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堡茶。

出口六堡茶质量安全有保障

(梧州检验检疫局郭弢副局长(右3)带领食品监管人员深入出口食品生产企业检查食品安全隐患,图为正在检查梧州茶厂的产品安全监控记录情况)

(梧州检验检疫局郭弢副局长(右1)带领食品监管人员深入出口食品生产企业检查食品安全隐患,图为正在检查广西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的产品安全监控记录情况)

近日,梧州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组织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对辖区内3家出口六堡茶生产企业进行食品安全专项检查,结果均未发现农药残留、稀土、有害重金属等项目超标准现象,其六堡茶产品质量安全是有保障的。

至2014年底,梧州辖区内获得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资格的六堡茶生产企业为梧州茶厂、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广西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3家。按照出口食品管理规定,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其出口产品的原料必须来自获得出口备案的原料基地,并且供货方必须提供由当地检验检疫部门出具的原料供货证明,出口生产企业才能收购其原料。现场检查证实,这3家企业均严格执行上述规定,作为企业自控,企业日常还坚持抽取毛茶原料或成品样品委托具有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资格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批次检测率达百分百,检测项目包括农药残留、稀土、有害重金属等,均没有发现超标现象;其中一家企业在今年1-4月已经送检达10批次。同时,在出口六堡茶的检验中也未发现不符合输往国家或地区规定的情况。检查情况表明,这三家企业对内销产品也同样重视质量安全,其原料均来自长期合作的定点供应商,坚持抽样检测合格后才收购原料。

据了解,这3家企业有如下共同之处:一是企业领导的质量安全意识比较强、管理团队素质比较高;二是企业建立有多种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并运行有效;三是重视对产品质量安全监控方面的资金投入。所有这些努力不仅保证了六堡茶产品的质量安全,还为自身赢得了信誉。

cY260.com编辑推荐

六堡茶质量特色先容


六堡茶质量特色

一、六堡茶感官特色

形状条索紧结、色泽黑褐,有光泽,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纯陈,滋味浓醇甘爽,显槟榔香味,叶底红褐或黑褐色,简而言之具有“红、浓、醇、陈”等特点。

级别外形内质条索整碎色泽净度香气滋味汤色叶底特级紧细、圆直匀整黑褐,黑,油润净陈香纯正陈,醇厚深红,明亮褐,黑褐,细嫩柔软,明亮

一级紧结、尚圆直匀整黑褐,黑,油润净陈香纯正陈,尚醇厚深红,明亮褐,黑褐,尚细嫩柔软,明亮

二级尚紧结,尚圆较匀整黑褐,黑,尚油润净,稍含嫩茎陈香纯正陈,浓醇尚深红,明亮褐,黑褐,柔软,明亮

三级粗实、紧卷较匀整黑褐,黑,尚油润净,有嫩茎陈香纯正陈,尚浓醇红,明亮褐,黑褐,尚柔软,明亮

四级粗实尚匀整黑褐,黑,尚润净,有茎陈香纯正陈,醇正红,明亮褐,黑褐,稍硬,明亮

二、六堡茶理化指标

1、特级至一级,含梗≤3.0%,水浸出物(干态)≥33.5%。

2、二级至三级,含梗≤6.5%,水浸出物(干态)≥30.0%。

3、四级,含梗≤10.0%,水浸出物(干态)≥28.0%。

三、六堡茶平安及其他质量手艺要求

产物平安及其他质量手艺要求必须相符国家相关规定.

苍梧六堡茶质量安全管理推行标准化生产


苍梧六堡茶质量安全管理推行标准化生产

苍梧县高度重视六堡茶质量安全工作,狠抓措施落实,将农业龙头企业、茶青和茶叶产品流通市场作为六堡茶产业质量安全工作的重点,认真研究制订工作方案,取得了显著成效,到目前为止未发现茶叶有农药超标现象,保障了茶叶生产正常进行。

