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的生产。

梧州茶厂曾经生产茯砖茶

何志强 文并图

这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这是一段难以忘怀的历史。上世纪70年代,广西梧州茶厂既生产传统出口商品六堡茶,又大量生产我国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茯砖茶。

茯砖茶是一种极具特色的茶品,虽然采用原料和制作工艺与六堡茶有着很明显的区别,但同属黑茶类。

根据文献记载,茯砖茶至少有500多年的历史,早在明代嘉靖三年(1524年),茯砖茶就被规定为运往西北供少数民族所需的官茶。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十分关怀边疆少数民族,不但扩大了茯砖茶生产,增加了茯砖茶供应量,还降低了茯砖茶价格,边疆人民衷心地称茯砖茶为“翻身茶”、“幸福茶”。

梧州茶厂1971年以前一直生产外销六堡茶和内销桂青茶、花茶,每年虽有1000吨左右的粗老(剪枝)茶进厂,但自己不能加工,只能整理包装,调运外省作砖茶配料。在1971年“工业学大庆”运动中,梧州茶厂干部职工解决思想,确定上马生产以粗老(剪枝)茶为原料的茯砖茶。当时,梧州茶厂一无生产茯砖茶的机械设备,二无生产茯砖茶必须的烘房,三无茯砖茶生产技术。但大家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在争取上级支持的情况下,派人到了灵山、横县、桂林、益阳、英德等地兄弟茶厂参观学习,运用学来的技术和知识,自己动手搞设备、建烘房、造机械。经过十个月的筹建,到1972年8月,梧州茶厂开挖基地土方7000多立方,建起了一座1216平方米的烘房,制造了包括主压机、初压机、退砖机在内的全套茯砖茶加工机械设备。1972年9月14日正式投产,当年生产茯砖茶245吨。1973年4月,自治区商业局、农林局在梧州茶厂召开了“全区砖茶生产座谈会”,研究砖茶生产的数量和质量等问题,对梧州茶厂的茯砖茶生产给予肯定。

1973年至1978年,广西梧州茶厂作为边销茶定点生产企业,每年调供新疆、青海的茯砖茶在1000吨左右(最高年份是1975年的1237.4吨),占全厂同期茶叶产量的70%左右,占全广西同期茯砖茶调供计划的30%以上。梧州茶厂以广西区内大中叶茶树品种粗老原料生产的茯砖茶,外形色泽黄褐,内质水色红浓,香气纯正,滋味醇和,与湖南的茯砖茶遥相呼应,各领风骚,受到了西北边疆人民的普遍欢迎,为增强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社会稳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令人叹惜的是,由于后来全国砖茶生产供大于求,根据中央1978年长沙会议精神,梧州茶厂1979年将库存原料加工完毕,调出茯砖茶580吨,以后便停止了茯砖茶生产。

从1972年筹备上马,至1980年停止生产,梧州茶厂生产茯砖茶历时八年。在这八年里,梧州茶厂的生产经营形成边销茶、出口茶、内销茶“三驾马车”相互促进的局面,茯砖茶与六堡茶如并蒂的黑茶奇葩争奇斗艳。梧州茶厂现存的那片历经岁月沧桑的茯砖茶,内质滋味甘甜爽滑、陈韵绵长,见证了梧州茶厂一段光荣自豪的历史,是珍贵的茶文化遗产。

CY260.com扩展阅读

梧州茶厂:古老茶厂的新探索


梧州茶厂:古老茶厂的新探索

“六堡名茶满山冈,止疴去腻有专长,请君泡碗今宵喝,明日犹留齿颊香”,清末名士程远道用诗歌描绘了中国南疆边陲六堡乡广种茶树的盛景,而以此地名命名的六堡茶闻名四方。如今,六堡茶已成为黑茶里新贵,这个浸润了1500年岭南璀璨文明的历史名茶如今又焕发出勃勃生机。金秋十月,记者来到苍梧追寻六堡茶的故事,走访了“中华老字号”茶厂-----梧州茶厂,为六堡茶的故事及他们的创业精神深深感动。

名声鹤起,远销海内外

据九十多岁的六堡老人李旭秋回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六堡这块地方,满山遍野都被开垦为茶园。合口街的茶庄就有香港的天顺茶庄、广元泰、英记、万生、同盛近30家。当时的六堡茶经西江运往港粤,更远销南洋。

老人提起一段往事:1938年,广州沦陷,导致出口通道西江航运中断,广元泰只好把收购的六堡茶囤在了六堡乡……1945年抗战胜利,囤了七年的茶叶以高出原价五倍的价格销售一空。懂得六堡茶的人都知道六堡茶是越陈越好的。

明朝中期至清代雍正、乾隆时期是六堡茶的新兴阶段,嘉庆年间更是以其独特的槟榔味声名鹊起,被列为全国二十四名茶之一。1847年、1880年马来西亚霹雳州发现了锡矿,吸引了大批华南移民,六堡茶也随同来到当地,其独具的消暑祛湿功效很受当地人的欢迎。

