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传统的茶叶】

学者撰文赞颂茯茶古老传统今成富民利器

去冬朋友送块砖茶,说为泾阳所产,有降血糖、血脂作用。我不大喝茶,也不懂茶,更想不到泾阳也能出茶。按他讲的方法泡出红亮的茶汤,没有花茶的芬芳,没有绿茶的清香,也不及普洱的醇厚,但入口微咸,酽酽的,即而甘甜生津,喝下腹中暖暖的,妙不可言,便有了去探访的念头。

今夏我拉了市摄影家协会主席宋艳刚和曾供职的日报记者王旭东,从未央上“西-延”高速,约十几分钟就到了泾阳出口,再行六七分钟到三渠镇夏村,就到了古渡坊茯茶的生产厂。打开车门便闻到扑鼻的香味,也许是刚过端午,我嗅到的是浓浓的棕香。迎出来的是茯砖茶第十三代传人陈宏利,他说这是茯砖茶特有的味道,现在正是制茶的季节,一里外都能闻到茶香。

与其攀谈,他说茶分绿、红、青、白、黄、黑六类,茯茶属黑茶;按加工类分属紧压茶,其由安化黑茶二次发酵而成,由于是伏天制成,药效似茯苓,取名茯茶。在全国千种茶品种,唯有泾阳砖茶中生长繁殖一种有益曲霉菌――金花菌,学名冠突散囊菌。茯砖茶茶体紧结,色泽黑褐油润,金花茂盛,菌香四溢。

说着为我们沏茶,只见茶汤橙红透亮,品着滋味醇厚绵长。他讲泾阳本不植茶,但处于关中腹地,古为京畿,是南茶北上必经之地。从汉代始就成为“官引茶”到中原的集散地。官茶到泾,另行检做,制成砖茶后,沿丝绸之路销往西北乃至中亚各国。在漫长的集散、加工、制作过程中,茶商在不经意中偶尔发现茶中长出金黄色星状斑点,即金花菌。因其在黑毛茶二次发酵中的生长繁殖代谢作用,极大地改变和提高了黑茶的品质,从而形成了茯砖茶的独特风格。

在他带领下,目睹从剁茶、熬釉、渥堆、炒制、捶制、罐封、发花、干燥、陈化、包装等整个手工制作茯砖茶的工艺过程。与南方炒茶不同,炒茶师傅将大口铁锅烧红,舀一瓢事先熬好的茶釉,泼进红锅在200度的温度中与六、七斤渥好的黑毛茶快速翻炒,蒸气升腾、茶香弥漫,也就一两分钟的时间,茶即出锅炒成,能否炒制均匀、恰到好处,全凭眼和手上的功夫。炒好的茶趁热放入套有纸封的模具,由工人用木椎反复捶捣成砖型封口,再放入“发花室”经15天发酵,等生长出金花后进行干燥,经一年陈化后,才能包装出售供人饮用。

拍摄完手筑茯砖茶的全过程,陈先生又带我们去了县城的茯砖茶博物馆。他与茯茶第十二代传人,也是他的舅舅贾根社一起收集了许多茯茶制作的老物件和各式茯砖茶的样品,挖掘和弘扬茯茶文化。其中一块雍正年间的“梅兰永香”匾额和两只牛皮茶篓,让人联想昔日泾阳茶业的繁华。其实弥足珍贵的是筑茶人的精神。茯茶最早在泾阳出现为北宋神宗熙宁年(1068-1077)左右,茯砖茶定型成型为在明洪武元年(1368)前后。泾阳县志载:“清雍正年间,泾邑系商贾辐辏之区”,商号131家,其中经营茯砖茶的就有86家,每家年销300一500吨。可惜上世纪50年代末,因政策原因将茯茶生产转至湖南茶叶产地,使这一传统技艺几乎失传。

原做房地产生意的贾根社、陈宏利舅甥,不忘祖辈教诲,常思复兴茯茶之业,从2006年始收集资料,遍访老茶工,经反复试验,到2008年终获成功,手筑茯砖茶技艺于2011年5月列入陕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缺少水果蔬菜的西北地区,有“宁可一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之说。茶与粮、肉、奶一起成为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生活的必须品。中国历代统治者看中这一点,以茶安边治边,从宋时设置“茶马司”以茶易马,进行茶马交易。如今恢复茯砖茶的传统技艺,做大做强茯茶产业,则是为了造福大众健康。

茯茶因所含脂肪分化酵素高于其它茶类,因而有分化油腻、利尿通便、消食和胃、止泻化痔、醒酒安神的作用,同时它还含有多种维生素、蛋白质、氨基酸以及茶多糖、咖啡碱等,具有补充膳食营养,降血糖、血压,抗血凝、血栓的保健功效。陈总说,茯茶质量越老越好,2003年世博会一块茯茶老砖拍得48万元,去年在一次慈善拍卖会上,一块收藏十年,重3000g的茯砖茶拍到了十万元,可见其珍贵。目前泾阳正在打造中占地千亩的茯茶小镇,他们也在西安永兴坊开了茯茶庄,泾阳茯砖茶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

午间在县城吃了泾阳的小吃炒葫芦头和瓤糊,用辣椒炒的肥肠夹上刚出锅的饦饦馍,满口生香;瓤糊则是用猪肉及虾肉等做成馅,外边裹上摊好的鸡蛋皮,上笼蒸熟,放凉切片或配菜食用,亦是美味。边吃边喝茯茶,茶酽茗香,解暑消食。茯茶也谓福茶,不觉喜欢上了茯茶及制茶人。

郝小奇,木匠出身,电大中文、中国轻工业管理干部学院经管、中央党校经管专业大专、本科、研究生毕业。先在企业工作19年,92年考公务员,从事区域和城市经济研究,96年做文稿起草工作,2007任西安日报社社长。现为西安市政协常委、决咨委委员、规划委委员,黄土画派、曲江摄影学会会员。陕西绥德人,1955年5月,高级偏辑。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知识相关文章,《学者撰文赞颂茯茶 古老传统今成富民利器》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知识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知识方面知识请访问传统的茶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