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普洱茶】

回顾07年市场沉浮,再观今朝普洱茶之现状2014年刚开始,普洱茶,特别是名山古树茶大热,原料价格战纷纷攘攘,经销商压力山大。因此行业诸多声音在猜测是否是07年再度来临的前兆。猜测永远都只停留在猜测。要好好理解今日普洱茶市场,除了清晰目前所发生的大大小小价格战,品牌战之外,更要观大局之变。回顾06、07年市场大热前的沉浮,深度了解普洱茶市场的变化,07年的崩盘又是建立在何种背景之下,再观今朝普洱茶之势态,普洱茶行业出路在何处。且看茶泡泡网特约供稿人笨泥如何诉说普洱茶大热前市场的历史。2000年前后至2005年的中国普洱茶生产结构笔者尝试解构2000年前后的中国普洱茶市场,实际上,自2000年以来,中国的普洱茶市场,从生产结构上,并无太大改变。也就是说,占据普洱茶生产市场龙头地位的,依旧是大益与下关。在2000年左右的世纪之交如此,在2012年也依然如此。在世纪之交时,亦即是2000年前后,大量的生产普洱茶的私营茶厂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在云南。典型的如勐海系从业者邹炳良所创建的海湾茶厂(老同志)、阮殿蓉所创建的六大茶山。还有昌泰茶业等等一批私营茶厂。而整个中国普洱茶消费市场的壮大以及普洱茶产量的大幅度提升,亦是始于那个阶段。根据勐海茶厂原厂长阮殿蓉女士的回忆,在1998年其刚接手勐海茶厂之时,整个勐海茶厂一年茶叶产量约为600吨左右(注1)。而同期的下关茶厂由于长期担负国家边销茶的供应任务,因此当时下关茶厂每年的年产量约在3500吨左右。在当时,云南全省普洱茶产量约为8000吨。也就是说,两大国营茶厂的产量占到整个普洱茶产量的二分之一。(注2)当时间慢慢来到两大茶厂改制前夕的2003年,当年云南全省普洱茶产量为2.2万吨,同期勐海茶厂产量为1200吨左右,下关茶厂则为6000吨左右。两大厂在整个普洱茶生产市场的占比已由1998年的50%下降至2003年的32%。(注3)这意味着,以前普洱茶生产端由两大厂占主导地位的情况已经转为由两大厂引领,中小茶厂全面开花的局面。在这段期间,成立于1999年的昌泰茶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2000年前后,市场上贩卖的普洱茶,基本都为中茶包装(无论是否两大厂的产品又或者其他小茶厂的产品)。而昌泰茶行独树一帜,推出了自己的包装,其售价在当时的普洱茶市场亦属于最高端,当时昌泰的新茶售价普洱高过勐海、下关的新茶两倍或者以上。而事实上,昌泰早期的成功,除了其在产品特色确有过人之处外,经销商的推动也是另一要素。当时的普洱茶市场,无论是大益、下关又或者昌泰,经销商的在整个市场上的地位均十分之重要。2000年前后,大益的经销商FT向大益订制了一系列经典产品,如销台六号、金大益、银大益等;大益另一经销商新叶茶庄则向大益订制了绿大树系列,该经销商同时也为下关的经销商,亦向下关订制了8853等茶品;而大益的经销商福今更是与大益联合推出了至今仍被许多茶友所追求的“大白菜”系列,该系列茶也使得班章茶区名扬整个普洱茶市场。但是,对于茶厂而言,经销商的作用可以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原因无他,对于消费市场而言,销售管道,或者说通路的作用至关重要。而对于茶厂而言,经销商控制着茶厂的通路。如果经销商愿意经销茶厂本身的制式茶品,则茶厂的获利空间则较为客观。但是对于经销商而言,茶厂的制式茶品的大部分利润都被茶厂拿走,而在消费市场上,每家经销商又需要与其他经销商进行竞争。再加上,由于普洱茶本身的特点,其价值体现更多的在于时间上面。举个例子,以一片2000年的大益7542而言,当年新茶时候市场售价不过每饼10元上下,而12年后的今天,干仓2000年的7542,售价已经直逼甚至突破每饼4000元。对于经销商而言,其本身并不从事生产,属于纯贸易类的企业,因此他们对于资金周转速度的要求非常之高。因此除了部分资金实力非常之强的大茶商之外,基本没有茶商愿意在手上囤积大量新茶,等待新茶变为老茶再来获利。一则没有这个资金实力;二则时间成本太高;三则普洱茶毕竟是食品,万一不小心在仓储环节出了问题,马上血本无归。所以,茶厂的经销商们都希望向茶厂订制茶品,因为自己订制的茶品,无论是向厂家购买原料进行订制又或者自己采购原材料请厂家拼配、压制,都有个好处。那就是经销商可以自己对茶进行定价,那对于经销商而言,可以自己定价,则获利空间自然大有可以发展的余地。因此,在2000年前后至2003年,各个茶厂的经销商都纷纷向茶厂订制茶。而由于经销商掌握了通路,茶厂不得不依靠经销商的订单来生存,因此只能大量的接受经销商的订制茶订单。如此一来,恶性循环产生了,茶厂的生产能力毕竟有限,替经销商生产订制茶意味着本身制式茶品产量的减少,而对于订制茶,茶厂有无定价权,因此至多就是挣取一定的加工费用。而经销商销售自己的订制茶,其获利空间又远远大于销售厂家制式茶品。长期下来,结果是肥了经销商而瘦了厂家。终于,茶厂撑不住了,于是经销商问题成为茶厂改制的原因之一。然后,2003年勐海茶厂改制,2004年下关茶厂改制,2003年昌泰茶行开始谋求变化,逐步减少经销商的影响力,并且因此得罪一批经销商。(注4)但是,虽然2003年开始,普洱茶生产端发生了诸多变化,其生产结构却没有发生变化。如今的普洱茶市场,依旧是两大厂主导,而其他中小茶厂全面开花。不过,虽然生产结构没有变化,但是实质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变化,在下结在进行分析。

CY260.com扩展阅读

普洱茶的科学十年:回顾与展望


普洱茶的科学十年:回顾与展望

陈杰

从事近三十年微生物研究工作,曾任美国凯耐特生物制药研究员。2002年开始转向普洱茶深加工的研发,任蒙顿茶制品(昆明)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参与中国大陆第一个专业生产普洱茶膏的企业。完成了中国古代普洱茶膏的破译工作,制定了第一个现代普洱茶膏企业标准和检测标准,主导研发了系列普洱茶膏精品,成为现代普洱茶膏的拓荒者。2006年1月6日,其研发的代表普洱茶膏最高境界的“普洱茶母”(非卖品)被云南省博物馆收藏。

近几年来,其又从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等角度尝试搭建普洱茶的价值链,并先后发表了《普洱茶的四大价值》、《普洱茶未来五十年》等系列专业文章。

在中国众多的茶叶品种中,普洱茶是一个另类。虽然它的生产与品饮有近千年的历史,但它的传播却一直受到局限,在二000年之前,除了西藏、广东、香港及台湾地区之外,极少有人知道普洱茶,品饮过普洱茶的人则更少。甚至就连普洱茶的产地云南,很多人也不知道普洱茶为“何物”。云南生产的普洱茶基本上是外销品,在本地消费的极少,因为在当时,云南本地人钟情的茶仍是“滇绿”,是绿茶与红茶的天下。

这种现象的出现并不难理解,因为普洱茶第一功能就是“解油腻”与“刮肠通泄”,相对以前中国人面临的?饱困境及营养不良,普洱茶显然不适合他们品饮需求。因此,我们说普洱茶的兴起必须有一个社会与经济的前提:即社会走向富裕,人们开始寻求更高一级的保健与养生方式,并通过这种方式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物质与精神需求。普洱茶正是具备了与现代社会相匹配的诸多要素,才有可能成为人们(准确地讲是一部分人群)品饮茶叶的首选。

或许,正是这个原因,以前对普洱茶的科学研究就显得很少。以上世纪八十年代为例,在国家级权威杂志上发表的茶叶论文及科研成果,普洱茶所占的比重不及绿茶的十分之一。以至到了本世纪初(准确地讲在二00五年以前),在中国最权威的茶叶研究机构中国茶叶研究所,你找不到一个普洱茶专家,但却能找到一批(不是一个或几个)绿茶专家、乌龙茶专家,甚至红茶专家。

当然,我们这样评述并非说以前普洱茶的科学研究是一片空白。应当说,自上世纪五十年开始至上世纪末,普洱茶的科学研究有两方面骄人的成绩:一是茶树品种的培育,如云抗10号、云抗14号及紫娟茶等,都先后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二是由勐海茶厂开创的“渥堆发酵法”,不仅获得了普洱茶生产技术领域的省级科技成果奖,同时也为普洱茶后来的兴起与迅速传播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虽然如此,我们仍坚持一个评价,普洱茶的科学研究不仅落后于其它茶类(主要指绿茶与乌龙茶),同时也与普洱茶日益增长的需求不相匹配。更准确地说,普洱茶在基础研究、功能分析研究、生产与制作工艺研究及深加工研究方面都逊色不少,某些环节则差距很大。

