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六堡茶】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茶船古道”六堡茶集团全球招商营销投资峰会(南宁)

为贯彻梧州市委、市政府打造百亿元茶产业战略部署,落实公司品牌建设及渠道建设的战略规划,有效促进公司招商及销售渠道的快速发展,经公司领导班子研究决定,从2017年11月起,组织举办“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茶船古道”-六堡茶集团全球招商营销峰会系列会议招商活动。

2017年10月29日广西梧州六堡茶股份有限公司马士成董事长一行在南宁召开全球招商营销峰会。首站在南宁。

通过公司成立、文化、招商等方面政策的宣讲和推广,以及现场针对营销投资相关的优惠支持政策的发布,吸引一批高质量的经销商参与到公司的品牌建设和渠道建设,更好地传播六堡茶文化,更有效率地整合资源开拓市场,实现公司与经销商的共赢。

广西梧州六堡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士成

全球总经销授牌当场成交的经销商

共赢天下

2016年12月广西梧州六堡茶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后,在今年上半年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打造百亿元茶产业的战略目标,紧抓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自治区“双核驱动”战略的实施机遇谋发展,积极参与组织和策划“茶船古道•新丝路”六堡茶行销全球活动。公司于第十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与广西普年贸易有限公司签订了“共赢天下”特约经销商合作协议,为进一步推动品牌建设及渠道建设的落地,特策划以“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茶船古道”-六堡茶集团营销投资峰会系列活动。

精选阅读

茶船古道说新语 “一带一路”带火六堡茶产业链


茶船古道说新语“一带一路”带火六堡茶产业链

12月13日,在苍梧县六堡镇合口码头,一棵大樟树枝繁叶茂,树叶迎风发出“沙沙”声,似乎在述说着茶船古道曾经的繁荣。如今,六堡河里的尖头船和竹筏已难见到,而六堡镇的茶园基地却愈发青翠了,六堡茶的出海通道在现代交通条件下更加便捷。

从古代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茶船古道,到今天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茶穿越历史、跨越国界,受到世界各国人民喜爱。在“一带一路”建设实施背景下,数百年历史的茶船古道再次焕发生机活力,开启了六堡茶行销全球的美妙旅程。

茶船古道再起航在梧州市六堡茶文化展示馆内,一排岭南风情的骑楼环馆而建。骑楼下,一张张图片、一组组工具展示我国黑茶的历史、工艺,带人们走进并沉浸于这段深厚的茶历史文化中。

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幅茶船古道的地图。茶色氤氲中,梧州市六堡茶研究院院长、广西梧州六堡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士成娓娓道出一段历史。六堡茶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生产历史。这种微生物发酵黑茶工艺考究,要通过初制沤堆、复制冷发酵及凉制陈化等多道工序,以红、浓、醇、陈“四绝”著称,耐于存放,非常适合长距离运输。

进入晚清之后,中国社会动荡,大批华工下南洋谋生,其中大多为岭南地区人士,六堡茶随之漂洋过海。自此,一条起于六堡镇,沿六堡河经东安江、贺江再入西江直通南洋的茶船古道繁忙起来。《广西通志稿》载:“六堡茶在苍梧,茶叶出产之盛,六堡尤为著名,畅销于穗、佛、港、澳等埠。”

随着水运没落、战争等因素影响,这条通江达海远至南洋和欧美的茶船古道逐渐沉寂。如今,借助“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承载缕缕茶香的茶船古道仿佛从尘封的历史中复活。六堡茶的运输方式改变了,但通道依然复制当年轨迹——从苍梧起航抵东南亚各地,直至行销全球。

六堡黑茶“一叶风行”

“2013年开始,东南亚传统市场强势回归,目前我们公司的出口额每年有七八百万元。”广西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陈青镇高兴地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企业积极“走出去”,除了传统的东南亚国家,还远赴德国、匈牙利、意大利等欧美国家参展,多次获得国际大奖,梧州六堡茶的名气也越来越响。

茂圣茶业公司是梧州六堡茶行销海外的一个缩影,在梧州市政府的引导下,梧州六堡茶正以“黑马”姿态迅速走上世界舞台。

去年12月,梧州成立国有控股的广西梧州六堡茶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大型茶业集团公司引领带动,推动产业加快发展。同时,梧州积极谋划六堡茶重新“走出去”,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举行的国际茶博会上,六堡茶产品先后多次获得金奖及“茶王”最高奖。通过标准化生产、对外统一树立品牌形象等措施,梧州六堡茶加速了海外进军的步伐,于今年3月启动了“茶船古道·新丝路”梧州六堡茶行销全球活动,先后在马来西亚、印尼、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进行巡展,梧州参展的5家企业与各国茶商共签约9700万元。

茶船古道重获新生,六堡茶的出海通道越来顺畅。以出口到马来西亚吉隆坡为例,旧时茶船古道需要几个月时间,如今只要一个星期左右。

一片茶叶促发展苍梧县六堡镇,六堡茶的原产地,海拔近千米,远离工业区,茶树漫山遍野。六堡镇2.6万人,几乎家家户户种茶,六堡茶是他们的“命根子”。

茶船古道复兴,梧州立志于将六堡茶打造为该市的百亿元产业。据介绍,2017年1-11月,梧州六堡茶产量超过1.2万吨,同比增长9%以上;产值12亿元,同比增长8%。

为促进六堡茶产业发展,梧州市制订了一系列措施: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实施标准化茶园建设,实施龙头企业培育工程等。

有了政策扶持,社会资本也向梧州聚集。2016年9月,梧州市茶产业办公室与深圳一家投资公司签署《关于六堡茶产业发展基金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基金总规模5亿元。

“除了巩固传统市场,我们正积极开拓新兴市场。”该市茶产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梧州将尽快打开“线上”营销渠道,建立完善六堡茶官方网站,与国内知名门户网站和专业网站合作,鼓励和支持企业做好网上销售和服务工作。

“一带一路”带火梧州六堡茶产业链


“一带一路”带火梧州六堡茶产业链

产于广西梧州市苍梧县一带的特色黑茶六堡茶,历史上曾经沿着一条独特的“茶船古道”入江出海,大量外销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并一度引领南洋茶饮风尚。得益于发达的水运,“茶船古道”当时非常兴旺,后来随着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变而趋于沉寂。近年来借“一带一路”东风,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凭着从种植到产品品质的全面提升、从文化到品牌的全面打造,六堡茶再度“一叶风行”下南洋,并逐步行销全球。

探访深山里“茶园上的小镇”

南方有嘉木,香茗出苍梧。早在清嘉庆年间,苍梧六堡茶就以其特殊的槟榔香味而名列全国24种名茶之一。清同治年间修编的《苍梧县志》记载:“茶产多贤乡六堡,味厚,隔宿而不变。”

苍梧县六堡镇位于梧州市区东北的大山深处。作为六堡茶的原产地,六堡镇仿佛建在茶园之上,是一个空气里都带着茶香的地方。当地几乎家家种茶、户户品茶,山岭间层层叠叠的茶园水墨画一般充满诗情画意。

六堡镇塘坪村黑石山茶厂山环水绕,两株参天的百年榕树下,六堡茶陈列室像一个袖珍博物馆:箩筐、竹篮、簸箕、木桶、干葫芦等五花八门的盛茶器具古色古香,茶芽、茶梗、茶壳、茶花、老茶婆、社前茶、明前茶等品种琳琅满目,特有的茶香扑面而来,沁人心脾。茶厂的主人韦洁群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六堡茶制作技艺传承人,她不仅要经营茶厂,还受聘担任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制茶大师,向学生传授六堡茶传统制作工艺。

59岁的韦洁群从小跟随师傅学习制茶,逐渐成为远近闻名的制茶好手。她介绍说:“新鲜茶叶要在锅里反复翻炒杀青,然后一遍又一遍地揉捻,接着是渥堆发酵、蒸压,最后自然存放陈化。”韦洁群的茶室里陈列了数十种陈茶,最老的一块茶砖约10公斤,看上去像未经打磨的璞玉,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问起价值,韦洁群笑着说:“镇厂之宝,没有定价,也不会卖。”

绿色有机是六堡茶产业提升的重要方向。记者采访了解到,苍梧县茶园面积近7万亩,其中有机茶园已超过1.5万亩。在苍松六堡茶厂的一处茶园,记者看到,漫山遍野的茶树延绵好几座山头,茶园里每隔几步就有诱虫灯和杀虫板。茶厂负责人陈伟雄告诉记者,这个基地面积有2000多亩,年产六堡茶约200吨。“基地里使用的全是有机肥,使用物理和生物技术除虫,完全不用农药。”

