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堡茶。

第一届六堡茶传统制作技艺竞赛在苍梧举行

6月25日,在苍梧县六堡镇塘平村,第一届六堡茶传统制作技艺竞赛的选手在进行制茶赛。

此次竞赛由市总工会、市六堡茶协会、苍梧县总工会主办,共有40位选手参加。比赛设采茶、制茶两个环节,最终决出两个一等奖、六个二等奖、八个三等奖。主办方还邀请自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六堡茶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韦洁群,在赛后为选手们传授技艺。随着比赛哨声响起,参赛选手挽着茶篓迅速进入指定茶园,巧手飞舞,嫩芽纷飞,令人眼花缭乱。比赛结束后,工作人员进行逐组称重、取样,再由县茶叶协会组织专家对茶芽进行评定,竞赛坚持以质量质量为主(占70%)、数量为辅(占30%)。经过评委严格评定,选出了采茶能手苍梧六堡茶业有限公司的梁燕梅荣获一等奖。wWw.cY260.Com

而六堡茶叶的制作,升火、洗锅、锅热后就把茶叶放进锅里,大家都很熟悉茶叶的制作程序,动作娴熟,一会儿杀青、一会儿揉捻,时而烘焙、时而包揉,一番包揉、烘焙后,带着六堡茶特有香味的原生茶就制作完毕了。经过评选,评委们一致认为,苍梧六堡茶业有限公司的梁燕梅荣获二等奖。通过比赛,不仅增进了群众之间的感情,更提高了茶农采茶、制茶技能,使茶农之间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升六堡茶的生产效率和制作技艺。”

CY260.com扩展阅读

央视采访福鼎白茶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


日前,央视《乡土》摄制组记者来到福鼎市点头镇柏柳村采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福鼎白茶传统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梅相靖。

5日下午,央视《乡土》摄制组记者先后走进了梅相靖老先生家里、白茶作坊、梅筱溪故居老宅等地,对福鼎白茶传统制作现场跟踪拍摄和采访,仔细了解“福鼎白茶”古老白茶制作技巧、福鼎白茶历史和生长生态环境等。梅相靖先生详细讲述了,福鼎白茶从白茶的晾青、萎凋、渥堆、炭火烘焙等古老白茶制作流程,他还拿出一本手抄的梅家族谱,其中有梅筱溪晚年归隐家乡后所写的《筱溪陈情书》,介绍里面的茶事细节。

柏柳村是福鼎白茶的原产区,素有“中国白茶第一村”的美誉,入选2014“中国茗村”百佳榜第16位。全村农民家家户户都以白茶为业,白茶古老制作技艺传承源远流长,2011年5月,福鼎白茶传统制作技艺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柏柳村茶农梅相靖是清未民国时期福鼎茶人梅伯珍传人,2013年1月确定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类——福鼎白茶传统制作技艺的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三三三精品推荐三三三江苏大闸蟹产地直发

在苍梧体验六堡茶采制过程 溯源问道六堡茶


在苍梧体验六堡茶采制过程溯源问道六堡茶

体验者把茶叶倒进杀青机中。

读者取出蒸软的茶叶,准备制作茶砖。

体验者徐庆君对照着书上的介绍观察六堡茶叶。

体验者背着竹篓,上山采茶。

茶山上,体验者按照采茶要领,细心地采摘茶叶。

体验者近距离观察茶砖上的金花。(以上图片均由麦朝枢拍摄)

(原题《溯源问道六堡茶本报编辑部组织读者代表体验六堡茶采制》。)

六堡茶,一种清嘉庆年间就以六堡乡命名的茶叶,近年愈发红火,其红浓陈醇的独特韵味让不少人钟爱有加。很多人喝过六堡茶,但也许没机会亲自到六堡茶之乡感受采茶制茶的传统工艺。为了让读者零距离接触和认识六堡茶,4月12日,本报编辑部组织13名热心读者参加六堡茶采茶之旅活动,前往苍梧县六堡镇茶园参观、体验采茶制茶,亲手尝试从采摘到炒制的整个传统手工制作六堡茶的过程,享受做茶之乐。

