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的发展】

中国茶叶产销发展70年

简介

梅峰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经济发展部原副部长,中国茶叶流通协会首任常务副会长,第二届、笫三届会长,中国茶叶产销发展历程的见证者。

1949年前,中国茶业面临“生产凋敝,茶园荒芜,出口萎缩”的困境。七十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经过广大茶农的辛勤付出和几代茶叶工作者的努力,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就了茶产业“产销兴旺、繁荣昌盛”的辉煌局面。

★茶叶产销恢复阶段★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同年11月23日国家批准成立中国茶业公司(以下简称“中茶公司”)。赋予中茶公司统一管理全国的茶叶生产、收购、加工、国内销售和出口贸易。中茶公司在当时的国家贸易部和农业部领导下,积极开展公司的组建和扶持茶农恢复茶叶生产。通过发放贷款,推行预购合同,指导改进初制技术,大力扩大红茶生产,向苏联出口茶叶,偿还国家的苏联贷款。1949年11月23日,时任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陈云、副主任薄一波和马寅初共同签署了中茶公司成立批文。

中茶公司还利用国家“压资订机”(即由国家拨款,安排上海、杭州、无锡等地的机械厂,加工揉捻机、解块分筛机、圆筛机等初、精制茶叶机械)的专项资金,在茶叶主产区建立精制加工厂。同时大力培训技术人员,加强茶叶标准,行业规章、制度建设,为茶业恢复发展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

经过几年的努力,1952年全国茶园面积恢复到336万亩,生产量8.2万吨,收购量6.2万吨,国内销售2.4万吨,出口2.6万吨。由于业务的扩大,国家贸易部、农业部于同年决定将茶叶生产的业务划归农业部管理领导。中茶公司专营收购、精制加工和贸易业务。

1955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决定,将茶叶采购、加工、分配业务移交给中国农产品采购部(即现在的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负责管理。茶叶出口业务仍由外贸部负责。中茶公司除保留产区外贸系统部分机构、人员和口岸公司的机构、人员外,属内贸业务的机构和人员全部划给农产品采购部。从此形成了农业、外贸、供销三家分工共同负责的茶业产销管理体系。

建国后,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外交关系发展很快。茶叶生产跟不上国内人民消费和扩大出口的需要。“1955年5月国务院向全国各地发出“关于大力发展茶叶生产”的指示。1958年9月16日,毛泽东主席在视察安徽省舒城县舒茶人民公社时又发出“以后山坡上要多多开辟茶园”的号召。全国茶叶生产发展加快。1958年底,全国茶园面积达到524万亩,产量13.5万吨,收购量12万吨,供应出口4.71万吨。但是,1959年茶树采摘过度,加上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茶粮套种,毁茶种粮严重。从1960年起茶叶产量急剧下降,到1962年全国茶叶产量仅为7.4万吨。国内销售与扩大出口的矛盾更加突出。为了保证优先出口,合理安排和灵活调剂出口和内销,1961年8月1日,国务院财办批准将茶叶收购、加工、调运、内外销货源分配以及国内销售业务由商业部移交外贸部管理,划归中国茶叶土产进出口总公司统一经营。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时任中国农业部副部长兼任中茶公司首任经理。为总结经验,恢复茶叶生产,1961年11月8日国务院财贸、农林办公室召开全国茶、蚕专业会议,总结茶叶生产下降的原因,提出“巩固现有,积极恢复,提高产量和质量,有条件的地区适当发展,在三年(1962年—1964年)内恢复,并力争超过1957年水平。并确定19962年国家对茶叶的粮食、化肥奖售标准。1962年6月9日国务院又决定,在现行茶叶收购价不变的情况下,按牌价给予20%的补贴(1964年转为正式价格)。

经过几年的生产调整,改造了老茶园,开辟了一些新茶园,茶叶产销开始稳定增长。1966年2月25日国务院农林办、财贸办又在北京召开“全国茶叶会议”,会议总结近三年茶叶生产、出口增加情况和供需矛盾;总结了全国各地增产的经验,表彰了先进单位。1966年茶园面积上升到566.9万亩,生产量10.6万吨,收购量9.9万吨,内销4.5万吨,供应出口量3.7万吨。基本恢复到1956年水平,这次会议是新中国茶叶行业恢复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茶业产销稳定增长阶段★

