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故事】

古丝绸之路上的新英雄:听中央电视台主持人讲述茯茶商队的故事

在中国西部的版图上,有这样一条线路:从长安出发,过河西走廊,穿过戈壁,一路西行,经敦煌西北出玉门关或向西南出阳关分两路,来到古代“西域”的要冲新疆。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将这条线路开辟为“古丝绸之路”。两千年来,中西方无数重要的商贸、文化、政治往来,在这条重要的陆路通道上留下了足迹。2014年9月19日,“泾阳茯砖茶丝绸之路文化之旅”大型活动在陕西泾阳启程。136峰骆驼、8匹马、数十辆宣传车、100多位丝路英雄,预计历时1年之久,行程一万五千余公里,将跨越中哈两国,途径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5个省会城市和16个地级城市,最终到达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州陕西村。这一浩荡的仿古商队在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伟大战略的同时,也在重走丝绸之路的道路上感受着中华民族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为传播丝路文化和茯茶文化而努力。自商队启程以来,已跨越陕西、甘肃、宁夏两省一自治区,3月24日,商队抵达甘肃兰州,将在兰州举办为期一周的大型茯茶文化巡游活动,与市民亲密接触,传播丝路茯茶文化。当天,中央电视台《新丝路》栏目主持人邹佩带着摄制组也赶到了兰州,对商队成员以及活动主办方等相关人士进行深度采访。当天晚些时候,邹佩带着难以平复的激动心情,向记者讲述了她所亲历的茯茶商队的故事。

3月24日,商队行进到兰州,驻扎在距离市区两小时车程的一座山上,地名叫临夏州永靖县关山乡骆驼湾(音)。为了避免大批驼队的行进给市区造成拥堵,队员们选择了309国道上山,绕行市区。上午11点,参加完陕西泾阳茯砖茶产业推介暨丝绸之路文化之旅活动(兰州站)新闻发布会之后,摄制组一行搭乘一辆历经沧桑和跋涉的依维柯汽车,前去寻找商队的身影。

找寻之路充满了惊险。由于山路偏僻,导航指示错误,汽车一度偏离了路线,走上了一条十分蜿蜒的小路,路的一边就是陡峭的土坑。邹佩回忆道,在经过一道很窄的转弯时,受离心力作用,自己瞬间以为汽车要翻进深坑了!还对同事开玩笑说差点殉职于此。直到中午时分,汽车才回归了大路,但其实所谓的“大路”也还是窄窄的山路,不过已经是公路的样子了。可能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的心理作用吧,她感觉山上的景色格外美丽,开始看到薄薄的积雪。向远处望去,山顶闪烁着银色的光芒,有种神圣的感觉。越往山上走,积雪越厚,摄制组也越兴奋,纷纷拿出设备拍照片、录像,想记录下这独特的景观。现在的北京已经进入春季,邹佩穿的带的都是薄装,而对于当时的她来说,两个小时的行程就像是从春天天穿越到了冬天,顿时就觉得冷起来。汽车终于开到了商队所在的营地。一下车,邹佩就看到十几名队员正在营地休整,还没顾上多想,一件军绿色的棉大衣就披在了她的身上。随后传来一句朴实有力的声音:“欢迎你们,这里太冷,赶紧给你们准备大衣穿上。”说话人是商队的领队赵德升。赵德升是山东菏泽人,40来岁,典型的汉子形象,率直、坦诚,笑起来很豪迈。从后来的交谈中,邹佩得知,赵队有23年的军队生涯,养成了雷厉风行的特质。“总之,看到他,你心里最直观的两个字就是‘铁汉’。”邹佩对记者说。

就在摄像师准备器材的时候,邹佩已经按耐不住好奇心开始和赵队攀谈起来。赵队带着邹佩参观队员睡觉的帐篷,那是一顶顶巨大的绿色军用帐篷,一顶里面能睡20多人。当时,队员们正在收拾睡袋和晾晒衣服。赵队告诉邹佩,他们昨天行进山里的时候突然下起了暴雪,队员们的被褥全都被打湿了,大家也都几乎没怎么睡好。幸亏今天有太阳,队员们就赶快出来晾晒。邹佩不禁询问:“这么艰苦的环境大家受得了吗?骆驼受得了吗?”赵队回答:“骆驼还好,它们本身就是从恶劣的环境中过来的。人就不行了,一路上有不少生病的,但是好在大多数人都坚持了下来,现在已经习惯了。”

