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名山出名茶。武夷山灵秀山川孕育出的武夷岩茶,品质优异,驰名中外。它是世界四大茶类中的中小叶种茶树之代表,又是乌龙茶类之始祖,位居中国十大名茶之前茅,备受世人之青睐。

武夷岩茶泰斗姚月明,1932年出生在江苏无锡东湖塘,2006年2月15日晚病逝于北京友谊医院,享年75岁。武夷山崇安茶场茶叶栽培专家,“武夷岩茶”泰斗把他的一生都交给了岩茶,并成为武夷岩茶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一个关键人物。

1953年,年仅21岁的姚月明毕业于安徽大学茶叶专业,被分配到当时全国三大茶叶试验场之一的崇安茶叶试验场任试验组长,成为该茶场第一个科班出身的茶叶专业大学生,挑起了武夷岩茶科研带头人的担子。

上个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成立不久,由于历经长期的战乱与动荡,曾经辉煌一时的武夷山茶业处在历史低谷期。当时崇安全县茶叶产量不到1000担,仅是现今武夷岩茶产量的1/10左右。年轻的姚月明一到武夷山,便投入到茶场的恢复性建设和栽培制作的科研实践中去。他负责规划勘察设计了中国第一个有着4000余亩茶园的机械化茶场——崇安茶场。同时,他还负责武夷岩茶的粗制加工和新品种培育,以及武夷名枞、武夷土壤、武夷耕作法、茶叶病虫害四个专题的调查。为搞好调查,他与教授、茶师带着水壶,背着馒头,手拿罗盘针,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走,将每片茶园的地理位置、生长环境、品种等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记录。饿了就啃啃馒头,夜里走到哪儿睡到哪儿。不知跑了多少山头,也不知在山上睡了多少个晚上,终于他写出了第一篇论文《论武夷耕作法》,该文后来还成为中等专科学校的教材。

几十年来,他的科研成果可谓硕果累累,上世纪60至80年代,经他一手攻关的烘青绿茶被定名为崇安茶场高级莲心,作为当时国家的主要外交礼茶,武夷水仙被评为农业部部优产品。他先后进行武夷名枞、武夷茶区病虫害调查及武夷岩茶耕作法等多项专项调查。1958年,他设计使用了福建省第一条萎凋槽和四锅联炒式杀青机,1959年设计了乌龙茶专用第一台“双列联动摇青机”。

1983年前后,作为当时最大龙头企业的崇安茶场陷入困境,企业负下200多万元的巨债,当时的崇安县领导找到姚月明,让他出任场长,带领企业脱困。1984年初,姚月明受命于危难。他带领销售人员北上东三省、上海、南京,南下广州、厦门等地,把库存4000多袋茶销售一空,茶场终于起死回生,扭亏为盈,场里经营开始好转。之后,姚月明又用了两年时间,还清270多万元的旧债,并盖了价值200多万元的厂房。

1987年,企业经营走上正轨,姚月明按约辞去场长职务,又回到他的书斋去搞科研了。

武夷山这一方茶叶的圣地,吸引了大批茶叶界的专家学人。几乎全国所有茶叶权威都在此呆过。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就在武夷呆过10年之久。吴先生去世后,全国茶叶界三大权威——制茶权威陈椽教授、栽培专家庄晚芳教授、茶叶化学专家王泽农教授也都先后在武夷长住过。这三人都是姚月明的导师。

自从姚月明来到武夷山,便无可救药地痴迷上了这方山水和山水中的茶叶。在安徽大学时,姚月明是陈椽教授的得意弟子。毕业时,陈教授建议月明留校任教,年轻的姚月明认为,要认识茶,就得到它生长的地方去。于是他被分配到了崇安茶场。三年之后,陈老先生来到茶场,邀请高足回校任教。武夷岩茶丰富的品种、独特的品质令姚月明着迷不已,哪里肯轻易离开。陈老无奈让步:再给你7年时间。7年之后,陈椽老先生如期而至,没想到他又失望了。

姚月明的投入和努力并没有白费,他对武夷岩茶在海内外声名的传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1961年5月,陈椽教授叫不回弟子,只好采取折中的办法,安排姚月明到安徽农大给他茶叶系1-4年级400多名学生汇报10年来的科研成果。几场报告下来,这个系掀起了武夷岩茶热,3个毕业班的100多名学生都要求毕业论文写武夷岩茶,姚月明成了这100多名学生的论文指导老师,一时竟无法脱身。

1961年,中国农科院在杭州召开年会,会上给了姚月明3个课题,一是武夷岩茶基础理论研究;二是武夷岩茶初制机械化研究;三是武夷岩茶新工艺研究。并给了13万元的经费和15年时间,由安徽农大、浙江农大和福建省配合姚月明完成这个课题。之后几年,每年到茶场协助研究和实习的大学生都有二三百号人,崇安茶场一时间在全国茶叶界盛极一时,而武夷岩茶也随之声名远播。

姚月明对大红袍的培育研究从上世纪50年代初就开始了。1953年至1955年,姚月明随叶鸣高和陈书省两位老茶叶专家在武夷山进行武夷名枞调查。这期间,姚月明从大红袍母本上剪了几根长穗,扦插在实验场办公室后面,并且已经存活两棵。1958年这里建机场,这两棵珍贵茶苗不幸被拔除。文革时期,他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被迫离开茶叶实验室,下放到茶场农业区内种水稻。但姚月明仍偷偷利用业余时间培育大红袍,培育出来后沿用吴觉农先生当初的命名“北斗一号”。

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大红袍开始供应外贸,但数量微乎其微。随着科学技术的日臻成熟,无性繁殖技术的广泛应用,如今,武夷山许多茶农都种植了大红袍,目前种植面积已达几十亩。但是,由于姚老与大红袍这种异乎寻常的关系,由他亲手监制的大红袍还是要比其他的大红袍贵上几十倍甚至上百倍。而姚老每年签名制作的大红袍也仅20来斤,成为各地茶商争相竞购的奇货。

50年只是弹指一挥间。如今,安贫乐道的姚老与老伴居住在武夷山市府大院的一套两居室的蜗居内。他依旧每天都很繁忙,特别是每年的3-7月,采茶制茶期间,他每天都巡走在茶园和工厂之间,无偿为茶农提供技术指导。

姚月明,这位武夷岩茶的泰斗,一生与武夷岩茶结下了“生死情缘”。无论是在事业鼎盛时期,还是隐归阶段,他都执着地进行武夷岩茶研究,在武夷山这个山沟沟里一呆就是50余年,其精神、其情愫令世界茶人为之敬佩。

年深月久的濡染,武夷岩茶的悠长的韵味已深深地融入到姚老的身体和灵魂,甘泽而乏馥郁,香久益清、味久益醇,久藏不坏……

姚月明致力于岩茶的研究业五十余年,一直工作在第一线上,为严把武夷山茶区各种茶叶的质量关,每天品饮各类茶种四百余泡,并向企业及茶农讲解、传授岩茶培植和制作知识。这充分体现了姚老对武夷山岩茶事业的热爱与执着。姚老虽是业内公认的岩茶泰斗,但他却从不以名人自居,不管任何人,只要热爱武夷岩茶就会得到这位泰斗毫无保留的言传身教。并且,作为茶业界的老前辈,他德艺双馨,育茶、育人。他的弟子赵泉山在北京创建北京武夷山茶叶有限公司时,姚老亲临,并特意叮嘱赵泉山:“要学茶,先学做人,不得以次充好,制假售假坑骗顾客,要对得起顾客、对得起武夷山岩茶、更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这是姚老的肺腑之言,也是一句发人深省的至理名言。

