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冲泡方法。

"石斛普洱茶及其制备方法"获国家级发明专利

杨加龙自主研发的“石斛普洱茶及其制备方法”国家级发明专利证书

日前,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双龙古茶园茶厂厂长杨加龙自主研发的“石斛普洱茶及其制备方法”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国家级发明专利,标志着该企业普洱茶制造工艺又迈上了新台阶。据了解,石斛普洱茶制作步骤分为四步:一是制备石斛原料,将石斛嫩叶洗净,在180℃的炒焙设备中炒青15分钟,然后在36℃的温度下揉捻15分钟,再放入120℃的炒焙设备中复炒18分钟。二是拼配原料,取上述制备的石斛原料1重量份与采用优质勐库大叶种茶制成的普洱生茶24重量份均匀拼配。三是压饼,将上述拼配好的原料压制成茶饼。四是干燥,将茶饼送入温度为60℃的烤房中慢烘10小时,干燥后即得石斛普洱茶成品。石斛普洱茶的特殊功效表现在不仅具有排毒养颜的功能,而且还具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止血降血脂、降低胆固醇和抗疲劳、抗衰老、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功效。同时,对冠心病、心绞痛、头痛、眩晕、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心律不齐、高血脂症、胃溃疡等有治疗作用。杨加龙介绍,“石斛普洱茶及其制备方法”于2011年申报发明专利,于2013年1月获得国家级发明专利;石斛普洱茶由他自主研发,于2011年推出,2012年共生产10吨,2013年已生产了16吨;目前,该厂生产的石斛普洱茶为每饼400克,产品已销往北京、上海、山东、山西、广东、内蒙古和甘肃等地。石斛具有对人体所必须的苏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等17种游离氨茶酸以及锌、铜、钙、镁、磷、钾等15种微量元素,具有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清降体内垃圾和加强人体细胞物质代谢、防止肌肉骨骼老化、提高白血球数量、增强人体免疫等功效。石斛普洱茶的研发,解决了现有普洱生茶缺乏排毒养颜功效的问题。它属于绿色健康饮品,茶条润泽均匀,陈香浓郁、香气持久、滋味醇厚,具有回甘润泽之特点,常饮可清凉解渴、帮助消化、祛除疲劳、提神醒酒,把5-7克的石斛普洱茶放入杯中,浇上开水、闷盖3分钟、打开盖,即成香醇的美味饮品并可多次冲泡。来源:双江县委宣传部

延伸阅读

普洱茶膏加工工艺获国家专利认证


普洱茶膏加工工艺获国家专利认证

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引领茶农奔小康

刚刚闭幕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了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个目标对茶产业具有特殊意义。

茶出高山,茶居偏远。凡涉及到茶区,都与偏远、贫穷密切联系着。虽然东南经济发达地区茶区的经济收入飞速提升,有的已率先进入小康社会。但不可否认茶产业与农业、山区的天然联系注定了广大茶区在实现小康的道路上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茶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富裕一方茶农、成就宏伟目标的重任。

除了国家、地方政策上对茶区、茶产业的扶持外,茶企的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与科技支撑,将对富裕一方茶农、把茶区建成小康社会发挥最为直接的重要作用。

两个月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向云南贡润茶叶有限公司颁发了一项专利证书。该公司申报的“加热回流法提取普洱茶膏加工工艺”成功获得国家专利认证。这项全球茶领域的第一项发明专利,无疑将加速普洱茶膏的集约化、产业化进程,对茶区的产业化经营、对富裕一方茶农、引领茶农奔小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云南贡润茶业有限公司创办以来的经营实践,已经对此进行了充分验证。创新科技成果无疑将极大提升生产力并为此提供科技保障。在国家、云南各级地方政府的关心与政策扶持下,充分调动茶企的内生动力,发挥茶企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化经营模式创新能力,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无疑是引领茶农奔小康的必由之路。

科技创新促进了传统茶农向新农民的转变

云南有近600万茶农,茶叶产量全国前列;涉茶产业人员近千万,茶产业更是省内一些州市的支柱产业。云茶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竞争力的提升,直接关系到广大茶农的切身利益。

“如果能改变云南茶产业依靠出卖原料的传统生产方式,提升云南茶业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实实在在增加茶农的收入,是云南各级政府和茶叶界每一个有识之士都在思考的事情。”

云南贡润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光辉不但在思考,而且从进入茶产业以来就开始付诸于行动。

贡润祥普洱茶膏迅速走俏市场之前,云南贡润茶叶有限公司就开始着手贡润生态茶园的建设管理,推动茶农从传统的种茶方式向现代种茶方式转变。

生态茶园的建设既提高了茶叶的质量,也增加了茶农的收入。更重要的是使生态保护和茶园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发展。这种龙头企业主导、契约化生产、公司化运作,社会化服务,集约化经营的发展模式带来了多方共赢的崭新局面,企业在生态茶庄园内获得了优质原料,茶农不仅得到租金,而且还能挣一份工资,逐步由传统茶农向新茶农(产业工人)方向转变。

今年始,云南贡润茶叶有限公司年产值30亿的普洱茶膏生产基地开始动工。基地占地50亩,厂房规模十万平方米以及五千平米的普洱茶膏研发中心。基地落成之日,将有更多的茶农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新茶农-----产业工人。

