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白茶春茶】

云南昌宁县春茶生产实现“七增”

今年昌宁县茶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了茶叶生产工作会议,明确了任务目标和生产措施。县茶叶产业领导小组、县农业局、县茶办、县茶叶站和相关部门,责任挂钩到片区、地块,技术服务到村组、农户,克服连续数月干旱的不利影响,春茶生产实现了“七增”。

截至2013年4月10日,全县完成毛茶总产165.8万公斤,比上年同期增24.72万公斤,增幅17.52%;

实现茶叶农业总产值6205.2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1816.55万元,增幅41.39%;

鲜叶综合平均价8.98元/公斤,比上年同期增1.68元,增幅22.96%;

总销售量152.45万公斤,比上年同期增24.77万公斤,增幅63.85%;

总销售值1670.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667.9万元,增幅19.4%;

销售均价42.22元/公斤,比上年同期增10.15元,增幅31.65%;

精制茶产量15.54万公斤,产值845.3万元,同比分别增167.93%、131.78%。

精选阅读

云南昌宁县茶叶专业合作社继续健康发展


云南昌宁县茶叶专业合作社继续健康发展

近几年来,昌宁县坚持“政策扶持,科技支撑,试点带动”,积极引领以茶叶专业合作社为主的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有效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加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了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水平,促使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昌宁辖区东部及中部约为70%的温凉山区、半山区适宜种植茶,投采茶园面积14.4万亩,无性系良种有机生态茶园6.72万亩,经认定的无公害茶园有4.2万亩、有机茶园0.33万亩、绿色食品茶园1.6万亩,其中以温泉、田园、漭水、翁堵、勐统、大田坝、鸡飞、更戛为主产乡镇,面积最大的温泉乡茶园面积达41663亩,田园镇茶园面积达32412亩,漭水镇茶园面积26348亩。

茶叶合作社发展初期,该县把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基础工作来抓,加大宣传力度,出台了相关文件,明确了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标准,业务部门在组织、规划、指导、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体责任和全县各级各部门对发展及指导服务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职责及任务。从2008年开始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和扶持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并形成常态。选取内部管理制度健全且运作规范的合作社作为典型,以点带面,促进全县合作社的发展。县供销合作社等业务主管部门对合作社建前、建中、建后进行全程指导服务,发放相关指导材料,帮助做好宣传发动。合作社召开设立大会时,县业务主管部门均安排人员参加现场指导,确保章程、规章制度的通过和理事会、监事会成员的选举、各项决议的形成依法依规进行,同时采取集中培训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办法帮助合作社建章立制。合作社发展到一定规模,运行较为规范时,积极向相关部门推荐,帮助他们协调贷款、申请国家项目扶持。

2005年6月,该县引导组建了首个茶叶专业合作社——“昌宁县卡斯谷板茶叶专业合作社”,至去年底,全县茶叶专业合作社已达到15个,注册资金5216.7万元,涉及人员3200人,其中农民1755人,非农民1445人,辐射带动1万多人,经营规模达26646平方米。

成立于2009年4月的昌宁县野珠山古树茶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160人,辐射带动1300户农户。至2011年底,该茶叶专业合作社种(养)规模达5000多亩,产品统一销售量60吨,销售总额达204万元,帮助农民实现收入204万元,户均增收0.15万元,与非社员户相比户均降低生产成本800元、增加收入2000元。

成立于2008年7月的昌宁县树根地茶叶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农户数1100户。至2011年底,种(养)规模达2100多亩,产品统一销售量250吨,销售总额750万元,帮助农民实现收入730万元,户均增收0.3万元,与非社员户相比户均降低生产成本380元、增加收入400元。

该县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过程中,不断强化宣传培训,规范管理,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活力,有效的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增加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提高了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水平,促进了特色品牌在农业发展中的效应。

