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的现状】

云南茶山旅游的设施现状

要想有一次愉快的旅游,最基本的食、宿、行都是缺一不可的。

因为云南的茶山暂时还未进入国家级的旅游规划项目,所以与旅游有关的设施大多是民间自发形成的,这也意味着云南茶山的设施相对较差。以笔者连续五年行走茶山的经验来看,只有景迈山因为有政府指导开发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是相对最完备的,从山下的惠民镇,到山上的景迈大寨、芒景村,旅馆、酒店的数量应该是所有茶山中最多的,而且不乏一些条件设施都非常好的酒店,如惠民镇上的柏联精品酒店,与柏联普洱茶庄园连在一起,不仅人住在茶园里,还能够全程参观现代企业的制茶过程。

景迈山上的旅馆、客栈、山庄林立,大多是茶农将自己家的房子改造成旅馆,设施比较简陋。有实力和远见的茶农会各方集资,在寨子周围重新盖上有当地民居风格,房间设施完备的酒店,如大寨的“景迈人家”、芒景的“布朗公主山庄”、“阿百腊庄园”都是非常优质的酒店。

住的问题容易解决,吃就更不是问题了,茶山上餐馆也不少,而且民风淳朴,就算是陌生人,想去茶农家蹭顿饭,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唯一欠缺的只有“行”,景迈山已经是云南古茶山中路况最好,并且唯一有公共交通车往返的茶山,只是开的班次比较少,一天2-3趟,错过了就没有了。自己有车会更方便一点。

除了景迈山,云南的其他茶山,最好就不要考虑在山上留宿的问题了,旅馆基本没有,除非有相熟的茶农,愿意让你借宿家中,但条件也不会太好,哪怕是富裕得像老班章这样的村子,茶农也大多保持着原来的生活习惯,一般的城里人应该是不容易适应的,当然,如果你愿意体验这样的乡村生活,也是不错的选择,只是防蚊虫、跳蚤的药得备好。

“食”的问题,在山上基本只能靠在茶农家蹭饭了,至于“行”的话,没有一辆性能好、底盘高的越野车或者皮卡车,上茶山一定会增加路途上的困扰的。茶园,尤其是古茶园,基本都在山区,山路十八弯,领教过你才懂!

如果去景迈山以外的其他茶山,在旅游设施方面就更加显出自发性强,规范性弱的特点。要解决住宿问题,只能到茶山所在的乡镇上,还得是相对热门的茶区,乡镇的上的旅馆的接待能力才相对好一点,比如易武乡、象明乡、勐库镇、小景谷乡等,这些旅馆都是随着普洱茶的兴起而迅速增加的,而且这几年的配套设施进步已经很大了,普洱茶无人问津的时候,谁会去那些穷乡僻壤住宿啊!

离乡镇再远一点,那就是县城了,在县城,就基本无忧了。一些县城如勐海县,因为普洱茶的兴起也迅速提升了旅游设施,小小县城酒店林立,不过到收茶旺季依旧是一房难求。除此之外,建在茶区的企业、工厂也会在厂区开辟一片接待区,提供简单的客房和员工餐,不对外营业,只接待客户和熟人,这个也只算是凑数的旅游设施了。

总之,云南茶山旅游的设施建设确实存在许多的不完善的地方,如果对茶山环境不算熟悉,或者没有熟悉的人带领的话,来云南茶山旅游基本会是一场“非华丽的冒险”,旅途中多少会出现一些障碍,当然,对于旅行者来说,遇见未知、排除障碍的过程,也未尝不是一种美好的体验与记忆啊!

延伸阅读

试论云南茶叶现状与出路


试论云南茶叶现状与出路

1基本情况

云南茶园面积达246万亩,占全国茶园总面积1660.4万亩的14.8%,居全国首位。总产量7.54万吨,占全国总产量68万吨的11%,位居全国第3位(前两位为福建省和浙江省)。在国务院发布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和措施中,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把云南建设成“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和“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的三大目标,明确提出:“巩固提高茶叶产业,把茶叶产业培育成区域性支柱产业”。到2005年,全省茶园面积稳定在240万亩,建设无性系良种茶园50万亩,建设生态茶园15万亩,茶叶产业总产值达到20亿元;到2010年茶叶产值达到30亿元;2015年良种茶园面积达到120万亩,茶叶产业产值达到40亿元,名优茶产值占茶业总产值的50%,主要布局在临沧(3个县)、思茅(3个县)、保山(3个县)、版纳(1个县)、德宏(1个县)、红河(1个县)等市、州。云南省政府决定,“十五”期间,省财政每年投资900万元,在全省茶叶主产县选定绿春、思茅、澜沧、景谷、景洪、腾冲、昌宁、龙陵、梁河、风庆、临沧、耿马等12个县,建设2万亩无性系生态有机示范茶园,辐射带动周围地区建设10万亩生态有机茶园,生产无公害、优质名牌茶叶。

2云南发展茶叶产业的优势

云南具有最适合茶树生长的环境条件。茶区海拔高度一般在1200~2000m之间,年平均气温12~23°C,年有效积温在4500~7000°C,年降雨为1000~1900mm,5~10月为雨季,降雨有效值高。11月至翌年4月为干季,光照条件好。茶树生长期长,采摘期一般有8~9个月,元月10日左右开始采摘早春茶,比内地茶区早两个月左右,具有生产早春茶的优势。云南茶区大多分布在远离污染的山区,土壤肥沃,涵养水分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茶叶农药残留量水平最低,具有开发有机茶和无公害茶的有利条件。云南有丰富的茶树品种资源和优良的云南大叶茶种。目前世界茶组植物已发现的37个种和3个变种,云南就有31个种和2个变种,并且有17个新种和1个变种是云南独有的。云南茶树新种之多,类型之丰富,是其他任何地区或国家所少有的。至今全省有地方茶树品种共199个,其中无性系良种46个,有性系良种153个,云南省茶科所品种资源保存圃保存茶树资源1000余份,国家登记列为国家茶树品种资源财富的127个,占全国666个茶树品材料的19.3%。云南大叶种茶,芽叶肥壮,发芽早,白毫多,充育芽力强,生长期长,叶质柔软,持嫩性强,鲜叶中水浸出物、多酚类、儿茶素含量均高于国内其他优良品种,一般茶多酚类高5%~7%,儿茶素总量高30%~50%,水浸出物高3%~5%,与印度阿萨姆种和肯尼亚种同属世界茶树优良品种。

3云南有可能在近几年内发展成为全国茶叶的几个重要基地

云南有可能在近几年内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名优茶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优质红茶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花茶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有机茶、无公害茶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普洱茶和特种茶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出口茶生产基地。

4普洱茶

传统的“普洱茶”,特指普洱府历史辖区(即今思茅市、西双版纳全境和临沧市的沧源县)范围内种植,在普洱府驻地经特殊工艺加工而成,并以普洱府驻地为中心销售,在中国众多茶类中独树一帜的、特定的系列产品。近代历史上的普洱茶,有散装茶和紧压茶两类,都是以云南大叶种茶的鲜叶为原料,以晒青工艺初制成的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再加工(如后发酵、蒸压等)制成的各种规格的成品茶,如普洱沱茶、普洱方茶、七子饼茶、紧茶以及普洱散茶等。除上述大宗生产的产品外,还有小饼茶、团茶等。传统普洱茶,汤色栗红明亮,滋味陈香润滑,醇厚回甘,无刺激感,叶底褐红。到现代,在传统普洱茶的基础上,又开发了一些新的产品。普洱茶是中国的十大名茶。普洱茶以质量优异、风味独特而著称。“普洱茶”并不是一朝成名,而是经过了历史的洗礼,才获得“中国的十大名茶”之尊,成为在世界上深有影响的国际名茶之一。“普洱茶”之名来之不易!“普洱茶”作为一个有特定内涵的云南茶叶传统名牌,是非常值得珍惜和保护的。据专家论证,普洱茶积累的无形资产逾300多个亿。但可惜的是,极具潜能的普洱茶资源优势尚未成为现实的经济优势。普洱茶业的生产、销售和管理等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从国内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提高,普洱茶的保健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2001年5至6月,普洱县人民政府派出茶叶市场考察组赴山东、北京、上海、南京、广州、深圳等地进行普洱茶销售市场的考察,看到了普洱茶销售市场巨大,在经过的地方和茶叶专业市场都有普洱茶销售;在山东、北京的茶叶市场,茉莉花茶的原料主要是思茅地区或云南其他地区的大叶茶,而且传统普洱茶的销售正在扩大;在上海茶叶市场,一些茶叶商人正在宣传普洱茶的保健作用,普洱茶的销售正在增长;在广东茶叶市场,普洱茶的销量占茶叶总销量的50%以上,由于广东靠近香港、台湾及东南亚,普洱茶的销售一直保持旺盛势头;“普洱茶是大陆茶叶在台湾市场窜起最快的一种”,“在1993年所做的《台湾人民饮用普洱茶现况调查》中:喜欢喝普洱茶的人口占饮茶人口的16.67%,约为200万人。10年后的今天,这个数字只会增加不会减少”(范增平著:《台湾普洱茶文化发展的特色》)。在东南亚地区以及西欧等地,普洱茶作为一种“减肥茶”、“窈窕茶”、“美容茶”及“保健饮品”的声誉日隆、影响弥深。多渠道开发普洱茶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普洱茶将受到消费者更广泛的欢迎。普洱茶在国内外茶叶市场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普洱茶的市场前景很广阔。

