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福鼎白茶熟茶】

从技术创新到产品创新看蓝铁熟茶如何左右开弓

随着近些年“熟茶热”的不断升温,熟茶受众品饮消耗需求愈趋多元化、精品化,不断驱动着很多茶企的熟茶创新。

好的产品,要从源头做起。2012年,润元昌率先提出“春茶发酵的熟茶”这一产品战略,坚持全线熟茶产品采用“春茶发酵的熟茶”的定位,此后,每一款熟茶产品都是以此为基础标准的。如今,“春茶发酵的熟茶”无疑已成为了让人提起润元昌就会想到的代表性名片。

离地发酵、山泉水发酵、新时代铁饼、手撕饼、体验式营销…….都是我们这些年做的创新小尝试,大受市场好评,而此次即将上市的蓝铁会有什么不一样等着我们呢?

技术篇|“润活”发酵,让熟茶更有润感,更有活性

蓝铁,采用已申请国家专利的“润活发酵技术”发酵,通过“富氧发酵”、“加压发酵”等一系列新工艺的应用,充分提高茶叶内含物质的释放度,减少鲜爽物质损耗,更大程度保持茶叶活性,更有润感,更有活性。

富氧和加压发酵是与润元昌之前活性发酵的不同之处:

●“富氧发酵”,针对传统普洱熟茶加工发酵过程中的供氧不足,发酵程度不均匀等问题,采用通过向堆子中导入通气管和缩短翻堆解块的时间,促进茶叶酶促反应,有效减少鲜爽物质的损耗,更多地保留活性。

●“加压发酵”,用特制的棉布将堆子进行覆盖包裹,配合全方位均衡加压技术,较大限度地破碎茶叶细胞壁,提高茶叶内含物的释放渗出。

让熟茶也有老生茶的享受感

老生茶意味着好茶、时光之茶,是老茶鬼的心头好。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新生茶无论从口感及茶性都不是那么轻易地能被接受,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品饮老生茶。

然而老茶也意味着时间成本很高,熟茶的诞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生茶的不足。正常发酵的熟茶,现饮舒适度确实比生茶高得多,但往往与老生茶的口感千差万别,很难满足喜饮老生茶的那一批茶客。

为了更加贴近老生茶的口感,蓝铁采用了偏生发酵,这需要发酵师傅对发酵程度的恰如其分地把控,才能让蓝铁既具备熟茶清晰可辨的特征,又具老生茶风骨,不至于陷入生熟不分的尴尬。

产品篇|新时代铁饼熟茶

铁饼形态,茶条与茶条之间紧密相贴,蓝铁无泥鳅边的外形,线条干净利落,视觉上给人更简约轻盈之感,舍弃了传统铁饼的乳钉塑造,外形更具时代感。不过,蓝铁可并不轻哦,不具窝心的它掂起来质感十足。

铁饼的诞生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无需布袋,直接靠机械压力便直接压制成饼,用料大多不那么讲究;再者,传统铁饼由于当时技术和生产条件有限,压制后紧实硬如铁,撬茶困难,转化慢;

润元昌首款润活专利发酵技术新品——蓝铁,将精彩亮相广州春季茶博会。润元昌独创压饼技术,原料选用内质丰厚的春茶,压制松紧适中,是对传统铁饼工艺的再创新和改良,从营养价值、冲泡、后期转化都更符合现代普洱茶的需求。

cY260.com编辑推荐

云南农大技术创新助推普洱茶升级


云南农大技术创新助推普洱茶升级

近年来,以云南农业大学教授盛军为首席科学家的研究团队着力普洱茶全产业链开发,系统解决了普洱茶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项目推广应用至今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65.85亿元,助力云南普洱茶产业转型升级。

普洱茶是云南特有茶类,也是高原特色农业中具有代表性的经济作物,但过去作坊式生产、清洁化和标准化程度低、机械化加工不足等问题制约了普洱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2007年以来,在云南相关科技计划支持下,该研究团队实施了“普洱茶科学研究行动计划”,开展科技攻关和集成创新,在普洱茶种植、初加工、精深加工、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关键技术突破。

在多年种质资源收集的基础上,研究团队选育出适合进行生态化种植的优质茶树品种“普茶1号”和“普茶2号”,因具有良好的抗虫性和抗逆性,在全省多个产茶州市推广种植面积已达107.95万亩。开发“茶菌复合生态种植”等多个适合云南茶园特点的生态化茶树栽培技术,改善了茶园土壤环境、提高了茶叶品质和质量。在项目的带动下,6.9万亩生态茶园获得中国或欧盟有机茶园认证,生态茶园推广应用228.77万亩,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24.85亿元。

在普洱茶加工技术、工艺和装备创新中,该研究团队将远程控制、设备互联等技术与普洱茶生产过程相结合,设计开发了以普洱茶自动发酵机为代表的系列加工装备,实现了生产的清洁化和自动化,普洱茶生产周期从60天缩短至35天,相关设备推广应用取得直接经济效益1.79亿元。

此外,研究团队根据普洱茶的品质特征、地理特征和树龄长短等,制备出普洱茶生茶、熟茶各三个等级、三种型制的标准样,形成了《云南普洱茶标准实物样说明》,填补了普洱茶标准领域“有文字、无实物标准”的空白,为规范行业生产、稳定普洱茶等级质量、消费者识

云南普洱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


云南普洱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

6月29日,云南普洱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普洱成立。

为推动普洱茶产业结构优化,促进产业经济快速发展,由普洱茶研究院牵头组建的云南普洱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普洱成立。联盟的成员由科研机构、高校、质量检测机构和普洱茶企业组成。

联盟成立的宗旨:以云南省普洱茶产业的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以多样化、多层次的自主研发和开放合作创新相结合,以形成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围绕优化普洱茶产业技术创新链,运用市场机制聚集创新资源,创新普洱茶产学研结合机制,实现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在战略层面的有效结合,共同突破创新和产业发展瓶颈,提升普洱茶产业整体水平。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联盟在产业构建、技术研发、标准化促进、资源共享、行业交流、市场推广、品牌培育等方面的合作,提升区域创新活力。

据介绍,近几年来,普洱茶在生产企业、产地相关部门和业界其他各方人士的共同努力下,普洱茶独特的收藏价值、文化内涵和保健功效等逐步为人所认知,普洱茶市场因此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但当前普洱茶产业在从种植、研发、生产加工到销售这一价值链条不同环节之间的发展并不均衡,基本呈现”市场先动,研发滞后,标准缺位,工艺落后”。不利于普洱茶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构建普洱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来攻克一批茶产业共性、关键和前沿技术难题,提升我省普洱茶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优化普洱茶产业的科技资源配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减少重复研究;促进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之间,在技术、设备、人才、资金等重要创新要素方面进行有效的配置,合理的流通,形成新的合作创新和科技成果的转化机制,逐步在我国建立起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普洱茶产业共性技术开发创新平台;培养具有战略眼光的普洱茶产业科学家、企业家。

云南普洱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将组织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等围绕云南普洱茶产业技术创新的关键问题,开展技术合作,突破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建立公共技术平台,实现创新资源的有效分工与合理衔接,实行知识产权共享;实施技术转移,加速科技成果的商业化运用,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联合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加强人员的交流互动,增强产业持续创新能力,为普洱茶产业持续创新提供人才支撑;组织开展国内外茶产业领域的科技合作与交流,开展科技招商与技术合作。

从理念诞生到产品推出 听润元昌研发总监聊蓝铁与润活发酵技术


从理念诞生到产品推出听润元昌研发总监聊蓝铁与润活发酵技术

让我们一起看看润元昌研发总监——王尧山先生是如何看待蓝铁与润活发酵的。

润元昌研发总监

王尧山,润元昌研发总监,专注、悟性高、自制力强,从2006年开始便常年驻守云南茶山,12年里走遍了勐海大大小小的茶山,对每个茶区原料的特性有着深刻的认识和自己独特的见解。常年在茶山从事原料收购、生产加工、茶叶审评等一系列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发酵、拼配、审评经验,在云南当地被誉为“全勐海试茶最多的人”。

01问:为什么想要推出蓝铁这一款产品,对于他的定位有什么样的考究?

答:首先铁饼形态,是因为铁饼压制更能保住和体现熟茶的活性;而市场上铁饼类型的熟茶虽然很少,但还是有很大一批老茶客对铁饼这种形态有着比较强烈的情感在。

而取名“蓝铁”,是为了致敬中茶50年代“蓝印铁饼”,历史上的“蓝印铁饼”是普洱茶行业上的一个突破性生茶产品,虽然当时刚制作出来时并不受市场欢迎,却是很多老茶客心中抹不去的记忆。

考虑到没有年份的生茶现饮舒适度不是那么好,我们便决定推出现饮消耗属性强的熟茶产品:选用相对高端春茶原料,以中茶牌50年代蓝印铁饼的口感作为模板进行开发,采用润活偏生发酵技术,压制则结合现在市场的需求,精准控制压制的松紧程度,保证较好的冲泡和口感呈现。

02问:蓝铁制作中采用了润活发酵,对于润活发酵技术您有什么特别的理解?

