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六堡茶】

梧州学院参加“珠江-西江经济带振兴乡村经济:“建立六堡茶官能质量评价体系”课题研讨会

近日,“珠江-西江经济带振兴乡村经济:“建立六堡茶官能质量评价体系”课题研讨会在梧州举行。本次研讨会特邀韩国国际品鉴师协会会长、庆熙大学酒店观光学院高在允教授出席。参加会议的还有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的李敏副院长、李秀白博士和杨似海老师;梧州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梧州学院毛廷贵副教授和李凯旋博士;梧州市六堡茶股份公司董事长、梧州市六堡茶研究院院长马士成博士;梧州市六堡茶国际交流促进会陈伯昌会长;梧州市六堡农家茶协会黎坚斌会长等。

课题组陪同高在允教授体验并深入了解六堡茶餐饮开发情况;“梧州六堡茶国际交流会”陈伯昌会长带队到“六堡街”,详细介绍六堡茶的制作工艺及特点,并让大家现场品茶;梧州市六堡茶股份公司董事长、梧州市六堡茶研究院院长马士成博士则带领课题组参观“梧州市六堡茶文化展示博物馆”,重点介绍了梧州市六堡茶的发展过程及国家与梧州市领导对六堡茶产业发展的扶持措施。马士成博士还向高在允教授等人赠送《六堡茶大观》一书。

次日,课题组成员与高在允教授、陈伯昌会长、黎坚斌会长邀请走访了六堡镇的“合口码头”与位于四柳村的茶山和茗山茶厂,并参观位于四柳村口正在建设中的六堡茶公园。

通过此次考察课题组对梧州六堡茶有了更深入全面的理解和认识,高在允教授也认为六堡茶是一种色、香、味十分独特的黑茶,他表示回到韩国后将通过课堂和报道让更多韩国人了解六堡茶,爱饮六堡茶。

cy260.com小编推荐

如何建立六堡茶的品鉴体系?


如何建立六堡茶的品鉴体系?

中国有六大茶类,每种茶都有其不同的风格,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饮品的追求,以及信息传播和物流运输的发达,我们有机会获取更多茶类品种去尝试和品鉴。习惯于品饮绿茶、青茶、花茶等清香幽远、口感甜滑的茶类,初次接触六堡茶,常常难以适应。

据说普洱茶特别是熟普流行初起之时,很多女士都是看在它“控油去脂”的面子上,当减肥药喝下去的,虽然是玩笑,但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大家都黑茶口感的不适应。

现代工艺六堡茶的红、浓、醇、陈,传统工艺六堡茶的醇和、陈香、余韵悠长,想要欣赏到六堡茶越陈越佳、中庸平和之美,是需要我们通过学习来掌握六堡茶的品鉴体系。

1、学习茶叶品鉴的基本流程

观干茶→闻干茶香→观汤色→闻挂杯香→品滋味→闻杯底香→看叶底→闻叶底香。

这一整套品鉴流程的作用,就是让品鉴者系统、宏观地去了解一款茶品,而且基本流程并不复杂,多练习几次也就能够掌握。如此品鉴下来,可能虽然还不懂怎么描述这款茶的品质,但对茶品已经有了初步大概的评判。

2、学习茶叶品鉴的项目、指标

如果说品鉴流程为体系骨架,那么品鉴项目及其指标就是体系内含。掌握了基本流程,接下来就是在每个流程中,对各项品鉴项目及其指标的具体品评与鉴定。

茶叶品鉴的项目主要包含: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叶底。

每一个项目之下都有一系列的基础品鉴知识需要学习,如对茶叶外形评价可分为老嫩、条索、色泽、整碎度、净度等具体指标;汤色评价又可分为颜色、亮度、清浊度等指标;其他香气、滋味、叶底等大项之下也有更为细化的具体品鉴指标。对其系统化的进行学习,有助于提高我们对茶的品鉴水平。

以现代工艺六堡茶为例,其特征可表现为:外观看条索粗壮,长整不碎,色泽黑润光泽;内质香气陈醇带松木香,汤色红浓明亮,滋味甘醇有松烟味,叶底呈铜褐色等,产品根据其品质特征分为不同等级。

3、多品饮,多对比,培养口感

在掌握了基本的六堡茶品鉴知识之后,就可开始实际品饮,在品饮过程中,结合前两个阶段所学习到的知识,按项目逐一感受和记录。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学茶也是如此。多喝茶,喝不同的茶,是提高品鉴能力最快的途径。

在此推荐对比法品饮,因为通过实际对比会对各项品鉴项目有更为显著的体会。春茶和秋茶的对比;台地茶和高山茶的对比;大叶种和中小叶种的对比;现代工艺和传统工艺的对比;不同发酵程度的对比;纯料茶和拼配茶的对比;不同年份的对比……诸如此类。

4、归纳总结,找到自己喜欢的滋味口感

完成了入门基础知识的积累,以及通过多喝对比感受不同六堡茶的口感差异之后,就可以根据已有的经验和积累,对自己已有的品鉴知识做总括性的归纳,将已有的品鉴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梳理总结,更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六堡茶品鉴水平。而在此基础上,找出自己喜欢的口感滋味,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系统化的品鉴知识。

