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普洱红茶】

普洱迎转型新知茶业踏变革之路

7月28日上午,由普洱市茶叶和咖啡产业局特邀醉品·茶帮通联合主办的“普洱市茶产业互联网+战略布局暨普洱市茶咖局携手醉品·茶帮通推进普洱茶产业升级”会议在普洱市顺利召开,本次会议致力于通过醉品·茶帮通的茶产业互联网思维对普洱市优秀茶企培训,突破解决普洱市茶产业营销、渠道通路的瓶颈,促进普洱市茶产业加速专业化分工!全市约150多家名优普洱茶茶企参加了本次会议。在现场,普洱市茶产业龙头企业——龙生茶业、祖祥高山茶园、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集团、普洱天下茶国、良种茶厂、普真茶业率先与醉品·茶帮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促进普洱茶品牌营销推广,推动茶业转型。

普洱市约150家优秀茶企参加了会议

互联网+战略合作企业签约仪式

众所周知,从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全面推进互联网+的战略步伐,到众多先进或新进企业,如京东、小米等借助互联网思维成功突破了传统企业的成长极限,为社会的发展可能创造了巨大的能动力,“互联网+”在全民互联网时代的中国无疑已经成为了最热门的社会话题。而对于普洱市茶咖局来说,引导传统茶企走向互联网+,是其推动普洱茶产业的发展的重要战略步伐。

据了解,普洱市的茶企因为地位位置、交通、社会结构等多方面的原因产品同质化、营销初级、效率低下、产销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普洱茶的品牌塑造及产业提升。“2014年,普洱市茶叶种植面积达157.4万亩,投产143万亩,带动组建专业合作社538个,茶产业从业人员达23.88万户,130余万人。全市茶叶产量9.62万吨,产值107.5亿元,出口创汇61万美元,是普洱市的第一大产业支柱。”普洱市茶咖局副局长刘伦指出,“但对于真正发挥第一支柱产业作用,支撑起‘世界茶源、天赐普洱’城市品牌,仍有一段距离。”“茶业的转型升级需要创建现代茶产业”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处长刘年艳指出,“所谓现代茶产业,是指市场导向、差异化、全球化、大流通、多元化同时关链增长性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大茶产业。”

普洱市茶叶和咖啡产业局副局长刘伦——“普洱市茶产业现状和困境”演讲

醉品·茶帮通CEO、厦门网络零售企业协会会长叶翱——“互联网+时代的产业机遇”演讲

福建省茶业学会会长冯廷佺曾指出,“互联网+”的理念绝不是简单地开个网店或微店,它在本质上是一种产业思维的革新,不仅将对产业模式进行重构,也将对商业模式甚至消费模式产生颠覆式的重塑。“每个时代都应该思维先行,符合时代需求的思维可以创造奇迹,小米崛起、京东的腾飞无一不是互联网时代的奇迹例证。”醉品·茶帮通CEO、厦门网络零售企业协会会长叶翱先生在会上表示,“互联网已经成为现阶段社会前进的方向,互联网思维已以常态化呈现社会生活中。但是与全社会发展需求匹配度最低的莫过于我国的传统企业,茶企便是这其中的典型代表,而醉品·茶帮通正在推进改变的就是良性茶叶市场,创造消费者与茶企共赢的生态链。”

醉品·茶帮通供应链总监曹汝安——“茶帮通与茶企的合作与发展模式”介绍

“我们不但直接缩减的茶企到终端门店的流通环节,我们更是为消费者跟茶企之间架设了一座信息流通的桥梁,茶帮通通过已完善建成了大数据信息追溯分析系统,准确把握消费者市场需求,迅速反馈至源头茶企,为茶企实现遵循市场需求的理性生产成为可能。”醉品·茶帮通供应链总监曹汝安如是说。

在互联网+逐步推进完善社会服务的方方面面为人们生活带来便利之时,互联网+拥抱茶产业已经成为这个时代必然的发展趋势,让消费市场导向生产,规范茶产业格局,必将多方面挖掘茶产业潜能,加速产业升级,实现茶业的持续生态发展。

cy260.com小编推荐

广邀专家探索六堡茶转型升级之路


广邀专家探索六堡茶转型升级之路

9月19日上午,“智汇西江·群策六堡——2018年六堡茶产业转型升级专家服务活动”正式启动。

活动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茶专家汇聚梧州,为六堡茶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专业指导,推进我市茶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活动开始前领导专家们还参观了六堡茶文化展示馆哦本次活动由人社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自治区人社厅、梧州市政府共同举办,邀请15位茶产业专家、教授为六堡茶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把脉号诊、建言献策。本次启动仪式由梧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浩岭主持。

通过一众专家所带来的新视野、新理念和技术优势,弥补产业发展在关键技术和创新能力上的不足,为做大做强六堡茶产业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保障。

自治区人社厅党组副书记、巡视员、副厅长潘志金致辞

梧州市委副书记蒋海东致辞

启动仪式后,专家团分组前往茂圣茶业有限公司、中茶茶业有限公司、梧州茶厂、苍梧县六堡镇等地进行考察。

他们纷纷走进六堡茶生产车间、六堡茶陈化仓和六堡茶文化馆,听取各个企业的历史文化、品牌建设等情况的介绍,并品鉴了各家企业生产的六堡茶。

专家调研六堡茶生产加工

“2018年六堡茶产业转型升级专家服务活动”是今年人社部重点支持的60个专家服务基层项目之一。此次活动旨在通过举办六堡茶产业转型升级专家服务活动,推进广西梧州六堡茶产业发展服务。

近年来,六堡茶产业不仅成为梧州市横跨一、二、三产业的特色优势产业,而且极大地促进了当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发展。据统计,2017年,梧州茶园总面积达8.8万亩,六堡茶产量1.35万吨,产值超14亿元,综合产值超40亿元,创利税超2700万元。

市场的竞争,其核心就是人才的竞争。六堡茶产业要得到进一步发展,就必须抢抓新时代的发展机遇,攻克产业发展瓶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此次举办六堡茶产业转型升级专家服务活动,就是借助高层次人才服务活动的形式,搭建产学研交流的平台,推动掌握茶产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和项目引进,提升六堡茶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推进地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力争将六堡茶产业打造成梧州产业一张耀眼的名片。