以思茅市为例看现代普洱茶的发展。到2002年,思茅共有茶园面积56.62万亩,占全省茶园总面积的22.1%;其中可采摘面积38.52万亩,年产量达1.76万吨,产值23380万元,占全省总产值的21%。全区已有10个精制和初精合一的茶叶加工厂,158个茶叶初制所。思茅茶树良种场已引进国内外地方优良群体种30个,国家级、省级无性系茶树良种和材料35个,繁育无性系苗木10多个品种2000多万株,提供插穗条230多吨,成为全省良种繁育和推广的重要基地。全区生产6大类共100多个系列品种,有名优茶114个,其中获国际金奖5个,部优34个,省名优茶22个,地区优质茶57个,10个名牌获国家“绿色食品”称号。

4.2普洱茶产业发展之优势

普洱县具优越的茶树生长的自然生态环境;有优良的云南大叶种茶;有历史名牌的效应;古普洱茶产区已有一定的产业化的基础;有适宜种茶的大面积的土地资源;有向外开放的区位优势。

4.3做强做大普洱茶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4.3.1初制品和原料卖出多,名优茶少且产值低

云南是中国第三大产茶大省。可是,云南茶叶低产茶园面积占了全省茶园面积的2/3以上,且单产低,每亩产茶31.3公斤,居全国第10位,仅为江苏的36.4%,全国的75%,世界的31%。云南名优茶少且产值低。云南是西部的产茶大省,而名优茶仅有0.78万吨,产值1.47亿,平均每公斤18.85元。浙江是东部的产茶大省,名优茶达2.7万吨,产值高达14.8亿元,平均每公斤54.8元。云南70%以上茶叶以初制品和原料卖出。由于云南茶叶加工能力弱(有200多个精制茶厂,还有3000多个初制厂,平均每个精制厂加工茶叶不到400吨),使得2001年的8万多吨茶叶中有4万多吨以原料形式提供给广西加工花茶销往全国。

4.3.2企业规模小,缺乏自我发展的能力

企业缺乏资金,缺乏人才和有效的管理。一些地方的普洱茶企业经营不景气,由于种种原因留下的过重债务,使得不少普洱茶的企业举步维艰,发展乏力,比如说2001年组建的普洱。

(1)普洱茶食品的开发,县茶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就一方面。

(2)普洱茶饮料的开发,面临着所管理的基地、茶园面积的扩。

(3)多渠道开发特色产品:①普洱花茶,②普洱生态茶,③普洱有机茶,④普洱袋泡茶,⑤普洱速溶茶,⑥普洱保健茶,⑦开发提取普洱茶。

另一方面却缺乏生产资金,从而使其他有些靠贷款或借款,并且建设时正处于我国的通货膨胀时期,贷款利率高。茶园投产后,由于市场及加工等原因,效益较差,基地无力偿还利息,更无力还贷,使公司和基地的负担越来越重。

4.4绿色营销—广泛宣传普洱茶的“生态”的特色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对全国10多个省市1000多种茶叶做农药残留测试,云南茶叶的农药残留含量在全国最低,具有开发有机茶和无公害茶的有利条件。普洱茶生长在云南森林覆盖率最高的、自然生态环境最好的思茅和西双版纳地区,有“绿色食品”、“生态饮品”这些天然优势。普洱茶的宣传,要紧紧扣住“绿色营销”,紧抓一大特色:普洱茶是世界上生态环境最好的地方生长的茶叶,是世界上最好的茶树品种大叶种茶的鲜叶原料制成,是天然无公害的真正的“绿色食品”;是现代生活的组成部分。

4.4.1生产没有统一的标准

普洱茶的生产没有统一的质量标准,没有统一的注册商标,也没有统一的品牌管理,省内外、国内外厂家争相生产“普洱茶”。据统计,省内外生产“普洱茶”的企业有几十家,比如: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普洱茶加工三厂的“普洱茶”、“远年普洱茶饼”、“远年回甘普洱茶砖”;云南茶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陈香普洱”、“普洱茶”;玉溪市的云南玉元茉莉花产业开发公司的“特级茉莉普洱”;云南安宁海湾茶业公司的“云南七子饼茶”、“普洱茶”;云南双江勐库茶叶有限责任公司的“宫廷普洱茶”、“普洱茶特级”等等。

4.4.2做大做强普洱茶的对策

4.4.3着眼于普洱茶的深加工、精加工

4.4.4在茶叶品类、品种的多样化上狠下工夫

(1)普洱茶食品的开发;

(2)普洱茶饮料的开发;

(3)多渠道开发特色产品—①普洱花茶,②普洱生态茶,③普洱有机茶,④普洱袋泡茶,⑤普洱速溶茶,⑥普洱保健茶,⑦开发提取普洱茶其他有效成分。

4.4.5美化包装—为普洱茶配上适合的外体。

4.4.6认真策划—强力推出“普洱茶”品牌

4.4.7正名—尽快落实普洱茶原产地申报工程

“普洱府”所辖区域是“普洱茶”的原产地。从“普洱”地名的渊源和“普洱府”的行政沿革来辨清“普洱茶原产地”的迷雾。据考证:古普洱茶区在澜沧江流域一带,即今思茅、西双版纳及临沧地区的一部分;而现在的普洱县,在地理区域上属于古普洱府的一部分。

4.4.8商标—做好普洱茶系列商品的注册工作

4.4.9文化—认真演绎普洱茶艺,弘扬普洱茶文化

普洱茶在历史上成名的基础,首先得之于大叶种茶质地的优异、特殊工艺制作的精良;其次,在于它具有皇家贡茶的身份—居于中国社会金字塔尖顶的皇室,只会选择中国最好的茶叶来享用,这对普洱茶的优质就是一个有力的说明。

普洱茶在历史上成名的基础,首先得之于大叶种茶质地的优异、特殊工艺制作的精良;其次,在于它具有皇家贡茶的身份—居于中国社会金字塔尖顶的皇室,只会选择中国最好的茶的无形资产得以发扬光大。

4.4.10传统的茶叶产业需要与现代经济管理经营机制嫁接改造

4.4.11打造普洱茶品牌,必须要有产业集团这个载体

发展云南的茶叶必须有一个大型的企业集团。组建一个比现在西双版纳和思茅任何一个大的茶叶企业都大得多的、有国内(国际)大资本实力的“普洱茶叶集团(云南)股份有限公司”,是使普洱茶的生产集团化、集约化、规模化、规范化的重要条件,从而使普洱茶高达300多亿元一杯清凉饮品。

4.4.12大力宣传—着力于宣传普洱茶突出的药理功效

普洱茶有消食除腻、降血压、扩张血管、除风祛邪、补充营养、杀菌消炎、利尿解毒、解酒、解热消暑、强骨固齿等功效。最突出的是有抗癌防癌、抗衰老、降脂减肥的突出作用。昆明天然药物研究所国家级专家梁明达、胡美英在《普洱茶—21世纪的抗癌保健饮料》一文中列举了这样的事实:“我国恶性肿瘤总死亡率远远低于欧美国家,云南省是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较低的省份。思茅、临沧及西双版纳等又是我国恶性肿瘤较低的地州……为何思茅普洱等地恶性肿瘤较少?……普洱茶杀灭癌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绿茶及红茶则可杀伤癌细胞……普洱茶杀伤癌细胞的作用最为强烈,甚至常人喝茶的2%的浓度亦有明显的作用”。据云南茶科所化验测定,普洱大叶种茶鲜叶的化学成份较为复杂,儿茶素为170%~190%,这对普洱茶的优质就是一个有力的说明。

