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香港茶商王龙华:普洱茶世界的探索者

亦雅亦俗,在大雅中隐含普世之民俗,在俗事中又深蕴中国文化“以茶会友”之雅趣,以求雅俗共赏之境。亦商亦道,因做茶商终日与茶为伴而渐知茶味、晓茶性、悟茶道,悟道后又以诚实、勤劳、真诚为根本经营茶事。在经商中悟出大道,以儒家中庸之道广结茶缘,终于成为茶界商与道结合的典范。这就是香港茶商王龙华先生给人们的印象和人们对王龙华先生的评价。

王龙华先生出生于福建安溪,乃茶叶世家。传说在清朝乾隆年间有一位进士名叫王仕让,曾任地方官员,是安溪西坪尧阳南岩人士,此人才华极高,悟性极强,朝野皆知。一日与友在南轩游玩时,见山上岩石间有棵茶树格外灵气,与众不同,知道绝非凡品,便移至南轩茶圃精心培育并反复研究制作,所得茶叶在泡饮时香馥味淳、沁人心脾,于是在奉召赴京述职时将此茶馈赠给礼部侍郎方望溪,方望溪品饮此茶后见其香味异常,便上贡乾隆皇帝,乾隆皇帝饮后十分喜爱,立即召见王仕让,并大加赞赏,王仕让恳求乾隆皇帝为此茶赐名,乾隆应允,见其茶叶乌润结实似铁、叶形犹如观音,乃取名为“铁观音”。从此铁观音青史留名,流芳至今。而王仕让此人则是王龙华先生的族人,也可能是王龙华先生的祖上,按族谱记载王仕让乃王氏第三代,王龙华先生乃王氏第一十八代,其间历尽270年左右。所以王龙华先生是名符其实的传承有序、名门之后、继承祖业。

王龙华先生自小就沐浴在茶园的阳光中,生活在茶叶的世界里,茶园的泥土让他至今都带有一点“土气”,但茶叶的芬芳和厚重也蕴育了他的醇厚与真实,那曾经呼吸的清新空气和哺育他成长的纯净溪水使他至今都显得那么纯朴。可见茶人的造化自有其特殊的土壤和环境,通过茶蕴育的人是另一种境界——自然而又真实。

王龙华先生的人生道路十分坎坷,因为出生和成长在一个动乱的年代,他没有受过好的教育,6岁左右就在茶园里采茶,10岁左右便踏上社会,与悲惨年代很多中国人的命运一样,王龙华先生也曾经下南洋创业,历尽了人生的艰辛。1973年他以安溪铁观音茶人的身份申请移居香港,1978年终获批准,他的人生开始有了转折。

王龙华先生的成就起始于1988年,得益于他对普洱茶这个品种所具有的市场潜力的判断和对投资普洱茶机会的把握。那个时期人们对普洱茶还没有现在的兴趣与热情,但王龙华先生却看到了普洱茶的前景和未来。王龙华先生是最早专门经营普洱茶的商人之一。开始时因为普洱茶市场很小,推广和经营都存在很大的困难和艰辛,但王龙华先生孜孜不倦,辛勤耕耘,大江南北、大街小巷……很多地方都留下了他推广和宣传普洱茶的足迹,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建立了广阔的市场网络体系,购买和储存了大量的普洱茶品种,为迎接普洱茶的繁荣与昌盛的到来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客观地讲,王龙华先生是为普洱茶的发展作出过贡献的人。茶终降大恩于斯人也!所以王龙华先生不仅享受了香港普洱茶市场的成长,也收获了台湾普洱茶市场的繁荣和大陆普洱茶市场的昌盛所带来的丰硕成果。

王龙华先生所经营的普洱茶品种十分齐全,20世纪40年代以前的号级茶、60年代以前的印级茶、70年代以后的七子饼茶、乔木类茶、特别是2000年以后生产的古树茶等等,王龙华先生几乎应有尽有。其创意并组合的“七子饼一条龙”极具收藏价值。“七子饼一条龙”不仅说明了王龙华先生对普洱茶的文化认识,也说明了王龙华先生普洱茶藏品的丰富。王龙华先生在香港、深圳等地都开设有茶庄,茶庄名称叫“怡馨龙”。人名、庄名都有一个“龙”字,真可谓双龙戏茶,终成茶叶一条龙。

王龙华先生是普洱茶世界里一位辛勤的探索者。他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和品饮心得,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对普洱茶特别的认识、理解和甄别能力,为普洱茶爱好者总结和寻找出一款又一款的好茶。例如他在对20世纪90年代的各种普洱茶进行反复比较和对比的基础上,将1996年生产的外包装为紫色大益的普洱饼茶挖掘出来,并冠名为“紫大益”。此茶浑厚饱满、气足韵长、未来可期,是90年代茶中之翘楚,极为难得,现在已成为茶人们追捧的普洱名茶,深受普洱茶爱好者的喜欢。这是王龙华先生对普洱茶的贡献。还有现在大受人们欢迎的“八八”青饼普洱茶的发现听说也有王龙华先生的功劳。“八八”二字与中国文化中的美好寓意相吻合,人们在品茶时当然希望找到一种吉祥的感觉,于是很多茶人在收藏和品饮“八八”青饼时,除了享受这款茶的香、味、韵,还会产生很多遐想。希望人们在拥有和品饮“八八”青饼时也不要忘记了王龙华先生。

现在,王龙华先生的又一倡导可能会形成普洱茶消费与收藏的新方向。他与普洱茶大玩家何作如先生等人在分析、研究“号级”普洱老茶、印级普洱茶的原料特征、拼配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家应该收藏古树茶的建议。这种思想深得普洱茶界的认可,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王龙华先生很淳朴、很厚道,在普洱茶利润丰厚,赝品充斥市场的今天,王龙华先生远离诱惑,坚守道德底线,做到了品质、时间等内在价值与价格表现相符,其实事求是的态度、诚实的品德终于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凤凰卫视台、深圳电视台专门对他进行了报道和采访,这是茶商、茶人难得的殊荣。当王龙华先生出现在荧屏上时,一身茶气,居然不见了那点“土气”,而表现出一种睿智、大方、沉稳和内敛的普洱茶专家的形象,让人们看到了茶人的自信。另外,王龙华先生的成就也得到了社会的肯定,他现在已被世界普洱茶协会聘请为副会长,被深圳市企业家协会、深圳市企业家联合会选举为副会长。

王龙华先生在经营普洱茶的过程中悟出了很多人生的道理,从茶色中他看到了人生的百态,形形色色;从茶汤中他品出了生活的百味,酸甜苦涩;从茶香中他感觉到了生命的美好,丰富多彩。

王龙华先生的朋友很多,他真诚地对待每一位茶友,总是看人们身上的优点,不喜欢非议别人的不足,其高尚的品德深得各界、各方的认可和推崇。他不仅在台湾和香港有很多朋友,也在大陆有很多知音。普洱茶界的泰斗级人物白水清先生、何作如先生、邓时海先生、辛强先生等等都是他的至交好友。王龙华先生的茶德使他的朋友遍满天下。

王龙华先生深深地爱着普洱茶,他从不认可普洱茶是疯狂的说法,坚定地维护着普洱茶的尊严和市场,他从稀缺、不可复制、时间价值和需求增长的理论来说明普洱老茶涨价的原因;他从云南独特的生态环境、普洱茶所蕴含的营养成分来讲解品饮普洱茶对身体的作用和好处;他还从普洱茶的形成过程来强调普洱茶的原料选择、制作工艺、储存方法等各个环节的重要性。他是普洱茶坚定的捍卫者!

王龙华先生经常活跃在普洱茶的拍卖市场,出现在普洱茶的交易场所,现身于普洱茶的各种文化交流活动。他是普洱茶市场和文化的忠实参与者!