阮殿蓉普洱茶创业之路:见证普洱茶业兴衰


阮殿蓉普洱茶创业之路:见证普洱茶业兴衰

在2002年的广州茶博会上,云南普洱茶商人王霞的公司制作的"普洱茶王"拍卖出天价,震惊了全国,也释放出普洱财富抢夺战的信号,这可能算是普洱茶吸引大批民间投资者进入普洱茶市场的一个契机。在许多普洱茶商的印象中,从此之后,第一批以茶为生、靠茶"发家"的民营企业家才逐渐冒出头来。

被动进入茶行业

从"不亏钱就是好厂长"到创办自己的普洱茶品牌,阮殿蓉可以说见证了云南普洱茶业的兴衰,并且一直身在其中发挥了巨大的影响力。

"不懂茶、很少喝茶,甚至分不清红茶绿茶。"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时任中外合资的云南振思铁合金矿业有限公司中方代表、第一副总经理的阮殿蓉,被州政府的一纸调令,于1998年11月安排到了勐海茶厂做厂长。

"当时的勐海茶厂是一个常年亏损的老国有企业,如何扭亏为盈,成为我进入勐海茶厂的第一要务。"面对百废待兴的企业,阮殿蓉提出了三个理念:重建勐海茶厂的企业文化、重塑勐海茶厂的企业形象、重铸勐海茶厂的企业精神。

"初到勐海茶厂时,整个茶厂的生产规模为7500吨,实际产量为3000吨左右,以滇红、滇绿为主,当时的普洱茶产量只有600吨到800吨,只占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左右。"阮殿蓉面对的现实是,全厂账面上只有8000元,欠茶农的茶款达1590多万元,乡村的收购单基本都是白条。无奈,阮殿蓉带领三个人,利用12天的时间,跑遍了勐海茶厂的东北、西北、华南市场。这一跑让她发现了勐海茶厂的怪现象:"红茶及绿茶每生产1公斤要亏损1到2元,产量却很大,普洱茶略有盈利,却生产得少,出现供不应求。"

经过一番考察,阮殿蓉立即停止生产滞销的红茶、绿茶,并将红茶、绿茶车间改造成普洱茶车间,为此后勐海茶厂扭亏为盈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阮殿蓉看来,勐海茶厂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制茶企业,生产了不少号称"茶中之茶"的普洱茶精品。也就是说,茶厂本身并不缺乏一流技术人才。于是,为了能将一些传统制茶工艺传承下来,阮殿蓉返聘了一批经验丰富的离退休制茶师傅传经送宝,并请云南农业大学的老师和台湾着名普洱茶文化专家邓时海教授授课。此外,阮殿蓉不仅组织人撰写以勐海茶厂为主线的第一本云南普洱茶专着《普洱茶记》,而且在云南电视台做了专题宣传片《普洱茶香勐海之上》,从文化上大大提高了勐海茶厂的知名度。终于在2001年,勐海茶厂在她手中扭亏为盈,并在当年实现了10年以来最好的业绩。

在昆建立自己的茶企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2002年1月,阮殿蓉断然辞去了勐海茶厂厂长一职,离开勐海茶厂。阮殿蓉来到昆明,"照我的想法,在昆明我可以更加从容地去挑选一项工作,宁静地度过自己的一生。可是,在从事了一段时间的法律诉讼工作后,我仍然难以割舍对普洱茶的追求。"本着对普洱茶行业发展前景的看好,阮殿蓉在那年的6月,在昆明创办了云南六大茶山有限公司。

"当时昆明的茶叶行业,并不像今天这么成熟,能叫得响的企业都没有几家,更不要说是民营的。"阮殿蓉回忆,除了昆明茶厂、云南茶厂等国企,民营企业就只有海湾茶厂等为数不多的几家企业。

然而正是因为当时茶叶行业并不景气,才让阮殿蓉自创的品牌得到了"六大茶山"这个名字。"六大茶山"就是普洱茶极品的产地,清代遗存的"金瓜贡茶"、光绪年间生产的"普洱茶王"福元昌圆茶、同庆号老圆茶、鼎兴圆茶、末代紧茶等茶中精品,无一不产在六大茶山上。

为让自己的企业拥有六大茶山传承下来的内涵,阮殿蓉针对"江南六大茶山"和"江北六大茶山"之说,采集了易武山、南糯山、邦崴山、攸乐山、班章山和倚邦山上的上等茶,生产出系列野生茶饼及三十余种纯正普洱茶,其中"佛海银毫饼"和"六山春尖饼"两个产品2002年一面市,即被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授予"普洱茶国际名优产品金奖",为广大茶人所瞩目,也让"云南六大茶山有限公司"崭露头角。

为了使生产出来的产品有销路,在公司成立之初就在广州、北京、上海等城市开了经营部,而在那个年代这也算是云南茶叶企业所迈出的向外发展的第一步。

为了扩大再生产,阮殿蓉于2005年投资1000万的六大茶山勐海茶厂开工建设、2006年六大茶山宜良茶厂开业、2007年3月投资1.2亿建设的六大茶山凤庆茶厂正式投产。

然而在云南茶产业进入快速发展的关键时刻,由于少数企业围绕收藏主题恶意炒作哄抬普洱茶价格,使得普洱茶在2007年遭遇了强烈寒流,价格也从年初的市场高位大幅下跌。"半年的时间,公司利润也大幅缩水,经销商也从300余家一下变成了100多家。"阮殿蓉说。不过,她始终坚持走品牌发展的道路,坚持以质取胜,从源头的原料茶叶基地建设,到中间的生产加工环节,以及终端的销售、售后服务,均高标准、严要求,规范经营管理。

"现在产值也恢复到了几千万,经销商也增加到200余家。"阮殿蓉坚信,是自己稳扎稳打的作风让六大茶山从普洱茶市场低潮中挺了过来,而整个行业也会有更成熟的发展。

评茶师厦门谈普洱茶转型 呼唤茶业回归“工匠精神”


评茶师厦门谈普洱茶转型呼唤茶业回归“工匠精神”

由于资本的进入,普洱茶曾经火爆一时,价格一路扶摇直上,成为茶礼中的“黄金”,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了2007年,投机商的撤资造成普洱茶市场供大于求,价格遭遇了滑铁卢,普洱茶一夜之间陷入“瘫痪”境地。

如何扭转普洱茶低迷的市场局面?5月31日,在厦门大学参加普洱茶新品品鉴会的国家高级评茶师郭子剑提出了他的观点:应理性复兴,从“供给侧”发力,以“工匠精神”做好茶。

