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白茶十年】

十年野生普洱茶叶价格上涨了你们知道吗?十年野生普洱茶叶价格上涨明显,普洱茶被茶界称之为茶业黑马,以全新的"浓、稠、厚、润"的制茶理念,征服新老茶人的嘴巴,成了一个无可匹敌普洱王国中的新国,也昭示着一个普洱古树拼配新时代的到来。十年野生普洱茶叶价格上涨,给普洱市场的行情又翻了翻。

十年野生普洱茶叶价格估计番了6000倍。在北京国际茶展上,记者见到了著名普洱茶投资专家陈国义,他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投资普洱茶的收益。陈国义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末,他的店铺收购了一批生普洱,7.8元人民币/公斤,时至今日,这批普洱茶每饼的价格保守估计已经番了6000倍。“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产品的升值空间有普洱这么大。”

“当然,也不是所有普洱都有收藏价值”,陈国义说,值得收藏的普洱茶才有升值潜力。他介绍,这几年市面上的普洱茶品种越来越多,面对琳琅满目的普洱茶,许多刚开始接触普洱茶的人并不得懂得如何选购普洱茶。有人认为越贵越好,实际并非如此。

十年野生普洱茶叶价格上涨。陈国义告诉记者,挑选时一要看:十年野生普洱茶叶外形色泽呈褐红色,条索肥嫩,整齐紧结。二靠闻:好的普洱茶透着一股清香,陈年普洱茶有陈香,无异味;三品味:优质普洱茶的滋味醇和,爽滑,有回甘。另外,越陈越香被公认为是普洱茶区别其他茶类的最大特点,普洱茶是‘可入口的古董’,不同于别的茶贵在新,普洱茶贵在‘陈’,往往会随着时间逐渐升值。”

CY260.com扩展阅读

谈:十年野生普洱茶多少钱


十年野生普洱茶多少钱?十年野生普洱茶叶价格怎么样?十年野生普洱茶价格贵吗?其实近年十年野生普洱茶叶价格上涨明显,普洱茶被茶界称之为茶业黑马,以全新的"浓、稠、厚、润"的制茶理念,征服新老茶人的嘴巴,成了一个无可匹敌普洱王国中的新国,也昭示着一个普洱古树拼配新时代的到来。

十年野生普洱茶多少钱?十年野生普洱茶叶价格估计番了6000倍。在北京国际茶展上,记者见到了著名普洱茶投资专家陈国义,他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投资普洱茶的收益。陈国义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末,他的店铺收购了一批生普洱,7.8元人民币/公斤,时至今日,这批普洱茶每饼的价格保守估计已经番了6000倍。“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产品的升值空间有普洱这么大。”

“当然,也不是所有普洱都有收藏价值”,陈国义说,值得收藏的普洱茶才有升值潜力。他介绍,这几年市面上的普洱茶品种越来越多,面对琳琅满目的普洱茶,许多刚开始接触普洱茶的人并不得懂得如何选购普洱茶。有人认为越贵越好,实际并非如此。

陈国义告诉记者,挑选时一要看:十年野生普洱茶叶外形色泽呈褐红色,条索肥嫩,整齐紧结。二靠闻:好的普洱茶透着一股清香,陈年普洱茶有陈香,无异味;三品味:优质普洱茶的滋味醇和,爽滑,有回甘。十年野生普洱茶多少钱?另外,越陈越香被公认为是普洱茶区别其他茶类的最大特点,普洱茶是‘可入口的古董’,不同于别的茶贵在新,普洱茶贵在‘陈’,往往会随着时间逐渐升值。”

十年野生普洱茶多少钱?由此可见十年野生普洱茶叶价格会越来越高,喜爱十年野生普洱茶叶的茶友快快收藏吧。十年野生普洱茶是很具有收藏价值的,想要收藏的茶友们千万不要错过哟。

三大因素导致普洱茶价格上涨


三大因素导致普洱茶价格上涨

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普洱茶“击败”54家亚洲名茶,连续2年成为该论坛“唯一指定茶礼”。然而对业界来说,普洱茶的价格才是关注的重点。

近一个时期,普洱茶价格呈上升趋势。普洱是纯绿色生态食品,其内含营养成分及保健功效是其他茶种所不能比拟的。但和其他茶叶的价格比较,普洱的价格定位又显得偏低。普洱茶原料有限,随着人们对普洱茶优良品质的认同,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供求矛盾导致了普洱价格上涨。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原料价格上涨,导致了普洱茶涨价。近几年云南连续干旱,普洱茶产量降低,去年就下降了40%左右。天气干旱虽然降低了茶叶产量,却又提高了茶叶质量,量少质高,吸引了众多外地茶商来到勐海争抢好茶。

另外,山寨的少数民族市场经济意识也迅速增强,各厂家争购原料使他们看到了手中茶叶的价值,过去的低价原料不会再有了。

涨价会否导致普洱茶市场重蹈2007年的覆辙?对此,不少茶农、茶商信心满满。“涨幅是正常的,市场还是理智的”。2007年后,勐海县、西双版纳州和云南省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普洱茶的标准、规范,成立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旨在加强引导,维护普洱茶市场的稳定。(益闻)

普洱茶海外十年


普洱茶海外十年

一、海外吹来普洱风

普洱茶长期以来是一个奇怪的茶类,云南人生产了普洱茶,却几乎没有多少人喝它,绝大部分出口给港台人喝,这就造成了普洱茶产于大陆、藏在香港、兴在台湾的尴尬局面。韩国茶人姜育发在云南的遭遇就很能说明问题。云南是普洱茶的原产地,海外茶人怀着朝圣的心理纷纷虔诚地来到云南寻根。韩国茶人姜育发,就是朝圣队伍中的一员,1993年他首次来到普洱茶的故乡普洱,却惊讶地发现,当地人对普洱茶完全缺乏认识。2000年,姜先生在昆明街头流下了泪水,因为他在街上做了一个调查,结果显示,昆明98%的人不知道什么是普洱茶,剩下的2%也只听说过,作为一位研究普洱茶的学者,他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事实上,港台长期以来作为普洱茶运动的策源地,向海外不断扩张,引发了日本、法国、德国、韩国、马来西亚等地此起彼伏的普洱茶热。普洱茶在海外局部地区热了数十年后才最终于2000年以后,以出口转内销的独特方式点燃了大陆普洱茶的热潮。

因此,长期以来,普洱茶的历史无疑是一部海外力量在推动的历史,大陆仅仅作为普洱茶的生产基地而存在。1993年在思茅举行的首届中国普洱茶节上,海外茶人首次受邀参加茶节以及国际普洱茶研讨会,这是海外普洱茶文化反哺大陆的开始。海外茶人真正为大陆茶界所熟知,还得等到十年以后。2002年在西双版纳举行了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此次研讨会与以往不同的是,普洱茶的发展已经到了需要统一概念的地步,以结束两岸三地以及海外其他地区对普洱茶概念的分歧,会上各位专家学者对云南普洱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统一了普洱茶的概念。这为普洱茶的第一个标准——2003年制定的普洱茶地方标准奠定了基础,从而结束了普洱茶的生产长期无标准可依,被迫借用黑茶与绿茶的标准的尴尬历史。此后,越来越多的海外茶人参与了蓬勃发展的普洱茶历程。在2005年的第七届中国普洱茶节上首次评选了全球普洱茶十大杰出人物,其中法国的甘浦尔、韩国的姜育发位列其中,这是大陆茶界对他们在普洱茶推广方面作出的杰出贡献的肯定,并通过现代传媒的宣传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他们的事迹。之后,随着越来越的媒体关注起普洱茶来,海外普洱茶界浮出水面,各种关于海外普洱茶的报道层出不穷,海外普洱茶由此揭开了神秘的面纱,越来越为国人所熟知。

