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有些人喜酒,有些人喜茶,或许在酒气冲天的生活中迷失自已,也可以在又苦又甜的茶里领悟生活的本质和哲理。茶道,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是平常吃饭饮茶的艺术,是日常起居的礼仪法度,而且,也是社交的规范。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茶道历史,帮助您对茶道有更多的了解。

茶道属于东方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同,在于东方文化往往没有一个科学的、准确的定义,而要靠个人凭借自己的悟性去贴近它、理解它。早在我国唐代就有了“茶道”这个词,例如,《封氏闻见记》中:“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唐代刘贞亮在《饮茶十德》中也明确提出:“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

茶道最早起源于中国。中国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在唐朝寺院僧众念经坐禅,皆以茶为饮,清心养神。当时社会上茶宴已很流行,宾主在以茶代酒、文明高雅的社交活动中,品茗赏景,各抒胸襟。

唐吕温在《三月三茶宴序》中对茶宴的优雅气氛和品茶的美妙韵味,作了非常生动的描绘。在唐宋年间人们对饮茶的环境、礼节、操作方式等饮茶仪程都已很讲究,有了一些约定俗称的规矩和仪式,茶宴已有宫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对茶饮在修身养性中的作用也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宋徽宗赵佶是一个茶饮的爱好者,他认为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闲和宁静、趣味无穷:“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中澹闲洁,韵高致静......”

南宋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日本僧人荣西首次将茶种从中国带回日本,从此日本才开始遍种茶叶。在南宋末期(公元1259年)日本南浦昭明禅师来到我国浙江省余杭县的经山寺求学取经,学习了该寺院的茶宴仪程,首次将中国的茶道引进日本,成为中国茶道在日本的最早传播者。日本《类聚名物考》对此有明确记载:“茶道之起,在正元中筑前崇福寺开山南浦昭明由宋传入。”

日本《本朝高僧传》也有:“南浦昭明由宋归国,把茶台子、茶道具一式带到崇福寺"的记述。直到日本丰臣秀吉时代(公元1536~1598年,相当于我国明朝中后期)千利休成为日本茶道高僧后,才高高举起了“茶道”这面旗帜,并总结出茶道四规:“和、敬、清、寂”,显然这个基本理论是受到了中国茶道精髓的影响而形成的,其主要的仪程框架规范仍源于中国。

中国的茶道早于日本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但遗憾的是中国虽然最早提出了“茶道”的概念,也在该领域中不断实践探索,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却没有能够旗帜鲜明地以“茶道”的名义来发展这项事业,也没有规范出具有传统意义的茶道礼仪,以至于使不少人误以为茶道来源于他邦。

中国的茶道可以说是重精神而轻形式。有学者认为必要的仪式对“茶道”的旗帜来说是较为重要的,没有仪式光自称有“茶道”,虽然也不能说不可以,搞得有茶就可以称道,那似乎就泛化了,最终也“道可道,非常道”了。

泡茶本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简单得来只要两个动作就可以了:放茶叶、倒水。但是在茶道中,那一套仪式又过于复杂或是过于讲究了,一般的老百姓肯定不会把日常的这件小事搞得如此复杂。

事实上中国茶道并没有仅仅满足于以茶修身养性的发明和仪式的规范,而是更加大胆地去探索茶饮对人类健康的真谛,创造性地将茶与中药等多种天然原料有机地结合,使茶饮在医疗保健中的作用得以大大地增强,并使之获得了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这就是中国茶道最具实际价值的方面,也是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重视和喜爱的魅力所在。

Cy260.com精选阅读

中国茶道之道、清、真、净


茶道之道

世间万物皆有“道”,老子在《道德经》中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说明“道”可包容万物、无处不在、博大精深、生生不已于有形与无形的世界中,非常之精妙深邃。《道德经》又曰:“道法自然”,这“自然’二字,并非好解释的。所以,对于“道”的理解要因人而异了,当然对于“茶道”的理解也是这样的。

茶联的集大成者《百茶联》原创作者在天认为:“茶道,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周作人先生则认为:“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为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现实中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台湾学者刘汉介先生提出:“所谓茶道是指品茗的方法与意境。”谷川激三先生在《茶道的美学》一书中,将茶道定义为:以身体动作作为媒介而演出的艺术。它包含了艺术的因素、社交因素、礼仪因素和修行因素等四个因素;日本茶汤文化研究会仓泽行洋先生则主张:茶道是以深远的哲理为思想背景,综合生活文化,是东方文化之精华。他还认为,道是通向彻悟人生之路,茶道是茶至心之路,又是心至茶之路。

总言而之,我们归纳出的“茶道之道”就是通过品茶活动来表现一定的礼节、人品、意境、美学观点和精神思想的一种行为艺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这与提倡“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思想。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灵魂。中国茶道的主要内容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同时配以情绪等条件,以求“味”和“心’的最高享受。还有以“和、敬、清、寂”为基本精神的日本茶道,则是起源于日本本土,同时有吸收和承唐宋遗风。

茶道之清

清,则无杂。自古以来,喝茶为雅事,饮茶提倡“清”的精神,而与俗人饮茶则违背了茶道之清的精神,从而又引出了品茶即品人的说法。明人屠隆在《考余事》中说:“使佳茗而饮非其人,犹汲泉以灌蒿莱,罪莫大焉;有其人而未识其趣,一吸而尽,不暇辨味,俗莫大焉。”明人陆树声与徐渭都作有《煎茶七类》之文,二人把“人品”列在首位。陆树声说:“煎茶非漫浪,要须其人与茶品相得。”徐渭也说:“煎茶虽微清小雅,然要须其人与茶品相得。”我们再来看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写道:“茶之为物……冲淡闲洁,韵高致静。”韦应物也道:“性洁不可无,为饮涤烦尘”皆是写茶之性本洁,而饮茶之人必须性清才能相得益彰。饮茶本是雅事,品茶之时却仍想着蝇营狗苟之事,岂不败兴。所以说茶道的精神之一应当是--清。

茶道之真

真,乃茶道的起点,并追求于“真”。其中之意包括茶应是真茶、真香、真味;环境最好是真山、真水;挂的字画最好是名人名家的真字迹;用的茶具最好是真竹、真木、真陶瓷,最重要的是饮茶之人要怀有一颗真心,敬客要真情、言语要真诚、心境要真闲。茶事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要认真、求真。