郭子剑表示,2007年以前,由于资本进入,普洱茶在茶叶中唱起了主角,市场一时火爆,加之投机商的炒作,向人们灌输了“普洱茶存放越久越好”的概念,很多人抱着存茶会升值的想法进入市场,短时间内把普洱茶的价格从每公斤100元哄抬到2000元每公斤,引发了盲目跟风的恶性循环,普洱茶与百姓距离渐渐拉大。然而待众多炒作庄家纷纷撤资,厂家库存积压,造成供大于求,加上“八项规定”截断了占据茶叶消费市场大头的公务消费,普洱茶泡沫破灭。以普洱茶中的珍品“大白菜”为例,曾经每片(357克)卖到2-3万元,如今降至1万元左右。

此外,许多茶农急功近利,将原本不适合制作普洱茶的原料也投向了普洱茶,市场走高的状态下,茶农每年的收入可达两三百万。投机商撤资后,市场“消化不良”,产品受到积压,茶农和茶商纷纷被“套牢”。郭子剑说,多数商家和消费者不懂鉴别茶的品质,利益驱使下盲目跟风,等同于杀鸡取软。如何使普洱茶市场趋于理性发展?郭子剑认为要从“供给侧”入手,提高茶叶品质,合理规范价格,普及茶文化。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对我国制造业提升消费品品质提出了殷殷希望。“工匠精神不仅制造业需要,茶产业发展也同样需要工匠精神。”郭子剑表示,制茶企业不能一味追求利益,大批量生产,要从原料品质上控制。

“早年市场的炒作刺激了消费者对普洱茶的追捧,由此培养了一批普洱茶的热爱者,在目前低迷的市场中,爱普洱茶的人士也逐渐提升了品茶的意识,这是好事。”郭子剑说,普及茶文化,让老百姓喝茶,懂得鉴别好茶,主流价格回归了,才是最健康的市场。

新知!白茶黑茶自然健康


按发酵的程度。茶叶可以分为六类。即绿茶、白茶、黄茶、青茶、红茶、黑茶。而花茶则为再加工茶。可以说。所有的茶都具有基本相同的保健功效。但是不同地区的人喜欢不同的茶。如北方人喜欢花茶。上海人爱喝绿茶。南方人喜爱乌龙茶。游牧地区居民特别青睐黑茶。如藏族的酥油茶、蒙古族的奶茶。均是黑茶加奶。只不过制作工艺不同。在去年的上海世博会上。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等十大名茶进驻了世博会联合馆。今天。就给您介绍一下这十大名茶中的一白、一黑两种茶。

1.福鼎白茶:最自然最健康

福鼎白茶是最原始、最自然、最健康的茶类珍品。中医药理证明。白茶性清凉。消热降火。消暑解毒。具有治病之功效。相比其他茶类。白茶的自由基含量最低。黄酮含量最高。氨基酸含量平均值高于其他茶类。

对于福鼎白茶独特而显著的保健功效。可以形象地比喻为——

降火消炎茶 白茶具有清热去火的功效。同时最新研究还表明。白茶提取物对葡萄球菌、链球菌等病原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女人茶 白茶的自由基含量最低。多喝白茶或使用白茶的提取物。可以延缓衰老。美容美颜。因此受到了现代时尚人士。特别是都市女性的欢迎。

伴侣茶 喝红葡萄酒饮白茶。“一红一白结合口味互补。而且白茶还可以解决饮用红葡萄酒容易上火的问题。

梦之茶 白茶可以清热降火。让人清心除烦、安神定智。有助于人们获得健康良好的睡眠。

旅行茶 白茶具有耐泡的特点。一天旅途一杯茶。可以很好地缓解或消除旅行疲劳。

普洱茶投资分析:“纸箱经济”的变革


普洱茶投资分析:“纸箱经济”的变革

随着大益茶行情的一度回落,大益茶“纸箱经济”又一次成为投资者议论的焦点。交易的过程中到底要不要茶看装茶箱子的好坏?箱子完好的茶应不应该比箱子破损的茶贵出很多?

纸箱作为普洱茶整体交易的容器其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箱子代表的是普洱茶的交易单位,如果普洱茶回到交易以饼为单位的过去,整个市场将会极度混乱。相对于硬纸箱,包装茶饼茶砖的棉纸更不耐磨,一饼茶真要交易个几次,恐怕茶饼都会残缺不全。普洱茶投资的核心是茶,不是纸箱,箱子完好的比箱子残缺贵出几千块,这本身就极度不合理。

箱子是普洱茶交易的单位,是保护茶完整性不容易受到破坏的外壳。在常规茶的投资中箱子是必须且必要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现在普洱茶投资市场的“纸箱经济”已经成为阻碍这个市场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既要通过箱子来保证茶交易的完整性以及质量,又要让箱子不能成为影响普洱茶价格的主要因素,这是整个普洱茶投资市场都要解决的问题。

好在成熟的红酒市场已经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在保证普洱茶以件为单位的交易前提下,卖家可以将散装的普洱茶交由厂家或者权威鉴定机构进行鉴定、2次封箱,然后将封好箱的普洱茶再次上市交易。

作为普洱茶领军企业的大益,不妨开启2次包装的先河,通过各大茶城的大益旗舰店,将鉴定为真品的散茶重新打包装箱,使其能在投资市场良好的流通。只有这样,才能挽回因箱子破损而无法交易的投资客的热情,重新唤醒目前低迷的市场行情。

陈智同:普洱茶的通路变革


陈智同:普洱茶的通路变革

2015年是一个变动的年份,尤其对普洱市场来说,从去年底的下跌,到年初的盘跌量缩,普洱茶市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体质调整,芳村茶叶市场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不同的是普洱茶市场的调整是从产品观念、原料选用、产品定位及消费者偏好的改变,再加上投机资金的退潮,所形成的结构性的改变,而芳村茶叶市场所面临的却是通路变革的挑战,这牵涉到未来普洱茶的销售方式及普洱茶消费偏好板块的移动,这牵涉到未来芳村茶叶市场的荣枯,也将使得芳村茶叶市场进行大洗牌。

我们从目前最重要的问题来看,那就是普洱茶的流动性陷阱,其实只要是茶叶都有流动性的问题,因为茶叶的本质是农副产品,不是农产品,如果从刚性需求的观点来看,填饱肚子的农产品肯定流动性更高,农副产品的需求是建立在和谐社会的基础之上,尤其茶叶及茶文化的发展更充分凸显了茶叶虽为农副产品除了满足品饮之欲外,也充实了我们的精神文明,用一句我常说的老话:「乱世稻米、太平茶」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茶叶本身都有流动性的问题。