普洱茶在海外经历了三次热潮,第一次热潮是七八十年代普洱茶在日本的兴起,以及沱茶热销法国;第二次热潮是1998年到2001年的德国普洱茶热,并波及到奥地利、匈牙利等国;第三次热潮是2005年至今的韩国、马来西亚普洱茶热,诞生了大名鼎鼎的“大马仓”。云南普洱茶的出口,随着海外市场的跌宕起伏,呈现高潮与低谷的不断转换。大陆普洱茶兴起后,普洱茶的出口迎来了黄金时代,从2002年起,普洱茶的出口数量和金额逐年攀高,到了2007上半年处于顶峰,此后2007年下半年出口急转直下,到了2008年更是处于冰河期,到了2009年普洱茶的出口出现了恢复性的增长,增加了三成,到了2010年,普洱茶出口4578吨,金额2622万美元,同比分别上升31.3%和34%。普洱茶崩盘后的数据显示,普洱茶的海外市场从09年起处在快速的恢复与增长中,令人关注的是,一向冷淡的欧美市场近年来对普洱茶表现出愈来愈浓厚的兴趣,俄罗斯、德国、波兰、美国等国家对普洱茶的需求量不断增长。云南的普洱茶企也在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一向的“外战”英雄——海湾茶业,其一年出口茶叶400吨。同时,在龙润与同庆号的努力下,主打海外高端市场的“国礼茶”市场也被开拓出来,08年同庆号的茶作为温家宝总理赠送来访的英国首相戈登·布朗的“国礼茶”,2009年4月2日“G20”峰会期间,我国送给英国王储查尔斯王子的是产自云南的“龙润普洱•国礼茶”。此外,2010年以来,天士力也积极向日韩两国推介帝泊洱即溶普洱茶珍,使得普洱深加工产品继传统产品之后走向了世界。当然,普洱茶的海外复兴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其中主要的挑战有:一是如何克服文化背景的差异来推广普洱茶;二是越来越高企的海外市场进入门槛,最主要的是海外国家的进口检验标准越来越严;三是人民币持续升值对出口的影响。这是当前普洱茶出口需要亟待解决的课题。

与此同时,普洱茶越来越受到诸如美国《时代周刊》、英国《金融时报》之类的世界级媒体的关注。2009年时代周刊发表了一篇题为“普洱茶——中国下一个抢手货?”的文章,开篇就充满诱惑和想象力地说:法国盛产香槟,墨西哥以龙舌兰酒闻名,意大利则有帕尔马火腿和奶酪,这些地方都因其独特优质的食品享誉世界。现在,假如中国也想这样出名,那会是另一个名字——普洱。

二、普洱茶的四大海外高地

日本:战后日本经济在六七十年代迅速发展起来,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现了“三高”之类的富贵病,这样一来以减肥、降血脂效果著称的普洱茶就找到了市场,许多日本人称云南普洱茶为“快瘦茶”“减肥茶”,形成了七八十年代的日本普洱茶热。从1978年开始,日本茶商纷纷到广交会上疯狂抢购普洱茶,或者通过香港进口普洱茶,到了1980年普洱茶出口日本达到了千吨以上。在疯狂的市场需求下,广东、贵州、四川、湖南等省纷纷用中小叶种生产所谓的炒青、烘青“普洱茶”,大肆出口日本。在假冒普洱茶的冲击下,许多日本人喝了“普洱茶”后并没有起到减肥、降血脂的效果,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身体健康,于是纷纷对普洱茶提出质疑,加上媒体的推波助澜,形成了对普洱茶极为不利的舆论环境,导致普洱茶于80年代后期在日本的衰落。

进入21世纪以后,大陆的普洱茶热潮也波及到了周边的日本,中日茶文化交流变得频繁起来,以海湾为代表的云南普洱茶企也在积极开拓日本市场,日本喝普洱茶的人口又逐渐多起来了,虽然还远不能跟鼎盛时期相比,但也呈现一定的复兴之象。目前,云南普洱茶每年在日本的销售量为三四百吨,其中海湾的出口占据半壁江山。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普洱茶在日本的第一次兴起靠的是健康理念,那么当前第二次在日本的兴起,除了打健康牌外还可以加大普洱茶文化的推广力度,从而更好地让普洱茶融入日本这个茶文化的大国。2006年5月发生了一件大益商标在香港被福建商人抢注的恶性事件,虽然大益经过多方努力成功维权,但此事给云南茶界敲响了警钟:在普洱茶的国际化进程中,长期以来云南的普洱茶企只知道埋头生产,在市场与文化话语权方面,乃至涉及自身的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几乎毫无作为,从而给投机取巧的商人以可乘之机。鉴于此,在2006年底,云南省茶业协会宣布启动普洱茶商标的国际保卫行动,首选目标市场是日本,省茶业协会与日本商标专业机构——日本东株式会社合作,共同促进普洱茶商标在日本的保护工作。这是云南茶叶争取国际话语权的觉醒与开端,2008年底普洱茶国家标准的通过,让普洱茶彻底地打上了“云南制造”的烙印,这是云南在普洱茶话语权之争的一次重大胜利。国标制定以前,广东是云南之外的又一个生产基地,湖南、四川、广西、重庆等地也生产过普洱茶,在泰国、越南、老挝与缅甸一带,则盛行“边境普洱”,大量东盟国家的原料被制成普洱茶销往世界各地。就连后起的日本也趁着本国的普洱茶热,在生产“日式普洱茶”。国标的通过,国内其他地方生产普洱茶就成为了非法,这将极大地促进云南普洱茶产业的发展。当然国外的普洱茶生产还需要通过云南茶界积极启动国际维权行动来制止。

法国:法国是欧洲普洱茶热的始作俑者,也是欧洲普洱茶销售最稳定的国家,历经三十年而不衰,光下关沱茶每年就能在法国销售百吨以上。现在不少西欧国家把沱茶放在药店和百货商店的美容化妆品中出售,还成为家庭摆设中的工艺品,在法国甚至有这样的说法,“你要外形美吗?那就得喝沱茶”。跟日本一样,法国兴起普洱茶热也是70年代的事,一个叫甘浦尔的法国老人于70年代末期将云南沱茶引进法国。作为云南沱茶在欧洲的总代理商,甘浦尔先生对普洱茶最大的贡献为,一是将下关茶厂的“销法沱”引进欧洲,1976年他与香港天生行茶叶公司签订协议,在法国销售下关沱茶。二是其提出了在云南和法国两地同时做普洱茶药理试验的建议。昆明医学院附一院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饮用云南普洱沱茶医治高血脂症55例,与疗效好的降脂药安妥明治疗的31例对比,云南普洱沱茶的疗效高于安妥明,而且缓治不伤身,长期饮用无毒副作用。1986年在巴黎举行的云南沱茶研究会上,贾可托教授宣布,在克雷泰伊的莫道雨医院临床试验表明,一天喝三碗沱茶,使20名血脂含量很高的病人,在一个月后血脂下降22%,而饮同样数量的其他茶的病人,其血脂则无变化,为此,甘浦尔先生于1987年7月在巴黎王子酒家举行一次有关云南沱茶研究的报告会,邀请医学界、营养学界的权威和法国各主要报刊杂志及华侨报刊的记者参加,会上宣传了云南沱茶对人体健康的奇效。通过这些实验和报刊的宣传,过去在国际市场上名不见经传的沱茶已小有名气,很多人将沱茶作为降脂减肥的药物来饮用,或作为馈赠亲友的礼品,或放在美容化妆品柜和保健食品店出售。

到了21世纪,法国的葡萄酒文化传播到大陆,于是云南普洱茶界开始了探索普洱茶庄园模式,以期能打造像法国酒庄那样的普洱茶高端品牌,乃至奢侈品品牌,在这方面柏联集团无疑是先驱者与最坚定的践行者,2007年其高调向外界宣布柏联将依托景迈山的优质资源打造全球第一家普洱茶庄园。在借鉴外来事物方面,云南普洱茶界有两个学习的标杆,一个是以英国的立顿红茶为代表的大众快消之路,另外一个就是法国葡萄酒庄园的高端之路。由此,可见法国文化在普洱茶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德国:德国是继日本、法国之后的第三个兴起喝普洱茶的海外地区。在1999年,一位德国科学家发布了云南普洱茶的特殊保健功效后,引起了轰动,以致在欧洲掀起云南普洱茶热。据茶人李德应撰文回忆:“1998-2001年,我从深圳回昆明,担任茶叶公司茶苑出口部经理,经历了普洱茶出口欧洲市场最辉煌的历史。普洱茶在德国销量超过千吨,一时间喝普洱茶不但成了时尚,而且成了必需品,大腹便便的欧洲人热衷上了普洱茶,他们不但喝、品,还宣传普洱茶。当时公司存有不少优质的普洱茶原料,如特级散普、84001、421、Y561、Y562、78071等茶,每天接到的传真有五六份,都是订购普洱茶的。红茶部的和煦先生每天接到的电话订单更多。最少的时候一天组织普洱散茶2-3吨,多的时候10-20吨,全部都是空运德国(汉堡、不莱梅州)、奥地利(维也纳)总共出口了450余吨(含供给其他部门的),公司总共出口1000多吨,这些普洱茶几乎是T/T预付款。茶在生产线上,茶款就已到了公司账上,这在国际茶叶史上也是罕见的。”可惜的是,德国普洱茶其兴也勃也,其亡也忽也。按照茶人邹家驹的说法是,普洱茶刚进入就进行造神式宣传,虽然最初销路很好,但在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神话破灭,普洱茶在德国现在连1公斤都没有。