在景谷名乐镇的贡润生态茶庄园里,茶农老李告诉记者,以前镇上的茶农只知道守着茶园,云南贡润茶叶有限公司到镇上建设茶叶基地后,茶园不仅可以实现规模生产,包括茶叶质量、品种、数量、农药可控性都可以有统一的标准和规划,茶农或者被返聘继续种植自己喜爱的茶叶,或者进入生产车间成为真正的产业工人。“现在呀,不仅收入提高了,连身份也要变了!”老李笑着说。

科技创新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云南贡润茶业有限公司申报申报专利的资料显示,“加热回流法提取普洱茶膏加工工艺”,也就是获得茶行业高度评价的“常温仿生浸提工艺”。该项技术是云南贡润茶叶有限公司投入1500万巨资引进全球顶尖的生产设备,依托国内著名植物学家虞泓教授等本土科研人才,整合国内科研资源,组成全国最具实力的普洱茶膏研发团队,耗时九年才开发出来的。“这项技术工艺,成功解决了茶叶深加工中对原茶内的有益物质和茶香口感造成破坏的世界性难题。”这是业界对“常温仿生浸提工艺”的客观评价。

“常温仿生浸提工艺”在优质山泉水为介质,模拟自然35-42℃温度下,通过物理作用使得普洱茶原料中茶多酚、茶褐素、茶多糖、茶皂甙等有益物质能有效析出,能最大限度的保留优质普洱茶中的各类有益物质和原茶中的茶香物质。凭借这项全球首创的技术工艺,云南贡润茶叶公司倾力打造的“贡润祥”普洱茶膏在短短3年内从300万元的销售额突破1.5亿元,成为中国高端茶饮最具影响力品牌之一。

从带领研发团队整理历史资料寻找清宫普洱茶膏的丝纹线索,潜心研究古代宫廷茶膏生产工艺开始,就已经注定了“贡润祥”普洱茶膏成功的市场表现。在数年的努力下,研发团队终于破译了清代宫廷制作普洱茶膏的严苛生产工艺,通过300多次试验,成功把古代土法熬制普洱茶膏的精髓和现代科技相结合,开发出了普洱茶膏制取的“常温仿生浸提工艺”。这一技术的奥秘在于恒温——整个生产过程控制在普洱茶树生长的自然条件极为接近35-42摄氏度,不但能让优质普洱茶中的各类有益物质、活性物质均能不被破坏,而且生产出来的茶膏仍可以继续陈化。

云南贡润茶叶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著名植物学家虞泓教授介绍,“常温仿生浸提工艺”的优势在于,能让普洱茶中270余种香源物质完整的保留,使得优质普洱茶的纯正口感和醇厚气息得以完美展现。而通过世界最先进的膜分离和浓缩技术,能有效的将普洱茶中可能存在的漂移农残、重金属等粒子,以及超量的氟等有害身体健康的物质剔除,“这是‘贡润祥’普洱茶膏高品质的根本保障,更是我们公司未来发展的核心动力所在。”

2012年11月,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联合主办,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卫生部共同支持的第十届中国食品安全年会上,云南贡润茶业有限公司荣获“2012年度中国食品安全年会百家示范单位”,公司董事长张光辉先生荣获“2012年度中国食品安全年会百名管理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从这个意义上说,科技创新的发展,已使普洱茶膏由传统的农业粗加工转化为以科技为先导、对普洱原茶进行精深加工的食品加工业。

科技创新引领茶农奔小康

原茶产区的集约化经营,生产加工车间的工厂化管理,一步步促进着农村村庄向社区化规范管理转变。

云南是世界茶树原生地,全国乃至全世界各种各样茶叶的根源大多在云南的普洱茶产区。云南有着全国第一的茶园面积、全国第三的茶叶产量,但产值却排在全国第十位。与资源不对称的则是云南茶叶的产业现状。

一直以来,云南茶企多以原茶和粗加工及小作坊式的原始落后的生产方式为运营主体,既长期制约着云南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局限着茶区的发展步伐。

作为现代商品必不可少的标准化和大规模生产方式,让云南茶产品品牌成为国内乃至世界名牌产品,这是云南茶产业发展的期待和目标,是促进茶区传统农村向新农村转变的根本,是茶农十年内收入翻番奔小康的关键。

云南贡润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光辉认为,茶产业包括从生产到消费过程形成的栽培、加工、储运、销售、品饮各个环节,她涵盖了茶园、工厂、茶具鉴赏与收藏,茶商品包装设计,茶艺馆设计与营建,茶艺术作品创作、演出、展示等等许多方面,每一个方向都可以形成一大产业,产业空间潜力巨大。

张光辉自从决心进入茶领域之始就有一个英雄主义式的光荣梦想,在退休之前他要把贡润祥普洱茶膏做成像可口可乐一样的全球性品牌,世界性茶产业。“如果能为云南茶产业转型升级尽点绵薄之力,让普洱茶膏走向世界成为全球性品牌,带动茶农共同富裕走向小康,通过产业化经营让茶区传统农村逐步迈向新农村建设,此生足矣。”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伴随着该公司玉溪生产基地的破土动工,科技创新成果的发力,该茶区的小康之路也开始了她的伟大征程。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2012年的博鳌亚洲论坛,贡润祥普洱茶膏与茅台酒、蒙牛乳业、星巴克以及非食品行业的通用汽车、塔塔钢铁、韩国SK集团等国际一流企业、品牌一同闪耀在博鳌岛上,荣膺“亚洲博鳌论坛唯一指定茶礼”称号。通过各国政要、工商界和学术界领袖之手,把荟萃中华民族璀璨养生文化的贡润祥普洱茶膏远播四海。

