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文化。

当年以一首《走四方》成名的韩磊,用他的“帝王嗓音”踏入中国流行音乐界,成为目前中国最具个性色彩、也最受听众喜爱的男歌手之一。他演唱了800多首影视歌曲,在《我是歌手》第二季中成为“歌王”,连续10年登上央视春晚……

韩磊参加“我是歌手”比赛表演现场

他唱歌投入、认真、有力度,气势磅礴、一泻千里。有人说,韩磊的歌声里有激情,更有深情的咏叹。没错。要知道,他车内的音乐不是“贝多芬”就是“莫扎特”,还有中国的古琴曲,足见他的古典气质。因为喜欢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韩磊17岁时就把它的四个声部都背了下来,因为“它充满激情,带给你感动,它是善良人的呐喊”。

韩磊说,至今,描写唐宗宋祖、秦皇汉武的影视剧主题歌已经被他一人包办,他也因此得到了“帝王之声”的美誉。对于用歌声演绎这些古代帝王,如何把握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他表示:“我事先会做一些功课,通过读书和看影视剧了解每个人不同的性格特征,以及剧中所展现的这一时期人物的命运,比如有的是沧桑后的柔情,有的是疆场上的勇猛等等。”

他的爱好喜欢收藏瓷器字画石头

韩磊曾出过一张专辑叫《珍藏韩磊》。殊不知,韩磊从小就爱上了收藏,至今已有不少年头。在家里他“囤积”了大量的藏品,瓷器、字画、石头。他最爱的是瓷器,为了收藏瓷器,他屡屡被骗。“有一次在市场上看中一只瓷瓶,精明的卖主一眼就看出我很喜欢,开价10000元,我好不容易还价到7000元,高高兴兴地抱回家。谁知一位专家看了以后立刻断定是赝品,最多也就值700元。”不仅被古董商骗,朋友们的“顺手牵羊”同样让韩磊苦恼不堪,“我有几个朋友也喜欢收藏,看到我有什么好东西只要是他们喜欢的,想方设法都要拿走,真是没办法。”

韩磊出席第六届中国金唱片活动现场

爱茶,误买假紫砂

韩磊爱喝茶是出了名的,他从小就对茶文化有所了解,到了上世纪90年代更是痴迷其中,把茶文化当做一种生活乐趣,“茶是我的生活主题,平时走到哪都会带着。只要一安定下来,洗洗手,把茶具摆上,点上香,把茶一沏,坐在那儿就会感觉很安定,心情马上变得轻松、喜悦。”韩磊笑言,自己对于茶文化的了解经历了不少学习的过程,有的说起来还挺心酸,“我喜欢普洱,几百年树龄的老树茶,当时一激动存了点茶饼,现在价码还没涨上来呢。一开始还收藏,多的时候收藏过几百把,后来了解了之后,很伤心,因为很多不是紫砂的,花了买紫砂的钱,买回来的却是泥壶,泡茶泡出一股泥土的味道。”

Cy260.com精选阅读

佛山藏家谢志雄:爱茶爱陶艺


陶艺界无人不知“老谢”,一个既懂做生意,又懂得收藏的人。他性格开朗,平日又爱舞弄摄影,陶艺家常常“求”他帮忙拍些作品,他也乐此不疲;同时,他人际关系极广,在藏家界也是有名的一颗“开心果”。

十多年来,佛山人经历了普洱茶、,推门瞬间,一股怡人的茶香扑面而来。

一句“喝茶聊天”便开启了采访正题。泡茶的地方在前厅的茶台右侧,一个铜器引人注目,其器型高1米、椭圆状,器上刻有7个字:“光复北合兴制造”。

据他介绍,这是民国年间制作的凉茶缸。“这个凉茶缸器型特别,尺寸也比较高,看着喜欢,就把它从古玩市场买回来用。”

从茶铺摆设可以看出,谢志雄对有点古味的物件情有独钟,尤其是古建筑物构件。他说,这与其父的潜移默化有关。其父谢日初是佛山知名的规划设计师、古建筑专家,当年他父的相关报道,被谢志雄用相框挂在店铺中厅墙上。

店铺的装饰,物品的摆放,都是谢志雄精心考虑过的,细微处显出主人的审美趣味。他说,凉茶缸选择摆放在这位置,正是因为和背后的屏风韵味相搭。而谢志雄的屏风是用旧的门扇跟床罩组合拼装而成,并用两条古藤来修饰。在店铺里,可以看到前厅的屏风,也可以看到中厅的案台。