答:润活发酵需要在原料初制时将原料杀透,做出一定的释放度。还需特别注重对熟茶活性的发酵度精准控制,尽量减少茶叶的鲜爽类物质的损耗,最大限度去留住该类物质。同时促进多酚类物质尽可能多的参与发酵,从而细腻化口感、释放更多浸出物,更加滑润细腻。

反应在熟茶本身主要表现为:滋味浓稠润甜,口感宽厚饱满,骨架结实,水性细腻鲜活,茶汤强有张力;叶底油润有活力。

03问:偏生发酵的蓝铁口感呈现出显著的老生茶风格,这样风格的熟茶会受大众喜欢吗?

答:老生茶因为时间的沉淀,茶性趋于温和,生茶的苦涩感大大降低,茶汤醇厚、浓稠、细腻,很受茶人的喜欢。但要喝到老生茶的时间成本确实很大,我们就想为什么不推出一款具有老生茶风格的熟茶呢,既能快速地现饮消耗,又能具有老生茶的滑厚回甘。

于是蓝铁就这样诞生了,大众会不会喜欢还得看市场反馈。但这样一款茶至少可以让喜欢生茶的朋友通过这款产品来了解熟茶,也能让喜爱熟茶的朋友通过此款产品了解老生茶的魅力。

04问:蓝铁确实能让品饮者体会到老生茶的感受,但这样会不会使熟茶与生茶越来越像?

答:蓝铁是润活技术下诞生的一款熟茶,特殊发酵技艺最大限度保留的润活口感,加上偏生发酵让它有了显著的老生茶口感。

我认为生茶和熟茶的加工工艺都有各自的独特性,它们的口感有明显的辨认特征,他们之间可能会有相似性,但这个边界还是很清晰的,主要还是要从加工工艺来谈,经过渥堆发酵的茶叶才能是熟茶,没有经过渥堆发酵这道工序的就是生茶。

梧州市六堡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筹备会召开


梧州市六堡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筹备会召开

6月17日,梧州市六堡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筹备会在梧州市六堡茶研究院1楼会议室召开。梧州市科技局局长曹垂龙、副调研员黄甲夫、梧州市六堡茶研究院院长马士成主持了会议,广西黑茶(六堡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梧州市自动化技术开发研究院、梧州学院以及8家六堡茶企业到会参加。

会上,曹局长讲到,梧州市成立由科研院所、骨干企业和高校共同组建的梧州市六堡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本着平等互助的原则,为六堡茶企业和相关单位建立一个交流互助平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速推进梧州市六堡茶产业的发展,提高六堡茶产业自主创新能力。黄甲夫副调研员和马士成院长也就六堡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的意义进行了发言。

随后,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梧州市天誉茶业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茶厂、广西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梧州市圣源茶业有限公司以及广西黑茶(六堡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梧州市自动化技术开发研究院纷纷表态,支持成立六堡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他们讲到,六堡茶产业,不是一个人的产业,涉茶单位和企业要抱团宣传六堡茶公共品牌,保护公共品牌,形成合力。只有将六堡茶公共品牌做好做强,企业才能更好地发展壮大。另外,苍梧六堡茶业有限公司、广西梧州市银泰六堡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广西芊河茶业发展有限公司也表达了加入六堡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意愿。

梧州市六堡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战略部署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总体实施方案》而成立的,其组建宗旨是:联盟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共同受益为基础,通过联盟协议,深度整合产业科技资源,形成长期战略合作模式,明确各成员的责、权、利。联盟在运行中,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共建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合资创建技术公司等推动股权式联盟实体发展,并积极促进联盟成员科技资源的开放共享,以形成行业技术创新的平台。(于翠平/中国六堡茶)

聊一聊普洱茶的那些产品微创新


聊一聊普洱茶的那些产品微创新

无论在哪个行业,创新能力无疑是最大的竞争力之一,一旦失去这种能力,失败就将不可避免。创造力的提升源于对思想的制约,而非放任。在需要运用创造力来解决问题时,先明确你的所需,限定一个框架,然后在框架内寻找答案。这远比漫无目的的发散思维或静候灵感降临更有效。这就是微创新的魅力所在。

普洱茶行业发展至今有过很多伟大的创新,熟茶的发明,拼配工艺的诞生,柑普茶的全新形态等等,对于普洱茶行业而言,这些都是颠覆性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新。但有时候好产品并不以一定要颠覆,微小的改进就能带来伟大的创意。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普洱茶的那些产品微创新。

生肖饼的兴起

每至岁末,各家品牌都会推出自己的生肖纪念饼,生肖是一个完美的收藏概念,始自下关,扬自大益,马年起众多品牌全面开花。十二年一遇的稀缺缘分情节与陈化企盼完美结合,中国人注重的生肖纪念与礼品馈赠双重意义体现,促进生肖饼在普洱茶市场迅猛发展。普洱茶如何融入文化,又不让消费者觉得是在捆绑文化一直都是个难题,生肖饼的概念完美打破了这一壁垒,十二生肖的传统文化价值与普洱茶收藏价值的完美融合,让生肖饼的身价倍涨,成为了各大品牌的必争之地。生肖茶可以说只是一个概念上的小小创新,却对普洱茶行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价值。

新老拼配工艺

拼配工艺是普洱茶生产中很重要的一个步骤,过去的拼配,从刚开始只考虑外形、级别之间的合理搭配,到更多的考虑不同产地、不同季节、不同内质(香气、滋味、汤色)之间的合理搭配,好的拼配,可以使内质稳定、外形基本一致,对于成批量的大规模生产,很有必要。

如今普洱茶的拼配有了更多的创新,不同年份的新老茶拼配,让不同茶性的原料组合在一起,充分融合,相互影响、互补打造可品可藏的更适合当下市场需求的产品。大益传世就是采用了新老拼配工艺的典型,选用6-10年的原料,以“以老带新”形式促产品后期醇化,平衡产品的口感品质,同时与改制“十年”的主题遥相呼应。新老拼配的创新为生茶的品饮提供了更多空间,提升新茶的品饮价值的同时也强化了普洱茶的消费属性。

全新的包装形态

产品包装,是消费者对产品的直观体验,是产品个性的直接传递者,一直以来普洱茶的产品包装形态都以紧压饼茶为主,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扩增,普洱茶在包装形态上的微创新也在不断进步着。从各种迷你沱、巧克力砖的出现到月饼茶、粽子茶等各式各样包装形态的繁荣,普洱茶已不再是人们固有印象中一定是紧压饼的形态了。最近市场上又兴起了一种普洱茶单泡装,诸如易武天香单泡装、金丝单泡装,提倡一袋便是一泡,更多场景、更方便、更快捷的饮茶方式。普洱茶单泡装虽然只是包装形态上的微创新,但对普洱茶消费习惯和日常品饮方式的改变是巨大的,也符合当下消费者简单、快捷的需求。

微创新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竞争力,腾讯就是凭借微创新打败了MSN、联众、盛大等一系列的竞争对手才成就了今日的企鹅帝国。想要在普洱茶市场中保持生命力,在品牌的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就必须源源不断地输出创新的能量。(苦茶师/)

"文新·信阳红"摘得中国佳创新产品大奖


"2011国际茶业大会暨茶产品交易会"如期召开,"文新·信阳红"摘得"中国最佳创新产品"大奖。国际茶叶委员会主席麦克?奔斯顿说:"我喝过世界上很多款红茶,也包括中国的很多类型。而\'文新?信阳红\',让我觉得口感很独特,味道非常好。它卖到哪一个国家都没有问题,我对此非常有信心。"

10月21日上午,由中共河南信阳市委、市政府主办,信阳浉河区区委、浉河区政府、信阳市文新茶叶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2011\'信阳红风暴\'杭州启动仪式"在杭州海外海国际会议展览中心隆重举行。

出席此次"信阳红风暴"杭州启动仪式的有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国际茶叶委员会主席麦克?奔斯顿、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梁朝清、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茶文化专家姚国坤、河南省茶文化研究会会长亢崇仁、西南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刘勤晋、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仲华、河南省信阳市市委常委、秘书长张继敬、河南省信阳市市委常委李湘豫、信阳市浉河区区长邵春杰及信阳文新茶叶公司董事长刘文新等相关领导、专家。

仪式由浉河区区长邵春杰主持。麦克?奔斯顿先生、梁朝清、亢崇仁、张继敬、刘文新共同开启仪式启动球。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梁朝清在启动仪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梁朝清说,世界经济风起运涌,世界茶业突飞猛进。茶产业、茶经济、茶文化在不同的领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字就是茶叶。今天,"文新?信阳红"在这里举行以"信阳红,世界茶"为主题的"信阳红风暴"杭州活动周,充分体现了主动融入世界茶产业、积极参与世界茶经济、不断丰富世界茶文化的创新精神、务实精神和进取精神。最后梁朝清预祝"信阳红风暴"在杭州取得圆满成功,衷心祝愿信阳红茶成为中国茶界的后起之秀,一枝独秀,在大有作为的时代奋发有为!

