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种类。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山东乳山市徐家镇东峒岭村的凤凰山茶场,见到了茶场的创始人马新辉。眼前的马新辉,柔弱的外表,温和的声音,让人很难把她与“女强人”联系在一起。但正是这位普通农家妇女,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甘平庸,硬是凭着一股不服输的精神,创建了属于自己的茶场,并注册成立了凤凰山茶业有限公司,不仅为自己的人生创出了一片新天地,也带动了乡亲们走上了共同致富之路。

初中毕业后的马新辉和许多同龄人一样开始了打工生活,可是年复一年的辛苦却无法改变她的生活,自己在的企业也不景气,让她萌发了一个自己创业的念头。就在此时,她获悉徐家镇政府出台了鼓励农民种茶的优惠政策,也听到了有关人士对于茶叶市场的前景分析和评估,心里猛然一亮。可是对于茶叶,自己是一点也不了解,更别说是种茶了。经过反复的考量,她决定放手一试。2008年1月20日,她走进了徐家镇政府的大门。相关负责人听了她的想法后非常支持,协调有关方面很快为她调整好了土地,并为她联系了供应茶种的厂家。

2008年2月,马新辉承包了徐家镇东峒岭村北的350亩荒山,并很快办好了手续,从此开始了她的种茶生涯。一开始什么也不懂,没办法只好厚着脸皮恳求茶种供应商在供应茶种的同时给予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茶是种上了,可是一个月过去了,地里长出来的全是杂草,却不见一颗茶苗。当时,马新辉所有的朋友都指责她投资的不慎重,她自己也慌了,毕竟承包土地、购种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花光了她所有的积蓄,还欠下了工人一大笔工资。情急之下,她急忙给茶种供应商打电话,才得知原来是一场虚惊,对方告诉她茶苗的出芽时间很长,或许一个月或许几个月。尽管还带有几分疑虑,但她必须得相信对方,因为她要给自己信心。接下来的日子也是马新辉最艰难的日子,眼看着地里长出的杂草影响到茶苗的生长,马新辉天天泡在茶场,和工人们一起一根一根的拔掉杂草,每一棵茶苗都经过了她无数次的抚摸。

由于在茶叶的种植管理方面毕竟是个门外汉,好多的问题都无法解决,要强的马新辉暗下决心一定要真正的掌握种植管理茶叶的技能。2008年10月底,马新辉参加了市农业局组织的在青岛农业大学举办的新型农民创业培训班,在那里她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真正认识到农民企业的不足以及企业品牌形象的重要性,同时她也认识了许多日照的茶业精英,从他们那里她学到了许多茶园管理的诀窍。为期10天的培训学习让马新辉觉得充实了好多,脑子里不再是一片空白,她决定走出去亲眼看看同行们的茶园,向他们学习先进的管理模式,多次去日照和青岛等地的茶园现场考察学习。眼看着自己付出的辛勤汗水有了回报,凤凰山茶场里的茶树日渐繁茂,马新辉的心里喜忧参半,喜的是她的茶树长势好,忧的是茶树需要足够的给养才行。摸摸自己已经空空的口袋,倔强的马新辉硬着头皮为茶园借来了第一笔款买来了有机肥,可没过几天就用完了。蹲在地头看着茶苗的马新辉不停地翻打着朋友亲戚的电话,总算又借来了第二笔款,解决了肥料短缺的大难题。

追喂了有机肥的茶园就像被充了气的气球一样,一天一个样子的改变,来不及欢喜的马新辉又得为销售环节考虑了。在随后参加了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的培训之后,马新辉再一次认识到了企业品牌的重要性,于是注册了“乳溪”商标。2010年5月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核,“乳溪绿茶”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并获得了绿色食品证书。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下养育出来的乳溪茶一上市就得到了各地消费者的好评,新研发的99红茶以其醇厚的色泽和独特的口感得到广大消费者的一致认可。为保证产品品质,马新辉一鼓作气,先后在徐家镇桑行村、圣石前村、威海正棋山旅游区等多地建立了有机茶园,从基地源头抓起,采用标准种植模式,建成“一体化经营,标准化管理”的有机茶叶基地。“口味独特,回味醇厚,价格合理……”,这是太多外地游客对“乳溪茶”的高度评价。真诚的服务,优质的产品,使乳溪茶2011年荣获乳山市第二届百姓最喜爱的消费品牌。2012年再获乳山市诚信联盟成员单位称号及第三届百姓最喜爱的消费品牌称号。

经历了一番艰苦奋斗,马新辉终于为自己打下了一番事业,致富后的她没有忘掉回馈社会,在经营自己茶场的同时,还向周边乡亲们无偿提供优质茶叶种植的技术支持,不断扩大茶园的规模和影响力,先后发展了6个茶叶种植大户,共解决劳动力200余人。不仅如此,马新辉的凤凰山茶场每年都会向徐家镇敬老院和学校提供资金帮助。“我将会继续努力,争取让我们的茶叶品质更上一层楼,我将以感恩的心态去回报社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马新辉说。

CY260.com编辑推荐

广水:武胜关下茶“状元”成了全国科普带头人


2007年被命名表彰为广水市第二届农村“十大土专家”,去年8月又被中国科协、财政部联合表彰为“全国科普带头人”。他就是广水市武胜关镇为技术支撑,以高、精、优为标准,全力打造茶叶精品名牌。注重“杨林沟”茶品牌建设,注册了“杨林沟”、“杨林白茶”、“杨林龙井”和“杨林毛尖王”等商标,为精品名牌茶叶走向市场开辟了路径。近年,他又把新品种引进、新技术研发摆在突出重要位置,仅2013年前后先后引进白茶和黄茶两大品系,其中白茶60亩、黄茶200亩,预计明后两年初见成效。精品名牌创建与新品引进示范,将为茶业发展增强实力。