韩国:韩国跟马来西亚一样,都是大陆普洱茶热了以后才带动起来的新兴市场,其市场特征也体现了普洱茶最近的发展趋势,与以往的日本、法国、德国等传统市场注重即时品饮与保健作用不同的是,韩国与马来西亚在强调保健作用外还非常重视普洱茶的保值、增值作用,以至于在韩国出现了“投资普洱茶收益远超股票”的论调,在马来西亚出现了热炒的“大马仓”。据韩国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在韩国有饮茶习惯的人群大概有400万,约占总人口的8%,但这个数量在不断增加,近年来韩国的茶产品消费市场以每年15%的增长率逐年攀升。其中,普洱茶的消费量仅次于绿茶,广受韩国民众青睐。此外,普洱茶在降血糖、降血脂以及改善代谢综合症等方面的功效已为广大韩国消费者所接受。普洱茶在韩国的流行程度,可以用韩国烤肉在中国的流行程度来类比。据说,韩国人之所以接受普洱茶,乃是因为普洱茶跟泡菜一样都是发酵食品,发酵食品的功效在韩国早已深入人心,这样一来韩国人在接受普洱茶方面就具有了天然的优势,再加上普洱茶的增值作用,使得众多韩国人对普洱茶趋之若鹜,普洱茶也成为了高端商品,价格被不断炒高,投资普洱茶成为韩国人的一种新型理财手段。价格为数百万、数千万韩元的上世纪80年代之前生产的普洱茶,乃至近些年生产的普洱茶都受到市场的追捧。近年来,韩国人不满足于仅仅在国内代销普洱茶,纷纷来到普洱茶的源头——云南的茶山上亲自收茶。这样一来,每年的春茶上市季节,以韩国人为代表的外国人纷纷涌上名山收茶,成为了茶山一景。

韩国与中国山水相连,同属于儒教文明圈,在文化上有很多共通之处。东北亚三国——中日韩,可以说是世界茶文化的主要创建者,日本贡献了茶道,中国贡献了茶艺,韩国就贡献了茶礼。因此,在普洱茶文化交流方面,中国与韩国就走得相当亲热,韩国人不仅仅满足于销售普洱茶,还举办各种普洱茶的研讨会、交流会,还积极引进各类中国普洱茶刊物的韩国版。韩国茶人姜育发,是韩国韩瑞大学茶学系主任教授,早在80年代末就开始给学生们讲授关于普洱茶的知识,近年来进行《清代北京上流社会普洱茶海外文史稿》的课题研究。2005年,姜育发在他潜心研究的学术成果中指出,朝鲜18世纪就有人接触普洱茶,至19世纪朝鲜还出现朝鲜人自己制作了大如巴掌,类似于普洱茶青饼的茶饼。在姜育发多年查阅考证的诸多史籍中,还记载了18世纪的中国就有普洱茶造假的情况,“当时界定普洱茶造假的标准就是云南以外的地方制作的就是假普洱茶。

马来西亚:早在1990年代末,一些台湾茶人就把普洱茶带到了马来西亚,经过数年培育,到了2005年在大马华人社区吹起了一股普洱茶旋风,直至2006—2007年达到顶峰。以此观之,大陆与马来西亚的普洱茶热,其实都是一根藤蔓上结的两个瓜,都是台湾普洱茶市场于2000年崩盘后,台湾茶商被迫突围转战造成的。2000年前后,一些台商借道香港、广东,深入云南产区,通过数年潜伏最终点燃了2003年以来的普洱茶狂潮。与此同时,台商还南下南洋,进入了中国茶叶的传统侨销市场——马来西亚。解放后,中国特种茶港销的主要是普洱茶,侨销大马的主要是广西产的六堡茶。普洱熟茶与六堡茶是近亲,工艺与口感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可以说两者在某种程度上是替代品的关系,这为港台商人南下推广普洱茶无疑奠定了优良的先天基础。加上,马来西亚的茶文化正处于蓬勃的发展期,各种茶艺馆遍地开花,成为了传播茶文化的主要阵地,拥有丰厚茶文化传承的台商的到来无疑极受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的欢迎,台湾茶人一时领大马茶文化的风骚,也带动了品饮收藏普洱茶的热潮。

马来西亚真正为大陆所熟知,还是2006年以后的事,其标志性的事件无疑就是2007年“大马仓”的横空出世。普洱茶热起来后,引起了以海鸥集团为代表的财团的关注,在资本的介入下,继香港仓、广东仓之后的收藏普洱茶的第三极——“大马仓”高调诞生了。海鸥集团执行董事陈景岗称:“马来西亚得天独厚的气候特性已得到证实为最适合于收藏普洱茶,为普洱茶发酵之最佳条件,这里常年气候处于恒温恒湿,受热带雨林环绕的空气中所含的负离子系数极高,有助于加速普洱茶的发酵。把普洱茶存放于‘大马仓’中,茶叶陈化快、品质优秀,茶味自然真醇,韵足气厚。等到时机成熟、价值提升,再出口。”当地茶人普遍认为,大马可以吸收更多的茶叶来存放,届时再以优异的转化质量回销至原产地中国大陆,甚至成为香港、台湾、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地的普洱茶集散中心。2007年10月9日,由马来西亚基金管理公司和马来西亚海鸥集团合作设立的全球第一支普洱茶基金在吉隆坡上市,这只规模为5000万马币,即一亿元人民币的基金,上市后即告售罄,并且有望在3年后取得50%的回报。2007年下半年大陆普洱茶已经崩盘了,马来西亚的普洱茶市场依然坚挺,在此背景下诞生的“大马仓”与普洱茶投资基金,无疑成为了很多人眼中的救世主——大马是普洱茶的福地,虽然大陆市场崩盘了,但普洱茶可以在马来西亚花开第二春。但后来的事实显示,马来西亚虽然是一个很不错的普洱茶市场,但毕竟普洱茶只在华人社区流行,而华人只有600万人,市场盘子太小,普洱茶的复兴寄托在一个狭窄的区域市场上未免有些理想化了,因此,大陆普洱茶的复兴还得主要靠大陆人,这是08年以来的普洱茶复苏之路所证明了的。

普洱茶毛料价格上涨30% 收藏普洱茶仍要理性


普洱茶毛料价格上涨30%收藏普洱茶仍要理性

普洱茶市场经过了2007年的价格暴跌之后,近年已经逐渐回归理性。虽然泡沫已破灭,但专家提醒藏家,收藏普洱茶,仍然要理性,认准好品牌,有质量保证的普洱茶才会越放越好。

清明节一过,东莞的老茶客已经开始陆续到云南自驾进西南部的大山里,还能找到不少几百年、上千年的茶树,比如云南易武的麻黑村、刮风寨,勐海的班章村,澜沧的景迈山、邦崴山等。开始找毛料做2012年的新茶。

据市场反馈,今年,普洱茶的毛料价格上涨30%,在新茶暂未大批量上市之前,暂时无法统计成品的价格上涨情况。为了解决原材料价格年年上涨的问题,有一些普洱茶品牌已经自建万亩茶园,缓解原料价格上涨又短缺的困境。

普洱茶市场经过了2007年的价格暴跌之后,近年已经逐渐回归理性。虽然泡沫已破灭,但专家提醒藏家,收藏普洱茶,仍然要理性,认准好品牌,有质量保证的普洱茶才会越放越好。

茶行自建茶园确保供给

4月7日,?字号女儿茶的创办人陈正伟和东莞三合一堂负责人卢叙安以及一批东莞老茶客到云南采茶制茶。据了解,即使不受天气干旱的影响,普洱茶毛料每年的价格均有上调,这个上调的幅度在10%-15%之间,但今年的普洱茶毛料价格却上涨了30%。