塘坪村六堡茶专业合作社和当地农民签约,对种植、采摘、修剪、施肥实行统一标准化管理。合作社负责人石濡菲告诉记者:“以前客户只对茶叶生产车间、仓库等进行监控,现在要求远程监控茶园,并愿意出资安装设备,说明客户对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了。”

六堡镇有18000多人与茶产业相关。为做大做强,当地建设了茶叶集散区、功能服务区、加工配套区、生活配套区等四大服务区,打造六堡茶文化特色小镇,慕名而来的客商和旅游者越来越多。

“茶船古道”载来“可以喝的古董”

资料显示,六堡茶已有1500多年的生产历史。这种微生物发酵黑茶工艺考究,要通过初制沤堆、复制冷发酵及凉制陈化等多道工序,以红、浓、醇、陈“四绝”著称,耐于存放,非常适合长距离运输。传统的六堡茶越陈越好,被誉为“可以喝的古董”。

梧州作为海陆丝绸之路交汇的商埠重镇,历来都是“两广商埠”和重要“水上门户”,商贸发达。清嘉庆年间,六堡茶声名鹊起并供不应求,有茶商甚至作假充数,官茶于是制作独特包装以示区别,其“蒸晒入篾,印烙篾上”的传统包装一直沿用至今。

进入晚清以后,中国社会动荡,大批华工下南洋谋生。据学者考证,自十九世纪中期至二十世纪初,下南洋的华工多达200万人,主要从事开矿、垦荒、种植、制糖等重体力工作。这些华工多来自岭南地区,本身就有饮茶的习惯,南洋地区酷热溽暑,迫切需要具有消暑化湿、润肠养胃功能的黑茶解湿去暑,六堡茶趁势漂洋过海逐步行销,“家乡的味道”寄托着华工的无尽乡愁,并引领当地茶饮风尚。

自那个时期,一条起于六堡镇,沿六堡河经东安江、贺江再入西江直通南洋的“茶船古道”繁忙起来。《广西通志稿》载:“六堡茶在苍梧,茶叶出产之盛,六堡尤为著名,畅销于穗、佛、港、澳等埠。”

不少学者对“茶船古道”进行了深入研究。梧州六堡茶研究院院长马士成告诉记者,六堡茶外销南洋的路线大致如此:茶叶从六堡镇合口码头装上“尖头船”,沿六堡河经梨埠镇码头换装大木船,然后顺东安江而下进入贺江,再经封开江口镇进入西江,在广东郁南县都城镇换装大货船运至广州,最后销往港澳、南洋和世界各地。

出口与内销的需求增长带动六堡茶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产业非常兴旺,在抗战爆发前达到高峰。《广西年鉴》记载,1935年广西出口六堡茶类茶叶已经达到1100吨以上。如今北京、上海、重庆、港澳台地区,以及南洋各地的茶叶藏家手中,还收藏有当年的六堡茶,品质甚佳而且身价不菲,堪称茶中珍品。

随着水运没落、战争等因素影响,这条通江达海远至南洋和欧美的“茶船古道”逐渐沉寂。如今,搭乘“一带一路”机遇,承载缕缕茶香的“茶船古道”仿佛从历史的尘封中复活,重新引人注目。六堡茶的运输方式已经改变了,但通道仍沿着当年的轨迹——从苍梧起航抵东南亚各地,直至行销全球。

长期研究六堡茶历史的马士成说,过去茶叶运输的通道最著名的是“茶马古道”和“茶船古道”,一陆一水。“茶马古道”是陆路,通往内陆边疆高寒、高海拔地区,直至中亚,走的是陆上丝绸之路;而“茶船古道”是水路,经华南往东南亚,走的是海上丝绸之路。两条“古道”的路线与两条丝绸之路天然契合。

老品牌再下南洋受追捧

对于东南亚地区的不少老茶客,再下南洋的六堡茶很像久违的“老朋友”,令他们感到非常亲切。今年以来,六堡茶到马来西亚、泰国、文莱等地开展行销全球推介活动,在首站马来西亚,来自梧州的5家参展企业就一举签下9700多万元人民币订单。吉隆坡一些知名茶行将六堡茶摆在店面最显眼的地方。

投茶、洗茶、出汤、点茶……冲泡六堡茶有着一套庄重的仪式。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升和消费观念的转变,被认为颇有养生保健功能的六堡茶受到越来越多的人追捧。

梧州市市长朱学庆介绍,通过多方努力,梧州已成功申报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六堡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使六堡茶原产地标准得到国家层面的确认。梧州还推进六堡茶加工企业规范化标准化生产,加快推行产品QS/SC认证,实现六堡茶整体的生产标准化、优质化、产业化。如今,梧州六堡茶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六堡茶国家标准也于2017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记者从梧州市茶叶办了解到,目前梧州六堡茶种植面积已有七八万亩,六堡茶生产企业达50家,年产量超1.2万吨,近年来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和鼓励措施做大做强六堡茶产业,并逐步完善了生产加工技术规程、检验检疫标准等,过去产业小、散、弱等突出问题逐步得到改观。当地还围绕“茶船古道”大做文化旅游文章,六堡镇正在建设六堡茶历史文化展示区和六堡茶文化体验区,打造特色旅游名镇。

梧州去年12月新成立了国有控股的广西梧州六堡茶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大型茶业集团公司引领带动,推动产业加快发展。同时,梧州还积极谋划六堡茶重新“走出去”,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举行的国际茶博会上,六堡茶产品先后多次获得金奖及“茶王”最高奖。

梧州六堡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士成告诉记者,公司生产的茶饼收藏证上有二维码可查真伪、可供溯源;茶饼标签上有产品的唯一编号和依照国家标准制作的产品标准代码,确保每一个茶饼都品质可靠、独一无二。

与此同时,多家企业正在积极开发六堡茶新产品,除了订制茶饼、传统农家茶外,还有衍生产品、终端产品系列,如茶面膜、茶蛋糕等。马士成说,“我们要尽可能挖掘潜在市场,延长产业链,依靠老品牌做出新文章。”

从原料生产情况,可以看出六堡茶产业的上升势头。塘坪村53岁的茶农梁加艺告诉记者,以前每家每户都种一两亩茶,价格低的时候每斤茶青才卖四五元,连管理茶园都没有心思。“最近这几年行情看涨,优质茶青可以卖到六七十元一斤。”

据了解,梧州市将加快推进六堡茶产业基地规模化、加工园区化、产品标准化、品牌国际化、文化普及化建设,未来五年六堡茶产业综合产值有望超过100亿元。

云南普洱从“茶马古道”走向“一带一路”


云南普洱从“茶马古道”走向“一带一路”

8月的云南普洱,因为北回归线横穿境内,潮湿温热。在当地地震后恢复重建的那柯里,一位90后的“陶瓷”人康家龙正为大批游客定制的工艺品忙碌着。

那柯里是云南仅剩为数不多茶马古道旧址之一。因为受地震破坏,当地政府在恢复重建中致力将它打造成为一个旅游景区。如今,那柯里山林已听不到清脆的马铃响,但络绎不绝的游客还是给这个古道景区找到一点当年的“繁华”。

1400多年前,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以马帮的形式,将云南的普洱茶带进了缅甸、尼泊尔、印度等国,又将这些地方的特产带回国内,开辟了一条民间国际商贸通道,被后人称之为“茶马古道”。

因为这条古道,带来了历史上中国西南对外开放的辉煌。当然,这座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的城市普洱也因这条古道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记者近日探访了普洱市,见证这个集边疆、民族、生态、开放为一体的地方,如何从历史走向未来。

因茶而名的城市

普洱市位于滇西南,国土面积4.5万平方公里,是云南面积最大的州市,有着“天然氧吧”“绿海明珠”“林中之城”的美誉,也被称为“世界茶源、中国茶城、普洱茶都”和“中国咖啡之都”。

2007年1月21日,云南思茅市更名普洱市,这一次更名,几乎所有人都联想到,是因为名气越来越大的普洱茶。在当地有这样一个说法,“每个人出生就开始喝茶”。确实,茶给普洱这个地方带来了知名度、带来了经济效益、带来了发展致富,同样也带来了风韵的文化。

