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政和工夫茶为福建省三大(坦洋、白琳)工夫茶之一,亦为福建红茶中最具高山东省品种特色的条型茶。原产于福建北部,以政和县为主产区。

制茶工艺及品质:茶叶初制经萎凋、揉捻、发酵、烘干等工序。成品茶是以政和大白茶品种为主体,适当拼配由小叶种茶树群体中选制的具有浓郁花香特色的工夫红茶。条索肥壮重实、匀齐,色泽乌黑油润,毫芽显露金黄色,颇为美观;香气浓郁芬芳,隐约之间颇似紫罗兰香气;汤色红艳;滋味醇厚,既宜清饮,又宜掺和砂糖、牛奶调饮。

政和工夫产于闽北,为闽北三大工夫茶(另有坦洋工夫茶、白琳工夫茶)之一。产地以政和县为主。松溪以及浙江的庆元地区所出之红毛茶,在政和加工,亦属政和工夫。19世纪中叶为政和工夫兴盛之期,年产量上万担,后逐渐衰退,几乎绝迹。建国后恢复生产,但产量较少。

政和县内山岭重叠,雨量充沛,茶园多开辟在缓坡处的森林旧地,土层肥沃,茶树生长繁茂。政和工夫选用政和大白茶和小叶种两个树种。以大白茶树鲜叶制成之大茶,毫多味浓,为闽北工夫之上品。以小叶种制成之小茶,香气高似祈红。

福建政和工夫红茶可以帮助胃肠消化、促近食欲,可利尿、消除水肿,并强壮心肌功能。

精选阅读

政和工夫茶的功效


福建政和工夫红茶可以帮助胃肠消化、促近食欲,可利尿、消除水肿,并强壮心肌功能。

政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政和在宋朝盛产名贵的芽茶茶叶,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芽茶选作贡茶,喜动龙颜,徽宗皇帝乃将政和年号赐作县名,政和由此而来。同治十三年(1874年),江西茶商来政和倡制工夫红茶,轰动一时。光绪十五年(1896年),用大白茶所制的“政和工夫”红茶,成为闽红三大功夫茶之首,留洋苏联、欧美……享誉海外!政和工夫,起源有近千年历史,民间传说,南宋以前,茶为何物,当地群众并不知道。

有一仙人看到此处茶树生长茂盛,茶叶可制成茶中佳品,因而化为乞丐入村讨茶水喝,一村妇拿出一碗白开水,乞丐认为这村妇太过吝啬,连一杯茶水也不给,但当他进一步问清,当地人竟连茶为何物都不知道,自家也是喝白开水之后,乞丐就带村民至茶树前,教其辨认茶叶,并教他们采摘和初制,村民泡饮之后,感到芳香扑鼻,入口回甘,饮后神清气爽,于是茶叶的制法从此流传了下来。“政和工夫”,闽红三大工夫茶的上品,按品种分为大茶、小茶两种。政和工夫茶以大茶为主体,扬其毫多味浓之优点,又适当加以高香之小茶,因此高级政和工夫茶体态匀称,毫心显露,香味俱佳。红茶犹如风姿绰约的风韵少妇,充溢着绽放的热情和美艳的成熟;红茶那琥珀般醇厚的颜色,淡淡的苦涩,那沉淀了生活般的质感,优雅、小资、高贵政和工夫”,因其精制手续精细,颇费工夫,故得名。它外形条索紧细、匀齐,色泽乌润,富有光泽;泡开后叶底红艳而明亮,香气馥郁,隐约之间颇类似紫罗兰的香气;滋味醇和而甘浓,既宜于清饮,又适于掺和砂糖、牛奶。一百多年来“政和工夫”历久不衰,蜚声于国内外,畅销俄、美欧等国,曾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等国内外多项奖。