“夺牌”壮誉

“功夫不负有心人”。陈三和家人及同事们,经过辛勤拼搏努力,赢得了道道光环。“杨林龙井”获中茶杯一等奖;“杨林沟毛尖王”获国政名茶金奖;“杨林沟”被评为湖北省名优茶二十佳品牌和湖北省消费者满意商品。连续6年被中农有机茶认证中心认证为“有机茶”,并通过IS体系认证,获得进超市“准入证”,质量安全通过QS认证。使武胜关“杨林沟”茶叶誉满天下。

今后几年,陈三计划与他的团队一是新建优质高档有机茶园1000亩;二是上一条现代普通茶加工生产线;三是在武汉开一家具有一定规模的茶叶销售店。努力提升该区域茶叶产业化档次与水平。

镇江丹徒:"茶界第一人"成为计生领富帮富带头人


“有困难,找老付!”江苏镇江市丹徒区上党镇墅山村村民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老付是谁?提到她,村民无不竖起大拇指。因为,老付不仅是远近闻名的“茶界第一人”,更是致富不忘帮乡邻的计生志愿者,她用自己的热心和行动成为村里计生困难家庭的贴心人。

老付,名字叫付玉香,年约50多岁,别看她个头不高,说话却是快言快语,做起事来风风火火,言行间透露一股男子汉般果断劲。

墅山村是丘陵地区,沟壑纵横,适合生产茶叶。早在40年前,付玉香就学着做茶。她天性聪慧,又勤于钻研,很快学会种茶、采茶、炒茶、品茶……。经她手制的茶叶,色、形、味俱佳。1986年,她用报纸包了两包茶叶去参加镇江地区评比,没想到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后来,她代表镇江地区参加全省茶叶大赛又夺得桂冠。截至目前,她是当地唯一拥有“国家级制茶能手”称号的人。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香满园。自己的茶技得到广泛认可后,付玉香没有止步,而是思考如何带大家打出地产茶的声誉来!她发现,乡亲们制的茶质量参差不齐,连个品牌也没有,更卖不出好价钱。“必须创立自己的品牌。”付玉香选出一块茶地,精心培植茶叶,钻研茶叶制作手艺,终于创出了江苏省名茶品牌——墅香翠螺。

付玉香的名气越来越大了,生意也一天比一天红火,成了当地率先富起来的那批能人。而她发家致富后没有忘记乡亲们,挨家挨户动员茶农们成立合作社——墅农,并来茶场上班。既帮他们解决了就业问题,增加了收入,又学到了技术。两个帮扶对象打心眼里感激付玉香。除了定点帮扶以外,作为党员、茶场及基地负责人,付玉香还积极主动为村民们排忧解难,依托茶场及合作社这两个载体,通过多种渠道帮助带动大家一起致富。

老付以她为人仗义,性格耿直,热心助人的人格魅力赢得了村邻的尊敬和爱戴。也为此,她荣膺了“全国三八红旗手”、“镇江市十大女杰”等众多头衔。

村民间有个矛盾、纠纷什么的,乡亲们都习惯请老付给评个理。去年,有村民提出,“人家村里都有个广场,晚饭后大伙们添了个跳舞、拉家常的地方,就咱们村没有。”这话,传到老付耳朵里。她反复琢磨,村头一块荒地,如果平成一块广场,就能解决大伙锻炼身体场所问题。这个想法得到大家的认可后,老付马不停蹄地进城跑国土、体育局等部门,经过多方协调,终于拿到批复手续。手续拿到了,可平这块荒地还需十几万元资金。付玉香二话没说,自己掏钱解决这一难题,并争取到体育部门的支持,配全了各种锻炼器械。如今,乡亲们劳作之余、茶余饭后,便有了个锻炼身体、闲话家常的好去处。大家提起她,都说“付老板真是我们的贴心人”。“有困难,找老付”的话,便流传开来。

马新辉:唱响创业新歌 女强人换得茶香满园


她本是一名普通的农家女子,凭一颗不服输的心,一头扎进茶叶种植这个行当。短短的7年时间,她不仅研制生产出了乳山第一筒红茶,还把自己的公司打造成集茶叶栽培、种植、加工、销售研发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先后荣获威海市文明诚信民营企业、“诚信威海”食品行业榜样企业、乳山市诚信联盟成员单位等荣誉称号。她,就是乳山市凤凰山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新辉,一个用永不停息的脚步声唱响创业新歌的女强人。

现年44岁的马新辉,在毕业后就开始了打工生活,可是年复一年的辛苦劳作根本无法改变她的生活,她便萌生了辞职创业的念头。2008年,徐家镇政府出台了鼓励农民种茶的优惠政策,当时大多数人对此持观望态度,头脑灵活的马新辉却捕捉到了商机。经过严密的市场调查,又听了有关人士对于茶叶市场的前景分析和评估后,马新辉决定放手一搏。2008年2月,马新辉回到徐家镇东峒岭村,承包了350亩荒山,并注册成立了乳山市凤凰山茶业有限公司,迈出了种茶创业的第一步。

