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普洱茶】

易武茶对普洱茶的影响及其发展初探

我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茶叶品种繁多。普洱茶在与众多名茶在漫长的竞争中独树一帜,名扬天下,正如清朝《新篆云南通志》中所言:“普洱之名在华茶中所占特殊位置,远非安徽、闽浙可比。”近年来,中外专家学者在对普洱茶发展史的深入研究中,不仅确认了云南的少数民族将茶叶作为饮料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而且确认了云南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澜沧江流域的思茅、西双版纳等地是茶树起源的中心地带,云南是茶的故乡。

云南产茶的历史远可追溯到汉末三国时期,清道光年编纂的《普洱府志》中称茶树为“武侯遗种”,即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孔明“平定南中,倡兴茶事。”距今已有1780年。正式文献记载最早见于唐朝咸通五年(864年)樊绰的《蛮书》卷七:“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银生即今云南思茅西双版纳。普洱茶生产的明确记载是明朝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方志学家谢肇浙的《滇略》:“士庶所用,皆普茶也。”普茶即普洱茶。真正称呼普洱茶的是明末方以智的《物理小识》:“普洱茶蒸而成团,西番市之。”清朝檀萃在1799年所著《滇海虞衡志》中认为“西番之用普茶,己自唐时。”上述史料说明,普洱茶源于古、兴于汉、称名于明、极盛于清,是以普洱这一茶叶集散和交易地而得名,原产地为六大茶山的历史名茶。本文试就传统普洱茶的原产地六大茶山之首———易武茶对普洱茶的影响及其发展作一些初步的探讨,致力弘扬普洱茶传统,促使易武茶再创辉煌。

一、易武茶在普洱茶发展史上具有特殊地位

1、易武是普洱茶的故乡。

《滇海虞衡志》中记载:“普茶名重于天下,……出普洱所属六茶山,一曰攸乐,二曰革登,三曰倚邦,四曰莽枝,五曰蛮端,六曰曼撒,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清人阮福1825年撰写的《普洱茶记》中说:“所谓普洱茶者,非普洱界内所产,盖产于府属之思茅厅界也。厅治有茶山六处,曰倚邦,曰架布,曰习崆,曰蛮端,曰革登,曰易武。”此类有关普洱茶的文献资料中,对普洱茶产自六大茶山的说法大同小异,虽然对六大茶山的地名说法不一,但对六大茶山的地点却是认同的。史称普洱府思茅厅界内的六大茶山,今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除攸乐茶山属景洪市,其他五大茶山都在勐腊县境内。“勐腊”系傣语,意为“种茶之地”。鉴于史料对六大茶山名称说法不一,西双版纳州政府曾经组织专家实地考察后,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过去和现在》一书中认定六大茶山分别为:易武、倚邦、基诺、曼洒、曼庄和革登。易武茶山今属勐腊县易武乡,包括乡政府所在地易武老镇的易田、曼洛村委会辖区,现存古茶园约6000亩,落水洞、刮风寨、桥头村等地都生长着大茶树,树龄数百年,基茎围140—160厘米不等,树高达23米左右,小片成林。

2、易武茶山面积和产量均居六大茶山之首。

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首任所长蒋铨,于1957年对六大茶山实地考察写出的《六大茶山访问记》证实:莽枝又名勐芝大寨,与革登相距约7公里,周围地区不大,实属革登茶山;架布、习崆位于曼庄(曼砖)与倚邦之间,架布是个小村寨,仅产茶400公斤,而习崆产茶更少,两地范围比勐芝还小,显然属于倚邦茶山;易武和基诺(攸乐)两地范围广、产茶多,按面积和产量,易武名列榜首,依次为倚邦、基诺、曼洒(曼撒)、曼庄、革登。《勐腊县志》中说:“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莽枝(勐芝)、架布、习崆等茶山逐渐衰退,易武茶山取而代之。”李佛一编纂的《镇越县新志稿》中记载:“清嘉庆、道光年间易武茶区年产茶七万担……光绪二十年前后易武茶区产量为二万担。”《版纳文史资料》第四辑中“古茶区分布情况表”表明:1912年易武茶区产茶5000担,比倚邦、曼洒、曼庄、革登四茶区产茶之和还多;1957年易武茶区产茶1250担,也多于倚邦等四茶区产茶之和。史料文献中,因茶业兴衰演变,地名、产量记述有异,而易武茶山是普洱茶的主产地则是无疑的。