王龙华先生将继续在普洱茶的世界里探索,寻找茶的真谛、商的真谛、人生的真谛,他在普洱茶的世界里一定会找到人生的快乐和归属。

大隐隐于市。

延伸阅读

普洱茶在香港


普洱茶在香港

普洱茶发源地在云南,然而将普洱茶以藏放转陈旧方式来品饮却是广东省一带、尤其是香港的传统。旧普洱茶不但作为港人的日常饮料,同时大量出口到东南亚、欧洲及美洲各地,所以香港一地可以说是陈旧普洱茶的推广地。从前几年开始,报章媒体不断报导普洱茶的保健功效,减肥、抗癌、消血脂、排尿酸、降胆固醇等作用,更有一部《粉红女郎》的电视剧,因剧中有用普洱茶减肥的情节,从而在香港掀起了一阵又一阵普洱茶热。生活在热带的人寿命往往不及寒带人长,香港地处热区,人均寿命却位于世界第二,人们认为这与他们普遍喝普洱茶有着密切的关系。港人年均茶叶消费量接近两公斤,是全国人均茶叶消费量的近6倍,因此进入世界上10个平均寿命最高的国家和地区也就不足为怪了。

香港茶肆曾有一联云:普洱铁观音松祷烹雪醒诗梦;龙井碧螺春竹院弥香荡浊尘。在此联中,普洱茶位尊第一,这自然也说明了普洱茶在香港的受宠程度。据资料载,作为中国茶叶外销的重镇,香港与世界上8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着良好的茶叶贸易关系。而在外销的茶叶中,以1998年为例,外销绿茶是2583.1吨,外销普洱茶和红茶达到了5211.5吨。目前香港市场对普洱茶的需求量正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2005年从云南销往香港的普洱茶已过万吨。全球普洱茶十杰、香港惜壶茶舍主人何景成表示,香港是内地普洱茶较大的消费市场。

香港著名美食家、茶博土蔡澜,1995年曾在《一周刊》上发表过一篇文章,名叫《普洱颂》。该文在阐述了香港人爱喝普洱茶缘由之后,笔锋一转,如此写道:“普洱茶已成为香港的文化,爱喝茶的人,到了欧美,数日不接触普洱茶,浑身不舒服。我每次出门,必备普洱。吃完来一杯,什么鬼佬垃圾餐都能接受。移民到国外的人,怀念起香港,普洱好像是他们的亲人,家中没有茶叶的话,定跑到唐人埠去喝上两杯……。”由此可见,香港不产茶,却是中国的一大品茶之都。香港街头,入目皆“茶”字,茶行、茶庄、茶楼、茶室、茶寮、茶座、茶餐厅、凉茶铺……比比皆是。能有这般茶文化气象,显然也非一日之功,没有百年时间的造化是难以如此的。在香港,阮福所述:“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应当改为:“港人尤重之”了。据原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专家、中华茶文化研究中心董事长、现居香港的陈文怀先生所著《港台茶事》一书载:“香港每年要销五六千吨普洱茶,平均每人每年差不多要喝一公斤,像蔡氏(蔡澜)这样的茶博士,每年没有上十公斤是过不了年的"。

香港和普洱茶那些年的故事


香港和普洱茶那些年的故事

香港不产茶,却是中国的一大品茶之都。香港街头,入目皆“茶”字,茶行、茶庄、茶楼、茶室、茶寮、茶座、茶餐厅、凉茶铺……比比皆是。能有这般茶文化气象,显然也非一日之功,没有百年时间的造化是难以如此的。

普洱茶是香港人最先发明出来的概念,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港人的饮食习惯。云南作为产茶大省,多出产绿茶,而香港人少有喝绿茶的人。云南的绿茶,由于富含茶碱和茶酚,最适合重体力劳动的人引用。这是因为重体力劳动的人胃纳很好,又喜食重油荤食物。云南绿茶功效强劲,用来解腻消食最为合适不过。但是,对于城市动物的香港人、广州人,喜食清淡的他们只能喝红茶。偶尔一喝云南绿茶,往往会抱怨劲道过于刚猛,甚至会因此觉得头晕。即使是云南本地人,如果身在城市,也喝不动绿茶。因为只要量稍微多一些,就会觉得烧胃。云南的绿茶用来减肥功效不错,但是过多过浓,对胃的刺激很大。所以,即便在云南,城里人只喝毛尖一类的绿茶,取茶叶的味,而避免茶叶对胃部的伤害。岭南一地,生活精致得多。广东、香港人多饮红茶,间或饮用花茶。而花茶以广西最佳,无论是花还是工艺,都位居国内一流。早年云南产花茶,云南茶叶进出口总公司总是收茶上来,然后送到广西加工。

如此说来,食不厌精的香港人怎么会接受云南的茶叶呢?一切其实都是一个巨大的误会。早年间,云南出省的茶叶都需要使用马帮运送。为了节省空间便于运输,云南大叶茶都经过压缩,形如类似陀茶的形式,压成茶饼。云南之去广东,千里迢迢。一路颠簸,而且随着海拔下降,绿茶就在一路上逐渐发酵。马帮为了防止茶饼碎裂,一路上又经常喷水,这就加快了发酵的化学反应。等终于到了香港,绿色的云南大叶茶生饼也就发酵成熟,成为了棕红色的“熟饼”。

熟饼完全失去了生饼时代的生猛苦涩,而是展现出一种温润的味道,入口醇和,回味悠长。香港人大为喜爱,问及来路,回答说是云南普洱,于是就以“普洱”命名。但是这种普洱距离从群山中采集出来的云南大叶茶已经有了很大距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香港人觉得云南普洱就是褐红色的样子,云南人觉得香港人喜欢的就是那种青饼,真是天大的误会。然而,商路由此建立,一方有赚一方有喝,大家也就如此继续下去。毕竟香港是个纯粹的商业社会,随着运输业的发展,香港商人迅速发现了普洱茶的奥妙,知道云南大叶茶最终成为普洱的关键全在一个“陈”字。也就是说,如果直接用飞机把云南的新茶运送到香港,那种茶香港人是绝对喝不下去的。非要经过陈化,也就是持续发酵不可。在这一点上,香港有云南无可比拟的优势。

香港茶肆曾有一联云:普洱铁观音松祷烹雪醒诗梦;龙井碧螺春竹院弥香荡浊尘。在此联中,普洱茶位尊第一,这自然也说明了普洱茶在香港的受宠程度。据资料载,作为中国茶叶外销的重镇,香港与世界上8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着良好的茶叶贸易关系。而在外销的茶叶中,以1998年为例,外销绿茶是2583.1吨,外销普洱茶和红茶达到了5211.5吨。目前香港市场对普洱茶的需求量正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2005年从云南销往香港的普洱茶已过万吨。全球普洱茶十杰、香港惜壶茶舍主人何景成表示,香港是内地普洱茶较大的消费市场。香港长期做转口贸易,也就有很多茶仓。在香港一地,有三处极品茶仓,多年来只存储茶叶,温度、湿度非常合适。云南的大叶茶运来,储藏进去,经过数年发酵,就成为色香味俱佳的普洱。而以云南的海拔之高,气候之干燥,即使存储多年,也无法发生类似的化学反应。更重要的一点,茶叶是一种不能过久储存的商品。一般的茶叶贮存三年之后,就会逐渐失去茶香。同时,茶叶很容易吸味,一旦和其他物品共同储存,很快就会吸收别样味道,变得无法入口,所以现在的茶叶一定要密封保存,而且多为小包装。惟有香港有这种只有茶味不掺杂味的古老茶仓,也只有香港商人才有如此财力经年累月存储茶叶而不当年甩卖。同时,世界上也只有云南的茶叶才有如此强劲的力道,历经岁月而不衰减殆尽,能够拿来窖藏。据说,有存储超过一百年的云南茶叶,一经冲泡,依然茶香四溢。因此,普洱茶绝对不是云南产茶叶那么简单的概念。