在普洱采访,问到历史的话题,就绕不开茶马古道,也离不开茶马古道的起源地。

在离那柯里不远的宁洱县城里,有一个茶源广场。取名茶源,正因为茶马古道的源头就在这。其实,说是源头并不十分准确,但当年的宁洱确实成为云南各地茶叶中转、集散的核心地方。

茶源广场在2007年宁洱地震时,成为了当地民众避难的主要场所。现在,广场成为当地人休闲娱乐的聚集地。

在1400多年前,这里是古代中国与南亚地区贸易通道的重要起源地之一。

数据显示,2015年,普洱市茶园面积159.66万亩,茶叶产量10.22万吨,茶产业综合产值达183.7亿元。

一市连三国的区位优势

普洱与越南、老挝、缅甸“山水相连、人文相亲”,国境线长486公里;被誉为“哺育东南亚多国的母亲河”澜沧江纵贯全境,流经东南亚五个国家注入南海,具有“一市连三国、一江通五邻”的独特区位;有2个国家一类口岸,1个国家二类口岸和17条对外陆路通道。

在普洱市江城县,有条三国街,当地民众不用出国便可以购买来自越南、老挝的商品。

记者到来时,江城正在下着小雨,许多商户还未开门营业。而专营老挝商品的勐德城却已门庭若市,28岁的店主玛尼一个人招呼着各地的游客。玛尼来自老挝丰沙里省约乌县,此前在老挝境内经营商店,2014年来到江城县开设分店。

因为语言不通,她只能用计算器与客人讨价还价。玛尼告诉记者,老挝手工业很受中国游客喜爱,竹编包包经常供不应求。现在,玛尼正在动员自己的亲戚来江城,“开个老挝小吃店什么的都很赚钱的。”与玛尼不同,40岁的江城人蔡浩丽开了原生土特产有限公司,通过电商渠道主打江城的蜂蜜、老帕卡茶、干巴,老挝的竹编等土特产。蔡浩丽介绍,电商2015年正式推出,到现在营业额超600万元人民币,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台湾等地。今年4月,蔡浩丽在北京开了一家江城土特产实体店,当月销售额30多万元。蔡浩丽说,“下步准备与河南、广东客商合作,在郑州、广州开设实体店。”越来越多的商机在江城这个小县城出现,不难看出,普洱独特的区位优势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得到凸显。

近年来,普洱市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的建设,在扩大区位优势上大做文章。有关数据显示,2015年普洱市外贸进出口总额比2010年末翻两番多,年均增长高达40.5%,孟连口岸上缴关税连续3年在云南省边境陆路口岸中排名第二;普洱开通到老挝的5条跨境旅游线路;普洱列入云南省“五网”建设5年大会战综合交通项目总投资1060亿元,高速公路投资和建设里程均居各州市之首。未来五年,普洱的综合交通网络将更加完善。澜沧景迈机场将于明年上半年通航,思茅机场改扩建工程即将启动实施,6个通用机场中的4个已获批复,其中景谷通用机场将于明年启动建设;重点建设4条高速公路共9段项目工程,力争“十三五”末高速公路建成和在建里程达1000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形成中心城区到各县城2.5小时交通时空圈;规划建设“一主、四支、两过境”铁路网,彻底告别没有铁路的历史。届时,普洱的区位优势会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而进一步发挥作用。

普洱市委书记卫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通过今后五年的不懈努力,到“十三五”末,普洱市交通面貌将呈现根本性改变,交通制约发展瓶颈将得到有效突破,初步构建以公路、铁路为主导,以航空、水运为补充,南北畅通、东西贯穿、立体交错、升级提速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建成连接泛亚铁路东、中、西线的重要交汇枢纽,形成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和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战略交通枢纽核心节点,有力支撑普洱打造旅游休闲度假养生基地和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新时期的扶贫任务

与茶马古道的繁华和落寞一样,普洱市因为交通而昌盛,又在新的历史时期,因为交通不便而逐渐落后。然而,在“一带一路”的建设背景下,普洱市与全国一道迎来了新时期的扶贫任务。

截至2015年底,普洱市有贫困人口38.3万,占全省贫困人口的8.1%,10个县(区)均属于滇西边境片区范围,其中9个县需脱贫摘帽退出贫困行列。值得一提的是,边疆少数民族扶贫,特别是直过民族扶贫成为重点、难点。

2015年,云南省委书记李纪恒在普洱调研时提出,要把扶贫开发作为头等大事抓紧抓好,以贫困不除、愧对历史的使命感,以群众不富、寝食难安的责任感,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让阿佤人民再唱新歌。

近年来,普洱市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变“单纯输血”为“全面造血”,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变“单兵作战”为“整体协同”,探索一条“上合中央政策、下合市情民意,彰显普洱特色、具有示范作用”的精准扶贫新路子。

娜英是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勐梭镇博航八组的村民。该村46户139人,是一个传统的佤族聚居村落,被称为“直过民族”,即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现代社会的民族。村民普遍受教育年限短,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2100元人民币,祖祖辈辈居住在大山深处的杈杈房和石棉瓦房里。就在一年前,娜英一家和牲畜还挤在三四十平方米的石棉瓦房里。“看寨不是寨,茅草垒成堆;夏怕屋漏雨,冬惧寒风吹”是该村的真实写照。

记者近日在博航八组看到,新建的佤族风格的安居房错落有致,村民已全部入住二层小洋房,村里公厕、文化室一应俱全,部分道路、篮球场等配套设施正在加紧建设。

发生变化的不仅是生活,还有村民的思想。政府提出了“安居工程、基础设施、产业培育、素质提升、后续管理”5大工程建设目标,勤劳致富、科技兴农的意识在这里逐渐增强。娜英还做起了“产业”。她给记者算了一笔帐,自家的菜运到县城去卖,去年仅此一项就收入1万多元。50亩甘蔗的收入,“产量虽然有点低,一年5万元是有的,还养了猪和鸡”。此外,政府帮助博航八组引入食用菌公司,全村通过资金入股、土地入股等形式,大力发展香菇种植产业。2015年,博航八组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631元。

当地一位官员告诉记者,这个村子在今年能够实现脱贫。

“一带一路”下的绿色之路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实现跨越发展之路,或许正是普洱重拾“茶马古道”辉煌之路。云南省委书记李纪恒多次提出,“云南经济要发展,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云南必须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把开放这盘大棋走活走顺,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在扩大开放中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路子来。”

在这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中,普洱选择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云南省委书记李纪恒、省长陈豪也高度关注普洱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先后多次来普洱现场指导,协调各方给予大力支持。

绿色是普洱最大的特色,生态是普洱最大的优势。普洱市森林覆盖率高达68.7%,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是北回归线上最大的绿洲。近年来,普洱市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着力培育特色生物产业、清洁能源、林产业和休闲度假产业,率先探索绿色发展之路。2013年6月15日,普洱市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成为中国唯一一个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

普洱市委书记卫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毫不掩饰对这一独特优势的欣喜。如何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为绿色发展提供普洱方案,也成为卫星重要的研究和实践课题。

普洱市瞄准北京、上海、珠三角招大引强,近年来,在东软、康恩贝、汇源果汁等一批知名企业纷纷落户普洱的基础上,又与深圳华侨城集团、云南省公路投资公司、云南能投集团等一批大型企业成功签约,并开展合作,项目内容涉及交通、农业、制造业、旅游业、市政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无一例外,这些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普洱市绿色生态禀赋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

为了打好生态这张牌,普洱市依靠科技创新,把发展绿色生态有机产品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抓标准、抓品牌、抓融资、抓“互联网+”、抓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茶叶、咖啡、生物药、高原特色食品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建设全国知名的大健康食品供应基地,力争让绿色有机、健康养生成为普洱“代名词”。先后和西南大学、云南大学、首都经贸大学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3个院士工作站(正在申报7个院士、专家工作站),以茶叶、咖啡、生物药等特色产业为重点,打造了帝泊洱、普秀、迷帝等一批知名品牌;建成了柏联、茶祖等一批集基地、加工、体验、养生于一体的茶庄园,以大唐汉方为代表的生物药产业快速发展,品牌培育取得初步成效。