为保证六堡茶等农产品质量安全,苍梧县农业局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定期、不定期派出技术人员到主要产地采样检测茶叶农药残留。该县注重加强茶叶质量安全舆论宣传,提高质量安全意识,加强对生产经营者的茶叶安全生产知识、科学种植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与公德教育。切实搞好对农民的教育培训,采取科技下乡、举办科普讲座、发放“明白纸”、举行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加大对茶农的教育培训力度,真正使茶农掌握标准化生产管理技术,提高进行标准化生产的自觉性。

为进一步做好茶叶质量安全工作,苍梧县制定了《苍梧县无公害六堡茶生产管理办法》,同时切实抓好标准化基地和无公害茶叶基地建设。以基地为依托,采取基地加农户的合作社模式,加快规模化生产,提高组织化程度,在新发展的标准化基地做到“五统一”,即统一管理、统一施肥、统一用药、统一采摘、统一加工,确保茶叶质量稳定,形成茶叶质量优势。农业局对相关企业和主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层层落实责任,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生产、用药、采收的过程指导,严格按照标准化要求组织生产。近年来,县农业局先后组织相关企业(合作社)做好产品质量认证,至今已有7家企业(合作社)取得有机产品认证,认证基地1500多亩,年产有机茶31.2吨。

2012年上半年该县新植六堡茶3000亩,目前,全县六堡茶种植面积达到4.1万亩,成立了六堡茶专业合作社39家,茶叶加工企业9家,茶叶加工小作坊60余户,茶园种植面积列梧州全市第一位,基本形成以六堡镇为中心的名优六堡茶产业带。据统计,2011年该县六堡茶产业产值达21.6亿多元,六堡茶已成为该县种植业的重要产业。

梧州市实施六堡茶质量安全监管联席会议制度


梧州市实施六堡茶质量安全监管联席会议制度

近日,梧州市实施《梧州市六堡茶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联席会议制度》,从种植源环节、生产加工环节、市场流通环节等各个方面,切实加强对六堡茶质量的监管。六堡茶是梧州市传统名优特产,亦是中国历史名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的知名度。目前,梧州市有六堡茶生产企业34家,年产量达9700多吨,年销量逐年攀升。但当前梧州市六堡茶部分产品质量水平参差不齐。因此,为加强对六堡茶产品质量的监管,确保梧州市六堡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梧州市建立并实施六堡茶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联席会议制度。据了解,梧州市农业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质监局、梧州检验检疫局被列入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主要工作职责是监管全市六堡茶生产加工企业生产的六堡茶质量,确保茶产品达到安全标准。此外,各成员单位还将分别履行六堡茶生产加工许可、监督管理六堡茶产品防伪、六堡茶地理标志产品生产标准建设,以及六堡茶生产企业申请办理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使用的咨询、指导整改、初审、上报、后续监管等职责。

六堡茶产品质量安全的监控


六堡茶产品质量安全的监控

为适应市场品饮的需求,六堡茶产品已开始从传统单一形态向多样化转变,除了传统的大竹篓包装六堡茶畅销外,散茶、砖茶、饼茶、沱茶等多种产品形态六堡茶,袋泡茶、茶膏、茶精、速溶产品等六堡茶深加工产品,小竹篓、纸罐、藤篓、纸绳篓等生态包装以及坭兴陶罐、锡罐、青花瓷等礼品包装的六堡茶同样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由于六堡茶是梧州市传统的出口产品,2009年以来,列入《广西出口植物源性食品安全风险监控实施方案》的监控对象。根据监控方案要求,每年从加工厂、出口货柜分别抽样代表性样品,送到国家指定的认可实验室检测,检测农药残留项目22~25项、重金属2~5项。检测结果表明,多年来抽取的样品检测结果全部合格,这标志着梧州市出口的六堡茶连续多年安全风险监控全部合格。其原因是国家对出口茶叶实施出口植物源性食品原料基地检验检疫备案制度,要求对出口茶叶生产企业在选择茶叶原料基地时先进行水、土壤检测合格,并建立农药及化肥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农药及化肥的使用。另外,国家对出口茶叶生产企业必须从取得出口植物源性食品原料种植基地检验检疫备案证书的基地采购原料,并且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与卫生。再者,梧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检测中心、梧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梧州市食品药品监督局、梧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部门都加大对六堡茶的质量安全监控力度,不定期进行抽检,确保了六堡茶质量安全。

