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茶叶。

普洱茶的标准饮用法

普洱茶的香气独特,具有养胃、排毒、降三高、消脂去腻、减肥美容等功效,因此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普洱茶是中国茶的一种,所以在冲泡时,有一定的讲究。下面介绍了普洱茶的标准饮用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具备条件

1、置茶量:普洱茶冲泡时,茶水比例为1:50,或置茶量为容器容量的20%左右,最好将紧压茶拨开后,先醒茶,冲泡的味道更佳。2、用水的选择:矿泉水、纯水、山泉水最佳。煮水时不宜过度沸腾,因为水中氧气过少,会影响普洱茶活性。

3、冲泡水温:烧开到100℃再等一下,但不能不要低于90℃。

二、选用茶具

1、碗或杯:饮用普洱茶可以使用瓷盖碗。瓷盖碗使用方便,造型现代优雅,并且有助于观赏普洱茶的汤色。注意的是,温度较高,小心烫手。

2、壶:宜选腹大的壶。普洱茶的浓度高,用腹大的壶可避免茶汤过浓。建议材质宜选陶壶、瓷壶、紫砂壶等。不宜用保温杯冲泡普洱生茶,那样会焖熟茶叶,影响普洱茶的特有风味。

三、具体步骤

1、温壶涤具。先用滚水烫热茶具,这个是起温壶温杯作用,还可以涤具,随后放入普洱茶。

2、润茶。冲入约茶具容量1/4的滚水,快速倒去,以此清洗茶叶中的杂质,且唤醒普洱茶。

延伸阅读

个人普洱茶标准的建立


个人普洱茶标准的建立

在普洱茶界中,一直有“喝普洱茶,百口百味”这种说法,这句话要分两层理解,第一层就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一百个人喝同一款茶有一百种味道。这说的是每个人的身体是独一无二的,喝到茶时的感受也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不一样。第二层意思是一个人喝茶喝每口的感觉都是不一样的,喝百口有百种味道,喝千口有千种味道。两层意思似乎都表示不可重复。那么我们个人如何建立普洱茶的标准呢?

标准并不是说最好,而是符合要求。这个点一定要理解,因为还存在非标准和超标准等层面。个人普洱茶标准的建立,很主观的东西,所以并不见得每个人都适用。因此,别人的标准我们可以去参考,但要看是否适用。

首先,要多喝普洱茶,这个阶段至少得几百款茶品。用身体去确定一部分不管是什么茶都共通的地方。什么叫共通的地方呢?比如生茶的香(鼻子闻、口腔)、生津回甘、卫生层度,熟茶的干净层度、口腔滋味、口腔香、滑度等。香是正常的香,还是非正常的,由于这里不是说普洱茶的好,而是个人的普洱茶的标准,喜欢普洱茶的闻得见的香也正常。而生津回甘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强烈还是薄弱,二是生津回甘的时间长短。卫生则是干净层度,眼睛看得见的和口腔能喝到的。这些共通点不管普洱茶好不好,一般都有的。看的是你的标准如何?!

其次,经济要跟得上,随着喝的普洱茶越来越多,口腔和身体的追求会越来越高,不管是山头山寨概念茶(单株)还是陈年老茶。这些都跟你的经济挂钩。如果你把自己的普洱茶标准建立得很高,而自己的经济更不上,那么很可能你喝的只是概念而已,因为这个世界上只可能是卖的比买的精。捡漏捡便宜这种概率万中无一。所以建立的个人普洱茶标准要与自己的经济能力匹配。

最后,标准要会迭代,并不是每个人一来就非常懂普洱茶,随着我们品饮和交流多了以后。标准是要跟着迭代的,不然是不会进步的。这种迭代主要是随着对普洱茶认识的一种迭代。由于标准是个人的,就算错了,影响的也只是一个人。就算标准错了,只要一直在喝普洱茶和别人交流,通过标准迭代,可以避免重复错误。

好普洱茶的原料标准


好普洱茶的原料标准

判断普洱茶品质的七个指标,即“质、形、色、香、味、气、韵”。“质”即原料好,这是任何优质茶的第一基本要素,基本要素没有做好,其他事项也就无从说起。那好普洱茶的原料标准有哪些呢?

1、产区:好普洱茶的原料标准第一必须符合原料是云南大叶种,最主要的传统普洱茶产区为云南的临沧市、普洱市、西双版纳州,其他如德宏、保山也有一些可圈可点的好茶。

2、时序:以采摘时间为依据。春茶、夏茶、秋茶(茶农们又称秋茶为谷花茶)。三种茶中,台地茶以春茶为上,秋茶次之;而老树茶春茶、秋茶各有千秋,春茶韵胜,秋茶以气足。不管什么茶树,夏茶最次。

3、树品:有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之分;又有老树茶(或古树茶,茶农一般叫大树茶),台地茶(茶园茶)、丢荒茶(荒山茶、野放茶)之别。另外,还有一些产生变异的或稀有的树品,如紫芽茶、藤子茶等。

①市面上偶尔会出现一些非茶类、但样子非常像茶的怪品,以“物以稀为贵”高价而沽。好在这种怪品对健康虽然无益,但也无害。

②乔木茶的问题。很多茶友通常将乔木茶和台地茶作为相对立的概念,事实上,乔木应该与灌木相对应。并且,云南大叶种都是乔木茶,即使它的形态是台地的。另外,还有一种情况,虽然是台地茶,但是已经是几十年的老茶园,加工制成的茶品也颇有老树茶的风格。

4、工艺:对工艺范畴的区分:

第一步就是生茶或熟茶的区别,这是很简单就能识别的。

第二步是区别是否撒面、做面,撒面就是为了美观,把条索色泽较好的放在面上,而里面是一些较次的茶。以里外一致的,不做面的为上。

第三步:是否拼配。即用不同产地、同一品质或同一产地、不同级别的茶菁进行混合加工。

拼配好不好不能一概而论,例如,有的地方的茶滋味好茶气不够足,用临沧茶进行拼配,就能实现口感淳和有茶气厚足的效果,这种拼配实际上是一种很好的创造,近年来一些在各种展览会获奖的茶品,尤其是熟茶,大多是经过高明的拼配而达到卓越的品质。

普洱茶的好坏直接影响普洱价值与口感,以上是好普洱茶的原料标准,只要根据这些条件所加工出来的普洱茶,就符合优质普洱茶品质的第一项,而剩下的形、色、香、味、气、韵就比较容易达到了。

评鉴好普洱茶的标准


评鉴好普洱茶的标准如今,普洱茶已经走进普通人的生活,成为大家日常品饮的一部分。鲁迅先生曾说过:“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那么评鉴好普洱茶的标准到底有哪些呢?

