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昆明九道茶主要流行于中国西南地区,以云南昆明一带最为时尚。泡九道茶一般以普洱茶最为常见,多用于家庭接待宾客,所以,又称迎客茶,温文尔雅是饮九道茶的基本方式。因饮茶有九道程序,故名“九道茶”。

一是赏茶:将珍品普洱茶置于小盘,请宾客观形、察色、闻香,并简述普洱茶的文化特点,激发宾客的饮茶情趣。

二是洁具:迎客茶以选用紫砂茶具为上,通常茶壶茶杯、茶盘一色配套。多用开水冲洗,这样既可提高茶具温度,以利茶汁浸出;又可清洁茶具。

三是置茶:一般视壶大小,按1克茶泡50-60毫升开水比例将普洱茶投入壶中待泡。

四是泡茶:用刚沸的开水迅速冲入壶内,至3-4分满。

五是浸茶:冲泡后,立即加盖,稍加摇动,再静置5分钟左右,使茶中可溶物溶解于水。

六是匀茶:启盖后,再向壶内冲入开水,待茶汤浓淡相宜为止。

七是斟茶:将壶中茶汤,分别斟入半圆形排列的茶杯中,从左到右,来回斟茶,使各杯茶汤浓淡一致,至八分满为止。

八是敬茶:由主人手捧茶盘,按长幼辈份,依次敬茶示礼。

九是品茶:一般是先闻茶香清心,继而将茶汤徐徐送入口中,细细品味,以享饮茶之乐。

CY260.com编辑推荐

大理“三道茶”


早在南诏时期就有饮用三道茶的习俗,茶具和制作方法在当时就很考究。托盘用黑漆木制作,烤茶用拳头大的黑色土陶罐,使用白瓷蓝釉花的无耳茶盅。茶盅有小、中、大三种,按顺序分别在每道茶使用。茶叶一般是大理感通寺出的感通茶或下关沱茶,水以苍山溪水或龙潭水为上。

事实上,白族三道茶也是烤茶的一个变种。第一道是“苦茶”,即在火盆上支三角架,将小土陶罐底部预热,待发白时投入茶叶,抖动陶罐使茶叶均匀受热,待茶叶烤至焦黄发香时,冲入少量开水,煮沸后倒入牛眼盅内;第二道“甜茶”是在烤的基础上,加上切细的乳扇、核桃仁、芝麻、红糖等,寓意人生在世历尽沧桑,苦尽甘来。第二道茶的关键是乳扇不能炸,只能烤;第三道“回味茶”是在茶杯中放入花椒数粒、生姜几片、肉桂、蜂蜜和红糖少许,寓意着岁月漫长、酸甜苦辣、回味无穷。讲究的还要用松籽仁和核桃片做成一只欲飞“蝴蝶”漂在茶水中。

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白族三道茶被赋予了更深厚的旅游文化内涵,每道茶之间都伴有歌舞,参与者一边看赏心悦目的歌舞,一边喝三道茶,回味“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人生境界。

《茶可道》


中国人,喜欢喝茶,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普及性强,正如宋人李觐所说的那样:“君子小人靡不嗜之,富贵穷贱靡不用也。”尽管喝茶之人多,但能喝出情味者少;能喝,且能“道茶”的人,则又少之又少。

女作家潘向黎,喜欢喝茶,且能“道茶”。曾经连续四年为《新民晚报·夜光杯》写“茶话”专栏,累而成文,终结为《茶可道》一书,由三联书店出版。

我读其书,便觉茶香氤氲,唇齿生香;有清风明月,心地爽澈宁静之感。觉得这“闲书”中,每每让人有所得。

得其“识”。识,自然是指有关茶的知识。书中,有关茶的知识,罗列甚丰。诸如,茶的种类、产地、品性,各种茶的制作程序,饮茶的历史渊源,饮茶的环境和氛围,饮茶的种种礼规,茶的命名、分类,茶与水的关系,茶具的赏析等等,不一而足。一本《茶可道》,可以说,是一本现代版的《茶经》,想来,纵是那陆羽复生,读了《茶可道》一书,也定然会啧啧称赏。要紧的是,作者在文章中介绍这些有关茶的知识的时候,不干瘪,不滞涩,正如茶之流淌,有一份天成的韵致。

得其“趣”。好的“闲书”,应当有味,有情趣。《茶可道》正是这样一本好书。情趣,来自作者的博识,来自作者的品位。作者有情趣,其文,才趣味盎然。《茶可道》一书,不仅写茶,更是在写中国,乃至于世界的茶文化。在书中,作者广征博引,诗词章句、文人笔记、地域风俗、名人轶事等,信手拈来,为我所用。特别是“茶人”十二章,写白居易对茶的一往情深,醉翁欧阳修的茶仙本色,赵佶的“风雅绝代衰天子”,张岱对茶的绝妙品鉴等,把文人与茶的关系,写得饱满淋漓,摇曳生姿。读之,觉得满纸生香、生色,文化意蕴,浸透纸背。一书在手,满室芬芳。

得其“理”。理,是道理,是人生的哲理,也是禅理。饮茶,是一件安静的事,是一件风雅的事。一杯一杯地饮着,能涤荡俗尘,能澄澈心灵,能使人有所悟,悟得些人情事理。潘向黎写饮茶的文字,常有所悟,每有妙“理”出焉。例如,她写苏东坡的饮茶,“一盏茶,他痴迷时没人说得过他,等到他放下时,一转身就是如此开阔通透的境界。”哪儿是饮茶?简直就是写苏东坡的执着,和拾得起放得下的人生大襟怀。一把晶莹剔透、包浆的紫砂壶,潘向黎看到了什么?看到的是人生的修炼和境界,她说:“人生的境界,是需要漫长时光的打磨的,年轻的棱角和充沛的元气不能代替漫长的修炼……”恰如那把包浆紫砂壶。类似这样的感悟,悟得的“情理”,文章中,比比皆是。如粒粒珍珠,散布其中,晶莹而光亮着。你的阅读的过程,便成为了一种生命品格提升的过程。

得其“文”。文,是语言,是文脉,是风格。这样闲适的文字,是离不开精妙的语言的。潘向黎的语言,闲适、灵快,淡雅、意蕴,自然舒脱的叙述中,每有逸趣和哲理生发。一路读来,如行山阴道上,枳花积明,明艳烂漫,让人目不暇接,情难以收。禁不住地随着她去饮茶,去闲适,去萧散,去享受人生的快意……

潘向黎说:“关于茶,其实还有许多想写的:茶馆、茶俗,具体品种茶的品赏,中外茶文化的互相影响……‘茶’本身就不可穷尽,茶可道但难以道尽。”潘向黎“道茶”,意犹未尽,我们期待着她继续“道茶”。

人生几道茶,哪道难喝?


