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红茶。

李克强总理讲话再谈创新活力话题大圆普洱:将全力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今天上午出席博鳌年会,并在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并再次谈到激发创新活力的话题。大圆普洱交易中心(简称“大圆普洱)首席市场官黄大炜在李克强总理演讲后表示深受鼓舞,并表示大圆普洱接下来将为努力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出一份力。

(视频中左一为大圆普洱首席市场官黄大炜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现场)

李克强总理在演讲中谈到了亚洲经济发展的困难、优势和未来的发展,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财经、金融改革,房地产业发展等话题,他尤其提到了共同激发创新活力的话题。他说,

要通过加强教育和培训,打造高素质的劳动力大军,大规模的人才队伍,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大科研的投入,利用“互联网+”等模式,搭建创新合作平台,发展新经济、共享经济,分享创造经验,形成亿万人的创新大军、创造大军,特别是让年轻人的丰富创造力和创意得到充分释放。

李克强总理的演讲使大圆普洱首席市场官黄大炜先生深受鼓舞,他表示当“互联网+”时代到来时,各行业都在努力调整发展规划,目前国内很多行业面对供给侧改革都遇到不少困难,比如包括化工、制造等行业,而农业面对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也将非常艰巨。

图为:大圆普洱总裁叶林接受李克强总理接见

据了解,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通过自身的努力调整,让农民生产出的产品,包括质量和数量,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实现产地与消费地的无缝对接。黄大炜先生认为,这一方面需要国家宏观调控,避免产能过剩的大问题;另一方面农民也需要改变发展观念,通过以往化肥、农药、单纯追求产量的生产方式已经不符合潮流,必须要调整种植结构,多生产绿色产品来满足消费者需要,来提升经济收益;此外目前农业发展方式也需要改变,要从供给入手,改善供给结构。

目前国内农业方面问题不少,不少农产品添加农药和化肥太多,产业结构也不合理,此外调控也未能到位,比如今年有人种了什么或养殖了什么赚了钱,明年马上就会一窝蜂跟风,结果产品过剩导致价格暴跌,随后又开始经历一轮调整期。比如最近猪肉价格暴涨,无数已经放弃养猪的养殖户又开始准备大干一场,这很可能导致未来猪肉价格又会大幅波动,农业中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

黄大炜先生说,作为农副产品一员的茶叶目前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当前中国茶行业从上游到终端消费者已经超过上亿人,但行业内产能过剩问题严重,此外还有知名品牌总量不足、茶叶品质良莠不齐、部分茶叶遭遇农药污染等等问题。以普洱茶为例,不同产地、不同茶树的茶价值几何,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全靠经验来定,这让不少爱茶的人吃了亏。所以如何推动茶行业供给侧改革也是当务之急。

去年12月,一个创新性融合“普洱+金融+互联网”的交易中心上线了,这就是大圆普洱。在强化平台安全性的同时,大圆普洱具有产品、仓储等多项优势,并且有标准的定价体系,这在整个普洱茶行业乃至整个茶行业来说都是一次“地震”。

大圆普洱交易中心的创立对推动茶行业产业链升级的作用非常大,从茶农到茶企再到下游的消费者都得到了实惠,这种创新的茶叶产融模式可以投资可以交割,人们可以喝到真正的好茶,茶企得到实惠,流通领域顺畅了,还有力地推动了茶文化的发展,也帮助不少茶企打响了自己的品牌。

可以说大圆普洱对茶行业的供给侧改革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黄大炜先生表示,希望大圆普洱这一创新模式能给农业其他领域带来借鉴意义,大圆普洱也将努力为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为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贡献更多力量。(注:投资须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cy260.com小编推荐

高峰:全力推进普洱景迈山古茶园申遗


高峰:全力推进普洱景迈山古茶园申遗

11月11日至12日,省政府副省长高峰深入到普洱市澜沧县调研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工作,重点研究景迈山古茶园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有关问题。

省政府办公厅、省财政厅、省文化厅负责人,市委书记卫星,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赵联涛,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李忠民,市政府副市长童书玮分别陪同调研。

高峰一行走进澜沧县职业中学、澜沧县人民医院、澜沧县县小、惠民镇卫生院了解当地教育卫生发展情况,深入酒井乡老达保文化传习场所和景迈山古茶园核心区大平掌、惠民镇翁基布朗族古村落、糯干傣族古寨实地考察,同当地茶农和少数民族群众交谈,详细了解相关情况。