准确地说,云南普洱是云南大叶茶经过香港茶商窖藏陈化后的茶中珍品。而且,也只有香港商人才能把普洱变成如同红酒一样的文化现象。当今世上,超过20年的普洱已经是凤毛鳞角,几成神话了。

普洱茶行业的普洱茶商解析


普洱茶行业的普洱茶商解析

普洱茶商在普洱茶行业发展中,在市场中起到主导作用。这里所指的普洱茶商是从事普洱茶交易的人群,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是买入和卖出。只买入或者只卖出都不在此列。在正常的商业活动中,商人都是我们又爱又恨的,爱的是商人带来的便捷,恨的是商人带走的人民币。而所有商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追逐利益。普洱茶商自然也不例外,而他们都不希望“透明”这两个字。传统的普洱茶商,他们的商品价格是不会有一个固定的价格。现代的普洱茶商,他们的商品价格都会有一个固定的价格。形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他们“买茶看品质给价格,卖茶看客户给价格。”大家是否觉得奇怪,为什么传统茶商和现代茶商会那么统一。这个问题我们先放一放,今年以来,大家都发现CCTV央视对于普洱茶的报道很频繁。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一直有茶商在其中,不管是茶山还是茶叶市场。去茶山采访为什么还要茶商带着?去茶叶市场为什么要采访茶商而不是喝茶的客人呢?普洱茶商在整个普洱茶行业中,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这一环不仅是内在连接着整个普洱茶行业,外在是连接着整个社会的。而这两种连接都是建立在“利益”上的连接。现在我们在“利益”这一核心的基础上来分析传统普洱茶商和现代普洱茶商。普洱茶商的买卖都建立在“买茶看品质给价格,卖茶看客户给价格。”那么为什么最后展示在消费者面前的价格会有固定和不定的?这其实都是茶商的观念问题。传统茶商——你永远不知道那茶品多少价格如果你经常去茶叶店喝茶的话,遇到如下情况,那么你一定能分辨他就是传统茶商了。走入一家茶店,坐下来喝茶,茶过7泡,从别的话题拉回到喝的这款茶。“老板,这茶价格是多少啊?”老板略做沉思,观察下你的穿着呢,然后慢慢地报出价格“看你有缘,别人我都卖600的,给你就380,交个朋友。”你回头看下货架,这茶没标价。然后你再问“能不能少点啊,少点的话我给朋友带点回去,多买几饼”。老板这时有兴趣了,“你要得多也不能少了。”然后你买回去分给朋友喝了,朋友去跟那个老板又买了,结果是才要280。你永远不知道那饼茶有多少个价格,尤其是一些老板,懂行的去就行价,不懂的去就往高处叫价。现代茶商——你永远不知道他是亏钱还是赚钱现代茶商的货架上相对有一个统一的价格标在你能看到的地方,但你依然永远不知道那茶品的底价是多少,也不知道他是亏钱卖还是赚钱卖。这就是现代茶商的厉害之处,虽然都标有一个价格,但不同的人购买的价格是不一样的。现代茶商看上去虽然是透明的,但是看着到处的标价,你永远不知道他是亏钱还是赚钱。可能有的人能看懂此文,有的人看不懂。但这都不重要,在购买普洱茶的过程中,是普洱茶商带给了我们便捷的方式购买茶品,仅此理由,个人认为可以化解茶商的合理逐利。当然,最终的购茶还是依你的钱包包来定的,你认为6千/饼的茶对于你来说小KS,那么就算茶商赚个300%又如何呢?你说是不?

香港人爱喝普洱茶缘由


香港人爱喝普洱茶缘由

普洱茶发源地在云南,然而将普洱茶以藏放转陈旧方式来品饮却是广东省一带尤其是香港的传统。旧普洱茶不但作为港人的日常饮料,同时大量出口到东南亚、欧洲及美洲各地,所以香港一地可以说是陈旧普洱茶的推广地。从前几年开始,报章媒体不断报导普洱茶的保健功效,例如减肥、抗癌、消血脂、排尿酸、降胆固醇等作用,港人年均茶叶消费量接近两公斤,是全国人均茶叶消费量的近6倍。

香港茶肆曾有一联云"普洱铁观音松祷烹雪醒诗梦,龙井碧螺春竹院弥香荡浊尘".在此联中,普洱茶位尊第一,这自然也说明了普洱茶在香港的受宠程度。据资料载,作为中国茶叶外销的重镇,香港与世界上8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着良好的茶叶贸易关系。而在外销的茶叶中,以1998年为例,外销绿茶2583.1吨,外销普洱茶和红茶达到了5211.5吨。目前香港市场对普洱茶的需求量正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2005年从云南销往香港的普洱茶已过万吨。全球普洱茶十杰、香港惜壶茶舍主人何景成表示,香港是内地普洱茶较大的消费市场。

香港着名美食家、茶博士蔡澜,1995年曾在《一周刊》上发表过一篇文章,名叫《普洱颂》。该文在阐述了香港人爱喝普洱茶缘由之后,笔锋一转,如此写道:"普洱茶已成为香港的文化,爱喝茶的人,到了欧美,数日不接触普洱茶,浑身不舒服。我每次出门,必备普洱。吃完来一杯,什么鬼佬垃圾餐都能接受。移民到国外的人,怀念起香港,普洱好像是他们的亲人,家中没有茶叶的话,定跑到唐人埠去喝上两杯……"由此可见,香港不产茶,却是中国的一大品茶之都。香港街头,入目皆"茶"字,茶行、茶庄、茶楼、茶室、茶寮、茶座、茶餐厅、凉茶铺……比比皆是。能有这般茶文化气象,显然也非一日之功,没有百年时间的造化是难以如此的。在香港,阮福所述:"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应当改为:"港人尤重之"了。

真相:普洱茶滚滚商潮的支撑者


真相:普洱茶滚滚商潮的支撑者

还记得今年6月上旬央视《经济半小时》忘乎所以的吹捧老班章茶农,买豪车购豪宅。前些天南方周末《普洱茶里乾坤:树叶如何变财富》爆料老班章茶农达到极致的状态。原文中有这么一段话:"百年前,先人种下的茶树,让老班章的村民在如今享受到了从天而降的巨大财富,整个村子都在忙着盖房子和买车。除此之外,村民们不知道钱还能花到哪儿去。"这段爆料已经超神了,笔者认为金钱和财富,永远不会有人满足,至于怎么花钱,只能让人笑而不语。事实上中国传统经济意识一直存在,大部分人依然没有钱生钱的意识,更不会像西方国家奉行享受主义,我们的最终选择是把钱存起来,等到急用的时候再拿出来。

在金钱和财富充斥着我们生活的今天,在普洱茶投资、收藏和炒作概念化的商潮中,人们关注的是上流商业经济,很少再有人俯瞰底层经济状态。媒体,茶商所传播的内容是普洱茶涨价,茶农富的流油。普洱茶的确在涨价,而茶农就真的富的流油吗?像某些媒体炒作普洱茶,为了达到某种商业目的,矛头直指茶农。媒体爆料的茶农富裕化的概念直接影响到了国人对茶农的正确认识,甚至在人们意识里已经将茶农们淳朴的形象和贫困的生活扭曲化。

笔者曾经去过一些茶山,尽管这些年普洱茶名气越来越大,普洱茶价格也不断提高,但茶农的生活并没有大的改变。一方面是物价升高,物质需求和生活的差距实际上在变大。另一方面,普洱茶价格提高,但其中的利润大部分都被茶商们赚走,而茶农所得到的也只是微乎其微的生活保证。不管怎么样的炒作普洱茶,而最终受苦吃亏的总是茶农,自古以来都是如此,无可置疑。

在普洱茶吧里,有网友自述茶农的生活状态,笔者这里摘录其中一部分,捧给大家看一下:

真心祝福山里的人们和已经走出大山的孩子,老天爷是有眼的,他们将带有灵气的茶叶馈赠与你们。

虽然仍有许多山里的人们过着清贫的生活,但我相信,总有一天会好起来的。

在此发帖,也希望看到此贴的茶商们善待山里的茶农,当我们亲眼看到他们采茶的不易时,我们会为自己的讨价还价感到羞愧。媒体朋友也请多多深入山区,将镜头对准真正需要关注的人们,而不要一味地炒作茶叶的价格。还将暴利的罪名盖到无辜的茶农身上,这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看看他们真正的生活条件,你们还会为一杯被你们炒作到上十万的茶沾沾自喜吗?