关于政和工夫茶简介


说起政和功夫,即便是经常喝红茶的人,了解的恐怕也没几个,更不用说一般的人了。因为近年的国内红茶消费市场上,英国“立顿红茶”名声最大,其次则是邓小平称赞过的安徽“祁门红茶”,再其次就是武夷山的“正山小种”红茶。至于政和功夫。然而,若干年前,政和功夫的名声可是远远超过“立顿”。政和功夫是“闽红”三大功夫之一,基本制法源于武夷“正山小种”而又有所改进,原料产地环境与茶树品种也与正山小种有所不同,因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根据有关史料,政和功夫全盛时期,每年福州茶市上,凡是标有“遂应场仙岩工夫”者,便优先开盘,售价倍高。遂应场今为政和锦屏乡,位于政和东部高山区,山多红岩,林木繁茂,溪流清彻,生态环境极佳。许多茶商在此设号办厂,多时达二十多家。其中以“万先青”与“遂应场仙岩功夫”最负盛名。其后一度衰落,到十九世纪末(清光绪年间),因政和发现大白茶茶树品种并以“压条法”繁育成功,本地茶商叶之翔大胆采用大白茶鲜叶为原料制作红茶,品质优于一般红茶,于是正式命名“政和功夫”,名声重新大振。根据有关统计资料,到1940年时,政和全县茶叶产量达15673担,登记的外销茶号47家,仅次于安溪,居当时登记的二十个县的首位。

政和工夫茶功效


福建政和工夫红茶可以帮助胃肠消化、促近食欲,可利尿、消除水肿,并强壮心肌功能。政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政和在宋朝盛产名贵的芽茶茶叶,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芽茶选作贡茶,喜动龙颜,徽宗皇帝乃将政和年号赐作县名,政和由此而来。同治十三年(1874年),江西茶商来政和倡制工夫红茶,轰动一时。光绪十五年(1896年),用大白茶所制的“政和工夫”红茶,成为闽红三大功夫茶之首,留洋苏联、欧美享誉海外! 

政和工夫,起源有近千年历史,民间传说,南宋以前,茶为何物,当地群众并不知道。有一仙人看到此处茶树生长茂盛,茶叶可制成茶中佳品,因而化为乞丐入村讨茶水喝,一村妇拿出一碗白开水,乞丐认为这村妇太过吝啬,连一杯茶水也不给,但当他进一步问清,当地人竟连茶为何物都不知道,自家也是喝白开水之后,乞丐就带村民至茶树前,教其辨认茶叶,并教他们采摘和初制,村民泡饮之后,感到芳香扑鼻,入口回甘,饮后神清气爽,于是茶叶的制法从此流传了下来。 

“政和工夫”,闽红三大工夫茶的上品,按品种分为大茶、小茶两种。政和工夫茶以大茶为主体,扬其毫多味浓之优点,又适当加以高香之小茶,因此高级政和工夫茶体态匀称,毫心显露,香味俱佳。红茶犹如风姿绰约的风韵少妇,充溢着绽放的热情和美艳的成熟;红茶那琥珀般醇厚的颜色,淡淡的苦涩,那沉淀了生活般的质感,优雅、小资、高贵政和工夫”,因其精制手续精细,颇费工夫,故得名。它外形条索紧细、匀齐,色泽乌润,富有光泽;泡开后叶底红艳而明亮,香气馥郁,隐约之间颇类似紫罗兰的香气;滋味醇和而甘浓,既宜于清饮,又适于掺和砂糖、牛奶。一百多年来“政和工夫”历久不衰,蜚声于国内外,畅销俄、美欧等国,曾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等国内外多项奖。

政和工夫茶简介


说起政和功夫,即便是经常喝红茶的人,了解的恐怕也没几个,更不用说一般的人了。因为近年的国内红茶消费市场上,英国“立顿红茶”名声最大,其次则是邓小平称赞过的安徽“祁门红茶”,再其次就是武夷山的“正山小种”红茶。至于政和功夫。然而,若干年前,政和功夫的名声可是远远超过“立顿”。政和功夫是“闽红”三大功夫之一,基本制法源于武夷“正山小种”而又有所改进,原料产地环境与茶树品种也与正山小种有所不同,因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根据有关史料,政和功夫全盛时期,每年福州茶市上,凡是标有“遂应场仙岩工夫”者,便优先开盘,售价倍高。遂应场今为政和锦屏乡,位于政和东部高山区,山多红岩,林木繁茂,溪流清彻,生态环境极佳。许多茶商在此设号办厂,多时达二十多家。其中以“万先青”与“遂应场仙岩功夫”最负盛名。其后一度衰落,到十九世纪末(清光绪年间),因政和发现大白茶茶树品种并以“压条法”繁育成功,本地茶商叶之翔大胆采用大白茶鲜叶为原料制作红茶,品质优于一般红茶,于是正式命名“政和功夫”,名声重新大振。根据有关统计资料,到1940年时,政和全县茶叶产量达15673担,登记的外销茶号47家,仅次于安溪,居当时登记的二十个县的首位。