对于“门外汉”马新辉来说,种茶路上注定不会一帆风顺。由于不懂技术,她只能厚着脸皮恳求供应商在供应茶种的同时给予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茶是种上了,可是一个月过去了,地里长出来的全是杂草,不见一颗茶苗。承包土地、购种不但花光了她所有的积蓄,还欠下了工人一大笔工资,如果创业失败,她将血本无归。当时,不少亲朋好友都为她捏了一把汗,马新辉更是心急如焚,她情急之下给茶种供应商打电话,对方解释说,茶苗的出芽时间很长,或许一个月或许几个月。听了供应商的话后,马新辉还是放心不下,又专门去日照请了种茶的师傅,还跑到市果茶站找工作人员咨询,得到相同的答复后,她悬着的心才稍微放下来。接下来的几个月,是马新辉最难熬的日子,眼看着地里长出的杂草影响到茶苗的生长,她天天泡在茶场,和工人们一起将杂草一根一根的拔掉,直到10月份,地里的茶苗陆续出齐,马新辉心里的重担总算落了下来。

从那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马新辉是一边生产一边学习,逐步掌握了产前、产中、产后的一整套科学种植技术。茶叶产量上去了,但是新的问题出现了。尽管马新辉生产的茶叶质量上乘,但因没有自己的商标,茶叶在销售过程中颇费周折,不仅增加了成本,而且市场竞争力很薄弱。马新辉意识到,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必须抢占市场、树立品牌。经过申请、上报、检验和审批等环节,花费了近一个月时间,她成功注册了“乳溪”商标。但马新辉心里明白,茶光有商标还远远不够,市场对茶叶的种植、生产、包装技术和质量以及打造绿色无公害茶叶生产要求苛刻,要立足市场,茶的品质要有铁的保证。为保证产品品质,马新辉先后在徐家镇桑行村、圣石前村、威海正棋山旅游区等多地建立了有机茶园,从基地源头抓起,采用标准种植模式,建成“一体化经营,标准化管理”的有机茶叶基地。在种植茶叶时,马新辉从来不使用任何农药,这也曾遭到不少茶农的质疑。部分已经和她签订收购合同的茶农,因为害怕影响收成,经常找马新辉理论。面对压力,马新辉始终坚持己见。2010年5月,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核,“乳溪绿茶”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并获得了绿色食品证书。由于茶香浓郁,加上营养丰富,茶叶进入市场后,立即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茶农们看到手里的茶叶卖上了好价钱,纷纷向她竖起了大拇指。

经过几年的打拼,乳山市凤凰山茶业有限公司效益越来越好,马新辉本人在当地已小有名气,但她并没有止步于此,她又开始着手拓宽种植品种以求更大发展。马新辉发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喝好茶,而是开始追求具有保健养生功效的茶叶。在市场上,具有帮助胃肠消化、促近食欲、降低血糖与血压等多种功效的红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马新辉决定尝试研制红茶。为此,她主动到各地咨询、学习红茶制作加工工艺,并查阅了大量的书籍资料,购买了制茶设备,开始进行反复实验加工制作。每一次试验,她都要在本子上详细记录原料摊放的时间、厚度、投放时间、投放数量、室内温度等数据,以确定在何种情况下所制作出的红茶品质最佳。在经历过无数次失败后,2011年9月,马新辉成功研制出乳山第一例红茶,经过检测,其外形、色泽、香气、滋味以及理化指标均达到了优质红茶的标准。

“一花独开不是春”。先富裕起来的马新辉,始终没有忘记带领周边群众共同致富。在经营自己茶场的同时,还向周边乡亲们无偿提供优质茶叶种植的技术支持,不断扩大茶园的规模和影响力,先后发展了6个茶叶种植大户,可为当地解决富余劳动力200余人。2012年,茶农姜三宝生了一场重病,家里欠了不少外债。马新辉知道后,专门送去了4000元救助金。不仅如此,马新辉的凤凰山茶场每年都会向徐家镇敬老院和学校提供资金帮助。

创业有起点,事业无终点。马新辉深知,今天取得的成绩,只是明天事业的一个基点,只是人生中的一小步。今后,她将继续用勤劳的双手将产业做大做强,带动更多的茶农走上科学致富之路,为乳山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记东阳东白山茶场的坚守者金永平


在海拔超千米的东阳东白山中,有一个人默默坚守东白山茶场35年之久,他就是东白山茶场场长金永平。当问及为何能坚守于此,他说:“东白山早已成了我的家园,茶叶已经成为我的生命。”

与东白山茶场一起成长

金永平是巍山镇人。1980年11月,他孤身从白溪爬上东白山,开始人生第一份工作,也是一生中唯一一项事业。当时他的想法很简单,只要有份工作就行,环境因素都忽略不计。殊不知上山后想要下山看一场电影,需要两天时间。工作三五年后,许多知青都离开了。他也有离开的念头,但领导的器重与同事的支持让他坚持下来。他放平心态,决定扎根于此。当时,整个东白山茶园面积为5900多亩,几年后,茶园荒芜了一部分,面积减少为4000亩左右。后来实行责任制,实施垦荒,茶园又获生机。1985年后,金永平在茶场主要分管后勤工作。1999年后,他开始管理茶叶生产。2001年,他正式成为东白山茶场场长。

国营茶场走上转型升级路

这两年,中国经济进入调整优化期,转型成了茶场必经之路。金永平从优化茶叶生产环境着手,完善茶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如滴灌技术设施的引进、茶园管理道路的硬化、供电设施的铺设等。诸如此类建设,茶场已投入2000多万元,现有机耕路已达到24公里。通过这些举措,茶场外部环境和设备得到极大改善,提高了总体生产效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国人对茶叶品质的需求在提升,优质茶成为人们消费的首选。金永平说:“这两年,许多采茶人都外出谋生,茶场劳动力短缺问题日益凸显,茶叶生产成本随之提高,东白山茶场要持续发展必须依靠品牌建设。”

借助东白茶文化的力量

东白山茶早在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里有所记载,“东白茶”到唐朝更是被列为茶之贡品,与“蒙顶石花”“顾渚紫笋”等齐名,早已名声在外。东白山茶场是全国第一批唯一一家绿色食品生产企业,金永平也是金华第一个绿色农产品协会副会长。