金丰行茶叶的老板何浩辉表示,其实,普洱茶涨价受干旱影响不大,因为茶区多在高山地区,并不是旱灾发生地。

进山制茶的东莞老茶客反馈也是如此,虽然不受干旱影响,但茶叶的产量也有所下降。

为了解决毛料的逐年上涨,确保茶叶原料的优质、纯正、保证茶原料的充足供应、避免中间环节与茶价的过于波动等问题,普洱茶知名品牌七彩云南除了与在云南思茅、西双版纳、临沧三大茶区布朗山、南糯山、攸乐山、景迈山、易武山、勐库东半山、勐库西半山等著名古茶山的70余家茶叶初制所和原料采购点建立长期合作之外,还在海拔1700米-1900米高的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布朗山建立了1万亩云上茶园,依托“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的科技种植优势,通过茶园人工生态系统的构建和有机农业生产模式的应用,将茶园建设成为园林式有机生态茶园,确保原料“正本正源”。

顶级普洱12年升值85倍

2007年4月20日,对普洱茶收藏者来说多少都有点印象。这一天,普洱茶价格被炒到历史最高点,市场重要的价格指标品种——大益7542生饼从每件(30公斤)2.3万元狂跌至1.7万元。这是普洱茶泡沫破灭的开始,此后市场持续低迷,一直到2010年起,普洱新茶价格才开始回升,每年涨幅约在10%-30%。七彩云南广州经销商邓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普洱茶疯狂时,很多茶企跟着疯狂,现在都没了音讯。目前大家最注重的是加强技术、回归茶叶本质。

虽然这两年普洱茶价格有所上涨,但比起西湖龙井、大红袍等动辄每公斤数万元的价格,去年顶级的普洱新茶也才1800元/公斤,且它与其他茶最大的不同是越陈越香,只要选好了品种,保存得当,往往会越放越值钱,因此,从收藏角度来看,现在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时机。

东莞大多数普洱茶经销商并不愁卖茶,正如一位经销商所言:“今年的普洱茶没卖完,明天价格重新标,存放了一年,价格自然也要上调了。”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普洱茶都可以这样做,这位经销商指的是品质好的普洱茶。好的普洱茶的价格一直坚挺上涨,如热门的“88青饼”,目前它的价格为30000元/饼,而在2000年,88青饼350元/饼。可谓12年间升值85倍!

4月12日,记者采访了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秘书长方可,他建议藏家在收藏普洱茶时,要选择品牌。“老品牌在市场上有价值传承,因此规范经营、讲诚信的品牌企业,还有名山名寨的产品,如班章、冰岛、易武等著名山寨的产品,是收藏投资的保障。质量有保证,质量好的普洱才会越陈越香。此外,在收藏过程中,茶要避光,远离异味,不受潮,避免串味。”

福鼎白茶茶青价格上涨60%以上


上周三,福鼎市举办了茶叶开采节,参与活动的人数有超乎历史的趋势。目前,用来制作白茶的茶青价格比去年上涨60%以上,成品白茶的价格上涨幅度更是超过其他省内茶类的价格上涨幅度。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今年白茶要火。

A茶青价格上涨接近一倍

“今年白茶茶青价格上涨幅度很大,基本都超过60%。”福州市茶业从业人员方腾近日正在福鼎市工作,他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福鼎白茶就一直呈现价格上扬的态势。“去年茶青上涨40%-50%,今年多数茶青的价格上涨幅度在70%-90%之间。”

福鼎市当地茶商全小清介绍,今年白毫银针品种的茶青每斤上涨70-80元,白牡丹茶青每斤上涨60-70元。

据了解,一般4-4.5斤茶青可以做一斤成品白茶。如果仅从原料上涨的幅度推算,今年成品白茶的上涨幅度将上涨一倍左右。

“感觉今年到福鼎采购白茶的客商更多了。”方腾介绍,来自省内外的客商比往年多了不少,在福鼎当地随处可见各企业的白茶广告。

热闹的不仅是福鼎,福鼎白茶价格上涨也带动了周边产茶区茶青的价格上涨。福州市闽蜜香茶业负责人高愈正3月底在福安市了解到,“不少茶商到福安采购大毫、大白茶等可以制作成白茶的茶青原料,因为白茶热福安的相关茶青价格也跟着走俏,价格上涨幅度在50%左右。”

B政府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在茶业市场总体较为冷淡的大背景下,福鼎白茶的价格上涨引起了不少茶商的关注。业内人士分析,除了前三四年就开始有茶商陆续进入白茶市场进行推广外,福鼎市政府近年来的大力推广也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以前我在一家以网络销售为主的福鼎茶企工作,前两年做网络推广时,很多人都不知道福鼎白茶是什么,一说到白茶他们就想到是安吉白茶。从去年开始,在推广的时候,他们一听福鼎白茶就基本都知道是什么了。”福鼎市当地茶商全小清介绍,随着福鼎白茶知名度的不断提高,不少茶商、茶馆、茶客就开始主动联系他们并表示愿意批发一些白茶销售。

据了解,福鼎市相关政府部门近年在白茶推广方面做了不少工作。2013年6月,一则长达10秒的福鼎白茶广告在中央电视台第一套播出,对于茶业而言,这是迄今为止少数登陆央视的茶业品牌之一。对于“福鼎白茶”而言,这是一次更大范围的“毛遂自荐”,也是“福鼎白茶”品牌之旅的新起点。

C一年陈三年宝助力销售

当前茶叶市场总体并不火热,福鼎白茶逆势上扬的原因除了与茶企、相关政府部门的推广宣传密不可分外,还与白茶“一年陈,三年宝,七年可为药”的特性不无关系。

在福鼎当地,陈年白茶就有被拿来当药用的历史记载和传统。福州市鼎来贵茶业负责人林峰介绍,根据民间长期饮用习惯及现代科学研究证实,白茶具有解酒醒酒、消炎解毒、降压减脂等功效,因其独特风味和保健作用流传到南洋一带,至今在东南亚各国享有盛誉。

“和其他茶类相比,白茶属于那种存放时间越长口感越好的茶叶”,茶商方腾介绍,这个特性可以降低茶商的销售风险。因为,近两年茶叶市场总体比较疲软,而多数茶叶有品饮最佳期限,一旦时间太久了就容易出现走味、变质的问题而不适宜销售。但是白茶则不一样,它可以长期保存并且对保存的环境要求不高,这就形成了一种优势—即使今年的茶叶没卖完,也不会有库存压力,相反,存储时间越长越值钱。

D白茶销售省外更加火热

白茶茶青、成品价格连续两三年不断上涨已是事实,然而不少福建当地的茶客却有疑问,白茶真的很热吗?为什么身边喝白茶的人好像也没有很多?“在福建确实没有感受到太多的白茶热,”福州五里亭茶叶批发市场上一家主营白茶的茶店负责人告诉记者,省内消费者不多,更多的订单是来自省外的。白茶这几年的价格是一涨再涨,销售量也翻了好几番。包括鼎白茶业等多家福鼎当地茶企负责人介绍,订单主要来自中国北方市场,特别是东北市场。记者也联系了一位福鼎籍东北茶商,他介绍,在东北白茶确实很流行。福鼎白茶在推广的时候就有意识地避开了茶叶竞争激烈的省内市场,从省外市场入手。经过较长时间的宣传推广,现在东北地区对白茶的了解程度可能高于省内。现在东北“老白茶更好卖,一斤三五千块钱很正常。”

除此外,业内人士介绍,某大型茶企近两年在广东举办推介会时,“2000多箱的白茶产品一下子就被定光了”。

长春高端普洱价格翻番 因收购价格上涨所致


长春高端普洱价格翻番因收购价格上涨所致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沉寂6年,普洱再次因价格惊艳了世人的眼球。有销售商透露,今年高端普洱收购价格出现了接近两倍的上涨。受此影响,长春高端普洱价格也出现激涨。相比前几年普洱价格的稳定,今年普洱茶收购价格出现了30%到80%的上涨。拿著名老班章来说,去年采购价格一公斤是3000元,今年最少达到了8000元。而且有钱还未必能收的到,因为量太少了。受到收购价格的影响,长春本地老班章售价也出现了翻番增长,市场成品价格达到了每公斤一万元以上,不过这种价格变化并没有影响整个茶叶市场,今年只有精品普洱茶才能卖出高价,而作为普通茶叶的台地茶在这次价格上涨的过程当中则没有任何变化,零售价格基本稳定在1000元一公斤。这一次涨价除了市场因素之外,更多的是价值的回归。2007年的普洱价格上涨了基于市场炒作,当时的普洱茶价格比现在还要疯狂,因为当时人们面对普洱茶无论是果树茶还是台地茶,大家既没有概念也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完全是一种击鼓传花般的疯炒,而这一次则是因为资源的稀缺,作为普洱茶的精品果树茶本身就是具有稀缺性,从而形成了好茶卖好价的基本理念,因此这一轮涨价虽然不会像六年前那样激烈,但是也不会像六年前那样涨价之后很快又出钱暴跌的情况。

