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文化。

黄茶从绿茶演化而来。因为制作技术不好,含水量较多的茶叶干燥不及时,引起黄变,绿茶变成黄茶,由于这种 “闷黄”现象的发现,由此发明创造了黄茶的制造方法,也由此产生了茶的新种类——黄茶,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黄茶的历史发展过程吧!

黄茶的历史发展

关于黄茶起源,据史料推测,它在公元七世纪就已有生产了。但当时黄茶不同于现在我们说的黄茶,它是由一种自然发黄的黄芽茶树品种的芽叶制成的。如在唐朝享有盛名的安徽寿州黄茶和作为贡茶的四川蒙顶黄芽,都因芽叶自然发黄而得名。

现在的黄茶类,是指经过改进,在绿茶制作程序中加入“闷黄”工艺逐渐演变而来的。在绿茶炒青制造实践中,鲜叶杀青后若不及时揉捻,或揉捻后不及时烘干或炒干,堆积过久,都会变黄;炒青杀青温度低,蒸青杀青时间过长,也都会发黄。

所以在炒制绿茶的实践中,就会有意或许无意地发明出了黄茶类茶。这一全套生产工艺,是在公元1570年前后形成的。如黄茶类中产量最高的条形黄茶之一黄大茶,即创制于明代隆庆年间(公元1567—1572年),距今己有四百多年历史。

黄茶的制作工艺

1、杀青

黄茶通过杀青破坏酶的活性,杀青锅温一般在120℃—150℃,采用多闷少抖,造成高温湿热条件,为形成黄茶醇厚滋味及黄色创造条件,对香味的形成也有重要作用。WWw.CY260.Com

2、揉捻

黄茶初制的塑型工序,通过揉捻形成其紧结弯曲的外形,并对内质改善也有所影响。

3、闷黄

闷黄是黄茶制法的特殊性,是形成黄色黄汤的关键工序。在闷黄过程中,由于湿热作用,多酚类化合物减少,改变了多酚类化合物的苦涩味,形成黄茶特有的金黄色泽和较绿茶醇和的滋味;同时也保留较多的可溶态多酚类化合物。

此外,叶绿素由于杀青、闷黄大量破坏和分解而减少,叶黄素显露,这是形成黄茶黄叶的一个重要变化。

4、干燥

黄茶干燥分两次进行。干燥温度先低后高,过程中芳香物质由于高温作用显露,这是形成黄茶香味的重要因素。

总的来说,黄茶在中国的历史比较悠久,在公元七世纪就已经出现黄茶,黄茶也可以说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茶叶,且黄茶的制作工艺也比较讲究,所以黄茶同样值得品鉴!

CY260.com扩展阅读

详细了解雨花茶的功效


雨花茶是南京的特产,因为产于南京中华门外的雨花台而得名,雨花茶属于全国的十大名茶之一,冲泡后茶色碧绿、清澈,香气清幽,品饮一杯,沁人肺腑,齿颊留芳,滋味醇厚,回味甘甜。雨花茶所具备的功效也比较多,下面去详细了解雨花茶的功效。

1、提神

平常在办公室工作疲劳的时候,不妨起身做一下运动,喝两杯雨花茶,因为雨花茶是有提神的作用。

2、解酒

经常出去应酬的的男士们,免不了会喝得醉醺醺的,而且酒喝多了对身体也不好,现在记住了,喝完酒后,喝一杯雨花茶,不但可以解酒,还可以减轻酒对人体的伤害。

3、抗癌

雨花茶含有维生素C和维生素E,维生素CE和雨花茶的茶多酚合成,会起到抗癌的功效。

4、利尿

雨花茶有利尿的功效,有水肿或者水滞瘤的朋友可以经常饮用,还可以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

5、减肥

雨花茶有减肥的功效,但是毕竟花茶品牌减肥这个事情是因人而异的,每个人的体质都不同。

6、抗衰老

雨花茶不仅仅有抗癌的功效,也可以抗衰老,简单来说就是美容,比较适合女性朋友饮用。

7、防龋齿

龋齿一般都是10岁以下的小朋友比较容易患上,或者是一些爱吃糖的大朋友,雨花茶是有防龋齿的作用的,而且用隔夜的雨花茶漱口还可以美白牙齿去口臭呢。

温馨提示:雨花茶属于绿茶,因此,饮用雨花茶建议是在饭后,不能空腹饮用雨花茶,冲泡时间过长的雨花茶也不能饮用。

霍山黄芽历史发展


霍山黄芽自明代列为贡品。六安州志载:明时六安贡茶制定于未分霍山县之前原额茶二百袋,霍山办茶一百七十五袋。霍山县志载明人曹琥"注黄芽茶疏"中说:臣查得本府额贡茶岁不过二十斤,祖宗以来圣贤相承不闻以为不足……宁府正德十年之贡(1515年)取去芽茶一千二百斤,细茶六千斤,不知实贡朝廷几何……芽茶一斤,卖银一两,犹恐不得。

《霍山县志》贡茶产地载:六安茶六安与霍山所并产也其以六安名者当霍未建县已有贡额从其朔也。《天启志》谓以六安寨得名以似凿(寨本名六万,讹称六安)。顾霍邑山多绕确六地既广且饶(产茶实浮于霍而贡额州不县之什二)……产茶之地惟东山最早,而东山皆属州境,每年大府荐新及本县贡品,率皆州民于雨前,赴县售卖;霍产悉出西南,迟在雨后,帮不及入贡,则茶之专名六安,亦纪实也。今为详著其地此霍被六大较可睹矣。东山……贡茶岁居其八九(东山25处属县境的有磨子潭、与儿街、但家庙、单龙寺、东西溪等21处)。又据《霍山县志》载:“光绪年间,以南乡雾迷尖(即乌米尖),挂龙尖二山所产为一邑最采制既精,价亦倍于各乡。”

唐代

霍山黄芽在唐朝即负盛名,明代被列为贡品,清朝更定为内用,清末民初作为贡茶忽然绝迹。霍山产茶历史悠久、据古籍测之当始于秦汉,如华佗《食论》中有:“苦荼久食、益思意”。“华佗(?~208)三国谯人,谯即今亳县、距霍山不远、可证。但尚未见到确切的文字记载,最早见诸文字的当推陆羽《茶经·八之出》(书成于758年左右):“淮南以光州上,义阳郡,舒州次(原注盛唐县生霍山者与衡山同也)稍后李肇《唐国史补》(书成于806~858年为翰林学士时作):“风俗贵茶,茶之名品亦众……寿州有霍山黄芽。”此时方见霍山黄芽的名号。盖霍山初曰盛唐县属寿州,后改霍山、划归六安,故所谓寿州黄芽实乃产自霍山。又据《册府元龟》(宋·王钦若、杨亿等撰、书成于1005年)“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二月诏寿州以兵三千保其境内之茶园。”可见当时霍山茶园之多、地位之重。

