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宋徽宗赵佶是个天生的艺术玩家,不适合当皇帝,却可以冠以双料头衔:出色的大艺术家、蹩脚的皇帝。徽宗懂书画,创制瘦金体,花鸟人物都画得精美无比;他懂园林设计,在汴京开封大建园林,建材选了最具艺术空灵想象的太湖石,不惜劳民伤财,到太湖里打捞,还要一路运到汴京,想来那工程也不亚于古埃及法老王建筑金字塔。他还“懂得用人”,专用一些奸佞之徒,如蔡京、童贯,让他整天开开心心,沉溺在莫谈国事的美好艺术世界之中。

宋徽宗号称道君皇帝,虽然不懂得如何当个明君,却绝对懂得艺术高低。日常饮宴豪奢讲究不说,单讲饮茶之道,他也是第一流的玩家兼专家,可与陆羽、蔡襄并列,最能说出品茶的个中深蕴。身为皇帝,他当然可以品尝来自全国各地的贡茶,有条件审视各种名茶的品相与滋味,同时还参与实践,要求御茶苑制作精品茶团,大玩皇帝尊口的品位技艺。

按照《宣和北苑贡茶录》的记载,宋徽宗在位的时候,武夷山北苑的御茶园不能再囿于传统上贡的龙凤团茶,必须跟着皇帝的心思变花样,以悦龙心,至少精制了几十种贡茶,让这位不世出的艺术皇帝来玩赏:白茶、龙园胜雪、御苑玉芽、万寿龙芽……等等,不一而足。宋徽宗乐此不疲,不过,也就没有时间精力来管国家大事了。宋徽宗不但品尝鉴赏,还写了一本《茶论》,后世称之为《大观茶论》,谈制茶之法与点茶真韵,书中说,饮茶有道,首先讲究色、香、味。说到色,他认为“点茶之色,以纯白为上真,青白为次,灰白次之,黄白又次之。天时得于上,人力尽于下,茶必纯白。”宋徽宗最喜好的白茶,是特异的品种,他自己说,“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崖林之间偶然生出,盖非人力所可致。”说来说去,就是皇帝老子本事大,能够独享这种天地间偶然生出的白茶,是属于天地精英的聚萃,即使不是绝无仅有,也差不多了。

说到茶之香,《大观茶论》是这么讲的:“茶有真香,非龙麝可拟。要须蒸及熟而压之,及干而研,研细而造,则和美具足,入盏则馨香四达,秋爽洒然。或蒸气如桃仁夹杂,则其气酸烈而恶。”这里主要讲的是制茶过程与茶香的关系,但后半句是泡茶的过程,显示茶香氤氲的效果。由此可以看出,宋徽宗是真懂茶的,不但懂得如何点泡,还清楚知道制茶的过程与饮茶的香气效果。www.cY260.COm

只是,这位最懂得茶道的徽宗皇帝,治国无方,被金国掳去,成了阶下囚,被封为“昏德公”。随后被迁往极寒的北地五国城(今天黑龙江依兰县北边的旧城)生活了8年,直到去世。不知道他生活在黑龙江的年月,是否还有茶喝,是否还有什么花样让他一展艺术的长才?

CY260.com编辑推荐

秦州茶马司与茶与古道


我国盛产茶叶,而茶叶是我国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商品。同样由于马在冷兵器时代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因而“茶马互市”历来是中原与西北少数民族间贸易交往的重要内容和方式。及至宋朝明代,官方明文规定“茶法”和“马政”,还专门设立了茶马司。我国第一次设立的茶马司是在1074年(宋熙宁七年)的秦州(今天水)茶马司。至今,在麦积山石窟东崖26窟左壁留有宋元祐党人开熙河路大将王韶上奏:“西人所嗜者惟茶,当以马至边贸易,因置茶马司”的刻画。

实际上,天水茶马交易始于唐代。唐之初,国力强盛,版图辽阔,牧马发展迅速。但经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开始衰落,牧马监丧失不少。朝廷开始与帮助平定安史之乱的西域回纥族“以马易茶”,可谓此是茶马交易之始。宋朝势弱,产马地被吐蕃、西夏、金辽占据不少,以茶易马成为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政策。据记载,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朝廷曾用唐银10万两在秦州买马,并在秦州、古渭、永宁寨、原州等地设置茶马交易市场。每年要从京城支银4万两,运出绸绢75000匹以充马价,买良马8000匹。可见交易量之大。由于马为重要军需物资,茶马交易在明清时期又得到发展。明洪武五年(1375年)在秦州又设立了茶马司,并严格茶叶经营管理。据《明律》载:“私茶出境与关隘失察者,并凌迟处死。洪武时驸马都尉欧阳伦使西域,因犯私茶,赐死罪。”明代茶官还经常持金牌到各地巡视茶叶采运情况。清初,在茶叶管理上沿用明律,其中有明令规定:“凡通接西番关隘处所,拨官军巡守,遇有夹带私茶出境者,拿解治罪,番僧亦许沿途官司盘验,如有夹带奸人私茶,则茶货入官,伴送夹带人送官治罪”。康熙四十三年以后,管理虽有放松,但也只允许出界人带茶不多于十斤,如驴驮车载,乃按私茶治罪。同治十三年(1874年)陕甘总督左宗棠制定了茶叶经销试行章程8节,规定茶叶采用均先办引票,待茶叶运兰州检验后方可行销。

由于南茶北运,西北各地马匹南行,形成了延续400多年的秦州茶马古道。清朝末年,天水输入茶叶的路线有:临邛砖茶,由临邛经成都、绵阳、广元、宁强、汉中、天水至兰州。绿茶在四川邛来、灌县、大邑,在成都集中后,转宁强、汉中,再转天水,以至运往兰州;紫阳茶由南紫阳、西乡、洋县、汉阴装大车或用牲口驮运,或以背负、肩挑,经汉中,双石铺、两当、徽县,到天水,分销甘谷、秦安、清水及陇南各县;巴山绿茶由四川西北部的安县、北川、江油、平武运文县碧口镇,再经武都分运天水等地而至兰州。据《天水县志》载:民国初,无论是汉中陕茶,或者是蜀地川茶等,都运至天水北关忠诚巷的几家大茶庄,由此再分发各地。所以,古秦州历来是茶马古道上的集散地。