中厅的门框是谢志雄按照店铺的大小,特意去古玩市场寻找。该物大概是清代作品,采用镂空雕刻,上有75个人物,或唱戏,或相亲,或跳舞,记录了民间习俗风情。做工如此精细的木雕,谢志雄说,2005年买回时,价钱并不算高,现在都变得值钱了。

店铺里,桌上一摄影包格外突出。谢志雄滔滔不绝讲起了他的旅行故事。他说,通过旅行摄影,自己的视野更开阔了,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这对鉴赏藏品也有很大的帮助。“摄影和收藏艺术品是相通的,都需要有一定审美力。”

哪个陶艺家需要拍照片,谢志雄一有空就会帮忙。吴国伟是引导他收藏石湾陶艺的师傅,交情算起来可以追溯到20年前。“他搞收藏,还是很谨慎,至少入门人‘搞收藏听故事’的误区在他身上不会发生。”吴国伟在电话里告诉记者,“他啊,收藏有一套理论。”

收藏应循序渐进

早年,谢志雄从事建筑行业10年,有了一定积蓄。“上世纪90年代,建筑行业竞争激烈!”谢志雄于是淡出从事的领域,转入收藏投资。

爱茶者惜茶


喜欢茶就请包容茶吧!

身体不适,改喝红茶。红茶是暖的,汤色亮红色,自然是暖的。暖暖一杯茶在手,会想些什么呢?

先讲一件闲事。某日偶遇一茶,本能地停下来细看了一眼,只一眼,就有位示茶的小姐微笑着邀请道:“坐下来喝杯茶吧。我们的茶都是明前的。”坐下浅尝一杯,喝完问:“有更好的吗?我只喝一泡?”小姐回答:“有的。”我说:“那现在就给我泡吧。”示茶的小姐泡上茶。我抬头一看天色已晚,说道:“太晚了我该走了。”小姐不语。接着我又说:“可我得喝完茶再走,不然就浪费了。泡好的茶是不能浪费的!”示茶小姐忽然笑逐颜开,说:“今天在这里做宣传,来喝茶的不少,有很多人喝了一两口就走了。我心里真可惜啊,多好的茶就这样浪费了。你是第一个在这里遇到的爱惜茶的人。”

此事于心一颤,静坐思悟:好茶者首先得惜茶。连眼前的茶都可以随意丢弃或者敷衍了事,又怎可口口声声称自己喜欢茶呢?!喝茶之前请先珍惜眼前的这杯茶吧。

又有一友闲聊时无意间说道:“今年竟还没喝过铁观音。”叹一口气。想了一下家里还有一点去年的秋茶,只是保存的不好,怕是陈了。第二日还是送去。说:“全且喝下,新茶下时总有好茶喝,不急!”他喝过,问如何?他回答:“茶是陈了,不过还是可以喝的。”我说:“实在不好意思啊!”他大笑道:“我这个人什么茶都喝得下去,什么样的铁观音都喝过,不分优劣都可喝好!”

自古高僧爱斗茶


自古以来僧人多爱茶、嗜茶,并以茶为修身静虑之侣。为了满足僧众的日常饮用和待客之需,寺庙多有自己的茶园,同时,在古代也只有寺庙最有条件研究并发展制茶技术和茶文化。我国有“自古名寺出名茶”的说法。唐代《国史补》记载,福州“方山露芽”,剑南“蒙顶石花”,岳州“悒湖含膏”、洪州“西山白露”等名茶均出产于寺庙。僧人对茶的需要从客观上推动了茶叶生产的发展,为茶道提供了物质基础。此外,佛教对茶道发展的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

高僧们写茶诗、吟茶词、作茶画,或于文人唱和茶事,丰富了茶文化的内容。佛教为茶道提供了“梵我一如”的哲学思想及“戒、定、慧”三学的修习理念,深化了茶道的思想内涵,使茶道更有神韵。特别是“梵我一如”的世界观于道教的“天人和一”的哲学思想相辅相成,形成了中国茶道美学对“物我玄会”境界的追求。

佛门的茶是活动为茶道的发展的表现形式提供了参考。郑板桥有一副对联写得很妙:“从来名士能萍水,自古高僧爱斗茶。”佛门寺院持续不断的茶事活动,对提高茗饮技法,规范茗饮礼仪等都广有帮助。在南宋宗开禧年间,经常举行上千人大型茶宴,并把四秒钟的饮茶规范纳入了《百丈清规》,近代有的学者认为《百丈清规》是佛教茶仪与儒家茶道相结合的标志。“禅茶一味”的意境要真正理解禅茶一味,全靠自己去体会。这种体会可以通过茶事实践去感受。也可以通过对茶诗、茶联的品位去参悟。

