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具资讯】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享誉世界。而茶具则因种类多、造型美,为历代品茶、饮茶者所青睐,其中,宋代福建建安的鹧鸪斑茶盏,更是在中国茶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由于鹧鸪斑茶盏烧制条件严格,且烧制技术早已失传,传世非常少,目前仅知日本、美国、英国等国家的美术馆收藏有几件和鹧鸪斑茶盏特征相似或相近的古建窑茶盏,中国的文物研究专家基本上都是没有真正上手研究过”。

日本茶道的形成过程中,建窑生产的兔毫盏等被日本茶人推崇备至,在日本古籍亦有青兔毫、黄兔毫、建盏、建州垸等记载。”林伟毅先生表示,日本将建盏视为国宝珍藏,可见建盏在日本茶道中的影响之深。

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官方网站里对这件国宝黑釉油滴茶盏的描述为:建窑天目茶盏在镰仓和室町时代被大量船运至日本。在这些瓷器中,曜变天目被认为具有最高的价值。这个茶碗长期以来被称为无以伦比的‘油滴’天目。”

林先生介绍,目前有四件建盏被宣布为日本国宝,其中三件为曜变天目,它们分别被东京静嘉堂文库美术馆、大阪藤田美术馆和京都大德寺龙光院收藏;另一件为油滴天目,被收藏于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

林伟毅说,中国古陶瓷中的建盏,在日本有曜变天目、油滴天目、禾木天目等命名分类,天目”是日本国对古代铁系黑釉陶瓷的统称。

 

扩展阅读

紫砂人间国宝蒋蓉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19年10月生于江苏省宜兴市潜洛村的一个紫砂世家,在她11岁时,由于家境贫困,只能辍学在家,在父母的教导下开始了漫长的紫砂生涯,从小练就了一手扎实的制壶基本功。20岁时,跟随伯父著名紫砂艺人蒋宏高(燕庭)供职于上海铁画轩、标准陶瓷公司等商号制作仿古紫砂作品。解放后曾经担任过潜洛乡代村长、妇女主任,宜兴市妇联委员,政协委员,1955年加入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即后来的宜兴紫砂工艺厂,1956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聘任为紫砂成型技术辅导员,1957年被评为“紫砂七艺人”之一,1982年被省政府评为“工艺美术师”,1988年被评为“高级工艺美术师”,1993年被国家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蒋蓉是当代紫砂设色花货塑器艺术的杰出代表,是花货艺术的一代宗师,她的创作大多以大自然界的花果、动植物为题材,表现手法坚持写仿生,并精心调配泥色,作品形象生动逼真,栩栩如生,这就形成了蒋蓉独特的紫砂艺术风格。

她的成名作,《青蛙荷花壶》创作于1955年,在全国陶瓷工业会议上被评为特种紫砂工艺品,同年创作的“九件仿真果品”曾作周恩来总理出国礼品,《枇杷笔架》被选为中南海紫光阁陈设艺术品,《荸荠壶》被英国伦敦维多利亚艾伯特博物馆收藏,《芒果壶》被新加坡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还有许多作品被江苏省博物馆、无锡市博物馆和香港茶具文物馆和海内外私人收藏家收藏,她还多次出国、推广紫砂艺术,参加学术研讨,为宣传宜兴紫砂文化作出了贡献。

蒋蓉从事紫砂事业七十余年,先后创作的紫砂作品达200多件,有许多作品已成为宜兴紫砂花货塑器艺术的经典之作。

紫砂矿源自何处


爱壶人都知道,紫砂要数宜兴。但,是否宜兴到处有产紫砂矿呢?

紫砂矿料迄今为止仅产于丁蜀镇黄龙山山丘之中和丘陵地带。黄龙山位于宜兴丁蜀镇北西处,东西座向,面积约2.5平方公里。早期的黄龙山东段属台西,西段北面属赵庄、南面属白宕,西段与青龙山交接处是宝山、团山,东南一块属蠡墅。故在历史专着中紫砂矿料出处在各个地方均有涉及,其实均属于黄龙山矿区范围。

黄龙山矿区主要由黄龙山、台西村、青龙山甲泥矿三个矿段组成的综合性大型陶土矿床。据探测甲泥地质储量达千万吨,乌泥、紫砂泥等储量较少,紫砂矿料仅占总储量的3\%-4\%。此甲泥矿系多层石英顶板、底板构成,矿体走向呈斜坡状。

