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文化。

骆少君:1942年生,福建惠安人。1965年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茶叶系。1981年—1983年留学日本静冈大学。中国著名的茶叶品质化学研究专家,从事茶叶生产、研究、质检40余年。曾任杭州所长时,事情多,也很烦,遇到有同事因为奖金这样的琐事来找我,我马上泡杯茶,转移对方的注意力,对方的怒火从顶峰降下来,不吵了,走了。”

当政协委员时,骆少君所在的农业组有人说茶叶价值不高,她笑笑说,无茶不贵,写写画画都得喝茶,皇帝都不可能天天喝白开水。所以骆少君认为,茶是最安全的修身养性的方式,“茶与健康受到全世界的关注,茶叶是中国能在世界上发挥作用最大的产品之一。”

骆少君希望中国的茶叶还是能坚守传统,在制茶工艺和茶树栽培上恢复传统,希望老茶人、老技师的技术能够传承,“传统的工艺经过上千年考验,为什么要断掉?茶,不是看市场需要,而是要引导市场。”

她也希望中国的茶人能坚持讲诚信,重视质量。“不是钱越赚越多就好,茶的架构要健康,茶应该是大家喝得起的。”

茶是人与植物之间的互补,骆少君非常感激茶所赋予她的——“茶如恩师,茶如慈母,为我解困,为我引路”

“喝茶是人人平等的”,这是骆少君对茶的认知。原国际茶文化会长刘丰倡导的“茶为国饮”非常重要,通过对茶内在精神的挖掘,用茶道弘扬民族文化,对外以茶为礼,以茶待客。“当‘以茶会友,以茶清正,以茶修德’成为国人自觉普遍习俗时,我们才算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国饮。”她还主张让小孩从小喜欢喝茶,通过喝茶,知道和不同文化不同阶层心平气和地交流。

日常生活里,骆少君什么茶都喝,“茶的种类太多了,越到老,我觉得我对茶叶越来越不懂了,我懂得太少了,茶是学不完的。真正懂茶的人是当地的老茶农老技师,他们接地气,和茶农在一起最能学习到茶的知识。”因为要照顾母亲的身体,骆少君这两年少去茶区了,“前天我刚去龙井看茶农炒茶。”她又拿出一个小通讯本,向我推荐福建值得推荐的老茶人,“我很佩服他,你们一定要去采访他。”

骆少君对自己的生活非常满意,“体健千金难求,心富万贯家财”,“我从来不打扮,父亲说你就是你,不要模仿别人。”

4个小时的采访结束前,她在本子上给我们写留言——

“风拂雪抚,迎寒送暑。与茶共醉,笑论沉浮!高朋满座,春乐秋舒。去留随意,挥洒自如。诚信为本,传统为重,前程无量,辉煌无疆!”

前几句大概是概括她与茶的缘分,后面四句则是她对茶人的寄望吧。

临走,她要送茶,说带一点路上喝。

扩展阅读

骆少君-“茶叶是养母”


骆少君-“茶叶是养母”

骆少君现任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第九届、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骆少君长期从事茶叶生化、品质鉴定及加工的研究,留学归国后积极开展了国际合作研究,创建了我国茶叶香气化学实验室,填补了我国茶叶香气化学及茶用香花化学研究的空白。

有着“国家高级评茶师”光荣称号的骆少君说,茶是她的养母,给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切;同时,茶又像她的孩子,她深深的爱着茶叶大家族中的每一员,茶给了她清明的眼光、自由的心胸,骆少君以“茶为国饮”为终生的使命。除外,骆少君还是一位全身写满爱心的女性,一位满身浸润着茶之灵性的女性,走近她,她会将你的拘束统统收走,留给你的是实实在在的舒心、融洽和悠悠茶香;骆少君是性情中人,一生最惬意的事就是喝茶,喝了大江南北各种茶,她曾说过“与茶共醉,笑论沉浮”。

骆少君于1942年出生在福建永安。骆少君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祖上是名门望族,爸爸是解放后第一届政协委员,妈妈是共产党员,大多亲戚是海外华侨;她笑言:“我们全家人坐在一起,就可以开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会议了,但每个人都爱喝茶,都喜欢讲茶”。于是,她在高中毕业时考入浙江农业大学茶叶专业,1965年毕业后分配到福建福州茶厂当技术员;1979年至1980年她到广州外语学院进修,1981年作为公派留学生到日本留学2年,1984年调到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闽北工作站的基地,开办高级评茶员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班。一方面是把外面的茶叶市场发展趋势信息传递到武夷山,另一方面是把武夷山做茶、经营茶、关心茶的人的行为,规范到市场必需的法制轨道上来,通过培训提升武夷茶人的自身素质,让武夷岩茶更好地保持传统工艺和品质,从而能够占领市场的最高点。

今年5月,她在武夷山尝试性地办了高级评茶员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班,共有90多人参加培训,其中有40位是武夷山各茶厂的技术骨干。这是她第一次把培训班办到茶区,可见其对武夷山的厚爱,她说,要争取在今年把基地办起来,届时全国各地的茶人都可以到这里参加培训,从而获知武夷岩茶的真韵,达到传播武夷岩茶的目的,她说,希望武夷岩茶能保持本色,重振雄风。

骆少君这样形容自己与茶的关系,茶叶是我的养母,靠它实现我的人生价值,得到了社会的认同。同时,每一种茶又都是我的孩子,不同的产地、不同的茶类,让他们各自具有独特的个性,我认真的去发现每个孩子的特点,为我所有的孩子找到比较合适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这个大家族就会越来越好;而当我跨越千山万水来到他们身边,置身于其中,我觉得是我人生中最快乐的事情了。

茶界名人传奇:武夷岩茶泰斗姚月明


名山出名茶。武夷山灵秀山川孕育出的武夷岩茶,品质优异,驰名中外。它是世界四大茶类中的中小叶种茶树之代表,又是乌龙茶类之始祖,位居中国十大名茶之前茅,备受世人之青睐。

武夷岩茶泰斗姚月明,1932年出生在江苏无锡东湖塘,2006年2月15日晚病逝于北京友谊医院,享年75岁。武夷山崇安茶场茶叶栽培专家,“武夷岩茶”泰斗把他的一生都交给了岩茶,并成为武夷岩茶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一个关键人物。

1953年,年仅21岁的姚月明毕业于安徽大学茶叶专业,被分配到当时全国三大茶叶试验场之一的崇安茶叶试验场任试验组长,成为该茶场第一个科班出身的茶叶专业大学生,挑起了武夷岩茶科研带头人的担子。