傅继英:“国母”爱茶


荧屏中,她是“国母宋庆龄”;现实生活中,她是著名美术家和书法家,视茶如痴。她就是曾扮演宋庆龄的特型演员、中国青年书协副主席傅继英。1月30日,在熏香的氤氲和茶香中,傅继英在海渔广场工作室接受了笔者和好友的拜访。

品茗伴人生

傅继英每天的生活,从香与茶开始。在创作和表演之余,傅继英有三大爱好香道、品茶和听歌。每天起床后,傅继英都要首先在室内点上一款檀香,然后听着歌曲品茶,喝透了茶才开始一天的精彩生活。我们的拜访就在熏香的室内,在品茶之中进行。

热情的傅继英老师招呼大家落座品茶,纯正的铁观音、温润的武夷岩茶、上好的江苏胎菊、豆香的崂山绿茶……一个下午品了五款难得一见的极品好茶。一天品到一款好茶就不错了,这次连品五款极品好茶,品到一半,好友不忍再多品,连呼“今天太奢侈了!”傅继英还待再重泡一款好茶,被大家极力劝止了。在回来的路上,同行的好友依然连问,“今天是不是太浪费了?太奢侈了!”傅继英认为,好茶就是用来与朋友共品的,不是用来收藏的。

在不拍戏的时候,傅继英主要做自己的艺术创作。书法、国画、插图、诗歌,傅继英样样在行。忙起工作来,傅继英常常一天不出工作室,就品茶、吃茶点补充给养。“我是很喜欢喝茶的,喝茶对于我是一种放松,是休憩时的习惯。工作累了,或者三两好友,小酌一杯清茶,自得其乐。”傅继英说

“都说喝茶影响睡眠,其实真正的好茶不仅能提神,还利于睡眠。好茶就像运动一样,既能让人精神倍增,也能助人酣然入睡。”傅继英说。有圈中好友深夜来访,担心影响睡眠不敢品茶,傅继英就为对方泡了一款武夷岩茶。对方回去后果然享受到了难得一遇的美觉,第二天还专程打电话来致谢。

品茶结挚友

傅继英爱品茶,懂品茶,也因品茶结交了很多挚友。

当天喝的一款上好武夷岩茶,是武夷山著名茶场亿耕农茗茶赠送的。“送了三年茶,才第一次见到赠茶人。谋面后,相见如故。”傅继英说。当年,这家企业为傅继英的傅体书法所吸引,慕名来函,邀请她题写企业名称亿耕农,傅继英因不了解对方而拒绝了。后来,对方常年坚持赠茶,连赠三年特供好茶,终于感动了傅继英。如今,傅继英与企业的老板已经成为好友。我们喝到的一款武夷岩茶,就是该企业所赠难得一见的极品,不仅润喉,而且清淡无火味,同去的茶友连呼“好茶无味”。

在河南郑州,傅继英与当地一位知名企业家初次喝茶,喝到兴致所在,对方驱车数十里回家,拿出了一款珍藏60年龄普洱老茶膏。如今,对方已经成为她事业上的合作伙伴。

傅继英爱品茶,也带动身边一群朋友们学品茶。有朋友从她这里学会品茶后,自己出资建起了茶楼,专门邀朋友雅居品茶。

品人生感悟

“我把喝茶当作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茶可清心,淡淡的一丝香甜,柔柔的一缕心音,暖暖的一份真情,那份幽香,那份清醇,那份淡雅,都在默默地品味之中,都在那蓦然回首中感悟着人生的真谛。闻着淡淡地茶香,漫漫有一份静养之心,此时没有一点矫饰和浮躁,忘却了一切得失和荣辱,只有一份恬淡的心境。品茶的过程,既增进友谊,又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有益处的一种和美仪式。”傅继英说。

宋代的斗茶、古人的茶诗、茶道的东渡……傅继英谈起这些历史典故时信手拈来。傅继英认为,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是中华五千年历史的瑰宝,如今茶文化更是风靡全球。这不仅仅是因为喝茶对健康有很多好处,更因为品茶本身就是一种极优雅的艺术享受。“熏香除妄念”、“玉壶养太和”、“碧玉沉清泉”……对多年前的一场茶艺活动,傅继英回忆起来依然记忆犹新,准确地说出表演过程的精彩之处。

谈起当前的茶文化复兴,傅继英认为,“中国茶道有一百多年的断档期,以前中国皇家有皇家的茶道,凡人有凡人的茶道,俗有俗的茶道,禅有禅的茶道,道家有道家的茶道,不一而足。国富民强之后,大家都过上了幸福的日子,为茶文化复兴奠立了基础。”

