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茶,内蕴人生百味,沧海桑田。

循着幽深的董子巷,步入别具一格的茶舍,一股氤氲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移步换景的中式布局宛若江南园林,恍如置身于世外桃源,别有洞天。四壁满满地陈列着精美的茶具文玩,琳琅满目,目不暇接,透着低调的奢华。

聆听着巫娜清幽的古琴曲《云水禅心》,伴着流泉淙淙,莲花娉婷,一叶小舟静静倾听着莲的心事。不由联想起“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诗句。

茶舍的主人是一位内蕴深厚的雅士。唐装布履,低调含蓄,于茶道、书画、文玩、摄影,无一不通。

4根造型独特的树干,支起1间茅顶小亭,即为休憩之地。

紫壶汤沸邀雅客,妙器煮茗叙幽情。偷得浮生半日闲,远离尘世的喧嚣羁绊,两三知己相邀于亭下品茗论道,查书典画,红泥火炉,齿颊生香。静观杯中翠芽鱼游,暗香氤氲,顿忘古今,一感大隐隐于市的恬淡。

门前流水潺潺,垂柳依依,依栏远眺,清风入怀。盼一场浪漫的杏花雨,观几许清新的杨柳风。看细雨如烟,平平仄仄地敲打着水面,别有一番诗情画意。于细密的雨帘前执杯而立,翠芽新尝,浅啜慢饮,将岁月品成一阕清词,人生便惬意之至。

落日疏林数点鸦,青山阙处是吾家。归来何事添幽致,小灶灯前自煮茶。

我有一杯茶,足以慰风尘。倾听茶的心声,你若懂茶,茶便懂你。

一杯好茶,恰如内蕴丰沛之少女,或清婉,或厚重,绝尘脱俗,摄人心魄。一杯入喉,香气入魂,百茶百味,一人一道。一叶知秋。能于一叶之间品出人生百味者,非茶莫属。品茶,品的是文化,是人生,是心境,更是自我。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茶字的结构,便暗含了深厚的人生哲理。

人生是一场盛大的遇见。邂逅茶舍,便走进茶的世界,一见入魂。

北方有佳人,遗世而独立。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茶舍,如同一位隐于尘世一隅的绝代芳华,以其独具的气质和内涵,惊艳了世人的眼眸;宛若一颗镶嵌在董子巷熠熠生辉的明珠,以其独特的茶文化,还原了人内心最本真的灵魂,令时光在此刻永驻。

香茶美盏,清水洗尘,卸去了我满身疲惫……

扩展阅读

茶韵禅机


岩茶有岩韵,铁观音有观音韵,绿茶有幽韵……茶韵之说素来已久,那么什么是茶韵呢?恐怕没有一个人能真正说得清楚。真正的喝茶是要调动全身的官能来参与的,用眼睛去鉴赏茶色,用耳朵去听高冲低泡的声音,用鼻子去闻氲氤的茶香,用舌头的味蕾去品尝茶味,用双手去泡茶、沏茶、倒茶、举杯,再通过眼、耳、鼻、舌、身把末梢的官能感觉传递给心灵(意),在心里把对茶的颜色、声音、香气、味道、触感的结果进行整合而产生一定的意识(法),最后在心里所意会到的就是我们常说的茶韵。茶韵产生的流程正是佛法中“六根”(生理)对“六尘”(物理)的摄受而产生“六识”(心理)的过程。

关于茶韵的描述不胜枚举,但大都停留在感性的认知。如清代学者梁章钜在《归田琐记》中把武夷茶的韵用“香、清、甘、活”四字来概括。这无非从色、声、香、味去记录官能感受,并非真正的茶韵。他又说“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这“悠然心会”、“难与君说”的“妙处”才是真正的茶韵。既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那所有的文字描述和语言记载都是不准确的、不全面的。如苏东坡形容建茶“森然可爱不可慢,骨清肉腻和且正”、乾隆皇帝“就中武夷品最佳,气味清和兼骨鲠”的诗中都提到武夷茶中有“骨”的存在,后人因此把岩茶的韵定位为“岩骨花香”。花香能闻出,但茶中之“骨”为何物?无人知晓。

如果一定要在文字中寻找茶韵的记载,卢仝的《七碗茶诗》倒可以管窥一二: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但是,喝茶能喝出“两腋清风生”、“乘此清风欲归去”感受的能有几人?再者,这种茶韵只是一己的心领神会,他人并不一定能感同身受,往往不为他人所信。茶韵和禅机一样都是不可说、道不明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如果一定要拿来说,那未免有诱导或心理暗示之嫌。

当年大慧禅师把号称禅门第一书的《碧岩录》雕版付之一炬,就是主张禅在悟,而不在学。禅的感受正如“禅”字“示单”的构字之意,是一种很单独的、很个体的。同样,茶之韵乃人在草木间的感受,浓淡由己,冷暖自知。

郭沫若:粗茶淡饭品自香


郭沫若一生走南闯北,遍尝各地名菜名点,且有较高的鉴赏能力。1938年,郭老到长沙,与田汉、廖沫沙等在湘菜馆李合盛吃饭,当即总结出该馆菜肴的三大特色:咸、辣、多,以及席面三大特色:桌面宽、筷子长、汤匙大。他是四川人。对川菜情有独钟——1937年,他从日本秘密来沪,得到锦江饭店创始人董竹君帮助,董每天就派人送川菜到他住处。