上个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成立不久,由于历经长期的战乱与动荡,曾经辉煌一时的武夷山茶业处在历史低谷期。当时崇安全县茶叶产量不到1000担,仅是现今武夷岩茶产量的1/10左右。年轻的姚月明一到武夷山,便投入到茶场的恢复性建设和栽培制作的科研实践中去。他负责规划勘察设计了中国第一个有着4000余亩茶园的机械化茶场——崇安茶场。同时,他还负责武夷岩茶的粗制加工和新品种培育,以及武夷名枞、武夷土壤、武夷耕作法、茶叶病虫害四个专题的调查。为搞好调查,他与教授、茶师带着水壶,背着馒头,手拿罗盘针,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走,将每片茶园的地理位置、生长环境、品种等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记录。饿了就啃啃馒头,夜里走到哪儿睡到哪儿。不知跑了多少山头,也不知在山上睡了多少个晚上,终于他写出了第一篇论文《论武夷耕作法》,该文后来还成为中等专科学校的教材。

几十年来,他的科研成果可谓硕果累累,上世纪60至80年代,经他一手攻关的烘青绿茶被定名为崇安茶场高级莲心,作为当时国家的主要外交礼茶,武夷水仙被评为农业部部优产品。他先后进行武夷名枞、武夷茶区病虫害调查及武夷岩茶耕作法等多项专项调查。1958年,他设计使用了福建省第一条萎凋槽和四锅联炒式杀青机,1959年设计了乌龙茶专用第一台“双列联动摇青机”。

1983年前后,作为当时最大龙头企业的崇安茶场陷入困境,企业负下200多万元的巨债,当时的崇安县领导找到姚月明,让他出任场长,带领企业脱困。1984年初,姚月明受命于危难。他带领销售人员北上东三省、上海、南京,南下广州、厦门等地,把库存4000多袋茶销售一空,茶场终于起死回生,扭亏为盈,场里经营开始好转。之后,姚月明又用了两年时间,还清270多万元的旧债,并盖了价值200多万元的厂房。

1987年,企业经营走上正轨,姚月明按约辞去场长职务,又回到他的书斋去搞科研了。

武夷山这一方茶叶的圣地,吸引了大批茶叶界的专家学人。几乎全国所有茶叶权威都在此呆过。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就在武夷呆过10年之久。吴先生去世后,全国茶叶界三大权威——制茶权威陈椽教授、栽培专家庄晚芳教授、茶叶化学专家王泽农教授也都先后在武夷长住过。这三人都是姚月明的导师。

自从姚月明来到武夷山,便无可救药地痴迷上了这方山水和山水中的茶叶。在安徽大学时,姚月明是陈椽教授的得意弟子。毕业时,陈教授建议月明留校任教,年轻的姚月明认为,要认识茶,就得到它生长的地方去。于是他被分配到了崇安茶场。三年之后,陈老先生来到茶场,邀请高足回校任教。武夷岩茶丰富的品种、独特的品质令姚月明着迷不已,哪里肯轻易离开。陈老无奈让步:再给你7年时间。7年之后,陈椽老先生如期而至,没想到他又失望了。

姚月明的投入和努力并没有白费,他对武夷岩茶在海内外声名的传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1961年5月,陈椽教授叫不回弟子,只好采取折中的办法,安排姚月明到安徽农大给他茶叶系1-4年级400多名学生汇报10年来的科研成果。几场报告下来,这个系掀起了武夷岩茶热,3个毕业班的100多名学生都要求毕业论文写武夷岩茶,姚月明成了这100多名学生的论文指导老师,一时竟无法脱身。

1961年,中国农科院在杭州召开年会,会上给了姚月明3个课题,一是武夷岩茶基础理论研究;二是武夷岩茶初制机械化研究;三是武夷岩茶新工艺研究。并给了13万元的经费和15年时间,由安徽农大、浙江农大和福建省配合姚月明完成这个课题。之后几年,每年到茶场协助研究和实习的大学生都有二三百号人,崇安茶场一时间在全国茶叶界盛极一时,而武夷岩茶也随之声名远播。

姚月明对大红袍的培育研究从上世纪50年代初就开始了。1953年至1955年,姚月明随叶鸣高和陈书省两位老茶叶专家在武夷山进行武夷名枞调查。这期间,姚月明从大红袍母本上剪了几根长穗,扦插在实验场办公室后面,并且已经存活两棵。1958年这里建机场,这两棵珍贵茶苗不幸被拔除。文革时期,他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被迫离开茶叶实验室,下放到茶场农业区内种水稻。但姚月明仍偷偷利用业余时间培育大红袍,培育出来后沿用吴觉农先生当初的命名“北斗一号”。

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大红袍开始供应外贸,但数量微乎其微。随着科学技术的日臻成熟,无性繁殖技术的广泛应用,如今,武夷山许多茶农都种植了大红袍,目前种植面积已达几十亩。但是,由于姚老与大红袍这种异乎寻常的关系,由他亲手监制的大红袍还是要比其他的大红袍贵上几十倍甚至上百倍。而姚老每年签名制作的大红袍也仅20来斤,成为各地茶商争相竞购的奇货。

50年只是弹指一挥间。如今,安贫乐道的姚老与老伴居住在武夷山市府大院的一套两居室的蜗居内。他依旧每天都很繁忙,特别是每年的3-7月,采茶制茶期间,他每天都巡走在茶园和工厂之间,无偿为茶农提供技术指导。

姚月明,这位武夷岩茶的泰斗,一生与武夷岩茶结下了“生死情缘”。无论是在事业鼎盛时期,还是隐归阶段,他都执着地进行武夷岩茶研究,在武夷山这个山沟沟里一呆就是50余年,其精神、其情愫令世界茶人为之敬佩。

年深月久的濡染,武夷岩茶的悠长的韵味已深深地融入到姚老的身体和灵魂,甘泽而乏馥郁,香久益清、味久益醇,久藏不坏……

姚月明致力于岩茶的研究业五十余年,一直工作在第一线上,为严把武夷山茶区各种茶叶的质量关,每天品饮各类茶种四百余泡,并向企业及茶农讲解、传授岩茶培植和制作知识。这充分体现了姚老对武夷山岩茶事业的热爱与执着。姚老虽是业内公认的岩茶泰斗,但他却从不以名人自居,不管任何人,只要热爱武夷岩茶就会得到这位泰斗毫无保留的言传身教。并且,作为茶业界的老前辈,他德艺双馨,育茶、育人。他的弟子赵泉山在北京创建北京武夷山茶叶有限公司时,姚老亲临,并特意叮嘱赵泉山:“要学茶,先学做人,不得以次充好,制假售假坑骗顾客,要对得起顾客、对得起武夷山岩茶、更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这是姚老的肺腑之言,也是一句发人深省的至理名言。