3、易武是普洱贡茶之乡。

易武因茶而兴,清雍正二年(1724年),茶商和工匠涌入易武达“数十万”之众,形成了“山山有茶园,处处有人家”的格局,因事端不断,一度被清廷“严禁客商入山作茶”。雍正十三年(1735年)实行“茶引”购茶,茶商复入,主产园饼茶(又名园宝茶),因七饼为一筒出售,又称“七子饼茶”或“七子园茶”,大量运往普洱经销。在普洱管理茶叶贸易的官吏们将普洱茶献进宫廷,深受皇宫喜爱而列为贡品。《普洱府志》记载:清乾隆九年(1744年),普洱茶被宫廷正式列入《贡茶案册》,规定贡茶品种为“芽叶、团茶”,普洱府每年拨出采办贡茶的专款“例银”。普洱贡茶沿贡至宣统三年(1911年),历时167年。贡茶初期采自六大茶山,渐以易武茶山为主,加工也由初期思茅厅专设“茶店”,渐以茶商设庄、官府监制为主,加工贡茶的茶庄一时名声大噪,如易武茶商李开基的“安乐”号茶庄、车顺来的“车顺”号茶庄,因敬献“易武正山七子饼茶”而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获御赐“瑞贡天朝”匾额,李开基、车顺来被光绪皇帝敕授“例贡进士”,其中李开基还被吏部敕命为修职佐郎。因此,易武被誉为“贡茶之乡”。贡茶大量入京,普洱茶在京城宫廷内外获得好评,声名远播,《普洱府志》中就有“普洱茶名重京师”、“誉享京华”的记载。

4、易武是普洱茶交易的次中心。

“茶马古道”源远流长,与普洱茶相生相伴,唐朝已具雏形,宋、元相继拓展和延伸,明、清迅速发展,形成了以普洱为中心,辐射四面八方的多条通道,如著名的普洱至昆明连接内地的“官马大道”、由普洱通往西藏的“官马支路”等等。其中一条由易武经思茅至普洱的“茶马大道”,就是因为贡茶和大众茶用量日增,运量增大,路泞受阻,遂由茶商、士坤出钱,民众出力,于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动工,历时六年铺建易武至思茅全长211公里、宽1?郾5—2米的茶马驿道,全为青石板铺成。这条驿道的重新铺建,促进了易武茶业的发展和商品贸易的繁荣,巩固了易武仅次于普洱的茶叶贸易和集散中心地位。易武茶山及其周围、曼洒、曼庄等茶山的茶叶纷纷涌入易武镇,北上经倚邦思茅普洱运销京城等内地和西藏;南下销往老挝、缅甸、泰国,其中由马帮驮运至老挝丰沙里的茶叶,大量转运到越南河内,由火车运至海防上船远销南洋及欧美。易武茶市的兴旺,吸引内地汉人大量迁入种植茶园、开设茶庄、开发商业、贩运商品,以茶为主的商业交往和商品运输迅速发展。至光绪年间,易武茶区常住人口约10万,有村寨63个,其中56个以种茶为主;易武镇成为六大茶山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茶庄、商号、店铺林立,正式收购、加工、销售茶叶的茶庄就有17家,如同昌号、同庆号、同兴号、宋聘号、安乐号等茶庄年产茶二三十吨。茶业的兴旺促进了各项社会事业的蓬勃发展,办学堂、建庙宇、修路造桥、建房起屋,易武镇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思茅、普洱城里鼠疫、疟疾渐发,茶商渐走转入易武,易武茶业更为兴旺,一度成为名符其实的普洱茶贸易和集散中心,至民国10年(1921年),茶庄商号增至38家,年加工茶叶6900担,当年销往西藏3000担(次年最高增至6000担),盛况延至民国26年(1937年),因法国重新封锁老、越边界,南下茶路堵塞而走向萧条。易武是在“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和普洱茶集散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边陲名镇,自1930年镇越县县府迁居易武,至解放后改设易武县,1959年初易武、勐腊两县合并后,县府才从易武迁往勐腊。1970年4月12日居民不慎引发特大火灾,昔日人丁兴旺、商贾云集的茶山古镇一半成为废墟。如今仍然保存的茶案碑、印有马蹄印的石铺街道、陈旧的茶庄商铺、残留的茶马驿道等古镇遗迹,记录了易武兴盛发展的历史。