“瓷为茶之父,水为茶之母”,随茶叶经销名闻丝绸之路的还有西北瓷都的耀州茶具。又因为天水名泉胜出,水质甘美,喝“罐罐茶”成为天水一种重要民俗。

李渔与茶


李渔与茶,李渔(1611-1680),初名仙侣,后改名渔,字谪凡,号笠翁。汉族,浙江金华人。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18岁补博士弟子员,在明代中过秀才,入清后无意仕进,从事著述和指导戏剧演出。后居于南京,把居所命名为“芥子园”,并开设书铺,编刻图籍,广交达官贵人、文坛名流。著有《凰求凤》、《玉搔头》等戏剧,《肉蒲团》、《觉世名言十二楼》、《连城壁》(三者合集《无声戏》)等小说,与《闲情偶寄》等书。

李渔与茶,在李渔作品中,对茶事有多方面的表现。

《明珠记·煎茶》的剧情中,三十多名宫女去皇陵祭扫,途经长乐驿。这个驿站的驿官叫王仙客,听说他的未婚妻亦在其中,便侨装打扮,化妆成煎茶女子,打探消息。王仙客坐拥茶炉煎茶,待机而行,恰逢其未婚妻要吃茶,他便趁机而得到了会面。在其中,煎茶和吃茶成了剧情发展的重要线索,茶,成了促进王仙客和其未婚妻情感的重要媒介。

李渔小说《夺锦楼》第一回“生二女连吃四家茶,娶双妻反合孤鸾命”。说的是鱼行老板钱小江与妻子边氏有两个极为标致的女儿,可是夫妻两却像仇敌一般。钱小江要把女儿许人,专断独行,边氏要招女婿,又不与丈夫通气。两从各自瞒天过海,导致两个女儿吃了四家的“茶”。“吃茶”,就是指女子受了聘礼。明代开始,娶妻多用茶为聘礼,所以,女子吃了“茶”,就算是定了亲。

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记述了不少的品茶经验。其卷四“居室部”中有“茶具”一节,专讲茶具的选择和茶的贮藏。他认为泡茶器具中阳羡砂壶最妙,但对当时人们过于宝爱紫砂壶而使之脱离了茶饮,则大不以为然。他认为:“置物但取其适用,何必幽渺其说”。

他对茶壶的形制与实用的关系,作过仔细的研究:

“凡制茗壶,其嘴务直,购者亦然,一幽便可忧,再幽则称弃物矣。盖贮茶之物与贮酒不同,酒无渣滓,一斟即出,其嘴之曲直可以不论。茶则有体之物也,星星之叶,入水即成大片,斟泻之时,纤毫入嘴,则塞而不流。啜茗快事,斟之不出,大觉闷人。直则保无是患矣,即有时闭塞,亦可疏通,不似武夷九曲之难力导也”。

李渔论饮茶,讲求艺术与实用的统一,他的记载和论述,对后人有很大的启发。

以上信息由整理提供!

大师与茶


“待到春风二三月,石炉敲火试新茶。”春茶色泽翠绿,叶质柔软,滋味鲜爽,香气馥郁,为许多文学大家所爱。大师们品茶,常常付诸文字,品一种心境,一种文化的味道。

鲁迅先生爱喝茶,有次买了二两好茶叶,开首泡了一壶,怕它冷得快,用棉袄包起来,不料郑重其事来喝的时候,味道竟和他一向喝着的粗茶差不多,颜色也很重浊。他遂在《喝茶》中写道:“我知道这是自己错误了,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于是用盖碗。”果然,泡了之后,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鲁迅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这“清福”,首先就须有工夫,其次是练习出来的特别的感觉。但鲁迅最后还是回归他的本色,说:“我们试将享清福抱秋心的雅人,和破衣粗食的粗人一比较,就明白究竟是谁活得下去。”

林语堂先生是茶中高手,熟知茶性,深知茶道。他常说“只要有一只茶壶,中国人到哪儿都是快乐的。”他喝茶有“三泡”之说,“第一泡譬如一个十二三岁的幼女,第二泡为年龄恰当的十六岁女郎,而第三泡则是少妇了。”他在《谈茶与友谊》中写到,茶有一种本性,能带我们到人生的沉思境界里去。在婴孩啼哭的时候喝茶,或与高谈阔论的男女喝茶,是和在雨天或阴天摘采茶叶一样的糟糕。林先生还说,茶叶在晴天的清晨采摘,那时的山上晨气清稀,露香犹在,所以茶的享受还是与露的芬芳发生联系的。此刻,茶成了纯洁的象征。

老舍先生一生的嗜好就是喝茶。他生前有个习惯,就是边饮茶边写作,一日三换茶,泡得浓浓的。据老舍夫人胡絜青回忆,老舍无论是在重庆北碚或北京,他写作时饮茶的习惯一直没有改变过。创作与饮茶成为老舍先生密不可分的一种生活方式。他在《多鼠斋杂谈》中写道:“我是地道中国人,咖啡、可可、啤酒、皆非所喜,而独喜茶。”“有一杯好茶,我便能万物静观皆自得。”老舍以清茶为伴,文思泉涌,难怪能创作出《茶馆》那样不朽的名篇。直到今天,北京的“老舍茶馆”,中外闻名,文人墨客到了北京,常去老舍茶馆坐坐、喝上一碗茶。

杨绛先生曾居英国多年,虽然她不推崇牛奶加红茶,但在《我们仨》中她又承认,一早起来一壶牛奶红茶,已经成为习惯了。她在《喝茶》中说,曾听人讲,西洋人喝茶,把茶叶加水煮沸,滤去茶汁,单吃茶叶,吃了咂舌道:“好是好,可惜苦些。”洋人的喝法,浓茶搀上牛奶和糖,香洌不减,而解除了茶的苦涩,成为液体的食料,不但解渴,还能疗饥。不知古人茶中加上姜盐,究竟什么风味。杨先生说,照《红楼梦》中妙玉的论喝茶,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那末喝茶不为解渴,只在辨味,细味那苦涩中一点回甘。也许这点苦涩,正是茶中诗味。

在这些大文豪笔下,一杯清茶品尽了人生沉浮。而他们的嬉笑怒骂也尽在一杯清茶之中。他们这种气味相投的缘分,也为品茶增添了不少的乐趣。

茶与美


聆妙曲,品佳茗,金盘盛甘露,缥缈人间仙境;

观古俗,赏绝艺,瑶琴奏流水,悠游世外桃源。

凝眸,品味。

一道风景,一种人生。品茶,要有闲情逸致,不仅仅是品一种心情,更需要一种体味。

如果美不以自身为途径,为向导,人们到哪里,又如何能找到她呢?如果她不是你们言语的编织者,人们又如何能谈论她呢?

