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文化。

庐山云雾,是中国著名绿茶之一,也被列为中国传统十大名茶之一。庐山云雾,始产于汉代,已有一千多年的栽种历史。江西庐山,号称“匡庐秀甲天下”,北临长江,南傍鄱阳湖,气候温和,山水秀美,年平均180多天有雾,这种云雾景观,不但给庐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更为茶树生长提供了好的条件。“庐山云雾”茶,也是因这一自然现象而得名。好茶多出在海拔高、温差大、空气湿润的环境中。庐山虽地处江南,但由于海拔高,冬季来临时经常产生“雨凇”和“雾凇”现象,这种季节温差的变化和强紫外线的照射,恰好利于茶树体内芳香物质的合成,从而奠定了高山出好茶的内在因素。所以,“庐山云雾”茶的芽头肥壮、茶中含有较多的单宁、芳香油类和多种维生素。

据《庐山志》记载:“东汉时,僧侣云集。攀危岩,冒飞泉。更采野茶以充饥渴。各寺于白云深处劈岩削谷,栽种茶树,焙制茶叶,名云雾茶。”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曾在庐山香炉峰建草堂居住,亲自开辟茶园种茶,并留有茶诗数首。

北宋时,庐山云雾茶曾列为“贡茶”。清代的李绂著有《六过庐记》,载有:“山中皆种茶,循茶径而直下清溪。”可见当时庐山茶业之兴盛。庐山云雾茶不仅具有理想的生长环境以及优良的茶树品种,还具有精湛的采制技术。在清明前后,随海拔增高,鲜叶开采朔相应延迟到“五一”节前后,以一芽一叶为标准。采回茶片后,薄摊于阴凉通风处,保持鲜叶纯净。然后,经过杀青、抖散、揉捻等九道工序才制成成品。cY260.Com

高级的云雾茶条索秀丽,嫩绿多毫,香高味浓,经久耐泡,为绿茶之精品。由于庐山云雾品质优良,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现在,除畅销国内市场外,还销往日本、德国、韩国、美国、英国等国,尤其是随着庐山旅游业的发展,庐山云雾茶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凡到庐山的中外游客,都买些庐山云雾茶,以便馈赠亲友。1959年,朱德同志到庐山品尝此茶时,欣然作诗称颂:“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若得长时饮,延年益寿法。”

延伸阅读

庐山云雾采制工艺


庐山云雾茶的工艺特点:由于天候条件,云雾茶比其他茶采摘时间较晚,一般在谷雨之后至立夏之间始开园采摘。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长度不超过5厘米,剔除紫芽、病虫害叶,采后摊于阴凉通风处,放置4--5小时后始进行炒制。经杀青、抖散、揉捻、理条、搓条、提毫、烘干、拣剔等工序精制而成。

庐山云雾茶的加工制作十分精细,手工制作,初制分杀青、抖散、揉捻、炒二青、理条、搓条、拣剔、提毫、烤干(或烘干)等工序,精制去杂、分级、匀堆装箱等工序。每道工序都有严格要求,如杀青要保持叶色绿翠;揉捻要用手工轻揉,防止细嫩断碎;搓条也用手工;翻炒动作要轻。这样才能保证云雾茶的品质优佳。

具体操作方法

1、杀青

每锅投叶量为350~400克,锅温150~160℃。主要手法双手抛炒,先抖后闷,抖闷结合,每锅叶量较少,锅温不高,炒至青气散发,茶香透露,叶色由鲜绿采摘转为暗绿,即为适度。时间约6~7分钟。

2、抖散

为了及时散发水分、降低叶温、防止叶色黄变,刚起锅杀青叶置于簸盘内,双手迅速抖散或簸扬10余次,这样可以使香味鲜爽、叶色翠绿、净度提高。

3、揉捻

一般用双手回转滚揉或推拉滚揉,但用力不能过重,以保毫保尖,当80%成条即为适度。

4、初干

揉捻叶放在锅中经过初炒,使含水量降至30~35%,锅温80℃左右,以抖炒为主。

5、搓条

是进一步紧结外形散发部分水分。初干叶置于手中,双手掌心相对,四指微曲,上下理条,用力适当,反复搓条,直到条索初步紧结、白毫略为显露、含水量减少到20%左右时即可。搓条温度应控制在60℃左右,时间10~15分钟。

