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文化。

走进他的办公室,似乎就是走进一个小型的茶文化博物馆,扑入眼帘的是,全国各地的300多种茶被井然有序地摆在壁柜里。环顾整个屋子,有关茶知识、茶文化、茶历史的书籍有上千本,偌大的茶台上摆满了精致的泡茶器具,什么茶具泡什么茶都摆放得井井有条,连泡茶的水都是从百公里外拉回的山泉水,非常考究。

没错,源于对茶的酷爱和痴迷,他筹资组建了山西省茶叶学会(法人代表)和太原市茶业协会(会长)并成为总创始人,现担任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名誉会长、国家茶馆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中国茶叶学会茶叶科学普及委员会委员等职务,职称为国家高级评茶师、国家高级茶艺技师、高级(副编审)技术专业职称。

他交茶友,写茶书,拿职称,弘扬祖国茶文化,一脚踏进茶的世界就是20多个春秋,直至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具有国家茶业资质的专业人士。当听到赞美他的声音时,他会淡淡地说:“我只是一个"玩茶"的人”。“玩茶的人”通常也应该是喝茶的人。无论走到哪里,他都带着自己的茶,即使参加全国性的茶业会议,他也是茶不离手。有人说,自己带茶者有两种人,一种是喝茶非常讲究的人,一种是卖茶的人。他属于第三种人,是两者兼而有之的人,就是那种既讲究喝茶又卖茶的人。不同的是,他卖的茶是意念上的茶,理念上的茶,文化上的茶,是以茶为媒,广交朋友;卖的是茶的纯净,茶的感性,茶的率真,茶的天然,其实他玩的是人生的至情至真至善至美。

正是基于这样一个核心价值理念和性格底色,他为需要帮助的素不相识的弱者能够见义勇为、大打出手而自己受伤,也就不足为奇;他每年会自费拿出几万元来,跑到全国各地,参加有关茶业方面的会议,这也在情理之中了。

谈起茶业协会,谈起茶艺茶道茶文化,人们脑海里会浮现出阵阵的古筝声,氤氲的茶香,身着唐装的茶艺小姐用纤纤玉手,为客人把琼浆玉液倒入品茗杯中,再把手起杯落间蕴含的一个个历史传说和典故,用轻声慢语讲述给客人听……这样的情景,似乎与他谦和、低调的做人风格显得尤其一致,初识他的人都会有此种感受,真诚的微笑,绵绵的话语……这就是他性格的矛盾魅力。血性和刚性,柔情与温情,都是他兼具的品性。

1.8米的个头,体重100多公斤,饭量大得能吃两个人吃的东西,但对茶叶研究的细腻,却每每让人咂舌。比如普洱茶饼那层纸的包装,对于有几个褶子、操作手法应该怎样,他都非常谙熟。如果你要是打开的话,他会很快为你复原,并教给你专业人士的做法。如此豪气的男子汉做的却是茶文化这“软科学”的研究与探索,这种落差的魅力给人带来的冲击力是可想而知的。

我们还是回到这样一个矛盾中来。其实,他的第一故乡是山西朔州,是那种典型的雁北大汉,决然与茶这种南方佳木没有太大的关系。他通过自己的刻苦学习先后获得了大学文、理双学位,曾留学于苏联国立大学。

可能在茶界的朋友有所不知,作为资深媒体人和斩获大学文、理双学位的他,主持开办各种形式的栏目、专版、专题、专刊,出色地报道了山西省各条战线在经济建设中的突出成绩,取得的成功经验、科技成果和先进事迹,塑造了一大批先进企事业单位形象。在他的倡导下,团结了山西广大茶业科技工作者、茶业经营者、茶文化爱好者,在多家媒体开辟各类茶文化栏目,开展了各种茶文化和社会公益性活动,承接了《太原市茶文化历史及发展研究》学术课题,多次受到了茶业同仁的表彰和好评,他的多篇报告文学、通讯、专题报道等文章刊发于各大媒体,曾多次获奖。与同仁共同编著《走进茶道》一书、《茶与健康》科普知识系列丛书、《闪光的道路》一书等多部著作,以新颖的思维和格调为振兴三晋茶文化不断进行着探索和追求,受到了国内外茶友、专家的好评。

不仅如此,他还积极参加国内外茶叶学术交流及茶事活动,在全国茶行业内有一定影响力。特别是他在开展普及茶叶科学、倡导科学饮茶方法、传播茶叶科学思想、弘扬茶叶科学精神,在培养山西茶业从业人员职业技能上,亲自讲课,举办了13期山西省茶业从业人员国家茶叶职业技能(茶艺师、评茶员)培训班,学员们全都获得国家茶业职业资格证书(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和山西省太原市茶业协会培训学习证书。

针对目前山西新型茶庄和茶馆增多的实际情况,他还组织开展了不同形式的茶叶技能培训,不仅为会员单位上岗职工进行技能培训和指导,而且为非会员单位和新开茶叶企业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在提高三晋茶产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和业务技能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涉足茶事,也可以叫做“不务正业”。然而,他坦言道:“追求茶的境界,这是我最喜欢的心灵修炼。”从1990年开始“踏上茶路”,一发不可收拾。他超前决策,筹资组建了太原市茶业协会,被推选为会长。此后与多家媒体开辟各类茶文化栏目,开展各种茶文化和社会公益性活动,承接了《太原市茶文化历史及发展研究》学术课题,多次受到了上级部门及茶业同仁的表彰和好评。在他的倡导下,为促进山西茶业经济和茶文化活动的持续、健康发展,山西省茶叶学会应运而生,自己又被推选为会长。