在中国大陆,对普洱茶真正进行科学研究是在本世纪初。但这个时期的科学研究基本上是零散的,很多的实验方法与实验手段相对也是落后的。倒是这个时期普洱茶的文化研究却是突飞猛进,从茶马古道到普洱茶的历史演变,都在云南文化专家与学者的研究报告和专著中清晰的显现,对普洱茶的传播与推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说,虽然这个时期有一些科研论文及研究报告的发表,但与普洱茶的文化研究相比,其技术层面的科学研究仍是落后的。

真正对普洱茶较系统的科学研究应是在二00八年之始。因为从这一年开始,普洱茶的科学研究开始呈系统化、规模化趋势。大量的实验报告、研究论文、科技成果,形成普洱茶研究的主流,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报告层出不穷,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由此,我们也习惯将2008年称其谓“科学普洱元年”。

实际上从这一年开始,有几个标志性的事件拉开了科学普洱的序幕。

一、《地理标志产品 普洱茶》正式颁布2008年10月17日,云南省政府、云南省农业厅、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北京召开云南普洱茶标准介绍暨产销座谈会。并正式发布《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国家标准,该标准已于2008年12月1日正式实施。

《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GB/T22111-2008)的颁布不是一个简单的政府行为。它解决了过去普洱茶生产与质量监督无法可依的难题,是普洱茶生产与质量监控的根本大法。

云南省政府自上世纪八十年代逐步形成的三级科研网络:即省、地(市)、县的茶叶专门研究所或机构,依据这个标准为核心,开展更为“贴切”的科学研究,包括指导辖区企业技术进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运转。

“保护环境、建设有机茶园、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提升装备水平”成为基层茶农与生产企业的共识。换句话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普洱茶界真正落地生根。

正是这种热情,云南普洱茶出现了三种令人心慰的现象。

1、对古茶树与古茶园的保护已由过去单纯的保护向科学养护转变。云南近几年凡是有古茶园的区域几乎都出台了保护当地古茶园的条例与细则,并对凡是有古茶园的区域重新进行规划,尤其注重自然生态环境的维护与培育。这项工作前所未有,从政府到企业到茶农,对古茶树与古茶园的科学养护已经形成“全民共识”;

2、自觉将茶园的管理向有机茶园标准靠拢。自2007年下半年开始的普洱茶价格的暴跌而带来的普洱茶产销的“趋冷”,并没有挫伤茶农与企业的信心。相反,在云南省各级政府的号召与指导下,人们痛定思痛,快速总结了以前的不足,下决心从普洱茶生产的源头抓起。于是,向有机生态茶园的管理靠拢,在云南茶业主产区强力推进。由此,近几年云南各地申报有机茶园认证的企业逐年增多;

3、生产企业的厂房与设备更新速度在加快。过去普洱茶生产企业的加工条件几乎可以用“脏、乱、差”形容。近几年,绝大部分企业,都在探讨科学的工艺流程及科学的质量管理程序。其生产环境与设备水平的改进与更新速度可谓突飞猛进。在2005年以前,云南的普洱茶生产企业,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就其总的装备水平均落后于浙江、福建、江苏等产茶大省的平均水平。但到了2011年初,这种局面得到彻底改变。现在的情况是,云南普洱茶企业总体的装备水平远超于其它产茶大省的水平。其专业化、标准化、数字化的水平也处在全国前例。更加可喜的是,云南的普洱茶企业已不满足只停留在通过QS的水平,即所谓的“达标”,而是向更高标准ISO22000/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迈进。应当看到,近几年申请这方面认证的企业也呈现逐年增多的态势。

二、设立没有围墙的研究院,让科研渗透到每一个角落

就在《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GB/T22111-2008)颁布四个月后,另一场科研大戏在云南鸣锣上演。2009年4月,由云南省委组织部、农业厅、科技厅牵头、普洱市政府主办的“百名海外归国博士科学普洱在行动”的活动,拉开了多层次科学研究普洱茶的序幕。

虽然这次活动见诸报端的信息很少,大量的科研课题尚在研究中,其科研成果的发布还需要一段时间。但它真正的意义是在云南、乃至全国树立了一个好的科研机制:即大科研、跨学科、多层次、重参与的体系的构建。“没有围墙的研究院”这一架构的设置不仅满足了科学研究普洱茶的要求,也附合当前国际最前沿的科学研究主流思维。

为什么要进行这样一次活动?解释或许很多。但有一个解释却是必然:就是普洱茶的科学研究必须与时代同步。

过去,当我们面对普洱茶无论是研究者、茶农、生产企业、经销商甚至消费者,都有过种种疑问:

普洱茶为什么“解油腻”?

普洱茶为什么能够“降血脂”?

普洱茶为什么越陈越香?

普洱茶为什么可以降血糖?

普洱茶到底是“药”?还是食品?

诸如此类,或许还有一大堆的“为什么”再等待我们的回答。这些疑问伴随2007年普洱茶“暴跌”达到顶峰。面对种种的质疑,无论是我们,还是消费者都不能满足于原有的“经验之说”,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不再满足于“我认为”或“古人云…”等等的简单说辞。人们需要用更科学的实证方法(也是实验方法获得的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来诠释普洱茶。这恰恰是社会进步与文明的表现,也是普洱茶发展到今天无法规避的必然。实际上,即使没有这些疑问,我们也有责任将这些问题搞清楚。我们经常说普洱茶是我们人类“陌生的朋友”,是因为我们至今不知道它内含物质到底有多少,绝大部分的物质还没有被我们发现。我们沿用常规的检验方法发现了一些物质,也清楚知道它的功能。但是,我们仍存在很多的疑惑:我们可能知道它“是什么”,却不知道“为什么”。其中,它最核心的生命基石染色体、基因、脱氧核糖核酸(DNA)等等,都存在很多未解之迷。

面对这样一些难题,我们首先应当清楚的是,解决这些科学难题不是一个科研单位或几个专家学者所能做到的。它需要多个科研单位,甚至是跨省、跨国界的科研机构协同与合作,形成大科研、跨学科、多层次的研究氛围。以普洱茶生物发酵领域为例,它就涉及多个生物学门类,有生物科学(偏重于动物学、植物学、环境生物学等);生物技术(偏重于实验技术,如细胞、微生物、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等);生物工程(偏重于工业生产,如发酵工程等);生物医药(偏重于药品研发等);生物信息学(偏重于利用计算机解决生物学问题,多做于蛋白质结构分析等);还有动植物检疫、生物安全等几十个专业。

因此,“没有围墙的研究院”恰恰是基于这些因素做为出发点的。它不仅在中国茶业界树立一个好的科研思路,也必会为普洱茶蠃得美好的明天打下坚实的基础。

“?有围墙的研究院”主要的科研任务分为六个方面:

1、基础研究。包括普洱茶内含的化学成分,大叶种茶叶的基因图谱、普洱茶活性成分的生物转化机理,普洱茶发酵过程中色、香、味的演化过程与机理,年份茶理化指标的鉴别方法与标准等等;

2、功能性研究。包括普洱茶解酒与护肝的功能与机理,普洱茶解油腻、刮肠通泄的原理,普洱茶抗辐射的机理,普洱茶提升人体免疫功能的机理等等;

3、药用成分及药用机理的研究。包括普洱茶降血糖的研究,普洱茶降血脂的研究,普洱茶降胆固醇的研究,普洱茶抗动脉硬化的研究,普洱茶抗癌的机理研究,普洱茶抗氧化机理的研究,普洱茶饮用安全性研究等等;

4、传统工艺水平的提升。包括普洱茶微生物发酵的机理及发酵模型,普洱茶发酵过程中生物酶及酶促发酵的机理,普洱茶发酵过程全自动流水线设备的研发,普洱茶压制设备的改进与提升,普洱茶无菌化生产流程环境要求与标准,普洱茶环保包装物的选用与标准等等;

5、陈化机理。包括普洱茶后发酵过程中品质变化的研究,普洱茶不同区域、不同方法陈化的动态模型研究等等;

6、深加工产品研发。包括纯茶饮料(不含香精、防腐剂、色素等添加剂),固态速溶茶(粉、膏),茶叶香水(不含香精、防腐剂、色素等添加剂),普洱茶内含化学成分单体的萃取与产业化(如茶红素、普洱茶皂素等),普洱茶酵素等等。

以上六个方面的科研课题,我们可以看出,“没有围墙的研究院”是遵循一种“大思路、大科研、跨学科、多领域、多层次、重参与”的科研思路与方法。2009年九月,由云南省主持的“普洱茶科学研究研讨会”上,发布的较大的科研课题二十多项,小的科研命题近一百项。而且近两年又新增了若干新的科研项目。

三、用科学奠定普洱茶"新商业文明"

普洱茶是一种茶品,也是一种商品。过去,普洱茶界只满足于传统的模式,以粗放型的生产、销售为核心,忽略品牌与特色的构建。更缺乏一种科学的统筹与精细化的管理。有些企业则更热衷商业炒作,出现了多个"盛于炒作、败亦炒作”的典型。很多人愿意将2008年前的普洱茶界戏称为“普洱江湖",可以反映出行业的浮躁与急功近利的不成熟等弱点。

用现代科学文明与现代科学方法规范企业的行为,成为普洱茶界共同思考的课题。于是,专业化、规范化、集约化、特色化、品牌化成为普洱茶发展的主流思维,唱响了用科学奠定普洱茶“新商业文明”的序曲。

“新商业文明”是什么?

