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广西的茶叶】

广西茶叶频获奖却成贴牌原料全国市场无广西招牌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无论是出于对功效的看重,还是为了口感的享受,抑或是执着于意境的追求,茶在国人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虽历经千载而未减分毫。

据业内人士估计,目前全国茶的年产值为100亿元,罐装茶饮料的年产值也是100亿元,茶艺馆行业的营业额同样接近100亿元。而以茶为载体,经深加工而进入旅游、化工、食品、轻工等行业所产生的年产值,几乎又是100亿元。

在这四个100亿中,广西茶叶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

茶博会上频获奖

在不久前结束的2013中国茶叶博览会上,广西的品牌茶叶大受青睐,与会的部委领导、有关专家和商家、消费者、媒体等,无不表现出对“桂茶”的浓厚兴趣和赏识。

这是近年来我国最具权威、最具规模、最具影响力的茶业博览会之一,在来自全国各地的500多家知名企业参展的情况下,广西的茶叶品牌获奖比例最高。其中2家企业荣获“优秀品牌”企业,获奖率达10%,高出全国平均5个百分点;6家企业被评为“最具发展潜力品牌”,获奖率占参展企业数的40%,获奖率位居全国第一,比整个展会平均获奖率高出28个百分点;9家企业的茶叶生产基地被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认定为第一批“优质茶园”,获认定率占广西参展企业的45%,在各个参展省份中排名第一,且远远高于整个展会平均9%的认定率。

好山好水好茶叶。良好的生态环境,成就了广西茶叶的优秀品质和独特品味。无论红(茶)绿(茶)、还是黑(茶)花(茶),在俘获人们视觉、嗅觉和味蕾的同时,也令商家信心倍增。茶博会短短4天,广西参展企业销售额便达80多万元,签订采购订单和意向合作协议20个。

广西茶叶在此次茶博会上的表现,在业内人士看来,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某地茶商江女士表示:“广西这么多好茶新茶新品种,我还是蛮感意外的。”而老茶民韦先生则认为,广西茶叶本来就好,获奖不奇怪,以前也没少获得,但多是“墙内开花墙内香”,知道的人不多罢了。

据自治区农业厅副厅长王健介绍,广西是全国茶叶主要产区之一,茶叶种植环境十分优越,种茶制茶饮茶的历史也非常悠久,拥有一批独具地方特色的名优茶。至2012年,全区茶园面积突破百万亩,达105万亩,茶叶产量4.65万吨,毛茶产值达18.6亿元,产销两旺。如果按完整的茶叶产业衡量,将花茶与六堡茶加工计算在内,则广西再加工茶产量为6.865万吨,扣除毛茶进价成本再加上茉莉花的产值,广西茶产业产值总量应为33.65亿元。

“贴牌原料”好憋屈

虽然广西茶叶产业优势显著规模较大,但与全国先进产茶省区的发展情况相比,却存在效益不优、竞争力不强、效益提升不快等问题。

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区自选良种种植面积少、繁育体系建设不完善,茶园标准化生产普及率低,茶叶加工企业规模化程度不高、新设备新技术应用率低,初级产品比重过大,利润空间被挤压。”广西农业经管总站有关专家如是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广西茶叶产业链一般分为:种植-加工-收购-精制包装-批发-零售等六个环节,前面两个环节在当地农民中完成,而收购至零售环节却基本掌控在区外商家的手上。统计数字显示,本地茶农与茶厂所得只占终端价格的20%,另外80%流到产地之外的各个环节。纵观整个产业链中的收益,种茶(做茶)的明显不如收茶的,收茶的不如拼茶(包装)的,拼茶的不如卖茶的。

由于广西目前的茶叶产品大多模仿区外产品,缺乏具有自身鲜明地方特色的茶叶产品,在市场上一直处于劣势。明明产品规模大、产品种类多、品质好,却难逃作为外省高端产品的“贴牌原料”之命运,这一现象已成为广西茶业挥之不去的痛。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就拿红茶来说,与广西红茶生产的快速发展形成相比,广西红茶至今未能形成自己的知名品牌,也基本上没有本土的营销力量推广,大多由外省茶商收购之后再加工包装,以外省的品牌上市。”