东白山茶场每年坚持上缴税费50多万元,在全国200多家国营农场中,连续无亏损的仅此一家。不仅如此,金永平还保证茶场员工工资都在社会平均工资以上,职工收入每年都保持稳定增长。

更难能可贵的是,现在国有茶场发展上存在不少困难,但他坚决不同意乱开发,要让它永久保持原生态。“生态环境资源是最宝贵的,是东白山茶叶优越品质根源所在。”金永平说,“随着茶文化不断深入普及,东白山茶叶发展的前景是光明的。因为我们有着天然的资源优势,而且茶文化是最和谐的文化。”

茶文化虽已上升到文化理念传播,但金永平认为文化只有落到实处即接地气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超然的平和淳厚感,就是茶文化的魅力,“我不会离开东白山茶场,我只希望让东阳茶资源、茶文化得到世人的尊重与珍惜。”

“茶叶之乡”安化-茶马古道


“茶叶之乡”安化县有多条茶马古道,而其中的洞市茶马古道尤具特色。春末的一天,我们来到洞市,见识了神奇的茶马古道,也耳闻目睹了它的变迁。

洞市地处雪峰山系东端,西南部与新化的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相依偎,一条发源于大熊山的小河———麻溪穿越其境,直达资江。麻溪河有个暗流奔涌、深浅难测的“三门洞”,“三门洞”附近有繁荣的集市,洞市因此而得名。它历史上是一个大乡,几年前在乡镇合并时才并入江南镇,现为该镇的一个管区。

从安化县城驱车20多公里到洞市境内,一路水泥路面,车辆畅行;一路青山绿水,景色迷人。陪同我们采访的,是退休老教师、当地“博士”陶稳固和洞市管区资深负责人陈建文。他们的翔实介绍,我们的实地察看,让洞市茶马古道的历史和现状一一凸现。

车到洞市的金田村。河水清澈透底的麻溪穿村而过,溪边有千年古寺“钟灵寺”。此寺与南岳山的寺院一脉相承。历史上,这里是茶马过往之地,茶客路过此处,往往要进香拜佛,因而寺里香火旺盛。与金田相邻的茅坪村,有个曾接待过路茶客的“陶氏宗祠”。紧靠此祠的干溪村,有清代名臣、两江总督陶澍的祖坟。陶澍在任期间曾来这里祭祖并会见宗亲、视察茶叶产业,其护卫官刘龙、李豹曾在此展示神奇武功。眼下,祠堂和陶澍祖坟基本完好。

从金田南行至锡潭村,离公路100多米处,有一座壮美的风雨廊桥横跨麻溪。飞檐翘角、画栋雕梁的桥头,镶嵌着“永锡桥”3个正楷繁体大字;桥长80余米,桥墩由青石浆砌,桥身全由木材构成,桥身上方盖着古朴的青瓦,可避雨雪风霜。此桥于1881年(清光绪七年)建成,旨在方便来自新化的运茶人马和其他人过河、歇息。工程历时6年,耗资巨大,牵动安化、新化二县九乡百姓,可谓当时的“重点工程”。如今,此桥已列为安化县的重点保护文物。其建筑质量之优、桥身之长、保存之好,在全省罕见。只是,由于附近就有公路,这里已不是交通要道,显得有点“门前冷落车马稀”。但守桥老人说,近年来随着旅游的开发,这里已开始“热”起来。

展现在眼前的洞市村,原是洞市乡政府所在地。村里的洞市老街,有一条长达一华里的青石板路。这里曾是新化县多个乡镇的人们来安化的必经要道,是茶马古道的重要中转站。新化的茶马是通过三条山道进入洞市乡境内的,而洞市老街是“三道归一”之处。远近茶客到了这里,肯定要餐宿;要根据市场行情,决定自己所运茶叶是在此抛售还是继续外运;如果继续外运,是雇请竹筏通过麻溪水运,还是继续陆运。这样,加上其他商贾,洞市老街就热闹了。据传,从明朝至解放后一段时间的数百年里,这里商贾云集,店铺如林,运输茶叶和其它商品的竹筏最多时达两百多条。而老街上的贺家祠堂,有时竟也作为临时客栈和茶叶仓库使用。在这里,我们巧遇到某私营茶厂的吴厂长。他父母一辈子在洞市老街工作,他本人在老街长大,后来当上了国营大茶厂的厂长,前些年辞职,开始经营国内外闻名、安化独有的“千两茶”,干得有滋有味。他加工“千两茶”,就在贺家祠堂。据他和其他知情人介绍,上世纪80年代的洞市乡,乡里有茶场,村村有茶场,茶园总面积有两万亩左右;而现在,只剩下了寥寥数亩。那么,“千两茶”的原料从何而来?答案是:“千两茶”正好需要野茶、荒山茶,废弃的老茶园可为“千两茶”提供原料。真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高城村,是洞市茶马古道上的一个更神奇的景点。何以叫高城?当地人说,大概是它处于半山腰、又是茶马古道上的一个“歇脚点”的缘故吧。高城的关山,既是树种的宝库,也是探险的好去处,其峡谷之险,阴风之凉,令人既紧张又兴奋。过了关山进入村寨,是一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一条小溪潺潺流过,民舍临溪而建;一条简易公路通向外面的世界。从村里往西南方向望去,可以望见新化的大熊山。大熊山与该村之间,有气象万千、神秘秀美的“川岩江”。这条峡谷里,有“中国南方最后的原始次生林”和多种珍禽异兽,近年引来了众多境内外游客。正因为如此,有位港商决定在高城投下巨资,开发旅游。如今,益阳市一位主要领导在这里办联系点,雄心勃勃地发展旅游业,简易公路很快会变成水泥路。高城有载客进山游览的“最后的马帮”,我们到这里时却未见有马载客,只看到有好几个村民用马驮东西上山种地。为什么?是因为外面正在赶修水泥公路,汽车暂时进不来,游客自然也难来。游客来了用马载客,没有游客用马干其他事,淳朴的高城人做到了物尽其用。