战后,六堡茶沉隐数十年,由于历史上对传统文化的颠覆以及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六堡茶没有了昔日的辉煌,但六堡茶的醇厚茶品在岭南已扎下深厚的根基,2007年梧州市把六堡茶生产列为梧州市十大农业优势产业,大力扶持。2009年,更是做出了《关于加快六堡茶产业化发展的决定》。2011年3月17日,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六堡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现辖行政区域。

梧州茶厂高层早就意识到企业不仅要做好产品、做好品牌,独善其身,更要让六堡茶文化得到传承与发扬,茶厂厂长刘泽森提出不仅要振兴六堡茶,更要把六堡茶打造成为国内外优势品牌。

古老茶仓成就独特品质

不久前,梧州茶厂迎来了茶厂的创始人刘福生老人,85岁的他侃起他创建茶厂的经历……当年,他与随行干事来到当时的“老虎冲”,此处三面环山,鸳鸯江流经此地,他立马决定在此建厂,有了背山面水的自然优渥地脉,依山而开的陈化茶窖更是创造了三鹤六堡茶的独特品质。茶窖内通风良好,冬暖夏凉,常年保持在22℃—26℃,相对湿度保持在75%—78%,适宜窖内独特和纯化的微生物种群(有益菌类)的生长和繁殖。

梧州茶厂仍保留了1954年建成的木板仓房,是茶厂最古老的目前仍在使用的砖木结构,堪称“中国六堡茶第一仓”。实践证明,六堡茶在清洁阴凉的木板仓房储存,陈化效果颇佳,具有独特的槟榔香味和“六堡茶韵”,其陈化效果是普通仓库不能媲美的。

六堡茶以“红、浓、陈、醇”四绝著称,口感介于湖南黑茶与云南普洱之间,具有独特的槟榔香味,汤色红浓明亮、滋味醇厚爽口,隔夜不变,耐于久藏,越陈越好,并具有消暑祛湿、明目清心、帮助消化、养胃健身之效果。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梧州茶厂的六堡茶曾作为地方特产送到北京。中茶院院长张士康研究员为梧州茶厂题词“三鹤茶,世界品”。

醇厚茶品,人品为先

该厂书记何志强是梧州人,对六堡茶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告诉记者一件有趣的事:高考时由于“文革”运动期间使得自己许多功课被落下,为了参加高考,白天劳作,晚上坚持学习,每当困倦之时,他就时常喝家乡的六堡茶,他喜欢茶叶的芳香醒神,有感于中华茶叶五千年的文化传承,于是报考了农学院的茶叶专业,果然考取并顺利升学。大学毕业后,他留校当了10年专业教师。1992年恰逢邓小平南行视察,他决定倾其所学投身市场,来到梧州茶厂组织生产工作。20年来,他和全厂职工同舟共济,突破一次次困难,实现了茶厂效益的稳步增长。用他的话说:“我们的企业精神可以浓缩成四个字———自强不息”。

该厂深知以文化带动茶产业发展是必经之路,随着销量的提升,文化建设被放在了头等重要的位置,以文化带动产业,以文化重塑三鹤。刘泽森厂长在谈及企业文化时说,企业的竞争力就是文化和人才竞争,什么样的人才、人品就做什么样的产品,有好的人品才会有好的产品。何志强说,我们坚持质量制度与质量文化一起抓,重视培育和提升员工的人品,包括对质量的认识和态度,广大员工能将自己的工作质量视为自己人品的体现,并在不断追求完善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2012年10月12日,梧州茶厂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牌匾,成为首家荣获此殊荣的六堡茶企业。

记者采访时正赶上该厂制作的一首新厂歌:“三鹤共起舞,珠山披彩霞……”三鹤六堡茶将在传承中做大,在文化创新中做强。(摘自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主管的《中国企业报》2012--12---04记者赵迎晖、程中军)

茯茶与泾阳茯砖茶


茶,作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俗语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虽然名列最后,但由此也可看出,它和柴米油盐一样是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份子。更有甚者言: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茶自从被发现的那一天起,就注定要肩负着在带给人们健康和平的同时,还要推进人类文化的前进,并深深地扎根到人们的生活中去。伴随着人类的前进的脚步,一路走来,成为了我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传说,茶叶早在上古时期,距今约五千年前左右就被神农氏尝百草时发现,最初是被当作可以解毒的中药使用,后发现泡水饮之清香四溢,唇齿留香,而且还可以起到提神醒脑、强身健体的功效,于是便在神农氏的倡导下,被先民们泡水饮用。

神农氏的传说虽然有待考证,可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茶叶的重要性,作为人类的始祖,神农氏在炎黄子孙心目中的位置不可撼动,也只有像茶叶这样充满了高贵气质的一种生活必需品,才会进入到神农氏的身边,足以说明茶叶在国人心目中的位置。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惟忧碧粉散,尝见绿花生。

唐代诗人郑愚的这首《茶诗》,将茶描绘成来自于天地间吸收了大地精华之物,可见早在唐代,茶已经进入各个社会阶层,不论是高门大户,还是寻常百姓,皆可日日与茶为伴,或亲朋好友,或陌路过客,品茗对饮,笑谈自然。