普洱茶生态十年:产业生态之路


普洱茶生态十年:产业生态之路

茶叶跟云南上千万的人口息息相关,他们都在靠茶叶为生。但令人遗憾的是,云南茶叶长期养农,但不富农。目前这种局面正在迅速改观,以班章、景迈、易武、勐库等地为代表的茶农靠茶叶盖起了新房子、开上了小汽车,过上了令人艳羡的富裕生活。他们靠的是稀缺的原生态产品,通过奇货可居而脱贫致富。当然,云南大部分的茶农没有交上他们那样的好运,没有那么优异的先天资源可以凭籍,但其可以通过后天努力,对新式的台地茶园进行生态化改造,从而收获以前不敢想象的收益。云南由于开发得比较晚,相较国内其他茶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古茶园以及野生茶树群落。这是云南茶产业的最大一笔宝贵财富,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态、健康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这笔财富会越来越珍贵。但建国以来,由于认识上的误区,云南茶产业的发展也走过一段弯路,在片面追求产量的特定历史时期,对过去遗留下来的老茶园实行了大规模的台刈更新,将其改造成矮化茶园。在现在看来,这无疑是对古茶树资源的大规模破坏。与此同时,高产的新式台地茶园得到大面积推广,成为云南茶园的主流。虽然,在产量思想的挂帅下,截至去年云南已经开发了500多万亩茶园,茶园面积全国第一,但摆脱不了产量第二,产值第N的尴尬局面。普洱茶在2003年以来的强劲崛起,无异于是中国茶叶的一场革命,越陈越香的概念颠覆了茶叶贵新的传统,而市场对古树茶的追捧,无疑宣告了中国茶叶生态时代的到来。普洱茶开启了云南茶产业的另一条路径,如果说,在绿茶占统治地位的年代,云南滇绿追求的是产量与卖相,而到了普洱茶风行的年代,生态与健康成为了茶客们的共识。2008年以后,鱼龙混杂的普洱茶市场终于尘埃落定,不是所有打着普洱茶旗号的茶叶都能受到市场青睐,好普洱茶必须满足四个条件:一是以产自云南的大叶种晒青为原料;二是生长环境要优异;三是制造与储藏要得法;四是要能越陈越香。云南古代本不产绿茶(特指烘青、炒青、蒸青),烘青工艺真正传入云南是民国年间的事。作为后来者,云南在发展绿茶方面并不具备优势。这是因为,一方面大叶种不太适合制作名优绿茶,其制成的绿茶滋味醇厚但鲜爽度不够,而鲜爽与否是评价绿茶优劣的关键性指标,这样一来云南绿茶很难打通以华东为代表的主流绿茶市场,只能边销到西部各省;另一方面,云南在种植与加工技术方面与绿茶发达的省份尚有不小差距,长期以来云南就像一个勤勉的小学生不断向外省的老师们学习绿茶技艺,跟在绿茶大省后面亦步亦趋。普洱茶的崛起,是云南特有的本土茶类的崛起,宣告了云南人第一次能在一种热销的茶叶上拥有主导权与话语权。高举生态与健康大旗的普洱茶,代表了世界未来消费的主流,将改变长期以来云南茶叶价廉物美的尴尬地位,从而进入高品质高卖价的时代。云南省各级政府部门也意识到了这股汹涌澎湃的生态大潮,主动出击,积极引导,不再片面追求茶叶的单产以及规划连片的仅有茶树的万亩茶园,转而强调茶园的生态环境,把无公害茶园、有机茶园、生态茶园作为未来的主体来抓。在这方面,普洱市可谓最佳的践行者。普洱这座被媒体誉为“生长在茶林中的城市”,于去年提出了宏伟的生态战略构想:预计用3年的时间,将全市136万亩茶园纳入生态、绿色、有机的系统工程进行改造,使普洱茶成为100%的绿色食品。普洱市委书记沈培平在一次研讨会上称:“目前茶园生态系统的恢复和有机茶园的建设应该是我们茶产业发展的一个重心,就是茶园的亩产减少20%也没有关系,关键是品质的提高,高品质才会有高收益,所以我们要研究出一套办法来。两年内我们要组织800—1000个茶叶专业合作社来落实这件事。我赞同马悠先生(生态学家)的观点,我认为,生态退回(到上世纪)50年,产业反而会前进100年!很久以来,我有一个梦,就是把我们普洱茶产区,建设成法国波尔多那样的地方,让普洱茶和葡萄酒这两个造福于人类健康的产品在世界上比肩而立!”这显示了普洱市政府在生态兴茶方面的高瞻远瞩和决心。

普洱茶的科学十年:回顾与展望


普洱茶的科学十年:回顾与展望

陈杰

从事近三十年微生物研究工作,曾任美国凯耐特生物制药研究员。2002年开始转向普洱茶深加工的研发,任蒙顿茶制品(昆明)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参与中国大陆第一个专业生产普洱茶膏的企业。完成了中国古代普洱茶膏的破译工作,制定了第一个现代普洱茶膏企业标准和检测标准,主导研发了系列普洱茶膏精品,成为现代普洱茶膏的拓荒者。2006年1月6日,其研发的代表普洱茶膏最高境界的“普洱茶母”(非卖品)被云南省博物馆收藏。

近几年来,其又从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等角度尝试搭建普洱茶的价值链,并先后发表了《普洱茶的四大价值》、《普洱茶未来五十年》等系列专业文章。

在中国众多的茶叶品种中,普洱茶是一个另类。虽然它的生产与品饮有近千年的历史,但它的传播却一直受到局限,在二000年之前,除了西藏、广东、香港及台湾地区之外,极少有人知道普洱茶,品饮过普洱茶的人则更少。甚至就连普洱茶的产地云南,很多人也不知道普洱茶为“何物”。云南生产的普洱茶基本上是外销品,在本地消费的极少,因为在当时,云南本地人钟情的茶仍是“滇绿”,是绿茶与红茶的天下。

这种现象的出现并不难理解,因为普洱茶第一功能就是“解油腻”与“刮肠通泄”,相对以前中国人面临的?饱困境及营养不良,普洱茶显然不适合他们品饮需求。因此,我们说普洱茶的兴起必须有一个社会与经济的前提:即社会走向富裕,人们开始寻求更高一级的保健与养生方式,并通过这种方式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物质与精神需求。普洱茶正是具备了与现代社会相匹配的诸多要素,才有可能成为人们(准确地讲是一部分人群)品饮茶叶的首选。

或许,正是这个原因,以前对普洱茶的科学研究就显得很少。以上世纪八十年代为例,在国家级权威杂志上发表的茶叶论文及科研成果,普洱茶所占的比重不及绿茶的十分之一。以至到了本世纪初(准确地讲在二00五年以前),在中国最权威的茶叶研究机构中国茶叶研究所,你找不到一个普洱茶专家,但却能找到一批(不是一个或几个)绿茶专家、乌龙茶专家,甚至红茶专家。

当然,我们这样评述并非说以前普洱茶的科学研究是一片空白。应当说,自上世纪五十年开始至上世纪末,普洱茶的科学研究有两方面骄人的成绩:一是茶树品种的培育,如云抗10号、云抗14号及紫娟茶等,都先后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二是由勐海茶厂开创的“渥堆发酵法”,不仅获得了普洱茶生产技术领域的省级科技成果奖,同时也为普洱茶后来的兴起与迅速传播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虽然如此,我们仍坚持一个评价,普洱茶的科学研究不仅落后于其它茶类(主要指绿茶与乌龙茶),同时也与普洱茶日益增长的需求不相匹配。更准确地说,普洱茶在基础研究、功能分析研究、生产与制作工艺研究及深加工研究方面都逊色不少,某些环节则差距很大。