人心是肉长的,请大家用心珍惜我们能得到的每一片茶叶,也请大家尊重每一位为我们采摘茶叶的茶农。有机会,朋友,你去山上看看他们那双采摘茶叶的手,你会为此感到难过的。

在这位网友的字里行间透漏着对上天赐予的普洱茶怀有感恩之情,对未来美好的生活无限憧憬,对茶商们善待茶农充满希冀,对媒体的不负责任报道充满愤怒,对自己和他人秉持尊重和理解。

在这个普洱茶商业滚滚的大潮中,最原本,最坚实,最强大的支撑者--茶农,他们为普洱茶的流通提供源源不断的货源,他们成就了很多茶商的梦想,提供了很多媒体所需要的经济信息,创造了大量的社会财富,让很多人一夜暴富,让更多的人走向富裕,然而他们的贫困生活,又有谁能帮他们摆脱?

高温制程——劣质普洱茶制造者


普洱茶之得名,一则以其浓酽气韵,一则以其越陈越醇厚的特性,两者成为普洱茶有别于其它茶类茶品的独特辨识度。但若在普洱茶的制作过程中使用不当的制程工序,特别是高温制程,则足以对茶品内质造成负面影响。

普洱茶的高温制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杀青、毛茶干燥和紧压茶干燥。其中尤其高温杀青对茶品的负面影响最为严重。

普洱茶的传统手工制茶工艺采用锅炒杀青,锅内温度不高(锅内壁约180℃左右,鲜叶温度在60~80℃之间),这就使得茶叶中的活性酶被钝化而不是如绿茶高温杀青一样被彻底灭活,保留下来的活性酶在茶品的后期转化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使得茶品中的儿茶素在转化过程中发生酶促氧化,随时光流逝生成各种氧化产物,使得普洱茶具有了越陈越醇厚的特质。而高温杀青的普洱茶中活性酶不复存在,儿茶素无法在仓储过程中进行酶促氧化,随时间增加儿茶素中的简单儿茶素缩合为复杂儿茶素,而复杂儿茶素的苦味比简单儿茶素强,所以高温杀青普洱(烘青普洱)和绿茶无法长存久放的原理便在于此。

同时高温制程还会对茶叶中其它活性物质,如茶氨酸、果胶等加以破坏,造成茶品品饮时茶汤薄,茶质不足,后期转化预期黯淡。因此高温制程可以说是造成普洱茶品质不佳的一大主因。高温制程之害以高温杀青为首,若仅仅是两个干燥环节中的某一个采用高温制程,只要不是太过离谱,茶品在制成后茶质会稍减弱,茶汤在第二年会稍微变浊,经过数年仓储后汤色也会恢复。但若两个干燥环节均使用高温制程,或既有高温杀青又有高温干燥,那这种茶品严格来说已经不能称之为普洱茶,其内质实际上已然趋近于绿茶。此类茶品鲜饮与绿茶非常类似,从仓储第二年开始茶饼表面暗沉无油光,口感混沌,茶汤浑浊,时间越久、茶质下降速度加快,基本上就是过期绿茶的光景。

在“普洱茶大观世界”速读普洱茶前世今生


在“普洱茶大观世界”速读普洱茶前世今生

问茶楼

远眺万亩茶园

中华普洱茶博览苑内拉祜族建筑

9月26日上午,“美丽思茅骑迹茶都”全国媒体思茅骑行活动正式拉开序幕,近百名记者和骑行爱好者在梅子湖公园发车,骑行24公里后顺利抵达位于营盘山的中华普洱茶博览苑。

记者和骑行爱好者在中华普洱茶博览苑中,通过观茶、采茶、制茶、吃茶、品茶等,深刻感受了普洱茶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中华普洱茶博览苑目前是中国最大的“普洱茶主题公园”,该园以2.3万亩茶园为背景,建有普洱茶博物馆、问茶楼、采茶制茶体验区等八个主要景观。游客可在普洱茶博物馆了解到普洱茶从古至今的发展脉络,品读普洱文化内涵,鉴赏普洱茶制作工艺等。而在采茶制茶体验区,可亲自参与采茶劳作,观摩茶饼的压制过程。问茶楼是中华普洱茶博览苑的制高点,登顶问茶楼可俯瞰万亩茶园全景,大幅墨绿色块在云遮雾罩中宛如一幅时时变幻的水墨画,壮美至极。

游览小贴士

中华普洱茶博览苑门票50元,每天上午有两趟客运专线从市区至该公园。公园内建有酒店,如需住宿需预定。

进入专题>>>

网购普洱茶:草根茶商的挑战与机遇


网购普洱茶:草根茶商的挑战与机遇

今天,网购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对于一些有准备的网销商来说,这绝对是一个大展手脚的最好时代。在越来越多的品牌大鳄进入网销的情况下,草根网商只有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发展壮大。

2011年7月份的时候,网友路路来访,聊起了她与先生成金办的云南普洱茶网,谈到这个网站是她夫妇俩利用业余时间做的,因为她在带孩子,成金在一家公司做建筑设计,只能利用空闲时间来打点网站上的事。云南普洱茶网是茶界做得相当专业且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行业门户网站,没有想到竟然是两个人抽空鼓捣出来的。网络很大程度上是草根的事业,普洱茶网络既然有这么勤奋而热心的人士参与,这让我相信草根也有春天,因为他们在普洱茶的冬天付出得太多太多了。

最好的时代与最坏的时代

草根与普洱结缘很早,普洱茶热了以后,数不清的草根人士抱着别人吃肉我喝汤的想法,积极投身狂热的全民普洱茶运动,这其中就有很多没有实力的人在淘宝上卖茶,这就是普洱茶网购事业的开始。最先,正儿八经做传统渠道的人是很瞧不起玩淘宝的,虽然他们自己有时也会偶尔玩一下,但毕竟是作为他们的副业,而专门玩淘宝的在他们的眼里就有点不务正业了,并且担心乱其价格体系,甚而对之有些愤愤然。确实,在那个暴利年代,茶叶都是一件一件卖的,有实力的人谁会吃多了,跑到淘宝上,整天盯住电脑,揉着布满血丝的眼睛,一片一片的卖茶呢?但到了2007年普洱茶崩盘了以后,这些做传统渠道的才突然醒悟,原来茶叶还是要一片一片卖的,而人家在淘宝里卖得最好的一年可以卖上千万元。当传统渠道遭遇肠梗阻时,网购渠道并没有受阻,相反越发活络起来,传统商人也被迫收起了成见,以淘宝为师,毕恭毕敬的学起当前最流行的网购来。因此,2007年是普洱茶网络事业觉醒的一年,众多先行先试的草根人士的努力得到了肯定与回报,从此,普洱搭上了网络的快车,飞速驶向网购时代。当淘宝一年的销量从2007年的700个亿,飚升到2009年的2500个亿时,据普洱中国网站总经理倪兵估计2009年普洱茶在网络上卖了上亿元,号称普洱淘宝大王的呆子茶业一家就卖了3000万元,这个销售数据是很多二线大厂都非常羡慕的,更别提那些做传统渠道的中小茶企了。