6、做毫

通过做毫使茶条进一步紧结,白毫显露,茶叶握在的手中,两手压茶并搓茶团,利用掌力使茶索断碎。温度控制在40℃左右,时间约10分钟。

7、再干

锅温上升到75~80℃,茶叶在锅中不断收堆,不断翻散,至含水量减少到5~6%,用手捻茶可成粉时即行起锅。再干手势要轻,尽量减少碎断。干茶起锅后经适当摊放,经过筛分割末即可。

庐山云雾茶史


庐山云雾产于江西庐山,相传,庐山种茶始于汉代,据《庐山志》记载,东汉时,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徒便结舍于庐山。当时全山梵宫僧院多到三百多座,僧侣云集。他们攀崖登峰,种茶采茗。

唐宋两代文人墨客多有赞颂之作,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在庐山香庐峰结庐而居,亲辟园圃,植花种茶,诗云:“药圃茶园为产业,野麋林鹳是交游。”宋代诗人周必大有“淡薄村村洒,甘香院院茶”之句。

后来,明太祖朱无璋曾屯兵庐山天池峰附近。朱无璋登基后,庐山的名望更为显赫。庐山云雾正是从明代开始生产的,很快闻名全国。明代万历年间的李日华《紫桃轩杂缀》即云:“匡庐绝顶,产茶在云雾蒸蔚中,极有胜韵。”

庐山云雾是茶禅相通的佳作。庐山云雾茶历史上多由寺庙僧侣培植,质优而量少,据《新庐山志》记载:“山僧或寻采入林者,所获不过三数两”。东晋时,庐山成为佛教的一个很重要中心,庐山种茶始于东晋名僧慧远,慧远曾于庐山居住三十余年,讲授佛学,发展种茶。

《庐山志》载:庐山云雾茶“初由鸟雀衔种而来,传播于岩隙石罅”。呼为“门内加身”音“钻”,衡人俗字,后则直接称为“钻林茶”。庐山老者中,至今仍有人春末夏初入林寻觅。这种茶,叶片厚实,香高味浓,饮之爽口,齿颊久久留香。

钻林茶被视为云雾茶中的上品,但由于散生荆棘横生的灌丛,寻觅艰难,不仅衣撕手破,而且量极少。过去,庐山云雾茶的栽培多赖庐山寺庙的僧人,是他们清苦的汗水培育、浇灌了一茬又一茬的茶树。

庐山云雾,规模种植,是在进入20世纪以后的事,但与佛教仍然有关连。如1934年庐山植物园成立后,便自庐山山麓五乳寺引种茶苗,购进茶籽,开辟茶园10余亩。但在此前,庐山云雾茶的栽培与制作,多赖庐山寺庙的僧人。正如陈三立在诗中所说,是“山僧往来踝胫穿,猩?啼号虎豹前”的结果。“庐山云雾”茶的采摘,是在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前后开始。尤其是清明之前所采的“明前茶”最为珍贵。此时大地刚刚回暖,茶芽非常稚嫩。《庐山志》中廖雨《采茶谣》记录了“明前茶”的采制:“常年采茶早,今年采茶迟。四月寒风吹,石圃云根冻,护香香一丝”。采回的嫩芽必须在当天进行处理,要经过刹青、抖散、揉捻、理条、烘干等多道加工工序。茶农加工一公斤成茶,大约需要十万多个鲜嫩的芽头。

庐山云雾茶乡之美


庐山之所以中外闻名,大致理由苏轼的名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庐山云雾。庐山,隶属于江西省九江市。传说殷周时期有匡氏兄弟七人结庐隐居于此,后成仙而去,其所居之庐幻化为山,故而得名。这里“春山如梦,夏山如滴,秋山如醉,冬山如玉”,四季景色迷人,自古享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称。自司马迁将庐山载入《史记》后,历代诗人墨客相继慕名而来,陶渊明、谢灵运、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陆游、徐志摩、郭沫若等1500余位诗人相继登山,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名篇佳作。

庐山雄奇秀拔,云雾缭绕,山中多飞泉瀑布和奇洞怪石,名胜古迹遍布,夏天气候凉爽宜人,近代以来,庐山又成为政治风云人物的度假之地,山上现存有多座张学良、蒋介石、毛泽东、周恩来等人住过的别墅,这使得它更成为一座人们向往的名山。1996年,庐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