品味人生,就如品味云南大理有名的三道茶。三道茶指上三次茶之意,每道茶烤煨方法与配料都不一样。第一道茶:其味甚苦;第二道茶:苦中带甜;第三道茶:淡淡有味。

茶如人生。三道茶,代表了三种人生境界。

青年是道苦茶

苦学本领,增长见识,拓宽视野,苦拚未来,与命运相搏击,奋力铺就人生基石。人生处处是考场,唯青年时期最多最难最关键,也最复杂最凶险最富戏剧性。每一场青年考,都是苦心苦力苦行程。

吃苦是青年的必修课。食不必奢华,充饥暖胃就行;衣无需锦丽,蔽体保暖就好;行不必车马,抵达目的地,安步当车也好。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是对青年寄予的厚望。苦,是上苍馈赠给青年的最好礼物。

良药苦其口,利于病;青年茶苦其味,利于人。苦青年,才有甜未来。

人之秋,为中年。收获,是中年的关键词。爱情完美,家庭幸福,母慈儿孝,心宽体胖,事业如日中天,实力如鼎矗立。中年是人生的甜筒,品味中年,进口冷滋滋,甜津津,入肚却暖哄哄,甜丝丝,是难得一品的如饴甘味。中年是一首清甜的歌,旋律如纯白的奶糖,散发香浓的醇味,音符像浓郁的咖啡糖,飘散沧桑的甘味。

人到中年有好福,酣享甘甜,好似在人生甜海里来回畅游。

莫道老来万事休,此时风景最迷人。老年,往事历历,青年的苦,中年的甜,都是回忆的佐料。往事经时间风干,老来就着思念下酒,那是深度的迷醉。有道是,老来人更俏。此俏是岁月的屐痕闪着点点金光,光阴的故事动人的诉说。晚年,记忆是雨后深巷里的茉莉花,无处寻花,却于若有若无当中,顿感清香弥漫,无处逃遁。

不经时光浸染,开不出灿烂的人生之花来。俗话说:家有一老,胜过一宝。老的好处在于回首漫漫人生路,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人生哲理、生命追问和终极关怀,统统汇成一个深不见底的碧潭,浓缩世间所有的好或者不好,供人资鉴,是人生的至宝。

人生晚年,是时光累积的生命厚度,是人生航程中,永不倾覆的指路航标。

三道人生茶,道道有真味。莫叹人走茶凉,也莫悲茶尽杯空,茶暖茶凉,茶盈茶空,都是人生味。浮生若茶分三味,有苦有甜也有回味,此时的苦,不必悲叹,自己的甜,也不必自骄,诸般滋味都会化成一道浓香而漫长的回忆。记忆长着翅膀,会带我们在万般滋味里,自由自在地飞翔。

解密白族三道茶


去云南旅游的朋友很多都会去到一个叫做喜洲的地方,那个聚居着很多白族。那里的白族居民会用一道很具特色的茶,欢迎所有去那参观的游客朋友,那道茶就叫做——白族三道茶。

三道茶,是云南白族招待贵宾时的一种饮茶方式,属茶文化范畴。驰名中外的白族三道茶,以其独特的“一苦、二甜、三回味”的茶道早在明代时就已成了白家待客交友的一种礼仪。

白族三道茶,白族称它为“绍道兆”。这是一种宾主抒发感情,祝愿美好,并富于戏剧色彩的饮茶方式。喝三道茶,当初只是白族用来作为求学、学艺、经商、婚嫁时,长辈对晚辈的一种祝愿。应用范围已日益扩大,成了白族人民喜庆迎宾时的饮茶习俗。

有关白族三道茶,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在很久以前,在大理苍山脚下,住着一位手艺高超的老木匠。他带有一个徒弟,学了多年还不让出师。一天,他对徒弟说:“你作为一个木匠,会雕会刻,还只学到一半功夫。要是跟我上山,你能把大树锯倒,锯下板子,扛得回家,才算出师。”徒弟不服气,就跟着师父上山,找到一棵大麻栗树,立即锯起树来。但还未等徒弟将树锯成板子,已觉口干舌燥,只好恳求师父让他下山取水解渴,但师父不依。到傍晚时分,还未锯完板子,徒弟再也忍受不住了,只好随手抓了一把树叶,放进口里咀嚼,想用来解渴。师父看了徒弟又皱眉头,又咂舌的样子,笑着问徒弟:“味道如何?”徒弟只好实说:“好苦啊!”师父这时才语重心长地说:“你要学好手艺,不先吃点苦头怎行啊?”这样一直到日落西山,板子虽然锯好,但徒弟已筋疲力尽,累倒了。这时,师父从怀里取出一块红糖递给徒弟,郑重地说:“这叫先苦后甜!”徒弟吃了这块糖后,觉得口不渴了,精神也振作了。于是赶快起身,把板子扛回家。从此以后,师父就让徒弟出师了。分别时,师父舀了一碗茶,放上些蜂蜜和花椒叶,让徒弟喝下去后,问道:“此茶是苦是甜?”徒弟答曰:“甜、苦、麻、辣,什么味都有。”师父听了,哈哈大笑,说道:“这茶中情由,跟学手艺、做人的道理差不多,要先苦后甜,还得好好回味。”自此开始,白族的三道茶就成了晚辈学艺、求学时的一套礼俗。以后,应用范围日益扩大,成了白族人民喜庆迎客,特别是在新女婿上门、子女成家立业时,长辈谆谆告诫晚辈的一种形式。

白族三道茶,以前,一般由家中或族中长辈亲自司茶。现今,也有小辈向长辈敬茶的。制作三道茶时,每道茶的制作方法和所用原料都是不一样的。

第一道茶,称之为“清苦之茶”。制作时,先将水烧开。再由司茶者将一只小砂罐置于文火上烘烤。待罐烤热后,随即取适量茶叶放入罐内,并不停地转动砂罐,使茶叶受热均匀,待罐内茶叶"啪啪"作响,叶色转黄,发出焦糖香时,立即注入已经烧沸的开水。少倾,主人将沸腾的茶水倾入茶盅,再用双手举盅献给客人。由于这种茶经烘烤、煮沸而成,因此,看上去色如琥珀,闻起来焦香扑鼻,喝下去滋味苦涩,故而谓之苦茶,通常只有半杯,一饮而尽。

第一道茶告诫人们人生之苦,创业之苦。人生之路,凡事苦先行,人们常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面对苦境、困境,我们唯有学会忍耐,在岁月的侵蚀中苦涩的成长,慢慢才能品出茶的芳香清甜,体会出人生的多汁多味。

第二道茶,称之为“甜茶”。当客人喝完第一道茶后,主人重新用小砂罐置茶、烤茶、煮茶,与此同时,还得在茶盅内放入少许红糖、乳扇、桂皮等,待煮好的茶汤倾入八分满为止。

第二道茶寓意人生的甘境。风雨过后总会见彩虹,经历过人生无数的风吹雨打,饱经困苦的煎熬,岁月的侵蚀后,才能真正体会这甘甜的滋味,才能真正收获人生的美好。这份甜,是对勤劳的肯定,对付出的回报,也是对自己最好的交代,给自己最好的礼物。

第三道茶,称之为“回味茶”。其煮茶方法虽然相同,只是茶盅中饮第三道茶时,一般是一边晃动茶盅,使茶汤和佐料均匀混合;一边口中“呼呼”作响,趁热饮下。这杯茶,喝起来甜、酸、苦、辣,各味俱全,回味无穷。它告诫人们,凡事要多“回味”,切记“先苦后甜”的哲理。这道茶代表的是人生的淡境。一个人的一生,要经历的事太多太多,有高低,有曲折,有平坦,有甘苦,也有诸如名利、权势、富贵荣华等等的诱惑。要做到“顺境不足喜,逆境不足忧”,需要淡泊的心胸和恢宏的气度。如果一味沉湎于成功或失败之中,把身外之物看得太重,太过执着,就会作茧自缚,陷入生活的泥潭不能自拔,丧失了许多人生乐趣。所以,这道茶清清楚楚地告诉我们:对于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我们不妨看得轻些淡些,不要让生命承受那些完全可以抛弃的重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人生境界。