一般而言,优质普洱茶在七个方面都有突出的特征,即:质、形、色、香、味、气、韵七品俱佳。

公式

质即原料好,这是任何优质茶的第一基本要素,第一物质基础;没有这一点,普洱茶的其他美德就无从谈起。

公式

形即茶叶的条形,条形是否完整,是否紧结和清晰。叶老或嫩,老叶较大,嫩叶较细;看干茶色泽和净度,无异、杂味,色泽棕褐或褐红(猪肝色),具油润光泽,褐中泛红(俗称红熟),条索肥壮,断碎茶少;反之则质次。

公式

简言之,以色别鉴茶,干茶须以自然油润为上,汤色以通透明亮为佳。

公式

普洱茶香气是决定茶叶品质的重要因子之一。香气以自然绵久为高。

公式

“味”之特点,也是普洱茶在品饮中与其他茶类有着显著区别的特征。在品饮实践中,普洱茶的“味”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舌面口腔的生理活动、生理体验感觉,另一层是以此为基础的含有很大程度的审美性趣味,成了“体味”“玩味”“品味”等意蕴,使人感受到不同味道的普洱茶和与之相应的不同味道,同时使人得到精神愉悦。

公式

气除了我们常说的茶气外,还是一个哲学概念。气是品鉴玩味普洱茶的一个核心概念,也是普洱茶使人流连忘返、让人有依赖性的基础。普洱茶之深,很大程度上是深在一个“气”字上。

公式

韵是普洱茶品鉴中较“气”更难加以形象说明的主观感受,要在加强自身修养和不断的品饮实践中积累感受,不断提高。

标准化- 普洱茶发展的基石


标准化-普洱茶发展的基石

最近的文字,说到普洱茶中庸之道,有感于欣欣向荣、百花齐放的普洱茶产业状况。各种追求、理念让人目不暇接。这种凌乱之中,让不少人迷失了方向,今天追求这样,明天又追求另外的东西。

今天的世界,网络信息化来得太快,喝茶者、藏茶者、制茶者,市场已经形成了及时互动,理念相互影响着。如果没有清晰正确的理念,只能在普洱茶大潮中随波逐流,是否有所收获不得而知。而理念正确者,不为浮躁所动,坚持理念,坚持一些处事的规范,有这份耐心,作为一个“庸者”(庸,坚持也),在普洱茶领域里必定有所收获。

简单看看普洱茶界的一些躁动:

有追寻历史的,复古理念,或“概念”就十分流行,什么“xx工艺”?什么“古法制造”,如果再加入了地域、山头之别,加入了文化的内涵,加入了“纪念”的意义,会让人肃然起敬。

有追求“创新”的,创新是普洱茶发展的动力自不必说。现在,也有某些过分的躁动,以及某些不合时宜的创新。

微生物概念、医药概念纷纷引入,拓展了普洱茶的视野。但就茶而论,是一种饮品,一种具有文化内涵的农产品,至今传承了几千年的历史。

普洱茶,可能成为“保健功能食品”,但,按“功能食品”要求的规范去做,还要走很长的路,不是一般企业能够做的,普洱茶也可能经过深加工成为药品,但这些产品最后都脱离了茶,成了其他产品,非普洱茶也。

如此说来,对制茶人或即将投资于普洱茶制茶业的人,记住“普洱茶是饮品、普洱茶是农产品、普洱茶是食品”的概念尤为重要。

而某些不合时宜创新,如“轻柔捻、松泡条索,仿造大树茶的做法”,这是市场的误区,消费者简单的以为“大条索”就是“乔木茶”(通俗的概念,不准确的说法)大树茶,这样,经某些不良商人,或不懂的商人(他们自以为是古法,或传统制法,反而上山指导茶农。),形成毛茶初制加工的错误导向。这种做法,导致茶菁内质单薄,最终饼茶产品,有其形而无其味也。。。。还有很多,“不杀青”制法,部分红茶发酵制法等,都是不按标准规范的胡乱“创新”。

既然,定位了普洱茶是一种饮品、食品,那么标准,就是这个产业的基础了。

古法制茶,又没有标准?

有!故茶山的先民传承至今,制造晒青茶,对西双版纳、思茅、临沧等地的少数民族来说,是基本的技能。

老字号、古董茶,有没有标准?

有。看着史料,以及民间通俗的制茶语言。为过去的标准,感到叹服。

老字号,古董茶的内飞,都要说到,“精选某某春尖”,“拣剔xx嫩芽”,。。。。。“请认准内飞”等。

史料上还有一些,当年茶饼配方的描述,可以说老字号正是以标准、配方为核心竞争力的。

分享一下当年标准,以及配方的用语:

尖子茶、二梭、黑条、粗茶;头水、二水、谷花茶。。。。。

尖子茶:比较细嫩,带芽茶比较多的茶,推测,以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采摘加工,类似现在的1-4级晒青毛茶。这部分料主要是春茶,这就有了老茶品上春尖的描述。而第一波春茶,往往含有一定的小黄片,所以某些古董茶内飞上说“拣剔透心”,表明他们加工精细,挑拣尽了这些小黄片。

二梭,类似于现在的5-6级茶,有嫩度,也带有一定的毫,老字号多用来做盖茶也。

而“黑条茶”,是成熟度稍高,肥壮少芽毫的茶叶,类似7-9级晒青毛茶了,这部分茶叶,条索肥壮尚紧结,揉捻稍重,色泽自然乌润,所以称为“黑条”。

而粗茶,则是十级或级外了。

综观历史上老字号配方的产品,圆茶以及饼茶,用尖子、二梭、黑条拼配制成,而藏销之“紧茶”(牛心茶、蘑菇茶),则低一个档次,用二梭、黑条、粗茶加工。

回顾这些历史,可以看出标准与配方的重要性。

许多追求“大树茶纯料”的制茶人或消费者,获取、研究这些历史信息,无疑会受益非浅。

2004年以来,继承勐海茶厂传统,以及标准化方面做了不少工作。首先,2005年组织重新制定了企业标准,这就是包装上可以见到的产品标准:“Q/MHC0002-2005”(普洱茶熟茶标准),“Q/MHC0003-2005”(青茶标准)。

标准里,严格按照国家强制的标签标识管理规定:GB7718-2004“食品预包装通则”的规定,规范了批次等定义。

2004年前,一个批次,按贸易方便性确定,为100件产品,是历史因素使然。新标准执行后,2005年开始,一个批次的定义,按GB7718规定,执行“一次拼配,在一个加工周期内完成的产品”为一个批号,每批产品就不是定额的了。

标准化普洱茶产品,是普洱茶走向世界的基础,人们在发挥普洱茶个性的同时,应该注意到这一点。

2004年以来,我设计的所有产品,都遵循了这个理念。新配方的确立,如勐海之春、勐海之星、金针白莲、0622、V93等,都是在充分考虑原料、工艺的基础上,实现能够重复,能够量产的方案。

普洱茶,会在标准中,在产品配方的风格化下,在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中获得发展。

如果说,普洱茶营销的最高境界,可以实现期货交易,或者是象荷兰花卉一样搞拍卖,标准化必不可少。目前可以实现这种愿望的产品,莫过于大益标准化的产品,7572、7542、7262、......等。这就是标准的典范与力量。