“协会和学会是两个很好的平台,我们将继续把茶文化发扬光大”,这是他的情结所在,也是他成立这两个平台的初衷所在。“两会”一路走来,他和他的团队身后是一连串闪光的足迹“晋商茶文化研讨会”、天美名店茶文化节、“龙福”茶文化节、“马帮茶道瑞贡京城”,为促进山西茶产业发展继续努力、奔波。

他就是山西茶界泰斗吴凤鸣。

杨君

CY260.com编辑推荐

李易祥的玩茶理念


李易祥

星座:双子座 

血型:A型 

1996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 

影视作品:电影《盲井》、《鸡犬不宁》、《我叫刘跃进》,电视剧《军人机密》、《香水》、《心囚》、《天伦劫》等。《盲井》曾在第53届柏林电影节上获得柏林最高艺术成就银熊奖,荣获27届香港国际电影节银奖,台湾金马奖最佳影片、最佳剧本改编、最佳新人提名。

重点文字:“每次拍完戏之后,所得片酬我不看作是钱,而看作数字,数字就应该及时归零。”

李易祥的财富观:

越没有财富的时候朋友就越多,越有财富的时候真正的朋友就越少。

理财不是为了要世界的东西,我的理财观是和大家分享。

最大的富足是心灵的满足,不是物质的积累。

我现在的梦想是用智慧的财富,一种比物质财富更简单、更轻松的财富,让我们生活的地球越来越美好,让每个人的心灵都更快地净化。

刚刚主演了电视剧《神话》,正处在空闲档期的李易祥,穿一身白色休闲装,安坐在自家茶馆的巴西花梨木大桌前。

在茶叶的袅袅清香中,没有了鸣蝉的噪音和暑热,李易祥气定神闲地讲述他的财富人生和“茶之道”。

理财是为了分享

“理财不是为向世界索取,我的理财观是和大家分享。”李易祥很平淡地说,娱乐圈里的同行,很多都善于投资、理财,比如做房地产,炒股票,收藏古董、艺术品等等,不乏高人。“不少朋友会跟我聊一些投资股票、房地产之类的事,他们的心情受到市场的影响。而我的心情是随着自己的心跳自然的起伏。很多银行的朋友带他们的大客户来喝茶的时候,他们自己都说理财和喝茶感觉真是不一样。这是一种心灵的理财,是最大的财。他们是钱越多,心里越恐惧。而我是心灵越来越平静。”

他认为,会理财很好,但他不羡慕,“我天生没有什么理财的意识。物质财富对于我而言并不重要,房子再多、再豪华,一晚上也只能睡一张床而已。最大的富足是心灵的满足,不是物质的积累。”

演员的职业充满了风险,很多朋友劝他买几份保险,“可是我自己不需要这些,万能的保险就是你的自信。我的财富是零,就是永远的归零。每次拍完戏之后,所得片酬我不看作是钱,而看作数字,数字就应该及时归零。”[page_break]

他说着,拿出一包凤凰单枞,专注地泡起来。“每次拍完戏之后,想着所得片酬足够一段时间买茶了,就觉得可以了。当我发现需要钱买茶的时候,就再出去工作。”他轻轻地给桌前的每个人倒了茶,然后举起闻香杯,一边仔细地嗅着单枞的香气,一边若有所思地说,“买一些好茶,请多一些人喝,这是很快乐的事。你看,我这里多贵的茶都有,有的百年老茶拍卖价能达到二十万元,但是我不藏着,都拆开、跟朋友一起分享。”

好茶用来喝,不为投资

除非遇到好的角色和剧本而忙与排戏,李易祥多半时间都在茶馆。

茶是他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我5、6岁还没桌子高的时候,就和姥姥一起喝茶了。”他称自己为茶专家,指着多宝格上排列的林林总总、各种包装的茶叶说,迄今他收藏的茶已有200多种,包括绿茶、乌龙茶、陈年普洱茶等等。“也许这算是我最值钱的资产吧。藏茶也可以算是一种理财吧——记得以前中央台做过一期节目,说到囤茶的利润达到每年20%以上。我买的普洱茶,2万多1斤买的,两三年的时间,已经翻了两三倍,到现在涨到6、7万1斤了。”

除了好茶、名茶,他还收集了大概二十把清代和明代的茶壶,那些应该在博物馆展出的价值连城的茶具,他每天都用来泡茶喝。“对我来说,好壶就是用来泡好茶的,不是用来摆着的;而好茶就是用来喝的,不是为了投资。”

此外,他还请专业人士在全国的一些茶产地定制茶。“他们都是茶业世家出身,专业水准勿庸质疑,所以客人在我这里喝到的都是最好的茶。我们根据不同茶叶的味道、香气等特点,自己命名,如‘幸福’、‘长生丹’等等,再包上我们自己设计的包装。”

李易祥说,有位英国的客人,喝了名叫“幸福”的普洱茶,由衷赞叹道:“这是7岁时我在英国乡间闻到过的味道,一瞬间,有种返璞归真的感觉。”

实现“财务自由”

李易祥第一次赚钱比较早,是在1993年。“我们全班都去广州拍了一部电影,不管戏份多少,每个同学赚的钱都一样多,所以我心里特平衡。我记得很清楚,是3600块钱,没拍几天戏,赚了那么多钱!那部电影名叫《女人花》,也得了比较多的奖。”