2011年,全县茶叶总产继续增长,共生产干毛茶1282.9万公斤,完成年初计划1200万公斤的107%,与上年相比增加249.04万公斤,增长24.1%。其中,烘青毛茶706.43万公斤,占总产量的55.1%;红毛茶380.11万公斤,占总产量的29.6%;晒青毛茶196.34万公斤,占总产量的15.3%。茶叶产业效益明显。2011年,全县各个茶所共收购鲜叶4636.65万公斤,茶农户均收入5600元,茶农人均收入1320元;虽然干毛茶销售平均价20.66元/公斤,与上年同比每公斤减0.77元,减3.6%,但仍实现茶叶工农业总产值5.4亿元,完成年初下达5亿元计划的108%,与上年相比增1.3亿元,增长31.7%。其中,农业产值2.64亿元,与上年相比增0.44亿元,增长20%。形成了毛茶产量持续增长,茶叶价格保持稳定,茶农收入逐年增加的良好发展势头。

云南昌宁县中低产和低质茶园改造取得明显成效


云南昌宁县中低产和低质茶园改造取得明显成效

为进一步巩固提升昌宁县茶叶产业,繁荣茶区农村经济,促进产业优化升级。2011年,昌宁县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以稳定外延、提升内强为茶叶产业发展目标思路;坚持以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为核心,以抓改造、办样板强基地为重点布局茶叶产业工作;紧紧围绕改造、提升、巩固的原则,在抓好历年已改造茶园管理质量水平提升巩固的同时,全力筹资增加投入、严格标准,扎实抓好中低产、低质茶园的改造和提升,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是高度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强化加快茶业发展步伐的理念;坚持“项目跟着产业走、服务跟着生产走、农户跟着协会走、协会跟着基地走、基地跟着龙头走、龙头跟着市场走”来抓优化种植布局,提高质量效益。

二是相对集中规划严格标准实施这;为便于统一技术标准集中规模实施,年内项目安排在8个茶叶主产乡镇60个村范围内,并统一标准按照中低产和低质茶园“四改”的技术严格实施。

三是全力筹资增加扶持力度;在充分发动群众投工投劳为投入主体的基础上,县政府在积极争取上级项目投入扶持的同时,安排财政预算资金190万元,专项用于中低产和低质茶园改造扶持补助;其中样板面积2万亩,补助100万元,非样板面积3万亩,补助90万元。

四是严格考核责任管理;对项目的实施自规划布局开始,就严格实行县、乡、村、组层层责任管理,做到有计划、有实施、有检查指导、有督查验收;认真作好跟踪责任管理,抓好工作进展和质量。对质量不达标的不予验收、不给补助。

经过全县8个乡镇、60个村、678个村民小组、12894户茶农的辛勤努力,截止2011年年底,全县共完成中低产和低质茶园改造面积72889.2亩,完成年初计划5万亩任务的145.6%,其中71507.9亩面积,已通过市、县两级实地检查验收,考核综合合格率为98.1%。通过强力抓好中低产和低质茶园的改造提升,有效促进了茶业经济的快速增长,2011年全县茶叶总产量达1282.88万公斤,实现茶叶工农业总产值54018.03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4.09%和31.69%。

昌宁县茶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昌宁县茶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昌宁县是全国首批四个优质茶基地县之一、重点产茶县之一、十大生态产茶县之一,云南省首批12个无公害茶生产示范县之一。截至2011年,全县共有13个乡镇、106个村、1164个村民小组、4.7万户、20.01万人涉茶种茶,有茶叶专业技术人员48人,茶地总面积23.1万亩,其中投采茶园面积19.3万亩,占总面积的83.5%。有良种茶园面积7.86万亩,占总面积的34%;经认定的无公害茶园面积4.2万亩,占总面积的18.2%;绿色食品茶园面积1.6万亩,占总面积的6.9%;有机茶园面积0.33万亩,占总面积的1.43%;有茶叶初制所497个,初精合一茶叶加工企业47个,获得QS认证企业26个,年初、精加工能力各18000吨、20000吨。

2011年,昌宁县茶业持续、健康发展,超额完成了市、县党委、政府年初下达的任务。

一、低产底质茶园改造成效显著。2011年,昌宁县委、政府按照“稳定外延、提升内涵”的茶叶产业发展思路,坚持以提质增效为目标,以抓改造、办样板、建基地为重点,扎实抓好低产底质茶园改造。全县经验收合格低产底质茶园改造面积达71507.9亩,综合合格率为98.1%,为年初计划50000亩的145.59%。