临别时,笔者向傅继英讨墨宝。傅继英挥毫泼墨,为笔者写了《品茶》刊创刊理念“茶意地栖居”,并写了一幅“茶禅一味”,特意将“茶”写为古体的“荼”。傅继英说,“你以茶文化为业,把‘茶’放在前面,希望你能在茶中悟出禅意,让禅意呵护你。如果你参禅,我就送你‘禅茶一味’了。”即使在茶文化从业者中,也有很多人混淆“茶禅一味”与“禅茶一味”,而傅继英却将二者区分得如此清晰。

爱饮茶者心有灵


喜欢茶的人,心是有灵的。茶,是苦修者的良伴,绿茶冲淡,红茶纤秾,黄茶白茶清奇高古。品茶亦如品诗,真正的妙处,是说不出的。一盏青茗、一首好诗,都会让人沉吟良久。

你品那铁观音,“美如观音,重似铁”,是说那香气和喉韵,舌根未得天真味,鼻观先闻圣妙香。而凤凰单丛,一芽一叶泛着朱砂红晕,让人想起古时候道家饮茶羽化成仙的传说。

想来,人生当如泡茶,在于一个不急不躁、舒缓有致、慢慢浸润冲泡的过程。功夫到了,自然会有醇香。

把茶喝得好,喝得科学,必须要明茶性,因时而异、因人而异。

所谓“因时而异”,即在一日之中,不同时段饮用不同的茶。清晨从睡梦中醒来不久,应喝绿茶、青茶,以求醒脑提神;上午时分要进入工作了,这时喝些铁观音或茉莉花茶较好,因为茶香氤氲,能刺激人的大脑使人进入亢奋状态,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午后时间人容易现倦态,便应喝些红茶,以求解困定神;晚饭后与家人团叙或应酬朋友,最好喝淡普洱或乌龙茶,这样既有口感又不会影响当晚的睡眠。

另外,“因人而异”喝茶亦不可忽视。我国现有茶的品种很多,各地区各民族饮用的习惯亦不同。总体来说,茶可分凉性、中性和温性三类。体质燥热且有抽烟喝酒习惯者,适宜喝绿茶、青茶等凉(寒)性茶。体质虚弱,尤其是肠胃功能不佳的人,只适宜喝中性或温性茶。若是耄耋长者,身体机能下降者,最好喝普洱茶,因为普洱茶性温和醇厚,有暖胃、降血脂、降血压等作用,长期饮用,对一般老人易患的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等都有防治作用。总之,喝茶要明茶性、讲科学,做到因时、因人而异,才能收到延年益寿的效果。

品茶,是美好的感觉,多想时光永远停留,品茶味,悟茶韵,知人生。

爱普洱的快乐老太


文/杨坚红

一个极其偶然的机会让我认识了普洱,如果不是这个机会,可能我还是那个肥胖如熊,行动缓慢,一身病态的老妇人。很多人见了今天的我,都以为我一直就是这么个健康快乐,能跑能跳,爱说爱笑,爱玩爱闹,心态超好的快乐老人。我真的很感激南宁的好友,就因为在她家喝了一次普洱茶,竟然改变了我的后半生。

13年前,因为身体不好,就从我热爱的教师岗位上提前退休了,当时我的体重是160多斤,走路边走边喘,上楼梯上三步停一停,爬得比蜗牛还慢,如后面有人喊,得费老大劲才能转过身去和人说话,脸上肥得像猪头,身体胖得像头熊。到医院体检,发现血压高,血脂高,心率快,体重严重超标,连我自己都认为过不了多久就应到上帝那报到了。南宁的同学知道我退了,极力邀请我去玩,因身体不好,一直推,一直推,推到2005年底,实在不好意思推了,才去了她家。同学见了我,几乎不认识了。

她大喊:“杨,是你吗?我的天哪!当年那个乒乓球打得虎虎生风,苗条如电线杆,让我们嫉妒得发狂的杨怎么能变成这个样子?造物弄人哪!”

我挪动着笨重的身子,饱含热泪向她走去,来了个熊抱,多年不见,大家都老了,但看起来我比她起码要老一轮,但实际上她只比我小不到一岁,悲催呀!

住了几天,想起区直机关还有一位好友,给她打个电话,约好去她家。到了好友家,她见我爬到四楼就气喘吁吁的,很是同情,马上给我泡茶喝。一闻,茶里有股特殊的香味,完全没有茶叶的味道。

我瞪着她:“拿什么东东糊弄我?这是茶吗?”

