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文化。

武夷岩茶是武夷山一带生产的乌龙茶类的总称。武夷岩茶系半发酵茶,集红茶、绿茶功效于一身。色泽油润,内质香郁,味醇香甘,汤色清橙红,茶汤金黄,叶底绿叶红边,叶瓣边缘红艳,呈绿叶红镶边状,饮用武夷岩茶,齿颊留香,回味甘鲜。岩茶的药作用,除了具备红绿茶的作用以外,它所含的糖类及各种矿物质较多,耐冲泡,能促进人体健康。突出表现在会分解脂肪,减肥健美等方面,有提神消食、生津止渴、减肥健美、防癌抗病之功效,又有“减肥茶”、“健美茶”之美称。

武夷岩茶原产地域保护申报委员会提出武夷岩茶的原产地域保护范围,即武夷山市现行政区域范围内,分区为:武夷岩茶名岩产区和丹岩产区。武夷岩茶是有赖于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的,只要是产自“三十六峰”、“九曲溪”之区域内的武夷岩茶,才有岩韵。具有岩韵(岩骨花香)品质特征的乌龙茶,才有资格称为武夷山岩茶。武夷岩茶最有特色的是味甘泽而气馥郁的岩韵,因岩茶品种及种植的气候、土质、树龄、鲜叶老嫩、加工技术、武夷耕作法、施肥不同而有不同的喉韵特征。武夷岩茶按等级分为四大类,由好到差为:正岩茶、半岩茶、洲茶、外山茶。其中最好的是正岩茶,最差的为外山茶,正岩茶处于景区6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由于武夷山是自然与文化遗产,茶园不能使用农药、化肥,且在景区内要退茶还林,面积也越来越少,所以武夷茶的最珍品—-正岩茶越来越少了,这种茶是完全自然的,对人体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条形为条索形,色乌黑,焙透火功,香气高、厚,且令人舒服,具有焦火香,汤色橙黄到橙红,很耐泡,九泡有余香,回甘明显,岩韵显著。精制的大红袍条索壮美,冲泡后的武夷岩茶中的大红袍呈绿叶红镶边。入口水仙,佳味清纯。“岩骨花香”之品质特征。正宗的武夷岩茶可连续冲泡六至二十道,色、香、味俱不变,耐泡是武夷岩茶的一大特色。武夷岩茶的泡饮别具一格,“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噱咽,再试其香,徐徐咀嚼而体贴之”。开汤后第二泡香才显露,茶汤的香气自口入,从咽喉经鼻孔呼出,连续三饮,所谓“三口气”,即可鉴别岩茶上品香气。更上者“七泡有余香”。

品质第二的为小红袍:香气高,汤色橙黄,也很耐泡,可泡七道以上,味道醇厚,回甘较显,岩韵较明显。

品质第三为肉桂:条索较紧,条形、色泽乌润,中等火功,香气辛锐持久,香气显但不够厚,汤色橙黄,回甘尚显。

CY260.com编辑推荐

武夷山茶与宗教


武夷山佛教禅宗僧侣,对茶甚为讲究。寺中置有专门的“茶堂”或“茶寮”,即住持行礼之处,也叫方丈。方丈是供寺僧讨论佛法义礼,招待施主,接待文人品饮香茗的地方。在寺庙演说佛法、皈戒的佛殿和法堂中,都设有钟、鼓,常常钟鼓长鸣。庙中一般有左钟右鼓,如果增设“茶鼓”,应在西北角,一种用木头雕成鱼状,体内凿空,击敲有声的木鼓,是召集僧人饮“普茶”之用。诗人林逋诗云:“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茶鼓是佛教崇尚茶叶的一种信据。

武夷禅寺仪规:殿主晨起必须在佛祖前“奠茶”即敬供茶汤,僧侣每日早起盥洗之后,先饮茶再礼佛,然后坐香习禅。习禅分为六个阶段,每一阶段一支香毕开静,僧人要饮茶以提神益思,寺庙监值都要“打茶”,行茶四五匝,借以清心提神,古代早已成为寺院的定规。明代诗僧陆容诗云:“江南风致说僧家,石上清泉竹里茶。法藏名僧知更好,香烟茶荤满袈裟”。诗人把僧侣爱饮茶描写得淋漓尽致。寺院仪规中还有“茶汤”一项。每当新任住持晋山升座时,有特定的点茶,点汤礼节。有的寺庙在佛的圣诞日盛典,专人以汤沐浴佛身叫“洗佛茶”,供香客取饮,祈求消灾延年。较大的寺院的茶汤开筵,俗称茶会,也有谓之“茶宴”。这种茶汤会的举办,到后来范围更广泛,既有寺庙用以招待施主与香客,也有檀越信众用来与众僧结缘。正是这种情况,寺院在茶汤会中举行茶礼、汤礼,以及每逢佛祖忌日献茶汤时,都要呜“钟茶鼓”集众,以示佛法的庄严。寺庙多设在峻岭之顶,沿山路设有茶亭供饮茶歇息。寺庙众僧中有“种茶僧”、“制茶僧”,专司茶众管理和制茶,庙内设有“茶头,专门负责烧汤烹茶,门前配有“施茶僧”,为施主、香客、游人惠施茶水等。