二、易武茶是当今传统普洱茶的典型代表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辉煌,普洱茶在港台、广东等地和韩国、日本、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声名鹊起,饮用、收藏者趋之若骛,市面上对普洱茶众说纷纭,诸如普洱绿茶、普洱红茶等等说法令业内人士啼笑皆非。何为普洱茶?2002年6月,在西双版纳召开的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中外专家学者对普洱茶的概念作出了界定:普洱茶是产于云南澜沧江流域茶树原产地的历史名茶,是以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晒青毛茶经缓慢自然发酵和人工促成后发酵制成的特种茶类。由此可见,普洱茶是不能复制的地域性名茶,有其特定的内涵。作为传统普洱茶重要原产地的易武茶,自始至今保持着传统普洱茶的特色,深受普洱茶爱好者的青睐。近年来,台湾学者池宗宪、云南农大教授周红杰等撰写出版了许多研究和介绍普洱茶的图书,思茅市连年举办大型普洱茶叶节,普洱茶日愈深入人心,昆明经营普洱茶的专卖店、茶苑茶楼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其样品陈列柜(架)上几乎都在显著位置摆放易武茶。茶商们更是追根溯源深入易武茶区重金收购,每逢采茶季节,众多港台、韩日茶商云集易武,至使易武茶收购价近二三年来每年都以百分之二三十的增幅递增,4—5级的晒青毛茶去年已涨至每公斤36元。由此可见,如今易武茶已成为传统普洱茶的典型代表。

2004年4月,勐腊县政府邀请省内外茶业专家学者10余人考察易武、倚邦、曼洒、曼庄、革登等古茶山。实地考察报告称:勐腊县境内的五大古茶山雄姿依存,而茶山面貌全非,革登茶山全部变成耕地,已经找不到茶树了;倚邦、曼洒茶山虽然满山都有茶树残遗,但许多地方是零星几株,小片成林的各有六七百亩,茶树稀疏,树势衰弱;曼庄茶山茶树生长较好、密度较高(每亩约100株),也只有千余亩。上述四大茶山古茶园共计3200余亩,年产干茶约16吨。而易武茶山仍有古茶园7000余亩(含曼腊1000亩),年产干茶约90吨,面积和产量是其他四大茶山之和的数倍,显然是传统普洱茶的生产基地。目前,易武虽有七子饼茶个体作坊30余家,但大部分晒青毛茶是以散茶的形式被外来茶商购走,茶农收入和地方财税损失严重,茶产业在恢复中缓慢发展,与名扬海内外的普洱茶之乡美誉极不相称。

三、大力发展易武茶业的思考与对策

1、当前乃至今后较长时期是易武茶业发展的最好时期。

经过反复查阅史料文献和多次深入古茶山调研,我们感到易武茶山历经漫长的岁月,有两个时期发展较快、成就较大:一是从雍正二年至乾隆六十年约70余年间,是易武茶山最强盛时期,形成了“山山有茶园,处处有人家”的格局,年产茶最高达七万担,强盛的主要原因在于“康乾盛世”,国泰民安,大批茶商工匠入山作茶,易武独特的茶资源得到了充分开发和利用。二是从道光二十五年至民国二十六年约90余年间,是易武茶业最兴旺的时期,一度成为普洱茶交易和集散中心,商贾云集,马帮塞途,正规茶庄30余家,其中“同庆”号、“同兴”号等10余家大茶号在香港、泰国、马来西亚、越南等国开设商号,“易武正山七子饼茶”名振海内外,至今港台还有人珍藏,成为能喝的“古董”,价值高于黄金。这个时期兴旺的动力主要源于“普洱茶”品牌响亮,需求旺盛,“茶马驿道”四通八达,茶路畅通,北上经普洱销往北京城等内地和西藏,南下经老、越、缅、泰等国进入国际市场。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易武茶业开始复苏,建立了乡茶叶种植队,办起了乡茶叶初制所,带动群众护养、改造、管理老式茶园,制作传统七子饼茶的小作坊迅速发展,至今已达30余家。目前,我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政通人和,交往畅通,特别是随着我省建设连接南亚、东南亚国际大通道战略的实施,高等级昆曼公路与易武擦肩而过,发展壮大易武茶业的国际国内环境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好;况且易武茶名声响亮、品质独特、资源有限,是人们追求喝茶“喝健康、喝文化、喝故事”的极品,做强做大的条件得天独厚。所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无疑是重振易武茶辉煌的最好时期,我们应当承担起这一历史使命,抓机遇、促发展,推动易武茶业走向复兴之路。