中国茶道追求的“真”具有三重含义:一、通过茶事活动追求对“道”的真切体悟,达到修身养性,品味人生的目的;二、通过品茗述怀,使茶友之间的真情得以发展,达到茶人之间互见真心的境界;三、在品茗过程中,真正放松自己,在无我的境界中去放飞自己的心灵,放牧自己的天性,达到“全性葆真”。爱护生命,珍惜生命,让自己的身心都更健康,更畅适,让自己的一生过得更真实,做到“日日是好日”,这是中国茶道追求的最高层次。

茶道之净

净,即饮茶环境的“净”和饮茶茶具的“净”,只有这两方面做到了才能真正的做到茶道的境界,才能真正的享受品茗带来的乐趣。

前人对于饮茶时“净”的高论有如下一说。

茶宜:明窗净几,轻阴微雨,小桥画舫,茂林修,竹小院焚。

茶忌:恶具,主客不韵,冠裳苛礼,荤肴杂陈,案头多恶趣。

中国茶道发展历史


茶道是以修道为宗旨的饮茶艺术,是饮茶之道和饮茶修道的统一。茶道包括茶艺、茶礼、茶境、修道四大要素。所谓茶艺是指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的一套技艺;所谓茶礼,是指茶事活动中的礼仪、法则;所谓茶境,是指茶事活动的场所、环境、所谓修道,是指通过茶事活动来怡情修性、悟道体道。

道作为中国哲学的最高范畴,一般指宇宙法则、终极真理、事物运动的总体规律、万物的本质或本源。道,有儒家之道、道家之道,有佛教之道、各家之道不尽一致。中国文化主流是“儒道互补”,隋唐以降又趋于“三教合一”。一般的文人、士大夫往往兼修懦道佛,即使道士、佛徙,也往往是旁通儒佛、儒道。

茶道中所修何道?可为儒家之道。可为道家、道教之家,也可为禅宗及佛教之道,因人而异。一般来说,茶道中所修之道为综合各家之道。修道的理想追求概括起来就是养生、怡情、修性、证道。证道是修道的理想结果,是茶道的终极追求,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证道则天人合一、即心即道,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极高明而道中庸,无为而无不为。

考察中国的饮茶历史,饮茶法有煮、煎、点、泡四类,形成茶艺的有煎茶法、点茶法、泡茶法。依茶艺而言,中国茶道先后产生了煎茶道、点茶道、泡茶道三种形式。

茶艺是茶道的基础,茶道的形成必然是在饮茶普及,茶艺完善之后。唐代以前虽有饮茶,但不普遍。

走茶马古道 品历史黑茶


2009年2月20日至22日,清风拂面、春光烂漫。中国黑茶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组织2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安化黑茶爱好者举行了“安化黑茶”新春寻根之旅活动。他们在安化走茶马古道、品历史名茶、看茶文化表演、听古老传说,体验了中国最后马帮马背上的生活,感受了安化黑茶的无穷魅力。

安化是我国著名的茶叶主产县,中国黑茶的发源地。自唐代便有“渠江薄片”闻名于世;安化黑茶被誉为古丝绸之路上的神秘之茶;安化黑茶中的花卷茶(俗称千两茶)采制工艺独特,可谓吸天地之精华,聚日月之灵光,积力量之阳刚,堪称“世界茶王”,是中华茶文化的瑰宝;安化独创的黑砖、茯砖、花砖(三砖茶),天尖、贡尖、生尖(三尖茶)被誉为中国黑茶之至尊。

明清时期,安化境内沿资水一带,茶行、茶庄、茶商号林立,每当茶叶上市,全国各地茶商云集,车水马龙,人潮如海,热闹非凡,故有时任知县赋诗感茶事“茶市斯为最,人烟两岸稠”;鼎盛时期,安化茶工十万,山山种茶,四时运茶,条条古道载茶马。在这里还有千年前梅王留下的或是宋朝茶商军留下的中国南方最后的马帮。

安化黑茶资源丰富、品质优良,主要得益于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和生态环境。安化地处亚热带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境内崇山峻岭,资水穿泻而过奔腾不息,资水两岸青山叠翠,终年云雾缭绕,有“山崖水畔、不种自生”的宜茶环境。正是这特定的生态环境,滋育了品质上乘的国家级优良茶种??云台山大叶茶群体品种。千百年来,安化人民立足资源优势条件,世代以茶为业,总结和积累了一套精湛的传统制茶技术,尤其是黑茶初制工艺,普及在茶农之中,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采制技术的独特性,使安化黑茶具有其他茶品难以比拟的品质优势,发酵产生一种俗称“金花”的冠突散囊菌,具有降脂、暖胃、促进消化、清理肠道等多种保健功能。“安化黑茶,中国独有;中国黑茶,安化独尊”,安化黑茶制作工艺目前仍是受国家保护的二级机密。在我国西北地区,黑茶享有“无安化字号不买”的美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结构的变化,市场对黑茶需求不断扩大,近年来黑茶已由过去单纯的边销逐步转向内销、侨销和外销,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在国内外刮起了一股“黑旋风”,显示出强大的市场活力。

茶之道


杨晓光

浙江湖州市西南十三公里处,有一座小山,名唤“杼山”。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相传夏王杼曾巡狩至此,山故而得名。这里,留下了鲍照、江淹、谢灵运、颜真卿等众多名人的足迹。“杼山多幽绝,胜事盈跬步。”这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发出的由衷赞美。世界第一部茶学专著的作者,被誉为“茶圣”的陆羽和唐代高僧皎然先后长眠于此。杼山,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华茶文化的圣地。

悠悠岁月,漫漫长河。站在茶圣墓前,翻开尘封千年的《茶经》,仿佛扣开沉淀深厚的历史大门。穿过悠悠的时光隧道,历史深处走来银须飘飘的茶圣,他把盏问茶,仰首低颔,品味茶的清韵;他问语苍天,深吟浅唱,探究茶的精妙。沧海桑田,流淌的是渺渺茶韵,茫茫尘世,升腾的是悠悠茶香……

上苍对中华民族何其厚爱。早在宇宙洪荒年代,就把这绿色的精灵撒播在这块土地上。“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从那时起,茶便与中华民族结下了不解之缘。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成为人们须臾不可离开的必需品。茶,早已凝结成中华民族难以割舍的历史情结和文化符号。

一一千两百多年前的盛唐末期,湖北竟陵湖边的一个弃儿,被龙盖寺和尚积公大师收养。弃儿无名,积公卜得一卦,以卦中“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之辞,为其取名陆羽。

