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守一轩的掌门人李好强是许多草根茶商的偶像:靠数千元资金起家,在短短5年多的时间将销售额做到上千万元。但作为茶商来说,李好强多少有点“不务正业”。本来电子商务做得好好的,他在2010年突然玩起了传统渠道,把七彩云南的茶卖得红红火火,短短两年时间就拿了七彩云南传统渠道之销售冠军;去年更是离经叛道,主推跟传统茶叶关系不大的苦荞茶,竟然也卖得风生水起。为什么守一轩频繁地变招,从线上拓展到传统渠道,从普洱茶转战到苦荞茶、袋泡茶、红茶、绿茶,原来这都是为了发力快消品市场而做准备的。下面我们就通过苦荞茶,来领略守一轩的快消品市场开发之道,以期能给草根茶商带来一些借鉴意义。

随缘做事,滞销茶叶罐子带来苦荞商机

李好强做事很少用蛮力,非常强调机缘,连他来云南做起普洱茶都是一场缘分。他是河南人,2007年本来是来云南旅游的,结果喜欢上了这个地方,就留下了。而做起普洱茶,是因为他经常去住处对面的茶庄买茶,迷上了的大变局之年”。所谓大变局就是原有的盈利模式和市场格局难以为继,行业处于拐点,新的盈利模式和市场格局尚待酝酿,行业充满不确定性。普洱茶原有的空白市场已经被过度开发,普洱茶的价格也由低点冲至新高,带有一定虚高的成分,这就导致了生意难做,广大茶企、茶商被迫转型,寻找出路。同时,大变局时代也是一个洗牌的时代,会洗去没有准备好的厂商,而把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守一轩早在2010年起,就在不断变招,倾力于打造守一轩的蔚蓝之海,以规避惨烈的同质化竞争,故而能在普洱茶的大变局时代,轻松地华丽转身,跳出普洱茶,做起更为波澜壮阔的快消品市场。世界上不变的唯有变化本身。面对大变局,怎样应变,早变,善变,越变越好,这就是守一轩变招苦荞茶带给我们的启示。

文/白马非马

延伸阅读

现代茶商传奇——福建福鼎“品品香”茶业


记者手记:

作为福鼎茶产业的先行者,“品品香”茶业必在闽东茶业的发展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十年前,她还只是福鼎市一家小小的茶叶加工厂,生产毛茶,为他人做嫁衣,挣取微薄的加工费。

如今的她已成为一家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科研及出口为一体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年产值达到1.2亿元,年实现利税1015万元。

近年来,她还走出福鼎,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设立品牌专卖店及专柜,实现自主出口美国、韩国、加拿大、日本及欧盟等国家。

十年间,她获得多项荣誉:福建省著名商标、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中国名牌农产品等一系列耀眼的光环加在了她的身上,但她却从不因此而停下前进的脚步。

“品品香”茶叶十年磨一剑,以科技推动产业发展,将品茶之道融入企业经营,成就了一段茶商传奇。

起步:单骑闯华北

“品品香”茶品牌从无到有,从默默无闻到一鸣惊人,从一个不知名的茶叶加工厂到如今的福鼎茶产业领头羊,所有的这些与公司的掌舵人董事长林健

是分不开的。林健原是福鼎白琳翠郊村的一名小学教师。林健所属学校的后山有一片隶属学校的茶园,在征得校长认可后,林健将茶园承包下来。随后的一年里,林

健精心管理茶园,把采摘的茶叶卖给集体茶厂,一个月下来,林健为自己赚到了几十元的收入,而当时教师的工资仅36元。

初尝甜头的林健开始有了自己的理想。1992年,24岁的林健辞去了教师之职,办起了茶厂。“最初生意做得很简单,将农民种植的茶叶收购来,

进行初加工,再卖给集体茶厂,从中赚取差价。”可正当林健生意做得得心应手时,赶上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集体茶厂纷纷倒闭,与林健长期合作的集

体茶厂因欠下了几百万元的债务也濒临倒闭,其中还包括林健的5万元货款。眼看着5万元货款追债困难,生意的门路也断了,出路在哪里?经过几天几夜的苦思冥

想,林健终于为自己找到了出路。

“当时我想,我把茶叶卖给集体茶厂,集体茶厂又把茶叶转卖到东北、华北,为什么我自己不直接到华北、东北去?”林健回忆道。林健马上开始实施

这个想法,带着400公斤茶叶赶到福州加工成茉莉花茶,然后只身踏上了北上之路。万事开头难。初到京城,东西南北都分不清,而且当时的北京市场,已有不少

茶商捷足先登,林健初来乍到,根本没人理会他,几百斤茶叶一斤也没有推销出去。眼看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林健急地如热锅上的蚂蚁。关键时刻,他突然想起了

“农村包围城市”这句名言。北京的茶叶公司以前都是河北、山西农村前来搞批发的,何不直接到那些地方去!正是这个一闪而过的点子竟成了林健人生的转折点。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沧州、承德、保定,城里、郊区,都留下了林健奔忙的足迹和叫卖的声音。不到1个月的时间,400公斤茶叶卖完了,不仅给林