唐时茶叶虽然饼茶、散茶与末茶并存,甚至还有炒青的出现,如刘禹锡(772-843年)的《西山兰若试茶歌》:“自傍芳丛摘鹰咀,斯须炒来满室香。”但这仅是极少数或偶尔为之,仍是以饼茶为主的。霍山黄芽当亦系此种蒸青饼茶。杨华的《膳夫经手录》(书成于858年)中有:“寿州霍山小团”之语可证。饼茶又叫团茶、片茶。据唐《食货志》:“贞元(785-804年)江淮茶为大模一斤到五十两”,所谓“霍山小团”当系指此斤把重的小饼茶。饼茶制法、陆羽《茶经》记述是:“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乾矣。”霍山黄芽之制法当亦如是。

宋代

宋朝制茶改捣为碾,并向小巧精致发展,反受其局限,加之“失茶真味”,故逐渐改饼为散并终为散茶所替代。元人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书成于1310年)中说:茗有片有散、片即龙团旧法,散则不蒸而乾之如今之茶。始知南渡以后茶渐以不蒸为贵矣。”其同时人王桢在《农书》(书成于1313年)上始有:“鲜叶微蒸放筐箔上摊晾,然后乘湿用手揉捻,最后入焙烘干”的记载。据此可知中国绿茶制茶工艺在元朝已基本形成,而此时霍山黄芽在制法上当亦系如此。

明代

明朝是中国制茶工艺全面发展继往开来的光辉时代。元朝贡茶仍为团茶,饮茶仍为烹饮。到了明朝“杀青”就改蒸为炒(粗茶蒸、嫩茶炒),饮茶亦由烹改为冲泡(点)末茶产量也大减,(末茶在今天我县,山区仍未绝迹),从而形成散茶独盛的局面。洪武二十四年(1391)朱元璋命罢贡龙团凤饼改为制芽茶以进。明人许次纾在其《茶疏》(书成于1597年)中说:“炒茶:生叶初摘香气未透,必借火力以发其香。然性不耐劳,炒不宜久。多取入铛则手力不匀,久于铛中过熟则香气散矣,甚至枯焦不堪烹点。炒茶之器最忌新铁,铁腥一入不复有香。尤忌脂腻害甚于铁。……炒茶树枝不可干叶,干则火力猛炽,叶则易燃易灭。铛必磨莹、旋摘旋炒。一铛之内仅容四两。先用文火焙软,次用武火催之。手加木指急急炒转以半熟为度。微俟香发,是其侯矣。急用小扇之被笼,纯棉大纸衬底烘焙。积多候冷,入瓶收藏。人力若多、数铛数笼。人力若少仅一铛、二铛、亦须四五竹笼,盖炒速而焙迟。燥湿不可相混,混则大减香力。一叶稍焦全铛无用。然虽忌猛,尤嫌铛冷则枝叶不柔。以意消息、最难最难”。这里描述的制茶方法与我们今天绿茶的制法何其相似。同书中他对霍山茶的制法亦有专门记载,则是:“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大江以北则称六安。然六安乃其郡名,其实产霍山县大蜀山也。茶生最多,名品亦振,河南山陕人皆用之,南方谓其能消垢腻,去积滞亦甚宝爱。顾彼山中不善制法,就于食铛火薪焙炒,未及出釜业已枯焦,讵堪用哉。兼以竹造巨笥乘热便贮,虽有绿枝紫笋辄就萎黄,仅供下食、奚堪品斗。”其同时人屠隆在《茶笺》上(书成于1577年)说:“六安茶品亦精,入药最效。但不善炒,不能发香而味苦,茶之本质实佳。”这里记述的制法与今天霍山黄大茶制法基本相同。特别提到绿枝、紫笋辄就萎黄这当是霍山黄芽(黄小茶)制法滥觞。这也正是黄茶与绿茶制法上的区别所在——“渥黄”过程(黄小茶的摊黄、黄大茶的渥闷)。

清代

到了清王朝,所谓康、雍、乾百年盛世,农民得到较长时期的休养生息。特别是资本主义的萌芽商业的繁荣,使茶叶生产得到了较快地发展。因为茶叶比其他农产品更富有商品性。但芽茶仍属贡品,霍山黄芽更被定为内用。据《清会典》(书成于1690年、阿世坦等撰);载:“顺治七年(1650年)礼部照会:产茶各省布政司每年谷雨后十天起解(贡茶)转送该衙门供用。各有定数具列于后…江南省六安州霍山县芽茶仍另委官起解。于进到时会同光禄寺〖ZZ(〗交送内务府以供内用〖ZZ)〗,并定额数为:“庐州府六安州霍山县三百斤(原注:实解三百六十袋,每袋一斤十二两,共芽茶六百三十斤)。又据姚范《援鹑堂笔记》(书成于18世纪60年代):“六安茶产自霍山。第一蕊尖、无汁。第二贡尖、即皇尖,皇尖只取一旗一枪。第三曰客尖。第四曰细连枝。第五曰百条。……六安茶以谷雨前为上品,立夏后则无毛而生骨。其产地周回八百里,可用者仅六处。仙人冲、黄溪涧、乌梅尖、佛寺岭〖KG-*3][HT5,6]蒙〖HT5〗潼湾共五处、脱一。其不佳者沿口东、西石笋、次则管驾渡、舞旗河、野鸡岭、石盆、傅埠园。”这段文字对霍山黄芽的产地、采摘时间、标准和质量关系清楚道出。明清时黄芽仅取一芽一叶曰贡尖、皇尖;一芽二叶曰客尖;一芽三叶的细连枝则属黄芽(黄小茶)之次者。黄小茶有白毫。有枝有梗的则为黄大茶矣。