第一次拍电影时他上大二。“可能是当时技术的限制吧,拍片时,多走一步或者少走一步,镜头就虚了,所以我们能走对位置、把台词说完就不错了。”回顾第一次拍电影,他感慨良多,“以前拍戏,我注重刻画人物性格和心理状态,设计感比较多,一场戏可能有7、8个设计方案。但是现在不同,就是按照直觉去演,用灵感创造人物,只有唯一的方案。”

经过多年的努力,实力派的李易祥凭着精湛的演技、流畅自然的表演风格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也被诸多导演称为“最省胶片的演员”——排戏几乎一条就过,因而越来越红。

李易祥,每一个阶段的状态是不一样的,有无所事事的时候,也有辛苦忙碌的时候,“最快乐的人生就是能够做自己的主人,想工作就工作,想休息就休息。我觉得自己已经实现财务自由,不为一份具体的工作而束缚。顺其自然,有合适的角色,觉得蛮好玩的就尝试一下。”

除了品茶,李易祥的另一大爱好是旅游,欧洲、美国、中国的名山大川他基本都去过,“不过,不是那种辛苦的专业登山,能开车的路我就开车,能坐缆车上去的就不会走上去,”他笑言,“何必整得自己特别累呢!”

减法人生更快乐

淡泊、随性、自然,这是李易祥给人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

“现在我们的会员很多,经营没有问题。每到一定时期我都会去买进一批新的茶,资金在不断的流动,从来没有停止过。也有不少个人或者开茶馆的,都会来这里买茶。”他说,“生意方面我不用担心,所以经常有空坐下来品茶,喝上一杯好茶,大脑就被清空了,很放松,很快乐。”

也许是好茶的作用,李易祥总是妙语连珠:人一生下来就在过加法的生活,拼命地累积财富、给自己加担子;人类也拼命地对地球做加法,让地球不堪重负。地球不平衡就会有灾难和危机,身体不平衡就会有疾病。要过简单的生活,减法的人生。

请朋友吃顿素食、喝一杯好茶,就是给自己的心灵洗澡,让心灵放下重负。难怪李易祥诙谐地说:“就是地球马上要毁灭,我也会坐在这里喝茶。”

茶,竟然还可以这么玩?


茶不用来喝,还能干什么?对于有创意、有想法的人来说,这恐怕不是一个问题,在他们的手中,茶叶的角色可以千万种。

在整个古代,即便茶发展到后期趋于普及,但毕竟还算珍贵,所以古人不敢过于浪费,对茶的利用方式也比较保守,依然与喝茶相关,只不过在具体环节中增加了娱乐的成分。比如在茶汤上作画,和现在的咖啡拉花相似,美其名曰“茶百戏”,前提当然得是煎茶,散茶泡的茶汤可不行。

茶百戏

后来随着茶普及到平民阶层,利用茶的花样渐多。比如用茶做菜,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当然要数杭帮名菜:龙井虾仁。此外,还有一个令无数人为之倾倒的风味小吃:茶叶蛋。

龙井虾仁

发展到现在,对茶的利用就更显五花八门,比如茶枕、茶化妆品等,也有更极致的,据说四川有一家酒店用茶砌墙。只能说,除了壕,也未免太过于暴殄天物。

砖茶砌墙

只是外国人脑洞更大,居然将茶和酒这对生死冤家组合在了一起,发明了茶啤酒,名字做“kombrewcha”。

茶啤酒

诚然,以上这些对待茶的方式,多少还是停留在物质层面,对于茶精神的彰显并无助益。而真正将茶叶利用好,其实是一件极其需要智慧的事情。

他才是真正懂得茶趣的人


从古到今,数不清的文学家曾为茶执笔,写下饮茶的所悟与所乐。民国才子高产的年代,文人的时间多半也泡在一壶茶里。其中,有一个人,经历得起人间疾苦,也懂得享受饮茶之乐。

他,就是鲁迅,那个写下“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铁骨志向的鲁迅。

化笔杆为枪杆的民族英雄

那是一个被外邦凌掠的年代,懦弱、麻木、无知和病态笼罩着整个民族。学医的鲁迅深知,中国人的病光靠吃药治不好。于是,鲁迅放下手术刀,提起笔杆,用血淋淋的文字惊醒无数沉睡中的人,成为文化战线上的民族英雄。

电影《祥林嫂》剧照

民族大义前的硬汉,也可以为爱柔软

在世人眼里,鲁迅的一身铮铮铁骨让奴颜和媚骨无地自容,却鲜有人知,鲁迅也曾在爱情面前臣服。迫于家族压力,鲁迅娶了一个不识字的小脚女人朱安。对爱情无望的他,在学生许广平的热烈追求下,终于鼓起勇气,说“我可以爱!”爱情之路走得并不容易,两人依然相知相伴共度一生。

放下手中烟,便是“瘾”茶人

在生活中,鲁迅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饮茶爱好者。在北京时,他是茶楼啜茗的座上客,他在日记中经常提到,他喜欢去青云阁,在喝茶时伴吃点心,且饮且食;在广州时,他和朋友常去陶陶居、陆园、北园等茶居喝茶,还说“广州的茶清香可口,一杯在手,可以和朋友作半日谈”。

“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这是鲁迅在《喝茶》一文中写下的话,也是至今茶桌上流传度最高、被茶友奉为名言的一句茶话。

普洱茶的高级玩家

2009年,广东大厦进行了一场特别的普洱茶拍卖会:一位广东的曾先生以1.2万元人民币的价格竞得由鲁迅和徐广平收藏数年的清宫普洱茶砖。省茶文化学会一位秘书长表示,该普洱茶砖的单价高达4000元每克,创造了迄今为止国内普洱茶砖单价的最高记录。