2、抓住机遇,重点突破,加快发展。

易武历史上因茶而兴,如今欲振兴易武仍需以茶为主,宏观布局,重点突破。从大的方面讲,要抓住三大机遇,实现三大突破:

第一,要抓住省委、省政府实施绿色经济强省战略,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以及思茅市大力做大做强普洱茶业的机遇,认真规划易武茶业的发展,加强领导,协调力量,在观念和措施上有所突破。为此,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四个关系:一是古茶园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沧桑巨变,六大茶山残存的古茶园(树)已屈指可数,有幸的是易武居多,不幸的是如此珍稀资源近几年来仍然遭受破坏和掠夺性采摘,如刮风寨几十株10多米高的茶树被砍去制琴,许多古茶园中的植被乱砍乱伐,不少茶树被抹光头甚至折枝采茶,重利用轻保护的倾向十分突出,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坚决制止,树立保护中利用、利用中发展的观念,妥善护养、改造、开发、管理好古茶园,尤其是在古茶园(树)的保护上要有硬措施,建议县人大制定相关保护条例,条例未出台前应抓紧制定乡规民约开展保护。二是传统名牌继承与开发的关系。易武茶扬名海内外得益于普洱茶名重天下,如今受到许多茶商的青睐是因为易武保持着传统普洱茶的特色,所以目前首要的是继承,进而在继承中开发。现在总体状况是继承不足、开发为零,主要是民间传统的采摘、加工、制作、贮藏技艺和工具年久失传,恢复生疏甚至走样,随意性较大,没有正规工厂,加工条件差,不够卫生,达不到传统易武茶的品质要求,势必损害易武茶的美名。三是振兴茶业与发展其他经济的关系。昔日以茶为主的易武乡如今已发展为茶叶、咖啡、橡胶、豆类种植和牛、羊、猪养殖等多种经营的格局,县、乡、村应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政策引导,突出重点,协调发展。尤其是要从战略的高度吸取易武兴衰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大力弘扬易武民以茶致富、乡以茶振兴的优良传统,激发群众保护、开发古茶园,为重振茶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四是古茶山文化与易武经济的关系。文化是指人类劳动的创造,即人类在社会历史的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易武茶山的先民们开创种茶、制茶、售茶辉煌历史的同时,也造就了丰富的茶山文化,物质方面如至今仍可采茶的古茶园(树)及其景观、茶的栽培和制作工艺、茶案碑和古驿道等文物古迹,精神方面如记载茶山的文献史料、祭茶祖等风情民俗、饮茶和赠茶的习俗礼仪等等。这一系列茶山文化是我们振兴易武的宝贵财富,下功夫挖掘、继承和弘扬茶山文化,既可以提高人们对茶文化的修养,净化人们的情操,更可以促进易武乡乃至勐腊县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水平,改善人民群众的经济生活条件,是件一举两得的好事,何乐而不为!

第二,要抓住省委、省政府实施建设民族文化大省战略的机遇,加紧申报并力促易武批准为“历史文化名镇”,借此在小城镇建设、文化设施、乡村公路等方面有所突破。2004年元月,省政协文史委与省建设厅的同志一道对易武古镇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村(镇)进行了专题调研,认为易武历经沧桑变迁,虽无往日辉煌、但遗存的古茶园(树)、古街道、古茶庄、古商号、古驿道,以及“茶案碑”、“瑞贡天朝”匾额和民间制茶工艺等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民族风情,基本符合申报条件。为此,文史委于2004年2月向省政协九届二次会议递交了提案,建议省政府将易武公布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镇),以弥补西双版纳州无历史文化名村(镇)和我省没有茶文化特色历史文化名村(镇)的空白。此案已被省政协列为第7号提案交省建设厅承办,由于勐腊县申报工作迟缓,至今尚无结果。易武若能批准为历史文化名村(镇),不仅以易武为代表的古茶山将作为中国普洱茶的“活化石”、普洱茶文化的“历史博物馆”而举世闻名,成为勐腊县乃至西双版纳州的一张“名片”,而且易武城镇建设因此纳入省级规划,势必在省、州等各方面的关心和支持下快速发展,对勐腊县北部山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所以,建议勐腊县对此高度重视,全力争取。