宋代,文雅之风盛行,上至天子大夫,下至平民百姓,贵至大内金銮,平至酒肆客栈,无一人不饮茶。茶不仅仅是一种饮料,更是一种生活和文化,文人雅士吟诗作对,茶必不可少,百姓勤苦劳作,茶水必带在身边。

茶叶在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的条件后,逐渐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宋人在饮茶的基础上对茶叶进行了细分,而且还发明了很多与饮茶相关的茶具以及斗茶之类的活动,无形中推动了茶文化的蓬勃发展。就连宋徽宗赵佶这样的文雅天子,都著有《大观茶论》。

茶文化兴盛的同时,各种对于茶的研究理论也层出不穷,茶叶顺其自然的成为国饮。

之后的元明清至今论时代如何变迁,茶文化并因此受到任何影响,反而更加成熟,种类也随之细化,按照发酵程度分化出了绿茶、白茶、黄茶、青茶、红茶、黑茶六大茶类以及给茶叶中添加其他物质而形成再加工茶类,如茉莉花茶、萃取茶等。而且各类茶叶饮法与季节也各不相同,而久负盛名的泾阳茯砖茶就是在这种历史潮流中脱颖而出的。茯茶属于六大茶类的黑茶类,又名福茶,关于其得名,最初的茯茶是在三伏天发酵而成,因而得名伏茶,后又因与中药茯苓功效相似,于是改名为茯茶。而福茶称法,则又与慈禧太后有关。

西汉时期,汉武帝派遣张骞出自西域,开辟了连接亚欧大陆文化商业的桥梁——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不仅传承着财富,而且传承着精神,而茶则是二者的中和,二者结晶,丝绸之路不可抹去的一笔。

泾阳茯茶的发源地泾阳就位于丝绸之路的起端长安城的北端,丝绸之路的三大商品丝绸、瓷器和茶叶中,主要以茯茶为主,只因茯茶富含的冠突散囊菌具有非常好的解油脂的功效,而中西亚的游牧民族的食物主要以牛羊肉为主,茯茶能够更好地帮助消化,在驱除腹胀等消化不良的同时,又能够很好的补充维生素以及其他人体必需矿物质,因而非常受到欢迎,随着丝路商业的日益昌盛,茯茶也慢慢渗透到边区以及邻邦的人们生活之中。文/杨芳整理

庞来,西安土著,靠笔谋生,写过《胡杨女人》等几篇小说和影视作品。一生之爱——吃酒品茶,拼命挣来的琐碎银两也都敬献给他俩了。

泾阳茯茶砖茶怎么泡 泾阳茯砖茶能泡几遍


泾阳茯茶砖是属于黑茶类中比较有名气的一个系列,由陕西的泾阳县所出产,加上泾阳茯茶砖的香气与茯苓相似,并且压制成有棱角的砖茶,结合了产地以及特性还有外形特征,泾阳茯茶砖这一名字由此而来。黑茶是出了名的耐泡的,属于黑茶类的泾阳茯茶砖,大家也不用担心泾阳茯茶砖能泡几遍,反而好好掌握泾阳茯茶砖的正确泡法,比较重要呢!

泾阳茯茶砖的正确泡法煮饮法

泾阳茯茶砖茶是一款紧压型的黑茶,加上黑茶分为洒面茶以及包心茶,内外品质不一样,所以在撬开泾阳茯茶砖茶之后,大家可以分别取用外茶以及里茶的部分,混合着一起煮饮,按照1:20的茶水比例来进行,将锅中的清水煮至沸腾5分钟之后,然后将泾阳茯茶砖茶的茶渣过滤掉,就可以品饮味道纯正的泾阳茯茶砖茶了,煮饮法最多只能将泾阳茯茶砖茶泡3-5遍左右。

泡饮法

如果大家选用玻璃杯或者是紫砂壶,玻璃壶等茶具来冲泡泾阳茯茶砖茶的话,也是不错的选择呢,泾阳茯茶砖茶的正确冲泡技巧是运用1:30的茶水比例,然后将在盖碗或是玻璃杯中的泾阳茯茶砖茶充分浸润10分钟左右,就可以过滤掉茶渣,直接饮用泾阳茯茶砖茶的茶汤部分了,泡泾阳茯茶砖茶十几遍也不会影响其中的口感和滋味。

调饮法

用泾阳茯茶砖茶煮饮出来的泾阳茯茶砖茶,除了可以直接饮用茶汤之外,想要丰富口感的泾阳茯茶砖茶,也可以进行调制搭配,比如说在泾阳茯茶砖茶中加入盐、酥油、牛奶等等,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去调配专属于自己口味的泾阳茯茶砖茶,既有饱腹感,也有养护肠胃的功效。

泾阳茯茶砖的正确泡法现在大家都已经了解得十分清楚了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可以先收藏起来,以后要冲泡泾阳茯茶砖的话,拿出来看看,再冲泡,效果更好呢!