在中国大陆,对普洱茶真正进行科学研究是在本世纪初。但这个时期的科学研究基本上是零散的,很多的实验方法与实验手段相对也是落后的。倒是这个时期普洱茶的文化研究却是突飞猛进,从茶马古道到普洱茶的历史演变,都在云南文化专家与学者的研究报告和专著中清晰的显现,对普洱茶的传播与推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说,虽然这个时期有一些科研论文及研究报告的发表,但与普洱茶的文化研究相比,其技术层面的科学研究仍是落后的。

真正对普洱茶较系统的科学研究应是在二00八年之始。因为从这一年开始,普洱茶的科学研究开始呈系统化、规模化趋势。大量的实验报告、研究论文、科技成果,形成普洱茶研究的主流,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报告层出不穷,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由此,我们也习惯将2008年称其谓“科学普洱元年”。

实际上从这一年开始,有几个标志性的事件拉开了科学普洱的序幕。

一、《地理标志产品 普洱茶》正式颁布2008年10月17日,云南省政府、云南省农业厅、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北京召开云南普洱茶标准介绍暨产销座谈会。并正式发布《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国家标准,该标准已于2008年12月1日正式实施。

《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GB/T22111-2008)的颁布不是一个简单的政府行为。它解决了过去普洱茶生产与质量监督无法可依的难题,是普洱茶生产与质量监控的根本大法。

云南省政府自上世纪八十年代逐步形成的三级科研网络:即省、地(市)、县的茶叶专门研究所或机构,依据这个标准为核心,开展更为“贴切”的科学研究,包括指导辖区企业技术进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运转。

“保护环境、建设有机茶园、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提升装备水平”成为基层茶农与生产企业的共识。换句话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普洱茶界真正落地生根。

正是这种热情,云南普洱茶出现了三种令人心慰的现象。

1、对古茶树与古茶园的保护已由过去单纯的保护向科学养护转变。云南近几年凡是有古茶园的区域几乎都出台了保护当地古茶园的条例与细则,并对凡是有古茶园的区域重新进行规划,尤其注重自然生态环境的维护与培育。这项工作前所未有,从政府到企业到茶农,对古茶树与古茶园的科学养护已经形成“全民共识”;

2、自觉将茶园的管理向有机茶园标准靠拢。自2007年下半年开始的普洱茶价格的暴跌而带来的普洱茶产销的“趋冷”,并没有挫伤茶农与企业的信心。相反,在云南省各级政府的号召与指导下,人们痛定思痛,快速总结了以前的不足,下决心从普洱茶生产的源头抓起。于是,向有机生态茶园的管理靠拢,在云南茶业主产区强力推进。由此,近几年云南各地申报有机茶园认证的企业逐年增多;

3、生产企业的厂房与设备更新速度在加快。过去普洱茶生产企业的加工条件几乎可以用“脏、乱、差”形容。近几年,绝大部分企业,都在探讨科学的工艺流程及科学的质量管理程序。其生产环境与设备水平的改进与更新速度可谓突飞猛进。在2005年以前,云南的普洱茶生产企业,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就其总的装备水平均落后于浙江、福建、江苏等产茶大省的平均水平。但到了2011年初,这种局面得到彻底改变。现在的情况是,云南普洱茶企业总体的装备水平远超于其它产茶大省的水平。其专业化、标准化、数字化的水平也处在全国前例。更加可喜的是,云南的普洱茶企业已不满足只停留在通过QS的水平,即所谓的“达标”,而是向更高标准ISO22000/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迈进。应当看到,近几年申请这方面认证的企业也呈现逐年增多的态势。

二、设立没有围墙的研究院,让科研渗透到每一个角落

就在《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GB/T22111-2008)颁布四个月后,另一场科研大戏在云南鸣锣上演。2009年4月,由云南省委组织部、农业厅、科技厅牵头、普洱市政府主办的“百名海外归国博士科学普洱在行动”的活动,拉开了多层次科学研究普洱茶的序幕。

虽然这次活动见诸报端的信息很少,大量的科研课题尚在研究中,其科研成果的发布还需要一段时间。但它真正的意义是在云南、乃至全国树立了一个好的科研机制:即大科研、跨学科、多层次、重参与的体系的构建。“没有围墙的研究院”这一架构的设置不仅满足了科学研究普洱茶的要求,也附合当前国际最前沿的科学研究主流思维。

为什么要进行这样一次活动?解释或许很多。但有一个解释却是必然:就是普洱茶的科学研究必须与时代同步。

过去,当我们面对普洱茶无论是研究者、茶农、生产企业、经销商甚至消费者,都有过种种疑问:

普洱茶为什么“解油腻”?

普洱茶为什么能够“降血脂”?

普洱茶为什么越陈越香?

普洱茶为什么可以降血糖?

普洱茶到底是“药”?还是食品?

诸如此类,或许还有一大堆的“为什么”再等待我们的回答。这些疑问伴随2007年普洱茶“暴跌”达到顶峰。面对种种的质疑,无论是我们,还是消费者都不能满足于原有的“经验之说”,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不再满足于“我认为”或“古人云…”等等的简单说辞。人们需要用更科学的实证方法(也是实验方法获得的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来诠释普洱茶。这恰恰是社会进步与文明的表现,也是普洱茶发展到今天无法规避的必然。实际上,即使没有这些疑问,我们也有责任将这些问题搞清楚。我们经常说普洱茶是我们人类“陌生的朋友”,是因为我们至今不知道它内含物质到底有多少,绝大部分的物质还没有被我们发现。我们沿用常规的检验方法发现了一些物质,也清楚知道它的功能。但是,我们仍存在很多的疑惑:我们可能知道它“是什么”,却不知道“为什么”。其中,它最核心的生命基石染色体、基因、脱氧核糖核酸(DNA)等等,都存在很多未解之迷。

面对这样一些难题,我们首先应当清楚的是,解决这些科学难题不是一个科研单位或几个专家学者所能做到的。它需要多个科研单位,甚至是跨省、跨国界的科研机构协同与合作,形成大科研、跨学科、多层次的研究氛围。以普洱茶生物发酵领域为例,它就涉及多个生物学门类,有生物科学(偏重于动物学、植物学、环境生物学等);生物技术(偏重于实验技术,如细胞、微生物、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等);生物工程(偏重于工业生产,如发酵工程等);生物医药(偏重于药品研发等);生物信息学(偏重于利用计算机解决生物学问题,多做于蛋白质结构分析等);还有动植物检疫、生物安全等几十个专业。

因此,“没有围墙的研究院”恰恰是基于这些因素做为出发点的。它不仅在中国茶业界树立一个好的科研思路,也必会为普洱茶蠃得美好的明天打下坚实的基础。

“?有围墙的研究院”主要的科研任务分为六个方面:

1、基础研究。包括普洱茶内含的化学成分,大叶种茶叶的基因图谱、普洱茶活性成分的生物转化机理,普洱茶发酵过程中色、香、味的演化过程与机理,年份茶理化指标的鉴别方法与标准等等;

2、功能性研究。包括普洱茶解酒与护肝的功能与机理,普洱茶解油腻、刮肠通泄的原理,普洱茶抗辐射的机理,普洱茶提升人体免疫功能的机理等等;

3、药用成分及药用机理的研究。包括普洱茶降血糖的研究,普洱茶降血脂的研究,普洱茶降胆固醇的研究,普洱茶抗动脉硬化的研究,普洱茶抗癌的机理研究,普洱茶抗氧化机理的研究,普洱茶饮用安全性研究等等;

4、传统工艺水平的提升。包括普洱茶微生物发酵的机理及发酵模型,普洱茶发酵过程中生物酶及酶促发酵的机理,普洱茶发酵过程全自动流水线设备的研发,普洱茶压制设备的改进与提升,普洱茶无菌化生产流程环境要求与标准,普洱茶环保包装物的选用与标准等等;

5、陈化机理。包括普洱茶后发酵过程中品质变化的研究,普洱茶不同区域、不同方法陈化的动态模型研究等等;

6、深加工产品研发。包括纯茶饮料(不含香精、防腐剂、色素等添加剂),固态速溶茶(粉、膏),茶叶香水(不含香精、防腐剂、色素等添加剂),普洱茶内含化学成分单体的萃取与产业化(如茶红素、普洱茶皂素等),普洱茶酵素等等。