紫砂矿料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大多赋存于黄石岩层下部的甲泥矿层中,呈多种泥层组合,有深有浅,稳定性差。泥层厚度一般在几十厘米到1米左右,有的厚度仅数厘米。

紫砂矿体一般呈穴状”、薄层状”、透镜状”等形态。由于地壳的升降运动,造成成矿的构造带经常发生扭曲、断裂等现象,纵横交错,强烈而多期,有些断裂破坏了矿层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把矿层割切成若干断块。甚至有些矿层中间会出现竖着的特别坚硬的黄石岩壁(俗称龙筋”)。使矿层突然中断消失,因此采掘非常困难。

紫砂矿料采出时大多呈坚硬、半坚硬的石块状,因产干矿层石英顶板、底板之间,故有岩中岩”之称。又因紫砂矿料大多是赋存于甲泥等泥层之间,甚至有小部分矿料是紫砂泥层之间的夹脂(也称绵头)。如天青泥的夹脂梨皮泥,降坡绿泥的夹脂降坡红泥等,故又有泥中泥”之称。还有一部分是称为岩中泥”的矿料,是夹存于黄石岩层中间的一层紫砂矿抖,一般质地较软,如一些朱泥、紫泥等均有这种形态产出,只是数量极少。因紫砂矿料是以多种夹层形式存在,采掘时通常可以顺层剥离。紫砂矿科基本可以分类选取,有一部分矿米因上、下不同泥层呈融合共生状,这部分矿料一般作为团泥类单独选取。

由于地质成因的多变,各种紫砂矿料在矿层中的分布并没有绝对统一的标准,即使是同类矿料,由于出产矿区、矿层的不同,在泥层中的位置也会有所不同。如紫泥在矿层中一般产于乌泥下部,但有时却出产于团泥下部;绿泥一般产于龙骨下部贴层,但有时却产干其他泥层之间。其他种类矿料也有类似状况。所以现在一般按采掘时矿层的深浅状况给矿料进行基本分类。大致分为浅表层矿料,如山体浅层采掘出产的矿料;中层矿料,如一号矿井、二号矿井、三号矿井、台西矿井等浅井采掘出产的矿料,包括后来的台西露天矿也是基于同等开采深度,同属于中层矿料;深层矿料,如四号矿井、五号矿井深井采掘出产的矿料。

 

卢宁刚:创意源自传承


紫砂壶工艺品是有着独特艺术特色和实用价值的收藏珍品,从古至今已走过无数个春秋,今天,2010中国紫砂精品茶具“金羊奖”颁奖典礼如期举行,来自五湖四海的获奖紫砂壶工艺师接过象征荣誉与肯定的证书和奖杯。

来自江苏的紫砂壶工艺师、铜奖获得者卢宁刚向记者介绍到,他这次获奖的作品名为《中华魂》。这一带有中国风名字的作品,灵感来自中国的传统文化。它的外观形如中国古代的玉玺,为少见的长方体紫砂壶。卢先生说,这样的设计能给人以顶天立地的感觉,方形使作品整体力度提高。紫砂壶上刻有狮像,并以“老子出观”作为独特的装饰。卢先生解释道,这样的创意使为了更多地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些文化底蕴较为深厚的内容,老子使道家文化的创始,能展现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这份作品,就如一种文化、精神的象征。创意源自对中华文化的传承。

根据卢先生的介绍,他毕业于美术专业,而从事紫砂壶工艺品制作,除了要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还有有至少三年的基本功。除此之外,紫砂壶工艺师还需要对茶有一定的了解,什么样的壶适合什么类型的茶,都很有讲究。例如,冲泡铁观音的紫砂壶体型相对较小,而冲泡普洱茶的紫砂壶就要大一些。

卢先生说,紫砂壶的制作不分春夏秋冬,即使在很冷的寒冬也要细心工作,是一项辛苦与乐趣兼具的职业。他所设计制作的紫砂壶,一般作为收藏品售出,市场价格大约在5500元上下。卢先生一个月一般能制出成品10件左右,但是,能够真正作为藏品的也许只是其中精挑细选出的五六件。

对于此次获奖,卢先生表示心情非常高兴,也很激动。作品获奖是一次机缘巧合,能够来广州这样一座茶文化盛行的城市领奖,并且与其他紫砂壶工艺师们交流,学习他们的优点,将之融入自己的紫砂壶制作,卢先生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紫砂壶源自文人茶道