2012年6月,神州九号载人飞船成功与天宫一号对接、我国载人航天再启新程之际,贡润祥普洱茶膏再获殊荣,成为礼敬航天英雄的指定茶礼品,董事长张光辉代表云南企业家与航天英雄共话祖国航天事业。

面世仅仅三年左右的时间,目前云南贡润茶叶有限公司的近百家专卖店已遍布北京、上海、大连、济南、昆明等全国大中城市。市场需求潜力的巨大,推动着贡润祥普洱茶膏产供销的迅猛发展,促进着着茶膏产业化、规模化的进程,引领着茶农一步步走向富裕小康之路。

与此同时,伴随着云南贡润茶业有限公司年产30亿元普洱茶深加工基地在玉溪高新区开工建设,该公司的目光不仅着眼于整个产业链的布局,“在茶区跳出茶叶做产业,一业为主多元互进”的战略视野已经展开。科技兴而产业兴,产业兴而茶农富。在十八大精神鼓舞下,在国家与各级地方政府的关怀扶持下,一定会有更多创新科技兴茶企,为云南茶农收入翻番奔小康做出应有的贡献。

云南玉溪企业研发普洱茶醋获专利


云南玉溪企业研发普洱茶醋获专利

昨日,作为全国首家成功申请普洱茶醋专利的企业,康福茶业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云南特色饮品“氼康普洱茶醋”首周销售额已达到100万元,1月份后,数万瓶普洱茶醋将销往天津、浙江、陕西等多个城市。

明年1月数万瓶普洱茶醋

将销往全国

康福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师爱英介绍,氼康普洱茶醋曾在第十二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交易会、上海科博会上亮相并品鉴,将普洱茶醋送进消费者市场,让人们知晓,康福茶业是全国首家。“目前,康福茶业已成为全国首家成功申请普洱茶醋专利的企业,是全国首创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师爱英说。

普洱茶醋须自然发酵,工序复杂,首周签约的商家名额有限,只有30多个,但截至昨天,普洱茶的销售额已达到100万元。师爱英说,全国各地的许多商家,都表示对云南这一特色饮品十分感兴趣。明年1月份,数万瓶普洱茶醋将陆续运往全国各地,人们可以通过普洱茶醋这一云南本土特色饮品,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不一样的云南文化,领略不一样的人文特色。

云南用古法酿制普洱茶醋

已有80多年历史

此外,将产业扎根在玉溪的康福茶业,为了带动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基层员工的选择上,会优先考虑当地农民。据师爱英介绍,公司现有1200位员工,其中,半数以上都是当地农民。她说:“作为本土企业,就要为家乡做贡献。为了最大化带动当地农民增收,我们将每一位农民的工资,都争取到了3000元左右,并教会他们一些专业知识,增加他们的经济来源。对于当地比较贫困的农户,还会适当地为他们补贴工资”。

普洱茶是云南的一大特色,与醋结合,不仅生津止渴,而且滋补身体。云南用古法酿制普洱茶醋,已有80多年的历史,但一直少有人知。其中,绝大部分原因在于,普洱茶醋需用古法酿造才好喝,材料用5年以上的普洱茶最佳,用陶土罐按古法酿造180天以上,才能成品,从前只能在茶庄或者茶农家里现喝。现在,康福茶业用10余年的时间研发普洱茶醋,终于将古法酿造的普洱茶醋与工厂规模生产相结合,走进广大消费市场,让人们随时随地,都能喝到这一云南特色饮品。

据悉,康福茶业的旗下产品“氼康普洱茶醋”,上周还正式与CCTV央视网商城签约,成为央视网商城平台的优选商品,通过诸多渠道,助力“云品出滇”,展示云南的别样魅力。

湖南桂东玲珑茶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示验


6月16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组成专家组对桂东县玲珑茶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进行考核,并以93.5分的优秀成绩验收合格。

考核组专家由农业龙头企业、科研机构、检测机构、高等院校、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等精英组成。考核内容为项目决策、项目管理、项目结果。在察看示范基地的基础上,专家组听取玲珑王企业的情况汇报,查阅了该项目三年来的会议纪要、工作方案、计划、总结及各项经济指标、数据。此次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

专家组经过认真严密的考核和抽查,一致认为桂东县玲珑王茶叶标准化示范项目自创建国家级示范区以来,得到了当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在人力、物力、资金上给与了大力支持。此企业的负责人更是有信仰、有追求,把标准化建设理念放在利益之上,使标准化工作深入人心。

依据《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绩效考核办法(试行)》有关规定,此评审为优的国家级农业示范区项目将得到国家有关经费的继续支持。

世界级品牌英国伯爵红茶及其品饮方法


品茶是一种艺术,所以喝茶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时候自己的口味,才能品出生活体验。而英国伯爵红茶,是世界级品牌的红茶,冲泡英国伯爵红茶时,会散发出一股独特的柠檬典雅香气,而且英国伯爵红茶,适合全天任何时段饮用,所以很受欢迎。