5、持续学习

六堡茶的一个最为迷人之处是其越陈越佳的品质。在时间的沉淀中,其茶色、茶香、茶味在缓缓变化、慢慢成熟,越来越显出其独特的魅力。

茶百科认为,任何茶的品鉴都是如此,不断的学习新知识,不断的积累品饮经验,品鉴能力也会愈发提升,从而更好的品读和享受不止六堡茶的独特魅力。

“论六堡茶的选购”主题讲座在梧州经济管理学院举行


“论六堡茶的选购主题”讲座在梧州经济管理学院举行

原题:食品安全进高校专家讲解茶叶质量安全

梧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雷飞院长(主席台中)在介绍举办讲座目的、意义及主讲专家情况

梧州出入境检验检疫部局食品安全管理高级工程师、广西六堡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平(主席台左)正在演讲

梧州出入境检验检疫部局食品安全管理高级工程师、广西六堡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平(主席台左)正在演讲。

6月24日下午,应梧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邀请,梧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派出该局食品安全监管专家在该院举行题为《论六堡茶的选购----基于认证对茶叶质量安全的保证作用》的讲座,该院师生共130人参加了讲座听课,这是该学院首次与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联合举行食品安全知识讲座,受到师生们的热烈欢迎。

据悉,这次食品安全知识进学校活动,也是梧州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举行的食品安全“主题日”活动之一,主讲专家为该局食品安全管理高级工程师、广西六堡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平。讲座以今年5月17日央视新闻频道《每周质量报告》栏目播出的“验茶”节目中,对北京市消费者协会近期组织开展的“在北京市场上进行茶叶产品比较实验”的报道反映的茶叶安全问题为切入点,以六堡茶的选购为例,深度解剖茶叶质量安全问题。演讲内容围绕茶叶质量安全展开,主要内容有食品质量的构成、六堡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六堡茶的质量要求、六堡茶的安全性要求、六堡茶质量合格的判定、认证对茶叶质量的保证作用、影响认证有效性的因素、六堡茶质量的鉴别方法、选购六堡茶的原则和策略等。

通过这次讲座,较好地引导师生们正确认识茶叶安全、科学选购、理性消费,努力营造食品安全社会共治良好氛围,共享社会共治成果。

梧州学院留学生参加梧州市“品六堡 诵梧州”文化交流活动


梧州学院留学生参加梧州市“品六堡诵梧州”文化交流活动

10月23日上午,梧州学院40多名来自泰国、老挝、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家的留学生在《公众演讲》课程教师秦延良带领下,来到位于万秀区东出口的梧州广生祥六堡茶公司,参加中华文化促进会梧州朗诵委员会组织举办的“诵百年商埠品千载茗茶”主题朗诵活动。

在古色古香的活动现场,80多名梧州市朗诵爱好者与留学生们一道,边品尝着色泽黑褐光润,汤色红浓明亮,醇和爽口甜滑,香气醇陈的六堡茶,边轮番上台表演,或诗朗诵、或合唱、或相声,还有朗诵技巧讲授与六堡茶文化交流、汉服礼仪展示,节目精彩纷呈。

留学生们准备充分,积极参与了表演和互动。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的留学生带来《喀秋莎》合唱,越南女生表演了一首中越双语诗朗诵,泰国留学生合唱了泰国华侨崇圣大学校歌,新奇的舞蹈指挥动作引起一阵惊奇和赞叹……

学校带队老师秦延良表示,安排留学生参加这样的朗诵活动可以让留学生们感受中国语言、中国文化的魅力。在活动实践中品尝六堡茶、了解六堡茶文化的功效,可以提高留学生中文水平的同时,又加深了他们对梧州六堡茶的认识,促进留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和梧州六堡茶等概况,也是一次很好的中外文化交流和互动。(通讯员:李城宗)

黑茶圣金 六堡茶推动经济发展


黑茶圣金六堡茶推动经济发展

茂圣茶业公司资深顾问郭维深。(记者徐维远摄)

六堡茶是梧州特色產业的重要支柱,被誉为「黑茶中的圣金」;梧州市政府近来将六堡茶產业打造成该市农业產业化支柱,更为当地带来农业发展、就业增长及「扶贫」的作用。

据梧州市农业局统计,该市总茶园面积已达7.5万亩,六堡茶生產企业45家,相关从业人员4500多人,年產量超11200吨,產值11亿元以上,创税超2500万元;茶產品畅销大陆各省市及港澳、东南亚、日本、欧美等国家和地区。

另外,浙江大学CARD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和《中国茶叶》杂志、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中国茶经网,在2016年共同对大陆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作价值评估,结果显示,六堡茶品牌价值达15.79亿元人民币。

这也促使梧州市政府以「十三五」所强调的创新为发展策略,积极鼓励茶农以企业建设标准化茶园、发展绿色有机茶园、建设自有生產线及创立商标等。

当地着名的六堡茶龙头企业「茂圣茶叶」董事长苏淑梅受访表示,梧州地理环境优良,种植出来的茶种质量非常高;且当地水质优良,奠定六堡茶的竞争力基础。「尤其是一带一路战略推动,绝对有助于将六堡茶推销至东盟及世界各地」。

拥有20多年制茶、產茶经验,曾任梧州茶厂厂长的郭维深,目前担任茂圣茶叶的资深顾问;针对为何茂圣可成为六堡茶產业中的佼佼者,他表示「源头决定质量」,该企业利用基地、农户和技术,确保茶叶原料的品质,除刺激地方经济转型,更带动当地茶农脱贫致富。(旺报)