她慢条斯理地说:“你out啦,连普洱茶都不懂。”

我out啦?我这么一个博览群书,见多识广的人也out啦?叫她找出普洱茶让我看看,是个圆圆的饼状物,上面写着七子饼,产自云南。云南我喜欢,少数民族众多,民风淳朴,物产丰富。已去过两次,但没注意过这玩意。其实不只是普洱茶,其他茶叶我也从未注意过。喝茶是小时候的事,那时喝的是妈妈泡的大罐茶,只是为了解渴,当开水喝的。长大后因打球,经常饱一顿饥一顿,胃出了问题,再也不敢喝茶。有人请我喝茶,我就把杯子拿在手里转来转去,装模作样地喝,其实一点也没喝进去,我可不想给自己的胃惹麻烦。所以茶叶之于我就如砒霜,恐避之而不及也。

端起茶杯,看着那亮如红酒的茶汤,甚是可爱。问好友:“你不会害我吧,我胃不好哦。”

好友笑着说:“放心吧,这是熟茶,养胃的,还能降脂降糖。我家那位喝了一段时间,血脂都差不多正常了。”

“你这是茶还是药嘛,别说得那么神乎其神的。”但看到那么漂亮的茶汤和诱人的香气,还是端起杯子一饮而尽,还真不错,喝到胃里暖暖的,很舒服。

快到饭点了,朋友留我在家吃饭,却怎么也不许我进厨房帮忙,我只好独自窝在客厅的沙发里,边自斟自饮着香醇的普洱茶,边看着无聊的肥皂剧,打发着无聊的时光。

奇怪,我突然觉得肚肚饿了,好久没有这感觉了。正好饭菜也做好了,可能是她们的手艺真的不错,反正那餐我吃的特来劲,特多,但饭后却没有饱胀感。平时吃的东西也差不多,但饭后总感到肚子胀胀的,不舒服。这天却没有任何不适感,难道真的是普洱茶起作用啦?

我问好友:“你放了太上老君炼的仙丹啦,消食效果怎么那么好?”

同学大笑:“仙丹可能没有,但王母娘娘的尿肯定有。”

“啪!”我赏了她一本杂志,这狗嘴里什么时候才能吐出象牙来呀!

从南宁回来后,我就把普洱茶放在了心上,俺不能再out啦。消食的作用肯定有,但得有理论根据。我不是科学家,不可能自己去做实验来论证它,但肯定已经有人作过了论证,我去找来学习总行吧。普洱茶,普洱茶,进了哪家书店我都问人家有没有普洱茶方面的书,答案基本一致:摇头。找呀找呀找呀找,终于被我找到了,没敬礼也没握手,拿起书本看开了。这是一本台湾记者写的书,封面上赫然写着:揭开普洱茶真面貌,教你分辨茶龄真伪,叫你买对茶、存好茶。嘿,我要的就是它,瞌睡遇枕头啦!

接受一样新东西,第一印象非常要紧,先入为主嘛。很庆幸我读对了书,为以后的。”

我们班长哀叹:“完了,普洱有毒,我们班的才女(错,是柴女,山大无柴的柴)中普洱毒太深了,无可救药啦!

佛门茶事 自古高僧爱斗茶


从来名士能萍水,自古高僧爱斗茶

自古以来僧人多爱茶、嗜茶,并以茶为修身静虑之侣。为了满足僧众的日常饮用和待客之需,寺庙多有自己的茶园,同时,在古代也只有寺庙最有条件研究并发展制茶技术和茶文化。我国有“自古名寺出名茶”的说法。唐代《国史补》记载,福州“方山露芽”,剑南“蒙顶石花”,岳州“悒湖含膏”、洪州“西山白露”等名茶均出产于寺庙。僧人对茶的需要从客观上推动了茶叶生产的发展,为茶道提供了物质基础。此外,佛教对茶道发展的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

高僧们写茶诗、吟茶词、作茶画,或于文人唱和茶事,丰富了茶文化的内容。佛教为茶道提供了“梵我一如”的哲学思想及“戒、定、慧”三学的修习理念,深化了茶道的思想内涵,使茶道更有神韵。特别是“梵我一如”的世界观于道教的“天人和一”的哲学思想相辅相成,形成了中国茶道美学对“物我玄会”境界的追求。

佛门的茶是活动为茶道的发展的表现形式提供了参考。郑板桥有一副对联写得很妙:“从来名士能萍水,自古高僧爱斗茶。”佛门寺院持续不断的茶事活动,对提高茗饮技法,规范茗饮礼仪等都广有帮助。在南宋宗开禧年间,经常举行上千人大型茶宴,并把四秒钟的饮茶规范纳入了《百丈清规》,近代有的学者认为《百丈清规》是佛教茶仪与儒家茶道相结合的标志。“禅茶一味”的意境要真正理解禅茶一味,全靠自己去体会。这种体会可以通过茶事实践去感受。也可以通过对茶诗、茶联的品位去参悟。