陆羽,这只不知从何处飞来的孤鸿,仿佛注定就是为茶而生。这片洁白的羽毛和那片绿色的茶叶,仿若一对生死相依的恋人,一经相遇,便终生如影相随。

从小长在寺中的陆羽,常侍茶于师。在饱学好茶之师身边,陆羽自幼深明佛理,深得艺茶之术。稍长,志不在青灯古佛,弃寺而去,他要去实现一个伟大的梦想。

年轻的陆羽立下宏愿,要写一部前无古人的茶学经典。他身背行囊,离开家乡,游走天下。为考察茶事,他常身披纱巾短褐,脚着藤鞋,起早贪黑,跋山涉水,独行山野,采茶觅泉,评茶品水,以茶民为友,以茶叶相伴。他行万里路,品万峰茶,目不暇接,口不暇访,笔不暇录,锦囊满获。

不久,他来到了湖州,来到了杼山,来到了古刹妙喜寺。在这里,陆羽遇见了一代诗僧、寺庙主持皎然。这是一次历史性的相会,中华茶文化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这一俗一僧,朝夕相处,“结成缁素忘年之交”。他们在一起吟诗作赋,品茗斗茶,共论禅理,切磋茶艺,倡导和推广“陆氏茶品饮法”。

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需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孰知茶道全而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皎然对饮茶的精神享受作了最完美最动人的歌颂。在他看来,沉醉于茶,能放下生死、贫富、毁誉;陶醉于茶,能超越一切时空,和大自然融为一体,达到“瞬间永恒”。这是多么令人陶醉的情景!

一批文人雅士慕名而来,纷纷加入这茶的盛宴。他们在这里品茶、赏茶、鉴茶,赋诗、联唱、抚琴、作画,探索品茗意境,传播茶道文化,把饮茶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文化高度。茶道,随着茶的芬芳,就从这里慢慢飘散开去。

杼山,这块茶文化的福地,也给了陆羽无穷的写作源泉。他闭门谢客,潜心研究,集六年之功,完成了我国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这部划时代的著作,对茶的起源、茶的功效、茶的特征和栽培、茶的加工和煮饮技艺,以及茶的产地,唐以前有关茶的诗赋和茶事典故等,都作了详尽的论述,堪称一部茶学百科全书。

“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这是《茶经》开宗明义的一句话,也是整部《茶经》的灵魂。茶,出自深山幽谷,本性洁不可污。饮茶之人,自然应是“精行俭德”之人;懂茶之人,一定是“精行俭德”之人;爱茶之人,更一定是“精行俭德”之人。陆羽在这里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浓缩在一碗茶汤之中,把自然界的造化升华为一种形而上的文化。

陆羽的一生,就像大自然中的一片茶,性洁、纯粹、高雅。荣华富贵、名闻利禄、灯红酒绿,在他的眼里,都是过眼云烟。

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

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

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这千古绝唱,表达的是陆羽的心声。是的,为了茶事,他多次婉拒高官厚禄,甘愿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为了茶事,他翻千重山,行万里路,浪迹天涯几十年。为了茶事,他始终与之相守,过着闲云野鹤般的自由生活。他识茶、懂茶,在问茶中净化自己的灵魂,确立自己的人生信仰。一首《不羡歌》,是他人生观的生动写照。如果说“精行俭德”是《茶经》的灵魂,《不羡歌》就是“精行俭德”的最好注脚。陆羽的一生,虽只有清茶一盏相伴,但那部传世之作,使他不朽地走向了世界,他的名字历经千年仍然散发着茶的芳香。

二岁月沉淀,淡定的陆羽带着他的千古茶事,渐渐遁入时空的深处,回炫出一个绵延千年的背影。小小一叶茶,却从此融汇着“精行俭德”的古老遗风,昂然承载起深远丰赡的文化内涵,激励着后世的人们追逐一种“纯粹如茶,雅致如茶”的精神境界。

茶的境界,是文人士族们面对人生沉浮时最贴心的精神安慰。白居易一生官途坎坷,心灵困苦,“或吟诗一章,或饮茶一瓯;身心无一系,浩浩如虚舟”。在饮茶中他得到生命的感悟,获得精神的解脱。欧阳修为官四十一年,贬谪外放十二次。“吾年向老世味薄,所好未衰惟饮茶。”他与茶为伴,忘怀得失,操守始终如一。郑板桥为官清廉,看透了官场的腐败。“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他向往的是“一盏雨前茶,一方端砚石,一张宣州纸,几笔折枝花”,宁愿回家过着“白菜青盐粘子饭,瓦壶天水菊花茶”的清贫生活。

茶的境界,也是历代有作为统治者推崇的一种价值观念。清乾隆皇帝深谙茶的妙处,对茶表现出了极大的崇敬。他一生爱茶、品茶、乐茶,尤其对杭州的龙井茶情有独钟。他六下江南,四上龙井。风篁岭、过溪亭、涤心沼、一片云、方圆庵、龙泓涧、神运石、翠峰阁,龙井古道上的八景都留下了他咏叹的诗句。他颇有用意,每年初春时节,都要择吉日在龙潜之地的重华宫设立茶宴宴会廷臣。茶宴以沃雪烹茶,再加以梅英、松子和佛手,谓之“三清茶”。寓意要像梅花那样高洁,像松树那样挺直,像佛手那样清逸。茶宴上众大臣们还要联诗作句,小到时令节气,大到国家兴亡。君臣联句作成的诗文,曾载入《御制诗集》。有诗为证:“梅花色不妖,佛手香且洁,松实味芳腴,三品殊清绝。”也许,在乾隆皇帝眼里,一碗茶汤就是一种简约的媒介,可以传递出秩序、礼仪和信仰,也可以弘扬起一种儒之正、佛之和、道之清的文化气场。

到了近代,一群身着戎装的共产党人,也受茶吸引,因茶而喜,以茶为诗,由茶启廉,留下一个个动人的佳话。

喝茶,是毛泽东的一大嗜好。他爱茶、懂茶。“我的生活里有四味药:吃饭、睡觉、喝茶、大小便。能睡、能吃、能喝、大小便顺利,比什么别的药都好。”他还说,“茶可以益思、明目、少卧、轻身。”可以说,从毛泽东走出家乡韶山的那一天起,他的生活中就没有离开过茶。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这是毛泽东《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中的名句。上世纪二十年代,以共产党员身份出任国民党中央候补委员、代理宣传部长的毛泽东,在广州出席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与时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的柳亚子先生相识,他们一起同座饮茶,谈革命,论时局,畅谈中国的未来。饮茶,使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三十多年过去了,来北京参加建国大业的柳亚子也许认为自己对革命有功,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和关照,也许遇到了什么不顺心的事情,在昆明湖边发起了牢骚,动起了归隐之心。“安得南征驰捷报,分湖便是子陵滩”,老先生要学东汉时期的著名隐士严子陵,回江苏吴江老家分湖隐居了。