英国伯爵红茶是以红茶为茶基,用芳香柑橘类水果,佛手柑外皮中提取的油加以调味而成的一种具有特殊香气和口味的调味茶。这种调味茶的名字来源于曾担任过英国外交大臣和首相的格雷伯爵二世。传说他因外交特权,收到过一款礼品茶,系使用锡兰(斯里兰卡)的发酵红茶为茶基,以佛手柑油调味制成。

Ahmad亚曼专业调茶师在上选红茶中,加入佛手柑香味所配制成的茶,冲泡时散发一股独特的香气,适合全天任何时段饮用,喜欢这股独特柠檬典雅香气的朋友,不妨以原味细细品尝,亦可加入牛奶,调制出一杯诱人的伯爵奶茶。

世界级品牌的英国伯爵红茶品饮方法

一、直接饮用冲泡方式

1、将杯子温热,注入150cc,95-100度的热水

2、放入茶袋加盖浸泡1分钟后,摇动茶袋2-3圈

3、取出茶袋

4、依个人口味加入砂糖

二、冰茶冲泡方式

材料:茶袋1袋,砂糖约2克,冰块200cc容量的杯中放入九分满的冰块

作法:

1、将杯子温热,注入150cc,95-100度的热水

2、放入茶袋,加盖浸泡3分钟后,摇动茶袋2-3圈,取出茶袋

3、放入砂糖,搅拌至完全溶解

4、将泡好的茶汤倒入,放9分满冰块的杯中,轻轻搅拌2-3下即可

《安化黑茶文物实录》摘编(连载十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


《安化黑茶文物实录》摘编(连载十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

【下】

由文化部确定的《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经国务院批准于2008年6月7日公布,其中安化千两茶制作技艺和茯砖茶制作技艺(935-VIII-152)已被列入其中。

安化千两茶制作技艺程序分晒干、拣梗、拼堆、烘焙、编篓、计量、汽蒸、装篓、滚压定型、自然干燥、包装入库等。

茯砖茶制作技艺有备茶、拣梗、干燥、拼配、计量、筑砖、蒸茶、压制、发花、干燥、包装入库等工序。

茯砖茶制作技艺

安化黑茶在明朝万历23年(1595年)被定为『官茶』后,以『陕引』和『甘引』形式运销西北。清朝顺治元年(1644年)前后,来安化采购『甘引』的茶行开始将安化黑毛茶运至陕西泾阳,委托当地茶坊加工成『茯砖』(当时称『泾阳砖』)。1958年之前,茯砖的生产集中于陕西泾阳。1953年,中国茶业公司安化砖茶厂(湖南白沙溪茶厂前身)试验生产茯砖获得成功。1958年湖南白沙溪茶厂改用机器压制,开始大量生产茯砖。此后,国家将茯砖茶的定点生产集中到了湖南安化。1970年按政府统一安排,『茯砖茶』改由湖南益阳茶厂生产。目前,益阳市生产经营茯砖茶的企业近百家,年生产量在2万吨以上。

茯砖茶『发花』工艺为国家二级机密,其『金花』学名称为冠突散囊菌,干嗅有黄花清香,内含丰富的营养素,对人体极为有益。金花越茂盛,则品质越佳。茯砖茶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于2008年6月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湖南省地方标准《安化黑茶茯砖茶》(DB43/T569-2010)于2010年6月10日由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茶砖茶以三级、四级黑毛茶为主要原料,经过筛分、拼配、渥堆、压制定型、发花干燥、成品包装等工艺加工而成。按照品质分为超级茯砖、特质茯砖、普通茯砖等三个等级;按照压制方式分为手工压制茯砖茶、机械压制茯砖茶。

茯砖茶主销新疆、青海、甘肃等西北边疆地区,在保障西北各省、自治区少数民族生活必须品边销茶的稳定供应,落实国家民族政策、维护民族团结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近年来,茯砖茶已成功进入以北京、长沙、广州、上海、西安为中心的国内黑茶市场,以及日本、韩国、香港、台湾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为中心的国际市场。

△01备茶

△02拣梗

△03干燥

△04拼配

△05筑砖

△06发花

△07烘干

△08装箱原载《安化黑茶》杂志2018年第2期总第21期

是谁发明的普洱茶


云南的很多茶叶专家愿意将这一功劳推到中国古代三国时期的诸葛亮身上,认为他曾经带兵到过云南,教会了云南先人种茶与制茶。

罗贯中写成的《三国演义》中,就有“七擒孟获”的故事。孟获是云南少数民族的首领,诸葛亮在与孟获的较量中,没有采取血腥的镇压手段,而似游戏般对孟获七抓七放,直到臣服。

这段故事表达了诸葛亮对云南少数民族的尊重,也表达了以孟获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对诸葛亮的佩服与敬仰,是一个优美的大汉民族与边疆少数民族和睦相处的故事。由此,人们将这个故事拓展,又描绘诸多诸葛亮在云南的故事,包括耕种,包括织布,也包括种茶与制茶。