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茶叶是国家出口创汇,支持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农产品之一。1958年,国家将它列为二类商品,由国务院确定政策,统一安排,实行差额调拨(包括出口)的20种商品之一。由于茶叶生产长期跟不上出口和国内市场需求,在货源安排上,只能优先保证出口。对国内大中城市居民实行凭票、凭证限量供应。对牧区少数民族的边销茶供应也实行定量供给。此项做法一直延续到1982年。

解决茶叶供需矛盾,唯一的出路就是大力发展生产。1966年后,全行业的工作重点全放在发展生产上。国家号召和组织茶区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利用山坡荒地,开辟茶园,兴办集体茶场。当时中苏关系恶化,前苏联中断向我国进口红茶,部分红茶产区改制绿茶,填补北非国家的绿茶进口需求。同时,部分茶厂开始试制生产符合西方国家需要的红碎茶。国家对茶农继续采取1962年确定的奖售茶叶政策。到1970年我国茶园面积达到731万亩,比1966年增加165万亩,生产量达到13.6万吨,比1966年增加3.1万吨。

广东英德茶农笑开颜。陈卫东摄

1970年为加强生产和收购,国务院批准将茶叶国内业务划归商业部门管理,有关国内业务和企业、人员一律下放地方管理,外贸出口的茶叶由商业部按国家计划安排供应。原外贸管理的茶叶加工厂也交给地方商业部门管理。外贸只保留专为出口服务的口岸拼配厂、包装厂。中国茶叶土产进出口总公司也与中国畜产品进出口总公司合并为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

茶叶内贸业务交由商业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管理后,工作重点仍放在抓发展生产上,更好地发挥了供销社点多面广、贴近农村、服务农民的优势。1972年7月,农林部、商业部联合在湖南省桃江县召开“全国茶叶生产收购经验交流会”,推广了各地“全面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科学种茶”快速发展茶叶生产的经验。1973年,全国茶园面积达到1001.5万亩,生产量18.19万吨,收购量16.86万吨。供应出口5.92万吨,比1966年有较大幅度增长。

1974年3月26日,农林、商业、外贸三部为加快茶叶发展,在北京召开“全国茶叶会议”,提出“茶叶要有一个大发展,速度要加快”“全国要建立100个茶叶年产量五万担的县。”会议还对茶类布局作了安排;在计划安排上也提出了“保证边销,适当增加内销,积极支持出口”的分配原则。外贸、商业、农业还拨出了3005吨钢材,5000吨化肥,分配给各产茶省、区,促进生产发展,提高茶叶生产机械化水平。1977年5月26日农林部、外贸部、供销合作总社又在安徽休宁县召开“全国年产茶五万担县经验交流会”。会议确定1985年全国建成118个“年产茶五万担县”。为了扶持茶叶生产基地建设,国家从1978年至1985年共拨给各产区钢材40730吨,木材23040立方米,汽车618辆,铜2500吨,铝350吨。1981年又分配各产区复合肥、折标准肥14万吨。

为适应国内市场需求,1972年商业部土副局在湖北通城县召开“全国边销茶生产经验交流会”。1976年在广西玉林、南宁某地区布局种植茉莉花,以适应国内北方销区日益增长的茉莉花茶需求。

在国家持续的支持下,经各方努力,1982年全国茶园面积达到1645.4万亩,生产量达39.72万吨,收购量达32.79万吨,国内销量为13.6万吨,供应出口量12.2万吨,茶园面积比1973年增长62.7%,生产量,收购量,供应出口量均增长一倍多。达到历史最新水平。

★茶叶经营转轨阶段★

1966年至1982年,茶叶产量连续十六年增长,平均每年增长幅度1.4万吨,随着新茶园陆续投产,增长幅度将更大。但在1981年外贸出口却比1980年减少了9000吨,产销失去平衡。国内市场渠道单一,长期限量供应,扩销能力不足,茶叶产区包购包销,商业库存大增,亏损严重。基层商业采取限购,出现了茶农“卖茶难”的局面。1983年1月,商业部与财政部联合向中央和国务院报告,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在扩大出口的同时,茶叶销售重点转移到国内;二是放宽政策,开放市场,内外销茶不再派购,实行多渠道流通和议购议销;三是降低工商税率,压缩商业购销差价,调低零售价格,促进消费。