普洱茶马商道


清雍正十三年(1735)思茅设驿,专开从到易武的茶马道,此道从思茅向南行,经黄草霸—卡房—高酒房—勐班—补连—补岗—椅邦—曼拱—曼乃—镇越易武,行程七天,全长535华里,是思茅通往勐腊、易武、倚邦、曼拱、革登等普洱六大茶山的茶马通道,清朝廷上贡的(女儿红)就是从这条驿道运出的,这是一条有一.五公尺宽的石铺大道,它沿着原始蜜林遮盖的山岗竹头,绕着重重唆岭,从思茅通到勐腊易武,这条茶马道用的石头,全是河里的硬沙石,思茅县志办姜定忠先生考查过,小石如方斗大,大石宽三十多公分,长一公尺多,重2-3公斤,而路边连一个石子都没有,石头全部是从其他地方抬来镶起来的。据史料中载:民国3年(1914),普思沿边行政总局局长柯树动招佣临时工程队修开,当时百性称它为“柯家大道”。这条茶马道经过的(卡房),海拔为1527公尺,是当时设在这里的一个检查站,由内地或六大茶山出进马帮驮运的茶叶货物等都要检查,交纳关税,才可以走,故得此地名:“卡房”,而过去就是高酒房是路途上的食缩地,海拔为1530公尺,山高水甜,用这里的水烤出来的酒,滋味高,酒度浓,加上此地不沾村,成了过路茶马商帮必缩之地,赶马的或行卖商人到了这里,牛马一歇,先要一碗热茶下肚,再要上一瓶老酒,几碟小菜,主人发了才,盖了一栋雕龙书凤的青砖白瓦四合楼院,被人称(高酒房),因此,高酒房也就成了这茶马道上的地名。

思茅澜沧茶马商道

民国时期,思茅到澜沧的驿站,从思茅向西南行,经整碗—翠云—糯扎—火烤寨—油炸房—锦章—澜沧,路称七天,470华里,从澜沧雪林出境可至面甸腊戍。从澜沧—勐连—芒信出境至面甸万霍道,由澜沧至西盟出境于面甸大道小径相接,是边贸传统商道,民国时期,澜沧景遇茶山是普洱茶产区之一,年产茶叶800多担,外地商人赶着马帮从思茅到澜沧景遇茶山购茶叶达到昆明,西藏或面甸销售。

思茅江城茶马道

民国时期,思茅至江城的茶马商道,从思茅向东南行,经倚象霸—石高箐—曼克老—营盘山—阿树—江城,七个马站,400华里,从江城出口茶叶的商道是由江城李仙江坝留渡口顺江而下至越南莱州,水路约200华里,行程五天,可直达港口海防,再海运香港,从江城到几个邻县和老挝勐鸟、越南莱州的驿道里程和茶商马帮站口,据《江城县志》载,有以下几条:1、由江城到墨江520华里,计八个马站;江城勐烈街—河口—半边寨—曼兴—龙塘街—三星街—着落—墨江县城,2、由江城到普洱420华里,计六个马站;江城勐烈街—三家村—丫口寨—曼兴—铁厂河—草皮街—普洱县城。3、由江城到镇越易武350华里;计五个马站:江城勐烈街—阿树—曼汗—曼乃—曼丽—易武。4、由江城到老挝勐鸟120华,计二个马站。5、江城勐烈街—大路边—老挝勐鸟。

普洱思茅通国外茶马商道

中国昔日对外交流的第五条通道即是茶马古道,形成的历史已上千年,其中基本路线有两条:第一条茶马古道是从云南的思茅普洱出发北上,经大理、中甸、察隅、波密、拉萨、日客则、讲孜、亚东、柏林山口分别到面甸、尼泊尔、印度;另一条是四川的雅安出发,经康定、昌都到尼波尔、印度。云南学者木宵弘、陈宝玉等,90年前会实地考查过第五条通道—滇藏川茶马古道,在《滇藏川、大三角、文化探秘》一书中载,路线从普洱茶乡的思茅普洱开始北上经景谷—景东—南涧—下关—大理—丽江—中面—德钦—梅里雪山—西藏甲朗—碧土—察隅—印度、面甸。木宵弘先生他们从甲朗到碧土—扎玉—左贡—田妥—帮连到过昌都。从木先生标记的茶马古道线来看,从西藏帮连通白马—然鸟—扎木(波密)—林芝—米林—郎县—加查—乃东—泽当—穷结—扎里—贡嘎北向曲水—拉萨。又从贡嘎西向通浪卡子—江孜—日客则—拉孜西下通定日—门哈帕—镍拉木—尼泊尔。

另外还有一条是从思茅到国外的(新茶路),美籍学者娄杨丹桂女士在《新茶路考》论文中说,路径大体是这样的:沱茶从思茅发至腾衡,然后进面甸的米支那,八模和满得列(曼德勒),可分为两条路:马帮路和汽车路,一条是从满得列装火车至仰光港口,另一条从仰光装上英国p&;0输船海运至印度加尔各答港口,从加尔各答又装火车向南运往西里古里,之后装上缆车向北运送到葛伦堡的十里区,这里是云南沱茶的交货地点,等待接货的藏族马帮将茶用骡马驮回西藏。行走大约要18天至20天才到达拉萨,路径由葛伦堡过土大桥,进锡金地界,往北上山到干托克,从干托克由马帮又翻回惹嘎拉山口进西藏的亚东关口,经帕里、讲孜最后到达拉萨,这条新路是二使世纪初由在印度经商的纳西族杨守其先生首创成功的。

佛海通国外茶马商道

由佛海出口的紧茶,除少数销售于不丹,锡金及尼泊尔一带而外,大多数皆运入西藏方面销售,并没有完全外销,由思茅经下关、大里、阿墩子入藏,需要三四个月的马程才到拉萨,而由佛海经面甸到拉萨不过三四十日。

佛海复兴茶号老板李拂一先生在《佛海茶区概况》中说:佛海茶叶运面甸景栋、瑞仰、仰光、印度加尔各答、葛伦堡到西藏拉萨。由仰光再换船三日或四日至东即加尔各答上岸,由加尔各答再上火车,北运至西里古哩。由西里古哩用牛车或汽车运抵加嶙崩。锡泊至仰光须三天至五天,到达加嶙崩最快须一个月之期,这是过去佛海销售给藏族茶叶的唯一出路。

后来面东公路修至公信(又作贵兴),佛海茶叶出口,还有一部分舍西北锡泊路线而道西南孟艮路线的。由佛海西南行经孟艮,再西行经打崞而至公信,马程竟十四日。由公信交汽车运连瑞仰和海和,然后换火车再西行至大市。由大市直向仰光,至少可减少四五日行程

民国20年至27年以来,缅东公路由公信延至孟艮土司地,由佛海至孟艮(景东)一段马站为期仅亦不过一周。由孟艮两日之汽车可至瑞仰,再一日直快火车即可到达仰光。比起西北锡箔路线减少了一半的行程。所以不再取道锡箔之途,每年由佛海出口的茶叶包括圆茶、砖茶、紧茶及散茶等数种。销地遍暹罗、缅甸、印度、尼箔尔、不丹、锡金及西藏等各地,以西藏销量为最大,据统记,民国24年(1935),佛海运销出口一万担,民国26年(1937),运销出口一.六二万担。