红茶如此,花茶又如何呢?据了解,横县茉莉花茶生产绝大多数属于贴牌加工,6万吨花茶中自营品牌只占20%左右,有4.8万吨产品是代外地企业加工。尽管横县茉莉花茶在区内几乎无人不知,但目前在销区市场的知名度还是比较低,产业链的包装仍未跟上产业发展的要求,只能以低端产品生产为主。随着销区消费水平的提高,原来一直以低档产品为主的山东、北京等市场,如今对低端产品的需求不断减少,导致我区花茶市场连续5年没有得到拓展,销量难以增加。与此同时,生产资料和采花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涨,也挤压着本来就单薄的花茶生产利润空间,企业盈利不断减少,使得经营品牌、提高产品品质的动力进一步丧失,由此陷入恶性循环。

补齐短板拓市场

茶叶是商品化率最高,市场发育最早的农产品之一。在茶叶市场早已形成成熟格局的形势下,地方产品要想突出重围,必然要使出非常之力气推介,采取非常之手段营销。

家喻户晓的福建“铁观音”,风靡全国,最关键的经验被认为是其拥有12万营销大军和遍布全国各地的数万家企业直营店、连锁店、加盟店。

广西由于意识和观念的原因,包括茶叶在内的诸多产品都存在有品无牌,重产轻销的现象。有业内人士指出,是营销能力太低影响了产业的发展,“营销能力才是这个产业最严重的短板。”

在南宁“十加一”茶叶街开店的梧州人张先生同意以上观点。在他看来,广西目前已有茶园百万亩,生产能力基本形成,而营销网络建设却连构想都没有形成,甚至没能得到应有的重视。长长一条“十加一”茶叶街,集中了350家大大小小的茶叶店,而像张先生这样的广西本土老板却不足十分之一,以广西本土茶叶为招牌的更是不超过5家。走遍全国茶叶市场,基本上看不到广西招牌的店铺。

在横县西南茶城从事茶叶原料和成品茶调运、包装的,也大部分是外地商家。来自横县有关管理部门的报告显示:常年在横县经营茶叶的外地茶商达5000-6000人。横县所产茉莉花茶80%以上是代加工,即使有几个自有商标的茶厂,所产茶叶除极少数能在固定客户市场销售外,大部份仍为外地客商经营。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尽管横县生产了占全国80%的茉莉花茶,而销区的大多数消费者仍然以为他们喝的花茶产自福建。

不应否认,广西近年来也在努力打造和扶持自己的品牌,无奈广西人卖茶叶的少,卖自家品牌茶叶的就更少,而外省人卖茶叶不会打广西的牌子,这被认为是广西品牌树不起来,广西茶叶只能沦为其他品牌原料的根本原因。

值得欣慰的是,广西已经发现了问题所在,而且正在采取措施,补齐这块短板。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柳州市农业部门为了扶持茶叶营销,决定对在柳州、南宁等城市开设茶叶店经销本地茶叶的企业每个新开门店补助3万元。贺州也积极鼓励茶叶企业重组,与有实力的专业营销公司组建茶叶营销网络,如上市公司桂东电力收购了象棋茶叶公司,正在策划筹建大型的茶叶营销企业……这些都为广西茶叶营销能力和水平的提高积累了经验。

评论:好茶还需勤吆喝

木土

“甘传天下口,贵占火前名。”火前茶又称明前茶,指的是寒食节禁火以前采制的新茶,自古以来便是春茶中的珍品,也是广西茶叶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之一,在2013中国茶叶博览会上,广西的主打品牌早春茶倍受关注。

广西不乏好茶,但好茶也怕巷子深,好茶也需勤吆喝。一直以来,“桂茶”品牌产品市场占有率低,营销短板限制了产业整体效益。而据业界权威部门公布的资料,新世纪以来,茶叶消费市场的年均增长幅度在2-3%之间,而我国的茶产业产量增长已经多年平均达到5%以上,2012年更是达到9.7%,国内茶叶市场供大于销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国内茶叶产品的市场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大力调整产品结构,补齐营销短板,拓展市场渠道,是广西茶叶产业的必经之路。