1983年4月国务院就批准茶叶工商税由40%全国统一降为25%。降低税率后,相应降低茶叶调拨价、批发价和零售价格。商业部同时要求全国各地全面敞开茶叶供应。开拓市场,把茶叶销售向农村扩展,要求各城市扩大公共场所的茶叶、茶水供应。还组织科研单位研究茶叶综合利用,扩大茶叶消费的途径。商业部茶畜局还组织人员通过中央电视台宣传茶叶知识,讲解茶对人体健康的作用,以及茶的泡饮方法等,让更多消费者了解茶叶,扩大消费。经过努力,国内茶叶消费量由1982年的13.6万吨,上升到1983年的15.15万吨。1984年初,商业部又向国务院报送了“关于调整茶叶购销政策和改革流通体制的报告”,拉开了茶叶行业放开经营的序幕。

★茶叶经营全面放开★

国务院于1984年6月发布的国发[1984]75号文件规定:除边销茶继续实行派购,内销茶、出口茶彻底放开,实行议购议销,并提出“1984年先搞试点,总结经验,1985年全面推开”。

1984年9月7日商业部在湖北武汉召开“全国茶叶流通体制改革会议”,贯彻国务院75号文件精神。为了保障茶叶取消计划管理后,产销企业顺利衔接,1984年12月商业部茶畜局在河南郑州市组织了“首届全国茶叶交易会”,让产销双方互相沟通,对接订货。1985年,商业部茶畜局又组建了全国茶叶经济信息网,随时向全国通报茶叶产销信息。并约定每年11月—12月召开一次信息年会,分析当年产销情况,预测来年发展趋势。此活动一直延续到2004年,2005年后改为中国茶叶经济年会。

2005年10月首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

茶叶经营放开后,流通渠道增多,市场十分活跃,“卖茶难”的问题迎刃而解。1988年全国茶叶产量达54.54万吨,比1984年增长20%,国内销售18.3万吨,比1984年也增长20%,出口19.82万吨,比1984年增长36%。但也出现茶类结构失衡,红茶改绿茶、边销茶改细茶的情况。

茶叶放开经营,个体经营者大量增加。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茶叶生产分散了,企业规模也变小了。个体经营者、推销者、采购员纷纷进入市场,在产区集散地和大中城市销区,逐渐地自发形成茶叶交易集散市场。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和后期,各地政府开始引导和规划建设了一些规模较大、设施较好的茶叶批发市场,方便经营者入市,市场开始有序发展。21世纪初,批发市场的建设进入高潮,形成目前星罗棋布的状况。茶叶市场放开的,另一个现象就是乡镇企业、个体户、小型茶叶精制加工厂蜂拥而起。

出口茶国内收购放开经营,但茶叶出口仍由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统一经营,统一管理。只是在总公司内部成立了中国茶叶进出口公司,授予茶叶进出口经营权,实行独立经营,分级核算。并接受总公司的委托,负责管理全系统茶叶进出口业务。由于系统内下属各省和口岸公司也都实行自营,系统内部出现抬价收购货源,低价出口竞销,成本上升,创汇率下降;原制订的贸易标准和品牌受到冲击。为防止低价竞争,1986年,中土畜总公司向经贸部申请,对乌龙茶、绿茶出口实行配额加许可证管理。国家对茶叶出口一直实行统收统支统负盈亏。但当时企业缺乏核算意识,1988年和1989年,中茶系统的18个分公司亏损严重。1990年,国务院对外贸企业提出建立自负盈亏机制,1991年1月国家对出口取消财政补贴。茶叶中的红碎茶是高亏损商品,红碎茶的出口、生产出现下降。

1992年商业部再次下放管理职能,精简机构和人员、原管理茶叶的司局和茶叶处撤销,仅保留了和其他农产品合并的一个管理办公室。为了给行业提供服务,同年4月,商业部通过民政部批准成立了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负责沟通、交流、反映、协调茶行业在改革开放和经营中的问题。当年全国茶园面积已达1740万亩,生产量60万吨左右。茶路悠悠马帮来。