白族茶礼“三道茶”


云南大理白族有喝"三道茶"的习俗。它的独特风味是:一苦、二甜、三淡。有好联想和善思考者,把这三味用来比喻人生的"三重境界".比喻,含有哲理,我以为然。

所谓"三重境界",指青春、中年、老年三个时期。平日常说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莫等闲,白了少年头",都是劝规年轻人要吃苦耐劳。把青春喻为喝苦茶,犹如农民必须在春天辛苦地播种、插秧、耕耘一样,苦中孕育着希望。有首《七苦诗》说得好:"苦苦苦无限,不苦苦无穷。苦尽甘来日,方知苦是功。"青春期喝过苦茶,中年期便能喝上甜茶,恰如农民春天苦苦劳作,到秋季可尝丰收的甜头。这种先苦后甜的经历,老年人该有深切的感受吧。

那么,为什么把老年人喻为一道淡茶呢?这比喻,意味深长,道出老年人生的轨迹(归结)和情操。

大家知道,作画讲究浓淡。浓,工笔重彩,如富贵牡丹;淡,意笔水墨,如出水芙蓉。浓其所浓,是一种美;淡其所淡,也是一种美。作文也讲究浓淡,有人,尤其是年轻人,喜欢词藻艳丽,意象灿烂;有人,特别是年长者,追求理明字顺,冲淡自然。艳丽,不失一种美;冲淡,则是另一番美。清代许印芳说:"功候深时,精义内容,淡语亦浓;宝光外溢,朴语亦华。"(《与李先生论诗书跋》)可见,浓与淡,并非绝对排斥。喻老年人喝淡茶,其所寓深意在于:一是老年人多世事洞明,看透人生,故与世无争,淡泊于名利;二是老年人多机体渐衰,安于清闲,故不求奢欲,满足于饮食的清淡素净;三是老年人多宽宏大度,偶遇磨擦,冷静自若,故不急不躁,能够恬淡处之。这种淡泊、清淡、恬淡的待人接物,是涵养功夫到家的表现,是德行渐趋炉火纯青的标志,是渴望返朴归真的象征。因此,老年人的淡化心态,不是消极颓唐,自惭形秽;而是胸襟坦荡,自知之明;老年人的淡化处世,是安祥神韵的风采,是洁白纯清的心灵美,是可自我欣慰而心安理得也。

茶之九德 福鼎白茶


清、香、甘、和、空、俭、时、仁、真,谓茶之九德。

清:可以清心。名茶多出产于深山幽谷中,外形清秀,香味清幽,最具有大自然的清明灵秀之气,最能清人心神。

香:如兰斯馨。茶有真香,香气悠远深长,起人幽思,极品茶还应具有兰花般高雅的香气。

甘:苦尽甘来。茶有真味,滋味甘淡清醇,小苦而微甘,耐人品味。

和:中气平和。茶的香、味以“和”为贵,饮茶后应有一种“平和”之气润泽于五脏六腑间,久不能去,谓之和。

空:“五蕴”皆空。茶的香、味又以鲜活、空灵为贵,饮茶后不留不滞,就叫做空。

俭:饮而有节。茶不可多饮,不可过饮;茶品及茶具不可过求奢侈,总以节俭为茶人美德。

时:知时而动。采之以时,造之以时,投之以时,瀹之以时,饮之以时。茶之时义大矣。

仁:生仁爱心。茶德仁,自抽芽、展叶、采摘、揉碾、发酵、烘焙到成茶,要经历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这是对苦难的升华,也是对道德的升华,所谓“杀身成仁”,茶之谓也。仁者“爱茶”,唯有仁人志士才能体会出茶的仁德,并生仁爱之心。

真:得天地真情。茶有真香真味,香气清幽,滋味甘淡,能使人领略到大自然的清明空灵之意,不仅能澄心净虑,更能品饮出天地真情,人间真情,甚至悟出茶中“至道”,是为真。其中“俭”字与《茶经》相符,也最能体现茶以及茶人的品德修养;仁德,是茶九德的核心。

道不尽的茶事


在饮品繁多的今天,茶,依然在中国享有特殊地位。中国是茶的起源地之一,是世界上制茶、饮茶历史最悠久的地区,也是将茶事深深嵌入自己文化传承的国家之一。

茶之源

古代的典籍中最早出现茶的文字记载是《诗经》。《邶风·谷风》中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之句。这句中的“荼”到底是茶,还是指苦味的野菜现在还有争论,但这先苦后甘的味道,确是茶味之原。《尔雅·释木第十四》中有“槚,苦荼。”东晋著名博物学家郭璞注此书时写道:“树似栀子,冬生叶,可炙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荼,晚取者为茗,一名荈,蜀人名之苦荼。”学者们虽然对于槚、茗、荈具体是指哪种类型的茶有不同的见解,但基本认为这里的“荼”即是“茶”。西汉中期,著名的辞赋家王褒写了一篇充满诙谐趣味的《僮约》赋,在这篇赋里,他给家里的僮仆立下了职责范围,当中就有“烹荼尽具”(煮茶及清洗茶具),“武阳买荼”(到武阳买茶)两种工作。可以看到,在西汉,茶叶已经成为士人生活中的一种饮品,当时的饮用方法主要是用煮羹汤的方法,而且茶已成为一种专门的商品,可供买卖。成书于东汉的《神农本草经》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可见,古时中国人将茶视为具有神奇解毒功能的食品。中国的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唐代陆羽的《茶经》即说:“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就一股脑儿把这些字都统到“茶”底下了。

如果说唐代以前中国人喝茶的历史还是比较模糊的,到了唐代因着陆羽所撰写的《茶经》,中国人的饮茶进入了有完整的理论与体例的时代。陆羽是个孤儿,自幼生长在寺院之中,长大成人之后,他谢绝了入朝为宦的邀请,行遍半个中国,采茶制茶,品茶觅水,隐居苕溪(今浙江湖州)完成了7000余字的《茶经》。这部书第一次全面记载、论述了茶的起源、产地、效用、生产过程、饮茶器具、饮茶风俗等与茶相关的问题,是茶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标志与总结,亦为中国茶文化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故宋人梅尧臣有言:“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

茶之味

唐代人喝茶法已不似汉代直接摘下煮汤了。为了能让茶叶保持更久时间,并去除其中青涩的草味,人们将茶采下后,放到甑釜里蒸一下,然后将蒸过的茶捣碎,再把茶末放到铁范里压实,制成团饼,然后烘焙、封存。如果要饮用的话,需要经过几个步骤:第一步,把茶饼拿到火上烤,按陆羽的理想状态,烤的时候要不停翻茶饼的正反两面,使其受热均匀,看到茶饼有突起时,拿远一点烤,直至茶叶舒卷展开;第二步,将茶饼放凉,掰小块放入碾中磨成粉末,再用筛子筛一遍,将细末留用;第三步,用风炉煮水,水分为三沸,当水出现“鱼目”气泡,微微有声响时,为第一沸,此时加入适量的盐调味;当水泡从釜边像泉涌般上冲时,为第二沸,用勺子从釜里取一瓢水备用,然后用竹夹在茶釜中心顺着一个方向循环搅动,将量好的茶末倒入釜的中心,片刻之后,茶汤如奔涛溅沫烧开,这是第三沸。此时,要将在第二沸时取出的水倒入釜中止沸,培育汤花(陆氏认为汤花是茶汤的精华);第四步,将煮好的茶分置于小杯中饮用,倒出时将汤花分配均匀。可见,要烹煮出一壶好茶不仅需要精致新鲜的原材料,还需要活水、活火以及丰富的经验和十足的耐心。