历史的重复如同当年龙团饼茶一样,明清之际绿茶大量的兴起(特别应该说这是在我们霍山,因为绿茶在全国来说比黄茶早,比黄茶广)并逐渐取代了黄小茶。民国以后贡茶随着末代皇帝垮台而被取消。据徐柯《可言》(书成于1924年)卷十二上载:“六安茶之通行者曰毛尖,亦有旗枪之名,与龙井同。”这里指定是绿小茶。可见民国时黄芽已濒绝迹。解放后在党和政府大力扶持下,我县茶叶生产发展很快。为了发掘历史名茶,恢复黄芽生产,曾组织专人深入茶区调查。在技术人员、老茶工、老茶农的共同研究针对“黄”字与“芽”字上反复揣摩,终于在一九七三年第2次试制出“霍山黄芽”并送交广交会展销,及时投放市场颇受好评。85年获省优,90年获部优。年产量在3万~35万公斤左右。新的“霍山黄芽”采制要求极严,有“一要雨前采、二要芽头齐,三要槲炭火、四要炒烘功”之说。质量要求条索紧凑,体态匀称,芽头壮实。峰毫显露,有独特的甜和清爽的“熟板栗香”。要达到外观金黄、汤色黄绿、叶底嫩黄的“三黄”。形成上述优良品质和原因除要求茶芽具有优良的内质因素外,在加工工艺上对“渥闷”—黄小茶的“摊黄”,黄大茶的“堆闷”—过程要掌握恰到好处。虽然“渥闷”对茶叶机理作用及变化情况尚未完全弄清。但国内外专家认定:“渥闷”不是通过化学作用,而是在“湿热”作用下破坏酶的活性,促进叶内化学变化,使酯型儿茶素自动氧化和异构化。裂解作用改变了多酚类化合物的原来的苦涩味。从而形成黄茶特有的金黄色和较绿茶醇和独特滋味。

由于黄小茶采制技艺难度较大,不能象黄大茶那样普及和畅销不衰。故清王朝除贡奉朝廷的黄芽外,我县绿茶生产有很大发展,有梅花片、兰花头、松萝春、银针、雀舌等名茶。民国以后黄芽濒绝。当时霍山黄芽的产地也似乎不是今天的大化坪金字山。因之我们恢复黄芽生产应主要着眼于“黄”字与“芽”字上狠下功夫。要突出名茶的特点来。应选择自然条件优越的划片生产,严格掌握茶芽嫩度,保证茶芽具有优良内质,采制工艺要定型,逐步走向工艺数据化,产品规范化。要达到“三黄”的要求和其独有的“熟板栗香”与甜和清爽的滋味来。霍山黄芽-中国名茶――霍山黄芽推介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中国名茶――霍山黄芽2008北京推介会于4月27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霍山黄芽是久负盛名的历史名茶,为了提高霍山黄芽的知名度,扩大市场占有率,做大做强支柱产业,霍山县委、县政府跨出山门,走向市场,把名茶推向都市。这次活动邀请了有关领导、中直部分单位、近30家在京茶叶企业、60余家新闻媒体参加。霍山县委书记束学龙、县长陈俊率四个班子的领导、县直单位、产茶乡镇和企业负责人参加了这次推介会。

霍山自古产名茶,有据可考的种茶历史已有2000年,清光绪《霍山县志》记载:“霍山黄芽之名已肇于西汉”。史载“寿春之山有黄芽焉,可煮而饮,久服得仙”。在陆羽《茶经》、李肇《国史补》中均有记载,可见霍山茶叶历史悠久。

霍山自然环境优越,属北亚热带温湿气候,境内群峰竞秀,竹茂林幽,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茶树生长,所产霍山黄芽,滋味浓郁,清香持久,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霍山茶叶基础良好,全县11.5万亩茶园,年产干茶4500余吨,产值1.5亿元。全县90%农户拥有茶园,10万多人从事茶叶的生产、加工和营销,销售网络已遍布北京、上海、江苏、山东、安徽等地,销售行情呈上涨趋势。

霍山茶叶品质优良,由于自然环境的优越和经营管理的精细到位,霍山茶叶已有近10万亩通过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认证,2008年可望通过国家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基地县的验收。喝霍山茶叶就是喝放心茶叶,就是喝健康饮品。

2008年春,为促进茶叶产业的发展,霍山县委、县政府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茶叶产业建设的意见》、《加强霍山黄芽茶质量保护的意见》,这些政策的出台将有力地促进霍山茶叶、霍山黄芽的健康发展。

清乾隆四十一年《霍山县志·物产志》

茶,本山货属以茶为冠。其品之最上者曰银针(仅取枝顶一枪),次曰雀舌(取枝顶二叶之微展者),又次曰梅花片(择最嫩叶为之)、曰兰花头(取枝顶三五叶为之),曰松萝(仿徽茗之法,但徽制叶,霍制全叶)。皆由人工摘制,俱以雨前为贵。其任枝干之天然而制成者最上,曰毛尖,有贡尖、蕊尖、雨前尖、雨后尖、东山尖、西山尖等名(西山尖多出雨后,枝干长大,而味胜东山之雨前)。次曰连枝,有白连、泉城红、泉城绿、绿连、黑连数种,皆以老嫩分等次也。至茶既老而不胜细摘,则并其宿叶捋而雉之曰翻柯,皆为头茶。至五月初,复茁新茎,其叶较头茶大而肥厚,味稍近涩。价不及头茶连枝之半,是为子茶。

《史记记载》

《史记》称:寿春之山有黄芽焉,可煮而饮,久服得仙。六霍旧寿春故也。一曰仙芽,又称寿州霍山黄芽。六安州小岘春,皆茶之极品,明朝始入贡。自弘治七年分设霍山县,州县县贡,县户采办者例应汇州总进。

清同治十一年《六安州志·物产》

货之属,茶为第一。茶山环境皆有,大抵山高多雾,所产必佳,以其得天地清淑之气,悬岩石罅偶得数株,不待人工培植,尤清馨绝伦,故南乡之雾迷尖、挂龙尖二山左右,所产为一邑最,采制既精,价亦倍于各乡。茶商就地收买,倩女工检提分配花色,装以大篓,运至苏州。苏商薰以珠兰、茉莉,转由内洋至营口,分销东三省一带。近亦有与徽产出外洋者。次则东北乡与西南近城一带,多北运至亳州及周家口,半薰茉莉,转售京都、山西、山东,而西乡自土地岭以西,迤逦而南,茶叶厚,微苦,枝杆粗大,采焙不精,皆青齐茶商于大化坪、五溪河收买,运销山东一路。诸佛庵以北数保,则由土人运潮枝至州境之流波石童,西商收买,自行焙制,运销山西、外蒙古等处。极西之九五保,所出极微,味制具逊,多为鄂人收买。至前志所载诸名目花:如银针、雀舌,则茶始萌芽者;梅花片、兰花头、松罗春则茶初放叶者;统名之为小茶,价既数倍,采以维艰,故惟近城及柳林河、诸佛庵数处有之,运销京都为多。气候则东南稍暖,谷雨前即可采摘,故有雨前、毛尖之名。西山谷雨后,始能开山,间数日,采摘一次,须二旬始毕。故有头道、二道、三道、四道之分。最后,并宿叶而撷雉之,曰翻柯老茶,为民间常用。春茶既毕,五六月复生新苗,谓之子茶。其干扁而味微涩,价亦半减。然爱惜茶株者,恒蓄不采,取次春茶必茂盛。

