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文化。

于明末清初发现并采制距今已有350年的历史。数百年来盛名不衰,其传说颇多,一是相传古时候一个读书士子进京赶考,路过武夷山时病倒,下山化缘的永乐禅寺的老方丈发现后,叫来两个小和尚把他抬到庙里。方丈见他面色苍白,体瘦腹胀,便泡上一壶好茶,扶持他饮下。士人见茶叶绿地红边,泡出的茶水黄中带红,如琥珀一样光亮,遂呷了几口,顿觉口角生津,芳香四溢,肚中咕咕作响。连续喝了几次,鼓胀全部消退,身体康壮如常。谢过老方丈,他便赴京投考,竟得状元及第。不忘救命之恩,状元郎重返武夷山,在老方丈导引下,寻访了这半山腰的神奇茶树。这天,他正跪在山下虔诚地焚香祷拜,忽然一阵风来,把猩红状元袍卷上了半空,不偏不倚,恰巧罩在"茶王"的枝头,宛如红云一片。"大红袍"遂由此得名。又有一说是一皇帝得消化不良得饮此茶水而愈,为谢此树而将红袍披在树上,从此此茶树取名"大红袍".

大红袍母树生长在武夷山天心九龙窠的悬崖峭壁上,两旁岩壁矗立,日照不长,温度适宜,终年有涓涓细泉滋润茶树,由枯叶、苔藓等植物腐烂形成的有机物,肥沃土地,为茶树补充养分,使得大红袍天赋不凡,得天独厚,品质超群。古时采摘大红袍,需焚香礼拜,设坛诵经,使用特制器具,由名茶师制作。解放初期,大红袍在采制期间有驻军看守,制作过程中的每道工序都有专人负责并称重后签字,最后加封后由专人送呈当地市人民政府。现在,大红袍母树的管理、采制已由市政府指定交市岩茶总公司茶叶研究所管理、制作。

据导游介绍,如今大红袍母树仅存三棵,年产量极低,最多一年有过8两二钱,最少有一年连二两不到。可为稀世珍品。母树大红袍茶叶,在一九九八年九月十八日第五届武夷岩茶节的拍卖会上,拍出天价,净含量20克的母树大红袍茶叶拍卖价15.68万元,创下了茶叶拍卖史上的奇迹。

大红袍过去为皇室贡品,如今也是要悉数进贡中南海。不要说阿TEA,就是福建省省长,估计也难喝到。值得庆幸的是,武夷山市岩茶总公司茶叶研究所在1986年(?)无性繁殖成功了大红袍的第二代:小红袍,在1989年(?)又成功无性繁殖了大红袍的第三代:大红袍,因为与母树大红袍在茶叶的形状色渍上都十分相似,所以还以"大红袍"命其名,但香味却远不如母树了。

扩展阅读

探访茶师王顺明与他的武夷岩茶大红袍


5月初,王顺明正在观察茶叶生长。每年的谷雨到立夏,是福建武夷山茶人一年中生产最忙的时节,年逾六旬的王顺明也不例外,整天起早摸黑,从采摘到生产,从包装到市场,从冲泡到品茗,从理论到实践,他都老当益壮,忙得不亦乐乎。

王顺明是享誉中外的著名茶人和国家高级审评师,是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武夷岩茶大红袍国家标准的主要起草人,琪明茶叶创始人。他自1974年以来,一直从事以大红袍为代表的武夷岩茶管理和制作工作,并亲自管理、制作大红袍母树20余年,其旗下“琪明茶叶”系列产品是岩茶大红袍中的珍品,也是中国茶叶博物馆指定收藏的标准名茶。据了解,武夷山市有茶叶面积上万亩,茶企有一千多家,目前大部分茶叶都已经实现机械化生产,但仍有一部分人坚持用手工制茶。“不论何种工艺方式制茶,只要能确保武夷岩茶的品质,都是可取的”王顺明坚持这样认为,并为之坚守传承和努力创新。

“印象大红袍”里的草根明星


“不看“印象大红袍”山水实景演出等于没来武夷山”。但很少有人知道,在这个大王峰下360度旋转舞台上演出的,有90%是武夷山当地人。福建武夷山于1999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中国的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