12日下午,在听取了普洱市申遗工作情况汇报后,高峰对普洱市在古茶园生态保护、古村落风貌保持和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景迈山古茶园申遗有利于弘扬挖掘普洱茶文化,实现普洱品牌价值升级,解决“三农”问题,将为普洱发展助力,为云南添彩,为国争光。要进一步坚定信心和决心,明确目标,打好基础,强化保障,统筹推进申遗的各项工作。要尽快完成申遗文本、保护规划制定工作,力争在2016年实现申遗成功。高峰要求,普洱要发挥特色和优势,打好绿色、文化、幸福“三张牌”,推动科学发展、绿色发展。要进一步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认真抓好农村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努力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的应用型人才,办人民放心、满意的教育;要围绕“文化乐民育民富民”,实施好文化惠民工程,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把文化优势转化为和谐优势、发展优势;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引入和发展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加强基层医疗机构能力建设,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卫星说,高峰副省长深入普洱市调研,指导景迈山古茶园申遗工作,为我们下步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理清了思路。卫星强调,申遗是普洱的大事,云南的大事,国家的大事,是全市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申遗有利于提升普洱的国际国内形象;有利于用文化包装普洱,提升普洱品牌的含金量;有利于宣传推介普洱,推动普洱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利于改善人居环境,增强干部群众的保护意识,提升民族自信心和荣誉感。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国家负责、对文化遗产保护负责的态度,增强推动申遗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卫星表示,普洱市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将申遗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谋划、来推进,进一步加强领导,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制定保护法规,加大投入,严格按照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标准,全力以赴推进申遗工作。

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和澜沧县党政主要负责人参加调研。

普洱茶市场重现活力


普洱茶市场重现活力图文/羊城晚报记者曾敏妍作为茶市“风向标”的2013春季中国(广州)国际茶叶博览会刚在琶洲中洲中心降下帷幕。据记者了解,前些年,普洱茶收藏一度成为业界热点,但随后的普洱茶收藏业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局面。在经历了2007年普洱茶跌价风波后,普洱茶市场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市场在清淡了数年后,经过不断的休整,普洱茶行业逐步完成了复苏。特别是2012年下半年以来,普洱茶市场重新焕发活力。行家们指出,普洱茶又重新升温,在普洱茶市场实现了理性回归后,有四个特点非常明显:1、饮用人群进一步扩大,普及程度显著提高;2、收藏者数量稳定增长;3、投入到普洱茶收藏领域的资金明显增加;4、北方地区加速普及,正成为普洱茶市场增长最快的地区。从广东省茶叶行业协会给出的数据看,普洱茶产量近四年以来逐年增加,特别是在2012年,增幅接近了50%之多,反映出市场的强劲复苏与重新走强。今年春茶收购以来,普洱茶原材料涨幅就超过了30%,市场中的普洱茶当年产品价格普遍上扬。此外,从去年8月份开始,普洱茶市场出现了细分的现象:高端普洱茶涨幅加大,中低端涨幅较小。去年中秋节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市场整体疲软的情况下,高端品牌的销售仍然在不断走强。这一现象在今年表现得更为明显。

那么,怎样的普洱茶才真正具有收藏价值?原广州市委副书记、广州茶文化促进会会长邬梦兆认为最关乎普洱茶收藏价值的关键要素有两个:第一,所藏的普洱茶应具备较高品质;第二,产品所依托的品牌具有较高价值。并非所有的普洱茶都是“越陈越香”。只有达到了一定品质的普洱茶,才是越陈越香,才具有更佳的收藏价值。十几年来,不少茶人会在春季的时候奔赴云南地区收购高品质原料,然后通过加工压制成饼进行小范围的销售或者收藏。然而,近年来这样的茶人在经营上难以持续,收购的量也在逐年萎缩。随之对应的是另一番景象:一家家规范的茶企业创立,茶企们大批量地收茶,纷纷采用了现代化的设备和科学的管理,同时愿意投入大量的资金招募人才,大力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开启了品牌化发展。

探访六堡茶原产地:从供给侧入手打造“高大上”有机茶


探访六堡茶原产地:从供给侧入手打造“高大上”有机茶

广西苍梧县六堡镇,一个西部山区小镇,因为是著名六堡茶原产地而闻名遐迩。目前全县正着力推进六堡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更高质量和品质的有机茶,在六堡镇表现尤为突出,记者近日深入苍梧县、六堡镇一探究竟。

出发前就听说到六堡镇的路难走。尽管从梧州市区到六堡镇只有60公里,但记者跨过一重重大山,行驶将近两个小时才抵达。一下车映入眼帘的是漫山遍野的茶树,空气清新、云蒸霞蔚,这里海拔近1000米,远离工业区,宛如“世外茶园”。

有1500多年历史的六堡茶是中国历史名茶,因原产于广西苍梧县六堡镇而得名,素以“甘、爽、醇、厚”著称。2015年经权威机构认证,六堡茶品牌价值达13.8亿元,在中国黑茶类中排第3名,列广西茶叶类首位。

苍梧县茶叶办主任吴锦阳说,目前全县茶园面积6.73万亩,其中有机茶种植面积1.2万亩,而且还在不断扩大,产品畅销全国很多地区、港澳地区以及东南亚、日本、欧美等国家。

