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文化。

最近很多朋友来问到底什么事一张打的银壶?

最近很多朋友来问到底什么事一张打的银壶?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1、什么是“一张打”工艺?

“一张打”工艺是打制银壶的一种方法,也就是说,银壶的壶身、壶底和壶口均是由一片整银打制而成。在工匠掌握“一张打”银壶的制作技术之前,壶身和壶口都是分开制作的,或者壶身是用两块银焊接而成的。当壶缘汇手工银壶工匠实现银壶身的突破时,就会将此工艺命名为“一张打”工艺。

2、“一张打”工艺妙在何处?

壶缘汇老师傅们说“一张打”工艺并不难,不论是短壶嘴,还是具有造型感的弯壶嘴,对有丰富打制经验的老师傅们来说并不是难事。而其中比较讲究技术的是如何使“一张打”工艺的壶嘴变得精致,也就是对线条感的要求,从壶身到壶嘴的流畅过度,这就是“一张打”工艺的奇妙之处。壶嘴与壶身的连接既流畅又自然。关注作者:295607215,了解更多银壶知识

3、如何辨别“一张打”工艺?

有些银壶壶嘴和壶身之间的连接非常明显,一般人都能看出来。但是焊接之后,再经过技术磨平连接处,却迷惑了很多朋友的眼睛。真正掌握“一张打”工艺的老师傅其实并不乐意之后通过焊接将壶嘴连接,因为这样做比“一张打”出来的工序要更费时费力,而且打制出来的壶型也不是很好看

4、买银壶必须要买“一张打”吗?

了解完“一张打”工艺之后,难道以后买银壶就一定要买“一张打”的银壶吗?其实不然,有些壶友从工艺和银壶使用方面考虑,钟爱一张打的银壶,因为一张打的银壶保持了银壶的完整性,有一些焊接的壶嘴和壶型整体之间比较突兀。

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银壶在不小心干烧之下(银壶切记干烧),焊接形成的壶嘴更容易对银壶的外观进行损坏。但也不是焊接壶嘴的银壶不好,泡茶银壶因为体积较小,一张打基本无法实现,所以大多数情况下,泡茶银壶的壶嘴都是焊接的方式。而且只要焊接足够牢固,壶嘴与银壶整理的连接处打磨平整,其泡茶煮水的功效并不会有什么影响,还是一把好壶!关注作者:295607215了解更多

编辑推荐

陶瓷泰斗张守智


清华美院教授、“陶瓷泰斗”的青花半彩和紫砂因缘参与建国瓷、国礼瓷、国宴瓷的设计和监制毛泽东提意见并亲绘草图,“让茶杯既好看又实用”,这成为他的理念。

见到中国陶瓷设计大师张守智之前,先看到他的艺术年表,年表很长,亮点颇多,令人惊叹一位艺术家蓬勃而丰富的艺术创作道路与共和国同行60余载。他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庆典用瓷“建国瓷”和“钓鱼台国宾馆用瓷”、外交部的“中国驻外使馆用瓷”、“人民大会堂国宴瓷”的设计和监制;参加了20世纪70年代外交部“国礼瓷”,国庆35周年“国庆瓷”,2002年国务院“紫光阁用瓷”、陈列瓷及礼品瓷的设计和监制;他设计和制作的陶瓷艺术品频频斩获国内外大奖并为国内外收藏家所收藏;他为中国的陶瓷事业奋斗至今,被尊为“陶瓷泰斗”……