郭沫若在饮食方面既能“上”,也能“下”,被人认为“不入流”的菜,他并不拒绝,还很欣赏。有一次,有人用野薄荷加盐稍搓,拌入蛋清和淀粉入油烹炸,让他享用,他赞道:“别有一番风味,在北京是难得吃上的。”野菜无污染,又鲜美可口,他十分喜欢。有一次去某地。看到二月兰(与青菜同属十字花科,野生于田野,有时园林及公园中自生于灌木边——笔者),叫随行的同志挖了带回去吃。如见红薯秧(即山芋藤叶),他也会让厨师炒一盆。木槿花被称为“开不败的花朵”,颜色有白有紫,还有淡红,在安徽山区被用来煮豆腐;在闽西长汀则用来油煎葱面。郭沫若知道它可食,试着烹调做汤。味颇清香。常食此花,有润燥、活血与除湿热的功用。出于对野菜的热爱,他家院中土山上种有枸杞。在枸杞尚未开花时,掐其嫩尖焯过拌以盐蒜,或用“三合油”(酱油、醋、香油)、芝麻酱拌食;有时以葱、姜、蒜炝锅,下枸杞嫩尖翻炒,加精盐,烹少许料酒,清炒,也别有风味。

他在饮食生活上一直很俭朴,无任何特殊的要求,平时不忌口。不挑食。在主食上,以米饭为主,但对北方的炸酱面与水饺。兴致也很高;发糕、豆包与面条也常食用。蒸发糕时,他让厨师搀点玉米面;夏日煮粥时。要求加点绿豆,可见他对粗粮的喜爱。他不喜欢油腻太重的北京风味菜,而清蒸鱼、清炒油菜、海米炒芹菜则很合他的口味。郭沫若强调吃饭要定时、定量、食不过饱。晚年他戒了烟,也不再饮烈性酒。平时饮龙井茶,但不过浓。喝酸奶,仅用一小杯。文.白忠懋

茶韵说


茶的着作,诗歌、广告中屡见茶韵、茶汤之韵、岩韵、韵味绵长等词句。什么是韵,什么又是茶韵。

先明白什么是韵:这个字古字作韵,指声音。《说文解字》:“韵,和也。从音,员声”;《玉篇》:“声音和曰韵”。员即圆字的简写,圆浑之圆;匀为韵之简写,调匀之匀。韵为圆浑和谐的意思。东汉蔡邕《琴赋》:“繁弦既抑,雅韵乃扬”;西晋陆机《演连珠》:“赴曲之音,洪(宏)细成韵”;南朝刘勰《文心雕龙》:“喓喓学草虫韵”都是指声音的和协。后来,声的抑扬用到了文字上,好育好记好听,刘勰说:“异音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唐王勃说“一言均赋,四韵俱成”,他的《滕王阁序》便是明证。押韵是为了音律的和,唐白居易说“九岁谙识声韵”,有了音韵和节奏,才称得上琅琅上口,既悦耳又美。把韵用到生活中,又成了一项审美标准。像^***,五官端正叫美,气派风度叫韵。“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就是韵比美更上一级,现代人可以称为气质。气质是花钱买不到也借不着的,是一个人内在的精神气度给众人以基本一致的认识,是人文化修养的外露。韵从声音一扩大,就有:

“神韵冲简,识宇标峻”——宋顺帝《诏溢王敬弘》——神韵

“阮浑成长,风气韵度似你”——《世光新语?任诞》——气韵

“石秀幼有令名,风韵秀彻”——《晋书?桓石秀传》——风韵

“韵宇弘深,喜愠莫见其际”——《文选》——韵宇

“康乐(谢灵运)诞通度,实有名家韵”——《南史?谢弘征传》——家韵

以上诸例韵的复合词,虽细微却不可混用。除韵宇指人的器量胞怀,家韵指一户人家的处世作风外,都是指在^***状貌基础上的呈现的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美的官感反应。

从音节韵律到人的精神状貌,再扩大到对艺术作品的品评。刘勰把山水画的“气韵生动”列为第一标准。荆浩《山水画录》称:“画有六要,一曰气,二曰韵”并说“韵者,隐露立形,备意不俗”。“苏门六君子”之一的李鹰运用到文字上是“一曰体、二曰志、三曰气、四曰韵”并指出文字创作是作者人性内在精神美的外观表现。对一些架势大,貌似惊人,但内容苍白无力的作品,不仅不存在什么气韵,反而是“譬之壮夫,其躯干枵然,骨气强盛,而神色昏蒙,言动凡浊,则庸俗鄙人而已。”这种尖刻的评论,说明气和韵都是从整体的质量、精神上来认定的,形成了一条重要的品评准则。北宋范温认为“有余意谓之韵”,就象“闻之撞钏,大声已去,余音复来,悠扬婉转,声外之音,其是之谓矣”。读到这样的话,就慢慢转到我们要探讨的“茶韵”中来了。推开去说,非但是范温说的“声外之音”,应该还包括形外之态、言外之意、诗外之情、画外之趣,书外之神、茶外之味,风流韵事等等都可用韵字来描述。

潮州茶人叶汉钟先生来湖州时探及茶韵中的岩韵,他认为韵即气。武夷山采制的茶香茶味的产生的感觉,就是脑海中呈现出来武夷山的山水风土人情,别处的茶叶无可取代的,就是岩韵。

长安茶人马嘉善先生在湖州时探及茶韵,他认为这是茶香茶味进入人的腑脏之后,与^***生气相结合的一种气息。每种茶对每个人所产生的结果并不一致,因此茶韵对每个人的理解也有不同。共同的是体内所产生的那一种一种太和之气,有一种飘渺的愉悦感,就是茶韵。