由于茶被佛教界视为“神物”,饮茶之风传遍大小寺庙,种茶、制茶成为僧侣一业。武夷山茶自问世以来,从药用、禅饮、品茗:茶宴、斗茶推向社会。佛教对促进茶业的发展,茶叶的传播也起了一定的作用,所以自古以来茶与佛的因缘深长,就有“茶禅一味”与“茶佛一味”的说法。

探武夷山茶文化


名山出名茶,名茶耀名山。素有碧水丹山美誉的武夷山,奇峰耸立,碧水潺潺,翠竹丛生,云海磅礴。除了绝妙的景色,这里还蕴藏着悠远的人文历史文化,特别是茶文化。幽幽山谷中飘香的武夷岩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凭其独特的岩韵,深邃的文化底蕴,早在17世纪就远销欧美。

山水钟灵

武夷山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民众在此劳作生息,逐步形成了偏居中国一隅的"古闽族"文化和其后的"闽越族"文化。此外,朱子理学在这里发祥、传播,使得武夷山成为研究东方文化的重要基地之一。武夷山集山岳、河川风景于一身,山绕水转,水贯山行。一叶轻巧的竹筏载着四方游客,顺九曲溪而下,漂过浅滩、深潭,同时将两岸屹然耸立的高峰,陡峭的石崖,一一收入眼底。一溪贯群山,两岸列岩岫。“奇、秀、美、古”兼而有之的武夷山因人文与自然特色和谐统一,在199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大红袍

来到武夷山,除秀水奇峰,不可不看的还有“大红袍”。武夷山有茶树品种王国之称,而王中之王就是“大红袍”。它的四棵母树生长在武夷山天心九龙窠的悬崖峭壁上,两旁岩壁矗立,日照时间不长,温度适宜,四季都能得到细泉的滋润,由枯叶、苔藓等植物腐烂形成的有机物,为茶树补充了养分。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使得大红袍香气馥郁,回味甘爽,冲至九泡仍不脱原茶真味——桂花香。大红袍是武夷山茶文化的着名旅游景点,每天数以千计的游客都要来到这里,亲睹这几棵茶树的芳容。

大红袍母树于明末清初发现并采制距今已有350年的历史。数百年来盛名不衰,关于它的美丽传说也不少。其中之一是,一位进京赶考的秀才在武夷山脚下病倒,村民们采摘大红袍,治好他的了病。秀才高中状元后,为了报答神茶的救命之恩,回到武夷山脱下皇上恩赐的大红袍,披在茶树上。从此,便得名“大红袍”。

大红袍茶的珍贵之处还在于它的产量极少。九龙窠的这四棵茶树年产量仅8两左右,非普通百姓所能享用。古时采摘大红袍,需焚香礼拜,设坛诵经,使用特制器具,由名茶师制作。如今在市面上售卖的都是二代大红袍,也就是通过嫁接而生长的茶叶,并且分为多个等级。武夷山一带生产的乌龙茶总称武夷岩茶,它属半发酵茶,集红茶、绿茶功效于一身。大红袍名居武夷岩茶“五大名丛”之首,其他还有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半天鹞。这些茶树在武夷山风景区也都能看到。

武夷茶博园

走入武夷山市,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茶店、茶馆。除旅游业,茶业是这里百姓赖以生存的另一支柱产业。种茶、制茶、贩茶、品茶,茶与武夷山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将茶文化传播得更深广久远,武夷山市政府斥资1.9亿元人民币于2008年建成了一座茶博园,集中展示武夷茶的历史、传说和制作工艺。

茶博园占地10.3万平方米,首先进入眼帘的是“茶魂广场”。广场中心是“武夷三圣”的雕像,他们是:神农、彭祖、武夷君。两侧环立的是历代与武夷茶有着不解之缘的十四位名人:唐代的陆羽、孙樵、徐夤;宋代的范仲淹、苏轼、朱熹、白玉蟾;元代的高兴、杜本;明代的陈铎、释超全;清代的董天工;近现代的连横、吴觉农。