青砖茶的生产工艺


老青茶的制造分面茶和里茶两种,面茶较精细,里茶较粗放。面茶是鲜叶经杀青、初揉、初晒、复炒、复揉、渥堆、晒干而制成。里茶是鲜叶经杀青、揉捻、渥堆、晒干而制成。老青茶一般分成洒面、二面、里茶三个等级。

青砖茶的生产工艺

1、晾青晾干茶园所采青叶。先把竹席或竹簟放日光中,在上面散布青叶,铺以薄层为最佳。时时用手翻动,使茶叶干湿得以均匀。曝干程度如何以依经验为断。大概等到青叶变深青色,叶梗柔软可以屈曲不断为适度。晾青极为重要,过与不及,影响茶叶产品质量。如遇阴雨,放置茶叶在室内,用风扇送炉火热气,既受光线作用,又受热气效力,曝干极为迅速。如果是在薄暮采摘的青叶,来不及日晒,就撒布在空气流通室内,到第二天早晨已略干燥,再放置在太阳下面,以加快晾干速度。

2、搓揉青叶曝干适度后,于是进行第二道手续——搓揉。首先将晾青后的茶叶搓卷成紧细条,这样绿叶中所含细胞因搓揉而破裂,胞内汁液流出。再三搓揉,反为叶条所吸收。日后泡茶时,味极浓厚。如果叶中汁液未流出,即使泡太久味道也不会很浓。茶农往往把茶叶放在竹萹上,用手搓揉。这种方法较为适宜,只是速度不是很快。或者将茶叶放在木桶内,人进入桶内用脚揉搓。这种方法虽揉搓力较强,速度较快,但用脚揉搓难免不卫生。所以,大多用手揉搓,主要方法为:将晾青后的茶叶放在竹萹上,用手揉成团块。再解散团块,再行揉搓。这样反覆数次,叶片变为匀细柔软圆茶,使汁液含蓄于条内,约需十五分钟,这为第一次搓揉。再将揉过茶叶,在太阳下暴晒约五分钟,再进行第二次揉搓,耗时十五分钟。

3、发酵羊楼洞茶区的老青茶,在初制时不经发酵与烘焙,所以茶厂收入之后,须经发酵过程。方法为:将老青茶收进后,堆置发酵间,将已搓揉茶叶放在竹簟内或木桶内,用布盖上,放在太阳下面晒。或在竹簟下放置小炭炉,将茶叶倒入簟内,然后盖上布,暴晒。约经四五十日,茶内部温度增高,叶呈猪肝色,表明发酵充足。随后每个发酵间用二齿耙开沟一条,宽度约为两尺左右,此项工作,俗名“开沟”。开沟之后,自然通风干燥,达一定程序,再取出来复制。

4、烘焙即用火将已发酵的茶烘干过程。发酵后的茶叶中,仍遗留不少水分,需设法干燥。烘茶手续较繁琐,若处理不当很难成良品。第一次烘焙叫打毛火。火候较小,先去茶叶湿气。第二次烘焙叫打老火。将已经打毛火茶在一个炉膛集中烘焙。第三次烘焙叫清火。是将茶叶在打老火后于装箱运出之前再进行一次烘焙,以使香气不逸散。

烘茶方法:将茶叶放在圆筒形竹编焙笼内,中间放置一活动竹制烘屜。在地上挖一炉膛,炉膛内放木炭,在上面架设烘炉。关键是要注意火候强弱,火过猛伤茶质,味道欠佳,必须以适度为最佳。此外烘茶过程中不要将茶叶散落炉膛内,以免笼中茶叶夹茶焦灼气味。

5、分筛烘茶过后,茶梗混杂,大小不齐,形状不美观,需用竹筛过一遍,达到大小合一,外观整齐效果。主要方法如下:

(1)大茶间——筛制毛茶的第一道工序。

毛茶在大茶间通过二号筛,直至十号筛。二号筛的筛底交三筛,三号筛的筛底交四筛,顺次至十筛。经二号筛筛过的茶叫“头号茶”,依此类推,十筛筛过的茶叫“九号茶”。

(2)下身间——精制毛茶的第二道工序。

将捞过六号半筛的筛底茶,送到下身间。先用二号半筛捞去枝梗,再取筛底茶再筛,留在筛面上的茶叫头号茶。二号半筛底茶,用三号筛去筛,留存筛面上的茶叫二号茶。依此类推,十号筛筛面的茶叫九号茶等等。三号以上茶,经风车扇过后,再以六号筛轻簸。三号以上茶,经女工拣净后。用七号筛捞头号茶,再以二号半筛徐徐筛过齐整,再用风车扇净。

(3)尾子间——筛头及筛底茶精制工场。

大茶间的筛底茶,及风车扇出的轻片、破叶,与下身间筛底茶,及风车扇出的轻片、破叶,及簸出飘出的轻片破叶等,都送往尾子间重制。

6、压制咸丰年间(1851-1861年)由杠杆压榨器改用半人力的螺旋压机压制成砖,较为紧结。同治年间(1862-1874年)改用水汀装置压制茶砖。1898年,在张之洞的赞助下,商办机器焙茶公司在汉口成立,公司第一部茶叶压延机运到羊楼洞茶区开工制茶。