武夷茶人林治在《神州问茶》中有一节谈到岩韵。他认为武夷山是以石为神髓,水为灵韵的名山。在品茗时要想到岩石的安然、永恒、脉动……心领神会的吸取天地灵气、日月精华。岩韵是谁也讲不清,难以言传的爱石恋石情结。

四川徐金华先生《徐公品茶》中有“茶韵”一节。称:“韵者味也。茶韵即各种茶的独特的韵味或风韵”。但他在“茶气”一节中也认为武夷茶的名气非同一般,其原因之一就是有吸收大山之灵气。

北京茶人张英立先生来湖州时探讨茶韵。他认为,传世佳茗极多,但茶与韵相连的却只三种。即福建安溪铁观音的“观音韵”与武夷大红袍的“岩韵”,还有安徽太平猴坑所产的猴魁称为“猴韵”。他认为清代梁矩章《归田琐记》中的香、清、甘、活四字中的活字即指茶韵。最后他认为,对于韵可谓“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韵不仅是短时的感受,流布也长可达百千年。现在研究兰花和对艺兰事业有贡献的,称之为“楚骚遗韵”,典出楚国的屈原崇尚兰花的高洁香远;对集中描写和体现汉唐文化的作品、展示称之为“汉风唐韵”或“大唐遗韵”。在小的方面,弹琴的“指韵”,书画的“笔韵”、“墨韵”;曲艺“京韵大鼓”也指历代北京之风味气韵,非指语音之韵,这些例子说明,形成韵是需要时间积淀的,是需要千万人共识确认的。

茶韵,在大的方面就是中国的茶和中国的历史,地方风土,审美标准和个人修养的总和,非指茶的形、色、香、味,指一种精神境界,属茶外之味。小的方面是人在品饮茶汤之后产生愉悦、空灵,瞬间的迷幻和浮想联翩的境界,也是茶外之味。因为都是茶赋予的,故为茶韵。

往事茶韵


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论饮茶就离不开贮存茶叶的盛具,故茶叶筒就成了文化传播的功能。作为一门怀旧的艺术,茶叶筒极好地体现了器物的艺术性。刚刚从英国大使馆退休的孙文雄对茶叶筒情有独钟,多年来他已收藏了数千个清末民初的茶叶筒,按材质可分为陶、瓷、木、竹、铁、铜、锡和镀金等,每种都精致耐看,别有意趣。

说起茶叶筒,孙先生激动难耐,有着说不完的话。跟随他到屋内,只见宽大的多宝格上摆放着一摞摞卡片,却单单不见茶叶筒的踪影。疑惑之时,孙先生道出了其中的奥秘。原来,他收藏的茶叶筒数量之多且很多体积较大,所以无法全部展示出来。为了方便日后查阅,他给每一个茶叶筒都拍了照片,贴在标有序号的卡片上,并配上相应的文字说明,这样想看哪一个对着卡片就能很快地找到。“一个格是一个老字号,你看这一格就都是吴家老字号的”,孙先生说罢从下面的皮箱中取出一个个茶叶筒,诉说起收藏旧事。

清代晚期茶叶仍沿用前代,以散茶为主,故对茶叶贮藏的要求很高。随着近代工商业的发展,茶庄的商业意识明显增强,茶叶的外包装开始强化,并在包装上出现了大量的广告内容,这也正是茶商主动适应市场竞争的结果。单一的物件不具有代表性,而当藏品量足够大且形成规模时,便可承载历史,甚至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孙文雄自豪地告诉笔者,如今他已收藏了70多家老字号茶庄的各式茶叶筒,正是通过这些茶叶筒,我们记起了庆元春、元长厚等老字号的名字,回想起大栅栏、花市、珠市口等纷纷攘攘的老北京街道。

提起“瑞蚨祥”老北京人肯定都不陌生,可若说它除了卖绸缎、皮货外还经营过茶庄,恐怕就没有几个人知道了。孙文雄将藏品整理后发现,仅瑞蚨祥茶庄就曾有过“瑞蚨祥鸿记茶庄”、“北平鸿记茶庄”、“北京鸿记茶庄”、“北平东鸿记茶庄”、“北京东鸿记茶庄”、“北平西鸿记茶庄”和“北京西鸿记茶庄”等诸多叫法,且每一个都有实物为证。不同年代叫不同的名字,通过不同的叫法可以解读出当时文化的差异和老店的变迁。

此外,瑞蚨祥茶庄的茶叶包装也是别具一格。孙先生藏有一“纸包铁”茶叶筒,成四方形,抽拉式门板,盒面上画有饮茶图,色调明快淡雅,落款处题有“取雪烹茶天上味”的诗句。他介绍道,这些都为名家之作,画面采用天然的植物染色。其包装工艺是经济文化的一面镜子,透过遣词造句也可看出文化的演变。

另一铁质圆柱形茶叶筒也着实夺人眼目,朱红色的大字鲜明地标明由“东鸿记茶庄”出品。筒面上印有一美女虽身着旗袍却留着西洋发式,侧身端坐在湖边,可谓“回眸一笑百媚生”。令人称叹的是,画面颜色多年来竟未曾褪色,色彩鲜艳,与文字搭配得十分和谐。其广告内涵非常丰富,茶庄的信息详细却不繁杂,应有的元素安排得恰到好处。

茶叶筒正是这样一种载体,它将茶文化和商业文化结合起来。在当时以茶待友成为社会风尚,随着人们生活品质及品位的提升,茶叶包装也在人际交往中扮演了一个锦上添花的角色。取茶时可欣赏,欣赏之余又能进一步探讨历史文化。历史不可重来,文化不可复制。守住了这些带有时代烙印的物件,空白得以弥补,文化方能延续。重要的是透过这些充满历史沧桑的茶叶筒,我们依稀感受到了曾经的繁华,我们留住了这段并不遥远的历史。