这就是武夷山岩茶和武夷山茶人,武夷山岩茶的茶香使人陶醉,武夷山茶人的精神让人尊敬,不管是武夷山岩茶还是武夷山茶人都值得我们细细的品味。

茶界名人传奇:吴世海的成长之路


吴世海,广东广宁人。1920年义和茶行主人吴天礼第四代传人、昊展茶业创始人、广东省广宁政协委员、国家高级评茶师。现任中国·广宁茶商会执行会长、广东省茶叶收藏与鉴赏协会副会长、广东省茶业行业协会常务理事、东莞市茶叶行业协会副会长、中国国际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个人经历:

1991年2月22日,年仅17岁的吴世海走进省城广州从事茶行业,开始在广宁人聚集从事茶叶贸易的广州芳村茶叶街(南方茶叶市场前身)经营茶叶及传播中华茶文化。

1997年4月21日,在珠海市上冲创办昊展茶业第一店,秉承曾祖父“品质第一,诚信经营”的优良传统,广泛结交海内外茶叶行家,因缘较早接触陈年普洱,从而痴心钻研普洱茶事业的发展,走上独属自己的成长之路。

2014年5月3日“昊展奉茶日”吴世海于昊展博物馆

自小与茶结缘的吴世海,对中国茶文化有深厚情感,平时“喜创新、重学习、好结交”,崇尚宁静淡泊的生活。致力于普洱茶事业的健康发展,却有一种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胆识和魄力,对茶行业“爱得深沉”,在茶行业有一定的影响力。

2004年,吴世海在首届云南普洱茶研讨会上结识了大益和老同志品牌的创始人邹炳良先生和卢国龄先生,当机立断决定了与两位前辈的合作。征服吴世海的,首先是两位前辈的人格魅力。做茶如做人,茶品如人品,两位老先生保留了老一辈身上的许多优良品质,踏实做实事,不见半点浮华之气,德高望重,却依旧质朴纯良。其次,两位前辈在茶行业的影响力与专业知识也让吴世海如获至宝。邹炳良和卢国龄是中国普洱茶发酵标准的奠基者,有50多年的从业历史,是普洱茶行业内的标杆人物。他们从绿色方圆”系列的市场认可度与美誉度都非常高。

与两位老专家的结缘,使昊展茶业的事业再上高楼。从1997年在珠海开设第一家店到2003年正式注册“昊展”商标,2006年注册“绿色方圆”商标。如今,昊展茶业全国连锁乘着盛世中国的东风,以珠海为大本营,依靠北京、上海、广州三大运营中心,全国已有近百家专卖店和600多个分销商、昊展模式每月都在不断创新,致力打造国际茶叶连锁知名品牌!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公司资质实力不断扩大,拥有高级评茶师1名、评茶师3名、高级评茶员21名、高级茶艺师31名。

昊展的目标是打造国际茶叶连锁知名品牌,开拓中国市场的同时,兼顾海外市场。茶友的口口相传,使昊展茶业在韩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等地累积了一定的人气与口碑,相信将来一定会厚积薄发。面向未来,公司以品牌为先导,渠道为依托。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及服务,引领企业持续赢利,基业长青。为推动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而奋斗终生!

岁月如梭,经过20多年发展,吴世海从1991年骑五羊自行车起步到1994年的幸福摩托车,再到2013年昊展博物馆和专业茶仓的建立,昊展人正在绘制一幅美丽的蓝图。而见证了艰辛创业历程和企业成长之路、承载了岁月风霜的自行车与摩托车早已完成历史使命,身居博物馆,与吴世海曾祖父吴天礼的铜像及其他诸多藏品一起,告诉前来参观的茶友与后人有关昊展茶业的故事。

骆少君:融茶入人生


骆少君说:“茶是我的养母,给了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切;茶又像我的孩子,让我深深爱着这个大家族中的每一员。其实对我来说,茶与人生早就融为一体,而生命的律动,也与这青山绿水间的灵物结合,化成了幽幽茶韵。”

生命中的第一杯茶

初次见到骆少君的人,总会惊讶于她的朴素,这位早就名满天下的老专家,不管到哪,都穿着一双黑棉布鞋,通身的家常打扮,就像邻家长辈。对此,骆少君自己曾经笑着说:“这样最舒服、轻松,就像喝茶一样,要的就是自然。”难怪已古稀之年的她,依旧笑容朗朗、性情纯真。说到自己干茶叶这行的原因,骆少君从不讳言:“我从小学到高中毕业几乎都是全班倒数,所以考大学那年,我是班上最后一个拿到高考录取通知书的,是浙江农学院的茶学系。一开始我还有些犹豫,因为学科不出名,但父亲一直鼓励我,说茶叶这个东西最适合干一辈子了,而且喝茶对身体也好,这么着,我才步入了茶界。”

其实说到底,是注重茶文化的家庭氛围给了年少的骆少君以信心—她的祖上是名门望族,父亲是医院院长、是建国后浙江省的首届政协常委,母亲也是共产党员,大多数亲戚都是海外华侨。小时候的骆少君感受最深的是,家里每个人都爱喝茶、爱讲茶,所以她很早就感受到了茶所带来的快乐,这样在面临人生抉择时,便自然而然皈依了“茶门”。

大学毕业后,骆少君被分配到了父亲的老家—福建,在福州茶厂当了一名技术员。就在她刚刚怀着火热的激情投入事业时,没想到却迎来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年代。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骆少君的生活陷入了困顿:父母进了牛棚、家被查抄,她自己也被下放到农村干活,日子艰涩难言。就在那个分辨不清人心的年代里,骆少君很幸运地遇上了真诚待她的当地人那些茶农和茶工,他们不仅没有慢待这个知识分子,而且尊敬她、信任她,而她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实际的种茶、制茶和评茶的技能与本领。这段经历,更坚定了骆少君扎根茶行业的决心:中国有这么质朴的茶人、有如此精深的茶文化,总有一天会长出参天的茶树,而我,就来做那育苗的人吧!

当春天又回到神州大地的时候,茶园的天空也放晴了。1981年,骆少君成了“文革”后首批政府公派日本静冈大学的留学生。留学日本的两年,她学的是“风味化学”,研究的是茶叶的香气。所以回国后,她用专业学识创建了我国的茶叶香气化学实验室,填补了我国茶叶香气化学及茶用香花化学研究的空白。骆少君十分珍惜这一切,她把全部身心都扑到了工作上。而那些各种各样的茶叶,在她眼里就像有了生命力,书写着天地的神奇。她用青春浇灌的茶树,绽开了第一枝新绿。

茶有益,茶有大益

几十年过去了,骆少君一直孜孜不倦地从事着茶叶的生产和研究工作,她主持研究的“闽75型花茶窨制联合机”、“闽76型花茶窨制联合机”、“花茶香气的研究”等课题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主持完成的“茉莉花茶工艺改革”,于1993年被国家科委列入“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并获联合国技术信息促进系统中国国家分部的“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而她从1991年起,就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作为国内最著名的高级评茶师,骆少君和茶打了一辈子交道,她这样解释喝茶的重要性:“现在很多人的生活方式不健康,结果造成很多疾病高发,而喝茶其实是一种低碳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提高免疫力,是人体去火排毒、清除体内垃圾最简单便利的方法。”说起茶的好处,骆少君滔滔不绝,“喝茶还能抗辐射,即使在高辐射的工作环境中,茶叶也可以补充维生素,维持身体机能。”