煮茶既然要花费如此多精力与时间,绝非一般百姓能享受,反倒成了文人雅士的喜好。煮茶也渐渐地被人们添加了许多文化意涵。关于茶在士人中的流行,许多文字将其归功于唐代禅宗的流行,僧人们要坐禅,为了防止打瞌睡,便饮茶提神,后来发展到“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自邹、齐、沧、济,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饮茶的习俗与禅宗的结合,在饮茶史上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件。禅宗认为人人皆有佛性,欲成佛就须发现自己心中的佛性,而要发现佛性,就必须在思想上开悟。开悟有诸多方法与途径,坐禅渐修只是其中一种,更重要的是见性成佛,顿然开悟。如何让弟子们能明心见悟,变成修禅的关键所在,所以,唐宋两代禅学宗师借助了许多日常生活中的事项来启迪子弟。饮茶之道,一直被认为是提神精进的上品,又有繁琐而严格的工序,自然在唐宋时期大当其道。

茶独特的清香与回味,成为禅味的绝佳注脚,受了禅宗文化影响的士人们,在这过程中也将富有禅意的审美方式倾入对茶的品味之中,成为中国茶文化的“大传统”。在陆羽的眼中,这种审美也延伸到茶具。例如他认为茶碗用越州的青瓷比邢州的白瓷要好,首先越瓷如色泽如玉,而邢瓷如银太过耀眼;其次越瓷如冰晶莹剔透,而邢瓷如雪没有通透之感;再次陆羽认为上好的茶汤呈淡黄色,用越瓷装盛能显得茶汤青翠,而用邢瓷装盛则显得茶汤偏红,流于俗气。从法门寺出土的唐代宫廷所使用的纯金茶具,到宋代的兔毫盏再到明清盛行的紫砂壶,人们对各种茶具的追求也可看出中国文化在饮茶中的传承。至于茶味,唐诗人卢仝的说法最妙,“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将喝茶的种种好处诸如解渴、破闷、增进灵感、快意、了祛凡尘描写得淋漓尽致。尤其是“两腋习习清风生”顿时将饮茶之后超尘脱俗之感点睛道出。苏东坡也有诗云:“仙山灵雨行云湿,洗遍香肌粉未匀。明日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陵春。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戏作小诗君莫笑,从来佳茗似佳人。”将佳茗比作佳人,成为茶诗中一绝作。

茶之道

中国的饮茶之道,一方面由于制茶工艺的进一步发展,由唐宋时期以团茶为主的饮用方法,变成了以散茶为主,在茶叶制作上,由原来的蒸青改为炒青,即将新鲜的茶叶摘下后,采用焙炒的方式脱水留香。这种技术上的转变经历了宋、元、明三代,前后约三四百年的漫长历程;另一方面受宋明理学,尤其是王阳明心学的影响,在其发展上进一步跟“百姓日用”结合在一起,成为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饮品,更成为一些士人的生活方式。

有论者认为唐宋之后茶道在中国衰落,反倒在日本流传下去,其实不然。日常饮用的茶叶从团茶变成散茶后,饮茶程序减化许多,但人们对茶叶的产地、鲜度、煮茶用水、茶器的追求更加精益求精,士人在品茶时更追求“茶有真香”,品赏茶的本味。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在其《茶谱》序言中更是直言饮茶:“本是林下一家生活,傲物玩世之事,岂白丁可共语哉?”明遗民杜浚,一生清贫,唯嗜茶如命,将饮过的茶叶渣存留下来,每年为其筑坟,还特地写过一篇《茶丘铭》来阐述自己与茶的关系:“吾之于茶也,性命之交也。性也有命,命也有性也……吾好茶不改其度……有绝粮无绝茶也。”将饮茶视为自己生命中至为重要的活动。在《红楼梦》中还可以看到妙玉对饮茶的“执着追求”,被她认为“俗人”的人喝过的茶具要扔掉,喝多过三杯,便是“牛饮”,招待重要的客人,自要用花费许多时间精力收集的雪水来煮茶,更遑论要拿上品好茶来了。

饮茶风气在文人雅士之中广为盛行,在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普通百姓饮茶虽不能如文人雅士般追求精致,但从最初的功能来说,茶可清毒解渴,却是日常生活必需之物。因此,民间一直流行煮茶,后来将其他食物与茶同煮,以消除茶的生涩之味。明代的《金瓶梅》第七十二回,写到潘金莲给西门庆泡了一杯茶,“从新用纤手抹盏边水渍,点了一盏浓浓艳艳,芝麻、盐笋、栗丝、瓜仁、核桃仁夹春不老海青拿天鹅,木樨玫瑰泼卤,六安雀舌芽茶,西门庆刚呷了一口,美味香甜,满心欢喜。”这盏茶中除了六安雀舌芽是正儿八经的茶叶之外,竟然加了10种其他辅料。现在蒙古的奶茶、西藏的酥油茶、客家的擂茶均是这种饮茶方式的留存。民间喝茶更直接省便的方式即是拿大杯或大壶泡了。由清至民国,茶馆遍及全国,茶馆里给普通百姓喝的茶即是拿大壶冲泡的,去茶馆喝茶方便实惠,既解了渴,也可到茶馆歇歇,跟南来北往的人聊聊天,吹吹牛。家长里短、各地新闻,甚至古人头脑中的“世界”大势,都在茶馆中聚集、扩散。“泡茶馆”“坐茶馆”这些词语,十分形象地刻画了百姓与茶馆的关系。此类茶馆在今日中国已较少见,但广式茶楼却又兴起,与亲朋好友一起,叫上一壶茶,点上几个点心,就着茶吃下去,可消磨半天时光,与泡茶馆颇有相似之处。

茶之传播

中国茶和茶文化向外传播的历史同样悠久。茶叶一方面与中华文化、佛教相结合,经由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广播海内外,如唐宋时代日本派遣到中国的大量遣唐使,在学习中国文化的同时,将饮茶的习惯也带回了日本。之后,日本的饮茶仪俗与禅宗相结合,形成日本茶道;另一方面,伴随着茶叶贸易,中国的茶与茶文化也向欧洲、美洲进行传播。十七世纪中国的饮茶习俗传入英国,并成为宫廷中的“时髦”饮品,英国皇室经常在宫廷中举办茶会,引起社会各阶层效仿。十八世纪时,茶已成为英国人的普遍饮品,之后的英国政府为了能得到更多的茶,想尽办法从中国移植茶树与茶种,学习制茶技术,甚至为了茶叶发动了贸易战争。

今日,饮茶已成风靡世界的一种生活方式,日本的茶道、英国的下午茶,也都成了他们自己民族的特征。在中国,茶经历数千年的流变,已然成为人们“柴米油”生活的一部分,品茶成了中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深入骨髓,是中国人的一种文化基因和文明符号。不同的人在茶中品出了不同的味道,人生百味,尽付一碗茶中。

通透人生三道茶


通透人生三道茶

在云南大理古城漫游,听当地人推荐,这里是白族聚居区,其民俗民居颇有特色,于是欣然前往。当我们酒足饭饱、悠闲品茗之时,不妨让饱含智慧的茶香浸淫于我们生命之中,感悟人生如茶的真谛,神往宜人的茶香妙谛!