此时日理万机的毛泽东,用诗做起了思想工作。他想起了粤海品茶,想起了渝州索句,一位领袖和一位名士就这样开始了诗的唱和。“饮茶粤海未能忘”,这是一种多么难忘的友谊。昔日饮茶勾起的美好回忆,成了沟通两人情感世界的桥梁。“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毛泽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离骚屈子幽兰怨,风度元戎海水量。”毛泽东不忘旧友的高尚品德和春风大雅的宽广胸襟,深深地打动了这位有些牢骚的名士。“躬耕原不恋吴江”,当初的牢骚化作满腔激情,投入到建国大业中去。

周恩来,这位共和国的开国总理,也是一生爱茶,关心茶业的发展。在著名龙井茶产地杭州梅家坞的一张老照片里,朗逸的总理正在教室窗外慈祥地看着茶农孩子们琅琅诵读。如今,每一位来这里喝茶的茶客无不被那美丽的瞬间所深深打动。

周恩来既是一位总理,也是一位茶人。他深谙茶的精行俭德之道。一只破旧的搪瓷大茶缸,跟着他走过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在延安的窑洞里,用的还是这只大茶缸,既用来喝茶,也用来打饭、热菜。直到进了北京,才换上一只朴质无华的白瓷茶杯。

1975年的深秋,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光,这位与病魔顽强斗争,从不肯轻易麻烦别人,更没有提出过任何个人要求的总理,突然提出要喝安徽产的六安瓜片!当工作人员把觅得的六安瓜片热茶捧到他的面前时,总理的双眸顿时一亮,两道浓眉也随之舒展开来,瘦削的脸颊在掠过一抹微笑的同时,更流露出一副欣慰无比的神色。

小小的六安瓜片,把周恩来的思绪带到了1939年的早春。时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的周恩来,从遥远的山城重庆出发,不辞千辛万苦,跋山涉水,风尘仆仆,来到了新四军军部所在地云岭镇。在这里,叶挺将军以新四军军长身份招待他的,便是当地盛产的传统名茶——六安瓜片。在军部大礼堂几百人参加的报告会上,周恩来谈形势,讲任务,论统战,鼓斗志,整整十个小时毫无倦色,为他提神助兴的,也是一杯六安瓜片。离开云岭,将军赠送给他的,还是一大方筒新炒的六安瓜片。

皖南事变,叶挺蒙冤五载出狱,两人在山城重庆促膝茗话,喝的是周恩来特地让人觅购的六安瓜片。此时的周恩来深知,除了六安瓜片,哪怕再佳的茶品,也不足以慰藉这位心爱战友。那次彻夜长谈,陪伴他们的,是重沏了不知多少次的六安瓜片。就在那次长谈中,叶挺郑重地提出回到党的怀抱的请求。

不料重庆茗叙,竟成永诀。周恩来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念念不忘的是六安瓜片,喝到了它,犹如见到了昔日的战友。如此深邃的临终茶思,如此浓郁的盖世茶情,如此纯粹的茶道精神,可比天高,可比海深……

三一叶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我们的祖先从小小的一片茶中发现了遍存于万物中的和谐秩序。洁净中见天然,简朴中见自在,宁静中见真善。味醇香雅苦后余甘的茶汤,涵着“和、敬、清、廉”的茶性,就这样顽强不息地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流淌。在物欲横流的大千世界,有了一杯清茶,我们便能坐悟道德,物我两忘;在喧嚣繁杂的尘世里,有了一杯清茶,我们便能持一素心,波澜不惊。在这绿色精灵面前,我们能够抛弃贪念,净化心灵,回归生命本真的净土。

茶,我们绿色的心灵家园。从这方家园汩汩流淌出来的,是和美、宁静、明廉、纯洁、谦恭的美德。因为有了茶,我们这个民族才更加聪慧,更加文明,才更多了一份淡定和从容。是的,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东西都将随波而逝,而博大精深的中华茶文化,和着那柔和恬淡的茶色,将永不泯灭!那是我们每个炎黄子孙都应该守望的心灵家园。

(制图:沈一帆)

茗赏者上,谈赏者次,酒赏者下


爱花之人,怜花成癖;爱茶之人,嗜茶成痴。

自古至今,文人墨客及修心怡情之人多寄予茶与花,花有优雅悦目之美,茶有脱俗尘世之醉。宋徽宗痴情于菊,并亲手种菊,传世《大观茶论》。鲁迅写有《惜花四律》,也说不可一日无茶。

钟情于茶花之中,不仅是精行检德之人同时也性情中人。如痴似癖,全身心的专注,怎么能不让人钦佩呢?

我们知道茶通六艺,但自古品茗赏花就相得益彰。我国的茶与花形成于明万历年间,日本首推始祖千利休,把花带入茶室,擅沏茶者,茶室无不插花。

明代袁宏道《瓶史》中道:“茗赏者上也,谈赏者次也,酒赏者下。”花在茶席上的呈现就是茶友们玩赏的小品插花。

与茶为友,以花为伴。茶静谧,内敛的抚慰心性,花自然,直指灵魂最纯洁的净土。喝茶修身养性,赶上花开时节,看到将绽放的花苞流连忘返,想一眼占满它所有的美丽。品茗赏花,其中乐趣溢于言表。

冈仓天心的《茶之书》,对于花的描写,似乎自己曾生为花。对花的喜爱是对生命的尊重,插花者不会随意剪切花枝,对一花一枝都有完美的安排,对花草的注意犹如信仰般的礼敬。

茶道,花道,并非技艺之道,是爱茶之心,护花之道。从茶艺表演的解说词中经常听到茶人合一,把茶当成你的一部分,全身心的融入,理解这款茶用心把它表达出来,这时茶既是你,你既是茶。

疼惜花,与花相通,珍重一花一枝,给予他们自然的展现,重造它美丽的二次生命。

无论茶与花,至清至雅,感受它就是感受生活,体验生活中自然纯粹的美好。所以,当个茶痴花迷又有何不可?