12日上午8时45分,13名参与六堡茶采茶之旅的读者,搭乘大巴从梧州日报社出发,前往六堡镇四柳村。

沿着蜿蜒盘旋的山路进入苍梧县六堡镇,一排排崭新的楼房吸引住体验者的目光。只见房子白墙蓝瓦,错落有致,在布局、样式上带有浓郁的茶文化风格,六堡镇浓郁的茶乡文化已越来越近。

11时30分,体验者终于到到达此次采茶之旅体验地——六堡镇四柳村沁怡茶园。一下车,淳朴的四柳村茶农就给体验者送上一杯杯刚刚冲泡好的六堡茶,香气宜人的茶香一洗大家旅途的疲惫。

制茶工序引人入胜

很快,大家的目光就被眼前紧凑的制茶过程吸引住了。

制作六堡茶的第一道工序是“杀青”,是加工中的关键一环。经过高温杀青,散发茶叶叶内水分,钝化酶的活性,并使鲜叶中的内含物发生一定的化学变化,从而形成其特有的品质。

在苍梧县沁怡六堡茶专业合作社内,一台滚筒茶叶杀青机正轰隆隆地工作着,大家里一层外一层的围在烧得正旺的杀青机边,饶有兴趣地看着杀青的过程。只见制茶师傅一边添柴火掌握火候,一边将采摘回来已晾干水汽的六堡茶鲜叶投入机中,鲜叶入机半晌即发出了轻轻的“毖啵毖啵”的爆响声音。沁怡合作社负责人谭爱云介绍,杀青机的温度一般控制在180℃左右,杀青要反复进行4次,过程中要随时观察叶片颜色是否转暗绿、青气去了多少、叶梗是否变软、是否匀透,以便为下一道揉捻工序创造条件。

杀青后的茶叶经过摊凉,便可以进行下一道工序“揉捻”。在揉捻机的不停运转下,不一会柔软的叶片有的开始缩成条状,溢出的茶汁附在叶片的表面上,透出淡淡的茶香。

经过反复揉捻后的茶叶经风干渐渐冷却,蜷缩成条后,便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烘干”。制茶师傅介绍,由于茶叶的青气去后,条索成型,但还有部分水汽未去,因此在这一工序要退火慢焙。控制好烘干机的温度后,制茶师傅投入揉捻好的茶叶,不时观察着茶叶的成色,他说为了茶叶均匀干燥不至于有的过火,这道工序更要耐心,烘干至九成干时就可放入竹萁摊凉,留一成自然干,这样茶叶的条索才会有光泽泛油光,清香扑鼻。

“烘干”完成后,传统工艺制作的六堡茶初制就算完成了。

为方便运输,一些茶农还会将制好的六堡茶叶制成茶砖或茶饼。只见制茶师傅将称好重量的茶叶放入茶包,投入锅中蒸软,不一会,锅里冒起阵阵青烟,醇香飘起。蒸软了的茶叶放进模具后,安装好千斤顶,反复用力压制,方能将茶叶压制成型。

参观完整个制茶过程,体验团中年龄最小的团员张庭菀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跃跃欲试。于是,在父亲张在德的帮忙下,父女二人合力压制出一块醇香的茶砖。捧着自己亲手压制的茶砖,6岁的张庭菀十分开心,忍不住一再嗅闻茶砖散发的茶香。看着女儿开心的模样,张在德认为这次的采茶之旅很有意义:“虽然说六堡茶是梧州的特产,但很多梧州人并不真正熟悉六堡茶的历史和制作工艺,今天带着女儿到体会六堡茶的文化历史与传统工艺,踏青的同时,也是对孩子的一种传统文化教育。”

亲历方知采茶不易

午饭过后,便到体验者最为期待的采茶环节。

当天下午,经过短暂的跋山,体验者来到了沁怡合作社一处面积有50多亩的茶园,茶树依山而栽,井井有条,茶树刚及膝盖高,远看如层层叠翠,身在茶园犹似人入画中。

然而,第一次接触采茶的团友们却对满山的茶树犯了愁,不知该如何下手。于是,谭爱云边给大家介绍采摘茶叶的方法边慢动作进行演示:“采茶一般只采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不超过一芽三叶,要注意的是,无芽不采,即芽已成叶,就不应该采了,过大过小的不采,被虫吃过的更不要采。采茶时,轻轻用指甲掐断茎部,才不会对茶树造成伤害。”