伤心痛哭者说:“美是善良而温柔的。她像一位因自己的荣耀而半含羞涩的年轻母亲,走在我们头上的天空。”热情奔放者说:“不,美是强烈而令人敬畏的。她如暴风雨般震动我们脚下的大地,摇撼我们头上的天空。”疲惫怠倦者说:“美是温柔的低语,她在我们的心中诉说。她的声音波动在我们的沉默中,犹如一道微弱的光在对阴影的恐惧中颤抖。”但活泼好动者说:“我们曾听到她在山谷中大声呼叫,随其呐喊而来的是足蹄踏地,翅膀拍击和雄狮怒吼的声音。”

人们谈到关于美的所有这些,实际并非关于她本身,而是关于人们未被满足的需求,但美并不是一种需求,而是心醉神迷的欣喜。她不是焦渴的唇,也不是伸出的空空的手,而是一颗燃烧的心,一个充满喜悦的灵魂。她不是你们想看到的形象,堵住耳朵听到的歌声。而是一座鲜花永远盛开的花园,一群永远在天空飞翔的天使。

当生命摘去遮盖她圣洁面容的面纱时,才发现美丽随处可见,无所不在——美就是生命。

此刻清茗一杯,体会着美里的茶,品味着茶中的美。

在深秋的季节里,我总爱沏一壶茶,仰卧在庭院中的摇椅上。天空深邃,云彩很疏淡,柔柔的几缕风吹过,金黄色的树叶簌簌地落了满地,我的心也随着这些精灵一齐飘洒,直到很高很远的地方……提起茶,眼前仿佛就是:青山白水之间,闲亭雅阁之上,沉沉的古案,横卧的瑶琴,焚香的小炉,袅袅几缕青烟,细腻如玉的瓷杯里,浅浅一盏琥珀色的清汤……这就是茶之于人的想象之美,这种美,游离于现实之外,是一种超然飘逸的绝美!不知你有没有发现:世间万物,但凡能与茶沾上关系的,都是很美的!茶之美,己经不知不觉超越了茶本身,神奇地渗入到与之相关的各种事物中。每当我心情很好,或心情不好,都喜欢泡上清茶一杯.看杯中茶叶缓缓伸展,沉沉浮浮,或优雅,或欢快,或沉稳…伴随着耳边一句柔声细语:“请喝茶!”此时,茶未入口,但心已滋润!茶中的美,需要你用眼睛,嘴巴还有心灵一起去感受!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学是研究自然界、社会和艺术领域中美的一般规律与原则的科学。美的事物在人心中所唤起的感觉,是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面时洋溢于我们心中的那种愉悦。茶艺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古老的中华茶艺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融汇古今茶文化的精典。泡茶可修心养性,品茶如品味人生。无论是世俗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是雅致的“琴棋书画诗酒茶”,茶在饮食文化中的独特作用始终无可取代。品茶之美,美在意境。闲来独坐,沏上一杯茶,放起茶音乐。观杯中汤色之美,亦浓亦淡,如酽如醇;听耳中茶乐轻轻渺渺,如丝如缕。看盏中叶芽之美,若眉若花。香雾缭缭,云气袅袅。乐声渺渺。闲情逸致,细啜慢饮,悠悠回味,只觉齿颊留香,清幽扑鼻,此等意境令人心旷神怡,矜持不燥,物我两忘。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的现世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是文化里的一种代表艺术。

茶文化里蕴含着美的要素,所以茶艺成了一种特殊的生活艺术。茶艺的六要素是人、茶、水、器、境、艺。要达到茶艺美,就必须人茶水器境艺俱美,六美荟萃,相得益彰,才能使茶艺达到尽善尽美的完美境界。

一、人之美:

人是万物之灵,人是社会的核心,所以人文主义者认为人的美是自然美的最高形态,人的美是社会美的核心。费尔巴哈曾经这样说过:“世界上没有什么比人更美丽,更伟大。”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认为:“人是地球上最美的物类”。在茶艺诸要素中茶由人制、境由人创、水由人鉴、茶具器皿由人选择组合、茶艺程序由人编排演示,人是茶艺最根本的要素,同时也是景美的要素。从大的方面讲,人的美有两个含义。一是作为自然人所表现的外在的形体美;另一方面是作为社会人所表现出的内在的心灵美。

二、名之美

中华民族文化有一个传统,喜欢为美好的东西起一个美好的名字。古典美学创始者之一的庄子说:“名者,实之宾也。”(《庄子·逍遥游》)其意为:实物是主,名称是宾。对贵宾慢待不得,所以取名很重要。我们在茶艺中赏析茶之美,不仅是欣赏茶的色、香、味、形之美,而且欣赏茶的名之美;

三、水之美

郑板桥写有一幅茶联:“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憎爱斗茶。”这幅茶联极生动地说明了“评水”是茶艺的一项基本功。早在唐代,陆羽在(茶经)中对宜茶用水就做了明确的规定。他说:“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明代的茶人张源在(茶录)中写道:“茶者,水之神也;水者,茶之体也。非真水莫显其神,非精茶曷窥其体。”以上论述均说明了在茶艺中精茶必须配美水,才能给人至高的享受。水以“清、轻、甘、冽、活”五项指标俱全才称得上宜茶美水;

四、器之美

视觉效果好的茶具的工艺美术效果,令人叹为观止《易·系辞》中载:“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是指无形的道理、法则、精神,形而下是指有形的物质。在茶艺中,我们既要重视形而上,即在茶艺中要以道驭艺,用无形的茶道去指导茶艺。受“美食不如美器”思想的影响,我国自古以来无论是饮、还是食,都极看重器之美。到了近代,茶的品种已发展到六大类,上千种,而茶具更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数。

五、境之美

“境”作为美学范畴,最早见于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格》中说:“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其后中国诗学一贯主张:“一切景语皆情语,融情于景,寓景于情,情景交融,自有境界。”人们普遍认为:“喝酒喝气氛,品茶品文化。”故品茶和作诗一样,也特别强调情景交融,特别视境之美。中国茶艺要求在品茶时要做到环境、艺境、人境、心境四境俱美。

六、艺之美

茶艺的艺之美,主要包括茶艺程序编排的内涵美和茶艺表演的动作美、神韵美、服装道具美等两个方面。茶艺表演的动作美和神韵美强调茶艺首先是一门生活艺术而不是舞台艺术,其目的之一也就是使茶艺的爱好者们对茶艺的艺术特点有正确的认识,这样在表演时才能准确把握个性,掌握尺度,表现出茶艺独特的美学风格。