当地群众对记者说,整个六堡镇 2.6万人,几乎家家户户种茶,目前这里的茶农、合作社和茶叶公司努力追求最正宗的六堡茶,不仅扩大有机茶园面积,还按传统工艺来制作。

六堡镇大中村61岁的茶农陈少莲种了200多亩六堡茶,雇工难、雇工贵是这两年面临的最大问题。光摘茶一年就要请30多人,开支不菲,利润就薄了,因此她家逐渐转型种有机茶。“一斤有机新茶收购价300元,是一般茶叶价格的3倍。种有机茶不愁销路,赚得更多。”陈少莲说。

“离开六堡镇,就产不出纯正的六堡茶。我们本身是六堡镇人,也是家乡的‘铁杆粉丝’。”梧州不老茶娘创业公司总经理李伟创说,当地空气好、土壤好、水好,他们公司严格按照有机标准种茶:只用花生麸有机肥,不施化肥;人工除草,不施除草剂;用黄纸板等物理除虫,用生物制剂防治病害,不施农药。公司产的有机六堡茶通过欧盟192项检测标准。

记者看到,不老茶娘创业公司生产的有机茶包装上印有产品追溯的二维码。用手机扫描,显示出产地、生产日期、是否属于有机食品,甚至可追溯到更具体的茶农等信息。“这样的有机茶,放5年以上每斤能卖1000元,放10年以上每斤卖3000元,主要销往广东、广西和港澳地区以及英国、韩国等国家。”李伟创说。

“我们按照有机、生态的制茶理念,瞄准高端客户群,生产品质高、质量好的有机茶。目前每斤市场价800多元,比一般茶叶贵4倍左右。”苍梧六堡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利华说。

黄利华告诉记者,目前公司拥有的3000亩茶园中,获得中绿华夏有机认证的茶园面积600亩,同时还通过世界最严格的美国和欧盟有机认证。去年公司六堡茶销售额1500万元,带动当地300多名群众就业。

除了利用纯天然有机原料,有机六堡茶通过传统工艺制作,包括摊青、低温杀青、揉捻、 沤堆、烘干等步骤,完全靠自然发酵、存放等。2014年7月,文化部将苍梧县六堡茶传统制作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如何进一步提高质量和品质,提高六堡茶品牌知名度,让更多国内外消费者了解、熟悉和喜欢六堡茶,是苍梧县六堡茶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中国茶叶学会常务理事、广西茶叶学会会长麦楚均表示,目前,当地正以打造有机六堡茶为抓手,用好电商销售平台,大力推进六堡茶供给侧改革,提高生产率和产业效益,开拓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

贵州黔南州全力推进都匀毛尖茶产业发展和品牌


茶园面积由2013年初的75万亩扩大到95.12万亩;今年预计总产量1.3万吨,产值24亿元

记者从州茶办了解到:截至9月份,全州在工商注册茶叶企业833家(含专业合作社),全州茶叶从业人员30万人;茶园基地规模由2013年初的75万亩扩大到95.12万亩,新增茶园基地面积22万亩;全州共有茶青交易市场32个,其中:2013年新建12个;今年春茶产量9938.6吨,实现产值15.08亿元,同比增长14.6%,预计全年总产量1.3万吨,产值24亿元。

为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把都匀毛尖品牌打出去”的指示精神,我州按照《贵州省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了以都匀毛尖茶为抓手,把茶产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加快转型,与生态文明建设、小康社会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创建“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州委、州政府在去2013年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黔南州2013-2016年州直部门推进茶产业发展项目资金整合方案》基础上,及时研究出台了《创建都匀毛尖世博名茶知名品牌三年行动计划纲要》,对茶产业基地建设、生产加工、市场营销、科技兴茶及品牌培育等工作推进作了全方位部署。

近年来,我州通过强领导、严督查,抓基地,扩规模,抓品牌、扩影响,抓法制、修标准,重科技、促提升,重招商、抓投入等一系列措施,推进都匀毛尖品牌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都匀、贵定、平塘、瓮安等重点产茶县(市)正开足马力,推进茶产业发展。目前全州茶叶种植、生产、加工和销售逐步由过去的地方性传统产业步入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产业化推进的发展快车道。

据介绍,下一步我州将强力推进都匀毛尖茶产业发展和品牌培育工作,继续狠抓基地建设,重点突出“百里毛尖长廊”,并结合“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现代高效农业园区、乡村旅游等,进一步完善全州茶产业发展布局规划。重点围绕将都匀毛尖打造成为世博名茶知名品牌为核心,积极筹办都匀毛尖茶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00周年庆典,广泛开展宣传工作。加快都匀毛尖茶文化硬件设施建设工作,力争明年上半年完成茶博园建设工作。同时,将研究出台扶持政策,鼓励和引导广大企业投身都匀毛尖茶市场开发和营销。