掌握了采茶的要领,大家便按着要求边分辨边学采茶,不一会,各人的竹篓中都有了亲手采摘的鲜茶叶。有的团友还把新鲜采下的茶叶放入口中细细轻嚼,品味鲜叶中苦涩但清香的味道。

人群中,体验者徐庆君尤为认真。对六堡茶颇感兴趣的他可谓有备而来,只见他一手捧着《中国六堡茶》一书,肩挎采茶竹篓,一边仔细对照着上面的茶叶形状介绍,一边辨别着茶树上各类茶叶的形态,再小心翼翼地采下。“我很喜欢喝六堡茶,对其种植、制作以及文化历史很感兴趣,但大部分只能从书上了解,一直未能亲身体验,今天终于有机会来到六堡茶茶园,我不但要参与体验,更要将理论与实际相融合,好好地领会六堡茶文化。”

而从事六堡茶销售的黄青连对采茶之旅活动也颇有感触。尽管每天与六堡茶打交道,但她对六堡茶的制作工艺却了解不多,“这次来到六堡茶的原产地,零距离地接触采茶制茶的各个工序,对六堡茶的认识更为深刻了,六堡茶的制作方法与一般绿茶的制作方法有不少区别,我想这也是它特有韵味的所在。”

捧着自己亲手压制的茶砖,6岁的张庭菀十分开心。

反思·求突破:合作共赢让茶农受益

六堡镇种茶产制历史已有1500年,近年来随着知名度的扩展,更是风生水起。然而,在这一红火的背后,六堡茶产业发展却遭遇无法忽视的问题:六堡茶产业的兴旺并没有使六堡茶原产地的茶农真正受益。

曾经,家家户户炒茶制茶是六堡镇采茶季节的一道风景。然而,如今“百家茶百家味”却成了六堡茶发展的硬伤。各家各户所生产出的茶叶品质参差不齐,缺乏统一规范和标准,导致茶叶不得价甚至滞销,不少农户单靠种茶难以维持生计。

同时,一位一直关注六堡茶发展的资深茶人提出了自己的担忧,六堡镇虽然是六堡茶的原产地,但由于原产地的六堡茶成本高,一些六堡茶加工企业望而却步,对外宣传称自家的茶园在六堡镇,但却不用六堡镇的茶叶原料制作六堡茶,这不仅影响了传统工艺六堡茶的销售,更严重打击茶农的种茶积极性。

记者了解到,为了解除茶农的担忧,破解茶叶销售问题,如今六堡镇当地正改进“企业+农户”、“企业+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把企业、合作社与茶农的发展捆绑在一起。企业、合作社既是茶叶销售商,也可以因地制宜地将没有经过规范培训且分散着的茶农组织起来,把先进经验和理念,先进技术和方法传授给茶农,提高茶农的市场竞争力。

采茶之旅当天所参观的沁怡合作社,正是这一模式的探索者之一。该合作社于2011年成立,如今与共拥有500多亩茶园的70多户茶农签订了茶叶收购协议,按照市场价收购鲜茶叶,统一加工销售,并与南宁、深圳、北京等地的客户建立了固定的贸易关系,年销售额达百万。“我们与茶农签订了协议,就要对茶农负有责任和义务,茶农生产出来的茶叶,我们按质论价,非茶叶质量问题不拒收。如今与我们合作的茶农,有2亩茶园的一般年收入也有2万元。”谭爱云说。

采茶之旅中,记者还看到,为了节省人力,提高效率,如今六堡镇的不少农户、合作社陆续购置了制茶机械,尝试半机械化制茶,沁怡合作社就是其中一家。“人工杀青一天只能完成约10斤的茶叶,使用杀青机,一天的杀青量就能达到500到1000斤,比人工快了10倍。同样,人工揉捻一天大概只有15斤的产出量,揉捻机一次就能揉40斤茶叶,二者的效率相差甚远。”谭爱云说,如今她只需聘请5名工人负责操控监制机器,就能满足合作社制茶的需要。同时,他们特意采用柴火加热,以保证在杀青、烘干过程中六堡茶特有的韵味。