张富如:因爱茶而成茶商


人们喜欢茶,大多是从懂得欣赏茶之淡淡苦涩而开始,随着时间流逝愈发对其产生某种难以割舍的依恋。张富如更是如此,从认识茶叶到喜欢茶再到成为茶商,对茶的喜欢不断的加深,使之将兴趣延展成事业。

谈到和茶的缘分,张富如透露,他从小对茶就有着浓厚的兴趣。“老家有茶园,家里从种茶、采茶,到买茶、卖茶都做。长大一点后,我也会去家里的茶园把茶采下来,再经过炒制,磨研、烘干等工序之后,就成了现在人们外面买的绿茶,要喝茉莉花茶,那就需要在绿茶基础上再加工。”采茶的工作需要起得很早,而加工茶只能放在晚上进行,“加工茶总要把茶炒到很软的程度,然后用大型的专业研磨机研磨到很细,才能保证茶叶的品质和口感,有时采茶都是上百斤,晚上总要熬到很晚,甚至连睡觉的时间也没有。”坚持了一段时间,张富如觉得单纯依赖自家茶园,产量还是不够,不如拓宽渠道把“量”提上去,“要找人代加工,前提必须到达一定的斤数,自己家采的茶叶不够数量的时候,就要从农民那里收购茶叶。”手中囤积大量茶叶后的张富如开始尝试茶叶经营,“开始挣几块钱,但能挣到钱就是一件很让人兴奋的事情,之后越来越专注,生意也就越做越大。”

现在,张富如有自己的。“在云南,当地人从事普洱茶树种植,我经常就会到西双版纳等地按时收货,加工成成品后,注上自己的产品标识,很有成就感。”目前,天津有不少张富如的连锁店,作为天津福建茶业商会常务副会长,他会经常和在津的福建茶商共同探讨茶叶销售的前景与未来。

“1997年,我从福建来到天津,本来是抱着考察的心态,却深深爱上了这个充满浓浓人情味的城市,天津人好,城市也好,我就选择留在这里,把我喜爱的事业做得更大。”张富如如是说道。

我爱茶,而且还会上瘾


我喝茶上瘾是近来的事。前几年也喝茶,但那时茶于我不是必需之物,有亦可,没有也不会感觉缺少什么。喝得断断续续,只能说是“与君相识”。但我又认为茶乃风雅之物,为我喜欢,所以一旦得了机会,自然就要好好品味一番。

我所说的这个机会,指的是今年初春,由于工作关系在“茶都”信阳的一面时间。彼时正是新茶上市时节,一些朋友得知我在信阳,纷纷托我帮他们带新茶。我也就来了兴趣。在此之前,我还没有正儿八经地真正关注过茶的品质,多是得了什么,就喝什么,至于茶的味道如何,茶叶是好是坏,很少认真体会。记得当时司机小石带我,讲了一个真实的笑话。说是曾有一内蒙大汉来信阳,他朋友,临走自然要送二斤茶叶。为体现好客之道,朋友之情,小石送了数百元一斤的上好茶叶。谁知这大汉却不领情,回去不几天即打来电话,说送的什么茶啊?全是茶叶沫子!小石说,这朋友是不懂,信阳毛尖,顾名思义,茶芽越小,乃至状如针尖者,为上品。据说一斤特级毛尖含嫩芽3万余,需5名采茶女采一天,可见其细嫩珍贵。不过小石这下得了教训。后来他这个朋友第二次来信阳,临走送的就是从地摊上买来的十几元一斤的粗茶,泡开来,郁郁葱葱,颇有气势。这大汉果然十分喜欢,夸好茶。

这个小笑话让我第一次对茶的好坏有了形象的认识。但是小石的做法我并不赞同,他利用了朋友的不知。有人说茶是人中君子,这种做法我认为有失君子之道。

都说新茶好。得了新茶,我就想一改往日以解渴为目的,细品一番。泡在透明环璃杯中的新茶,经过两三番沉浮,惬意地舒展开来,很细,很嫩,碧绿之中还带有一点鹅黄。仔细一尝,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香味直泌心脾。真的,那种香味不大说得清,只能去闻,去品味,去感觉。我曾去过初春的信阳茶山,见过那里的茶园。山青水秀,茶园氤氲在一片薄雾之中。在办公室里,反产于那里的茶喝上一点点,仿佛又置身于那里的青山绿水之中,又呼吸到了那里清新的究气。于是,接下来的日子,我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泡上一杯茶,即使不渴。看不小的茶芽在水中舞着蹈着,慢慢张开,舒展如落落君子,看到那一杯澄碧,心里就静,就欢喜。慢慢地,竟这样上瘾了。坐在桌前,没有一杯滚烫的茶在手,就觉少了点什么,不能安心。