这就是武夷山岩茶和武夷山茶人,武夷山岩茶的茶香使人陶醉,武夷山茶人的精神让人尊敬,不管是武夷山岩茶还是武夷山茶人都值得我们细细的品味。

CY260.com编辑推荐

茶界名人传奇:大红袍之父陈德华


从业界到民间陈德华都被尊称为“大红袍之父”。他对大红袍的贡献,远远超越了历史上任何一位制茶人。他从事武夷岩茶名枞品种的研究长达四十余载,尤其对大红袍的剪枝繁育与制作技艺做出了决定性的杰出贡献,被评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红袍传统工艺技能代表性传承人。是大红袍成就了陈德华,还是陈德华成就了大红袍?是大红袍,帮助人们记住了陈德华;是陈德华,帮助世人记住了大红袍。

最早拼配武夷山商品大红袍

陈德华是福建长乐人。70年代的福建在全国属于落后地区,但有着丰富的农林资源特别是茶叶资源,陈德华从小就有为福建兴茶富民的志愿,满怀理想的他就读了福安农校。

1963年陈德华从福安农校毕业,分配到武夷山茶科所工作。在茶科所工作期间陈德华利用休息时间,走访各地调查研究武夷山岩茶。在调查中陈德华发现在一些发达省分的市场上有许多包装精美的武夷山大红袍。陈德华心想“武夷山市场上都没有大红袍,为什么其他的地方市场竟然有?”经过陈德华的调查研究,原来那些武夷山大红袍都是用其他茶叶拼配出来的,只是打着武夷山大红袍的招牌。

当时陈德华就想别的地方都有武夷大红袍,怎么能让这么好的茶“墙里开花墙外香”。陈德华立刻动身回到武夷山茶科所,开始组织宣传拼配武夷山大红袍。“武夷山有许多茶,其中一些品种的质量并不亚于大红袍。比如肉桂,它的香气甚至比大红袍更浓郁,而水仙,它的茶汤之醇厚,堪称岩茶第一。”如果将这些茶的优点综合起来,岂不是更好?在他的细心的宣传和推广下,茶科所许多人加入了陈德华拼配武夷山大红袍的队伍。

为了能使拼配出来的武夷大红袍品质比其他地方的更好,陈德华早晨带人上山采茶,晚上又经常研究制茶的工艺到深夜。他的苦心终于没有白费,很快,第一批由陈德华亲手制作,挂着武夷山茶科所招牌的大红袍,出现在茶叶市场上。令他想不到的是,这一炮就打响了。这批茶,很快就被客商高价抢购一光。许多客商都纷纷表示,这样的好茶,有多少就要多少。有人甚至当场就掏出了一大迭钞票作为来年的定金。

虽然茶科所大红袍热卖,但陈德华并不是十分高兴。因为这毕竟是用茶科所里的其它武夷岩茶拼配出来的,不是真正的大红袍。许多客人问及大红袍的来源时,陈德华也如实相告。顾客遗憾的同时,陈德华的心中也同样感到遗憾。

给予大红袍第二次生命

1965年的一天,陈德华接到命令去陪同省茶科所来调查茶叶育种情况的人,他心想“我有机会跟省茶科所的人好好探讨下茶叶方面的问题了”。陈德华来到武夷山市茶科所,令他意外的是省茶科所来的人竟然是他熟悉的一位校友。他乡遇故知,两人格外兴奋,滔滔不绝的聊了起来。

校友神秘的向陈德华透露说“其实我这次来的主要目的是奉上级之命,要剪一点大红袍母树的穗条作科研之用。”于是陈德华陪同他去了九龙窠。莽莽武夷山,仅存6株树龄逾350岁的原生大红袍茶树生于九龙窠的悬崖绝壁上,人莫能登,亦称“猴采茶”。几个人费了好大的劲才剪了两支。出于好奇心,陈德华也想弄两穗自己种。令他想不到的是,一向很好说话的校友这时候却变的严肃起来。回到茶科所的时候,陈德华又再次想提出要大红袍的事,还没等陈德华把话说完,校友就严辞拒绝,说没有上级的指示,任何人都不能动一片叶子。

自从那以后,陈德华对大红袍就难以忘怀。陈德华那时对大红袍是日思夜想,还有萌生晚上趁看守母树的人员休息的时候,偷剪几支的想法。但那只是想想而已,他还是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了大红袍的调查研究上。

皇天不负有心人,陈德华对大红袍的心愿于二十年之后终于完成。1985年,陈德华当上了市茶叶所所长,在一次省里召开的茶业会议上,陈德华又碰到了当年那位老校友。两人见面依然像20年前一样兴奋,滔滔不绝。陈德华开玩笑似的说,“现在,你该可以给我一点大红袍了吧。”那位校友很爽快地答应了。带他到暴涨暴跌。“大红袍的产业要发展不是靠炒作,而是要靠茶商们齐心协力的改良茶品种,科技兴茶。”

陈德华虽已年过七十,但他像一株老茶树一样不断散发出新香。1997年退休后,人们以为他可以在家品茶论道,安享天年。可他却退而不休,继续奔忙在茶叶生产和制作的第一线,他一生重实践勇于探索,绝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大红袍产业的探索研究上。

陈德华很早就认识到要让茶农富起来,必须走产业化道路,改良茶叶品种,加强茶园管理,进行机械化生产,用科技和管理使中国茶叶走上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的轨道。有些“专家”提出大红袍“三不变”的理论,说品质、工艺、品种都不能变。

对此陈德华表示,“这三种都要变。首先,品质要变,要变得更好。我们可以引进更好的茶的品种与大红袍拼配,使其精益求精。其次,工艺要变。我们绝不能一成不变,固步自封。我们要科技兴茶,改良和发明机械化制茶仪器。只要能达到传统工艺的要求,自然要用最先进,最省力的方式,不必固步自封,作茧自缚。再次,品种也可以变。可以改进,武夷岩茶最早是用菜茶拼配的,我们可以引进比菜茶好的品质,如金观音、黄观音、紫玫瑰、黄玫瑰等。”

陈德华勇于探索。日前,他将千百年的至尊茶品与琉璃艺术完美融合制成“武夷茶韵1385”特级大红袍。为“武夷茶韵1385”制作,陈德华还亲率团队精心选摘2009年武夷山风景区方圆60公里的正岩区特级茶种与纯种大红袍拼配,在今年5月最佳采茶季节,严格按照一芽两至三叶的最高采摘标准,经萎凋、做青、双炒双揉等十余道传统工序,制出2000份顶级大红袍。为了能让这种最具中国特色的饮品蕴含更多中国元素,陈德华还专门找到琉璃制作大师戴舒丰专为该茶设计了“卧虎藏龙”茶樽一方,使品茗者在品完大红袍,依旧能透过这方堪称琉璃艺术品的茶樽,回味中国茶文化的深邃悠长。

心系大红袍传承技艺

2006年6月,中国公布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是手工技艺中唯一的制茶工艺,陈德华自然被授予了“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枞大红袍传统工艺技能代表性传承人”的称号。

从武夷正岩区的点点名枞,到“绿叶红镶边”的粒粒茶叶,中间要经过采摘、萎凋、做青、炒青、揉捻、烘焙、扬簸晾索、拣剔、归堆、复焙等多个加工环节,可说是“粒粒皆辛苦”。每个环节又都有讲究,例如“三不采”原则、双炒双揉、两晒两晾等,其中“做青”更是考验茶师的“真功夫”。

陈德华的制茶工艺真可谓是炉火纯青。他向我们介绍了,“做青需经过多次走水、摇青、等青、发酵等环节交替进行。摇青的目的是促进叶边缘摩擦,从而让水分走失更快,但是走失太快,就达不到保留有益成分的目的,所以要走走停停地做。等青的目的是让茶青发酵,促进茶的酚类物质转化,达到气香味醇的目的。”