庐山云雾茶区环境


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山从平地起,飞峙江湖边,北临长江,甫对鄱阳湖,由于高耸于江湖之间,茶区土壤为酸性壤土,年平均气温11.5℃,年隆雨量1967.7毫米,年雾日190.6天,茶季相对湿度80%以上;庐山主峰高耸入云,海拔1543米,山峰多断崖陡壁,峡谷深幽,纵横交错,林木茂密,泉水涌流,雾气上升,蔚成云雾,由于云雾弥漫,山中温差大,光照透过云层照在植上,非常有利于茶叶的芳香物质合成,有“色香幽细比兰花”之喻。品质以海拔800米以上的汉阳峰、含鄱口、花径、小天池、青莲寺等处所产的最佳。

庐山云雾茶不仅具有理想的生长环境以及优良的茶树品种,耐寒性强,发芽整齐。还具有精湛的采制技术。

在清明前后,随海拔增高,鲜叶开采朔相应延迟到“五一”节前后,以一芽一叶为标准。采回茶片后,薄摊于阴凉通风处,保持鲜叶纯净。然后,经过杀青、抖散、揉捻等九道工序才制成成品。

庐山云雾茶乡特色


庐山之所以中外闻名,大致理由苏轼的名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张瑜、郭凯敏主演的电影《庐山恋》。庐山云雾。庐山,隶属于江西省九江市。传说殷周时期有匡氏兄弟七人结庐隐居于此,后成仙而去,其所居之庐幻化为山,故而得名。这里“春山如梦,夏山如滴,秋山如醉,冬山如玉”,四季景色迷人,自古享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称。自司马迁将庐山载入《史记》后,历代诗人墨客相继慕名而来,陶渊明、谢灵运、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陆游、徐志摩、郭沫若等1500余位诗人相继登山,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名篇佳作。

庐山雄奇秀拔,云雾缭绕,山中多飞泉瀑布和奇洞怪石,名胜古迹遍布,夏天气候凉爽宜人,近代以来,庐山又成为政治风云人物的度假之地,山上现存有多座张学良、蒋介石、毛泽东、周恩来等人住过的别墅,这使得它更成为一座人们向往的名山。1996年,庐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

李小华:满腔热血打造庐山西海有机白茶新品牌


他思维超前,精明能干,曾是闻名当地的生意干将;他有勇有谋,一腔热血,是优秀的共产党员。

在江西柘林镇易家河村,提起他,大家纷纷伸出了大拇指。“全省农村技术人才先进个人”、“全县十佳岗位创业能手”、“全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村干”等荣誉称号,是对他带领村民创业致富的充分肯定。他就是永修县柘林镇易家河村党委委员、庐山西海有机白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小华。30年来,他凭着农民的勤劳、朴实和热爱钻研、创新的牛劲,抒写着自己成功创业的精彩华章。

示范引领显身手高山开辟新茶园

永修县柘林镇易家河村下城林场群山环抱,山峦重叠,云雾缭绕。在四季常青的黄司坳高山上,有一个300亩梯田式的有机白茶基地,阳光照耀下,一行行生长茂盛的茶树焕发勃勃生机。在这片茶园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年近五旬的男子在忙碌着,修枝、锄草、施有机肥……清瘦黝黑的脸庞,透露出一身的精干。他就是李小华。

熟悉李小华的人都知道,他身体中流淌着敢为人先、创新创业的血液:1997年创办了榨油厂,2003年成立了易家河绿色果业有限公司,2005年经营了乡村农家饭庄,2006年办起了竹制品加工厂。自20岁开始创业以来,李小华30年如一日,不断更新观念,抓住商机,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奋斗,实现了人生的一次次华美转身,成为当地致富的领头雁。

机会总是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人。柘林镇易家河村灵山秀水,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这里的气候、土壤适不适宜种植白茶?带着这个想法,2006年,李小华专程到浙江省安吉白取经,考察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科学的生产技术,为建设现代化、标准化茶园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一个人富了不算什么,只有大家都富起来了,那才是小康社会。”李小华相信,有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有全体社员的共同努力,庐山西海有机白茶产业之路将会越走越宽,家乡人民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庐山云雾》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