信阳市委常委李湘豫在致辞中说,杭州是龙井的故乡,信阳是毛尖的故乡。我们信阳拥有150万亩茶园,2009年底,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在信阳调研时,提出了开发红茶的科学命题,经过一百多天的研制,信阳红成功问世,一经上市,倍受消费者的青睐,市场一路俏销。去年,全市生产信阳红企业达24家,年产量达到500吨,居全国各类新兴红茶之首。信阳已成为中国红茶的一个新兴产区,信阳红已成为世界红茶系列的一个黄金茶种,信阳红的小茶叶成了一种大产业、一项大民生、一篇大文章。茶叶搭台,经贸有戏。为了提升信阳红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我们从去年9月开始掀起"信阳红风暴",先后进行了武汉卖茶、郑州赏茶、广州品茶、福州斗茶、上海秀茶、北京亮茶,不断产生了聚集效应。信阳红茶已呈现出叫响全国、走向世界的好态势、好气势、好趋势。

信阳文新茶叶董事长刘文新在致辞中说,杭州有闻名天下的西湖龙井,信阳有天下闻名的信阳毛尖,两种茶叶同列"中国十大名茶"光荣榜,同样香醉天下、笑傲天下、名满天下。"文新信阳红"红茶去年研发成功上市,与信阳毛尖堪称姊妹,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郑州、福州等地掀起"信阳红风暴",一炮走红、一路飘红,在今年全国两会上被指定为河南代表团专用茶,"信阳红"真的彰显与众不同。茶、咖啡、可乐是当今世界三大饮品,红茶更是世界最畅销的茶叶。信阳红,世界茶。信阳红茶已成为信阳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又一张特殊通行证和靓丽名片。可以相信,在西湖龙井的故乡,让"信阳红"插上"龙"的翅膀,携着"井"的水韵,翱翔到世界各地,滋润每个人的心房!西湖水泡信阳茶海外海看文新展

启动仪式结束后,伴随着乐曲悠扬,主席台上,文新公司的茶艺师身披绶带,温杯烫盏、投茶、持壶高冲……杯中的"信阳红"随水花上下翻滚,茶香弥漫。主席台下,出席仪式的领导、专家、杭州的市民、品茶爱好者围着摆放好的20张茶桌,大家端起茶杯轻轻贴嘴唇,稍呷茶汤,慢慢品味红茶之妙,不时发出赞叹声"信阳红真好!"人群中身着大红旗袍的茶艺师来回穿梭,为在座的宾朋满上一杯浓浓的信阳红茶。精湛的技艺不时引来阵阵掌声和叫好声,把现场的气氛推向高潮。

在文新公司茶产品展位前人山人海,挤满了前来看茶叶展品的上万名市民,人群中不时发出阵阵惊叹之声。市民李先生说:"我平时就喜欢喝茶,龙井好喝,你们的\'文新?信阳红\'也很独特,我买几盒回去送给朋友们尝尝。"

在这人潮涌动之中,还有一道独特的风景--几位"蓝眼睛、高鼻梁"的外国女士手捧"文新?信阳红",笑容灿烂,边喝边竖起大拇指赞叹"good,good……"

国际茶叶委员会主席麦克?奔斯顿手端"文新?信阳红信"爱不释手,先是与身旁的澳洲茶商交换了意见,而后才为"信阳红"送了评语:"这是很高雅的味道,相当棒!"杭州茶博会,海外海万人共品文新茶,成为新闻媒体竞相报道的亮点。

"我们的红茶,可以让越喝越想喝,越喝越美。"文新茶叶董事长刘文新充满自信,手舞翻飞的介绍动作,让两位德国女茶商笑得一次比一次灿烂,不停的用"GOOD"来回应他的热情与自信。

国外茶商对信阳红的热情赞美,应属一场意外。那么,"信阳红"凭什么能把人留下来呢?

麦克?奔斯顿接受记者采访时,道出了他的判断依据:

其一,世界的口感在变。现在欧洲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尝试绿茶与特种茶。因为这样很时尚,年轻人又舍得消费,所以这是个很好的趋势。但需要过程,毕竟历史沉积的饮茶方式与口感不会被轻易打破;

其二,中国红茶该为世界而变。欧美市场是全球最大的茶消费国,即如英国与爱尔兰,人均饮茶量是中国、印度等国日均消费量的3倍,红茶消费占了97%.这次到中国来,看到红茶新品类增加了很多。所以,只要产品本身与市场的契合度,营销、销售网络得到强化,世界红茶的未来一定在中国;

其三,我尝到"文新?信阳红"的第一感觉是,它非常像印度的大吉岭(世界知名红茶茶种)。这种清汤、淡雅型的红茶,口感刚好介于绿茶与传统红茶之间。在欧洲国家的高档咖啡厅、餐厅,就像法国红酒一样非常受欢迎,甚至堪称奢侈品。

所以,"信阳红"能不能把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对象,什么时候进入欧美市场,这很值得期待。世界红茶赢在中国

国际茶叶委员会主席麦克?奔斯顿愿为"文新?信阳红"美言,是他基于对全球茶消费需求变化的前瞻性判断。他认为,欧美青年人已不愿再墨守"红茶+牛奶+糖"的饮茶方式,更青睐于寻找创新口味、更时尚的新茶种。而中国特色化红茶,存在契合市场需求的潜在爆发力。

"一绿一红、相得益彰",将是信阳茶产业的典型。"信阳毛尖"本就是中国是大名茶之一,具有千年历史,不愁发展。而初出茅庐的"信阳红"对未来亦不惧,因为它有足够的资本和自信!文新茶叶董事长刘文新说,从当前市场销售看,信阳红已经具备"足够品质",乃至能成为豫茶产品突击市场的主增长动力。

刘文新说,信阳茶的发展视野,其实更为开放。"信阳红风暴"策划进入杭州,不是"就江南说江南".一方面,要依托杭州作为中国茶叶出口第一大口岸的资源,筹划借船出海;另一方面,依靠自身积极的市场竞争姿态,借助国际茶商的口碑,更寻找在国内更为广袤的市场空间。

因而,在相对强势的传统茶产区,刘文新主张,以产品错位、逐步渗透的方式、进行防御式进攻,而不是牺牲式发展。在非传统茶区,则是全速渗透。比如在广州"信阳红风暴"上,尝到了甜头的刘文新,即可决定组建广州分公司。

对信阳红茶的发展,刘文新的看法是:"事在人为,关键在做".他说,对绿茶产品,国内市场具有鲜明的地域消费特征。对于红茶,虽在"尝新"的阶段,但在国际市场信阳红能够走红。因为欧美茶商嗜好红茶,自信是基于"信阳红"品质不输给国内任何竞争者!

"既然市场条件如此,茶产业发展就应该更新思路去解决问题。"刘文新说,经过了三年培育,"信阳红"确实成熟了。那么,将产品推广的排序颠倒过来。以信阳毛尖固守河南、北京等北方市场,由"信阳红"的新锐影响力说服国内未进入领域,其实更为相得益彰。

刘文新为豫茶产品筹谋的市场新方略,得到了行业的首肯。21日晚,在"2011国际茶业大会推荐仪式"上,河南文新茶业有限公司的"文新?信阳红",摘得"中国最佳创新产品"大奖。

这份殊荣,无疑是为其搏取国际市场信任,提升在中国红茶界的代表力,奠定了一份坚实的话语权。百红千种独看文新

"文新?信阳红"红茶是此次"信阳红风暴"杭州信阳红茶展的主打红茶品牌。"文新?信阳红"红茶自2010年8月成功研发生产上市以来,经过众多专家评鉴,及市场信息反馈,已获得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文新?信阳红"有"观、正、容、怡"4个系列,19个品种,被评鉴为品质优良的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饮品。2010年文新茶叶成为中国高尔夫球顶级赛事指定用茶,这是中国茶叶品牌第一次走向高端化、国际化。

作为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信阳市茶产业重点龙头企业,文新公司92年成立至今已有近20年的历史,一直秉承"做茶专业,做业专注"的信念做企业,视质量为生命。2010年,"文新"牌荣获"中国驰名商标",是受世界知识产权保护的原产地产品。文新茶叶多次在国际、国内茶事活动中获得金奖,销售收入连续五年保持在60%以上的年增长速度。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红茶的探索发展之路上,文新公司积极实行"走出去,请进来,树品牌"的发展战略。积极引进先进红茶生产技术和设备,培养红茶专业生产技术人员。

2011年4月6日,文新公司成立"红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薪聘请西南大学教授、茶叶研究所所长刘勤晋教授为名誉院长进行"高香信阳红"红茶研制技术攻关,指导信阳红红茶的生产研发。