“茶除了制作考究工艺,其实泡茶的整个过程也有很值得回味的技艺。”陈德华一边优美的泡茶,一边给来访的客人讲述,“茶给中国人带来更多享受,是茶的冲泡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品茶论道的乐趣。‘高山流水’‘乌龙入海’‘关公巡城’‘韩信点兵’……这些带着传统文化烙印和历史厚重感的名称,就出自大红袍十八道茶艺。”

好茶冲泡起来香气四溢。说着陈德华为来访的客人泡起了他珍藏多年的大红袍饼茶,烟火气散去后,能闻到幽幽的桂花香味,味道更醇,且有种特殊的清,冲泡多次后,又觉得余粽叶味。

陈德华向记者介绍了他对大红袍的独特之处的三点理解,首先,因为在武夷岩茶中没有那一种茶有大红袍如此多的传说,这些传说加深了大红袍的文化韵味。其二,大红袍有其独特的品质,9泡留有余香,口感独特,品味绝伦。其三,大红袍的发芽期迟,是最迟的一种茶,使得茶农可以调节生产期,专心研制大红袍。

当谈到大红袍制茶技艺传承时,陈德华有些担心大红袍制茶技艺“后继无人”。在武夷山,从事茶叶生产制作的人口约有4万,其中,栽种制作“大红袍”的只占到百分之六左右,不到3000人。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的传承,需要长年累月经验的积累和几十年如一日的恒心,年轻人大都不愿尝试。“虽然说制茶可以走科技兴茶的产业化路线,可是还是需要一线的制茶工人。”陈德华强调说。

“现在传统大红袍的一线制茶工人多在60岁上下,面临着断代的危险,这也是大红袍制作技艺能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原因之一。”陈德华说,传统的茶文化包含了制茶人与冲制者厚积薄发的功力,但是要传承下去,还需要更多的人一起下“工夫”。陈德华希望他对于武夷山大红袍的那些贡献只是一个开创历史的序言,大红袍的美丽传说还将世代传承延续下去。

陈德华对于大红袍的痴情与付出,已然无法用任何华丽的语言去表达尊敬。而在采访的过程中陈德华不时的对记者表示,“其实我只是个爱茶之人。我最喜欢的还是上山采茶。喜欢那种俭清和静的生活。”他向记者介绍了俭清和静的生活理念。茶尚俭,就是节俭朴素,唐朝陆羽茶经写道:“茶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茶贵清,就是清正廉明:茶崇和,就是和衷共济;茶致静,就是宁静致远。在现代,尤其要强调以安静、宁静的心对待工作和生活。

他就是这样一个茶人,一生以茶为侣,只要与他一接触,就能感到他周身都散发着茶的清香,茶的温馨,茶的岩韵……

茶界名人传奇:陈升河与老班章的故事


今天提起老班章人们总会说到勐海陈升茶厂和陈升河。老班章与陈升茶厂似乎已经分不开。这不仅仅是陈升茶厂捐资100万修建老班章的山村公路,在老班章投入200万建初制,更重要的是陈升茶厂与老班章村共建旨在保护老班章原生态原产地的优质普洱茶生产基地的共赢发展模式,为老班章普洱茶注入了新的活力,让云南普洱茶中的至尊“老班章普洱茶”品牌在市场风雨中得到进一步巩固,走上更加健康的发展之路。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养一方茶。老班章普洱茶因品质非凡,就像国酒茅台一样离不开原产地、原材料、原地加工。但长期以来,大部人并没有喝到真正的老班章茶,原因就是假冒多,各式各样质量价格不一的班章普洱茶让众多的消费者望而却步。市场的混乱和资源掠夺最终将导致这名扬天下的“老班章”走向毁灭。此外老班章茶叶原料虽好,但从采摘到初均存在很多不足,这也是造成爱茶人对老班章茶众说纷纭的又一原因。如何保护这片珍贵古茶树,如何才能做出让天下爱茶人喝得起并喝得到真正的“老班章”?虽然村民小组已有保护意识和自律行为,但要保护老班章茶的原产地和原生态性,光靠在村口防查外地流入茶叶掺假的措施是不够的,它必须有从根本上解决的办法,需建立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不仅包括从原产地、原材料、原地加工的保护,让老班章茶在价格与质量得到稳定,让村民及消费者的利益得到维护,而且要建立一个严格的专业化生产和销售体系,才能使老班章普洱茶走上品牌及产业化发展之路。

2007年下半年,尽管普洱茶市场已激剧下滑,凭着自已十几年来对普洱茶执着的热爱和“为天下人做喝得起的好茶、为爱茶人士做称道的好茶”的质朴信念,陈升河仍逆势而上在勐海县工业园区创办了占地150亩、生产能力达年产1800吨的集普洱茶精制加工、生产、销售及茶文化旅游为一体的新形综合企业勐海陈升茶厂同时,便为建设布朗山老班章村优质茶叶生产基地的目标而努力。2008年2月,经勐海县人民政府批准,全体老班章村民同意,由勐海陈升茶厂与老班章村小组及全体村民共同设立了旨在共同保护老班章普洱茶原产地原生态,共同维护打造老班章品牌的经济合作组织,与全体村民签订了5年内由陈升茶厂对当地普洱茶原料统购统销的合作协议,形成了紧密的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的合作模式。

在互惠互利的原则下,勐海陈升茶厂投资100万元修建了八公里的进山公路,投资200余万元在老班章村建起一个相当规模的初制所,向村民按5年内四季不变的统一价现金收购鲜叶,并完全拥有当地全部普洱茶的唯一合法专卖权。实行“三个统一”:统一原料收购标准和价格;统一制作标准和办法;统一销售价格。同时,每次销售的茶叶均标明时间、重量、等级、价格等字样。为了保证“三个统一”落到实处,一是为提高茶叶品质,陈升茶厂把茶园管理作为茶叶生产的第一车间,加大对茶叶源头质量的控制;二是陈升茶厂与老班章村民共筑“堵假”防线,老班章村村民委员会组织的监察队24小时监控,保证茶叶原料的原产地的纯洁性,这是村企合作保障茶叶品质的重要一环;三是在采摘茶叶环节上,陈升茶厂还为老班章家家户户免费配备了印有“陈升茶厂”字样统一干净的采茶袋(爬树采茶用。以前采茶多用的是装化肥等的旧袋子采茶装茶)及竹篓(采下的茶及时装进通风好的竹篓也免捂坏);三是村民每季将保证不施化肥农药的鲜叶全部交售给陈升初制所,进行统一规范的初加工。

对村民用背篓现摘现交的鲜叶进行收购,彻底杜绝了外地茶叶流入(最近的邻村新班章距老班章都有7公里的山路),不仅使老班章普洱茶原产地原生态性得到保护,而且解决了过去当地茶初制存在的不足。在这之前由于茶农家家户户基本上用平灶铁锅杀青,(而不是斜灶铁锅杀青),比较费劲,导致有的锅底没刷干净而出现糊片;还有用杀青机杀青,产生杀青过程中常有茶叶被闷,使“老班章”独有的香气、汤色不能有效地表现出来。采摘茶叶过程中又大量用编织袋装鲜叶,而没有用透风性较好的竹篓装鲜叶,加上未及时将鲜叶进行摊晾,导致部分茶叶(特别是嫩芽头、茶梗)前期发酵,制作的晒青毛茶汤色黄里透红,香气很弱,品质下降,这也是过去老班章茶味杂难辨的又一原因。对此陈升河和负责老班章基地的副总经理唐海滨不断与一百多户村民反复沟通示范,在不断提高中解决了上述不足。