健带来1万多元的利润,还积累了客户,开拓了销售渠道。手中有了资本,林健开始从其他茶农那里收购茶叶,做起了代销生意。凭着货真价实,林健“攻下”了不

少的市场。渐渐地,他在天津、北京都有了一些大客户。1997年,马连道京马茶叶批发市场开张,林健成了其中的第一批茶商。有了前几年跑业务打下的客户基

础,品品香的批发部一开业,生意红火,这为林健日后创业积累了资本。

筑基:建立自己的茶业基地

随着国内茶产业的发展,京闽、新京马等几大茶叶市场相继开业,包括宁德籍茶商在内的全国各地茶商纷纷进驻马连道,竞争日趋激烈。但不管市场如

何变化,林健一直坚持“质量兴企,品牌立业”的经营理念。多年从业经验,让林健意识到要加工出好品质的茶叶,必须有高质量的原料;要确保原料优质,就必须

拥有自己的茶叶基地。

1999年,林健决定要建立“品品香”有机茶基地,满足市场需求,把健康带给大家。而摆在他面前的却有三个难题:建基地需要投资上百万元,资

金缺口大;地理、气候条件和山场规模适宜建立有机茶基地的茶山还没有着落;公司缺乏有机茶栽培管理的技术人才。面对困难,林健并未退缩,依靠自己平时打下

的信誉,经过多方筹借,终于凑齐了资金。为了寻找适合建立有机茶基地的茶山,他带领公司员工翻过了一个又一个山头。夏去冬来,不知磨破了多少脚皮,磨破了

多少嘴皮,终于找到了管阳镇文洋村的一片广阔茶山。之后,林健又马不停蹄地寻找茶叶专家,为他解决技术和种苗问题,靠真诚打动了中国茶叶研究所有机茶中心

的专家,同时与福建茶叶研究所建立合作关系,引进了优良新品种。

在建立起自己的有机茶基地后,林健又在基地里实施“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扩大有机茶基地规模,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带动

茶农共同致富。他开始四处寻找生态环境好的茶园,挨家挨户宣传动员,向茶农讲清种植有机茶的好处,免费发给肥料。同时郑重承诺,签下订单的茶农所生产的茶

青,在供大于求时按最低保护价由公司包收购,达到有机茶标准的还给15%补助。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这种新兴的模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而这一模式,在如今

已被茶业企业广泛运用。

2001年,林健拥有了4个基地1000多亩茶园,这些茶园全部施有机肥,采用人工锄草,不使用任何化肥、农药。为了继续保持优势,林健还在

广西横县建立了200多亩的有机茉莉花基地。之后,“品品香”牌福鼎白茶取得“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成为该省第二个国家级茶叶品牌。

经营:打造品牌文化

2003年以前,闽东的白茶缺乏品牌效应,只能挣取微簿的加工费。林健意识到如果再继续“为他人做嫁衣”,白茶就走不出国门,公司效益上不去,茶农生活无法改变。于是他刻意将“品品香”个性品牌与福鼎白茶公共品牌有机结合,立志打造中国白茶第一品牌。

“质量放心,诚信经营”是林健始终坚持的宗旨。林健明白,要想让自己的茶叶在市场上畅销,必须打响自己的品牌,而做品牌首先要保证产品的质

量。质量管理是企业的命脉。有了好的原料,没有精致的加工技术和严格的质量管理,照样生产不出好品质的产品。林健本着“科技、人才、合作、服务”的经营理

念,以“绿色、健康、和谐、发展”为目标,强化质量管理意识,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完善企业规章制度,严格实施规范化管理制度,将ISO9001落实在行动

中。茶叶的季节性强,且特别娇嫩,任何一个环节的纰漏都会造成产品质量的降低。林健要求基地管理人员切实为茶农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的质量指导和服务工

作。要求各部门狠抓内部管理,将管理渗透到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步骤。为强化精加工质量管理,公司加强对各分厂、各工序的质量指导。从原料的采购、检验、毛

茶初制、精细加工、拣剔,到半成品、成品检验测试,再到茶叶包装、验收、出厂检验等,实行层层把关,道道关口都有专人负责。

要打响“品品香”品牌,仅仅靠规范化管理还远远不够。林健先后引进了现代化的茶叶加工设备,让公司拥有最先进的出口茶叶清洁净化加工流水线;

及时引进技术过硬、资质深厚的技术团队。他一方面聘请拥有几十年茶叶加工经验的当地老技师,一方面与福建农林大学等高校合作,引进先进的茶叶生产与加工技

术,将茶叶生产的传统工艺与现代化科学技术有机结合,有效提高了产品质量。为了使“品品香”品牌立于不败之地,先后成立了福鼎市科健白、福建(宁

德)茶行业星火技术创新中心,持续开展福鼎白茶品质跟踪和新产品的开发研究。

“一口为喝,三口为品,茶叶是让人来品的,而好茶经得起品,且越品越香。”这是林健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多年的经营经验告诉他,一个品牌