这也是微笑曲线原理给我们的启示:微笑嘴型所显示的,是一条两端朝上的曲线。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两端——设计和销售,处于中间环节的制造附加值最低。综合分析目前广西茶业发展的现状,受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和产业间的相互约制,以及茶叶市场的容量限制,不宜采取简单扩张规模的手段,而是该更多地将精力聚集在现有茶园改造升级,调整产品结构,推动产品向高端、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政府部门可以采取一些扶持措施,如集中财力人力,重点放在营销环节,搭建统一的品牌推介平台,借鉴云南普洱、福建金骏眉、河南信阳红、四川竹叶青等品牌建设推广的成功经验,分阶段分步骤打造若干广西知名茶叶品牌,如广西早春茶、广西六堡茶、凌云白毫茶、广西茉莉花茶、桂林毛尖茶等。

同时,组织企业加强地方营销队伍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茶商走出去,开设形象店专卖广西茶,对在全国范围内销售广西品牌茶叶的营销模式给予补贴,逐步提高广西茶叶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同时建立健全广西茶叶电子商务平台及相关信息服务站点,搭建广西茶叶品牌营销网络。

此外,还应整合扩大广西各地茶事活动的影响力,并在全国各地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广西茶叶产品推介会,营造“广西人喝广西茶”、“广西人推介广西茶”的氛围。

cy260.com小编推荐

广西产茶大区怎能"有品无牌" 两级政协把脉重塑


广西产茶大区怎能"有品无牌"两级政协把脉重塑

“要尽快完善意见建议上报自治区政协,毕竟这满载着全区人民对产业发展的希望和期盼。”日前,参加完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举行的两级政协组织把脉六堡茶产业发展的协商活动后,梧州市政协副主席梁华说道。

茶产业是广西九大特色农业产业之一。广西宜茶的地理和气候比较优势,成就了广西的桂东、南、西、北、中五个茶产区各具特质的好茶,其中,桂东产区的六堡茶,更是历史悠久,特色鲜明,曾以其独有的“槟榔香”而成为清代24名茶之一。然而,受传统观念影响,长期存在重产轻销现象,导致茶业“有品无牌”,效益差,竞争力不强,甚至沦为外省高端茶产品的“贴牌原料”。

问题摆在眼前,困局如何破解?自治区上下为之注目。有关部门提出,要打造广西千亿元茶产业,重塑广西茶品牌。

重塑广西茶品牌,必须打造产业龙头。广西各茶产区在各自发展中培育出一些品牌,传统名茶和新创名优茶达30多种,涉及红茶、绿茶、黑茶、花茶等多个茶类。同时,各茶产区也在努力开拓市场,其中,六堡茶产区大力推进产业发展,主动走出去,重塑品牌形象,形成良好市场效应,成为黑茶中的“贵族”,在众多茶品中最具产业龙头的特质。要打造广西千亿元茶产业,必须打造好六堡茶这个产业“龙头”!

自治区政协主席陈际瓦对此格外用心,在一番深思熟虑过后,提出借助“同心讲座”在汇聚共识上的优势,“举办一期讲座、进行一次研讨、促进一项产业发展”的“三个一”履职新思路,并要求把加快六堡茶产业发展作为第一场“讲座+研讨”协商活动主题。

与自治区政协一样,面对六堡茶的发展困局,梧州市政协也给予高度关注。市政协主席吴汉华要求“多调研、多献策,要在更高层面上推动”。今年初,由住梧自治区政协委员提交的题为《关于把六堡茶产业打造成为广西特色支柱产业的建议》提案,引起自治区政协重视。同时,梧州市政协再次把六堡茶产业发展锁定为年度专题调研课题,由市政协学习文史委组织开展调研。

两级政协组织同为六堡茶产业发展出谋划策,可谓不谋而合。因此,今年2月,在自治区政协主席会议把任务交付自治区政协学习文史委,自治区政协学习文史委与梧州市政协联系后,梧州市政协学习文史委表示大力配合,并商定6月下旬举行讲座、开展研讨。随后,两级政协各司其职,开始调研等相关工作。