陈升茶厂老班章初制所建立后,对村民采摘的鲜叶,严格把关,接一芽一叶至三叶等级分类过秤后立即在干净整洁、有层层木架且遮蝇防虫的凉场上,及时将鲜叶均匀地在竹席上进行摊晾,之后用专门铸造的十口斜灶厚壁大铁锅,聘请杀青能手完全用传统手工杀青、揉捻、晒青、捡剔,做出高品位的老班章晒青毛茶。茶叶的出品有三个单位共同把关:布朗山乡班章村村民委员会老班章小组、勐海陈升茶厂、勐海县布朗山乡老班章茶叶协会,三家共同认证后出厂。这样使茶农和公司利益都得到了保障。老班章村民在获得稳定收入同时,陈升公司也实现了对优势资源的垄断,实现了对自身产品质量及价格的控制,从而使云南普洱茶中的至尊“老班章普洱茶”品牌在市场洗礼中得到进一步巩固,走上更加健康的发展之路。实现了陈升河让天下爱茶人喝到真正地道的老班章茶的愿望。而这一切都凝聚了老茶人陈升河的智慧与心血。陈升河也被媒体誉为“老班章茶的守护者”。

年逾花甲的陈升河先生,与茶相伴四十余载,慷慨感言:

吾自少年涉足于茶,至今已四十余载,虽历经曲折无数,却依然兴致万千。今聚毕生之力及制茶心得,于茶之源头,置地筑厂,欲与天下茶人乐在其中,以圆人生之茶缘。与君开怀尽兴之余,若能为千秋普洱茶于盛世之际,光大传延尽绵帛之力,足矣!

陈升河简介:

生于1951年4月,广东汕头人,云南普洱茶专家,云南省普洱茶协会常务副会长,西双版纳老班章茶研究会会长,云南勐海陈升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与茶为伴40年,以“为天下人做喝得起的好茶,为爱茶人士做称道的好茶”为己任。1973年在广东汕头涉足于茶,1986年在深圳从事茶叶研究及经营,品牌市场占有率曾达60%,业界誉为“茶痴”。

2006年夏,陈升河先生率众驱车数千公里历时一个余月,踏遍滇南全部茶区村寨考察调研,随后在西双版纳勐海置地150余亩,历时四年投资近亿元,将陈升茶业打造成了专家称道的“远看似公园,近看是花园”的生态环保型企业。“陈升号”企业品牌也声名鹊起,产品深受海内外消费者追捧。

2008年初,正值普洱茶低谷,陈升河先生以过人的胆识和对古茶树这一历史自然遗产的深切关爱,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以每年两千万元的投入,与老班章村签订30年的包购包销协议,受到省、州、县各级政府一致好评和嘉奖,开创了“企业+农户”强强联合的先例,共同打造云南优质”和“陈升普洱茶给您带来健康、快乐、幸福”做为陈升茶人永不停息的追求。

历时五年,陈升茶业已跻身业界亿元产值行列,“陈升号”已成为省、州、县政府关注的龙头企业,在整个云南茶叶企业中名列前十。陈升号生、熟系列产品,先后在海内外各大博览会上,荣获近50余次“茶王”、“金奖”等殊誉。“陈升号”被评定为云南省著名品牌,“陈升号”产品荣获云南省优质产品称号。

茶界名人传奇:丁俊之教授与普洱茶结缘六十年


丁俊之,江苏灌云人。1931年11月生,毕业于国立复旦大学农学院茶科,中共党员,从事茶业已有60余年。原任华南农业大学茶叶加工贸易教研室主任、教授,茶叶加工贸易硕士研究生导师、首都经贸大学茶业经济研究所客座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贸易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中国陆羽研究会顾问。现任国际茶业科学文化研究会(纽约)副会长、中华茶人联谊会高级顾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顾问、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常务理事、法门学茶文化国际学术研究会学术委员、日本中国茶协会(东京)顾问、广东茶业行业协会顾问、广州市荔湾区成立四十周年庆,对从事茶叶工作50年以上,有重要贡献的茶叶工作者颁发奉献奖。其中丁俊之教授经评选荣获此奖(2004年10月授予荣誉证书)。论文“中国茶品牌之道”经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编委会终审被评定荣获一等奖。入选《新时期党政领导干部理论与实践文库》系列丛书,该书已于2007年6月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美国世界名人研究院(A.B.I)根据其学术水平、科研成果和工作成就,特别是其成功地运用交叉科学于茶业领域等成就,授予其“世界名人”之后,又评选其为“二十世纪杰出成就人物”并荣获“2000年荣誉金奖章”。

2007年5月29日,在浙江省上虞市召开的《纪念当代茶圣吴觉农诞辰110周年暨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上,荣获“觉农勋章”以表彰其在茶叶“产、学、研”和“农、工、商”方面的突出贡献。国家级媒体《人民代表报社》和欧美同学基金会、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联合发给丁教授通知:经组委会严格评选,特邀他作为庆祝建国60周年的“共和国功模人物代表”出席2009年9月29日—10月2日在北京钓鱼台园宾馆(全国人大会议中心)的大会。

丁教授的业绩被中国民族文化交流中心工作委员会、建国六十周年兴国名人大典编委会共同编纂的《共和国辉煌——建国六十周年兴国名人大典》(刊登在该书的258页),同时授予“建国六十周年兴国名人”荣誉称号。

由中国国际文化交流协会、中国民俗协会等三家国家级民间社团组成的《共和国之星建国六十周年华诞献礼》组委会经评定授予丁俊之教授“共和国之星”荣誉勋章及证书。他的业绩已登在《共和国之星成就宝典》第6-9页,世界社会文献出版社2010年3月出版(书号:ISBN988-98352-4-X)。

丁俊之教授2004-2011年先后在国内八家茶叶报刊发表“论洗茶”文章,并主张“洗茶”改称为“醒茶”或“润茶”。因为“洗茶”是长期积累形成的不良叫法和茶艺中的错误用词,需要对此一论再论,并针对新出现的说法、做法和读者提问反复论证,力求以翔实、系统、全面的阐述,明晰的观点,严密的逻辑推理,严谨地、理论结合地提出修正“洗茶”的错误叫法。这不仅是泡茶术语的更改,且在操作上也要切合实际地进行改动和调适。近年来修正“洗茶”这种错误叫法的理论和实践已经得到国内茶界的纷纷认同,但仍有固守“洗茶”叫法的陋习存在,让我们共同努力,把“洗茶”这种错误的叫法从中国茶文化中除掉。

2012年,丁教授呼吁我国政府尽快将茶正式定为“中国的国饮”。确定“茶为国饮”是利国、利民、利农(具体说是利农业、农村、农民“三农”,尤其是利约8千万茶农)的大好事。可以在全国人大、政协开会时作为正式提案,也宜以国家级茶叶民间社团联合倡议,发出呼吁的同时,推荐茶为全球华人的首选饮料,全球的主导饮料。

近十多年来,丁教授潜心研究茶文化,更能以理性和实证对待有争议的难题,在他的诸多著论中,多有创新见解。尤其是在茶叶经济贸易方面,他也颇多建树:率先在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开出“茶叶贸易学”新课,为培养市场经济的新型人才拓宽了路子,被公认为茶叶贸易学科带头人。晚年著有《普洱茶经》、《茶说拔萃·丁俊之选集》等,内容包括茶叶产制、茶叶消费、茶叶经贸、茶叶市场、茶叶文化、茶与健康等。内容丰富新颖,结合实践、既有科学性,又有可读性。其内容是丁俊之教授六十年辛勤耕耘、博览中外文献的珍贵结晶。