茶博园内还有岩茶史话园区。它分为“远古的记忆”、“汉晋遗存”、“盛唐佳话”、“两宋风采”、“元代御茶园”、“明代散茶”、“清代乌龙茶”、“民国茶业科研基地”、“当代武夷茶的新崛起”9个区域。与武夷茶文化密切相关的历史人物、事件、和诗词歌赋等都在这里以石刻、石雕的手法,集中展现。

印象大红袍

除了好山、好水、好茶,还有一出好戏在武夷山等着每一位访客来欣赏。《印象大红袍》是一部讲述茶文化的歌舞剧,由着名导演张艺谋、王潮歌、樊跃共同组成的“印象铁三角”所打造。它耗资1.5亿,花费两年的时间编排制作,参演的俊男美女多达300人。整个演出场景分为梯田、茶楼、平地、水域四个区域,优美的山水风光和楼阁、草木融为一体。另一个独特之处是观众都是“转着”看演出。因为观众坐席具有全球首创的三百六十度旋转功能。在70分钟左右的演出过程中,看台会旋转十多圈。演出分为盛唐笙歌、竹林群舞、神话传说、炒茶表演、竹筏漫游五个篇章,将武夷山的文化精髓都浓缩在一起。从民间有关大王峰和玉女峰的传说,到名茶大红袍的由来,从古人咏茶到现代茶坊老板说茶,再到从茶工艺制作的展示,通过丰富的舞台色彩,优美的歌舞,逐一呈现,引人入胜。

《印象大红袍》去年3月1日正式演出以来,取得了强烈的反响。武夷山市旅游局局长季和宾在受访时指出,到访武夷山的游客去年上升到了635万,实现旅游收入106亿。这部大戏的制作成本三年内就可收回。“它也是文化旅游的成功探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旅游的需求也有了变化,单有好山好水还不够,还要能让每个游客都体验到文化底蕴。”

领略武夷山茶俗文化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福建武夷山,不仅山水迷人,而且此间“大红袍”、“正山小种红茶”以及山间绿茶同样令人齿颊留香。与中国其他茶乡相同的是,这里也有历史悠久的茶俗。不仅有大家耳熟能详的功夫茶——十八道茶艺,还有散落在民间各种风格迥异的茶俗。

武夷山的农村有着一种普遍的茶俗一“客来敬茶”,以茶会友体现了武夷山人重情好客的美德和传统礼节,敬茶则表达了武夷山人对客人的问候和敬意。

流传千年妇女茶俗。由当地市区驱车北行,至吴屯乡红园村下山庙桥头下车,徒步行过蜿蜒一公里的石块与鹅卵石村路后,上午十时,记者来到当天摆茶主人——六十九岁的祝树芹家中。只见满头银发的她正在门口热情招呼同村姐妹进屋入席,而厅堂内圆桌上已依序摆好十副碗筷,茶点则是甜槠、豆渣饼、地瓜干、南瓜籽等十余式农家小吃。

祝树芹老人介绍,这一习俗的形成已有千余年历史,虽然起源年代无从考证,但这种习俗在她婆婆的那个年代就很普遍。她说,以前在农村,男人上山下田做活,妇女忙完家务之余,相互串门聊天,消闲遣兴,其间配着茶水和农家小吃,久而久之形成一种习俗,成为妇女聚会话家常的一种形式,于是,这种聚会由母带女、婆带媳而得以一代一代相承。

武夷山盛产茶叶,人们自古就流传着用茶汤沐浴的习俗。据说,浸泡在弥漫着香味的茶汤中,不仅能使皮肤滑爽清净,通体舒畅,而且还有防御疾病的功效。在闽北的武夷山茶区,人们流传着这样一种传说:古时有一年夏天,武夷山区发生瘟疫,人畜死亡惨重,首领武夷君率百姓向玉皇大帝祈求消灾,感动了南海观音菩萨,遂唤七仙女下凡,从玉池取些圣水,点化在九龙窠岩壁上的3棵茶树上。是夜,山民们梦见一位面黄肌瘦满身疮痍的老太婆,用岩茶烧水沐浴,结果返老还童,变成冰肌玉肤、体态轻盈的少女。次日,人们纷纷用岩茶沐浴,果然疾病全消。为感谢岩茶的救命之恩,武夷君率众敲锣打鼓,为仙茶树顶礼膜拜,并将身上的大红袍披在茶树上(这就是著名的“大红袍”良种名称的由来)。从此,武夷山区开始了茶浴的习俗。