新商业文明的提法起源于2008年国际社会爆发的金融危机之后。当时国际上很多知名学者在对这场金融危机冷静地思考之后发现:发达国家所崇尚的现代文明背后,隐藏了诸多商业欺诈、贪婪、盲目、浮躁、功利思想等等的弊端。究其责任是社会责任与社会道德的缺失。因此,提出了八字“新商业文明”:开放、透明、分享、责任。

同样,相对普洱茶,我们是不是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因此,要想解决这些问题,不能靠简单的修补。而应当以科学的态度,乃至科学的方法重新搭建普洱茶特有的价值链,诠释普洱茶的“新商业文明”。

那么,普洱茶“新商业文明”是什么?

以科学的方法生产高品质的茶品,通过文明的传递向客户输送“健康生活方式”的理念,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物质需求与精神愉悦的享受,实现普洱茶“大健康”的社会责任。

关键词:科学的方法高品质文明的传递健康生活方式社会责任

这里,科学是第一位的,每一个过程与环节都必须渗透科学的精神。换句话说,在科学精神的引导下,使科学方法贯穿于每一个环节。

普洱茶做为一种商品,已不是简单的茶叶集合与叠加,是科技力量的集中体现。

近几年,云南众多的普洱茶企业围绕普洱茶“新商业文明”进行有益的尝试与探索,虽然有些企业并不明确普洱茶“新商业文明”的内容与提法,但他们的种种做法与最终所实现的目标都与这一提法悄然一致。或许,正因为坚持这一科学的方法,促使云南普洱茶界?现出一大批优秀企业,形成蔚为壮观的企业集群。

如勐海大益茶厂,做为建厂达70年的老企业,一方面始终坚守传统工艺的阵地,使“大益茶制作技艺”在2009年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又坚持传统与现代并重的原则,用现代科学方法对传统工艺进行有效梳理。2010年大益集团又获批成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使企业总体的科技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更为可喜的是大益茶厂独创了"大益茶道",并以“惜茶、爱人”为茶道宗旨,以“洁静正雅、守真益和”为核心理念,形成了一整套和谐、统一的茶道思想体系。这种以茶为媒,通过识茶、赏茶、饮茶来学习礼仪、陶冶情操、增进友谊、修身养性,最终促进精神的享受与人格的完善,由“益己”达致“益人”、“益世”的追求。面对这些举措,我们还能简单视为一种销售技巧?还是一种文明的传递?

如柏联普洱茶庄园,更是巧妙地将茶园与茶厂融为一体。这种庄园的概念是由柏联集团搭建与引入,在云南是第一个,在中国大陆上万个茶企业中也是第一个。它不仅壮观、优雅,是普洱茶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巧妙融合,更是近几年中国茶叶企业发展的经典。它的主要优点是实现三种无缝衔接:一是实现了茶园与茶厂的无缝衔接,茶厂直接管理与监督茶园的各项指标,包括申请有机茶园认证,使品质的监督从源头抓起。我们经常说普洱茶的品质应当从源头抓起,这个源头其实就是茶园。这是庄园产业的第一个特征;二是实现了茶叶从采摘鲜叶到进入茶厂的无缝衔接。这中间无需运输过程,避免了运输环节可能造成的二次污染,确保了原料的品质。更重要的是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生产全过程的无缝衔接。而不像一些企业是从收购茶农或初制所的晒青毛茶入手。这是庄园产业的第二个特征;三是实现了消费者与普洱茶生产过程的无缝衔接。柏联普洱茶庄园有意识修建了一条环厂的观光走廊,它虽然坚持观光者与生产现场隔离,只是隔离的方法采用透明的大玻璃幕。观光者可透过大玻璃看到普洱茶各个生产车间及生产制作过程。这种不轻易让观光者进入生产作业现场(同样是为了避免二次染菌及作业环境的清洁化),又让观光者对普洱茶的生产过程产生最直观的了解。这也是庄园产业第三个特征,也是对消费者最有魅力的地方。值得很多企业借鉴和学习。因此,普洱茶庄园的搭建绝非一个简单概念,也不是在茶园建一个茶厂或将茶厂周边栽一圈茶树这么简单。它的公开、透明是茶企业现代文明的体现,更是企业对自身品质自信的另一种表达方式。需要补充的是,就普洱茶“新商业文明”的提法而言,第一个倡导者便是柏联集团董事长刘湘云,在2008年底,她率先提出将普洱茶纳入人们“健康生活方式”的理念。她反对简单的推销,更反对过渡的炒作,她更愿意在向消费者展示与品饮普洱茶的同时,一并推荐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如普洱市永年茶厂,它所生产的普克puerhkiss系列产品近两年成为上海高端白领的新宠。它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通过提升发酵技术,使熟茶的品质堪称一流。同时又引入花草茶的概念,使普克puerhkiss系列产品即有传统特点,又具备时尚特性,深受白领阶层的喜爱。形成了普洱茶一道特殊的风景线。这种传统与时尚的结合,对普洱茶的传播有着积极意义。我们说固守传统是好的,但是拘泥于传统则是落后的,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则是科学的。

如天士力生产的“帝泊尔茶珍”,它的主创者沈培平、盛军、阎希军在研发产品的同时,动用了近百名国内外科学家参与其中。虽然“帝泊尔茶珍”从表面上看与其它企业生产的普洱茶粉相似,但对其进行的各项功能性研究则前所未有。我们也可以这样说,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外,围绕一款产品投入的科技力量只此一例。这种大兵团研究的方法是“没有围墙的研究院”最具成果的一项演练。我们更愿看到它继续深入并硕果累累。

如蒙顿茶制品,是一家普洱茶深加工的企业,专业生产普洱茶膏。他们在实践普洱茶“新商业文明”中最大的特点是本土化策略的成功。做为一家外商独资企业,他们没有从总部派入一兵一卒,企业所有人员都在云南当地选聘。因为他们坚信科学重在培育培育产品、培育市场、培育人才。同时,他们又第一个在香港成立了“中国茶膏博物馆”,并率先在昆明成立了展示中心。为普洱茶深加工提供了一个很好范本。

当然,优秀的企业还有很多。这里不一一例举。

我们应当看到,普洱茶“新商业文明”刚刚起步,尚处在实验与摸索阶段,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无论走多长的路,我们都要相信科学的力量。因为

只有科学才能塑造高品质的茶品;

只有科学才能实现文明的传递。我们将传统的销售用文明传递替代,寄希望于销售向更文明、更科学的模式转变:

只有科学才能让人们认同健康生活方式,并在认同的基础上,去不断尝试、体验,并达成同识,形成生活习惯,健康生活方式的理念才能得已确立:

只有通过上述种种科学的方法,普洱茶才能真正践行它的社会责任,以其实现“新商业文明”的价值。

没有科学的精神与科学的方法,普洱茶“新商业文明”只能是一句口号或者成为摆设,没有任何指导意义。

首发《普洱》五周年特刊来源杭州网)

品评普洱茶步骤一之观汤色


品评普洱茶步骤一之观汤色

尝试、尝试、再尝试,成为高手的路上,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多尝试,多实践,积累足够的经验。

品评普洱茶,可分为四个步骤:观汤色——闻香气——尝味道——看叶底。

【观茶汤】

品茗最关键的一环便是开汤品赏,也就是将茶叶先行冲泡,然后再进行品评。

由于茶汤中的茶多酚与空气接触会很快氧化,以致茶汤容易变色,因而要及时欣赏汤色,主要从色度、亮度、清浊度等方面,辨别茶汤颜色深浅、正常与否、茶汤明暗、清澈或浑浊程度。

1、茶汤颜色

新茶期:黄绿(1-2年)、金黄(3年)、橙黄(3-5年)。

醇化期:橙红(5~8年)、石榴红(8~15年)、宝石红(15~30年)。

陈茶期:酒红(30年以上)。

由于汤色与储藏环境的温湿度及微生物种类密切相关,以上划分仅供参考。

2、透明度

浑浊、不清晰、清晰、透明、透明发亮、晶莹剔透。

3、粘稠度

水样的、流动的、稠密的、浓厚的、油状的、粘稠的。

碧螺春市场的现状


碧螺春作为我国经典名茶之一,具有味美香高的宜人风韵。碧螺春出产于苏州,尽管苏州人对碧螺春情有独钟,但还是局限于当地的美誊度,没有真正形成一个强势的、全国性的品牌。