骆少君是全国政协委员,在每年“两会“期间,她除了建言献策外,还不忘做一名传播茶文化的使者――带上若干茶叶分送与会委员。这些茶有上千元一斤的好茶,也有2.6元一斤的砖茶。有人开玩笑地问她:“你怎么带这么便宜的茶?”骆少君就解释说:“这种砖茶属于黑茶,别看茶的外形不好看,价格也低,但它的保健功能却一样好,尤其对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人群,有很好的‘降三高’作用。”

每次出门,骆少君都会带些白茶在身边。她说白茶比较温和,因为它的咖啡因含量不高、刺激性不强,而且能促进肝脏排毒,有祛湿退热的功效。“白茶中的营养元素较全面,能健胃提神,使人体免疫细胞分泌的干扰素增加5倍;还有消炎杀菌的作用,如果你咽喉疼痛,就喝上几天白茶,保证效果良好!”骆少君笑着说。

很多消费者购叶时,一味追求新茶,对此骆少君却不以为然:“新茶有新茶的口味,老茶有老茶的风格,不能以新茶或陈茶来一概而论,像普洱茶就是越陈越贵。还有一些白茶、乌龙茶,也最好放一段时间,尤其是放到第二年才最好喝。绿茶和花茶中也有些品种,并非新茶才好。”骆少君记得,自己有一年参加政协会议时带了铁观音,就有位委员疑惑地问:“这么老的叶子也能喝?”面对质疑,骆少君不慌不忙地说:“这种茶香气馥郁持久,喝了就会知道。”果然,大家品尝后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近年来,在继续科研工作的同时,骆少君开始更关注保护茶叶的生态环境,也更重视茶叶的质量安全。她郑重地说:“人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受到来自空气、水、农药、电器等各个方面的污染,而且现代人的饮食结构也与过去大不相同了,饮食解毒变得尤为重要。而茶叶的解毒功能特别强,它可以和体内很多毒素结合成不溶于水的物质,将其排出体外。”骆少君强调,好茶要看工艺,更要看其地域生态环境,比如武夷岩茶,就因武夷山清新的空气、丰富的物种以及毫无杂质的山水,孕育出了丰厚而独特的岩韵,不但滋味醇厚,而且自然安全。从1967年第一次到武夷山,骆少君已记不清自己去过多少趟,她始终感叹,在国内能保存这么一块“未受污染的世界环境保护典范”,是茶叶界的福气。

茶为国饮,根在千秋

骆少君是性情中人,数十年的风雨浮沉,改变的是她的容颜,不变的是她洒脱乐天的性格。在她看来,自己一生最惬意的事就是喝茶,在家喝,在办公室也喝,喝遍了大江南北,却很少泡茶馆。而无论在家还是在单位,她都从不开空调,也不用电脑和手机。但其实,她并不排斥现代化的产品,只是觉得人应该接地气,与自然打成一片,即使不上网、不用手机,也不妨碍她对事物的判断。

20世纪90年代时,骆少君顶着各种困难,带头组建了我国茶界第一个职业技能鉴定站,办起了全国第一个茶叶职业技能培训班。她的目的只有两个,一是让原来国有茶企因转型而下岗的老工人、老技师得到社会肯定,有用武之地;二是培养当代年轻人对茶的兴趣,从中发掘学茶的苗子。结果培训班第一批只来了十几个人,来自全国不同的茶厂,许多人连路费也是茶研所出的。骆少君咬紧牙关坚持着,直到培训班结束,来自四面八方的赞誉包围了她。骆少君很清醒,她说:“我只是做了一件有使命感的中国茶人都会去做的事。事实上,我们中国的茶叶行业,仍然稀缺两种人才,一种是拥有精湛种茶技术、懂得茶叶制作工艺的高级技术人才,另一种就是国际市场营销人才。中国的茶叶行业,正在从‘销售为王’转为‘营销制胜’,但多数茶叶企业对营销的专业技能缺乏了解,特别对深度营销、价值管理、渠道建设、营销模式、销售政策、物流配送等系统过程,缺乏专业度,更缺乏整合资源、产业政策研究、融资以及资本运作方面的能力。所以要增加我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一方面要强化中国茶叶的质量体系和品牌意识;另一方面,则要培养大量的国际营销人员。”

骆少君认为,中国茶产业的希望在下一代,所以爱茶、饮茶的习惯要从小培养,要把“茶为国饮”列入国家的教育国策,也倡议各学校开设茶叶课程,对孩子们进行茶叶健康和茶文化的教育。对这一点,她首先从自己的孙子孙女抓起:“有很多学生带可乐、雪碧等碳酸饮料上学,而我的孙子、孙女上幼儿园、上小学,我就让他们带一大杯茶水。”碰上节假日,骆少君还经常在家里举行品茶比赛,哪位孙辈赢了,都能得到她特制的奖牌。在她的悉心引导下,两个外孙都成了学校中的小小“茶博士”,使周围的很多同学都喜欢上了喝茶。骆少君强调说:“要提高全民健康素质、保证人们的生活质量,就需要喝茶、学茶,而这要从小做起。青少年每天喝一杯淡茶,会对健康有益。”

从风华正茂走到古稀之年,骆少君把自己的全部青春和热情都投入了茶产业,她感慨地说:“茶是我的养母,给了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切;茶又像我的孩子,让我深深爱着这个大家族中的每一员。其实对我来说,茶与人生早就融为一体,而生命的律动,也与这青山绿水间的灵物结合,化成了幽幽茶韵。”文/流年

茶界名人传奇:大红袍之父陈德华


从业界到民间陈德华都被尊称为“大红袍之父”。他对大红袍的贡献,远远超越了历史上任何一位制茶人。他从事武夷岩茶名枞品种的研究长达四十余载,尤其对大红袍的剪枝繁育与制作技艺做出了决定性的杰出贡献,被评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红袍传统工艺技能代表性传承人。是大红袍成就了陈德华,还是陈德华成就了大红袍?是大红袍,帮助人们记住了陈德华;是陈德华,帮助世人记住了大红袍。