品茶从赏茶器开始


凤凰风炉釜

急须

盖置

汤冷

茶之道,不仅仅在乎茶。融宗教、哲学、伦理、美学为一体的日本茶道深深打动了收藏家梅林,让他忘我地置身于日本茶道具的研究中。初春的一个上午,笔者如约来到他的私家工作室普茗轩,从了解日本茶道具入手,试图去领略几分此中奥妙。

“我第一次应邀参加一位定居日本三十余年、潜心研究日本茶道的西班牙学者的茶道会至今记忆犹新。”梅林详细介绍了他所亲历的日本茶道会的全过程:客人陆续到来,在客厅寒暄,主人备茶煲水。这个过程非常讲究,精选上好的山泉水在炭火炉上慢慢煲上一个多小时,水烧开了,客人们才被邀请到专用的茶室去。

茶室不大,布置简洁雅致,其中插花、挂画、焚香都一应俱全。祭拜之后,宾客们依次打坐于主人(茶师)周围。简单介绍完,主人开始点茶。大家边品茶边把玩欣赏相关的茶道具,了解其中典故、制作年代、作者等。在品茶之余重要的一环就是逐一介绍这些物件,请客人欣赏。“因为我们来自中国,这次主人选取了两只来自中国的陶瓷茶碗,一只唐代的和一只元代的。”

“上升到‘道’这个境界,就不是随随便便泡茶喝了,它体现了一种修行。把喝茶‘神化’、‘仪式化’了。”梅林请来研究日本茶道多年的学者栗强介绍了日本茶道的渊源。他说:“自唐宋时期茶被引入日本,从明朝开始,中国饮茶的主流就已经开始是散茶了,但到了清朝,日本人的饮茶才转变为煎茶(泡茶),而不是抹茶(茶粉)。当时,一休禅师的弟子村田珠光发现,禅宗在日本已经没有办法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因而他改变了其存在形态,以茶道的修炼形式沿袭下来,其核心是以之完成自我提升的过程。二十世纪初游历英美的日本学者冈仓天心发现西方世界对日本文明充满了谬解,于是他写作了著名的《茶之书》告诉人们,‘武士道代表了日本昨日的落后,茶道才是日本今日的文明’。”日本茶道对“唐物”(中国茶器)的崇拜甚至是让人难以想象的,“那个时候,如果手里没有几件‘唐物’,这个人不能称为第一流的茶人。没有一批‘高丽物’,那么连第二流的茶人都谈不上。没有一批‘和物’,那样的茶人是要被耻笑的。”

那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日本茶道所使用的繁复工具吧。日本茶道主要分两大派别,煎茶道和抹茶道,具体细分,门类是非常多的。其中,最传统的是抹茶道,它和煎茶道有很大区别,主要是它的冲泡方式不一样,由此带来的使用器具也存在一些差异。比如说,日本抹茶道最典型的器具是“茶釜”,一直到现在日本茶道还极重视“茶釜”,就是对铁瓶(铁壶)收藏的重视程度也不如“茶釜”。虽然作为煎茶道用具典型的铁壶用起来比较顺手、方便,但在日本的茶道界,乃至收藏界、博物馆,收藏煎茶道的用具少之又少。值得一提的是,与之相反,在中国收藏界,人们是比较偏好煎茶道具的。

“茶釜”实际上起的是煮水的作用。釜是没有提手和壶嘴的,所以需要用水舀来取水。用“茶勺”将茶从“茶入”取出,放在茶碗内,加水用“茶筅”均匀搅拌成沫状,直接品饮,而没有煎茶冲泡后再分茶的程序。梅林带着笔者欣赏他收藏的一套“凤凰风炉釜”。这是日本明治末期大正初里千家十三世掌门人“万全”制作的风炉釜。它是采用红铜铸造,正反两边采用浮雕刻画出一凤一凰,惟妙惟肖。而富士山形釜则是纯银手工打造,纹样秀丽雅致,特别是釜盖摘钮,仿佛一棵真的松果落入盖中。

煎茶茶具较抹茶茶具稍多些,其中有相交叉的部分。除了可以用釜煮水外,又产生了更为方便使用的铁壶(亦称为手取釜)、银壶。冲泡煎茶用的小壶叫“急须”,有紫砂、陶瓷、铁制、银制、锡制、金制的,其中金属器居多。“急须”分为三种形制,弯把、提梁把、侧把。“茶煎煮过之后是放入‘汤冷’,再分给大家喝。”“汤冷”也叫“冷汤”,功能相当于我们的功道杯,形制各异,多绘有精美细腻的纹饰图案。

“储茶器具是一个独立门类,各种材质都有。瓷的、木质的、锡的、银的、金的,尤其日本的金工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都有专门的金工师设计制作。”储茶器在日本分三种,“茶壶”、“茶入”、“茶枣”。最大的叫“茶壶”,多用于大量茶叶的储藏。最小的叫“茶枣”,都是用做平时盛茶。“茶壶”要求密封性好,由于锡材质具有密封防潮、保鲜去味的功能,所以日本流传下来很多锡制“茶壶”。

“盖置”,是用来放茶壶壶盖的。同样由多种材料制成,但以银、铜等金属制的最为精致。梅林随手拿出一件“盖置”——“一片叶”。这个“盖置”整个形体就是一片树叶造型,由纯银打造,恰似一片惟妙惟肖、半张半卷的叶子,形状大小却刚好用来放置壶盖,可谓妙手匠心。“从这件‘盖置’你可以看出日本人对自然的崇拜之情。在日本,我见过的‘盖置’数不胜数。有青花瓷的、木制的、陶的、石雕的、金属的,我甚至见过藤包银的、镶金嵌银的,精致非常。不同形制的‘盖置’放不同轻重的盖子,很多日本著名的金工师都会制作‘盖置’,并且签上自己的大名。”至今,大师明真所做的一只铸铁驿铃形“盖置”仍被日本像国宝一样保存着。每一个小小的“盖置”上你都能看出它的工艺性、设计性、文化性和文献性。

“杨枝”,名字曼妙,实际上是置物摆件,摆放“茶勺”等小茶器的。“茶勺”则是用来从“茶壶”中取茶的小茶具,有木制、竹制、象牙制等,以竹制最为常见。梅林拿出一套盒上题有“表千家历代宗匠好茶勺”。这套“茶勺”每根竹子的竹节高低都各不相同,“茶勺”顶部的角度也都不一样。“这是因为‘茶壶’小口大肚子,从‘茶壶’里取茶时便可根据茶叶多少,选择不同角度的‘茶勺’。”