政和工夫茶叶


政和工夫为福建省三大工夫茶之一,原产于福建北部,以政和县为主产区。松溪以及浙江的庆元地区所产的红毛茶在政和加工,亦属政和工夫。

政和境内山岭重叠、丘陵起伏,海拔200-1000米,年均气温约18.5℃,年降水量1600毫米以上,相对湿度78%,全年无霜期达260天左右。茶园多开辟于缓坡处的森林迹地,土层深厚肥沃,土壤酸度适宜。所种植的政和大白茶良种,叶色浓绿具有光泽,芽梢粗壮肥大,芽心满披白毫,色黄绿略带微红,水浸出物及多酚类化合物等内含物丰富。

政和工夫的茶叶初制经萎凋、揉捻、发酵、烘干等工序。成品茶系以政和大白茶品种为主体,适当拼配由小叶种茶树群体中选制的具有浓郁花香特色的工夫红茶。故在精制中,对两种半成品茶须分别通过一定规格的筛选,提尖分级,分别加工成型,然后根据质量标准将两茶按一定比例拼配成各级工夫茶。成品茶条索肥壮重实、匀齐,色泽乌黑油润,毫芽显露金黄色,颇为美观;香气浓郁芬芳,隐约之间颇似紫罗兰香气;汤色红艳,滋味醇厚,既适合清饮,又宜掺和砂糖、牛奶调饮。

政和工夫按品种分为大茶、小茶两种:大茶系采用政和大白茶制成,外形条索紧结圆实,内质汤色红浓,香气高而鲜甜,滋味浓厚,叶底肥壮尚红;小茶系采用小叶种制成,细紧,香似祁红,味醇和,叶底红匀。

近几年,政和县着力打响茶品牌、做强茶产业,几家茶叶龙头企业致力打响政和工夫红茶品牌,政和工夫红茶的生产又重现生机。目前,政和工夫已注册成了商标。全县生产政和工夫红茶的企业9家,年产红茶1500吨,其中高端红茶近600吨。高端政和工夫红茶制作采用开春时高山区采摘的上等茶叶,限量制作,因而政和工夫具有独特的高山品质特征,产品供不应求,销售市场涉及福建、北京、广东、上海及东北、西北10多个省市,少量出口欧洲。随着市场的拓展,政和工夫的知名度也越来越大,不少高端产品在省内外茶王赛中获奖。政和工夫的价值也迅速提升,高端产品每公斤最高价卖到3600元。

政和工夫茶走上价值回归之路


闽北山区政和县产茶历史悠久,白毫银针贡茶深受宋徽宗喜爱,乃赐年号“政和”为县号。政和工夫是“闽红”三大工夫红茶之一,有150多年生产历史。如今,在“打响茶品牌,做强茶产业”的热潮中,政和工夫又获新活力——上半年,全县茶叶规模企业完成产值比上年同期增长146.7%,政和工夫成了新一轮茶业发展的火车头。

近年来,政和县努力打造政和工夫品牌,政和工夫红茶进入了一个飞跃发展阶段。目前,政和县有茶园面积10万亩,年产茶叶9500吨,其中红茶1500吨。

距政和城关40公里的岭腰乡锦屏村是政和工夫红茶的发源地。澄源、石屯、东平、杨源等乡镇也是主要种植区。这些地方的茶园大多在海拔200至1000米的山坡上,土地以红、黄壤为主,土层深厚,邻近多为阔叶林,植被条件优良,生长环境良好。

竞争靠品质,生态越好,茶叶价值越高越抢手。上半年,政和共投入850万元,在6800多亩标准化生态茶园里设虫害测报站,植树种草建水池,安装物理灭虫器。如今,全县无公害茶园占茶园总面积45%,其中建立瑞士IMO有机茶园生产示范基地2500多亩、标准化种植示范园2万亩,3万多亩茶园通过无公害认证或绿色认证。