二、高优茶园样板建设成绩突出。2011年初,市委、市政府下达昌宁县高优茶园样板建设任务1000亩,全县实际完成建设5000亩,占下达任务的500%。

三、市级中心示范样板全面巩固。昌宁县温泉乡光山村是保山市最大的茶叶专业示范村,有茶园7902亩,户均拥有茶园面积22亩,人均拥有5.8亩。茶园规模大、基础好、种植标准高、管理到位。2011年全县的市级中心示范样板巩固工作,紧紧围绕温泉乡光山村实施,全部完成了各项指标任务,使市级的茶叶样板建设得到了全面巩固。

四、补植茶园超额完成。2011年,市委、市政府下达该县补植茶园任务1000亩,全县实际完成2803.2亩,为市级下达任务的280.32%。

五、干茶总产继续增长。2011年,全县生产干毛茶1282.9万公斤,完成年初计划1200万公斤的107%,与上年相比增加249.04万公斤,增长24.1%。其中,烘青毛茶706.43万公斤,占总产量的55.1%;红毛茶380.11万公斤,占总产量的29.6%;晒青毛茶196.34万公斤,占总产量的15.3%。

六、茶叶产业效益明显。2011年,全县各个茶所共收购鲜叶4636.65万公斤,茶农户均收入5600元,茶农人均收入1320元;虽然干毛茶销售平均价20.66元/公斤,与上年同比每公斤减0.77元,减3.6%,但仍实现茶叶工农业总产值5.4亿元,完成年初下达5亿元计划的108%,与上年相比增1.3亿元,增长31.7%。其中,农业产值2.64亿元,与上年相比增0.44亿元,增长20%。形成了毛茶产量持续增长,茶叶价格保持稳定,茶农收入逐年增加的良好发展势头。

在下一步工作中,昌宁县在茶业发展中将重点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茶产业的领导,继续坚持把茶业作为全县的主要支柱产业来发展;

二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提高茶农对发展茶叶产业重要性的认识和科学种茶水平;

三是继续推进中低产茶园改造,加大改种换植力度,强化茶园管理,提高茶叶产业的抗风险能力;

四是加快打造“昌宁红”茶叶系列品牌,提高茶叶产品规范化、规模化生产程度,加快茶叶产业化建设进程;

五是建设茶叶交易市场,完善市场营销体系;

六是弘扬昌宁“千年茶乡”文化,提升茶叶产业内涵;

七是进一步理顺和完善茶业产业发展的机制体制,加大茶叶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努力满足全县茶叶产业发展的需要。

昌宁县强化五项措施全力加快茶业发展


昌宁县强化五项措施全力加快茶业发展

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提升茶叶产业化发展进程,实现茶叶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2012年,昌宁县讲在进一步明确加快茶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任务目标、扶持政策的基础上,重点强化五个方面的保障措施,全力加快茶叶产业的发展。

一是健全领导机构。建立县茶叶产业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农业局),负责全县茶叶产业发展的组织、协调和领导;各茶叶重点乡镇也成立相应工作机构,明确责任领导,负责茶叶产业发展。同时,组建了县茶叶协会,促进行业自我管理,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二是实施目标责任制管理。实行茶叶产业发展目标责任制管理,将茶叶产业发展纳入各乡镇、各相关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综合考核,每年表彰一批先进企业和个人,培育典型,带动发展。

三是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在合理维护、利用好原有优势资源的基础上,要求各职能部门积极争取产业发展项目,合理整合农业、扶贫、农业综合开发、土地开发、流域治理、节水灌溉等涉农项目资金,改善茶园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茶叶市场和生产加工等环节的监督管理,鼓励各类金融机构支持茶叶产业发展。

四是进一步落实科技支撑。充分依托现有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整合茶叶科技服务队伍力量,发挥茶叶行业协会、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等茶叶生产主体作用,加大茶叶科技培训、技术引进和试验示范力度,提升茶农素质。鼓励、扶持成立专业服务队,开展茶园机耕、机修、机采和茶园施肥、茶树病虫统防统治等有偿服务,提升茶园管理水平。