7、修砖茶砖退出后,边缘附着茶叶很多,用大剪刀修剪整齐,至此,砖茶压制过程即告完成。

8、晾砖在晾砖室内置铁炉一座或三座,烧炭火,炉温约为摄氏220度左右,干燥时间约为七日。

9、装箱砖茶晾干后再装箱。每箱所装砖片数量,有“二七”、“二四”、“三六”、“三九”、“四八”、“七二”不同之分,所谓“二七”即每箱装二十七片,每片重四市斤。供内销砖多箱或袋,装箱极少,普通多装入大笼,可容四五十斤。或用油纸包裹,可装入布袋中。输出外国茶的包装,大都用木箱,内置铅板。茶箱用杉木薄板制作,高二尺,方一尺八寸。箱内裱锡箔或铅箔,外糊油纸,以防湿气侵入和香气外泄。以四箱为一捆。装箱后,上盖上竹编,箱外包蒲席,以细麻绳缚好,或铁带束好,外面用绳捆紧,以免箱毁损。箱外用红绿花纸加以装饰,贴上商标或其他记号。砖茶一块用双重唐纸包裹,中间夹以崇阳产笋皮,以防香气发泄,最后用麻布包裹好。

青砖茶存储方法

1、通风透气:空气流动有助于茶品的自然醇化,黑茶中的微生物益生菌的代谢需要氧气和水分,但水分不能过高,否则容易霉变,切忌放入冰箱及用塑料袋、铝箔袋等密封,用皮纸、牛皮纸等透气情能较好的包装材料包装储存为佳。

2、阴凉忌日晒:日晒会使茶品产生一些化学成分,产生日晒味,所以不提倡在烈日下直晒成品黑茶。

3、忌异味防止污染:茶叶具有很强的吸附性,不能与有异味的物质混放在一起,新装修的房间、家俱不宜存放黑茶。

珍稀赵李桥砖茶厂圆形“凤凰青砖茶”


珍稀赵李桥砖茶厂圆形“凤凰青砖茶”

在朋友处见到一种珍希“凤凰青砖茶”上图与大家交流下,

米砖外形美观,砖面色泽乌黑油润,砖形四角平整,表面光滑,砖模棱角分明,纹面图案清晰秀丽。据讲是茶厂样品。

主销新疆及华北,部分出口苏联和蒙古,近年亦有少量远销欧美,是国内砖茶中独树一帜的红砖茶。通常能够见到的是前两种,即火车头和牌坊标志的,而米砖中以“凤凰”标志最为珍贵,目前只知道历史上英国曾经专门定制过一批凤凰标志的茶砖,作为庆典礼品送给尊贵的客人。

湖北砖茶,原是山西帮经营,先在鄂南设庄收购毛茶加工砖茶,19世纪中叶,咸宁县羊楼洞产80余万斤。进入19世纪后,由于对外贸易的发展,清道光年间宜红问世,至1861年汉口开埠后,英国去汉口设立洋行,大量收购红茶,转运英国和转手西欧各国。此时俄商收买砖茶,1863年前后俄商去羊楼洞一带出资招人包办监制砖茶。1873年在汉口建立顺丰、新泰、阜昌三个新厂,采用机械压制米砖,转运俄国转手出口。主要原料来自湘、鄂、赣、皖四省红茶的片末茶,还从印度、锡兰时口部分茶末。俄国在红口生产和收购的砖茶,一般是从汉口经上海海运至天津,再般运至通州,再用骆队经张家口越过沙漠古道,运往恰克图,最后由恰克图运至西伯利亚和俄国其他市场。后来还动用舰队参加运输,经海参崴转运欧洲。据《海关通商贸易总册》统计,1876年至1879年,米砖出口中汉口总出口量的13.4—26%,1879年出口米砖7232.8吨,占当时全国茶叶出口总量的7.28%,1888年上升到占全国出口总量的12.91%,为米砖生产和出口的全盛期。目前产千余吨,主销东口(指张家口)、西口(指包头)及新疆各地。少量销欧美与苏联。由于米砖外形美观,有的西方家庭给米砖配以精制框架放入客厅,作为陈列的艺术品欣赏。

梧州茶厂木板干仓简介


梧州茶厂木板干仓简介梧州茶厂木板干仓始建于1953年,1954年11月竣工启用,是梧州茶厂乃至中国茶叶界现存最古老的、目前仍在使用的砖木结构建筑,为第一代梧茶人留给我们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堪称“中国六堡茶第一仓”。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苍梧六堡、狮寨以及广西各地的六堡茶毛茶,由供销部门统一收购,集中运到梧州茶厂精制加工,转供国内外市场需要,开创了六堡茶工业化生产的历史新纪元。毛茶到厂验收后即按级别储存于本仓库,等待精制加工,故当时木板仓库又称“毛茶仓”。目前还依稀可见当年六堡毛茶分级仓储的标志。本仓防潮、通风、茶香弥漫,对温湿度有一定调节作用,进入新世纪以来专用于六堡茶后期陈化。六堡茶在阴凉的木板仓库储存,陈化效果颇佳。经本仓陈化的六堡茶香气纯正、滋味醇厚,具有独特的槟榔香味和“六堡茶韵”。梧州茶厂开展木板干仓陈化工艺研究,“六堡茶干式陈化仓”已获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210459152.9)。古老的木板干仓,赋予了梧州茶厂特殊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传承。走进这座600多平方米的独具特色的木板干仓,您能体会到“三鹤”六堡茶独特的陈化环境,您能触摸到岁月在这里留下的痕迹,您能欣赏到中国传统建筑构造的神奇。