专题协商会上,来自广西、梧州两级政协组织的政协委员与两级农业、工信、工商联以及出入境检验检疫等单位和部门的有关领导,听取了以“六堡茶的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为主题的“同心讲座”,围绕“加快六堡茶产业发展”进行协商研讨。

与会人员对打造六堡茶成为广西千亿元茶产业龙头的构想畅所欲言,从政策、资金、人才、茶园建设、市场推广、品牌建设等提出意见建议,对打造六堡茶千亿元茶产业龙头,达成了共识、坚定了信心。会议认为,要综合归纳各方意见,为自治区相关决策层提供参考。自治区政协秘书长全桂寿要求各方要互相配合,加强茶品牌建设,在宣传、推广、做强做大六堡茶产业上有所作为。自治区政协农业委员会主任庞栋春表示,将组织有关委员与梧州市政协一起深入调研,形成更加翔实的调研报告上报自治区决策层。

这才有文章开头一幕。

梧州中茶连续五届广西春茶节获奖


梧州中茶连续五届广西春茶节获奖

素有“中国大陆第一早春茶”之称的第五届广西(昭平)春茶节暨文化旅游节4月11日在昭平县隆重举行,以“广西春茶早,昭平茗茶香”为活动主题。旨在通过春茶节和文化旅游节,宣传茶产业、培育茶市场、弘扬茶文化、引导茶消费、促进产销合作,促进广西茶产业发展壮大。在本届广西名优茶叶质量评比中,组委员以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邀请了区内外的专家审评,共评出绿茶,红茶,六堡茶多个奖项。其中梧州中茶的六堡茶“902013”荣获六堡茶系列中的金奖,802004荣获银奖。梧州中茶连续五届广西春茶节获得奖项,如下:第一届(地点南宁)62108特等奖,1110一等奖第二届(地点柳州)42101180112268328一等奖第三届(地点梧州)5015712138金奖第四届(地点梧州)717105812003金奖,欢腾鼓舞银奖据梧州中茶张均伟总经理介绍,梧州中茶的茶叶品质优异,连续获奖主要归功于梧州中茶从源头抓起,严把质量关密不可分。梧州中茶现共有基地2万亩,采用公司+农场+农户的经营模式,从茶叶源头就开始控制品质,原料经过精心的加工,熟练的制作,严格的工序,这就是就造出优异的品质的关键。梧州中茶有着60多年的制作和经营六堡茶的经验,和一个强有力的团队,也是六堡茶品质稳定的因素。梧州中茶制作的六堡茶外形紧结匀整,色泽黑褐,汤色红褐,陈香显露,滋味醇滑,是消暑解渴的理想饮料,深受国内外的消费者喜爱,畅销海内外。