深圳:普洱茶市场重现活力


深圳:普洱茶市场重现活力

图文/羊城晚报记者曾敏妍

作为茶市“风向标”的2013春季中国(广州)国际茶叶博览会刚在琶洲中洲中心降下帷幕。

据记者了解,前些年,普洱茶收藏一度成为业界热点,但随后的普洱茶收藏业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局面。在经历了2007年普洱茶跌价风波后,普洱茶市场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市场在清淡了数年后,经过不断的休整,普洱茶行业逐步完成了复苏。特别是2012年下半年以来,普洱茶市场重新焕发活力。行家们指出,普洱茶又重新升温,在普洱茶市场实现了理性回归后,有四个特点非常明显:1、饮用人群进一步扩大,普及程度显著提高;2、收藏者数量稳定增长;3、投入到普洱茶收藏领域的资金明显增加;4、北方地区加速普及,正成为普洱茶市场增长最快的地区。

从广东省茶叶行业协会给出的数据看,普洱茶产量近四年以来逐年增加,特别是在2012年,增幅接近了50%之多,反映出市场的强劲复苏与重新走强。今年春茶收购以来,普洱茶原材料涨幅就超过了30%,市场中的普洱茶当年产品价格普遍上扬。

此外,从去年8月份开始,普洱茶市场出现了细分的现象:高端普洱茶涨幅加大,中低端涨幅较小。去年中秋节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市场整体疲软的情况下,高端品牌的销售仍然在不断走强。这一现象在今年表现得更为明显。

那么,怎样的普洱茶才真正具有收藏价值?原广州市委副书记、广州茶文化促进会会长邬梦兆认为最关乎普洱茶收藏价值的关键要素有两个:第一,所藏的普洱茶应具备较高品质;第二,产品所依托的品牌具有较高价值。

并非所有的普洱茶都是“越陈越香”。只有达到了一定品质的普洱茶,才是越陈越香,才具有更佳的收藏价值。十几年来,不少茶人会在春季的时候奔赴云南地区收购高品质原料,然后通过加工压制成饼进行小范围的销售或者收藏。然而,近年来这样的茶人在经营上难以持续,收购的量也在逐年萎缩。随之对应的是另一番景象:一家家规范的茶企业创立,茶企们大批量地收茶,纷纷采用了现代化的设备和科学的管理,同时愿意投入大量的资金招募人才,大力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开启了品牌化发展。

再谈普洱茶的标杆


再谈普洱茶的标杆

标杆茶,一般来说是指一定历史时期中某一款或者几款在价格上对同时期或者此后不同时期茶品价格具有影响力,或者品质特征上具有典型性的茶品。因此,我们在看待“标杆”二字时还需要搞清楚,是品质特征的标杆还是市场交易价格的标杆,两者有时候交织在一起,有时候则是分开的。值得注意的是:标杆茶一般都是市场的主流产品。

因为战乱、政治等原因,普洱茶的历史是一个断代史,中间是有断裂的。号级与印级,印级与七子饼之间都是有断裂的。普洱茶因此而可以大致被分成号级茶、印级茶、七子饼茶三个历史阶段。三个历史阶段之间都存在有相当长时间的“空白点”,在这些空白时期出茶较少,留存下来有代表性的著名茶品也很少。

所谓号级茶,应该是太平洋战争爆发(1941年12月)前由云南各私人茶庄制作运至香港等地的茶。也有人认为应该是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的茶。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日军相继占领香港和缅甸,进攻云南,茶路中断,茶市凋敝,各私人茶庄出产的茶很少很少。现在我们看来,号级茶也要区分上中下品,在跻身上品号级茶的有数的几款中,宋聘号能够成为号级茶的标杆,除了品质之外,我感觉还在于它相比其他茶(如福元昌、车顺号)的存世数量要大一些,尚有一定的市场流通价值。

印级茶则是五十年代初开始,中茶公司成立后在国有体制下制作的几款茶,包括了红印、蓝印、红铁、蓝铁等。红印是印级茶的标杆没错,但更多的是市场价格的标杆而不是品质特征的标杆,因为蓝印、蓝铁与红印在品质特征上是有明显区别的。

七子饼茶应该从七十年代初开始至今,其中也有一些标杆。比如8582,比如88青饼。

茶喝到现在这个份上,说句实在话,面对一款茶,已经没有兴趣再去听人讲是什么什么唛号什么什么牌子、哪年的了,能够做的就是开汤、试茶,然后判断大致的年份与存放陈化情况,再根据不同年份不同阶段茶应有的特征来判断眼前这款茶的价值。

对于号级印级老茶,品鉴的着眼点主要在于茶气、陈香(有的称为药香)、陈韵和化感。这个阶段的茶气表现有别于中生代茶的茶气表现,有一种“力道绵绵而来”的感觉。印级茶还要注意判断一下仓储与退仓的情况。

因为仓储的原因,七子饼茶中早期的一部分,如七十年代及八十年代初期的七子黄印、雪印,已经与八十年代中后期的中生代茶有了相当大的区别。往往只有对普洱茶相当理解的发烧友才会接受这些茶,我们以前对这类茶是相当排斥的,现在也转变了观念。品鉴这类茶的着眼点在于印级茶与中生代茶之间。

而对于中生代茶(我们将八十年代中后期至2003年茶定义为中生代茶),品鉴的着眼点则更多的在于茶气(强烈而刚猛)、滋味(丰富而愉悦)、香气(持久而绵长)这三个方面。希望当时就能被一部分消费者接受,如果继续合理存放则会带来更好的表现。

至于近几年的新制生茶,我们认为这时候谈标杆有点早了,毕竟存放与转化是很关键的一环,再等等看吧。

需要意识到的是,人的口感是会随着时代随着生活节奏的改变而改变的,传统如宋聘红印的标杆示范作用会被保留,而更新的内容会增补进来,这大概就是继承与发扬吧?