《梧州六堡茶文化保护条例》立法论证专家组研讨会成功举行


《梧州六堡茶文化保护条例》立法论证专家组研讨会成功举行

4月28日上午,根据《梧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2017年政府立法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和《梧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关于开展梧州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五年立法规划和2018年立法工作计划调研的通知》的部署,梧州市茶产业发展办公室作为《梧州市六堡茶文化保护条例》的牵头单位,组织调研工作专家组在市茶产业发展办公室会议室举行《梧州六堡茶文化保护条例》的立法论证专家组研讨会。

会议现场专家各抒己见背景:

当前六堡茶文化保护和开发已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对其进行立法规范和引导,已是迫于眉睫、势在必行。而且梧州市正着力打造成为岭南生态花园与养生宜居城市,必然需要有历史文化底蕴和载体,六堡茶恰恰糅合了文化传承、生态建设、旅游开发等多种要素。

同时,历史文化保护也是地方立法范畴之一。因此,对六堡茶历史文化保护开展立法调研,通过立法强化协调产业内部发展关系,研究产业发展规划和激励政策,推动历史文化旅游建设,挖掘整理六堡茶历史文化,打造六堡茶文化品牌,营造良好的六堡茶文化氛围,均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专家组就梧州市六堡茶文化保护的现状、历史文化挖掘的重点方向、文化与产业的融合发展要求等方面的内容分析研究并归类,从而对六堡茶文化保护立法的主要内容、方式方向等问题进行提炼梳理。作出初步研判,并针对不同的见解汇总分析,结合梧州市六堡茶各方面发展现状,制定《梧州市六堡茶文化保护条例》意义重大且迫在眉睫。

总结

会议的最后,市茶产业发展办公室副主任武卫国总结表示:“各位专家所提的意见和建议都非常好,头脑风暴方式的带来的畅所欲言效果也十分显著。会后我们将根据专家们所提出意见和建议进行归类整理,以便下次开会使用。

另外,综合大家的意见和建议我发现大家提出的较突出的是规范化和特色化的问题,以及厂茶和农家茶的关系,我们在条例中也要注意处理好这些问题和关系。还有如何发动广大人民群众也加入到我们六堡茶文化保护中来,特别是六堡镇的人民群众,做到全民参与。形成这个《梧州市六堡茶文化保护条例》的目的不应该单单是保护,更重要的是如何保护开发利用,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利用,以达到促进产业发展的目的。”

强强联手 共推2016年桂台(梧州)茶产业创新发展研讨会


强强联手共推2016年桂台(梧州)茶产业创新发展研讨会

近日,梧州市农业局局长赵春宝、梧州市六堡茶研究院院长马士成赴北京拜访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并与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庆等深入交流,双方就共同主办“2016年桂台(梧州)茶产业创新发展研讨会”(下称:研讨会)达成一致。本次研讨会将于2016年5月在梧州市举办,由中共梧州市委、梧州市人民政府、广西壮族自治区台湾事务办公室、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台湾区制茶工业同业公会、台湾区茶输出业同业公会、台湾茶协会等共同主办,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支持,梧州市人民政府承办。是围绕“缘聚西江,茶和两岸”为主题的桂台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盛会。届时将举办“茶产品质量安全与新产品开发专题研讨会”、“茶叶知识产权保护与市场推广专题研讨会”等精彩内容。回顾2014年,中共梧州市委、梧州市人民政府与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曾联手演绎了2014中国茶业经济年会暨六堡茶博览交易会的精彩盛会。相信,本次再度合作,且有各级部门的支持,有广大企业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2016年桂台(梧州)茶产业创新发展研讨会”一定会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新意。据悉,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成立于1992年,是由茶叶行业生产、加工、经营、管理、科研、教学等领域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个人联合组成的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的全国性社团组织,属国家4A级行业协会。中国茶业经济年会是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一年一度的盛事,是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茶经济和茶产业合作交流盛会,通过行业交流,促进经贸合作,对推动茶产业发展意义重大。

2016年桂台(梧州)茶产业创新发展研讨会暨茶叶交易会开幕


2016年桂台(梧州)茶产业创新发展研讨会暨茶叶交易会开幕

7月15日,为期三天的2016年桂台(梧州)茶产业创新发展研讨会暨茶叶交易会在毅德城正式开幕。为期将延续至7月17日。这将是在七月盛夏,桂台茶人将齐聚广西梧州这座美丽的城市,将山、水、茶完美融合,文化与经贸全新对接,两岸茶业深度交流。

梧州市人民政府市长--朱学庆从活动主办方了解到,本次活动以“缘聚西江·茶和两岸”为主题,开幕式上,由梧州市人民政府市长--朱学庆致辞拉开帷幕。而各种表演表演引来不少市民前来参与,活动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演绎六堡茶文化、推广六堡茶文化并最终让更多人了解六堡茶、爱上喝六堡茶。

本次活动将推出两岸茶文化走廊、茶产品展销和茶艺交流、欢乐斗茶比赛等几个专项“茶”活动,内容新颖、精彩纷呈。

活动期间在毅德城设梧州六堡茶展区、台湾茗茶展区、广西特色名茶展区、茶艺、茶文化交流区和休闲区五个展区160个展位,其中16个特装展位为各地龙头茶企业更好展示茶文化而搭建。