一方精致小巧的木漆托盘,并排盛放着三小杯或清冽或浓酽的茶汤,雪白的瓷杯、馨香的茶味,氤氲着浓浓的茶文化气息。根据指点,客人从右至左依次捧起茶杯,小口地啜饮,感觉茶味各不相同。第一杯,茶水色泽酽酽的,香气扑鼻,只有小半杯,入口清苦,在舌尖可以领略茶水苦凉清香的况味;第二杯,茶汤倾入八分满,除了茶叶,还添加了少许红糖、乳扇、核桃仁等,因此分外甘甜,但又甜而不腻,教人不由得一饮而尽;第三杯,茶约六七分满,茶汤中内容更丰富,有蜂蜜、少许炒米花、若干粒花椒、桂皮、姜片等,我们学着主人样,一边晃动茶盅,使茶汤与佐料均匀调合,一边口中吹气,趁热饮下,领略到甜、酸、苦、辣多种滋味……

品完“三道茶”,口齿噙香,再听主人详尽介绍,原来其原料、烹制、寓意都大有讲究。第一道叫“苦茶”,系烧烤大理特产沱茶至黄而不焦、香气弥漫时冲入滚水制成,寓“清苦”之意;第二道称为“甜茶”,选用大理名茶“感通茶”煎制而成,再加上佐料,甜香难抑,暗喻“苦尽甘来”;第三道则是“回味茶”,系冲大理苍山雪绿茶煎成,花椒、桂皮、姜片性辣,蜂蜜味甘,绿茶则味苦,可谓五味杂陈,融于一体,似乎告诉人们,凡事要多回味,切记“先苦后甜”的人生哲理。

“头苦、二甜、三回味”的白族“三道茶”,系招待贵宾时的一种饮茶方式。细品“三道茶”,假如你具有一定的人生阅历,经历过离合悲欢、起起落落的境遇,相信一定会拍案叫绝。人生苦短,举步维艰,尤其是起步之始、创业之初,往往渗透着苦涩与困窘;然而“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惟有忍耐坚持,一任岁月浸淫于苦涩之中,久之才能渐渐品出茶中清香,感悟生活的原味。可人生尚有苦尽甘来的畅美之时,那是经过困苦的磨砺、苦水的浸泡之后,上天给予的最好回报。此时硕果累累,成就斐然,可在鸟语花香之间流连,可在明月清辉之下徜徉,尽情享受生活的甜蜜与快意。“三道茶”至此已去其二,分别代表人生的“苦境”与“甘境”。可是,如果以为这就是人生的全部,还未能臻于至善至高的境界。第三道茶名为“回味”,隐喻着人生的淡境。人生终究会归于平淡,苦的不觉其苦,甜也不再甜,这只有千帆过尽、历尽沧桑后,才能淡然视之。人生的高低起伏、顺境逆境、悲喜苦乐要看得透,名利、权势、富贵要放得下,成败利钝要抛得开,一切看淡些,再看淡些,或许才能摆脱名缰利索的束缚,解开大喜大悲的桎梏,避免陷入作茧自缚、庸人自扰、杞人忧天的迷局中不能自拔。

茶道是饮茶的艺术,也是生活的艺术、人生的艺术,“三道茶”即是最好的证明。当我们酒足饭饱、悠闲品茗之时,不妨让饱含智慧的茶香浸淫于我们生命之中,感悟人生如茶的真谛,神往宜人的茶香妙谛!

一方精致小巧的木漆托盘,并排盛放着三小杯或清冽或浓酽的茶汤,雪白的瓷杯、馨香的茶味,氤氲着浓浓的茶文化气息。根据指点,客人从右至左依次捧起茶杯,小口地啜饮,感觉茶味各不相同。第一杯,茶水色泽酽酽的,香气扑鼻,只有小半杯,入口清苦,在舌尖可以领略茶水苦凉清香的况味;第二杯,茶汤倾入八分满,除了茶叶,还添加了少许红糖、乳扇、核桃仁等,因此分外甘甜,但又甜而不腻,教人不由得一饮而尽;第三杯,茶约六七分满,茶汤中内容更丰富,有蜂蜜、少许炒米花、若干粒花椒、桂皮、姜片等,我们学着主人样,一边晃动茶盅,使茶汤与佐料均匀调合,一边口中吹气,趁热饮下,领略到甜、酸、苦、辣多种滋味……

品完“三道茶”,口齿噙香,再听主人详尽介绍,原来其原料、烹制、寓意都大有讲究。第一道叫“苦茶”,系烧烤大理特产沱茶至黄而不焦、香气弥漫时冲入滚水制成,寓“清苦”之意;第二道称为“甜茶”,选用大理名茶“感通茶”煎制而成,再加上佐料,甜香难抑,暗喻“苦尽甘来”;第三道则是“回味茶”,系冲大理苍山雪绿茶煎成,花椒、桂皮、姜片性辣,蜂蜜味甘,绿茶则味苦,可谓五味杂陈,融于一体,似乎告诉人们,凡事要多回味,切记“先苦后甜”的人生哲理。

“头苦、二甜、三回味”的白族“三道茶”,系招待贵宾时的一种饮茶方式。细品“三道茶”,假如你具有一定的人生阅历,经历过离合悲欢、起起落落的境遇,相信一定会拍案叫绝。人生苦短,举步维艰,尤其是起步之始、创业之初,往往渗透着苦涩与困窘;然而“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惟有忍耐坚持,一任岁月浸淫于苦涩之中,久之才能渐渐品出茶中清香,感悟生活的原味。可人生尚有苦尽甘来的畅美之时,那是经过困苦的磨砺、苦水的浸泡之后,上天给予的最好回报。此时硕果累累,成就斐然,可在鸟语花香之间流连,可在明月清辉之下徜徉,尽情享受生活的甜蜜与快意。“三道茶”至此已去其二,分别代表人生的“苦境”与“甘境”。可是,如果以为这就是人生的全部,还未能臻于至善至高的境界。第三道茶名为“回味”,隐喻着人生的淡境。人生终究会归于平淡,苦的不觉其苦,甜也不再甜,这只有千帆过尽、历尽沧桑后,才能淡然视之。人生的高低起伏、顺境逆境、悲喜苦乐要看得透,名利、权势、富贵要放得下,成败利钝要抛得开,一切看淡些,再看淡些,或许才能摆脱名缰利索的束缚,解开大喜大悲的桎梏,避免陷入作茧自缚、庸人自扰、杞人忧天的迷局中不能自拔。

昆明观自在茶业:茶商夫妇


昆明观自在茶业为黄良首创,因妻子子鸿的巧思,如今独具风格。黄良外表敦厚,在收茶、制茶时却另有一副不容套近乎的样子,子鸿擅诗画,观自在旗下以花卉为名的丹青系列,都出自子鸿手绘。

和黄良、子鸿夫妇的采访最终约在西双版纳,一个茶山脚下的古茶园中。来之前,接到子鸿贴心短信,提醒我们不要忘记带御寒衣物,茶山上的夜晚凉得透人心脾。为了取暖,茶园主人在山庄的空旷之地燃起篝火,再扔几个番薯、芭乐,静待火苗将其慢慢吞没,只听噼啪之声在空旷的茶园回荡。