杨尘埃:再谈普洱茶的性价比


杨尘埃:再谈普洱茶的性价比今天再谈一些普洱茶的性价比问题。普洱茶,似乎在人们的眼中总是认为是廉价的,这种廉价跟普洱茶是粗茶有一定的关系,但是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去看看普洱茶到底是不是廉价的。

一、不同时期的人民币购买力

2000年,一元钱能买到1斤大米,大白菜可以买5斤左右,猪肉可以买1两多,食用油可以买3两多。

2014年,1元钱能买到不足1两大米,大白菜2两,猪肉5钱,食用油1钱。

二、不同时间普洱茶的价格

2000年左右的时候,一公斤毛茶价格是6元左右。普洱新茶那时1-10元/饼357克。

2014年,一公斤毛茶云南省均价是88.6元。普洱新茶9.9-9000元/饼357克。

三、普洱茶并没有性价比

随着社会的物价的通胀,人民币的购买力不断的下降。但是普洱茶作为食品类来说,在什么时候都是没有性价比的。

这时还有人会说普洱茶是廉价的粗茶吗?既然不是廉价茶,那么我们似乎忽略了一些什么。比如说购买普洱茶的时间,也就是说在以前购买普洱茶也是贵的,在当时来说并不便宜。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看到的性价比,在那时就不是性价比。

现在购买普洱茶,同样的是我们看着有性价比,其实也是没有性价比的。说白了就是不论你何时购买的普洱茶,都没有性价比。花的代价都是一样的。

普洱茶的断代:再谈历史认识


普洱茶的断代:再谈历史认识

前文:认识品种,茶叶风格的形成

说起普洱茶的历史,众说纷纭;人们对历史的认识,也是五花八门。课程有一讲专门谈论「普洱茶史纲」,在此,依个人理解再次诠释。

离开汉族视野

「普洱」二字,并非汉语词汇,这个词源于傣族,是汉语音译。

「普洱茶」一词进入汉语词汇,在1729年清代雍正改土归流之后。在此之前,普洱茶是一种南方民族的特有产物,不论是南诏国的罐罐烤茶还是西双版纳的竹筒茶,澜沧江流域的茶叶体系都有别于长江流域。

跳脱传统汉文化视野,将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普洱茶。

茶马古道的观察视角

早在南诏国时期,云南就有滇藏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是什么?茶马古道不只是一条路,不单是一种历史文化,而更多是一种经济链条,这个链条不单是指茶与马的贸易,而是在于以茶马古道为核心的人类学观察视角。

改土归流后,茶马古道主要有三条:滇藏茶马古道、中原茶马古道、南洋茶马古道。茶马古道的繁荣,决定了云南茶产业的繁荣。

滇藏茶马古道历史悠久,云南茶与康藏物产的贸易关系,不仅促进了康藏地区的经济与文化,也使得这一条经济链条上,得以产生商贸聚落。

在清帝国统领下的滇藏与中原茶马古道,也促进了清帝国对西藏民族的秩序输入。因为经济稳定,政治就不容易动荡。

中原茶马古道,得益于清朝宫廷的大力推广。

为什么清王朝要大力推广普洱茶?原因在于,扶持云南茶产业,茶马古道的经济链条将可以帮助王朝有效统治西藏藏族和中原汉族。

让中原成为云南茶的消费区,可以扩大茶产业,巩固云南疆土,进而发挥在东南亚的政经影响力,这是中原茶马古道的战略意义。

南洋茶马古道,既源于云南本身与东南亚水陆交通的方便,也源于清帝国对于整个东亚的经济扩张。

南洋茶马古道,让华侨喝惯了普洱茶,于二十世纪末,也反过来恢复了普洱茶的生产记忆。

三条茶马古道,共同发展云南茶产业,便造就了清代《普洱茶记》里记载的「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

生熟之争

在李扬老师的分析看来,普洱茶根本不存在生熟之争,因为普洱茶本来就生熟皆有。

为什么?