在内销产品方面,梧州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求六堡茶生产企业严格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关于批准对昌平草莓、富岗苹果、店子长红枣、从化荔枝蜜、六堡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以及相关六堡茶标准执行相关质量技术标准,以保证六堡茶地理标志产品的质量和特色。(本文节选自《六堡茶大观》)

三年安全监控合格,优质六堡茶促进出口


保质量促出口,六堡茶安全监控连续三年合格

近日,梧州检验检疫局收到相关实验室反馈的检测结果,证实今年抽取的5个出口六堡茶代表性样品,规定检测的22项农药残留及2项重金属项目全部合格。这标志着我市出口的六堡茶连续3年安全风险监控全部合格。

六堡茶是我市传统的出口产品。目前,取得出口备案资格的企业为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梧州茶厂,其茶叶原料基地取得备案的面积达14000多亩。2009年以来,六堡茶列入《广西出口植物源性食品安全风险监控实施方案》的监控对象,每年的监控方案均要求从加工厂、出口货柜分别抽样代表性样品5个,送到国家指定的认可实验室检测,检测农药残留项目22~25项、重金属2~5项。统计结果表明,三年来抽取的15个样品检的测结果全部合格。

据分析,六堡茶安全风险监控之所以全部合格,并非偶然,其原因是国家对出口茶叶实施了“出口植物源性食品原料种植基地检验检疫备案”制度,该制度要求出口茶叶生产企业在选择茶叶原料基地时先进行水、土壤检测合格,并建立农药及化肥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农药及化肥的使用。另外,国家对出口茶叶生产企业实行“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注册备案制度”,该制度规定出口生产企业必须从取得“出口植物源性食品原料种植基地检验检疫备案证书”的基地采购原料,并且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与卫生。

福鼎白茶质量技术要求


福鼎白茶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福鼎大毫茶品种和其他适合加工白茶的品种.

(二)立地条件.

保护区范围内海拔100m至1000m,坡度≤25°的红壤和黄壤丘陵地或山坡地;土壤有机质含量≥1%,pH值4.5至6.0.

(三)栽培管理.

1.苗木选择:选用无病虫害,生长健壮,根系正常的一年生扦插苗.

2.建园:根据地形,地貌和原有植被情况合理规划茶园;坡度≥15°的应建立梯级茶园,茶园开垦深度50厘米以上.

3.茶树种植:

(1)种植时间:春季2月中旬至3月上旬;秋季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

(2)种植密度≤9万株/ha.

4.茶园耕锄:

秋季深耕宜于10月下旬至11月上,中采摘结束后进行,深度25cm至30cm左右.

5.茶园施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施肥深度20cm以上,每公顷饼肥施用量3吨以上或者农家有机肥15吨以上.追肥在茶叶开采前20天至30天开沟施入.

6.茶树修剪:幼龄茶园进行3次定型修剪;成龄投产茶园通过轻修剪,一般每年或隔年进行一次;视树势情况确定重修剪或台刈重新培养树冠.

7.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鲜叶采摘.

1.采摘的时间:白毫银针的原料在每年清明前进行,高级白牡丹原料每年谷雨前进行,其他产品的原料在茶季生产季节均可进行.

2.采摘原则:白毫银针坚持"十不采",即雨天不采,露水未干不采,细瘦芽不采,紫色芽头不采,人为损伤芽不采,虫伤芽不采,开心芽不采,空心芽不采,病态芽不采,霜冻伤芽不采.白牡丹坚持"三不采":一是季节未到不采摘;二是雨天不采摘;三是露水未干不采摘.

3.采摘标准:白毫银针原料为只采1个单芽,白牡丹的原料为采1芽1叶或1芽2叶,新工艺白茶采1芽1至3叶.

(五)加工工艺.

1.白毫银针和白牡丹:

工艺流程:鲜叶→萎凋→烘焙→毛茶→拣剔→复焙→成品茶.

加工工艺:

(1)萎凋:

①室内温,湿度:采用自然萎凋工艺的春茶,萎凋温度15℃至25℃,夏秋茶温度25℃至35℃.加温萎凋室内温度25至35℃.