五是进一步强化宣传推介。支持和鼓励制茶企业聘请知名厂商、茶商、专家学者来昌宁开展营销培训,组织引导熟悉市场营销知识、热心茶叶产业发展的机关在职干部和未就业大学毕业生、茶叶科技人员,参加政、企共建企业服务团和专业营销队伍,分期分批组团到全国各地茶叶市场宣传推介昌宁茶。

在充分运用现有文学、报刊、媒体宣传推介昌宁茶业的同时,探索建立昌宁茶业信息网,鼓励和支持制茶企业参与国内外茶叶展销,采用广告、网络、连锁、代理等形式拓展市场、构建昌宁茶叶营销网络。

昌宁县茶叶专业村建设取得跨越式发展


昌宁县茶叶专业村建设取得跨越式发展

“十一五”以来,昌宁县在农业产业建设中坚持走“优势、特色”的道路,把打造茶叶专业村作为增强茶产业实力、加速特色农业的支柱产业建设、促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举全县各方之力,支持和帮助田园镇的达仁村,温泉乡的尼诺村、松山村、光山村、联席村,漭水镇的共裕村,翁堵乡的翁堵村等七个行政村,充分发挥特色传统产业优势和区域优势,发展成以茶业为主业的“茶叶专业村”,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七个专业村茶地总面积有效增加:从2005年2.8万亩增加到2011年的5.24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24.2%;面积增长了87.19%,年均增17.44?;。

二是七个专业村人均拥有茶地面积大幅增长:从2005年的人均7.82亩,上升到了2011年人均9.11亩,增幅达16.49%;

三是七个专业村茶叶总产量快速增长:从2005年的127.27万公斤,上升到2011年的308.63万公斤,占全县茶叶总产量的25.1%;增长142.5%,年均增28.5%;

四是七个专业村茶叶总产值增幅凸显:从2005年的2137.1万元,上升到的2011年8508.9万元,占全县茶叶总产值的32.18%;增长2.98倍,年均增59.6%;

五是七个专业村茶叶产值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例明显增长:由2005年的49.92%上升到2011年的81.39%。

云南昌宁:千余株古茶树成了村民“摇钱树”


云南昌宁:千余株古茶树成了村民“摇钱树”

提起昌宁你便想到了千年茶乡,这里茶叶种植历史悠久,境内保存着大量的古茶树、古茶林。其中,较为集中的古茶树群6片1万余株,野猪山就是古茶群集中分布的一个点,分布着千余株百年以上古茶树,其中12株树龄已达千年以上。在那里,古茶树包裹着村民的房屋,寨子的田边地头栽种着古茶树,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如今,当地村民利用自身宝贝发展产业致富,古茶树变成了“摇钱树”。

生机盎然古茶树

古茶林里的人家

目睹:古茶树和房屋相互交融

七月的野猪山,雨雾蒙蒙。日前,记者涉足于这片古茶树,被这里的风景深深迷住,难以忘却。野猪山位于澜沧江西岸,属漭水镇老厂村范围,平均海拔2000多米。这里独特的地理气候和自然条件,造就了古茶树的特殊生活环境。走进古茶树群,每一个自然村的田边地头、房前屋后都分布着大量的古茶树,古茶树包裹着房屋,房屋身在古茶树中,相互交融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当地人告诉记者,这些茶树一直以来,都是以这样的一种半野生方式生存着、延续着。

据统计,这里分布着千余株百年以上古茶树,其中,12株树龄已达千年以上。

品牌:“老乔生”已远销省内外

近年,野猪山的古茶树正随着一个叫“老乔生”的茶叶品牌走出大山,走进喜茶爱茶者的生活。“老乔生”就是从这些古茶里得到灵感,意为“古老的乔木生态茶”。随着市场对生态茶的需求越来越大,世世代代生活在野猪山的农民鲁忠相等几个农民看准了商机,注册成立了“野珠山古树茶专业合作社”,并建立起了集初制、精制、包装、营销为一体的茶叶加工厂,依托独特的古树茶资源,开始了“老乔生”的创业路子。

据合作社理事长鲁忠相介绍,合作社现已发展会员160户,去年共生产干茶60吨,实现产值300余万元,支付农民鲜叶款200多万元。其中百年以上古茶产量1.3吨,实现产值130多万元,其余茶叶95%以上是树龄在50年以上100年以下的大树茶。目前,百年以上古树茶加工出来的红茶、绿茶深受省内外消费者的欢迎,远销广州、成都、昆明等地。