要发展壮大,光有质量保证还不够,特别是茶业这种历史悠久,文化浓厚的行业,必须拥有自己特色的品牌文化,并通过各种渠道将品牌文化与经营理念推销出去,

得到消费者的认同和支持。为此,林健坚持用“品于醇,感于心”的品牌文化内涵和“清纯素雅近自然,绿色和谐更健康”的质量意识。在新品牌进入市场的初期,

以统一品牌模式推出,集中力量重点宣传,迅速扩大“品品香”品牌的知名度,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着重塑造的“品品香”这一品牌的整体形象。

近年来,“品品香”茶业注重对福鼎茶叶深厚文化底蕴的挖掘,通过打造“名山、名茶、名牌,太姥山、大白茶、品品香”,极力宣传福鼎白茶的历史

文化和其特有的保健功效,以进一步提升福鼎白茶及“品品香”的品牌形象,“品于醇而感于心”,讲究的是从茶的口感领悟茶文化的内涵,体现的则是“品品香,

更健康”的经营理念。加之随着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太姥山旅游事业的发展,“品品香”系列茶叶的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生产规模也不断扩大,生产

效益不断提高,争取成为闽东出口太姥绿茶、福鼎大白茶、茉莉花茶第一企业,力求打造中国白茶第一品牌,并通过提高茶叶生产科技水平,进一步加强福鼎大白茶

的品牌文化建设和质量管理,争创中国名牌产品,确保其长久造福于民。

“品品香”所开创的“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改变了以往茶企业与茶农之间单一的收购关系,通过茶业基地这个载体,与农户签订合同,以科学的方法指

导基地内的农户进行有计划成规模的种植,并对茶叶进行统一收购。此举不仅稳定了有机茶的产量,还保障了基地内茶农的收入。目前,“品品香”共带动了各乡镇

21560户农户建立2.5万亩无公害茶叶基地。“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扩大了有机茶基地规模,推进了农业产业化,并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带动茶农共

同富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今,这种模式已被各地茶企业广泛运用。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马连道茶叶市场已出现疲软的状况,而“品品香”的产量和销售额却在逐年增长。10年时间,“品品香”茶业飞速

发展,成为一家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科研及出口为一体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并一跃成为全国茶业行业百强企业,这让所有“品品香”人对企业前

景的信心更加笃定。

茶商李瑞河新书自述东山再起


据“中央社”报道,“世界茶王”天仁、天福集团总裁李瑞河,新书今天正式上市,书中娓娓道来55岁因事业惨败而归零、58岁再出发在大陆创业,至今成为两岸茶王的传奇故事。

天福茗茶在今年9月26日于香港挂牌上市,这是继天仁1999年在台湾股票上市以来,再度将李瑞河孕育的茶事业集团,推向国际。

此时此刻,李瑞河感到骄傲,但同时更深知自己未来的责任。他感慨的说,“2011年是天福集团成立第18年,也是我事业一度归零,东山再起的关键18年。”

李瑞河是传统的台湾茶农子弟,1953年跟父亲在高雄冈山开办铭峰茶行。1961年独自创业,在台南创建第一家天仁茗茶。1975年天仁茶业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将茶叶连锁店导入制度化的经营与管理。

经过几十年的奋斗,李瑞河成为17家天仁关系企业的董事长,企业资产一度达新台币40亿元。

李瑞河曾经以为天仁就此茗香全球,可以风风光光走下去,没想到1990年一场金融危机,让天仁证券因此大亏30亿元,重挫李瑞河的事业,人生也差一点走到终点。

1993年,58岁、年近花甲的李瑞河,从谷底爬起,回到祖籍地福建漳州再创业。又一次从零开始,筚路蓝缕中创立天福集团,靠着一股有志者事竟成的毅力逐步攀上事业的巅峰。

8年后李瑞河重掌天仁集团的帅印,成为海峡两岸两个最大的茶业集团掌门人。18年之后,天福茗茶在香港主板上市。

他说,“回想起事业归零的那段时间,虽然胆颤心惊,但也因此让我了解什么是我生命的最爱,什么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追寻”。

这本新书名为“李瑞河传奇”,李瑞河以大陆13亿人口大市场为舞台,以在台湾创建天仁集团的经历为背景,完整的记录李瑞河从1993年赴大陆发展,18年来的心境及奋斗点滴。

在书名中有“传奇”二字,李瑞河说,“传奇”其实不是我的人生经历,而是老祖宗的智慧,他非常庆幸自己能背负宣扬中国伟大茶业文化的使命。

回首自己人生的“西山再起”,李瑞河表示,他一直爱茶、品茶、喜欢分享茶,直到跌倒挫败后,才发现他对“茶”的热爱远超过对失败的恐惧。

他说,“我自许不仅是个茶商,更要做茶人;要以振兴茶业、弘扬国饮为一生不能放下的责任”。

李瑞河感性的说,“喜欢喝茶的人都知道,饮茶之乐不是在入口后的清香,更在入喉之后的回甘。人生如茶,一苦二甘三回味,重要的是不管多困难,都要抱持着诚信、感恩,一如茶汤的温润与清澈”。