“财叔”圆梦

44岁的李文财被艺术团团员称为“财叔”,他是武夷山市兴田镇南岸村农民,在家种田、种茶,却是村里活跃的“文艺分子”。

在村里,李文财对唱歌、跳舞的喜欢可说是到了痴迷的程度,哪里有活动他都去参加。他说自己从小就有当演员的梦,听说有这个平台就来报名了。

李文财是团中年龄最大的演员,他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每天和年轻人一起训练彩排,一起受累,一起快乐。

“财叔”现在每天骑着摩托车往返25公里,为的是保证每天晚上风雨无阻的演出。他说:“保证演出是首要任务,白天我还能做点茶、卖点茶,辛苦倒还好,就是苦了老婆,家务活只能她全包了!”

快乐“茶老板”

“印象茶楼老板”是“印象大红袍”最先亮相的人物,极具幽默感的台词搭配演员胖胖的身材,总能让观众忍俊不禁。这位看似成熟稳重的“茶老板”却是20岁出头的小伙子。

饰演该角色的高凡,毕业于福建艺术职业学院。为参加“印象大红袍”的演出,他放弃了更好的工作机会。当时和他一起演出的同学都因为各种原因陆续离开,现在只剩下两个。

高凡说,排练的那段日子真的很辛苦,他也曾想过放弃,但是和导演、老师、伙伴们在排练中结下的深厚情谊还是让他坚持了下来。

“我现在是武夷山每天都收获幸福与快乐的‘茶老板’!”他笑着说。

女承父“业”

70分钟的演出中,有15秒左右的时间所有的聚光灯都聚集在一个女孩的身上,她红衣飘飘,拿着红色的竹竿,用力“撑”起360度的旋转舞台。

张晶的父亲就是一名竹排工人,从小耳濡目染,她对竹排的理解和感受自然就比其他人要好。

在演出中,当茶馆老板喊“妹妹,带大家去茶馆看看”时,她用竹竿对着舞台一点,舞台便同时转动起来。要做到点竹竿和转舞台的时间严丝合缝,而自己的动作也能展现竹筏工人的精神面貌,张晶付出了很多努力。

她说:“虽然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女承父业’,但是我相信我爸看了肯定会很高兴。”

如何区别红泥、朱泥、大红袍


红而不艳,红得柔美,是红泥色泽特点。色泽红得过于艳丽,多数是泥料内添加了铁红粉。窑温不足,红泥呈枯黄橙色,水色不彰。窑温稍高,则收缩大、变形、塌陷、铁质熔点较易产生。窑温烧足,光洁明亮,红中略见橙色。红泥可以分为朱泥、小红泥,大红袍泥,其区别是原矿层的不同及风化程度、炼制拼制的差异。

原矿呈金黄色或浅黄绿色的红泥,其含氧化铁量较其他泥高,在14%-18%之间。朱泥因含砂量低、泥性娇,成型工艺难度亦高。由生坯至烧成,收缩率高达30%-40%之间,支撑度差,一般成品率仅约7成。故常用来制作小件器物和作为化妆土,作为紫泥坯件表层的装饰用。

作品:《福在眼前》

“朱泥”壶主要特性有哪些?

1、结晶度高。泥的断面接近瓷质,将壶盖从壶口提出,可闻铿镪之金属声,以指弹扣,声脆,音有共振。

2、泥色如橘。泥料未烧前为橘黄色,烧成后红色中透着橘黄,用热水冲淋朱泥壶,立展娇嫩的鲜红色,氤氲中有紫光游移。

3、含砂量低。和本山绿泥一样,烧制后几乎看不到颗粒。

4、收缩率高。成型较难,收缩率高达30%以上,烧造过程中极易变形,生坯烧成率仅约7成,从古至今多制小品。

5、含铁量高。烧成温度稍高,就会析出铁质,出现火疵点。

大红袍泥料低张力,收缩比几乎达紫泥系的三倍,制作时泥性掌握不易,古代用于增添红泥艳润调色之用,为传说中最具神秘色彩之极品朱泥之一。

大红袍烧制时易起节皱、开裂、塌陷、变型、窑温轻者偏黄易还原,重者变形起泡,成品率低。

大红袍烧成后质感绵密、紧实细致,持之扎实沉重、红润艳丽,泥中极品,无以伦比;泥胚含少许原矿颗粒,冲淋热水后色变极大,呈红中带紫,养壶易现“包浆”之美。窑温约1080度,收缩比约30%。