所以,我们至今在云南很多地方仍能看到诸葛亮的塑像,云南很多茶区每年一次的祭祀茶祖,诸葛亮的牌位与塑像经常被列为最显著的地方。

但诸葛亮不是云南种茶与种茶的祖先。因为他一生没到过云南。至于“七擒孟获”,是小说编纂的故事,是杜撰,而非历史。

我们分析,云南的先人之所以将大量的农耕之事推崇到诸葛亮身上,都与中原文化有关。云南最早的人群集居,包括一部分少数民族的起源,大量来自中原地区人们的迁徙,他们中有躲避战乱的,有被发配的,也有驻军屯田的。这是一股逐渐壮大的人群。他们不仅将中原的生产、生活经验带进了云南,同时也将中原文化一并带入。诸葛亮作为中原人民的一个智慧偶像,也被纳入。

其实,普洱茶的工艺起源来自唐宋时期的“龙团凤饼”。是中原人带到云南的。如果说非得追溯一个鼻祖的话,比较贴近的只能是唐代的陆羽——《茶经》的作者。

我们从现今的史料中,能够发现大量的少数民族种茶的历史,但鲜有制茶的记录,留传至今的“烤茶”饮法,在少数民族中盛行,但那不是普洱茶,也没形成一个茶类。“烤茶”的制法相对简单,更接近于刀耕火种的原始形态,与普洱茶相去甚远。

普洱茶属于精制茶,有自身一套较完整的制茶体系。是从唐宋“龙团凤饼”延续下来并不断加以改进与完善的一种制茶方法。它不是某个圣人的独创,而是积聚群体智慧的结晶。它侧重于最原始的生物发酵技术,是中国最古老的发酵技术起源之一。这与明朝之后兴起散形茶(绿茶、乌龙茶的雏形)是两种制茶思路。

唐宋时期的“龙团凤饼”是中国最早的精制茶的典范。其重点在“制作之美”。它是将茶叶蒸熟之后捣成茶泥,然后拍在模具上成型,再加以烘箱焙火干燥与定型。最初的茶叶外形与结构全被破坏。而明朝之后的散形茶,其工艺特点重在表现“茶叶之美”上。无论经过多少道工序,都不破坏茶叶的组织结构,经水冲泡,又能复原茶叶最初的原始形态。

普洱茶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制茶思路。它先将茶叶制成散形茶,但又与绿茶的散形茶制法有很大区别。然后将散形茶经过紧压,成了团茶、饼茶、砖茶、沱茶,与唐宋的龙团凤饼非常相近。所不同的,它没有蒸茶的过程,也没有将茶叶捣成茶泥后再成型。经水冲泡之后,茶叶依然存在,但大部分茶叶会出现破碎现象,颜色表达也与最初鲜叶相去甚远。

普洱茶的这种制茶思路,既不强调“制作之美”,也不表达“茶叶之美”,而是侧重“发酵功能”上。更关注发酵后对人体产生的直接作用,如解油腻、消食等作用。古人所处的时代,科技相对落后,没有化学检验的条件。因此,只知道它的功能,也知道通过发酵的手段获取它,但它是什么?古人不知道。现代科学证明,发酵过程中出现大量衍生物及次级化合物含有诸多药用成分,对人体产生非常明显的保健功能。

七彩云南庆沣祥茶业荣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称号


七彩云南庆沣祥茶业荣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称号

科研创新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础,是调整企业产业结构、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生力军,而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更是对一个企业科技研发能力的肯定。在2014年5月公司开始着手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通过三个月申报历程,昆明七彩云南庆沣祥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在2014年8月5日顺利通过审核,并于2015年2月10日授牌,荣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称号。

昆明七彩云南庆沣祥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自创立以来,一直将科研创新作为重点,致力于普洱茶深加工及普洱茶衍生品研发。发明多项普洱茶生产专利技术,并成功建立云南省唯一茶业领域院士工作站,为公司今后在新品研发上注入了强心剂,将有效的提升产品品质,奠定昆明七彩云南庆沣祥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普洱茶生产领域及研发领域领头军地位。

本次七彩云南庆沣祥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收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之殊荣,是昆明七彩云南庆沣祥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创新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的重要标志,将在更大程度上推动七彩云南茶业在普洱茶研发及销售领域继续创新与探索。相信在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下,七彩云南茶业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不负信任七彩云南茶业的茶友,制作更多好茶以供广大爱茶人品评。

古董级云南普洱茶如何鉴别


古董级云南普洱茶如何鉴别

普洱是中国众名名茶之一,受到很多人喜爱与好评,然而普洱在很早以前就做为贡茶上贡给皇帝或官员享用。最近几天普洱又在茶市掀起了“浪潮”,有人说普洱茶越陈越香、越陈越有价值,因此就有“可入口古董”之说,那古董级云南普洱茶如何鉴别其真伪呢?普洱茶爱好者开始收藏普洱,许多到云南旅游朋友必购普洱回来做为礼品送给亲戚朋友、长辈等,或是茶友他们都开始收藏普洱,以便之后的升值。但茶市上的普洱茶有很多种,有生茶与熟茶之分,有散茶与紧茶之说,有野生乔木与灌木之别,更有普洱等级的划分,那云南普洱茶如何鉴别它们的真假、好坏,是野生乔木还是灌木呢?