但也有六堡茶爱好者表示,六堡茶有着1500年的产制历史,其独特的品质是经过多年的经验摸索积累而成,如今采用人工与机械结合的模式制茶,尽管效率提高了不少,但是能否真正达到传统农家六堡茶的品质还有待探索。在品尝比较过多家半机械化制作的六堡茶后,有资深茶人建议,如今机械加热烘干出来的六堡茶与手工制作的六堡茶还是有一定差别。

此外,目前在六堡镇的部分茶园,已经开始利用当地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结合多年的种茶制茶历史和博大精深的茶文化,探索“文化卖茶”的路子,打造观光茶园旅游项目,让茶叶的价值不仅体现在茶叶品质上,还可通过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的多方面拓展,增加茶叶附加值,带动茶农的经济收入。在沁怡茶园内,工人们也正赶制多个手工帐篷,。谭爱云表示,帐篷建成后,她将安装炉灶,届时,游客们可享受“观茶园、看工艺、做茶叶、品茶香、赏茶艺、购茶叶”的一条龙服务。

六堡农家传统制作工艺


六堡农家传统制作工艺

六堡茶的品质特征是:条索粗壮,长整不碎,叶条粘结成块,间有黄花又称“金花”(即生有黄色菌类孢子);色泽黑润光泽;内质香气陈醇,汤色红浓,如琥珀色,滋味甘醇爽口;有槟榔味,香气持久,特耐冲泡,茶汤隔夜色、香、味不变。以“红、浓、陈、醇”四绝著称。

传统工艺是以六堡毛茶为原料,其加工制作方法为杀青、揉捻、渥堆、用松柴明火烘焙。

初制工艺:杀青-揉捻-沤堆-复揉-干燥。

复制工艺:过筛整形-拣梗拣片-拼堆-冷发酵-烘干-上蒸-踩篓-凉置陈化。

初制阶段:白天采摘一芽二三叶或一芽三四叶新梢,晚上制作。经杀青、揉捻、沤堆、复揉、干燥五道工序。

杀青——六堡茶杀青锅温160℃,每锅投叶2-2.5千克,杀青机每次投叶7.5千克,下锅后先闷炒后扬炒,然后闷扬结合,嫩叶多扬少闷,老叶多闷少扬。一般杀青5-6分钟,到芽叶柔软,茶梗折而不断,叶色转为暗绿为适度。

揉捻——摊凉后进行揉捻,有手揉和机揉两种,手揉一次可揉l~1.5千克,机揉依揉捻机的大小而定。

揉捻以整形为主,细胞破损为辅,叶破损率在40%即可,揉时加压要适度,其过程大体如下:轻揉-轻压-稍重压-轻压-轻揉,揉后解块。一般1-2级茶揉40分钟,3级以下的茶揉45-50分钟。

沤堆——揉好之后,进行沤堆,即将揉好的茶坯放入箩内或堆放在竹笪上进行沤堆发酵。这是决定六堡茶色、香、味的关键工序。

堆高3-5厘米,每箩装湿茶坯15千克左右,堆沤时间在15小时以上,茶堆温度一般在40℃左右为宜。如温度高过50℃,则会烧堆,因此在沤堆过程中要注意翻堆散热。沤堆时温度低,即用60℃左右的火温将茶坯烘至五至六成干再沤堆。

复揉——经过沤堆发酵之后,茶条会轻散一些,因此要进行复揉5-6分钟。

干燥——烘干也分毛火和足火两次进行。传统的方法是用烘笼,摊叶3.3厘米左右,最好是用松明火烘,烘温80-90℃,每隔5-6分钟翻拌一次,烘到六至七成干下焙摊凉半小时,即进行打足火,足火温度50-60℃,摊叶厚度6.6厘米,烘2-3小时,茶梗一折即断即可。

