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堡茶。

广西苍梧县:挖掘六堡名镇文化发展现代标准茶园

苍梧县打造梨埠—六堡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路线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现代农业和现代旅游的新业态,是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载体,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是实现农民就业增收的新途径。梧州市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其中,苍梧县从擦亮文化名片、打造乡村旅游品牌、抓好六堡茶产业发展三方面发力,统筹推进,协调发展。今年以来,苍梧县结合农业部征集“仲秋到田间去采摘”主题精品旅游线路的契机,以六堡茶文化旅游为核心,积极打造“戏激浪、观茶田、品香茗—六堡茶主题休闲农业精品线路两日游”的精品线路。该线路主要包括,大爽河生态旅游景区——六堡文化名镇——六堡茶生态文化旅游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六堡塘平村六堡茶传统制作技艺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等四个景点。该精品线路的行程围绕六堡茶种植、生产、加工为主线,加入漂流、戏水等趣味性内容,以及六堡名镇故事等带有文化内涵的内容。一方面可以满足广大市民的休闲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为我市六堡茶产业起到宣传与推动作用,促进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精选阅读

苍梧县六堡镇:特色名镇名茶飘香


苍梧县六堡镇:特色名镇名茶飘香

六堡镇位于苍梧县北部,东邻梨埠镇,南与夏郢镇、旺甫镇接壤,西连狮寨镇,北与贺州市平桂区水口镇交界。六堡镇是六堡茶的原产地,该镇种植六堡茶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近年来,苍梧县委、县政府对六堡茶产业发展十分重视,把六堡茶生产列为农业优势产业来发展,先后相继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和鼓励措施,推动了六堡茶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六堡茶种植区域已经扩大到狮寨、梨埠、沙头等9个镇93个行政村。到2011年,全县茶园种植面积已达5.23万亩,六堡茶生产经营企业109家,经注册登记的茶叶专业合作社有27家,茶叶种植面积较大的茶场主要有11个,年产茶叶2382吨,年产值2.8亿元,成为广西重点产茶县。今年10月11日,苍梧县被中国茶叶学会命名为第三届“中国名茶之乡”。今年初,苍梧县启动六堡名镇建设,六堡镇将被打造成为“广西特色生态名镇”。

龙头企业带动六堡茶种植

为促进六堡茶产业发展,苍梧县在县城龙圩镇思乐堂建设苍梧六堡茶产业园,苍梧六堡茶产业园项目一期总规划用地366亩,其中展示区用地160多亩,加工区用地200多亩,目前已有三家企业落户园区。六堡茶加工区建成投产,将为推进苍梧县六堡茶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苍梧县发展六堡茶产业,采取龙头企业、专业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方式,形成市场为龙头、龙头建基地、茶农搞合作社,产供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格局。同时,通过林地合理流转,在大力开辟新茶园的同时,对老茶园进行修剪施肥、提纯复壮、中耕除草等方面的管理,六堡茶企业走上集约化、规模化发展道路。2009年以来,县政府在六堡镇建立六堡茶种苗基地、标准化茶园、培植龙头企业,扶持奖励等经费达2000多万元,苍梧六堡茶产业在健康轨道上快速发展。

六堡镇四柳村村民邓兆先是20世纪70年代的六堡茶厂职工,掌握了一整套茶叶种植、加工技术,种植六堡茶已有三四十年历史。“近年来,苍梧相关部门十分重视六堡茶产业发展,特别是今年启动了六堡名镇建设,种植六堡茶前景广阔,于是我又复垦、新种了几亩六堡茶。”“茶叶是越摘越多的,不采摘它就不发芽,产量就越少,所以一定要按时采摘,最好是选择‘一叶一芽’或‘两叶一芽’时采摘,这时采摘的茶叶质好价高。”说起种植茶叶,55岁的邓兆先娓娓道来。

四柳村另一位村民易海成原来是开办纸厂的,纸厂关闭后,他曾一度不知道做什么。后来,他看到村上很多人种植六堡茶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于是他也开始种植六堡茶。2008年至2009年,他共种下了六堡茶24亩,今年已开始有收益。他种茶的时间虽短,但他也积累了经验,他说:“种茶关键要做好茶园的除草,可以适当施一些有机肥,这样能提高茶叶产量,茶叶的品质也比较好。”