这就是茶艺六大美的享受。虽然,茶有其自然属性,具有自然之美,但还远远不够。当与人的审美活动相整合,主客观完美的统一,便会产生生活美。即“美的事物在人心中所唤起的感觉”。

喝茶是许多人生活中的组成部分,属“寻常日用”之列,如果只是为了生津止渴,当然也可以的,倘若在喝茶的同时能有一点别的收获,岂不更值得高兴。我以为,茶作为饮料,最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其滋味的微妙。喝茶之所以能发展成茶道,也会在于这滋味的微妙,如果不是细细的品味,便不能喝出一杯好茶的与众不同。正如欣赏一件艺术的精品一样,喝茶时需要专注、安静、彻底忘却俗市的喧闹和个人的烦恼,把对美的体验作为最高的享受。茶本身毕竟不是艺术品,人们在喝茶时觉察所以能体会到某种意味,也还在于它是寻常日用,即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关。喝茶是生活的艺术,也就是说,我们在喝茶的时刻感受到了生活本身的美。如果如此推广开去,也就不难发现,人在为了生存而奔波忙碌之外,有些时刻和事物,是能让人感到非功利的愉悦的。茶之美是永恒的。茶的品饮艺术,对现代人的生活,精神和物质文明的影响,同样是永恒的。

欣赏、创造,是美学的核心和灵魂。没有欣赏价值,也就失去美学的光环;没有创新就会失去美的魅力。在中国茶道美学方面可以概括出四大理念:“天人合一,物我玄会”是中国茶道美学的哲学基础;这一理念体现出人与自然之间具有亲切和谐,物我相互引发,相互融通、最终达到“思与境偕,情与景冥”,这些极富有人情味的精神联系。“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比德理论是中国茶道美学的人学基础;它是孔子提出的,实际上是茶人对自我人格的一种欣赏。“涤除玄鉴,澄怀味象”是中国茶道美学和创新的根本途径;洗净污垢称为涤,扫去尘埃称为除,心灵深处明澈如镜称为玄鉴。其意要求人们去私除妄,使自已的心胸达到虚静空明的心境,才能使“味象”指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品味得到精神愉悦和心灵享受。“道法自然,保合太和”是中国茶道美学表现形式的基本法则。其要求表现形式一切要力求做到自然、朴素、和谐、适度、做到中庸不偏,达到太和之美。茶艺美学具体的表现法则为:神定气朗、对称与不均齐相结合、照应、反复、节奏、简素、调和对比、清雅幽玄、多样统一。上述茶艺美的表现法则和理念,指导着茶艺不断地创造出多姿多彩、千变万化的人间至美。当然理念都不是僵死的教条,灵活运用法则并最终打破它们,达到“无法而法”的境界。这正如国画大师“石涛”所说,“至人无法,非无法也,无法而法,方为至法”。

陆羽是中国的茶道祖师,可他却是个孤儿,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也许正因为如此,让他对美感的追求越发强烈,对生活也越发热爱。正是凭着美感和爱心,陆羽写出了《茶经》,被后世尊为“茶圣”。《茶经》在许多方面论述了茶的各种美的表现形式:茶的生态美、品质美、形状美、内在美,及从人的审美活动、审美经验获取的生活美等。但生活美的最高意境(境界),是人(主体)与多种客体合作的结果。美是茶的事物,律是茶的秩序。事由人为,治茶事,必先洁其身,而正其心,必敬必诚,才能建茶功立茶德。茶佳、水好、茶具雅,三者俱美,珠联璧合,方能领略中国品茶艺术的真谛。品茶赏具,茶具辉映,诚为人间至上的艺术享受。

而今的斗茶大赛,所谓“林下雄豪先斗美”,包括斗茶的择器之美,择水之美,择茶之美,以及那些雄豪高手云集于林下溪边的择境之美。不仅如此,在范仲淹这位诗人兼茶道审美大师的笔下,其斗茶即斗美的描写并讴歌,确实达于审美的极致,非但表达出了“斗余味兮轻醍醐”这般味觉审美的情韵,并还表达出了“斗余香兮薄兰芷”这般嗅觉审美的情韵;最后,他更不惜以淋漓的笔墨,激情讴歌了斗茶即斗美所带给人们那种仙乎的非凡境界。俨然在斗茶即斗美的陶情之中,恍乎惚乎竟顿成茶仙了。

人和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之美,而饮茶则使这种美尤其强烈。人和则生和悦之情。心情和悦则人世间是万事万物都会因此而彰显和美之意。泡茶之人自己要感觉到这是一次艺术创作的过程,而作为品茶者在观看这一泡茶的过程中亦有艺术享受的感觉。这也就是说,作为茶艺之人,他不但要掌握茶叶鉴别、火候、水温、冲泡时间,动作规范等等技术问题,还要注意冲泡者在整个操作过程中的艺术美感问题,“欣赏茶艺的沏泡技艺,应该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包括境美、水美、器美、茶美和艺美。”“茶的沏泡艺术之美表现为仪表的美与心灵的美。仪表是指沏泡者的外表,包括容貌、姿态、风度等;心灵是指沏泡者的内心、精神、思想等,通过沏泡者的设计、动作和眼神表达出来。”茶叶冲泡过程本身也是一种艺术。千利休是日本的茶道祖师,他教导儿子的茶道,不是先去教他该如何沏茶和品茶,而是先从美学入手。他让儿子每天打扫庭院,儿子做的很认真,每天都把地上的落叶,阶上的苔藓扫得干干净净,最后真是做到了一尘不染,可千利并不满意,他走到一棵树下,轻轻一摇,叶子有落了满地,他对儿子说:“茶道并不是一尘不染的,落了叶子的庭院有了生命的趣味,充满了灵性,比起光秃秃的院子是不是更美?”