从手绘到印刷,从简单的信息到详尽的电话、地址,茶叶筒的广告宣传总是紧跟时代的脚步,美术风格的变化、制作工艺的发展以及中西文化的交融等都在广告的文字与图案中有所体现。在孙文雄看来,茶叶筒的发展,实质上是由茶文化作为内在支撑。通过茶包装,我们可以解读出茶文化的历史、老字号品牌的发展历程以及广告的演变。

中国顶级茶史专家——朱自振


人物简介

朱自振,笔名史念书、史正、史茶,1934年旧历十二月生于江苏省武进县(即今武进市)三井乡长沟村。父亲朱福荫在本乡担任小学、中学教师。母亲万惠凤也是小学教师。朱自振是家中的第一个男孩,尤得双亲宠爱,学龄以前的启蒙教育全由双亲肩负,尤其是母亲成为他童年的第一个教师。朱自振读初小的第二年,即1940年夏天慈母突然病逝,从此暴戾的继母歧视和虐待,加之父亲在外教书难于照顾,他逐渐养成了倔强和勤奋的品格。

本段求学经历

1946年,朱自振随父亲到昆山中学读书。翌年,他父亲到常州做事,朱自振亦随之转学柏桢中学,一直读到高中肄业。在常州读书期间,朱自振与中共地下工作人员有接触,每逢暑假和寒假,便在家前屋后担负起放哨的任务。1950年3月,朱自振参军正是当年一度隐蔽他家的地下党干部推荐的结果。

在部队,朱自振担任文化教员,两次荣获三等功。但他深感自己知识的不足,于1954年10月获得批准复员,并在寒假之后赴常州母校插班补习高中课程。当年,朱自振考取南京大学历史系。这为他后来从事中国农业史及中国茶叶史的学术研究工作打下了基础。

本段成就荣誉

完成《中国茶叶历史资料选辑》

1959年,朱自振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学院所属农业遗产研究室工作。该研究室主任万国鼎教授当时已届花甲之年。他觉得朱自振在工作上踏实,富有事业心和进取精神,便与之作了几次长谈,便把珍藏的一些茶史著作,以及所撰写的茶学论文,一一推荐给他,具体指导和帮助他熟悉并钻研茶史。在万国鼎教授的直接指导下,朱自振在茶史探索之路上走出的第一步,就是协助另一位茶史研究专家陈祖槼,共同核实、补抄地方志史籍,并且从中熟悉和搜集有关茶史资料。

后来,万国鼎教授分配他们俩去完成茶史研究工作上的另一个重任,即整理和编撰《中国茶叶历史资料选辑》。茶史研究课题是1962年在制订国家科学发展规划时,由出席会议的万国鼎提出,获得批准而后正式下达的。说来事也凑巧。万国鼎在京出席科学发展规划会议的同时,朱自振和陈祖槼正好出差到北京图书馆检索、核对地方志资料。会议一结束,万国鼎便向他们传达了会议审定农史课题的有关情况,说“中国茶叶历史资料选辑”之方案分上编与下编两个课题,并说上编由陈祖槼、朱自振主持编撰,下编则由朱自振、陈祖槼主持编撰,两人既协力合作又各有侧重。

当时陈祖槼年纪比朱自振大得多,这样的安排,便于以老带新,在茶史研究工作上实行“传帮带”,同时也表明,万国鼎对于朱自振在茶史研究这项事业上所寄予的厚望。朱自振与陈祖槼凭借在北京图书馆检索地方志的过程,发现许多很有价值的茶史资料的线索,提出如果将其一一查抄下来,荟成专册,对于茶史研究工作来说则裨益不浅。这个设想得到万国鼎教授的同意。于是两人便在北京和其他几家大图书馆呆了下来,夜以继日地进行突击。朱自振没早没晚都扑在茶史资料的抄录上,每天一早出门奔往图书馆,抄一个上午,中午只在附近的小摊上吃点面条,下午再继续抄,晚上在招待所还要忙碌两三个小时。如此加班加点检索和抄录茶史资料,自然收获颇丰,但他双腿双脚的浮肿却一天比一天严重,可他只顾埋头苦干,把养病与休息置之度外。尤其叫人惊异的则是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的情形。

这里书库的调书,搬进搬出工作量很大,而朱自振一个人实在担负不起。该馆工作人员见此情景,就照顾他直接进库查抄资料。图书馆每天午休都要闭馆,朱自振想这午休两个小时若能利用起来,不就可查抄好多茶史资料吗?他就找有关领导商量,取得特许,继续留在书库赶抄茶史资料。这样他每天带点干粮,喝点自来水,照例被“锁”在书库内。前后被“锁”了一个多月,朱自振胃炎发作,头昏眼花,不时还会恶心、呕吐,可是他感到最大的欣慰,则是茶史资料取得了意外收获。完成北京查抄茶史资料后,接着先后辗转天津、上海、杭州、宁波,从这些地方的地方志藏书中,查抄到更为丰富的茶史资料。直到1963年5月前后,茶史资料的检索和补抄工作才大体就绪。遵照万国鼎教授的指点,由陈祖槼和朱自振从事《中国茶叶历史资料选辑?上编》的编撰工作,不幸就在这一年,万国鼎教授突患脑溢血辞世。朱自振则遵循万氏生前的教诲,誓愿毕生从事茶史研究工作,努力完成其未竟事业。