又一种名苦丁茶,虽名为茶,实则木本,枝叶似茶而大,有二种:一叶小上有刺;一叶大而圆,皆天然自生深山岩石间,无子种,与茶同时采制,味苦,其性极凉,可入药,极难长成。

《潘志》

六安茶,六与霍所并产也,以六安名者,当霍未建县,已有贡额,从其朔也。《天启志》谓以六安寨得名似凿(寨本名六万,讹称六安)。顾霍山多硗确,六地既广且饶,产茶实浮于霍,而贡额不及什二。考州志有州茶黑、县茶黄之说,恐亦傅会。惟产茶之地,东山最早,而东山皆属州境,每年大府荐新及本县贡品,率皆州民于雨前赴县售卖;霍产悉西南,迟在雨后,故不及入贡,则茶之专名六安,亦纪实也。

《吴志》

土人不辨茶味,唯燕、齐、豫、楚需此日用。每隔岁,经千里挟资而来,投行预质。牙狯负诸贾子母,每刻削茶户以偿之:银则熔改低色;秤则任意轻重;价则随日低昂,且多取样茶。茶户莫能与较;虽迭经告诫,申详各宪,严饬乡保稽查,茶户稍洁实惠,然弊端犹未能尽除也。按茶之为利虽厚,工则最勤苦:日采摘,夜炒焙,恒兼旬不得安枕。人力不足,又须厚雇客工,茶值稍昂,犹可相偿。军兴后,厘捐日益浮费繁多。商人成本既重,则转而抑减民值。行户渐增,竟有汇缘茶商,预计价值把持行市者。黠贩收买,则又搀老叶加水潮,茶商得以借口,故茶价愈趋愈下。光绪以来,每斤银不过钱余,贱时才七八分,以是民用益绌。近徽郡仿外洋以机器烘焙,制精工省,颇获其利。本邑绅商,如能集股,设公司,精其制造,则利权操之于我,诸弊不禁自除矣。西人亦云:霍茶香味较胜徽产。

《霍山县志》

六安州岁贡芽茶二百袋,每袋重一斤十二两。自明弘治七年分设霍山县后,随定额分办,州办茶二十五袋,县办茶一百七十五袋……

国朝因之,至康熙二十三年奉文增办一百袋,州承办三十七袋,计六十四斤十二两,县承办二百六十三袋,计四百六十斤四两。每年州备价发县代买一色芽茶……

本县农户拣雨前极品,新芽一枪一旗,依法择制,以黄绢为袋封贮,共四箱,用龙旗龙袱恭进。康熙四十七年,贡茶一千二百袋,雍正七年增办一百袋。乾隆元年贡茶七百二十袋。

今天下产茶处不下数百,致贡者仅十余处,而明朝上供专用六安,其余悉以市焉。每岁上供,霍多至三百六十封,又有副封以补其乏。州额不及什二,是霍倍其力,而六享其成。

霍山黄芽茶历史发展


霍山黄芽起源于唐朝,明代列为贡品,清朝列为皇家御用,是霍山县久负盛名的历史名茶。唐代李肇《国史补》记曰:“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大江以北则称六安。然六安乃其郡名,其实产霍山县大蜀山也。”史书记述:寿州之山有黄芽焉,可煮而饮,久肫得仙。

1、源于唐朝

据史料记载,霍山黄芽源于唐朝之前。唐李肇《国史补》把寿州霍山黄芽列为十四品目贡品名茶之一。

霍山黄芽唐时为饼茶,唐"膳夫经手金录"载:"有寿州霍山小团,此可能仿造小片龙芽作为贡品,其数甚微,古称霍山黄芽乃取一旗一枪,古人描述其状如甲片,叶软如蝉翼是未经压制之散茶也。"

2、明列贡茶

霍山黄芽自明代列为贡品。六安州志载:明时六安贡茶制定于未分霍山县之前原额茶二百袋,霍山办茶一百七十五袋。霍山县志载明人曹琥"注黄芽茶疏"中说:臣查得本府额贡茶岁不过二十斤,祖宗以来圣贤相承不闻以为不足宁府正德十年之贡取去芽茶一千二百斤,细茶六千斤,不知实贡朝廷几何芽茶一斤,卖银一两,犹恐不得。

3、清代盛产

清乾隆四十一本《霍山县志》贡茶产地载:"六安茶六安与霍山所并产也其以六安名者当霍未建县已有贡额从其朔也。《天启志》谓以六安寨得名以似凿。顾霍邑山多绕确六地既广且饶产茶之地惟东山最早,而东山皆属州境,每年大府荐新及本县贡品,率皆州民于雨前,赴县售卖;霍产悉出西南,迟在雨后,帮不及入贡,则茶之专名六安,亦纪实也。今为详著其地此霍被六大较可睹矣。东山贡茶岁居其八九(东山25处属县境的有与儿街、但家庙、单龙寺、东西溪等21处)。又据《霍山县志》载:"光绪年间,以南乡雾迷尖,挂龙尖二山所产为一邑最采制既精,价亦倍于各乡。"

4、失而复得

霍山黄芽曾一度失传。1971年以来开始挖掘、研制、恢复生产。1972年4月27日至4月30日,县茶办室选派农业局茶厂、坝上茶站三位茶叶技干,在乌米尖同三位七、八十岁高龄的茶农共同炒制黄芽茶,共计14斤茶样,当即用白铁桶封装六斤上报国务院进行鉴评。翌年县土产公司又布点三处,正式生产黄芽,金字山为重点,数年来,由审评室老茶师负责技术辅导。其余两处为乌米尖和金竹坪。此后,经过大化坪区农技站、茶站的技术人员反复切搓,试验改进,黄芽茶采制技术有所提高,品质规格趋于固定。黄芽茶收购量1973年178公斤,1980年644公斤,1985年多渠道收购量猛增至3700公斤,每斤茶价8.50元。