鲁迅收藏的清宫普洱茶砖

据鲁迅的后人周海婴先生说,他认为这些清宫茶砖来历有两种可能性较大,一是鲁迅的叔叔曾在清廷担任监斩官,由宫中带出的,二是许氏家族曾为清廷官瓷的监造,与宫中关系也较密切。众所皆知,清朝时期茶农进贡的普洱都是顶级的茶叶,能够收藏到其中一二,可以说是普洱茶爱好者中的“高级玩家”了。鲁迅就是其中一个。

今年,是鲁迅诞辰135周年。时代在变迁,他的文字依然如烈日灼心,他的茶话依然温润沁人。志向当铭记,杯茶敬英雄。

尹志刚:玩普洱茶玩出新心情


尹志刚:玩普洱茶玩出新心情

尹志刚:别轻言普洱“春天”

5年前的暴跌曾让普洱市场风云突变,无数茶商套牢从此淡出。今年春茶市场的红火,使得普洱原料上涨的消息备受关注。当普洱的春天到来,当行情一路看涨,,进山收茶是件辛苦事。“20公里的路程要走大半天,车是根本开不上去的。进山收茶别的甭多带,最重要的是多背点儿北京二锅头。”这是为给当地的茶农“送礼”的,货款该多少是多少,且绝对是现金交易。爽快的行事风格让尹志刚和各地茶农建立了感情。“越是有好茶的地方越是艰苦,茶农淳朴,以‘诚’换‘诚’是必须的。信誉倒了,便再没有得到好茶的机会。”

进山收茶,面临的问题复杂而多元。因为一个原料产地,其所处地域的内在、外在因素非常复杂,这当然特别针对古树茶精品而言,在原料的要求上必须有传统价值做评判的标准,对口感、滋味、香型及产区风格都必须有严格的标准原则,否则便失去古树茶的意义。

以易武为例,到易武收茶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了解每一个产区的特点,例如管理状况、天然条件、高度及水域状况,以及口感的分界线。还有很重要一点就是,必须对每一个地方所生产的原料特点有充分了解,例如对于刮风寨的各个产地都必须明确掌控,还有各个产地交汇之间的模糊地带,常常会有一些未被发现的产茶地,往往会“巧遇”一款独特的新茶,费心寻找便会发现惊喜。

“对于收古树茶的人来说,好原料永远比好价钱来得重要。”尹志刚说,“市场概念的追捧让大家只知道明前茶精贵,只知道春茶优于其他季节,却不知春茶也要分几次采,一个春天能采3-4次,每次采摘的价格相差悬殊,春尾茶也是春茶,可价格与质量已经相去甚远。”采摘的精细度同样影响收茶价格,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同一棵古树采一芽四叶,能出十公斤;如果只采一芽一叶,可能只有两公斤,甚至一公斤,价格自然翻倍。而茶区不同,价格也是天差地远。

古树茶纯度及真伪的控制是最难的,“自从古树茶日渐风行后,产地作假也变得难以避免”。造假有三种情况:一为外料掺假,二为台地茶掺假,三为夏秋茶掺假,这三种情形最为普遍,而且利润最高,对于这三种情况,“没有别的办法,最好的办法就是试饮”。在口感上,古树茶的喉韵较深,而台地茶相对于古树茶喉韵要弱很多,从喉韵的完整度可以得知,从口感及香型的一致性可以得知有无外料的掺入。

“必须不厌其烦亲力亲为,如此便能有效地控制掺假,让纯度提升,做出好的茶品。”尹志刚说。山头茶是一种高度专业的行当,如果没有严格的要求与坚持,是做不出好茶的,“坚信一句:检查不厌其烦,收料不假手他人,绝不相信没有试泡过的茶叶。如此才能在日渐混乱的产地中寻找到自己理想中的好茶。”

【茶人心语】

开茶行的做IT,做IT的玩路亚,玩路亚的搞起了车友会。各种爱好、各种玩、交各种朋友。原本只是因为喜欢开始玩茶,哪知“玩”大了,便开了茶行。渐渐地,紫砂、红木、玉器的摆件、名家的字画都收入店中,取名“隐芝”茶行,谐音“饮之”,更简单地说,“喝吧”!干脆而纯净,人生如茶,空杯以对,才有喝不完的好茶,才有装不完的欢喜和感动。商报记者姜琳琳/文并摄

春天,那些热爱白茶的人


《春天,那些热爱白茶的人》

趁山上的嫩叶还没有闪亮

我要告诉你,在福鼎

那些热爱白茶的人

只在睡眠时才能取下一生中

最好的时光

他们用上等的泉水,用天底下最好的心情,用看不见的火还有那被阳光一次次抚照过的芽宣读内心的饥渴

我要告诉你,在福鼎

那些热爱白茶的人

有时落在田间,有时久居密室

他们都是内心透明的人

一个大壶,七八个杯子,就是天下

当然,水没烧开的时候

他们从不说话仿佛发出的邀请仍在途中,沟壑纵深他们一脸忧郁,并且手忙脚乱

真正的故乡

春天来了,我赞美地底下的泉水它们汩汩流动,将要追赶那从深渊里再次醒来的事物

花园里有一群孩童正在奔跑我赞美他们眼角曾经挂着的泪花他们弱小,但他们是如此纯真

这个伟大的国度,离我很近很近我赞美那些待我如亲人般的脸孔他们留在身边,我才拥有真正的故乡

茶品如人品,爱茶的人值得深交


茶道即人道,人道即天道。品茶感人生。

泡一壶茶,静心聆听几首古筝乐曲,娴静平和,远淡古朴,典雅清悠,至洁至简的古筝音乐让你的内心如沐春光般变得明丽开朗来,你沉郁的心情变得轻松,浮燥的心情变得平静,干涸的心情变得湿润。闭上眼睛,那是属于你的自由恬静的人间仙境……