“茶量”也叫“茶则”、“茶合”,都是用来置放、称量茶叶的。梅林拿出了铜质像片树叶的“茶量”,纤弱的枝蔓上趴着一只小小的蜘蛛,做工非常细腻,眼睛上点了金,看上去生机盎然。叶片上叶脉清晰可见,连虫子咬过的小洞都历历可数,真是生动可爱。这件“茶量”制成于日本明治年间,是件有着百年历史的老器了。栗强解释说:“每一个小东西上,其实都寄托了作者本人的文化取向和价值观。你看这小小一片竹叶,它的形状不是规则的,叶面上还有虫洞,这要体现的是一种对完美与不完美的追求。形制上的不完美与精神上的完美的统一。东西本身线条柔和、美好,但相对完美中又存在着绝对的不完美,这是一种精神取向。”

“杯托”顾名思义是放置杯盏的。形制上方形、圆形、不规则形的都有。“‘杯托’放置茶杯,所以一定要比杯子重,然后再在造型、做工上讲究。”眼前这件“荷叶杯托”确实是讲究非常。双面工制作,细细密密的眼洞都是手工一个个捶制出来的,而上面却是平滑的。这就要求制作时必须要在捶制完成之后,将另一面刨平,再镶嵌雕绘,难度很大。另有一个“牡丹型杯托”格外美丽,引人注目。这件“杯托”是纯银制的,花瓣成放射状,每一瓣的边缘都是古典又浪漫的浅紫色。梅林介绍说,这曼妙的颜色是特殊熏制上去的。“杯托”底部落有“一鹤斋”的堂名,大概流行于大正年间。

“建水”各种材质都有,但以铜质为多,相当于中国的水盂、水洗。“日本泡茶以干泡为主,在泡茶的过程中茶底难免会有些茶渣落在里面,就把它倒入‘建水’里。‘建水’是在茶道中放在旁边作为辅助器具用的。”别看这只是个小小的水盂,日本匠人们在做工时可是一丝不苟,毫不马虎。每个“建水”上面都雕绘着繁复细巧的梅兰竹菊、山水花鸟。梅林手上的这只“建水”就巧妙地以灵芝造型作为提钮:“在日本,就是再大的名工也会做这种东西,那是因为茶道的地位在那里很高。”栗强介绍:“这件‘建水’是‘藏六’制作的,手工精细。藏六的制器也覆盖到了茶道具的方方面面,这与早期茶道具制作有了明显不同。早期茶道具完全是为宗教服务的,而到了后期则是为文化生活服务的,因而它覆盖了人们的整个文化生活。”

“日本茶道具多装饰有中国上古时期的纹饰,然而它所追逐的却并不是夏商周的精神”。栗强说:“它们所追寻的是中国宋代文化的精神,中国宋代人所追寻的才是夏商周的精神。三者对比,我们会发现日本茶道具上的纹饰与宋代仿上古纹饰很接近,这种现象产生于明治之后,甚至大正之后,思想根源却是来自江户时期引进的宋学。”

栗强告诉我们,对于一件茶道具价值的考量,主要依据四个标准:第一个是文物属性,也称为时间属性。“时间越久的东西,越显得珍贵。这是因为在它的身上有着古老年代的气息、味道,打着时代的特征、烙印。把玩时,会想起前人对它的喜爱和使用,这是一种厚重的历史感。”第二个是文献属性。“文献属性包括这件茶道具的出身、来历、背景。收藏到有故事、讲道理的茶道具,自然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第三个是设计属性。“使用起来合不合理、好不好用,这是一件茶道具功能完整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四个是工艺属性。

梅林说,日本的茶道具是体现着日本独特的文化理念的。比如,饮茶时,器具上图案的选择是很有讲究的。“因为知道我姓‘梅’,日本友人在邀我品茶时会特意拿出带有梅花图案的茶碗、茶盏等器具。有一回,在高冈一家有近三百多年的老茶馆品茶,主人就特意为我挑选了一间挂着‘梅轩’牌匾的茶室,非常独特和庄重。茶会也可称为‘一期一会’。即便主客多次相会,但也许再无相会之时。为此作为主人应尽心招待客人而不可有半点马虎,而作为客人也要理会主人之心意,并应将主人的一片心意铭记于心中,因此主客皆应以诚相待。中国有茶,有茶文化,但要称之为茶道还为时过早。所谓‘道’,是一种程式化的修行。中国茶道,尤其在茶道用具设计上如何借鉴日本茶道之精华,续传中国博大之文化,还有赖于我们不懈努力。”

关于煎茶之道


我国的品茶艺术即发轫于此。古人历来认为,茶叶好,水质佳,如煎汤不得法,则未必能煎出好茶,故煮茶是饮茶的关键之一。我国早在三国时,民间就制制饼。饮用时先用米汤浸泡,再用无焰炭火炙烤,而使其烘干变红,再捣成碎未放入瓷壶,注入沸水饮用。也有的再加入葱姜、橘子,以调和苦涩味。此饮茶方法为唐宋时期“茶饼”的雏形。延续至唐代时,发明了蒸青制茶,即将鲜叶洗净后蒸青,再压榨除去茶汁,以降低其苦涩味,制成茶饼研末煮饮。唐代的煎茶法是将茶未放于水釜中煮饮。以“斗茶”为代表的宋代饮茶,是把茶未放茶盏中调制成糊状后,再以沸水冲之。明代的瀹茶,则是进化到与近代类似的以沸水冲泡散茶。

唐宋以茶饼研末煮饮的饮茶法,决定了煎茶在古代饮茶艺术中的重要性;唐代的烹茶法,也使茶道中最早的艺术品饮得以形成。关于煎茶的火候。古人对煎水煎到什么程度为宜,与把焙茶用水适中与否称为“火候”一样,将煎水适度与否称作“汤候”。辨别汤候,古人也有两条标准:一是看水沸时的沸泡多少和大小,一是看水沸的声响。

水既要煮沸,又不宜过老。水如过沸,失之过老,会破坏水中、特别是上等泉水中含有的对人体的有益成分。用此等“老汤”泡茶,会使茶汤颜色不鲜明,味道不醇厚,而有滞钝之感。而用水温过低的水泡茶,失之过嫩,又会使茶叶中各种有效成分浸出不快、不完全,用此种“嫩汤”所泡的茶,味淡薄,汤色差。有的高级绿茶则更忌泡茶的水过烫,过烫会将细嫩茶芽泡熟,而破坏茶中的有益成分,不利于饮茶卫生。