特色名镇发展茶文化旅游

苍梧县将六堡茶产业发展与六堡镇打造“广西特色生态名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计划用三年左右时间,投资一亿多元对六堡茶种植、六堡城镇基础设施、市场服务设施、旅游文化设施等方面进行大规模建设,把六堡镇打造成为“广西特色生态名镇”。

“六堡镇目前遇到了千载难逢的发展好机遇,一定要抓住六堡名镇建设的这一有利时机,把六堡茶产业做大做强,把六堡镇建设好。”六堡镇党委书记覃水妹对以特色生态名镇为依托发展茶文化旅游充满信心。

为搞好特色生态名镇建设,六堡镇将建设具有瑶族风情的六堡茶文化广场,主要设施有六堡茶文化和民施特色文化的牌坊、雕塑、六堡茶文化展示馆,使其具有融合防汛、生态、景观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新建筑,并对镇区的街道进行亮化绿化,六堡河将进行生态河道改造型河道。六堡镇镇区附近及周边茶叶种植村的道路建设进行升级改造,建设完善镇区排水系统,对镇区及主要交通干道两侧村庄房屋外立面进行改造,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改善村庄环境,镇区主要道路路灯更换为LED路灯,街道绿化率达到100%。把六堡茶文化和旅游结合起来,以六堡河两岸的茶叶种植基地为中心区,规划建设茶文化旅游区,融茶文化体验、乡村休闲、健身度假、农业观光、购物餐饮功能于一体,为六堡茶产业的振兴发展和弘扬、推广六堡茶文化打下良好基础。

苍梧县六堡生态名镇建设特色初显


苍梧县六堡生态名镇建设特色初显

六堡生态特色名镇经过一年多的建设,镇容镇貌焕然一新。图为当地整洁干净的镇区街道和融合茶文化和民族风的房屋、路灯装饰。梁萍摄

时下走进苍梧县六堡镇,可以看到外墙和屋檐装饰风格统一的房屋立于整洁干净的镇区街道两旁,别具民族特色的木窗格和路灯点缀其中,充满六堡茶文化元素的配套装饰随处可见,呈现出一个风景怡然、文化氛围浓郁的生态家园。

去年以来,苍梧县六堡镇开展生态(农业)名镇建设,进行房屋外立面改造、配套设施建设和镇区街道的亮化、绿化等项目建设,使镇容镇貌焕然一新,文化、体育、卫生等公共设施更加完善,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据了解,六堡镇是六堡茶的原产地,有着深厚的六堡茶文化底蕴,居住人口以汉族和瑶族为主。苍梧县根据当地的特色和优势,规划建设以六堡茶文化为核心,融入民族特色元素,建设茶文化民族风相融合的六堡生态特色名镇。县、镇两级通过加快建设原生态六堡茶苗圃基地和六堡茶标准示范园,统一房屋外墙立面装饰配以具有民族特色的屋檐、艺术木窗格等形成突显地方特色建筑风格,精心设计路灯布置和绿化布置,在镇区建设环保压缩型生活垃圾中转站,开展远程教育广场、村屯教育远程站点、乡村学校少年宫、村级篮球场和沼气池等配套工程建设,完成镇区附近12.1公里道路改造建设等,全面有序推进六堡生态特色名镇建设。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六堡生态特色名镇风格已初步呈现。当地不少居民表示,镇区环境改善带动了生活质量提高,也增强了当地的文化旅游产业的吸引力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潜力,为农民增收带来更多机遇。

苍梧县县长李彤华表示,今年是六堡生态特色名镇建设的关键之年,年度计划投资1400多万元,把城乡风貌改造和生态农业建设相结合,加快完成六山公路、茶厂区两侧村庄400多户房屋外立面改造以及1500亩高标准六堡茶生态示范园建设任务。同时,以充分体现六堡茶特色元素为总体要求,镇区三座桥梁将进行改造和维修,并在河道两岸建设拦河坝、护岸,统一街道两侧商铺广告牌、门店招牌风格,力争将六堡生态特色名镇建设打造成为我市城镇化建设和“美丽梧州·清洁乡村”活动的示范品牌。