说“美”,不可不提“韵”。韵是我国古典美学的最高范畴,可以理解为传神、动心、有余意。先明白什么是韵。韵为圆浑和谐的意思。把韵用到生活中,又成了一项审美标准。像人体,五官端正叫美,气派风度叫韵。“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就是韵比美更上一级,现代人可以称为气质。气质是花钱买不到也借不着的,是一个人内在的精神气度给众人以基本一致的认识,是人文化修养的外露。气与韵是一个整体,气是大的自然环境与风土人文,韵是气的升华感受。韵不仅是短时的感受,流布也长可达百千年。在小的方面,弹琴的“指韵”,书画的“笔韵”、“墨韵”;曲艺“京韵大鼓”也指历代北京之风味气韵,非指语音之韵。形成韵是需要时间积淀的,是需要千万人共识确认的。从音节韵律到人的精神状貌,再扩大到对艺术作品的品评。有些则把山水画的“气韵生动”列为第一标准。荆浩《山水画录》称:“画有六要,一曰气,二曰韵”并说“韵者,隐露立形,备意不俗”。“苏门六君子”之一的李鹰运用到文字上是“一曰体、二曰志、三曰气、四曰韵”并指出文字创作是作者人性内在精神美的外观表现。说明气和韵都是从整体的质量、精神上来认定的,形成了一条重要的品评准则。北宋范温认为“有余意谓之韵”,就象“闻之撞钏,大声已去,余音复来,悠扬婉转,声外之音,其是之谓矣”。读到这样的话,就慢慢转到我们要探讨的“茶韵”中来了。推开去说,非但是范温说的“声外之音”,应该还包括形外之态、言外之意、诗外之情、画外之趣,书外之神、茶外之味,风流韵事等等都可用韵字来描述。“妙”是介于有无之间的一种美学境界。“玄”、“神”、“远”、“古”、“逸”、“幽”、“微”、“绝”等,可视为由“妙”统摄的字群,它们均因妙不可测、趋于无限而成为美学中的审美范畴。

在茶文化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饮茶素有喝茶和品茶之分。喝茶是一种满足生理需求的活动,它可以在任何环境下饮用,而品茶则注重韵味,把品饮活动脱离了解渴的实用意义而上升为精神活动,把品茗审美化、精神化、艺术化,追求一种高雅脱俗,悠然自得的境界,从而获得精神享受。清代梁矩章《归田琐记》中的香、清、甘、活四字中的活字即指茶韵。茶韵,在大的方面就是中国的茶和历史,地方风土,审美标准和个人修养的总和,并非专指茶的形、色、香、味,而是指一种精神境界,属茶外之味。“韵者味也。茶韵即各种茶的独特的韵味或风韵”。人在品饮茶汤之后产生空灵幽深恬淡的境界,这就是绵长余味的茶韵对人的作用,也是茶外之味。每种茶对每个人所产生的结果并不一致,因此茶韵对每个人的理解也有不同。共同的是体内所产生的那一种一种太和之气,有一种飘渺的愉悦感。因为都是茶赋予的,故为茶韵。对于韵可谓“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人生有百味,茶也有百味。古人品茶最重“味外之味”。不同的人,不同的社会地位,不同的文化底蕴,不同的环境心情,可从茶中品出不同的“味”。细细想来,品茶其实就是遥想一种感受,是一次反思,是再度对人生“悟”的过程。淡泊的茶中蕴藏着淡淡的苦涩,有南北风雨的浮尘,有四季风霜的味道,有风雨过后的平静与淡泊。读过她的寂寞和热烈,看过她默默地花开花落,读懂她淡然的美丽。然后,心中很多沸腾的东西,逐渐沉淀。人也变得沉静了,从而学会冷静地思考,从容地生活。浓茶淡水,细斟慢酌,品的是茶,品的也是生活,也是人生。浓涩人生,清淡日子,流水岁月,尽在茶中。浓的是人生长路上的一份激情,淡的是平静生活的一份心情。淡泊,是一种内在的深度修养,在心灵的桃花源里,寻觅着他人看不到的幽静,让宁静的内心世界存在着高尚的风格;是一种宽宏大量的气度,在生活的平淡中,淡然的看待一切,方能品味出宽阔心中的内敛韵味;茶般的淡泊既是一种人生方式,也是一种人生境界,只有经历过了时间的磨砺,消除了意气的尖锐后,方能品得一壶味道醇厚的好茶。

人们不仅要擅于创造美,而且擅于发现美,享受美,欣赏美。大自然中“何夜无月”,人世间里“何处不美”?问题在于在如今这种环境中,我们时刻躁动的心能否做到闲适虚静?我们是否真正明白了“美由心生”的理念,使自己能随时都保持一颗能够审美的心,一颗快乐的心。美由心生,心融自然,内省自性,超越自我,从自己的心中去寻找美。大自然是美的,“池塘生春草”、“秋菊有佳色”、“空山新雨后”、“长河日落圆”,——云幻波诡、激动人心。茶叶是美的,银针、雪芽、枪旗、雀舌——千姿百态、万种风情。茶艺是美的,炉里炭火、壶内松风、林中流霞、舌端甘苦——无不动人心弦。茶使人静,使人有可能以虚静之心去体会自然美和茶艺美。

茶艺的美包含了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即感官的享受和人文的满足。所以品茶时要专注,眼耳鼻舌身意,全方位的投入。品饮时,宜抛弃杂念,细啜慢咽,悠悠回味。真有如范仲淹诗云:“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风飞。”此等意境令人心旷神怡,摆脱烦恼。实乃品茗之妙趣。品字三个口,一小口一小口慢慢喝,用心体会茶的美。真是“美感尽在品茗中,雅趣亦从盏中出”。茶叶那淡雅、清幽、绵长的品性与中国文化人清淡自珍的处世哲学和审美情趣,实在有着天生的不解之缘。总之,茶艺美,美在一种浓浓的艺术氛围,它使人对茶的享受由生理延伸到心理,以美求真,乐趣无穷。听味品趣,真可谓“名茶如美色,未饮已倾城”啊!