5、名冠三黄

霍山黄芽现与黄山、黄梅戏齐名并著,并称“安徽三黄”。

现今的霍山黄芽系散茶又称芽茶。开采期一般在谷雨前后二、三日采摘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初展。其炒制技术分为炒茶(杀青和做形)、初烘(摊放)、足火(摊放)和复火踩筒等过程。七十年代以来,"霍山黄芽"每年都特贡中央国家机关为办公用茶。90年获商业部农副产品优质奖、93年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四等奖。霍山黄芽1999年获第三届“中茶杯”全国名成茶评比一等腰三角形奖,2000年获中国国际茶博览交易会名茶评比金奖,同年500克极品霍山黄芽在安徽省博物馆以11800元高价成功拍卖,霍山黄芽是1001——2002年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唯一推荐产品。

关于霍山黄芽茶历史发展


霍山黄芽起源于唐朝,明代列为贡品,清朝列为皇家御用,是霍山县久负盛名的历史名茶。唐代李肇《国史补》记曰:“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大江以北则称六安。然六安乃其郡名,其实产霍山县大蜀山也。”史书记述:寿州之山有黄芽焉,可煮而饮,久肫得仙。

1、源于唐朝

据史料记载,霍山黄芽源于唐朝之前。唐李肇《国史补》把寿州霍山黄芽列为十四品目贡品名茶之一。

霍山黄芽唐时为饼茶,唐"膳夫经手金录"载:"有寿州霍山小团,此可能仿造小片龙芽作为贡品,其数甚微,古称霍山黄芽乃取一旗一枪,古人描述其状如甲片,叶软如蝉翼是未经压制之散茶也。"

2、明列贡茶

霍山黄芽自明代列为贡品。六安州志载:明时六安贡茶制定于未分霍山县之前原额茶二百袋,霍山办茶一百七十五袋。霍山县志载明人曹琥"注黄芽茶疏"中说:臣查得本府额贡茶岁不过二十斤,祖宗以来圣贤相承不闻以为不足宁府正德十年之贡取去芽茶一千二百斤,细茶六千斤,不知实贡朝廷几何芽茶一斤,卖银一两,犹恐不得。

3、清代盛产

清乾隆四十一本《霍山县志》贡茶产地载:"六安茶六安与霍山所并产也其以六安名者当霍未建县已有贡额从其朔也。《天启志》谓以六安寨得名以似凿。顾霍邑山多绕确六地既广且饶产茶之地惟东山最早,而东山皆属州境,每年大府荐新及本县贡品,率皆州民于雨前,赴县售卖;霍产悉出西南,迟在雨后,帮不及入贡,则茶之专名六安,亦纪实也。今为详著其地此霍被六大较可睹矣。东山贡茶岁居其八九(东山25处属县境的有与儿街、但家庙、单龙寺、东西溪等21处)。又据《霍山县志》载:"光绪年间,以南乡雾迷尖,挂龙尖二山所产为一邑最采制既精,价亦倍于各乡。"

4、失而复得

霍山黄芽曾一度失传。1971年以来开始挖掘、研制、恢复生产。1972年4月27日至4月30日,县茶办室选派农业局茶厂、坝上茶站三位茶叶技干,在乌米尖同三位七、八十岁高龄的茶农共同炒制黄芽茶,共计14斤茶样,当即用白铁桶封装六斤上报国务院进行鉴评。翌年县土产公司又布点三处,正式生产黄芽,金字山为重点,数年来,由审评室老茶师负责技术辅导。其余两处为乌米尖和金竹坪。此后,经过大化坪区农技站、茶站的技术人员反复切搓,试验改进,黄芽茶采制技术有所提高,品质规格趋于固定。黄芽茶收购量1973年178公斤,1980年644公斤,1985年多渠道收购量猛增至3700公斤,每斤茶价8.50元。

5、名冠三黄

霍山黄芽现与黄山、黄梅戏齐名并著,并称“安徽三黄”。

现今的霍山黄芽系散茶又称芽茶。开采期一般在谷雨前后二、三日采摘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初展。其炒制技术分为炒茶(杀青和做形)、初烘(摊放)、足火(摊放)和复火踩筒等过程。七十年代以来,"霍山黄芽"每年都特贡中央国家机关为办公用茶。90年获商业部农副产品优质奖、93年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四等奖。霍山黄芽1999年获第三届“中茶杯”全国名成茶评比一等腰三角形奖,2000年获中国国际茶博览交易会名茶评比金奖,同年500克极品霍山黄芽在安徽省博物馆以11800元高价成功拍卖,霍山黄芽是1001——2002年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唯一推荐产品。

黄茶的历史渊源


中国茶号称六大种类,即绿茶、红茶、青茶、白茶、黄茶、黑茶。从近年产量看,六大茶类中,绿茶仍占主导地位,其次为青茶(乌龙茶),再后为红茶、黑茶、白茶,黄茶居末位。

说到黄茶,是“知道的人多,喝到的人少”。其原因是:“名气大,产量少”。一是产区比较窄,仅限于四川雅安、湖南岳阳、安徽霍山等传统地区;二是产量和销量很少,黄茶在茶叶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小到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但我们对黄茶的认识切不可由此而产生偏颇,黄茶以其独特品质和深厚底蕴,在我国六大茶类中占有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

黄茶的历史可追溯到我国的唐代时期。通常将黄茶分为“品种黄茶”和“工艺黄茶”两种类型。因茶树品种形成的黄色的茶称“品种黄茶”。“工艺黄茶”则是通过炒制过程中采用独特的“闷黄”工艺而改变了茶的色泽和内质。“工艺黄茶”的出现较之“品种黄茶”要晚很多。我们现在所说的黄茶大多指的是“工艺黄茶”,也就是现在的黄茶必须是经过“闷黄”的工序。

叶色由绿变黄,故名之黄茶。黄茶的现世出于偶然——据说是由于绿茶加工操作不当而来的。绿叶变黄对绿茶来说是品质上的错误,而对黄茶来说,则要创造条件促进黄变,促使茶坯在水热作用下进行非酶性的自动氧化,形成黄色,这就是黄茶制造的特点。黄茶从绿茶演化而来。因为制作技术不好,含水量较多的茶叶干燥不及时,引起黄变,绿茶变成黄茶。由于这种“闷黄”(闷堆焐黄)现象的发现,由此发明创造了黄茶的制造方法,也由此产生了茶的新种类——黄茶。黄茶基本工艺虽然近似于绿茶,但在制茶过程中多了一道闷堆工序,是其与绿茶的基本区别;黄茶虽然属于轻发酵茶,但却不归为半发酵的乌龙茶类(即青茶),它是一个独立的茶类。此外还有另一种说法,因茶叶储存不善而得到黄茶。这两种说法归结起来,黄茶的惊奇现世都可以说是“纯属偶然”。可以说,人类的许多发现、发明和创造都往往源于“偶然”,这是十分奇特有趣又有启迪意义的现象。