广西苍梧县大力发展无公害六堡茶产品


广西苍梧县大力发展无公害六堡茶产品

为进一步提高六堡茶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我县不断完善无公害六堡茶产品生产管理办法,规范六堡茶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大力发展无公害六堡茶产品。

苍梧县突出重点,按照区域化种植、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要求,集中力量,创办一批各具特色的示范基地,采取行政推动、技术依托和质量监测等方式,努力达到统一环境质量、统一关键技术、统一规程标准、统一监测方法和统一产品标识,并建立无公害六堡茶产品生产管理档案及责任可追溯制度。

该县切实抓好无公害六堡茶生产技术推广工作,加强茶叶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并制定和完善病虫害防治技术标准。大力推广以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为基础,化学防治为补充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推广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选择合适的农药品种和最佳用药时机。并大力推广使用诱虫灯、茶树黄板等无公害杀虫技术。此外,严把六堡茶储藏、包装和运输关,防止二次污染。

该县建立和完善无公害六堡茶质量保障体系,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标准、地方标准、执行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包括种苗、建园、生产、加工和产品质量等标准。建立茶叶质量监测监督体系,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站,茶叶加工龙头企业都要建立自检室,确保产品质量。切实搞好无公害六堡茶的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和标识管理工作。建立市场服务体系,重点抓好产销信息、生产资料供应、技术服务等网络建设,提高无公害六堡茶开发、管理和营销水平,及时向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信息。

六堡茶文化的推广与挖掘


六堡茶文化的推广与挖掘

六堡茶属黑茶类后发酵茶,除了茶质有别于其他茶类之外,,其加工工艺亦不相同,其风格、品味与其他茶类迥然不同,有着特别的槟榔香味,这种香味是其他任何茶类所没有。加上六堡茶有一定的潜在药用功效,其消费群体与其他黑茶类

苍梧县积极抓好六堡茶产业发展


苍梧县积极抓好六堡茶产业发展

原标题:苍梧县积极抓好六堡茶和沙糖桔产业发展

今年以来,苍梧县积极调整生产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加大力度抓好六堡茶和沙糖桔产业发展,不断促进农民增收,取得了良好效果。

我县依托六堡茶原产地的优势,着力打造非遗纯手工农家茶品牌,并加大宣传力度,畅通销售渠道,扩大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农民种茶积极性。从技术、物资、资金等方面加大对低产茶园的扶持,做好茶园低改工作,不断提高产量,做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加强与梧州市沟通,用活梧州市六堡茶基金,根据相关政策落实本地六堡茶企业补助资金,鼓励本地茶企收购、销售本地六堡茶,解决好销售渠道问题。下半年,我县将完成六堡茶园基地建设规划,并做好全县现有六堡茶园普查工作和农业投资有限公司筹备工作,积极组建农业发展融资平台,促进六堡茶产业健康发展。

我县不断加大沙糖桔黄龙病防控力度,建立植保机防队,在每次新梢期及时统一喷药2次防治木虱,控制和减缓黄龙病的蔓延。在沙糖桔生产重点镇附近建设集产品交易、分拣、物流、结算、餐饮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市场,使之成为桂东地区的砂糖桔销售集散地。建立“互联网+柑桔”电子商务平台,积极构建我县产地与市场的对接体系,及时掌握市场动态,促进沙糖桔产业的健康发展,推动农业增产增收。(李会鑫)

解读《六堡茶》广西地方标准


解读《六堡茶》广西地方标准

山城茶韵

何志强

5月2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发布公告,《DB45/T581-2009六堡茶》获得批准,实施时间从2009年6月30日起。作为首次发布的《六堡茶》广西地方标准,该标准从六堡茶的术语和定义、分类等级、要求,到实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方面进行了统一的规范,将对规范六堡茶生产企业行为,保证六堡茶产品质量,促进六堡茶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试做解读备考。