武夷山茶叶同业公会北京分会会长赵泉山


赵泉山这个名字在北京是很响亮的,响就响在茶字上。他是武夷山茶叶同业公会北京分会会长、北京武夷山大红袍推广中心主任。因此,在北京众多钟情于武夷山岩茶的饮君子都认识他。在他们眼中,赵泉山与武夷茶已浑然一体。

赵泉山感恩于武夷山岩茶,武夷山岩茶得益于赵泉山的引领。他是把大红袍带入北京市场,行销给首都人民享用的开局者。业界同仁公认他为“大红袍进京第一人”,实在是恰如其分。

赵泉山能走到这般辉煌地步,总结起来就是两个字——执着。

赵泉山的宗谱上记载着他是“大宋太祖皇帝赵匡胤”的第三十二世孙,大画家赵孟钍撬的直系祖先。常言道:富不过二代,显难维百年。在外敌入侵、民族危难之时,赵泉山的父亲投身抗日队伍,并加入共产党,随后南下到福建。

1966年,赵泉山举家内迁到崇安县(今武夷山市),当时的崇安县在沿海和省城人眼中,几乎是“西伯利亚”的代名词——偏僻荒凉。一心想走出去的赵泉山,在1979年应征入伍了。在部队,赵泉山磨炼了心身,开阔了眼界。改革开放初期的浪潮,更鼓动着他的心田,坚定了他闯世界的念头。

1984年,赵泉山退伍后不久,前往北京看望年迈的奶奶。京城的繁华,丰富的商机,激起了他在北京闯荡一番的雄心。他踯躅于市,观察行情,盘算于心,最终想到了武夷山岩茶。

但理想和现实总是有距离的,北京市井上的老传统是茉莉花茶,茶馆里多是大碗茶。昔日皇宫、茶楼雅座的岩茶、龙井、碧螺春,只是少数人的专利,对武夷岩茶也是知之甚微。听到那仅“贡乾隆皇帝半斤”、“送尼克松四两”的武夷山大红袍,老百姓更是望而却步。赵泉山深信,国家在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在提高,好东西是会被慧眼接纳的。于是,他奔波在市场、茶店,不厌其烦地介绍、宣讲。慢慢地道路越走越宽,市场也越做越大。十几年后,赵泉山底气更足了,他立志在岩茶上干出一番事业来。

武夷山人说,“岩茶的水是很深的”,意思是说岩茶的栽种、制作、品饮很有学问的。赵泉山觉得靠一知半解,用“剪贴”别人文章去找“新创意”是行不通,站不稳的。他说,“如果那样不但不牢靠,而且很快会被人识破。只有老老实实深入实践、学习,才能认识它,驾驭它。”

凭借着从小养成的尊师习惯、当兵时炼就的吃苦精神,赵泉山很快融入到做茶人的行列。他拜享有岩茶“泰斗”的姚月明学专业知识,跟普通茶农、茶工学技术,谦恭为徒。功夫不负有心人,赵泉山现在有了自己响当当的品牌,尤其是他的大红袍、北斗一号等茶叶的名声更是响亮京城。

武夷山饮茶习俗


我国的茶文化具有悠久历史,茶习俗伴随着茶文化的发展。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民族众多,其饮茶习俗千姿百态,各呈风采。就武夷山饮茶习俗而言,自古以来就有以茶待客、以茶会友、以茶联谊等形式。由古代沿袭下来的饮茶习俗至今在有的农村或茶艺馆还依然可见。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

A、敬茶:在武夷山的农村较为普遍的茶俗便是“客来敬茶”,“一杯香茗暂留客”,表达了武夷山人对客人的问候和敬意。客来敬茶,以茶会友体现武夷山人重情好客的美德和传统礼节。

宋代以来,武夷山民间流传着“客至莫嫌茶当酒”的风俗,大抵客至,寒暄问候,邀请入座,主人的家属,立即洗涤壶盏,升火烹茶,冲沏茶水,敬上一杯香茶。主人讲究“端、斟、请”;客人则留意“接、饮、端”的举动,主人以左手托杯底,右拇指、食指和中指扶住杯身,躬着茶,微笑地说:“请用茶”。饮茶人宜双手接杯,道声谢谢,端杯细啜,赞主人茶叶佳、好,一道茶后,寒暄叙话,主人复斟茶,饮毕不能将余渣倾倒,主人要待客人告别后方可清理、洗涤茶具。