主办方还邀请了台湾企业共有15家参展,展出多种台湾茶叶产品。来自南投县鹿谷乡的阿和师是“华农”茶叶的第四代传人,精通台湾老茶的制作。阿和师说,他将在展会期间现场展示并邀请市民品尝他用纯手工烘焙的乌龙茶。

16日上午,主办方将举办精彩的“斗茶”活动,由民间斗茶比赛组委会推荐的14位代表通过看外形、嗅香气、观汤色、尝滋味、评叶底进行综合评分,在35份茶样中评出好茶。活动还将举办研讨会,来自中国茶业流通协会等六名专家学者将围绕茶产业发展与品牌建设专题研讨做主题发言,分析研讨在经济新常态下,茶叶消费形势与市场推广策略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研究提高六堡茶产业科技附加值等。

云南茶产业发展战略“跨界”研讨会召开


云南茶产业发展战略“跨界”研讨会召开

茶厂工人正在加工普洱茶。

5月6日,一场关于云南茶产业发展的“跨界”研讨会在云南农业大学悄然召开,来自国内、省内科研、文化、企业、行业协会、新闻界资深人士以及政府官员,结合云南茶叶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放眼全球市场走势,对谋求云南茶产业的战略突围进行了深入探讨。

健康红利:把云茶发展成生态健康产业

此次会议的召集人,云南省副省长沈培平在研讨会上提出了“健康红利”的经济学概念,让与会专家学者眼前一亮,“健康红利就是人们在追求健康的过程中产生的生产、消费、生活方式的改变中带来的红利。”

与会者认为,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不断追求,大健康产业正在迅速崛起。“健康红利”将成为继“人口红利”、“改革红利”、“城镇化红利”之后推动云南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强劲动力,健康产业将成为新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

作为茶的原产地,云南茶资源具备了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等高原特色农业的内涵。一直以来,云南茶园面积和采摘面积均居全国首位,仅去年,云南茶叶产量就达到了27.17万吨,居全国第二,全省有机生态茶园已经达到100万亩,通过“三品一标”认证的茶园面积120万亩,无性系良种茶园210万亩。云南茶资源更大的优势还在于独有的大叶种品种资源,全省拥有百亩连片的古茶园就超过50处。

如何将生态、良种及种植等云茶优势资源整合到位,通过现代科技成果和工业生产体系,在全国乃至世界上推出有优势、有影响、有竞争力的云南特色茶叶品牌,将云南茶产业打造成一个千亿级的大产业,在“健康红利”中尽显云茶优势,帮助全省600多万茶农增收致富,撬动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快速发展,推动绿色经济强省建设?

“我们要正视现状,以工业连接农业,用科技连接企业,整合各方资源,促进茶叶资源全价利用、跨界发展和再深加工,促使云南茶产业在‘健康红利’中赢得竞争优势。”沈培平对云茶现状的客观看待,对云茶前景的战略思考,给与会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余秋雨坦言:“一个以茶叶为主题的时代到了,一个以茶为主题的生态文明时代到了,这不仅是中国的时代,也是云南的时代。”

龙头带动:通过大企业实现转型升级

云南茶叶种植规模的优势正在一点点消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庆透露,去年云南茶园面积为389.7千公顷,同比增长率只有2.5%,紧跟第二的四川茶园面积已经达到了266.6千公顷,但其增幅超过了11%,而位列第四的贵州,其茶园面积也已经达到251.5千公顷,增幅更是高达28%,“这两个省都喊出了做国内茶叶老大的口号。”王庆说。

与会者一致认为,云茶巩固全国老大地位的途径不能盲目跟风扩张,而应在产业转型升级上下功夫。

但严峻的现实是,全省现有茶企1000多家,产值过亿的不超过20家,产值达10亿元的仅有一家。云南茶产业“多、散、弱、小”的格局依然没有质的改变,导致云茶“集中度低,经济带动力小”。据悉,去年全省茶叶加工比重仅为62%,有近7万吨是以“毛茶原料”卖到省外。

显然,云茶要改变目前“大资源小产业”格局,最现实选择就是通过推进龙头企业培育,在大企业带动中谋求战略突围。这方面,沈培平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的实施主体就是企业,云南需要培育和引进一批大企业集团,为茶产业构建一个以标准化为核心的现代工业体系,推动云南茶产业完成转型升级,促进以文本文化为核心的传统茶文化向以生态文化为核心的现代茶文化转变。”

一批有远见的大企业集团已经把现代经营理念植入到了云茶发展中。普洱市携手天士力集团,将传统中药打造为现代中药的先进理念注入到了普洱茶产业中,联手研发出了秉承健康理念的普洱茶新品。天士力集团董事长闫希军透露,目前天士力投资45亿元在普洱建设的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谷,将打造从种植、采摘、发酵、萃取、加工到运输、仓储、销售等标准化、现代化普洱茶产业链,一个年产值超过400亿元的全产业链普洱茶产业体系很快将在普洱建成。

品牌建设:用质量打造云茶大品牌

缺乏大品牌支撑,是云茶发展的又一“软肋”。如何以品牌引领产业发展,以超前的眼光、战略的思维、先进的理念,高品质、高品位、高规格、高端化打造中国著名、世界闻名、世人瞩目的云茶品牌,是云茶突破的重点。

