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9月18日,在红星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湖南省第七届茶博会上,湖南省茶业协会正式授予千年陶都铜官为“湖南陶瓷茶器产业化基地”。茶博会上,长沙铜官窑茶器代表方阵集体亮相,与湖南茶届共同探讨深度合作模式,市民近距离领略到了千年古窑的茶器文化和湘茶配湘器的迷人魅力。

“一方水土一方风物,铜官茶器与湖南茶业都浸润着湖湘文化,文化同源,地域同脉,贴近生活,器味相投,携手合作可以实现双赢。”铜官茶器产业发起人、府窑陶瓷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吴琪坚信“湘茶配湘器”符合未来产业发展方向,也是湖南本土优势资源的互相借力和联动发展。

铜官是长沙铜官窑的诞生地,全国五大陶都之一,拥有丰富的优质陶土资源,用其烧制的陶瓷产品质量上乘,绿色环保,健康安全。而今,铜官陶瓷产业复兴被提上政府工作日程,以陶瓷茶器为大类的健康生活日用陶瓷成为四大重点发展板块之一,发展势头喜人。

展会期间,长沙铜官窑茶器民间藏家及研究专家为市民及茶友们揭开了铜官窑茶器的神秘面纱,展示铜官窑茶器的丰富品种和生活趣味;同时,望城区铜官陶瓷行业协会、茶器企业代表和湖南省茶业协会、龙头茶业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增进了彼此在产业促进、资源共享、企业合作、文化共建、技术交流、展览展示、人才培养、招商引智等领域的深入合作。

此次长沙铜官窑茶器企业组团参加茶博会,将有力推进茶器文化与茶叶产业的多元融合,借势互补,联合开发,抱团出海,加快铜官陶瓷茶器与湖南茶产业融合发展,把铜官打造成为湖南陶瓷茶器产业化基地,共筑千亿茶产业梦。

近年来,长沙市、望城区各级政府给予铜官陶瓷产业复兴大力支持,先后从陶瓷产业、文化产业等多角度扶持铜官发展茶器产业,极大地调动了铜官陶瓷行业的积极性,目前,已有府窑陶瓷、复兴窑、海旭陶瓷、盛唐工艺、泥人刘陶瓷等一大批企业及陶艺工作室加入茶器研制销售行列,从事生产、销售茶器的企业、工作室超过20家,产值接近上亿元,带动了铜官陶瓷产业复兴以茶器作为突破口,陶瓷茶器已成为铜官的一张产业名片。

扩展阅读

茶器是茶说话的方式


语气是人说话的方式,茶器是茶说话的方式。不同器形的泡茶器以及茶杯,可以将同一款茶表现得完全不一样,甚至喝的人,都会疑惑:这是一样的茶吗?

对泡茶器而言,通常用得多是壶和盖碗。壶像是中年持重的男人,内压大、浑厚、出水慢,汤稠而蕴藉——熟普、红茶这样完全发酵的茶,用壶,是稳对稳,一脉相承地向内走;而盖碗,开放、敏锐、起伏大,像是一个聪慧而善言的女子,只要她能感受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单丛、岩茶,这类半发酵层次丰富的茶,用盖碗,可以演绎得姿态万千。用心观察,这两种器的选择,往往也代表了两种性格。但是也可能同一个人,这段时间用壶,过段时间用盖碗,是心境改变的外化。有一段时间,我不仅用壶,而且用水平壶,盖子盖上,从豆大的壶嘴入水——壶拎高一点,把水流拉成一条线,穿针一样,直直慢慢地落到壶嘴里。这样的方法,内压更大,近乎于萃取,哪怕是最后一道茶了,滋味依然饱满。那段时间,我很自闭,很多话想了又想,最后还是决定不说了。最终发现很多事情,最好的表达,就是不说。

还有一种用得不多的,就是碗泡:用一只有流的大碗,或者功力够,就用平常的碗。完全无遮挡,不闷不盖,这句话说来,就像是“随便说,畅所欲言”一样难说。因为无界限的另一个意思就是:你没有依傍,得靠你自己。比如绿茶这样娇嫩不发酵的茶,要还原其甜美又要不破坏其鲜嫩,已经近乎于一句禅机,不可说,一说就破,也不可不说,不说……不说就没茶喝。而且既然说了,就要点到,温度要够,不能用降水温这一偷懒的办法,像是拒绝,温和而坚定。器具是敞开的,内力是凝聚的,水温是高的,速度是慢的,一碗水端平,端的是,不容易。有次看老古用碗泡古法制作的恩施雨露,针形绿茶,碗泡碗出汤,分汤杯杯均匀,喝到嘴里,清甜缭绕如见青山绿水。最后的叶底,不焦不黄,如刚采摘的鲜叶。这话说的,圆满。

如果说泡茶器是说话的一个态度,那么杯子就是措辞,或者口音。薄胎白瓷聚口杯,就是普通话:标准,不夸大不缩小,对茶汤的还原最接近真实状态。初学泡茶者必备,说得好不好是一回事,但是不能词不达意。准确,是说话的第一步。

除此之外,不同的器形、釉色、烧结温度,可以变幻出千变万化的茶之语。一次,喝蜜兰香单丛,用一只柴烧倒钟杯和一只青瓷斗笠杯做实验——柴烧倒钟杯入口:涩、滞、挂喉;而青瓷斗笠杯:滑、香、爽口。这是因为柴烧杯不好吗?不是。是因为单枞生烈香猛,单丛就是《红楼梦》里的尤三姐,美艳带刺——要是不依着侬的脾气,就是杏目圆睁柳眉倒竖;要依着侬的脾气,把语气放和软,才能亲近香泽。