从今天运往西藏的下关沱茶来看,茶品压制时已经具有一定发酵度,新茶汤色偏黄。

运往南洋的茶,则是已经发酵了的「红汤茶」,类似今天的熟茶。

民国时期佛海茶厂厂长李拂一在《佛海茶业概况》中写到:

(晒青毛茶)入篮须施以少量水份,以防齑脆。竹篮四周,放以大竹,一人立栏外,逐次加茶,以拳或棒捣压,使其尽之紧密是为「筑茶」,然后分口堆存,任其发酵,任其蒸发自行干燥,所以遵绿茶方法制造之普洱茶叶,其结果反变为不规则发酵之暗褐色红茶矣。

运往中原的茶,则是汉族熟悉的绿茶,也就是生茶。

茶叶用什么工艺加工成什么样,因应市场需求而不同。普洱茶因为销区不同,产生了不同的制作方式,这是李扬老师提出的模型。

断代,断裂的茶马古道

普洱茶发展至一九四零年代,由于二战爆发,中原、南洋两条茶马古道断裂,仅存滇藏茶马古道,云南茶产业受到巨大冲击。

建国后,受冷战与计划经济影响,南洋茶马古道难以恢复,普洱茶产业仅靠中茶公司的出口计划勉强维持,在港台南洋茶商进入云南的九零年代之前,普洱茶可以说断代了五十年。

九零年代,港台南洋茶商循着旧记忆,拿着老茶饼,进入西双版纳寻找普洱茶,却发现普洱茶产业几乎破败,易武人甚至不知道有普洱茶饼。

从恢复普洱茶记忆这个层面来说,吕礼臻、陈怀远等人对普洱茶的贡献非凡。

历史往往功过参半,赞扬与褒贬皆有其片面性。

回溯历史,辩证分析,重新理解普洱茶,对于喝茶人而言,不仅增加了茶汤的历史厚度,也令人神思更加澄莹。

白马非马:再谈普洱茶理性炒作


白马非马:再谈普洱茶理性炒作

对于炒作,我的不成熟观点是,农产品根本就杜绝不了炒作,与其期望杜绝,不如规范炒作、利用炒作。当然对于恶炒要严厉打击。普洱茶以前的炒作跟现在的炒作是两码事,需要辨识。2007年及以前的炒作,其实是在炒一个神话,这个神话已经在2007年破灭,现在普洱茶已经走下神坛,变得普通多了,也就意味着普洱茶市场即便存在炒作,也是相对理性的炒作,疯狂的炒作很难再现,但不排除少数稀缺性产品的疯狂。前几天,班章有人喊出1400元一公斤的价格。这就是属于少数稀缺性产品的疯狂炒作,因有稀缺价值在支撑,这种疯狂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合理的。但风险依然很大,因为喝班章是一个新兴的时尚,班章品类资源的积淀还远远不够,也就是喝班章茶还远未形成传统,市面上喝班章的其实跟风的很多。光靠一种时尚是很难支撑班章的疯狂炒作价值的,加上市面上假班章的泛滥成灾,不理智的炒作很可能会毁掉班章这一正在成长中的宝贵品类资源。因此,虽然普洱茶已经走下神坛,但以班章为代表的古树茶、名山茶等正在掀起一场新的神话运动,这就是意味着普洱茶虽然不存在整体性的炒作风险,但存在局部结构性的炒作风险。结构性炒作,对普洱茶产业的发展有着一定好处。首先,结构性的炒作盘子有限,其即使崩盘对整个大盘影响不大,也就是说其破坏性是定向爆破,风险是可控的。其次,出现结构性炒作,也就意味着市场出现一些热点,正在艰难复苏的普洱茶产业需要这些热点来提振市场,也就是所谓炒作的活血化瘀作用。再次,结构性炒作市场的出现,也就意味着普洱茶市场正在理性分化为大众消费市场与收藏市场,以前把大众品炒成收藏品无疑是疯狂的,而现在中低端的大众市场逐步走向了理性销售与品饮之路,而将炒作更多地留给了高端的收藏市场。大众品饮与高端收藏市场,泾渭分明,各司其职,相辅相成共同将产业做大,也就是通过普洱茶的高端价值来拉动普洱茶大众品饮的市场空间。规范与利用炒作,可以借鉴期货市场的经验。期货市场的出现,其实最开始是为了规避农产品的交易风险而诞生的。因为农产品存在以下风险:1、生产周期长,价格缺乏弹性,不能及时反映市场供需关系,导致市场价格暴涨暴跌。2、农产品的丰歉引起的价格急剧波动。3、农民的生产缺乏及时有效的市场需求信息指导,农民的生产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带来的风险。为了平抑农产品的即时交易风险,西方国家创造性地开发了期货市场,也就是当期市场价格不好,卖主可以选择在将来市场好的时候进行交割。当然,由于期货市场具有金融产品的属性,具有巨大的投机性,管理好的期货市场可以平抑市场风险,并吸引社会闲散资金投资农业,优化产业资源配置,而管理不好的期货市场会扰乱农产品市场。炒作与期货市场一样,也是优化配置资源与投机风险并存,理性的炒作,可以吸引热钱投向具备投资价值的项目,从而使得产业资源得到优化配置。而非理性的炒作会严重地扰乱市场秩序,不利于产业正常培育。鉴于此,既然炒作很难杜绝,不如多研究怎样规避风险,建立类似期货市场的游戏规则,让炒作处于可控的理性范围,让炒作为产业发展所用。