那为什么现在这个问题如此的重要,那是因为这十多年来芳村茶叶市场,炒作普洱茶所形成的共业,那就是投机资金主导了整个市场的发展,甚至改变了品牌及产品的形态,芳村茶叶市场运用资本炒作的方式,将当红的产品拉高价格并以差价进行流通,虽然有大厂对芳村市场进行一定的抑制,例如大益的专营店体系就是个例子。但行情好的时候品牌绑架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市场绑架品牌,说穿了过去这些品牌成功的模式就是建立以芳村为价格推动引擎的运作模式,外省只是庄家的周边,所用的产品设计及销售模式均是以芳村的形态做设计,也就是为炒作而设计,产品的流通的主要动力是以价格波动为基础,形成差价再进行产品的分配,广泛流通,直白的说,价格波动需要资金,差价可以吸引资金,因为炒作形成的资本利得也能吸引更多的资金,这也是为什么去年有这么多品牌集中在芳村炒作的原因。

但普洱茶有个结构性的风险,那就是从2004年以来普洱茶的产量不断上升,基本上属于超额生产,因为普洱茶的价格预期都是建立在老茶的高价之上,所以普洱茶这几年的发展历史也是囤积的发展历

广东囤茶资金高达百亿元 高端普洱茶迎炒作潮


广东囤茶资金高达百亿元高端普洱茶迎炒作潮

记者从一年一度的中国广州春季茶博会上获悉,干旱天气加上人工成本上涨,今年高档普洱茶大涨,最高涨幅达3倍。

业内人士透露,广东省囤茶资金高达上百亿元,其中不乏炒作资金。针对早前国内9家知名茶企,被国外环保组织指茶叶农药残留超标,业内人士表示,国内和欧盟的茶叶标准有差距,目前茶叶在国标检测下总体安全。

昨天,记者在茶博会现场看到,高档普洱茶价格涨幅惊人。357克一饼的老班章(产地)普洱茶售价2560元,折合7000多元/公斤,冰岛普洱生茶更卖到1.2万元/公斤,与去年同期比,涨幅达50%~300%。一名茶商告诉记者,以老班章茶为例,产量很少,今年干旱,也影响了收成,价格比去年几乎翻番。

云南大旱茶叶减产

据广州南方茶叶商会副会长梁伟德介绍,云南大旱茶叶减产,加上物价、人工等原因影响,今年高档普洱茶身价看涨,原材料原茶涨幅50%~300%,普通普洱茶涨幅也在1~2成。

据介绍,普洱茶曾有过一轮炒作,2007年~2008年之间急涨急跌,2007年涨到当时的顶峰,普通茶高达200元/公斤,到2008年跌到20元,跌去9成。其中高档普洱茶虽然也经历了涨跌,但明显抗跌,2007年时好茶400~500元/公斤,2008年跌去四至五成,仍然有200~300元/公斤。

到了今年春茶上市,普洱茶再次迎来一波炒作,而且价格与上一个高峰相比再涨2倍,卖700~900元/公斤。

据透露,广东是茶叶消费大省,仅广东民间囤茶资金就高达上百亿元,其中不乏炒作资金。“而且今年北方的一些资金也开始进入普洱茶市场,抬高了茶叶价格。”

喝茶之前先洗茶

近日,国外环保组织对包括“立顿”在内的国内9家茶叶生产企业的产品进行检测,发现共有农药残留29种。虽然用中国的标准来衡量,这29种农药残留并不超标,但是对其中9种,中国的标准要远远低于欧盟。

有业内人士表示,“农药残留”和“农药超标”是两个概念,虽然环保组织检测出的部分农药残留在我国国标中未作规定,但其含量并不足以构成对人体的威胁。昨天,春季茶博会主办方表示,进入茶博会的参展茶叶必须通过国家标准检测,不合格茶叶一律不能进场展览。

梁伟德表示,欧盟的标准有些指标比国内要求高,但是有些指标也比我们国内要求低。此外,茶叶表面的残留农药绝大部分都是脂溶性的并不溶于水,市民只要在喝茶之前先用热水清洗和冲泡一次,就可以大大减少茶叶表面的农药残留量。

普洱茶仓储的创新之路


普洱茶仓储的创新之路

——“透视中国普洱茶”系列研讨活动侧记

6月19日,以“透视中国普洱茶”为主题的研讨活动,在位于广东省东莞市的“双陈”普洱会所举行。云南省茶叶协会会长、著名农艺专家黄炳生和著名普洱茶专家张顺高,率云南省种茶、制茶、茶学理论专家一行10人出席了会议。

研讨会安排了一项互动内容:干仓茶和湿仓茶品饮比对。一饼是略呈霉变的湿仓茶,另一饼是在“双陈”生态仓库陈化后的干仓茶。冲泡后,茶汤同样清澈通透,茶底同样完整舒展。但冲泡前的条索却有明显区别:湿仓茶条索间界限模糊,色泽暗淡;干仓茶条索清晰,芽叶区分明显,色泽呈澄绿色。冲泡后的茶汤更是大相径庭:湿仓茶有明显霉味,难以入口;干仓茶汤香气醇正,层次丰富,回甘绵长。

在随后参观“双陈”普洱的生态仓库时,黄炳生说:“看来,我们应该考虑修订普洱茶标准了,仓储应该纳入标准。”他毕生从事农业经济管理,做过10年主管农业的副省长,对普洱茶产业和市场状况了如指掌,对2005年前后普洱茶的大起大落更是记忆犹新。

选择:艰辛的,也是光明的

东莞不产茶,但茶人们却说,东莞是中国的“藏茶之都”。有专家透露,仅普洱茶,东莞就藏了超过20万吨。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云南省茶业协会会长黄炳生告诉记者:云南全省普洱茶年产量约为8万吨。

因为没有权威统计数据,只能做以上描述性的说明了。但仅此,茶,尤其是普洱茶在东莞的地位,就可见一斑了。

陈永堂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收藏普洱茶。别人藏茶是藏新卖旧,陈永堂当时是只藏不卖。

他每年都要去云南的西双版纳,去易武、布朗、巴达、南糯……,徒步走近一座座令普洱茶人景仰的古茶山,探访一株株几百岁、上千岁的古茶树。在这里,他结识了傣族制茶专家杜琼芝、布朗族种茶专家“老茶树”曾云荣、彝族小伙于大海,还有很多基诺族、哈尼族、拉祜族、瑶族、苗族的茶农。