广西梧州:古老非遗成产业龙头


广西梧州:古老非遗成产业龙头龟苓膏历史文化考古廊道、生产原材料展示柜……1月19日,梧州市中恒集团内的龟苓膏文化博览园,在讲解员的引领下,10多名远道而来的游客参观了园内陈列的各类展品。透过玻璃窗,游客们还现场目睹了龟苓膏的自动化生产流程。龟苓膏是梧州的传统药膳,具有独特的食用价值。经过千百年的传承,梧州民间一直沿袭着古代龟苓膏的制作工艺。2006年,梧州龟苓膏作为梧州市特色饮食文化遗产项目,入选广西首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梧州制药类龙头企业——中恒集团建成了全国最大的龟苓膏生产基地,以弘扬龟苓膏文化、打造工业文化旅游品牌为宗旨的龟苓膏文化博览园也在基地内顺势而建。中恒集团执业药师莫桂坚对记者说,在这个集游览、购物、品尝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博览园中,游客可以“走”过梧州龟苓膏始于秦朝的历史长河,听到龟苓膏的“两文钱”“秦始皇南寻长生药”等故事之余,还能够购买、品尝到地道的龟苓膏。据悉,每年有将近10万的游客从这条龟苓膏文化长廊中走过,大大拉动了龟苓膏产品的销售。如今每逢周末,在梧州市新建起来的富民特色文化街里,梧州六堡茶国际交流促进会会长、六堡农家茶商陈伯昌边张罗着茶庄的生意,边与一众茶友交流茶经。走进陈伯昌的茶庄,横杆、茶炉、竹篮、簸箕、木桶、干葫芦等五花八门的六堡茶制茶器具古色古香,老茶婆、社前茶、明前茶等名茶品种琳琅满目。茶庄内的六堡茶文化墙上,详尽展示着传统六堡茶制作工艺的采摘、杀青、揉捻等9项工序。陈伯昌是梧州市六堡乡人,祖父辈都是以种茶、制茶为生的茶农。他向记者介绍,从1500多年前起,产自梧州六堡茶的传统工艺就一直在梧州地区流传,祖父辈常对他说,六堡茶的魅力在于它原生态的工艺和文化。如今,陈伯昌继承了祖父辈传承下来的传统制茶工艺,尽管打造了一炮红、霜飞红等六堡茶系列品牌,但制茶工艺依然沿用传统。“六堡茶曾几经兴衰,近几年才又得以复苏,我希望它能一直兴盛发展下去。”陈伯昌说,让他欣慰的是,发展至今,梧州全市拥有六堡茶厂38家,六堡茶商260余家,种茶的农户30多户,茶园面积约6万亩,成立了六堡茶国际交流促进会。六堡茶因此在梧州民间焕发蓬勃生机。据了解,近3年,由于实现了机械化生产,六堡茶的整体市场呈现稳步上升态势,2013年的产量近9000吨。陈伯昌表示,机械化生产让六堡茶的产量以及销量有了提升,但在市场的冲击下,其制作技艺背后的文化能否保留,是他最关注的问题。据梧州市文化新闻出版局文化遗产保护科科长叶羽脉介绍,梧州有着2100多年历史文化积淀,文化遗产丰富,梧州龟苓膏、六堡茶、梧州纸包鸡等制作技艺均是当中的瑰宝。实际上,对这些非遗加快产业开发,实现传承发展,梧州曾进行了可行性的探索总结。今年,梧州市文化新闻出版局计划于4月把梧州纸包鸡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此之前,福建商人林艳光看中了梧州纸包鸡的产业商机,2011年,他开始在梧州市投建厂房,批量生产梧州纸包鸡,打造“广西手信”产品。“近两年,非遗产品走市场的环境好了,产品有了销路,一年就卖了2万多件。事实证明,这些有着文化蕴涵的产品,能在市场上打响。”林艳光说。目前,梧州传统技能类非遗的产业发展态势良好。近两年,梧州全市10余家龟苓膏厂家年总产值以大于16%的速度增长,年销售总额近2亿元;六堡茶年产值超9亿元。2012年,中恒集团广西梧州双钱事业有限公司等4家生产梧州龟苓膏、六堡茶等产品的企业被列入自治区第四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13年,梧州市对纳入文化产业项目的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采取投入专项发展资金、建立文化产业项目资源库、编印《梧州文化产业投资项目》等措施,加强招商力度。梧州市文化新闻出版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梧州有着自治区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10项,传统技能类占了近1/3,这些技艺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尚有许多待挖掘的空间。“但对于非遗技艺的开发与利用,当地的文化部门尚未有明确的扶持政策和措施,大多数当地百姓对此的认识也不足,这还需要各界给予更多的关注。”该负责人称。

广西黑茶:广西六堡茶


广西黑茶:广西六堡茶

广西六堡茶的历史久远,甚至可追溯到1500多年前,然而却因为长期外销导致国内反而知名度不高。

六堡茶散发着红褐的光泽,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它不像绿茶的香气通天,也不像红茶的香气腻人,更不似普洱异域情怀……六堡茶的香是带着些微森林的清新再添上些松木的厚重最后则是槟榔的馥郁。