品茶于我除了是每日的生活习惯,更多的是在闲暇之时的一种修行。手把一盏香茗,拥着颗淡定从容的心,静静的让疲惫在茶中慢慢释放。

在茶中品着生活,品着生活中的繁华和落寞,品着尘世中的俗事和所谓的雅致。用心品茶,用心生活,用心冥思。有句话:茶品如人品。于是,学着在茶中品形形色色的人,品如茶般的朋友,和他们用文字解读的宛若停留在叶片上的一颗颗清澈的心。

为什么爱茶的人值得深交?

一、爱茶的人有耐心

泡茶是个繁琐的活,更注重细节。选择茶具、环境格调、茶叶多少、水温高低、时间把控等等都需要小心翼翼,精心讲究。久而久之,人的耐性也会得到磨练,在与人相处中条理清楚而有耐心,不会给人不耐烦的感觉。

二、爱茶的人心地善良

“茶之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爱茶人多喜参禅悟道,向往书法画艺,琴棋音律,如茶般包容恩泽众生,心地善良。

三、爱茶的人睿智有涵养

一片叶子能历经千年而不衰,除了形美味美外,还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在里面。真正的好茶经得起沸腾热水的考验,而爱喝茶的人通常历经了岁月的洗礼,总是满腹经纶,醇香酝酿的弥久,有容纳万物的宽广,有无欲则刚的超然,有心平如水的豁达。

他们有懂天文节气,懂地理环境,懂禅茶一味。从采青的环境气候到发酵焙火的程度,从水仙的饮法到大红袍的泡法等等。

四、爱茶的人心细温柔

茶香中每一种花、果香,山场的味道;茶汤里一丝的酸涩感、苦杂味,每一泡啜进口中,都细细品味,不够心细,则迷误了很多。待茶伺水那份细心体贴,温柔以待,让人酥醉。

五、爱茶的人成熟稳重

喝茶既喜欢那份苦涩,又因体会出一层进一层的平淡而愉悦。就如一杯清茶,是一杯余香萦绕,淡泊清雅,混杂着多种浓情和淡意的心茶。除了浮躁又保持了香味,一如中国茶那股若有若无的幽香,是深藏不露的,恬淡而隽永,沉实而深刻。

六、爱茶的人从容洒脱

爱喝茶,愿意跋涉千里享受清新秀丽的山水美姿,也愿意偷得浮生半日,去享受那一杯茶的时间,他们总能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活得从容与洒脱。

七、爱茶的人懂礼仪

泡茶是一门关乎礼仪的学问,长期泡茶,会比较注重礼仪细节。长久以来会形成尊重对方的习惯。慢慢地学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相互尊重,容易培养成一种良好的礼节习惯,待人处事更懂礼仪。

贫僧不才,也喜欢喝茶,关键是贫僧爱茶,哈哈!

喝茶的人,主要靠气质


中国茶道既是生活的艺术,更是人生的艺术。中国人爱喝茶,是自古以来不变的事实。茶者,不靠颜值,靠气质。

喝茶的人,懂感恩

他们懂得茶就不仅仅是一碗茶汤,更是充满人文精神,充满了天地万物和谐相处、相互成就、共融共济、同体不二的精神,化解戾气,发扬正气,成就和气。

喝茶的人,有韵味

不管是女子或是男子,他们身着素衣,茶席前一坐,便充满了一种道不出的韵味。喝茶的女子素净淡雅,温柔贤淑,喝茶的男子沉稳内敛,从容睿智。

喝茶的人,知宽容

宽容是泡好一杯茶的关键之一,因为有了一颗宽容的心,喝茶的人很少动怒,他们用平和的心态对待每一泡茶,也用这种心态对待生活中的人和事,他们将平和养成了一种习惯。

喝茶的人,有风度

喝茶的人一般有较高的文化修养,言行举止得体。他们懂得风度比容貌重要,一个人的风度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和一定的文化氛围中逐渐形成的,是个人性格、气质、情趣、素养、精神世界和生活习惯的综合外在表现。

喝茶是一件简单的事,爱喝茶的人几乎每天都得泡茶,泡茶的过程其实也是修身养性的过程。泡出的是茶,修出的是气质。

茶,品的是味,入的是心,感的是境!喝茶,就是有气质!

千万别玩茶,小心太成功,让人嫉妒!


爱喝茶的人容易成功,喝茶的人品味比较高,成功会很容易。为什么劝你别玩茶呢,因为级别太高,成功随手可得,容易引人嫉妒。

喝茶、爱茶、玩茶的过程,是一个自然而然地磨练性格、培养技能的过程,既有启发性,又富于教育性。

喜欢文茶的人在过程中学会了品鉴茶叶技能,也因此在生活中更可能取得成功。以下是爱茶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功的一些原因。

千万别玩茶,你会很冷静

玩茶的人时常要面对不熟悉的新茶、老茶,而他们又必须克服这些未知所带来的交学费的“可能”。层出不穷的新体验,让他们学到各种颇具价值并且不可复制品鉴技能,帮助他们在不确定性面前依然保持冷静和高效。不论是对商务人士还是领袖来说,这都是一个很关键的技能。