还有没展开的,再叙了。。。。

普洱茶标准缺失的时代博弈现象


普洱茶标准缺失的时代博弈现象

2014年已经过去了好大一截,所谓的春茶市场也开始慢慢的露出了萌芽。春茶上市之前略显闲暇,无聊之余,对某些特定方面的资料进行整理,恍然间发现很多个在这个标准缺失的时代普洱茶博弈的案例。案例如下:1、去年年底在某茶博会上一茶商将一标价8000元的茶最终以80元的价格卖掉。2、寿光的刘先生花1000元钱买了5块普洱茶,春节时用来招待亲朋好友,之后他把其中一块普洱茶送给了好朋友。朋友无意中用手机在普洱茶外包装的二维码上扫过后,却发现这块普洱茶的价格仅为25元。当我看到这两个例子的时候,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行业标准的缺失。回头过来看外界的评论,还有人破天荒的怀疑普洱茶的价值问题。其实这是一个存在很久了的话题,普洱茶真的能值那么多钱吗?在我看来这种问题不值得回答,因为我会觉得这种人一点都不懂茶,不懂茶的人你如果跟他讲普洱茶的价值问题那就是对牛弹琴。说的重了一点,其实道理还是一样的,对于产品来说,有的不仅是使用价值,还有外带的额外效应以及精神需求。再来说说普洱茶的价值体系,对现在的市场来说,普洱茶的价值体系确实混乱,毕竟普洱茶还是处于襁褓的孩子,需要在外部资本资金的搀扶下缓缓移动,不过如果外部动力太大,会对这个孩子造成不可估量的伤害。在中国来说,对于一个行业如果没有政府的参与,要想有多进步真的很难。不过好消息是从去年年底开始国家开始参入标准修订和市场推广以及行业维护上来,这至少说明着茶行业开始有起色了。在当前这局势来说,中国普洱茶行业的标准和市场价值体系确实存在这很大的漏洞,这对处于襁褓的普洱茶行业来说就是痢疾,如果不能治好,真的会要命。现在行业内普遍的现象是每个地域都有自己的标准,比如古树茶的定义标准:有的地区是200年以上才算,有的是300年以上才算,文件形式的只有《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古茶树保护条例》明确界定保护范围和对象:即自治州行政区域内野生型茶树和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栽培型茶树。说到古树茶的定义,不得不提2013年全云南的古茶树资源普查统计。古树:树龄在百年以上的树即为古树,并分三级保护。树龄500年以上的,定为国家一级古树;树龄在300年至499年的,定为国家二级古树;树龄在100年至299年,定为国家三级古树。。古树树龄测定有不少方法,包括年轮测定鉴定法(钻孔,砍树)、碳14精确测定法、胸径测量推算树龄法、访谈调查估测法、文献追踪调查法、实地勘测调查法等。年轮测定鉴定法和碳14精确测定法的结果相对准确,但均要从树干上取样实验,对古树生长百害无一利。一般都只会采用估测方法,目测云南古树茶主要涉及访谈调查估测法和实地勘测调查法两种,但测定的树龄都存在误差。传统和物理的测定茶树年龄都有利弊,而目前最先进的无损伤鉴定树龄基因分析法对于古茶树来说还很遥远,也许未来能用上。“采集树叶样本,用锡纸包裹并用液氮封存,回到实验室提取基因。树龄信息会在树叶基因中有所体现,后期实验将通过对基因链长短、基因排序等领域的研究和分析,建立某个树种的树龄基因模型和曲线。也就是说,此后判断该树种树龄时,只要将树叶的基因数据代入模型,便可知道较为准确的树龄。标准都没有跟上时代的进步,导致很多标准无法适应现在的市场关系。除此以外,更多的是很多小型的茶企在标准这方面没有跟上最新的国际标准,导致茶叶质量方面的不被认可或者流窜到行业市场扰乱价格体系,这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归根结底来说还是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市场价值体系,正是因为没有形成统一,才导致各地茶行业发展不均和市场混乱等问题。要想真正的解决市场混乱等问题就必须对标准进行同意、对市场价值体系进行透明和明确化。行走在普洱茶行业成长前进的路上,我们需要好好的呵护她,看守她,让她越走越远。

普洱茶产业 标准混乱致市场混乱


普洱茶产业标准混乱致市场混乱

“不论是《盛世普洱一跤跌走200亿》还是《普洱茶神话幕后有“黑手”》的报道,我都仔细读了,但您们的报道只揭示了当下普洱茶之乱的表面现象,其根本性的问题是出在‘普洱茶的标准’上”一位曾参与编制《云南省普洱茶综合标准》的成员说。

开创性的“原普洱茶”概念

05年以前,尽管云南已施行了两个普洱茶标准(云南省地方标准DB53/T103—2003、农业部行业标准NY/T779—2004),但因仅是推荐性产品标准,缺乏“从山头到茶杯”的全过程规范标准管理。

云南省农业厅一官员说:“05年以后,随着云南普洱茶市场的骤热,厂家、商家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多到一个县就有559家普洱茶生产厂,由此带来了卫生、质量等一系列影响云南普洱茶声誉的问题。”

从产业健康发展角度出发,2005年6月,省政府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牵头成立了“普洱茶标准体系建设工程办公室”(以下简称:新标准),并设立了由15名专家组成的编制小组。

“但是在新标准的起草过程中,围绕晒青茶(普洱茶原料,俗称生茶)是否算普洱茶等问题?专家、厂家、商家等各种利益主体,纷争不断”省生物资源创新办主任助理程达说。

程达提供给记者“诌议普洱茶”的资料显示:当时,有专家认为,晒青茶属于绿茶,是中国茶叶界几十年来的共识和基本常识,不能定义为“普洱茶”。要对科学、对消费者负责。反之认为,古时候的普洱茶就是指晒青茶,应该尊重历史。如果仅包括后发酵茶,那么普洱茶的历史就只有几十年,而不是几百上千年。

后一种观点,实际上代表了厂家、商家等利益主体的主张。如果不把晒青茶(生茶)纳入普洱茶范畴,茶企的产量和业绩将受到很大影响;因为按“后发酵茶”定义为普洱茶的话,不仅生产工艺复杂,而且周期长,显然对茶企的市场拓展很不利。

一边需要规范生产、规范市场,尽可能为茶企预留生存空间;而另一边要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产业健康发展。

纷争不下中,程达提出了一个折衷方案:把晒青茶(生茶)称为“原普洱茶”,这既表明了普洱茶的原料身份,又准确定位了普洱茶在完成后发酵过程前的原始状态。将经后发酵加工的称为“普洱茶”。

一只苹果成了普洱榜样

此方案得到了编制小组的一致认可,并写入“新标准讨论稿”。但令编制小组大感意外的是,曾引发最大纷争的普洱茶定义,在报到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后发生逆转——生茶被纳入普洱茶范畴。

对省质监局主导下出现的这一结果,专家组部分成员表示了极大不满,但得到的回答却是:红苹果、绿苹果都能称为“苹果”,为什么生茶就不能算是普洱茶?

为此,有专家组成员拒绝继续参与新标准的编制,并婉拒新标准最后一次评审会的出席和发言。

记者在向省质监局求证这些说法时,有官员认为事过境迁,没有必要再讨论,而且新标准是经国家层面认可过的,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左右的。

对现施行的新标准是否有缺失等问题,时任专家组组长的沈柏华教授,在接受记者电话访问时表达了“胳膊扭不过大腿,现在讨论使人郁闷”后就挂断了电话。

程达认为,将生茶纳入普洱茶定义,既混淆了两类从外观到内在品质、成份都完全不同的茶品,又因原料和产品同称普洱茶,把消费者“忽悠”得找不到北。民间虽有把晒青茶(原料)称为“生茶”;把普洱茶(产品)称为“熟茶”的说法,但时下哪个厂家在产品上标明“普洱生茶”或“普洱熟茶”?