据赵队介绍,商队共有成员100人左右,分为先遣队、后勤队、安保队和骆驼主体队伍。一只骆驼一天要吃30斤苜蓿、5公斤玉米面,所以后勤保障的压力很大!人员的食物也是由后勤队在沿途购买面粉、蔬菜等,在改装的餐车做饭,但是毕竟食材有限,只能保障基本的营养供应。不过,由于担心队员水土不服和饮食不合口味,后勤队里做饭的师傅可都是泾阳县当地的师傅。谈起一路上最大的困难,赵队说主要有三大困难:一是骆驼在经过黑暗的隧道时会害怕,不肯走;二是路过沙石路面时,骆驼蹄子会磨破,解决方式是给蹄子穿上骆驼鞋;三是管理的问题。队员人员构成复杂,最小的19岁,最长的56岁,且素质层次不齐,有大学生、驴友,还有招聘来的当地民众。“既要军事化管理,又要讲究技巧,每个人要用不同的管理方式,对我来说也是极大的挑战。”赵队说。

当邹佩问起行程中有没有什么娱乐项目时,赵队爽朗地笑起来:“哪有什么娱乐!每天早上出发,往骆驼身上背茶叶,需要将近两个小时;晚上卸下来,再打帐篷,又要两个多小时。睡觉都是争分夺秒!”不过,他向邹佩介绍了商队的一位特别的成员——一只名叫“豹子”的狼狗,可能是它太乖了,大家叫着叫着就成了“包子”。“包子”4个月大时开始跟着大队伍走,特别聪明,车一开自己就蹦到了车上;一看到有骆驼掉队,它就汪汪叫。懂事的“包子”和队员们十分亲密,有时会像一个小孩子一样和人撒娇,让人抚摸他。队员们也都很爱它,天天逗着、抱着、亲着,把自己都舍不得吃的肉喂给“包子”,甚至自己掏钱给“包子”买肉吃,真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邹佩提议赵队给大家唱首歌,赵队满口答应:“好!我在军队待了20多年,最会唱《小白杨》!”大家拍手鼓掌,并集合到一起。赵队的《小白杨》唱得非常嘹亮,邹佩提议队员们集体唱一首。有人说唱《团结就是力量》,有人说唱《丝路雄风》……最后,有人提议唱《儿行千里母担忧》,得到了一致认可。大家唱的非常动情,很多人眼角湿润,或许是想家人了,也或许是想到了一路来的辛苦。好在,这动人的一幕被摄像机记录了下来。

的确,自去年9月出发以来,队友们就没有再回过家,他们告别父老亲人,去践行丝路精神,传承丝路文化。“他们每一个人都是有故事的,都是可以深度挖掘的。”邹佩说。邹佩对队员们参加商队的原因很感兴趣,随机采访了一位年轻人。一开始他有些羞涩,不好意思接受采访,听到邹佩说这种影像资料会永远保存下来,就很坚定地答应接受采访。这是一位为体验古丝路生活而放弃工作的年轻人,他的专业是英语。他告诉邹佩,听说这个活动后,“头脑一热辞了工作就来了”,吃了很多从来没有吃过的苦,地上、车里都睡过;遇到恶劣天气,一天睡不了两三个小时,对身体也是极大的挑战。但是,他从来没有后悔过。“到了哈萨克斯坦之后,我的英语或许能派上用场哩。”

采访中,邹佩发现铁汉的赵队也有侠骨柔情的一面。邹佩问了赵队一个问题:“当到达哈萨克斯坦,任务结束了,你有什么样的愿望?”赵队说:“首先,我不愿意队伍解散,大家朝夕相处都是有感情的,我希望还能继续走下去。我们是近代史上重走丝路的第一支如此庞大的队伍,大家都是丝路英雄!希望有人能记得我们的艰辛。其次,我想带着我的妻子和母亲,开车沿着我走过的路再走一遍。”说到这儿,他哽咽了,或许突然想到了老母亲。不过,他还是强忍了眼中的泪,告诉邹佩,他的母亲70多岁了,父亲在前几年刚刚去世……此时,他实在控制不住感情,说了声“抱歉”,转身擦去了眼泪,沉默了一会儿,转过头来:“继续吧。”邹佩觉得,或许老母亲也是有很多故事的人,或许老母亲也经历了很多磨难,或许母子情深,或许母亲身体状况不太好,可是她已不忍心再问下去……

有队员知道邹佩是节目主持人,问她:“我们的名字会出现在你的报道中吗?”邹佩无法给出明确的答案,但是她在心里说:“如果有可能的话,如果有机会,我愿意传播你们的名字。平凡的人做了不平凡的事情,在现今繁华的社会中,愿意去吃这种苦,重走丝路,并且坚持了下来,这是一种类似红军长征般的史诗巨作。这是丝路精神的体现。如果可以,我愿意歌唱你们!”

不久,商队将再次启程,奔赴远方——那个距离哈萨克斯坦更近一步的地方。“想象他们牵着骆驼,一步一个脚印地行走在国道上、沙石路上、柏油路上、田野上……我在心里为他们祝福,祝愿他们少遇到磨难,少遇到恶劣天气,少遇到突发情况,让丝路英雄们早日凯旋……”邹佩难掩激动地说。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知识相关文章,《古丝绸之路上的新英雄:听中央电视台主持人讲述茯茶商队的故事》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知识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知识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故事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