随着市场的拓展,政和工夫红茶大举进驻省城,在福州设立了6家专卖店。近几年,不少高端产品在省内外茶王赛中获奖,政和工夫的价值也迅速提升。

今年2月政和工夫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之后,先后有6批来自日本、加拿大、斯里兰卡等国的茶叶专家、客商到政和考察。政和工夫有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后,身价倍增,一公斤茶叶卖到数千元是常有的事。可是就在几年前,因为没有品牌,当地的茶叶公司只能作为人家的原料加工生产基地。从2006年开始,为了开启市场这把锁,全县茶企业纷纷注册商标和设计、开发自主品牌的小包装红茶产品。县里出台文件,鼓励茶叶企业争创品牌,成绩显著者给予重奖。近4年,政和茶产业共注册商标40件,1件评上省著名商标,获得省级以上“茶王”和金奖品牌的政和工夫红茶已有多个,政和工夫红茶的价值再次得到市场承认。

祁红工夫茶简单介绍


祁红工夫红茶,是我国传统工夫红茶的珍品,有百余年的生产历史。主产安徽省祁门县,与其毗邻的石台、东至、黟县及贵池等县也有少量生产。常年产量5万担左右。祁红工夫以外形苗秀,色有“宝光”和香气浓郁而着称,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祁红工夫茶条索紧秀,锋苗好,色泽乌黑泛灰光,俗称“宝光”,内质香气浓郁高长,似蜜糖香,又蕴藏有兰花香,汤色红艳,滋味醇厚,回味隽永,叶底嫩软红亮。祁门红茶品质超群,被誉为“群芳最”,这与祁门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优越是分不开的。全县茶园总面积的65%左右这些茶园,土地肥沃,腐殖质含量较高,早晚温差大,常有云雾缭绕,且日照时间较短,构成茶树生长的天然佳境,酿成“祁红”特殊的芳香厚味。

采制工艺:祁红于每年的清明前后至谷雨前开园采摘,现采现制,以保持鲜叶的有效成分。鲜叶按质分级验收。特级祁红以一芽一叶及一芽二叶为主。其制作分初制、精制两大过程。初制包括萎凋、揉捻、发酵、烘干等工序;精制则将长、短、粗、细、轻、重、直、曲不一的毛茶,经筛分,整形,审评提选,分级归堆,为了提高干度,保持品质,便于贮藏和进一步发挥茶香,再行复火、拼配,成为形质兼优的成品茶。

祁门红茶独具的特色是:外形条索紧细秀长,金黄芽毫显露,锋苗秀丽,色泽乌润;汤色红艳明亮,叶底鲜红明亮;香气芬芳,馥郁持久,似苹果与兰花香味。在国际市场上誉为“祁门香”。如加入牛奶、食糖调饮,亦颇可口,茶汤呈粉红色,香味不减,不仅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并且有药理疗效。

祁门红茶从1875年问世以来,为我国传统的出口珍品,久已享誉国际市场。1915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章。1980、1985、1990年由祁门茶厂生产的特级、一、二级祁红连续三次获国家优质食品金质奖。1986年被商业部评为全国优质名茶。1987年又获第二十六届世界优质食品金质奖章。1992年获中国旅游新产品“天马金奖”;1993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级指定产品,祁门茶厂被定为国家旅游产品定点生产企业。该茶在国际市场上与印度大吉岭、斯里兰卡乌伐红茶齐名,并称为世界三大高香名茶。已出口英、北欧、德、美、加拿大、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政和工夫功效