②萎凋时间:正常气候的自然萎凋总历时40-60小时;加温萎凋总历时16至24小时.

③萎凋终点时的萎凋叶含水量为18%至26%.

④萎凋程度:萎凋芽叶毫色银白,叶色转变为灰绿或深绿;叶缘自然干缩或垂卷,芽尖,嫩梗呈"翘尾"状.

(2)拣剔:高档白茶应拣去腊叶,黄叶,红张叶,粗老叶及非茶类夹杂物;中档白茶应拣去腊叶,黄叶,粗老叶及非茶类夹杂物.

(3)烘焙:烘培次数2至3次,温度80℃至110℃,历时10至20分钟.

2.新工艺白茶:

(1)工艺流程:鲜叶→萎凋→(轻揉)→烘焙→毛茶→整形→拣剔→复焙→成品茶.

(2)加工工艺:

①萎凋:一般自然萎凋需24至48h,室内加温萎凋12至18h,萎凋槽加温萎凋8至10h.萎凋叶一般失水26%至30%.

②轻揉捻:一般春季茶青轻揉3至5min,夏秋季茶青视情适当延长.

③烘焙:烘焙温度100℃至130℃.

(六)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色泽墨绿或灰绿,毫显,色银白;口感甘醇,爽口;芽头肥壮,叶张肥嫩;毫香浓郁持久,并伴有花香;汤色杏黄明亮;叶底柔软明亮.白茶按原料及加工工艺的不同分白毫银针,白牡丹,新工艺白茶.

普洱茶质量鉴定方法


普洱茶质量鉴定方法

不同的茶外形质量鉴定

1条形茶。首先看面张茶的比例是否恰当。将标准样和评比样分别摇盘、收盘后观看评比样的面张茶能否盖住整个堆面;然后对照标准样评比条索的粗细、松紧、挺直或弯曲,芽的含量和有无锋苗。看完面张后,左右手分别轻轻抓一把标准样和评比样,翻转手掌评比中段茶的粗细、松紧、轻重、老嫩,芽毫的含最及是否显锋苗。抓取茶样时应注意手势要轻,避免捏碎茶样,同时应从中间、左右角等各个位置与标准样进行评比。最后评比下段茶细条或颗粒的轻重、碎芽尖或片末的含量。

一般普洱毛茶非常注重鲜叶原料的嫩匀度,其条索以细紧或肥壮披毫、显锋苗,身骨重实,下段碎片末含量少为好,条松或粗松、无锋苗,身骨轻,下段碎片末含最多为品质差的表现。而普洱茶则外形色泽褐红(称猪肝色),条索肥嫩、紧结(因采用大叶种作原料)。

2圆形茶(主要指普洱茶以外的其他圆形茶)。将评比茶样倒入评茶盘中,摇盘、收盘后先评比面张茶是否能盖住堆面,再对照标准样评比面张颗粒的大小、国结或松扁,有无露黄头;然后左右手各抓一把评比样和标准样,翻转手掌评比中段茶颗粒的圆结度及是否松扁开口,身骨的轻重;最后评比下段茶细小颗粒的轻重是否为本茶本末及碎片末的含量情况。一般国形茶外形形状以细圆紧结或圆结、身骨重实为好;松扁开口、露黄头、身骨轻为品质差的表现。

3紧压茶。紧压茶按压制的形状不同分为砖茶、饼茶、沱茶等。

审评内容:压制成块、成个的茶,评比形状规格、松紧、匀整和光洁度。

砖形茶看其砖块规格的大小,棱角是否分明,厚薄是否均匀以及压制的紧实度和砖块与面是否光洁,有没有龟裂起层的现象。有些砖茶要求压得越紧越好,如黑砖、花砖、老青砖、米砖等;有些则要求砖块紧实,但不能压得太紧,如获砖、康砖、金尖茶等。紧压茶评比不仅看外层,且要看内部茶质,如沱茶、紧茶、老青砖等,还需评比是否起层脱面,包心是否外露。沱茶形状为碗臼形,评比时着其紧实度、表面的光洁度、厚薄是否均匀、洒面嫩度及显毫情况。紧压茶已压制成块或成个的,无须评比其匀齐度和上下三段比例。

