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的作用与功效。

茶叶的“干净”与茶汤的“通透”一、“干净”的标准是什么?

我们觉得应该是:茶里没有和茶无关的杂物。例如,灰尘,草,石子,头发等;而和茶有关的微生物发酵后附着在茶条索上的“痕迹物”,例如:白霜,金花,灰白菌斑等,可以认为是茶的一部分,不是杂物。在茶叶条索干爽的状态下,挥扬茶叶,这种“痕迹物”会因为外力而“离开”茶叶条索,变成“粉尘”状,因此,会让人觉得这种茶不干净,有“灰尘”。

其实这种“痕迹物”,是有益菌。就我们的茶而言,如果用物理方法让茶叶干燥,再用机械筛分一下,把茶叶条索上的这种“痕迹物”筛分掉的话,茶叶条索看上去是“干净”很多,但是,我们想要的相应的祛湿调理肠胃的效用,也会打折扣。所以,我们不那样做。

金花茶样

白霜茶样

灰白菌斑茶样

二、茶汤“通透”才是好茶吗?

通透度好的茶,一般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不发酵或非微生物菌群深度参与发酵的茶,茶叶条索本身的毫毛少,加上工艺作用。比如,有的绿茶,鲜叶本身,毫毛丰富,茶汤不通透,而是“显毫”的。

二是虽然是微生物菌群深度参与发酵的茶,但是年份久,又是在相对干爽的环境中存放。

显然,通透度,我们觉得不能是判断茶“好不好”的标准。

当然,也不能把“通透度”,作为判断六堡茶等发酵类茶的标准。比如,以“神秘的金花”为主要卖点的安化黑茶,金花繁盛,茶汤通透否?

我们古法制茶,很讲究“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工艺及储存,追求不折腾、不拧巴、不扭曲,而是跟当地的气候自然相合。我们这里,常年温度高湿度大,也正是这种气候,茶叶发酵所需要的温湿度条件,才更容易得到。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这里陈化的茶比北方陈化的茶转化更快的主要原因。

那么,我们这里陈化中的茶,如果在微生物菌群相对繁盛的时候,茶汤(特别是头几道)就不容易“通透”。我们这里每年的“回南天”,湿度常常在90以上,湿热的气候环境,让陈化仓中六堡茶里的微生物宝宝们非常活跃,同一批的茶,此时令泡出来的茶汤,通透度都比不上其它时令,原因,也在于此。

其实,茶汤通透度不好,也许茶的气更足、滋味更饱满。

茶汤的通透度,有时候也是我们判断陈化环境的参考值的。

所以,通透度,也不是我们判断六堡茶“好不好”的标准。往往,微生物充分参与发酵,微生物发酵后附着在茶条索上的“痕迹物”明显或丰富,看上去似乎不干净的茶,茶汤也不会很通透,但是,无论口感,还是体感,还是养生效用,都不一定不好,说不定还会更佳。

三、市场存在任何对我们的茶,认知不清晰、不明了的事情,茶友们有任何的疑问、甚至质疑,都是我们做认知不到位,都需要我们更加勤奋的做市场认知。再次感恩大家向我们提出问题,好让我们查漏补缺,不断完善。

这个世界是因丰富多彩而充满魅力的。或因世界观不同、或因生活教育背景不同、或因术业有专攻,等等因素,大家眼里的世界有时甚至会是互为矛、盾,比如我们中国传统的中医世界观,是以地球为中心的,是太阳东升西落围着地球转的,是时间体系下的整体观,是一气周流的,宇宙万物是一气化生。而西方的医药世界观则是以太阳为中心的,物质数据为基础的、“条块是可以分割”的。

所以,我们所知道的,所学的,往往会成为“所知障”,对不知认为是不对的。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地放下、放下、再放下…清空旧己,填充新知。感恩茶友们不断提出问题,让我们在不断自省中,不断完善自己。

再分享一个我们茶行的“案例”:看云南五正熟茶的资料和我们六堡茶的资料,有互为“矛、盾”的征兆,有的经销商就很“纠结”。其实这种纠结就是把分别是云南乔木大叶种,云南那种气候条件下,那种选料、加工与陈化工艺的表达标准,和广西梧州灌木中叶、常年温度高湿度大的气候条件下,选料、加工与陈化工艺的表达标准,互为判断标准导致的。二者,是不能互为“标准”的,若互为“标准”,五正看“六堡”,为不正;六堡看“五正”为歪,实际上他们在自己各自的标准里,都是正的。五正做成“五正”是正,做成了“六堡”,才是不正;六堡做成了“六堡”,是正,做成了“五正”,是拧巴的、扭曲的,是歪的,是不正。

所以,有很多情况下,我们真的是需要不断地放下、放下、再放下,从更多的角度,最起码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看这个世界和我们遇到的问题。《易经》上泰卦是上上大吉的卦,这个卦的卦象是乾坤颠倒的,是地(坤)在上,天(乾)在下的;另外还有一个谦卦,卦象是山、地颠倒的,是山在地里,地在山上的,也是上上大吉的卦。这两个卦,都是“换位置”的卦象呀。

生活中,这种例子很多,分享出来,也与大家共勉。(本文为广生祥六堡茶投稿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知识相关文章,《茶叶的“干净”与茶汤的“通透”》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知识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知识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的作用与功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