普洱茶创新史


普洱茶创新史

现代普洱茶有四次创新浪潮: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熟茶技术创新与保健价值发现→九十年代的文化普洱崛起与投资收藏成为核驱力→2008至2014的名山地理大发现与古纯热,仓储升级、交易平台创新与中期茶崛起→2015至今的拼配茶、熟茶2.0系统创新,以及掘金消费茶时代与第三轮建仓。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出口导向技术创新,诞生了熟茶,并用保健价值重构了传统普洱茶,让其脱离了农产品与不入流的大众饮品身份,而与西方社会主流健康价值接轨。

这是第一轮创新浪潮,也是普洱茶技术研发、微生物研究、医学临床试验与小包装开发的第一次高光时刻。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玩的工艺革命、科技普洱与小包装与产品形态创新,早在三四十年前我们的前辈就玩过(虽然层次不高),因为要跟西方消费社会接轨,应日本、法国的代理商要求并在其指导下,普洱茶一夜间提升了若干段位,由土头土脸变得洋气起来。

普洱茶的第二次创新,是由港台人在90年代推动。如果说,第一次创新是熟茶与保健价值的高光时刻,那么这一次是传统制茶在当代复兴——生茶被当成号级茶、印级茶复兴的载体,打破了体制内“普洱茶是熟茶,青饼(生茶)是绿茶”之权威划法,在民间推动生茶入普,以及在保健价值的基础上,赋予普洱茶品鉴价值、收藏投资升值价值、原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四大新价值,从而开启了文化普洱的投资收藏时代。

普洱茶热于2003年登陆大陆后,2003到2007是第二轮创新热的红利放大期。也就是说,这一期间,市场不是由创新推动,而是九十年代的创新冲击波,在台湾衰退后,在大陆掀起了二次冲击波,也就是旧创新扩展到新世界。推动九十年代的创新者,在2003到2007年鲜有突破性创新,都是进一步完善原有的创新体系。这时的他们,与其说是创新者,不如说是打着启蒙主义旗号进行“人口普茶”的红利收割者。这是启蒙大师的高光时刻,以港台文化大师与勐海系技术大师为盛。新入行者,除了顶礼膜拜文化大师外,也把以前在大厂工作过的人当技术大神,疯狂追捧他们发酵的熟茶,或者重金请他们指导发熟茶堆子。

2007年市场崩盘了,旧有大师红利逻辑玩不下去了。中国人都很现实,跟你混,能赚钱你是大爷,赚不了钱,滚一边去,别挡我财路!于是大师的光荣不再,大师变大湿,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至于熟茶技术大师,在2007年已经上山追古树茶的茶界新生代眼里,我喝茶的段位已经到了古树新境界,传统熟茶已经是不入法眼的垃圾茶,那么熟茶技术大师也只能扫入遗老遗少行列。那年头,新派制茶人喝茶人,只要有人提起港台文化大师,一定是一脸鄙夷,捏着鼻子走——貌似一个个大师从湿仓中走出来,腐烂霉变大湿,臭不可闻!至于技术大师,就很惋惜地说,老茶人了,人很好,受人尊重的前辈,曾经为行业做了很多贡献,但现在太固执了,做茶舍不得用好料,粗制滥造,能做什么好茶?

这些做茶新人,也就是70后80后,进入茶行业,开始是对启蒙大师顶礼,接受大师灌顶教化,知道一些门道后,就以大师为耻,在2007年以后变成造反派,革老前辈与传统做法的命。这些革命小将推动了普洱茶的第三次创新浪潮,开启了名山古纯时代。

大师的远去,表明茶界的核心推动力由大师的个人英雄主义,进入了系统推进时期。行业的进步不再是,由少数几个人决定,而是由系统内的海量专家的微创新及系统集成决定。在大师时代,是个人大于体系,在系统进化时代,是体系大于个人。

大师走了,唯留下大湿残影,如同逝去时代的绝响。专家来了,现在每一个做茶久了的人都是专家,或砖家!以前是大师满天飞,现在是专家遍地走……

2008到2013,是普洱茶的地理大发现——山头茶淘金热,以及一浪高过一浪的名山古纯创新。2014到2016,名山古纯的创新进入尾声,曾经的创新革命小将,纷纷转型为古纯品牌掌门人,忙于收割古纯市场红利,没有多少心思搞创新。2016年起,南方传统市场古纯由盛转衰,中期茶在2015年崛起,从而将普洱茶从名山古纯时代,拖入老厂中期茶红利期。古纯时代的真正终结,是2019年。因为南方市场货不好走,新兴北方市场在给古纯续命,一直火到2018年,2019年熄火!