出台背景———

质量参差不齐

亟须统一标准

先说《六堡茶》地方标准的出台背景。众所周知,六堡茶是广西梧州市的名优土特产和广西著名的出口商品。近年来,随着六堡茶热的兴起,六堡茶生产企业迅速增多,产销规模不断扩大,但由于六堡茶生产仅有出口标准(GXCIQ88-2003),没有地方标准及国家标准,故非出口的六堡茶生产企业及产品不受约束,市场上六堡茶质量参差不齐,对产业的健康发展不利。为进一步规范六堡茶在生产、加工、检验、贸易等环节的监管,确保六堡茶质量稳定,有必要制订一个统一的六堡茶地方标准。

因此,由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提出,梧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梧州市农业局、广西梧州茶厂负责起草,经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查、批准、发布的《六堡茶》地方标准,将为做好、做强、做大六堡茶产业提供技术保证。

适用范围———

制定特定概念

再看《六堡茶》地方标准的适用范围和六堡茶定义。该标准明确规定,“本标准适用于以适制茶树的芽叶和嫩茎为原料,采用六堡茶初制工艺和精制工艺加工制成的各种类型六堡茶”;“六堡茶LiuPaoTea”的定义是:“在适宜加工的特定区域内,选用适制茶树(CamelliaSinensis L.O.Kunts)的芽叶和嫩茎为原料,采用六堡茶初制工艺和六堡茶精制工艺加工制成,具有‘六堡香’及红、浓、陈、醇等品质特征的黑茶”;“六堡香Liu Pao flavour”是指“以六堡茶特定工艺加工制成的六堡茶所具有的以陈香、金花香、槟榔(Areca catechuL.)香等为主要特征的香气”。

值得注意的是,六堡茶定义中使用了“特定区域”、“适制茶树”、“六堡茶初制工艺”、“六堡茶精制工艺”等概念,主要是出于尊重六堡茶的起源、成名、传承、发展等历史事实,同时考虑到六堡茶走产业集群发展之路的现实要求。根据“六堡茶”的定义,目前市面上存在的所谓“生六堡茶”或者“农家六堡茶”不适用于本标准。

明确工艺要求

《六堡茶》地方标准对六堡茶的加工工艺、陈化时间以及感官品质的要求更加明确。该标准规定,“六堡茶初制和精制工艺流程及工艺要求应符合DB45/T479的规定”,即《六堡茶加工技术规程》广西地方标准的规定;“精制六堡茶从渥堆结束开始计算陈化时间,在适宜条件下陈化应不少于6个月,而且达到无水气无水味、出现陈香陈味方可出厂”;该标准表1“六堡茶散茶感官指标”规范地描述了六堡茶“红、浓、陈、醇”的品质特征。“红”即汤色红亮,“浓”即汤色深红,也指陈味和醇味浓厚,“陈”即有纯正的陈香和陈味,“醇”即滋味醇厚爽口。

完善术语定义

该标准对相关术语的定义更加完善明确。如“陈年aged”的定义是,“在适宜条件下陈化多年时间,一般至少3年(36个月)以上”;“陈年六堡茶agedLiu Pao Tea”的定义是,“达到陈年条件的六堡茶,包括达到陈年条件的六堡茶散茶(散六堡茶)、六堡茶紧压茶及袋泡六堡茶”;六堡茶感官品质“金花香(菌花香)arohidflavour”的定义是,“陈化阶段发花正常茂盛所发出的特殊香气”:六堡茶感官品质“槟榔香amellofbetelflavour”的定义是,“似槟榔(ArecacatechuL.)的干燥成熟种子香气。一般多出现在陈年六堡茶中”;六堡茶感官品质“滑smooth”的定义是,“茶汤入口和吞咽后味陈醇,口腔和咽喉无粗涩感。一般多出现在陈年六堡茶中”。

综上所述,《DB45/T581—2009六堡茶》填补了国内空白,传承、丰富和发扬了六堡茶品质特色,是“六堡茶”成为成熟的地理特征产品的标志。该标准的发布实施,将会促进“六堡茶”产品质量的提高和稳定,能使“六堡茶”在生产、加工、检验、贸易等环节的监管更科学更严谨。