“将生茶纳入普洱茶,迎合茶企和政府的愿望。因为对茶企来说,有了更大了运作空间;对政府来说,普洱茶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了。”

云南省茶业协会秘书长邹家驹说,将一个需要规范、科学性的产品定义,掺进不同利益主体的意见,必然会出现不该出的问题。据邹回忆,在标准最后的评审会结束后,国家茶叶质检中心主任骆少君也曾私下表示,不久将来,云南人将被自己搬弄的石头砸到自己的脚。

政府缺位市场受罚

省人大农业工作委员会主任潘政扬也认为,普洱生茶作为一种绿茶,在新标准中应该有严格的区分,同时,在产品包装上也应强制注明,即用“普洱生茶”和“普洱茶”两个概念来表述。

省茶业协会一位不愿具名的副会长表示,新标准定义不严肃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后期管理缺位,使云南普洱茶这个本应担负做大做强的产业,被一些图利忘义商家肆意蹂躏,搞得消费者一头雾水,失信于普洱茶的保健功效,成为这次普洱茶大降价的导火索之一。

据了解,由于晒青茶也称为“普洱茶”,而且“享受”普洱茶的高价格“待遇”,自然商家开始转向大量生产晒青茶,少做熟茶或不做。因为做熟茶不仅工艺复杂,而且周期长。

因此,云南省的普洱茶生产企业从2005年前的3000多个,猛增到当下的4500余家,造成原料供应紧张,价格飞涨;到市场环节又被商家和投机者“狂炒”,致使今年4月份后,云南数个知名大品牌普洱茶生产企业的产品价格“大跳水”。

与此同时,还给云南茶叶格局带来了一系列危害。一是由于普洱茶原料价格的高涨,以往一直由政府提供补贴方式指定下关茶厂生产专供藏区的“边销茶”,也因部分商家的囤积等行为,使原本每块17元的边销茶涨到60—80元。二是晒青毛茶价格的飞涨,使素有“世界红茶第一车间”滇红集团生产成本大幅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下降;三是香港、东南亚等普洱茶的传统主销区,因产品价格的急剧上涨,当地茶商开始转向越南等国采购。

潘政扬透露,目前,省人大正在调研制定“普洱茶地方保护条例”,从法律层面规范普洱茶的生产、流通等环节。目前该草案已进入议案阶段。

不过,大部分业界人士还认为,一个新兴产业在发展期,出现各种炒作的概念和定义并不奇怪,关键是产业或行业主管部门应有长远的主导,不应缺位,听凭厂家和商家的炒作,这将使复杂的局面变得更加复杂。

普洱茶的工艺 可以没标准 不能没有底线


普洱茶的工艺可以没标准不能没有底线

晒青是普洱茶初制工艺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晒青也是促成普洱茶后发酵,品质越存越佳的关键工序,也是普洱茶身份特征的明显标志之一。

历史上,云南地处边疆,和中原文化的交流既晚又少。云南各地少数民族虽然喝茶历史悠久,但制茶技术普遍落后,还停留在“散收,无采造法…”阶段,日晒便是最简单直接的干燥方式,因此晒青这种独特干燥方式,既是古代普洱茶传统加工工艺的传承,又是现代普洱茶特质形成的关键。

晒青的方法较为简单,《制茶学》介绍:“一般用竹制簸箕或竹席,将揉好后的茶叶及时摊晒在簸箕上,摊叶厚度为1—2cm,中间翻叶2—3次,以使水分均匀。待晒至六成干时(手握有刺手感,茎软,折而不断)及时归拢再晒(俗称厚晒),摊叶厚度5—8cm,日晒时间一般为3—5h,当叶子水分含量达10%就可以收场了。”实际翻叶次数没那么频繁,需要注意的是:晒场的环境卫生问题,不能有被污染的杂异气味,避免风大时将地面的土尘沙粒吹到簸箕上方,碰上突然下雨要及时收回,避免被雨淋湿。干不透不能收,太干也会造成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加大,茶叶应该摸起来有弹性,不是很干脆。

晒青的现状来看,有两大问题值得研究:其一是雨季使用大棚隔离晒制;其二是辅以烘干的方式。

两大问题:大棚隔离和低温烘干

云南气候多变,忽晴忽雨的现象十分常见,有时一天当中会出现十多次,这就给晒茶的工人制造了很多麻烦;刚刚才将茶叶搬出去晒,不到十分种,雷声阵阵,就要下雨,立即抢收回来。几点雨落过之后,马上天又放晴,又将茶搬出去晒…一直在收和晒之间循环,不要以为小编在危言耸听造话题,这种现象多年来在云南茶山初制场所中已经成为常态!很多茶厂晒青场地上往往还要雇佣专人来守候,完全是一副“看天晒茶”,“见雨收工”的场景。

这样折腾一番,往往同一种原料揉出来的茶条,通过晒制会出现不同等级品质的毛茶出来:

1、一次晒干的毛茶;

2、经过几次抢收后晒干的毛茶;

3、没有太阳时阴干的毛茶;

4、淋了雨水后又晒干的毛茶;

5、连续雨天无法晒干后发霉的毛茶…

现在很多茶厂初制场所和茶农家中为了解决这一麻烦,搭建了专用晒青大棚,既可通过大棚顶的透明瓦进行晒制,又能避免下雨天的雨水淋潮现象,这样做确实省了不少麻烦,但通过晒青棚晒干的毛茶由于光线经过玻璃过滤,加之晒青大棚下面往往温度比常温高,有的密封大棚如蒸桑拿,这样晒制的毛茶口感上始终不如阳光下一次性直晒的好,至于成品茶存放后期的品质,只有通过茶样来验证了。

还有那些晒不干、被雨淋、抢着出货…的,也有用烘干的手段来抢救干燥,当然这就需要控制好烘房的温度,不然就成烘青了。

两大争议:类属和烘干

争议焦点之一是:关于普洱生茶的类属问题,即“晒青毛茶是否属于绿茶?”如果从传统六大茶类的分类依据来看,晒青毛茶自然可以归成绿茶的一类,即晒青绿茶。至于根据其它依据的类属,请参考拙文:【追根朔源】一文弄懂普洱茶的定义和归类

争议的焦点之二是:是否允许烘?既然属于绿茶类,按照《制茶学》等教材对各类绿茶的分类标准来看,其分类并不一定以干燥方式来命名。如蒸青绿茶的干燥方式为烘干,却以决定其品质的关键工序——蒸青来命名,晒青毛茶的干燥方式主要是“晒”,但特殊情况下允许辅以阴干或烘干,因主要方式还是“晒”,所以叫晒青!

大棚晒青和低温烘干的手段毕竟只是权宜之计,其品质上与阳光一次性直晒的传统方式相比至少新毛茶阶段不占优势,成品茶后期陈化的效果,将决定这两种非常规的手段是少数救急性的“乱来”还是值得大规模使用和推广的“技术革命”!

关于普洱茶的标准和新毛茶的合法性


关于普洱茶的标准和新毛茶的合法性

关于普洱茶的审评

很多茶友喝普洱茶长期处于被忽悠的状态,在今天更是被忽悠的不要不要的,原因也很直接,追求性价比。

今天的科技也很“争气”,发明出来的农药化肥激素,催芽膨大剂一个比一个厉害,伤身体也是越来越隐蔽,你根本察觉不到,我比较后悔,之前在自媒体里,免费的开放了普洱茶鉴别方法,今天让70%以上的审评师也喝不出普洱茶的品质了,因为只要过了审评师这一关,价格基本就被认可了,只要价格便宜,很多人会多买,我们民族大部分人还是相信因为在这个社会花高价格,未必能买到真东西的今天,于是追求了“性价比”三个字。

同时,我对此事全网络负责,采取的方法是通过收费的形式为大家服务,以免造成更多人的伤害。因为多说一句危害,肯定有人会搞出不危害的东西出来,但拆东墙补西墙方法,又会引起另一些弊端,我说的的确不作数,所以最终我只用斗茶的形式来说明问题和学术性以及我的技术能力,当场立判我说的对不对。

凡审评,必须有标准,否则就乱套了,问题是如果这个标准本身有问题或者你审评的对象根本就没在标准里,怎么办?比如毛茶。

关于普洱茶的标准

很多茶友被忽悠的原因简单来说是什么呢?那就是标准出错了!

先前有个长春的茶友跟我纠缠,可能是我智商出了问题,认真跟他对,现在想想,真的没必要,如果一个人不求实践,一味的只认自己的理论,标准,到现在没喝到真正的古树,又有什么必要跟他认真呢?