一、碧螺春市场受冲击

不可否认其它茶对本地碧螺春茶的冲击,近些年由于苏州各式茶馆的盛行,来自闽粤、台湾地区的功夫茶、乌龙茶正逐步在形成更大的消费市场,由于其茶道的有效运用,使得商务人士更多的受其影响,更是带动了苏州原曾未见的茶具市场的销售。

近年来声名更响的普洱茶,由于宣传用的是健身减肥之道,由年轻群体伊始,带动了整体性消费。如果拿碧螺春的全国销售数字跟普洱茶的一比,估计没人能笑得出来了。

二、碧螺春缺乏领军人物

本地茶缺乏一个强势运作的领军人物,无论是三万昌还是玉露春,尽管都培育了自己的植茶基地,拥有门店的销售优势使这些茶商活得很是滋润,应利用自身的优势去尝试联动更多的茶农从中受益,饮品的全国整体市场在飞速扩大,而我们碧螺春的市场份额却止步不前

三、品牌影响力不足

中国是茶叶大国,但世界上最有名的茶却是英国的立顿红茶。品牌的缺失使得消费者无从选择,没有品牌就没有市场,知名度、美誉度更无从谈起。在茶叶产业貌似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品牌之忧。说起绿茶,头位的还是龙井,这一雷池,无从越过。

普洱茶市场潜规则之“补货”


普洱茶市场潜规则之“补货”

2月13日,情人节偕元宵节前一天,中国最大的茶业态批发市场——广州芳村已经开市。明星产品迎来新一轮涨价,这缘于新年各路投资商充足的现金进场。这一天,大益大马的成交价登上24000元一件。也是这一天,大益突然宣布对经销商实施大马等额补货。也就是说,对经销商和专营店,原来配多少货,这次再补多少。这样,至少6000件大马“从天而降”,大半又要回流芳村再分卖到珠三角,芳村批价每件瞬间跌去3000元。补货是普洱茶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潜规则”,一般成熟厂家并不使用。因为,普洱茶的同一批原料,往往是独一无二的,只能做成一批产品。补货,很有可能意味着原料已经不是同批。即使是相同,因为时间差隔,也难让市场相信。不是同批原料,等于自己作假。在2005年至2007年间,普洱茶第一波高潮。一些厂家卖断自己的热门单品后,后续又用其它原料“生产”出相同包装的产品投放市场,欺骗获取巨大非法收益。而这些品牌,大多已衰落,唯留江湖笑谈“那厂家自己做自己的B货,谁敢和他玩”。市场是一面镜子,即使你背对它,背影仍在。恶名,总能一直流传。2007年后,绝大多数厂家都会珍惜声誉,不再使用“补货”招数。而如今,大益凭借自己的江湖大哥地位,为所欲为经常采取“补货”方式。此前大多补常规产品,此次一反常态“补货”明星产品,个中缘由值得挖掘。有财经媒体透出的,只是冰山一角。在普洱茶市场细分为消费与投资、并由投资主导的转型过程中,“补货”给市场造成混乱认知,并在业界起到了“示范”作用——哪批产品卖得好,大家就赶紧“补货”。大益掌门人吴远之,长期混迹于资本市场与金融界,其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早已脱离传统的普洱茶品饮消费,被江湖称为普洱界最大庄家。从他开始,“补货”成为操纵普洱市场的工具之一。

“普洱茶市场现状和营销模式探讨”主题演讲在成都举行


“普洱茶市场现状和营销模式探讨”主题演讲在成都举行

11月5日,由天下茶友网、瑞荣号隐茶茶庄和成都宽和茶馆共同举办的“普洱茶市场现状和营销模式探讨”主题演讲在成都宽和茶馆举行。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顾问刘荻、香港瑞荣实业贸易公司总经理陈惠芬、四川省茶艺术研究会会长何修武、著名大树茶企代表瑞荣号川渝总代理代丹、天下茶友网创始人杨健等嘉宾和众多茶企、茶友和省内主流媒体参加了此次活动。

本次活动由天下茶友网创始人杨健主持,在简要介绍活动背景和主题后,进行主题演讲。会上,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顾问刘荻就普洱茶市场现状和营销模式探讨进行了深入、仔细地分析,他说,国内的普洱茶市场整体呈现为一个“乱”字,普洱茶山多,那块山火就打那块山的茶,加上部分商人的炒作,如马帮这种概念、普洱有降血脂、降血压功能、三年为茶、十年为参等等,使市场上普洱的价格虚高,普洱茶的品质让消费者失望。随着普洱茶品质提升和品牌发展,现在喝普洱茶的人越来越多,更多的人回归理性,静下心来慢慢品味普洱茶,使其市场朝良性发展。

演讲会场全景在谈到普洱茶树时,刘荻还就普洱大树茶与小树茶的区别进行了讲解。他说:大树茶的品种多数由野生种和地方特有品种转化而来,树形特征:树体高大,根系深,主干明显,分枝部位高,多数为自然生长状态,叶厚富革质,花大瓣多,种皮粗糙,世代借种子繁殖,由于树龄较大,抗性强,多数为晚生种,而且只能在特定地方环境状态下才能生长出她特有的品质。芽叶肥厚硕大,叶底油暗饱满;内含物丰富,特别是矿物质含量较高,香气高,汤质饱满,韵味重,山野气韵强,水浸出物高,茶汤饱满度和纯厚度高。而小树茶条形单薄,芽头偏小,叶色鲜绿,梗细叶薄,汤色清黄,涩比苦重,草青味重,汤质偏薄,叶底翠绿。

作为多年潜心研究普洱茶的刘荻而言,他认为普洱茶的发展正经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品质上乘,风味独特的普洱茶将赢得市场青睐。而对于绿茶大省的四川,四川茶发展的路在何方,刘荻这样说道:四川作为天府之国,人杰地灵,资源丰富,茶商企业众多,在国内绿茶中占据重要地位。四川茶要发展,必须抱团出击,整合品牌优势,茶企业联合专业策划团队打造高品质茶会,使更多茶友了解川茶,感受川茶。“今在天宽和茶馆举办的普洱茶品鉴会对于川茶来说是很好的推广渠道,经常开展这样的品鉴活动,相信川茶一定能走出四川,走向全国。”

老普洱茶的保存现状


老普洱茶的保存现状

了解老普洱茶的保存现状是鉴别老普洱茶的必要前提。

1949年中国人民革命胜利,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私营茶庄不复存在。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也改造成了社会主义劳动者。至此普洱茶的生产、贮藏、品饮暂时告一段落。甚至故宫保存的不少普洱茶也被打碎掺入其它茶种消费掉了。在以后的大约四十年里,只有少量的国营茶厂在生产少量普洱茶销往香港等地为国家换取物资、外汇。还有少量用粗老叶片制作的“边销茶”销往藏区等。中国大陆有一定的普洱茶仓储已近绝迹。由于普洱茶存新茶、喝老茶的传统,因此几十年后由于长期没有存茶,人们已经忘记了历史上还曾经有“普洱茶”这种东西。1993年当第一届中国普洱茶叶节在思茅举办时,普洱茶原产地的人们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什么事真正的普洱茶,对于台湾、香港人带来的老普洱茶感到困惑,最流行的一句话是“茶留了几年还可以喝吗?”甚至到了2000年后都还有茶厂用绿茶或者用绿茶拼晒青茶压制普洱茶。

当21世纪普洱茶逐渐为国人重新认识时,人们才发现那种要存储多年才饮用的“普洱茶”已经很难寻求到了。

由于历史的原因,现在保存下来的老普洱茶大约有一下几类:

第一类,香港为主的传统茶庄的存茶。由于普洱茶是贵旧不贵新,有存老茶卖的传统,因此香港等地的传统茶庄都有存茶的传统,而且在较长的存储实践中,香港的茶仓也总结了一些存储的经验,因此最多、最好的老普洱茶是在香港。当然要说明的是由于各茶庄的仓储方法有别,加之香港属于高温高湿的地区,香港存出来的老茶中也有相当比例的老茶有跑香霉变的问题,因此香港仓茶的老茶也要慎重选择。

第二类,从香港流到台湾、大陆等地的老茶。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台湾出现炒作紫砂壶热,同时也带动了普洱茶热,香港仓储的普洱茶开始大量流入台湾,2005年后由于大陆普洱茶热的出现,又有不少老普洱茶从香港、台湾流入大陆。影响普洱茶品质的三要素是原料、制作、存贮。存贮得当的香港仓中有不少品质好、沉香足的老茶,但老茶一但开仓后不注意保存,沉香会很快散去,一般称之为“跑香”。

一般而言出仓后的老茶如果保存不当,单片的茶饼随意摆放2个月后,沉香就会散失50%以上.成筒的如果随意摆放,沉香也会明显下降。因此从香港流到台湾、大陆的老茶中,有相当数量的会出现甜滑足但沉香不足。

第三类,历史上销到西藏、内蒙等牧区没饮完而保存下来的老茶。这些茶一般会有两个不足,一是原料多为粗老叶,会使汤质滑润感不足,汤薄;二是多为自然存放,跑香较严重。但这类茶有一个优点是存放地方气候干燥,不易受潮,与同样存放在广东、港台地区的自然存放的茶相比这类茶的香气、品质会更好一些,尤其这类茶中有一些用正常茶菁压制而不用粗老叶压制的茶品质会较好。但这类老茶的数量不多。