普洱茶分散茶和紧压茶,在外形鉴定上,紧压茶较困难一些。普洱紧压茶以散茶为原料,经蒸压成型的各种茶,花色品种众多,根据形状的不同有圆饼形的七子饼茶、有砖形的普洱砖茶、有碗臼形的普洱沱茶等等,各式各样大到几千克,小到几克,花色品种有上百种之多。鉴别普洱紧压茶的质量除内质特征与普洱散茶相同外,外形主要有如下要求:形状匀整端正;棱角整齐.不缺边少角;模纹清晰;洒面均匀,包心不外露;厚薄一致,松紧适度;色泽以黑褐、棕褐、褐红色为正常。

茶叶色泽质量鉴定

首先评比是否正常。色泽正常是指具备该茶类应有的色泽,如普洱生茶应黄绿、深绿、墨绿或青绿等等,普洱熟茶外形色泽褐红乌润、乌棕或棕褐等等。如果生茶色泽显乌褐或暗褐,则品质肯定不正常;同样熟茶色泽如果泛暗绿色或呈现出花青色,品质也不正常。其次评比色泽的鲜陈、润枯、匀杂。生熟茶类评比色泽时注重色泽的新鲜度,即色泽光润有活力,同时看整盘茶是否匀齐一致,色泽调和,有没有其他颜色夹杂在一起。如高档生茶鲜叶原料较嫩匀,其色泽鲜活、翠绿光润、均匀一致;中档生茶原料嫩匀度稍差,其色泽表现为黄绿尚润,尚有光泽;低档生茶由于原料较粗老,叶色呈绿黄或枯黄,缺少光泽,因而色泽表现为绿黄欠匀或枯黄暗杂。陈茶由于存放条件较差或时间较长,内含物质发生陈变,色泽暗滞无光泽。

净度审评

净度是指茶叶中的茶类夹杂物和非茶类夹杂物的含量情况,茶类夹杂物是指茶叶鲜叶采摘或加工中产生的一些副产品,如茶子、茶梗、黄片、碎茶片末等等。一般高档茶要求匀净.不应含有茶类夹杂物,中档茶允许含有少量的茶茎梗、黄片及碎片末,低档茶允许含有部分较粗老的茶梗、轻黄片及碎片末茶。非茶类央杂物是指石子、谷物、瓜子壳、杂草等非茶类物质,不管高档茶还是低档茶都不允许含有非茶类夹杂物。

内质质量鉴定

看汤色,茶汤滤出后,如果是红茶应抓紧时间先看汤色,以免茶汤出现"冷后浑"影响汤色明亮度的辨别。其他茶类可以先嗅香气,再看汤色。首先评比汤色是否正常,即鉴别具备该茶的质量。

信阳市安全监管局做好“茶文化节”安全保障工


昨日,笔者从市安全监管局了解到,为保障信阳市第25届茶文化节期间全市的安全、稳定,该局精心组织,加大监管力度,落实安全责任,做好应急管理,加强事故防范,促进安全生产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确保茶文化节顺利召开。

该局召开专题会议对茶文化节期间的安全保障工作进行研究部署,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责任,明确要求,任务到人,确保安全生产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同时该局加强对重点单位、重点部位和行业的监管工作,督促检查安全责任制的落实情况。发挥综合监管的指导、协调、监督职能,督促消防、公安、工商、旅游、质监等职能部门,分组、分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进一步加大旅游景区、宾馆饭店、演出场馆、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领域的安全检查,强调各部门各企业落实安全责任,确保茶文化节期间各项活动的安全。

并且该局认真细致地开展安全督查检查工作,进行全方位安全检查,确保安全隐患不留死角。对发现的隐患立即进行整改,同时告知需要注意的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项,预防各类事故发生。截至目前已实施检查8人次,目前各项检查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六堡茶安全不容置疑


六堡茶安全不容置疑

有关机构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沤堆工艺做出的六堡茶符合Ny/T288-2002《绿色食品茶叶》、NY519602002《有机茶》及欧盟现行法规的规定,六堡茶安全不容置疑。