茶叶洗过第二道,汤色依然红浓明亮如上等琥珀,六堡茶的茶汤是很纯粹透彻的红亮,漂亮得让人不忍心打碎它的美丽。用公道杯均匀地分到每个人面前小小的透明玻璃茶杯里,更显得红亮可爱。茶汤的香比干叶更浓郁一些,也更添了几分让人回味的悠远,和那明亮的汤色很相配,都是能洗净人心的透彻感。

六堡茶入口的爽滑口感是其他茶叶所不能给予的,将茶汤在口中停留一会,茶中的醇香弥漫在口、鼻之内,没有一丝异味,只有六堡茶自然的气息。喝过六堡茶,口中丝毫没有青、涩的感觉,只有略微的苦茶味被久久的回甘所淹没。

据介绍,六堡茶不但能够以温和的茶性暖胃养胃,而常喝酒的人也可以在酒后喝六堡茶,可防止宿醉后的头疼。

广西梧州:“飘着茶香的工会”成致富引路人


广西梧州:“飘着茶香的工会”成致富引路人

在茶乡广西梧州市六堡镇,每天,多数人的生活从采茶开始。12月9日,国家级非遗项目六堡茶制作技艺传承人韦洁群,与黑石山茶厂员工石濡菲依旧繁忙,在有机茶园安排好工作后,又匆匆赶回茶厂的创新工作室,为几十名年轻茶农作制茶演示。“我们都是六堡镇六堡茶行业工会会员,互相学习提高制茶技能,提升茶的品质,我有一份责任。”石濡菲说到做到,1年多来,“石濡菲创新工作室”为六堡镇新组建的16个基层工会的800多名农民工会员进行了培训。

六堡茶产业是梧州的特色产业,梧州市总工会利用自身平台优势,将六堡茶基层工会建设成为茶企职工、农民工信赖的“职工之家”,更好地服务六堡茶行业发展。

今年以来,梧州市总选择小微企业和农民工相对集中的乡镇(街道)建立工会工作站,从源头吸纳农民工入会,打造了六堡镇六堡茶行业工会工作站和万秀区富民街道片区工会工作站两个示范点。同时,先后在梧州工业园区、再生资源加工园区、不锈钢产业园区等工业集中区、乡镇总工会建立了10个工会工作站和“职工之家”,不断扩大工会组织覆盖面。近两年来,市总联合市六堡茶协会,共同组织了两届大型的六堡茶行业技能竞赛,增强了工会服务效应,打造独具梧州特色的“飘着茶香的工会”。

同时,针对万秀区富民街道办事处动迁人口和灵活就业人员较多的特点,设立富民片区工会工作站,以一站多点的形式实现工会服务全覆盖。富民街道工会联合会建立健全了11个社区工会,开展的工会爱心超市、云家庭服务、职工子女四点半课堂、下岗人员就业技能培训、灵活就业人员入会等特色服务,成为工会工作亮点,受到职工赞誉。(记者庞慧敏通讯员邓健民/工人日报)

“圣源”荣登广西特产行销全国核心品牌榜


“圣源”荣登广西特产行销全国核心品牌榜

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正式公示2016年广西特产行销全国核心品牌名单,广西梧州圣源茶业有限公司的圣源六堡茶品牌荣膺上榜。据了解,这次2016年广西特产行销全国核心品牌评选,是自治区商务厅根据《2016年广西特产行销全国工作计划》要求而组织开展的一项工作。参与评选活动最初经由企业自愿申报、当地商务主管部门初审、网络投票和专家评审等程序,在前后将近三个月的时间,最后选定30个品牌作为广西特产行销全国核心品牌,广西梧州圣源茶业有限公司的“圣源”荣膺入榜2016年广西特产行销全国核心品牌之列。

根据广西商务厅打造全国核心品牌的工作部署,在确定并推出广西特产行销全国核心品牌后,将会在政府门户网站和电商平台,以及组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高铁站、动车等多个宣传平台进行持续性、密集化宣传,在对2016年广西特产行销全国核心品牌进行重点塑造的同时,支持核心品牌产品进驻广西特产北京、上海、南宁展示展销中心,以及京东广西馆、天猫广西馆、美丽湾、乐村淘等知名电商平台,为核心品牌产品生产企业提供销售渠道对接服务,在自治区商务厅举办的产销对接会上予以重点宣传、推介,帮助与全国大型批发市场、大型商超和代理商、经销商建立购销合作关系。