整个洞市的茶马古道上,如今已无运茶的马;因有公路、有汽车,也不再需要马来运茶。它将有的是愈益增多的游客。这里已经有直达长沙的客班车,只需3个多小时,就可以把游客从长沙载到洞市来。

云南普洱茶知名人:邱辉


邱辉,原名邱维藩,字辉,男,云南昆明人,1929年5月生。1947年考入云南大学农学院森林系。1949年5月参加革命,中共党员。自参加工作以来,历任滇桂黔边纵第九支队政工队员、边纵四期干校政干班学员、武工队长、指导员、原普洱专署(今思茅市)建设科农林股长。1952年,先后任中茶普洱支公司股长、思茅行署外贸局茶叶科科长,行署茶叶领导小组副组长、行署茶办主要负责人。1995年12月离休,离休后至今继续在云南茶界发挥余热。

50年代中期,邱辉与同仁一道,组建茶区基层收购站(组),积极开展收购运销,深入茶山宣传,组织茶农垦复茶园,促进茶叶生产迅速恢复。他参与组织研制了第一台手摇、畜力和水力揉茶机,后推广应用传动、电机揉茶机,建立第一座节能土烘房和使用烘干机,促进从手工艺揉制到机械加工的转变。

撰写发表大量论文和其它相关文章:《论思茅地区茶叶生产区划》、《关于加速发展普洱茶生产若干问题的意见》、《茶叶技术培训教材》(主编)、《思茅地区树植物群落在茶树起源进化中的地位》等。

欢迎大家补充说明或者推荐名人,补充名人资料请评论补充。推荐名人请联系本站或者注册本站会员发帖。

公益人生茶人生 ——何俊辉


何俊辉,壹基金救援联盟云南火峰救援总队创建人,云南志愿者救灾联盟顾问,云南省应急救援科学技术学会理事。作为自幼喝茶的云南人,与大益茶因公益结下坚实的友谊。

在大益的这些年,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什么?

答:2014年3月与大益基金会同仁去香格里拉援助白马雪山藏文小学饮水工程,虽然因为客观原因没能成功,但对大益基金会的工作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这些年在大益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答:喝好茶,交好朋友,做好事。

你觉得大益近年来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答:茶品越来越丰富了。

在喝茶的路上,未来十年你想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

答:要有自己的一个优雅的茶艺工作室,常邀三五好友品茗。

除了茶这个爱好,在自己的生活上,未来十年你有什么最想做的事?

答:做为云南众益志愿者发展中心和云南山地救援搜救技术服务中心两家机构的发起人之一,希望未来十年内把他们打造成云南本土草根公益团队的标杆。

益友网:听说您喝大益茶很多年了,可以说是大益的忠实粉丝,最初是怎么样接触到大益茶的呢?

何俊辉:因为我是云南人,其实从小就有喝茶的习惯,上小学的时候就开始喝普洱了。大益作为云南的一个老品牌,也是很早就接触过的,记得98年的时候,我花63块钱买了两块250克的大益砖茶,那时候有的饼茶一饼也才卖九块钱,所以这个价格还是蛮高的,但记得那个茶味真的很好,自己也觉得很值得。08年的时候,我也买了几件大益的7542,一直收藏到现在。后来正式接触到大益内部的人员是因为2010年云南连续大旱,我们去给茶农们赠送了很多“保水剂”,而大益爱心基金会也在各地建立水窖,当时就有了一些合作。从那以后可以说,对大益有了更亲切的感觉。

益友网:您的本职工作是跟公益有关的,跟大益爱心基金会也曾经有过合作,同时也是大益爱心基金会的益工,在您看来,大益爱心基金会和壹基金在运作方式、工作风格上面有没有什么显著的不同呢?

何俊辉:我本人主要是从事紧急救援工作的,像碰到一些自然灾害,我们的团队一般都会冲在最一线的地方,针对性强,专业度要求高,有时候难免还会有一些危险性。大益爱心基金会主要是从事扶贫、助学、帮困,在公益事业的方向上有所不同。我感觉我们的团队比较“粗”一些,因为都是大男人比较多嘛,阳刚之气足。大益爱心基金会更文雅,可能跟本身从事一些茶道教学推广有关系。现在我以个人名义加入了爱心基金会的益工团队,也希望能多受一些茶文化的熏陶,在不需要“冲锋陷阵”的时候也可以有一些爱好来修身养性!

益友网:目前大益爱心基金会所从事的一些公益项目,尤其是大学公益项目,经常会将茶道文化融入到公益当中,你怎么评价这种模式?

何俊辉:我觉得挺好的,大益一直提倡“优雅地行善”,这个概念不错。做公益不一定要苦兮兮的,其实公益可以有很多种形式,也可以让大家觉得愉快。像今年下半年我们联合大益东航爱心茶室做了一次为鲁甸震区儿童捐献书包的行动,最后一共收到了778个书包,这些活动模式我觉得都很不错,也更有助于吸引更多的人很便利地参与进来。大益爱心基金会在云南公益界还是很有知名度的,他们不像有些单位是为了宣传而公益。大益做的很多事都很低调,是为了公益而公益,为了善举而公益,这一点上我很看好他们。

益友网:您平时喜欢怎么喝茶?您觉得茶在您的个人生活当中充当了一个什么样角色,对您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

何俊辉:茶对于我来说可以说是一剂生活的安慰剂吧。喝茶,一是从小的习惯,第二也有保健的需求,平时朋友来了,大家坐在一起喝喝茶,也是很好的一个交流的媒介。对我来说,茶还有一种静心的功能,有时候生活上、工作上碰到一些不愉快,就做下来泡一壶茶,感觉心就静了,所以说,它是我生活的安慰剂。

益友网:作为我们的老粉丝,您对我们大益的产品也非常了解了,未来你最期望看到大益出品什么类型的产品呢?或者说,哪种产品对您的吸引力会是最大的呢?