普洱茶文化的内涵很丰富,它联系着民族、经济、文化、历史、科研、饮食、外贸、社交、农业、园艺等各方面。各民族之间,以茶待客、以茶祭祀、以茶联姻、以茶会友、以茶作礼、以茶入市、以茶入诗、以茶入曲、以茶入艺、以茶经贸,已成了社会文明进步、人民团结友好的象征。品饮普洱茶,不仅是品饮云南西南边疆地区的山光水色,更是在品饮云南民族文化的独特风味。云南各民族都喜欢喝茶,如布朗族有酸茶、青竹茶,景颇族有腌茶,纳西族有盐茶,拉祜族有烤茶,佤族有苦茶,德昂族有砂罐茶,傈僳族有油盐茶,傣族有竹筒茶,苗族有八宝油茶,侗族有油茶,基诺族有凉拌茶,布依族有姑娘茶,怒族有盐巴茶、藏族有酥油茶,白族有三道茶,回族有罐罐茶,哈尼族有土锅茶等。各少数民族因文化的不同,表现出来的茶艺也各个不同。云南的茶艺具有多民族地方的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这是由普洱茶产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造就的。普洱茶文化是云南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云南茶山 普洱之根


云南茶山普洱之根

我们知道,普洱茶的好坏,第一个要素是原料,原料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普洱茶品的质量。而原料的基础是茶叶,茶叶的基础是茶山,所以,茶山就是普洱茶的根基。如果这个根基不稳固,那普洱茶的根基就会很脆弱。幸运的是,普洱茶的根基——云南茶山,是最为稳固,最为优越的。俗话说“好山出好茶”,云南具有得天独厚的,全世界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理气候禀赋,云南茶山不仅出好茶,并且地域辽阔,出全国最多的好茶。近二十年来,普洱茶崛起,价格一路趋高,尤其近年来,全国其它茶类比较低迷的情况下,普洱茶崛起的势头依旧不显颓势,可谓一茶独秀。这种状况,固然和普洱茶“越陈越香”的个性品质能够使普洱茶产品大量长久保存,具有惊人资金吸纳能力有关,但最根本的原因则在于云南茶山出好茶,并且多出好茶,是这些好茶征服了广大消费者的嘴巴,赢得了他们的青睐和信任。

可云南为什么出好茶?许多人却不甚了解。因此,有必要解码云南何以出好茶之谜。云南地处中国西南,普洱茶区也在云南的西南部,即以昆明为中点,正西北纬25°左右,正南偏东大约东经105°左右的扇形区域之内。这个区域的行政版图含昆明、玉溪、红河、文山、楚雄、大理、保山、德宏、临沧、普洱、西双版纳。普洱茶区地势从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主要山脉有无量山、哀牢山(从西北往东南走向),有如汉字的一大捺“乀”,邦马山、老别山(从东北往西南走向),有如汉字的一小撇“ノ”,它们很像入茶道之门的“入”字。普洱茶区群山逶迤,江河纵横,多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土壤肥沃,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比适宜茶树生长。这片区域纬度上属北回归线附近,土壤类型以赤红壤、砖红壤为主。这两种土壤都颜色较红,土层较厚,含有极其适于茶树生长的各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直接决定了普洱茶茶叶的优良质地。

此外,这一区域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使这一地区既有强烈的日照,又有大量的云雾,为茶树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使普洱茶具备了极其良好的自然生长环境,加上这片区域又僻处中国西南边疆地区,山川河流阻隔,自古交通极为不便,使这片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工业文明很不发达,使得这种原生态的自然环境最大限度得到保存,使普洱茶区至今保存着从野生古茶树到过渡型野生古茶树、人工栽培型古茶树、人工栽培型乔木大茶树、人工栽培型台地茶树,从大叶种茶树到中、小叶种茶树的完整茶树序列,茶树遗传性和品种属性极为完整丰富,为生长优质普洱茶原料提供了极为深厚的根基。

此外,这种原生态的环境,还使云南茶山生态极为平衡,可以尽量少用,甚至根本不用人工施肥和使用农药,就能使茶树良好生长,收获足够制作大量普洱茶产品的大量优质茶叶。

而除以上因素之外,最优质的普洱茶生长密码,还有着两个性命攸关的关键地理气候要素——海拔和纬度。海拔对茶叶生长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海拔每升高100米,温度就降低0.65℃,海拔太低,1200以下,日照过强,温度过高,茶性暴烈,苦涩呆滞;海拔太高,1900米以上,容易冻寒,积温不够,茶性寡淡疲软。而纬度,则是在海拔条件满足外,纬度越低越好,纬度决定了日照时间和积温,纬度越低,日照越长,积温越高,茶性越厚。

所以,云南最优质好茶之迷就是适宜的海拔和较低纬度的有机结合,具体就是指较高海拔条件(1200米~1800米之间)和低纬度(22°左右)这个区域之内的茶山出的茶叶。这两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后,这样会得到的良好结果是:日温差很大,海拔越高,晚上越冷,白天很热,茶叶品质就越好。日温差大就是好茶之迷!

以这个条件衡量,就会发现:云南澜沧江中下游地区,尤其西双版纳州、普洱市、临沧市等北回归线附近地区的茶山都达到了最佳的高海拔和低纬度条件的结合,是云南普洱茶区最适宜茶树生长,最出好茶的地区,其次才是保山、大理、德宏等云南其它地州市的茶区。而这些地区,也刚好是普洱茶的传统产区。即使在现在普洱茶崛起的大背景下,普通消费者最“追”的“现实的”(相对那些被炒成文物,不具备实际消费价值的“号级茶而言)优质普洱茶,也大多集中在这些地区的“山头”里。

由上可知,以优质普洱茶生产的地理气候条件,尤其是高海拔和低纬度有机结合的条件衡量,只有云南才具备最适合普洱茶生长的地理气候条件,云南之外其它茶区(除了老挝、缅甸、越南极少地区)生长的茶叶,都不具备普洱茶优质原料的第一要求“味最酽”的标准。

只有用云南茶区优质原料按照普洱茶特殊工艺生产出来的茶品,才能算优质正宗的普洱茶。而非云南茶叶原料,即使它们用普洱茶工艺生产出来,也不能算普洱茶。因为指称普洱茶的第一要素“普洱”这两个字,本身就包含了普洱茶云南性的地理要素,缺乏这一要素的普洱茶,即使勉强算普洱茶,那也只能毫不客气地说它们是非正宗,甚至是劣质的、假冒的普洱茶!

云南曼撒古茶山


云南曼撒古茶山

曼撒古茶山为普洱茶古六大茶山之一,所辖茶山均在现今的勐腊县曼腊乡境内。曼撒地名改为“曼腊”,正因为其盛产茶叶而得名。“曼腊”系傣语地名,“曼”为村庄;“腊”指茶;“曼腊”即茶村之意。曼腊东与老挝、丰沙里省接壤,南与易武乡相连,西与象明乡毗邻,北与江城县整董镇毗邻,群山连绵,河谷纵横。

据史书记载,曼撒茶山是最早发展的六大茶山之一,域内拥有古老茶园l万余亩。《云南经济滇茶概述》中载:“镇越县即六大茶山的易武茶乡,曼撒茶山茶质优良,远较佛海为胜,年产茶约200吨,清朝乾隆(1736年)前已有汉族在易武曼腊制团茶。乾隆年间(1736~l795年)石屏一带的汉族就纷纷迁居曼撒茶山,开发茶园,致使茶叶产量大增”。曼撒茶山茶叶以品质好、香高味浓而享誉国内和国际茶叶市场。清末民初,茶山所产茶叶主要经老挝运销越南莱州,再转销南洋诸国和香港、台湾等地区。当时较有名的商号有张家湾的“张正号”、曼乃旧庙的“胡记号”茶,闻名遐迩的易武“元宝茶”有相当一部分出自曼腊。曼撒村是古茶山的中心地带,南起茶王树寨,西至曼撒寨,北到曼乃寨,东迄黑水梁子都是茶山,茶叶年产量曾经达到70多吨。据史载和口传,茶王树寨原有一棵茶王树,老树直径为1.2米,树龄千年以上。1918年前,这株茶王树一次可采鲜叶100多公斤。1926年,茶王树主干枯死,后从树桩根部萌发出3枝新枝,新枝直径分别为36、43、26厘米。

曼撒茶山海拔在750~1958米之间。属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气温17.2℃,年降雨量l600毫米,茶区土壤属砖红壤性红壤,局部地区黄壤和紫色壤土。PH值在5-5.5之间,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曼撒古茶园几经沧桑,大部分荒芜衰败。通过普查队实地考查测量,古茶山古茶园面积仅存2500余亩,分布于曼撒、曼腊、曼乃、倮德。由于长期无人管理或是只采不管状况,相当一部分茶园荒芜、树势衰退,有的变为林茶混杂的树林。茶园单产低下。单产仅为12公斤左右。杨家寨的一片林茶混交林。由于土壤肥沃、自然环境适宜于茶树生长,地处偏僻,罕有人迹。茶树生长茂盛,树势强壮,树干基围140厘米不等,而且密度较大。其中,在杨家寨海拔1060米的多依树山上,保存有一株高23.5米,基部围粗1.44米,树龄在500年左右的古茶树,是当地发现的野生状态下最高的栽培型古茶树。