古树茶太少,只能用这样的小机器来加工

村民:古茶树摇身变成“摇钱树”

今年70多岁的老人李开文告诉记者,过去这种大树茶叶与当地茶混在一起销售,卖不出更好的价格,有的人家干脆把茶树砍了栽种为其它的经济林果。如今,有了“老乔生”这个品牌,他们的古茶树一下子变成了“摇钱树”,大家都把它们当成了宝。

看着雨雾中生机盎然的古茶,茶厂专门负责原料收购的常务副厂长杨中平告诉记者,古茶树是老祖宗给他们留下的宝贝,每年采摘茶叶的时候,茶厂都要派出专业人员,挨家挨户地去守着茶农采摘,直接在茶树下进行收购,以保证茶叶的品质。“用古树茶加工出茶上市以后,深受省内外消费者的欢迎,现在每天都能接到省内外茶商的电话要求定购。今年出厂价达到了1190元/公斤,但仍然供不应求。”杨中平说。(崔敏刘增向吴再忠徐剑春)

“恩施玉露”茶实现机械化生产


谢昌琼是湖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恩施润邦国际富硒茶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负责人。去年,谢昌琼通过考试成为了湖北省恩施玉露茶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在润邦茶业,像谢昌琼这样的非遗传承人,还有6位,蒸青制茶法是他们共同关注的话题。恩施自古盛产茶,唐代,这里成为贡茶产区,出现了独特的蒸青制法。中国名茶“恩施玉露”是国内仅存不多的蒸青绿茶,清康熙年间由恩施市芭蕉侗族乡一茶商垒灶研制,如今该地仍是恩施玉露主产区。

技术创新:一枚鲜叶的历史与国界穿越

由于制法繁杂,恩施玉露茶一直难以实现机械化生产。但是,仅靠人工生产,一则难以保证品质统一,二来无法实现规模化量产。传统工艺的优势,在现代市场上反而成为短板,造成了恩施玉露茶认可于业界而不闻于市场的尴尬地位。

如何实现现代生产技术与传统工艺的融合?润邦茶业用了6年时间,走过三个阶段找到了答案。

“起初,我们都是手工制茶,茶的品质好坏要看制茶人的手艺如何,而且一天也做不了多少茶。”有着十几年制茶经验的谢昌琼觉得,机械制茶效率至少是人工的50倍。

2006年,润邦开始与相关专家展开技术合作,成功打造了一条机械化、标准化蒸青针形绿茶生产线。润邦茶业董事长张文旗告诉记者,“在充分尊重传统工艺的前提下,这条生产线把人解放了出来。”

2009年,润邦迎来了工艺改造的第三个阶段,一条自行设计的国内最先进的蒸汽全自动化生产线,把恩施玉露制作带入了清洁化、连续化时代。

“这条生产线上的设备,一部分是我们自行研发的,还有一部分是从日本引进后又改造的。”张文旗说。事实上,蒸青制法早在南宋咸淳年间就已东渡日本,日式茶道至今仍使用蒸青绿茶。一枚鲜叶,在润邦的自动化蒸汽生产线上,完成了历史与国界的穿越。

产业品质:经得起显微镜和舌尖双重检验

润邦茶业副总经理谭书玲带记者参观了恩施玉露的制作全程:每天约万斤鲜叶,经过蒸青、揉捻、动态烘干、理条、精揉、固型、提香等十余道流程后,成为一根根紧细圆直、形似松针的恩施玉露茶。

制作恩施玉露,需遵循稳、适、转、轻等十大技术要领,沿用蒸、搧、抖、揉、铲、整六大核心技术,采用搂、端、搓、扎四大传统手法。

“蒸汽杀青温度高、时间短,可以保留更多的叶绿素,蛋白质,氨基酸等内含物,加上整个制作过程没有闷压,所制茶叶有‘三绿’特征,即色泽翠绿、汤色嫩绿、叶底青绿。”润邦茶业副总经理谭书玲告诉记者,润邦所制的恩施玉露就是采用蒸青制法。