何俊辉:我个人还是喜欢比较传统的产品,因为我不太喝熟茶,主要喝,像7542就是一款经常喝的很喜欢的产品。希望未来大益能继承传统,多出一些经典回顾之类的产品,把大益茶的口味更好地传递下去!

王辉军:让昭君白茶名冠世界


湖北昭君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辉军

“尽管‘昭君白茶’品牌出道不到十年时间,但是昭君白茶的历史却十分悠久,‘昭君之美源于白茶’的传说不无道理,现在兴山县举全县之力发展成全省最大的白茶基地,随着白茶产量的提高,昭君白茶品牌美誉度的飙升,昭君白茶在2014年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之后,品牌价值更加显现,昭君白茶一定能够像昭君一样名扬世界!”湖北昭君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辉军在谈到昭君白茶的文化出路时一脸的自信。

厚重的昭君茶文化

闻名遐迩的香溪河发源于神农架,她像一条银丝带,漂游在群山之间,她一头连着神农云海,一头系住长江三峡。香溪两岸香溪水以翰墨之笔写满了传奇,在这条河边五百年里就出生了两位世界级文化名人,一位是骚人屈原,一位是美人昭君。千百年来,神奇瑰丽的昭君传说、丰富详实的历史典籍和灿若星辰的文艺作品共同构成了灿烂的昭君文化。

昭君故里属于大巴山余脉,群山耸峻,云雾缭绕,好山好水出好茶,这里生产茶叶的历史非常悠久,历史上曾为贡品叫白鹤茶,自然与美人昭君分不开,关于昭君茶的传说也很多,其中广为流传的当属白茶育美人的传说。

身为昭君第七十二代传人的王辉军讲了这样一个美丽的故事,说昭君出生时忽然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瞬间紫微星从天际划过,霞光万丈。王襄捧着刚出生的女儿,望着窗外的奇异景观暗喜,难道女儿是仙女下凡?当晚,王襄刚刚入睡,一女神坐卧莲花,手执杨枝从东方上空缓缓而下:“王襄,你女儿是上天派到人间的天使,要精心养育。当年悟空大闹天宫打碎了王母娘娘的玉瓶,玉瓶里装有两粒种子一粒落在浙江的天荒坪,一粒落在你家对面山上的龙潭边,现在那粒种子已长成了一颗大树,你在清明前把鲜叶采回,秘制熬汤给女儿喝。”说完便不见了踪影。

王襄从梦中醒来,方知是观音菩萨托梦。王襄来到龙潭找到了那棵奇异之树,小心翼翼的把新芽摘下来,回到家里每天熬汤给女儿喝,女儿不仅百病全无,而且一天比一天长的漂亮……

昭君传人与昭君白茶

无论是民间传说还是历史故事,经历过若干个年轮后也许会喜剧般的重合。王辉军告诉记者,他在昭君茶发展遇上瓶颈的关键时刻,无意间听说高桥乡龙潭村有一棵近百年的野树非常奇特,在清明期间茶叶叶面变白,色若玉霜……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他找到了这棵茶树,果然和传说的一样,他采下鲜叶赶到中国茶业研究所请求专家鉴定,化验专家告诉他这种茶叫白茶,是一种珍奇品种,含多种人体需要物质,氨基酸的含量更是普通绿茶的2至3倍,还具有较强的养颜美容效果,他欣喜若狂,有一种踏破铁鞋无觅处的意味。如今这种珍稀白茶在昭君故里已经发展到一万多亩。

王辉军说:“怎么使珍稀白茶让人们从心里上认可并达到造福人类的目的,除了茶的本质以外还需要丰厚的昭君茶文化。白茶育美人的美丽传说事只是浩瀚博大的昭君文化中一颗灿烂的星辰。因此可知昭君文化与昭君茶文化是一对母子关系,昭君茶文化是昭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研究昭君文化,弘扬昭君文化,打好昭君牌是唱响昭君茶文化的唯一途径。”

说起白茶的品质,王辉军如数家珍,他说昭君白茶和昭君一样娇贵。就说白化返绿吧,其实是昭君白茶的一种特殊的生理机制。因受气候的限制,昭君白茶有效的生产时间并不多,产量也十分有限。在早春在15度到22度之间,幼嫩的芽叶失绿呈玉白色,以一芽二叶为最白,是最佳的采摘时间。春茶后期随着气温的升高,光照的增强,芽叶的颜色由嫩黄色逐渐变成玉白色,叶脉呈翠绿色,其幼嫩的新梢似朵朵初开的玉兰,十分奇特。通常春茶一芽二叶期为盛白期,盛白期过后,温度在超过22度时,白茶的叶色又逐渐由玉白色转变为淡绿色,最后成熟的老叶和夏秋季长出的芽叶成浅绿色。夏秋茶为绿色,故而昭君白茶生产时间只在早春。天气稳定采摘时间有短短20天。极端天气采摘时间只有10天左右,白茶的茶多酚含量则在10-14%,酚氨比只有1.6-2.3。这种罕见的高氨低酚现象也是昭君白茶香高味鲜的生化基础。而氨基酸高特别是高含量的茶氨酸,有利于血液免疫细胞促进干扰素的分泌,从而提高人体抵抗外界的侵害力,对于提高记忆度、降血压、减肥、护肝等都有明显作用。被称为具有“观赏、营养、经济”三大价值。白茶的属性,确定了生态、自然、环保。由于对气候的特殊要求,在22度尝属低温时期,不会产生任何虫子。因此也就回避了农药,由于白茶属于有机型,使用了化学肥料后,就会造成趋绿性强,形成了绿色。因此白茶不能使用农药的生理特征决定了白茶的生态属性。