普洱市积极谋划云南普洱茶交易中心和云南咖啡交易中心建设成为国内最大的茶叶、咖啡交易平台、投融资平台和定价中心,实现绿色经济产业化道路。

普洱市还积极开展“大事件”营销,成功举办国际茶业大会、两岸四地茶文化高峰论坛、绿色发展论坛、民族团结进步论坛等活动,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获得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称号,成为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作为绿色经济标志的旅游,普洱也做了大动作。普洱国家公园、西盟勐梭龙潭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实现高A级旅游景区“零突破”。另外,还成功创建特色旅游小镇4个、省级特色旅游村12个、民族特色旅游村7个,全市28个村被授予全国美丽乡村称号,37个村被列入国家传统村落名录。推出大型原生态民族歌舞《佤部落》等一批文化精品力作进军国内外市场商演,引起强烈反响,人文纪录片《天赐普洱》登录央视并在全球20多个国家播出,普洱的“软实力”和“硬实力”同步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扩大。

其中,普洱景迈山因为连片的古茶林和保护完好的民族建筑,受到外界关注,也正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普洱拉祜族“网红”李娜倮创作的《快乐拉祜》也让这个原本贫困的民族村游客络绎不绝。

卫星称,“我们坚持用好‘绿色’画笔,打好文化牌,用‘包容开放、团结拼搏’的普洱精神擦亮‘天赐普洱·世界茶源’城市品牌,坚持文化引领,走品牌支撑绿色发展之路。”(完)

“一带一路”新战略 “茶船古道”蕴生机:广西梧州六堡茶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一带一路”新战略“茶船古道”蕴生机:广西梧州六堡茶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岁末年初,梧州市天誉茶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热闹忙碌,工人们将刚刚加工好的茶叶打包、封箱、装车,争分夺秒地发往全国各地代理商。

“梧州六堡茶品牌知名度提升,茶产品质量、设计、服务得到更多茶友的认可,公司在2016年末的茶产品订单贸易额同比增长了三成以上。”天誉公司销售经理严晓丽高兴地说。

2016年是梧州六堡茶产业“墙内开花内外皆香”的丰收之年,从成立茶产业发展办公室到成功主办桂台(梧州)茶产业创新研讨会暨茶叶交易会,再到中国-东盟博览会系列活动六堡茶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举办以及苍梧县荣获全国十大魅力茶乡。六堡茶产业前行的步伐坚实有力,六堡茶品牌价值达到15.79亿元,在全国黑茶门类中位列第三,在广西茶叶类区域品牌中排首位。12月26日,在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之际,广西梧州六堡茶股份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六堡茶产业发展进入全新的阶段。2016年12月30日,市委书记黄俊华、市长朱学庆共同为广西梧州六堡茶股份有限公司揭牌

2016年12月30日,市领导和广西梧州六堡茶股份有限公司部分董事合影

精准发力谋划产业战略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自治区“双核驱动”战略的实施,“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国家黑茶消费需求量逐渐增加,蕴涵巨大的饮茶人口红利。经过2007年以来的“一次创业”阶段,梧州市六堡茶产业以生产加工为突破口,从产业链的前端种植和流通销售等环节发力,初步形成产业发展体系。六堡茶被自治区定位为全区茶产业发展的领军产品和核心品牌。目前,梧州市共有六堡茶生产企业45家,集中加工区2个,专业茶叶市场2个,六堡茶年产量1.12万吨,年产值超11亿元,创造税收2500多万元。

潮起潮落,风浪正劲。2016年,梧州市乘借国家战略的东风再次扬帆起航,吹响了新形势下加快六堡茶产业创新发展的“二次创业”冲锋号。1月13日,梧州市召开六堡茶产业发展专题工作会议。市委书记黄俊华、市长朱学庆指出,六堡茶产业是梧州市特色农业产业的重要支柱,要精准发力做好六堡茶产业发展的相关基础性工作,从中找到符合自身实际及适应市场需求的科学发展策略,加快产业化进程。

按照梧州市“以茶兴市、品牌带动、产融结合”的战略部署,广西梧州六堡茶股份有限公司应运而生,于2016年4月开启筹备组建工作。

2016年11月7日,市委常委会听取了市国资委、茶产业办关于广西六堡茶股份有限公司组建前期工作汇报,常委会原则同意市政府通过支持龙头企业的发展来带动六堡茶产业的发展,并重申公司的性质为混合所有制。

2016年11月16日,市长朱学庆主持召开市政府第5次常务会议时指出,组建广西梧州六堡茶股份有限公司是贯彻落实自治区关于打造千亿元茶产业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对于做大做强做优六堡茶产业,加快打造梧州市百亿元茶产业都具有重要意义,要力争在年末完成组建。

随后,副市长荣志晓、黄恩多次召集有关部门负责人召开专题会议,推进公司筹建工作,明确公司定位要按照提高产量、提高产值、提高茶园面积的目标,做好整合资源、创新发展、资本运作、市场运营工作,并初步确定先由梧州市农村投资发展公司、广西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梧州市天誉茶业有限公司、苍梧县六堡茶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苍梧雄业六堡茶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

2016年12月22日,梧州市农村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在市茶产业发展办公室会议室召开了广西梧州六堡茶股份有限公司首次股东大会,会议通过了公司章程,选举产生了公司董事会及监事会。还召开广西梧州六堡茶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次董事会及第一次监事会,选举产生公司董事长及监事会主席。

2016年12月26日,广西梧州六堡茶股份有限公司在工商部门完成注册登记,正式成立。12月30日,市委书记黄俊华、市长朱学庆参加公司揭牌仪式后与公司成员深入交流,希望公司广纳贤才,做好六堡茶溯源工作,建立溯源管理系统,规范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等流程,全景式展现六堡茶的历史渊源、产品特色、质量安全。还要加强科学分析研究,进一步提高六堡茶生产质量,大力宣传推介六堡茶文化,提升六堡茶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推进,让六堡茶企业看到了我市政企联动携手发展六堡茶产业的信心与决心!”广西梧州六堡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士成介绍,目前,除了四家已入股的六堡茶企业外,中国茶叶总公司旗下的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和自治区供销社下属的广西梧州茶厂正在走相关审批程序筹备入股,其他六堡茶企业代表纷纷表示愿意入股,形成合力,做大六堡茶产业蛋糕。

2016年12月30日,市委书记黄俊华、市长朱学庆参观六堡茶文化陈列室

外学内联共促产业发展

广西梧州六堡茶股份有限公司如何运作?新公司成立后与原有各家六堡茶公司的业务是否重叠?尽管有产业战略引领和众多利好政策支持,但许多六堡茶企业负责人仍有所顾虑。

“创新集团化经营模式,将企业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成为梧州市上下求索、克难奋进的目标。”市茶产业发展办公室主任唐云凯回忆公司筹建过程时说道。

2016年,梧州市在见缝插针、抱团参展,以及承办各类茶产业盛会、论坛之外,还组织各级有关行政部门和茶企代表组成调研组外出考察学习。6月、9月,调研组分别到浙江省湖州市安吉茶产业集团、湖南省益阳市考察茶产业发展及企业改制经验。10月11日至14日,市委副书记蒋海东、副市长黄恩率调研组深入四川省雅安市考察雅安藏茶产业品牌化建设及推动资源换证、机器换人、品牌换市的经验做法。

安化黑茶,载于唐,盛于清。近年来,湖南省安化县每年投入1000多万元,保护和修缮古茶亭、古村落等文物古迹,茶文化旅游风生水起。

漫步在宽阔的石阶码头上,走进一间又一间古朴的茶行和钱庄,眼前再现的水运时代黑茶交易盛况景象,让广西梧州茶厂厂长刘泽森印象深刻,“通过‘茶旅文’一体化发展的模式联动激活三大产业,值得一试。”

四川省雅安市实行“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双品牌战略,按照“统一名称、统一标识、统一标准、共享品牌、共同打造、共有提升”的原则发展茶产业,使“蒙顶山茶”和“雅安藏茶”两大区域公共品牌综合产值达到150亿元。

国内茶业界抱团发展的模式所取得的成效,不仅给参加调研的茶企业主吃上了“定心丸”,也激活了大家思路:

“引导现有或新建企业全部进园建厂,形成集六堡茶的生产、科研、旅游、展示、检测于一体的六堡茶产业园。”

“想方设法做活文化,以六堡镇及周边乡镇为重点,发展茶山生态游、茶乡休闲游和农家乐,游人可以品好茶、逛古镇、观茶园美景。”

……

来自各行政部门和六堡茶企业的一条条建议,汇编成《安化黑茶产业发展情况报告》《四川雅安茶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后,调研组成员广泛向各界征集意见,易稿十余次,并把相关内容融入到广西梧州六堡茶股份有限公司组建方案。

“目标打造上市龙头公司,引领梧州六堡茶产业走得更快、更远。”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均伟对此深表赞同。