第四类,普洱茶的生产、销售企业保存下来的茶样。这些茶样如果放在样品室,长年的跑香和光氧化会使这类茶缺乏沉香而且会有严重的光氧化味,有的书中称为“日光臭”。如果存放在专门的仓库会比较好,这类茶的数量不多。

第五类,普洱茶的生产、销售企业未售出的库存。这种库存的茶由于是自然存放一般会沉香不足。如果仓库湿度大还会有霉味或湿仓味。如果仓库防潮做得好,会有一些比较好的茶。

第六类,普洱茶生产企业当年挑拣出来的粗叶、碎茶,放置库房多年,有的被找到后翻压成了老茶饼。这类茶一般都会香气严重不足,而且很多受过潮。

第七类,山区茶农当年制作后没售出而又没扔掉的晒青毛茶,有人零星收拢后翻压成紧压茶或作为老散茶销售。这类茶跑香和易酶便是通病。

第八类,广东仓储茶。广东仓储的茶大体可以分三类:控制型干仓、自然仓、人为湿仓。广东虽有存茶传统,但大量存茶是近十年的事,广东的人为控制湿度的干仓应该可以存出好茶,但目前这种仓数量不多且存茶时间还不长。自然仓是广东最多的存茶方式,由于广东属于高温高湿地区,自然存放的茶叶跑香是通病,如果存放地方湿度过大还会受潮发酵。如果存放地相对干燥则会有比较好的茶。广东仓储中前些年有湿仓存法,就是用认为增加温度湿度方法让茶加速变化,虽然近年来湿仓存法已被普遍认为是不好的存放方法,湿仓味也被普遍拒绝,但用湿仓法存留下来的茶已有很多,其中还有不少是轻度入湿仓后拿出来退仓的茶。

第九类,人为做旧的“老茶”。一般用轻度发酵加湿仓存放的方法可以让茶的变化速度加快2至3倍。

普洱春茶上市 该如何面对茶叶市场价格沉浮?


普洱春茶上市该如何面对茶叶市场价格沉浮?

“普洱气候比较好,春茶往往都比外省其他产茶地更早上市。”普洱市天下普洱茶国有限公司总经理包忠华告诉记者,今年3月上旬,普洱一些茶山的茶就已经开摘,与外省相比要提早10多天。不过,今年“明前茶”的价格较去年有所回落。

“清明之前采摘的茶,被称为‘明前茶’。”居奇老茶坊经理赵勇说,清明节前采摘的茶叶质量好、产量少、价格高,一般都是高档名优茶。清明之后、谷雨之前采摘上市的称“雨前茶”,一般都作为中档名优茶进行销售。“‘明前茶’因其品质优良,常常是作为茶中珍品。”赵勇说,因为价格高,“明前茶”主要还是被加工成礼品茶销售,但受政策和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礼品茶的销量和价格下降幅度较大。

根据云南省农业厅的数据,2014年,一公斤普洱茶的平均单价达到88.6元,然而今年春茶行情与去年相比,名优绿茶的下降幅度在10%左右,高档茶的跌幅较大,比如易武茶,去年每公斤的售价在1600元到1800元左右,今年每斤的售价大概在1000到1200元左右。去年每公斤700多元的普洱景迈山茶,现在每公斤的价格大概跌了100元左右。

茶价回落各方反映淡然

专家:茶价理性回归良性发展的必经过程

茶商:本地茶商批量进货外地茶商等待“抄底”

茶农:茶价低但产量增可以走量方式补差额

位于茶城大道一家茶室的销售经理告诉记者,今年春茶价格趋冷,其实茶商们并不感到意外。事实上,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受持续低迷的市场大环境影响,虽然茶叶价格看涨,但其销售已开始显现疲软,市场上茶商的库存压力都很大,再加上今年春茶受天气影响,很多地方的产量应该都在增加,供给增多而相应的需求没有跟上来,春茶价格肯定会受到影响。

“此次茶叶价格较之去年有所回落,是在宏观经济形势大背景下的正常变动。”普洱市天下普洱茶国有限公司总经理包忠华对记者说,这是一种价格趋于理性回归的现象。茶叶与石油一样,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在不同时点,受不同因素影响会处于上升或下滑周期,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两个周期间循环往复。2013和2014年,在国内茶叶市场持续低迷的大背景下,云南茶市场上的滇红和普洱的价格却持续走高,普洱市场上茶叶产量大幅增加并稳定地进入市场销售,产品的需求趋向于饱和,处于上升周期的峰点,一些市场上的炒作、投机行为的出现,使得进入市场生产方的厂商增多,生产量扩增,导致茶叶产品供过于求,经过两年的积累,今年茶叶市场必然就会出现茶叶销量和利润锐减,产品价格下降的情况。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当一种产品进入下滑周期,行业内会淘汰一部分生产厂商,使得供求关系回到上升周期的平衡点,开始新一轮的产品上升周期。所以说,今年春茶价格回落只是一个茶叶市场保持良性发展的必经过程,茶企、茶农和消费者应对此保持清醒,理性看待市场的正常调整。

在茶叶销售市场,记者了解到,今年向茶农批量购买茶叶的商家多为本地茶商,而之前经常大批量进货的外地茶商目前大多以购买茶样为主,部分下游经销商和收藏家则抱着“抄底”的心态在观望。

“往年春茶尤其是明前茶上市时,价格通常都会有10%到20%的上涨,而且茶还没开摘就有茶商来茶地等着要货。”思茅区南屏镇曼连村刀官寨茶农普红梅告诉记者,今年家里茶叶产量相较去年有所提高,但茶叶价格却下跌了,加上人工成本又上涨,普红梅希望,能通过“走量”的方式把跌价的那部分差额补回来。

如何面对茶叶市场沉浮权威人士称:品质依旧是王道茶企还需用心“做茶”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尽管今年的春茶市场不如前两年那样“红火”,但大部分的茶叶经销商还是对本地茶叶市场前景保持乐观的态度。

“虽然今年春茶价格走低,但是一些品质较好的茶叶价格与去年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变动。”普洱市天下普洱茶国有限公司总经理包忠华说,这说明现在的茶叶消费已经是品质至上的消费,只要是真正品质好的茶叶,价格受大环境影响的可能性还是很小,经销商只要在茶叶品质上下功夫就一定可以扭转颓势。此外,随着消费者健康、生态意识的不断增强,其对于茶饮的健康、保健属性会更加的关注。我市的茶叶氨基酸和茶多酚等含量都比较高,在北方城市有着较高的认可度和美誉度,有着很好的消费基础,随着宣传推广的进一步深入,相信在需求量上还会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包忠华认为,处于理性回归的市场才能逐渐淘汰掉那些因为投机、炒作而产生的泡沫。他同时建议,在价格回落期,真正用心于制造优秀产品的茶叶企业不能抱着“抄底”的态度观望市场,而应根据企业生产计划按时购买优质原料投产。

“对于春茶的推广,可以通过茶叶产地自驾游、‘斗春茶’活动等方式进行。”居奇老茶坛经理赵勇认为,通过文化与传统产业的结合增加产品附加价值,不仅可以提升产品价格,还有利于传统茶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此外,在产品包装上创造新意,开发适合大众消费的简包茶叶等,这也是有效应对市场低迷的方法之一。

从茶市20年看济南普洱茶市场


从茶市20年看济南普洱茶市场

今年是济南第一茶市成立20周年,也是我个人从事普洱茶生意的第13个年头,有人说20年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从出生到成年,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从起步到成熟,而对于普洱茶来说,20年则更多地意味着时光的沉淀。

第一茶市的20年,也是济南普洱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我在第一茶市的这些年,应该说经历了普洱茶的辉煌,也见证了普洱茶的低谷。我个人认为任何人要想在北方地区销售或经营普洱茶,第一茶市这几年的普洱市场变化可以作为最重要的样本参考。

首先,普洱茶并非北方茶叶市场的传统畅销茶品。最初的北方市场是茉莉花茶和绿茶的天下。2001年5月25日,伴随着济南首届茶博会的召开,北方地区的茶叶门类也逐步扩展,普洱茶也逐渐的来到了北方市场。05年-07年,北方普洱茶迎来了一波持续的升温,不但经营普洱茶的商户增多,而且出现了普洱茶的专营店和品牌直营店,除了了解和认识普洱茶的人越来越多以外,还出现了专门的普洱茶收藏爱好者。08年济南的第四届国际茶博览会上,云南的马帮带着浓郁的普洱茶的气息,走在泉城的街道上。昭示着那是一个普洱茶的时代。大热之后是集体的回落,08年以后,经历了一次洗牌式的回落。普洱茶滞销,北方普洱茶市场进入了寒冰期。