他希望能藉由新书与读者分享他的回甘人生,也希望他跌倒后再爬起来的故事,能够鼓励每一个遭遇失败的人不被困难打倒,“有失有得,有苦有乐,这就是人生的真实况味”。

李芷汀——93岁老茶商的传奇人生


93岁老茶人李芷汀近影记者祝田园摄

几起几落,不改诚信经营的初衷子承父业,对茶的热爱薪火相传

□本报记者祝田园实习生邱华

在张庄路济南茶叶批发市场,有一家名为“恒昌泰”的茶行。这家茶行,是1996年济南茶叶批发市场成立时第一批进驻市场的商户。说起这家店,就不能不提起一个人,他就是“镇店之宝”———今年93岁的老茶人李芷汀。

李老先生已经退隐近20年,但他还不时到儿女开的茶行来看看。从17岁入行当学徒起,李芷汀便与茶结下了一生的缘分。虽然几十年的岁月中命运有沉有浮,但他的视线从未离开过茶界,经营茶叶也始终恪守诚信的理念。

5月12日,在恒昌泰茶行,老人手捧一杯龙井茶,回忆起那些尘封的往事。

解放前

茶叶店里当学徒,与茶结下不解缘

李芷汀1921年出生于章丘水寨镇苑李庄一户普通的农村家庭。在他的少年时代,家里日子过得清苦。由于家境贫寒,1938年,17岁的他跟随父亲的叔伯兄弟李文强先生(“恒丰泰”茶行创始人)到济南城剪子巷附近的聚盛茶庄当学徒工。

那时,学徒不能站柜台,只能在货房里干活。勤奋好学的他很快便跟着师傅学会了茶叶拼配、品茶,并能熟练使用筛簸等各种制茶工具。

在聚盛茶庄干了不到两年时间,他就转到了一家安徽人开的安东茶行当店员。这里销售的都是产自安徽大别山的黄大茶,主要销往山东的泰安、莱芜和临沂等地。

在安东茶行工作的三年中,李芷汀了解到,茶叶是大别山产区的经济作物,当地人主要靠种茶、卖茶维持生计。“路上运货很难,要先用竹排将茶叶运到六安,从那里装船,一船装三车皮、大船装100吨货,到阜阳原墙集码头卸货,用独轮车将茶叶推到亳州,再用马车拉到商丘,然后用铁路运输到济南,”李芷汀说,“因为运输困难,收茶运茶的人盘缠不够,就给大别山茶产区先打白条,运达一个地方,由每个地方接货的茶行垫运费,等到把货都销出去了才能结账。春天采摘的茶叶,往往中秋节才能送到济南,大别山产区的老百姓盼星星、盼月亮,半年才能收回茶叶成本。”

大别山老百姓的贫困,激发出李芷汀深切的同情心。这也为他日后的茶叶经营理念打下了铺垫。

南下安徽卖茶叶,济南茶商求帮忙

由于跟错了安东茶行中的派系,三年后李芷汀失了业。别人介绍他来到筐市街东口的福元茶行当店员。但干了一年,李芷汀不满于该茶行经营方式保守,直接南下来到安徽省蚌埠市一家搞茶叶运输、颇负盛名的大中公司做业务。

当时,由于他在山东市场熟人多,这家公司让他专门负责往山东运送销售茶叶。李芷汀在此工作一年多后,国共内战打响,茶叶市场运输销售受到严重冲击。

1948年,他再度失业。但他没有气馁,联合在蚌埠茶行工作的济南几个老乡合伙,凑了几百元,在当地开了家“厚昶茶行”。

凭着多年积攒的经验和人脉,李芷汀将茶行运作得逐渐风生水起。济南的不少茶庄因为缺货源,都托熟人找到他,求他帮忙进货。有时候,就连济南当时最大的茶行———植灵茶行货源紧缺,也会找李芷汀帮着进货。

解放后

巨额银行贷款进茶,茶叶全分给其他同行

自从“三反”、“五反”运动后,国家鼓励发展商业。受到这一政策的鼓舞,1961年,回到济南的李芷汀独资开了家茶庄,起名为“谊农”。

当时,他并没有多少钱,但他做出了一件在别的茶商看来疯狂的举措:从人民银行贷款30万元,全部用来购入安徽大别山的茶。

要知道,那时候,人均月工资仅有一二十元钱,30万元无异于天文数字!李芷汀说,当时济南有七八十户茶庄,真正有资金能到南方茶叶产区进货的只有十家左右,而且大多数茶商对国家政策还持观望态度,没有胆量向银行大量贷款。“他们手里没有钱,在市场上也弄不到货(茶),就向市工商联反映,工商联找到我问情况,我说:‘谁有钱谁到我这里提货’!”李芷汀说。结果,茶庄的商人们纷纷到李芷汀处买货,他手里的茶叶还没等自己销售就都以成本价分给同行了。