六堡镇以特色名镇建设加快城镇化步伐


六堡镇以特色名镇建设加快城镇化步伐

道路宽敞平坦,河道干净整洁,房屋和景观富有民族特色,镇区环境焕然一新;六堡茶园规范管理,六堡茶文化日益浓郁,六堡茶产业加快发展,品牌吸引力不断提高……近年来,苍梧县六堡镇积极加快特色生态农业名镇建设,带来了城镇化和产业化发展的显著成效。

抓特色,镇区环境明显改善

近日,六堡镇镇区入口牌坊和六堡茶文化广场等景观项目建设完成,形成牌坊、廊亭、茶艺小品等一系列古朴典雅的展示区和景观群,兼具古镇历史特色、茶文化特色和民族风情特色,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游玩。

“不止是入口牌坊和茶文化广场,整个六堡镇区的面貌都有了可喜改变。”六堡镇党委书记覃水妹说。从2012年开始,该镇推进特色生态农业名镇建设,围绕打造生态、环保、美丽、和谐名镇的目标,加快道路、桥梁、河道、房屋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镇区整体环境和面貌。

六堡镇居民刘少炎就见证了镇区这几年的发展变化。他说,原来镇区基础设施落后,规划管理无序,脏乱差现象十分严重;自从开始建设特色名镇之后,镇区道路得到硬化修复,街道增加了路灯、增植了绿化植物,房屋外立面实行统一规划,铺面广告牌也统一规格,还改造和增设了公共厕所和垃圾处理等多项公共基础设施,镇区面貌有了很大改善。

覃水妹说,六堡镇还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将整治城镇环境与保留当地历史文化特色、挖掘六堡茶特色旅游元素等方面工作结合起来,开展河道治理和沿线景观的打造。目前,镇区的三座桥梁均进行了改造提升,河流清理净化,河道两岸砌筑起挡土墙、建设起拦河坝,还设置了景观步道、茶文化小品、六堡茶古码头和茶文化宣传长廊,防汛能力和景观效果得到同步提升。

近几年来,六堡镇共推进实施基础设施、城乡风貌改造和旅游开发等三大类项目共十多项,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既改善了镇区整体面貌和基础设施环境,也形成了六堡茶文化特色鲜明的自然景观和旅游景观。

抓重点,茶业发展势头强劲

“六堡镇建设特色生态农业名镇,要以加快六堡茶产业发展为重点和支撑。”苍梧县县委书记叶剑强说。六堡茶是六堡镇发展的一张名片,当地要充分利用好六堡茶原产地的条件优势,深入挖掘六堡茶的历史文化积淀,借助当下六堡茶市场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快推进六堡茶产业的振兴和发展,促进当地群众增收。

日前,苍梧县出台《关于加快六堡茶产业发展的决定》,把六堡茶作为农业优势产业,大力培育和扶持六堡茶产业发展,计划在2012年至2017年,每年新增茶园5000亩,带动六堡茶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在政府的鼓励、引导和帮扶下,六堡镇积极实施六堡茶产业发展项目,加大六堡茶种植和生产力度。

在最近一两年里,六堡镇塘平村的茶农梁书杰明显感觉到,村里种茶制茶的人逐渐增多,有实力的茶商也纷纷进来投资,发展规范化有机茶园,当地茶园种植面积和六堡茶加工生产规模呈上升扩大趋势。在这股势头的带动下,他的茶叶好卖了,收入也上去了,去年茶叶收入就有20多万元。据介绍,当地相当部分六堡茶企业的生产规模和市场销售量在最近几年都出现了翻番的良好局面。

截至目前,六堡镇主产区茶园种植面积已达到3万亩,可采摘茶园面积约2万亩,年产六堡茶400吨,实现单项人均收入达1100余元。其中,种植面积较大的茶园有双贵茶园、八集山庄茶园、黑石顶茶园和芊河茶园、四柳上群茶园等,沁怡、和顺、秀旺、大中等新兴茶园还在陆续兴起、逐步建成,为六堡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繁荣奠定了良好基础。