古茶树均属云南大叶种,古茶树茶种群体较集中,叶型分为长叶型、椭圆形两种;从芽叶上可分为红梗绿芽、绿梗绿芽两种;另外在张家湾茶园中尚有少许的中小叶茶树分布。

清朝乾隆年间,曼撒茶山开始进入最辉煌的时期,据史料记载,年产达万担以上。当时生产出茶叶,多集中在曼撒老街进行交易;曼撒在鼎盛时期有300多户居民。同治十三年,曼撒老街遭遇关键性的第一次大火;光绪十三年,曼撒再次遭遇第二次大火,无情的大火瞬间毁灭繁荣的小镇,而第三次火灾与疫病,更是将曼撒成为颓圯之荒城。此时,离曼撒20千米外的易武,立即取代曼撒的地位。这也说明为何清光绪以后的《普洱府志》上,易武替代曼撒,成为六大茶山中重要的茶山。古代行政区域划分,曼撒属易武土司管辖,并且易武与曼撒茶区相近,因此很难严格区分二者之间的差异。以致在坊间,有不少厂方与业者将茶区所产茶菁同属“易武”。

实际上曼撒古茶山包括易武茶山,是普洱茶最早的集散地,唐代时被称为“利润城”,是滇藏茶马古道之源头。清道光年间(1821—1850)莽枝、架布、习空、倚邦茶山逐渐衰退,易武茶山取而代之。易武茶,茶质优良,远销佛海,年产茶约4000担,以加工团茶(砣茶)为主,乾隆年间(1736—1795),许多石屏人纷纷迁居易武种茶树,用传统方法制作的“七子饼茶”作为贡茶,加工精细。《云南经济滇茶》说:“于二月间(农历)采蕊极细而白谓之毛尖以作贡,贡后方许民间贩茶”。七子饼茶,采用的是上等好茶,要讲究花色,共计八色贡茶。乾隆六十年(1796)易武、曼腊茶山所产的团茶(砣茶)也定为贡茶。李佛一《十二版纳志》载:“清道光同治间,易武产茶额七万担,光绪三十年间,因战乱易武区茶产额减为二万担”。易武在几个世纪前,它就是云南为数不多的富庶之地,因盛产大叶种茶,唐时就被称为“利闰城”。据说车家祖上敬奉贡茶有功,皇帝品茗之余,龙颜大悦,特赐“瑞贡天朝”匾,以诏后人。明清时期更为朝廷关注之地,既是普洱六大茶山所产茶叶的集散地,是滇藏茶马古道之源头。

曼撒古茶山普洱茶的特点与口感:

大叶种栽培野生茶特色,香扬水柔,在香甜茶系列中最具特色茶品;舌面与上颚中后段香气饱满,优质茶品甘韵扩及两颊,近年因过度采摘与季节因素,汤质较薄。

云南普洱上海推销旅游新产品


云南普洱上海推销旅游新产品

在今天举行的上海“天赐普洱世界茶源”旅游推介会上,以神秘古朴的原生态民族文化和民风民俗而著称的云南省普洱市向上海的旅游企业推出了一系列民族精品旅游度假产品。

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的云南普洱,山川秀丽,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享有“绿海明珠”、“天然氧吧”的美誉。也是世界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著名“普洱茶”的故乡,历史上商贸运输茶马古道的源头;有486公里长的国境线与越南、老挝、缅甸接壤,被誉为“东方多瑙河”的澜沧江——湄公河纵贯普洱全境。普洱的民族文化多姿多彩,极具魅力,全市有9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居住着汉、哈尼、彝、拉祜、佤、傣等14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61%。有被称为“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的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有反映傣族历史文化的孟连宣抚司署;还有《婚誓》、《阿佤人民唱新歌》等一批脍炙人口的民族歌曲。普洱的原生态民族文化和民风民俗原始而神秘、古朴而奇异;佤族木鼓节、拉祜族葫芦节、彝族火把节、傣族泼水节等民族传统节日传承千年、魅力独具,让人流连忘返。世界旅游组织的专家感言:普洱是一个诗情的城市、浪漫的地方,就连空气都洋溢着浪漫。

近几年,普洱市紧紧抓住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重要战略和云南旅游强省的机遇,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以全新理念构建旅游业发展的大格局,推动文化旅游养生支柱产业快速发展。以“天赐普洱世界茶源”为品牌,大打“国际性旅游度假休闲养生基地”概念,不断整合旅游资源,吸引了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普洱投资发展特色旅游产品,先后打造了景迈芒景景区、普洱国家公园、墨江国际双胞文化园、镇沅哀牢小镇、狂欢佤部落、景迈柏联精品酒店、开元梅子湖温泉度假酒店等一批精品旅游景区景点和养生度假产品。适时开发了“大昆曼”、普洱“绿三角”旅游线路和无量山、哀牢山自驾旅游线路,推出普洱茶、咖啡、石斛“普洱三宝”特色优势等产品,逐步成为云南旅游新兴热点地区。

如今旅游产业方兴未艾的云南普洱,先后荣获“CCTV最值得向世界推介的中国名城”、“中国十佳绿色城市”、“中国最佳休闲小城”、“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中国魅力城市”、“EMBA最具投资价值城市”、“中国十佳最具投资潜力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等荣誉称号,其中景迈芒景景区还被评为“中国十大休闲景区”。

云南西双版纳十二古茶山介绍


云南西双版纳十二古茶山介绍

在云南西双版纳澜沧江两岸,分布着十二版纳的十二座古茶山,江左、江右各有六座。由于各茶山的茶树生长环境各异,土壤所含化学成分也不一样,因而十二版纳的十二座茶山所产的茶叶在口感上也就各有所不同。

江外六大古茶山

1、南糯山

属乔木大叶种,微苦涩,回甘、生津好,汤色桔黄、透亮。透着蜜香、澜香,谷花茶淡香如荷。南糯山历史上就是闻名遐迩的古茶山,至今仍存活着一株已逾千年的栽培型的茶王树。

2、巴达山

属乔木大叶种,这里生长着成片的栽培型茶树和野生茶树林。贺松村大黑山上就生长着一株1800年的野生型茶王树。此山茶叶味苦涩,回甘、生津快,汤色桔黄晶莹、透亮,条索墨绿油亮。香气好,有梅子香、蜜香。

3、布郎山

属乔木大叶种,较苦涩,回甘快、生津强,汤色桔黄透亮。香气独特,有美子香、花蜜香、兰香,布郎山所产的茶品,是很多中外客商和普洱茶爱好者梦寐以求的收藏佳品。

4、勐宋茶山

属乔木中叶种,乔木茶树不成林(片),灌木居多,口感苦涩,微微回甘、生津一般,汤色深黄,条索墨黑。

5、南峤茶山

属乔木中叶种,乔木茶树不成林(片),灌木居多,口感薄甜,汤色深桔黄,香气一般,茶叶等级低。

6、景迈山

属乔木大叶种,十二大茶山中乔木树最大的一片集中在这里,号称“万亩乔木古茶园。”苦涩重、回甘生津强,汤色桔黄剔透。这里的乔木茶树上还生长着一种寄生物俗称“螃蟹脚”,可消炎怯痰、对治疗胃病和糖尿病较有效。

江内六大古茶山

1、曼撒山(易武山)

属乔木大叶种,微苦涩,香气高,在梅子香、蜜香中透着一股幽兰香,谷雨前后所采芽茶味淡香入荷,回甘强烈生津好,易武正山在历史上就是闻名中外的茶山。

2、革登山

属乔木中小叶种,较苦涩,回甘强烈、生津快,香气呈淡清香,汤色深桔黄。

3、倚邦山

属乔木小叶种,回甘快、生津较好,香气幽香如兰,汤色深桔黄。

4、莽枝山

属乔木中小叶种,较苦涩,回甘强烈、生津快,香气较淡,汤色深桔黄。

5、蛮砖山

属乔木大叶种,较苦涩,回甘强烈、生津好,香气呈梅子香,汤色深黄。在历史上就有“喝蛮砖看倚邦”一说。

6、攸乐山

属乔木大叶种,苦涩重,回甘快、生津好,香气一般,汤色淡桔黄。

目前,江内六大古茶山的产茶量已逐渐减少,产茶的重心已经移至江外。

云南六大茶山古茶园的兴衰历史


云南六大茶山古茶园的兴衰历史

普洱茶名重天下。清朝中前期,即1662—1870年,是普洱茶的鼎盛时期,是西双版纳六大茶山产茶最高峰的时候,可年产干茶8万担,茶叶产品的品种也很多。但是,随着人类历史的变迁,以及战争、瘟疫等诸多原因,普洱茶几经沧桑,几度沉浮。