凝视这手中的茶杯,发现茶叶都已经完全伸展开了,纷纷沉到了杯底。心领神会的吸取天地灵气、日月精华。与自然之美相融合,相映衬才是美学的至高境界。我突然发现我的手中正握着世间最美的东西。心中的落叶还在飘落,杯中的茶香又在升腾……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茶与瓦


茶、瓦,看来是如此的不同,细品却又有着如此相同的内涵。其实,万事万物又何尝不是如此。正如我们的人生,没有水与火的洗礼、历练,哪有丰厚的意味。

有一个喝茶的地方,叫瓦库。

在二三十年前并由此上溯至秦汉及其以前,说到“瓦库”,没人会把它与喝茶联系起来,几乎所有人想到的可能都是“放瓦的仓库”;然而今天,在现代化的都市里,说到“瓦库”,几乎没人会再想到“放瓦的仓库”,而会自然把它看成一个富有文化意味的古雅之所。

人最基本的需求,无非衣食住行。住,在当今中国的都市,仍然是一件让很多人纠结的事。只是现在渴望拥有属于自己的住房的蜗居一族、合租一族在说到自己无房的状况时,已不会再用“上无片瓦”来形容。而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程中,除少数窑洞、竹楼、茅屋等非主流建筑的居住者之外,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居所总是离不开瓦的。公元2009年,文物普查人员在陕西宝鸡陈仓区桥镇遗址采集到板瓦一片、筒瓦三片、槽形瓦两片。与这些陶瓦一起出土的还有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时期的泥质红陶及夹砂红褐陶篮纹斝、罐等文物。这些龙山文化时期的陶瓦,比此前发现最早的瓦即3000年前西周早期的周原地区的瓦又早了1000多年。由此可见,在人类开始过上居有定所的生活以后,瓦就一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现在,生活在高楼林立的都市,瓦早已不是居住生存的必需品,而仅仅成为一种可有可无的装饰。于是,瓦也就成为一种正在消失的历史记忆。

当瓦成为历史记忆的时候,它自然也就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今天再说起瓦,我们会想到小时候曾居住过的长满瓦松的旧房,想到古镇富有文化气息的老建筑,想到散落在文化遗址上的破碎瓦片,也许还会想到一个词——秦砖汉瓦。无论如何,它已不再与生活息息相关,而与记忆、经验、历史、文化联系密切。

茶的情形与瓦类似。中国有句老话:“人生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原本也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

茶的原产地就在中国,使用的历史有数千年之久。《神农本草》中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陆羽在《茶经》中也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神农生活的时代距今大约有五千年,那时中国的先民已经发现和利用茶叶了。不过在当时,茶的食用和今天的泡茶而饮还是有很大不同的。茶的食用是从咀嚼茶树的鲜叶,逐步发展到生煮羹饮的。

今天,茶在很多人那里,已被可乐和各种碳酸饮料取代,能够坐下来的人已然很少,而坐下来的人中又有相当一部分会小口啜着咖啡轻声交谈,与三两知己或一人独坐慢慢品茶,在很多人眼里,已成为一种恋旧的雅兴。总之,和瓦一样,茶也不再与生活息息相关,而更多与传统、与文化相关。

茶水茶水,茶总是离不开水的。瓦的情形又何尝不是如此。泥土在水的浸润下,经过反复的揉,反复的和,有了黏性,有了柔性,被赋予形象;然后,在火的烧炼中,如凤凰涅槃,有了新的生命,有了坚强的刚性;最后,再有水的滋润,火气被袪除,有了新的颜色,变得沉稳而富有内涵。因而,瓦的生命同样来自火的洗礼和水的滋润。

茶、瓦,看来是如此的不同,细品却又有着如此相同的内涵。其实,万事万物又何尝不是如此。正如我们的人生,没有水与火的洗礼、历练,哪有丰厚的意味。

于是,坐在瓦库里喝茶,就喝出了别样的味道,在此品味的岂止是茶,岂止是瓦,其实就是人生。

女人与茶


说到茶,大家肯定首先想到的是男人。其实,女人与茶才是最天生的一对。

女人喝茶,轻啜一口,从杯光里看见的不是投影,而是女人的青春。她们的心里比谁都清楚,美丽的容颜永远比男人的岁月易老。女人懂得保养,也注重保健,而茶成了她们心灵深处永远不老的灵丹妙药。泡一杯茶,女人的心便也定了下来。

无论是身在五光十色的酒吧或喧嚣的餐厅,女人泡一杯茶,坐下来后,眼前浮现的总是丈夫与孩子的身影。品茶之前的女人,最先想到的也总是身后的家。尽管身处的都是风尘的世界,而茶里沉淀着女人的心,也保养着女人的世界。女人与茶的亲密就像水稻与水的关系。因为有水,水稻能青绿葱郁;也因为水,水稻在收割的季节才金黄丰收。女人与茶,一起存在才能产生美感。女人并非水做,实质是茶捻的。

茶是女人的化妆品。可以仅仅是两片菊花,清清淡淡,仿佛山间溪里趟过的泉水,虽淡然,却有甜甜味。初恋中的女人爱在看了电影《菊花茶》之后,回家细细品美妙的初恋味道。而比起热烈的女子,就完全不一样。女人选粉色的瓷杯,于杯里撒些绿茶翠叶,开水泡至半杯,点进三五颗上等的玫瑰花,可静静闻香。这时的女人应该是最懂得保养的了。

女人在清早泡上满大杯的白开,嵌入三两鲜柠檬片,就可酸倒一整天的胃。女人虽从岁月里朦胧走过,但也明白了,享受精彩人生远比看着男人的生命要来得重要些。女人懂得,只有自己美丽,才能给男人的漫漫旅程带来轻松与不老。女人一路上有男人,也一路上有茶,那么路上的女人也该是最美的。

茶泡到最后,该喝铁观音了,茶中极品。虽然普洱也曾泛滥过,但江南女子大多爱喝铁观音。不单因曾经的西太后拥有过青春不老的传说,而是女子们心中早已暗藏了情结。在女人心里,认定的经典永远不会老。就像恋爱虽是种子,其中的甘甜,却能滋养一个女人一辈子的美好心田。没有紫砂壶也不要紧,但,倘若有那就是绝等的上好。茶泡第一开后,不讲究时间的话,就稍等片刻,篾去叶上浮尘,再泡满第二杯。茶在手边,女人坐下耐心等。这个时刻,女人等待的,唯一不可能的就是男人。女人的心,此刻正像十二月的湖水,看似一波未平,其实已风平浪静。

烟使女人迷惑,酒使女人将醉。而在烟、酒之后,女人心里最想要的,必定还是茶。因为,茶懂女人的心思,茶也最能表达女人想要说的话,茶才是真正的女人。夜深人静时,女人披衣而起,轻泡一杯浓茶走向书房。轻盈的步履,只有月光才能听见。素面的女人将茶轻轻地送到男人手里。男人接过茶,轻撮一口,或随手放置一旁,但,男人从女人手中接过茶的那个刹那,体味的其实也绝非是一杯茶,而是一双温存的手,还有女人极细致极柔软的寂静抚慰,像静静的凉水在深深的夜里悄然流淌。