B、擂茶:武夷山有的村流行着一种“喝擂茶”的习俗。擂茶是农家招待客人必备的饮料,其原料一般只用茶叶、大米、桔皮擂制。讲究的还放入适量的中药菌陈、甘草、川芎、肉桂等。喝起来特别香甜,是一种可口的饮料,特别是在炎夏,具有清凉解暑的功效。在喝擂茶的同时,还备有佐茶的食品,如花生、瓜子、炒黄豆、爆米花、笋干、南瓜干、咸菜等,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敬茶时擂茶碗内溢出的阵阵酥香、甘香、茶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肺实在令人心驰神往,是待客的佳品。

所以说茶文化不仅仅是当代人的,更是一代代的传承/我们更需要将其发扬光大。

中国茶俗文化底蕴厚重,茶俗文化独树一帜,在经过历史的沉淀后,中国民间茶俗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底蕴,焕发出无穷的生命力。

武夷山间的采茶歌


谷雨过后,秀美的武夷山又迎来的大批的采茶人,但不知何时已经见不到传说中的赣妹子。曾经飘荡在武夷山间的采茶歌也不见了踪影。

传说中的赣妹子能歌善舞,在武夷山采茶时节,山中总能不时响起与回荡着她们或悠扬或幽怨的《采茶歌》,让武夷山变得有色有声、相得益彰。随着时代的演进,这些优美的《采茶歌》也在近百年中逐渐绝响于武夷山的千岩万壑。这使作为世界“双遗产”的武夷山微微失色,隐隐缺憾。有幸的是,我们如今仍能从前人留下的方志、游记等文献中,惊艳到堪称武夷“国风”或欢畅或凄美的部分茶诗茶歌,让我们回味这一武夷山珍贵文化遗产曾经的馨香与苦涩。

早在唐代,就有如诗人徐夤留下“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诗句。至宋代茶诗尤为辉煌,民国《崇安县新志》载:“宋时范仲淹、欧阳修、梅圣俞、苏轼、蔡襄、丁谓、刘子翚、朱熹等从而张之,武夷茶遂驰名天下。”如苏轼“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加”、朱熹“武夷高处是蓬莱,采取灵芽手自栽”、范仲淹“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等等,都是顶级诗人对武夷茶的千古绝唱。此后,明清及近现代也有大量名人盛赞吟咏。但,如果说,这些名人吟咏武夷茶的诗词为“阳春白雪”的话,那么武夷山还不乏“下里巴人”的“茶歌”。这些“茶歌”中尤以采茶歌最为纯朴、醇厚,曾也最为流行,有如今日畅销于市的武夷茶。

采茶歌是过去广泛流行于我国南方的劳动民歌,后发展为我国传统民间曲艺的重要品种。在武夷山东西两麓的崇安、铅山一带便由此衍生了“采茶舞”、“采茶戏”,并流传于湖广一带。“采茶歌”多属于由成群结队的采茶工们在劳作与休息时,即兴地你一段我一句地喊唱,随后由有心人串缀或由文人加以修饰润色创作,而后又返回民间的一种口头文学。武夷山采茶歌是我国采茶歌中的杰出代表,它歌词多为七字句,曲调有浓郁的赣韵,即“江西味”。这是由于武夷山毗邻江西,并且旧崇安县(今武夷山市)地广人稀,武夷山茶产业从种植、加工到运销,几乎全程雇佣赣籍劳工,因此采茶歌也基本为这些赣民原创。据南昌大学教授、著名报告文学家胡平在其著作《千年沉重》所述:“毗邻江西的福建、两广,明至清初经济相对后进,自成了江西人重要市场。以产武夷茶闻名的建宁府,其茶农、茶工、茶商,几近赣人一手包圆。每年春天,数十万赣人飞蝗一样漫布于武夷山上开垦种茶。”如此众多的茶工在一起劳作生活,必然要生发出他们心声的采茶歌。

武夷山采茶歌内容丰富、感情浓郁,是茶区劳作男女生活情感的自然流露。即使有经过文人的润色,也仍保留着许多原汁原味。它们多讴歌劳动的欢畅、生活的美好、爱情的向往。如《崇安县新志》的《武夷十二月采茶歌》,就客观地反映了采茶姐妹全年的生产生活过程,唱出了茶山儿女的生活希望和乐趣,但采茶歌中也有许多对命运的幽怨、对剥削的控诉。如《崇安采茶歌》“想起崇安真可怜,半碗腌菜半碗盐;茶叶下山出江西,吃碗清茶赛过鸡。……年轻穷了靠双手,老来穷了背竹筒(指乞讨)”则表现了从江西到武夷山采茶难以想象的艰苦生活。这些长年流徙异地他乡的采茶工们,生活的苦楚、前途的无助,那种内心的沉重与痛苦被表达得淋漓尽致。