2016年12月22日,广西梧州六堡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第一次会议选举马士成为公司董事长

创新工艺厚植产业根基

产业兴衰,系于创新。“农家手工茶和标准化生产的茶产品都是梧州六堡茶的根,只有百花齐放,品牌才能结硕果。”广西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苏淑梅说。面对市场机遇,梧州市适时发力,启动振兴六堡茶计划,建立专项资金在科研、文化传播等方面扶持壮大六堡茶产业,拓宽六堡茶的对外推广渠道,不断提升六堡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做大做强六堡茶产业创造有利条件,也为广西梧州六堡茶股份有限公司的腾飞厚植根基。

在传统手工制茶技艺传承创新方面,梧州市先后两次组织力量发起冲击,使六堡茶制作技艺成功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一批批经过匠心打造、陈化的手工六堡茶在各地举办的国际茶叶博览会上摘金夺银,屡创佳绩。

在六堡茶数字化生产流程工艺改造与提升方面,广西梧州茶厂、梧州中茶公司、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加快产品迭代更新,不断校准市场定位。广西梧州茶厂研发出六堡茶渥堆发酵自动控制技术,采用电脑自控技术设备代替传统的人工操作,对渥堆发酵过程实施自动控制,使茶叶的发酵效率提升1.5倍,茶叶洁度也有了保障。广西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六堡茶生产线,融合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优势,实现了六堡茶精制加工的机械化、连续化、清洁化、规模化生产。六堡茶发酵罐在保持六堡茶的传统风味品质的同时,使生产效率提升了3倍。梧州市天誉茶业有限公司自主创新研发全自动智能茶叶发酵装置和塔式连续震动蒸茶装置,填补了六堡茶连续紧压制茶的空白,比原来的传统人工发酵缩短一半时间,能确保产品质量、卫生、安全的需要。

在产学研合作方面,梧州市六堡茶研究院牵头联合梧州学院、广西黑茶(六堡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梧州市自动化技术开发研究院、广西梧州茶厂等13家企事业单位,成立了六堡茶产业创新战略联盟,推广茶叶加工新技术、新工艺,加快数字化生产科技成果的引进、吸收和转化,提高企业六堡茶生产的数字化水平。同时,梧州学院与梧州六堡茶研究院还深入合作,共同培养茶学专业人才,强化高层次科研人才队伍。

2016年10月31日,梧州市六堡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并在梧州市六堡茶研究院举行了揭牌仪式

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富饶的自然物产资源,通达的交通运输网络,为梧州孕育了饮誉海外的历史名茶—六堡茶。

数百年间,这一神奇的黑茶沿着一条传奇的“茶船古道”走出深山,通江达海,并凭借“海上丝绸之路”直达东南亚,远抵日本及北美地区。

时空交替,岁月运转。民间茶人杨麦先生感慨道,六堡河水早已变得澄清透彻,“尖头船”的踪影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大交通网络的发展可一日千里。随着梧州定位为国内区域性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已初步形成现代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为六堡茶的流通提供了无限动力。

雄关如铁,逐梦前行。广西梧州六堡茶股份有限公司将承载新的历史使命,汇集各方力量,加快推进六堡茶产业的“基地规模化、加工园区化、产品标准化、品牌国际化、文化普及化”建设,把六堡茶打造成梧州乃至广西的一张亮丽的品牌名片。(陈可夫龙志荣中国六堡茶)

服务“一带一路” 加速广西发展


服务“一带一路”,加速广西发展

10月16日上午,“一带一路”留学人员国情考察服务团广西行启动仪式暨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一带一路”战略情况介绍会在南宁金紫荆国际大酒店举行。此次考察服务团活动由中央统战部指导,欧美同学会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省委统战部遴选的三十多位高层归国留学人员参与了活动,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接见了考察团一行。中央统战部领导及服务团成员一行,以及自治区领导和党委统战部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出席了会议。在启动仪式上,自治区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李康作致辞;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戴均良作了讲话,“一带一路”留学人员国情考察服务团团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卫作了发言。在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一带一路”战略情况介绍会上,自治区发改委、卫生计生委、教育厅、扶贫办外资中心等负责人,还分别向服务团一行介绍了广西服务“一带一路”战略中的相关情况。作为广西留学人员代表,梧州市政协委员、广西梧州圣源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韦燕娟出席参加了这次会议。

在启动仪式上,自治区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李康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中央把考察团的第二期安排放在广西表示衷心感谢。认为目前广西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发展契机,广西面向中南、西南,紧靠东盟各国,是“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希望考察团的专家学者给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多会诊、多建议。

会上,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戴均良对自治区党委与党中央战略高度保持一致的做法表示赞扬,认为广西有的工作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对留学人员考察服务团提出:一要充分认识这次考察活动的重要意义;二要贯彻执行精准扶贫精神,推动留学人员投身服务社会;三是提高服务团活动效益和水平,找准服务切入点。活动期间还举行了捐赠仪式。北京市政协委员,慈铭健康体检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韩小红向广西隆安县捐助慈铭爱心助学金60万元;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向隆安县贫困村捐赠50万元光伏项目;福建省留学生同学会、泉州留学人员联谊会向隆安县捐赠爱心助学金40万元;哈药慈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捐赠价值100万元药品。

对受邀参加这次会议,韦燕娟感到,在面对一份荣誉的同时也感到一份责任。认为党中央“一带一路”战略无论是对全国、广西乃至梧州的经济社会发展都是一个很好的机遇,自己作为一名留学人员、一名企业负责人,不但要充分认识到党中央“一带一路”战略精神以及这次“一带一路”留学人员国情考察服务团广西行活动的重要意义,而且要尽自己的努力,为广西、为梧州经济社会发展多做服务多作贡献。

据了解,在前不久召开的梧州市政协会议期间,作为市政协委员的韦燕娟递交两份提案均得到了立案,其中一份《抓好两大机遇推动六堡茶产业发展》提案,就专门提到了关于如何把梧州最近入选广西特产行销全国核心品牌的六堡茶品牌,主动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进行对接的问题,建议抓好“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在做好六堡茶科研课题、实行茶旅一体化的同时,瞄准梧州六堡茶行销全国的良好时机并积极推向“一带一路”的相关国家,力争把六堡茶产业成为梧州农业的一个支柱产业。

广西梧州借助“一带一路”重塑千年六堡茶辉煌


广西梧州借助“一带一路”重塑千年六堡茶辉煌

10月18日,梧州市苍梧县“全国十大魅力茶乡”亮牌仪式现场。 黄艳梅 摄

作为中国历史名茶及著名的侨销茶,具有1500年历史的梧州六堡茶早在清朝中后期就已远销东南亚地区,通过“茶船古道”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商品之一。广西梧州市官方18日称,将借助“一带一路”建设机遇,重塑千年六堡茶辉煌。

“中国六堡茶发源地”及“中国名茶之乡”梧州市苍梧县,近日荣获2016年度“中国十大魅力茶乡”称号。梧州市借此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当地六堡茶战略品牌打造以及产业发展构想。

梧州市长朱学庆介绍,梧州地处珠江—西江经济带中心位置,自古就是水上交通要道,水系发达,因河而兴,有“三江连五省、总汇在梧州”之称。梧州是沟通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的内河枢纽和往返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是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的最早对接点。

与人们耳熟能详的“茶马古道”的陆路不同,“茶船古道”通过内河航运将六堡茶销往海外。梧州六堡茶沿着西江走出珠三角,到达东南亚,乃至日本、北美地区,成为一条历史积淀深厚、充满传奇故事的“茶船古道”。

六堡茶属黑茶类,具有“红、浓、陈、醇”的特有品质,因其原产于苍梧县六堡镇而得名。六堡茶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清嘉庆年间,其以独特的槟榔香味入选中国24个名茶之列。

梧州市官方介绍,目前,梧州市有六堡茶生产企业45家,集中加工区2个,专业茶叶市场2个,六堡茶年产值达11亿元人民币以上。六堡茶已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六堡茶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16年,在全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专项评估中,六堡茶品牌价值达15.79亿元人民币,在黑茶类列第3位,在广西茶叶类区域品牌中排第1位。今年6月,六堡茶获批了首个国家标准,这也是广西茶叶的第一个国家标准。

朱学庆称,借助“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梧州市加快推进六堡茶产业的“基地规模化、加工园区化、产品标准化、品牌国际化、文化普及化”建设,全力做大做强茶产业,打造百亿元六堡茶产业。