所有人默然地围坐篝火边,想着各自心事。这时节正是茶人收秋茶的时光,去年雨季绵长,子鸿在博客上抱怨秋茶滋味寡淡,品尝后都不理想,于是提前结束采收。夫妇俩索性做起潇洒闲人,寻山间美味,访隐世古刹,看农家土窑烧陶,或学古法造纸,一路玩回昆明,算算已过了月余。“每年茶季的奔忙就像是修行,且远且行,兀自沉湎其中。世间无常,不过倏忽易逝。”子鸿在博客里这样感慨。于茶而论,山水风土,雨露阳光,都对茶有微妙的影响,有时仅是错了一场雨水,或几日阳光,茶味却已显出云泥之别。于是,茶之于茶人,就是大自然的造化,无法以人力改变,唯有恭敬顺从。

开创昆明观自在茶业的黄氏夫妇,是一对云南本地茶人,却又不是云南茶人的典型代表,本地茶商至今依然以走量的大宗生意为主,像观自在这样走个性化发展,肯花心思构思产品的茶人凤毛麟角。也正因如此,观自在销售额并不大,但这家店在云南茶圈却一直是被谈论的话题,“现在不是主流,未来也很难做大。”台湾茶人石昆牧曾这样评论,但这恰恰又是他最欣赏观自在的地方,“在这个越来越功利的圈子里,许多人都想要赚快钱,赚多钱,唯有这两人,一味沉浸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中,没有别的想法。”

观自在之道

黄氏夫妇长得很有夫妻相,都是圆圆面孔,笑眯眯的眼睛。如果普洱茶圈是一个江湖,黄良和子鸿就是江湖中的郭靖和黄蓉。他们一个憨厚,负责收茶、制茶;一个灵动,负责产品策划,品牌推广,两个人一起,正好构成了观自在茶业的根骨与气质。

黄良是观自在的主人、创始者以及核心价值所在。“黄粱美梦”是他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方式。如果不说,你很难看出这是一个当过兵的人,无论走路、泡茶,他总是一副慢腾腾、笃悠悠的腔调,连转个身都要比别人慢一拍。我们采访时,多数时间是子鸿一人在说,黄良陪坐一旁,笑眯眯听老婆讲话,有的时候,会默默从随身的铁罐里拿一块小茶砖出来嚼一口。

黄良品茶更习惯生嚼,这或许与他长期收茶、做茶有关。每次在茶山上收茶,靠的都是现嚼,“好的茶叶,滋味先苦后甘,回味绵长”。他领我们去山上的古茶园,从古树上随手拈一片嫩芽,指给我们看叶上的细幼绒毛,这就是野生古树茶与台地茶在外观上的区别。黄良告诉我们,有经验的茶人,只要摸一下就大约知道茶叶的底细,“野生古树茶手感软糯绵密,台地茶则是粗硬的。”再放在嘴里抿一下,一股清苦便迅速地占领了整个口腔。

目前观自在茶业旗下所有系列均是自制,这意味着身为茶人,黄良肩负着要为每季产品确定基调的重责。对一个茶人来说,春秋两季宛若一场战争,能否收到好茶关乎接下来产品的调性,比拼的是茶人的财力、人脉,更重要的是对茶的品味和理解力。

黄良自诩“老牛”,一年中总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在茶山上,他对于茶山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尤其是到了春茶上市的季节,“三月里,花儿都开了,溪水淙淙流动,动物也出来了,满山都是生的气息。”他一边带我们在茶园走,一边眯着眼手舞足蹈。

“我不能保证每次收到的茶都是最好的,但起码让我可以保证,我们推出的茶全都是凭着我的良心做的。”他这样说,而妻子子鸿则说,“老牛腿上的累累疤痕,就是一个个收茶的勋章。”

但这个外表敦厚,看上去老实、好相处的家伙,私底下有倔犟如牛的一面。勐海斯麻哩茶厂,是观自在在勐海县的生产基地。我们去的那天,工人正有条不紊地制作2013年最后一批秋茶,黄良每天抽空要到厂里走一圈,看看新做的茶饼,与厂长叮嘱几句,他喜欢将饼压得稍松,开片的时候尽量保证条索完整。

“我在这里做茶多年,在业界小有名气,但黄良算是很挑剔的客户。”厂长感慨说,黄良对品质要求极高,也不容易套近乎,“他第一次来我们这里做饼,就提出要求,不要来约我吃饭,不要来约我打牌,不要陪同,我喜欢自己看,有问题我会问负责人。”

黄良,1998年退伍,之后到昆明发展。初到昆明,他看到有很多人喝茶,再加上自己的老家正在版纳茶区,便尝试着在茶城租了一个十平米的小铺,做起了茶生意。至于店名,则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无意中读到心经,觉得与自己心境颇为贴切,便信手拈来。

从小在茶区长大,“昆明的大大小小茶城、茶铺和茶馆,没有我不知道的。”黄良说。在早期资金有限,客源有限的情况下,观自在的发展全靠黄良骑着一辆26寸自行车,一家一家去跑,上门推销。有的时候,只是为了几斤茶叶,他需上门好几次与店家接洽。辛苦是必然的,但这样也积累出良好的信誉。“如果有人不想喝拼配(经典普洱),要我推荐纯料茶饼,那我肯定推荐‘观自在’。”茶人石昆牧这样说。

石昆牧的博客上,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2005年,他去茶城,在观自在店里看到一款新茶,凭外观判断像是易武栽培野生茶,喝下去发现是台地茶。石昆牧故意询了个价,夫妇俩直言不讳,就是台地茶,售价也只有42元一公斤。当时易武野生茶和台地茶价格相差五倍。石昆牧听后大笑,如果是别的茶商肯定直接当野生茶卖了。黄良连连摆手说,绝对不可以,卖出去时一定要跟茶商、消费者交代清楚。

观自在经营之初,黄良只是从大理、下关拿货来卖,后来才慢慢从家乡茶农那里收毛茶,之后有了自己做茶的想法。他买书自学,四处搜集资料,从最基本的茶业知识学起,然后又去各个茶区,了解茶叶的制作、加工步骤。

他也在那段日子认识了石昆牧。后者向我们回忆,那时做普洱茶的人闲暇都泡在各大普洱论坛上,互相提问、争辩,黄良则是其中“非常有趣的一个人,固执起来像一头牛,只要是他认定的,就一定是要激辩到底。”也正是通过论坛,石昆牧对黄良产生浓厚兴趣,2004年他去昆明茶城,特别找到观自在店铺。作为台湾茶人,石昆牧对这对小夫妻的商业思维颇不苟同,“他们开了一个小店,堆了满满的茶饼,做一斤茶才赚几块钱的生意,我跟他们说市场推广,他俩看着我说,石老师,我们是云南人。”因为缺少资金,他们一直没有真正融入昆明主流茶商行列。

2005年春,黄良在茶山给子鸿打电话,一种产自老曼娥山头的茶叶给他留下极深印象:先是极苦,然后慢慢变甜。子鸿听着心头一动,几乎立时想到陆游的《咏梅》,于是将新款茶饼命名“香如故”。她又搬出笔墨,在茶饼的外包装棉纸上画上一株梅花。