精制阶段:先进行冷发酵,将毛茶增湿,含水量达12%。堆沤7-10天,当茶叶水份干到10%左右,即上蒸半小时,至叶全软为度,叶含水达到15%-16%。通过沤堆的湿热作用,进一步促使茶叶内含物的变化。由于茶多酚非酶性氧化作用,继续使茶黄素、茶红素等有色物质增加,使其色、香、味加厚,达到六堡茶的特有品质风格。

六堡茶的品质要陈,凉置陈化,是制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不可欠缺。一般以篓装堆,贮于阴凉的泥土库房,至形成六堡茶的特殊风格后运销。因此,复蒸加工后的成品六堡茶,必须经散发水分,降低叶温后,踩篓堆放在阴凉湿润的地方进行陈化,使汤色变得更红浓,滋味有清凉爽口感,且产生陈味,形成六堡茶红、浓、陈、醇的品质特点。

苍梧六堡茶盛衰记


苍梧六堡茶盛衰记

六堡茶是广西特产,因原产于苍梧县六堡乡而得名,其品质素以“红、浓、醇、陈”四绝而著称。六堡茶的产制历史可追溯到一千五百多年前,早在清朝嘉庆年间(1796-1820),六堡茶就以其特殊的槟榔香味而列为中国名茶之一,畅销于穗、港、澳以及东南亚一带,直到上世纪50年代初期,在香港市场仍占主导地位,盛时年产1500吨左右,曾为国家赚取了大量的外汇,同时亦是六堡当地农民的一项主要经济收入来源。

那时候,每到采茶时节,随着各地茶商茶客的到来,整个六堡乡显得热闹非凡,人来人往,一片繁荣的购销景象,规模不一的茶庄和茶厂如“广元茶”、“广福泰”、“新记”、“三纪”、“永组”、“公盛”等等,难以细数。

可惜的是,在市场需求量大增、六堡本地茶叶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一部分茶贩、茶商受到短期利益驱动,到周边产茶市县收购茶叶返销六堡,充当本地六堡茶,甚至粗制滥造,致使传统风味消失。另外,一些当地茶厂也在短期利益上做文章,向高值产品转型,纷纷仿效我国的名茶云南普洱熟茶的制作工艺,盲目地将六堡茶人为地加速发酵,但由于生产技术不成熟,设备落后,质量难以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六堡茶的声誉受损,加上当时营销观念守旧落后,慢慢在出口海外市场方面出现萎缩。国内茶商茶客又一时难以接受六堡茶向熟茶风味的改变,销量逐渐降低,退出了市场。到50年代初期,广西六堡茶年销量由原来的1500吨左右下降到444吨。

到上世纪80年代末,六堡当地所有的茶厂已全部倒闭,茶农在种茶无利可图的情况下纷纷砍掉茶园的茶树,转而种植经济型林木,如湿地松、八角树和玉桂树等,以维持生计。

但是,当地农民仍一直保留着祖辈们的喝茶习惯,也一直钟情于本地的六堡茶,为了保证茶叶的来源,除到边远的山冲采摘野生茶叶外,各家各户还在自家的房前屋后零散地少量栽种,以供自家饮用。每每提及六堡茶的过去,当地茶农仍叹息不已。

可喜的是,近年来,在当地政府的大力倡导和扶持下,六堡茶已恢复了大面积的种植,相信用不了几年,昔日六堡茶的辉煌将会再现!

苍梧六堡茶产业园投产仪式隆重举行


11月8日,苍梧六堡茶产业园投产仪式隆重举行。这是苍梧县委、县人大、县政府积极贯彻落实梧州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深入开展“项目攻坚年”活动和加快六堡茶产业发展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

在当天举行的投产仪式上,梧州天誉茶业有限公司、梧州业胜茶业有限公司两家企业正式建成投产。梧州天誉茶业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用地面积22.97亩,总建筑面积约17000平方米,引进茶叶加工生产线1条,年产成品六堡茶1000吨。梧州业胜茶业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用地面积50亩,总建筑面积约36400平方米,年产成品六堡茶1000吨。