就朱自振和陈祖槼的愿望来说,本想用半年或者稍长一些时间编就这两部茶史书稿。然而,事与愿违,1964年初春,朱自振被自然毫不例外地被遭查封之厄运。事隔七八年之后,即1973年,农业遗产研究室划归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领导。朱自振和其他一些青年研究工作者,奔赴江苏各地的不同农作物产区,探索农史研究,包括茶史研究的创新之路。其时,朱自振与另一位同伴撰写了《历史上苏州地区的茶叶生产》一文(约1万余字),并由当时苏州地区的农业主管部门打印下发给所属的茶叶生产单位,供研究参考。此后不久,朱自振则又撰写了一篇《江苏茶业的历史发展及其经验》的专题报告文章。20世纪70年代,朱自振一度被调到《江苏农业科技》杂志及报社工作,但他的茶史研究却始终没有停止,先后在《茶叶科技简报》和《中国茶叶》等杂志及报刊上发表有关茶史的文章。

20世纪80年代前夕,随着农业遗产研究室被批准恢复原来体制,朱自振才得以重新走上茶史研究的岗位。上班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其早年送审的关于《中国茶叶历史资料选辑》上编与下编两部初稿重新加以整理和补充。该书1981年由农业出版社出版,了却了三代茶史研究人员的心愿,也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论证巴蜀是我国茗饮文化的摇篮

朱自振在茶史研究方面提出过种种论见,其中最突出的主张则是巴蜀是我国茗饮文化的摇篮。陆羽《茶经》所谓“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主张的是茶饮史前说。其后,或说茶饮始于战国时代,或说始于西汉时代,或说始于魏晋时代,历史上众说纷纭。至于究竟起源于什么地方并更无确定说法。直到清代初期,顾炎武才在《日知录》中说道:“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

就是说巴蜀在战国以前,茗饮之事早就形成风俗,而我国巴蜀以外其他地方的饮茶、种茶,则是在秦灭巴蜀之后才渐渐传播开来。朱自振肯定了这种论说,并且就此作出许多富有创见的阐述,从而论证了巴蜀是我国茶饮文化的摇篮。朱自振经过考证认为:先秦之时,巴蜀乃是两个部族或国家,一个由巴人血统形成的巴族(巴国),一个则是由蜀人血统形成的蜀族(蜀国)。现今重庆一带,即是巴族聚居的领域,而现今成都一带则是蜀族聚居的领域。这两个部族,并非当地的土著。相传“蜀人和黄帝族同源,是由甘青山地沿横断山脉南迁的羌族的一支。巴人祖居‘湖北清江流域’,《太平寰宇记》引《世本》说,‘巴郡南郡蛮,本有五隆……皆出武落钟离山。’钟离山,亦名留难山,位今湖北长阳县境内;其中巴姓的一支,就是由这里沿大溪移居川东的。

巴族、蜀族移居巴山蜀水以后,他们和原先居住在这里的一些氏族,住相错,行相仿,交相融合,产生或形成了一种巴蜀文化。”这种由古代形成的巴蜀文化之中,自然就包括茗饮文化在内。当然,巴人和蜀人在形成茗饮文化的历史进程中,仍有孰先孰后之别。这是因为,史学界一般认为,神农和炎帝,是南方特别是荆楚一带流布的传说;后稷,是北方崇拜的农神。所以,“从巴蜀来说,巴人无疑在茶的发现、利用上,关系比蜀人要密切”。这是朱自振根据汉代以后的种种传说记载而作出的推论。他的结论是:“我国茗饮早在秦朝以前在巴蜀就已有较长的发展历史;我国茶叶的生产、制造,由茶叶的产、制和饮用构建的茶饮文化,不是别的什么地方,而正是在巴山蜀水这个摇篮里度过它们的初年的。”这一结论虽非历史定论,但在考古未能为茶之起源发现和提供直接的证据之前,确乎起到了某种开拓和推进的作用。朱自振退休之后,依然在茶史研究的领域中笔耕不辍,探索不止。

他除了担负撰著《农业通史》中的原始农业卷部分,参与《中华茶叶五千年》和《中国古代汇校》的研究课题外,还在着手整理《中国古代茶叶文献通考》,并策划建立一套不同类型的茶叶博物馆系列工程。在他的具体策划和指导下,“南京图书馆茶叶历史文化文献研究中心”的筹建工作已经起步。此外,朱自振还与有关地方政府以及有关茶叶企业合作,拟分别兴建宋代茶叶博物馆、元代茶叶博物馆、明清茶叶博物馆,以形成具有不同)-Z史时代特色和不同茶叶产区特色的茶叶博物馆体系。如今年愈花甲的朱自振,尽管体弱多病,但在茶史探索之路上的奋斗精神却不减当年。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我愿为中国茶叶历史文化奉献终生!”

编辑本段个人简历

1934年12月出生于江苏省武进县三井乡长沟村.

1939—1946年江苏武进长沟初小、大坝头小学读书

1946—1947年江苏昆山中学读书

1947—1950年华东军区炮兵军械部文化教员

1950—1955年南京大学历史系读书,并毕业

1955—1959年江苏常州柏桢中学教书

1959—1974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学院遗产研究室工作

1947—1978年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农业科技》编辑

1979—1995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遗产研究室副研究员、研究员

1995年退休

本段主要论著

陈祖槼,朱自振.中国茶叶历史资料选辑.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

朱自振.略考我国茶类生产的发展.农业考古,1984(2):226—234

朱自振.太湖地区农业史稿.北京:农业出版社,1991

朱自振.中国茶叶历史资料续辑.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1

朱自振,沈汉.中国茶酒文化史.台湾:文津出版社,1995

朱自振.茶史初探.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茶俗百态味自香


悠悠数千年的岁月,浩瀚无际的长江、黄河孕育出中华博大精深,瑰丽多姿的民风民俗,而中华茶俗即是浩瀚的中华民族中的一颗耀眼的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社会经济都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饮茶习俗。下面介绍一些人们身边传播的茶俗:

一、凉拌茶与煮茶

基诺族,自称是“基诺”或“雅诺”,过去称为“攸乐”,聚居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地,主事农业,善于种茶。基诺山是西双版纳的“六大茶山”之一,以盛产“攸乐茶”而闻名。清代攸乐茶被列为贡茶。

基诺族饮茶常见的有两种,即凉拌茶和煮茶。

凉拌茶。原始食法,通常先将从茶树上采下的鲜嫩新梢,双手稍用力搓揉,把嫩梢揉碎,放入清洁碗内,再将黄果叶揉碎,切碎辣椒,投入适量盐于碗中,其作料多少以人爱好而定。最后,加上少许泉水,用筷子搅匀,待15分钟左右,即可食用。此种凉拌茶,用糯米饭佐餐,清香甘甜,余味悠长,满口甘醇,甜润回肠,,使人饭量倍增,浑身有劲,夏食消毒,冬食驱寒。

煮茶:先用茶壶将水煮沸,随即取出适量的成品茶叶,投入到正在沸腾的茶壶内,经3分钟左右,当茶叶的汁水已经溶解于水时,即将壶中的茶汤注入到竹筒,供人饮用。竹筒,是基诺族的盛具,也是饮具,劳动时可盛茶带到田间饮用。因它一头平,便于摆放,一头稍尖,便于用口吮茶。

二、周庄阿婆茶

水乡周庄喝“阿婆茶”,方式颇为讲究。其独特的饮茶方式——“炖茶”,既古老又别具风味。吃阿婆茶,十分讲究水质和茶点。水一定要用河里提起来的活水,放在大水缸内,用明矾打过,让杂质沉淀,使水清澄。煮水要用陶器瓦罐或古老铜吊,炉子是用泥稻草和稀后涂成的,叫风炉,既省柴起火又快。燃料以用竹片、树枝,火烈火旺,铜吊热气直冒。

沏茶用密封性能较好的盖碗,首次沏茶,一般只用少量的开水点茶,然后将盖子捂上,略等片刻,再冲入较多的开水,这样可以保证茶水的色、香、味俱佳。再逐一倾注在那小不点儿的杯子里,确实芳香异常。茶点往往是村里的咸菜、酥豆、酱瓜、菊红糕等。一边吃,一边炖,茶酽、茶香别具风味。

三、柚茶

在闽南和台湾,还习惯泡饮一种用柚子和茶叶加工的独特“午时茶”(也叫柚茶)。柚子是选用闽南特产的大颗粒“文旦蜜柚”,先用水果刀环绕柚子1/4处切开一个盖,然后压进乌龙茶约125克,再用比较粗的针线缝合好,像挂灯笼似的一个个挂在雨淋不到的屋檐下通风处,让其自然风干,便成柚茶。待到来年端午节中午取柚冲泡,具有健胃、消食、解油腻、祛荤腥等作用。

四、土家罐罐茶

生活在山区的土家人,火炕里昼夜有火,三脚架挂着黑乎乎的煨茶土罐,其罐上部有带嘴的圆口,底部圆形,中间为罗汉肚形,有提耳。

制作罐罐茶,先是净罐体,试干水汽,放到火上烘烤,初闻茗香,因罐久作其茶,而自然发出之味;第二步是“炕茶”(土家方言,是用器皿盛装后在火上烘烤的意思),即放足茶叶,边炕边摇,茶香顿时弥散满屋。此环节最讲究的技术是火候、时间,否则,不是茶不香,就是易炕糊。接下来是沏水,沸水冲起茶叶上下翻腾,漂出上层浮游茶末,罐满加盖,文火煨3—5分钟,待茶叶沉底后,将茶水倒入碗里,随后又倒入罐里,经几次回冲,再将茶重新倒入碗里,此茶可见色泽深黄,清香可口,回味甘甜。

茶文之茶韵


茶的着作,诗歌、广告中屡见茶韵、茶汤之韵、岩韵、韵味绵长等词句。先明白什么是韵。这个字古字作韵,指声音。《说文解字》:“韵,和也。从音,员声”;《玉篇》:“声音和曰韵”。员即圆字的简写,圆浑之圆;匀为韵之简写,调匀之匀。韵为圆浑和谐的意思。韵从声音一扩大,就有:

“神韵冲简,识宇标峻”——宋顺帝《诏溢王敬弘》——神韵

“阮浑成长,风气韵度似你”——《世光新语?任诞》——气韵

“石秀幼有令名,风韵秀彻”——《晋书?桓石秀传》——风韵

“韵宇弘深,喜愠莫见其际”——《文选》——韵宇

“康乐(谢灵运)诞通度,实有名家韵”——《南史?谢弘征传》——家韵

潮州茶人叶汉钟先生来湖州时探及茶韵中的岩韵,他认为韵即气。武夷山采制的茶香茶味的产生的感觉,就是脑海中呈现出来武夷山的山水风土人情,别处的茶叶无可取代的,就是岩韵。

长安茶人马嘉善先生在湖州时探及茶韵,他认为这是茶香茶味进入人的腑脏之后,与^***生气相结合的一种气息。每种茶对每个人所产生的结果并不一致,因此茶韵对每个人的理解也有不同。共同的是体内所产生的那一种一种太和之气,有一种飘渺的愉悦感,就是茶韵。