黄茶是我国独有的茶类。黄茶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三类。黄芽茶的代表主要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霍山黄芽等;黄小茶的代表有北港毛尖、鹿苑毛尖、温州黄汤、沩山白毛尖等;黄大茶的代表有皖西黄大茶、广东大叶青等。湖南岳阳为中国黄茶之乡。黄茶独特的“干茶黄、汤色黄、叶底黄”三黄品质特征,与绿茶“干翠绿、汤碧绿、底嫩绿”交相辉映,遂成天趣。黄茶以其色泽金黄、香味鲜醇,深为饮茶者喜爱。蒙顶黄芽、霍山黄芽历史上都是入贡的,那时老百姓想喝还喝不到呢。窃以为,任何茶类和茶品之所以能得以产生、存在、延续和发展,都有其合理性、科学性,还有其独特性。茶类之间,不可厚此薄彼,不可相贬相损;要倡导包容共存,共同发展。

黄棪的历史传说 关于黄棪的历史传说


在安溪黄棪的发源地有两则生动的故事。

一为

相传清咸丰十年(1860年)安溪县罗岩灶坑(今虎邱镇美庄村),有位青年名叫林梓琴,娶西坪珠洋村一位名叫王淡的女子为妻。

新婚后一个月,新娘子回到娘家,当地风俗称为“对月”。“对月”后返回夫家时,娘家要有一件“带青”礼物让新娘子带回栽种,以祝愿她像青苗一样“落地生根”,早日生儿育女,繁衍子孙。

王淡临走时,母亲心想:女儿在娘家本是个心灵手巧的采茶女,嫁到夫家后无茶可采,“英雄无用武之地”,小日子也不好过,不如让她带回几株茶苗种植。于是便到屋角选上两株又绿又壮的茶苗,连土带根挖起,细心包扎好,系上红丝线,让女儿作为“带青”礼物带回灶坑。

王淡回家后将茶苗种在屋子前面的埕角。夫妻两人每日悉心照料,两年后长得枝叶茂盛。奇怪的是,茶树清明时节刚过就芽叶长成,比当地其他茶树大约早一个季节。炒制时,房间里飘荡着阵阵清香。制好冲泡,茶水颜色淡黄,奇香扑鼻;入口一品,奇香似“桂”,甘鲜醇厚,舌底生津,余韵无穷。

梓琴夫妻发现这茶奇特,就大量繁衍栽培,邻居也争相移植。并以这茶是王淡传来的,因为茶汤金黄,闽南话“王”与“黄”,“淡”与“棪”语音相近,就把这些茶称为“黄棪茶”。原树于1967年树龄已历百余年,高2米多,主干直径约9厘米,树冠1.6米。惜因盖房移植而枯死。

二为

清咸丰年间(1850-1860),安溪罗岩茶农魏珍,到福洋探亲,回来路过北溪天边岭时,看到路边石缝间长着两株花开得引人注目的奇异茶树。便折下枝条带回家植于盆中,并压条繁殖,精心培育后单独采制,敬请邻居品尝。众人见此茶未揭杯盖已奇香扑鼻,遂盛赞为“透天香”。在众口相商之后,即取茶水金黄清淡命名为“黄棪”,并流传至今。在诏安也俗称为“八仙茶”。

霍山黄芽的生产历史 关于霍山黄芽的生产历史


霍山黄芽自明代列为贡品。六安州志载:明时六安贡茶制定于未分霍山县之前原额茶二百袋,霍山办茶一百七十五袋。霍山县志载明人曹琥"注黄芽茶疏"中说:臣查得本府额贡茶岁不过二十斤,祖宗以来圣贤相承不闻以为不足宁府正德十年之贡(1515年)取去芽茶一千二百斤,细茶六千斤,不知实贡朝廷几何芽茶一斤,卖银一两,犹恐不得。

清乾隆四十一本(6-2)《霍山县志》贡茶产地载:六安茶六安与霍山所并产也其以六安名者当霍未建县已有贡额从其朔也。《天启志》谓以六安寨得名以似凿(寨本名六万,讹称六安)。顾霍邑山多绕确六地既广且饶(产茶实浮于霍而贡额州不县之什二)产茶之地惟东山最早,而东山皆属州境,每年大府荐新及本县贡品,率皆州民于雨前,赴县售卖;霍产悉出西南,迟在雨后,帮不及入贡,则茶之专名六安,亦纪实也。今为详著其地此霍被六大较可睹矣。东山贡茶岁居其八九(东山25处属县境的有磨子潭、与儿街、但家庙、单龙寺、东西溪等21处)。又据《霍山县志》载:“光绪年间,以南乡雾迷尖(即乌米尖),挂龙尖二山所产为一邑最采制既精,价亦倍于各乡。”

霍山黄芽曾一度失传。1971年以来开始挖掘、研制,恢复生产。1972年4月27日至4月30日,县茶办室选派农业局茶厂、坝上茶站三位茶叶技干,在乌米尖同三位七、八十岁高龄的茶农共同炒制黄芽茶,共计14斤茶样,当即用白铁桶封装六斤上报国务院进行鉴评。翌年县土产公司又布点三处,正式生产黄芽,金字山为重点,数年来,由审评室老茶师负责技术辅导。其余两处为乌米尖和金竹坪。此后,经过大化坪区农技站、茶站的技术人员反复切搓,试验改进,黄芽茶采制技术有所提高,品质规格趋于固定。黄芽茶收购量1973年178公斤,1980年644公斤,1985年多渠道收购量猛增至3700公斤,每斤茶价8.50元。

霍山黄芽生产历史 关于霍山黄芽生产历史


霍山黄芽自明代列为贡品。六安州志载:明时六安贡茶制定于未分霍山县之前原额茶二百袋,霍山办茶一百七十五袋。霍山县志载明人曹琥注黄芽茶疏中说:臣查得本府额贡茶岁不过二十斤,祖宗以来圣贤相承不闻以为不足……宁府正德十年之贡(1515年)取去芽茶一千二百斤,细茶六千斤,不知实贡朝廷几何……芽茶一斤,卖银一两,犹恐不得。