中国茶文化中的瑰宝大红袍


中华茶史之大红袍

茶乃国之饮品,所以开门七件事里茶的地位举足轻重。南北方人普遍好饮茶,然而在饮茶方面北方人是比不过南方人的,就如同南方人喝酒比不过北方人一样,南北差异各有千秋。饮茶与饮酒的习俗或是习惯或是有地域性的,如同南方人清秀婉约和北方人粗犷豁达一样,这与生活的大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行走在江南的大地上,每走一步都是茶的世界,杭州龙井、黄山毛峰、武夷山大红袍、安溪铁观音、太湖碧螺春、君山银针、六安瓜片、祁门红茶、彩云之南的普洱等,长江南北没有不产茶的地方,抑或是名满天下抑或是默默无闻,但是茶文化却无处不在。饮茶是一种高级的精神享受,也是一种自我的文化提升。每品一种茶都会有一丝禅机去领悟。

到福建武夷山你不得不去领略一下大红袍的神韵。大红袍是中华大地上名副其实的头牌名茶,说它是名茶是因为能真正称得上大红袍的茶几乎已经绝迹,几棵千年古老的茶树已经作为重点文物予以保护,并被永久性的禁止采摘,政府派有专人把守,据说解放前有一个排的兵力守护着这几棵茶树,可见其珍贵的程度。有一则轶事讲到当年中美建交,尼克松总统来华访问,毛泽东做为国礼赠送给尼克松四两大红袍,不知就里的尼克松嫌茶轻量少而表情不悦,周恩来看出了尼克松的心思,赶忙上前解释说:总统先生,我们把半边江山都送给你了。尼克松不解,周恩来进一步解释说,大红袍产量有限,地道的大红袍年产量只有八两,今天就送给你四两,这不是半壁江山吗?闻听此言,尼克松顿时满心欢喜。就凭这一点大红袍就能担当起名茶中的魁首,不久前几十克的大红袍被以天价拍出,最后一次采摘的大红袍也被隆重地送进了故宫博物院永久珍藏起来。凡人是无福品味大红袍的真味了,对这个品牌我们只能作为回忆深深地留在我们的心里。

作为茶的一种,大红袍做到了极致,它把历史、文化甚至外交都紧密地融合在了一起,它有前世的荣耀也有后世的殊荣,这或许就是中国茶文化经久不衰的根本原因。

“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的唯一女传承人游玉琼


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的唯一女传承人游玉琼是武夷山地地道道的一位茶农。18岁那年,游玉琼开始跟着父亲学种茶,三十年来,她全身心投入武夷岩茶的种植与制作,茶园面积达到5000多亩,年产量200多吨,成为武夷山下远近闻名的女茶人。

2014年深秋时节的一天上午,记者一行四人搭乘公交车沿着进入武夷山核心景区的道路,来到位于星村镇的福建省武夷山市永生茶业有限公司茶叶审评室。公司总经理游玉琼女士一边接受我们采访,一边泡茶并不时点评茶叶的品质。

利落的短发,麻利的动作,走起路来一阵风,更像在跑,谈起茶叶来就兴奋得停不住,这是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的唯一女传承人游玉琼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游玉琼生长在武夷山脚下,18岁那年开始跟着父亲学种茶,三十年来,她全身心投入武夷岩茶的种植与制作。如今的游玉琼,已经是拥有5000亩茶山,400多位员工的武夷山永生岩茶厂总经理,成为武夷山下远近闻名的女茶人。记者在她身上感受到一种巾帼敢为天下先的胆识和气魄。

游玉琼端起面前的茶杯边品味边说道,茶人的生命就是茶,一天不吃饭没问题,但是一天不接触茶叶,受不了。

游玉琼说,每到四、五月份的春茶季,茶师们都得扑在茶厂,每天最多只能睡2-3小时。每一道工序都得亲自上阵,为的就是做出品质最为上乘的茶叶来。从1985年开始学习做茶开始,游玉琼就深深爱上了这一片树叶。游玉琼带着几分自豪的神情说道,当时武夷山像她一样拜茶师学艺的女学徒有40多人,坚持到如今还在一线的,除了她以外,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了。