“圣源”荣登2016年广西特产行销全国核心品牌榜,对圣源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大的鞭策和鼓励。为此,圣源公司董事长李月梅深有感触地认为,“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这话对于圣源茶企来说从来没有过时。多年来圣源始终坚持以诚信质量作为品牌包装的有力支撑,正是我们的不懈努力,圣源品牌才能够在市场立起来,才能够赢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而这些,都可以从圣源先后荣获“中国黑茶优秀品牌”、“全国百佳农产品品牌”、“广西最具影响力十大特产”、“最具投资价值的新锐茶品牌金奖”、“广西十大热销品牌”等称誉中得以明证。

广西黑茶:探幽广西六堡茶


广西黑茶:探幽广西六堡茶

它,在200多年前的清嘉庆年间,就被视为了中国24种名茶之一;它,虽在近代没落,却在21世纪之初渐渐崛起;它,就是广西的六堡茶。

探幽广西六堡茶

谈名茶,以往人们说得更多的是:信阳毛尖、西湖龙井、祁门红茶、黄山毛峰之类。

位处最适宜茶树生长地带的广西,其实也有好茶,其中带着槟榔味的六堡茶,在200多年前的清代嘉庆年间,就已扬名立万,位处中国24种名茶之列,在将近1600年前,六堡茶就在八桂大地上开始产制。

由于抗战曾在东南亚名震一时的六堡茶,在20世纪30年代后,渐趋沉寂。

步入21世纪,这种由“天时地利人和”赋予广西的佳茗,渐渐得以重焕光华。

六堡茶的峥嵘

收复丢失了70年的“阵地”

●9月来自广西农业部门的消息:第三届广西春茶节将于2010年3月举行,唱“主角”的,将是日益崛起的广西六堡茶。

●9月17日结束的南宁市“茶文化周”活动中,斗拼六堡茶成为茶艺高手们展演技艺的一抹亮色。

●来自广西茶叶学会的消息则是:9月13日,一名姓阴的广西六堡茶藏家,其收藏了20多年的六堡茶农家散茶,以每公斤24000元的天价售出。

●广西的六堡茶大规模产业化集中加工区,将于今年在梧州等地正式兴建。

……

以上的一切,都关乎一度沉寂了超过半个世纪的广西宝物——六堡茶。

原本被外省名茶割据的南宁市10+1商业大道茶叶批销市场里,以六堡茶为首的“桂茶”也已开始“收复失地”。许多见识过六堡茶“红、浓、醇、陈”四绝特质的人,成了回头客。

六堡茶的售价

1筐六堡茶=1辆新宝马

玩茶的人,多少见识过普洱炒作时的泡沫与疯狂。

古董级普洱茶饼,象紧俏的期货般,被藏家及炒家们推到了“一两普洱一两金”的高度。

“广西的六堡茶,不便宜,同等质量的产品,每公斤要比普洱贵20~30元左右。”在南宁市10+1商业大道茶叶批销市场里,几位本地茶叶商,说起广西茶,不约而同地向记者提到了六堡茶。

这几年,即使在普洱价格波澜起伏时,广西产的六堡茶,价格也在悄然上浮。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举行的2008年第5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里,广西选送的六堡茶就露了次“大脸”:1筐总重为42公斤的唛号为“12206”的六堡茶,拍出了50万元的价格,相当于1辆新款宝马5系的售价。“5601”六堡茶拿回了该次博览会的金奖,而“5601”六堡茶则更出人意料地获取了特等金奖。

在2009年,六堡茶与龟苓膏的其制作工艺,一起被收入了广西的地方标准之中。该标准对六堡茶做出了这样的定义:在适宜加工的特定区域内,选用适制茶树,采用六堡茶初制工艺和六堡茶精制工艺加工制成,具有“六堡香”及红、浓、陈、醇等品质特征的黑茶。

