南西部)一个叫诗礼的“穷乡僻壤”,这里生活着祖祖辈辈与泥土打交道的人们。他们在红土地上生生不息,爱情结婚生儿育女,过着苦荞巴巴和面糊的清贫日子。苦日子过不下去了,他们之中的每一个家庭都面临着婚姻解体的一千种可能。

可是,面对离婚,滇西人没有城里人的小气,他们虽没有多少文化,可是一旦爱情之舟搁浅在现实的沙滩,他们既不会大吵大闹,也不会痛不欲生,更不会出口伤人。他们会选择一个吉日,用喝茶的方式解决自己感情问题,顺其自然地走向各自的生活目标里。

选择一个吉日,离婚的双方在村中长辈面前坐定,男女双方谁先提出离的由谁负责摆茶席,请亲朋好友围坐,主持人一样的长辈会亲自泡好一壶“春尖”茶,递给即将离婚的男女,让他们在众亲人面前喝下。

这三杯茶分别是:

第一杯是甜茶,也称为回忆茶,或回味茶,尽管走到离婚的地步,每一对婚姻男女都有过爱的甜蜜,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彼此心生疲惫,再甜的生活也会被时光泡淡,这时喝甜茶,就会怀念过去那些美好的时日;

第二杯是苦茶,是苦得张不开嘴的那种,既然有心再度团圆,苦不吃恐怕不行,人生之旅充满坎坷,没有一马平川,只有无穷苦难,要白头到老,不准备吃些苦绝对不行;

第三杯虽叫茶,却只是用茶杯斟着的白开水,告诫第二次握手的男女,生活其实不苦不甜,就像白开水一杯,相爱相敬的夫妻,白水也有甜味。

这三杯茶的寓意很清楚,从今以后,离婚了的双方各奔前程,说不上是会苦还是甜。因为离婚没有赢家,先提出离的一方不一定会好过,被人背弃的一方说不定因此找到真正的知音。

现代物质社会,把人的情感染得俗味十足,别说喝离婚茶,就是讲几句好听的话也变得吝啬了。滇西的离婚茶席虽然朴素,既送别过无数终是分离的男女,也挽留过不少裂痕不深的婚姻。虽然好喝,也有无尽的诗意,但是最好别让你遇上。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8成玫瑰花茶被硫磺熏过?实验:越红艳含量或越多》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3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