成为游家岩茶“掌门人”之后,游玉琼又接连做了几件十分有胆识的创新之举。1995年,她的茶厂开始使用电脑控制制茶机器,在武夷山岩茶厂家中头一家启用了全自动茶叶精加工生产线。2014年的春茶季,游玉琼不再如往常的固定模式,等待茶叶制作完成后再开始对外销售。当时,她有一个全新的想法:做茶叶的“私人定制”。

茶叶的“私人定制”正是为那些无法亲自来武夷山的外地茶友提供的一项个性化服务:从茶叶采摘前就开始接受预定,预定的茶友不仅可以全程一对一图文追踪到自己的爱茶的生产全过程,同时还能够根据自己的口味进行选择,并且在第一时间收到来自武夷山春天的好茶。

按照游玉琼的话来说,在茶叶的私人定制里,主角不仅是茶,更是一种服务,以及在此服务基础上带来的精神享受。外地的茶客买到了好茶,又满足了追根溯源的欲望,同时,还伴随着各种形式的影像,体验了一把身临其境的武夷之春。这和只是在茶店看着包装叶大大不一样了。

游玉琼的儿子方舟今年25岁,目前独自在英国伦敦一家知名的商学院留学。

每当想念妈妈,思念家乡的时候,方舟就从行囊里小心翼翼的取出从家乡带来的岩茶,放入盖碗,当开水冲入盖碗,茶香溢出的时候,思乡之情也随着一缕缕茶香回到了妈妈旁边。一年下来,方舟竟然喝掉二十斤岩茶。

方舟所学的专业是科学管理和统筹运行方向。方舟告诉记者,他正在尝试利用大数据把茶叶生产过程的各项数据模式化、标准化,让茶叶生产不再靠天吃饭。

方舟说,妈妈并没有要求他要继承家业做茶,但是毕业后,他一定回到武夷山,回到妈妈身边,利用现代科技发展传统茶业。

在游玉琼看来,制茶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没达到“完美”,就会影响到一整批茶叶的品质,这是绝对不允许的事情。希望这种对茶叶执着的精神,还能一直传承下去。

邂逅武夷山茶


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此次武夷山之行就邂逅了多款武夷山好茶,特别是一款老枞奇种制作的红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是即将结束武夷山之行的邂逅,一个很小的茶店,布置得很精致,看得出店家乃有心之人,于是有了好奇心。不由自主地走了进去。原来这是一家夫妻店。夫妻俩正悠闲自得地品着茶,店里没什么人。夫妻俩看到我进门,笑着请我上座,动作随性自然得像招待老朋友一样。就这么遇到这款红茶,在喝过老枞水仙、老枞肉桂之类后,第一次品尝老枞红茶。

此款红茶乃老枞奇种按正山小种的工艺做成的,干茶散发着独特的老枞香味,黑褐色的条索紧结肥实均匀。但工艺上少一道香松木熏焙,店家介绍说是为了保护这老枞奇种特有的香味,防止正山小种独特的松香味掩盖了老枞香。

茶香在水刚刚冲入杯中的瞬间苏醒,老枞奇种特有的高香特点使第一道水香气表现明显。把身体往前凑了凑,馥郁的香气瞬间进入身体,充满每个细胞,身体开始发汗,人顿时有了精神的冲动。汤色橙红,透着厚重的茶气,香气高,特殊熟果香较显。此款老枞红茶出水持重有力,老枞的特征明显,滋味醇厚。啜之入口,茶水带着茶气在口腔荡开,口腔有了被入侵的感觉,水入喉顺滑,片刻回甘。

第二、第三道老枞香稍退而果香显,滋味醇厚,水越发甘甜。此款老枞红茶内涵丰富。香气、滋味都有此消彼长的变化。因为随着浸泡时间的加长,一些内质慢慢得以彰显,于是一道接一道的等待变得很神秘,下一道会出现怎样不一样的内容?水的滋味在第五道尚醇正,甘甜依旧,汤色不变,茶香幽雅。至第九道汤色转淡,回甘较显、香气平和,人也渐渐有了身心平和的放松。