昭君白茶的区域影响

王辉军在谈到未来的文化方向时说:“卖产品就是卖文化,茶叶与文化属于一脉相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十大名茶无一例外都是区域的大品牌,都是一个市级的大品牌。大品牌的影响就会催生整个产业的发展。”

宜昌茶属于优质茶产区,但是宜昌的茶叶价格与全国的区域大牌茶相比相差甚远,茶叶效益的低下,让宜昌茶的优质原料成为了外地品牌茶的加工基地。以黄芽为例,宜昌黄芽茶占了春茶高端茶比重的50%,但是在本土品牌茶中很难见到黄芽的身影,这就充分说明宜昌生产的黄芽茶成了其他大品牌的原料。

昭君是中国四大美人之一,其和平使者的义举更是让世人肃然起敬,昭君是历史名人,“昭君”名贯全球。兴山县具有战略性的眼光推出“昭君白茶”,并举全县之力宣传“昭君”,推广“昭君”,培植“昭君”白茶很快形成兴山区域的品牌。

昭君之美源于白茶,白茶的发现为昭君之美契合找到了佐证,白茶的特殊属性、特点、功能、保健作用紧紧的跟昭君结合在一起,昭君白茶的品名本身就是很有文化深度、很有影响的品牌。只要地方政府有宣传“昭君白茶”就是宣传兴山县的高度,那么昭君旅游、昭君县城、昭君白茶等诸多的昭君制造就会脱颖而出,昭君白茶等品牌就一定会代表湖北茶阵容,向中国名茶发起总攻,假以时日,昭君白茶就成了全国的大牌。

小小茶叶夹的创业梦 带动当地村民共同致富


今年39岁的黄炳定,家住南宁市邕宁区蒲庙镇光和村那降坡。上世纪90年代,黄炳定初中毕业后去广东打工,在揭阳一家茶具厂学习雕刻技术。2008年底,他与同在一个厂打工的老乡一起回到家乡,向亲友借钱筹办了广西第一家茶具厂。由于资金有限,刚开始他只能购买他人用剩的边角废料,用于生产批发价1.8元一把的茶叶夹。经过6年打拼,如今,黄炳定的茶具产品不但行销全国,而且生产工人也从最初的8人增加到目前的62人。

艰辛创业只生产茶叶夹还屡遭退货

这是一把只有10多厘米长的茶叶夹,如果不是闪烁着红木特有的光泽,看上去就跟一把医用镊子差不多。1月29日中午,南宁市邕宁区广海茶具厂厂长黄炳定,就用这样一把茶叶夹,夹起一小撮茶叶放进茶壶后,淡淡地说:“这就是我们创业之初生产的产品。”

2008年年底,黄炳定回老家过春节。与往年不同,这回他决定过完年不走了,他要自己在家乡创业。“我在揭阳那家茶具厂干了5年,雕刻、打磨、喷漆……每一道工序都烂熟于胸,而且认识不少客户,除了资金,我已经具备单干的一切条件。”

办厂是件大事,一个人可做不来。于是,黄炳定找到几位一起在揭阳茶具厂打工的乡友,希望大家共同创业,大伙一听都非常支持。就这样,加上黄炳定的父母、兄弟,一个由8人组成的茶具厂挂牌成立了。

建厂之初,由于缺少资金,黄炳定的茶具厂只能生产茶叶夹。整块的木料买不起,他就购买家具厂丢弃的边角废料进行再利用。“可就是这样一个批发价1.8元1把的小东西,发给经销茶具的客户朋友也屡遭退货。”黄炳定苦笑道:“2009年年底一算总账,厂子不但没挣到钱,还亏了8万多元,大伙干了一整年,谁都没能拿到1分钱工资。”

屡遭退货只因产品比别人的厚了0.2毫米

通过经销商反馈回来的意见,黄炳定很快发现,自己生产的茶叶夹屡遭退货,是因为手感“太硬”。

原来,品茶在中国是一种儒雅的文化,喜欢喝茶的人对茶具通常都很挑剔,仅仅是一把茶叶夹,取茶叶时手感“硬”了点都难以接受。

黄炳定了解到,在我国,木制茶具以福建制造的最好,也最受欢迎。于是,他专程赶往福建的多个生产厂家取经学习,这才知道原来是自己的设备不够精密,茶叶夹的木片比别人生产的厚了0.2毫米。“0.2毫米,肉眼根本看不出来,但就是这么一丝丝差距,使用时手感就输给了同行。”黄炳定感慨道。

从福建回来之后,黄炳定严把质量关,每一把茶叶夹都要由他亲手试过,手感合适了才允许发货。而为了省钱,他还尝试就地取材,每看中一棵树,都直接与树的主人商谈价钱,然后砍伐回来作为生产原材料。