最早拼配武夷山商品大红袍

陈德华是福建长乐人。70年代的福建在全国属于落后地区,但有着丰富的农林资源特别是茶叶资源,陈德华从小就有为福建兴茶富民的志愿,满怀理想的他就读了福安农校。

1963年陈德华从福安农校毕业,分配到武夷山茶科所工作。在茶科所工作期间陈德华利用休息时间,走访各地调查研究武夷山岩茶。在调查中陈德华发现在一些发达省分的市场上有许多包装精美的武夷山大红袍。陈德华心想“武夷山市场上都没有大红袍,为什么其他的地方市场竟然有?”经过陈德华的调查研究,原来那些武夷山大红袍都是用其他茶叶拼配出来的,只是打着武夷山大红袍的招牌。

当时陈德华就想别的地方都有武夷大红袍,怎么能让这么好的茶“墙里开花墙外香”。陈德华立刻动身回到武夷山茶科所,开始组织宣传拼配武夷山大红袍。“武夷山有许多茶,其中一些品种的质量并不亚于大红袍。比如肉桂,它的香气甚至比大红袍更浓郁,而水仙,它的茶汤之醇厚,堪称岩茶第一。”如果将这些茶的优点综合起来,岂不是更好?在他的细心的宣传和推广下,茶科所许多人加入了陈德华拼配武夷山大红袍的队伍。

为了能使拼配出来的武夷大红袍品质比其他地方的更好,陈德华早晨带人上山采茶,晚上又经常研究制茶的工艺到深夜。他的苦心终于没有白费,很快,第一批由陈德华亲手制作,挂着武夷山茶科所招牌的大红袍,出现在茶叶市场上。令他想不到的是,这一炮就打响了。这批茶,很快就被客商高价抢购一光。许多客商都纷纷表示,这样的好茶,有多少就要多少。有人甚至当场就掏出了一大迭钞票作为来年的定金。

虽然茶科所大红袍热卖,但陈德华并不是十分高兴。因为这毕竟是用茶科所里的其它武夷岩茶拼配出来的,不是真正的大红袍。许多客人问及大红袍的来源时,陈德华也如实相告。顾客遗憾的同时,陈德华的心中也同样感到遗憾。

给予大红袍第二次生命

1965年的一天,陈德华接到命令去陪同省茶科所来调查茶叶育种情况的人,他心想“我有机会跟省茶科所的人好好探讨下茶叶方面的问题了”。陈德华来到武夷山市茶科所,令他意外的是省茶科所来的人竟然是他熟悉的一位校友。他乡遇故知,两人格外兴奋,滔滔不绝的聊了起来。

校友神秘的向陈德华透露说“其实我这次来的主要目的是奉上级之命,要剪一点大红袍母树的穗条作科研之用。”于是陈德华陪同他去了九龙窠。莽莽武夷山,仅存6株树龄逾350岁的原生大红袍茶树生于九龙窠的悬崖绝壁上,人莫能登,亦称“猴采茶”。几个人费了好大的劲才剪了两支。出于好奇心,陈德华也想弄两穗自己种。令他想不到的是,一向很好说话的校友这时候却变的严肃起来。回到茶科所的时候,陈德华又再次想提出要大红袍的事,还没等陈德华把话说完,校友就严辞拒绝,说没有上级的指示,任何人都不能动一片叶子。

自从那以后,陈德华对大红袍就难以忘怀。陈德华那时对大红袍是日思夜想,还有萌生晚上趁看守母树的人员休息的时候,偷剪几支的想法。但那只是想想而已,他还是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了大红袍的调查研究上。

皇天不负有心人,陈德华对大红袍的心愿于二十年之后终于完成。1985年,陈德华当上了市茶叶所所长,在一次省里召开的茶业会议上,陈德华又碰到了当年那位老校友。两人见面依然像20年前一样兴奋,滔滔不绝。陈德华开玩笑似的说,“现在,你该可以给我一点大红袍了吧。”那位校友很爽快地答应了。带他到暴涨暴跌。“大红袍的产业要发展不是靠炒作,而是要靠茶商们齐心协力的改良茶品种,科技兴茶。”

陈德华虽已年过七十,但他像一株老茶树一样不断散发出新香。1997年退休后,人们以为他可以在家品茶论道,安享天年。可他却退而不休,继续奔忙在茶叶生产和制作的第一线,他一生重实践勇于探索,绝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大红袍产业的探索研究上。

陈德华很早就认识到要让茶农富起来,必须走产业化道路,改良茶叶品种,加强茶园管理,进行机械化生产,用科技和管理使中国茶叶走上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的轨道。有些“专家”提出大红袍“三不变”的理论,说品质、工艺、品种都不能变。

对此陈德华表示,“这三种都要变。首先,品质要变,要变得更好。我们可以引进更好的茶的品种与大红袍拼配,使其精益求精。其次,工艺要变。我们绝不能一成不变,固步自封。我们要科技兴茶,改良和发明机械化制茶仪器。只要能达到传统工艺的要求,自然要用最先进,最省力的方式,不必固步自封,作茧自缚。再次,品种也可以变。可以改进,武夷岩茶最早是用菜茶拼配的,我们可以引进比菜茶好的品质,如金观音、黄观音、紫玫瑰、黄玫瑰等。”

陈德华勇于探索。日前,他将千百年的至尊茶品与琉璃艺术完美融合制成“武夷茶韵1385”特级大红袍。为“武夷茶韵1385”制作,陈德华还亲率团队精心选摘2009年武夷山风景区方圆60公里的正岩区特级茶种与纯种大红袍拼配,在今年5月最佳采茶季节,严格按照一芽两至三叶的最高采摘标准,经萎凋、做青、双炒双揉等十余道传统工序,制出2000份顶级大红袍。为了能让这种最具中国特色的饮品蕴含更多中国元素,陈德华还专门找到琉璃制作大师戴舒丰专为该茶设计了“卧虎藏龙”茶樽一方,使品茗者在品完大红袍,依旧能透过这方堪称琉璃艺术品的茶樽,回味中国茶文化的深邃悠长。

心系大红袍传承技艺

2006年6月,中国公布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是手工技艺中唯一的制茶工艺,陈德华自然被授予了“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枞大红袍传统工艺技能代表性传承人”的称号。

从武夷正岩区的点点名枞,到“绿叶红镶边”的粒粒茶叶,中间要经过采摘、萎凋、做青、炒青、揉捻、烘焙、扬簸晾索、拣剔、归堆、复焙等多个加工环节,可说是“粒粒皆辛苦”。每个环节又都有讲究,例如“三不采”原则、双炒双揉、两晒两晾等,其中“做青”更是考验茶师的“真功夫”。

陈德华的制茶工艺真可谓是炉火纯青。他向我们介绍了,“做青需经过多次走水、摇青、等青、发酵等环节交替进行。摇青的目的是促进叶边缘摩擦,从而让水分走失更快,但是走失太快,就达不到保留有益成分的目的,所以要走走停停地做。等青的目的是让茶青发酵,促进茶的酚类物质转化,达到气香味醇的目的。”