李芷汀称,他后来想想,觉得自己做了件好事,因为南方有茶运不过来,这边的茶商又因没钱或缺货源进不到货,他贷款大批量进货,正好给双方搭设桥梁。

但也因为这件事,他差点被当成地主遭到批斗。

戴右派“帽子”21年,年届六旬重操旧业

1956年初,全国范围出现社会主义改造高潮,人民政府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济南成立了国营茶叶公司。李芷汀回到济南后,在该公司取得一席之地。而后,济南国营茶叶公司合并到济南市轴承厂,李芷汀当选为供销科科长。

然而,由于种种历史原因,1958年,李芷汀被划为“右派”,1966年文革开始后,李芷汀一家老小被迫返回章丘老家。直到1979年,李芷汀终于获得平反,这才与家人回到济南过上稳定生活。

1983年,槐荫区茶叶公司聘请他担当销售顾问。据李芷汀讲,因为他常年与安徽大别山茶产区保持良好的关系,产区的茶农非常信任他,以他的名义进货都不用提前交货款,等货卖了再给钱。“从1983年到1995年,我给槐荫区茶叶公司赚了足有800万元的利润。”李芷汀说道。

1995年之后,部分国营商业逐渐变为自主经营,此时,李芷汀考虑自己年事已高,逐渐退居二线。

现如今

子孙继承事业,一家三代茶人

李芷汀有六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其中一儿一女继承了他的事业,在父亲的指导下,专心经营着茶叶生意。

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初期,李芷汀的儿子李茂鹏子承父业进入槐荫区茶叶公司工作,跟随在父亲身边十余年得到了老人家的言传身教,逐步成为公司的主要骨干力量。1996年由于市场经济的改革开放,公司产生变故。时逢济南市茶叶批发市场成立,在父亲的支持鼓励下,李茂鹏成为第一批进驻市场的茶商。由于从小受到父亲耳濡目染的熏陶,李茂鹏对茶叶市场的需求和变化很有前瞻性和独到的观察力。2000年,他大胆地第一个将普洱茶引入济南市场,之后几年在市场上把普洱茶经营得风生水起。

福建是产茶大省和茶品种最多的省份,云集了众多的制茶大师和审评专家。为了父亲将茶事业做得更加扎实、更加纯粹的心愿,2005年李茂鹏将公司总部迁至福建福州,一方面将茶叶经营品种扩大至红茶、青茶、普洱、绿茶、白茶、再加工茶等多个品类,并将销售区域扩大至北京、上海、江浙、山东、福建等全国众多地区;另一方面努力将恒昌泰打造成集茶叶销售、品种研发、茶味禅心、茶文化传播等于一体的综合性茶产业集团。

2006年,李茂鹏遵从父亲的教诲,为了纪念和感恩将他父亲引入茶行业的前辈李文强先生,原本想将“恒丰泰”老字号传承下去,但因“恒丰泰”的品牌当时已被注册,父亲李芷汀又选取“恒昌泰”的字号,寓意“永恒、昌盛、太平地将茶的事业世代传承”。

李芷汀的六女儿李瑞杰十几年前从原先单位离职也投身于茶叶销售领域,几年前又从弟弟手中接管过济南茶叶批发市场的这家恒昌泰茶行,如今带着五姐的儿子从事茶叶销售,生意做得顺风顺水。

恒昌泰茶行南墙正中位置挂着一幅名为《教子图》的国画。简单的笔墨生动勾勒出一对公鸡母鸡和翅膀下两只小雏鸡的形象。据悉,李芷汀夫妇都属鸡,子孙也有多人属鸡。李瑞杰说:“将这幅从北京一位著名画家处求得的国画挂在店中,意在提醒自己,经营茶叶要牢记父亲的教诲,做好人,卖好茶。”

记者手记

在见面之前,记者猜想过已经93岁高龄的李芷汀老人的相貌,脑海中浮现出的是个佝偻着身躯、走路颤巍巍的老人。当5月12日下午在恒昌泰茶行里见面时,记者着实吃了一惊,因为老人面色红润、精神矍铄,说话铿锵有力,思路清晰,听力也不错,看起来顶多80岁的模样。

龙井、猴魁,对于名茶的产区情况,李芷汀老人讲起来头头是道。他说,成为茶人是他这辈子最正确的决定,“卖茶比卖烟酒有益”,他身边有不少老茶人都挺长寿,身板硬朗。据称,他70多岁还能骑摩托车,2012年时还能骑自行车到英雄山锻炼身体。

李老风趣幽默,在与记者攀谈中,有多位顾客来店中喝茶聊天、选购茶叶,他说是我们在此有说有笑给店里带来了生意;李老又很客气,为了接受记者采访,他专门调整了作息时间,在茶行里一坐三个小时只起身活动过一次,临别时还称自己讲得不好,耽误了记者的时间。