张守智在他担任顾问的北京佳美丽家陶瓷有限公司的“美瓷汇”接受采访,这里陈列着他的设计生涯中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同时也陈列着来自英国的顶级日用陶瓷品牌Wedgwood的一系列精品。也许这是“美瓷汇”的刻意而为,桃李不言,唯比照可以见深意。对于全世界爱瓷、藏瓷、赏瓷的瓷迷来说,Wedgwood代表着瓷器设计、制作的最高水准,也是瓷器的高端品质保证,而在中国,如果有幸看过这里展出的张守智的作品,不由人不心生感慨,原来,在瓷器诞生并以瓷为名的国度,有这样的大师和这样精彩的作品。更难能可贵的是,81岁的张守智和他的作品,见证着中国日用瓷发展的历史脉络,这些作品连起来,便是一部中国国礼用瓷活的历史和北京日用陶瓷业发展至今日比肩世界先进水平的生动档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时,中国陶瓷业工业化生产刚刚起步,陶瓷教育远远跟不上整个行业发展的需求。1950年,北平国立艺专经国家批准转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即现在的清华美院),1951年,张守智以第一批学生的身份入学。与他同一年入学的学生当中,一共有4个名额分配给了陶瓷专业,张守智正是这4人当中的一名。据张守智回忆,当年的这4名同学毕业后,一位去了景德镇筹建景德镇陶瓷学院,一位分配到了轻工部,他自己则和另一位同学留校做了教师,继续为国家培养陶瓷专业人才。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陶瓷专业人才,他们走上不同的岗位,为中国陶瓷的发展开枝散叶,也是他们为整个陶瓷行业播下了第一批新思维的种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始,国家组建了“建国瓷设计委员会”。建国瓷设计的具体工作由刚成立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主任张仃领导陶瓷科师生完成。其设计任务是国宴用中、西餐具。张守智便在陶瓷科仅有的几名学生中。

建国瓷本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精神,简化旧时中餐宴会的繁琐配套,按新中国宴请形式,以实用为标准。在保留了大部分原有造型的同时,对餐具中的酒具、茶具作了重新设计。在汇集了大量的设计方案后,几易其稿,确定了祝大年设计的传统青白瓷斗彩缠枝牡丹纹中餐具和青花海棠纹西餐具各一套。整个装饰吸取了敦煌图案的结构及风格特点。设计中参考了大量非陶瓷的传统艺术资料,如染织、青铜器、漆器等,充分体现了学习传统却不仅仅囿于陶瓷而是师承整个传统艺术这个宽泛的“大传统”概念。为保证装饰设计样稿的清晰、标准,从前门国画生产合作社请来了着名工笔画家陈大章、门永华、翁振庆等先生描图、画样。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文化部从故宫博物院调来多件康、雍、乾时期的陶瓷实物,以供参考。当时许多知名艺术家都参与了建国瓷的设计与指导工作。为确保成瓷与设计样稿的一致性,时为陶瓷科主任的祝大年与高庄、郑可、梅建鹰带学生4人、进修生1人在1952年暑期来到景德镇开始试制工作。

张守智至今记得,当年,陶瓷科的师生们在往来于大小作坊间,复量尺寸的同时,进行了许多艺术创作。充分利用了现有工艺技术的同时,创造性地突破了封闭、狭隘的小手工艺生产者在长期的生产中形成的一种既定的对材料、工艺的审美趣味和技术操作模式。在生产完成的约6万件建国瓷器中,最终有7000件被送到中南海怀仁堂,成为中国特色的、中国自主设计生产的、共和国国宴专用瓷器。

至今,提到参与建国瓷设计制作的经历,张守智仍激动不已,那不仅是一名艺术家个人艺术生涯中的辉煌经历,也是一名亲身见证了共和国诞生和发展的中国公民为祖国做出贡献之后念念不忘的光荣。

在中国,提到日用陶瓷设计大家,张守智当之无愧。然而无论何时何地,在他的回忆中,常常出现的并不是他个人的“业绩”,而是如数家珍一般的恩师们的名字,这些名字在中国美术史、设计史上如雷贯耳。在接受采访时,张守智深情回忆起他在老师们身边度过的学习时光:“1954年毕业,我和金宝陞同学留校做带职研究生,科主任祝大年教授是我的导师,分配我的学习研究课题方向是日用陶瓷设计。祝先生交给我‘建国瓷’设计测绘用的一把30公分钢板尺和一个500cc的量杯。当时先生说,守智啊,咱们第一届毕业生只有你们4个人,施于人分到景德镇筹备陶瓷学院,齐国瑞分到轻工部从事全国陶瓷美术工作。留校培养你做日用陶瓷设计教学,你要用这把尺子和量杯,继续测量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的‘美食美器’,测量世界名牌陶瓷餐具的发展变化,量30年,你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日用陶瓷设计教师。那时课下,我和金宝陞两个人都不理解。金宝陞对我说,量30年你能成为艺术家,拿一把尺子?可是遵照老师的教导,在我走过的生活用瓷的设计路上,用这组量具,我整整量了60年,它测量着我在工艺美院的设计教学和退休后我的陶瓷设计与生活、生产相结合的尺度,在今天它还在测量着我的陶瓷设计人生。”