清乾隆四十一本(6-2)《霍山县志》贡茶产地载:六安茶六安与霍山所并产也其以六安名者当霍未建县已有贡额从其朔也。《天启志》谓以六安寨得名以似凿(寨本名六万,讹称六安)。顾霍邑山多绕确六地既广且饶(产茶实浮于霍而贡额州不县之什二)……产茶之地惟东山最早,而东山皆属州境,每年大府荐新及本县贡品,率皆州民于雨前,赴县售卖;霍产悉出西南,迟在雨后,帮不及入贡,则茶之专名六安,亦纪实也。今为详着其地此霍被六大较可睹矣。东山……贡茶岁居其八九(东山25处属县境的有磨子潭、与儿街、但家庙、单龙寺、东西溪等21处)。又据《霍山县志》载:“光绪年间,以南乡雾迷尖(即乌米尖),挂龙尖二山所产为一邑最采制既精,价亦倍于各乡。”

霍山黄芽曾一度失传。1971年以来开始挖掘、研制,恢复生产。1972年4月27日至4月30日,县茶办室选派农业局茶厂、坝上茶站三位茶叶技干,在乌米尖同三位七、八十岁高龄的茶农共同炒制黄芽茶,共计14斤茶样,当即用白铁桶封装六斤上报国务院进行鉴评。翌年县土产公司又布点三处,正式生产黄芽,金字山为重点,数年来,由审评室老茶师负责技术辅导。其余两处为乌米尖和金竹坪。此后,经过大化坪区农技站、茶站的技术人员反复切搓,试验改进,黄芽茶采制技术有所提高,品质规格趋于固定。黄芽茶收购量1973年178公斤,1980年644公斤,1985年多渠道收购量猛增至3700公斤,每斤茶价8.50元。

霍山黄芽历史产量 关于霍山黄芽历史产量


霍山黄芽源于唐朝之前。唐中李肇《唐国史补》把寿州霍山黄芽列为十四品目贡品名茶之一。霍山黄芽唐时为饼茶,唐杨晔《膳夫经手金录》载:“有寿州霍山小团,此可能仿造小片龙芽作为贡品,其数甚微,古称霍山黄芽乃取一旗一枪,古人描述其状如甲片,叶软如蝉翼是未经压制之散茶也。”

《史记》称:寿春之山有黄芽焉,可煮而饮,久服得仙。六霍旧寿春故也。一曰仙芽,又称寿州霍山黄芽。六安州小岘春,皆茶之极品,明朝始入贡。自弘治七年分设霍山县,州县县贡。县户采办者例应汇州总进。

六安州岁贡芽茶二百袋,每袋重一斤十二两。自明弘治七年分设霍山县后,随定额分办,州办茶二十五袋,县办茶一百七十五袋。

国朝因之,至康熙二十三年奉文增办一百袋,州承办三十七袋,计六十四斤十二两,县承办二百六十三袋,计四百六十斤四两。每年州备价发县代买一色芽茶。

今天下产茶处不下数百,致贡者仅十余处,而明朝上供专用六安,其余悉以市焉。每岁上供,霍多至三百六十封,又有副封以补其乏。州额不及什二,是霍倍其力,而六享其成。——清顺治十七年《霍山县志·贡茶》。

霍山黄芽生产历史


霍山黄芽自明代列为贡品。六安州志载:明时六安贡茶制定于未分霍山县之前原额茶二百袋,霍山办茶一百七十五袋。霍山县志载明人曹琥"注黄芽茶疏"中说:臣查得本府额贡茶岁不过二十斤,祖宗以来圣贤相承不闻以为不足……宁府正德十年之贡(1515年)取去芽茶一千二百斤,细茶六千斤,不知实贡朝廷几何……芽茶一斤,卖银一两,犹恐不得。

清乾隆四十一本(6-2)《霍山县志》贡茶产地载:六安茶六安与霍山所并产也其以六安名者当霍未建县已有贡额从其朔也。《天启志》谓以六安寨得名以似凿(寨本名六万,讹称六安)。顾霍邑山多绕确六地既广且饶(产茶实浮于霍而贡额州不县之什二)……产茶之地惟东山最早,而东山皆属州境,每年大府荐新及本县贡品,率皆州民于雨前,赴县售卖;霍产悉出西南,迟在雨后,帮不及入贡,则茶之专名六安,亦纪实也。今为详著其地此霍被六大较可睹矣。东山……贡茶岁居其八九(东山25处属县境的有磨子潭、与儿街、但家庙、单龙寺、东西溪等21处)。又据《霍山县志》载:“光绪年间,以南乡雾迷尖(即乌米尖),挂龙尖二山所产为一邑最采制既精,价亦倍于各乡。”

霍山黄芽曾一度失传。1971年以来开始挖掘、研制,恢复生产。1972年4月27日至4月30日,县茶办室选派农业局茶厂、坝上茶站三位茶叶技干,在乌米尖同三位七、八十岁高龄的茶农共同炒制黄芽茶,共计14斤茶样,当即用白铁桶封装六斤上报国务院进行鉴评。翌年县土产公司又布点三处,正式生产黄芽,金字山为重点,数年来,由审评室老茶师负责技术辅导。其余两处为乌米尖和金竹坪。此后,经过大化坪区农技站、茶站的技术人员反复切搓,试验改进,黄芽茶采制技术有所提高,品质规格趋于固定。黄芽茶收购量1973年178公斤,1980年644公斤,1985年多渠道收购量猛增至3700公斤,每斤茶价8.50元。

岳阳黄茶的产地在哪里岳阳黄茶的历史悠久


岳阳黄茶是黄茶中品质最佳的茶叶,黄茶数不胜数,但岳西黄芽有着很多年的历史,也代表着黄茶的象征,很多人对于岳阳黄茶不是很熟悉,其实比起一般的茶叶,岳阳黄茶算是好茶了,生长的环境优异,云雾缭绕整个山区,那么下面就简单的介绍下岳阳黄茶的产地在哪里,有什么历史呢,一起来看看吧~

岳阳黄茶的产地在哪里

岳阳黄茶产于湖南省岳阳市,是湖南省岳阳市的特产。岳阳产茶历史久远,茶文化底蕴深厚,既是湖南茶叶重要产区,也是中国黄茶代表性产地,尤以君山银针、北港毛尖为最,堪为中国历来黄茶中的臻品。

岳阳市位于湖南东北部,东倚幕阜山,西抱洞庭湖,北枕长江,南连湘、资、沅、澧四水,属湿润的大陆性季风气候。严寒期短,无霜期长,春温多变,秋寒偏早,雨季明显。生长季中光热水充足,农业气候条件较好,是黄茶生长的天然温床。如今,黄茶产业成为了岳阳市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成为魅力湘茶的一张名片。