从明末清初到现在的300年间,六大茶山随着时代的变迁共经历了三次大的起落。

第一次衰落:清朝中后期,清政府不断加重农民的负担,使农民不堪重负,茶农的经济利益因此受到了很大的损害,茶商也无利可图,许多茶商和马帮只好另走他途,茶农们纷纷丢弃茶园另谋生路,六大茶山的茶叶产量逐年下降。到了清朝末年,由于地方混乱,盗匪蜂起,交通阻塞,商旅畏途,茶叶经营无销路,制茶商号纷纷倒闭,过去那种茶商云集、马帮络绎不绝的景象已经不复存在,六大茶山的茶叶贸易也一蹶不振。

第二次衰落:到了民国二年(1913年),内地的汉族商人又逐渐进入茶山购买茶叶运至越南的莱州销售,运输全靠马帮和牛帮,牛帮运送一次需要一个月的时间。随着茶叶销量的逐年增加,六大茶山才慢慢开始复苏,过去的一些茶号又开始恢复了茶叶加工。在倚邦,除了过去已经有的庆丰号、庆丰益号、元昌号、恒盛号等老茶庄外,又新增加了园信公号、惠民茶庄、升义祥号、鸿昌号等茶庄。但是,老茶园没有完全得到恢复,茶号虽多,但产量有限,每年只有两千担左右,茶号之间相互抢购毛茶,一些茶农为了眼前利益,乘机制造了部分假茶,被买方发现,名茶倒了牌子,销路再次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这是六大茶山第二次衰落的主要原因之一。

六大茶山的“普洱茶”第二次兴起后,产品主要是运到越南的莱州进行销售。当时越南被法国占领,法国人看到中国的“普洱茶”在越南很受欢迎,唯恐市场被中国人控制,便任意加重了“普洱茶”的进口关税,引起了中国茶商的抗议。随之,法国人即下令禁止中国的“普洱茶”在越南销售,并强迫中国商人将运到越南的“普洱茶”全部原路运回。中国商人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只好私下与当地华侨商人协商,勉强将茶叶收下,仅收取了一点返回的旅费。茶商回国后,马帮和牛帮的主人又来追讨运费,茶商们只好变卖家产还债,茶号再次纷纷倒闭,茶市一派萧条。至此,六大茶山出现了大萧条。这就是六大茶山“普洱茶”第二次衰落的主要原因之二。

在六大茶山“普洱茶”第二次兴旺的同时,勐海茶区的茶叶贸易也处在热火朝天之中,其产品主要是通过缅甸销往印度、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国内的四川、西藏等地。二战期间,国内局势不稳,道路运输困难,极大制约了茶叶的销售。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日本占领了缅甸,勐海茶区的外销通道被堵死,刚刚建成的佛海茶厂不得不忍痛撤离,私人茶庄多数也倒闭。

从民国二年到民国二十四年,六大茶山的第二次兴起走过了二十余个春秋,最后还是在时局和天灾人祸的影响下,再次走入其生命的低谷。

第三次衰落:1949年以后,内战结束,国内形势趋于平稳,各级政府对恢复老茶园,促进茶叶生产十分重视,多次召开专门会议进行研究,从1952年开始,茶叶生产开始再次复苏,一些老茶庄又开始了“普洱茶”的加工。到了1953年,全国进行了工商业改造,私营茶庄实行了公私合营的运行体制。由于受到国家计划经济的控制,茶叶被列为统购统销的商品,六大茶山和勐海茶区所生产的“普洱茶”由政府统一收购,并按照上级的计划和指令进行调拨和销售。私营茶庄的茶叶只能零售,不得批发。1955年农村实行合作社,1956年底至1957年农村纷纷成立了人民公社,六大茶山的私人茶庄被彻底解散,随之而来的是遍及所有产茶区的国营茶叶收购站、初制所。1958年,茶区所有的茶叶几乎都是用来制作绿茶和红茶,主要供应国内市场,部分红茶也出口前苏联和东欧国家,传统工艺加工的“普洱茶”已经很少有人问津。60年代中期,中国开始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传统的“普洱茶”加工工艺被放弃了,对“普洱茶”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停止了,六大茶山的古茶园大多数被荒废,靠近村寨的老茶园被进行改造,按照规定的标高进行砍伐,使之符合新式茶园的高度,六大茶山的生态茶产量在逐年下降。

为了提高茶叶的产量,保障市场的需要,从1964年开始,西双版纳开始种植高密度的新式茶园。1975年,西双版纳又开发了一大批新式茶园。到1982年,全州的新式茶园已经达到了32000亩。由于新式茶园产量高,老茶园的生态茶产量低,所以老茶园慢慢的也就无人过问了。到目前为止,在六大茶山范围内,仍有老茶园16000余亩,新式茶园8000余亩,仅勐腊县的易武、象明、曼腊就有老茶园13873亩,新茶园6100余亩。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后期,六大茶山古茶园在休眠了30多个春秋以后,再次焕发出了它独有的光彩。如今的六大茶山是家家采茶,户户卖茶,茶商络绎不绝,茶叶成了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碧螺春市场的现状


碧螺春作为我国经典名茶之一,具有味美香高的宜人风韵。碧螺春出产于苏州,尽管苏州人对碧螺春情有独钟,但还是局限于当地的美誊度,没有真正形成一个强势的、全国性的品牌。

一、碧螺春市场受冲击

不可否认其它茶对本地碧螺春茶的冲击,近些年由于苏州各式茶馆的盛行,来自闽粤、台湾地区的功夫茶、乌龙茶正逐步在形成更大的消费市场,由于其茶道的有效运用,使得商务人士更多的受其影响,更是带动了苏州原曾未见的茶具市场的销售。

近年来声名更响的普洱茶,由于宣传用的是健身减肥之道,由年轻群体伊始,带动了整体性消费。如果拿碧螺春的全国销售数字跟普洱茶的一比,估计没人能笑得出来了。

二、碧螺春缺乏领军人物

本地茶缺乏一个强势运作的领军人物,无论是三万昌还是玉露春,尽管都培育了自己的植茶基地,拥有门店的销售优势使这些茶商活得很是滋润,应利用自身的优势去尝试联动更多的茶农从中受益,饮品的全国整体市场在飞速扩大,而我们碧螺春的市场份额却止步不前

三、品牌影响力不足

中国是茶叶大国,但世界上最有名的茶却是英国的立顿红茶。品牌的缺失使得消费者无从选择,没有品牌就没有市场,知名度、美誉度更无从谈起。在茶叶产业貌似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品牌之忧。说起绿茶,头位的还是龙井,这一雷池,无从越过。

云南普洱茶产业亟待整顿 古树茶叶现状堪忧


云南普洱茶产业亟待整顿古树茶叶现状堪忧

“真正的云南冰岛老寨古树茶一年产量在8吨左右。然而,市场上售卖的冰岛茶已超过数百吨,乃至上千吨。”云南省石产业促进会副会长、云南省普洱茶协会副会长于翔日前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说:“如果任由这种以次充好的假货横行,云南的名品古树茶将一文不值。”

在普洱茶界,一直有“班章为王,冰岛为后”的说法。近年来,以“冰岛老寨”地名命名的冰岛茶已成为云南普洱茶中的极品标志。据了解,冰岛老寨茶产自于临沧市双江县勐库镇冰岛老寨村,这里居住着拉祜族、汉族、傣族、布朗族、彝族等,也是“钧翔号”冰岛茶的原料基地。其中,盛产于冰岛老寨内、有着千年树龄的冰岛老寨古茶树被视为冰岛老寨古树茶的正宗源头,有着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

由于云南冰岛普洱的稀缺性,导致价格高涨,自2010年起,冰岛古树茶的价格已经翻了近百倍。在今年举行的一场春茶拍卖会上,一款名为“2014年冰岛春茶(问鼎冰岛)”、重500克的古树茶拍出6万元,引起茶界瞩目。

高价裹挟下的各种疯狂之举屡屡上演,于翔指出,甚至有茶商从其他地方买来便宜茶,拉到勐库冰岛老寨初制,摇身一变也成了冰岛纯料毛茶。还有的出钱请托,以高得离谱的价格拍卖冰岛茶,创造“神话”,忽悠消费者。如此乱象丛生令人堪忧,严重威胁着古茶树的生长环境和消费市场。

在茶农眼里,古茶树成了“摇钱树”。“年年价高,茶农自然年年不放过采摘的机会。他们极不合理的采摘方式,对于古茶树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

“现在每年都有一批古茶树在消失,古茶树最为集中的勐库地区古茶产量年趋下降。”于翔表示,古茶树是需要休息期的,不断的开采只会带来大量减产,而最终的结果就是价格更高,直至古茶树消亡。