女人,在照顾老公孩子的同时,在疲于工作之际,请好好爱惜自己,为自己泡上一壶好茶,细细品味。

古镇与茶


很多时候,茶存在的方式是一种情绪。

一个古镇也是这样的。比如我居住的古镇。

一杯茶的味道,来自一段焙干的记忆。古镇亦然,记忆里有那种苔藓般湿滑枯黄的色彩,以及厚重的青铜质感。记忆产生寂寞,茶和古镇都是寂寞的。古镇的寂寞像永远编着粗黑长辫,穿绣花布鞋,坐在巷陌深处斑驳的门槛上,痴痴等待出嫁的女子。心爱的小伙子已经披红挂彩,骑上高头大马,引领着唢呐队来了。新娘却是别人。热闹和喧嚣在巷口戛然而止。她的心事就此锁起。锁在冰冷的封火墙缝,磨平了表情的青石板下,和着风化的糯米石灰浆粉末,沉淀或者飘飞。锁起了心事就是锁住了过往的历史。心事成了寂寞的烟尘,再无人能真正造访。

一枚茶叶的寂寞徘徊在青铜的质感和枯黄的色彩之外。羞涩的情窦刚在第一缕春风里冒出尖尖的芽,娇嫩微小,尚还未及睁开覆盖了毛茸茸睫毛的眼,就遭到一双粗糙大手的采摘。凡是采摘都是粗暴的。叶片的心事无奈地在大手里闭合,在火焰上煎熬。在干枯的过程里茶香四溢。被煎熬的干枯成就寂寞,成就强制的成熟。原来成熟有时不必遵循自然规律,煎熬是上好的催熟剂。一枚茶叶亦是如此。

常一个人去走古巷。享受寂寞的滋味,很贪婪。有细雨的时候,并没兼有梧桐,高插云天的封火墙挡住了晚来风急;有几近枯朽的门楣高墙和大院,有零星的野草花,但没寻到一只旧时寻常燕。于是颇有些自得地仰望两边的墙。垂直的细雨飞镖一般以高墙为底幕唰唰落下,一缕残阳穿过数以万计的飞镖,把底幕染红。这时候,一痕瘦长的影子拖在身后。暗笑。我与古镇的寂寞,茶香一般的寂寞如影随行。

茶与佛教


佛教的兴盛发达,对茶的广为传播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佛教修行之法为“戒、定、慧”。“戒”,即不饮酒,戒荤吃素;“定、慧”,即坐禅修行,要求坐禅时头正背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而进入专注忘我的境界。此种耗费精神、损伤体力的坐禅,正好以饮茶来调整精气,故饮茶历古以来受到僧人们的推崇。坐禅是佛教的重要修行内容之一,而坐禅与饮茶是密不可分的。僧人坐禅,又称“禅定”。唯有镇定精神、排除杂念、清心静境,方可自悟禅机。而饮茶不但能“破睡”,还能清心寡欲、养气颐神。故历古有“茶中有禅、茶禅一体、茶禅一味”之说。意指禅与茶叶同为一味,品茶成为参禅的前奏,参禅成了品茶之目的,二位一体,到了水乳交融的境地。

在佛教昌盛的唐代,饮茶尤为僧家所好。僧众坐禅修行,均以茶为饮。其中除提神外,也以茶饮为长寿之方。那时僧众们非但饮茶,且广栽茶树,采制茶叶。在我国南方,几乎每个寺庙都有自己的茶园,而众寺僧都善采制、品饮。所谓“名山有名寺,名寺有名茶”,名山名茶相得益彰。因佛教与茶叶有缘,故寺院与产茶有关,着名佛教寺院多出产名茶。院内住持往往招集大批僧尼开垦山区,广植茶树。而一般寺院的四周都环境优异,因而适宜茶树的栽种,故历代寺院都名茶辈出,像南京栖霞寺、苏州虎丘寺、福州鼓山寺、泉州清源寺、武夷天心观、衡山南岳寺、庐山招贤寺等,历史上都出产名茶,名噪一时。如安徽名茶“黄山毛峰”,即产于黄山松谷庵、吊桥庵、去谷寺一带;名茶六安瓜片,即产于安徽齐云山蝙蝠洞附近的水井庵。而庐山以云雾着称,茶树长年生长于云雾弥漫的山腰,庐山招贤寺的寺僧们亦于白云深处劈岩削峪,广栽茶树,采制茶叶,成为着名的“庐山云雾茶”。另外杭州龙井寺产的龙井茶、余杭径山寺的径山茶、宁波无童寺的天童红茶等都为名寺名茶。茶与佛教的紧密程度是空前的。饮茶成了禅寺的日常制度,成了僧众们的主要生活内容,并由此形成了一系列庄重肃穆的饮茶礼仪。在我国的各寺院中,都专设“茶堂”,供寺僧或饮茶辨说佛理,或招施主佛友,品饮清茶。一般在寺院法堂的左上角设“茶鼓”,按时敲击,以召集僧众饮茶。寺僧们坐禅时,每焚完一枝香就要饮茶,以提神集思。有的寺院还设有“茶头”,专司烧水煮茶、献茶待客,有的寺院则在寺门前站立有“施茶僧”,为游人们惠施茶水,行善举。寺院还根据不同的功用,分别冠以各种“茶名”。如以茶供奉佛祖、菩萨时,称“奠茶”;在寺院一年一度挂单时,要按照“戒腊”(即受戒)的年限先后饮茶,称“戒腊茶”;平日寺院住持请全寺僧众吃茶,称“普茶”;逢佛教节庆大典,或朝廷钦赐丈衣、锡杖时,还要举行庄严、盛大的“茶仪”。