第三,要抓住我省旅游经济蓬勃发展的机遇,充分发挥地处著名民族风情和热带原始森林旅游地的优势,在保护和开发以茶文化为特色的旅游景点方面有所突破。以易武为中心的周围古茶山约2000余平方公里,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澜沧江深大断裂以东,地质构造属横断山系断裂带思茅台地的一部分,群山连绵、沟壑纵横、土壤肥沃,自然资源丰富;气候属北热带湿润季风区,具有低纬、多雨、湿润、静风、终年温暖之特点,生态条件极好;人口密度低,每平方公里约8人,属汉、傣、哈尼、彝、瑶等多民族杂居区,民居、风情各具特色,乡风民俗纯朴。总而言之,这是一块美丽的绿色宝地,是一方神奇的边陲净土,建议省、州、县从保护古茶山珍稀资源和澜沧江流域生态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将这一地区列为自然保护区,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和规章,鼓励退耕还林(茶),严禁毁林开荒、开矿,使之成为新的观光旅游圣地。就目前而言,易武及其周边古茶山可开发和利用的旅游景点、项目众多,如开辟古茶园观光游、恢复“祭茶祖”会、举办春(秋)采茶节等等。

3?郾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叫响“易武正山七子饼”品牌,扩大易武茶山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目前,易武及其周边古茶园生产的干茶大量被外来茶商购走,虽有30余家加工七子饼茶的作坊,但也是各自为阵,小打小闹,效益低下,距振兴古茶山雄风的要求甚远。为此,建议县、乡党委政府采取就地培育或招商引资等措施,建立茶业龙头企业,并全力扶持其做大做强,既可通过“公司+农户”的形式确保茶农以茶致富,调动茶农护养、改造、开发、管理好古茶园的积极性,确保茶业可持续发展;又可以整合易武及其周边的茶资源,使七子饼茶的生产上规模、上档次,成为当地的重大税源,实现以茶兴乡的目标。

4、建立健全组织机构,统筹协调,加强领导。

易武茶山的恢复和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制约因素多,非统筹协调不可。为此,建议县、乡成立“易武古茶山综合开发领导小组”,主要领导挂帅,下设若干工作机构,分工负责,使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如:(1)设立易武古茶山综合开发办公室,主管古茶山恢复发展规划、方案、政策、规章的制定,文物古迹、古茶庄(商号)、七子饼茶商标、传统制茶工艺等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招商引资、旅游开发、市场建设、技术培训等各方面的管理和协调。(2)组建茶业协会,成为政府与茶农、市场的桥梁,协助政府整合茶山资源,合理调节毛茶和成品茶的生产与销售,发挥类似石油“欧配克”的作用,确保易武茶区利益最大化。(3)成立古茶山普洱茶研究会,开展古茶山、普洱茶文化研究和宣传活动,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筹建“古茶山博物馆”。

李师程:出生于易武茶山易比的茶叶世家,曾祖父李开基,开茶庄“安乐”号,献茶入贡,得“瑞贡天朝”金匾,光绪皇帝敕授“例贡进士”,吏部敕授“修职佐郎”。李师程自小受到茶山文化熏陶,致力于茶文化研究、茶产业发展。历任中共昆明市委副书记、中共思茅地委书记、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他是茶叶文化节的开创者。“普洱茶叶节”就是他任思茅地委书记时主办的。现任政协云南省委员会常委、云南省政协文史委员会主任、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教授。昆明民族茶文化促进会名誉理事长。

吴进:现任云南省政协文史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知识相关文章,《易武茶对普洱茶的影响及其发展初探》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知识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知识方面知识请访问普洱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