茶店夫妇均是好茶之人,在我品茶的时候跟我聊了很多茶的故事,原来他们两夫妻也是因茶结缘的,而这款红茶正是他们爱情的见证。

“没什么客人的时候,我们就喜欢开一泡好茶,夫妻俩闲聚聊天。”女店家笑着说。而夫妻俩的待客之道也与茶有关,他们解释道:“武夷山是个很有茶缘的地方,总觉得为茶而来的朋友都像老朋友一样亲切,很容易融合在一起。”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飞逝,当我带着一份美好而不舍的心情起身准备离开时,男店家开口道:“你往哪去?我也要出去了,载你一程吧。”门外的夕阳正好,颜色有点接近老枞红茶的汤色……

武夷山茶特色


武夷岩茶是武夷山一带生产的乌龙茶类的总称。武夷岩茶系半发酵茶,集红茶、绿茶功效于一身。色泽油润,内质香郁,味醇香甘,汤色清橙红,茶汤金黄,叶底绿叶红边,叶瓣边缘红艳,呈绿叶红镶边状,饮用武夷岩茶,齿颊留香,回味甘鲜。岩茶的药作用,除了具备红绿茶的作用以外,它所含的糖类及各种矿物质较多,耐冲泡,能促进人体健康。突出表现在会分解脂肪,减肥健美等方面,有提神消食、生津止渴、减肥健美、防癌抗病之功效,又有“减肥茶”、“健美茶”之美称。

武夷岩茶原产地域保护申报委员会提出武夷岩茶的原产地域保护范围,即武夷山市现行政区域范围内,分区为:武夷岩茶名岩产区和丹岩产区。武夷岩茶是有赖于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的,只要是产自“三十六峰”、“九曲溪”之区域内的武夷岩茶,才有岩韵。具有岩韵(岩骨花香)品质特征的乌龙茶,才有资格称为武夷山岩茶。武夷岩茶最有特色的是味甘泽而气馥郁的岩韵,因岩茶品种及种植的气候、土质、树龄、鲜叶老嫩、加工技术、武夷耕作法、施肥不同而有不同的喉韵特征。武夷岩茶按等级分为四大类,由好到差为:正岩茶、半岩茶、洲茶、外山茶。其中最好的是正岩茶,最差的为外山茶,正岩茶处于景区6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由于武夷山是自然与文化遗产,茶园不能使用农药、化肥,且在景区内要退茶还林,面积也越来越少,所以武夷茶的最珍品—-正岩茶越来越少了,这种茶是完全自然的,对人体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条形为条索形,色乌黑,焙透火功,香气高、厚,且令人舒服,具有焦火香,汤色橙黄到橙红,很耐泡,九泡有余香,回甘明显,岩韵显著。精制的大红袍条索壮美,冲泡后的武夷岩茶中的大红袍呈绿叶红镶边。入口水仙,佳味清纯。“岩骨花香”之品质特征。正宗的武夷岩茶可连续冲泡六至二十道,色、香、味俱不变,耐泡是武夷岩茶的一大特色。武夷岩茶的泡饮别具一格,“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噱咽,再试其香,徐徐咀嚼而体贴之”。开汤后第二泡香才显露,茶汤的香气自口入,从咽喉经鼻孔呼出,连续三饮,所谓“三口气”,即可鉴别岩茶上品香气。更上者“七泡有余香”。

品质第二的为小红袍:香气高,汤色橙黄,也很耐泡,可泡七道以上,味道醇厚,回甘较显,岩韵较明显。

品质第三为肉桂:条索较紧,条形、色泽乌润,中等火功,香气辛锐持久,香气显但不够厚,汤色橙黄,回甘尚显。

武夷山间的采茶歌


谷雨过后,秀美的武夷山又迎来的大批的采茶人,但不知何时已经见不到传说中的赣妹子。曾经飘荡在武夷山间的采茶歌也不见了踪影。

传说中的赣妹子能歌善舞,在武夷山采茶时节,山中总能不时响起与回荡着她们或悠扬或幽怨的《采茶歌》,让武夷山变得有色有声、相得益彰。随着时代的演进,这些优美的《采茶歌》也在近百年中逐渐绝响于武夷山的千岩万壑。这使作为世界“双遗产”的武夷山微微失色,隐隐缺憾。有幸的是,我们如今仍能从前人留下的方志、游记等文献中,惊艳到堪称武夷“国风”或欢畅或凄美的部分茶诗茶歌,让我们回味这一武夷山珍贵文化遗产曾经的馨香与苦涩。