功成名就产品经销商遍及全国各地

经过6年打拼,如今黄炳定的茶具厂越做越大,员工也从最初的8个人增加到62人。此外,除了原有的茶具厂,黄炳定还注册了一家“广海家具厂”,将业务拓展至家具行业。

在黄炳定的仓库里记者看到,其产品不但有各种规格的茶桌、茶托,还有雕花的八仙桌、太师椅等。黄炳定说,过去师傅是手工作业,每雕刻一幅茶托需要一整天时间,现在引进了电脑雕刻设备,6个钻头同时启动,3小时即可完工。而建厂之初每人每天只能打磨80把茶叶夹,现在熟练工人一天也可以打磨出600把了,大大节省了人工成本。

据了解,黄炳定的产品在全国每个省会城市都有经销商,在广东更遍及每一个地级市。“生意做久了,很多客户自然就成了朋友,现在,我早就不用出去跑业务了,产品出货基本都是对方先付款,其中不少还是预付款下定”。

在黄炳定的带动下,当地不少外出打工者纷纷选择回乡创业。黄炳定的堂弟黄炳征告诉记者,他也注册了一家茶具厂,并通过开网店的方式面向全国销售。“我只要坐在家里守着电脑,每天就能发出去几批货”。

记者了解到,目前仅光和村就注册了12家茶具和家具生产企业,有力推动了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的美好愿望。

美好心愿规划工业园区造福一方百姓

乡亲们看黄炳定生意做得风生水起,都亲切地称他为“大老板”,当地许多农户家里也都有人在他的厂子里打工,有不少甚至还是“双职工”呢。

目前,最令黄炳定头疼的是交通问题。从光和村村委会到那降坡,2公里长的村道虽然铺设了水泥,但宽度只有3.5米,别说大型货车,就连农用车会车都很困难。黄炳定每次从外面进原料回厂,大货车都只能停在村委会,然后再用小型农用车一车车往那降坡转运。

“如果道路等硬件设施改善了,村民返乡创业的积极性肯定会更高。”黄炳定告诉记者,受投资环境所限,一些在外打工的村民都选择了异地创业,仅光和村,在广东建厂自己当老板的,就有好几个人。

黄炳定希望光和村也能采取由政府出面征地,企业自主建设的方式,规划出一片工业园区。“这个愿望一旦实现,不但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而且将带动当地村民共同致富,过上幸福的小康生活”。

讲述泰山茶人的泰山茶事


近年来,泰山茶声名鹊起,在这其中,有一位“茶痴”,他问茶寻踪,为完善泰山茶史不断追寻,他借茶创新,研发新茶一路不止,他种茶有道,苛求品质而自建茶园,让人折服。日前,大众网记者走近国家高级评茶师、泰安平安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孔志军,品茶着淡淡的泰山茶香,静静地听他讲述泰山茶人的泰山茶事。

孔志军爱上茶,是从自小听外婆讲上个世纪30年代在红门附近喝的好茶——平安茶开始的,随后,他又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美国著名旅行家埃德加盖洛在1935年写的《中国五岳》中有泰山种植茶叶的记载,印证了外婆的话,引发了他对泰山茶历史的浓厚兴趣。

十多年来,孔志军先是创办了椿泽茶庄,再研发泰山茶的品种,继而为叫响泰山茶品牌创立了“泰山平安茶”品牌,一路上甘苦自知。为了寻证泰山茶的历史,他到处寻找泰山古茶树,转遍了泰山周边的大大小小山头,有一次,他跟朋友聊天,听说肥城王边路大小龙岗石附近有过老茶树,起身开车就走。还有一次,听说南茶北调时在徂徕山曾种过茶树,为了找到当年种茶的地点,他四处寻觅,最终在一个叫葛条沟的地方发现几棵老茶树,兴奋之时,竟然从三米高的坡上摔来下去。为了抢救和挖掘泰山茶的文化传承,他自费编辑印制了《泰山传说》,讲述泰山茶的渊源、传说和故事。

由于泰山茶长期以来品种单一、成本高,为了研制出适合更多普通消费者爱喝的泰山茶,经过多地考察,孔志军最终决定在满庄华家岭开垦绿色有机茶园,2014年的春天,第一批茶种撒进茶园,孔志军的“泰山茶梦”也发了芽。为了更好的实现泰山茶叶发展,孔志军经过不懈努力,研发出了泰山茉莉红茶,改变了泰安市只有泰山绿茶和泰山红茶的局面,开启了泰山茶百花齐放的新时代。

提起孔志军研制的泰山茉莉红茶,尤为值得称道。泰山茉莉红茶是用泰山红茶窨制而成的,使得泰山红茶醇厚与茉莉花香完美融合,由于工艺复杂需要进行四窨一提,因此也造就了泰山茉莉红茶独特的品质,闻起来花香高雅,品时甘甜滑润,回味无穷。又因其承蒙泰山灵气远赴云南,习得花香,满载而归,来回路程一万零八百里,成为中国行程最长、路途最远的茶,堪称“中国行程最远”的茶。

为了在全国真正喊响“泰山茶”的品牌,可以说,孔志军全身心都投入到泰山茶事业的发展中。经过他多年的研制,目前,孔志军已经开发出泰山茉莉红茶、泰山平安茶、凉水泡茶、红茶药膏、泰山绿茶等产品推向市场。

为了这些泰山茶的发展,孔志军吃的苦受的累只有他自己知道,比如,为了泰山茶,甚至把自家房子都抵押上了;为了泰山茶,辞掉公职一门钻研茶事;为了泰山茶,他可以一个人静静地跟茶叶聊天;为了泰山茶,作为企业负责人的孔志军卖茶竟然不知茶价;为了泰山茶,他可以一个人两三天不下楼,直到饿的不行才出来吃点东西……

泰山“茶痴”孔志军,他的心里只有自己心爱的泰山茶。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马新辉:凤凰山茶场茶叶产业致富带头人》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3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种类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