如果要对普洱茶的真伪、好坏、新陈、香味、时序、品性等有较高的认识,就必须培养对普洱茶的情感和热爱。下面来看看古董级云南普洱茶如何鉴别的两种方法:

一、产地决定品质

普洱茶以西双版纳、思茅、临沧即澜沧江中下游地段生长的乔木大叶茶为主,特别以勐海、镇远、景迈、易武、景东、景谷、布郎山等地的茶为优。

二、细辨色香味形:进一步考察茶叶的质地,则须通过色泽、香气、味道、形态等来掌握,此时要用眼、鼻、手同时进行鉴别。

1、生熟之辨:将采来的茶叶经过杀青、揉捻、晒干、蒸压成型加以干燥,叫青饼。经过渥堆发酵制作出来的为熟茶。可从香气、汤色、叶底来辨生熟。生茶汤色是栗红色,而熟茶为暗栗色,甚至接近黑色。干仓的生茶叶底呈现栗色至深栗色,叶条质地饱满柔软,充满鲜活感。熟茶的叶底多半是暗栗色或黑色,叶条质地干瘦老硬。

2、干仓湿仓之辨:干仓茶的条索结实,颜色鲜润,油面光泽,充分表现了茶叶的活力感。而湿仓的条索松脱,颜色暗淡,粗糙且茶叶表面留有绿霉或灰霉。干仓茶的汤色、叶底呈栗红色,而湿仓茶的汤色和叶底呈暗红色和黑色。

3、香气之辨:普洱茶有荷香、兰香、樟香和清香四大类。尤其兰香和樟香必须是云南旧茶园乔木茶树与樟树混生才具有。至于矮化灌木的新茶园就只有荷香和清香了。

4、味道之辨:上好的茶经冲泡甘甜爽净,越泡越甜。稍次的茶则有苦涩的味道,更次者则有酸水的味道。大多品茗高手都公认“无味之味”是普洱的最极品。

5、喉润之辨:好的普洱茶入口喉头得以滋润,立即解除干涸之感。资深的品茗高手,极重视喉润特色。有些陈年普洱在储存过程中过于密封,开封后马上冲泡,会有燥的感觉。把它装在较大的容器中回存一段时间,燥感自然消失。

对于古董级云南普洱茶如何鉴别就讲解到这,希望大家在购买茶之前要对普洱有一定的认知;如果是想品尝此茶或是从此把普洱做为日常生活中的健康饮料,就得培养对此茶的情感与热情。普洱茶之所以再次爆红是因为普洱有其独特的保键功效。同时小编提醒各位在喝此茶一定要注意其量、浓度、时间等,要养成一个每天饮适量茶叶的习惯。

26项专利技术再现“真实”普洱茶


26项专利技术再现“真实”普洱茶

传统产业要保有永不褪败的魅力,一定程度的变革与创新虽不可少,但守住承传有续的技艺尤显弥足珍贵。这是一条不可逾越的底线,是传统产业生命力得以续延的基本支撑点。否则,传统产业免不了会改弦变味儿。开辟此栏目的初衷,就是试图请专家学者、有识之士从科普的角度,用科学的观点拭去混沌传统产业身上因种种原因而被蒙上的灰尘,还其本真之面目。

上下五千年,给中华民族留下了数不尽的瑰宝,有精神层面的,也有物质层面的传统产业,便是其中的一朵奇葩,作为媒体,无疑应有所担当,百般呵护。

日前,一项解决了普洱茶膏在制作过程中化学和物理性质被破坏、口味发生改变问题的技术,经过数年科研探索,被云南牧工商茶叶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科技人员攻克,并获得了国家专利认证。

据记者了解,云牧公司发掘的这一普洱茶膏制作技术,虽是用现代科技代替传统工艺,但由于在关键步骤延续了失传千年的传统制茶工艺之精妙,因而制出的普洱茶膏保持了普洱茶的原汁原味,非但茶质口感未受破坏,还保持了普洱茶独特的活性营养成分。

除普洱茶膏外,一向致力于把振兴云南普洱茶当做己任的云牧公司,还通过持之以恒的科技攻关,相继发明26项专利技术(其中1项实用新型技术发明专利,2项发明专利,23项外观、设计、包装专利),再现“真实”的普洱茶。其目的在于,准确定位普洱茶的生产标准、质量标准、外观标准,树立全新的普洱茶产业形象,将传统的普洱茶生产、加工产业升级为标准化、规模化、工业化、全自动化的高科技产业。

日前,普洱茶的加工量虽然大,但是存在生产加工不规范,不能全天候生产,遇到阴雨天没有日照条件的时候,采用“打毛火”(即用传统的烘干机烘干),而用“毛火”烘干的茶叶会影响普洱茶的茶质和口感,同时也违背了普洱茶加工工艺的问题;而普洱茶小作坊式的生产环境,则给人一种“鸡飞狗跳”脏、乱、差的感觉,总体在卫生安全上存在隐患,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品饮安全。针对这些有损普洱茶形象的问题,云牧公司立足科技创新,叫响“做最卫生的普洱茶”,现代化初制所的创意由此而生第一座现代化初制所已在西双版纳勐海县的勐曼村兴建。