宋代,不少皇帝敕建禅寺,遇朝廷钦赐袈裟、锡杖时的庆典或祈祷会时,往往会举行盛大的茶宴,以款待宾客。参加茶宴者均为寺院高僧及当地社会名流。浙江余杭径山寺的“径山茶宴”,以其兼具山林野趣和禅林高韵而闻名于世。径山寺位于浙江余杭,其地山峦叠嶂,古木参天,流水潺潺,茶林遍野,向以山明、水秀、茶美闻名于世。寺内僧众达千人以上,享有“江南禅林之冠”的称誉。径山寺的饮茶之风极盛,长期以来形成了径山茶宴的一套固定、讲究的仪式:举办茶宴时,众佛门子弟围坐“茶堂”,依茶宴之顺序和佛门教仪,依次献茶、闻香、观色、尝味、瀹茶、叙谊。先由住持亲自调沏香茗“佛茶”,以示敬意,称为“沏茶”;然后由寺僧们依次将香茗一一奉献给赴宴来宾,为“献茶”;赴宴者接茶后必先打开茶碗盖闻香,再举碗观赏茶汤色泽,尔后才启口在“啧啧”的赞叹声中品味。茶过三巡之后,即开始评品茶香、茶色,并盛赞主人道德品行,最后才是论佛颂经、谈事叙宜。饮茶在寺院中不仅有助坐禅、清心养身之功效,而且还有联络僧众感情、团结合作之功用。据记载:寺院一年一度的“大请职”期间,在新任西序职事僧确定后,住持即要设茶会,邀请新旧西序职事僧与会,借以对前任职事僧示感谢之意,并希望帮助新职事开展工作。举办茶会之日的清晨,住持特请新任西序职事(西序职事为除住持外寺院中地位最高之人)首座饮茶。入座前,先由住持的近侍写好“茶状”(类似请柬)当众授于新职事;新职事接状后,先要拜请住持,再由住持亲自送其入首座,并亲为之执盏点茶。新职事受过住持茶礼后的次日早晨,也须邀请寺内其他职事僧及僧众们饮茶。饮茶前也要写出茶状,交干茶头(掌管茶水之僧人)贴于僧堂之前以周知众人。然后挂起点茶牌,待僧众齐集僧堂,新西序职事也须亲自为众僧执盏点茶。点茶后其他职事下茶状,请住持饮茶,最后还要新老职事僧互相请茶,以互示敬意及表示今后通力合作。

宋代时,每遇诸山寺院作斋会时,有的寺庙施主往往以“茶汤”助缘,供大众饮用,以为佛门子弟乐善好施的“善举”之一,称为“茶汤会”。

佛教与茶


晋僧怀信《释门自镜录》:“跣足清淡,袒胸谐谑,居不愁寒暑,食不择甘旨,使唤童仆,要水要荼。”魏晋之际,析玄辨理,清谈风甚。佛教初传,依附玄学。佛徒追慕玄风,煮水品茗,以助玄谈。

《续名僧传》:“宋释法瑶,姓杨氏,河东人……年垂悬车,饭所饮荼。”法瑶是东晋名僧慧远的再传弟子,以讲解《涅盘经》着称,为当时着名的涅盘经师。法瑶性喜饮茶,每饭必饮茶,并且活到七十九岁。

《宋录》:“新安王子鸾,鸾弟豫章王子尚诣昙济道人于八公山,道人设荼茗,子尚味之曰:‘此甘露也,何言荼茗?’”昙济十三岁出家,后拜鸠摩罗什高徒僧导为师。他从关中来到寿春(今安徽寿县),与其师一起创立了成实师说的南派——寿春系。昙济擅长《成唯识论》,对“三论”、《涅盘》也颇有研究,曾着《六家七宗论》,为一代名僧。他在八公山东山寺住了很长时间,后移居京城的中兴寺和庄严寺。两位小王子造访昙济,昙济设茶待客。

两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徒以茶资修行,以茶待客。

茶中美与禅:空无与和满


茶中美与禅:空无与和满

禅的文化与其说是佛教中的一支不如说它是一种智慧的思维,一种对生活的独特观察方法。在中国的唐、宋时代禅风大盛,它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因为它虽然植根于印度禅学,但融进了中国本土的庄老思想,魏晋玄学,还包括了儒学中的一些观点,使它全方位的渗透于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个人修养方式,开拓出独特超越解脱的途径,这种禅不但易于接受还影响到许多东方国家。

据说圆悟克勤禅师曾提出“禅茶一味”,之后,禅与茶便形影相随,并给了茶一种崇高的使命,就是由一片小小的茶叶,承载起了人的一种文明并指导人们思考着生和死、心和色、思维与存在等根本问题。由此,一碗茶水就不再是一种生理需要的饮料了。中国的茶饮源自巴蜀,唐代之后成为比国之饮,这和当时的宗教氛围有很大的关系。我认为,禅就是茶的翅膀。因为茶的本性是冷静的、思索的、理智的。在一年四季变化的大自然中,成片的茶树永远是一片生机勃勃的绿,人们在一叶一芽中看到了希望,得到当下的宁静,这就是一种禅意。

茶像一根根悄无声息的血管流进了千家万户,串连起一个个彼此相亲的社会关系。现代社会的发展已经不是一千多年前。在以农耕为主的时代,人们还可以用棒喝顿悟的思辨方式开示,到今天的科技信息时代,“生活禅”、“人间禅”的提出,无疑是禅学的发展。基本内涵是引导人们在尽责中求满足,在义务中求心安,在奉献中求幸福,在无我中求进取,将个人融入大众,那么,与人们生活必不可分的茶就是最佳的媒体之一,那是我们需要用心去体悟的。

水是茶之母。水是白的,白色既可视为完满俱足,又可视为空无所有。如果在一碗茶中,它与茶叶平分秋色,就像青山之颠飞过的白鹭予人以高洁远俗感,蓝天中几朵白云给人以悠闲恬静感,深色衣裙上的零碎白花或一缕白边又令人想到是活泼又是静穆。那么在一碗茶中的白水可不可以看作天地宇宙之气在浸泡着我们一个个的人体呢?一碗茶中的你只是一片小小的茶叶,正因为有了你、我、他,我们才能在白色无色的水中浸泡出一碗韵味隽永的芳香。也因为如此,茶中贮满和平、安祥、圆融,为什么人类要在一个地球上彼此争斗呢?水是无垠的,茶叶是单个的。关爱人生,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就是生活中的禅了。

器是茶之父。泥土与火电结合成最质朴的陶或瓷。捧在手上就像托起了大地所有元素。而我们人类生命短暂,躯体渺小,我们必要和手中的茶碗产生一种依恋的亲和力。不要只看成一件容易打研究会或只能盛着茶水的容器。

唐代中国的赵州和尚说了“吃茶去”三字禅,成为一则至今难以破解的公案,我看了许多这方面的书,还要老实承认我看不懂。韩国釜山市已故的茶星崔圭用老师提出他的“吃茶去”,并在山中刻了很大的石碑“吃茶来去碑”,成为两国禅茶文化的交流纪念。但是去和来有什么区别吗?彼此的方位有了变化,去和来有什么影响喝茶的关系吗?对此,我也作了一偈:“赵州和尚吃茶去,韩国茶星吃茶来。茶碗圆团似明月,欲知西北即东南”。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宋徽宗与茶》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