陈永堂的解释很简单:他要知道什么样的茶树才能长出最好的茶叶。

在东莞,他盖了三间房子,分别存放同一年份生产的同一配方的普洱茶。他在一间房子里加装了空调用来调节温湿度;另一间房子没做任何处理,顺其自然;在第三间房子里放置了适当数量的活性炭和生石灰。他要观察一年、两年、三年之后,这三间房子里存放的茶各自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陈永堂的解释依然很简单:他要知道什么样的环境才是普洱茶的最佳陈化环境。

在勐海县曼恩村的鹏程茶厂,他和厂长杜琼芝一道指导着工人,反复试验着把不同的初制原料压制成饼所需要的压力。有一款茶前后试验了9种不同的压力,历时近一年。为此,他俩曾发生争执,甚至好几天谁也不理谁。

陈永堂的解释还是很简单:压力决定了茶饼的内部松紧度和后发酵的进程,他需要最具陈化价值的压制茶。

东莞有很多人做茶生意,其中的不少人无法理解陈永堂的行为:不把藏的茶卖出去怎么赚钱呢?“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没有钱,钱都换成了茶”,陈永堂说。

曾经是躲在深山人不识,在最近的20年中普洱茶却成了茶界宠儿,投资者趋之若鹜。然而,20年的普洱茶市场也从未平静过,特别是在2005年前后的数年中,对“越陈越香”的片面宣传、理解和追求,严重扭曲了普洱茶的品质真相,也背离了普洱茶悠远厚重的文化内涵,普洱茶数度上演了大起大落的悲喜剧,不少久经历练的茶商都被疯狂的茶价搞得叫苦不迭。

然而,不论涨也罢落也罢,陈永堂却不为所动。他曾在90年代末收购了一批数量可观的高品质熟茶,2006年,这批茶的价格上涨了几十倍。周围的朋友劝他赶快出手,他笑着摇摇头。直到今天,这批称之为“90散”的熟茶依然摆放在“双陈”的陈化仓库中。

一天晚上,陈永堂亲自执壶,我们相对而坐,泡的就是“90散”。

“其实你只要到西双版纳的茶山中去看一看,就什么都明白了。做好普洱茶的原料,都来自那些几百年、上千年树龄的古茶树,每棵树每年只能采两三公斤的茶叶。资源有限,高品质普洱茶只能越来越少,不可能如市场炒得那么多。”陈永堂说。

后来,我和他一起去了易武、布朗、南糯,看到了那些在热带雨林中与其它植物杂居的老茶树。其中大都是树龄两三百年以上的,也有少数极为珍贵的千年古茶树。它们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中,应日月寒暑之变化,汲山川雨雾之精华,与其它植物构成了相互支撑、无需人工干预的生态系统。它们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弥足珍贵。

“这么难得的东西,如果我们没存放好,发霉了,不能喝了,就是暴殄天物。所以我要了解它们的生命发展规律,研究普洱茶在陈化期间的环境诉求。这就是‘双陈’理念的缘由。经过10多年的不断完善,就有了今天的‘双陈’生态仓储系统。”

两杯清茶,一片心曲。

与别人的区别在于:陈永堂不喜欢、也从不参与市场炒作,而是全身心投入普洱茶仓储理论的研究和实践,并由此追溯到种茶、制茶,将普洱茶品质的形成过程纳入到他的关注和研究范围,并在每一个环节都全力倾注心血,力求一个完美的结局。

毫无疑问,他选择了一条独特、艰辛的道路,也是一条理性、光明的道路。

理念:人文的,也是生态的

如果用科学语言定义陈永堂的“双陈”理念,应该是:在适宜普洱茶内含物质蜕变积淀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环境中,在一定的期限之内,普洱茶贮存的时间越长,就能获得更好的口感和更多的有益于健康的物质。

是为“陈化时间,陈化质量”。

有人说:哲学是科学之母。

科学认为:物质是不能凭空产生和消失的,它们的变化仅仅是存在形式和内部结构的改变。物质是永恒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和内部结构是不断变化的。

哲学认为:生命是物质的存在形态,每一次生命的终结都意味着新的生命的开始。生命是永恒的,而每一种生命形态都是有限的。

所以,生命存在的过程和形式永远是一个科学命题,也是一个哲学命题。

在和与会专家、茶友交流时陈永堂说:“茶树是普洱茶生命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它只适宜于西双版纳的大山中。采摘下来的叶片是普洱茶的另一种生命形态,萎凋、杀青、揉捻、晒干、发酵、压制等制茶工艺,虽然表现为人的主观行为,却是基于人类通过长期实践对这种特定的生命形态不断深化的理解,就此而言,传统制茶工艺流程是适宜于普洱茶青的生存环境。”

“对于普洱茶来说,陈化是一个最为漫长的生命旅程,通常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它们的环境需求是不断变化的,营造适宜于普洱茶陈化的动态环境,正是‘双陈’理念的核心内涵。虽然陈化环境的营造需要人工干预,但前提是尊重特定阶段的生命规律,而不是将人的主观意志强加给茶。”

这一番议论,不但令与会专家、茶友连呼“精彩”,就连年逾八旬、一生事茶的普洱茶学者张顺高也不禁击掌叫好:“‘双陈’的生态仓储是普洱茶的工艺创新,也是普洱茶学的理论创新。”

事实上,我们无法确定普洱茶的最长陈化年限,只能靠品饮时的直觉确认其陈化的程度。据说故宫存的金瓜贡茶陈期已近两百年,已是“汤有色,但茶味陈化、淡薄”了。

陈永堂说:“普洱茶的陈化年限总会有一个极限值。到那时,普洱茶被彻底碳化了,不再是普洱茶了。”

那么,普通家庭如何贮藏普洱茶呢?