1994年春,一些茶区出现“卖茶难”。情况很快反映到国务院,朱镕基总理批示,“请有关部门研究解决。”经查原因是,外经贸部在安排1994年茶叶出口计划时,比1993年实际出口量少13%,比1989年减少24%,仅为16万吨。因此,各产区经营者出现观望,迟迟不敢开秤收购。根据总理指示,国务院秘书三局邀请农业部、内贸部、外经贸部、财政部、税务总局进行了研究,提出五点建议:一是适当减免税收照顾;二是改革出口体制;三是银行对收购单位和加工企业在资金上予以支持;四是大力开展促销活动;五是搞好产销预测。后交国家经贸委组织协调,1997年7月各部委才统一意见,下发各地执行。

在1989年举办“首届茶与中国文化展示周”后,各地加大了茶文化宣传力度,促进了市场扩大,国内需求增加,特别是1990年后国内名优茶需求大增,一些生产出口绿茶的地区,顺势改产名优茶,不仅减轻了出口的压力,又增加了茶农收入。1999年全国名优茶产量达到13.4万吨,产值54亿元,约占全国茶叶农业总产值的60%。另外,出现“卖茶难”后,外经贸部也放宽了一些茶叶生产企业的出口权,税收上各地政府也采取了一些变通措施,茶叶产销形势大大好转,产销增长加快。

在此基础上,茶叶企业在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品牌建设,实现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的理念增强。出现了许多“龙头企业+农户”、专业合作社、产工销一体化、连锁经营等形式的企业。

进入21世纪,我国茶叶产销增长速度加快更加明显。2005年全国茶叶产量达到93.15万吨,超过印度,居世界第一位。

★茶叶产销量持续增长★

2005年,我国茶叶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后,2018年又跃上一个新台阶,达到261.6万吨,比2005年增长1.8倍,茶园面积达到4395.6万吨,茶叶农业产值2157.3亿元,国内茶叶消费191万吨,茶叶出口量36.5万吨,出口金额达到17.8亿美元,出口到128个国家和地区。十三年间,茶叶平均每年产量增长13万吨,国内消费10万吨,出口增长幅度虽不大,但是年年增长,创历史最高水平。茶园面积增幅更是惊人,年均近200万亩。

这阶段不仅表现在数字上的增长,还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茶区政府更重视茶经济的发展。茶产业被列为山区茶农致富的支柱产业,与精准扶贫、休闲旅游、改善生态、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促进茶区经济持续发展。

二、茶文化、茶产品宣传力度加大。全国各地的茶博会、展销会、交易会、文化节活动规模越来越大,频次越来越密。而且茶文化与茶产品的宣传结合得更加紧密,与人们的生活也贴得更近。地区性茶类宣传轮番发力,搅动国内市场跌宕起伏。从上世纪的绿茶、乌龙茶,到本世纪初的普洱茶、红茶,到现在的黑茶、白茶、花茶、黄茶。促销力度强大,吸引了消费者,助推茶叶消费。

三、市场经济体系基本理顺。2006年外贸出口全面放开,国内经过三十多年的市场化运作和政策的调整,形成了较为良好的经营环境。茶叶出口贸易,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将带动我国茶叶扩大出口的步伐。

四、一批年经营额超亿元以上规模企业涌现,一批具有优势的传统品牌和新品牌,在市场上站住了脚跟,放出了光彩。其他一些中小品牌,也在努力做大做强,使市场充满活力。

五、全国茶业社团、茶业科教事业单位齐心尽力为中国茶业复兴,为茶农、茶企服务。帮助他们提高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创立品牌、开拓市场,促进茶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维护茶产业健康发展,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有着“最美生态茶园”之称的湖南安化云上茶园风景。

新中国茶业取得今天的成就,作为长期从事茶叶工作的老茶人,感到欣慰和自豪。在大好形势下,行业还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应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处理好数量与质量、规模与效益、发展与创新、眼前与长远、分散与集约等诸多问题,不断调整思路,使产业不断升级,创造新辉煌。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知识相关文章,《中国茶叶产销发展70年》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知识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知识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的发展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