目睹此景,积极投身于古茶树保护的于翔,早在2011年成立了昆明“钧翔号”茶业有限公司着手系统地对茶山及茶树进行了科学合理的编档归类、划分等级;并在2012年与冰岛老寨24户村民签订了保护开发协议,并请云南农业大学专家为古茶树把脉问诊。对多数根系裸露的古树茶用科学性技术进行保护,对茶农给予资金扶持和无偿捐助,累积投入资金400余万元,帮助当地茶农居住在滑坡地带简陋泥屋的茶农改善生活居住条件,减少他们因贫困而对古茶树进行过度采摘,使古茶树得到休养生息,恢复生命活力,提高茶叶品质和产量。

据了解,云南冰岛老寨共有茶农52户(其中一户仅有一棵不到20公分的小茶树)。截止目前,与昆明“钧翔号”茶叶有限公司签约的茶农共23户,其所属的茶树均处于冰岛老寨保护范围内;有20户未签约,其所属的每家茶树均在冰岛老寨之外;剩余9户的茶树也均属冰岛老寨范围内。按此比例计算,昆明“钧翔号”所拥有的冰岛老寨古茶树市场占有率达到73.4%。而于翔也因此被业界称为“云南大面积保护古茶树第一人”。由于于翔在对古茶树的保护性开采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包括每年进行修剪、维护、采摘,采用修采的方法使古树焕发青春。

于翔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云南冰岛普洱产量有限,那市场上的数量众多的冰岛普洱从何而来呢?她给中国经济网记者列出了一组数据,根据市场占有率的划分,上述未签约9户拥有在老寨范围以内的古树茶,按于翔保护性采摘方式计算,大中茶树鲜叶5000市斤左右,小树和片片树鲜叶产量在4000市斤左右,按4比1的比例计算,初制成毛料还不算捡茶和损耗,按2250市斤毛料,357克常规饼只能做出3000片左右,另外村民俸学明自家做茶大概茶树40棵左右,还按公司保护递增标准大概产量1000斤左右的鲜叶,折合初制毛料250市斤左右,在折合357克常规饼只能做出350饼左右,以上共合计3500饼左右,但是由于从未对古树进行保护性修剪,那么减产是必然的,再加上没有减去初制损耗。就算是这样,3500饼左右的357克常规饼,在平均分配到冰岛老寨挂牌的15家左右的茶企,那么每家茶企分得230饼左右的纯正冰岛老寨茶。

如此计算一目了然,市场上上千吨的冰岛老寨茶从何而来?流通于市面上的冰岛老寨茶的真假不攻自破。

中国经济网记者还了解到,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在今天的冰岛老寨,有茶商对冰岛老寨古树茶采取“杀鸡取卵”式的开发,造成不少冰岛老寨古茶树枯萎死亡。

如何破解“古茶树危机”,于翔认为,应该由政府部门和企业、茶商共同联手。“毕竟民间力量有限,政企联合才能推动古茶市场的良性发展。”自2006年起,于翔女士便开始着手保护云南省临沧市双江县冰岛老寨村古茶树。8年来,她个人出资近500万元,为保护冰岛老寨古茶树奔走呐喊,因对保护古茶树做出了卓越贡献,先后被国际茶叶权威机构——国际慢茶协会授予“中国的国家协调员”称号、意大利皮亚蒙提大区韦尔巴尼亚城市的“友好使者”以及“中意茶文化大使”称号。

“现在,云南古茶树每天都在大面积消亡,这让人心急如焚。”于翔表示,希望能有更多的有识之士联合起来,为保护传统遗产贡献力量。

背景资料:“2014第四届上海金秋购茶节(秋茶展)”在上海市商务委的重点支持下,由上海市商业联合会、上海市经团联、中国长三角茶业合作(上海)组织和上海市茶叶行业协会等单位共同主办。

上海金秋购茶节集中展销以秋茶为主的铁观音、大红袍、金骏眉、正山小种、坦洋工夫、洞顶乌龙、六堡茶、普洱茶、黑茶、单枞外,涵盖绿茶、红茶、白茶、养生茶、保健茶等,参展茶企在推广品牌的同时,更加注重销售环节,这种以展促销的新模式将更多的实惠带给了广大的消费者,让参观者在尽情享受品茶、识茶、购茶的欢乐气氛中,充分领略中华茶文化的博大精深,促进行业交流,繁荣上海茶市。

上海茶博会秋季展是在上海购物节的基础上应运而生,是上海国际茶博会的延伸,通过品牌展示与现场品茗活动,培养广大消费者知茶、懂茶、识茶、饮茶的良好习惯,引导消费者自主发掘茶饮的内在品质,现场寻觅,拓展市场,为供需双方创造缤纷多姿的营销活动,推动中国茶产业持续稳定的快速发展。

云南27座普洱茶山口感特点大全


云南27座普洱茶山口感特点大全

云南茶叶总体品质特点:云南地形气候环境特殊,高纬度、高海拔,低纬度、低海拔的一致性,加上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复杂,其主要特点表现是:区域性差异明显,垂直变化十分显著;年温差小、雨季分明,降雨量北少南多,分布不均。这样的条件下,加上部分茶种与生长形态不同,各茶山茶叶茶质有着明显的不同特点。若以相同茶种、生长形态、制作过程等相同客观条件下,云南茶区出现“北苦南涩”、“东柔西刚”的特质。

云南的普洱茶分布主要有十六个产区,现在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云南27座普洱茶茶山的特色和产区地理情况及口感特点。

1、布朗

茶区位置:布朗位于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布朗山面积1016平方公里,布朗族为古代濮人的后代,可以说是茶艺的始祖,是他们最早栽培、制作和饮用茶叶。布朗山的南部和西部与缅甸接壤,是全国唯一的布朗族乡。布朗族是西双版纳最早的原住民之一,也是茶文化的源头。

生长型态与茶种:云南大叶种野生野放茶。

特色:口感刺激性稍强,舌面上颚中后段稍苦,上颚香浓味重,区别于班章茶。

2、班章

茶区位置:班章位于西双版纳勐海县。有新、老班章茶区之分。新班章种植3502亩新茶园。

生长型态与茶种:栽培型的古茶园数千亩,主要分布在老班章、老曼娥等地。

特色:这里介绍的是老班章茶区的茶质特点。其在云南的大叶种中,与布朗山香型和口感相似,然质较重、苦味很重,香气下沉,舌尖与上颚表现不明显。

3、老曼峨

茶区位置:位于布朗山乡东北边,距离布朗山乡政府16公里。

生长型态与茶种:大叶乔木类。

特色:老曼峨古树茶叶型肥大厚实,春茶却显的难一下喉,汤质厚,特别霸气,苦很重还略涩,香高,青味重,生津好,韵足,回甘好。主要有一下四个特点:1、叶厚,条索肥大;2、汤色金黄透亮;3、苦若黄连,苦尽甘来,5-7泡后,鸣泉生津,后舌跟回甘;4、茶气霸气,性极寒,十泡以后口感更为爽滑,极耐冲泡。

4、巴达

茶区位置:巴达位于西双版纳州孟海县西双版纳洲勐海县西部。巴达茶山有野生茶树群和栽培型古茶园两大源。1961年在巴达大黑山发现一株高达50余米的巨大茶树,被称为“巴达茶树王”,树龄在1700多年,成为巴达茶区特殊的资源景观。

生长型态与茶种:云南大叶种栽培野生。

特色:数量少,口感类似于布朗山茶区,舌面后段与上颚后段微苦,但平均茶质较为薄,上颚中后段有特殊的气味。

5、贺开

茶区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勐混镇。西双版纳州迄今保存较好、连片面积最大的古老茶山之一,不施任何化肥、农药,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古茶园,其茶叶内含物质丰富,香高馥郁,滋味浓厚。

生长型态与茶种:半乔木大叶类。

特色:条索黑亮紧结、稍长,汤色金黄明亮,稍苦涩,涩显于苦,苦化甘较快,涩稍长,汤质饱满,山野气韵较强,杯底香明显且较持久!