2008年以后,普洱茶开始从低谷慢慢复苏,随着整个经济形势的向好。普洱茶也开始逐渐走热,一大批品牌化、现代化程度很高的企业成为这个行业中的中坚力量。从济南市场来看从09年到14年普洱茶品牌激增加2倍以上。资本市场的活跃也是最近几年普洱茶市场的显著特点,名山茶、古树茶、老茶成为资本追逐的对象。

品牌化程度的增加,不但使消费者购买的茶品有了严格的质量保障,还使得整个普洱茶产业处在良性发展的道路上。无论是大益严控经销商炒货屯茶,还是帮助经销商培育消费者的凤凰计划,都影响着整个产业的价值取向。而且不但是像大益、下关、中茶这样的老企业在蜕变成长,一批包括雨林、润元昌、祥源、津乔等在内的新生代普洱茶企业也在迅速的崛起。这些企业也都在济南市场生根发芽。

随着济南普洱茶热的兴起,相关的普洱茶市场推广活动更是方兴未艾。因为普洱茶独特的口感变化特点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形形色色的茶会活动在近几年里逐年增加。以济南第一茶市中心,以济南茶叶集团、济南市茶叶行业协会、茶协普洱茶分会为基础,组织了大量的老茶会、老友会等各种形式的普洱茶茶事活动。以我所在的茶协普洱茶分会为例,去年就组织了10多场普洱茶相关的主题活动。丰富多彩的茶会不仅推广和传承了传统的饮茶文化,促进了普洱茶的传播,更为普洱茶市场培育了一大批普洱茶爱好者。这些爱好者以品茶论道,甄别老茶、山头、分享品饮心得为雅趣。这些爱好者成为近几年济南普洱茶圈子里的一大文化现象。

这几年的普洱茶市场有这样一种说法,“普洱茶生在云南,写在台湾,喝在广东,藏在东莞,发展在北方”。这说明大家对于北方地区的普洱茶消费市场的看重,而北方地区的普洱茶市场的变化,又以济南市场为标杆。这20年济南普洱茶市场的变化,可以说是整个北方地区普洱茶发展的缩影。

时值济南第一茶市成立20周年,祝市场蒸蒸日上、屹立江北。

普洱茶沉寂之后再升温


普洱茶沉寂之后再升温

经过前几年的暴跌后,去年开始,普洱茶市场开始出现回暖态势。有调查显示,去年开始,优质的普洱茶平均价格上涨约20%,普通的普洱茶也上涨了一成。今年五月份省城的一次茶叶展会上,普洱茶占据了多数显眼位置,种种迹象是否意味着又一轮“炒茶热”来了?升温先升价格业内人士认为,由于人工、运输成本等上涨,目前市场上优质的普洱茶平均价格上涨约20%,普通的普洱茶今年的价格较去年也上涨了一成。对于今年普洱茶价格上涨,茶商们给出了不同解释,大多数人认为云南干旱、产量减少是其主要原因。对于普洱茶价格上涨,该负责人还表示,“除了云南干旱、产量减少外,今年人工、交通等方面成本提高,也导致普洱价格上扬。”从目前的行情来看,普洱茶的价格还是稳中有升,像之前疯狂炒茶的现象并不会出现,不会有太多的泡沫,现在的价格波动在市场正常的调节范围内。有人则认为,高端普洱茶价格上涨除了受天气、交通等影响,还因为其本身具备收藏价值。普洱茶不同于一般的茶品,它可以长时间贮存,可作为收藏品,越陈越值钱,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不仅有消费需求,还有投资需求。因此,高端产品易涨难跌,需求旺盛,价格必然会跟着上涨。但就目前来看,普洱茶的价格还是稳中有升,并不存在太多的泡沫。一位长期做普洱茶的经销商表示,茶客们不用过度担心,像2006年疯狂炒茶那样的现象不会再出现,现在的价格波动在市场正常调节范围内。由此可以看出,高端普洱茶价格上涨并非偶然现象,茶的价格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地区、产量、品种、茶叶质量、成本等等。避免再次过分炒作在茶叶市场,有人说,商品在市场上不仅看价格的高低,还要看商品的品质。如果有投资价值,还要看前景和升值空间等等,只要消费者源源不断地接受,就证明是行得通的。价格的暂时起落只是说明某一个单品在短期内价值与价格方面需要调整,需要重新找到平衡点。如今,普洱茶产业已经是云南又一个绿色经济增长点,全省茶农受益颇多。好的产业需要政府的大力推介和支持。特别是普洱茶行业面对几年来市场低迷的现状,加快市场转型和规范市场行为,避免普洱茶市场像股市一样,全靠题材和炒作。过度炒作只会害了普洱茶,甚至整个产业。2007年普洱茶价格暴跌除了此前价格虚高的原因外,还缘于广州市场大量出货。广州市场大量出货,是因为大多数普洱茶并未进入消费市场,而是在炒家和藏家手中倒来倒去,变成了资本游戏。多年积累已有十几万吨,这些货终究要释放出来,加之大量资金流向股市,自然导致价格下跌。茶商们反映,2007年,全国各地参与到“炒茶大军”中的庄家、散户多达数百万人;每到收茶季节,勐海县城每天至少不下万名茶商涌入,加上在这个热潮之中被忽悠进来的普洱茶消费人群,与整个产业相关的人多达三千万。这是一个几年之中呈几何级增长的、极为可观的数字。炒茶者为的是逐利,喝茶者或为“健康概念”或为“风雅追求”,大致都可以归入中国富人之列。经历2007年的风波后,大多数茶商表示,2011年的普洱茶以及今后的普洱茶不会像2007年那样疯狂了,毕竟经历市场洗礼后,大家开始回归理性。普洱茶经销商告诉记者,2007年,老班章的古树茶曾经卖到2700元一公斤。由于村民都是卖鲜茶,村民手里没有囤积茶叶,所以茶叶价格暴跌时,村民手中的茶叶基本卖完了,那次茶价暴跌损失最惨的是茶商和茶厂。目前市场相对理性普洱茶在经历了2007年的大起大落后,对于整个茶产业来说,虽然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但是同时也给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的普洱茶敲响了警钟,如果换来了整个普洱茶产业的健康发展,反过来是件好事情。有茶商表示,这些都是2007年普洱茶在阴影下带来的变化和深刻反思,这对于即将上市的普洱茶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希望普洱茶2007年的那个冬天从此走远。

普洱茶投资市场的兴起,是否会推动价格的新一轮暴涨?银行人士说,相比银行普通理财产品,普洱茶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会相对高一些,这类产品的出现,不会引起普洱茶市场价格的大起大落。因为,从银行方面来说,在选择的时候会严格把关茶企品牌知名度、产品价格合理性等因素,不会介入茶叶价格的炒作;从茶企而言,他们主要是希望借助银行渠道,普及普洱茶、扩大普洱茶产品市场影响面。现在普洱茶还是以品饮为主、收藏为辅。目前,主要是投资者适当收藏,与2007年的商家恶意炒作,完全不同。不过,业内人士提醒,普洱茶投资需谨慎。他们认为,股市低迷令很多热钱没有去处,所以很多人会选择投资茶叶。普洱茶的收藏价值已经被很多人所认可,所以,普洱茶理财产品的出现是一种合理现象。不过,普洱茶投资需谨慎,投资者需量力而为,注意市场风险。几年前普洱茶大起大落的经验教训需引以为戒,要理性投资,避免哄抬价格再度引发市场泡沫,出现价格破裂。

中国茶叶深加工现状 2020年茶叶价格 普洱茶仓贮陈化


20191219茶界新闻一览!

1、茶园面积全球第一,但平均单产倒数第一!刘仲华院士谈深加工

目前,很多茶园仅仅是采摘春茶,夏秋茶的利用率相对较低。早春茶为高档茶,内销茶,占20-25%;晚春茶为大宗茶、出口茶,占20-25%;夏秋茶为乌龙茶、黑茶、出口茶,占50+%,但存在利用率低、弃采严重的问题。

今天,中国茶产业全部累积起来有6000亿产值。其中,农业产值占2197亿,农业产值进一步扩大有难度。如何通过二产、三产发展,尤其是通过深加工高效利用夏秋茶资源将是拉动中国茶产业持续增长,将是茶产业未来发展的想象力所在!

2、世界银行预测2020年茶叶价格将有所回升

根据世界银行(WorldBank)的预测,饮料价格指数(BeveragePriceIndex)在2019年下降5%之后,预计2020年将上升2%。世界银行在11月将饮料价格的经济预测进行了上调,并预测下降趋势将在2020年稳定下来。

过去两年来,用于制造饮料的商品(包括茶、可可和咖啡)价格呈螺旋式下降,这种趋势使零售商从中获利,但对原产地的生产商构成了巨大压力。咖啡和茶的生产过剩加剧了主要市场(包括欧盟、中国、俄罗斯和中东)需求减少的影响。

3、Choice的报告展现了澳大利亚茶叶趋势

一份对澳大利亚超市茶叶品牌排名的研究调查报告展示了对全球茶叶商品化发展的趋势,促进了茶叶袋的受欢迎程度,并证明了技术在日常用品进行实用性比较中的力量。

4、T20峰会2019年终巨献茶界风云

第二届中国茶产业T20峰会暨中国茶产业创新模式高峰论坛将于2019年12月21-22日在福建省安溪县召开,让世界共享好茶,让世界认识安溪。

秉承做强中国茶的初心和雄心,2018年,中国茶产业联盟一届三次常务理事会议决定,借鉴G20高端对话模式,创建周期性茶产业高端对话平台"T20(TheBest20ofChinaTeaIndustry)。中国茶产业T20峰会在政府部门、行业社团、科研单位与龙头企业之间建立了沟通桥梁和对话机制,将在引领技术创新、推进品牌建设、带动茶农富裕、促进六茶共舞与三产融合等方面助推中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5、第六届中国普洱茶(仓储)产业发展论坛圆满举办!