紫砂壶在拍卖市场行情看涨,是具有收藏价值的古董”,名家大师的作品往往一壶难求,正所谓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紫砂壶,曾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现也有机器大批量制造的。

源自文人茶道

梅尧臣、蔡襄、苏东坡这些大文豪都留下了一些咏茶名篇、名句。其中梅尧臣的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堪称千古绝唱,讲的就是用紫砂陶壶烹茶。当然最讲究、最有创造精神的要数苏东坡了。他总结出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情。”用活水、江流深水煎茶,味道会不同凡响,更加清醇清远。到了明代饮茶的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595年张源撰写的《茶录》对沏茶的程序,做了详尽的介绍:探汤纯熟便取起,先注少许壶中,祛汤冷气,倾出,然后投茶,茶多寡宜酌,不可过中失正……两壶后又用冷水汤涤,使壶凉洁,不则减茶香矣。”这与今天的沏茶方法没有什么不同。烹茶演变为沏茶,对茶壶的质地要求就相对高了,通过千百年来的实践,人们发现,用紫砂壶泡茶,茶味隽永醇厚,由于紫砂壶能吸收茶叶汁,用的时间愈长,泡出的茶水味道就愈好。于是,紫砂壶也就应运而生,制作紫砂壶的高手、名家、大师也就一个个走到历史的前台,他们的名字和业绩与紫砂壶的兴衰交织在一起。

创始于供春

通常的说法,紫砂壶的创始人是明代正德——嘉靖时的龚春(供春)。余从祖拳石公读书南山,携一童子名供春,见土人以泥为缸,即澄其泥以为壶,极古秀可爱,所谓供春壶也。”(吴梅鼎:《阳羡瓷壶赋·序》)供春壶,当时人称赞栗色暗暗,如古今铁,敦庞周正。”短短12个字,令人如见其壶。可惜供春壶已不得见,现在流传的供春壶多是仿品。当代宜兴紫砂大师顾景舟先生的一件仿品,价格也在60万港币左右,足见供春壶的艺术价值多么珍贵。龚春传时大彬、李仲芬。二人与时大彬的弟子徐友泉并称为万历以后的明代三大紫砂妙手”。时大彬的紫砂壶风格高雅脱俗,造型流畅灵活,虽不追求工巧雕琢,但匠心独运,朴雅坚致,妙不可思。他的高足徐友泉晚年自叹:吾之精,终不及时(时大彬)之粗也。”徐友泉,手工精细,擅长将古代青铜器的形制做成紫砂壶,古拙庄重,质朴浑厚。传说,徐友泉幼年拜时大彬为师学艺,恳求老师为他捏一头泥牛,时不允。此时一真牛从屋外经过,徐急中生智抢过一把泥料,跑到屋外,对着真牛捏了起来,时大加赞赏,认为他很有才华,于是欣然授其全部绝活,后来果然自成一家。以上四人为第一期时代的紫砂壶大师。第二期紫砂壶大师为清初人陈鸣远、惠孟臣。陈鸣远以生活中常见的栗子、核桃、花生、菱角、慈菇、荸荠、荷花、青蛙等的造型入壶,工艺精雕细镂,善于堆花积泥,使紫砂壶的造型更加生动、形象、活泼,使传统的紫砂壶变成了有生命力的雕塑艺术品,充满了生气与活动。同时,他还发明在壶底书款,壶盖内盖印的形式,到清代形成固定的工艺程序,对紫砂壶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由于陈鸣远的作品出神入化,名震一时,故仿品、赝品大量出现。顾景舟先生说,从少年习艺,直至暮年,半个多世纪中他也只见到几件真品,收藏家要特别小心以防走眼。明末天启、崇祯年间的惠孟臣,长于制作小壶,以小胜大。孟臣壶以竹刀划款,以器盖内有永林”篆书小印者为精品。第三期紫砂壶大师是清代中叶嘉庆、道光年间的陈鸿寿和杨彭年。陈洪绶,是清代中期的着名书画家、篆刻家。艺术主张创新,他倡导诗文书画,不必十分到家”,但必须要见天趣”。他把这一艺术主张,付诸紫砂陶艺。第一大贡献,是把诗文书画与紫砂壶陶艺结合起来,在壶上用竹刀题写诗文,雕刻绘画。第二大贡献,他凭着天赋,随心所欲地即兴设计了诸多新奇款式的紫砂壶,为紫砂壶创新带来了勃勃生机。他与杨彭年的合作,堪称典范。值得一提的是嘉道年间的邵大亨,他为陈鸣远以后的一代高手,其它如邵友兰、邵友廷、蒋德休、黄玉麟、程寿珍诸人,则一代不如一代。更多的是因循守旧,很少创新,制作工艺也日渐草率荒疏。当代的紫砂大师,首推顾景舟老先生,顾老潜心紫砂陶艺六十余年,炉火纯青,登峰造极,名传遐迩。建国后七老艺人:任淦庭、吴云根、朱可心、裴石民、王寅春、顾景舟、蒋蓉,现当代紫砂代表人物:高海庚、徐秀棠、徐汉棠、汪寅仙、吕尧臣、周桂珍、李昌鸿、鲍志强、顾绍培、何道洪等也各自身怀绝技,各有专长,皆为一时俊才。