到了2010年,对于网商而言,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之所以最好,是因为网购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尤其是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网购业务的加入,网购市场必将呈现爆炸性的增长趋势,网商置身其间,什么营销奇迹不能创造呢?但对于没有准备好的网商而言,这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因为中国网购事业已经发展到了品牌商逐渐攫取话语权与控制权的时代,你可以用草根身份创业,但不能把自己局限于草根,在未来不能有效建立品牌身份的,不是被草根网商的汪洋大海所淹没,就是面临品牌网商的强势打压而退出市场。2008年淘宝网强势推出淘宝品牌商城,就宣告了网络全民练摊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网络个体户的日子将越来越难过。以前淘宝上的生意,品牌商不愿意做,大部分草根商人也很陌生,这些早期投身淘宝事业的草根,大多收获了早期收益,赚了盆满钵满。而现在呢,大家都认识到淘宝是个金矿,淘宝不再是草根的天下,越来越多的品牌大鳄杀向了淘宝,草根创造的网购蛋糕将被分割,市场将被重组,没有准备好的草根必将黯然退出,从这种意义上讲淘宝留给草根的机会已经不多了,草根网商只有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发展壮大。

打造春天的独门武器

在这个既是最好也是最坏的网购时代里,草根茶商们纷纷在网络祭出其攻城略地的独门武器。网络江湖中的武器有N种,可惜我不是古龙笔下的百晓生,只能谈谈我熟悉的几种。

1、书呆子:传说中的"价格屠夫"

如果说网络是个江湖,那么呆子茶业绝对是个传说中的大虾,属于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物,因为至今未见任何媒体报道,人们对其背景知之甚少,估计其属于闷声发大财的那种,或者是其老板(传说名叫欧书剑)忙着数钱,没有时间接受采访所致。人们知道书呆子这个名号,是因为其号称淘宝网里普洱茶卖价最低,而且卖的还是正品。大家网购图个啥?不就是想要个实体店里拿不到的低价吗,因此,大家在最低价的诱惑下,纷纷跑到书呆子的网店购茶,使得书呆子以一年几千万元的销售业绩傲视群雄。

任何产能过剩的行业都会出现残酷的价格战,拥有价格优势的往往会笑到最后。1990年代,家电滞销,长虹带头打起价格战来,结果笑到最后的是号称"价格屠夫"的国美,因为国美掌握了销售终端,即便是强大的生产厂家也不得不臣服,放下身段,吐血降价进入国美的卖场,以求能顺利出货,这样一来,家电行业的控制权就从生产商转移到了以国美、苏宁为代表的家电大卖场了。普洱茶作为一个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也面临着残酷的价格战,传统的茶叶终端由于开店等刚性成本限制,导致卖价高,再加上一个门店只能做家门口的生意,也就意味着其客源有限,而在网上卖茶则不然,不但因开店成本低带来卖价低,而且可与全国各地的顾客做生意,只要网上推广手段得当的话,这样一来,传统渠道的顾客纷纷流失到网络上来,一个类似于大型家电终端卖场的网络普洱茶卖场正在迅速形成。书呆子立足于最大的网购平台淘宝网,也就是说它的客户群在理论上是无穷尽的,关键以什么方式将顾客吸引到网店里来,最低价格无疑就是书呆子威震江湖的独门武器,一个普洱茶行业的"价格屠夫",正如旭日般升起。

书呆子为什么会成为价格屠夫,按照其网络同行的说法是,当市场好大家忙着存茶套利的时候,书呆子忙着存钱,等市场不好了,大家忙着借钱的时候,书呆子忙着买茶。呆子茶业2005年就专注于做淘宝了,一方面是因为做得早,竞争对手少,另一方面是其只卖茶不炒茶,因此到了普洱茶崩盘的时候,其手里握有大量的现金,然后在2008与2009这两年茶价最低迷的时候,大手笔抄底,买进了大量的低价茶。有一个说法是,在过去的几年里,书呆子热衷于做一件吃进别人积压库存的事,派手下人四处找撑不住要抛货的厂家与经销商,然后以处理价把人家的库存一口气吃下。现在的书呆子是财大气粗了,即便从正常渠道进货,也是用钱去砸,直到厂家给出一个别人想也不敢想的底价,这样一来虽然书呆子的茶卖得很低,但它赚取的利润还是很丰厚的。掌握终端卖场话语权的书呆子,很可能最有资格改变行业的现有格局。

2、观自在:卖茶,还是卖文化?

去年,在知名茶文化论坛--三醉斋里,有一篇《卖茶叶还是卖文化》的帖子引起了热议,该贴直指茶叶的过度文化营销,增加了与老百姓的距离,不利于茶叶的快消化。这个帖子在某种程度上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我更倾向于认为产品与文化不能割离开来看,两者要有机的结合,以形成独特的产品文化。产品是身体,文化是外衣,哪有身体不需要外衣的,关键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文化。在茶界中,观自在可谓把文化做到了极致,至今尚无一个茶企超其右。

观自在的茶,是画是禅是小品文。说它是画,是因为观自在的女主人黄枝红女士给每一款茶都画上一幅意境清新淡雅的画,印在茶叶的绵纸包装上,茶叶的名字也起得很清奇,比如凌波青带、香如故等等,不看茶,关看包装上的画与名字,就让人联想翩翩,爱不释手,这哪里是在卖茶,简直是在卖艺术品。说它是禅,乃是观自在援禅入茶,自古就有禅茶一味的说法,但将佛教文化与茶叶结合得这么好,观自在做得实在叹为观止了,品其茶、观其画、读其文,处处给人一种充满活泼禅机的感觉。说它是小品文,乃是观自在的产品介绍,深得明清小品文的精髓,追求文章的灵韵之气,美不胜收,韵味悠长。

如果说,书呆子的武器是刚烈的,那么观自在的武器就是阴柔的。观自在在网络上做推广,选择的是"周博文"的形式,也就是建立一个博客,坚持每个礼拜写一篇美文,配上美图,放在博客里供人欣赏,以博客为核心来开展网络推广、整合论坛与淘宝,就是观自在的最大特色。如果说,书呆子走的是大众市场,追求的是市场占有率,那么观自在做的是小众市场,追求的是利润。因观自在独特的文化营销,目前其已经成为普洱茶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3、普洱中国:乱是一种机会

做茶的都会抱怨普洱茶市场之乱,可"普洱中国"的老板倪兵却认为,乱是一种机会,当然他说的不是像很多奸商做的那样--浑水好摸鱼,而是构建一个网络平台去整合行业资源,规范行业行为,以终结行业的乱象,大有用网站治国平天下的豪情壮志。新型的盈利模式往往是诞生于老大难的问题中,谁能解决难题谁就能创造营销奇迹,甚至开创一个全新的营销时代。

普洱茶的乱,主要是产品与价格的乱,以及宣传的混乱:假冒伪劣产品盛行,价格不透明,什么价格都有,宣传也是各种说法都有,夸饰宣传随处可见,等等,就是普洱茶的乱象。这极大伤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严重影响了普洱茶的信誉,让众多消费者对普洱茶望而却步,最终影响了普洱茶的销量。考之普洱茶乱的根源,乃在于厂商与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很多奸商利用自身信息优势误导了消费者,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秩序,从而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整个行业在某种程度上有集体竞劣的迹象,使得产业很难健康有序的发展。要解决行业的乱象,就要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让产品信息透明化,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