礼让、谦和,这是李芷汀老人给记者留下的深刻印象。茶,与李老相伴一生,已成为他的精神寄托;包含着礼让与谦和精神的茶文化,已经渗透进他的骨髓,历经几十载沧桑,积淀成老茶人的一种品格。

云南民国茶人之—李拂一


李拂一(1901—2010)原藉广西桂林,1901年生于普洱县(今宁洱县),原名承阳,字复一,拂一乃笔名,后来就以笔名行用了。

1921年,他与西双版纳最高行政长官──普思沿边行政总局局长柯树勋之长女柯韵桐在思茅结婚,1923年,李拂一辞去思茅电报局工作到版纳发展。1925年他担任富滇银行车里(今景洪市)分行经理。随后,他在云南省建设厅、教育厅、西双版纳各县当一些教育局长、合作社经理、政府秘书之类的小官,并把家迁到了佛海县(今勐海县)。这段时间,李先生先后注译了《车里》、《泐史》(傣族史)、《暹程记略》及《车里宣慰世系考订稿》、《滇边失地孟艮土司之考察》、《西藏与车里之茶叶贸易》等著作。

李拂一为补贴家用,申请了百余亩茶山,于1930年在佛海开起了自己的茶庄——复兴茶庄。当时,佛海主要生产蘑菇头紧茶,这种茶虽说制作工艺比较麻烦,但用料粗老,价格低廉,西藏方面需求量极大。复兴茶庄也生产紧茶,年产量二三百担。为了把茶销的更远,李拂一联合佛海当地的中小茶庄,成立佛海茶业联合贸易公司,李拂一任经理,由公司负责在沿途寻找代理,在加尔各答、加林埠租用仓库,统一运输,统一销售。

李拂一在昆明遇见了中国茶叶公司董事长寿景伟,他委任李拂一为云南中茶公司的职员。由于李拂一具有办佛海茶业联合贸易公司的经验,服务社的运输股长就委托李拂一兼任,同时,他也是佛海茶厂不领薪水的专员。

李拂一生平 节选


李拂一生平节选,李拂一先生讳承阳,字复一,笔名拂一,以笔名行,清光绪二七年生于普洱府城,书香之家。其先翁瑞应公,国子监生,先后被任为永昌府(今保山)、普洱府、思茅厅等电报局委员(时无局长之称),因公务繁重,不幸于宣统元年以积劳瘴故于任。时先生方九岁,越年先慈又见背,下有一妹一弟,备极艰苦,半工半读,始完成中学学业。后承先翁门生悯其清苦,力荐入思茅电报局任职,生活始稍安定,先生艰苦力学,博览群书,并勤于写作。

车里地区,即十二版纳,民初著作成称其人为野蛮之人,其地为烟瘴毒烈之地。李拂一先生于民国十二年冬至其地,始发觉其民知礼好客,性情平和,有其文物制度,其礼数不同于内地,其地山清水秀,景物宜人,亦与汉地无殊,乃将观察所得笔之于册。十三年夏,先生随其岳父普思沿边行政总局局长柯公树勋率十二版纳各猛土司头人赴省垣晋见唐省长继尧,在先生建议之下,呈准将普思沿边行政总局改组为普思殖边总办公署,积极推展建设边地之工作,富滇银行总行任命先生在猛海筹设分行,并代行经理职务,定居猛海。十八年,猛海改制为佛海县。

李拂一先生对于十二版纳之史地、民族、语文、社会组织、文物制度等,作进一步之研究,于十八年写成《车里》一书,将十二版纳之实际情况介绍国人,颇引起国人之注意,今国内备民族学者,咸认《车里》一书为开启傣学先河之作,其后先生又有《泐史》、《车里宣慰世系考订(汉泐文对照)》、《十二版纳志》等之作印行。

李拂一先生对于边地建设贡献良多,规划街道、开辟公路、设立电灯公司、图书馆(藏书约两万册)、佛海测候所,又因边地医药缺乏、死亡率高,乃亲赴南洋,访聘高明医师,同时向印度、缅甸采购英德产品之医疗器材及药品,运达佛海,成立佛海医院。先生以开化边区,首重教育。抗战前,先后担任南峤,佛海两县教育局长,亦曾任两县秘书,任内增设学校,推广教育不遗余力,后叉任“省立佛海简易师范学校”校长。抗战时先生与地方乡绅成立“云南抗敌后援会佛海分会”,被推为会长。民国卅三年,先生获省教育厅委任为西南督学区国教视导员。卅五年,获选为省参议员。卅七年,先生被选为佛海县国民大会代表,叉获委任为车里县县长,于是三月至京出席国大会议后,赴车里就任,辞职后任省府秘书、参议等职,滇变前来台。