千万别玩茶,你会懂得改变

爱茶的人喜欢新鲜事。

持续被新奇茶品围绕的他们体会不到什么叫“无聊”,同时也学会了如何专注。如此这般的思维方式往往能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千万别玩茶,你会自己管理情绪

爱茶的人常常会经历不同的压力,经历真假、新老、产地、品质的判别。

任何一项经历都有可能让人变得急躁不堪。爱茶的人通过培养强烈的自我感知意识,磨练自己在压力下控制情绪、保持冷静的能力。自我感知意识可以帮助提升生产力,帮助人们找到能让自己开心的事——最终的成功。

千万别玩茶,你会知道放权

爱茶的人,一路上都需要来自他人的帮助,其中的很多人他们并不认识。

但因为同样热爱茶叶,大家变成了朋友。他们深知自己无法永远掌控现状,这点非常有利于建立新的关系。他们很清楚哪些可以成为莫逆之交,而哪些只能作为泛泛之交。所以你的员工也会成为你的好朋友,甚至是好茶友,你也放心让他们去经营。

千万别玩茶,你会比别人更善于把握机会

爱茶的人对于世界的认知远甚于他人。通过细品不同的茶叶,学习不同习俗和文化,他们能学到更新更好的做事方式。继而帮助他们在自己的家乡或是他们所到之处发现机遇,做出改进和创新。

千万别玩茶,你会很有耐心去协调

爱茶的人通常要通过协商来达成自己所愿,如果你要得到自己想要和需要的东西,又不想显得特别扭捏或穷凶极恶,那么良好的协商技巧是必备的。

这项技巧可以使你更有影响力,帮助你的受众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你的观点,这无论是在商业还是领导力方面都很适用。

千万别玩茶,因为你常常会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美

爱茶的人能见到许多不同的事物,他们的大脑也被训练得可以专注在美、在精的事物上。持续经历的新鲜事保持了大脑思维和视野的敏锐性。他们可以从他人眼中的凡事中发掘出不凡之内在美。这项技能往往属于伟大的摄影师、诗人,他们浇灌着灵感诞生的土壤。

千万别玩茶,你会深刻理解“差异性”长满好奇心

爱茶叶的人一路上都在认识新朋友。长此以往,他们学会了如何向这些陌生人提问,以便自己更好地了解茶叶圈子。

爱茶叶的人的好奇心,以及对茶叶有更多了解的渴望自然催生了那些问题,也催生了那些走心的对话,交谈中,爱茶叶的人可以从更深的层面去理解和接纳不同的人。他们很容易就交到朋友,也很招人喜欢!

千万别玩茶,你会懂得倾听

这是一项困扰许多人的生活必备技能。

学会专注和倾听对于在生活中能否取得成功非常重要。

获得成功与建立良好的关系网密不可分,理解别人,才能与他们建立稳固的关系。爱茶叶的人知道,想要获得深度理解,必须要悉心聆听。

千万别玩茶,否则你会变得太会投资

兴趣让人学会了如何去花钱,爱茶叶的人知道怎么样去做一个更有价值的投资。云游四海的经历让他们可以基于生活现状去考量未来,透过茶叶中的文化看到历史发展的脉络。

喝茶之人很容易成功,懂得享受人生,爱茶之人轻松成就事业,休闲人生,玩茶之人,掌握人生,劝你别玩茶,太容易引起别人嫉妒!

把玩紫砂壶:远观近玩


随着历史的发展,饮茶习俗、茶类的加工方法都发生了变化,作为饮茶的专用工具,茶具也发生着改变,但是紫砂茶具以其自然纯朴的风格始终占据着茶具界的一席之地,这与紫砂茶具的质地适合泡茶有关。

紫砂茶具有三大特点,即“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盛暑不易馊”。另外紫砂茶具随着功能的增多,也成为了搭配中式装修风格最好的装饰品。

再加上文化人的加入,壶的文化品位更是得到了提升。工艺美术大师顾景舟,他的作品线条流畅,质感温润,能表现出相当浑厚的气势,他的壶在同时代人中是出类拔萃的。历史造就了他,把他的壶炒到几十万元、几百万元一把。

洗去这些商品大潮的泡沫,我们再来看紫砂壶就宁静了。

紫砂确实是我国的一宝,物以稀为贵,传说女娲用五色泥补天,看来就是这紫砂泥了。因为它真有五色,泥中又有砂粒,做成壶,细砂、粗砂,能恰到好处地表达壶的种种不同质感,这就比瓷器单一的细腻丰富多了。泥当然也有好差之分,但不主要,主要还在于形态的设计,要匠心独运,做工要精致,才能从千千万万的庸俗之中脱颖而出。上品的壶,泥质纯熟,线条流畅,造型独步,观赏它需要平心静气,慢慢体会,这时你才会领悟到壶的个中三昧。它静谧、平和、含蓄而又委婉,一丝不苟又恰到好处,没有张扬,却有内心的独白。这不是泥坨,而是有物形的精灵,承载着传统,又能融合时尚。

把玩紫砂壶,由观赏到摩挲到拥有,紫砂壶带给人的美感体验是多层次的,这是很多紫砂壶爱好者不惜重金求购珍品紫砂壶的原因所在。当然,珍品紫砂壶本身具有保值和增值的收藏与投资价值,也是很多紫砂壶爱好者愿意一次次购买珍品紫砂壶的一个重要原因。