武夷山采茶歌如同文人茶诗一样丰富,但由于它们毕竟属于草根文学,在武夷山近百年的沧桑嬗变中大多轶失。现保存的采茶歌仍极具文艺、民俗、茶业、社会及政治方面的美学欣赏与历史研究价值,是武夷山历史文化遗产的珍贵组成。

武夷山的采茶歌多得不亚于文人的茶诗,不过由于没有文字的记述,很多都在历史的洪流中遗失了、现存的采茶歌都极具研究价值,作为武夷山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需要一代代保护传承下去,多希望有一天武夷山再次飘荡起悦耳的采茶歌,看见久违的赣妹子。

武夷山的“茶灶石”


武夷山自古便是茶人的圣地,这里的一块石头因为曾经与朱熹邂逅,便有了名字——茶灶。在一处安静的碧水上,静静独立的便是“茶灶”了,上面便刻着它的名字。千百年前,它便是这样安静的这里,看着日升月落,偶然一天与三位文化巨匠邂逅结缘。

这三位文化巨人,就是著名理学家朱熹(1130-1200)和他不期而遇于武夷山的两位挚友:诗人陆游(1125-1210)和词人辛弃疾(1140-1207)。古代文人都有在姓名之外取字立号的习俗。三位文化巨人在他们中晚年后,都给自己取了新的字号,号中且不约而同地用了个“翁”字。朱熹号晦翁,陆游号放翁,辛弃疾号瓢翁。一个“翁”字,灵犀相通地折射了他们对朝政昏庸腐败和自己壮志难酬的忧患、无奈与抗争。在武夷山,“翁”是对德高望重长者的尊称,由于他们的号都有“翁”字,因此他们被武夷山百姓合称“武夷三翁”。

他们不仅名号同字,心灵相通,志趣相投,而且机缘巧合。宋代实行祠官制度,坐落于武夷山大王峰下的冲佑观,曾委派过许多“佚老优贤”的官员前来“奉祠”。在1177年至1195年期间,朝廷先后并多次任命上述三位文化巨人到山深地僻的武夷山“提举”冲佑观。其中陆游四度、朱熹两度、辛弃疾四度担任此职。他们在没有担任武夷山祠官期间,也曾多次游历武夷山探奇访友,到冲佑观“奉祠”后交往益深。似上天刻意让三位伟人要在武夷山相遇,以促成一段历史传奇的美妙,一席“武夷三翁”的美谈。“三翁”聚首武夷山,不仅增进了他们之间的私人情谊,而且共同作为诗界大家,更升华了他们铁马冰河的豪放诗情;共同作为忧愤思想者,更升华了他们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信念;共同作为武夷山有缘人,更升华了武夷山学术执全国牛耳的地位与荣耀。

他们的聚首,在武夷山发出了莫大的声光。碧水丹山的崖崖壑壑布满了他们的行踪,其中的“茶灶石”便是最熠熠生辉的胜迹。

“茶灶石”位于隐屏峰西南面九曲溪的第五曲中,形若砥柱,色似璞玉。朱熹性好山水,常呼朋唤友于天地之间坐而论道。五曲隐屏峰下的庐舍园圃,原是他义父刘子羽家族的产业。朱熹青少年时期及任冲佑观提举期间,常随义父和师友游学居住于此。53岁时,更在此辟地修建了“武夷精舍”,长居达8年之久,著名的《四书集注》便在此完成。五曲周边是九曲溪和武夷山景区的精华所在,朱熹在周边物色了多处独具特色的景点,其中五曲的石岛最为朱熹所钟爱。它四边皆深水,移舟可上,周遭环境十分清幽。石上可围坐六七人,中有天然凹坑如灶,可支壶煮茗,是朱熹会友品茗谈论的经常去处。朱熹48岁便提举武夷冲佑观,在修建武夷精舍前,陆游和辛弃疾就与朱熹相逢于武夷山。朱熹作为东道主,对神交已久的他们,认为最佳的待客去处就是五曲的石岛,最好的招待饮品就是山中佳茗,最投缘的话题是交流不尽的往圣绝学、天地浩气……他们移舟登临石岛,在这块丹崖环拱,碧水潆绕的磐石上,就石作灶,就溪汲泉,置壶煮茗,促膝环坐,把盏论谈。相同的际遇,相似的情怀,相一的抱负,让他们相见恨晚。不期而遇相约到这块磐石的他们,或谈诗论词,辨理穷经,或伤时感世,忧君忧民,或评攻辩守,拔剑问天……