针对云南茶树良种化和茶园单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毛茶单价仅为全国平均一半的困境,张士康认为,从传统茶产业发展的核心路径上看,云南要以茶园为“第一车间”,规范农业种植,打造一批茶叶种植庄园,为擦亮云茶金字招牌奠定原料基础。

“规范制造体系是云南茶品牌培育的重中之重。”张士康认为,促使茶叶加工从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生产出标准一致的高质量产品,才能集聚市场能量,形成强大的品牌效应。拓展强有力的渠道,创新产品,创造市场,变传统的饮茶为吃茶、用茶、赏茶,拓展茶叶消费形态,则是打造云茶大品牌的必经之路。经过多年培育,云南已经有滇红、大益、红瑞徕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传统茶品牌,同时在茶的深加工产品中涌现出了帝伯洱、贡润祥、东风生物等一批竞争力强的新兴品牌。

多元模式:以创新丰富产品形态

研讨会上,科研机构“泄露”的一项项茶叶利用新成果,企业抛出的一件件以茶为原料制造的新产品,让云南茶产业看到了广阔的未来,也激起了与会人士对茶产业多元发展的极大兴趣。

蒙顿(中国)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杰博士在研究中发现,云南独有的大叶种茶含有比其他茶种更多的生物酶及其他活性物质,这些物质是生产天然保健品的重要原料。陈杰向人们展示了茶在大健康领域的广阔发展前景,“云南茶产业的发展要和现代养生相结合,在茶的保健功能上做文章。”陈杰说,以茶叶为原料,云南不但可以大力发展保健品,还可以发展健康食品和日化消费品,这些都是云南茶产业发展的新路径。而东方不老生物的刘俊辉,用他们的产品证实了这一点,目前,该公司已生产有普洱茶、红茶、绿茶为主要原料,加配其他生物剂的日化用品,一上市就获得了市场青睐。

张士康则提出了“全价利用、跨界发展”和“再深加工”的发展理念。他认为,现代茶产业就是要把茶叶、茶花、茶果、成品茶、半成品茶或是茶叶加工副产品等利用现代技术和工艺生产加工为食品、保健品、药品、日用品、建筑材料等非原茶形态的新型衍生产品。他的研究表明,茶叶可以开发成为茶面新产品,而茶的活性物质可以制造成为抗氧化和抗老化的保健品及日化品,甚至还可以制作成肉制品改良剂,而茶渣还可以作为饲料及食用菌培养基质。

一直关注云南茶产业发展的北京师范大学资源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刘学敏则从市场流通学上分析认为,云南可以依据资源和区位两大优势,建设一个中国西部的茶叶交易流通中心,甚至可以大胆尝试,搭建茶叶的期货交易平台,为全国茶企业建设一个风险分担交易体系。

“一带一路”带火梧州六堡茶产业链


“一带一路”带火梧州六堡茶产业链

产于广西梧州市苍梧县一带的特色黑茶六堡茶,历史上曾经沿着一条独特的“茶船古道”入江出海,大量外销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并一度引领南洋茶饮风尚。得益于发达的水运,“茶船古道”当时非常兴旺,后来随着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变而趋于沉寂。近年来借“一带一路”东风,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凭着从种植到产品品质的全面提升、从文化到品牌的全面打造,六堡茶再度“一叶风行”下南洋,并逐步行销全球。

探访深山里“茶园上的小镇”

南方有嘉木,香茗出苍梧。早在清嘉庆年间,苍梧六堡茶就以其特殊的槟榔香味而名列全国24种名茶之一。清同治年间修编的《苍梧县志》记载:“茶产多贤乡六堡,味厚,隔宿而不变。”

苍梧县六堡镇位于梧州市区东北的大山深处。作为六堡茶的原产地,六堡镇仿佛建在茶园之上,是一个空气里都带着茶香的地方。当地几乎家家种茶、户户品茶,山岭间层层叠叠的茶园水墨画一般充满诗情画意。

六堡镇塘坪村黑石山茶厂山环水绕,两株参天的百年榕树下,六堡茶陈列室像一个袖珍博物馆:箩筐、竹篮、簸箕、木桶、干葫芦等五花八门的盛茶器具古色古香,茶芽、茶梗、茶壳、茶花、老茶婆、社前茶、明前茶等品种琳琅满目,特有的茶香扑面而来,沁人心脾。茶厂的主人韦洁群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六堡茶制作技艺传承人,她不仅要经营茶厂,还受聘担任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制茶大师,向学生传授六堡茶传统制作工艺。

59岁的韦洁群从小跟随师傅学习制茶,逐渐成为远近闻名的制茶好手。她介绍说:“新鲜茶叶要在锅里反复翻炒杀青,然后一遍又一遍地揉捻,接着是渥堆发酵、蒸压,最后自然存放陈化。”韦洁群的茶室里陈列了数十种陈茶,最老的一块茶砖约10公斤,看上去像未经打磨的璞玉,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问起价值,韦洁群笑着说:“镇厂之宝,没有定价,也不会卖。”