做大品牌:融合市场和需求发展之路

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茶作为开门七事之一,本是人所必需,市场空间巨大。恩施州坐拥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全州共有茶园百万亩,尤其是近两年恩施硒茶地域品牌知名度越来越高。润邦茶业所在地——恩施市芭蕉侗族乡,就是富硒茶叶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在“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民”的利益链条上,企业的发展将直接惠及千百万农民。近几年,作为湖北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润邦茶业,不断提升茶叶品质。名优茶畅销市场的同时,农民收入也在不断增加。今年春茶上市期,润邦茶业以160元/斤的价格现金收购鲜茶,辐射带动近10万余亩茶园,1.5万户茶农实现亩均茶园收入6000元以上,人均增收约1200元。

谢昌琼家里有五亩多茶园,也在润邦茶业的辐射范围之内。据他估算,由于企业开发了红茶、黑砖茶等产品,他家每亩茶园年均可以多收1000多元。

云南省农业厅:今年全省春茶量增价涨品质升


云南省农业厅:今年全省春茶量增价涨品质升

今年全省春茶生产季结束了。由于云南茶区降雨及时、各地强化茶园管理,云南春茶价格高、市场好,呈现量增价涨、品质提升的态势。来自云南省农业厅的茶叶春季报显示:在价格上涨拉动下,今年春茶季,云南茶农总收入达25.96亿元,纯收入1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5.67亿元,增幅48.98%,茶农人均增收100元。

滇春茶总产量增加1万吨

省茶办对临沧、普洱、西双版纳等10个茶叶主产州市的统计发现,截至春茶季结束,全省茶园面积达585万亩,采摘面积达481.59万亩,较去年同期增加36.15万亩,增长8.12%;春茶总产量10.1万吨,同比增加1万吨,增产12.06%。西双版纳等3个州市减产,临沧、普洱等7个州市增产。

出口芽头茶达2000欧元/公斤

今年普洱茶、名优绿茶产品价格上涨明显,红茶价格相对平稳,其中,古树茶和有机茶成为今年春茶产销中涨幅明显,平均涨幅在30%以上,如西双版纳州的老班章茶、临沧市的冰岛茶、普洱市的困鹿山古茶等价格在2000至3000元/公斤以上,其它古树茶每公斤销价普遍在数百元至1000元以上;普洱祖祥高山茶园有限公司生产的有机茶400元至600元/公斤,其中欧盟订单的芽头茶售价达2000欧元/公斤,优质的有机茶售价达70多欧元/公斤。

今年春茶价格普遍上扬,据统计,全省春毛茶平均单价30.47元/公斤,较去年同期平均上涨6.56元/公斤,涨幅达27.41%;成品茶价格上涨明显,平均单价76.62元/公斤,同比上涨28.61元/公斤,涨幅59.57%。

古树茶备受青睐

今年春茶工农业总产值达64.37亿元,较去年增加23.34亿元,增长56.91%,其中农业产值同比增加9.22亿元,增长42.78%,工业产值同比增加14.11亿元,增长72.48%。红茶、名优绿茶产值增幅大,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89.14%和82.81%。

今年,春茶茶农总收入达25.96亿元,纯收入1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5.67亿元,增幅48.98%,茶农人均增收100元。此外,小区域名优茶价格飙升,古茶树产品受到更多青睐。

云南春茶量价齐增,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据省茶办专家分析,今年春茶产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近年来云南以高优生态茶园基地建设为主的茶园大面积投产,采摘面积扩大所致。同时,以古茶山、古树茶为代表的名优茶知名度提升,名山名茶受到高端消费者青睐,量价齐升,茶农收入也大幅提高。其中今年春茶茶农总收入达25.96亿元,纯收入达17亿元,茶农人均增收100元,对促进茶农增收起到积极作用。

七彩云南茶业公司在山东滨州举行 云南古茶树春茶品鉴会


七彩云南茶业公司在山东滨州举行云南古茶树春茶品鉴会

6月12日,以“龙年春茶,经典再现”为主题的2012年七彩云南古树茶春茶品鉴会在山东省的滨州举行。

此次品鉴会是七彩云南为支持当地经销商而举办的七彩云南茶叶品鉴会。这次品鉴会是针对当地高端政务、商务、国家企事业单位的高层领导而进行的七彩云南茶业公司的品牌文化介绍及云南古茶树春茶产品的特别推荐,以促进云南茶业企业文化、品牌文化、产品品质文化在当地的推广和提升。