观赏紫砂壶就像欣赏树桩盆景,千年风云,万里江山都浓缩在尺寸之间,再虬枝苍劲,那几片绿叶分明向你报送春的气息。盆景只能观,不能玩,紫砂壶既能远观,也能近玩。把玩紫砂壶就像把玩白玉,它滋润、可人、含蓄、内敛,尽可肌肤相亲,默默承载万千恩爱,让人进入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上乘境界。

福均:以茶叶改变历史的人


大家都知道,改变中国命运的鸦片战争,源于英国希望中国开放贸易的渴望,而茶叶是这里边的一个诱因,英人一直垂涎于中国茶叶,却苦于有限的贸易额及高昂价格。当时垄断东亚贸易的英国东印度公司想把中国茶叶的种籽拿到手,放到其殖民地印度栽种,但清代海禁甚严,东印度公司只好派人潜入中国内陆省份去偷。此举虽说龌龊,可毕竟不能找个普通的鸡鸣狗盗之辈,此人须对植物有深入研究,又有园丁经验,懂得保存植物种籽。东印度公司最后委托苏格兰植物学家福钧(RobertFortune)担当此任。

说来福钧真是个有心人,他倾注毕生心血钻研园艺之道,第一个发现红茶由绿茶加工而来,并以茶树学名camelliasinensis名之,推翻了将红茶和绿茶分类的陈例。福钧从父亲那里获得对植物的认识,擅长种植兰花及温室植物,尤其是东方珍稀植物,且为人机灵,也像许多苏格兰同乡一样,憧憬着出外闯一番事业。于是,他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踏上了中国大地,从当时的香港出发,前往中国最北的已开放的通商口岸上海,最后他将这次旅行的游历见闻,写成《中国北方三年行》一书。此书一出版便大受英国读者欢迎,证明当时英国人对这片东方土地及老百姓的生活是多么好奇。

这次经历让福钧获得了东印度公司的青睐,1848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对之委以重任,安排他到中国更内陆的省份安徽、江西、福建、云南等地。跋山涉水之余,他还要防范不喜欢外国人的中国人。福钧剃去自己的头发并戴上毡帽,乔装成中国商人,带着当时新近发明的作为保存植物种籽之用的华德箱上路。除了陌生人的威胁,他发现连自己雇用的翻译小王和苦力也无法信赖。然而福钧还是在1848年展开了这趟充满惊险的旅程,乘搭东印度公司的轮船抵达上海,再由上海到杭州,从杭州到扬子江的绿茶厂,再到达小王的家乡安徽,还有后来雇用的译员胡兴的家乡武夷山,再把沿途采集的植物送回印度加尔各答植物园,另一位叫休·法康诺(HughFalconer)的苏格兰园艺家在那里接收福钧的成果。法康诺也和福钧一样,属于精力充沛又富经验的园艺家,除了加尔各答外,他后来还管理印度西北部撒哈兰普尔的植物园。另外还有来自丹麦的瓦立池,他一直研究印度阿萨姆地区的茶种,但其成果在对中国的“茶叶疯”过后数十年才产生影响。

《植物猎人的茶盗之旅:改变中英财富版图的茶叶贸易史》就是围绕这些故事展开,这是生于芝加哥的作者的首部著作。莎拉·罗斯本是一名记者,曾在电视连续剧中扮演角色,如今却以生花妙笔,写出了植物学家福钧的传奇故事。这位将中国茶种带回英国的园艺家,也是第一位游历中国内陆的英国探险家,书中对这场旅程写得入木三分。书中行文纵横东、西方各地,写到东印度公司、园艺学会等机构,以及众多来往于英国、印度、中国之间的科学家和商人,林林总总的人与事,构成复杂的贸易网络,既标志着英国植物学研究的进步,同时也是英国以炮舰政策叩开中国大门的诱因。

日后英国靠倾售鸦片,赚尽中国白银,同时,福钧也为英国带来了心仪已久的茶种。罂粟和茶这两种植物,竟然此消彼长地改变了中英两国的国力,而福钧正是当中重要角色。但他不是唯一的角色,像法康诺、瓦立池等植物学家,既在印度各地植物园深研植物品种,也介入东印度公司与印度殖民地等机构的种种行政和商业纠葛之中。他们除了要懂植物,还须深谙茶园管理及人情世故,单凭学究式的研究热情,到底难以在东印度公司立足。

当时中国的政局变幻无常,而东印度公司正好在后拿破仑时代独领风骚,直至东印度公司被废除,标榜自由贸易的维多利亚时代来临前夕,这一带领英国走上帝国之路的跨国商业机构,已经让英国垄断了全球的茶叶和鸦片贸易。福钧等人适逢其时,除了懂得驾驭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商业竞争外,还渐渐以欣赏的眼光看待中国人的性格和文化,比如英国人以奶加茶衬托味道,而中国人则只是慢慢喝下温热的茶。虽说他受托于东印度公司偷窃茶种,但对于茶的爱好,也是他跋山涉水的重要动力。从中国人的角度来看,此举当然是应受谴责的盗窃行为,但从另外的方面看,茶叶能够普及于全球各地,为更多人种植和饮用,福钧可谓居功至伟。

会泡茶懂茶艺的人简直完美


会泡茶的人在生活中受欢迎,懂茶艺的人容易让人喜欢。

茶艺是一种高雅的艺术,学茶艺好处多多,你知道多少?