我的同事中许多是福建人,喜欢喝功夫茶。办公室永远有一套精美的茶具,以前都是他们泡,我喝。喝茶逐渐成瘾后,我开始自己动手。长期的耳濡目染,使我对那套复杂的茶具并不陌生,使用起来居然也像模像样。这更激发了我对茶的兴趣。前不久读了陆羽的《茶经》,方知单单一“茶”字,真是太有讲究了。从种植、采摘、加工到煮茶的水、盛茶的皿甚至烧茶的柴,都有一番讲究。古人称烹茶为煮泉,所谓水为茶之体,茶为水之魂,没有好水,那魂也就不可寻。以水为例,烹茶以泉水为上,江水次之,井水为下,而烧水的壶则以铜质为最。了解了这些后,才知道我以前自以为对茶的“与君相识”,也是一种无知的见解了。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在我们老家,把白开水叫茶,喝白开水就是喝茶。家里来了客人,主人吩咐,赶快烧茶。风箱紧响,柴烟涌出,茶很快端上来。一看,不过是一碗略嫌浑浊的白开水,放上一会儿,碗底就积着一层白色的水垢。在我们老家,是没有喝茶的习惯的。只逢年过节,讲究的人家买二两茶叶,至多十几块钱,也看不出好坏,有贵客来了,抓一些放入茶杯冲开,认为这样显得贵气,更显示出主人对客人的尊重。

茶品如人品,爱茶的人值得深交


茶道即人道,人道即天道。品茶感人生。

泡一壶茶,静心聆听几首古筝乐曲,娴静平和,远淡古朴,典雅清悠,至洁至简的古筝音乐让你的内心如沐春光般变得明丽开朗来,你沉郁的心情变得轻松,浮燥的心情变得平静,干涸的心情变得湿润。闭上眼睛,那是属于你的自由恬静的人间仙境……

品茶于我除了是每日的生活习惯,更多的是在闲暇之时的一种修行。手把一盏香茗,拥着颗淡定从容的心,静静的让疲惫在茶中慢慢释放。

在茶中品着生活,品着生活中的繁华和落寞,品着尘世中的俗事和所谓的雅致。用心品茶,用心生活,用心冥思。有句话:茶品如人品。于是,学着在茶中品形形色色的人,品如茶般的朋友,和他们用文字解读的宛若停留在叶片上的一颗颗清澈的心。

为什么爱茶的人值得深交?

一、爱茶的人有耐心

泡茶是个繁琐的活,更注重细节。选择茶具、环境格调、茶叶多少、水温高低、时间把控等等都需要小心翼翼,精心讲究。久而久之,人的耐性也会得到磨练,在与人相处中条理清楚而有耐心,不会给人不耐烦的感觉。

二、爱茶的人心地善良

“茶之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爱茶人多喜参禅悟道,向往书法画艺,琴棋音律,如茶般包容恩泽众生,心地善良。

三、爱茶的人睿智有涵养

一片叶子能历经千年而不衰,除了形美味美外,还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在里面。真正的好茶经得起沸腾热水的考验,而爱喝茶的人通常历经了岁月的洗礼,总是满腹经纶,醇香酝酿的弥久,有容纳万物的宽广,有无欲则刚的超然,有心平如水的豁达。

他们有懂天文节气,懂地理环境,懂禅茶一味。从采青的环境气候到发酵焙火的程度,从水仙的饮法到大红袍的泡法等等。

四、爱茶的人心细温柔

茶香中每一种花、果香,山场的味道;茶汤里一丝的酸涩感、苦杂味,每一泡啜进口中,都细细品味,不够心细,则迷误了很多。待茶伺水那份细心体贴,温柔以待,让人酥醉。

五、爱茶的人成熟稳重

喝茶既喜欢那份苦涩,又因体会出一层进一层的平淡而愉悦。就如一杯清茶,是一杯余香萦绕,淡泊清雅,混杂着多种浓情和淡意的心茶。除了浮躁又保持了香味,一如中国茶那股若有若无的幽香,是深藏不露的,恬淡而隽永,沉实而深刻。

六、爱茶的人从容洒脱

爱喝茶,愿意跋涉千里享受清新秀丽的山水美姿,也愿意偷得浮生半日,去享受那一杯茶的时间,他们总能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活得从容与洒脱。

七、爱茶的人懂礼仪

泡茶是一门关乎礼仪的学问,长期泡茶,会比较注重礼仪细节。长久以来会形成尊重对方的习惯。慢慢地学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相互尊重,容易培养成一种良好的礼节习惯,待人处事更懂礼仪。

贫僧不才,也喜欢喝茶,关键是贫僧爱茶,哈哈!