卅九年,山河变色

李拂一先生一向默默工作、不矜不发尢对边地学术、浸淫不辍,数十年如一日,著述丰硕,举其紫紫大者,计有《车里》、《暹程纪略》、《泐史》、《车里宣慰世系考订》(汉泐文对照)、《十二版纳志》、《南荒内外》、《鸡卦图谱》、《徭族经书破理明》、《十二版纳纪年》、《镇越县新志稿》、《复庐存牍》、《复庐存牍卷二》等书。

李拂一先生献身边地社会,党国议坛,垂八十余年,今以百一十寿考令终,宜无遗憾。惟是国重元勋,士怀耆德,生平治行,盖难缕述,兹仅粗举大略,俾世之君子有以考见焉。

茶画大家田耘谈茶禅 静守一杯茶的光阴


茶画大家田耘先生的画室“不比堂”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一茶一人生。禅和茶在佛教当中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茶亦能使人顿悟禅意。有人问慧能:“茶,苦味还是甜味?”慧能答:“茶,无味。”品茗至此境界,实乃佛家的放达之处矣。

竹影清风,流水潺潺,琴音渺渺,古色古香的“不比堂”中,散淡清逸的茶画大家悠然品茗,汲取着茶文化的精华,参悟着人生的苦与乐。茶汤渐沸,飘烟依依,田耘先生在茶香的弥漫中讲述着他对“茶禅”的感悟……

三两知己,把壶闲聊,岁月静好,田耘先生对品茶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说自己的生活因茶而精彩,性格因茶而沉静、祥和,他认为茶如人生,淡雅一世,品茶就是品味人生。茶杯里的叶片沉沉浮浮,似人生的大起大落,其味道从苦到甜,从甜到淡,淡而无味,变幻莫测的过程如人的一生,从少不经事的青年,至功成名就的中年,再至心素如简的老年。淡至无味才是至高的境界、至真的味道,那是千帆过尽的沉寂。

田耘先生说,茶与佛教有着很深的渊源,僧人在参禅悟道时离不开茶,茶与佛的接轨最密切、最广泛。“禅茶一味”,意指禅味与茶味是同一种兴味。茶与禅的相通之处在于追求精神境界的提纯和升华。如何将“禅茶一味”的空逸、大虚、大和之境体现在书画作品中是一大难题,“难得壶图”,茶画难画,禅茶之画更难画。禅,本不可说,也本不可画,乃用心体悟的。经过长期的探索,他最终将禅与茶完美的融合在茶画作品中。

田耘认为,修佛、念佛、礼佛、拜佛不如“行”佛,“行”佛不是简单的放生,而是把爱心放到细微去做,爱是一切的解答。敬天爱人何必佛前跪求,人不要总是在追逐物欲,应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要具备对正能量吸纳和传递的能力。

“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田耘说,一杯茶可以改变很多人,在如今这样一个浮躁的时代,人们空虚的心灵急需文化的滋养,一杯清水在手,添入香茶几许,茶文化的魅力可洗涤心灵的尘垢,令人神清气爽,人应该学会享受静守一杯茶的光阴。茶可静心,清除俗念,令人知足常乐,自从与茶结缘,有了茶的陪伴、浸润、启迪,他认为自己是最幸福的人,茶对于他来说,已不仅是解渴的饮品,而早已成为他的“斋中清友”。

被茶水润泽多年,他在与茶的对白中,参悟出了“忍不如容,容不如融”的道理,从“忍”到“容”,再到“融”,是一位茶人在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后,内心不断升华的一种境界。

一个茶商和一个贫困村的情缘


“小陈”陈焕华(中)正在茶园查看贫困户茶叶长势。

7月4日一大清早,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钟灵镇凯堡村的茶山上,贫困户张正贵哼着小调和邻居们上山采茶。看着满山遍野的茶叶,张正贵无比踏实地说:“小陈不走了,我家今年脱贫有了底气!”

张正贵口中所叫的小陈,名叫陈焕华,今年38岁,是福建省福州市人。14年前,大学刚毕业的他就与凯堡村“结缘”。这些年来,他动员村民开荒山、种茶叶、办企业、创品牌,让凯堡村甩掉了特困村的“帽子”。

如今,在异乡漂泊14年了,小陈已不是当初的年轻小伙,思乡的情绪也越来越浓。不过,为了帮助张正贵等贫困户彻底脱贫,他决定留在“第二故乡”再干几年。

小陈进山震惊了——

特困村的人均年纯收入仅800元

陈焕华告诉记者,2002年,刚从大学毕业的他随朋友从福建赶来钟灵镇考察投资项目时,刚一来到这里,就被当地贫困的面貌所震惊:全镇11个村有一半属特困村,人均耕地不足6分地,人均年纯收入仅800元。

作为生意人,陈焕华的朋友打起了退堂鼓:谁会到这样一个穷山恶水的地方来投资?不过,拗不过当地人的热情邀请,陈焕华答应到其中一个特困村——凯堡村看一看。

“我们山里人想致富,找不到出路,也没有思路。小陈,你是大学生,你来帮我们找找出路吧!”见有大学生来村里考察投资了,凯堡村村干部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带着陈焕华翻山越岭四处考察。