以上六个方面的科研课题,我们可以看出,“没有围墙的研究院”是遵循一种“大思路、大科研、跨学科、多领域、多层次、重参与”的科研思路与方法。2009年九月,由云南省主持的“普洱茶科学研究研讨会”上,发布的较大的科研课题二十多项,小的科研命题近一百项。而且近两年又新增了若干新的科研项目。

三、用科学奠定普洱茶"新商业文明"

普洱茶是一种茶品,也是一种商品。过去,普洱茶界只满足于传统的模式,以粗放型的生产、销售为核心,忽略品牌与特色的构建。更缺乏一种科学的统筹与精细化的管理。有些企业则更热衷商业炒作,出现了多个"盛于炒作、败亦炒作”的典型。很多人愿意将2008年前的普洱茶界戏称为“普洱江湖",可以反映出行业的浮躁与急功近利的不成熟等弱点。

用现代科学文明与现代科学方法规范企业的行为,成为普洱茶界共同思考的课题。于是,专业化、规范化、集约化、特色化、品牌化成为普洱茶发展的主流思维,唱响了用科学奠定普洱茶“新商业文明”的序曲。

“新商业文明”是什么?

新商业文明的提法起源于2008年国际社会爆发的金融危机之后。当时国际上很多知名学者在对这场金融危机冷静地思考之后发现:发达国家所崇尚的现代文明背后,隐藏了诸多商业欺诈、贪婪、盲目、浮躁、功利思想等等的弊端。究其责任是社会责任与社会道德的缺失。因此,提出了八字“新商业文明”:开放、透明、分享、责任。

同样,相对普洱茶,我们是不是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因此,要想解决这些问题,不能靠简单的修补。而应当以科学的态度,乃至科学的方法重新搭建普洱茶特有的价值链,诠释普洱茶的“新商业文明”。

那么,普洱茶“新商业文明”是什么?

以科学的方法生产高品质的茶品,通过文明的传递向客户输送“健康生活方式”的理念,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物质需求与精神愉悦的享受,实现普洱茶“大健康”的社会责任。

关键词:科学的方法高品质文明的传递健康生活方式社会责任

这里,科学是第一位的,每一个过程与环节都必须渗透科学的精神。换句话说,在科学精神的引导下,使科学方法贯穿于每一个环节。

普洱茶做为一种商品,已不是简单的茶叶集合与叠加,是科技力量的集中体现。

近几年,云南众多的普洱茶企业围绕普洱茶“新商业文明”进行有益的尝试与探索,虽然有些企业并不明确普洱茶“新商业文明”的内容与提法,但他们的种种做法与最终所实现的目标都与这一提法悄然一致。或许,正因为坚持这一科学的方法,促使云南普洱茶界?现出一大批优秀企业,形成蔚为壮观的企业集群。

如勐海大益茶厂,做为建厂达70年的老企业,一方面始终坚守传统工艺的阵地,使“大益茶制作技艺”在2009年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又坚持传统与现代并重的原则,用现代科学方法对传统工艺进行有效梳理。2010年大益集团又获批成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使企业总体的科技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更为可喜的是大益茶厂独创了"大益茶道",并以“惜茶、爱人”为茶道宗旨,以“洁静正雅、守真益和”为核心理念,形成了一整套和谐、统一的茶道思想体系。这种以茶为媒,通过识茶、赏茶、饮茶来学习礼仪、陶冶情操、增进友谊、修身养性,最终促进精神的享受与人格的完善,由“益己”达致“益人”、“益世”的追求。面对这些举措,我们还能简单视为一种销售技巧?还是一种文明的传递?

如柏联普洱茶庄园,更是巧妙地将茶园与茶厂融为一体。这种庄园的概念是由柏联集团搭建与引入,在云南是第一个,在中国大陆上万个茶企业中也是第一个。它不仅壮观、优雅,是普洱茶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巧妙融合,更是近几年中国茶叶企业发展的经典。它的主要优点是实现三种无缝衔接:一是实现了茶园与茶厂的无缝衔接,茶厂直接管理与监督茶园的各项指标,包括申请有机茶园认证,使品质的监督从源头抓起。我们经常说普洱茶的品质应当从源头抓起,这个源头其实就是茶园。这是庄园产业的第一个特征;二是实现了茶叶从采摘鲜叶到进入茶厂的无缝衔接。这中间无需运输过程,避免了运输环节可能造成的二次污染,确保了原料的品质。更重要的是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生产全过程的无缝衔接。而不像一些企业是从收购茶农或初制所的晒青毛茶入手。这是庄园产业的第二个特征;三是实现了消费者与普洱茶生产过程的无缝衔接。柏联普洱茶庄园有意识修建了一条环厂的观光走廊,它虽然坚持观光者与生产现场隔离,只是隔离的方法采用透明的大玻璃幕。观光者可透过大玻璃看到普洱茶各个生产车间及生产制作过程。这种不轻易让观光者进入生产作业现场(同样是为了避免二次染菌及作业环境的清洁化),又让观光者对普洱茶的生产过程产生最直观的了解。这也是庄园产业第三个特征,也是对消费者最有魅力的地方。值得很多企业借鉴和学习。因此,普洱茶庄园的搭建绝非一个简单概念,也不是在茶园建一个茶厂或将茶厂周边栽一圈茶树这么简单。它的公开、透明是茶企业现代文明的体现,更是企业对自身品质自信的另一种表达方式。需要补充的是,就普洱茶“新商业文明”的提法而言,第一个倡导者便是柏联集团董事长刘湘云,在2008年底,她率先提出将普洱茶纳入人们“健康生活方式”的理念。她反对简单的推销,更反对过渡的炒作,她更愿意在向消费者展示与品饮普洱茶的同时,一并推荐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如普洱市永年茶厂,它所生产的普克puerhkiss系列产品近两年成为上海高端白领的新宠。它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通过提升发酵技术,使熟茶的品质堪称一流。同时又引入花草茶的概念,使普克puerhkiss系列产品即有传统特点,又具备时尚特性,深受白领阶层的喜爱。形成了普洱茶一道特殊的风景线。这种传统与时尚的结合,对普洱茶的传播有着积极意义。我们说固守传统是好的,但是拘泥于传统则是落后的,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则是科学的。

如天士力生产的“帝泊尔茶珍”,它的主创者沈培平、盛军、阎希军在研发产品的同时,动用了近百名国内外科学家参与其中。虽然“帝泊尔茶珍”从表面上看与其它企业生产的普洱茶粉相似,但对其进行的各项功能性研究则前所未有。我们也可以这样说,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外,围绕一款产品投入的科技力量只此一例。这种大兵团研究的方法是“没有围墙的研究院”最具成果的一项演练。我们更愿看到它继续深入并硕果累累。

如蒙顿茶制品,是一家普洱茶深加工的企业,专业生产普洱茶膏。他们在实践普洱茶“新商业文明”中最大的特点是本土化策略的成功。做为一家外商独资企业,他们没有从总部派入一兵一卒,企业所有人员都在云南当地选聘。因为他们坚信科学重在培育培育产品、培育市场、培育人才。同时,他们又第一个在香港成立了“中国茶膏博物馆”,并率先在昆明成立了展示中心。为普洱茶深加工提供了一个很好范本。

当然,优秀的企业还有很多。这里不一一例举。

我们应当看到,普洱茶“新商业文明”刚刚起步,尚处在实验与摸索阶段,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无论走多长的路,我们都要相信科学的力量。因为

只有科学才能塑造高品质的茶品;

只有科学才能实现文明的传递。我们将传统的销售用文明传递替代,寄希望于销售向更文明、更科学的模式转变:

只有科学才能让人们认同健康生活方式,并在认同的基础上,去不断尝试、体验,并达成同识,形成生活习惯,健康生活方式的理念才能得已确立:

只有通过上述种种科学的方法,普洱茶才能真正践行它的社会责任,以其实现“新商业文明”的价值。

没有科学的精神与科学的方法,普洱茶“新商业文明”只能是一句口号或者成为摆设,没有任何指导意义。

首发《普洱》五周年特刊来源杭州网)