作为"信阳红风暴"信阳红茶推广主力军,文新公司勇挑重担,2010年9月30日"信阳红风暴"之"文新?信阳红"信阳启动仪式隆重开幕;10月9日"信阳红风暴"之"文新?信阳红"北京启动仪式隆重开幕;10月12日,"信阳红风暴"之"文新?信阳红"北京启动仪式隆重开幕。2011年5月10日,"信阳红风暴"之"文新?信阳红"武汉启动仪式;5月22日,"信阳红风暴"之"文新?信阳红"福建启动仪式;5月24日,"信阳红风暴"之"文新?信阳红"上海启动仪式;5月28日"信阳红风暴"之"文新?信阳红"广州推广活动隆重开幕。在"信阳红"红茶系列推广活动中,"文新?信阳红"以其卓越的品质从众多红茶中脱颖而出,得到广大消费者的亲睐,堪称信阳红茶翘楚。2011年8月25日,在第五届中国(郑州)国际茶叶博览会上,"文新?信阳红"荣获金奖。

目前,文新公司拥有2万亩自建茶叶基地,辐射带动信阳30万亩茶园,有5000户合同茶农,在全国开设147家直营专卖店,318家代理经销商,产值已达3亿多元。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如何促进"信阳红"红茶的持续发展,真正实现信阳茶业"一红一绿"相得益彰?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文新茶叶公司以"做茶专业,做业专注"的企业理念蓬勃发展,力争将"信阳红"打造成为信阳的又一张金字名片,与信阳毛尖"一红一绿,并肩发展"促进信阳乃至河南省茶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后记

"信阳可以充分利用夏秋茶生产信阳红茶",省委书记卢展工亲自点题命名,信阳人民茅塞顿开!2010年,"信阳红"诞生了,从此"信阳红"与"信阳毛尖"红绿相映,开启了信阳茶产业一个崭新的时代!

"\'信阳红\'红茶口感好、营养好、养颜又养生,请您买一盒尝尝……"以市委书记王铁、市长郭瑞民为首的信阳市委、市政府为向世人推介"信阳红",亲披绶带街头卖茶,于是在全国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信阳红风暴"……

"信阳红,世界茶".作为"信阳红风暴"信阳红茶主力军,信阳文新茶叶公司以茶为媒,向国际展示信阳红茶。"文新?信阳红"带着茶乡信阳800万儿的勤劳与智慧稳摘"中国最佳创新产品"大奖,创造茶产业发展新思路。

普洱茶创新史


普洱茶创新史

现代普洱茶有四次创新浪潮: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熟茶技术创新与保健价值发现→九十年代的文化普洱崛起与投资收藏成为核驱力→2008至2014的名山地理大发现与古纯热,仓储升级、交易平台创新与中期茶崛起→2015至今的拼配茶、熟茶2.0系统创新,以及掘金消费茶时代与第三轮建仓。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出口导向技术创新,诞生了熟茶,并用保健价值重构了传统普洱茶,让其脱离了农产品与不入流的大众饮品身份,而与西方社会主流健康价值接轨。

这是第一轮创新浪潮,也是普洱茶技术研发、微生物研究、医学临床试验与小包装开发的第一次高光时刻。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玩的工艺革命、科技普洱与小包装与产品形态创新,早在三四十年前我们的前辈就玩过(虽然层次不高),因为要跟西方消费社会接轨,应日本、法国的代理商要求并在其指导下,普洱茶一夜间提升了若干段位,由土头土脸变得洋气起来。

普洱茶的第二次创新,是由港台人在90年代推动。如果说,第一次创新是熟茶与保健价值的高光时刻,那么这一次是传统制茶在当代复兴——生茶被当成号级茶、印级茶复兴的载体,打破了体制内“普洱茶是熟茶,青饼(生茶)是绿茶”之权威划法,在民间推动生茶入普,以及在保健价值的基础上,赋予普洱茶品鉴价值、收藏投资升值价值、原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四大新价值,从而开启了文化普洱的投资收藏时代。

普洱茶热于2003年登陆大陆后,2003到2007是第二轮创新热的红利放大期。也就是说,这一期间,市场不是由创新推动,而是九十年代的创新冲击波,在台湾衰退后,在大陆掀起了二次冲击波,也就是旧创新扩展到新世界。推动九十年代的创新者,在2003到2007年鲜有突破性创新,都是进一步完善原有的创新体系。这时的他们,与其说是创新者,不如说是打着启蒙主义旗号进行“人口普茶”的红利收割者。这是启蒙大师的高光时刻,以港台文化大师与勐海系技术大师为盛。新入行者,除了顶礼膜拜文化大师外,也把以前在大厂工作过的人当技术大神,疯狂追捧他们发酵的熟茶,或者重金请他们指导发熟茶堆子。

2007年市场崩盘了,旧有大师红利逻辑玩不下去了。中国人都很现实,跟你混,能赚钱你是大爷,赚不了钱,滚一边去,别挡我财路!于是大师的光荣不再,大师变大湿,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至于熟茶技术大师,在2007年已经上山追古树茶的茶界新生代眼里,我喝茶的段位已经到了古树新境界,传统熟茶已经是不入法眼的垃圾茶,那么熟茶技术大师也只能扫入遗老遗少行列。那年头,新派制茶人喝茶人,只要有人提起港台文化大师,一定是一脸鄙夷,捏着鼻子走——貌似一个个大师从湿仓中走出来,腐烂霉变大湿,臭不可闻!至于技术大师,就很惋惜地说,老茶人了,人很好,受人尊重的前辈,曾经为行业做了很多贡献,但现在太固执了,做茶舍不得用好料,粗制滥造,能做什么好茶?

这些做茶新人,也就是70后80后,进入茶行业,开始是对启蒙大师顶礼,接受大师灌顶教化,知道一些门道后,就以大师为耻,在2007年以后变成造反派,革老前辈与传统做法的命。这些革命小将推动了普洱茶的第三次创新浪潮,开启了名山古纯时代。

大师的远去,表明茶界的核心推动力由大师的个人英雄主义,进入了系统推进时期。行业的进步不再是,由少数几个人决定,而是由系统内的海量专家的微创新及系统集成决定。在大师时代,是个人大于体系,在系统进化时代,是体系大于个人。

大师走了,唯留下大湿残影,如同逝去时代的绝响。专家来了,现在每一个做茶久了的人都是专家,或砖家!以前是大师满天飞,现在是专家遍地走……

2008到2013,是普洱茶的地理大发现——山头茶淘金热,以及一浪高过一浪的名山古纯创新。2014到2016,名山古纯的创新进入尾声,曾经的创新革命小将,纷纷转型为古纯品牌掌门人,忙于收割古纯市场红利,没有多少心思搞创新。2016年起,南方传统市场古纯由盛转衰,中期茶在2015年崛起,从而将普洱茶从名山古纯时代,拖入老厂中期茶红利期。古纯时代的真正终结,是2019年。因为南方市场货不好走,新兴北方市场在给古纯续命,一直火到2018年,2019年熄火!

中期茶的创新,其实是跟古纯一起开始的,都是始于2008年。其建立在仓储与交易平台的创新——2008年以后专业仓储体系的出现,2011年中期茶交易平台的出现。来自仓储与交易的创新,推动中期茶之崛起。

2008到2014,茶界创新有主次明暗两条线,主线、明线是古纯,次线暗线是中期茶,当名山古纯大放异彩之时,中期茶在暗地里蓄积力量,等到2015年古纯深度回调之年,喷涌而出。中期茶创新推动者是广东茶商,其将南方高温高湿仓通过专业仓储技术系统升级,改造为南方自然干仓,并进行中期茶概念界定与宣传,搭建中期茶交易平台,进行商业模式创新。

2015到2018的老厂中期茶时代,是说老厂、藏家与交易平台收获了中期茶的市场红利,而老厂无疑是最大获利方,因为中期茶出自老厂(建厂十余年以上的厂,2006年以前建厂,在行业有根基),藏家藏的是老厂茶,平台卖的是老厂茶,他不红,谁红?在古纯与大益茶通吃的年代,除大厂外,老厂被贬为吃老本,不思进取,不会做好茶,只会做烂大街的大路货。那年头,老厂成为了陈旧事物的代名词,不合时宜哈,老厂日子难过!灰头土脸的老厂,正想向古纯品牌取真经,做古纯割市场韭菜之时,2015年中期茶崛起,打断了老茶的古纯新生之路,继续倚老卖老。

老可是个好东西啊,现在老字号值钱了,市场风向标由追新转为捧旧,老厂成为中期茶市场的宝,老茶人成为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活宝。

不是我不知道,而是市场变得太快……一个个不善于创新,因循守旧的老厂,却收获了中期茶的最大红利。这就是人生与社会的戏剧性,这是一幕喜剧!