这意味着广西的六堡茶,正式走向了规范化与标准化,这也是迈向国际化的基石。

六堡茶的特质

六堡茶贴上“不记年”标签

”酒贵陈,茶贵新“这句古话,日益被颠覆。

众所周知,产自云南的普洱,一直以“能喝的古董”著称,产自70、80年前的普洱,不仅无陈腐味,反而更甘醇。

而产自北回归线附近的六堡茶亦可归入“能喝的古董”之列,特性也类似:愈陈愈香。

越是陈年的六堡茶,越会长出略带亮黄色的斑点,这些斑点被业内称为“金花”,即冠突散囊菌。这一菌种,可分泌淀粉酶和氧化酶,催化多酚类化合物,让茶叶含有更多的对人体有益的成分。

经销商李先生告诉记者称:在港澳,有售卖六堡茶的商家,索性根据茶的特质,给行销在香港的六堡茶,起了个很牛气的商标,叫“不记年”。

“不记年”的意思很明了:这茶,不必记保质年份,越陈越好。你若买了,就放心留着,万一忘了喝,也不要紧,若干年后,你的儿孙说不定能象拿到了原始股一样,换到已增值的真金白银。

六堡茶的能耐

药茶一体的“广西一宝”

六堡茶被茶叶界归入了温性茶之列,甚至被建议在酷暑时节,作为降暑饮品饮用。

最惹靓丽的姑娘们厌恶的是身上总减之不去的脂肪。而六堡茶,被业界视为了能刮走脂肪的“利刃”。

“午间饭后,泡1壶六堡茶,喝下后,全身舒畅,在解腻方面,没几种茶能与老的六堡茶比。”南宁市藏友刘涛家中,藏有以吨计的各类茶砖茶饼茶粒,他已渐由喝绿茶,转入了喝六堡茶等黑茶。

刘涛表示:六堡茶在发酵存放中,能通过化合作用,产生名为“普诺尔”的成分,这一成分属脂肪分解酵素之列,能防脂肪积累。每天若能喝上1500毫升左右的六堡茶液,对人体脂肪的控制,大有裨益。

“说六堡茶是药茶一体的饮品,不为过。”但刘涛一直对六堡茶“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现状,有点不解:“既然云南能把普洱茶纳入“茶马古道”乃至“丝绸之路”的文化高度上去诠释,为什么广西就不能在六堡茶的传统文化上,再做一些深挖工作?”

9月20日,在南宁市10+1商业大道广西梧州杨健六堡茶业有限公司的销售门面,茶友们在细细品味六堡茶。

9月20日,在南宁市10+1商业大道,某茶庄正在销售六堡茶。

《广西梧州茶厂创建质量文化品牌的实践》质量学术论文获奖


《广西梧州茶厂创建质量文化品牌的实践》质量学术论文获奖

近日,梧州市质量管理协会公布了梧州市2017年质量学术论文获奖结果,共评出一等奖论文2篇、二等奖论文4篇、三等奖论文1篇,广西梧州茶厂党支部书记、副厂长何志强同志撰写的《广西梧州茶厂创建质量文化品牌的实践》获2017年梧州市优秀质量学术论文一等奖。

为涵育学术、鼓励创新、弘扬追求卓越的质量文化,广西梧州茶厂近年来积极参加质量管理协会组织的质量管理学术论文交流活动,2015年推荐了2篇质量论文分别获市优秀质量学术论文一等奖和二等奖,今年又推荐何志强撰写的《广西梧州茶厂创建质量文化品牌的实践》参加交流。

何志强同志的获奖论文,从推行质量管理体系、创新驱动发展、弘扬老字号文化等方面介绍了梧州茶厂创建质量文化品牌、推进生产经营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做法和实效,理论联系实际,语言简洁、内容丰富、主题鲜明,从实践中凝练和解决质量品牌问题,源于实践并能指导实践,并获广西高校优秀学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刊登。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广西茶叶频获奖却成贴牌原料 全国市场无广西招牌》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广西的茶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