很多茶友心存疑虑

记得在普洱茶刚兴起的时候,一开始人们对熟茶认识多些,对生茶认识甚少,有的甚至不知道如何区分。人们也往往多消费普洱熟茶,而且,大多数普通茶友对熟茶的沤堆工艺更是不甚了了。某天,在论坛上有人发了个帖子,标题很吓人,又是“揭秘”又是“震惊”等很是吸引人,发了几张熟茶沤堆车间沤堆的图片。一时间,群情汹涌,也迅速转贴到其他的一些茶论坛,引起各个茶叶论坛不小的震动。“这些沤出长长白毛的茶能喝吗?”跟帖的某些人赌咒发誓从此不喝普洱熟茶,也有的是强烈谴责,大声咒骂厂家昧着良心。不过,确实也从此发端,很多人开始注意普洱生茶,也逐步有更多人加入到喝生茶的行列中。

很多茶友对熟茶工艺了解不多,有很多人也没到过沤堆车间,没亲眼看到过熟茶沤堆的过程,但也有很多通过图片、书籍等了解到熟茶的沤堆工艺。很多人难免心里有这样的疑问,喝这些经过沤堆的黑茶安全吗?在网络上存有这样疑虑的茶友网友不在少数,也有部分网友,干脆只喝生茶了。

普洱标准中称作“熟成”

谈起普洱熟茶的的沤堆,我们梧州六堡茶也有类似的工艺,到底安全与否,所以很有探讨研究的必要。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普洱茶(NY/799-2004)的标准文本中,除了一系列规范性的名称,产品分类、感官要求、理化指标、卫生指标、检验规则与方法以外,在范围、术语和定义等项里,据参与该标准制定的西南大学茶叶研究所刘勤晋记述,经过反复调研和深思熟虑,特别在NY/799-2004标准制定过程中,提出了“熟成”这一概念。

刘勤晋认为,所谓“熟成”(英文AGING),乃食品加工专用术语。泛指面包发酵、酒类的陈化及肉类之适当冷藏。均用于食品品质改善的各种目的。如葡萄酒经过熟成后其乙醇氧化作用显著加强,酯类成分增加,酒香味更加醇厚可口。

普洱茶等黑茶的自然贮藏和人工沤堆实质也是一个促使茶叶自身氧化的过程。前者需要更长的时间,而后者因人工控制原因,而使茶叶发生氧化之时间大为缩短。其结果都是由于茶叶自身残余酶或外源酶的催化和水热辅助作用下,茶叶中以儿茶素为代表的多酚类氧化聚合,产生大量色素,并分解成简单的没食子酸等。由此可见,人工沤堆作为黑茶的一项成熟工艺在标准中确认并在业界内广泛应用。

发酵食品由来已久

一直以来,在中国传统食品加工中,利用益生菌促进食品发酵以改善食品风味和提高营养价值应用十分普遍。很多大众喜欢的食品都是属于发酵类食品,常见的有谷物发酵制品、豆类发酵制品、乳类发酵制品等多种。而茶叶制造过程利用这一发酵技术早于元代已有记载。如四川边茶的“做色”、“发汗”,福建小种红茶的“渥红”,云南饼茶的“潮水”等,都是这一沤堆技术的另一种名称。

据很多资料记载,六堡茶初制渥堆方法和精制过程中的沤堆工艺都是属于发酵过程,通过湿热作用,破坏叶绿素,促进内含物质转化,苦涩味减除,汤色加深,滋味变醇,叶底颜色转变。

据现有的研究表明,沤堆工艺,是酶、微生物在一定的湿度温度下综合作用,发生一系列复杂化学变化,引起叶内物质的相互转化,特别是多酚类的自动氧化的结果,从而形成茶品独特的品质特征。

有研究者认为,由于茶坯内含物质发生激烈的化学变化,产生热能,且堆内大量嗜热菌的繁殖也释放大量热量,使堆温不断升高,又进一步促进了茶内多酚化合物在湿热条件下的非酶促自动氧化,产生茶黄素、茶红素等多种化合物,而使叶底和汤色从绿转黄,从黄转红,而茶内不溶于水的多糖成分在微生物水分酶的作用下分解为可溶的双糖、单糖,且茶内具较强苦涩味的酯型类黄酮化合物在微生物和湿热环境的共同作用下进行氧化缩合、异构化等变化,使其含量降低,使茶汤从原来的苦涩向醇厚甜滑转变。