绿色有机是六堡茶产业提升的重要方向。记者采访了解到,苍梧县茶园面积近7万亩,其中有机茶园已超过1.5万亩。在苍松六堡茶厂的一处茶园,记者看到,漫山遍野的茶树延绵好几座山头,茶园里每隔几步就有诱虫灯和杀虫板。茶厂负责人陈伟雄告诉记者,这个基地面积有2000多亩,年产六堡茶约200吨。“基地里使用的全是有机肥,使用物理和生物技术除虫,完全不用农药。”

塘坪村六堡茶专业合作社和当地农民签约,对种植、采摘、修剪、施肥实行统一标准化管理。合作社负责人石濡菲告诉记者:“以前客户只对茶叶生产车间、仓库等进行监控,现在要求远程监控茶园,并愿意出资安装设备,说明客户对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了。”

六堡镇有18000多人与茶产业相关。为做大做强,当地建设了茶叶集散区、功能服务区、加工配套区、生活配套区等四大服务区,打造六堡茶文化特色小镇,慕名而来的客商和旅游者越来越多。

“茶船古道”载来“可以喝的古董”

资料显示,六堡茶已有1500多年的生产历史。这种微生物发酵黑茶工艺考究,要通过初制沤堆、复制冷发酵及凉制陈化等多道工序,以红、浓、醇、陈“四绝”著称,耐于存放,非常适合长距离运输。传统的六堡茶越陈越好,被誉为“可以喝的古董”。

梧州作为海陆丝绸之路交汇的商埠重镇,历来都是“两广商埠”和重要“水上门户”,商贸发达。清嘉庆年间,六堡茶声名鹊起并供不应求,有茶商甚至作假充数,官茶于是制作独特包装以示区别,其“蒸晒入篾,印烙篾上”的传统包装一直沿用至今。

进入晚清以后,中国社会动荡,大批华工下南洋谋生。据学者考证,自十九世纪中期至二十世纪初,下南洋的华工多达200万人,主要从事开矿、垦荒、种植、制糖等重体力工作。这些华工多来自岭南地区,本身就有饮茶的习惯,南洋地区酷热溽暑,迫切需要具有消暑化湿、润肠养胃功能的黑茶解湿去暑,六堡茶趁势漂洋过海逐步行销,“家乡的味道”寄托着华工的无尽乡愁,并引领当地茶饮风尚。

自那个时期,一条起于六堡镇,沿六堡河经东安江、贺江再入西江直通南洋的“茶船古道”繁忙起来。《广西通志稿》载:“六堡茶在苍梧,茶叶出产之盛,六堡尤为著名,畅销于穗、佛、港、澳等埠。”

不少学者对“茶船古道”进行了深入研究。梧州六堡茶研究院院长马士成告诉记者,六堡茶外销南洋的路线大致如此:茶叶从六堡镇合口码头装上“尖头船”,沿六堡河经梨埠镇码头换装大木船,然后顺东安江而下进入贺江,再经封开江口镇进入西江,在广东郁南县都城镇换装大货船运至广州,最后销往港澳、南洋和世界各地。

出口与内销的需求增长带动六堡茶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产业非常兴旺,在抗战爆发前达到高峰。《广西年鉴》记载,1935年广西出口六堡茶类茶叶已经达到1100吨以上。如今北京、上海、重庆、港澳台地区,以及南洋各地的茶叶藏家手中,还收藏有当年的六堡茶,品质甚佳而且身价不菲,堪称茶中珍品。

随着水运没落、战争等因素影响,这条通江达海远至南洋和欧美的“茶船古道”逐渐沉寂。如今,搭乘“一带一路”机遇,承载缕缕茶香的“茶船古道”仿佛从历史的尘封中复活,重新引人注目。六堡茶的运输方式已经改变了,但通道仍沿着当年的轨迹——从苍梧起航抵东南亚各地,直至行销全球。

长期研究六堡茶历史的马士成说,过去茶叶运输的通道最著名的是“茶马古道”和“茶船古道”,一陆一水。“茶马古道”是陆路,通往内陆边疆高寒、高海拔地区,直至中亚,走的是陆上丝绸之路;而“茶船古道”是水路,经华南往东南亚,走的是海上丝绸之路。两条“古道”的路线与两条丝绸之路天然契合。

老品牌再下南洋受追捧

对于东南亚地区的不少老茶客,再下南洋的六堡茶很像久违的“老朋友”,令他们感到非常亲切。今年以来,六堡茶到马来西亚、泰国、文莱等地开展行销全球推介活动,在首站马来西亚,来自梧州的5家参展企业就一举签下9700多万元人民币订单。吉隆坡一些知名茶行将六堡茶摆在店面最显眼的地方。

投茶、洗茶、出汤、点茶……冲泡六堡茶有着一套庄重的仪式。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升和消费观念的转变,被认为颇有养生保健功能的六堡茶受到越来越多的人追捧。

梧州市市长朱学庆介绍,通过多方努力,梧州已成功申报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六堡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使六堡茶原产地标准得到国家层面的确认。梧州还推进六堡茶加工企业规范化标准化生产,加快推行产品QS/SC认证,实现六堡茶整体的生产标准化、优质化、产业化。如今,梧州六堡茶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六堡茶国家标准也于2017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记者从梧州市茶叶办了解到,目前梧州六堡茶种植面积已有七八万亩,六堡茶生产企业达50家,年产量超1.2万吨,近年来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和鼓励措施做大做强六堡茶产业,并逐步完善了生产加工技术规程、检验检疫标准等,过去产业小、散、弱等突出问题逐步得到改观。当地还围绕“茶船古道”大做文化旅游文章,六堡镇正在建设六堡茶历史文化展示区和六堡茶文化体验区,打造特色旅游名镇。