陶瓷设计是张守智一生的事业,为了这项事业,他在艺术学习上涉猎颇广。至今,回顾自己的创作道路,他认为年轻时学习紫砂设计制作技艺让他受益无穷。

1956年到1966年之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专业每一届大约毕业15名学生。这些学生毕业后或者是负责一个省的陶瓷工作,或者是从事科研设计工作,基本不会到生产第一线。当时正是全国陶瓷生产恢复的重要时期,生产第一线设计人才奇缺。1959年,由轻工部和中央工艺美院举办了第一届全国陶瓷培训班,张守智结识了来自宜兴紫砂厂的紫砂艺术家高海庚。设计艺术的灵感来源从来无界限,张守智自此与紫砂结缘,并在此后的紫砂设计制作中融会贯通地积累了陶瓷设计制作的宝贵经验。

1962年到1965年间,张守智每天下午都会准时出现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所,他把明清两代收藏的紫砂壶从库里调出来,测量、绘图。在这3年里,他把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中山大学图书馆、广州美术学院陶艺工作室、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以及着名画家唐云所藏的500多把历代经典壶逐一测绘,通过注水确定容量,再从功能、水流情况、结构处理、铭文、底款等各方面进行研究,总结规律。

最初,张守智这样做完全是为完成学院布置的课题,而非出于自己的喜欢。通过3年的测绘,枯燥的绘图变得有趣起来,他渐渐发现了传统紫砂的精华,当他从历史上这500余把壶当中总结出了形体、线条、空间和实体关系的设计规律,并找出一些美的共性规律时,他对紫砂造型的设计已经在不知不觉间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后来再给产地举办培训班,张守智就结合自己对历史器型的认识给学员讲解造型中的奥妙,并结合这样的规律把握传统经典器型的神韵所在。而通过对紫砂的研究,张守智终于理解了祝大年老师所说的“美食美器”的精髓,并将这些收获运用在陶瓷设计制作中。

张守智以日用陶瓷设计制作扬名海内外,他自己则更愿意讲述他与紫砂之间的因缘际会,紫砂,对于他的艺术生涯来说是一个有着特殊情结的起点,也是他在陶瓷设计制作领域频频出彩之际为自己带来不息灵感的他山之石。

无论是紫砂还是陶瓷,张守智的作品带有鲜明独特的风格。他坚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理念,作品率真高雅,灵犀独慧。在他参与的一系列与中国重大国家级节庆和重大外交场合相关的日用陶瓷设计中,人们一眼就可以认出这是典型的“张守智风格”。在人民大会堂多功能厅,在钓鱼台国宾馆,在中南海紫光阁,在见证着中国外交事业发展的北京饭店的历史陈列中,在北京懋隆文化创意产业园的“美瓷汇”,都可以看到张守智的作品,无论是中华龙的昂扬造型还是师承古典的青花斗彩或者粉彩套件,都融汇着他一生致力于陶瓷艺术发展与创新的不懈追求。

2013年,年届81岁的张守智与着名画家常书鸿的女儿、艺术家常沙娜合作推出了《敦煌》系列陶瓷餐具,这是一次完美的合作。常沙娜一生致力于敦煌艺术的发掘和整理,被誉为“敦煌女儿”,张守智将常沙娜的作品装点成精美的陶瓷餐具,大气灵动,颇具收藏价值,成为懋隆“美瓷汇”展品中独具风采的精品。