如果说,书呆子靠的是价格,观自在靠的是文化,那么普洱中国的秘密武器就是数据库营销。信息要透明化,建立完善的大型数据库是关键,将云南各大茶区的茶山、茶厂乃至产品的资料录入网站,让消费者可以随时查询,进行多方位的比较后再进行购买,从而做到透明消费。如果说书呆子是价格屠夫,观自在是一位世外高人,那么普洱中国给我的感觉,更像茶界的堂吉诃德,其在某种程度是在与风车战斗。普洱茶的产地是如此之广,生产企业多如牛毛,产品浩如烟海,建立普洱茶生产企业数据库,是怎样的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但倪兵就是这样一个较劲的人,他说,这项工作太繁琐了,需要时间去精心打磨了,是政府不好做、企业很难做、个人不敢做的,属于费力不讨好的事,我是一个笨人,就选择了龟兔赛跑中的乌龟的策略,让聪明人去当兔子,自己慢慢做我的基础性工作,只要数据库的数据积淀到一定程度,就能像后来居上的乌龟那样胜出。

在从众如风的年代,普洱茶界需要堂吉诃德式的人物,来挑战一些人们习以为常的东西。普洱中国在执行策略上采取了蚂蚁吃大象的方式,先与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将这些企业的产品数据整合到网站来,然后再逐步整合品牌企业。目前,普洱中国的努力已经得到初步回报,数十家中小茶企已经与其结盟,最近二线大厂海鑫堂也向其伸出了橄榄枝,指定普洱中国为其在互联网上的唯一的指定经销商。堂吉诃德生活在一个悲剧的时代,注定其是一个悲剧人物,而普洱中国诞生于一个神奇的网络时代,在这个时代什么奇迹也可能发生,这其中就包括普洱中国所期待的奇迹

东莞茶人探索茶叶银行 普洱茶金融化证券化


东莞茶人探索茶叶银行普洱茶金融化证券化

把普洱茶做成金融产品,类似观点在茶叶投资圈并不罕见。不过真正践行的投资者不多,东莞普洱茶投资收藏大咖也还处在探索阶段。

日前,曼松贡茶联合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发布了普洱茶金融茶品,当天交易额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引起业界关注。那么,这种普洱茶金融化证券化产品,会否成为新的投资渠道?

普洱茶金融化证券化尝试

在藏茶界,对曼松贡茶不陌生。北京故宫的金瓜贡茶,就是曼松系列。由于经历战乱、毁林等破坏,曼松贡茶产量稀少,据称曼松茶山还存有327棵古树曼松贡茶。历史上,曼松贡茶被列为清朝贡茶,具有足够的稀缺性和历史价值。

曼松贡茶的金融化证券化操作,依靠的是深圳联交所的电商平台。其认购流程是,投资者登录产权电商网站,选择认购普洱茶产品,就可成为普洱茶藏品的消费者或者投资人。深圳联交所方面介绍说,如果是消费者,可以随时申请提货;而投资人则可以把茶叶存放在标准藏天窖,这种仓储还有监控。

可见,曼松贡茶作为金融产品,可以买回家喝,可以投资,凸显了普洱茶的品饮价值。在分析人士看来,普洱茶首次走上金融平台,金融化证券化是大势所趋。普洱茶变为金融产品,把收藏属性、品饮属性融合到金融属性中,未来的升值空间取决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茶叶产品本身在同类产品中处于优势地位,另一方面是有足够的稀有性,决定未来涨幅。

金融化吸引非茶业投资者

相对其他金融产品,普洱茶流通相对缓慢,如果收藏储存的茶叶产品不流通,就会沉淀巨量资金。曼松贡茶在进入金融化证券化通道后,是否能够取得成功值得期待。

事实上,普洱茶虽然在流通、买卖退出机制上都有拍卖机构这种渠道,但是参与者、信息传递等方面还是不如其他艺术品拍卖成熟。

分析人士认为,正是因为普洱茶在流通上的种种不足,对投资收藏人士造成了渠道的单一,金融化是必然之路。普洱茶投资收藏是专业工作,比如对老茶真伪的鉴定,对各类新老茶的投资价值评判,对投资机会的把握,都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其认为,如果有资深品鉴人才、市场研究人才、金融人才等组成专业投资团队操盘,做出长期投资基金等金融产品,对非专业普洱茶玩家来说,就是可供选择的金融投资工具。

东莞茶人探索“茶叶银行”

藏茶之都东莞,不乏普洱投资大咖。天得茶业董事长蔡金华就尝试“打造中国茶产业链第一平台”。他的平台综合了茶叶评审、鉴定、买卖、加盟连锁、电子商务、仓储物流、收藏、典当、质押融资、期货、行情发布、宣传展示及茶文化传播等功能。

蔡金华进入茶叶圈10多年,几乎走遍六大茶系的大小茶山,建立了8万立方米的天得茶业仓储中心,自有藏茶超过6000吨,被公认为“中国藏茶第一人”。

在蔡金华的计划中,投资者、消费者可在平台上买到全国最好、最全的茶叶;还可以像证券交易所一样交割,及时预测茶叶行情,规范茶叶交易的管理,使茶叶爱好者根据合理价格变动做到理性投资。

蔡金华提出“茶叶银行”概念,这种尝试探索正在加快。记者了解到,茶叶银行是运用一些发酵茶叶产品的特性,如黑茶等存储期限越长茶质愈优价格越好,以此来运作茶叶产品。在这些产品基础上,投资者可以从“茶叶银行”提供的专业储存和保管服务中得到相应的“利息”回报,分享“茶叶银行”的效益。“经营者可以利用茶叶银行代顾客储存的茶叶继续销售,获得更多利润,还可以加速企业资金周转速率”。

勐海普洱茶——世界野生古茶谷


云南省茶叶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而临沧则处在云南茶叶集中区的中心地带。临茶品质优良主要是有着良好的天然种质资源。特别是勐库大叶种茶,被誉为"大叶茶品种的英豪",是国家级认定的优良品种。经过专家考证这是目前国内外海拔最高、分布最广、密度最大、原始植被保存最完整的世界第一野生古茶群落。勐库大雪山古茶群落的发现,证实了双江是世界茶树起源地之一,当地出产的普洱茶以品质好、口感纯、回甘快、滋味正、汤色亮而着称。

勐库位于云南临沧地区双江县,这里山峦纵横、气候独特、物产富饶。有着名的"世界野生古茶谷".位于临沧的勐库野生古茶树群落,是目前全世界发现的海拔最高、密度最大的大叶茶种群落。生长群落地处双江县大雪山中上部,分布面积约12000多亩,海拔高度为2200-2750米。勐库野生古茶树属于野生型野生茶,在进化形态上,比普洱茶种还原始。勐库野生古茶树群落于1997年被当地村民发现,位于双江县勐库镇五家村邦骂雪山的原始森林中,集中分布面积1.2万亩,每隔5-10米,就有株高15米以上的野生古茶树生长,株高3米以下的茶树随处可见。据专家评述,该茶树种具有茶树一切形态特征和茶树功能性成分(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等),可以制茶饮用;由于基因原始,产于高海拔寒冷地区,该茶种特具抗逆性强、抗寒性尤强等特点,是抗性育种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宝贵资源。而勐库特有种,是距今三百多年前由西双版纳引种至勐库后变种,遂有现今勐库大叶种。以致勐库种栽培野生茶口感香型与易武茶区类似,因气候地理上的差异,汤质较为刚强。普洱茶原料全部来自世界大叶种茶的故乡--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海拔1800~2750米的勐库、四排山两地,这里多为野放型勐库大业种乔木古茶树,树龄均在300~800年之间。该地区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常年云雾缭绕,雨水充足,属亚热带气候,最适合茶叶的生长。公司拥有6万亩有机茶园基地,作为公司茶品的基础原材料基地,并在冰岛有千年人工栽培享誉茶界的冰岛茶树的独特资源,在勐库大雪山还有12000亩古茶群落。