所以青瓷是平滑的,斗笠的器形是敞开的,好说好哄,茶汤在里面才肯显露娇媚温柔。真真是,从来佳茗似佳人。但是同样是这两个杯子,用来喝熟普,青瓷斗笠杯就不够力道了——熟普已经够圆滑,柴烧倒钟杯深聚的形状,恰好箍得住这一汪圆滑,把成熟立起来。而来自柴窑火气的刚劲,把厚度又强调出来,恰是一句听上似是而非的话,把意义抓了出来,然后得到深化。有时候这样的茶喝到嘴里,往往都不像是水,而是扎扎实实的食物,比如像甜枣香的羊羹。

铁壶精品---清代名家锡茶器


铁壶是一把可以使用的煮茶器具,但同时它更是一件艺术品,一件难得的古董品,当你使用得当,保养入心时它将给你带来圆润浑厚的一杯好茶以及厚重的历史价值。好壶仍需好托配,锡无味,色素净,做茶器是最好不过了。通常锡制茶托的打造会略为轻薄小巧,这样在畅饮过程中手指不易负累,但锡性偏软,薄胎茶托若非点以铜料容易变形,而自己向来比较喜欢有质感的器物,盏托就是如此,加料加厚、手感沉稳是必须的,否则一只大茶盏搁在上面,无论看着或用着都有点不踏实。

手边几只晚清至民国期间锡器,均胎体厚实凝重,高圈足,可为茶事雅物:一只莲纹锡托古雅质朴,有坠手感,盘面及底部共有四个落款,这比较少见;一对环烙博古纹饰的梅花型茶托,质地细腻有味;一只包铜边锡盘,器型规整,盘内刻幽林坡岸、小舟悠然,笔简意远,清旷劲秀,皮壳湛润可赏亦可玩。

如今茶盏的使用比旧时少多了,自然盏托的制作量也在减少,更重要的是古拙的味道不容易做出来。锡制盏托或锡盘大可挪作他用,较大者可做壶承,或瀹茗后观赏叶底,亦可用做清供之器,诸般搭配一样都会出彩,皆因老锡的古郁沉穆可反衬美器及佳果之色,却无喧宾夺主之嫌。

好壶越来越少,好茶托也逐渐淡出视野,都随着时间逝去,就如这人生一样,经历过辉煌之后就必会走向衰落。

余韵幽幽-清代名家锡茶器


铁壶是一把可以使用的煮水器具,它也可以是一件艺术品,一件难得的古董品,善待它时它回馈给您的永远会是一壶圆润浑厚,且富含二价铁的好水及不断升值的历史价值!锡无味,色素净,做茶器是最好不过了。通常锡制茶托的打造会略为轻薄小巧,这样在畅饮过程中手指不易负累,但锡性偏软,薄胎茶托若非点以铜料容易变形,而自己向来比较喜欢有质感的器物,盏托就是如此,加料加厚、手感沉稳是必须的,否则一只大茶盏搁在上面,无论看着或用着都有点不踏实。

手边几只晚清至民国期间锡器,均胎体厚实凝重,高圈足,可为茶事雅物:一只莲纹锡托古雅质朴,有坠手感,盘面及底部共有四个落款,这比较少见;一对环烙博古纹饰的梅花型茶托,质地细腻有味;一只包铜边锡盘,器型规整,盘内刻幽林坡岸、小舟悠然,笔简意远,清旷劲秀,皮壳湛润可赏亦可玩。

如今茶盏的使用比旧时少多了,自然盏托的制作量也在减少,更重要的是古拙的味道不容易做出来。锡制盏托或锡盘大可挪作他用,较大者可做壶承,或瀹茗后观赏叶底,亦可用做清供之器,诸般搭配一样都会出彩,皆因老锡的古郁沉穆可反衬美器及佳果之色,却无喧宾夺主之嫌。

丝绸之路对唐宋时期茶器的影响


“丝绸之路”是连接东亚、西亚和地中海的一条世界贸易的古道。

在我国古代,广义上的“丝绸之路”共有三条:最主要的一条是指自西汉张骞始开辟的东起长安,西达大秦(古罗马帝国),横贯亚洲的陆上通道。

“海上丝绸之路”的通道有东海和南海两条起航线。南海起航线东起中国的扬州、泉州、广州等港口,连接东南亚,经过马六甲海峡,到达天竺(今印度半岛各国),越印度洋、阿拉伯海,最后到达大食(阿拉伯帝国)。东海起航线以山东的登州为起点,跨黄海、抵朝鲜,再东渡日本。

除了这两条以外,连接东西方的纽带还有一条鲜为人知的“西南丝绸之路”。这条古道比公元前2世纪张骞通西域开辟的陆上“丝绸之路”及东南的“海上丝绸之路”还要早些,是我国西南地区与西欧、非洲距离最短的陆路交通线。

唐宋时期中外文化交流频繁,许多波斯人、阿拉伯人甚至非洲人居住或往来于丝绸之路。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畅通,不但使得大量中国器物进入西域波斯一带,更使得中亚、西亚及地中海沿岸国家的器物大量传入中国。由于国人的高度民族自信和开阔的文化胸怀,能够汲取异民族的文化精髓为己所用,因而在唐宋时期出现了大量从造型、图案、装饰上带有明显异域风貌的陶瓷器具。长期以来,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碗、瓶、高足杯等器形,都因为有了多民族文化的交流与吸收,造型和装饰变得更加优美。有些典型西域器形和纹饰,如宝相花纹、兽鸟纹等也逐步被吸收。还有一些本应用于金银器制作的工艺,此时也被大量地模仿应用于陶瓷制作中。

这种多民族文化元素创造性地融合,使得本土陶瓷器在不断地借鉴和模仿中,逐渐将富于变化的优美形态变成适合中国人审美观赏的新形制。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湖南陶瓷茶器产业化基地》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具资讯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0茶具资讯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