奥地利学派的主将——庞巴维克倡导主观价值论。价值评价其实是很主观的一件事,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价值尺度,同一件事放在不同时代往往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普洱茶创新史中,对人事的评价,要不一飞冲天,要不落入尘埃,要不毁誉参半。复杂的人类社会,复杂的其实是人性与名利!要做到客观公正的评价何其难也……

谈创新,一定要明白创新的主线。绝大部分人很难逆天改命,随大流抓时代红利,也是不错的选择。幸运的人们啊,请抓住正在发生的市场机会:

普洱茶的第四轮创新,也就是当前正在迅速创造与发生的——2015至今的拼配茶、熟茶2.0系统创新,以及掘金消费茶时代与第三轮建仓。

拼配茶、熟茶升级,肯定意味着行业第三轮建仓,即用新理念重构仓储价值。仓储是普洱茶的时间价值放大器,进行拼配茶、熟茶升级的茶企、茶商肯定会想方设法利用仓储放大器,以达到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2015年开启的拼配茶、熟茶2.0时代,其实是山头茶与中期茶的新综合,也就是两股创新力量在新时期合流,并融汇贯通。中期茶,向山头茶学习用精挑细选的原料与精细化加工,山头茶向中期茶学习拼配、发酵与仓储变现,以及规模化生产与收获规模效益。这是普洱茶的地理价值、时间价值与规模价值交汇的产物。

古茶山开发的抓手,进入了大名山与小树茶时代。这两者都是用来解决名山古纯不能量产之问题。大名山,是名山核心产区扩张到周边产区。名山古树,进入名山小树时代,以解决高性价比优质原料的稀缺问题。至此,普洱茶由小时代进入了大时代,即围绕核心原产地(大名山)的大产业链开发时代!

熟茶与拼配茶2.0,是以名山茶的逼格、中期茶仓储与规模优势、大名山(名山及周边)小树茶的价值洼地与量产、消费端重构供应链的聚合为核心,并以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来驱动,因其体系复杂,需要专业化团队运作,故曰系统创新。

以前的创新都为单点创新,或者是简单系统创新,创新更多表现为创意宣传与短期收割打法,而不是产业链纵深布局与中长期创新战略驱动。第四轮创新,单点与简单系统创新,已经进化为价值原点思维+大产业链升级迭代布局,做的是价值原点创新重构与大体系中长期布局生意。

2019,厂家发现自己一夜之间失去了走货渠道,于是销量腰斩,过了4月份,市场就冷,连中秋都没有生意,也就是春茶季热闹一下,全年冷清。市场整体不好,是肯定的。但很大程度上是,消费者对高价茶、割韭菜的茶,用脚投了反对票,于是开发高性价比的消费茶成为当前厂商的普遍行为。还有,传统开茶店的不能适应移动互联时代,他们缺流量,又不能系统输出价值观精准吸粉,于是被网红直播打败,不知道路在何方?

4G来了,5G还远吗?脱离时代的老经销商,是否会随风而逝!

2019年,市场的核心逻辑,将由依靠经销商做市场,转向先输出价值观与培育种子消费者,有了品牌话语权与一定消费者基数,再来顺势招优质经销商,并洞悉目标消费人群的需求,用消费端的逻辑重构供应链,也就是倒做市场。倚老卖老的老厂,如不进行熟茶与拼配茶的升级,重视消费者的利益,还在为了维护经销商的暴利,而损害消费者利益,是没有前途的,其老厂中期茶红利也会迅速消失。未来是属于价值创新、系统创新者的!

从7562看熟普洱茶发酵度的变迁


从7562看熟普洱茶发酵度的变迁

因石昆牧老师之故而重光的“云南堂”7562使得我们得以有缘领略三十余年干仓存储轻发酵熟茶的曼妙滋味,更使得近代普洱茶外销历史链条得以完整。“云南堂”7562,除具有前述之品茗价值与历史意义,还可通过对它的研究领略熟普洱茶生产工艺的演变。

“云南堂”7562系国营勐海茶厂1980年~1981年生产的茶品,与后期(九十年代后)的国营勐海茶厂7562相比,“云南堂”7562的发酵度偏轻。实际上在可以观察到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前生产的熟普洱老茶其渥堆工艺均偏向于轻发酵。这种渥堆发酵度的变迁与当时普洱茶的市场背景息息相关。

熟普洱茶本就是应港澳市场需求研发的仿制老生茶口感的茶品,工艺创制伊始的熟茶茶品发酵度均偏轻,轻发酵熟茶在杂味褪净后果酸会更为凸显,当时的香港茶商会将这类茶品短时入仓后再行销售。随着时代发展,资金的快速循环成为商家经营的重中之重,熟茶旧有的销售模式必然带来经营过程的不便和成本增加。香港市场遂提出熟茶可以马上饮用的需求,因此生产方遂将熟普洱茶的发酵度提高以满足这种市场需求。

在当时的时空背景下,普洱茶内需市场极小,其生产必须紧跟港澳市场脚步,生产方基本没有主导市场的能力。生产、销售、品饮三方的互动,使得普洱茶渥堆工艺的发酵度发生改变。因为这种互动的滞后性,导致这种改变是在一定的时间跨度内逐渐发生。从这点亦可看出,直到九十年代,作为普洱茶消费的主流市场——香港,对普洱茶的品质需求仍然是以其所达到的可品饮状态为考量,而并非是单纯以陈期长为尚品(对于当时的经营者而言,反而是一种仓储成本压力)。

扩展阅读:

熟茶通过渥堆制程,近似于在数十天内走完了生茶仓储需要五十年才达到的转化程度(当然两者之间还是存在着不同)。“转化”的前提——茶叶中的活性物质,大多已在渥堆制程中完成转化。因此熟茶相对于生茶不具有很大的转化空间,更多的是随着仓储年限的增加,茶品的堆味持续褪除,口感趋于平滑柔和,茶性从虚热转向温热。

同样是在熟茶茶品之中,轻发酵熟茶相对而言新茶阶段堆味较重,尚有回甘,香气明显,未经入仓的轻发酵熟茶陈化后口感易转果酸,但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茶品的活性,口感厚滑鲜活。发酵度较高的熟茶相对而言堆味轻,较甜滑,缺点是口感较平直,缺乏变化,茶质相对较薄。

轻发酵茶品相较于重发酵茶品而言,其在制程中保留了更多的活性物质。因此轻发酵熟茶茶品既具有一些只有熟茶才会具备的物质(如二甲氧基苯)与保健功用,又因活性物质的留存给茶品留下了转化的空间,因此陈年的轻发酵熟茶茶品会更接近老生茶。而在熟茶的早期生产中,也大多是以轻发酵(六分)为主,比如“云南堂”7562(国营勐海茶厂1980~1981年7562)。

从7562看熟普洱茶发酵度的变迁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轻发酵≠发酵不足。轻发酵熟茶,是在保持足够的渥堆时间之前提下,通过改变加水量等参数,调节茶品的发酵度。而现今市场上一些以轻发酵为旗号的熟茶,实际上是提前起堆发酵不足的茶品。消费者不可不察。

从热销产品排行榜看普洱茶市场格局


从热销产品排行榜看普洱茶市场格局

普洱茶市场热销产品排行榜已经发布2期了,在这不到2个月的时间里获得了许多的朋友的鼓励,也受到不少质疑。这些疑问的焦点只有一个——市场格局。

当前的普洱茶市场大致分为三类:常规普洱茶市场、高端普洱茶市场以及电商普洱茶市场。组成每个分类的茶企、经销商、消费者群体所形成的格局就是当今普洱茶的市场格局。

之所以将大益、下关、老同志、中茶放在一起是因为这4大品牌是当今普洱茶市场的基石。所以在排行榜中我是以品牌在市场份额中的比重来决定产品进榜的数量,然后再根据销量、茶友评价、未来前景进行综合排行。否则按照大益目前的销售额以及门店数量,前10名的产品恐怕都会是大益茶。这不光对大益不公平,对其他品牌更不公平。

从当前市场环境来看,大益虽然强但是也没强大到垄断市场的地步。在真正常规茶零售市场大益大约能占据60%左右的市场份额,由于芳村大益茶市这个特殊的存在,大益茶整体给茶圈完全垄断的错觉。如果一款大益茶在芳村市场很热那在零售市场一定冷淡,比如玉润天香、勐海孔雀都是在芳村一度大热,但是鲜有进入零售市场的产品。

但是想V93、7542、7572这类在芳村相对平淡的产品却经常能在天猫旗舰店爆款,至少也说明零售市场与芳村大益茶市存在相当大的差异。下关的关甲、关特、金丝沱这是拥有稳定销量的常规品,只要下关本身不出问题,这几款产品依然会保持稳定的市场占有量。中茶在07年那场风波中痛失普洱茶第一品牌的宝座,经过几年的调整随着几款产品的热销辅以高调的宣传,隐隐有了王者回归的架势。至于老同志,周炳良大师的名头不是盖的,昊展在芳村的影响力也不小。所以未来2年内,常规茶市场还是会由这4家牢牢掌握。

古树茶市场平时说的最多,这里就简单聊下。山头热则古树热,山头冷则古树冷。古树茶概念被许多无良茶企透支才是这个市场当前遇冷的关键,打开淘宝随便搜一些名山头,出来的基本都是类似9.9包邮的B货。这说明一些人刚知道古树茶概念,刚知道山头就被假货蒙蔽,潜在消费者流失的有多严重不言而喻。

最后看电商平台,单从价格的角度来看如果其中有好货,那一定是赔钱甩卖。作为一家茶企他可以通过低价甩卖的方式来推品牌,但这仅仅对于财大气粗不差钱的大型企业。大部分在淘宝卖普洱茶的都是小茶商,打造爆款的目的还是为了赚钱。只有劣质产品才能同时满足数量多、价格低这2个条件。所以整个榜单仅仅反映的是大多数低劣普洱茶是如何进入消费者手中的,而对市场本身并无太大意义。