武夷茶人林治在《神州问茶》中有一节谈到岩韵。他认为武夷山是以石为神髓,水为灵韵的名山。在品茗时要想到岩石的安然、永恒、脉动……心领神会的吸取天地灵气、日月精华。岩韵是谁也讲不清,难以言传的爱石恋石情结。

《徐公品茶》中有“茶韵”一节。称:“韵者味也。茶韵即各种茶的独特的韵味或风韵”。但他在“茶气”一节中也认为武夷茶的名气非同一般,其原因之一就是有吸收大山之灵气。

北京茶人张英立先生来湖州时探讨茶韵。他认为,传世佳茗极多,但茶与韵相连的却只三种。即福建安溪铁观音的“观音韵”与武夷大红袍的“岩韵”,还有安徽太平猴坑所产的猴魁称为“猴韵”。他认为清代梁矩章《归田琐记》中的香、清、甘、活四字中的活字即指茶韵。最后他认为,对于韵可谓“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韵不仅是短时的感受,流布也长可达百千年。现在研究兰花和对艺兰事业有贡献的,称之为“楚骚遗韵”,典出楚国的屈原崇尚兰花的高洁香远;对集中描写和体现汉唐文化的作品、展示称之为“汉风唐韵”或“大唐遗韵”。在小的方面,弹琴的“指韵”,书画的“笔韵”、“墨韵”;曲艺“京韵大鼓”也指历代北京之风味气韵,非指语音之韵,这些例子说明,形成韵是需要时间积淀的,是需要千万人共识确认的。茶韵,在大的方面就是中国的茶和中国的历史,地方风土,审美标准和个人修养的总和,非指茶的形、色、香、味,指一种精神境界,属茶外之味。小的方面是人在品饮茶汤之后产生愉悦、空灵,瞬间的迷幻和浮想联翩的境界,也是茶外之味。因为都是茶赋予的,故为茶韵。

人生如禅茶,香自沉浮来


人生如禅茶,香自沉浮来

一个屡屡失意的年轻人来到普济寺,慕名寻到老僧释圆,沮丧地对他说:“人生总不如意,活着也是苟且,有什么意思呢?”

释圆静静听着年轻人的叹息,末了吩咐小和尚说:“施主远道而来,烧壶温水。”

稍顷,小和尚送来了温水。释圆抓了茶叶放进杯子,用温水沏了,茶叶静静地浮着。年轻人不解地询问:“宝刹怎么用温水泡茶?”释圆笑而不语。年轻人喝一口细品,不由摇摇头:“一点茶香都没有呢。”释圆说:“这可是名茶铁观音啊。”

释圆又吩咐小和尚:“再去烧壶沸水。”稍顷,小和尚提着一壶沸水进来。释圆又取过一个杯子,放茶叶,倒沸水。茶叶在杯子里上下沉浮,丝丝清香不绝如缕。释圆又提起水壶注入一线沸水,茶叶翻腾得更厉害了,一缕更醇厚更醉人的茶香袅袅升腾。释圆如是注了五次水,杯子终于满了,那绿绿的茶水,清香扑鼻,入口沁人心脾。

释圆笑着问:“施主可知道,同是铁观音,为什么茶味迥异吗?”年轻人思忖着说:“冲沏的水不同。”

释圆点头:“用水不同,则茶叶的沉浮就不一样。温水沏茶,茶叶轻浮水上,怎会散发清香?沸水沏茶,反复几次,茶叶沉沉浮浮,终释放出四季的风韵:既有春的幽静、夏的炽热,又有秋的丰盈和冬的清冽。世间芸芸众生,又何尝不是沉浮的茶叶呢?那些不经风雨的人,就像温水沏的茶叶,只在生活表面漂浮,根本浸泡不出生命的芳香;而那些栉风沐雨的人,如被沸水冲沏的酽茶,在沧桑岁月里几度沉浮,才有那沁人的清香啊。”

说茶道韵


《说文解字》:“韵,和也。从音,员(匀)声”;《玉篇》:“声音和曰韵”。员即圆字的简写,圆浑之圆:匀为韵之简写,调匀之韵。韵为圆浑和谐的意思。

韵从声音一扩大,就有了“神韵”、“气韵”、风韵、家韵、韵宇,等等。除韵宇指人的器量胸怀,家韵指一户人家的处世作风外,都指在人体状貌基础上呈现的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美的感官反应。

茶之韵,味也。简而言之,茶韵即各种名茶的独特韵味或风韵。善于品茗的人,都讲究欣赏茶韵,特别是各种名茶的独特韵味。如:武夷岩茶有“岩韵”、铁观音有“观音韵”、冻顶乌龙有“喉韵”、凤凰水仙有“山韵”、龙井茶有“风韵”……欣赏名茶的这些独特的韵味,是一种艺术的享受。

中国古代文人和茶有不解之缘,可以说没有古代文士便不可能形成以品为主的饮茶艺术,不能实现从物质享受到精神享受愉悦的飞跃,也就不可能有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文人雅兴风流,是中国茶文化最有韵味的篇章。(余悦《中国茶韵》)

中国茶韵古已有之。“茶之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陆羽《茶经》)建茶“擅瓯闽之秀气,臻山川之灵禀”(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使佳茗而饮非其人,犹汲泉以灌蒿莱,罪莫大焉。有其人而末误用其趣,一饮而尽,不暇辨味,俗莫甚焉。”(屠隆《考粲余事》)明代,在武夷品茶颇得岩韵真谛的陈雨诗云:“毫尖似雪细于丝,活水须烹品色时。只许素人来共啜,莫教肉鄙酒徒知。”(徐表然《武夷九曲志》)由茶及人,又由人及茶,循环往复,而韵高致清,这就是古代的“茶韵”。