凯堡村与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相邻,全村668户村民大多外出务工。不过,陈焕华发现,这里家家户户都种茶。可惜的是,村里的茶园不成规模,茶叶卖不出去。有了这个发现,陈焕华决定留下来,对当地茶叶品质作进一步考察。

很快,他找来专业团队驻扎村中,用4个月时间,勘查当地气候、土壤、水质,检测所产茶叶的内在品质。最终,检测结果令陈焕华喜出望外:凯堡村具备发展茶叶的绝佳环境,所产茶叶品质也属上乘。

小陈留下创业了——

凯堡村依靠茶叶产业整村脱贫

得知陈焕华要来村里投资办厂,村民们奔走相告:“小陈不走了,要带领我们种茶叶、办茶厂!”

不过,纵使凯堡村有种茶的绝佳环境,但要把茶叶产业发展起来,对于非农业专业毕业的陈焕华来说并非易事。

不过,初生牛犊不怕虎。小陈从家乡带来600万元资金,在凯堡村成立了秀山县钟灵茶业有限公司,开始了进山创业的漫漫长路。

经过多方学习与多渠道“取经”,很快,小陈在凯堡村实施了“基地+农户”的“两步走”计划:一是将零散的几百亩低产茶园流转过来,进行全方位的升级改造,打造成一个茶叶种植示范基地;二是将有头脑、有经验的茶农培育成大户,统一实行规模化种植、企业化管理、一体化经营。

令村民们佩服的是,小陈种茶不走老路:为提高育苗基地的茶苗成活率,小陈组织科研人员发明出“茶苗黄土覆盖无性扦插法”;为指导茶农建设优质高产茶园,他专门聘请西南大学的教授前来现场授课;为让茶农吃下发展茶叶的“定心丸”,他在钟灵镇建起了一个设备一流的加工厂;为将茶叶产业做大做强,他还致力于新产品研发及品牌培育工作,先后开发出21个绿茶品牌、3个红茶品种,其中,“钟灵毛尖”还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和有机食品认证……

“跟着小陈干,不愁不发财。”杨正友一家4口人原本是贫困户。自从2003年起,跟着小陈种了4亩茶叶后,每年仅卖茶叶就有2万元收入。后来,杨正友还应聘到小陈基地上班,每月工资还有1500元。如今,杨正友已盖起了砖瓦房,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和杨正友一样,跟随小陈种茶的农户越来越多,一度占到全村户数的八成。其中,100亩以上的大户有5户,10亩以上的农户有76户。后来,在小陈的影响下,凯堡村还成立了3个,5个茶叶大户又相继成立了茶叶公司。

2012年,凯堡村茶叶面积发展达到6000余亩,茶叶亩产值超过4000元,村民人均年纯收入跃至6500元,凯堡村实现整村脱贫。

渐渐地,小陈的茶叶基地还扩大至其他乡镇,茶叶示范基地达1560亩、茶苗基地400亩,带动全县发展茶叶8.5万亩。2015年,小陈的茶叶公司销售额达3500万元,实现利税298万元。

小陈暂时不走了——

“最后的贫困户”有了脱贫的信心

14年过去了,小陈已经把凯堡村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思乡情绪越来越浓,也有意回老家去发展。

凯堡村村主任秦显忠告诉记者,去年年初,得知村里还有贫困户生活困难,小陈改变了主意,决定留在大山里再干几年。

小陈调查后得知,凯堡村的34名贫困户中,有7户丧失了劳动能力,可享受国家兜底帮扶政策。“对于其他的27户贫困户,怎么帮呢?”小陈想,输血式扶贫不是长久之计,必须采取造血式扶贫,才能让这些贫困户彻底脱贫。

经过周密考虑,小陈想出一个“企业+大户+贫困户”的扶贫模式:他的企业负责“领头”,为大户提供茶叶种植材料、技术服务及原料收购;安排大户负责“结对”,定期与贫困户开展多样化的帮扶活动;发动贫困户负责“出力”,发展茶叶种植或参与基地务工。

“现在正是茶叶盛产期,我每天都可采35斤鲜叶,再卖到小陈公司去!”贫困户张正贵是个残疾人,妻子患有严重脑部疾病,两个孩子都在上学,是小陈结对帮扶对象。今年,他种植的4.5亩茶叶长势喜人,预计可卖1.8万元。

“小陈就是我的‘靠山’,我家脱贫有信心了。”张正贵高兴地说。

贫困户龙友元的丈夫去世后,她独自抚养两个年幼的孩子。自从去年小陈安排大户杨再应与她结对后,就免费给她提供了种子、肥料、技术扶持。今年,龙友元的3亩茶叶产量倍增,有望突破1.1万元,脱贫有望。

如今,小陈的“企业+大户+贫困户”的扶贫模式,已从凯堡村“复制”到洪安、海洋等贫困村,正帮助越来越多的贫困户搭上产业脱贫的“快车”。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茶商李好强:守一轩发力快消品苦荞茶》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