“茶除了制作考究工艺,其实泡茶的整个过程也有很值得回味的技艺。”陈德华一边优美的泡茶,一边给来访的客人讲述,“茶给中国人带来更多享受,是茶的冲泡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品茶论道的乐趣。‘高山流水’‘乌龙入海’‘关公巡城’‘韩信点兵’……这些带着传统文化烙印和历史厚重感的名称,就出自大红袍十八道茶艺。”

好茶冲泡起来香气四溢。说着陈德华为来访的客人泡起了他珍藏多年的大红袍饼茶,烟火气散去后,能闻到幽幽的桂花香味,味道更醇,且有种特殊的清,冲泡多次后,又觉得余粽叶味。

陈德华向记者介绍了他对大红袍的独特之处的三点理解,首先,因为在武夷岩茶中没有那一种茶有大红袍如此多的传说,这些传说加深了大红袍的文化韵味。其二,大红袍有其独特的品质,9泡留有余香,口感独特,品味绝伦。其三,大红袍的发芽期迟,是最迟的一种茶,使得茶农可以调节生产期,专心研制大红袍。

当谈到大红袍制茶技艺传承时,陈德华有些担心大红袍制茶技艺“后继无人”。在武夷山,从事茶叶生产制作的人口约有4万,其中,栽种制作“大红袍”的只占到百分之六左右,不到3000人。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的传承,需要长年累月经验的积累和几十年如一日的恒心,年轻人大都不愿尝试。“虽然说制茶可以走科技兴茶的产业化路线,可是还是需要一线的制茶工人。”陈德华强调说。

“现在传统大红袍的一线制茶工人多在60岁上下,面临着断代的危险,这也是大红袍制作技艺能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原因之一。”陈德华说,传统的茶文化包含了制茶人与冲制者厚积薄发的功力,但是要传承下去,还需要更多的人一起下“工夫”。陈德华希望他对于武夷山大红袍的那些贡献只是一个开创历史的序言,大红袍的美丽传说还将世代传承延续下去。

陈德华对于大红袍的痴情与付出,已然无法用任何华丽的语言去表达尊敬。而在采访的过程中陈德华不时的对记者表示,“其实我只是个爱茶之人。我最喜欢的还是上山采茶。喜欢那种俭清和静的生活。”他向记者介绍了俭清和静的生活理念。茶尚俭,就是节俭朴素,唐朝陆羽茶经写道:“茶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茶贵清,就是清正廉明:茶崇和,就是和衷共济;茶致静,就是宁静致远。在现代,尤其要强调以安静、宁静的心对待工作和生活。

他就是这样一个茶人,一生以茶为侣,只要与他一接触,就能感到他周身都散发着茶的清香,茶的温馨,茶的岩韵……

茶界名人传奇:陈升河与老班章的故事


今天提起老班章人们总会说到勐海陈升茶厂和陈升河。老班章与陈升茶厂似乎已经分不开。这不仅仅是陈升茶厂捐资100万修建老班章的山村公路,在老班章投入200万建初制,更重要的是陈升茶厂与老班章村共建旨在保护老班章原生态原产地的优质普洱茶生产基地的共赢发展模式,为老班章普洱茶注入了新的活力,让云南普洱茶中的至尊“老班章普洱茶”品牌在市场风雨中得到进一步巩固,走上更加健康的发展之路。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养一方茶。老班章普洱茶因品质非凡,就像国酒茅台一样离不开原产地、原材料、原地加工。但长期以来,大部人并没有喝到真正的老班章茶,原因就是假冒多,各式各样质量价格不一的班章普洱茶让众多的消费者望而却步。市场的混乱和资源掠夺最终将导致这名扬天下的“老班章”走向毁灭。此外老班章茶叶原料虽好,但从采摘到初均存在很多不足,这也是造成爱茶人对老班章茶众说纷纭的又一原因。如何保护这片珍贵古茶树,如何才能做出让天下爱茶人喝得起并喝得到真正的“老班章”?虽然村民小组已有保护意识和自律行为,但要保护老班章茶的原产地和原生态性,光靠在村口防查外地流入茶叶掺假的措施是不够的,它必须有从根本上解决的办法,需建立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不仅包括从原产地、原材料、原地加工的保护,让老班章茶在价格与质量得到稳定,让村民及消费者的利益得到维护,而且要建立一个严格的专业化生产和销售体系,才能使老班章普洱茶走上品牌及产业化发展之路。

2007年下半年,尽管普洱茶市场已激剧下滑,凭着自已十几年来对普洱茶执着的热爱和“为天下人做喝得起的好茶、为爱茶人士做称道的好茶”的质朴信念,陈升河仍逆势而上在勐海县工业园区创办了占地150亩、生产能力达年产1800吨的集普洱茶精制加工、生产、销售及茶文化旅游为一体的新形综合企业勐海陈升茶厂同时,便为建设布朗山老班章村优质茶叶生产基地的目标而努力。2008年2月,经勐海县人民政府批准,全体老班章村民同意,由勐海陈升茶厂与老班章村小组及全体村民共同设立了旨在共同保护老班章普洱茶原产地原生态,共同维护打造老班章品牌的经济合作组织,与全体村民签订了5年内由陈升茶厂对当地普洱茶原料统购统销的合作协议,形成了紧密的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的合作模式。

在互惠互利的原则下,勐海陈升茶厂投资100万元修建了八公里的进山公路,投资200余万元在老班章村建起一个相当规模的初制所,向村民按5年内四季不变的统一价现金收购鲜叶,并完全拥有当地全部普洱茶的唯一合法专卖权。实行“三个统一”:统一原料收购标准和价格;统一制作标准和办法;统一销售价格。同时,每次销售的茶叶均标明时间、重量、等级、价格等字样。为了保证“三个统一”落到实处,一是为提高茶叶品质,陈升茶厂把茶园管理作为茶叶生产的第一车间,加大对茶叶源头质量的控制;二是陈升茶厂与老班章村民共筑“堵假”防线,老班章村村民委员会组织的监察队24小时监控,保证茶叶原料的原产地的纯洁性,这是村企合作保障茶叶品质的重要一环;三是在采摘茶叶环节上,陈升茶厂还为老班章家家户户免费配备了印有“陈升茶厂”字样统一干净的采茶袋(爬树采茶用。以前采茶多用的是装化肥等的旧袋子采茶装茶)及竹篓(采下的茶及时装进通风好的竹篓也免捂坏);三是村民每季将保证不施化肥农药的鲜叶全部交售给陈升初制所,进行统一规范的初加工。