做茶人并非不喝茶

部分茶友流传着这么个说法:“做茶的人不喝茶。”这种说法,甚至更多用于发酵茶,说什么“茶厂的老工人自己都不敢喝自己做的茶。”对这个说法,笔者此怀疑态度。

最早听到这种说法,解释者说的是绿茶,说是制作的时候“用脚踩茶”,不过,据我了解,现在制作过程大量运用制茶机械,揉捻机两千多一台,效率高出许多倍,用脚揉捻的可能性很少了,便一笑置之。之后也听到有说到是因沤堆过程,之前也参观过一些沤堆车间,看过一些沤堆车间图片。只是平日,跟一些从事过沤堆制茶的茶人们喝茶,也有一些是茶厂的职工和管理人员,却没发现他们因此而“不喝茶”,很多还颇有心得呢。

记得在2008年梧州茶厂55周年厂庆的时候,本报记者还专门采访了该厂一位百岁老职工,他的长寿秘诀就是每天都喝杯六堡茶,可见所谓的“做茶不喝茶”应是个别现象。

笔者也参观过一些制茶生产线,对沤堆工艺制作出来的六堡茶的卫生状况还是放心的,不过,没有试验数据支持,终究是心里没底。

用实验数据来说话

前几天,在与茶友吴平先生采访中,吴先生说起前段时间相关单位在六堡茶的广西地方标准《DB45/T581-2009六堡茶》所做的试验过程中,对许多送检的六堡茶样本做了一些安全性的试验,试验的结果非常令人满意。

据吴平先生向笔者展示的一份试验报告中显示:“3个六堡茶毛茶及4个精制成品茶的28个农残项目结果全部为未检测,全部符合GB2763-2005《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的规定要求,并且符合Ny/T288-2002《绿色食品茶叶》、NY519602002《有机茶》及欧盟现行法规的规定,以上结果表明,六堡茶及其毛茶是很少受到化学污染物的污染;另外,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全部为无毒,这表明六堡茶是十分安全的食品。”

另据吴先生介绍,在一项六堡茶成品茶微生物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这次所检测的所有样品中,致病菌项目中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均未检出,可以说,就抽样送检的六堡茶样品检测结果而言,六堡茶是非常安全的食品了。而且在对四个厂家的毛茶及精制茶共26个样品的铅检测结果在0.29%~2.55%之间,均符合GB2762-2005标准中的限量(≤5mg/kg)的规定,结果令人非常满意。

有了这些检测数据的支持,解除了对网络上茶友对沤堆工艺所制出的茶安全性的担心,笔者认为,只要生产厂家把好原料关,严格按照生产规程和卫生标准进行生产,沤堆工艺所做出的茶完全是可以放心饮用的。

平时喜欢喝茶,也喜欢上网,顺理成章,也喜欢上论茶的网。

各个大的茶网,基本常去。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茶友们对茶的认识差别往往非常大,很多是初学茶者、不懂茶者,但也不乏专业人士,如一些茶厂的技术人员,资深的茶人,甚至有些是茶学研究学者。由此,网络站上评论茶观点也丰富多彩起来,固然有初学者一个普通茶爱好者的角度,也有业界人士从营销拓展的角度,更有茶叶研究人士从种植、工艺、历史、品质等方面的专业意见,从中获益不浅。

不过,网络终究是网络,哪个是信口胡言,哪个是真知灼见,还得靠自己去分辨。

出口退税力挺六堡茶“走东盟”


出口退税力挺六堡茶“走东盟”

“我们公司每年对外出口六堡茶约500吨。近三年来,公司共享受出口退税160多万元。梧州国税局有针对性的政策辅导对我们企业‘走出去’帮助很大。”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蔡一鸣说。

六堡茶是中国黑茶的一种,因原产于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一带得名。据历史典籍记载,当地种茶制茶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在东南亚不少国家很受欢迎。今年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启动的“茶船古道·新丝路”梧州六堡茶行销全球活动中,广西梧州市5家参展企业签署购销合近亿元。