且饮且谈间,不觉日薄西山。起座登舟之际,思维跳跃的瓣翁发问:座下磐石何名?才情浪漫的放翁说:莫非就叫“茶灶石”?早有为此景取名而不得的晦翁抚掌大悦,说:“茶灶石”?太好了!明儿就来题上!

传说,巨石上镌刻的“茶灶”二字,就是朱熹当年亲笔题写并请工匠刻上的。石岛得名后,他们以及其他师友弟子,登临更加频繁。书生意气在这里相撞出更多的火花。“茶灶石”的名声也伴随着他们在这里顿悟出的思想和诗文,被刻入麻沙书坊的雕版,传出武夷深山,远播四海宇内。不久后,武夷精舍落成,朱熹欣喜若狂,为“五曲十二景”一一赋诗,拟集成《武夷精舍十二首》。当为“茶灶石”题诗时,他回想起“三翁聚首”情景,挥笔写下:

仙翁遗石灶,宛在水中央。

饮罢方舟去,茶烟袅细香。

茶灶石当初会得到三位文化巨人的倾心,大概是因为它沾染了武夷山的灵气,给了三位饮茶作诗的灵感,从此也名扬天下了吧。

武夷山人当铭记、敬重这些岩茶功臣


翻开中国茶史,武夷岩茶在清代就有很高名声。1984年,武夷岩茶经资深茶叶专家评为“中国十大名茶”。如今,它成了茶客、玩主们追逐极品,有的人几乎到了“不可一日无此君”之地步。

“吃水不忘掘井人”,武夷山茶人应当深深怀念、敬重那些为岩茶创制、传记、举荐的功臣。

释超全,首次确立“岩茶”名目。清康熙三十年(1691),一位愤世嫉俗的老人风尘仆仆来到武夷山,他就是同安籍人士阮旻锡。他入天心永乐禅寺,剃度皈依佛门,受赐法名释超全,步入念经侍佛、种茶制茶的佛界生涯。释超全对武夷茶极有好感,作有《武夷茶歌》长诗,其中有云:“嗣后岩茶也渐生”之句,又有“凡茶之侯视天时,最喜天晴北风吹”,在《安溪茶歌》还有“溪茶遂仿岩茶样,先炒后焙不争差”的描写。岩茶名称生成了,关键的工艺点也到了,这便是岩茶即乌龙茶起源之端倪。

王草堂,记录岩茶制作技艺的第一人。王草堂名复礼,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氏。虽为布衣,却学识渊博。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其应崇安知县邀请,离开繁华都市,前来帮助修编《武夷山志》。其间他目睹武夷茶的制作过程,写下《茶说》一文。曰:“茶采后以筐(当为筛)匀铺,架于风日中,名曰晒青,俟其青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茶采而摊,摊而摇,香气越发即炒,过时不及皆不可。既炒既焙,复拣去其中老叶枝蒂,使之一色。”这说明当时的制茶工艺与现在的岩茶传统手工制作工艺基本相同。茶界当感谢这两位先贤,否则乌龙茶起源又要成为一个谜。

梁章钜,倡以“香清甘活”四字论岩茶。此君系清代著名文学家,官累迁两江总督。在寓居邻县浦城期间,梁章钜几度探访武夷。一日晚上,他闲住天游峰上,幕色苍茫,祥云簇拥,万籁寂静,令人神怡。静参羽士与他围炉煮茗,慢斟细啜。

品茶高手与文学名家尝各色好茶,感受良多。静参曰茶分四等:一曰香,二曰清,三曰甘,四曰活。并释之,香而不清,则凡品也;清而不甘,则苦茗也;再等而上之,则曰活。活之一字,须从舌本辨之,微手其微。简约之则为“香清甘活”。一宵夜话,传为经典。现代人品评乌龙茶时,均以此“四字”度之。尔后则出现台湾尚清,闽南重香,武夷求活之说。有行外人讥笑说“活”之说是忽悠人,无法观感。此言差矣。“活”是可以感受的:一是茶水入口甘甜清爽,下喉顺滑;二是茶汤橙黄显琥珀色,叶底软亮,呈绿叶红镶边或有红点。山场好、工艺到位的茶才有这种特征,茶界人也称之有“活性”,所以说“活”字并非虚妄之语。梁公所录“香清甘活”是对乌龙茶品评的一大贡献,我们当时而习之。