中期茶的创新,其实是跟古纯一起开始的,都是始于2008年。其建立在仓储与交易平台的创新——2008年以后专业仓储体系的出现,2011年中期茶交易平台的出现。来自仓储与交易的创新,推动中期茶之崛起。

2008到2014,茶界创新有主次明暗两条线,主线、明线是古纯,次线暗线是中期茶,当名山古纯大放异彩之时,中期茶在暗地里蓄积力量,等到2015年古纯深度回调之年,喷涌而出。中期茶创新推动者是广东茶商,其将南方高温高湿仓通过专业仓储技术系统升级,改造为南方自然干仓,并进行中期茶概念界定与宣传,搭建中期茶交易平台,进行商业模式创新。

2015到2018的老厂中期茶时代,是说老厂、藏家与交易平台收获了中期茶的市场红利,而老厂无疑是最大获利方,因为中期茶出自老厂(建厂十余年以上的厂,2006年以前建厂,在行业有根基),藏家藏的是老厂茶,平台卖的是老厂茶,他不红,谁红?在古纯与大益茶通吃的年代,除大厂外,老厂被贬为吃老本,不思进取,不会做好茶,只会做烂大街的大路货。那年头,老厂成为了陈旧事物的代名词,不合时宜哈,老厂日子难过!灰头土脸的老厂,正想向古纯品牌取真经,做古纯割市场韭菜之时,2015年中期茶崛起,打断了老茶的古纯新生之路,继续倚老卖老。

老可是个好东西啊,现在老字号值钱了,市场风向标由追新转为捧旧,老厂成为中期茶市场的宝,老茶人成为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活宝。

不是我不知道,而是市场变得太快……一个个不善于创新,因循守旧的老厂,却收获了中期茶的最大红利。这就是人生与社会的戏剧性,这是一幕喜剧!

奥地利学派的主将——庞巴维克倡导主观价值论。价值评价其实是很主观的一件事,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价值尺度,同一件事放在不同时代往往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普洱茶创新史中,对人事的评价,要不一飞冲天,要不落入尘埃,要不毁誉参半。复杂的人类社会,复杂的其实是人性与名利!要做到客观公正的评价何其难也……

谈创新,一定要明白创新的主线。绝大部分人很难逆天改命,随大流抓时代红利,也是不错的选择。幸运的人们啊,请抓住正在发生的市场机会:

普洱茶的第四轮创新,也就是当前正在迅速创造与发生的——2015至今的拼配茶、熟茶2.0系统创新,以及掘金消费茶时代与第三轮建仓。

拼配茶、熟茶升级,肯定意味着行业第三轮建仓,即用新理念重构仓储价值。仓储是普洱茶的时间价值放大器,进行拼配茶、熟茶升级的茶企、茶商肯定会想方设法利用仓储放大器,以达到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2015年开启的拼配茶、熟茶2.0时代,其实是山头茶与中期茶的新综合,也就是两股创新力量在新时期合流,并融汇贯通。中期茶,向山头茶学习用精挑细选的原料与精细化加工,山头茶向中期茶学习拼配、发酵与仓储变现,以及规模化生产与收获规模效益。这是普洱茶的地理价值、时间价值与规模价值交汇的产物。

古茶山开发的抓手,进入了大名山与小树茶时代。这两者都是用来解决名山古纯不能量产之问题。大名山,是名山核心产区扩张到周边产区。名山古树,进入名山小树时代,以解决高性价比优质原料的稀缺问题。至此,普洱茶由小时代进入了大时代,即围绕核心原产地(大名山)的大产业链开发时代!

熟茶与拼配茶2.0,是以名山茶的逼格、中期茶仓储与规模优势、大名山(名山及周边)小树茶的价值洼地与量产、消费端重构供应链的聚合为核心,并以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来驱动,因其体系复杂,需要专业化团队运作,故曰系统创新。

以前的创新都为单点创新,或者是简单系统创新,创新更多表现为创意宣传与短期收割打法,而不是产业链纵深布局与中长期创新战略驱动。第四轮创新,单点与简单系统创新,已经进化为价值原点思维+大产业链升级迭代布局,做的是价值原点创新重构与大体系中长期布局生意。

2019,厂家发现自己一夜之间失去了走货渠道,于是销量腰斩,过了4月份,市场就冷,连中秋都没有生意,也就是春茶季热闹一下,全年冷清。市场整体不好,是肯定的。但很大程度上是,消费者对高价茶、割韭菜的茶,用脚投了反对票,于是开发高性价比的消费茶成为当前厂商的普遍行为。还有,传统开茶店的不能适应移动互联时代,他们缺流量,又不能系统输出价值观精准吸粉,于是被网红直播打败,不知道路在何方?

4G来了,5G还远吗?脱离时代的老经销商,是否会随风而逝!

2019年,市场的核心逻辑,将由依靠经销商做市场,转向先输出价值观与培育种子消费者,有了品牌话语权与一定消费者基数,再来顺势招优质经销商,并洞悉目标消费人群的需求,用消费端的逻辑重构供应链,也就是倒做市场。倚老卖老的老厂,如不进行熟茶与拼配茶的升级,重视消费者的利益,还在为了维护经销商的暴利,而损害消费者利益,是没有前途的,其老厂中期茶红利也会迅速消失。未来是属于价值创新、系统创新者的!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李克强总理讲话再谈创新活力话题 大圆普洱:将全力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普洱红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