对村民用背篓现摘现交的鲜叶进行收购,彻底杜绝了外地茶叶流入(最近的邻村新班章距老班章都有7公里的山路),不仅使老班章普洱茶原产地原生态性得到保护,而且解决了过去当地茶初制存在的不足。在这之前由于茶农家家户户基本上用平灶铁锅杀青,(而不是斜灶铁锅杀青),比较费劲,导致有的锅底没刷干净而出现糊片;还有用杀青机杀青,产生杀青过程中常有茶叶被闷,使“老班章”独有的香气、汤色不能有效地表现出来。采摘茶叶过程中又大量用编织袋装鲜叶,而没有用透风性较好的竹篓装鲜叶,加上未及时将鲜叶进行摊晾,导致部分茶叶(特别是嫩芽头、茶梗)前期发酵,制作的晒青毛茶汤色黄里透红,香气很弱,品质下降,这也是过去老班章茶味杂难辨的又一原因。对此陈升河和负责老班章基地的副总经理唐海滨不断与一百多户村民反复沟通示范,在不断提高中解决了上述不足。

陈升茶厂老班章初制所建立后,对村民采摘的鲜叶,严格把关,接一芽一叶至三叶等级分类过秤后立即在干净整洁、有层层木架且遮蝇防虫的凉场上,及时将鲜叶均匀地在竹席上进行摊晾,之后用专门铸造的十口斜灶厚壁大铁锅,聘请杀青能手完全用传统手工杀青、揉捻、晒青、捡剔,做出高品位的老班章晒青毛茶。茶叶的出品有三个单位共同把关:布朗山乡班章村村民委员会老班章小组、勐海陈升茶厂、勐海县布朗山乡老班章茶叶协会,三家共同认证后出厂。这样使茶农和公司利益都得到了保障。老班章村民在获得稳定收入同时,陈升公司也实现了对优势资源的垄断,实现了对自身产品质量及价格的控制,从而使云南普洱茶中的至尊“老班章普洱茶”品牌在市场洗礼中得到进一步巩固,走上更加健康的发展之路。实现了陈升河让天下爱茶人喝到真正地道的老班章茶的愿望。而这一切都凝聚了老茶人陈升河的智慧与心血。陈升河也被媒体誉为“老班章茶的守护者”。

年逾花甲的陈升河先生,与茶相伴四十余载,慷慨感言:

吾自少年涉足于茶,至今已四十余载,虽历经曲折无数,却依然兴致万千。今聚毕生之力及制茶心得,于茶之源头,置地筑厂,欲与天下茶人乐在其中,以圆人生之茶缘。与君开怀尽兴之余,若能为千秋普洱茶于盛世之际,光大传延尽绵帛之力,足矣!

陈升河简介:

生于1951年4月,广东汕头人,云南普洱茶专家,云南省普洱茶协会常务副会长,西双版纳老班章茶研究会会长,云南勐海陈升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与茶为伴40年,以“为天下人做喝得起的好茶,为爱茶人士做称道的好茶”为己任。1973年在广东汕头涉足于茶,1986年在深圳从事茶叶研究及经营,品牌市场占有率曾达60%,业界誉为“茶痴”。

2006年夏,陈升河先生率众驱车数千公里历时一个余月,踏遍滇南全部茶区村寨考察调研,随后在西双版纳勐海置地150余亩,历时四年投资近亿元,将陈升茶业打造成了专家称道的“远看似公园,近看是花园”的生态环保型企业。“陈升号”企业品牌也声名鹊起,产品深受海内外消费者追捧。

2008年初,正值普洱茶低谷,陈升河先生以过人的胆识和对古茶树这一历史自然遗产的深切关爱,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以每年两千万元的投入,与老班章村签订30年的包购包销协议,受到省、州、县各级政府一致好评和嘉奖,开创了“企业+农户”强强联合的先例,共同打造云南优质”和“陈升普洱茶给您带来健康、快乐、幸福”做为陈升茶人永不停息的追求。

历时五年,陈升茶业已跻身业界亿元产值行列,“陈升号”已成为省、州、县政府关注的龙头企业,在整个云南茶叶企业中名列前十。陈升号生、熟系列产品,先后在海内外各大博览会上,荣获近50余次“茶王”、“金奖”等殊誉。“陈升号”被评定为云南省著名品牌,“陈升号”产品荣获云南省优质产品称号。

茶界名人传奇:丁俊之教授与普洱茶结缘六十年


丁俊之,江苏灌云人。1931年11月生,毕业于国立复旦大学农学院茶科,中共党员,从事茶业已有60余年。原任华南农业大学茶叶加工贸易教研室主任、教授,茶叶加工贸易硕士研究生导师、首都经贸大学茶业经济研究所客座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贸易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中国陆羽研究会顾问。现任国际茶业科学文化研究会(纽约)副会长、中华茶人联谊会高级顾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顾问、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常务理事、法门学茶文化国际学术研究会学术委员、日本中国茶协会(东京)顾问、广东茶业行业协会顾问、广州市荔湾区成立四十周年庆,对从事茶叶工作50年以上,有重要贡献的茶叶工作者颁发奉献奖。其中丁俊之教授经评选荣获此奖(2004年10月授予荣誉证书)。论文“中国茶品牌之道”经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编委会终审被评定荣获一等奖。入选《新时期党政领导干部理论与实践文库》系列丛书,该书已于2007年6月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美国世界名人研究院(A.B.I)根据其学术水平、科研成果和工作成就,特别是其成功地运用交叉科学于茶业领域等成就,授予其“世界名人”之后,又评选其为“二十世纪杰出成就人物”并荣获“2000年荣誉金奖章”。

2007年5月29日,在浙江省上虞市召开的《纪念当代茶圣吴觉农诞辰110周年暨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上,荣获“觉农勋章”以表彰其在茶叶“产、学、研”和“农、工、商”方面的突出贡献。国家级媒体《人民代表报社》和欧美同学基金会、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联合发给丁教授通知:经组委会严格评选,特邀他作为庆祝建国60周年的“共和国功模人物代表”出席2009年9月29日—10月2日在北京钓鱼台园宾馆(全国人大会议中心)的大会。

丁教授的业绩被中国民族文化交流中心工作委员会、建国六十周年兴国名人大典编委会共同编纂的《共和国辉煌——建国六十周年兴国名人大典》(刊登在该书的258页),同时授予“建国六十周年兴国名人”荣誉称号。

由中国国际文化交流协会、中国民俗协会等三家国家级民间社团组成的《共和国之星建国六十周年华诞献礼》组委会经评定授予丁俊之教授“共和国之星”荣誉勋章及证书。他的业绩已登在《共和国之星成就宝典》第6-9页,世界社会文献出版社2010年3月出版(书号:ISBN988-98352-4-X)。