金花茯砖茶是什么茶?金花茯砖茶属于黑茶吗


茯砖茶,属于黑茶类,为再加工茶类中黑茶紧压茶的一种。茯砖茶,起源于公元1368年(明朝初),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采用湖南、陕南、四川等茶为原料(以湖南安化黑毛茶为主),运送到陕西省咸阳泾阳手工筑制,因其是在夏季伏天加工制作,因称“伏茶”;又因其药效类似土茯苓,故美称为“茯茶”或“福茶”;蒸压后的外形成砖状,因而称之为“茯砖茶”,或称“泾阳砖”、“封子茶”。

“自古岭北不植茶,唯有泾阳出砖茶”。泾阳位于岭北,本不植茶,但泾阳位处关中腹地,泾河下游,自古是三辅名区、京畿要地,也是南茶北上必经之地。因而,从汉代始泾阳就成了“官引茶”到中原的集散地。官茶到泾,另行检做,制成茯砖茶后,才沿丝绸之路销往西北各地乃至中西亚各国,遂形成加工制作输运中心枢纽。在漫长的集散、加工、制作岁月中,茶商在不经意的情况下偶尔发现加工之茶中长出金花(茯茶中的金黄色星状斑点茶商们称其为“金花”),因金花菌在黑毛茶的二次发酵中生长繁殖、代谢作用,极大地改变和提高了原黑毛茶的品质。茶商们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总结、完善制作工艺、定型,形成了泾阳独有的金花茯砖茶品。

茯茶中的“金花”是一种有益菌,生物学家现定名为“冠突散囊菌”,是国家二级机密保护菌种,在自然界只有千年灵芝才有。如同奶酪中的乳酸菌。其消食健胃,杀腥解腻,降脂减肥,降压降糖,生津御寒的饮用功能为其他茶类所不及,特别是对主食肉类、缺少蔬菜、水果的人们,长期饮用茯茶既能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又能消食化滞、和胃润肠、通便利尿、调节人体新陈代谢,对人体起着一定的保健和病例预防作用。尽管茯茶性温,有消食利水、补气之效。

历史上,泾阳茯砖茶获得了诸多的美誉。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加上当地的制茶技术,自古就有制作泾阳茯砖茶三不能制,即“离了泾阳水不能制,离了泾阳气候不能制,离了泾阳人的技术不能制”的说法。泾阳在抗战前有茶厂六十多家,自武汉沦陷后,仅余延顺、裕民、天泰运、裕兴中、昌盛等八家。1951年统归“泾阳人民茯砖加工厂”,加工“人民牌茯砖”砖茶。1953年,公私合营生产规模扩大,组建的大型茶叶加工企业陕西咸阳人民茯茶厂,使咸阳成为中国最大的茶叶集散地和加工地。1958年,缘于“陕西加工茯砖茶,存在原料二次运输,不符合多快好省原则”,中央政府下令取消陕西咸阳人民茯茶厂,将茯砖加工的任务全部交由湖南省承担,泾阳从此生产逐渐减少,至1958年后停产。

不过,随着现代社会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传统产品变得更加青睐。因而,泾阳茯砖茶老商号的后裔们又看到了重振先辈们曾经创造过的“茯砖茶霸业”的历史机遇,决定开发这一历史传统产品。2007年,泾阳茯砖茶工艺在泾阳试制成功恢复生产。2013年,泾阳茯砖茶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完成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保护工作,其制作技艺被入选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截至2017年,泾阳县有茯茶生产企业52家,茯茶产量3410吨,产值4.09亿元。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金花茯砖茶的声名远播,作为茯砖茶主要原料黑毛茶提供地的湖南安化一直未停止研制金花茯砖茶的脚步。1942年安化江南砖茶厂、1943年中国茶业公司湖南砖茶厂都曾试制茯砖,因发花不好,未获成功。当时总结有三不能制:离了泾河水不能制、离了关中气候不能制、没有陕西人的技术不能制。“三不能制”之说便是陕西先人们经过无数摸索的经验总结,也说明咸阳的水质和气候无疑是茯砖茶加工的最佳自然资源。直到1953年,中国茶业公司安化砖茶厂(现白沙溪茶厂)在茶工、技术人员的帮助下以及武汉大学生物系教授的指导下,经过3年时间的反复摸索和试验,打破了“三不能制”的限制,实现“移地筑制”的神话,开启了茯砖茶历史上的一个新篇章。

因而,现如今,当我们提到金花茯砖茶时,知名产地便为:陕西泾阳金花茯砖茶和湖南安化金花茯砖茶,金花茯砖茶虽然起源于泾阳,但近年来由于湖南安化黑茶品牌本身的发展越来越好,网上对于安化金花茯砖的搜索量也更大些,安化金花茯砖茶的知名度也相对高些。

金花茯砖茶是什么茶?金花茯砖茶属于黑茶吗?