关于煎茶的燃料:古人饮茶除讲究择名茶、名泉,将饼茶在无焰小火上仔细炙烤,待冷却后碾末外,还讲究选好煮水的燃料,将燃料作为烹好茶的必备条件。

禅茶研究,茶艺之道


茶人应有的典范,智、仁、勇、诚等四种基本德目,与佛家所强调的“般若思想、菩萨精神”的意义是不谋而合的。本文阐述从茶艺的学习中展现人的外在生命以及人类本有的觉性开发的相关性。

科技昌盛,经济繁荣,伴随而来的是社会乱象繁多,原因是,人类的物欲强盛导致精神生活没有提升。物质主义产生人类心灵渐受蒙蔽,生活压力也逐渐地增加,自我伤害的问题时时可见,对生命的应对方式变成了负面的模式。因此,缺乏判断能力的青少年学习负面的几率也相继增加,一个美好的生命无法正常发展,实在令人忧心。一个人的生命并不只是一个单独的个体而已,它是来自于父母的心血、精神而成为一个重要的生命体,孔子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佛教也说:“父母恩重。犹如天地。怀抱十月。推干去湿。乳哺养大。教授人事。此身成立。皆由父母。得见日月。生活所作。父母之力。假使左肩担父。右肩担母。行至百年复种种供养。犹不能报父母之恩。”[1]可见,古人对生命伦理的重视,在在表现于吾人的生活之中,所以个人的生命也是攸关家庭、社会、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的生命共同体。

对今日的新人类倡导生命本质的重要与传达正确的生命之道,除了正规的教育体系之外,随着科学时代前进,也需要一些文化、宗教、哲学等等不同领域中从心灵上着手。生老病死是人类不可避免的事实,但是要如何真实地面对它呢?换句话说,平时的日常生活机能性的工作可以有人帮忙,但是属于内在之生命之道却无法依靠他人,一定要靠自己不断的努力与精神层次的培养。

人都想从尚自由,不希望被人约束,所以会有随心所欲的念头,但是,我们深入探讨的话,可以看出因为不喜欢被约束,以至于为所欲为,乃至于社会道德观念日益骤减。人因为立足点不同,所看的方向也不同,自己想做的因为别人的不能认同而产生分歧的意见,也因为一件事不能苟同而有对立与冲突。在长久积累的情况之下,为了达到自己的希求与欲望,人的身心都处在备战状态之中,如此的身心怎们会有真正的自由呢?反而成为意识的奴隶。

所以要能无诤,唯有认识自己的生命本源。以佛教来说,生命是由四大(即地、水、火、风)所组成的,这是有生灭的;而内在的般若智慧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开发智慧流露出来的真如自性,回归自性的生命之美、生命之纯真、生命之道、是今日真正提升生命本质的意义。

茶道大行至今,可以看出儒、释、道三家之禅修者都与茶有极大的关系,他们要求的是深入禅境,而禅的最高境界就是无诤。直下无心就是道,就是禅。禅是跳脱世间的束缚,完全自在的境地,人因为被束缚的原因是在于对人事物的执着。例如老子说:“吾所以有大患者,唯吾有身。”就是这个外在的功名利禄绑住了心,身有生老病死之苦所以有祸患发生,也是心的执着而让身不得自在。因此,只要我们能够放得下,看得破,就能够无拘无束。看得破就是佛,放得下就是禅的境界。

学茶艺、品茶是一种生命的过程体验。所谓“艺通乎道,艺与道合”。其实学习茶艺文化,并非只是供人喝茶、欣赏茶艺的表演作品,茶艺所展出之文化气质具有教育意义与生活的启示。中华茶文化的思想以及运用茶特有的性质精神与反省,对社会人类的思想向上、行为向善的影响深刻,可能与其它一般的游艺环境不尽相同,因为茶与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佛教有净化的教育思想。整个茶艺的流程如同一首旋律优雅的音乐,时而高,时而低的音符在时空中飘舞,这也像儒家所说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之移情作用,茶艺之“茶以载道”,不是“弃智任情”的游艺,而是要茶人“正心诚意”,而且敦厚知理,在一啜一饮的静心之中反观,体会茶的美妙,茶若有若无淡雅、自然之性,可以洗除浮躁,从世俗跳脱出来,净化并且提升自我的心灵。透过恭谨的行茶,透过静心的反省,所得到的是一种无以言喻之内在生命智慧的升华。

由此可知,生命中有一种重要的工作要做,那就是借着契理契机的方法让智慧开展,了解世间虚假之真相,透视万法的缘起缘灭、无常的来临,提早觉悟。透过茶艺过程之寂静,其实,真理就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在每一分每一秒的心念中,所以可以帮助我们时时有觉悟的心。

学习觉悟没有特别的方法,也没有特别的神秘感,只有把我们人生的烦恼弄懂,把烦恼看透,那就是佛陀教示“道”的真意。茶艺展现的精神涵养也是如此。

趣看奉茶之道


我国历来就有“客来敬茶”的民俗。

古代的齐世祖、陆纳等人曾提倡以茶代酒。唐朝刘贞亮赞美“茶有十德”,认为饮茶除了可健身外,还能“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唐宋时期,众多的文人雅士如白居易、李白、柳宗元、刘禹锡、皮日休、韦应物、温庭筠、陆游、欧阳修、苏东坡等,他们不仅酷爱饮茶,而且还在自己的佳作中歌颂和描写过茶叶。

最基本的奉茶之道,就是客户来访时马上奉茶。奉茶前应先请教客人的喜好,如有点心招待,应先将点心端出,再奉茶。

俗话说:酒满茶半。奉茶时应注意:茶不要太满,以八分满为宜。水温不宜太烫,以免客人不小心被烫伤。同时有两位以上的访客时,端出的茶色要均匀,并要配合茶盘端出,左手捧着茶盘底部,右手扶着茶盘的边缘,将点心放在客人的右前方,将茶杯摆在点心右边。上茶时应向在座的人说声“对不起”,再以右手端茶,从客人的右方奉上,面带微笑,眼睛注视对方并说:“这是您的茶,请慢用!”