茶界名人传奇:中国藏茶第一人蔡金华


东莞被誉为黑茶市场的“藏茶之都”,积攒了足够的人气和市场。茶叶已成为东莞民间资本的重要投资领域之一。如此天量的茶叶如何进入流通市场,到达消费者手中,一直是业内关注的焦点。

2013年以来,“中国藏茶第一人”蔡金华旗下的东莞天得茶业正式启动茶叶连锁计划,计划在3年内开3000家加盟店,这一重磅消息在茶行业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不了解天得茶业以及蔡金华的人纷纷质疑,目前茶行业公认的龙头企业也就3000家左右加盟店,天得茶业凭什么3年达到这一目标?虽然熟悉天得茶业运作模式的人表示理解,但更多的人是在观望。

开辟半座山藏30余亿老茶

业内人士透露,在东莞黑茶的藏茶量超过了30万吨,藏茶量超过千吨的有10多人,几百吨的多达数十人。但提起收藏大户有一个人不得不提,如果说中国茶行业是一个江湖,在江湖中流传着很多关于他收藏茶的传奇故事,有人说他是茶痴,有人说他在某拍卖会上以16万的价格拍到一饼茶王,有人说他开了半座山来藏茶,甚至有传闻他用来藏茶的仓库要开着车才能看完……

央视2套《中国财经报道》专题节目《老茶之谜》中所讲的“中国老茶收藏,南有蔡金华,北有纪晓明”,“南蔡”指的是广东茶文化促进会会长,东莞市天得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蔡金华先生;“北纪”指的是陕西苍山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纪晓明先生。

据了解,蔡金华是做房地产生意的,但是很喜欢收藏,摄影器材,音响,名牌汽车等,从2003年开始收藏的茶叶。除了为茶业分门别类,就管理仓库的人员就有近百人。蔡金华堪称是中国藏茶最多的人,他自己非常看好老茶市场的未来。

2013年蔡金华开辟了半座山来收藏他几千吨的茶叶,他说茶仓建立在一片山水环绕的风水宝地,占地65亩,三面环山绿树围绕的自然环境净化了空气,交通极为便利,关键是这里完全没有工业污染。

蔡金华向记者透露,自己的藏茶总量目前已达到7000吨;而且藏茶品种丰富,六大茶系都囊括其中,有雅安藏茶、安化黑茶、广西六堡茶等,而藏茶量比较大的还是普洱茶。

为什么收藏那么多茶?蔡金华对此回答说:“东莞人喜欢喝老茶,基于此,开始慢慢收藏,因为当时不想卖,所以后来越藏越多。”跨越近十年,7000吨茶叶究竟价值多少?据蔡金华保守估计,目前这些收藏的茶叶总价值达到30多亿元。

创新模式

保障三年三千间店的大计

除了藏茶量全国之最,东莞的茶交易量在全国也属数一数二。每年普洱茶产量的40%-50%都在这里交易,黑茶产量的60%流通到东莞。毫无疑问,东莞天量的茶叶收藏已经进入流通阶段,连锁渠道是一种很好的流通方式。

物以稀为贵,本就是老茶在市场上的卖点,那大量的藏茶被交易和饮用之后,蔡金华明白,他手里的老茶也会更加稀缺,价格也会更高,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他不会错过把爱好变成生意的机会。

他很清楚虽然喜欢藏茶,但是也要和经济效益结合,那么多的茶不可能全都喝完。而且也不是想一次就卖完,是要配合天得茶业的店面慢慢的消化,未来天得茶业收藏的黑茶、普洱等老茶,将通过创新的商业模式,有节奏地流向市场。

“天得是一个多功能、多模式、多渠道的复合企业,立体化商业模式是其它企业无法比拟的。”这是蔡金华在多种场合说过的话。

任何模式的创新,不是一般的企业所能承受,他需要付出非常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天得茶业就是为数不多的能够承担起此次行业变革、模式创新费用的企业。据蔡金华透露,天得茶业按照上市企业标准进行打造,专注流通服务领域,以打造3000家终端连锁销售服务实体店为战略目标,同时建设规模化的天得茶叶交易服务平台,天得茶叶银行、天得茶叶拍卖中心以及天得茶文化博物馆,还有几万多立方米的天得专业干仓陈储及物流配送中心。未来的天得茶业将是一个集茶叶审评鉴定、买卖交易、仓储物流、抵押融资、行情发布、宣传展示、文化传播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企业。

他向记者透露,打造3000家连锁店主要是以加盟方式进行,大概要花三年时间。如此大量的藏茶入市会不会对市场造成极大的冲击?对此,蔡金华表示,他并不是一下子出掉所有藏茶,而是逐步抛向市场,因此不会对市场造成影响。“我们的连锁店别具特色,因为藏茶涉及多种品类,所以并非是品类单一门店,我们卖的是万家茶,所有茶厂都是我们的客户,如同7-11便利店一样,供应各种品牌、品类产品。”

事实上,东莞茶叶藏家、投资者每年吞下了海量黑茶,因此普遍和厂家也有很好的合作关系,投资连锁门店有助消化收藏的茶叶。天得茶叶等连锁店相当于“前店后厂”,让收藏的茶具备快速流通的渠道。

茶界名人传奇:骆少君茶是她最好的身份证


骆少君:1942年生,福建惠安人。1965年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茶叶系。1981年—1983年留学日本静冈大学。中国著名的茶叶品质化学研究专家,从事茶叶生产、研究、质检40余年。曾任杭州所长时,事情多,也很烦,遇到有同事因为奖金这样的琐事来找我,我马上泡杯茶,转移对方的注意力,对方的怒火从顶峰降下来,不吵了,走了。”

当政协委员时,骆少君所在的农业组有人说茶叶价值不高,她笑笑说,无茶不贵,写写画画都得喝茶,皇帝都不可能天天喝白开水。所以骆少君认为,茶是最安全的修身养性的方式,“茶与健康受到全世界的关注,茶叶是中国能在世界上发挥作用最大的产品之一。”

骆少君希望中国的茶叶还是能坚守传统,在制茶工艺和茶树栽培上恢复传统,希望老茶人、老技师的技术能够传承,“传统的工艺经过上千年考验,为什么要断掉?茶,不是看市场需要,而是要引导市场。”

她也希望中国的茶人能坚持讲诚信,重视质量。“不是钱越赚越多就好,茶的架构要健康,茶应该是大家喝得起的。”

茶是人与植物之间的互补,骆少君非常感激茶所赋予她的——“茶如恩师,茶如慈母,为我解困,为我引路”

“喝茶是人人平等的”,这是骆少君对茶的认知。原国际茶文化会长刘丰倡导的“茶为国饮”非常重要,通过对茶内在精神的挖掘,用茶道弘扬民族文化,对外以茶为礼,以茶待客。“当‘以茶会友,以茶清正,以茶修德’成为国人自觉普遍习俗时,我们才算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国饮。”她还主张让小孩从小喜欢喝茶,通过喝茶,知道和不同文化不同阶层心平气和地交流。

日常生活里,骆少君什么茶都喝,“茶的种类太多了,越到老,我觉得我对茶叶越来越不懂了,我懂得太少了,茶是学不完的。真正懂茶的人是当地的老茶农老技师,他们接地气,和茶农在一起最能学习到茶的知识。”因为要照顾母亲的身体,骆少君这两年少去茶区了,“前天我刚去龙井看茶农炒茶。”她又拿出一个小通讯本,向我推荐福建值得推荐的老茶人,“我很佩服他,你们一定要去采访他。”

骆少君对自己的生活非常满意,“体健千金难求,心富万贯家财”,“我从来不打扮,父亲说你就是你,不要模仿别人。”

4个小时的采访结束前,她在本子上给我们写留言——

“风拂雪抚,迎寒送暑。与茶共醉,笑论沉浮!高朋满座,春乐秋舒。去留随意,挥洒自如。诚信为本,传统为重,前程无量,辉煌无疆!”