岳阳市土壤以红壤、黄壤、黄棕壤为主,土壤均呈弱酸性。在此土壤中种植的茶树根系发达,枝叶茂盛,叶、芽肥厚,成品茶中的茶氨酸和锌元素等物质丰富,具有香高、味醇、形佳等特色。

岳阳黄茶的历史

相传4000多年前,舜帝南巡,娥皇、女英寻夫赶至君山,听说舜帝驾崩,抚竹痛哭,泪洒成斑,并将随身带来的茶籽播于君山,以寄哀思,感谢百姓。这棵茶籽此后经悉心培育,在君山白鹤寺长出了三兜健壮的茶苗,成为君山茶母本,也是黄茶之源。

岳阳黄茶生产历史悠久,唐代初期已是名列前茅的优质茶,中唐已成为宫廷皇室中的贡品。据李肇《唐国史补》载:“风俗贵茶,茶之名品益众。剑南有蒙顶石花,或小方,或散芽,号为第一。湖南有衡山,岳州有灉湖之含膏”。在《唐国史补》中还有灉湖茶带入西藏的记载。

岳阳黄茶,从娥皇、女英播茶籽于岳阳君山岛,到文成公主携此茶到西藏;从《巴陵县志》载“君山贡茶自清始,每岁贡十八斤”,再到成为国礼茶,演绎了岳阳黄茶源远流长历史文化与传奇品质。

民国时期,岳阳黄茶曾一度消沉。

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湖南省军区独立团派遣直属连来君山种植茶叶,恢复岳阳黄茶。

岳阳黄茶是中国黄茶中代表性黄茶,不仅口感好,且保健功效也是非常多的,以上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望大家采纳!

蒙顶黄芽历史


蒙山产茶历史悠久,距今已有2000多年,许多古籍对此都有记载。如“名山之茶美于蒙,蒙顶又美之上清峰,茶园七株又美之,世传甘露慧禅师手所植也,二千年不枯不长。其茶,叶细而长,味甘而清,色黄而碧,酌杯中香云蒙覆其上,凝结不散,以其异,谓曰仙茶。每岁采贡三百三十五斤。……”(清代赵懿《蒙顶茶说》)。

有诗云:“蒙茸香叶如轻罗,自唐进贡入天府。”蒙顶茶自唐开始,直到明、清皆为贡品,为我国历史上最有名的贡茶之一。

蒙顶茶是蒙山所产名茶的总称。唐宋以来,川茶因蒙顶贡茶而闻名天下。白居易诗有“蜀茶寄到但惊新”之句。当时进贡到长安的名茶,大部分为细嫩散茶,品名有雷鸣、雾钟、雀舌、鸟嘴、白毫等,以后又有凤饼、龙团等紧压茶。闵19有诗赞美龙团、凤饼茶,曰:“薄润犹含雨露鲜,离披散叶当纷然,请将一副和羹手,捏作龙团与凤饼。”

现在,一些传统品类的名茶都被保留下来,并加以改进提高。品名有甘露、石花、黄芽、米芽、万春银叶、玉叶长春等。据乾宫茗茶叶知识专家介绍,50年代初期以生产黄芽为主,称“蒙顶黄芽”,近来以甘露等为多,但蒙顶黄芽仍有生产,为黄茶类名优茶中之珍品。蒙顶茶栽培始于西汉,距今已有二千年的历史了,古时为贡品供历代皇帝享用,新中国成立后曾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

关于霍山黄芽辉煌的历史


中国名茶霍山黄芽,主要产于安徽霍山的大花坪金子山、漫水河金竹坪、上土市九宫山等地。其历史悠久,唐代即有“寿州霍山之黄芽”的记载,明代王象亚的《群芳谱》亦称“寿州霍山黄芽之佳品也”。

霍山黄芽是茶中精品,久负盛名。司马迁《史记》记述:“寿春之山(霍山曾隶属寿州,故称寿春之山)有黄芽焉,可煮而饮,久服得仙。”唐朝李肇《国史补》把黄芽列为14品目贡品名茶之一。

自唐至清,霍山黄芽历代都被列为贡茶。宋代开设霍山茶场,茶叶主要运销苏州、扬州、山西、山东、河南、东北等地。明朝万历年间,霍山县令王毗翁《黄芽焙茗诗》云:“露蕊纤纤才吐碧,即防叶老采须忙。家家篝火山窗下,每到春来一县香。”

1915年,霍山黄芽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质奖。1999年,霍山黄芽再获全国“中茶杯”名优茶评比一等奖。目前,霍山黄芽已被列为全国名茶之一,“金叶黄芽”与黄山、黄梅戏并称为“安徽三黄”。

蒙顶黄芽历史由来


蒙山产茶历史悠久,距今已有2000多年,许多古籍对此都有记载。如蒙顶黄芽“名山之茶美于蒙,蒙顶又美之上清峰,茶园七株又美之,世传甘露慧禅师手所植也,二千年不枯不长。其茶,叶细而长,味甘而清,色黄而碧,酌杯中香云蒙覆其上,凝结不散,以其异,谓曰仙茶。每岁采贡三百三十五斤。”(清代赵懿《蒙顶茶说》)。有诗云:“蒙茸香叶如轻罗,自唐进贡入天府。”

蒙顶茶自唐开始,直到明、清皆为贡品,为我国历史上最有名的贡茶之一。蒙顶茶是蒙山所产名茶的总称。唐宋以来,川茶因蒙顶贡茶而闻名天下。白居易诗有“蜀茶寄到但惊新”之句。当时进贡到长安的名茶,大部分为细嫩散茶,品名有雷鸣、雾钟、雀舌、鸟嘴、白毫等,以后又有凤饼、龙团等紧压茶。闵19有诗赞美龙团、凤饼茶,曰:“薄润犹含雨露鲜,离披散叶当纷然,请将一副和羹手,捏作龙团与凤饼。”

现在,一些传统品类的名茶都被保留下来,并加以改进提高。品名有甘露、石花、黄芽、米芽、万春银叶、玉叶长春等。50年代初期以生产黄芽为主,称“蒙顶黄芽”,近来以甘露等为多,但蒙顶黄芽仍有生产,为黄茶类名优茶中之珍品。蒙顶茶栽培始于西汉,距今已有二千年的历史了,古时为贡品供历代皇帝享用,新中国成立后曾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黄茶的历史,详细了解黄茶的历史发展进程》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