普洱茶行情回暖:被套茶商出货


普洱茶行情回暖:被套茶商出货

被“冰封”了多年的普洱茶市场,眼下终于开始“动”了。记者昨日走访厦门茶叶市场了解到,受今年云南干旱等因素影响,近期普洱茶市场行情有所回暖,上涨幅度约10%——30%。而看准时机,一些此前被套住大把资金的厦门茶商,也开始频频出货。

不过,对于这波回暖行情,业界的看法颇为谨慎———有观点认为,此番回暖“不可靠”,且普洱茶炒作之风不会再兴,建议市民不要盲目跟风。

被套商家忙“解套”

就在不久前,几位厦门的普洱茶老客户找到厦门龙飞堂总经理戴秉华,一次性就向其要了几万元的单子,而且强调要“老茶”、“好货”。被戴秉华“冷藏”了将近5年的普洱茶,终于迎来第一个“大客户”。敏感的戴秉华觉察到,普洱茶“翻身”的机会,就要来了。

戴秉华是厦门较早参与投资炒作普洱茶的茶商之一。“从2004年开始,我就不断批量购进普洱茶,还曾为了炒普洱茶,卖掉了两套房子,后来泡沫破灭时,我所有资金套进去,约300多万元。”戴秉华说,而从今年5月开始,他注意到厦门的普洱茶市场开始“动”了。

“这段时间,我店里有两款茶走得最好,一款是2004年进的大益老茶,最近陆续卖出了20多桶;另一款是2002年进的‘绿印’,出货量也较大。”戴秉华告诉记者。

事实上,感受到厦门普洱茶市场开始“动”的商家,并非戴秉华一人。在湖滨四里开茶店的苏女士表示,最近一个月内普洱茶卖了20多万元,业绩比平时增长了30%以上。

据多位茶叶界人士介绍,当前忙着“解套”的,多为当时被套牢,而资金较为紧缺的中小商家,一些资金压力并不大的商家,眼下还处于观望期,并不急着出手。

不可靠的市场回暖?

记者了解到,眼下众多中小型茶商忙着出货,主要是因为对普洱茶市场的回暖感到不可靠。“厦门这波所谓回暖行情大约是从今年5月开始的,因为今年普洱茶产区———云南遭遇干旱,普洱茶减产,一时被人当做炒作话题,近期广州、北京等地的普洱茶价格上涨较快,幅度约30%。”厦门一位普洱茶收藏者告诉记者,但是就厦门而言,近期普洱茶市场只能算是缓步上涨,幅度约10%左右。

“不过,经历了过去那段疯狂炒作的岁月,当前的茶叶市场已逐渐趋于理性。”厦门茶叶协会会长王贵卿告诉记者,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在厦门乃至全国,普洱茶再次“疯炒”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也正是因为无法判断未来普洱茶走势,受当前这波“回暖”行情刺激,一些商家急着将手中的货抛出,以期尽快回笼资金。

记者注意到,尽管当前一些商家的普洱茶出货量开始变大,但其卖价却相当“温和”。据戴秉华介绍,一款2002年进的“绿印”普洱茶,当时批发价为600多元/饼,在当时行情好的时候,一饼可以卖到3000元到5000元。但现在,他不敢卖这么高了,“现在一饼茶只卖个600元———700元,把成本价收回来就不错了。”

厦门隆香苑茗茶总经理刘顺利告诉记者,目前普洱茶的消费群体多是刚性需求,“很多客人都是买来自己喝,而不囤积炒作。”

大益:为消费者做像样的普洱茶


大益:为消费者做像样的普洱茶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问题食品频频曝光:红心“苏丹红”咸鸭蛋、“三聚氰胺”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茶行业也出现了茶叶氟、稀土及农残超标等事件。这些事件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

人无信难行,企业有责乃远。一个品牌无论其翱翔多高,最终必回归大地,回归产品本身。只有关注消费者,用专业精神,用心研发与生产,对消费者负责,这样的品牌才能走的更远。勐海茶厂作为专业普洱茶品生产商,其核心任务就是为消费者做像样的普洱茶。

像样的普洱茶首先必须是安全的

普洱茶的原料及产品生产整个过程无任何添加物,是纯天然茶制品。为保证茶品生产第一车间(茶园)的安全,我们建成勐海县国家级普洱茶种植示范区,并按照生态茶园、有机茶园的标准,制定了茶叶种植、采摘、初制加工及茶园管理标准,并在全州进行推广。为确保市场所购晒青毛茶的安全性,我们建成了技术中心实验室,可以对GB/T22111-2008所列17项安全指标进行检测,确保每批次原料、产品的茶叶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要求的安全指标予以检测,形成数据库,及时分析,适时监控。我们先后通过HACCP、ISO9001体系认证,建立了一套符合公司实际的质量管理与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保证了整个产品加工过程质量关键控制点的安全。

像样的普洱茶应是科学健康的

云南高山大叶种茶富含茶多酚、氨基酸、糖类、生物碱等营养物质,通过筛分、发酵、拼配、蒸压、包装、陈化等独特工艺,形成“越陈越香”的品质特点,使普洱茶具有品饮与收藏的双重价值。由于普洱茶的微生物发酵与长期醇化,使普洱茶除了具备一般茶叶的保健功效,更具有显著的养胃、助消化及调节机体代谢等功能,这说明普洱茶是科学健康的。

普洱茶基础及应用技术研究相对滞后,应加快推进普洱茶生产的技术标准化。技术标准是产品加工的技术依据,是产品品质保证的基石。我们现已制定17项技术标准,内容涉及初制、发酵、成型、烘制、包装、检测等内容,基本建立了关键工序技术标准体系,还将不断完善技术标准体系,加大标准执行评估工作。

我们不断加强探究体现产品价值的拼配研究。因不同茶区、茶季、年份、嫩度的茶叶内含物质成分含量差异,形成不同的口感特点。拼配可以将不同特点的茶叶取长补短,进行再创造,形成口感更加丰富,特点更加明显,滋味更加醇正,品质更加稳定的茶品。为此,我们正在结合茶叶理化成分,加大收藏型与品饮型产品的拼配研究;加快年份茶品质标准及醇化技术研究;加大与拼配产品相适应的产品形态及工艺实现的研究。

同时,我们加快推进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对一些工艺技术关键点进行根本性突破,形成核心竞争力。如:茶叶晒干技术;原料醇化技术;“黑马(HEMA)”技术;副产茶利用与茶叶深加工技术;生产瓶颈拣剔除杂技术等。为此,我们将整合科研资源,产学研结合,运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研发平台开展更深层次的研究。

像样的普洱茶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与文化的熏陶

普洱茶取自云南高山大叶种,天然、健康;出自山野,干净、绿色、生态;来自遥远的茶马古道,透着岁月的沧桑,散发着茶的醇香。普洱茶的美应是自然之美、工艺之美、文化之美。同时普洱茶越陈越香,不断在变化,彰显生命的活力,体现着时代的特点,拥有现代时尚之美。深厚的文化底蕴,加上多样的产品造型、精美的包装,给人以美的享受与文化的熏陶,所以我们将加大研究与产品价值相适应的产品形态及包装。

消费者如何通过品牌认知普洱茶?


消费者如何通过品牌认知普洱茶?