“自古岭北不植茶。唯有泾阳出砖茶。泾阳位于岭北。本不植茶。但泾阳位处关中腹地。泾河下游。自古是三辅名区、京畿要地。也是南茶北上必经之地。因而。从汉代始泾阳就成了“官引茶到中原的集散地。官茶到泾。另行检做。制成茯砖茶后。才沿丝绸之路销往西北各地乃至中西亚各国。遂形成加工制作输运中心枢纽。在漫长的集散、加工、制作岁月中。茶商在不经意的情况下偶尔发现加工之茶中长出金花(茯茶中的金黄色星状斑点茶商们称其为“金花)。因金花菌在黑毛茶的二次发酵中生长繁殖、代谢作用。极大地改变和提高了原黑毛茶的品质。茶商们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总结、完善制作工艺、定型。形成了泾阳独有的金花茯砖茶品。

茯茶中的“金花是一种有益菌。生物学家现定名为“冠突散囊菌。是国家二级机密保护菌种。在自然界只有千年灵芝才有。如同奶酪中的乳酸菌。其消食健胃。杀腥解腻。降脂减肥。降压降糖。生津御寒的饮用功能为其他茶类所不及。特别是对主食肉类、缺少蔬菜、水果的人们。长期饮用茯茶既能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又能消食化滞、和胃润肠、通便利尿、调节人体新陈代谢。对人体起着一定的保健和病例预防作用。尽管茯茶性温。有消食利水、补气之效。

历史上。泾阳茯砖茶获得了诸多的美誉。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加上当地的制茶技术。自古就有制作泾阳茯砖茶三不能制。即“离了泾阳水不能制。离了泾阳气候不能制。离了泾阳人的技术不能制的说法。泾阳在抗战前有茶厂六十多家。自武汉沦陷后。仅余延顺、裕民、天泰运、裕兴中、昌盛等八家。1951年统归“泾阳人民茯砖加工厂。加工“人民牌茯砖砖茶。1953年。公私合营生产规模扩大。组建的大型茶叶加工企业陕西咸阳人民茯茶厂。使咸阳成为中国最大的茶叶集散地和加工地。1958年。缘于“陕西加工茯砖茶。存在原料二次运输。不符合多快好省原则。中央政府下令取消陕西咸阳人民茯茶厂。将茯砖加工的任务全部交由湖南省承担。泾阳从此生产逐渐减少。至1958年后停产。

不过。随着现代社会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传统产品变得更加青睐。因而。泾阳茯砖茶老商号的后裔们又看到了重振先辈们曾经创造过的“茯砖茶霸业的历史机遇。决定开发这一历史传统产品。2007年。泾阳茯砖茶工艺在泾阳试制成功恢复生产。2013年。泾阳茯砖茶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完成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保护工作。其制作技艺被入选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截至2017年。泾阳县有茯茶生产企业52家。茯茶产量3410吨。产值4.09亿元。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金花茯砖茶的声名远播。作为茯砖茶主要原料黑毛茶提供地的湖南安化一直未停止研制金花茯砖茶的脚步。1942年安化江南砖茶厂、1943年中国茶业公司湖南砖茶厂都曾试制茯砖。因发花不好。未获成功。当时总结有三不能制:离了泾河水不能制、离了关中气候不能制、没有陕西人的技术不能制。“三不能制之说便是陕西先人们经过无数摸索的经验总结。也说明咸阳的水质和气候无疑是茯砖茶加工的最佳自然资源。直到1953年。中国茶业公司安化砖茶厂(现白沙溪茶厂)在茶工、技术人员的帮助下以及武汉大学生物系教授的指导下。经过3年时间的反复摸索和试验。打破了“三不能制的限制。实现“移地筑制的神话。开启了茯砖茶历史上的一个新篇章。

因而。现如今。当我们提到金花茯砖茶时。知名产地便为:陕西泾阳金花茯砖茶和湖南安化金花茯砖茶。金花茯砖茶虽然起源于泾阳。但近年来由于湖南安化黑茶品牌本身的发展越来越好。网上对于安化金花茯砖的搜索量也更大些。安化金花茯砖茶的知名度也相对高些。

金花茯砖茶怎么泡?金花茯砖茶的冲泡方法


金花茯砖茶与其它茶类相比,最独特的地方就在于其具有的“金花成分”,金花干嗅便具有一种黄花的淡淡的清香味道,而将带有金花这种特殊菌类的茯茶泡饮时,那种花香变融入茶汤之中,化作茶的滋味而更加醇厚微涩、清纯不粗、口感强劲,别有一番滋味。接下来,茶人码头将与大家分享下茯砖茶的功夫泡法及煮饮法。

主要用具:冲泡安化黑茶茯砖茶宜选择粗犷、大气的茶具,功夫泡饮法一般是采用盖碗或紫砂壶,煮饮法一般是采用老铁壶、铁锅、陶壶、玻璃壶等;公道杯和品茗杯则以透明玻璃器皿为佳,便于观赏汤色。另外准备赏茶盘或茶荷、茶巾,茶匙、奉茶盘,热水壶及风炉(电炉或酒精炉皆可)等即可。