第六届中国普洱茶(仓储)产业发展论坛上,嘉宾们着眼普洱茶仓储,围绕中期茶的品饮价值,延伸探讨产品的形态及消费场景、消费方式的演变和创新,让普洱茶实现真正的价值消费,成为真正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毫无疑问,这将对整个普洱茶产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普洱茶产业也将逐步形成更完善、更细分的产业链!

6、第八届贵州茶业经济年会将于12月20日在贵阳举行

第八届贵州茶业经济年会暨"干净黔茶·全球共享"主题论坛定于2019年12月20日-21日在贵阳召开。本届年会将以"干净黔茶·全球共享"作为核心诉求,以全球化的思维,产业融合发展等宏大叙事下的黔茶产业发展的诸多机遇作为核心话题展开分享交流。

7、2019普洱茶仓贮陈化与卫生安全学术研讨会召开

12月15日,2019普洱茶仓贮陈化与卫生安全学术研讨会在华南农大召开。会议聚焦仓贮陈化与卫生安全这两大对普洱茶产业发展至关重要的核心环节,汇聚了普洱茶科研院校与生产一线的智慧之声,多重视角展现的普洱茶领域最新的科研与实践成果。

8、2019深圳秋季茶博会圆满落幕

12月16日,为期五天的2019中国(深圳)国际秋季茶叶博览会在深圳会展中心圆满落幕!本届茶博会是历年来规模最大、参展商数量最多的一届。其展览面积高达10万㎡,设置国际标准展位4700个,吸引了海内外1800余家龙头品牌企业前来参展。

全球茗茶云集深圳,茶界大咖思维碰撞。来着全国的茶企、茶人、茶友相聚深圳,品茗茶、赏名器、斗茶艺、探未来,共享这场因茶相会的茶界盛事。展现出了一流专业展会的强劲之势,展示、展销表现出色,交易更为火爆。展会上,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的100余家优质专业采购商团体在现场洽谈、签订合作,推动茶产业经济的发展。

9、两岸茶界,一味同心,两岸茶人高峰对话举行

两岸茶界,一味同心。12月19日,两岸茶人高峰对话将在天福"唐山过台湾"石雕园松茗屋举行。福州市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陈承茂,茶道杂志社社长、总编辑郑光生以及天福集团创始人、总裁李瑞河,台湾中华茶文化学会创会理事长范增平将围坐一堂,烹茶对话。

10、"润思祁红"2019中国(安徽)大学生茶文化节

此次茶文化节是由一群安徽大学爱茶学子举办的茶事活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包含了茶文化相关的表演、团队知识竞赛、个人知识竞赛、斗茶、茶艺交流、下午茶等多种深受当今大学生喜爱的形式。开场方式独具一格,以学生快闪拉开了本次茶文化节的序幕。茶行业、企业的专家们将自己的茶文化与品牌故事分享给学生们,学生们受益匪浅的同时对专家提出许多问题,所涉内容广泛,让专家们应接不暇。

茶叶行情回顾2011年的君山银针最新价格


由于君山银针的产量一直不是很高,并且今年君山银针的产量还在持续的下降,所以可能君山银针的价格就有大幅度的涨幅的。那么你们想知道君山银针茶的涨幅是多少吗?和小编一起去看看2011年君山银针最新价格行情,希望大家在看到这些之后你们再去购买。

其实在整个君山岛上,那五百亩左右的茶园里面。君山银山茶的产量每年也就只有三千公斤左右。要说到顶级的君山银针茶,那么产量也就更少了,好像只有四百多公斤吧!并且由于2011年特别的冷,所以产量受寒冷天气影响,今年产量将减产30%至40%。此外,“去年采摘一公斤鲜叶280元涨到了今年440元,由于制作一公斤茶叶要用到四公斤的新鲜叶子,光是成本就增加了57%”。2011年的价格是要比去年的价格还要上涨了,35%左右到,就这样,成本是增加了,但是产量却减少了,所以金山银针在下半年的价格很有可能还会持续上涨。

2011年新茶黄茶精品君山银针茶叶价格:50元/100克;正宗君山银针特级银针毛尖雀舌的价格是:98元/250克;白毫银针茶叶君山银针的价格是:1.8元/3克

以上就是全部的关于君山银针2011年的报价了。由于它的制作工艺比较特殊,所以有有些牌子的君山银针价格是比较高的。但是大家应该明白一点,一分钱一分货不是没有道理的。小编希望大家在购买君山银针的时候能够做到理智,不要冲动消费,不要盲目消费。

君山银针的外形你喝过君山银针吗?

茶叶常见问题汇总茗茶

各类茶叶的品质特点

茶叶行情回顾2013年君山银针茶的价格分享


你们知道吗,其实君山银针是属于黄茶的,不过在后来,人们从君山银针中给衍生出了绿茶的一些品种。但是这几种茶的原料都是几乎相同的,只是在制作工艺上稍有不同。并且他们的价格也是不一样的哦,和小编去看看吧!

一、2013新春茶湖南特产君山银针的价格:368.00元。特级的君山银针,是产于岳阳的,其采制于春季。此外,茶芽的采摘是还有个九不采的规定的,也就是“雨天不采、风伤不采、开口不采、发紫不采以及空心不采、弯曲不采和虫伤不采”。而且叶片的长短、宽窄以及厚薄都是以毫米去计算的呢,一斤银针茶是需要十万五千个茶芽的哦。

二、2013春茶君山银针黄茶的价格:298.00元。君山银针其实是中国的十大名茶之一,是有绿茶型以及黄茶型这两种的。此款产品是黄茶型的银针,它是由单一的茶芽再经特殊的工艺精制而成的,外形是十分的匀直且整齐的,在冲泡后的茶香是扑鼻的,十分的沁人心脾。待茶汤入口,是甘醇鲜爽的,回味无穷。

三、2013年特级明前君山银针茶叶的价格:108.00元。一级银针茶,此款银针茶既不属于绿茶也不属于黄茶,而是属于少有的白茶。银针茶的外形紧实而挺直,白毫显露,碧绿鲜嫩,香气高爽形如银针,冲泡后,汤色浅黄,叶底嫩黄明亮,滋味甘醇。

其实制作工艺以及原料的选择都是会影响到最后的价格的呢!小编希望大家能够好好的了解下有关茶叶的知识,以及茶叶的价格的相关知识的呢!希望大家都能够爱上喝茶,并且是通过喝茶能够拥有一个使你们感到满意的身体状态哦!

普洱茶20年记忆之“班章大白菜”


普洱茶20年记忆之“班章大白菜”大滇说茶,1001夜,班章大白菜,无疑在普洱茶历史上相当辉煌。但同时,也带有若干迷局。

第一、班章大白菜到底是哪一年的呢?

有说法是2000-2003年都生产过,又有说法是2003版才是真正的班章料。还有说法,只有2003版才有大白菜。真实的年份大滇就不去考证了。毕竟,这些需要品牌拥有者去做说明。

第二、大白菜到底是否用的班章料?