福建政和工夫红茶可以帮助胃肠消化、促近食欲,可利尿、消除水肿,并强壮心肌功能。

政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政和在宋朝盛产名贵的芽茶茶叶,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芽茶选作贡茶,喜动龙颜,徽宗皇帝乃将政和年号赐作县名,政和由此而来。同治十三年(1874年),江西茶商来政和倡制工夫红茶,轰动一时。光绪十五年(1896年),用大白茶所制的“政和工夫”红茶,成为闽红三大功夫茶之首,留洋苏联、欧美……享誉海外!政和工夫,起源有近千年历史,民间传说,南宋以前,茶为何物,当地群众并不知道。有一仙人看到此处茶树生长茂盛,茶叶可制成茶中佳品,因而化为乞丐入村讨茶水喝,一村妇拿出一碗白开水,乞丐认为这村妇太过吝啬,连一杯茶水也不给,但当他进一步问清,当地人竟连茶为何物都不知道,自家也是喝白开水之后,乞丐就带村民至茶树前,教其辨认茶叶,并教他们采摘和初制,村民泡饮之后,感到芳香扑鼻,入口回甘,饮后神清气爽,于是茶叶的制法从此流传了下来。“政和工夫”,闽红三大工夫茶的上品,按品种分为大茶、小茶两种。政和工夫茶以大茶为主体,扬其毫多味浓之优点,又适当加以高香之小茶,因此高级政和工夫茶体态匀称,毫心显露,香味俱佳。红茶犹如风姿绰约的风韵少妇,充溢着绽放的热情和美艳的成熟;红茶那琥珀般醇厚的颜色,淡淡的苦涩,那沉淀了生活般的质感,优雅、小资、高贵政和工夫”,因其精制手续精细,颇费工夫,故得名。它外形条索紧细、匀齐,色泽乌润,富有光泽;泡开后叶底红艳而明亮,香气馥郁,隐约之间颇类似紫罗兰的香气;滋味醇和而甘浓,既宜于清饮,又适于掺和砂糖、牛奶。一百多年来“政和工夫”历久不衰,蜚声于国内外,畅销俄、美欧等国,曾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等国内外多项奖。

政和工夫的基本


制茶工艺及品质:茶叶初制经萎凋、揉捻、发酵、烘干等工序。成品茶系以政和大白茶品种为主体,适当拼配由小叶种茶树君体中选制的具有浓郁花香特色的工夫红茶。成品茶条索肥壮重实、匀齐,色泽乌黑油润,毫芽显露金黄色,颇为美观;香气浓郁芬芳,隐约之间颇似紫罗兰香气;汤色红艳,滋味醇厚。

政和工夫产于闽北,为闽北三大工夫茶(另有坦洋、白琳)之一。产地以政和县为主。松溪以及浙江的庆元地区所出之红毛茶,在政和加工,亦属政和工夫。19世纪中叶为政和工夫兴盛之期,年产量上万担,后逐渐衰退,几乎绝迹。建国后恢复生产,但产量较少。

政和县内山岭重叠,雨量充沛,茶园多开辟在缓坡处的森林旧地,土层肥沃,茶树生长繁茂。政和工夫选用政和大白茶和小叶种两个树种。以大白茶树鲜叶制成之大茶,毫多味浓,为闽北工夫之上品。以小叶种制成之小茶,香气高似祈红。

政和工夫以大茶为主,适当拼以小茶。

政和工夫制作流程


红茶按其性质分为三种:工夫红茶、小种红茶、红碎茶。其中工夫红茶的制作流程有着相同之处,以政和工夫基本制作流程为例,一同了解工夫红茶的制作工艺。

政和工夫制作流程

1、萎凋

初制政和工夫的第一道工序为萎凋。萎凋是指鲜叶经过一段时间失水,使一定硬脆的梗叶成萎蔫凋谢状况的过程。经过萎凋,可适当蒸发水分,叶片柔软,韧性增强,便于造形。同时,也是形成政和工夫茶叶香气的重要阶段。

2、揉捻

茶叶制作工艺中“揉捻”目的是在成形并增进色香味浓度。同时,由于叶细胞被破坏,便于在酶的作用下进行必要的氧化,利于发酵的顺利进行。

3、发酵

制作过程中,发酵使叶色由绿变红,形成红茶红叶红汤的品质特点。其机理是叶子在揉捻作用下,组织细胞膜结构收到破坏,透性增大,使多酚类物质与氧化酶充分接触,在酶促作用下产生氧化聚合作用,其它化学成分亦相应发生深刻变化,茶叶颜色发生变化。