普洱茶仓储的创新之路


普洱茶仓储的创新之路

——“透视中国普洱茶”系列研讨活动侧记

6月19日,以“透视中国普洱茶”为主题的研讨活动,在位于广东省东莞市的“双陈”普洱会所举行。云南省茶叶协会会长、著名农艺专家黄炳生和著名普洱茶专家张顺高,率云南省种茶、制茶、茶学理论专家一行10人出席了会议。

研讨会安排了一项互动内容:干仓茶和湿仓茶品饮比对。一饼是略呈霉变的湿仓茶,另一饼是在“双陈”生态仓库陈化后的干仓茶。冲泡后,茶汤同样清澈通透,茶底同样完整舒展。但冲泡前的条索却有明显区别:湿仓茶条索间界限模糊,色泽暗淡;干仓茶条索清晰,芽叶区分明显,色泽呈澄绿色。冲泡后的茶汤更是大相径庭:湿仓茶有明显霉味,难以入口;干仓茶汤香气醇正,层次丰富,回甘绵长。

在随后参观“双陈”普洱的生态仓库时,黄炳生说:“看来,我们应该考虑修订普洱茶标准了,仓储应该纳入标准。”他毕生从事农业经济管理,做过10年主管农业的副省长,对普洱茶产业和市场状况了如指掌,对2005年前后普洱茶的大起大落更是记忆犹新。

选择:艰辛的,也是光明的

东莞不产茶,但茶人们却说,东莞是中国的“藏茶之都”。有专家透露,仅普洱茶,东莞就藏了超过20万吨。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云南省茶业协会会长黄炳生告诉记者:云南全省普洱茶年产量约为8万吨。

因为没有权威统计数据,只能做以上描述性的说明了。但仅此,茶,尤其是普洱茶在东莞的地位,就可见一斑了。

陈永堂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收藏普洱茶。别人藏茶是藏新卖旧,陈永堂当时是只藏不卖。

他每年都要去云南的西双版纳,去易武、布朗、巴达、南糯……,徒步走近一座座令普洱茶人景仰的古茶山,探访一株株几百岁、上千岁的古茶树。在这里,他结识了傣族制茶专家杜琼芝、布朗族种茶专家“老茶树”曾云荣、彝族小伙于大海,还有很多基诺族、哈尼族、拉祜族、瑶族、苗族的茶农。

陈永堂的解释很简单:他要知道什么样的茶树才能长出最好的茶叶。

在东莞,他盖了三间房子,分别存放同一年份生产的同一配方的普洱茶。他在一间房子里加装了空调用来调节温湿度;另一间房子没做任何处理,顺其自然;在第三间房子里放置了适当数量的活性炭和生石灰。他要观察一年、两年、三年之后,这三间房子里存放的茶各自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陈永堂的解释依然很简单:他要知道什么样的环境才是普洱茶的最佳陈化环境。

在勐海县曼恩村的鹏程茶厂,他和厂长杜琼芝一道指导着工人,反复试验着把不同的初制原料压制成饼所需要的压力。有一款茶前后试验了9种不同的压力,历时近一年。为此,他俩曾发生争执,甚至好几天谁也不理谁。

陈永堂的解释还是很简单:压力决定了茶饼的内部松紧度和后发酵的进程,他需要最具陈化价值的压制茶。

东莞有很多人做茶生意,其中的不少人无法理解陈永堂的行为:不把藏的茶卖出去怎么赚钱呢?“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没有钱,钱都换成了茶”,陈永堂说。

曾经是躲在深山人不识,在最近的20年中普洱茶却成了茶界宠儿,投资者趋之若鹜。然而,20年的普洱茶市场也从未平静过,特别是在2005年前后的数年中,对“越陈越香”的片面宣传、理解和追求,严重扭曲了普洱茶的品质真相,也背离了普洱茶悠远厚重的文化内涵,普洱茶数度上演了大起大落的悲喜剧,不少久经历练的茶商都被疯狂的茶价搞得叫苦不迭。

然而,不论涨也罢落也罢,陈永堂却不为所动。他曾在90年代末收购了一批数量可观的高品质熟茶,2006年,这批茶的价格上涨了几十倍。周围的朋友劝他赶快出手,他笑着摇摇头。直到今天,这批称之为“90散”的熟茶依然摆放在“双陈”的陈化仓库中。

一天晚上,陈永堂亲自执壶,我们相对而坐,泡的就是“90散”。

“其实你只要到西双版纳的茶山中去看一看,就什么都明白了。做好普洱茶的原料,都来自那些几百年、上千年树龄的古茶树,每棵树每年只能采两三公斤的茶叶。资源有限,高品质普洱茶只能越来越少,不可能如市场炒得那么多。”陈永堂说。

后来,我和他一起去了易武、布朗、南糯,看到了那些在热带雨林中与其它植物杂居的老茶树。其中大都是树龄两三百年以上的,也有少数极为珍贵的千年古茶树。它们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中,应日月寒暑之变化,汲山川雨雾之精华,与其它植物构成了相互支撑、无需人工干预的生态系统。它们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弥足珍贵。

“这么难得的东西,如果我们没存放好,发霉了,不能喝了,就是暴殄天物。所以我要了解它们的生命发展规律,研究普洱茶在陈化期间的环境诉求。这就是‘双陈’理念的缘由。经过10多年的不断完善,就有了今天的‘双陈’生态仓储系统。”

两杯清茶,一片心曲。

与别人的区别在于:陈永堂不喜欢、也从不参与市场炒作,而是全身心投入普洱茶仓储理论的研究和实践,并由此追溯到种茶、制茶,将普洱茶品质的形成过程纳入到他的关注和研究范围,并在每一个环节都全力倾注心血,力求一个完美的结局。

毫无疑问,他选择了一条独特、艰辛的道路,也是一条理性、光明的道路。

理念:人文的,也是生态的

如果用科学语言定义陈永堂的“双陈”理念,应该是:在适宜普洱茶内含物质蜕变积淀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环境中,在一定的期限之内,普洱茶贮存的时间越长,就能获得更好的口感和更多的有益于健康的物质。

是为“陈化时间,陈化质量”。

有人说:哲学是科学之母。

科学认为:物质是不能凭空产生和消失的,它们的变化仅仅是存在形式和内部结构的改变。物质是永恒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和内部结构是不断变化的。

哲学认为:生命是物质的存在形态,每一次生命的终结都意味着新的生命的开始。生命是永恒的,而每一种生命形态都是有限的。

所以,生命存在的过程和形式永远是一个科学命题,也是一个哲学命题。

在和与会专家、茶友交流时陈永堂说:“茶树是普洱茶生命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它只适宜于西双版纳的大山中。采摘下来的叶片是普洱茶的另一种生命形态,萎凋、杀青、揉捻、晒干、发酵、压制等制茶工艺,虽然表现为人的主观行为,却是基于人类通过长期实践对这种特定的生命形态不断深化的理解,就此而言,传统制茶工艺流程是适宜于普洱茶青的生存环境。”

“对于普洱茶来说,陈化是一个最为漫长的生命旅程,通常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它们的环境需求是不断变化的,营造适宜于普洱茶陈化的动态环境,正是‘双陈’理念的核心内涵。虽然陈化环境的营造需要人工干预,但前提是尊重特定阶段的生命规律,而不是将人的主观意志强加给茶。”

这一番议论,不但令与会专家、茶友连呼“精彩”,就连年逾八旬、一生事茶的普洱茶学者张顺高也不禁击掌叫好:“‘双陈’的生态仓储是普洱茶的工艺创新,也是普洱茶学的理论创新。”

事实上,我们无法确定普洱茶的最长陈化年限,只能靠品饮时的直觉确认其陈化的程度。据说故宫存的金瓜贡茶陈期已近两百年,已是“汤有色,但茶味陈化、淡薄”了。

陈永堂说:“普洱茶的陈化年限总会有一个极限值。到那时,普洱茶被彻底碳化了,不再是普洱茶了。”

那么,普通家庭如何贮藏普洱茶呢?