普洱茶消费者,在学习交流普洱茶品的时候,往往会被一些概念性的普洱茶品牌弄得不知所然。这里的品牌是泛指,包括:人、公司、茶厂、商标、产品等等。记得在前些天,跟茶友交流普洱茶的时候,一位喝普洱茶20多年的老茶人,竟然不知道中茶牌,这让我十分惊讶。回溯回去,那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那时候中茶牌商标在普洱茶品中还是大量存在的。从70年代-90年代,喝普洱茶想避开中茶标还真不大可能。

而一些做旧普洱茶生意的人,提出是认茶厂不认商标,常见的也就是70年代-90年代的茶品。但在认茶厂的时候我们又会遇到一种情况,就是定制茶的话,有可能原料和包装都是真的,但是生产并不是在包装上印的那个茶厂里生产。就拿大名鼎鼎的曾经云南中茶(云南茶厂或昆明茶厂)和大益(勐海茶厂)来说,都有过这种情况。

消费者在购买普洱茶之前,对于茶品信息的认知就不得不进行了解,中国普洱茶网“普洱茶产品库”在不断完善普洱茶产品的信息的同时,在认知了茶品信息之后,最基本的要点就是对于产品出品和生产的信息的完善。

那么,消费者购买普洱茶的时候,是否有必要去认知品牌?在我看来,这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就使得不管是生产还是销售的个人或者企业组织,传达给消费者的信息一定要清晰明了。

1、通用名要少用

目前的普洱茶产品中,通用名相对已经很少,但有些产品的名称还是沿用旧习。其中用的最多的就是“云南七子饼茶”、“下关沱茶”,这种以前的命名方式,放在现在来说就是一个大“bug”。几乎所有产品都叫这个,如何能体现出产品的差异化?还有的产品,一个产品有几个名字,连起来就显得很长。比如最近中茶出品的“臻品蓝印”,难道要无视“中茶牌高山乔木圆茶”这些字吗?连起来就是“中茶牌高山乔木圆茶臻品蓝印”,而2014年同样名字的茶品出过,是不是需要个年份区别的符号?比如批次。

2、商标不要很多

一般从法律上来说,一个产品是可以标注上很多个商标的。但商标标注多了,设计不好的话,会给人形成不伦不类的印象。不仅不能达到合作双方宣传的目的,甚至会让人产生反感。

3、到底宣传什么

普洱茶产品的包装,要想好传达给消费者的到底是什么?在普洱茶行业,大益值得学的东西还是蛮多的,其中的茶品包装给人的信息传递脉络还是比较清晰的,从勐海茶厂——大益(商标)——产品,从茶厂到商标品牌再到产品。哪个阶段的宣传就凸显哪个部分,而作为这一切的聚焦点大益集团,则是从活动中宣传。

个人品牌,体现的是个人的能力和眼光,目前在高端普洱茶领域,这是很明显的。但是好像从没有人在这方面留下点什么,如果是散装的,那么时间一长,茶品越多,就不记得是谁的。老同志的两位创始人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虽然只是茶品的配方。

公司品牌,体现的是一个公司的形象和能力。一般在茶品包装中就有标记。但形象,还得靠一些社会活动等体现,而不是在产品上标记就能体现出来的。勐海福元昌茶厂进行的那些公益活动就比较好。

茶厂品牌,体现的是一个公司的生产和收购能力。茶厂是茶品品质保障的基础,同时也是长期连接茶农的一种纽带。茶厂是茶企初期的宣传重点。

商标品牌,体现的是对产品的一种保护,同时也起到对其他商品的区别。同一行业,商标具有唯一性,跟产品不可分割,具有综合产品品质的特性。

产品品牌,体现的是某一款产品的特点和口碑。一款产品的认知度越高,使用越多,说明这款茶的宣传越到位。

普洱茶商推新吸引年轻人


普洱茶商推新吸引年轻人

雨林古茶坊普洱茶自助体验空间。

2016年广州益武茶博会刚刚落幕,普洱茶仍是主力军,占据了茶博会过半的场地。益武茶博会被认为是茶行业风向标,展会上企业一举一动都会折射出中国茶叶的新动向。

笔者观察到,一些茶叶品牌纷纷推出针对年轻人的产品、营销手段,让喝茶不再是中老年群体的专利。这些紧跟当下潮流的互动形式,吸引了不少在场年轻观众的参与。

以前泡茶喝茶被认为是中老年生活状态,如今越来越多90后愿意接触中国传统茶文化,茶叶消费群体正向年轻化发展。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普洱消费的主力军虽仍为中年群体,但年轻人是茶行业的潜在消费者,也是这个市场上最活跃的群体。年轻人认同中国传统的茶文化,但同时也追求时尚、快捷的生活方式,为此,不少茶商已经从自身做出了改变。

合和昌“青年计划”培育年轻消费者市场

许多观众留意到,合和昌在茶博会现场用了很大的广告位来宣传其“合和昌青年计划”,勐海合和昌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卢修学告诉笔者,青年计划是合和昌筹备已久的项目,希望通过在大学校园设立合和昌奖学金、开办茶叶讲堂、设立茶室等方式,培养大学生喝茶的兴趣爱好,传播茶文化。

谈及合和昌青年计划的初衷,卢修学认为合和昌并不着眼于当下的消费转化率,而是希望培育未来的市场和普洱的消费者,“年轻人接受认可了普洱的口味、文化,当他们进入社会工作,开始茶消费后,会更倾向于选择普洱茶。”

“自助茶空间”“心灵茶汤”“集合店”雨林亮点频出

作为广州茶博会最热闹的展位之一,雨林古茶坊采用了类似苹果体验店的长桌,让茶客可以自助冲泡,许多茶客表示,“想怎么喝就怎么喝,没有店员喋喋不休的推荐,也不需顾及人情的压力”。

除了轻松随意的自助体验方式,雨林古茶坊还有一大亮点是其5月23日面市的52周系列普洱生茶、普洱熟茶。不同颜色的包装盒印着“保持阅读”“保持好奇”“保持初心”等不同口号,包装盒内附有小卡片,卡片上是与包装盒口号对应的一句“心灵茶汤”。雨林古茶坊负责人告诉笔者,52周系列仅在天猫发售,其面对的主要受众是年轻群体。

雨林古茶坊董事副总裁朱勇透露,在广州茶博会现场,雨林集合店的签约加盟数量超过了400家。“集合店”是一种多品牌多产品的综合零售单店模式,是“生活方式上的集合”,朱勇解释:“无论你现在在经营什么店,都能加盟进来,并配以独立的产品线,集合店主要以品饮消费为主。”

他还表示,无论雨林推出集合店、茶空间还是快消产品,都是为了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进入普洱茶消费的市场。

六大茶山:“便捷老茶”紧跟消费新趋势

在许多年轻消费者看来,普洱茶是资深茶客的饮品,不论其形象还是品饮方式都与年轻人格格不入。而今,不少普洱茶企积极转型,除了加强与年轻群体的互动,许多茶企还推出便携茶叶包装,满足年轻消费者便捷轻松冲泡品饮的需求。

雨林古茶坊有52周系列普洱茶,云南六大茶山有限公司也提出“便捷老茶”的新概念,并在今年4月推出“窖藏”系列的6年、9年的普洱生茶、普洱熟茶。

云南六大茶山有限公司营销副总监李春雷表示,六大茶山推出便捷老茶涵盖了全方位的消费者,不管是新老茶客,“老茶新包装”,茶叶还是传统的叶,只是在茶叶包装上做了改进,便捷的包装吸引更多消费者开始普洱苶消费,而后再慢慢引导他们回归普洱茶的传统。他还透露,便捷老茶“窖藏”系列今年4月上市至今已经接到1.5万盒的订单,今后六大茶山还会推出更多便捷老茶相关产品。(陈海宁)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香港茶商王龙华:普洱茶世界的探索者》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普洱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