吴觉农,把国家茶叶研究所建立在岩茶之乡。这位享中国“当代茶圣”的学人,他从小对茶叶充满深情,毕业后先后到日本学习茶叶,又到印度、锡兰、印尼、英国等国家考察茶叶生产和茶叶市场。深为茶叶发源地的祖国,茶叶科技却落后于外邦而羞愤。他决心建立国家合并,张调福建协和大学任教授。1946年研究所撤销,改农业部崇安茶叶实验场,张又奉命回来任场长,至1950年止。前后的8年时间里,他领导、组织开垦茶园种茶,进行新品种培育、种植,进行茶叶采制试验,设计“9.18”揉茶机等。“近水楼台”的武夷岩茶得以扶持,产量、品质有了提高。

张天福,虽身为场长,却从不摆谱,常深入茶厂、茶山参加制茶。据给其碧石茶厂当过“包头”的周钟祥(2014年10月2日去世,享年98岁)曾对笔者说:“张老板到厂时,会参加做茶,没有架子。每天洗冷水澡,冬天也照样洗。身体好,会武功”。据说1949年他在佛国岩茶厂做茶,下山后才知“城头变幻大王旗”——崇安县城已被解放了。

张老有两句名言:老人要忘了年龄,要把做事作为享受。因为有了这种信念,这位世纪老人总是充满生机,奋进不止。

武夷山人当铭记、敬重这些岩茶功臣。

武夷山大红袍母树的传说故事


于明末清初发现并采制距今已有350年的历史。数百年来盛名不衰,其传说颇多,一是相传古时候一个读书士子进京赶考,路过武夷山时病倒,下山化缘的永乐禅寺的老方丈发现后,叫来两个小和尚把他抬到庙里。方丈见他面色苍白,体瘦腹胀,便泡上一壶好茶,扶持他饮下。士人见茶叶绿地红边,泡出的茶水黄中带红,如琥珀一样光亮,遂呷了几口,顿觉口角生津,芳香四溢,肚中咕咕作响。连续喝了几次,鼓胀全部消退,身体康壮如常。谢过老方丈,他便赴京投考,竟得状元及第。不忘救命之恩,状元郎重返武夷山,在老方丈导引下,寻访了这半山腰的神奇茶树。这天,他正跪在山下虔诚地焚香祷拜,忽然一阵风来,把猩红状元袍卷上了半空,不偏不倚,恰巧罩在"茶王"的枝头,宛如红云一片。"大红袍"遂由此得名。又有一说是一皇帝得消化不良得饮此茶水而愈,为谢此树而将红袍披在树上,从此此茶树取名"大红袍".

大红袍母树生长在武夷山天心九龙窠的悬崖峭壁上,两旁岩壁矗立,日照不长,温度适宜,终年有涓涓细泉滋润茶树,由枯叶、苔藓等植物腐烂形成的有机物,肥沃土地,为茶树补充养分,使得大红袍天赋不凡,得天独厚,品质超群。古时采摘大红袍,需焚香礼拜,设坛诵经,使用特制器具,由名茶师制作。解放初期,大红袍在采制期间有驻军看守,制作过程中的每道工序都有专人负责并称重后签字,最后加封后由专人送呈当地市人民政府。现在,大红袍母树的管理、采制已由市政府指定交市岩茶总公司茶叶研究所管理、制作。

据导游介绍,如今大红袍母树仅存三棵,年产量极低,最多一年有过8两二钱,最少有一年连二两不到。可为稀世珍品。母树大红袍茶叶,在一九九八年九月十八日第五届武夷岩茶节的拍卖会上,拍出天价,净含量20克的母树大红袍茶叶拍卖价15.68万元,创下了茶叶拍卖史上的奇迹。

大红袍过去为皇室贡品,如今也是要悉数进贡中南海。不要说阿TEA,就是福建省省长,估计也难喝到。值得庆幸的是,武夷山市岩茶总公司茶叶研究所在1986年(?)无性繁殖成功了大红袍的第二代:小红袍,在1989年(?)又成功无性繁殖了大红袍的第三代:大红袍,因为与母树大红袍在茶叶的形状色渍上都十分相似,所以还以"大红袍"命其名,但香味却远不如母树了。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武夷山茶特色》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