梧州去年12月新成立了国有控股的广西梧州六堡茶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大型茶业集团公司引领带动,推动产业加快发展。同时,梧州还积极谋划六堡茶重新“走出去”,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举行的国际茶博会上,六堡茶产品先后多次获得金奖及“茶王”最高奖。

梧州六堡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士成告诉记者,公司生产的茶饼收藏证上有二维码可查真伪、可供溯源;茶饼标签上有产品的唯一编号和依照国家标准制作的产品标准代码,确保每一个茶饼都品质可靠、独一无二。

与此同时,多家企业正在积极开发六堡茶新产品,除了订制茶饼、传统农家茶外,还有衍生产品、终端产品系列,如茶面膜、茶蛋糕等。马士成说,“我们要尽可能挖掘潜在市场,延长产业链,依靠老品牌做出新文章。”

从原料生产情况,可以看出六堡茶产业的上升势头。塘坪村53岁的茶农梁加艺告诉记者,以前每家每户都种一两亩茶,价格低的时候每斤茶青才卖四五元,连管理茶园都没有心思。“最近这几年行情看涨,优质茶青可以卖到六七十元一斤。”

据了解,梧州市将加快推进六堡茶产业基地规模化、加工园区化、产品标准化、品牌国际化、文化普及化建设,未来五年六堡茶产业综合产值有望超过100亿元。

广西梧州市加快六堡茶产业标准体系建设


广西梧州市加快六堡茶产业标准体系建设

日前,广西梧州市召开了六堡茶产业标准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工作会议,会上讨论并通过了《广西六堡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建工作计划(草案)》和《梧州市2013年度六堡茶产业广西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分解计划(草案)》,计划在今年年内,整合全市六堡茶行业相关技术及人才资源,成立广西六堡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广西六堡茶标委会),同时完成《地理标志产品六堡茶》、DB45/T435《六堡茶生产技术规程》等4个六堡茶产业广西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据悉,六堡茶是梧州特色农业加工产品,因原产于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而得名,以其“红浓陈醇”四绝品质和独特的槟榔香味列为全国名茶。近年来,梧州市六堡茶产业发展迅猛,六堡茶的品牌知名度在国内外也不断提高。为解决六堡茶产业高速发展的同时相关标准滞后和标准体系覆盖不全等制约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瓶颈难题,市政府专门出台了《梧州市2013年六堡茶标准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并由主管副市长亲自担任梧州市六堡茶产业标准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计划通过整合六堡茶相关部门、技术科研机构、行业协会以及龙头企业的技术力量,组建广西六堡茶标委会,一改先前各部门独立为战,缺乏统一协调和整体规划的运作状态。

据了解,该项方案将使梧州市牢牢掌握六堡茶产业省级地方标准的话语权,和申报制定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优先权。并依托广西六堡茶标委会为平台,有计划、分批次的健全和完善从种植采摘、原料把关、过程检测、生产技术、成品及新产品质量安全、陈化存放等六堡茶全生产链标准体系。

2016 年桂台(梧州)茶产业创新发展研讨会暨茶叶交易会召开新闻发布会


2016年桂台(梧州)茶产业创新发展研讨会暨茶叶交易会召开新闻发布会

盛会年年有,今年特别大。为加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创新思辨、加强合作发展的契机,做大做强本地茶产业优质平台,提高市民对活动的了解,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2016年桂台(梧州)茶产业创新发展研讨会暨茶叶交易会定于2016年7月14日至17日在梧州市举办,会期4天。

7月6日上午10点就本次会议在梧州市广电中心举办了新闻发布会。梧州市委副秘书长、市茶产业发展办主任唐云凯、市台办主任滕文、市农业局副局长黄凌、市商务局副调研员周志强、市茶产业发展办副主任、市六堡茶研究院院长马士成等领导出席了本次发布会。本次会议由市台办主任滕文主持,市茶业办主任唐云凯首先介绍了活动的背景、意义及整体筹备情况。

记者提问环节,广西日报、梧州日报、梧州电视台记者、西江都市报记者和梧州零距离网等自治区驻梧主流媒体、梧州市媒体记者针对本次会议提出相关问题:

如:

梧州日报记者提问:我们都知道市茶业办是我市最近成立的新机构,请问这一举措对我市茶产业发展带来哪些新的机遇?

西江都市报记者提问:梧州六堡茶要如何在加工制作销售等方面向现代化特色农业发展?如何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与新产品开发?

梧州零距离网记者提问:本次茶展是要让梧州市民有更多机会接触及感受到不同茶文化的博大精深。那么除了展销活动,还有没有一些喜闻乐见、平易近人的活动形式,让市民参与,去了解台湾茶、区内外茶,甚至重新认识六堡茶呢?