6、南糯

茶区位置:南糯山位于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原属于国营勐海茶厂初制所的所在地。在傣语里,南糯是笋酱的意思。以哈尼族为主,族人将吃不完的竹笋制成笋酱,为当时地方首领所喜爱,要求山寨每年以这种笋酱进贡,后来就把此山称作南糯山。哈尼人最早在南糯山上开始种植茶叶。目前南糯山茶区保留着1000多公顷混生的古老茶园,其中有1000年以前布朗族所栽种、荒废并遗留的古茶园。

生长型态与茶种:云南大叶种野生野放茶。

特色:香扬清甜、性茶品,上颚中段舌尖甜香,甘韵在舌面中段,汤质滑口涩度稍高。

7、那卡

茶区位置:勐海县东部绵延的崇山中。

生长型态与茶种:其茶树属乔木中叶种。

特色:茶品口感苦涩,微微回甘、生津一般,汤色深黄,条索墨黑。其古茶树茶以独特的高香和浓郁的茶气,走俏市场。

8、勐宋

茶区位置:勐宋位于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南部。西双版纳有两个勐宋,分属勐海县和景洪市。这里介绍的是位于景洪市南部之勐宋。东与布朗山接壤,南部与缅甸交界。勐宋是傣语,意为高山间的平坝。于大勐龙,勐宋有不少栽培型野生茶林,为早期布朗族所栽种。野生茶品种中,当地布朗族区分为“甜茶”和“苦茶”,苦茶苦而不化,难入喉。茶农们采摘制茶的为甜茶类。

生长型态与茶种:云南大叶种栽培野生。

特色:水柔香甜,上颚与舌面后段有特殊气味,舌面根部苦味明显,难化。近年来因为易武茶价高,民间有的就以勐宋茶仿冒易武茶销售。

9、帕沙

茶区位置:帕沙村隶属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格朗和哈尼族乡,地处格朗和乡政府西南边,距乡政府6.00公里,距县城33公里。东邻帕真村、南邻小街乡南迫村、西邻勐混镇广岗村、北邻苏湖村。截止2008年底,辖帕沙中寨子一队、帕沙中寨二队、老寨一队、老寨二队、帕沙新寨、老端、南干6个村民小组。全村国土面积61.78平方公里,海拔1200-2000米,年平均气温22℃,年降雨量1500毫米,适合种植水稻、甘蔗、茶叶等农作物。由于整个勐海片区名山茶多,帕沙的名气要排得靠前。

生长型态与茶种:栽培型古茶树历史久远,茶树龄在三百年到六百年左右,也有几十年的小茶树。

特色:汤色青绿色,香气高扬,汤水柔软,舌面回甘生津持续,层次变化明显,有苦味,基本感觉不到涩味。

10、景谷

茶区位置:云南省思茅地区景谷县。

生长型态与茶种:云南大叶种野生野放茶。

特色:条索不长,叶质厚,口感刺激性强而集中,舌面与上颚中后段偏苦为其特色,时有轻发酵香甜味。

11、邦崴

茶区位置:云南省思茅地区澜沧县。

生长型态与茶种:云南大叶种野生茶。

特色:香甜质重饱满,舌面与上颚中后段微苦涩、甘韵强而集中于舌面,香型层次明显。

12、革登

茶区位置:革登位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古六大茶山茶区。地处六大茶山的东北部,东连孔明山、南与基诺山隔江相望、西接蛮砖茶山、北以倚邦茶山相邻。革登古茶山包括今象明新发寨、新酒房、莱阳河一带。如今革登茶山的老茶树所剩无几,仅存茶房、秧林、红土坡等几片古茶园,累计不足500亩。以目前革登茶山实际的状况,可说很难量产茶品,名列六大茶山,但可谓名存实亡。

生长型态与茶种:云南省中小叶种栽培野生茶。

特色:中小叶种以特殊香型著称,上颚香甜微有蜜感,微苦,舌尖甜味明显、苦有甘韵,汤质稍薄。

13、蛮砖

茶区位置:蛮砖位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属于古六大茶山茶区。地处倚邦、革登、曼撒、易武四大茶山之间,蛮砖古茶山包括蛮林和蛮砖等地。过去蛮砖的茶叶每年产量达万担以上,大部分被运往易武加工和销售。虽同属六大茶山,但在以往一直不如其它茶区被重视,也因此这里的茶山和古茶园才得以较为完好的保存。目前蛮砖茶区茶质还保持着较好的水平。

生长型态与茶种:云南大叶种栽培野生茶。

特色:和其它六大茶山相比较,茶叶的色泽较深;舌面与上颚中后段的口感质厚香滑、舌面微苦。口感香气叫沉,不如曼撒,易武的香气高扬,近年来茶质的表现还在很高的。

14、无量

茶区位置:云南省大理、思茅地区无量山茶区。

生长型态与茶种:云南大叶种野生野放茶。

特色:舌面中段香甜回甘,香在上颚中段,苦涩度不高,因茶区生产范围大,较无个别茶区特色。

15、易武

茶区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古六大茶山茶区,原属古代曼撒茶区。(含:薄荷塘、弯弓、白茶园、曼撒)!生长型态与茶种:云南大叶种栽培野生茶。

特色:易武茶属于曼撒茶区,香气和口感都类似于曼撒茶,属于香气高扬、汤水柔和、刺激性较低的茶品。

16、刮风寨

茶区位置:距离麻黑村委会23.00公里,距离镇32.00公里,国土面积2.74平方公里,海拔1203.00米,年平均气温17.00℃,年降水量2100.00毫米,适宜种植粮食等农作物。

生长型态与茶种:大叶种栽培野生。

特色:细细品啜着,甜醇中含着天然浓郁的蜜香,柔滑细腻中藏着强劲却内敛的茶气,苦涩也含蓄着。喉韵绵延悠长,沁心入腹,使人有安稳、充实、舒顺的满足感。外行喝回甘,内行喝山韵。

刮风寨的神秘之处就在于:入口,就能让你感受到原始森林的粗犷与博大,和丝丝的滑润细腻。满身轻利,神清智明。

17、落水洞

茶区位置:落水洞位于易武乡东北边,落水洞村隶属于易武乡麻黑村委会行政村,属于山区。距离麻黑村委会4公里,面积2.79平方公里,海拔1287米,年平均气温17℃,古树参天。气候铸就茶树品质!

生长型态与茶种:大叶种栽培野生。

特色:味道苦涩略显,鲜爽度高,水性细薄,活跃;茶香飘溢清透甘活,数泡后更有甜香,香气微扬;喉韵显,舌底生津。

18、麻黑

茶区位置:麻黑村委会行政村,属于山区。位于易武乡东北边,距离麻黑村委会23公里,距离易武乡32公里。国土面积2.74平方公里,海拔1,203米,年平均气温17.00℃,年降水量2100毫米,适宜种植粮食、茶叶等农作物。

生长型态与茶种:大叶种栽培野生。

特色:易武茶香扬水柔,而麻黑茶更以阴柔见长,江内茶中之上品。汤糯、柔、清、雅,花果香。早春香气极好,留杯时间长,汤色油光透亮,口感宽广饱满,柔中带刚,绵密,细腻,韵致精深,香气高扬平衡中正厚重,叶底弹性好厚实。

19、倚邦

茶区位置:倚邦位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中北部,古六大茶山茶区。倚邦在傣语中被称为“唐井”,即茶井的意思。在六大茶山中,倚邦茶山的海拔最高,360平方公里的面积几乎全是高山。以易武相比,倚邦茶山的海拔差异更大,海拔最高达到1950米,而最低的地方只有565米。倚邦茶区内有大叶种和中小叶种茶树。根据有关专家的审定,倚邦茶区内的中小叶种品质不但优于当地的大叶种,而且优于其它省份的中小叶种。

生长型态与茶种:云南省中小叶种栽培野生茶。

特色:中小叶种以特殊香型著称,上颚香甜微有蜜感,稍苦,舌后面中后段带苦有甘韵。

20、千家寨

茶区位置:云南省思茅地区金竹山千家寨。

生长型态与茶种:云南大叶种野生野放。

特色:茶青揉不成条是其早年特色。上颚中后段清甜香,舌面微苦,茶质较淡薄。

21、攸乐

茶区位置:攸乐位于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属于古六大茶山茶区,是唯一不在勐腊县的正山。这里古称攸乐,如今被称作基诺山。面积是古六大茶山中比较广的,这里的古茶园面积达到了1万亩左右。海拔在575米至1691米之间,年平均气温在18—20摄氏度。年降雨量在1400毫米左右。如今遗存的古茶园还有2000余亩,茶树的直径大多在80厘米以上。自古以来,攸乐茶山民间就有加工少量的竹筒茶,茶叶大多被易武、倚邦等外地茶商以散茶收购。

生长型态与茶种:云南大叶种栽培野生。

特色:香型和口感与曼撒、易武接近,香气高扬、汤水柔和、舌面苦涩度较高,因茶树的树龄较小,茶性较烈。

22、景迈

茶区位置:景迈位于思茅市澜沧县。景迈茶区涵盖了澜沧县景迈村与芒景村,是一片具有上千年种植历史的万亩栽培型古茶园,是目前云南省所发现最大规模的古茶园。根据专家学者的考证景迈茶区的历史根源,认为这片古茶园早在公元696年即由布朗族的祖先开始种植,距今已有1200多年,后来经过几个朝代的连片开垦种植,至今已达1万多亩的规模。古茶林内,老茶树上还有一种寄生植物——螃蟹脚,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生长型态与茶种:云南大叶种野生野放。