谈论茶文化时,“韵”字不一而足。“韵致”、“风韵”、“岩韵”、“音韵”、“喉韵”、“山韵”,等等,既流行于品茗者的口头,更见于诗文典籍。唐末五代人徐寅赞武夷岩茶:“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宋代宋庠《谢故人惠建茗》曰:“左砺沸香殊有韵,走瓷涵绿更怀空。”元代李德载《阳春曲?赠茶肆》中曾两次写到“风韵美,唤醒睡希夷”、“风韵煞,到底属陶家。”明代李时勉《章郎中送茶》曰:“玉堂曾是夸风韵,何以陶潜乐醉眠。”许次纾《茶疏》言:“韵致清远,滋味甘香,足称上品”。《黄山志》上有:“莲花庵旁就石缝养茶,多清香冷韵,袭人断腭,谓黄山云雾茶。”

中国茶韵涵盖着茶俗、茶道、茶艺。“有韵则生,无韵则死;有韵则雅,无韵则俗;有韵则响,无韵则沉;有韵则远,无韵则局。物色在于点染,意态在于转折,情事在于犹夷,风致在于绰约,语气在于吞吐,体热在于游行,此则韵之所由生也。”

感受禅茶意韵


岩茶有岩韵,铁观音有观音韵,绿茶有幽韵……茶韵之说素来已久,那么什么是茶韵呢?恐怕没有一个人能真正说得清楚。真正的喝茶是要调动全身的官能来参与的,用眼睛去鉴赏茶色,用耳朵去听高冲低泡的声音,用鼻子去闻氲氤的茶香,用舌头的味蕾去品尝茶味,用双手去泡茶、沏茶、倒茶、举杯,再通过眼、耳、鼻、舌、身把末梢的官能感觉传递给心灵(意),在心里把对茶的颜色、声音、香气、味道、触感的结果进行整合而产生一定的意识(法),最后在心里所意会到的就是我们常说的茶韵。茶韵产生的流程正是佛法中“六根”(生理)对“六尘”(物理)的摄受而产生“六识”(心理)的过程。

关于茶韵的描述不胜枚举,但大都停留在感性的认知。如清代学者梁章钜在《归田琐记》中把武夷茶的韵用“香、清、甘、活”四字来概括。这无非从色、声、香、味去记录官能感受,并非真正的茶韵。他又说“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这“悠然心会”、“难与君说”的“妙处”才是真正的茶韵。既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那所有的文字描述和语言记载都是不准确的、不全面的。如苏东坡形容建茶“森然可爱不可慢,骨清肉腻和且正”、乾隆皇帝“就中武夷品最佳,气味清和兼骨鲠”的诗中都提到武夷茶中有“骨”的存在,后人因此把岩茶的韵定位为“岩骨花香”。花香能闻出,但茶中之“骨”为何物?无人知晓。

如果一定要在文字中寻找茶韵的记载,卢仝的《七碗茶诗》倒可以管窥一二: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但是,喝茶能喝出“两腋清风生”、“乘此清风欲归去”感受的能有几人?再者,这种茶韵只是一己的心领神会,他人并不一定能感同身受,往往不为他人所信。茶韵和禅机一样都是不可说、道不明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如果一定要拿来说,那未免有诱导或心理暗示之嫌。

当年大慧禅师把号称禅门第一书的《碧岩录》雕版付之一炬,就是主张禅在悟,而不在学。禅的感受正如“禅”字“示单”的构字之意,是一种很单独的、很个体的。同样,茶之韵乃人在草木间的感受,浓淡由己,冷暖自知。

从谂禅师:且坐吃茶自悟自性


且坐吃茶自悟自性

自从谂禅师开启以茶入悟的法门之后,丛林中多沿用赵州的方法打念头,除妄想。例如,杨歧方会,一而云:“更不再勘,且坐吃茶”,再而云:“败将不斩,且坐吃茶,”三而云:“柱杖不在,且坐吃茶。”又如,僧问雪峰义存禅师:“古人道,不将语默对,来审将甚么对?”义存答:“吃茶去。”再如僧问保福从展禅师:“古人道非不非,是不是,意作么生?”从展拈起茶盏。还有,人称“百丈(道恒)有三诀:吃茶、珍重、歇、”(均载《五灯会元》)清代康熙年间,著名法师祖珍和尚为僧徒开讲说:“此是死人做的,不是活人做的白云恁么说了,你若不会,则你俱是真死人也,立在这里更有什么用处,各各归寮吃茶去。”(《石堂揭语》)。清代杨悼《游牟山资福寺呈霞胤师》诗云:“赵州茶热人人醉,卧听空林木叶飞。”至今杭州龙井附近,悬有古楹联:“小住为佳,且吃了赵州茶去;曰归可缓,试闲吟陌上花来。”总之,饮茶不仅可以止渴解睡,还是引导进入空灵虚境的手段。无怪乎,中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1989年9月9日为《茶与中国文化展示周》题诗曰:

七碗爱至味,一壶得真趣。

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

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也题诗:“赵州法语吃茶去,三字千金百世夸”。

在禅宗眼里,任何事物都与道相通。“一切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永嘉大师禅宗集证道歌》)“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景德传灯录》卷六)这里,最关键的是一个“悟”字,如一味追求俗世行为,就会“蒙蔽其真识,不可救药,终不悟也”。就正如求佛保佑的人,也是以一定的功利为目的,从而经常会成为悟的束缚。禅宗强调自悟自性,也就是对本性真心的自悟。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清幽茶韵自倾心》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