 

由紫砂壶垄断的茶具拍场被日本老铁壶改变


文化情结永远是艺术品市场最大的推动力。中国源远流长的茶文化使茶具成为艺术品拍卖场上的瓷杂新秀,目前本来由紫砂壶垄断的茶具拍场正在被日本老铁壶改变。

2008年初,日本铁壶首次登上中国内地拍场。在上海博海拍卖会上,一件明治18年的日本铁壶上拍,估价5000元至8000元人民币,最终流拍。自2009年以来,中国藏家的追捧助推日本铁壶高价迭出,凸显国人对于日本古董铁壶内含的纯正中国汉唐文化的怀念与认同。日本老铁壶集雕塑、绘画、书法、镶嵌工艺于一身,尤以山水花鸟题材的铁壶,壶身俨然是一幅浮雕形式的“中国画”。很多老壶铸有汉字诗词或汉字名言,壶身、壶盖上的堂号和釜师标志,也是汉字落款。

日本老铁壶传统技艺毁于侵略战争

日本传统铁壶技艺肇始于江户时代。江户时代是德川幕府统治日本的年代,从1603年至1867年的“大政奉还”,是日本封建统治的最后一个时代。日本铁壶在日本茶道中起初称为铁釜,后来加上提梁和壶嘴,称为铁瓶或急须,即今之铁壶。

铁壶用生铁铸成,在当代饮茶者中有“天然净水器”的美誉。以其烧水,可吸收水中的氯离子,并释放出二价铁,容易被人体吸收。用铁壶煮出的水口感软而甘甜,因以铁壶煮水可以提高水温,尤其适合冲泡深度发酵的茶,如普洱等黑茶。

据中国内地藏家介绍,日本的铁壶工艺是代代传承的,一般是以手工艺人自己的手工作坊闻名,比较有名的如龙文堂、龟文堂、金兽堂、金龙堂、青龙堂等。每个作坊的工艺各有特色,精巧别致是日本铁壶工艺最大的共同点。

日本铁壶采用铸造工艺制成,整个过程手工完成。制作一把铁壶需要80多道工序,想要独自一人完成,制壶技师须修业至少15年,若要将自己的名字篆刻于瓶上,则需要近40年的修业时间。

日本老铁壶收藏价值源于其纯手工制作,所采用的失蜡法工艺遵循“一模一壶”的传统,脱蜡法的好处是不需要在砂模成型后拖出内模,不会有任何的脱模线与浇铸孔,整个作品玲珑剔透。用这种方式做出的铁壶,每一把都具有唯一性,即使是同一个制壶师做出来的壶也不可能一模一样,收藏价值由此而生。

从江户时代到明治维新,日本铁壶制作技艺渐至高峰,但在上世纪日本发起侵华战争时期,因战争对钢铁的需要,日本铁壶作坊几乎全部关闭,铁壶铸造的传统技艺由此中断。二战后,轻金属制品在使用上更为轻便,价格也比铁制品低廉,对铁壶的需求大减。铁壶制作机械化的出现,也使传统手工壶难以生存。时至今日,日本铁壶的制作大师几乎都已离世,除了日本南部仍有创作和生产,京都铁壶在昭和年间已销声匿迹。

与传统的手工半手工的二战前铁壶相比,现代的日本铁壶多是工业壶和旅游纪念铁壶,其工艺价值不可同日而语。据统计,日本老铁壶的生产总量在30万只左右,历经岁月淘洗,保存下来的不及一半。