所谓现代化初制所,就是建在茶场最前沿处的鲜叶收购处理站,且严格按照QS食品生产标准、HACCP食品标准,并通过ISO9001认证。其优于其他鲜叶收购方式之处在于:从青叶源头把关,在传统工艺基础上增加“青叶漂洗”流程,保证普洱茶原料的品质;全自动控温杀青,完好地保留普洱茶的活性,使口感不遭破坏;采用玻璃温室晒场,无太阳时仿真太阳光晒灯自动开启;有完备的通风和排气系统,保证茶的鲜度和水分。相关人士评价说,现代化初制所的建立,对于当下普洱茶的前期制作,无异于一场革命。

为了让普洱茶的运输和保存变得更加便利、科学,该公司颠覆人们所熟悉的饼、沱、砖、头、瓜等传统包装,采用已获得专利的一类50多个品种的条装盒包装。这种包装的优点是计量精确,只有1%的重量悬殊;便于携带,卫生可靠,据检验达到美国食品卫生安全标准;不改茶质,可让普洱茶在适宜的环境中自由呼吸,成为真正能喝的“古董”。

首个六堡茶国家标准获批准发布


首个六堡茶国家标准获批准发布

6月14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2016年第8号公告,批准发布175项国家标准,《黑茶第4部分:六堡茶》标准名列其中,该标准将于2017年1月1日实施。这是六堡茶第一个国家标准。这标志着六堡茶标准化工作跃上新的台阶,六堡茶标准化体系进一步完善。

据悉,国家标准《黑茶第4部分六堡茶》是根据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委关于下达2013年第二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标委综合[2013]90号)要求,由华南农业大学、中华全国供销社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梧州市农业局、梧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梧州市六堡茶协会、梧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茶叶学会、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梧州市六堡茶研究院、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茶厂、广西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起草。

早在2015年3月11日,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二届三次会议在福建省福州市举行,会议对包括《黑茶第4部分:六堡茶》在内的12项茶叶国家标准进行了审定。审定会上,80多位专家对《黑茶第4部分:六堡茶》标准送审稿以科学严谨的态度进行了审查及质询,标准起草课题组对质询进行了逐一解答。最后专家组认为,标准是在总结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制定,内容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与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协调一致,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最后一致同意全部通过审定。

据了解,GB/T32719.4-2016《黑茶第4部分:六堡茶》标准适用于以六堡茶初制工艺制成的毛茶为原料,经过筛选、拼配、汽蒸或不汽蒸、渥堆、汽蒸、压制成型或不压制成型、陈化、成品包装等工艺过程加工制成的六堡茶。标准主要内容有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分类、等级与实物标准样、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和保质期等。其主要制定依据是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及近几年对六堡茶的研究成果、检测数据、六堡茶生产实践而编制,同时还充分考虑了与GB/T32719.1-2016《黑茶第1部分:基本要求》、DB45/T1114-2014《地理标志产品六堡茶》等标准的协调性。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2011年第33号公告的规定,六堡茶在2011年3月16日获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保护范围在梧州市行政辖区范围内,只有在保护范围内生产的产品才能称为六堡茶。

根据我国《标准化法》的规定,GB/T32719.4-2016《黑茶第4部分:六堡茶》国家标准实施之日起,将自动替代目前正在实施DB/T581-2009《六堡茶》广西地方标准,六堡茶生产企业要做好标准过渡的准备工作。六堡茶国家标准的发布实施,对保证六堡茶产品的质量,提升六堡茶知名度和美誉度,助推六堡茶走向全国市场,从而推动六堡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附:广西六堡茶国家标准历次审定进程情况

2015年3月11日,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二届三次会议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会议对包括《黑茶第4部分:六堡茶》在内的12项茶叶国家标准进行了审定。

2015年3月11日,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二届三次会议代表合影留念。

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二届三次会议代表对《黑茶第4部分六堡茶》送审稿进行审定,标准课题组主要起草人员正在介绍标准起草情况。

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二届三次会议代表对《黑茶第4部分六堡茶》送审稿进行审定,标准课题组主要起草人员正在介绍标准起草情况。

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二届三次会议代表对《黑茶第4部分六堡茶》送审稿进行审定,

专家组正在对标准送审稿内容进行逐条审查。

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二届三次会议代表对《黑茶第4部分六堡茶》送审稿进行审定,标准课题组主要起草人员正在回答专家组的质询。

由梧州市农业局和梧州检验检疫局联合组成的起草小组成员正在深入广西芊河茶业发展有限公司原料基地进行调研,为起草标准收集资料和数据。

“普洱茶标准样研究与制备”项目在南涧启动


“普洱茶标准样研究与制备”项目在南涧启动

8月22日,“普洱茶标准样研究与制备”启动仪式在南涧县凤凰沱茶厂举行。云南农业大学普洱茶学院教授周红杰,副教授李亚莉以及南涧县人民政府县长吉向阳、县政协主席黄希里、中共南涧县委副书记茶向华、县委组织部长田强、县纪委书记刘海涛、县武装部政委智建立等领导出席仪式。

普洱茶标准样研究与制备是由云南省科技厅立项扶持的科技富民强县计划项目。项目实施的目标是制作普洱茶的实物标准样,作为执行文字标准的辅助手段,为行业实施标准提供实物依据,为茶叶收购、加工、贸易、出口、教学、科研提供质量依据,为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提供普洱茶行业标准,促进普洱茶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启动仪式上,云南农业大学普洱茶学院周红杰教授就项目实施作简要介绍;云南南涧凤凰沱茶厂厂长李世章就做好普洱茶实物标准样作汇报发言;南涧县人民政府县长吉向阳要求以普洱茶标准样研究与制备项目在南涧实施为契机,强化科技支撑作用,采取措施以做好基地、做精加工、作响品牌、做活流通、做大产业为目标发展南涧茶产业。