据了解,苍梧县六堡茶产业园是广西重点产业园区苍梧县工业园区的一个专业生产区,项目一期总规划用地366亩,其中生产加工用地200余亩,展示区用地160多亩。加工区分为前后两区,前区为产品展示区,展示区的主要功能为产品展示及销售、贸易洽谈和六堡茶旅游观光、历史文化介绍、仓储陈化,建筑风格为岭南商业骑楼特色,并包括园林景观和雕塑元素等。后区为六堡茶生产加工区,加工区计划引进六堡茶生产企业6到10家,目前入园企业有:梧州业胜茶业有限公司、梧州天誉茶业有限公司、梧州同堡源茶业有限公司。全部企业投产后年加工茶叶10000吨以上,年创税利2亿元以上。

在建设过程中,苍梧县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多次听取工程建设情况汇报,对加快推进工程建设建言献策,并督促有关部门加快建设进度,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苍梧县是历史名茶六堡茶的故乡,获得了原产地地理标志保护和“中国名茶之乡”称号。近年来,苍梧县委、县政府加大了六堡茶产业发展力度,积极培育市场,加快茶园建设,大力扶持生产加工企业发展。并出台了《关于加快六堡茶产业化发展的决定》,大力抓好六堡茶产业园的建设。今后,该县依托六堡茶产业园,以荣获“中国名茶之乡”称号为契机,深入实施品牌战略和文化旅游战略,进一步扩大六堡茶品牌影响力,提升六堡茶产业层次,走出一条“以茶富民、以茶强县”的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

访苍梧六堡茶黄利华


访苍梧六堡茶黄利华

要做大做强梧州六堡茶产业,必须做好原产地种植这篇文章。广西苍梧六堡茶业有限公司成立初始,就明确了企业的发展定位———致力于在原产地发展有机茶种植,生产精品有机六堡原茶。

三年前,苍梧六堡茶业有限公司选择在苍梧县六堡镇建设有机茶示范基地,把有机茶种植作为企业发展的突破口,先后筹措1800万元资金建设500亩有机茶园。六堡镇种茶有15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一直沿用传统生产技术制作六堡茶。为了高起点种植有机六堡茶,企业坚持以国家有机茶标准建设有机茶园,按照无害化标准对茶园的土壤、水质、空气以及茶叶的采摘、加工的每个环节严格把关,并派出科技人员在生产现场指导茶农种植和加工,杜绝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物的化学药品,最大限度保持茶园空气清新和有机茶的清洁性。他们建立全程跟踪质量体系,从鲜叶采摘到成品出厂建立一整套档案,为有机六堡茶制定家谱,做好产品的质量认证。

经过三年的努力,苍梧六堡茶业有限公司在第一期200亩有机茶园生产出来的六堡原茶,经过国家有关认证部门的严格审核,最近获得北京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颁发的有机转换产品认证证书,同时也获得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核颁发的绿色食品AA级产品证书。苍梧六堡茶业有限公司为梧州六堡茶取得了第一张国家认证的有机转换产品认证书,成为梧州六堡茶企业中笫一个获得绿色食品AA级产品认证书的企业。

广西苍梧六堡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利华在投资开发六堡茶产业很有独到的眼光。他说,随着对食品安全关注度的提升,人们逐渐意识到食品杀虫剂残留,以及像碳水化合物、脂肪、卡路里、氢化油等化学品,会对人的身体造成伤害,人们的消费观念已从传统茶转向健康的有机茶。我国早期在国际市场上销售的中国茶叶多为用传统生产技术生产的茶,在种植过程中多使用农药和化肥。在国际市场上,不使用农药、化肥的有机茶比传统茶价格高出50%以上。特别在近年来,由于欧盟、美国和日本等最主要茶叶进出口国屡屡采取针对传统茶产品的“绿色壁垒”,我国茶叶出口市场形势日益严峻。梧州六堡茶要在国内扩大销路和占领国外市场,一定要抓好有机茶的种植和无害化生产。