“名堂名工”才宜收藏

2009年,日本铁壶在中国内地拍卖场初露头角。在嘉德2009年四季拍卖会茶具专场中推出了12件日本铁壶拍品,包括金寿堂、龟文堂、金龙堂、藏六堂等知名制作堂口的作品。11把铁壶成交价高出估价,其中“祥云堂造宝船贺寿铁壶”以35.8万元成交。

2010年,中国嘉德、北京保利、北京翰海、西泠拍卖等国内一线拍卖公司开始大量上拍日本铁壶。其中,由西泠秋拍的“首届典藏普洱茶及茶具专场”中拍出的一把由京都金龙堂初代大国寿朗制作的“雅兰菊盛—雕兰图锉金菊梁孔雀石摘钮铁壶”拍出95.2万元的高价,让国内的藏家认识到日本老铁壶的巨大市场前景。

2012年,北京匡时春拍中,“龟文堂初代波多野正品造四君子开光汉诗麟首铁壶”拍出149.5万,创造了日本老铁壶在国内拍卖的新高。

藏家认为,收藏日本老壶,“堂号”和堂口里的釜师是价值核心,特别是名釜师,即在作坊中铸造铁壶的名技师。

日本老铁壶的堂号有百余个,尤以京都地区的老堂号为主流。日本铁壶分为“京都壶”与“南部壶”,目前南部铁器大热,其实京都铁器才是“高手”。

在日本铁壶收藏界,南部铁器最负盛名。南部铁器几乎成为铸铁壶的代名词。其实南部铁器不过是日本岩手县制铁作坊的统称,此间出产的铸铁壶大多为民用产品。在藏家眼里,京都铁器著名堂口的作品才是真正的精品。以制瓷来比,南部铁器若是民窑,京都铁器则是官窑。

日本京都铁壶的名堂有龙文堂、龟文堂、金龙堂、金寿堂,著名的釜师有藏六、中川净益、真锅静良、石黑光南等。名气最大的釜师莫过于龙文堂的安之介、龟文堂的波多野正平、金寿堂的雨宫宗兵卫、金龙堂的初代大国寿郎。

在铁壶制造历史上影响最大的龙文堂,鼎盛时期一年所产铁壶不超过150把。由于是纯手工制作,不会出现两个相同的铁壶。龙文堂老铁壶不仅在日本民间,国家和县立博物馆也有所收藏,还被伦敦大英博物馆和俄罗斯圣彼得堡冬宫博物馆珍藏。

在选择知名堂号的铁壶时,辨伪不容忽视。现在国内的一部分高仿铁壶已经流到日本,冒充日本知名堂号的老铁壶返销国内,新藏家很难分辨。比如龙文堂的铁壶,刻在壶盖上的堂号款字体很精细,而仿品就比较粗糙。

圈内人认为,日本铁壶的收藏讲究原壶配原盖。日本老壶的材质一般采用生铁铸造,但多数铁壶的壶盖却是铜质的,壶的铁盖一经沸水的蒸汽熏蒸较易生锈,早期壶盖材质中有一种由七种金属熔铸车制的壶盖,通称“七宝铜盖”,这种铜盖看上去有紫铜、黄铜等好几种有色金属的颜色,有的还有凹凸肌理。一把好壶一定是原壶配原盖,特别是名釜师制作的壶盖,都与壶身完美结合,浑然一体。在日本老铁壶中各个堂号、各个釜师的壶与盖都各有其独到风格,特别是盖子上的摘钮,更是别具匠心,花、鸟、鱼、虫、龙、龟、蛇、兽、梅、兰、竹、菊、松果等皆为所用。壶盖的钮座也同样别出心裁。

专家提醒在购买消费级的日本铁壶时,要注意铸铁壶的内壁涂层的材质。最低档的壶内壁用工业防锈油漆喷涂,使用时影响健康;其次用特富龙材料,性质稳定但其表面为氧化铁,二价铁无法释放;稍高端的产品采用搪瓷雾化喷涂,雾化越薄、烘干次数越多,稳定性越强;目前高端铸铁壶使用植物内酯内壁。

在壶体材料上,最低档的铁壶采用回炉铁制作。部分产品采用工业用球墨铁为材料。球墨铁具有流动性强,可塑性强,易于造型,其密度接近于钢,在通透性方面较差。高端铁壶多采用灰口铁作为材料。灰口铁呈沙粒状,易通透,但可塑性差,采用灰口铁制作铁壶废品率极高。