陈永堂给出的建议是:普洱茶与其它物种相似,表现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特性,所以,贮藏空间必须无杂物、杂味;春季最高温度不能超过28℃,相对湿度不能超过70%,夏季温度在33℃以下,相对湿度在75%以下,秋季温度在26-31℃之间,相对湿度在60-65%之间;千万不要把受过破坏的茶与好茶混藏。

品味历史,收藏时光。

当生活的脚步越来越急促的时候,我们应该在普洱茶的浓郁厚重中回味,体悟从大漠洪荒到现代科技文明的漫长道路上,大自然对于人类的恩赐,和人类祖先的智慧光芒给我们的启迪。

时光倏忽而逝。每一次日生月落、每一轮斗转星移都值得珍惜。我们在品饮时的每一次灵光乍现,我们珍藏的每一饼普洱茶中蕴含的日月精华,都是这一代人的享受,也是留给后人的财富。

在西双版纳的茶山中,那些百年、千年的古茶树依然枝繁叶茂,显现出强大的生命活力,年复一年地为我们奉献着它们的全部心血。

对于大自然的恩赐,陈永堂说:“我们能够回报的,唯有怀着敬畏之心,殚精竭虑,做好每一片普洱茶。

古代普洱茶的运销之路


古代普洱茶的运销之路

茶马古道是千百年来由一条条的古山道、古驿道互相联接、延伸、发展形成的,主要路段还用青石块、青石板铺设。道路在历史上主要由马帮承担运输任务,运输的物资以茶叶最为大宗,因此称之为“茶马古道”。茶马古道不仅是普洱茶运销之路、普洱茶文化传播之路,同时也是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之路。

西双版纳是云南茶马古道的起点区域,普洱茶由西双版纳经茶马古道运销海内外。云南茶马古道主干线有两条:

其中一条是唐代就已开通的一条茶马古道,清代进入繁荣时期,中途分支较多,如从丽江经四川进西藏,从大理经永平博南古道出保山进缅甸,等等。1973年,滇藏公路修通,普洱茶由汽车大量运进西藏。这就是滇藏茶马古道主干线:西双版纳→思茅、普洱→景东→大理→丽江→中甸(香格里拉)→德钦→西藏芒康→拉萨。

还有一条是滇南官马大道:西双版纳→思茅、普洱→墨江→玉溪→昆明→曲靖(或昭通)→出省转运北京。这条茶马古道以运输普洱贡茶为主,全程于清初开通,清末部分中断。官马大道中途也有许多分支,如从元江往东到达石屏(明末以来到西双版纳从事普洱茶生产、经营的多为石屏人),也可再由石屏经蒙自到达越南。20世纪50年代,昆洛公路通车后,滇南官马大道逐渐成为历史遗迹。

云南茶马古道还有多条支线,这些支线与主干线共同构成普洱茶运输网络。其中,以西双版纳为起点的茶马古道支线主要有:西双版纳→老挝→越南→香港或南洋诸国;西双版纳→江城→越南莱州→香港或南洋诸国;西双版纳→江城→墨江(汇入官马大道);西双版纳→缅甸仰光→东南亚各国;西双版纳→缅甸仰光→印度→锡金→西藏;等等。

在西双版纳境内,清代初期,茶马古道是从倚邦、曼庄、易武等茶山往西经攸乐,再经勐养、普文到思茅。清代中后期,随着七子饼茶生产的繁荣,易武成为茶马古道运输的中心。清道光25年(公元1845年),普洱府组织西双版纳的茶商及百姓,用大青石铺设了从易武经曼洒、倚邦、勐旺到思茅的茶马古道,全长240公里,宽1.2-1.6米不等,方便了普洱茶的运销。民国时期,随着勐海制茶业的崛起,茶马古道的运输逐渐以勐海为中心,有东南西北四条线路,东线由勐海镇往东经景洪至思茅;南线由勐海镇南下经打洛到达缅甸景栋;西线由勐海镇往西经澜沧、孟连出境到缅甸;北线由勐海镇经勐阿、勐往至思茅。其中,东线、北线到达思茅、普洱后,或往西北经景东、大理、丽江到西藏,或继续北上至昆明中转,将普洱茶销往西藏或香港等地;西线、南线到达缅甸后再转销香港及东南亚、南亚各国。1921年还开通了由勐海经缅、印至西藏的马帮、汽车、火车、轮船联运线路。

中小普洱茶企的起飞之路


中小普洱茶企的起飞之路

2010年的时候,有位做得非常出色的中小茶企老总跟我探讨,怎样进一步提升销量,我建议说要做品牌,虽然你们的品牌非常有个性,但这属于一招鲜式的成功,不能长期透支使用,在保持原有的品牌个性基础上要不断注入更多的品牌元素,尤其要从产品品牌的层面上升到企业品牌的高度,要从小众品牌向社会化品牌延伸,这样一来才会使得品牌之树长青,企业越做越大,销量也自然提升起来。最后我强调了广告在打造品牌知名度方面的重要性,谁知这位老总接过话来说,销量就是最好的广告。

我楞了一下,突然明白他为什么有特点、但做不大,这是因为其犯了中小茶企生存与发展的通病——靠天吃饭、靠资源吃饭,或者严重依赖一招鲜打天下,其在做企业的过程中即便有突破,也仅仅是点的突破,而不是面的突破,更不是战略性的突破,即便能取得一时的成功,但由于系统思维的缺乏很难建立有效的品牌,其的一点核心竞争力也会在同行的模仿中逐渐消失殆尽,这样一来生存尚且不易,何谈做大做强了。

一、竞争加剧,品牌力量凸显

至于其提出的“销量就是最好的广告”,不过是市场营销界长期争论的一个核心主题——中小企业是先做销量还是先做品牌的问题,很多人主张品牌是大企业的事,小企业在发展初期要集中精力做销售,销量上去了品牌也就自然建立了。一切从销售出发,其实是行业竞争不充分的产物,一个行业机会被激发出来,到处是空白市场,这时企业往往埋头跑马圈地——做销售,通过不断攫取市场份额迅速做大,然后通过做品牌再做强。但是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就会在某个时间节点宣告跑马圈地运动的终结,市场进入短兵相接的时代,这时销售是硬骨头,要一口一口去啃,通过销量来建立品牌在很大程度上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这时企业就要暂时缓缓销售工作,抬头仰望天空,想想品牌的力量正在喷薄而出,能给企业带来什么。

行业竞争到一定程度,必然进入品牌竞争的阶段,也就是品牌起主导作用的阶段,这时一个企业不能有效建立品牌,就意味着要么出局,要么被品牌收编,靠依附品牌来生存。在品牌化生存时代,品牌无疑就是空中打击力量,在强大的制空权下地面部队——销售才得以有效快速推进,销售碰到什么阻碍都可以随时呼叫空中力量来帮忙解决问题。也就是说,市场竞争到一定程度必然由销售带动品牌建设转向了品牌拉动销售的阶段。茶行业正处于由粗放竞争向专业化竞争迈进的阶段,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这时每一个茶行业从业者都必须意识到时代变迁带来的战略抉择问题——茶企必须做品牌或者依附品牌才有出路。