普洱茶的标准是这样的,根据周云川老师发图,普洱茶标准(GB/T22111-2008):

“普洱茶分为(生茶,熟茶)紧压茶和普洱茶(熟茶)散茶。”

光这句话已经暴露出问题。生茶熟茶可以紧压,散茶只能是熟茶是普洱茶,生散茶不行,可能我智商有问题,大家智商没问题的脑袋应该是转的过来的。

生茶散茶认为是毛茶,被列为普洱茶标准之外,但凡茶商,茶人,懂一点点茶的人来说,根本是不可理喻的,反思不只是长春这位茶友被忽悠,更多的人是被忽悠的,历史上普洱茶主流其实还是生茶1973年以前,我们做的普洱茶大部分都是生茶,如果每次都是改标准,那么行业的可信度是一直会被怀疑的,老百姓不会接受这样的事实。

因为根动了,什么都会改变,比如学术上的圆周率,π,这个圆周率在历史上据我所知有两种答案,如果今天标准改了,各行各业都会牵连,因此今天的这个普洱茶标准,作为懂一点点茶的人来说,心里都是嘀咕的,懂茶的更是内心有波涛骇浪的。

标准已经出问题了,根改了,根不对了,你说后面对的普洱茶还有多少?

本人希望生茶毛茶入标。并不是为自己说话,而是可以共同和谐发展共赢,也可以很负责的全网络去承担此事。

新毛茶能否直接拿来喝?

普洱茶标准的制定和修改,是专家们干的事,我们先来点实际的,说说普洱茶品质的问题。很多人说普洱茶新茶喝了伤胃,我在网络上说过,普洱茶新茶生茶不伤胃,伤胃的茶属于品质问题。

而作为商人来说,可以通过泡茶手法掩盖此问题,因此很多人买回去泡着喝,最终觉得普洱茶新茶生茶伤胃,从而产生共同的认知,解决方法就是少泡一点,出汤快一点,喝淡一些,这就是今天的认知。

以前的绿茶铁观音都不伤胃的,怎么现在的人突然说了,铁观音还是发酵过的茶,为什么会伤胃,那么同理也证明了熟茶发酵也是会有伤胃几率的,只不过大家目前被隐瞒了事实而已,我这里也很负责的说,慢性中毒,是查不出的,如同霍元甲当年被害一样。

茶是万病之药,你喝了茶,时不时上火,还胃不舒服,肝肾没保持,还容易感冒,没有万病之药的效果,还适得其反,要靠运动来改善生活,这不是一个喝茶人茶生活应该有的症状,反过来也就证明了,你喝的茶有问题。

当然,这个问题不只是原料,至于是原料,工艺,存储,还是什么问题,还需要专业技能来说,仪器可以很准确,但是我问问大家0农残的茶叶为什么还是不能在药房出售?欧洲可以?大家都是中国人,都很聪明想想都明白了。

那么普洱茶标准过个几年,会怎么样呢?我认为今天大家认为的毛茶也将入标,成为生茶的行列,目前来说还需要时间,之所以没有入标,可能的原因是新茶的缺陷导致,当哪天行业认为,新生茶不伤胃了,那么毛茶列入普洱茶标准范围也指日可待了,这样做的好处有很多。

新茶伤胃还是你被欺骗?

有茶友说新茶伤胃,茶商说:泡法问题!

有的茶友喝了劣质新茶,说并不伤胃嘛,小编答:那是你的胃功能好,没我们脆弱(灵敏)!

有茶友说,喝了好的茶,才知道,新茶生茶不伤胃,以前喝的茶都是有问题,难怪茶商教人泡茶,原来都是忽悠。小编其实大可不必发火,接受你能接受的价位与品质,找靠谱的、专业的人,你就能明明白白喝茶了。生活里,不必为了茶而生气,你的生活没有茶照样活,只是你——根本不知道为什么活着

挣钱干嘛?活的舒服。是的,活的舒服最终意义还是让世界更美好。

人生就是这样,眼睛被蒙蔽的时候,所有一切的都是怀疑的,我们用大量时间去挣钱,精力去证实,然后用钱再去把时间买回来。这验证了《寂寞人心》的话,你以为我刀枪不入,我以为你百毒不侵。可你曾知道,刀枪不入的背后曾经是千疮百孔的他,百毒不侵的背后,曾经是伤痕累累的她?

因此,要做就做信任的茶,做整体方案的茶。新茶伤不伤胃,最终你会感受,不需要懂茶的人喝出来再告诉你!那些伤人的茶,可以用手法技巧骗你,但是身体的体感只要你打开,没人骗得了你。

全国茶叶标准园引领普洱茶产业发展


全国茶叶标准园引领普洱茶产业发展

参加全国园艺作物标准园(茶叶)创建培训的代表,在祖祥高山茶园参观考察

祖祥高山茶园茶中有林

记者钟云文/图

核心提示:

目前,普洱市已建成多个全国茶业标准园。全国茶叶标准园创建以产业平台的方式,成为普洱探索茶业产业化的示范路径,为普洱从传统茶业向现代茶业转型,提供了新动能和鲜活的成长样本。

茶叶标准园,是全国性的现代农业示范样本,但是又有显性的区域现代农业特色。普洱作为云南省的茶叶大市,在茶产业发展的探索中迈出了新的步伐。

现场

“茶叶标准园建设令人震撼”

6月28日,经过前几天雨水的“洗礼”,普洱的空气格外清新。下午1时,参加全国园艺作物标准园(茶叶)创建培训的16个省(自治区)的120多名代表登车启程,来到普洱祖祥高山茶园,对普洱的茶叶标准园建设进行参观考察。

创建“农业部茶叶标准园”是国家农业部近年来对茶叶产业提质升级的一项重要举措,主要是通过集成技术、集约项目、集中力量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和经营方式创新,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产业发展质量与效益。创建项目对茶园的环境、空气、土壤等生态环境和灌溉用水、基础设施、栽培管理、施肥除虫、员工培训等都有严格的规范,明确产品质量安全指标必须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2001年以来,普洱以茶叶标准园建设为抓手,推动普洱茶叶产业在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清洁化加工、品牌化销售和产业化经营方面再上新台阶,加速引领茶产业转型升级。此次培训现场考察点就包括我市茶叶标准园建设样板——普洱祖祥高山茶园。

普洱祖祥高山茶园是农业部茶叶标准化示范创建基地之一,拥有有机茶连片生产基地2000亩。其位于大山深处,森林覆盖率高,终年雨量充沛,空气清新湿度大,生态环境特优,是公认的全国茶叶生产适宜区之一。

“相对传统的茶园,标准化茶园采用更先进、更标准的技术,比如在病虫害防治方面,禁止使用化学农药,从根本上确保茶叶产品的品质。”祖祥高山茶园有限公司负责人董祖祥告诉记者,通过“农业部茶叶标准园”创建项目的实施,企业尝到了甜头。目前,企业年加工生产能力达4500多吨,产量、产值同期相比增长;茶农收入也“水涨船高”,年户均增收20000多元,并幅射带动附近村民进行有机茶园改造2万亩。

“参观了祖祥高山茶园之后,感受很深。普洱茶叶标准园建设的起点高,示范引领作用很强。”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李朝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得益于园区合理的规划,充分体现了生物多样性。”李朝昌告诉记者,他回去后还要带队来普洱学习管理生态茶园的经验,特别是茶叶标准园建设规划方面的经验。

在参观过程中,来自全国各大产茶区的专家都找到了“目标”和“榜样”。来自中国名茶“信阳毛尖”产地——河南省信阳市的黎登峰先生在祖祥高山茶园基地不停地用手机拍摄视频。和记者聊起“观后感”,黎登峰说“非常震撼”,并直言“我们也是生产有机茶的,普洱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普洱标准化茶园不仅自然环境优越,而且生物防治和有机物的运用做得好。”黎登峰说,“我要把普洱管理生态茶园方面好的做法、先进的经验带回去,把我们自己的国家级茶叶标准园建设好!”