早在唐代,就有如诗人徐夤留下“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诗句。至宋代茶诗尤为辉煌,民国《崇安县新志》载:“宋时范仲淹、欧阳修、梅圣俞、苏轼、蔡襄、丁谓、刘子翚、朱熹等从而张之,武夷茶遂驰名天下。”如苏轼“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加”、朱熹“武夷高处是蓬莱,采取灵芽手自栽”、范仲淹“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等等,都是顶级诗人对武夷茶的千古绝唱。此后,明清及近现代也有大量名人盛赞吟咏。但,如果说,这些名人吟咏武夷茶的诗词为“阳春白雪”的话,那么武夷山还不乏“下里巴人”的“茶歌”。这些“茶歌”中尤以采茶歌最为纯朴、醇厚,曾也最为流行,有如今日畅销于市的武夷茶。

采茶歌是过去广泛流行于我国南方的劳动民歌,后发展为我国传统民间曲艺的重要品种。在武夷山东西两麓的崇安、铅山一带便由此衍生了“采茶舞”、“采茶戏”,并流传于湖广一带。“采茶歌”多属于由成群结队的采茶工们在劳作与休息时,即兴地你一段我一句地喊唱,随后由有心人串缀或由文人加以修饰润色创作,而后又返回民间的一种口头文学。武夷山采茶歌是我国采茶歌中的杰出代表,它歌词多为七字句,曲调有浓郁的赣韵,即“江西味”。这是由于武夷山毗邻江西,并且旧崇安县(今武夷山市)地广人稀,武夷山茶产业从种植、加工到运销,几乎全程雇佣赣籍劳工,因此采茶歌也基本为这些赣民原创。据南昌大学教授、著名报告文学家胡平在其著作《千年沉重》所述:“毗邻江西的福建、两广,明至清初经济相对后进,自成了江西人重要市场。以产武夷茶闻名的建宁府,其茶农、茶工、茶商,几近赣人一手包圆。每年春天,数十万赣人飞蝗一样漫布于武夷山上开垦种茶。”如此众多的茶工在一起劳作生活,必然要生发出他们心声的采茶歌。

武夷山采茶歌内容丰富、感情浓郁,是茶区劳作男女生活情感的自然流露。即使有经过文人的润色,也仍保留着许多原汁原味。它们多讴歌劳动的欢畅、生活的美好、爱情的向往。如《崇安县新志》的《武夷十二月采茶歌》,就客观地反映了采茶姐妹全年的生产生活过程,唱出了茶山儿女的生活希望和乐趣,但采茶歌中也有许多对命运的幽怨、对剥削的控诉。如《崇安采茶歌》“想起崇安真可怜,半碗腌菜半碗盐;茶叶下山出江西,吃碗清茶赛过鸡。……年轻穷了靠双手,老来穷了背竹筒(指乞讨)”则表现了从江西到武夷山采茶难以想象的艰苦生活。这些长年流徙异地他乡的采茶工们,生活的苦楚、前途的无助,那种内心的沉重与痛苦被表达得淋漓尽致。

武夷山采茶歌如同文人茶诗一样丰富,但由于它们毕竟属于草根文学,在武夷山近百年的沧桑嬗变中大多轶失。现保存的采茶歌仍极具文艺、民俗、茶业、社会及政治方面的美学欣赏与历史研究价值,是武夷山历史文化遗产的珍贵组成。

武夷山的采茶歌多得不亚于文人的茶诗,不过由于没有文字的记述,很多都在历史的洪流中遗失了、现存的采茶歌都极具研究价值,作为武夷山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需要一代代保护传承下去,多希望有一天武夷山再次飘荡起悦耳的采茶歌,看见久违的赣妹子。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武夷山大红袍母树的传说故事》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