梧州六堡茶在清朝嘉庆年间,就被列为中国名茶。黄利华说,他们是慕名而来六堡投资发展茶叶生产的。梧州六堡茶早已成为一个品牌。六堡镇虽然无名山大川,但六堡镇山区风景宜人,四季如春,其特有的地理气候环境适宜种植品质优良的黑茶品种。同时,六堡镇特有的气候,也非常有利于茶叶贮存,相比其他许多地方,这里贮存的六堡茶滋味更醇,汤色更深,陈香更显露。因此,他们决定到六堡镇投资办厂,在六堡镇山区原产地种植生态茶,并大力发展精品有机六堡茶。公司选择在已有30多年的原六堡茶厂的厂址上改造建设新厂,在六堡茶厂原有的传统生产工艺上引入新的制茶技术,生产纯正精品有机六堡茶,提升六堡茶的文化品位,使六堡茶在故乡再放异彩。目前,六堡茶厂已建设成为年加工超300吨的精品有机六堡茶加工基地。

六堡有机茶示范基地的建设,已为六堡茶原产地的茶农们种植有机六堡茶起到示范作用,种植有机六堡茶己成为我市六堡茶企业今后的发展目标。为了保证正宗六堡茶优良品种的种源培植,广西苍梧六堡茶业有限公司在六堡镇建设200亩育苗基地,通过对老茶树进行培育,优选六堡茶良种,已培育有2000万株六堡茶苗,为梧州六堡茶的推广种植提供种苗。

为了发展梧州生态旅游,广西苍梧六堡茶业有限公司还计划在六堡有机茶园里开发旅游观光茶园,将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与茶业产业有机结合,开展茶园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态旅游,让更多游客了解原产地六堡茶的传统制作工艺,了解悠久历史的六堡茶文化。(梧州日报记者 麦朝枢 文并摄影)

广西苍梧六堡茶的概况


广西苍梧六堡茶的概况

“茶产多贤产六堡,味厚隔宿不变”,这是清同治版《苍梧县志》的记载,说的即是苍梧六堡茶。六堡茶为广西特产,有散茶和篓茶两种,属黑茶类。产于广西苍梧县六堡乡,故称为苍梧六堡,已有200多年历史。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年)就以其特殊的槟榔味而入中国名茶之列。

六堡茶属山茶科常绿灌木,叶呈长椭圆披针形,叶色褐黑光润,间有黄花点,叶底红褐。六堡茶素以“红、浓、陈、醇”四绝著称。其条索长整紧结,汤色红浓,香气陈厚,滋味甘醇可口。正统应带松烟和槟榔味,叶底铜褐色。

六堡茶的制作是采用当地的大叶种茶树的鲜叶作为原料,采摘标准是成熟新梢的一芽二三叶或一芽三四叶,经杀青、揉捻、渥堆、复揉、干燥5道工序制成。杀青特点是低温杀青;揉捻则是以整形为主,细胞破碎为辅;渥堆是形成六堡茶独特品质的关键性工序,其目的是通过渥堆湿热作用,促进内含物质的变化,减掉苦涩味,使滋味变醇,消除青臭气,并使叶色变为深黄褐青。渥堆时期,掌握到出现黏汁,发出特有的醇香,即为适度,所以属于后发酵茶。

六堡茶中之篓茶,乃是用竹篓包装的六堡紧压茶叶。将毛茶经过蒸揉后,装篓压实,然后放置阴干处,晾贮几个月通过后发酵使茶紧结成块,即可形成有独特醇、陈香味的六堡篓茶。传统的竹篓包装,有利于茶叶贮存时内含物质继续转化,使滋味变醇、汤色加深、陈香显露。用六堡散茶蒸制、压模,可制成六堡饼茶、六堡砖茶、六堡沱茶等。

经过发展,六堡茶的产地现有苍梧、贺县、横县、恭城、贵县、三江、河池、柳城等20余县。在六堡茶区范围内,有恭村茶、黑石村茶、罗笛村茶、离涌村茶、蚕村茶等,在历史上最为有名的是恭州村及黑石村的茶叶最好,横县岭溪所产茶叶品质和制法与六堡茶相近,亦统称为六堡茶。

六堡茶宜久藏,越陈越好,因为久藏的茶叶有“发金花”,即生有金黄霉菌(学名为冠突曲霉菌)。因金黄霉菌能分泌多种酶,促使茶叶内含的各种物质加速转化,形成特殊风味。陈年的老六堡,在30~50年左右,色泽黑褐油润,会有槟榔、松烟香味,清爽醇厚,味中有甜、汤色澄明。据化学分析,茶叶含咖啡碱、茶碱和挥发油等特质,有兴奋大脑、心脏和健脾胃的功能。六堡茶为传统出口产品,历来除内销两广之外,大部分运销港、澳及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