探访

一个茶叶标准园的成长史

核心提示:普洱祖祥高山茶园是全国茶叶标准园,公司每年生产的六成以上的有机茶出口欧洲、美国和日本,每公斤价格近300元,是国内市场价格的2倍多。2013年,其中约800公斤精选的“有机春茶”每公斤价格达2000多欧元。

在普洱市茶叶和咖啡产业局相关负责人看来,祖祥高山茶叶在国外市场连续多年一路走俏,与坚持走茶叶标准化道路发展有机茶密不可分。近日,记者走进普洱祖祥高山茶园有限公司,探访祖祥高山茶叶发展背后的故事。

●茶中有林打造有机茶园

6月28日,记者走进普洱祖祥高山茶园有限公司,放眼望去,环绕一湾碧水,漫山遍野茶树葱绿,与别处在烈日下泛黄的茶园形成了鲜明对比。

“与普通茶园不同,我们的茶园每亩土地只种植8到10棵茶树,林中有茶、茶中有林。”祖祥高山茶园有限公司负责人董祖祥告诉记者,为了建好茶园,他先后前往多地考察。建设之初,高山祖祥茶园就严格按照有机标准种植,在采用安装太阳能杀虫灯、诱虫黄板等物理防控手段的同时,注重茶园的生态防控。

在祖祥高山茶园内,除了茶树,还有大花紫薇树、药用香樟和杨梅树,林茶间种,形成一个闭合的循环系统,为生态茶园建起了一道“生态屏障”。“比如樟树上的虫可以吃掉茶树上的虫,杨梅树的虫又会吃掉樟树的虫。”董祖祥说。目前,祖祥高山茶园拥有有机茶园基地2000亩。

祖祥高山茶园生产的有机茶,先后通过了国内OTRDC有机认证、欧盟EU有机认证、美国NOP有机认证、日本JAS有机认证、ISO9001:2008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及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QS认证)等多项国内外质量认证,该公司商标“无量翠环”“祖祥+TEA+图形”先后获“云南省著名商标”认定;“无量翠环”产品先后获第八届国际名茶评比银奖和第四届中国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成果金奖;“祖祥”宫廷普洱茶(熟饼)先后获“新中国六十华诞‘国庆杯’”云南名优茶金鼎奖,“云南茶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辉煌杯’”云南名优茶金奖;并先后获“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产品加工重点省级龙头企业”“云南省农业科技示范园”“云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等荣誉称号。

●有机成就精品

十多年前,思茅区大力发展茶产业,祖祥高山茶园创始人董祖祥加入到种茶“大军”。但他“特立独行”走了一条有机茶之路:在承包经营的2000多亩茶地上,从种植、管护到采收都不使用化肥、农药。肥料全部是农家肥,治病虫害则使用“三宝”——灯光粘板、鸡、蜘蛛。

较之于化肥,每亩茶园使用农家肥的投入是化肥投入的2倍多。因为不使用农药,每亩茶园的产量要比一般茶园低三分之一。

其间,董祖祥遭遇了市场、资金等困难,但他坚持下来了。

“有机”的春天终于来临了。经过严格检验,欧盟、美国等地相关机构派人员直接到董祖祥的茶园随机抽样检验,结论是其茶叶的几百项标准全部达到国际最严格的有机农产品要求。这成为董祖祥的茶品走进欧美市场的“通行证”。

董祖祥成了当地茶农的领头人,也成了有机茶的一个“标杆”。他组建了茶叶公司,与海外多个代理商建立了长期业务联系。他还牵头成立了一个茶叶合作社,引导周围农户以“不施化肥农药”方式进行管护,茶园种植面积达2万多亩。

●标准化加速市场化

“祖祥高山茶园的成功之路,偶然中带着必然。为了推进祖祥茶园有机茶持续稳定发展,我们开始建设高标准茶园。我们从加强投入品控制抓起,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同时在加工工艺上不断提高、改进。”普洱市茶叶和咖啡产业局相关负责人说。

建设高标准茶园以来,祖祥高山茶园在有机茶的发展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了。

为了杀灭虫害,他们在茶园里养鸡,并按标准配置了杀虫灯和粘虫板,还以抓到一条虫就支付五分钱的方式鼓励茶农不使用农药。

在肥料使用上,祖祥高山茶园形成只用羊粪、塘泥及其它生物制剂渥堆发酵的自有配方农家肥,只使用经有机认证的有机肥。

而在茶园建设上,祖祥高山茶园明确了按每亩茶园种植8至10棵树苗,不少于6种树种的技术要求,高标准进行标准生态茶园建设,并在茶园里安装了滴灌装备。因此,祖祥茶园的茶叶保持了茶叶传统的风味特色,茶香持久温和,口感饱满回甜,并带有优雅的兰花香气,受到全国各地消费者的好评。

在加工工艺上,2015年,普洱祖祥高山茶园有限公司新建的标准化、规范化年产4500吨有机茶的生产车间建成投产,形成了绿茶、红茶及普洱茶的产品线。

标准园建设确保茶叶质量的稳定,客户更加放心,在市场销售上也取得了新进展。

在销售市场上,目前普洱祖祥高山茶园有限公司还通过自建连锁专卖店和授权经销商两种销售模式,在全国市场构建销售网络,北京马连道茶城和普洱城区均开设有祖祥高山茶园旗舰店,在广东省东莞市还设有祖祥高山茶园公司的办事处和专卖店。目前,祖祥高山茶园公司的产品已经在北京、昆明、甘肃、湖南、陕西、广州、深圳、东莞等地拥有稳定的客户群体。

另外,国外贸易取得新进展。据悉,从2011年起,普洱祖祥高山茶园有限公司便通过第24届德国纽伦堡有机产品博览会、波兰第十八届世界茶叶博览会等有机食品展会和国际茶叶展会等活动,开拓了国外市场。目前,公司已经跟德国、美国、法国、日本、巴西等国建立合作关系。与星巴克公司达成了长期合作协议,与德国的kktee公司合作等,进一步开拓了国外市场,公司的产品研发和客户服务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2014年,该公司出口产品21.7吨,创造外汇收入330万元。“下一步,在保证茶园面积稳定的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强化标准化,注重产品品质提高的同时,加大培育力度,打响品牌。”普洱祖祥高山茶园有限公司负责人董祖祥说。

严格执行普洱茶综合标准 全力打造百分普洱茶


严格执行普洱茶综合标准全力打造百分普洱茶

11月21日,拥有全产业链生产与服务模式的普洱茶龙头品牌——“七彩云南”重磅推出《七彩云南·庆沣祥普洱茶》综合标准。这将标志着茶叶界最高制茶标准时代已经开启。

《七彩云南·庆沣祥普洱茶》综合标准是七彩云南茶业专家研发团队经多年研究制定的从茶园、原料、生产、溯源等多环节、全产业链更高要求的普洱茶制茶标准。七彩云南普洱茶在生产中需严格执行普洱茶综合标准,保证产品高品质。

七彩云南一直以来都是严格执行《七彩云南·庆沣祥普洱茶》综合标准;在原料种植上,该茶企依托“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的科技种植优势,打造万亩园林式有机生态茶园,确保原料的“正本正源”。其次在检测技术上,联合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共同设立“普洱茶产品检验中心”,同时投资农药残毒检测仪等检测设备、设施,与云南省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签订长年产品质量检测协议,由云南省质检中心对七彩云南公司所生产的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监督及检测。从而全方位保证普洱茶品的高品质。