“在保留传统制茶工艺的同时,我们注重对产品绿色有机的要求。我们这几年产品的研发、技术的创新和管理的优化离不开国税部门的大力帮助,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固定资产一次性扣除、出口免抵退税等税收优惠政策应享尽享。公司享受税收优惠‘红包’总额480多万元,使我们有更多资金投入到生产研发。”董事长苏淑梅说。

在梧州六堡茶行销全球活动马来西亚站,广西梧州圣源茶业有限公司分别与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客商签订销售合同约1200多万元。“我们公司在茶商云集的梧州算是一个初长成的孩子,在如此大的行销活动中业绩与老大哥们不相上下,与国税局的优质服务分不开。”董事长李月梅表示。据了解,梧州市国税局多次组织税务干部到茶企、合作社,为多家规模茶叶生产企业转变经营模式、降低经营成本提出指导性建议,开辟“绿色通道”为纳税人提供税务登记、发票申领、代开发票、纳税申报等一条龙服务,举办纳税人学堂为企业讲解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让企业应享尽享各项税收优惠政策。

目前,梧州市六堡茶生产企业达50家,年产量1.2万多吨,年产值逾12.8亿元人民币。借“一带一路”东风,梧州出口退税扶持六堡茶走向世界。

福建:普洱价格普涨 绿茶质量下降


福建:普洱价格普涨绿茶质量下降

五一刚过,莆田地区春茶开始大量上市,龙井茶、铁观音等绿茶已进入各地茶店。记者昨日从莆田茶叶批发市场了解到,受今年阴雨天气影响,收购的绿茶质量普遍不如往年,云南的普洱茶也有了新的市场行情。

中低等普洱价格普涨20%

继2007年疯狂涨价后,沉寂多年的普洱茶似乎又有了火爆的迹象。不过,与2007年之前大批茶商不分品级盲目囤货不同,大家的市场目标已经相对清晰,主要关注的是著名茶区的古树纯料或大树料。

普洱茶集团莆田分公司运营监理范邱富告诉记者,这两年,上等普洱茶的涨幅十分明显。去年一些上等的普洱茶,光毛茶的收购价就达到每斤1000多元,到了终端市场,价格则会炒作到每斤2000多元。此外,从2010年开始,随着古树茶和大树茶等概念的兴起,诸多茶商的注意力开始转向古树纯料,从而推高了古树茶的价格。

“今年普洱茶的销售情况仍然不错,中低端产品基本都有20%左右的涨幅。”范邱富说,云南地区持续干旱,使得普洱茶产量减少,加之高龄古树茶产量有限,同时人工成本也在不断增加,今年新上市的普洱茶价格一反常态,超过了老茶的售价,为每斤200元至300元左右,上涨20%。但中高端普洱价格则维持稳定状态。

绿茶价格并无太大波动

记者了解到,五一过后,莆田地区绿茶已大量上市。目前低端毛峰茶批发价格为30至50元左右,铁观音批发价为80元,普洱茶30元到300元不等。莆田涵江茶叶批发市场一茶叶店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店每天绿茶销售量为60至70斤,与去年基本持平,价格也没有太大波动。

该负责人表示,今年主要茶叶场地安溪、浙江等地方,因受到阴雨天的影响,绿茶质量有所下降。同时,受大环境影响,以往上万元的西湖龙井今年售价在每斤7000至8000元,销量也不如去年。“这种高端茶在莆田市场占有率很低,大部分莆田人消费对象仍为中低端产品。”

业内人士表示,今年以来,高价茶叶卖不动,价格下降主要是受中央“八项规定”影响,送礼茶、团购茶销量大幅下降,不到往年的三分之一。记者也从多家茶商获悉,除上述原因外,莆田市民保健意识增强,更多选择喝云南普洱茶、广西六堡茶等保健茶,而且更多的市民购茶是自己喝。所以,每件1000多元的保健茶及每公斤800元以内的绿茶,将是今年莆田茶叶市场的主角。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出口六堡茶质量安全有保障》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3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六堡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