陈永堂给出的建议是:普洱茶与其它物种相似,表现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特性,所以,贮藏空间必须无杂物、杂味;春季最高温度不能超过28℃,相对湿度不能超过70%,夏季温度在33℃以下,相对湿度在75%以下,秋季温度在26-31℃之间,相对湿度在60-65%之间;千万不要把受过破坏的茶与好茶混藏。

品味历史,收藏时光。

当生活的脚步越来越急促的时候,我们应该在普洱茶的浓郁厚重中回味,体悟从大漠洪荒到现代科技文明的漫长道路上,大自然对于人类的恩赐,和人类祖先的智慧光芒给我们的启迪。

时光倏忽而逝。每一次日生月落、每一轮斗转星移都值得珍惜。我们在品饮时的每一次灵光乍现,我们珍藏的每一饼普洱茶中蕴含的日月精华,都是这一代人的享受,也是留给后人的财富。

在西双版纳的茶山中,那些百年、千年的古茶树依然枝繁叶茂,显现出强大的生命活力,年复一年地为我们奉献着它们的全部心血。

对于大自然的恩赐,陈永堂说:“我们能够回报的,唯有怀着敬畏之心,殚精竭虑,做好每一片普洱茶。

追求极致 茶企创新的姿态


追求极致茶企创新的姿态

关于茶企服务体系建设问题,我觉得不能单就服务谈服务,而要放在一个更宏大的时代背景中去谈。而且在当前的大变局时代,我们一定要正视旧瓶很难装新酒的问题。

也就是说,时代在进步,消费在升级,如今的人们对茶叶的消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是高端消费在升级,大家要喝“精品”,这不仅仅是原料好就能解决的,更需要一整套符合现代人消费模式的供应链服务方案;另一方面大众消费不再满足“价格便宜,比白开水好喝一点”,而是在花钱不多的情况下“喝好茶”,对“质优价平”的茶品需求越来越旺盛。

“三个极致”才是创新的正确姿势

按照传统的经验,我们很难服务好正在迅速升级的消费者。从提升与改善消费者体验出发,面向未来的茶企需要在“三个极致”上下工夫:极致的产品、极致的性价比、极致的消费场景体验。

所谓极致,不是茶企、茶商认为极致,而是能真正击中消费者的内心,让他觉得这个东西是他真正想要的,有体验与购买的欲望。如今许多茶企按照自己的想法,也就是所谓的专业经验在生产极致产品,消费者还没有买单,就先把自己感动得一塌糊涂,等到市场表现差强人意,就怪消费者不懂茶,白白辜负了自己做好茶的初心……

由此可见,传统的专业经验,无法让大家在消费升级的今天走得更远,那我们是不是要告别传统的经验主义,从一个全新的市场原点出发,重新来思考与构建面向未来的服务体系?

经验一方面帮助大家快速上路,另一方面也会形成严重的路径依赖,让传统茶行业陷入了顽固的结构性锁定,也因此每家茶企都在谈创新,做所谓貌似创新的事,但过了若干年后才发现,我们不过在原地踏步走而已,我们主张的创新摆脱不了传统的地心引力。

从“精品熟茶”需求这个市场原点出发

润元昌品牌诞生于2011年,其前身早在2006年就从事普洱茶行业,专注熟茶领域11年。就因为这份长期与普洱茶死磕的专注劲儿,其才能敏锐地捕捉到2014年起茶行业的三大超级机会——高端熟茶的兴起、小青柑热、中期茶热。润元昌早在2014年就调整企业核心战略,布局这三大新兴市场,成为小青柑与高端熟茶的领跑茶企之一。

但润元昌不满足于靠经验主义取得的市场成就,而是清空所有的专业经验重新建模。2017年以来,从消费升级这个市场原点出发,其认为“精品熟茶”存在旺盛的需求,润元昌要做“熟茶2.0时代”的倡导者,做“精品熟茶”技术专家型品牌。

精品熟茶,是消费者需要的极致茶品。而“技术专家型品牌”,是润元昌重构熟茶供应链的核心驱动力。前文说过,要服务好新时代的消费者,需要重构供应链模型。传统的供应链模型只能提供传统茶品,按照时代最新精神组织的供应链,才能提供老百姓真正需要的“精品熟茶”,而不是光有“精品熟茶”外衣的传统熟茶。

熟茶是普洱茶领域科技介入最深,而且将来会越来越深的子品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科技是熟茶的第一生产力。润元昌将自己的基因定位为“科技创新型”品牌,就是用科技的力量来重构熟茶供应链,推出真正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精品熟茶”。

极致的产品:“润活”是基础

“气韵生动”是高端熟茶的极致之美

2018年春天的广州茶博会,润元昌的“润活发酵技术”正式隆重登台亮相,其主张“为熟茶发酵注入新活力”。这在某种程度上重新定义了熟茶。在熟茶2.0时代,“有活性与润感”是好熟茶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再追求香甜厚滑韵。如果茶叶发酵得很死,失去活性,即便喝起来非常香,非常厚滑,但因基础分不过关,也不是好熟茶。

在古树茶兴起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熟茶成为上不了台面的东西,是一种用料低劣,加工极不卫生,口感欠佳,喝了对身体无益之茶品。这显然与事实不符,是市场对熟茶妖魔化的一种表现。但我们得承认,当整个市场将熟茶打入底层,卖不起价,做熟茶的厂家会很用心生产熟茶吗?反正是便宜货,那么我怎么舍得用好料,粗放式加工就行了,茶叶做出来能喝就OK。这就是熟茶1.0时代的现状。不是说在那个时代没有用心做熟茶的企业,而是整体层次不高。

传统生茶走过由重视外在的“不苦不涩不是茶”之高刺激性阶段,早在十年前就进入了“冲淡之美”的拼内涵品质之阶段。

熟茶也会重复生茶升级之路,由高刺激性到讲内在的和谐韵味之阶段。润元昌首家独创的“润活发酵技术”,打响了新派熟茶由外转内第一枪,“润活”是茶叶气韵足之基础,“气韵生动”堪称高端熟茶的极致之美。

润元昌首创的国家专利“润活”发酵技术,是指在熟茶制作的过程中,通过“富氧发酵”“加压发酵”等一系列新工艺的应用,提高茶叶内含物质的释放度,减少鲜爽物质损耗,更大程度保持茶叶活性,最终达到提升熟茶滋润鲜活口感的目的。

这项技术要理解起来很简单,就是一切以符合中国茶清饮审美以及身心健康为旨归,尽量增加有活性与韵味的风味物质,避免不愉悦不健康的物质产生。

说到底,精品熟茶创新,是以风味与健康为导向的,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与身心健康需要!总之,服务要首先满足消费者对精品的有效需求。其次,既要服务高端群体,更要为天下人做好茶!服务高端群体,要做有老生茶口感的熟茶”,以体现“润活是基础,气韵生动是熟茶的极致之美”。

相信这非一般的熟茶,即便喝惯古树生茶、武夷岩茶、凤凰单丛之刁钻老茶客,也愿意去尝试体验,去主动传播“润活与气韵生动”之熟茶新主张。

要做出具有老生茶口感的熟茶:首先要选好原料——用春茶发酵的熟茶,而且是经过醇化的原料;其次要做精细化、能管控与提升活性风味物质,避免不愉悦、不健康物质产生之新型发酵模型,让做出来的茶叶充满活性,喝起来口感愉悦,身心健康;最后是要长时间后期仓储,用时光的慢养来大幅度提升熟茶的品质。

春茶原料

后期仓储

要保留熟茶的足够活性空间,就宜采用轻发酵技术,才出堆的熟茶只是半成品,要经过长时间养堆,再压成饼砖沱。饼砖沱再放置仓库里长期慢养,让时光成为最好的雕刻师,花十年时间来成就气韵生动——高端熟茶的极致之美!润元昌有个计划,采用轻发酵的熟茶,才做出来的新茶,只卖百分之二十,百分八十的茶品,仓储十年再销售。这就是轻发酵的二八原则。

极致的性价比

让天下人喝上“国民熟茶”

润元昌的精品熟茶开发有两个方向:一是面向高端人群推出的质优价高茶品;二是面向大众人群推质优价平茶品——国民熟茶,也就是精品熟茶,大众消费。

大众消费者有个特点,就是不怎么懂茶,其喝茶讲究适口性。针对这部分人群的喝茶需要,润元昌专门研发了“陈香发酵技术”,就是让春茶好料发酵出来的熟茶,存放一年左右上市,喝起来香甜厚滑润,满足普通老百姓平价喝好茶,喝了身心健康之需求。

做好消费者服务,需要三个极致。极致的茶品,是建立在消费者的有效需求之上的,如果消费者没这个需求,或者需求不够旺盛,那么茶企开发的所谓极致产品就是一场自嗨。润元昌深入研究消费者的精品熟茶需求,有的放矢,将消费者划分为高端专业茶客与大众消费人群,一个是对品质刁钻挑剔的市场,另一个是普适性的基数市场,分别供应建立在不同模型基础上的产品。

前者在“春茶发酵的熟茶”基础上,独创“润活发酵技术”,采用“轻发酵+慢养仓”的模型,来开发经得起挑剔的专业消费者检验之极致茶品。

后者在“春茶发酵的熟茶”基础上,研发“陈香发酵技术”,生产适口性好,性价比极高的茶品满足大众消费者。做老百姓喝得起的好熟茶,以“国民熟茶”的名义,让天下人喝好茶!