在普洱茶生产加工方面,七彩云南在昆明和勐海建有2个高标准的茶叶生产工厂,引进了一批国内外领先的设备,

如超静音液压设备、静电拣剔设备、散茶自动包装生产线、浸汁萃取生产线、意大利进口的世界最先进的袋泡茶生产设备,利用自动化机械加工技术,进行普洱茶精加工机械的研究,包括自动温度、湿度控制的烘房、机制车间除尘系统、液压高速压饼机等设备,这些设备的成功研制和使用,配合《七彩云南·庆沣祥普洱茶》综合标准的严格把控,保障产品的高品质。

《七彩云南·庆沣祥普洱茶》综合标准对普洱茶的加工环境同样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在进入七彩云南普洱茶生产车间时,需经过一套严格的清洁换装程序,并需经过新风过滤系统,保证生产环境的清洁卫生;在机制车间内设有国内先进的空气净化系统,避免机制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对产品造成二次污染。

七彩云南专门成立茶叶产业研究院,聘请国内知名的食品研究专家、健康营养专家、茶叶专家组建了高水准的研发团队,通过对普洱茶的研究,在原料、制作工艺、口感滋味等方面改进创新,使其产品达到《七彩云南·庆沣祥普洱茶》综合标准规定的对于普洱茶一些有益内含物质(如茶多酚)的要求;保证每一片到达消费者手中的普洱茶更优质更安全。

《七彩云南·庆沣祥普洱茶》综合标准的发布,规范了普洱茶从原料、工艺、存储的标准问题,七彩云南将严格执行《七彩云南·庆沣祥普洱茶》综合标准,全力打造百分普洱,为让消费者奉上高品质的茶品,满足消费者对普洱茶的投资、收藏、品饮需求。

四季饮用普洱茶各有好处


春季饮茶重养生

春季人体处于舒发之际,可选择有一定自然发酵程度的普洱茶或生熟混拼的普洱茶,这样的茶既有温性,又有活性,更利于散发冬天积郁在人体内的寒邪,能促进人体阳气生发,使人精神振奋,消除春困,增强疾病的抵御能力。

夏季饮茶益祛暑

夏季溽暑蒸人,此时宜饮生茶,其味略苦,茶性偏寒,具有消热、消暑、解毒、去火、降燥、止渴、生津、强心提神的功能,生茶富含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饮之既有消暑解热之功,又具增添营养之效。

秋季饮茶强健体

秋季天气干燥,“燥气当令”,常使人口干舌燥,宜喝半生熟发酵程度的普洱茶,也可生茶和熟茶混用,取其两者功效。这样饮用茶性适中,介乎生熟茶之间,不寒不热,很适合秋天气候。

冬季饮茶保健康

冬季养生重在御寒保暖,提高抗病能力,此时宜喝熟普洱茶,其色褐红,暖意满怀且熟茶性味甘温,善蓄阳气,生热暖腹,能够强身补体,加奶、糖调饮芳香不改,从而增强人体对冬季气候的适应能力。在古籍《怨茅厅采访》中有这样的叙述:普洱茶具有“帮助消化,驱散寒冷,有解毒作用。”

适合夏季饮用的普洱组合茶


适合夏季饮用的普洱组合茶

炎热夏季的到来,喝茶也成为一件纠结的事情,因为普洱茶一般都是趁热喝,冷掉的普洱茶喝不出那么多的韵味,但是在炎热的天气喝热普洱茶,身心不免会觉得更热,因此,今天小编将介绍几种适合夏季饮用的普洱组合茶,为炎热的天气带去丝丝凉意。

一、冰镇普洱

普洱茶变冷后也风味实足,可将泡好的的普洱茶冷却,置入冰箱冷藏,取出饮用时,口感清凉醇和,在加上普洱茶本就具有的良好解渴、防暑、提神作用,冰镇后效果更为显著,在出门的时候带上一点可以防止中暑哦。

二、蜂蜜熟普

现代的蜂蜜熟普,是将冲泡好的普洱熟茶稍微冷却,加入蜂蜜而成,口感甜而不腻。普洱熟茶和蜂蜜可谓绝配:两者皆营养丰富,并具清肠排毒等诸多功效,尤其是普洱熟茶温和的茶性及显著的护胃功能,能够抵消蜂蜜对寒性肠胃的刺激,长期喝还有预防感冒的作用。这一款适合注重养生的人士。需要注意的是:沸水会破坏蜂蜜的营养,所以等普洱茶冷却至50C-60C时加入蜂蜜,营养效果好。

三、熟普奶茶

将冲泡好的的普洱茶加入牛奶,自制成奶茶,口感醇和润滑。普洱茶以回甘著称,茶入喉后,口中留有阵阵甘甜。而牛奶独有的奶香,则与茶香、茶甘交相映衬,让唇间回味无穷,意犹未尽。

四、菊花普洱

用普洱茶叶和贡菊,一起冲泡,口感清爽。菊花清热解毒,普洱茶性温和,两者同时饮用,性能调和功效倍增。菊花普洱茶适合热性体质者。

五、枸杞普洱

在普洱茶叶中投放枸杞若干粒,共同冲泡,口感清爽。枸杞明目,普洱有抗辐射的功效,两者同时饮用,效果相辅相成。枸杞普洱适合学生、白领、长期面对电脑的人也就是较适合长期用眼频繁的人群。

六、柠檬熟普

在冲泡好的普洱熟茶中滴入柠檬汁,然后加糖,口感酸甜可人,冷藏后味道更佳,柠檬与普洱茶一样,具有生津祛暑、健胃消食等功效,两者相配效果更为显著。柠檬熟普茶适合在饱餐之后、需要消食时饮用。

七、普洱花茶

在普洱茶叶中添加玫瑰花、茉莉、桂花、熏衣草等花茶,共同冲泡。在普洱的陈香之上,弥散花草的芬芳,使得普洱花茶既醇厚又飘逸,在养生的同时,更增休闲温馨的气氛。普洱花茶适合注重养颜、喜好浪漫的女性。