苍梧县长谢善高亦表示,借“一带一路”的东风,当地将重点面向粤桂和港澳台、东南亚等国内外市场,做大做强六堡茶产业,着力打造成为“茶香景美、茶旅融合”更具特色的魅力茶乡。

梧州市官方提出,力争在未来5年,梧州市茶园面积达到20万亩,茶产量达到10万吨,产业综合产值超过100亿元。

搭乘“一带一路”快车,中茶六堡茶走进大西北


搭乘“一带一路”快车,中茶六堡茶走进大西北

5月15日–18日,中国(青海)国际清真食品用品展览会暨“一带一路”绿色食品用品展览会在青海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中茶六堡茶搭乘“一带一路”快车,与中粮茶业旗下的中茶黑茶园、中茶普洱、中茶蝴蝶汇、中茶海堤携手走进大西北,走进青海老百姓的心中。

本届展会吸引了来自39个国家和中国29个省区市的一千多家企业前来参展,参观人数比往年多出好几倍,尤其是周末两天,可谓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青海有着“世界屋脊”的美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三江源”、“江河源头”、“中华水塔”。青海省有藏族、回族、蒙古族、土族、撒拉族等43个少数民族,此次博览会,更像是一次多民族融合的大聚会。

中茶六堡茶借此良机向青海各民族同胞展示了她的魅力。精巧别致的工艺箩在琳琅满目的展品中显得尤其可爱,博得了很高的回头率;加上六堡茶具有“养胃祛湿、降三高、去油腻”等保健功效,使她在青海人民心中增添了不少分量。六堡茶对于青海的老百姓来说是一粒新的种子,通过这次的“播种”,我们期待来年春天能在青海长出新芽,并在不久的将来花繁叶茂。

六堡茶是千年历史名茶,是著名的“侨销茶”。过去,六堡茶“下南洋”,以其独特的品质特征和神奇的保健功效博得了华人华侨的喜爱,红遍东南亚;如今,六堡茶搭乘“一带一路”快车“走西北”,相信她同样能在大西北开枝散叶,郁郁葱葱。

厦洽会上 “一带一路”圣源六堡茶香悠悠


厦洽会上“一带一路”圣源六堡茶香悠悠

9月18日-21日,圣源茶业作为梧州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受邀出席2017厦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下称:厦洽会)。本次厦洽会在福建厦门举行,在会上资本涌动,万商云集,是一场国际性大型投资盛宴。作为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后的重要国际投资盛会,厦洽会发挥“后金砖”优势,专门举办“金砖国家投资合作展区”和“金砖国家商品展”,展示金砖国家投资合作成果、投资环境和投资项目,组织开展项目对接洽谈活动。同时,主办方还新设“金砖+”国家特色商品展,邀请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泰国、墨西哥等“金砖+”国家企业参展,展示和推介金砖国家先进技术和优质、特色产品。厦洽会开幕当天,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丁向群、广西自治区投资促进局副局长路万青、广西梧州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市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徐文伟莅临圣源茶业展位品鉴六堡茶。期间,徐文伟主任亲自为丁向群主席介绍了梧州六堡茶的文化历史及产业发展近况。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丁向群(中间)、广西自治区投资促进局副局长路万青(右)、广西梧州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市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徐文伟(左)莅临圣源茶业展位品鉴六堡茶。

随后,圣源茶业的茶艺师主动向领导们汇报了企业发展历程、企业规模及制茶核心技术等内容。听完汇报后,丁主席表示:“咱们广西梧州六堡茶有如此深厚的底蕴及优秀品质,希望让更多国际友人能够了解及品尝。圣源茶业以“承古·纳今,传承·发展;精心制茶,诚信经营”为发展理念,获得展会上广大消费者的充分肯定。圣源茶业展位围满了人,圣源茶业还特别策划具有中华传统文化韵味的茶艺表演,以艺术的方式向全球展示六堡茶的“高颜值”,及其背后的“文化”魅力。“一带一路”是本次“厦洽会”继续深耕的主题。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中国经济新常态为六堡茶产业提供一个非常好的机遇,只要我们拥有信心与决心、耐心与诚心,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众志成城,迎来六堡茶的春天。”圣源茶业愿以六堡茶为媒体,向全世界传播优秀六堡茶文化、开展合作交流、促进与各国经贸往来。古丝绸之路,骆驼铃响;一带一路,六堡茶香悠悠;产能启元,圣源六堡茶与大家共同拥抱六堡茶“大时代”!

六堡茶在“一带一路”上扬帆远航正当时


六堡茶在“一带一路”上扬帆远航正当时

去年读《广西日报》一则消息令我关注:2016年9月,中国—东盟博览会系列活动之“一带一路”战略下的“茶船古道”——六堡茶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南宁隆重举行。近日读马士成先生编著的《六堡茶大观》了解到,2015年六堡茶的主要输往国家或地区,已经由原来的马来西亚、中国香港、新加坡增加印尼与澳门。这两个信息无疑为出口量曾经辉煌后而跌入低谷的六堡茶带来了福音,令苍梧六堡茶业界振奋,令六堡茶人欢欣鼓舞。

一、神奇的六堡茶

我的家乡苍梧县是六堡茶的原产地,因而从小就有喝六堡老茶婆的习惯。但那时家穷买不起茶叶,那些零星散乱、模样难看的残茶叶,是当水手的父亲在船上卸完茶叶后,从船仓里捡回来的。初时,我仅知道六堡茶止渴生津,消暑解热,直到有一晚我肚屙不止,才知道六堡茶的神奇。那天,亲戚设新屋宴,平时极少见肉的我,对猪鸡肉狼吞虎咽,多多益善,结果酒宴结束回来当晚就腹泻多回。时值深夜难找医生和药品,怎么办?焦急中母亲想起父亲说过六堡茶有健胃止泻的功效,马上烧开水焗了两碗六堡浓茶,让我饮下。随之又让我躺下把捣碎的茶叶敷至我的肚蒂眼,不久止泻了肚子也舒服了。从此,家里总要备点六堡茶。

二、六堡出好茶,好茶过南洋

俗话说“茶宜高山之阴,而喜日阳之早”。苍梧县地处西江和桂江交汇的三角地带,山河秀丽,森林覆盖率一直居于全国前列,是一个始终保持着优良生态环境的绿洲,出于其中的六堡茶区具有山脉穿插、岗峦起伏、云雾弥漫、空气湿润、日照时间短等特点,为茶树生长提供了极好的生长条件,造就了六堡茶与众不同的霜降茶特色和独特的槟榔味,并具有健胃止泻的功能。正因为如此,清朝嘉庆年间,六堡茶便以其特殊的香味声名鹊起,被列为当时全国24种名茶之一。六堡出好茶,好茶过南洋。曾经在西江航道上当过水手的父亲告诉我,六堡茶在解放前就出口南洋。那时梧州的外运靠水路,所以六堡茶汇集梧州后,就用船只把六堡茶运到广州,商人再次包装后,六堡茶运抵南洋各埠。父亲说南洋有不少华人劳工,他们十分需要六堡茶提神除疾,所以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六堡茶几乎家喻户晓。

三、到六堡品一杯原汁原味六堡茶

年少时,我仅知道六堡粗茶解渴提神与健胃止泻之用,缺乏对六堡茶红、浓、陈、醇特点之认识。年龄稍大又转折它乡谋生,远离了六堡茶。每当茶友谈及六堡茶时,总有一丝遗憾飘过心头。于是想品一杯原计原汁六堡茶的愿望,就成了我的企盼。

那年,苍梧县政府为了重振六堡茶远销的雄风,助力六堡镇办起了首届苍梧六堡茶文化旅游节。这正是我真正认识六堡茶文化,品赏六堡茶的一个极好机会。邀上三五茶友,一路爬高山,钻林海,小车把我们载到了云雾缭绕,处在莽莽大山深处中的六堡镇,按计划先看茶船古道,再进茶店品茶。