前几句大概是概括她与茶的缘分,后面四句则是她对茶人的寄望吧。

临走,她要送茶,说带一点路上喝。

茶界名人传奇:全球茶业第一展掌舵人胡卫红


【胡卫红女士】

阳光,从窗户斜照在一个仿制的陶器上。古陶器像一只引吭高歌的雄鸡,口是昂起的头,耳是翘起的尾巴,丰腿肥臀,十分壮硕。正是从这个古陶器上,我读懂了主人胡卫红董事长的想法,了解她带领广州益武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如何打造国际级展览平台,为众企业上演一出出有声有色的大戏。

【胡董办公室的古陶器及奖牌】

胡卫红董事长的办公室,设在公司自有物业的中洲中心展馆内。十多年前,广交会刚迁到琶洲的新展馆,这里还很荒凉。可是胡董就下决心要把茶展会搬到这里,既分享广交会的优越条件,也为广交会增一分光。开始很多人不理解,认为既无必要,也不可能。可胡董不这样看。事在人为,她联合众人的力量,终于有了属于自己公司物业的展览馆,而且就在广交会新馆旁。借船出海,筑巢引凤,胡董目光远大,所以敢于尝试。

【在台北展茶艺】

胡董的茶甘醇、浑厚,令人回味;胡董的话真挚,充满哲理,使人感悟。胡董先后两次说到,要把会展工作当成事业来做。我的理解,做事业不容易,要全身心投入而无怨无悔。益武展览公司与茶结缘源于其所属的广州越秀展览公司与广州茶文化促进会的合作。广州茶文化促进会与广州市越秀展览有限公司一起承办了第三届、第四届广州国际,无疑是十分正确的。从有关资料查到,2003年全国茶产量才79万吨,产值不超过200亿元;而10年后的2013年,茶产量达到189万吨,产值超过1000亿元。茶博会的规模,也从当初的7000平方米到2014秋季,长了10倍。

与胡董聊天是一种享受。我做过很长时间的秘书工作,也跟过一些很有水平的领导。胡董说话的条理是如此清晰,还有如此强的逻辑性,对事物的综合分析那么透彻,前瞻性那么强,这是我始料不及的。

谈到对今后工作的打算和展望,胡董浅浅地抿了一口茶,胸有成竹地对我说了几个数字:

一个中心:以做大做强为中心。

两个进一步:一是进一步走向国际化;二是进一步加强茶文化交流。

三个坚持:一是坚持专业化;二是坚持市场化;三是坚持品牌化。

五个发展:一是自主发展;二是开拓发展;三是绿色发展;四是协同发展;五是共赢发展。

因为浅白清晰,我不插加一个字,大家就明白是什么意思。胡董倚重的是集体的智慧和力量,看重的是大家共同发展。那就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广州人是幸运的。在计划经济年代,一年两次的广交会在全世界都有重大影响。而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有一批像胡董这样的企业家在引领市场的新潮流。敢为天下先的广州人也如鱼得水,延续并快乐地享受着海上丝茶之路的辉煌。

公元前214年,受秦始皇派遣来当龙川县令的赵佗,靠的是“和辑百越”成就了“南越王”的辉煌。今天,在胡董那并不豪华的会议室里,挂着一幅书画大师赖少其先生的墨宝:“四海之内皆兄弟”,我觉得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胡董是“和辑百业”,要铸造的是百业千企做大做强的辉煌。

附注:

广州益武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开始承办广州茶博会,至今11年了。展会发展迅速,不仅是业界公认的“中国茶业第一展”,也是公认的“全球茶业第一展”。中国(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是国内规模最大,参展企业数量最多,展品最丰富,市场效益最好,观众人数最多,专业化程度最深,国际化程度最高的茶业博览会,每年都有数十场龙头企业大型推介会、新品发布会及全国经销商会议在广州茶博会上召开,展会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茶业的“风向标”和“温度计”。

广州茶博会曾获荣誉与奖项

2007年广州最受传媒欢迎展会

2007年茶业类中国行业品牌展会金手指奖

2008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品牌展会

2009中国行业品牌展会金鼎奖、2009中国最具成长性的展览会

2010新世纪十年中国品牌展会大奖

2011年度中国最佳品牌展会奖

2012年度中国十佳品牌展览会

2013中国十佳品牌展览会

2013年诚信品牌展会奖

2013年度中国行业展会金手指奖TOP3茶业类第一名

茶界泰斗张天福


在我国茶叶界,有一位备受尊敬、众口皆碑的老人,他的名字已载入了《中国当代名人录》和《国际名人传记辞典》,他就是为我国茶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93岁高龄的福建省五届政协常委会委员张天福教授。

一生以茶为伴

张天福教授毕生从事茶叶事业,1932年,他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1935年在福建福安创办了福建省第一所茶叶科研所,并创办了福安茶校,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一批茶业技术骨干。之后在福建省崇安创建了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集茶叶生产、科研、推广、销售于一体的福建示范茶厂,建立4000多亩新式茶园,实行生产与科研相结合,开展茶树品种、施肥、植保、生化分析等试验项目,为福建的茶叶生产及科研做了有益的探索。1941年,他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揉茶机——“9·18”揉茶机,解决了过去一向用脚揉茶既不卫生又损品质的问题,中国机械化制茶也由此拉开“帷幕”。

50年代起,张天福主要从事茶叶生产、收购和技术指导工作。他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在老茶园改造、新茶园种植、良种苗繁殖等方面不遗余力。他提出的“揉层茶园表土回沟条垦法”,解决了山地茶园水土流失与利用表土回沟提高茶园肥力的问题,为茶叶丰产打下物质基础。1957年,张天福被错划为“右派”,直至1980年平反。然而,在这23年的逆境中,他仍然坚守在茶叶岗位上,福建全省的茶区到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1980年,70岁的张老从省农业厅退休,他没有在家安享天年,却接受了省科委下达的重点攻关课题——乌龙茶做青工艺与设备研究,回到了半个世纪前工作过的茶叶改良场(现为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众所周知,福建安溪是全国闻名的乌龙茶故乡,“铁观音”等品种更是享誉海内外。被称为“绿叶红镶边”的乌龙茶,要经过晒青、做青、炒青、揉捻、散包、烘焙等十几道工序加工才能制成,其中做青工艺至关重要。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6年的研究,张老带领科研人员做了几千次实验,掌握了两千多个数据,终于在1989年攻克了几百年来乌龙茶加工在温湿度上“靠天吃饭”的历史难题,基本实现了乌龙茶做青工艺的机械化、自动化生产,对稳定和提高乌龙茶品质、提高经济效益做出了重要贡献。1991年,张老的这一科研成果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值得一提的是:为普及推广茶叶科研成果,从1934年发表《台湾之茶业》起,张老先后发表论文、著作六十余篇。文章理论联系实际,侧重实践经验,针对时弊提出鲜明的观点和具体措施。他在80年代主编出版的《福建乌龙茶》一书,荣获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为我国的茶事业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至今,张老仍精力旺盛,热心参与茶事活动,积极弘扬我国的茶文化。