安化千两茶的制作方法获湖南省专利奖一等奖


历经近80道传统工艺制作,加上49天日晒夜露,以及天然材质的包装……安化千两茶以其古朴大气的外形、特殊的生产工艺、独特的成茶品质和保健功效,被誉为“世界茶王”。1月17日,在长沙举行的湖南省专利奖励表彰大会上,安化县茶叶协会的“千两茶的制作方法”获得了2013年湖南省专利奖一等奖。

安化千两茶,又称“花卷茶”,创制于清朝同治年间,是以安化黑毛茶二级、三级7~8等为主要原料,经过独特工艺加工后外形呈长圆柱体状的安化黑茶成品,以及经过切割形成的各种规格的茶饼。其制作方法独特。采用的高温蒸煮、再次发酵工艺,使茶叶色香味俱佳。独特的大自然晾置49天以上的干燥工艺,使茶叶吸天地之精华,聚日月之灵气,使干燥与发酵得到完善的统一。采用蓼(箬)叶、棕叶衬内,外套花格篾篓捆压而成,使包装与茶品在精制过程中融为一体,解决了黑茶的运输存贮问题。采用多轮压制及可收缩的梭形花格竹篓结构,不仅解决了传统黑茶口感差以及茶叶紧压的问题,而且使之具有独特的古朴自然之美观。这些发明均为国内外首创或国内领先水平。

“千两茶的制作方法”2007年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使这一带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具有重要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收藏价值的安化千两茶的制作技术得以恢复和提升,为安化黑茶重新崛起在国内外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统计,2007年至2012年安化黑茶总产量为16.8万吨,其中千两茶产量为80450吨,约占安化黑茶总产量的50%。千两茶主要销往香港、台湾及东南亚国家,2007年出口量为130吨左右,随着其品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出口量逐年递增。经统计,2007年至2012年出口量为1022吨,出口单价约为100元/公斤。

“知木”普洱茶健康专利成商战“杀手锏”


“知木”普洱茶健康专利成商战“杀手锏”

如今的普洱茶市场,暴利时代已过去,想恢复到鼎盛时期成为幻想,在这个行业,企业更多的是在等待,寻求发展杀出重围的毕竟在少数。经记者调查得知,云南知木贸易有限公司创始人杨旭以独特的眼光和创新的思维注册并获得三项普洱茶健康专利,凭借这三项健康专利云南知木贸易有限公司在普洱茶市场的低迷阶段脱颖而出,成了“知木”品牌在同行业中崛起的制胜法宝。

取信消费者:质量是关键

近日,记者在康乐茶文化城见到了云南知木贸易有限公司创始人杨旭,杨旭,70年代出生,很健谈,思维活跃;他一边给记者泡茶一边介绍他们的“知木”品牌。

公司拥有自己的古树茶原料生产基地(古茶山2座、茶叶初制所3个),公司采用传统纯手工生产模式。茶叶从采摘、杀青、揉捻、晒青、压制、包装等均是全手工制作。保证了原料、加工、成品的原生态,保留了普洱茶的天然优点。传统的手工石模压制工艺是“知木”公司的一大亮点,纯料古树茶是“知木”做茶坚持的出发点。每一道工序,公司都严把质量关。杨旭告诉记者,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一点也马虎不得。

三项专利:个性化营销

记者在和杨旭喝茶的过程中发现,他的茶饼上有一片很大的树叶,上面有字,记者感到很好奇,顺手拿起来仔细查看。

经介绍,原来云南知木贸易有限公司研究和发明了三项健康专利,专利一、可食用树叶做内飞,使其更天然、品饮更放心。专利二、用布袋做包装,隔离了印刷污染。专利三、竹片做茶砖标志,使其更天然更美观。

别小瞧了这三个健康专利,这个专利自从投放市场以来一直深受市场认可,是一种个性化的营销思路,谈到这一点杨旭很自豪告诉记者,由于这三个专利对市场影响很大,所以省内的知名大企业专门找上门来寻求合作,想直接购买他们的专利,但是被他拒绝了。

这三项健康专利确实抓住了很多消费者的心理,把消费者的心理消费市场细分了。

产品销售:品牌营销是关键

“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话,影响了不少商人,很多企业不重视宣传,或者根本不懂宣传,他们认为只要开个店铺,等着有人上门购买,实行的是守株待兔的营销模式。现在这个模式在当今网络发达的社会,由于竞争很激励的社会,再好的商品不注重宣传,是没有办法走出家门的。

在和杨旭的聊天中得知,云南知木贸易有限公司很注重品牌营销,他们每年都在媒体上投入上百万的广告宣传费用,同时,他们还建立了自己的独立网络营销平台。专门投资建立了云南名茶网。

同时,知木“云南名茶网”专注于茶文化的打造,注重茶文化知识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不断地通过各种活动,各种宣传窗口,传统的媒体和新媒体在宣传自己的品牌。把自身品牌推广到全国和全球。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石斛普洱茶及其制备方法"获国家级发明专利》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3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普洱茶冲泡方法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