冲泡用水:选用优质山泉水、井水或矿泉水等含钙镁低的“软水”,水质新鲜,无色无味且含氧量高的水冲泡。

冲泡水温:水温要高,一般用100度沸水冲泡;也可用沸水润茶后,再用冷水煮沸,滋味更佳。

茶水比例:功夫泡饮法,茶水比例为1:40,即茶5g,水200ml;煮饮法,茶水比例为1:200,即茶20g,水4000ml。

一、金花茯砖茶功夫泡饮法(以盖碗为例)冲泡步骤如下:

1、取茶

对于茯砖茶,可用黑茶刀顺着茶砖或茶饼纹路撬取,取茶5g左右,喜欢味浓或品饮人数较多时可适量多取。

2、温杯

可用沸水冲洗茶具,让茶具保持高温有利于茶叶芳香物质的激发和茶汤内含物的浸出。

3、置茶

将取好的茯砖茶,投入盖碗中即可。

4、洗茶

将高温沸水倒入盖碗内,第一泡用沸水冲泡3到5秒后,倒掉。第一次冲泡茶叶的热水除了可以唤醒茶叶的味道之外,还具有将茶叶中的杂质一并洗净。

5、冲泡

按1:40左右的茶水比例用沸水冲泡,用100摄氏度以上的沸水,才能将茯茶的茶味完全泡出。2~3泡,差不多5~10秒出汤;4~5泡,10秒左右出汤;6~7泡,20秒左右出汤;8~10泡,20秒左右出汤;10泡以上,一分钟左右出汤。

6、品饮

将盖碗中的茶汤倒到公道杯中,分杯品饮即可。茯砖茶,汤色金黄明亮,滋味醇正,有回甘,菌花香显,带松香。

二、金花茯砖茶煮饮法(以陶壶为例)冲泡步骤如下:

1、用茶刀切8-10g茯砖茶茶叶;

2、将水烧至初沸,壶壁布满鱼眼泡(80°C左右);

3、将茶叶放入壶中(煮饮无需洗茶);

4、大火煮沸后,转文火煮5~10分钟;

5、停火,滤渣后,热饮之。

煮饮法,可煮2~3次。煮饮法所冲泡的茯砖茶,汤色橙红油润,滋味醇厚甜润,菌花香馥郁

梧州茶厂:三鹤茶 世界品


梧州茶厂:三鹤茶 世界品

这里,是现代六堡茶的发祥之地。这里,珍藏着梧州人最为自豪的珍贵记忆。这里,浓缩着六堡茶历史文化的传承基因。这,就是“中华老字号”广西梧州茶厂。梧州茶厂,座落在广西东大门----梧州市鸳鸯江畔,厂区三面环山,林木葱茏,茶香飘溢,1953年1月创建以来,传承、丰富和发扬着六堡茶的品质特色和文化。深厚的文化积淀、不懈的技术创新,给“三鹤”六堡茶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赢得了广大消费者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和赞扬。在六堡茶重新复兴的今天,首创六堡茶独特加工工艺的梧州茶厂,又激荡起复兴的钟声。走进梧州茶厂,你会感觉就像走进了中国六堡茶的博物馆:一幢幢古朴而现代的厂房,一个个勤劳的身影、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张张生动的照片、一箩箩陈香扑鼻的六堡茶,会让你感受到梧州茶厂的深厚底蕴。大气典雅的陈列馆、古老神奇的木板仓、天然恒温的茶窖,赋予了梧州茶厂特殊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传承,成为中国六堡茶发展的缩影。得天独厚的厂区环境和茶窖干仓,十分适宜六堡茶的加工和仓储,使“三鹤”六堡茶香气纯正、滋味醇厚、历久弥香,具有独特的“六堡茶韵”。木板干仓传经典,天然茶窖育佳品,让我们用心灵和历史对话,让目光和文化拥抱,让舌尖和茶汤交融,感受“三鹤”六堡茶“红、浓、陈、醇”的品质和美仑美奂的神韵。作为历史悠久的侨销名茶厂家和“中华老字号”企业,梧州茶厂肩负着振兴民族产业的责任。在自治区供销合作联社领导下,梧茶人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坚持科技创新不畏难,坚持苦练内功不浮躁,向着“中国六堡茶第一品牌”、“三鹤茶世界品”的目标奋起飞跃。一个集制茶、品茶、销售、茶文化交流为一体的老字号新茶厂已经进入现今中国和世界的视野。2012年8月11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院长张士康研究员莅临梧州茶厂考察,欣然题词:“三鹤茶世界品”。千年历史名茶,中华国饮经典。“三鹤”六堡茶不仅属于历史更属于未来,不仅属于广西更属于中国、属于世界。面向未来,梧茶人将秉承“精心制茶,诚信至上”的经营理念,团结拼搏、求实开拓,做有文化特色的茶,做“绿色、健康、好喝、经典”的茶,建设六堡茶研究、传承、创新示范基地,引领六堡茶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让六堡茶香飘万里,三鹤茶享誉世界!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梧州茶厂曾经生产茯砖茶》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3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的生产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