日本砂铁壶


砂铁是一种细粒的磁铁结晶矿,原生于山岭河床沙滩等处,主要成份是四氧化三铁。砂铁矿纯度高,含碳、硅量极低,另含少量微量元素如钛等,成品的光泽度很高,由于含杂质少、不易生锈,因此表面不用上漆防锈,经抛光后光泽鉴人,近似白银的效果,和一般铸铁黑沉沉的感觉完全不同。

遗憾的是砂铁矿目前已经采尽,市面上还在售的,不是作坊里祖辈积攒下的原矿,就是用老壶回炉后的产品,来源稀少,价格很贵。早期品相完好的砂铁铁壶更是少之又少。砂铁贵,不仅仅由于原料少,还因为易碎难铸,成品率极低。砂铁薄胎工艺没有极高的铸造技术,是很难制作完美品质的器具的。早期多用来煅烧制成武士刀,北海道砂铁矿产量较多。但現今已無矿可採,昭和40年日本政府下令全面禁止开採!砂铁壶二价铁释放更快,易于保养,必须从河流出海口或沿海岸開採,取得不易。

江戶时期砂铁壶多为皇族御用品,制作者多為有名的釜师,煮水后口感比一般铁壶的表现更佳,更甘甜更滑溜顺口,使用期限也是一般铁壶的3~6倍,可说是铁壶中的极品。

砂铁的主要优点是:

1、外观漂亮

2、不易锈,锈了也容易除掉

3、密度高,因此保温性能更好

4、砂铁敲击时音调更高更悦耳

从砂铁到玉钢

在岛根县和冈山县的一些河床里沉淀有砂铁,古代日本人像沙里淘金一样,将相对较轻的泥沙淘去,得到砂铁。砂铁的主要成分是黑色的四氧化三铁,里面含有微量硫、钛等杂质。日本古代炼铁使用的是叫“踏鞴”(日语发音:踏踏拉)的土炉子,用木炭作为还原剂,将氧还原出来。用耐高温的泥土垒成炉膛,将木炭和砂铁一层一层地交互铺在炉内。在炉子两边都设置风箱,向炉膛里鼓风。日语“踏踏拉”的原意就是风箱,只有用强风催出来的熊熊炉火,才能达到足够的温度,使氧脱离铁,与木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日本现在还有几处用“踏鞴”炼铁的地方:一是向人们介绍古代炼铁的方法,二是向一些传统的制刀作坊提供原材料。炼一炉铁要花3-4天时间,砂铁变成铁水后沉在炉底,将炉底的出铁口捅开后,铁水就流了出来。等冷却凝固后,就得到“鉧”。这个“鉧”里面大部分都是含碳量在4%以上的“铣”,就是生铁,材质脆硬,只能用来打菜刀,做农具,或者是铸个铁壶、铁锅什么的。只有不到1/3的是含碳量在1%—1.5%的优质部分,称为“玉钢”,这就是用来打造日本刀和砂铁壶的原材料。早期从砂铁里炼出来的,就是一些小铁丸子形状。日语里把小圆球形的物体称为“玉”,所以,称为“玉钢”。

细说日本砂铁铁壶


关于砂铁元素分析表,可以发现两种砂铁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铁,呈现赤颜色,所以也叫赤目砂铁,明治期被广泛引用于铁壶的铸造。

然后我们说一下玉钢,铣铁,日本出云地区盛产磁铁矿,从古代一直盛产刀剑,日本人将磁铁矿熔炼称之为铣铁(不同于国内铣铁的范畴),铣铁精炼之后称为玉钢,也就是武士刀的主要材料。

最后说一下近代日本银白色,标注有砂铁的铁壶,光谱仪检测发现此类壶含镍铬碳元素比较多,我们可以成这类壶为不锈铁铸造壶,普通榆木桌子写上黄花梨三个字。

为什么明治时期也有铁壶类似近代铁质?明治时期日本已经出现外来铁也就是泊来铁,作为铁器加工的釜师肯定有人会尝试用外来铁铸造铁壶,可能是因为和砂铁壶区别较大,明治时期外来铁铁壶较少,可是大正后期外来铁的铁壶逐渐增加,可是依然有釜师坚持使用砂铁铸造铁壶。近代这种技艺才消失殆尽。

近代记载只有角谷一圭复兴了砂铁壶技艺(是技艺并不是复兴了原材料),角谷一圭的壶经手不少,仅有一把铁质接近明治时期老铁壶。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日本馆藏国宝茶具源自福建建安》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具资讯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具资讯请访问茶具资讯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