苍梧六堡茶产业化稳步发展 种植面积梧州第一


苍梧六堡茶产业化稳步发展种植面积梧州第一

近十年来,苍梧县六堡茶种植、加工、销售形势一年比一年好,六堡茶产业化稳步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六堡茶种植区域已经扩大到六堡、狮寨、梨埠、木双、京南、岭脚等镇,茶园种植面积已达5.23万亩,全县注册登记的六堡茶生产加工销售企业有12家,六堡茶生产经营微型企业30家,茶叶专业合作社44个,六堡茶注册商标有苍顺、苍松、六顶、濡菲、芊河、金花六堡、茂圣、同堡源、鼎然、六玄、熹誉、臻誉等12个。

全县有5家茶叶企业通过了QS认证,5家茶叶企业被评为龙头企业,其中自治区级1家,市级3家,县级1家,3家企业获得国家有机茶认证,1家企业获得绿色食品认证。

六堡茶产业园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产业园在苍梧工业园区思乐堂片区,一期用地366亩,总投资3.2亿元,设计生产能力1.4万吨。产业园列入自治区2008年新开工重大项目和市级重大推进项目,通过招商引资,已有梧州市天誉茶业有限公司、广西梧州同堡源茶业有限公司、广西苍梧茂圣茶业有限公司等6家公司签约。目前,梧州市天誉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研发综合楼主体工程已完成建设并已进入试产阶段,梧州同堡源茶业有限公司厂区进入室内装修阶段,苍梧茂圣茶业有限公司厂房已封顶,正在试产阶段,六堡茶展示区主体建设已封顶并进入装修阶段。

据统计,六堡茶分别获得了国家级的如中国茶叶学会举办的“国饮杯”一等奖、省市级授予的“一等奖”、“金奖”等奖项超过50项。同时,六堡茶先后获得了“广西著名出口商品”,“广西著名商标”、“广西名优产品”、“广西十大(旅游)土特产品”、和“梧州三宝”等称号。六堡茶传统加工工艺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取获了国家地理标志认证。

全县六堡茶种植面积名列梧州市第一位,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产茶县。2012年10月,中国茶叶学会经过对苍梧县六堡茶产业化发展评定和审查,正式命名苍梧县为“中国名茶之乡”。六堡茶产业化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六个一"打响苍梧六堡茶品牌 发展六堡茶产业


"六个一"打响苍梧六堡茶品牌发展六堡茶产业

苍梧县将打造六堡名镇和建设六堡茶产业园基地结合起来,加快推进六堡茶产业发展。目前,六堡茶“六个一”(一组诗、一组画、一首歌、一台剧、一本书、一部宣传片)宣传策划工作正在有力推进中。

今年以来,苍梧县以“文化教育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县文体局、文联、社科联、诗社等部门的职能作用,有条不紊地推进六堡茶文化宣传工作。目前,六堡茶“六个一”宣传策划的各项具体工作均确定了责任单位、责任人、协助单位以及完成时间。“一组诗”的创作正在邀请中华诗词学会、广西诗词协会、广东诗词学会的相关诗人前来采风;“一组画”已制定创作方案,拟邀请吴冠英、刘益之和广西著名画家前来六堡镇采风;“一首歌”已制定创作方案,其中茶歌的作词拟邀请同为中国知名作词家、广西著名作词家的张名河和周民震,作曲拟请广西著名音乐制作、作曲家陆耀靖来完成;“一台剧”暂定为歌舞剧《六堡茶韵》,内容为反映六堡茶的悠久历史,演绎六堡茶美丽的传说故事;“一部宣传片”已经完成初稿拍摄,正征集各方意见进行修改完善。“一本书”的内容主要涵盖六堡茶特性介绍、等级鉴别、冲泡方法、喝茶与健康以及六堡茶发展的历史典故等,并在诗、画、歌征集完成后组织整理出版。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第一届六堡茶传统制作技艺竞赛在苍梧举行》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六堡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