在第一个模型中,高端与专业消费者偏重于极致茶品体验,有极致茶品再来谈极致性价比。而在第二个模型中,大众消费者先看极致性价比,再来看极致产品体验。

极致的消费场景体验

购买的便利化,体验的人性化

许多茶企误解了极致的消费场景,以为把茶庄、茶楼装修得高大上,就是极致场景。极致消费场景,首先是购买的便利化,然后是体验的人性化。

你装修再好,市场上卖你产品的人太少,没有知名度,没有消费认知感,消费者即便知道了你,也很难找到购买的途径。故首先要打造品牌,解决精品熟茶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消费者有了认知,还能很方便地购买茶品。

润元昌进行现代主流的品牌与渠道建设运作,让润元昌成为消费者心目中的知名品牌、口碑品牌,在发展品牌专营店的基础上,针对全国数十万家零售茶庄推“精品熟茶”专柜,让润元昌精品熟茶的小红旗插遍大江南北,从而解决品牌的认知度和购买便利化之问题。

其次终端消费场景要人性化。场景不能从企业的主观出发,而要从人性之深层次需求出发,针对不同的目标人群,设置不同的消费场景。

场景的人性化要做到“三化”:一是生活化,走进办公室与家庭;二是国际化,随一带一路输出中国元素的健康文化;最终是年轻化,用时尚青春语法打造消费场景,引导年轻人喝茶。如果能做到“三化”,就是“国民熟茶”,就能开启熟茶的大众化。否则,还是在传统的小众圈子体验打转。

下面重点谈一下场景的生活化:

如果北方人有广东喝早茶的时候泡熟茶这种生活场景,估计熟茶销量会增加五倍。这种生活场景很质朴普通常见,也就是居家过日子的场景,而不是强调逼格的场景。

生活处处是风景,没必要刻意景外造景。熟茶的场景生活化,可用“融”字诀,以你喜欢的方式,习惯的方式,融进你本来就很美的生活。而不是另外搞个东西,板着脸教训消费者,你不喝熟茶就没品格,没追求,没文化。为何要对立造景,而不是用好“文化”的大而化之呢?

体验要人性化,人都喜欢找认同感、归属感,不喜欢被异物植入,厌恶对立面的东西,顺应人性就ok!润元昌将围绕“熟茶与健康”这一主题开展一系列推广活动,让熟茶的大健康文化走进大众社区,让喝精品熟茶有益身心健康的观念深入人心.....

茶叶销量下滑福鼎白茶创新


今年的茶叶市场由于原料上涨以及三公政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国内茶叶销量呈下滑趋势,很多茶商和茶叶品牌也开始重新调整市场战略,制作研发了许多低价位吸引大众消费者的产品。而在这波研发新品的浪潮当中,独具慧眼的鹭岩人选择了福鼎白茶,赶上夏天旺销季的到来,相信会吸引众多消费者的眼球。

白茶有一个美丽悠久的故事,据传说,尧帝时有一老母在此居住,以种兰为业,为人乐善好施,深得人心,并曾将其所种绿雪芽茶作为治疗麻疹圣药,救活很多小孩,人们感恩载德,把她奉为神明,称她为太母,这座山也因此名为太母山。后来,太姥山居民保留了福鼎大白茶原始母树绿雪芽古茶树,并开始制茶,一直延续至今。

白毫银针和白牡丹是白茶系列的标志性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白毫银针在19世纪还曾经出口欧美,是中国茶叶矗立世界的标杆产品。白牡丹源自西汉的孝子故事,并在20世纪初盛产闻名全国。而鹭岩最新系列白茶正是选用这两款产品。

一.优良的茶叶品质

鹭岩白毫银针采自大白茶树的肥芽制成的白茶,外形优美,芽头壮实,毫毛厚密,富有光泽,汤色碧清,呈杏黄色,香气清淡,滋味醇和。

鹭岩白牡丹是采自大白茶树或水仙种的短小芽叶新梢的一芽一二叶制成的,是白茶中的上乘佳品。其叶张肥嫩,叶态伸展,毫心肥壮,色泽灰绿,毫色银白,毫香浓显,清鲜纯正,滋味醇厚清甜,汤色杏黄明净。具有祛暑、通血管、明目、抗辐射、解毒之功效。

二.精湛的制作工艺

白茶制作基本工艺包括萎凋、烘焙(或阴干)、拣剔、复火等工序。白茶叶片多茸毛,这是因为加工时不炒不揉,晒干或用文火烘干,使白茸毛在茶的外表完整地保留下来,所以这就极其考验制茶者的工艺。在开发之初,鹭岩茗茶董事长张荣生就亲赴福鼎太姥山茶叶基地实地探访,并在山上度过几天时间,期间,张总还巧妙结合了其他茶叶的制作工艺,开创了属于鹭岩的独特白茶制作技艺。

三.简易的包装设计

而今茶叶市场上的包装多样化早已成为趋势,然而在提倡节俭风气之下,许多茶商也开始改变这一方式,鹭岩白茶顺应此趋势,选用精致小罐装来代替繁琐多样化的方盒包装,结合白茶特色以及传说文化进行设计。罐装设计易保存携带,在节省原材料的同时,存放也不至于受潮变味。

四.保存容易,升级空间大

白茶制作工艺简单,再加上独特的文火炒制,易于保存,室温干燥不接触曝晒和潮湿便能长久保存。另外白茶的升值空间也很广阔,由于老茶稀少,再加上优质福鼎白茶的产量不多,市场上一度出现收藏老白茶的现象,尽管没有收藏普洱茶的劲头,但在未来白茶的升值及收藏空间依旧值得期待。

白茶虽然味道清淡,但其养生功效不容小视,白茶清热润肺、平肝益血、消炎解毒、降压减脂、消除疲劳等功效,尤其针对烟酒过度、油腻过多、肝火过旺引起的身体不适、消化功能障碍等症,具有独特、灵妙的保健作用。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主任骆少君还曾极力推荐饮用白茶,据欧美国家权威机构研究,白茶杀菌和消除自由基作用很强。

鹭岩茶业虽然首次涉及白茶,但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鹭岩出口世界的铁观音,红茶,岩茶等就早已受到好评,此次鹭岩董事长张荣生还亲自参与到研发工作当中,出产的白茶由于加入其它茶叶制作工艺,在保留原有风味的同时,也能品出不一样的白茶口感。此次白茶的正式上市不仅是鹭岩多品种发展方式的体现,也能为今后的白茶研发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不断开拓新市场的同时,鹭岩人也将始终保持产品质量,提升品牌影响。

茉莉六堡 花茶创新之作


茉莉六堡花茶创新之作

时尚之饮,男人品茶,女人品花,而茉莉六堡“联姻”却打破了这一局限,花与茶的交融,让男人、女人都可以“花”“茶”兼得,在茉莉花的香氛与六堡的醇香中一起品味时间的滋味。

茉莉六堡不愧是最得意的创新茶之作,琥珀色的茶汤上点缀着洁白茉似乎把夏天最好的回忆引了出来。广西誉槿缘茶业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张少容向茶友介绍,茉莉六堡茶采用产自中国茉莉之乡———横县的优质无公害茉莉花,采花时间在夏季晴日午后,挑雪白晶莹、含苞待放的花蕾,赶在开放前择花,使茶叶趁鲜抢香,再以手工精心窨制。而其采用的六堡茶则出自梧州现有的茶种,但在制茶工艺的科技含量上却提高很多,从工艺流程上,茉莉六堡茶制作中采取了二次烘干,这样不仅稳定茶叶颜色和香气,还能保证茶叶的失水率。经过有机结合,这一特种再加工茶类较好地保留了横县茉莉花和梧州六堡茶原有的营养成分和鲜度,茶色香味俱佳。

茉莉六堡具有色泽黑褐光润,汤色红浓明亮,滋味浓醇甘和的特点。当红浓明亮的茶汤伴随着清雅的茉莉香气徐徐进入茶友们视野,滑入唇齿间,茶友忍不住为茉莉六堡的这厚重的“色”与这灵动的“气”而赞叹不已。茶过三道,唇齿留香,余韵犹存,茉莉六堡花香不压茶香,少了陈年六堡茶的那股陈味,却多了一缕清雅的茉莉香,给茉莉花茶增添了几分文化底蕴。

梧州:创新活动形式 提升宣传效果


梧州:创新活动形式 提升宣传效果

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梧州检验检疫局组织业务骨干在梧州市丽港广场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有奖问答活动,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欢迎。

据了解,此次活动主要宣传六堡茶地理标志保护、真假进口食品鉴别等知识。活动开始之后,很快便有市民前来试探、咨询、摸答题,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很快答题成功,并获得了数泡六堡茶袋泡茶的奖励。在此示范效应下,便有许多市民自觉地排成了“长龙”。获奖人数越多现场气氛也越热烈,充满着欢声笑语。部分市民还反复排队、摸答题,答题的速度越来越快、准确性也越来越高,这让现场活动达到高潮。他们收获的不仅是奖品,还有实用的各种食品安全质量鉴别知识,有奖问答活动成为整个广场宣传活动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参加有奖问答的市民群众正阅读六堡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知识资料梧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供稿

这种将文字资料与实物样板相结合、知识介绍与体验相结合的有奖问答宣传方式,很好地激发了群众的积极性,变被动贯输为主动学习了解,这样创新的宣传形式,较好地提升了消费者自我保护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工作人员正在指引参加有奖问答的市民寻找正确答案梧州检验检疫局供稿

参加有奖问答的市民群众在正确答题后领取奖品梧州检验检疫局供稿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从技术创新到产品创新 看蓝铁熟茶如何左右开弓》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福鼎白茶熟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