“香如故”的推出,算是观自在触及茶品定位和商业推广的开始,它后来不仅成为观自在旗下的高端产品,还成为标签式的一个系列,而“香如故”风格的延续,最终使观自在成为云南本土最具有文人气质的;纯料,拼配;春茶,秋茶;台地,野生古树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他们的高端“丹青系列”,每款作品上都有子鸿的手绘。“丹青系列”原料均来自三百年以上产自易武、景迈和班章地区的古茶树。根据不同山头,子鸿分别给每款产品取名,比如用产自景迈山头的茶叶,香气高、口感清甜,于是将之比作夏日里亭亭盛开的荷花,取名“清劲莲韵”;产自易武正山三百年古树的茶叶,甜柔绵稠,蜜香浓郁,让人想到冬日供养在暖房里的水仙,取名“凌波清带”。而“香如故”则是该系列中唯一的拼配作品,老班章的霸气,老曼娥的清苦回甘,单独制成茶品,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却成了观自在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认同他们的路线,其中最直接的反对便来自黄良的弟弟、“永聘号”主人。在云南茶圈,黄家三兄妹都做与茶有关的生意,却各有专攻,除了黄良外,弟弟的“永聘号”是云南具有知名度的普洱茶经销商之一;小妹则做茶具生意,现已是业内龙头。“相比家族其他人,我们生意规模最小。”子鸿说。

“吃力不讨好”是弟弟对观自在的评论,对此,黄良总是笑笑,并不多加解释。“我们还是觉得应该坚持现在的路线。”子鸿说。按照惯例,茶商最忌讳将访客带至自己收购茶料的山头,“这样,别人就知道我们的货源了。”但他们却对此全不在意,对于观自在来说,最宝贵的资产,应该就是黄氏夫妇本身吧。

文:网络Admin

白族三道茶的传说


很早以前,苍山脚下有一个手艺很好的老木匠,收了一个徒弟。这个徒弟跟他学了九年零九个月,手艺学成后,老木匠一直不让他出师。一天,老木匠告诉徒弟:“只会雕刻,而不会砍树锯板,手艺不算学到家啊!”于是叫徒弟扛着锯子和斧头跟他上了苍山。爬上山顶,砍倒了一棵麻栗树,弹好线要锯板时,徒弟累得汗流浃背,口干舌躁。便求师傅让他到山沟里去喝点水。老木匠不准,严肃地说,太阳下山前锯不好板子,老虎豹子出来怎么办?徒弟没法,只好与老木匠一起锯板,后来,他实在渴了,便在一旁的树上扯了一把树叶放进嘴里嚼了起来。老木匠问:“味道怎样?”徒弟答道:“苦得很!”老木匠一语双关地说:“要把手艺学到手,不先尝点苦头是不行的啊!”板锯好后,徒弟累得坐在地下。这时,老木匠从怀里摸出了一小块红糖,叫徒弟含在嘴里,说:“刚才你吃了一点苦头,现在叫你尝点甜味。”徒弟含着糖感到确实甜。老木匠又意味深长地说:“先苦后甜,才尝得出甜中之甜啊!”回家后,老木匠让徒弟出师了。分别前,他熬一碗汤请徒弟喝,汤里放上蜂蜜、花椒叶、树叶等。并问道:“这味道怎样?”徒弟仔细地品味后说:“有苦、有甜、还有点麻辣,这味真叫人回味无穷。”老木匠听后,高兴地说:“对了,一苦、二甜、三回味,学手艺和做人的道理都在这里面啊。”徒弟明白了师傅的苦心,出师走了,以后成为了在当地有名的木匠。

人生的第三道茶


是非成败转头空,功名利禄一场梦。

三毛曾说过,人生有如三道茶,第一道苦如生命,第二道甜似爱情,第三道淡如微风! 

这些年来的人生,我仿佛在一一品茶,品这三道茶:想起从前,那些求学路上的艰辛,初涉社会谋生的不易,无一不是苦味;而后邂逅爱情,那般精彩浪漫,日子无比蜜甜;而今,我已三十多岁,开始步入中年。回首来时道路,只是过往云烟,放眼未来旅途,又是遥遥不可预期。忽然觉得,此刻才是刚刚好。虽则少了一份生命的激情,却多了一份内心的恬淡,恰似那人生的第三道茶,淡淡的,有如微风!

如果一定要选择,且只能三选一,那么,我选择这人生的第三道茶,在以后的日子里,一直品饮下去!事实上,现在的我,每时每刻,无论身处何方,都和这人生的第三道茶须臾不离!

有旧日同学邀请一起去茶馆喝茶,他告诉我这些年来奋斗的辛苦,人生低谷期的无奈孤独,以及如今成功带给他的快乐幸福,万丈豪情溢于言表。忽然他指着茶杯问:“这是龙井茶吧。明前的?”我微笑着点头,猛然间我捕捉到他瞬间掠过的神情,端显的是发达之后的娇贵!我当下沉默不语,只是小口饮茶。是非成败转头空,功名利禄一场梦,倒不及眼前这杯龙井茶,清淡可人,是我人生的第三道茶!

要好的姐妹聚会喝下午茶,我们点了一壶柚子茶。闲聊中,有为情所困的姐妹大叹人海茫茫,都等不到一个有缘人!是吗,想起刘若英在上海的演唱会上苦苦唱着情歌,她的师傅陈升对她当头一句:“你等的人不会再回来了!”等不到又何妨?不如放下心情,放松心态,细细品味眼前这柚子茶加点蜂蜜的感觉。她们喝起来都说太酸甜,只有我,因为悠然于她们的情事外,心无挂碍,这柚子茶在我的味蕾间倒是浓淡适宜,味道刚刚好,恰似人生的第三道茶!

上个星期天,在南禅寺,遇见一个好久不见的熟人,是以前生意场上的客户。彼此打过招呼后,他似有很多话要对我说。我们找了一家露天茶吧茶座,要了两杯红茶。他告诉我,这一年来,他在股市上仿佛坐过山车,大起大落,高峰时一天账面利润可达十几万,而今,股指跌破四千点,他不但一年的努力全白忙活,连自己后半生的养老钱亦全部深套。股市有风险啊!他苦叹道。忽然他指着茶杯问我:“这是哪里产的茶?我这人对喝茶一向不讲究的。”这是祁门红茶,茶汤晶莹馥郁,是红茶中的上等好品!他把时间都花在股票上了,自然就没有多余的心思来关心股票外的物事了!而我,索来对股票不感兴趣,所以才会有此刻的闲情雅致。我轻啜一口红茶,饮这人生的第三道茶!

黄昏时分,我已吃好晚餐,洗好碗筷,家务全部做好。坐在干净的客厅里,我闲闲地听着收音机,此刻,什么都可以想,亦什么都可以不想!先生泡了一壶上等的功夫茶和我分享,我细细品味,这款茶是我以前从未喝过的。“这是杉林溪,台湾茶。”先生告诉我,果然是好茶,七泡有余香,我和先生不停地品了又品。先生说,杉林溪属于乌龙茶的一种,而四季的乌龙茶中,又属秋茶最好,原因是日照最充分!我说,杉林溪属于我人生的第三道茶的一种,而人生的三道茶中,又属第三道茶最好,就像我们的爱情,在走过年少的激情后,而今无须张扬,淡淡的,有如微风的感觉,刚刚好!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昆明九道茶》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