茶礼四字真言

张老对中外茶文化有着深入的研究,宋徽宗赵佶撰写过一本《大观茶论》,张老认为书中评价福建的北苑茶“致清导和”、“韵高致静”,即将饮茶提高到修身养性的思想境界。

日本茶道的内涵为和、敬、清、寂四个字;韩国将品茶称之为茶礼,奉行和、敬、俭、真;我国台湾称其为茶艺,提倡和、敬、怡、真。虽然称呼不同,但大体可概括为:平和、恭敬、俭朴、安静。张老认为中国的茶礼可用俭、清、和、静四字表述。中国传统的礼仪中包含着丰富的茶文化内容,如以茶敬客、以茶联谊、以茶为祭、以茶为礼等,成为东方文明的重要象征。简言之,茶尚俭,就是节俭朴素;茶贵清,就是清正廉洁;茶导和,就是和睦处世;茶致静,就是恬淡致静。这四个字是中华民族历史提倡的一种高尚品性和处世哲学。当今虽然经济高速发展进入现代化社会,但崇尚安宁、返朴归真永远是人的天性。[page_break]

张老是这样提倡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一生生活俭朴,淡泊名利,待人诚恳,勤俭办事,讲求实效。在他的书房兼卧室里,有一寿字条幅,下注:“智者乐、仁者寿”。这是他80诞辰时他的学生书赠的贺礼。它概括了张老的淡泊的人生态度。

饮茶养生长寿

“喝茶!茶就是我的生命。”这是张老的养生之道。张老每日都离不开茶,每月约喝1斤茶,数十年如一日。张老认为,茶叶中含几百种成分,具有营养、调节生理功能和多方面的保健、药理作用。其中虽也有极微量致癌物质亚硝氨,但茶叶中的茶多酚、维生素C、维生素E都会抑制亚硝氨的形成。茶叶中还有一种成分叫做“茶单宁”,它有收敛作用,有止血、止泻和杀菌功能,可增强人的抵抗力。茶单宁还具有把侵害人体的放射性物质吸收后再排出的奇妙功用。所以饮茶有百益而无一害。

经常有人问张老喝什么茶好,隔夜茶能不能喝。张老的说法是:茶的养生益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今日喝茶,明日就能见效的,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你爱喝什么茶,什么茶就好。茶水不存在隔夜不隔夜的问题,只是放置时间长短而已。时间过长、泡茶的水温不够或对着壶嘴喝茶,都会造成细菌繁殖,到了第二天茶水出现馊味,那就不能喝了。

水是茶之母,明朝有爱茶人提出,茶性必发于水,八分茶遇十分水,茶水达十分;而八分水沏十分茶,茶水只能是八分。由此可以看出水对茶的重要作用。张老对冲茶用水非常讲究,凡有客来,一律用取自福州鼓山喝水岩的龙泉水。他说,用山泉水泡茶,茶汤甘冽,用普通自来水冲泡,香低、味淡、汤浑。至于水温,要因茶而定。高档、名贵绿茶,宜用80度开水冲泡,以免烫伤茶叶,损害茶香风味。乌龙茶因茶量多,所以应采用沸水冲泡,效果才好。饮茶时用的茶具配置也很重要:绿茶、红茶应使用玻璃瓷具冲泡;花茶适用盖碗,既不烫手又可防止花香散失;乌龙茶通常使用泥壶,人们在品茶时更注重茶具的造型和出处。

爱茶情有独钟

随着改革开放大门的敞开,国外各种饮料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各种品牌的可乐、果汁、咖啡、酒水也占领了宴会厅、饭馆、商店。张老对此自有他的看法。他认为任何人工合成饮料均不及茶叶这种天然的饮料。他独钟情于“铁观音”、“鼓山水”,是因为品茶集解渴、保健、陶冶情操于一身。从我国茶叶资源的优势、悠久的制茶历史和茶叶深加工与综合利用上挖掘,张老非常看好茶叶市场:茶的作用分析现在已深入到医疗保健研究阶段,茶不仅为中华的“国饮”,也将成为精神文明的纽带。

时下,有一种“回归自然”之说。其实,饮茶本身就是“饮自然之精华入腹”。张老描述得细腻:喝绿茶、花茶,求纤巧之态,鲜嫩而又芬芳的气味;饮红茶,喜红艳明亮的汤色;品白茶,重嫩芽的毫香;而用乌龙茶,则为体会醇厚茶汤中的韵味。

这样带着深厚感情,徐徐体贴茶,才能感受茶之妙不可言处。这种难解难分的茶与情,也充分显示茶之境界之高深。在真正的茶人眼里,茶有无限美。难怪有专家预言:茶叶将成为21世纪的世界饮料“大王”。这不正与张老不谋而合吗?

武夷岩茶 属性


武夷岩茶属青茶类(俗称乌龙茶类)、半发酵茶类。

品质特征:武夷岩茶是乌龙茶的始祖,发源于明末清初,在特殊的小气候条件和适宜的品种前提下用一种特殊工艺形成的茶类。鲜叶要求新梢生长均臻完熟,俗称开面采,杀青经过酶性氧化杀青后以经非酶性氧化,而形成半发酵的茶类。

外形弯条型,色泽乌褐或带墨绿、或带沙绿、或带青褐、或带宝色。条索紧结、或细紧或壮结,汤色橙黄至金黄、清澈明亮。香气带花、果香型,瑞则浓长、清则幽远,或似水蜜桃香、兰花香、桂花香、乳香等等。滋味醇厚滑润甘爽,带特有的“岩韵”。叶底软亮、呈绿叶红镶边、或叶缘红点泛现。不同的茶树品种还带有不同的品种特征。

优质武夷岩茶着重“岩韵”亦就是岩茶品具“岩骨花香”之胜中所指的“岩骨”通俗称“岩石味”是一种味感特别醇而厚,而能长留舌本(口腔)回味持久深长的感觉。又称茶底硬亦是茶树立地条件好,一般都生长在砾质沙壤的茶园中更为突出。

岩骨花香中的“花香”并不是像花茶一样,以其加花窨制而成的香,而是茶青在武夷岩茶特有的加工工艺中自然形成的花香,品种不同有各种特有的品种香,但香气要求锐则浓长、清则幽远、馥郁具幽兰之胜。

武夷岩茶功效


武夷岩茶主要药理功能,明目益思,轻身(减肥)耐老(延缓衰老),提神醒脑,健胃消食,利尿消毒,祛痰治喘,止渴解暑,抗辐射,抗癌防癌,抗衰老,降血脂,降血压,降胆固醇等等。国际友人曾赞叹武夷岩茶为“万物之甘露,神奇之药物”。武夷岩茶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生长在岩壁沟壑烂石砾壤中,而经风化的砾壤具有丰富的矿物质供茶树吸收,不仅滋养茶树,而且岩茶所含的矿物质微量元素也更丰富,如钾、锌、硒的含量较多。

武夷岩茶由于生长于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精湛的制作工艺,早在十九世纪中叶,欧美茶叶专家学者经化学分析,就从武夷岩茶中分离出一种与众不同的物质。如1847年罗莱特在茶叶中发现“单宁”(儿茶素)并从武夷岩茶中分离出“武夷酸”。1861年哈斯惠茨证实武夷酸乃是没食子酸、草酸、单宁和槲皮黄质等的混合物。由此可见,武夷岩茶所含的化学成分,具有药理功能和营养价值的物质,优于其它茶类是确实无疑的。

武夷岩茶的贮存


茶叶贮存的最佳温度为0-10℃。气温在15℃左右保存期不能超过4个月,气温在25℃以上,保存期不宜超过2个月,否则会出现较明显的变色和变味。

光照可加速茶叶的氧化作用,不可将茶叶放于透明玻璃和塑料容器内贮存,更不宜在阳光下晾晒。由于高级茶叶均系细尖嫩芽加工而成,极易发生氧化和老化,即使在防潮、防光和温度适宜的条件下,花茶保存期也不宜超过1年,绿茶保存期则不宜超过半年。家庭保存茶叶可放置冰箱冷藏室内,但也不宜超过1年。