八、陈皮普洱

在普洱茶叶中加入陈皮或者干桔皮,共同冲泡而成,陈皮普洱口味略苦,但可以理气健脾,燥湿化痰。陈皮普洱适合需要呼吸道保健的人士。

七彩云南引领茶行业标准:首个企业“普洱茶综合标准”出炉


七彩云南引领茶行业标准:首个企业“普洱茶综合标准”出炉

11月21——25日,2013中国(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于在广州琶洲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隆重召开,作为全球最大规模的专业茶业博览会,广州茶博会历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行业发展。本届茶博会最亮点最抢眼的盛事,是21日下午在茶博会中心舞台隆重举办“七彩云南•庆沣祥普洱茶综合标准暨‘一片可以喝的收藏艺术品——作品壹号’”新闻发布会。一流企业引领行业标准近年来,普洱茶以其独特的加工工艺和独有的健康保健功效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伴随着“普洱茶热”的兴起和普洱茶市场规范化的发展,消费者对于普洱茶品质的综合要求也日益提高。这种要求的提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对普洱茶本身健康品饮功效以及口感的追求;另一方面是对普洱茶投资收藏价值的追求。七彩云南茶业是国内屈指可数的普洱茶龙头企业之一,多年来秉承“好茶为你”的品牌理念,一直坚持在种植、选料、生产、品控、包装、存储等全产业链环节坚持高要求、高标准,精细到每一个环节,为消费者奉献优质好茶。“一流的企业做标准”,在综合了多年的实践经验与科研成果的基础上,经过有关部门、科研专家的反复研讨,首个由普洱茶企业提出的《七彩云南·庆沣祥普洱茶》综合标准在本届茶博会隆重发布。该标准凝聚了七彩云南茶业长期以来在种植和制茶方面的实践,是七彩云南茶业专家研发团队经多年研究制定的从茶园、原料、生产、溯源等多环节、全产业链更高要求的普洱茶制茶标准。与普洱茶行业遵守的“普洱茶国家标准”相比,《七彩云南·庆沣祥普洱茶》综合标准定义了七彩云南茶业更安全、更严谨、更规范化、更高标准的一套操作规程,从选料上,缩小了茶叶黄金产区的范围,各项理化指标更为严格;茶园管理规程、茶叶加工按照七彩云南万亩生态有机茶园的种植标准和茶叶加工标准,普洱茶加工技术规程更为严格和细致全面;同时,规范了七彩云南普洱茶贮存技术的各项指标,增加了古树茶追溯规程等。该标准的颁布,将为七彩云南茶业打造出更完善、更标准的制茶理念和核心竞争力,同时也对普洱茶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起到了强而有力的助推作用。从茶园到茶杯,《七彩云南·庆沣祥普洱茶》综合标准的发布,体现了一个企业对细节的专注和用心,对消费者的真诚和负责。高标准打造高体验作为开门七件事中的“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被誉为可以喝的“古董”的普洱茶更是备受人们青睐。按照高标准、高要求打造出来的普洱茶,无论在品饮口感上、健康功效上,还是投资收藏价值上,都将给予消费者更优质的感受和体验。按照《七彩云南·庆沣祥普洱茶》综合标准生产的普洱茶,首先,原料更优质,口感更好:根据长期的评审研究和实际制茶经验,《七彩云南·庆沣祥普洱茶》综合标准进一步锁定了黄金核心产区的范围,这些核心产区范围内出产的茶菁,已经被证明是口感更好、内含物质更丰富、更适宜制作普洱茶的原料。其次,健康功效更高:在《七彩云南·庆沣祥普洱茶》综合标准里,对于普洱茶一些有益内含物质(如茶多酚)的检测标准,比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高,意味着按照《七彩云南•庆沣祥普洱茶》综合标准生产的普洱茶,对人体有更好的保健功效。第三,品饮更安全:《七彩云南·庆沣祥普洱茶》综合标准增加了一些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并未强制要求检测的项目,并增加了检测的次数,保证每一片到达消费者手中的普洱茶更优质更安全。第四,首次增加了古树茶追溯体系,能够追溯到每一片收藏级古树普洱茶的源头,增加了消费者投资收藏的保障。七彩云南茶业以高标准严格要求,打造安全优质的普洱茶代表作,为消费者奉献更纯正、更健康的、更安全保障和收藏价值的“百分普洱”。全球首款跨界艺术收藏茶——“作品壹号”在举办了隆重的“七彩云南·庆沣祥普洱茶综合标准”发布后,一款由七彩云南茶业尽心打造的全球首款跨界艺术收藏茶——【作品壹号】也在本次发布会上首次正式亮相。该茶品以“跨界、艺术”为理念打造的高端收藏普洱茶,不仅茶品珍稀罕有,连同茶品包装、与茶品同时限量发行的典藏艺术品,都值得品鉴与珍藏。值得一提的是,该款茶不仅代表庆沣祥古法制茶技艺的高峰之作,更是全球首款拥有生产履历“电子身份”的普洱茶,是七彩云南“古树茶追溯体系”的首次应用。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特性使其具备与艺术收藏品一样的“永隽经典”的价值。七彩云南庆沣祥【作品壹号】——全球首款“跨界艺术收藏茶”的打造,正是源于这一理念。“跨界”具备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地域跨界”,该款茶品是首款七彩云南庆沣祥茶业携手台湾中华普洱茶交流协会倾力打造的收藏品,具备两岸茶文化交流的深刻意义。第二层含义是“艺术跨界”,【作品壹号】配有一幅1:1的国际绘画界公认巨作——潘玉良自画像,潘玉良是30年代留法世界级华人女画家、雕塑家,其自画像融合了印象派技术及东方艺术情调,极具观赏价值;与【作品壹号】超限量顶级礼盒配套的还有一套名为“龙尊”的限量版瓷器,该套瓷器由国际创意大师王侠军精心创造设计,以中华民族的图腾“龙”为主题,展现中国瓷文化之至尊大美,该套瓷器全球仅限量发行222套,弥足珍贵。此外,【作品壹号】的包装棉纸采用来自台湾“凤髓笺”文化用纸,“凤髓笺”曾是著名画家张大千的专用画纸,不仅文化意蕴深厚,更具备传承经典、永续价值之意义。从茶品本身的收藏价值而言,【作品壹号】特选老班章有机生态古茶园内生长健壮、大乔木古茶树的早春鲜叶为原料,沿袭庆沣祥古法制茶技全手工精制而成。数百年的古茶树本身,如国宝一样珍贵稀少,这也就注定了【作品壹号】一次只能诞生1772片,而“1772”是百年茶庄“庆沣祥”始建之年代,这一发行数字,亦是为纪念庆沣祥茶庄的百年风雨辉煌历程。除了原料珍稀罕有,【作品壹号】还是一款大师倾力打造的茶品。它的缔造者是七彩云南庆沣祥茶业研究院张俊院长,张院长30载专业事茶,多次代表云南茶界在国际国内做学术交流及宣传;获十余项科技进步奖,发表科技论文40余篇,编著出版多部普洱茶专著,被誉为“云茶1号发明人”和“紫鹃之父”。【作品壹号】由张院长独创工艺打造。【作品壹号】茶品的价值,还体现在专注打造的每一个完美细节上。易武笋壳、云南西双版纳的水冬瓜木箱这一切细节的考虑都是为了还原普洱茶最原生态的保存方式,给予【作品壹号】最佳的保存环境。除此之外,【作品壹号】还是全球首款拥有“产品履历电子身份证”的顶级普洱收藏茶。藏家通过扫描RFID电子身份证,可以读取茶园、古树茶的履历等详细信息,增添收藏价值,更方便藏家鉴别藏品的真伪性。【作品壹号】跨越时空,归集所有岁月沉淀,超越单一价值累加,是一片可以喝的收藏艺术品,也是当代普洱的典范之作。

七彩云南发布“普洱茶综合标准”


七彩云南发布“普洱茶综合标准”

近日,2013中国(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在广州召开。记者了解到,本届茶博会最大的亮点之一便是首个由普洱茶企业提出的《七彩云南·庆沣祥普洱茶》综合标准发布暨“一片可以喝的收藏艺术品—作品壹号”新闻发布会。

七彩云南茶业是国内屈指可数的普洱茶龙头企业之一,多年来秉承“好茶为你”的品牌理念,一直在种植、选料、生产、品控、包装、存储等全产业链环节坚持高要求、高标准,精细到每一个环节,为消费者奉献优质好茶。

在举办了“七彩云南·庆沣祥普洱茶综合标准”发布后,一款由七彩云南茶业精心打造的全球首款跨界艺术收藏茶—“作品壹号”也在本次发布会上首次正式亮相。

该茶品以“跨界、艺术”为理念打造的高端收藏普洱茶,不仅茶品珍稀罕有,连同茶品包装、与茶品同时限量发行的典藏艺术品,都值得品鉴与珍藏。值得一提的是,该款茶不仅代表庆沣祥古法制茶技艺的高峰之作,更是全球首款拥有生产履历“电子身份”的普洱茶,是七彩云南“古树茶追溯体系”的首次应用。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普洱茶的标准饮用法》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3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普洱茶的茶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