特色:茶青颜色青绿,条索较短,以轻发酵甜香著称之茶区,上颚中后段的清甜略带花香为其特色,与舌面中段甘韵表现佳,汤质滑、较薄。

23、莽枝

茶区位置:莽枝位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中北部,古六大茶山茶区。地处革登山西南方,蛮砖茶山西面,传说是诸葛亮埋铜之地。古代这里主要都是由外地生意人来从事茶叶买卖,早年的繁荣景象,如今已经消失了。在原始森林中,还有许多大、中小叶种老树茶错落其间,其中不乏数十公尺高的巨大茶树。所产茶叶,多数集中收购运到其它地区,或者由某些大厂指定收购。

生长型态与茶种:云南省中小叶种栽培野生茶。

特色:中小叶种以特殊香型著称,与倚邦、革登香型和口感类似。上颚香甜微有蜜感、汤柔、舌面刺激感较强。

24、勐库

茶区位置:勐库位于临沧市双江县。临沧的勐库野生古茶树群,是目前全世界发现的海拔最高、密度最大的大理茶种群落。生长群落地处双江县大雪山中上部,分布面积约1.2万多亩,海拔高度为2200-2750米。勐库野生古茶树属于野生型野生茶,在进化形态上,比普洱茶种还原始。该茶树种具有茶树一切形态特征和茶树功能性成份(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等),可以制茶饮用;由于基因原始,产于高海拔寒冷地区,该茶种特具抗逆性强、抗寒性很强等特点,是抗性育种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宝贵资源。

生长型态与茶种:云南大叶种野生茶。特有勐库种。

特色:茶质肥厚度大,香型特殊,劲扬,不如六大茶山茶区汤质滑柔,舌面甘韵与上颚中后段香气饱满,口感刺激性稍高。

25、曼撒

茶区位置:曼撒位于西双版纳勐腊县中北部,古六大茶山茶区。清朝乾隆年间开始,曼撒茶山进入了最辉煌的时代,据史料记载,这里茶叶的年产量达到了万担以上。同治十三年至光绪十三年,曼撒遭遇了两次大火,使得昔日繁荣的小镇被无情的毁灭,而第三次大火伴随着瘟疫更是将曼撒变成了一座荒城。从此,离曼撒20公里处的易武迅速的取代了曼撒的位置,成为六大茶山中重要的茶山。以至于在民间,有不少的厂家和从业者把两个茶区所产的茶叶统归于易武。

生长型态与茶种:大叶种栽培野生。

特色:香气高扬、汤水柔和。在香甜茶系当中属于最具有特色的茶品。舌面以上颚中后段的香气感饱满,优质茶的甘韵能扩及到两颊。近年来因为过度采摘和季节的因素影响,汤质变薄。

26、冰岛

茶区位置:位于云南省临沧市双江县勐库镇,下辖5个村民小组,即冰岛、南迫、糯伍、坝歪、地界。冰岛村子不大,高居于群山之中,是当地的拉祜族贫困山区。

生长型态与茶种:大叶乔木类。

特色:冲泡后的茶水颜色为漂亮的金黄色,随着储存时间的增加,茶水的颜色会稍微增加一些红色的感觉。当发酵度充足时,汤质浓稠水甜而滑口,几乎不苦涩。发酵度较轻者,尚有回甘,香气明显、口感较重;若没有经过湿仓,陈化后口感容易转微酸。若发酵失败,新茶浸泡后带酸且苦而不化,存放后容易出现不讨喜之酸味。

27、昔归

茶区位置:临沧邦东乡邦东行政村,乃山区。离村委会12公里,距乡政府16公里。

生长型态与茶种:大叶乔木类。

特色:名人说“昔归”是“临仓的班章”。而经过这仔细的品尝,个人感觉却完全不一样。班章茶茶气足、阳刚之气很是强劲。而昔归茶的本质却内敛很多,入口虽然很饱满,但是却少了班章那股强劲的茶气,班章茶更像是冲锋陷阵的大将军,而昔归则是军师。

南京雨花茶的发展现状


茶叶是南京园艺业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效益较好的专业之一。截止2002年10月,全市茶园面积8.77万亩,其中投产茶园面积5.61万亩,年产干茶170万公斤左右,产值1.42亿元,投产茶园亩均产值2535元,全市茶叶亩产值最高达到9500元,产值、效益均居全国前列。作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的南京雨花茶,目前年产量已达20吨,年产值6000万元以上,自1986年雨花茶实现全程机械化生产以来,已先后制定了雨花茶的产品标准(DB32/T142-1996,2001)、加工技术规程(DB32/T432-2001)、栽培技术规程(DB3201/T003-2002)系列标准,这套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实施,对稳定雨花茶的产品质量、提高雨花茶的市场知名度、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推动雨花茶的产业化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建成了南京雨花茶集团、南京中山陵茶厂、溧水县茶叶实验场等一批茶业龙头企业;初步创建了"雪松"、"溧峰"、"钟山"等雨花茶品牌,研制开发了"金陵春"、"平山翠茗"、"七仙银芽"、"浦桥玉剑"、"溧峰翠眉"、"方山紫雾"等一批南京地方名优茶产品;同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销售中心→专卖店→超市、宾馆、旅游景点等三位一体的营销网络。

云南“六大茶山”有几个意思你知道吗?


云南“六大茶山”有几个意思你知道吗?刚接触普洱茶的时候,经常听到一些朋友说到“六大茶山”,然而有时候却感觉不是在说同个地方。那么问题来了,云南“六大茶山”究竟有几个意思呢?

云南西双版纳古茶山示意图

 古六大茶山

据《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志》记载,“关于云南六大茶山,经考证,应是攸乐、莽枝、革登、蛮砖、倚邦、漫撒六山,均位于澜沧江东岸,除攸乐山在景洪县境,其余五大茶山均系今勐腊境内”。其中,“攸乐”又称“基诺”,“莽枝”又称“莽芝”,“漫撒”又称“易武”。

据传古六大茶山在“三国”前就有种植茶树,“三国”以后茶就作为商品与外地贸易,到了唐宋时期已形成茶叶商品基地。清代中叶,古六大茶山的茶叶远销四川、西藏、港澳等地,普洱茶从此名扬中外!

古六大茶山

新六大茶山

 “新六大茶山”又称“江外六大茶山”,包括南糯、南峤、勐宋、巴达、布朗、景迈。其中前五座茶山均集中在勐海县境内,只有景迈位于澜沧县、与勐海相连之处。

新六大茶山年平均温度在18℃左右,雨量充沛,茶园海拔在1200-1800米之间,自然环境优越,所产茶叶品质极佳。

新六大茶山

云南六大茶山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六大茶山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及销售普洱茶、红茶、绿茶的企业,总部位于昆明,拥有贺开16200亩古茶原料基地及位于临沧凤庆县的岔河10000多亩有机茶园原料基地,年生产能力15000吨。

云南六大茶山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现在您清楚了吧?以后看到市场上标着“六大茶山”的广告牌、茶叶包装都能分得明白了吧!

云南六大茶山普洱茶进军深圳市场


云南六大茶山普洱茶进军深圳市场

10月14日,知名品牌云南六大茶山深圳经营部将在福田区振华路一号开业,开业当日,在业内享有“普洱茶皇后”之称的云南六大茶山茶业股份有限公司阮殿蓉董事长将亲临现场。公司拳头产品六大茶山十周年纪念茶,以及贺开庄园系列“秘境”、“禅境”、“意境”也将强势推出。

据悉,云南六大茶山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及销售普洱茶、红茶、绿茶的企业。产品多次在国内外普洱茶名优产品评比中获得大奖,“六大茶山”牌茶叶因过硬的质量,获得国务院扶贫办授予的“国家扶贫龙头企业”。该公司是农业部授予的“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企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的“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六大茶山”品牌被认定为“云南名牌”。

2011年6月13日,云南六大茶山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以出众的实力及超前的开发理念一举拿到了西双版纳勐海贺开古茶山的综合开发权。贺开古茶山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连片面积最大、密度最高的古茶园,总面积有1.62万亩,古茶树总棵数超过200万株。该项目现已通过总体规划方案评审,项目区域100平方公里,开发规模8.9平方公里,总投资预计将达15亿元。项目建成后将是西双版纳具有代表性的5A级深度度假游景区。

据阮殿蓉董事长介绍,公司此次进军深圳,也是希望将“百年古方人文普洱”的企业精神传递给深圳消费者,希望茶友们在芬芳的普洱茶香之中,品味六大茶山的品性与风骨。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云南茶山旅游的设施现状》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的现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