二、剖析中小茶企的路径依赖

在发展经济学中有个著名的论断:发展中国家为什么穷,是因为陷入了贫穷循环的怪圈——因为穷,所以穷。这不是文字游戏,说的是之所以穷,是因为缺乏发展经济的基础——资本原始积累,而基础薄弱导致了更贫穷,就这样反复恶性循环着,很难摘掉穷国的帽子。一个弱国要发展起来,冲破这个循环怪圈,就要像飞机起飞一样需要靠动力制造加速度来摆脱地心引力,从而飞向高空。这就是发展经济学中后进国家的起飞行为。中国摆脱“因为穷,所以穷”的怪圈,靠的是国民的“低消费、高积累”,靠的是外资的推动作用,从而实现了经济的起飞。

同理,我们来剖析为什么中小茶企很难做大,甚至面临生存的困境,就会发展其严重陷入了传统路径的泥潭——靠天吃饭、靠资源吃饭、靠一招鲜打天下,从而产生恶性循环:因为靠老方法做不大,就这样一直做不大,也不知道怎么去做大。如果继续停留在过去做茶的老路上,恐怕永远没有出路。因此其必须抛弃原有的做法,寻找全新的东西,以打破怪圈,从而实现企业的起飞。这个全新的东西就是品牌。品牌就是动力,能制造加速度,摆脱传统惯性的掣肘,从而飞得越来越快、越来越高、越来越远。下面我们先来谈谈中小茶企的传统路径,然后再来谈谈如何做品牌。传统茶企的传统做法主要有:

1、靠天吃饭。对于普洱茶行业而言,其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前几年市场赚钱太容易了,把很多人养懒,等着天上掉馅饼。普洱茶行业从2003年兴起,到处都是市场空白机会,很多人靠天吃饭发了大财,所以导致行业从业者普遍不思进取,坐商思维严重。二是普洱茶作为农产品,存在着价格涨跌的周期,很多人幸运地从价格低位进入市场,价格高涨期间出手,也赚了不少钱。三是普洱茶没有保质期,具有越存越值钱的特点,很多人不事经营,以囤货商自居,用时间(拉长资金周转期)、空间(仓储)来换取利润。当然,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理,存在的事物或现象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合理的,也有很多人靠上述三种方式赚了钱,但是我们要看到,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靠天吃饭的成本越来越高,天上掉馅饼的中奖率越来越低,因为你不能保证每当天一打雷,雨就下在你家的田里,也许别人打了一个降雨弹就下到了人家的田里了。

2、靠资源吃饭。2008年以来,行业呈现一种集中化趋势,即行业各种资源向品牌汇集,向上游的稀缺资源汇集。不敢做品牌的中小茶企,自然把目光瞄向了稀缺的名山古树茶上,于是一个新兴的、建立在资源基础上的市场诞生了。名山茶热、古树纯料热,使得中小茶企找到了一条跟大企业进行错位竞争的路径,即你玩大众的,我玩小众的。这样一来许多先知先觉者狠赚了一笔。但是好景不长,仅仅三四年的工夫,古纯市场,尤其是名山古纯市场变得面目全非。首先是做古树茶能赚钱已经成为行业的共识,不但行业里的人,甚至行业外的人也纷纷投身古树茶事业,从2010年开始做古树茶的已经人满为患。古树茶资源非常有限,而想分享蛋糕的人又那么多,从而导致古树茶价越来越高,市场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古树茶的市场风险越来越大。更严重的是,越来越多的茶商意识到,他们是在为资本作嫁衣。很多没有实力的茶商将某个山头炒热后,就发现资本雄厚的企业立马跟进,当起了摘桃派,意欲垄断这座茶山的稀缺资源,让没有实力的茶商收不到茶,或者收不起茶。靠资源吃饭,对于中小茶企而言只是部分人的幸福生活,大部分人虽然能尝得资源的一点甜头,但最终还是会被资本边缘化,使得资源化生存变成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3、机会主义者,哪里有钱赚往哪里钻。这是一群没有战略坚持,只要战术运转的聪明人。他们不是创造者,而是分食者,哪里有市场机会哪里就出现他们的身影。低价茶好做,他们就在怎样降低成本上动脑筋;古树茶好做,他们就千方百计做起真假难辨的古树茶;电子商务好做,他们就涌进淘宝开店。做来做去,虽然他们之中很多人也赚了一点钱,但是其不要根据地的做法是很难做大做强的。而且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市场机会的减少,尤其是这种机会是留给经过精心准备的人的时候,他们将发现原有的招数越来越难玩了,是不是换个生意好做的行业试试看?这样一来,他们不转变思路的话,要不生存艰难,要不退出茶行业。

4、一招鲜打天下。一招鲜打天下本身没错,错的是长期靠一招鲜打天下。你的这一招,如同程咬金的三板斧,总有被人识破,被人模仿的那一天,这样一来你光凭这一招如何打天下?救赎办法不外乎两种。一是不断打造这一招的升级版,人家跟你学1.0,你就推出2.0版,永远保持领先半步到一步的优势。二是练就更多的招数,孙行者的七十二般天罡数变化,就是比猪悟能的三十六般地煞数变化厉害,因为数量越多在一度程度上意味着本事越大。品牌的塑造无疑是项系统工程,不是一招一式就能修成品牌正果的,其靠的是招数的系统集成,多会几招有助于品牌建设的成功率。

普洱茶之路,何去?何从?


普洱茶之路,何去?何从?

经过了~~几个世纪沧海桑田的波折!又经过了~~漫长岁月的沉淀!再经过了~~市场需求的炒作!让普洱茶面目全非地热火了短短的几年!

无论是什么类别的茶,都全部运往普洱茶的故乡——西双版纳——思茅——临沧等地!来当作普洱茶销售给了跟风、追茶的有钱的人们。呵呵,这些是谁的错?难道是各个茶区善良、朴实的茶农们吗?难道又是那些在市场上起早贪黑倒腾过来、折腾过去辛勤付出劳动的茶商们吗?