受干旱影响日照绿茶秋茶价格上涨


近日,记者获悉,日照绿茶秋茶已经大批量上市,但价格却比往年高出许多,并且呈现出“越炒越贵”的趋势。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今年气温高,立秋后炒制的茶叶仍不具备秋茶品质,直到处暑过后炒制的绿茶才算秋茶,因此今年秋茶的炒制期比往年缩短了10多天,再加上受今年干旱少雨的天气影响,导致日照绿茶特别是沙岭地绿茶减产,价格大幅度上涨。

秋茶价格涨幅较大

9月2日,记者走访市区多家茶叶专卖店发现,为了备战中秋节,各家茶叶店均备足货,并将最新炒制的秋茶礼盒摆在显眼位置。“最便宜的180元一斤,最贵的500多元一斤,都是这几天刚炒好的秋茶。”新市区一家茶店内销售员边忙着给顾客包装茶叶边告诉记者,今年秋茶价格涨了,不过品质却好了,雨水少茶叶反而好喝了。

“今年最便宜的秋茶也得100多元一斤,往年六七十元就能买到。”据苑青茶业崔老板介绍,今年秋茶的价格涨幅比较大。由于中秋临近,日照绿茶的销量变大,最近几天他一直忙着炒制秋茶。

从最近的订单来看,崔老板介绍说,团购秋茶的多数在300元/斤以下,超过500元/斤的茶叶需求量不大。“事业单位团购绿茶发福利的少了,不过仍然有不少企业选择绿茶作为员工福利,加上走亲访友日照市民也习惯送绿茶,因此销量还是比平时多很多。”

家住后村镇的陈先生告诉记者,自家有5亩地的茶园,家庭收入也主要依靠茶园,今年春天时茶叶卖了一个好价钱,最贵时一斤茶叶鲜叶甚至卖到120元,可到了夏天价格就直线下降,最便宜时三五块钱一斤,他一直盼望着立秋后茶叶鲜叶的价格能涨上来。果然立秋后价格上涨了,一天比一天高,现在每斤可以卖到15元左右,往后越冷越贵。

“一般4斤半茶叶鲜叶可以炒一斤干茶,按照一斤15元的价格来算,一斤茶叶光鲜叶的成本就要接近70元,再加上加工费,光成本就很高。”陈先生介绍说,最近几天茶叶商贩们都在奔波忙碌,要赶在中秋节之前多储备一些货,所以茶农们也是从早晨5点就开始采茶,为了多卖一些钱。

有的茶厂开始“惜售”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对于茶店来说进货价也是一天一个价,而有些茶厂正是看到秋茶这种情况,故意拖延送货时间,这让不少茶店老板苦不堪言。

“前天说好了来送货,结果没来,打电话过去茶厂就说忙今天来,结果今天也没来,其实他们不是忙,而是拖延一天茶叶的价格就向上涨。”海曲东路上一位茶老板无奈地介绍说,对于茶厂这种行为,茶店也是有苦难言,所以无奈之下,他打算自己到茶厂炒茶,炒完再运回来。

“茶叶的行情现在是一天一个价,就拿进价100元的茶叶来说,昨天可能进货需要80元,后天就需要130元。”另外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茶老板介绍说,时下不少茶厂正是看好了秋茶一天一个价的情况,所以故意拖延送货时间。

高温干旱推高茶价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秋茶价格的上涨呢?苑青茶业崔老板介绍说,随着气温的降低,茶叶鲜叶也是越来越少,秋茶的价格本来就是越炒越高,再加上今年日照干旱少雨,有的茶树叶子都干死了,特别是沙岭地更严重,日照绿茶的茶叶减产严重,茶叶的价格自然就上来了。

其次,今年日照绿茶秋茶价格高和今年气温高有一定的关系,往年立秋后的茶叶就可以称之为秋茶,可是今年8月7日立秋后气温还是很高,因此立秋后炒制的茶叶不具备秋茶品质,直到处暑后气温才降下来,因此秋茶的炒制时间也缩短了,要比往年少炒10多天。

另外,秋茶之所以价格高,是和秋茶销售的时间长有一定的关系,从今年8月一直可以卖到来年的3月份,可以卖七八个月,而且即使来年4月新茶上市,还是有不少人喜欢购买秋茶。崔老板说,由于昼夜温差大秋茶的品质好,也容易保存,而且喜欢秋茶的也多,“几乎每家茶店都要备足货,应对长期的销售,而且过完中秋节还有春节,春节不管走亲访友几乎每家每户都要买上几提茶叶。”崔老板说,多储备点货没问题,就怕货卖没了,到别处调货,这样成本就很高了。

品牌优势突显 六堡茶出口价格上涨迅猛


品牌优势突显六堡茶出口价格上涨迅猛

近日,据梧州海关统计,2018年上半年梧州口岸出口六堡茶重量为64.96吨、总值为101.56万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重量下降9.5%,总值增长64.6%,平均价格上升73.1%。而且出口总值超过了2017年全年的总值。六堡茶品牌竞争优势持续显现。六堡茶原产于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于1801年成为中国24个名茶之一。在梧州海关的宣传、发动和帮扶下,六堡茶于2011年3月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此后六堡茶产业获得迅速发展。

近年来,梧州海关采取了多项帮扶措施促进六堡茶产业的发展,一是加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的帮扶和监督力度;二是帮扶备案企业完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特别是帮助企业建立并实施《食品防护计划》,防止发生人为蓄意投放污染物事件的发生,对出口六堡茶产品按输往国家或地区的法规要求进行安全监控和检测,确保产品符合安全要求。这些帮扶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至2017年年底,梧州共有6家六堡茶企业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其中4家六堡茶企业获得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资格。在获得出口备案的企业中,有2家六堡茶企业顺利通过了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复审评定并获得保护证书,2家企业获得“中国质量诚信企业”称号。这为六堡茶品牌建设打了下牢固的基础。据中国茶叶品牌价值评估课题组等权威机构发布的评估报告,2016年至2018年,六堡茶公共品牌价值从15.79亿元增至20.17亿元,居中国茶叶区域品牌价值排行榜第29位、黑茶类第3位、广西第2位;茂圣公司的“茂圣”品牌价值从2.25亿元增至3.25亿元,梧州茶厂的“三鹤”品牌价值从2.8亿元增至3.2亿元,分别居排行榜的第39位、42位,列广西上榜品牌的第1、2名。而梧州天誉茶业公司的“天誉”牌在2017年的品牌价值评估中价值达0.49亿元,首次挺进百强排行榜,居排行榜的94位,列广西上榜品牌第7名。另据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等权威机构发布的“2016年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报告,作为出口六堡茶主力军的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其六堡茶产品所使用的“中茶”牌,中列入“中华老字号”,品牌价值为28.76亿元。这四家企业均为六堡茶出口企业。

据统计结果显示,2018年上半年梧州口岸出口六堡茶主要输往马来西亚、香港、澳门等国家或地区其中,输往香港的量明显上升,产品的商标全部为生产企业的商标;经对数据分析表明,出口企业调整了出口产品的结构,主要是减少散货产品而增加了预包装品种,同时适当增加了陈化多年的老六堡茶。这表明,海外消费者对六堡茶及其品牌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

据悉,在去年的2017年梧州市委市政府举行了多次重大的六堡茶宣传推广活动:一是在马来西亚、印尼、泰国等国相继举行“茶船古道•新丝路”梧州六堡茶行销全球活动。二是梧州日报社采访组走进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开始“茶船古道寻迹•境外行”系列报道采访活动,以新闻报道的形式还原了历史上六堡茶在东南亚地区的销售盛况。三是借助第十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高层论坛的机会,在南宁举办六堡茶产业发展新动能高峰论坛。四是在梧州市科技人员的长期努力下,六堡茶特有的槟榔香术语以及与六堡茶紧密相关的多个术语六堡茶感官审评术语首次被写入2017版《茶叶感官审评术语》国家标准。五是梧州市科研人员起草的《六堡茶产品批号编码规范》等三个广西地方标准获得批准发布。

所有这些措施,不但夯实了六堡茶的产业基础,掌握了六堡茶的话语权,宣传了六堡茶文化,还进一步提升了六堡茶的知名度、美誉度,也增进了客商的信心和消费者忠诚度,促使六堡茶无论在出口还是内销洽谈中均处于有利地位,其价格持续显著增长正是其品牌价值和影响力的体现,由此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十年野生普洱茶叶价格上涨》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白茶十年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