1、静心神

泡茶、喝茶讲究安静的环境,常处于这种环境中会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有助于使人静心神、修身性,感觉自身沉浸在文化当中,浮躁的心态逐渐变得平和、安静。

2、重细节

冲泡茶的过程是极为讲究的,而且非常注重当中的细节。在选择茶具、环境的格调、茶叶的多少、水温的高低、时间的把控等等这些环节上都需要小心操作、精心调理。在学习茶艺过程,可以慢慢培养一个人的细心、耐性。

3、懂礼节

在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都要做到相互尊重,做好相互之间的礼节。泡茶也不例外,相互之间的礼节是不可缺少的,学习茶艺,经常泡茶容易培养成一种良好的礼节习惯,待人处事更懂礼仪。

4、共和谐

学茶艺、懂茶品的人,通常都不会直接评价一款茶的好坏,而是从客观上讲述茶叶的特点。如待人处事一般,不要轻易去评价别人。接触茶艺时间久了,就会养成言语谨慎的习惯,做事学会多分析、少评论,懂得更好地与人和谐相处。

5、宜取舍

茶道讲究天人合一、归于自然,学茶艺要懂得尊重其自然规律,循序渐进,冲泡过程不能急于求成。长期泡茶,就会懂得,需要综合自身的素养、能力,来做相对对自己合适的事。

阮殿蓉:普洱茶的人文精神


在澜沧江的怀抱中孕育并最终成为世界品牌的普洱茶,是自然与人文共同打造的精灵。千百年以来,异彩纷呈花样繁多的茶品中,没有一种茶象普洱茶那样,负载了如此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翻开世界茶叶史这本大书,从第一页起,就能让人感受到普洱茶所弥漫着的那种浓浓的人文气息。

这样的气息中,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它对人类生命的关怀与体贴。

在茶叶的原产地云南,普洱茶滋养了世代生活在这里的民族。布朗族把茶叶当成是祖先给他们留下来的“永活”的财富;德昂族直接称自己是茶的儿女;哈尼族创造了发现茶叶的神话传说。这些保存在各自民族记忆中的关于茶的故事,折射出了普洱茶与他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紧密关系。也就是说,在遥远的古代,在物质贫乏的岁月里,普洱茶就以自己的方式,开始滋养着与它相伴而居的人们。在这些民族的传说中,我们不难发现,普洱茶的这种滋养不仅是物质上的,同时也是精神上的。

当然,普洱茶对人类的关怀,还体现在它健康人类的品质上。早些年,人们就已发现了普洱茶的诸多医药效用,这也是普洱茶这种藏于深闺的植物能在古代就走出云南、走向世界的重要原因。近些年来,随着国内外各大医学机构通过流行病菌学调查、动物实验、临床验证等方法,对普洱茶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又发现了其降血脂、减肥、预防糖尿病、前列腺肥大、抗癌以及抗菌消炎等一系列保健功效。这使得普洱茶成为人们争相选择的保健饮品,并在国内外掀起了一股弥久不衰的普洱茶热。

难怪藏族同胞在品饮了普洱茶之后,要说“茶是“茶是血!茶是肉!茶是生命!”茶是来自云南的人间福音。

普洱茶对生命的关怀,不仅仅是健康身体,滋润生命,它还开启智慧,呵护心灵。尤其是在现代社会,当人们在时间、速度、效率的挤压下迷失生活的目的时,如果能够泡上一杯普洱茶,让紧张的灵魂松弛下来,也许就能在紧张中重新体会到生活的从容、优雅与安宁。此时的普洱茶绝不仅是解渴的饮品,而是人们在忙碌的都市感受山野和大地气息的媒介,是传递大自然问候人类的信使。在生活中你可能会发现,热爱普洱茶的人,大多是和谐的人,他们的身体和谐,家庭和谐,与社会的关系和谐。这种和谐是在对普洱茶的一次次品饮中,成就的处乱不惊的生活态度。如果说“悠闲是人在凝视上帝的窗口”,那么普洱茶就是通往这个窗口的一条便捷的道路。

和其它茶品不一样的是,普洱茶身上还有着一种难能可贵的平民特征。这种平民特征如果体现在茶质上,就是高贵的时候可超铁观音和龙井,平凡的时候却又可大摇大摆走进寻常百姓家。用明代《滇略》中的话说,就是“士庶所用,皆普茶也”。毕竟普洱茶来自边地,在少数民族质朴的目光中成长,生命中先天就弥漫着泥土的气息和山林的芬芳。如果体现在形式上,普洱茶传递出来的是平等的、共享的信息。一群人坐在一起品饮普洱茶,茶水从同样的茶壶中流出,一样的品质、一样的温度、一样的意蕴。它能让人在品饮的过程中体会到什么是同舟共济,什么是相濡以沫。那种“茶、敬茶、敬香茶;坐、请坐、请上座”的等级秩序,对于普洱茶的品饮来说是不适宜的。?

也许正是因为普洱茶的平民特征,它才从古至今保持了多元与开放的品质。正是由于开放,它才从“茶出银生城界诸山,采无时,蒙舍蛮杂椒姜桂和烹而饮之”,发展到今天的饼茶、沱茶、砖茶……;正是因为多元,普洱茶才突破了边地的局限制作的保守,造就了今天散茶紧茶交映生辉、相得益彰的丰富格局。

当然,普洱茶的人文精神还体现在它向着终极理想迈进的执著追求。我们知道,每一饼紧压出来的普洱茶,都有如一个初生的婴儿,它生命的辉煌有待于时间来创造。而普洱茶与其它茶最大的不同就是,它是一种有追求的茶,它与岁月一同成长,希望在时光的帮助下抵达生命最完美的境界,并且从不停下完善自己的脚步。从这个角度来看,普洱茶更是我们这个物化时代保留下来的人文启示。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吴凤鸣——“玩茶”的人》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