4、干燥

干燥是将发酵好的茶坯,采用高温烘焙,迅速蒸发水分,达到保质干度的过程。

闽红工夫茶


闽红工夫茶系政和工夫、坦洋工夫和白琳工夫的统称,均系福建特产。三种工夫茶产地不同、品种不同、品质风格不同,但各自拥有自己的消费爱好者,盛兴百年而不衰。

闽红工夫产于山岭重叠、丘陵起伏、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的福建省政和县、福鼎县和福安县。福建红茶,简称闽红工夫茶,闽红工夫茶是政和工夫、坦洋工夫、白琳工夫的统称。

“闽红”,福建红茶是也,在名茶倍出的八闽大地,同样有着尊贵身份的它,因为种种历史原因,无奈沉寂多时,市场认知度不能与铁观音、武夷岩茶同日可语。不过,随着人们对红茶文化的关注,福建红茶再次焕发出青春,并通过异域后辈们的虔诚学习,重新展示给世人。

福建是红茶的祖籍地,省会福州更是昔日红茶走向世界的窗口。早在十七世纪,武夷正山小种就漂洋过海,远销英伦,因其风味别致,香美可口,备受英国贵族乃至皇室的喜爱。直至今日,红茶仍然是海外首选的茶饮料,全世界茶叶市场百分之八十的份额为红茶。

政和工夫红茶怎么保存更好政和工夫红茶的保存


产自于福建省的政和工夫红茶正是以其非常独特的茶香以及甘醇的口感得到了许多茶人们的喜爱。但是有不少的政和工夫红茶,会在茶叶市场有优惠的时候,一次性购买非常多的茶叶回家保存。但是在如此长时间的保存过程中,茶叶经常会发生霉变。那么,政和工夫红茶怎么保存好?

关于政和工夫红茶的保存方法可以分为几点。

其一,就是容器。关于茶叶所储藏的容器,其实必须要保证其实没有任何异味的,而且是干净的。而且茶叶非常容易吸收到周围的空气之中的异味,而且会发生霉变。因此,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装茶叶的一些容器则必须是清爽没有任何异味的。

其二,容器的封闭型。如果储存茶叶的容器封闭性非常好的话,那么茶叶的储藏时间也就相对地会长一些。此外,还必须在容器的口处用一两层赶紧的封闭纸来分封闭茶叶罐的口,如此就可以避免茶叶接受到潮湿的空气以及一些带着异味的空气,如此就可以避免茶叶变质。

其三,储藏的地方。将茶叶放置于容器之中的话,就必须要给容器找到一个阳光不经常照射到的地方,而且还必须是干燥的。如此,才能够令茶叶的储藏更加的有益,降低其吸潮的机会。

政和工夫的来历


历史记载政和工夫始于1826年。在武夷红茶出现之后,传至政和。而政和工夫的出现则是又一场矿工起义开始的。

矿工起义失败

明正统七年,朝廷官吏欺压爆发了以叶宗留为首的银矿工人起义。义军征战在在闽浙赣各省一带,影响深远。但不久即被朝廷镇压,银矿却从此衰落,不少人失去了生计。叶宗留起义失败被杀后,他的后人躲到了遂应场。虽然没有再受到追击,但如何谋生呢?

政和工夫由来的传说

传说,一位外乡人到此,他看到山崖间的奇枞,因而入村问叶氏人家讨茶喝,主人捧出的竟是白开水。外乡人起初怪主人家刻薄,后来才知道他们不识奇枞。外乡人便将茶叶采摘和加工技术传授给叶氏人家。茶做出来,清香扑鼻,入口回甘,饮后神清气爽。回头再看外乡人,竟然杳无无踪迹。叶氏人家才知道是仙人给他们指茶来了。

于是,便给山崖取名仙岩山,茶取名仙岩茶。一种是具有高山品质的小叶种茶,一种是政和大白茶。如今全县最老的植株,人称“茶栲”的政和大白茶依然在村头伫立。叶氏定居遂应场,世代种茶做茶,子孙开枝散叶,人口一天天多起来,取代了原先的吴姓和董姓成为主要居民。