六堡茶于近现代的发展


一直以来,在中国出口的商品中,以茶叶为最大宗。大量的茶叶通过“十三行”加工、包装,然后再运往世界各国。而六堡茶则主要以销往南洋诸国为主,得益于当时兴旺的水路运输,商人们凭借着西江这条黄金水道将华南、西南的丰富物产以最低的成本运达广州,再从广州转口外销。茶叶是其中重要的一项。每一个产茶季节,六堡产出的大量优质茶叶,从六堡的合口街码头装上尖头船,经梨埠换大木船,进入贺江,经封川江口,进入西江之后再经都城装卸到大船中,运送到广州,再转口南洋和世界各地,这就是当年六堡茶着名的“茶船古道”。这条熙熙攘攘、舟楫往来的“茶船古道”,见证了六堡茶的兴衰沉浮。

六堡茶在200多年前从湖南江华道县,通过广西贺县八步传入境内,品种属槠叶种。湖南茶树有槠叶种,在安化等地产的黑茶。其加工方法与六堡茶大同小异,故较为可信。《苍梧县志》载:“茶产多贤乡六保,味厚。隔夜不变,产长行虾捅者名虾耳茶,色、香、味俱佳”。《广西特产志略》(1937年)载:“在苍梧之最大出品,且为特产者,首推六堡茶,就其六堡一区而言(五堡,四堡)俱有出茶,但不及六堡之多,每年出口者,产额在60万斤以上,在民国十五、十六年间(1926年—1927年),每担估价三十元左右。

《广西通志稿》戴:“六堡茶在苍梧,茶叶出产之盛,以多贤乡之六堡及五堡为最,六堡尤为着名,畅销于穗、佛、港、澳等埠”。《广西农业通讯》(1945年)载:“苍梧茶尚多,尤以六堡乡为最。六堡茶(又名垌茶),颇负盛名,其余所产品质亦佳,战前(抗日战争前)交通便利,所产茶除本县饮用外,全部销售港澳等地,自抗战后,交通阻塞,销售范围日形缩小,一般茶农生活无法维持。多弃茶而经营其他,于是茶叶衰落矣。六堡乡占全县面积之半,全县面积11455亩,年产茶5450担,抗日时外销日减,估计每年平均产茶1500担左右。现有面积7500亩。”据彭庆中《中国六堡茶》一书中介绍:旧时粤南在广西六堡乡合口街设庄收茶叶。广西六堡茶在历史上的年产量和销售量曾一度达到1500吨左右,抗日时期大幅度下降,仅为197.5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有所恢复,1953年产六堡茶450吨,比抗日时期增加1.28倍。横县也由抗日时期年产221吨恢复到400吨。

1954年以后,六堡茶由国家统一制定收购等级样茶和收购价格,由供销部门统一收购,但是,六堡茶的收购价格比同等级的烘青茶收购价格低,所以有不少原产六堡茶的开始转产烘青茶,虽然烘青茶原料要求高一个级,但加工方法与六堡茶基本差不多,而六堡茶还多一个沤堆的工序,实际上用工也差不多。

历来在香港市场占主导地位。但从上世纪50年代起,由于加工粗制滥造,传统风味消失等原因,销量逐渐降低,六堡茶为其它名茶所取代。1981年。云南销往香港普洱茶500吨,四川销往香港普洱茶650吨。广西六堡茶却由原来年销1500吨左右下降到444吨。

近几年来,梧州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六堡茶产业发展,从2004年起就采取种苗补贴、资金扶持等措施,大力发展六堡茶。2007年梧州市委、市政府把六堡茶列为全市十大农业优势产业之一,明确在“十一五”期间重点加以扶持。市领导多次深入六堡茶企业调研,今年上半年,梧州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座谈会,与六堡茶企业共商发展大计。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由梧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梧州市农业局等单位牵头起草的“《六堡茶》广西地方标准”,已于2009年05月24日通过广西区审定,5月2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批准发布公告《DB45/T581-2009六堡茶》广西地方标准获得批准,并在2009年6月30日正式实施。该标准的实施有利于进一步规范、统一六堡茶在生产、加工、检验、贸易等环节的监管,确保六堡茶质量的稳定。

从2010、2011、2012三年的《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的数据看,三年六堡茶的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分别是:6.73亿元、8.30亿元、8.79亿元,在黑茶类的排名分别是:第三、第二、第二。可以看出,近三年六堡茶的整体市场状态呈现稳步上升态势,排名仅次于普洱茶。