山东省原副省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陈延明,滨州市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邓向阳,滨州市市委常委、副市长、市政府党组织副书记孙承志,滨州市人大、市委、交通局、发改委、财政局等部门的有关领导参加了此次品鉴会。七彩云南茶业公司特许经营事业部运营部的经理朱世臣、华北区域的经理郝建,就云南古茶树春茶的特点、七彩云南茶业公司的品牌文化向来宾们作了认真的介绍和讲解,七彩云南茶业公司昆明公司总部的茶艺师在品鉴会现场进行了茶艺表演。生动活泼的品鉴会使来宾们真切的感受到了云南古茶树春茶的独特魅力,更好的展示了七彩云南茶业公司的企业形象,对七彩云南茶叶品牌在当地的推广将起到良好的助推作用。

云南茶叶产业实现逆势加速升级


云南茶叶产业实现逆势加速升级

在全国茶价略降的大势下,“云茶”逆势加速产业升级。去年,我省茶产业实现茶叶种植面积、产量、产值、价格、茶农收入“五增”;茶叶综合产值达223.29亿元,同比增加53.29亿元,增幅达31.34%;600万茶农来自茶产业的人均纯收入达924元,增幅34.11%。我省茶园面积达580万亩,居全国第一,改变散、弱、低,实现茶产业升级更显迫切。去年,我省从茶园建设入手,选择澜沧等10个茶叶主产县,采取“以奖代补”办法,由龙头企业牵头,建设千亩连片优质标准茶园,集成优质茶生产技术向周边茶区扩散,全省新增无性系茶园10万亩,达到220万亩,占茶园总面积的37.93%;无公害茶园面积达520万亩,占总面积的89.66%,实现优质高产,茶叶总产量达27.35万吨,增11.68%。茶叶精深加工全方位推进。普洱茶从传统的“砖、饼、沱”向“袋泡、茶粉”等延伸;滇红集团、澜沧江集团、云南天士力生物茶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的茶膏、茶精、茶饮料、茶多酚等茶系列深加工产品,开启“云茶”以产业链延伸带动产业整体升级的新阶段。全省成品茶总产量达17万多吨,比上年增加3.3万多吨,产品的精制率显著提升,成品茶价每公斤较上年涨2元,茶产业的工业产值首次超过百亿元,创历史新高。茶企业纷纷将品牌打造、知名度提升、文化内涵发掘等作为建立品牌美誉度、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拓宽市场的重头戏,全省茶业已取得著名商标16个、云南省名牌产品5个,“凤牌”“高黎贡山”“普洱茶”获中国驰名商标。勐海茶厂、双江茶厂、勐库茶厂等企业采取建立直销点、发展加盟店、开设连锁店等方式构建营销网络,“云茶”销区的版图扩大,销售价格上涨,出口创汇量价齐增。去年,全省茶叶平均销售价每公斤比2010年涨8.41元,涨27.45%;出口1.05万吨,较2010年增长83.48%,出口平均价增长32.45%。

梧州茂圣六堡茶生产实现全线机械化


“你们的茶叶味道很好,但是我们不能合作。”曾经,一位日本客商在实地考察后,断然拒绝和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合作。

在再三追问下,客商说出了不合作的原因:日本的法律规定,食品的制作是绝对不能落地的,而六堡茶的传统发酵技术不符合这样的规定。

与其埋怨,不如思变。经过五年的努力,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成功研制出了六堡茶旋转式发酵罐,可以使茶叶在发酵过程中得到自动、均匀翻动,而且全封闭,达到发酵均匀、无污染,不仅实现了全程离地生产,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六堡茶生产全线机械化,这意味着可以用更短的社会劳动时间生产出更多产品,同时能够长期保持产品品质的稳定。这项发明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以及中国农业高新科技“后稷奖”,各项技术指标达到最为严格的欧盟食品标准。