奉茶时应依职位的高低顺序先端给职位高的客人,再依职位高低端给自己公司的同仁。

以咖啡或红茶待客时,杯耳和茶匙的握柄要朝着客人的右边,此外要替每位客人准备一包砂糖和奶精,将其放在杯子旁(碟子上),方便客人自行取用。

趣看中国的奉茶之道


我国历来就有“客来敬茶”一民俗。古代的齐世祖、陆纳等人曾提倡以茶代酒。唐朝刘贞亮赞美“茶有十德”,认为饮茶除了可健身外,还能“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唐宋时期,众多的文人雅士如白居易、李白、柳宗元、刘禹锡、皮日休、韦应物、温庭筠、陆游、欧阳修、苏东坡等,他们不仅酷爱饮茶,而且还在自己的佳作中歌颂和描写过茶叶。最基本的奉茶之道,就是客户来访马上奉茶。奉茶前应先请教客人的喜好,如有点心招待,应先将点心端出,再奉茶。

俗话说:酒满茶半。奉茶时应注意:茶不要太满,以八分满为宜。水温不宜太烫,以免客人不小心被烫伤。同时有两位以上的访客时,端出的茶色要均匀,并要配合茶盘端出,左手捧着茶盘底部右手扶着茶盘的边缘,如是点心放在客人的右前方,茶杯应摆在点心右边。上茶时应向在座的人说声“对不起”,再以右手端茶,从客人的右方奉上,面带微笑,眼睛注视对方并说:“这是您的茶,请慢用!”奉茶时应依职位的高低顺序先端给职位高的客人,再依职位高低端给自己公司的同仁。

以咖啡或红茶待客时,杯耳和茶匙的握柄要朝着客人的右边,此外要替每位客人准备一包砂糖和奶精,将其放在杯子旁(碟子上),方便客人自行取用。

慈禧太后的饮茶之道


在清代,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因曾住在紫内西宫,遂被称为“西太后”。她主宰同治、光绪两朝军国政要,统治清代达48年之久,极尽豪侈挥霍之能事。她喜爱饮茶,是视饮茶可以美容,作为众多的美容秘诀之一。

慈禧的饮茶习惯较为奇特,茶具十分精美,富丽堂皇,“宫中茗碗,以黄金为托,白玉为碗。”每次饮茶,“喜以金银共少许入之,甚香”(徐珂《清稗类钞》“孝钦后饮茶”条)。清末在宫廷任职最得宠的女官德龄,常常陪侍慈禧之侧,对慈禧的饮食生活非常熟悉,她所著《御香缥缈录》(又名《慈禧后私生活实录》)乃系亲身绑架的回忆录,其中对慈禧饮茶有逼真生动的描写:

一个太监手进一杯茶来,茶杯是纯白美玉做的,茶托和盖碗都是金的。接着又有一个太监捧着一只银托盘,里面有两只和前一只完全相同的白玉杯子,一只盛金银花,一只盛玫瑰花,杯子旁边还放有一双金筷。两个太监都在太后前面跪下,将茶托举起,于是太后揭开金盖,夹了几朵金银花放进茶里。

明代屠隆《考槃余事》,记述当时人们用来熏制花茶的各种花,有木樨、茉莉、蔷薇、玫瑰、兰蕙、橘花、栀子、木香、梅花等。清代徐珂《清稗类钞》“以花点茶”条,所记“梅、兰、桂、菊、莲、茉莉、玫瑰、蔷薇、木樨、桔诸花皆可。”均不载金银花。慈禧却喜爱用金银花泡茶,这是她个人的偏好。也许是因为金银花性寒味甘,具清热解毒之功,所以餐餐饫肥的西太后才对金银花特别青睐吧!

为了美容,慈禧每隔10天服一次珍珠粉,也用茶水送服。德龄对此也有细腻的描写:

那太监便颤巍巍的将那一茶匙的珠粉授给太后,太后一接过来,便伸出舌头把那粉倒了上去;其时我们站在旁边承值的人已早就给伊整下一盅温茶,只待伊把珠粉倾入口内,便忙着送茶过去,伊也不接茶杯,就在我们手喝了几口,急急的把珠粉吞下去了。

慈禧临睡前,还要喝一杯糖茶,以利安神养身,并认为“效力的确很好”。她还备有一个装填茶叶的茶枕,据说用茶枕可以安神明目。相传,专为慈禧太后到西郊汲取玉泉水的水车,必须在大路中间行驶,不许靠边;只准推车人在车后推车,不许在车前拖车。

不过,有人说,慈禧当年得宠于皇上,也与茶有关,就似乎说得太玄乎了。而慈禧太后的外甥、咸丰皇帝的侄子,清代德宗光绪皇帝,平日亦“嗜茶,晨兴,必尽一巨瓯,雨足云花,最工选择”(徐珂《清稗类钞》“德宗嗜茶烟”条),则是事实。

奉茶之道“客来敬茶”的民俗


我国历来就有“客来敬茶”的民俗。中国作为礼仪之邦,历来深谙待客之道。正所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招待宾客到访之时的礼仪方面,讲究与学问可谓是博大纷繁。这其中,奉茶当是公认为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

古代的齐世祖、陆纳等人曾提倡以茶代酒。唐朝刘贞亮赞美“茶有十德”,认为饮茶除了可健身外,还能“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唐宋时期,众多的文人雅士如白居易、李白、柳宗元、刘禹锡、皮日休、韦应物、温庭筠、陆游、欧阳修、苏东坡等,他们不仅酷爱饮茶,而且还在自己的佳作中歌颂和描写过茶叶。

最基本的奉茶之道,就是客户来访时马上奉茶。奉茶前应先请教客人的喜好,如有点心招待,应先将点心端出,再奉茶。

俗话说:酒满茶半。奉茶时应注意:茶不要太满,以八分满为宜。水温不宜太烫,以免客人不小心被烫伤。同时有两位以上的访客时,端出的茶色要均匀,并要配合茶盘端出,左手捧着茶盘底部,右手扶着茶盘的边缘,将点心放在客人的右前方,将茶杯摆在点心右边。上茶时应向在座的人说声“对不起”,再以右手端茶,从客人的右方奉上,面带微笑,眼睛注视对方并说:“这是您的茶,请慢用!”

奉茶时应依职位的高低顺序先端给职位高的客人,再依职位高低端给自己公司的同仁。

以咖啡或红茶待客时,杯耳和茶匙的握柄要朝着客人的右边,此外要替每位客人准备一包砂糖和奶精,将其放在杯子旁(碟子上),方便客人自行取用。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品赏茶的美感之道 概述茶道历史》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