闽红工夫系政和工夫


闽红工夫系政和工夫、坦洋工夫和白琳工夫的统称,为最早的工夫红茶,福建特种茶之一。三种工夫红茶产地不同,品质风格各异。各自拥有自己的消费爱好者,百年盛兴不衰。

政和工夫。产于闽北政和县,创制于19世纪中叶,产量达500吨,历史上很有名气。以政和为主,松溪以及浙江庆元等地所产的红毛茶(乌仔),集中政和加工。政和全县山岭重叠、丘陵起伏,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为18.5℃,年降雨量为1600毫米以上,茶园多开辟在缓坡处的森林隙地,土层深厚、土质微酸,茶树生长繁茂。

政和工夫品种分大茶、小茶两种。大茶由政和大叶茶树鲜叶制成,外形条索紧结,肥壮多毫,色泽乌润,汤色红浓,香气高而鲜甜,滋味浓厚,叶底肥壮尚红,是闽红三大工夫的上品。小茶系用小叶种茶树鲜叶制成,条索细紧,香似祁红,但欠持久,汤稍浅,味醇和,叶底红匀。政和工夫以大茶为主体,扬其毫多味浓之优点。又适当拼以高香的小茶,因此高级政和工夫,体態匀称,毫心显露,香味俱佳。百年前,政和工夫一经问世,即享盛名。

坦洋工夫。源于福安境内白云山麓的坦洋村。清咸丰元年(1851)坦洋村业茶的胡福四,引进崇安小种红茶制法,经过改进试制成功,并以“坦洋工夫”标名,经广州运销西欧,很受欢迎。此后,茶商纷纷入山求购,接踵而来开设茶行,周围各县毛茶逐渐云集坦洋,坦洋工夫名声,不胫而走。自光绪六年至民国二十五年(1881--1936)的五十年间,坦洋工夫每年出口均上万担,其中1892年出口3万担,坦洋街长只一公里,设行达三十六家。20世纪50年代中期,先后建立福安茶厂、水门红茶初制厂,引进并繁殖大白茶、福云等优良品种,1960年产达5万担。产地分布福安、寿宁、周宁、霞浦、柘荣等县,迄今有150年历史,是闽东的历史名茶。1989年福安茶厂“白云山”牌坦洋工夫获国家轻工部优质产品奖。

坦洋工夫的品质特点;条索紧结圆直,茶毫微量金黄,色泽乌黑、油润、香气高爽、滋味纯厚、汤色红艳、叶底红亮。其中坦洋、寿宁、周宁山区所产工夫红茶,香味厚,条索较为肥壮,东南临海的霞浦一带所产工夫红茶,色鲜亮,条形秀丽。

坦洋金猴:是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1995年创制的坦洋工夫红茶的新产品,1995年获福建省名茶奖和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银奖。其品质特征:外形紧细弯曲,芽头肥壮,色泽乌润滑亮,金黄的茸毛拥簇着茶身,似金丝猴,由此得名。鲜香高雅,滋味醇厚,汤色红艳明亮,金圈环绕,颇富观赏情趣。

白琳工夫。产于太姥山白琳、湖林一带。太姥山地处闽东偏北与浙江毗邻,地势较高,群山叠翠,岩壑争奇,茶树常种于崖林之间,茶树根深叶茂,芽毫雪白晶莹。19世纪50年代,闽、广茶商在福鼎经营加工工夫红茶,广收白琳、翠郊、蹯溪、黄岗、湖林及浙江平阳、泰顺等地的红毛茶,集中白琳加工,白琳工夫由此而生。初期采用小叶种为原料,20世纪初,福鼎合茂智茶庄充分发挥福鼎大白茶的特点,精选细嫩芽叶,制成工夫红茶外形条索紧结纤秀,含大量的橙黄白毫,具有鲜爽宜人的毫香、汤色,叶底艳丽红亮,取名“橘红”,意为桔子般的红艳、工夫独特,在国际市场上很受欢迎。自此福鼎大白茶成为白琳工夫的主要原料。

白琳工夫系小叶种红茶,当地种植的小叶群体具有茸毛多、萌芽早、产量高的特点,一般的白琳工夫,外形条索细长弯曲,茸毫多呈颗粒绒球状,色泽黄黑,内质汤色浅亮,香气鲜纯有毫香,味清鲜甜和,叶底鲜红带黄。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政和工夫茶介绍》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