丁俊之教授2004-2011年先后在国内八家茶叶报刊发表“论洗茶”文章,并主张“洗茶”改称为“醒茶”或“润茶”。因为“洗茶”是长期积累形成的不良叫法和茶艺中的错误用词,需要对此一论再论,并针对新出现的说法、做法和读者提问反复论证,力求以翔实、系统、全面的阐述,明晰的观点,严密的逻辑推理,严谨地、理论结合地提出修正“洗茶”的错误叫法。这不仅是泡茶术语的更改,且在操作上也要切合实际地进行改动和调适。近年来修正“洗茶”这种错误叫法的理论和实践已经得到国内茶界的纷纷认同,但仍有固守“洗茶”叫法的陋习存在,让我们共同努力,把“洗茶”这种错误的叫法从中国茶文化中除掉。

2012年,丁教授呼吁我国政府尽快将茶正式定为“中国的国饮”。确定“茶为国饮”是利国、利民、利农(具体说是利农业、农村、农民“三农”,尤其是利约8千万茶农)的大好事。可以在全国人大、政协开会时作为正式提案,也宜以国家级茶叶民间社团联合倡议,发出呼吁的同时,推荐茶为全球华人的首选饮料,全球的主导饮料。

近十多年来,丁教授潜心研究茶文化,更能以理性和实证对待有争议的难题,在他的诸多著论中,多有创新见解。尤其是在茶叶经济贸易方面,他也颇多建树:率先在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开出“茶叶贸易学”新课,为培养市场经济的新型人才拓宽了路子,被公认为茶叶贸易学科带头人。晚年著有《普洱茶经》、《茶说拔萃·丁俊之选集》等,内容包括茶叶产制、茶叶消费、茶叶经贸、茶叶市场、茶叶文化、茶与健康等。内容丰富新颖,结合实践、既有科学性,又有可读性。其内容是丁俊之教授六十年辛勤耕耘、博览中外文献的珍贵结晶。

茶界名人传奇:中国藏茶第一人蔡金华


东莞被誉为黑茶市场的“藏茶之都”,积攒了足够的人气和市场。茶叶已成为东莞民间资本的重要投资领域之一。如此天量的茶叶如何进入流通市场,到达消费者手中,一直是业内关注的焦点。

2013年以来,“中国藏茶第一人”蔡金华旗下的东莞天得茶业正式启动茶叶连锁计划,计划在3年内开3000家加盟店,这一重磅消息在茶行业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不了解天得茶业以及蔡金华的人纷纷质疑,目前茶行业公认的龙头企业也就3000家左右加盟店,天得茶业凭什么3年达到这一目标?虽然熟悉天得茶业运作模式的人表示理解,但更多的人是在观望。

开辟半座山藏30余亿老茶

业内人士透露,在东莞黑茶的藏茶量超过了30万吨,藏茶量超过千吨的有10多人,几百吨的多达数十人。但提起收藏大户有一个人不得不提,如果说中国茶行业是一个江湖,在江湖中流传着很多关于他收藏茶的传奇故事,有人说他是茶痴,有人说他在某拍卖会上以16万的价格拍到一饼茶王,有人说他开了半座山来藏茶,甚至有传闻他用来藏茶的仓库要开着车才能看完……

央视2套《中国财经报道》专题节目《老茶之谜》中所讲的“中国老茶收藏,南有蔡金华,北有纪晓明”,“南蔡”指的是广东茶文化促进会会长,东莞市天得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蔡金华先生;“北纪”指的是陕西苍山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纪晓明先生。

据了解,蔡金华是做房地产生意的,但是很喜欢收藏,摄影器材,音响,名牌汽车等,从2003年开始收藏的茶叶。除了为茶业分门别类,就管理仓库的人员就有近百人。蔡金华堪称是中国藏茶最多的人,他自己非常看好老茶市场的未来。

2013年蔡金华开辟了半座山来收藏他几千吨的茶叶,他说茶仓建立在一片山水环绕的风水宝地,占地65亩,三面环山绿树围绕的自然环境净化了空气,交通极为便利,关键是这里完全没有工业污染。

蔡金华向记者透露,自己的藏茶总量目前已达到7000吨;而且藏茶品种丰富,六大茶系都囊括其中,有雅安藏茶、安化黑茶、广西六堡茶等,而藏茶量比较大的还是普洱茶。

为什么收藏那么多茶?蔡金华对此回答说:“东莞人喜欢喝老茶,基于此,开始慢慢收藏,因为当时不想卖,所以后来越藏越多。”跨越近十年,7000吨茶叶究竟价值多少?据蔡金华保守估计,目前这些收藏的茶叶总价值达到30多亿元。

创新模式

保障三年三千间店的大计

除了藏茶量全国之最,东莞的茶交易量在全国也属数一数二。每年普洱茶产量的40%-50%都在这里交易,黑茶产量的60%流通到东莞。毫无疑问,东莞天量的茶叶收藏已经进入流通阶段,连锁渠道是一种很好的流通方式。

物以稀为贵,本就是老茶在市场上的卖点,那大量的藏茶被交易和饮用之后,蔡金华明白,他手里的老茶也会更加稀缺,价格也会更高,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他不会错过把爱好变成生意的机会。

他很清楚虽然喜欢藏茶,但是也要和经济效益结合,那么多的茶不可能全都喝完。而且也不是想一次就卖完,是要配合天得茶业的店面慢慢的消化,未来天得茶业收藏的黑茶、普洱等老茶,将通过创新的商业模式,有节奏地流向市场。

“天得是一个多功能、多模式、多渠道的复合企业,立体化商业模式是其它企业无法比拟的。”这是蔡金华在多种场合说过的话。

任何模式的创新,不是一般的企业所能承受,他需要付出非常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天得茶业就是为数不多的能够承担起此次行业变革、模式创新费用的企业。据蔡金华透露,天得茶业按照上市企业标准进行打造,专注流通服务领域,以打造3000家终端连锁销售服务实体店为战略目标,同时建设规模化的天得茶叶交易服务平台,天得茶叶银行、天得茶叶拍卖中心以及天得茶文化博物馆,还有几万多立方米的天得专业干仓陈储及物流配送中心。未来的天得茶业将是一个集茶叶审评鉴定、买卖交易、仓储物流、抵押融资、行情发布、宣传展示、文化传播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企业。

他向记者透露,打造3000家连锁店主要是以加盟方式进行,大概要花三年时间。如此大量的藏茶入市会不会对市场造成极大的冲击?对此,蔡金华表示,他并不是一下子出掉所有藏茶,而是逐步抛向市场,因此不会对市场造成影响。“我们的连锁店别具特色,因为藏茶涉及多种品类,所以并非是品类单一门店,我们卖的是万家茶,所有茶厂都是我们的客户,如同7-11便利店一样,供应各种品牌、品类产品。”

事实上,东莞茶叶藏家、投资者每年吞下了海量黑茶,因此普遍和厂家也有很好的合作关系,投资连锁门店有助消化收藏的茶叶。天得茶叶等连锁店相当于“前店后厂”,让收藏的茶具备快速流通的渠道。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茶界名人传奇:骆少君茶是她最好的身份证》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