我相信很多茶友更关心这个。班章、新班章、老班章或者班章村委会的其他原料大不相同。然后,若说到布朗山的料,范围就更大了。在若干做茶人之间,其实不断有人提出疑问,到底白菜是不是班章料,大滇不发表意见,仅仅如实描述这些质疑的合理性。就我曾喝过的大白菜而言,我感觉出了浓浓的布朗味,但若说班章,我也还是有些迟疑的。

这些,仅仅是个人主观感受,不足为凭。真正有力量的是:事实和逻辑。

我们首先假定白菜是在2000-2004年间生产,这个范围极大了,然后,勐海茶厂在这个时间基本处于颓势。这是时代背景。直到2004年被博闻科技收购,2005年改制重新恢复生产。大家可以注意到,当时的茶厂主要骨干出走,厂长阮殿蓉创建了云南六大茶山茶业有限公司;骨干之一张建丽创立了兴海茶厂;骨干之一王霞创立了思茅王霞茶业有限公司;骨干之一董国艳创立了国艳茶厂……还有若干,勐海茶厂的员工创立了各种茶厂,以及各种品牌。

大白菜在此背景下出现,应该说,成本不是很高的。我们注意到,大白菜这个标志,是有机食品标志,而这个有机标志的获得,则必须针对有机茶园。而有机茶园,勐海茶厂就两个地方,一个是巴达基地,一个是布朗山基地。如果勐海茶厂不是乱来的话,那么大白菜的茶应该来自勐海茶厂布朗山基地。

布朗山基地和巴达基地类似,都是这样的结构。大面积万亩茶园,台地茶。所以,要说清楚大白菜,就得来了解勐海茶厂布朗山基地的缘起。

有着“绿海明珠”之称的布朗山茶场建于勐海最大的用材林场——布朗山林场内,西邻著名旅游景区打洛。茶园周围数十公里均为材林以及阔叶林区,属典型的生态茶园。场内林茶交错,溪流竞语,可与桃源相媲美。现有丰产茶园万余亩,所产之茶毫多体壮且无污染,是“大益”普洱茶品质的强力保证。布朗山茶叶特点:回甘快、生津强,汤色桔黄透亮,香气奇特,有梅子香、花蜜香、兰香,是很多中外客商以及普洱茶喜好者求之不得的收藏佳品。

以上描述来做勐海茶厂官方网站。然后看历史,2008年的资料:勐海茶厂于1988年投资600多万元开始建设布朗山茶叶基地,计划种植茶树一万亩,实种3502亩,其前身是解放军某部的放牛场。现基地茶农有165户647人,大都从澜沧、墨江及昭通大关等地迁移而来。勐海茶厂在布朗山基地建有一分厂,年可产名优成品茶45吨,普通成品茶40吨,06年曾出过有机班章饼,也是来自这一茶园。所以,由此推断,老班章寨子的茶迄今为主也没有通过有机认证。因为没有人去认证。而大益布朗山基地,曾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和有机认证,因此,有资格挂上有机茶,即大白菜标志的茶,应该是来自布朗山基地。

根据这个推断,大白菜应该不属于老班章,不属于新班章,严格来说,不属于班章茶。准确地说,是属于布朗山纯料茶。茶树历史有多久?1988到2003,最多15年左右的茶树。大益布朗山基地靠近班章村委会,准确来说是相邻,我屡次穿过大益布朗山基地,进入新班章,然后,由新班章去老班章。确实,基地茶树长势喜人。以我的眼光来看,这些茶有着不逊于章家三队的口感,而外观更漂亮,口感也很出色。我也曾高价求得一部分基地毛茶试喝,其口感不逊于若干大树茶。

但这里,毕竟还不是班章。有机认证——布朗山基地——大白菜的产生,很自然的逻辑。

如果非要往班章身上靠,那么,第一点,布朗山基地靠近班章村委会,这一点没有问题,距离新班章大约七八公里;第二点,茶是去班章地区收了,但是用了有机标志。但我个人觉得在改制前,国企似乎不会这样做。自己基地的茶都卖不完,还去其他地方收。

如果有机认证即大白菜是真的,那么,茶必须是来自布朗山基地;如果茶不是来自布朗山基地,那么,就不应该打大白菜标志。

从逻辑的角度来看,打了大白菜标志后的结果,必须肯定来自布朗山基地。当时布朗山其他地方并没有有机认证。大家会看到大白菜上甚至都有认证编号,大益对于有机认证的标志使用还是很严肃的。

我记得09年901的巴达有机茶,给过我一个意外。大益官方迄今为止,也没有用厂家名义做过班章有机茶。只做过巴达有机茶,这也说明了目前茶厂经营日趋规范化,有机茶标志不敢随意使用。

最新的认证结果:布朗山基地2263亩,毛茶产量158.4吨。

大家可以计算下:产70公斤左右,春茶:夏茶:秋茶各占4:2:4,亩产春茶30公斤左右。

考证这些无聊的历史,只是多些茶余饭后聊天的话题而已。关键是茶好喝,好喝就行。大滇说茶,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六大普洱茶山的三次沉浮


六大普洱茶山的三次沉浮

这几年,六大普洱茶山重新找到了方向。在经历过几次沉浮之后,靠本身的茶品质重新站上了普洱茶的新舞台。

从明末清初到现在的300年间,六大普洱茶山随着时代的变迁共经历了三次大的起落。

第一次衰落:清朝中后期,清政府不断加重农民的负担,使农民不堪重负,茶农的经济利益因此受到了很大的损害,茶商也无利可图,许多茶商和马帮只好另走他途,茶农们纷纷丢弃茶园另谋生路,六大茶山的茶叶产量逐年下降。到了清朝末年,由于地方混乱,盗匪蜂起,交通阻塞,商旅畏途,茶叶经营无销路,制茶商号纷纷倒闭,过去那种茶商云集、马帮络绎不绝的景象已经不复存在,六大茶山的茶叶贸易也一蹶不振。

第二次衰落:到了民国二年(1913年),内地的汉族商人又逐渐进入茶山购买茶叶运至越南的莱州销售,运输全靠马帮和牛帮,牛帮运送一次需要一个月的时间。随着茶叶销量的逐年增加,六大茶山才慢慢开始复苏,过去的一些茶号又开始恢复了茶叶加工。在倚邦,除了过去已经有的庆丰号、庆丰益号、元昌号、恒盛号等老茶庄外,又新增加了园信公号、惠民茶庄、升义祥号、鸿昌号等茶庄。但是,老茶园没有完全得到恢复,茶号虽多,但产量有限,每年只有两千担左右,茶号之间相互抢购毛茶,一些茶农为了眼前利益,乘机制造了部分假茶,被买方发现,名茶倒了牌子,销路再次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这是六大茶山第二次衰落的主要原因之一。

六大茶山的“普洱茶”第二次兴起后,产品主要是运到越南的莱州进行销售。当时越南被法国占领,法国人看到中国的“普洱茶”在越南很受欢迎,唯恐市场被中国人控制,便任意加重了“普洱茶”的进口关税,引起了中国茶商的抗议。随之,法国人即下令禁止中国的“普洱茶”在越南销售,并强迫中国商人将运到越南的“普洱茶”全部原路运回。中国商人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只好私下与当地华侨商人协商,勉强将茶叶收下,仅收取了一点返回的旅费。茶商回国后,马帮和牛帮的主人又来追讨运费,茶商们只好变卖家产还债,茶号再次纷纷倒闭,茶市一派萧条。至此,六大茶山出现了大萧条。这就是六大茶山“普洱茶”第二次衰落的主要原因之二。

在六大茶山“普洱茶”第二次兴旺的同时,勐海茶区的茶叶贸易也处在热火朝天之中,其产品主要是通过缅甸销往印度、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国内的四川、西藏等地。二战期间,国内局势不稳,道路运输困难,极大制约了茶叶的销售。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日本占领了缅甸,勐海茶区的外销通道被堵死,刚刚建成的佛海茶厂不得不忍痛撤离,私人茶庄多数也倒闭。

从民国二年到民国二十四年,六大茶山的第二次兴起走过了二十余个春秋,最后还是在时局和天灾人祸的影响下,再次走入其生命的低谷。

第三次衰落:1949年以后,内战结束,国内形势趋于平稳,各级政府对恢复老茶园,促进茶叶生产十分重视,多次召开专门会议进行研究,从1952年开始,茶叶生产开始再次复苏,一些老茶庄又开始了“普洱茶”的加工。到了1953年,全国进行了工商业改造,私营茶庄实行了公私合营的运行体制。由于受到国家计划经济的控制,茶叶被列为统购统销的商品,六大茶山和勐海茶区所生产的“普洱茶”由政府统一收购,并按照上级的计划和指令进行调拨和销售。私营茶庄的茶叶只能零售,不得批发。1955年农村实行合作社,1956年底至1957年农村纷纷成立了人民公社,六大茶山的私人茶庄被彻底解散,随之而来的是遍及所有产茶区的国营茶叶收购站、初制所。1958年,茶区所有的茶叶几乎都是用来制作绿茶和红茶,主要供应国内市场,部分红茶也出口前苏联和东欧国家,传统工艺加工的“普洱茶”已经很少有人问津。60年代中期,中国开始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传统的“普洱茶”加工工艺被放弃了,对“普洱茶”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停止了,六大茶山的古茶园大多数被荒废,靠近村寨的老茶园被进行改造,按照规定的标高进行砍伐,使之符合新式茶园的高度,六大茶山的生态茶产量在逐年下降。

为了提高茶叶的产量,保障市场的需要,从1964年开始,西双版纳开始种植高密度的新式茶园。1975年,西双版纳又开发了一大批新式茶园。到1982年,全州的新式茶园已经达到了32000亩。由于新式茶园产量高,老茶园的生态茶产量低,所以老茶园慢慢的也就无人过问了。到目前为止,在六大茶山范围内,仍有老茶园16000余亩,新式茶园8000余亩,仅勐腊县的易武、象明、曼腊就有老茶园13873亩,新茶园6100余亩。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后期,六大茶山古茶园在休眠了30多个春秋以后,再次焕发出了它独有的光彩。如今的六大茶山是家家采茶,户户卖茶,茶商络绎不绝,茶叶成了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选自李少白的新浪博客: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回顾07年市场沉浮,再观今朝普洱茶之现状》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普洱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