全国各地百名茶友齐聚苍梧六堡镇感受六堡茶文化


全国各地百名茶友齐聚苍梧六堡镇感受六堡茶文化

3月17日,茶友体验采春茶过程。当日,苍梧六堡茶业有限公司主办的六堡茶开茶节在苍梧县六堡镇苍松茶园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钟情六堡茶的人士闻讯而至,亲身体验游茶山、摘社前茶和手工制茶等多种传统采茶制茶工序,进一步加深对梧州六堡茶文化的了解。西江都市报记者龙天传/摄

3月17日,苍梧六堡茶业有限公司主办的六堡茶开茶节在苍梧县六堡镇苍松茶园举行。当天,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钟情六堡茶的人士闻讯而至,亲身体验游茶山、摘社前茶和手工制茶等多种传统采茶制茶工序,进一步加深对梧州六堡茶文化的了解。

当天活动伊始,一群身穿特色民族服饰的舞者演奏着悠扬的音乐,让前来参加活动的茶友们为之着迷。不过,让一众茶友们最感兴趣的是“游茶山”的环节。他们身披斗笠,按照活动指定的茶山路线进行徒步游览。期间,茶友们一边走,还一边向茶园田间播撒五谷和茶叶。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是当地群众祈求各茶山风调雨顺的一种独特方式。

随后,茶友们来到了苍松茶厂内一处面积过百亩的茶园。在那里,他们亲自体验手工采茶的乐趣。然而,第一次接触采茶的茶友们却对满山的茶树犯了愁,不知该如何下手。于是,工作人员边给大家介绍采摘茶叶的方法,边慢动作进行演示:“采茶一般只采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不超过一芽三叶,要注意的是,无芽不采,即芽已成叶,就不应该采了,过大过小的不采,被虫吃过的更不要采。采茶时,轻轻用指甲掐断茎部,才不会对茶树造成伤害。”

掌握了采茶的要领,体验者便按要求边分辨边学采茶,不一会儿,各人的竹篓中都有了亲手采摘的鲜茶叶。常年在上海从事六堡茶销售的黄晓江对采茶活动颇有感触,尽管他每天与六堡茶打交道,但对六堡茶的制作工艺却了解不多。“这次来到六堡茶的原产地,零距离接触采茶制茶的各个工序,对六堡茶的认识更为深刻了,这有利于加深与当地茶商的合作。”黄晓江说。

苍梧县原生六堡茶产业(核心)示范区获得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


苍梧县原生六堡茶产业(核心)示范区获得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

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认定第二批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的决定》(桂政发[2015]62号)文件的规定,苍梧县原生六堡茶产业(核心)示范区获得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

六堡茶原产于广西苍梧县六堡镇,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生产历史。从2014年起,我县重点创建六堡茶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坚持以经营组织化、装备设施化、生产标准化、要素集成化、特色产业化为总体思路,以六堡镇大中村、六堡村为中心,以苍梧六堡茶业有限公司为龙头,把示范区建设与六堡特色生态农业名镇连接在一起,建成生态、文化、旅游于一体的核心示范区。核心区面积3200亩,位于六堡镇六堡村、大中村等地。以核心区为中心向周边村庄和乡镇拓展、辐射,使拓展区面积达到10000亩,辐射区面积达到20000亩。目前,我县完成了示范区内六堡名镇基础设施建设,示范区建设规划通过自治区评审,县政府与桂林茶科所签订框架协议。加工区产业园已引进苍梧县双贵六堡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梧州市茂圣茶业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并于11月2日正式开工建设。50亩现代化大棚式的六堡茶原生种繁育基地已完成钢架大棚搭建工作;在六堡镇塘平村建立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六堡茶制作技艺展示馆。

接下来,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扎实推进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不断提升示范区经营组织化、装备设施化、生产标准化、要素集成化、特色产业化水平,加快带动拓展区、辐射区农业发展,为加快我县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开创苍梧经济社会建设发展新局面作出更大的贡献。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广西苍梧县:挖掘六堡名镇文化 发展现代标准茶园》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3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六堡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