1、选用双层铁盖的茶叶盒,不宜装得太满,放入干燥剂,分层盖紧铁盖;

2、采用深色玻璃瓶,放入茶叶和干燥剂,盖紧盖子并用石蜡封口,存于阴凉避光处;

3、选用干燥的保温瓶,封好口;

4、短期保存可先用干净纸包好,放入双层塑料袋内;

5、放入冰箱内保存,温度在0~10℃之间最佳,不能与香皂同放,也不能与糖放在一起;

6、生霉,不可晒,放在锅中干焙10分钟左右可复原,锅要干净,火不宜太大;

7、要干燥、洁净、避光、低温、少氧;忌水分含量高、接触异味、光线照射、高温环境、暴露空气。

武夷岩茶爱吸异味,更怕潮湿、高温和光照。烘烤加工的武夷岩茶成品茶极为干燥,用手指轻轻一捻即碎,是茶叶的最佳保存湿度。

品武夷岩茶


清代梁章钜与武夷山天游观道士静参品茶论道时,曾把这种“岩韵”特色,归结为四个字,即:活、甘、清、香。这活、甘、清、香四字,比较确切地概括了对武夷岩茶内质的。

岩茶汤水一般呈金黄或橙黄,带些微红,清澈亮丽。这一点与其它种类茶相比,很容易辨识。茶青发酵的程度不同,还有烘焙的程度不同,泡出来的汤色也不同。一般来,重发酵,高火功的岩茶,颜色较深较红;轻发酵,低火功的岩茶,颜色较浅较黄。

指茶的香气。明代张源(公元1595年)在《茶录》中说:“香有真香、有兰花香、有清香、有纯香,表里如一,曰纯香,不生不熟,曰青香,火候相当,曰兰香,雨前神具,曰真香,更有含香、漏香、浮香、闷香,此皆不正之气”,这段话很有启发。茶的香有好几种类型,有的是品种香,有的是制作香,有的是添加香(如茉莉花茶的香),有的是综合香,而岩茶,是品种和制作兼有的综合香。但不管哪类香,最基本的应是茶叶本身的香为主。其它香只是兼带的。岩茶的香透着骨鲠,也有人形容为“霸气”。这种香气好像会渗透杯盖,有冲顶的感觉。且香气不散,它呈现为“一团”。感觉最好的是杯底留香,称为“杯底香”或“冷香”。茶汤冷却后,再闻杯底,那种感觉实在是妙极。

岩茶的茶汤,总的来说是甘、醇、鲜、滑。但细细品赏之下,则又有许多具体特点:

甘有两种,一是入口即甘,只要是好岩茶,入口就有一种甜滋滋,凉沁沁的味道。但是不像普洱的甘那样,有点腻感。岩茶的回甘是发散型的,直接扩充你的喉咙,清凉开阔,你甚至觉得那不是回甘,但确实是喝了岩茶以后舌齿清甘,喉咙开阔,很舒服的一种感觉。

是指茶味的浓淡和茶汤的厚薄。茶味是任何茶汤都有的,可以明显感觉到的类似中草药的特殊味道。岩茶的茶味,比绿茶淡,比红茶黑茶浓。茶汤则比绿茶厚稠。但又不如普洱类黑茶,显的更清薄。如与同为乌龙类的铁观音相比,茶汤更厚稠,茶味更浓郁。所以,福建茶界比较岩茶与铁观音特征,有“南香北水”的说法。

茶汤清新,鲜美,如同鸡汤一般。曾经品过绿茶新贵安吉白茶,这种鲜感特别明显。造成这种鲜感的原因是氨基酸含量是一般绿茶的一倍以上。

滑是相对于涩而言的。茶汤入口后,舌尖有茶的感觉,再进入以后,舌头的后半部分好像已经失去了知觉,不用吞咽,茶汤已经“滑”进或者“化”进喉咙和肚子。当然,好茶入口都很滑顺,但是因为岩茶茶汤较为浓稠,所以,滑或化就显的特别难能可贵。

武夷岩茶的典型特征,可以用“岩韵”两个字来概括,“岩韵”可意会不可言传。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这一神奇的“岩韵”品质为岩茶、大红袍所独有。其岩韵的集中表现为:独具天然花香和天然真味。香气浓长清幽,带馥郁的花果香;滋味醇厚,有如岩骨般的厚重感,饮后舌本回甘,润滑鲜爽;汤色橙黄(呈琥珀色),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

武夷岩茶如何品尝


武夷岩茶的典型特征,可以用“岩韵”两个字来概括,“岩韵”可意会不可言传。喜欢岩茶,其实也就喜欢那股“岩韵”。两百多年前的一天,乾隆皇帝处理完手边的奏章,喝到了刚刚进贡的大红袍,这种味道让他一见倾心,于是提笔写下“就中武夷品最佳,气味清和兼骨鲠”,寥寥几笔就精准地形容出大红袍的精妙所在。这里的“骨鲠”即是“岩韵”。乾隆遂成为品出大红袍“岩韵”的第一人。碧水丹山,硝风深壑,高山幽泉,烂石烁壤,迷雾沛雨,早阳多阴,武夷岩茶独享大自然之惠泽,它奉献给人们的是独特的“岩骨花香”。“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这一神奇的“岩韵”品质为岩茶、大红袍所独有。其岩韵的集中表现为独具天然花香和天然真味。香气浓长清幽,带馥郁的花果香;滋味醇厚,有如岩骨般的厚重感,饮后舌本回甘,润滑鲜爽;汤色橙黄,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

清代梁章钜与武夷山天游观道士静参品茶论道时,曾把这种“岩韵”特色,归结为四个字,即:活、甘、清、香。梁章钜在《归田锁记》中对武夷岩茶称:“至茶品之四等,一曰香,茶香小种之类皆有之,今之品茶者以此为无上妙谛矣,不知等而上之,则曰清,香而不清犹凡品也,再等而上之,则曰甘,香而不甘,则苦茗也,再等而上之,则曰活,甘而不活,亦不过好茶而已,活之一字,须从舌本辨之,微乎其微,也必深山中之水,方能悟此消息。”这活、甘、清、香四字,比较确切地概括了对武夷岩茶内质的。

武夷岩茶的制作


让茶叶的苦水走失,达到突出香气、滋味的目的,通常人们把这个过程叫萎凋或者做青。

萎凋是洋气一点的说法,老百姓爱用做青的说法,因为青是做出来的,一泡茶的好坏,往往是靠人工控制的结果。意思是把鲜叶的青做掉,使茶叶呈现刚刚好的状态。

做青过程中有走水、摇青、等青、发酵等工序交替进行,多次繁复。

摇青的目的是促进叶边缘摩擦,可以让水分走失更快,但是走失太快,达不到保留有益成分的目的,所以要走走停停地做。

等青的目的是让水分走失的过程中,在温度和湿度的作用下起发酵作用,促进茶的酚类物质转化,达到气香味醇的目的。

做青好了以后,武夷山人把茶叶堆放在一起,这样做的目的可以进一步让茶叶的滋味醇和,这个时间比较短暂。

乘热揉碾,看似做型,其实揉碾过程让剩余茶汁挤压出来,在茶叶表面形成“霜”,也是闻干茶香的主要味觉来源。

烘干茶叶在茶厂仍然用柴火,香味也是很好。烘干技术看似简单,其实用多少温度把茶叶焙到几成干燥,是有讲究的。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茶界名人传奇:武夷岩茶泰斗姚月明》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