我想,大家都不会忘记,普洱茶被莫名其妙的一股什么力量弄得火热之时,更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冒出来了N多个专家、N多个XXX协会、N多个促进会,还有所谓不同层次的XXX普洱茶茶友会等等···,总之,当时只有你想不到的东西啦!而没有人做不到的事情了!再加上两届由地级政府评出的“全球普洱茶十大杰出人物”和一届“普洱茶十大名人”。还有对云南普洱茶研究而几乎付出了毕生精力的专家们。

按照常理,政府对产业的支持,和众多各界人士们努力,普洱茶产业应该是欣欣向荣才对啊!反之,结果是相反的一面。这个是为什么呢?是什么原因所造成的呢?而现在在云南普洱茶界内,大家不去找出造成普洱茶产业下滑的真正原因,而是抱着熬的心里态度。以为守株还可以待得到兔呢!如果再继续把普洱茶当作“普通的原料、一般的原料”的话,再不真正了解好普洱茶到底是怎一回事的话,普洱茶产业的发展和延续就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专家和茶人们还在继续上演之前的做法,还继续对消费者们有着误导的现象。我个人认为:专家和茶人们应该重新对普洱茶有一个认识。要让消费者们知道,为什么要喝普洱茶?喝普洱茶不仅仅是为了感受口感和解渴及跟风才喝的。而是要告诉大家,喝普洱茶是真正为了身体的健康!和普洱茶对人体与众不同的保健功效,更要告诉大家:喝普洱茶不需要以“因人而异”为借口。因为她属于中性的,无论是男?或女、老幼皆宜!要在品质上相互竞争、而不是在价格上恶意竞争!告诉消费者们“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的道理!真正了解普洱茶的价值之后,这样才可能做到对消费者们的负责。最后,提醒消费者们注意:不是所有的千年古树茶就可以标天价的;也不是包装纸上写着古树乔木的就一定是古树乔木的;也不是压制成“饼、砖、沱”的就是普洱茶品的;但是,记住一个真理,便宜的一定没有好货!

原文地址:普洱茶之路,何去?何从?作者:车智洁

普洱茶行业如何实现转型升级与品牌发展


普洱茶行业如何实现转型升级与品牌发展

12月25日,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第六次会员双月活动日举行"转型升级与品牌发展"论坛,龙园号、威盛茶业、茶马司、六大茶山、陈升号等品牌企业分别作了精彩的演讲,就如何实现普洱茶产业的转型升级与品牌发展、打造具有自身特色优势的普洱茶产业链等问题进行了探索与分享。

云南西双版纳州古茶山茶业有限公司(龙园号)副董事长李朝康

适应经济新常态,打造具有自身特色优势的普洱茶产业链

普洱茶行业如何实现转型升级与品牌发展,且看他们怎么说

李总围绕"龙园号15年的发展状况发展任务""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普洱茶产业链"等三个方面进行演讲。

李总提出,龙园号15年以来可分为3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99年-2003年,是发展探索阶段,以生茶、纪念茶、礼品茶为主;第二阶段:2004年-2008年,跨越发展阶段,第三阶段:2009年-2013年,改革发展阶段。

面对当前形势,李总提出,在转型方面,龙园茶业将从粗放型管理转向集约型管理,从低成本战略转向差异化战略;在升级上,龙园茶业一方面将不断优化产品结构,积极打造中高端产品;另一方面将打造具有自身特色优势的普洱茶产业链,实现由普洱茶产业链优势品牌向领导品牌的转变。

云南昆明葳盛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明春

文化是品牌建设和发展的生命力

普洱茶行业如何实现转型升级与品牌发展,且看他们怎么说

张总围绕茶文化的重要性,应培养健康的饮茶方式和加强茶文化建设、促进茶叶流通和消费进行演讲。

张总认为,不同的文化产生不同的生活习惯,应该不断推广和弘扬茶文化,让茶文化深入人心,继而指导人们养成喝茶的习惯。他提出,要以文化为主导、以物质为桥梁发展茶产业,要不断宣传、推动、传播云茶的特色文、民族文化,巩固云茶地位,从而促进云茶流通与消费。

同时,张总也向我们介绍了葳盛茶业与电视台、地产公司等合作,不断推广茶文化所做的努力,并希望云茶企业加大同网站、纸媒的合作,不断推广云茶文化。

云南茶马司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胡皓明

云南普洱茶品牌的思考

普洱茶行业如何实现转型升级与品牌发展,且看他们怎么说

胡总在《云南普洱茶品牌的思考》的演讲中提出中国经济和中国文化的崛起推动了云茶产业的发展;中国特色、文化正逐渐被市场所重视,售茶应该在茶叶品质的基础上以文化为主、把文化注入茶等观点。

演讲结束后,胡总还展示了茶马司03年非典期间特别打造的"茶马古道"精品茶的短视频《茶马古道》。

云南六大茶山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战略总监赵青

新常态新发展新起点--打造消费型普洱茶品牌的新探索

普洱茶行业如何实现转型升级与品牌发展,且看他们怎么说

赵总结和自己开发市场的经验提出了普洱茶正日趋成为消费主流、普洱茶正逐渐走出去、普洱茶行业竞争日益激烈、正不断抢占市场份额的新形势。

同时,赵总提出古六大茶山茶业以产业链体系、企业内部管理体系、营销管理体系三大体系为保障,以产品、管理体系、服务、培训、引领模式等为支撑,不断为打造消费型普洱茶进行探索与努力。

勐海陈升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柳滨

开发稀缺资源品饮普洱生茶促进生产发展

普洱茶行业如何实现转型升级与品牌发展,且看他们怎么说

陈总在演讲中同我们分享了陈升茶业的发展历程,讲述了陈升号以卫生为切入点,抓住云南普洱茶的环境优势和乔木内在优秀品质优势,从源头打造高端普洱茶的经营策略以及不断同老班章村进行商谈,最终签订合同,在班章村建立大型工厂、修公路、建立老班章研究会,进行老班章制作统一规范化、不断提高卫生最终获得认可的艰辛历程。

张总最后提出"喝新茶是享受,藏老茶是乐趣"的观点。他认为大树茶吸收天地之精华,只有品饮时才能享受其本味与芬芳,存放之后更多的是体会它的韵味,因此喝新茶是必然趋势。

云南茶叶流通协会会长陈勋儒

要重视茶产业过剩问题,正确解读茶的基本属性,由上游、中游、下游共同促进茶产业发展

普洱茶行业如何实现转型升级与品牌发展,且看他们怎么说

已经70岁的陈勋儒会长最后提出,应该重视茶产业过剩,云南普洱茶库存量较多的问题,要积极推动普洱茶的转型升级,实现普洱茶产业由同质化向差异化、特色化转变,由品质优势向占领市场优势转变,由文化优势向茶文化启动消费市场转变。

另外,他指出要正确解读茶的基本属性,而不应该过度解读。他认为茶有以下基本属性:饮品、健康、商品和文化,因此他提出要打造可以简简单单、安安全全、放放心心喝的大众茶,对准消费群体,把促消费作为茶产业发展的根本。

最后,陈会长提出要善于把握好上游(茶农)、中游(茶商)和下游(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由他们共同促进茶产业的发展。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普洱迎转型新知 茶业踏变革之路》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普洱红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