等等十大问题。五位领导就各个问题分别给予媒体记者满意回答。

2016年桂台(梧州)茶产业创新发展研讨会暨茶叶交易会由中共梧州市委员会、梧州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台办、自治区农业厅、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台湾区制茶工业同业公会、台湾区茶输出业同业公会、台湾茶协会共同主办。以茶为媒,深化桂台茶产业合作与交流,研讨茶产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标准、新模式,开展茶叶展示交易活动,促进茶产业的创新发展,推动全区茶产业做大、做强、做精,为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农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为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作贡献。

梧州茶厂推行国际质量管理体系的实践


梧州茶厂推行国际质量管理体系的实践摘要:文章对广西梧州茶厂推行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和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实践进行了回顾,总结了企业有效推行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经验:一,加强领导,提高“贯标”工作推动力。任命“管理者代表”和“食品安全小组组长”,扎实抓好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二,明确责任,提高“贯标”工作执行力。坚持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坚持全员参与、责任到人;坚持质量制度和质量文化一起抓;坚持严格审核、持续改进。关键词:梧州茶厂,质量管理体系,食品安全,经验广西梧州茶厂是“中华老字号”六堡茶龙头企业,有“现代六堡茶的缔造者”之誉,在60余年发展历程中,始终坚持“精心制茶,诚信至上”的经营理念,2014年荣获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六堡茶推荐品牌”称号。2015年3月17日-18日和3月21日,北京世标认证中心有限公司(世标认证/WSF)、方圆标志认证集团有限公司(方圆认证CQM)分别组织审核专家对该厂“三鹤”六堡茶的生产和销售进行了监督审核,先后确认梧州茶厂ISO9001:2008国际质量管理体系、ISO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符合相关认证标准并有效运行,同意推荐保持认证注册资格。这是梧州茶厂2006年起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11年起通过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又一轮年度审核,验证了该厂按照国际标准建立管理体系并有效保持,标志着梧州茶厂朝着一流六堡茶龙头企业的目标持续迈进。回顾梧州茶厂有效推行国际质量管理体系的实践,笔者认为有两条基本经验:1、加强领导,提高“贯标”工作推动力。引入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和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让传统制茶工艺与现代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融合,预防与控制从茶叶生产原料、加工到储运、销售等全过程可能存在的潜在危害,确保食品安全卫生质量,不断以优良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广大顾客,是梧州茶厂管理方法的一次革命。为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正常运行和广大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梧州茶厂自引入国际质量管理伊始就把它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任命一名副厂长为“管理者代表”和“食品安全小组组长”,扎实抓好质量管理体系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确保交付给消费者质量可靠、卫生安全的产品。首先,按照认证标准和本厂实际编制体系文件,制定了“质量第一,信誉第一,卫生安全,顾客满意”的质量方针和“出厂产品合格率=100%,顾客满意度≥85%”的质量目标;对原料进厂、渥堆发酵、茶窖陈化等重要工序设置了质量风险控制点,制定了操作控制程序。其次,通过“请进来”或“走出去”,对相关人员进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等知识培训,使相关管理人员分别获得了内审员资格证;坚持开展质量教育与培训,让全体员工了解企业质量方针、质量目标以及所在岗位的质量控制、质量目标要求。第三,按计划开展内审和管理评审,促进管理层、人事科、技质科、生产科、供销科等部门持续改进,实现质量目标与部门及个人的有机结合。通过制茶工艺完善、新产品研发和标准化管理,企业持续保持管理体系运行及认证证书的有效性,不断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2014年梧州茶厂荣获广西质量技术监督局授予“AA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证书”,并荣获“中国茶叶学会科技示范基地”、“中国六堡茶推荐品牌”、“中国六堡茶标志性品牌”等称号,“三鹤”六堡茶成为“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广西名牌产品”。2015年3月17日,梧州茶厂“管理者代表”向审核专家介绍企业推行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情况2、明确责任,提高“贯标”工作执行力。在推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过程中,梧州茶厂根据体系标准要求法律法规以及食品安全标准的变化,不断规范各种文件,让原料购进、生产加工、产品销售每个环节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记录详细、有据可查,坚持全员参与、责任到人、持续改进;坚持“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和PDCA工作方法。在日常工作中,管理者代表和食品安全小组成员以身作则,坚持质量制度和质量文化一起抓,提出了“人品决定产品、素质决定品质、细节决定成败”、“数据是质量管理的依据,诚信是质量管理的基石”、“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结果”等质量格言,经常向员工宣传贯彻质量管理体系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让员工认识到自己的工作对产品质量的责任,树立产品就是人品的价值观,增强了“严格工艺规程,保证产品质量”的自觉性,做到工作程序化、行为规范化。在审核阶段,内审人员按照内部审核要求,全面严格检查企业相关过程控制情况,发现“不符合项”及时整改,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效果和持续改进。 在推行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实践中,梧州茶厂涌现出一批爱岗敬业的先进典型,2012年荣获“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先进集体”称号,2014年荣获“市五一劳动奖状”,“市企业管理优秀单位”等称号,“三鹤”六堡茶多次荣获“中茶杯”、“国饮杯”、“桂茶杯”特等奖。2015年3月21日,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专家深入梧州茶厂陈化茶窖进行检查实践证明,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是质量管理提升的基石;推行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和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是沿着国际标准的规范轨道加强质量管理、持续提高产品质量的有效途径,是提高企业诚信度和顾客满意度的有效保障,是梧州茶厂建设一流六堡茶龙头企业的战略性选择。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梧州学院参加“珠江-西江经济带振兴乡村经济:“建立六堡茶官能质量评价体系”课题研讨会》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六堡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