李娟|茶,让我明白什么是爱!


最初为了生存接触茶,懵懵懂懂却不知何时竟然喜欢上手中这杯茶。因为喜欢,所以想知道,她从何而来、长于何地、生于何方,究竟是什么造就了这么美的她!

刚接触时,我并不知道哪里产茶。只知道到有个名为西湖龙井的茶,于是去了杭州。在那我没有一味的去追寻龙井茶的始末,机缘巧合误打误撞进了一家叫好茶楼专做武夷岩茶的店。在那里,我遇见了学茶路上最重要的导师宋老师,是他让我认识了岩茶,从此学会喝茶!

想懂茶,要先学会喝茶

要懂茶,得先学会喝茶!

半醉半醒之间,我已越来越被一名为“岩茶”的茶所牵引。脑子里,就想着我要去被人们称为“碧水丹山”的武夷山。听说那里很美,有玉女峰与大王峰两两相望。据说那是一对相爱而不能相守的恋人。还有一条名为九曲溪的溪流从他们面前绕膝而过,听说每天有好多竹筏载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嘻笑而过。我想,热闹的九曲溪或许是为这对苦命的恋人带去些许安慰!

岩骨花香,心之神往

带着对岩茶的莫名向往,我毅然离开了与我有教导之缘的好茶楼。来到武夷山时,正当岩茶出产旺季,我来不及欣赏这如梦似幻的美景,以最短的时间进入了一家叫闽峰茶厂的地方学习武夷岩茶的采摘与制作。当然我不是要学到制茶师傅那样的级别,只是通过制茶的所有环节来进一步了解茶。

在这里我学到了很多,在这里大家对我没什么约束。所以我很自由,早上跟阿姨们上山采茶,看着满树绿油油的茶叶心中莫名的感动。岩茶的采摘不比绿茶,她没有一芽或是一芽一叶,一芽两叶的采摘标准,而是要新生叶片完全展开,长得最适宜的时候,采下她最新的三到四个叶面。不管是哪个品种的采摘,都要借用新鲜嫩易折的特点,以食指为着力点将其采下,而不是用指甲掐下。

面对茶叶,我有用不完的耐心

朋友说,采摘茶叶可以磨练人的意志。确实是,好的岩茶高丛较多,当然也不缺老枞大树,一人一天基本才够采一株大树,而小树可以采上4到5株。

采茶

我喜欢做茶的每一个环节,当然采茶也不例外,平时一些朋友会说我急性子,可是面对茶叶我有用不完的耐心,时常会自己一个人窝在角落采一株或是一丛茶树。到了茶季,因为长时间采茶,对于采茶人来说,这手无疑要脱一层皮。

晾青

有时也会在厂里帮忙打下手,等到中午将阿姨们采好的茶叶,从茶园里拉回来。就跟大家一起去晾青,我很喜欢茶叶采下时的鲜香,好品种的那香气特好闻,每次一碰到茶青,我就是抓一把来闻闻看有没有香、是什么香。

天气好的话茶青都是太阳晒青,为了晒青均匀我们会每隔10分钟左右给她翻青,茶叶本身含有多种芳香物质,随着太阳的光合作用一部分芳香物质会慢慢的释放出来,香气出来了,也就说明晒青时间差不多了。闻着淡淡的芳香我就莫名的开心,会觉得很神奇。

发酵

接下来就是放入滚筒摇青机里,进入下一步发酵。这就是岩茶的半发酵,为了发酵均匀会在差不多的时间翻青。发酵时间因茶而定,制茶师傅这叫:看茶制茶!

杀青

待茶叶出现绿叶红镶边的时候,发酵时间结束,进入下一步炒青。以前是铁锅炒,现在除了一些极品好茶,大部分采用滚筒炒锅,以柴为火源,以电驱动来完成最后一步杀青。

揉捻

炒好的茶叶会在第一时间进入下一步的揉捻过程助其成型。揉捻结束就是理条烘干!到这里岩茶的初制也就完成了,此时的茶我们称之为半成品毛茶。接下来便是挑选黄片和茶杆,以及进入精制环节:岩茶的焙火。因火候程度不同,岩茶又分为低火茶、中火茶、高火茶等!

茶,不顾一切去追寻的爱!

因为茶牵引我不断的追寻,在这过程中我不断的成长,这过程不免辛苦却是值得,不知道是茶懂了我还是我懂了茶,我只知道茶将是我一生的挚友,是茶成就今天的我。不顾一切去追寻的就是爱吧!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萌叔”韩磊:爱茶,爱收藏》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