▲“茶船古道”线路图作为六堡茶的原产地,六堡镇不仅有精湛的传统制茶技艺,还具有深厚的茶文化。历史上,当地茶农们都依靠“茶船古道”将六堡茶推向世界各地。其主要线路一是六堡——狮寨——梧州,然后从梧州船装至封开、郁南、肇庆、三水等埠头,到达广州,再由广州、香港运抵国外;二是水路从六堡——梨埠——木双——大洲,后从贺江汇入西江,经封开、郁南等埠抵广州,再转船外运。首届苍梧六堡茶文化旅游节那天,六堡镇130多名茶农们头戴竹帽,每人肩挑两竹筐茶叶,从镇内各路结集镇内的合口码头。挑茶男女多是青年和中年,男的一式头戴棕色竹帽,上穿白短挂,下穿黑色裤子,腰扎白色围巾,显得精神抖擞;女的一律穿襟边上衣,或红白相间花式,或蓝白相间花式,一色蓝长裤,全部白袜黑布面胶底鞋,个个春风满面,脚步稳实。挑茶队伍穿过密集的围观人群来到码头,然后祭拜茶神。之后便将一担担六堡茶有序地放到竹排上,由船夫撑篙向梨埠方向驶去。看着满装茶叶的竹排漂流而去,六堡河两岸瞬间响起密集的鞭炮声和欢呼声。这段精彩的表演,还原了当年热闹非凡的“茶船古道”景象。重温了“茶船古道”后,我们一行三人随意踏进了六堡河堤上的一家茶店。四十开外的店老板热情招呼着我们坐下,见我们风尘仆仆,汗水琴琴便说:“饮茶需静心,你们几位进洗手间洗洗手脚,擦擦脸面,再饮茶如何?”听老板一番好意,我们鱼贯而入,或小解或擦脸洗手脚。重回坐位,眼看着老板用滚水将紫砂小壶一点一点烫开,再往烫热的壶里放入储藏二三十年的陈年六堡茶,用沸水浇在壶身上,慢慢地等待沉睡的陈茶复苏,那情景如等待迟迟不愿走出花轿的新娘。几分钟后轻轻揭开壶盖,加水、洗叶、山泉回壶……再一点一点地把茶倒出来逐盏分盛,顿时,一股陈香扑鼻而来。先是老扳自斟一杯,含在唇间,咂咂几下,继尔啜一口,绕着舌头。这情景似星级酒楼的白帽大厨掌锅尝试味道。我禁不住请教老板此举是饮茶哪道环节?老板说:“试茶。”见众人听得专注,更乐于介绍,他说:“各种茶的味道不同,冲茶的时间也不同,所以要试茶方知茶味浓淡,有经验者往往恰到好处。你们是贵客,我要先试一下茶味,再让你们品尝。”接着,老板为我们分茶。我端杯细瞧,汤色红浓明亮,轻轻啜一口,滋味醇厚爽口。俄顷,茶水慢慢流向喉间,顿觉甘爽自如。此时,我已忘记咫尺之外那熙熙攘攘的游人,也忘记了此刻是置身在装修豪华的茶店内,而是徜徉在不远处的高山密林中,温馨的春风扑面而来,闻到了山野的呼吸......我从城里带来的满心浮躁荡然无存。

四、独特的六堡茶品赏会

见多了六堡茶,品多了六堡茶,就把六堡茶作为茶品中的至爱,也就更关心与六堡茶有关的点滴,听说该县文友周陆奇先生,搜集过不少六堡茶的资料,并著有《六堡茶故事与传说》一书,便择日登门拜访请他聊聊六堡茶的事儿。周先生那天精神矍铄,谈风甚浓,边品六堡茶边与我等讲起了“独特的六堡茶品茶会”趣事。乾隆年间,梧州正大茶行的邓老板为扩大影响,推出本店新品种——槟榔香六堡茶,特在本店举行“槟榔香新茶品赏会”,邀请到本地名流茶商乃至外省茶商甚是开心。当品赏会正要开始时,伙计告诉邓老板,特邀的广州十三行潘老板应邀而至,但来的是潘老板的二公子。这使得邓老板既喜又惊,喜的是潘老板身为广州十三行巨商经营广州出口南洋的生意,其出口量占了广州茶叶出口总量的大半,他认可了正大茶行将前程无限;惊的是来者二公子风流倜傥,才学过人,喜欢谈诗论对,且性格骄横喜欢捉弄人。果然,品赏会开始品新茶后,潘公子就慢条斯理地说,在商言商,此话不错。但潘某人一半是商人,一半是文人,今天言商多了,论文如何?顿时茶厅静了下来,宾客面面相觑。这时,潘公子斜对面的一位年青客人站了起来大声说,潘老板的提议很好啊!潘公子见应答者三十岁左右,一副书生装束,并不把他放在眼里,睨了一眼说,久闻粤西人材济济,今天以六堡茶为题,一比对联如何?那书生径直来到潘老板跟前,行拱手之礼说道,学生愿听老师指教,请老师出对吧!潘公子便说,潘某人是客人,客从主便,你出句好了!那书生稍加思索,即出上联:头堡二堡五堡六堡名茶生黑石。潘公子略为沉思,便成对句:桂江西江珠江三江巨富集苍梧。众人掌声一片,纷纷说对句贴切。接着,潘公子对身边的邓老板说,今天的品赏会,为潘某人见所未见,邓老板实在是商界奇才,本人送你一个上联吧!邓氏出奇招放眼茶居千万客,说毕,潘公子看了看那书生。那书生即应答,多蒙潘大人对吾家兄弟的赞誉。不才试对下联代表吾兄送予潘大老板——潘家称巨贾领头商海十三行。茶厅又是一片欢呼声。欲知书生何人?那书生是执掌过苍梧经书馆的邓建英先生,他是邓老板事先请来助阵的。

品茶会后,正大茶行的生意越发兴隆。五、六堡茶在“一带一路”上扬帆远航正当时

从最近出版的由马士成先生编著的《六堡茶大观》可查,近十多年来,六堡茶的出口量起起伏伏,2003年出口量为552.362吨,2005年为最高1250.932吨,而2015年跌至低谷129.757吨。起伏跌宕主要受阻于世界经济上扬受挫,当然还有茶艺、茶品与推介等因素。但近两年世界经济复苏的期望正在得以渐渐实施,而且当前正是国家全力推进“一带一路”战略,落实西部大开发、建设泛珠三角经济圈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时机,这给六堡茶的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近年来,梧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扶持和发展六堡茶产业,使六堡茶产业发展迅速,2015年全市六堡茶产量已经超过1.1万吨,2016年六堡茶的品牌价值已经达到12.79亿元。2016年5月,市政府直属的梧州市茶产业发展办公室成立。2016年6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2016年第8号公告,《黑茶第4部分:六堡茶》(GB/T32719.4--2016)获批准发布,并于2017年1月1日正施,该标准是六堡茶的第一个国家标准,也是广西茶叶的第一个国家标准。目前,作为六堡茶原产地的苍梧县已将六堡茶种植区域由六堡扩大到狮寨、梨埠、木双等九镇共93个行政村。全县有六堡茶毛茶加工厂12家,六堡茶生产经营微型企业30家,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社62个。至2015年底,全县六堡茶面积6.73万亩。全县六堡茶投产面积4.5万亩,亩产50公斤,毛茶总量2250吨。该县六堡茶产品已在广东、上海、北京、哈尔滨等地打响了品牌。茶叶产品除供应国内市场,还出口到香港、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国家或地区。

完全有理由说,六堡茶在“一带一路”上扬帆远航正当时。

2018“茶船古道·新丝路”六堡茶行销全球活动香港站首站启动


2018“茶船古道·新丝路”六堡茶行销全球活动香港站首站启动

2月6日晚,中央驻港联络办公室经济部2018年春茗活动日在香港港岛海逸君绰酒店举行。梧州市政府代表团与香港政商界齐聚一堂、共享春茗之悦。梧州市茶产业发展办公室和广西梧州六堡茶股份有限公司以六堡茶为媒,搭建梧港“茶船古道”新通道。

此次品茗活动,由中央驻港联络办公室主办,香港特别政府相关部门、五大综合性商会、数十家中小型商会、部门研究机构及中资企业受邀参加,是内地省市机构与香港工商界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梧州市受到中联办盛情邀请。梧州副市长黄恩率团参加此次活动,并与香港政府官员、商会团体负责人进行交流,凝聚共识,展示梧州特色产品六堡茶、人工宝石等,推广我市在跨省区域合作所取得的突破性经验,推动CEPA先行先试各项政策措施在两地的落实。

参加春茗活动的梧州代表团成员有:梧州副市长黄恩,市投资促进局副局长庄兴舞,市茶产业发展办公室副主任武卫国,粤桂试验区管委会经济促进局局长助理陈昕,广西梧州六堡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士成。

北海代表团、山东代表团也一同参加此次春茗。梧州代表团及北海代表团在活动中分别进行了推介。

主礼嘉宾:

莅临本次活动的主礼嘉宾有: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副主任仇鸿、中联办经济部副部长兼贸易处负责人刘亚军、香港特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邱腾华、香港立法会主席梁君彦、香港特区政府创新及科技局局长杨伟雄、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副特派员杨义瑞、香港特区政府入境事务处处长曾国卫、香港海关关长邓以海、香港立法会议员林健锋、香港立法会议员吴永嘉、香港特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常任秘书长谢凌洁贞、香港特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常任秘书长容伟雄、香港发展局常任秘书长韩志强、香港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常任秘书长邓忍光、香港特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副局长陈百里、香港特区政府资讯科技办公室资讯科技总监杨德斌、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署署长蔡淑娴、香港特区政府投资推广署署长傅仲森、香港特区政府工业贸易署署长甄美薇、香港特区政府知识产权署署长梁家丽、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处长邓伟江、香港中国企业协会会长高迎欣、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蔡冠深、香港总商会主席吴天海、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长吴宏斌、香港工业总会主席郭振华、香港中华出入口商会会长张学修、香港专业人士联会主席潘德邻、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主席林宣武、香港贸发局助理总裁张淑芬、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对外援助司司长王胜文、中联办经济部副部长雷海秋。

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副主任仇鸿致辞

中联办经济部副部长兼贸易处负责人刘亚军致辞

香港特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邱腾华致辞

活动中,梧州代表团带来了精彩的四人茶艺表演。两名8岁的小茶艺师讲述了梧州六堡茶与“茶船古道”的故事,并为现场贵宾献茶,赢得了台下众人称赞,加深了香港工商界对梧州六堡茶及其历史文化的了解。

梧州代表团还提供广西梧州六堡茶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茶船古道”牌六堡茶作为会议用茶,并将《六堡茶大观》作为春茗茶礼赠与香港政商界贵宾,积极宣传推广梧州六堡茶,为六堡茶行销全球活动香港站营造良好氛围。

公司国学班学员,小小茶艺师邬宝漩,魏梓轩给中联办仇副主任奉茶

香港商务经济发现局局长邱腾华极其富有爱心,蹲下身子与两名小茶艺师交谈。两名小茶艺师的表现获得邱腾华的称赞。

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副主任仇鸿、中联办经济部副部长兼贸易处负责人刘亚军、香港特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邱腾华等领导与梧州代表图合影留念

梧州副市长黄恩致辞

梧州副市长黄恩在致辞中说到: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梧州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西南中南开放发展战略支撑带的重要节点,具有连接中国和东盟、西南与东南沿海的独特区位优势。真诚希望更多的香港客商和各界朋友了解梧州、喜欢梧州、选择梧州,使梧州进入大家的旅游休闲安排表、参观考察行程表、投资兴业计划表。也衷心希望香港的工商企业共享梧州开放发展的大好机遇,与梧州同发展、齐兴盛、共辉煌。​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六堡茶输出港澳地区后,不少在当地中转发往海外,但也有大量六堡茶走进了当地的消费市场,融入了港澳居民的生活当中。六堡茶的历史印记遍布整个香港。六堡茶在港澳地区潜藏着广大的民众基础及消费市场。

进入2000年以后,梧州六堡茶依然努力面向港澳地区输出。梧州进出口检验检疫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最近十多年来,包括来料加工的茶叶在内,每年仍有几百吨六堡茶类茶叶从梧州经船运输到港澳地区。

梧州市茶产业发展办公室和广西梧州六堡茶股份有限公司加大六堡茶文化传播力度,深度发掘“茶船古道”历史,讲好“茶船古道”故事。2017年,与梧州日报社一同开展了“茶船古道·寻迹”境内行、境外行大型采风活动,足迹遍布广西、广东两省区,以及香港、澳门地区,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三个东南亚国家,在各地茶业界引起广泛关注,取得非常理想的六堡茶宣传效果,还收集到许多宝贵的史料。

“茶船古道·新丝路”六堡茶行销全球活动香港站作为2018年六堡茶行销全球活动首站,梧州代表团在此次春茗活动中积极宣传推广六堡茶,希望借此机会再度唤醒香港同胞尘封的记忆,用梧州六堡茶的独特魅力再次火热香港,从而更好地将六堡茶知名度在海外打响。

东盟贵宾指定用茶——“感恩”系列六堡茶

​广西梧州六堡茶股份有限公司为了感谢华人同胞的慷慨,感谢中华民族的有力支持。精选六堡茶叶,做成感恩茶饼,香气醇厚,滋味甘甜。希望能通过这份茶礼的传递我们感恩的心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六堡茶:茶船古道上的“黑宝石”(下)


六堡茶:茶船古道上的“黑宝石”(下)

一张尘封的茶纸见证当年茶市繁荣。六堡镇山多雾大的独特气候造就了六堡茶品质。

3探茶市茶亭记录当年辉煌

1937年出版的《广西特产志略》记载:“在苍梧之最大出品,且为特产者,首推六堡茶……每年出口者,产额在60万斤以上,在民国十五、十六年间(1926~1927年),每担估价30元左右。”

60年前,各地茶商云集六堡,六堡被誉为“小梧州”,当时的茶叶集散地叫茶亭。现年近七旬的当地人陈荣昌见到记者很高兴,起身从厅堂的木柜中拿出一叠厚纸,原来这是一张“六堡兴盛庄”的茶纸。陈荣昌说,当年兴盛庄的六堡茶远销到广州和香港,甚至漂洋过海到了南洋一带,茶纸上的“广东省城广生祥”是六堡茶在广州的代理商,可见六堡茶名噪一时。

抗日战争爆发后,广州沦陷,由梧州运经广州、香港的航线受阻,进出口商品大减,六堡茶也不例外,只有一小部分茶叶能够依靠肩挑马驮长途跋涉运往广州湾(即今天的湛江)。由于六堡茶市场需求很大,广东茶商不顾危险穿山越岭来到六堡买茶,一时间六堡街上粤商云集。

旧时粤商在六堡合口街设庄收茶叶,有“广元泰”、“广福泰”、“新记”、“三记”、“永记”、“公盛”等茶庄六个,以后将六堡茶炊蒸在箩,由合口街用小铲装运至苍梧梨埠,在春夏水大时每铲装运“四十担”,秋冬水小时每铲只能装运“二十担”。由梨埠换大木船运至广东封开,再用电船装运广州,销往港澳地区。除在广东销售一部分外,其余大部分销南洋及吉隆坡一带。

岁月变迁,如今的陈荣昌已不再做茶生意。闲暇之时,他与当地几位老茶商给年轻人传授选茶卖茶心经,为的就是让六堡茶继续造福当地人。如今,六堡茶主要集散地集中在梧州市河东一带,另外在南宁的六堡茶市场也颇为兴旺。

4

品茶香味厚色纯隔夜不变

《广西特产志略》记载:“日间将茶摘取,放之于篮,入夜置釜中炒至极软,视茶内含粘液,略起胶时,即提取,乘其未冻,用器搓揉,搓之愈熟,则叶愈收缩而细小,再用微火焙干。转为黑色,成为茶叶。”

苍梧人素来视茶为珍品。有贵客来,以茶施礼。礼尚往来,茶品馈赠。酒家饭馆,用餐之前,必先上茶,膳后亦上茶供饮、漱。现在,梧州、苍梧等地的餐饮店仍保留传统习惯,常备六堡茶,供食客用餐后“叹番杯”(即喝茶)。当地居民,也常以茶为饮。

苍梧人饮茶,以饮六堡茶为佳。据《苍梧县志》记载:“茶产多贤乡六保,味厚。隔夜不变,色、香、味俱佳。”

六堡当地流传这样一个故事:清朝时期,一村民身患绝症,进山等死,一时间口渴难耐,正巧发现一壶放牛娃多日前遗失的六堡茶,捧起猛喝,顿感身体畅快。过了几日,身上疾病神奇消除。

这个故事无从考证真假,但六堡茶隔夜不馊,却是真的。据资料显示,六堡茶在晾置陈化后,茶中可见许多金黄色“金花”,这是有益品质的黄霉菌。

如何正确饮用六堡茶呢?当地人介绍,将茶叶放在一个瓦锅中,加入取来的山泉水,明火煮沸后,还要稍稍置放,待微温后饮用。一杯入喉,味甘醇香,顿感提神。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茶船古道” 六堡茶集团全球招商营销投资峰会(南宁站)》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六堡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