思变,敢干,让茂圣公司创出了多项第一;企业出品的5623编号六堡茶荣获六堡茶历史上第一个国际金奖;茂圣六堡茶成为中国农业博物馆永久收藏的首个六堡茶产品;公司成为第一家荣获有机产品认证,并拥有自己有机茶园的六堡茶企业……老舍茶馆是闻名世界的品牌企业,是世界茶叶的销售窗口。2008年,茂圣公司成功与老舍茶馆签约,成为长期合作商。全国、全世界很多客商因此在老舍茶馆品尝到了六堡茶,感受到了梧州六堡茶悠久的历史文化。2010年,茂圣公司作为第一家中华名牌名茶代表的六堡茶企业,昂首进入上海世博会。

茂圣公司的发展历程,是梧州六堡茶行业立志创新,不断做大做强做优的缩影。近年来,梧州市政府把六堡茶产业列入十大优势农业产业,并给予大力度的扶持,使梧州六堡茶产业迅速发展,全市茶园面积达6.58万亩,六堡茶生产企业达35家,年产量近1万吨。与此同时,梧州六堡茶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也不断提升,涌现出梧州茶厂、中茶梧州公司、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

2011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梧州六堡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六堡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知识产权永久属于梧州市人民政府所有,并对六堡茶的地理唯一属性及行业标准作了科学解释和规定。目前,六堡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标准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六堡茶品牌价值已超12亿元人民币。

“七彩云南”加强品牌商标保护


“七彩云南”加强品牌商标保护

随着七彩云南全国扩张步伐的迈进,“七彩云南”商标遭遇侵权事件也随之增长,给消费者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为保护品牌知识产权,七彩云南通过法律途径为企业、为消费者进行维权,合理合法地保障了消费者权益。

“七彩云南”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走品牌发展道路,也非常重视品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据了解,诺仕达集团下属昆明七彩云南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七彩云南”商标,于2012年4月27日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和商标评审委员会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2013年5月,七彩云南工作人员在百度引擎中搜索“七彩云南官网”时,发现有名为“七彩云南官网”的网站,经核实后该网站并非七彩云南公司注册维护,此“七彩云南官网”属于侵权行为。网站未经七彩云南公司授权,大量使用注册商标“七彩云南”文字、“七彩云南”图形以及七彩云南为袋泡普洱茶的宣传图片,还使用了七彩云南孔雀园、七彩云南珠宝商城、七彩云南翡翠、怡心园酒楼等相关图片。七彩云南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截图收集了大量资料,委托昆明市国正公证处对电子证据做了证据保全,并取得了云昆国正证字第4360号《公证书》。事后,昆明市呈贡区工商局依法对侵权行为进行了查处,维护了七彩云南的合法权益。

2013年6月,由七彩云南翡翠珠宝加盟商举报广州佛山顺德区华润万家商场柜台销售假冒七彩云南品牌的翡翠珠宝伪劣商品,七彩云南工作人员收证后向当地安全监管局举报,安监局依法对此侵权行为进行了查处,该商场柜台于查处期间撤离市场,停止营业。

“七彩云南”中国驰名商标的获得,是国家机构对“七彩云南”品牌法律地位的认可,更是广大消费者对其知名度和美誉度的肯定。同时“七彩云南”品牌为全品类保护商标,在宝石、翡翠等方面也获得了中国驰名商标的认证。

“七彩云南”品牌专注品质十多年来,不仅质量得到市场的认可,其产品品质、服务体系也得到消费者的赞许和肯定。七彩云南翡翠珠宝产业旗下已拥有北京七彩云南翡翠珠宝商城、昆明七彩云南翡翠珠宝商城、七彩云南加拿大直营店、七彩云南翡翠南亚精品店四大直营店和18家加盟旗舰店;七彩云南茶叶产业旗下已拥有昆明七彩云南庆沣祥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七彩云南庆沣祥茶业有限公司、勐海七彩云南茶厂有限公司、勐海七彩云南庆沣祥茶业有限公司、勐海七彩云南茶厂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五大公司,两大茶厂、12个茶庄和1个研究院。

“七彩云南”曾先后获得“中国十大奢侈品牌”、“中国时尚品牌100强”、“全国百佳茶馆”、“中国茶叶前十强”等殊荣。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云南昌宁县春茶生产实现“七增”》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白茶春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