在“美瓷汇”中,像《敦煌》这样的精品比比皆是。张守智的兄长张守义是中国着名的装帧设计大师,已然作古。他生前为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包括卢梭的《忏悔录》、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在内的许多世界名着设计了剪影风格的封面,至今仍为后人所学习借鉴。在“美瓷汇”的展品中,就有张守智以兄长的作品为图案设计制作的杯盘,作为亲兄弟的装帧大师和陶瓷设计大师的手足之情在作品中得以永存。

“美瓷汇”中展出的张守智的作品,每一件都别具收藏价值,然而,张守智对陶瓷艺术品的收藏有着独到的理解,“我们一个陶瓷杯子卖两元,欧洲一个陶瓷杯子卖四五百,为什么?”在张守智看来,这是迫切要改变的。虽然中国发明了陶瓷,然而在陶瓷漫长的发展史中,中国只是陶瓷的量产大国,生产和出口陶瓷制品的附加值很少,只有坚持走自主创新品牌的路子,中国的陶瓷业才能获得新生。“设计师的艺术创作是为什么?”张守智说,“我以为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更精致、更有文化意味。能让陶瓷诞生国度中的普通人用上最精美的陶瓷日用品,就是设计师在为人民服务。”在张守智看来,一件陶瓷艺术品的诞生并不是为收藏,而是为生活。生活更美好、更方便,即使是一只小小的餐具,也要能给用它的人带来幸福感,这才是艺术创作和艺术品的价值所在。

带着这张毛主席手绘的图纸深入景德镇,完成了设计和改造。

81岁的张守智是一位有趣的老人,讲到这里,他随性地在笔记本上画下一只“中山筒”饮杯图样。他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和初期,这是茶杯的基本形状,其间出现过盖子上带蜜桃装饰和环状把手的莲子杯,莲子杯的杯耳形状精美却工艺复杂。有一天,他收到了一张图纸,是毛泽东亲手绘制的茶杯图样。“毛主席提出的意见是,莲子杯虽然美丽精致,但是清洗起来非常不方便,无形中增加了服务员的工作难度,建议能化繁为简,让茶杯既好看又实用。”张守智在纸上画下了这张深植于他记忆中的图样,“这就是到现在还广为使用的会议用茶杯,杯型简洁,杯耳空间很大,便于抓握,杯盖上的桃子变成了圆形球状。杯子的容量也足够大,不必在会议中间劳动服务员不断加水。”虽然历经几十年,这仍是最多见的、中国特色的茶杯,到现在,尽管其图案已经极为丰富,但在中国各级政府和领导人的会议桌上,出现最多的茶杯仍然是这一种。当年,张守智带着这张毛主席手绘的图纸深入景德镇,在那里完成了其设计和改造,至今,景德镇人仍亲切地称之为“胜利杯”。

“胜利杯”的故事长久地影响着张守智的日用陶瓷设计理念,中国特色的精美、实用成为他一生坚持的设计理念之一。而“胜利杯”的故事同时也让他深刻地理解了艺术为人民服务的精髓。正因为如此,张守智在他的艺术道路上一直致力于发现新的、更加具有实用性的材料和工艺,包括他现在致力于发展的高石英瓷产品的使用和推广,他的理想是提高中国陶瓷特别是生活用瓷产品的文化含量,降低生产成本,让这个古老的瓷器之国的人们能用上自己心仪的产品,“从餐桌上提高生活质量,让生活更美好、更有文化意味”。

张德海:福建制壶名家


张德海-福建制壶名家,代表作品有《六柏》,与裘桂林是同们师兄弟!柏原-未见史载,尝见一出土小壶款识为「荆溪邵柏原制」因知其姓邵,观其传器风格,应系清初制器好手。所见传器形制多变,风格敦古朴厚,所刻款文亦多雅致。

署款格式有先钤椭圆小章「荆溪」於右上首,左下方钤「柏原」篆字阳文方章(如此器);亦有於壶底正中钤上「荆溪邵柏原制」六字阳文篆印者;亦有钤「柏原」篆字长印於诗文右上首者;

亦有纯以钢刀阴刻「柏原」两字楷书者。传器紫砂、朱泥、段砂皆有所制,尤以朱泥为夥。拙着《荆溪紫砂器》收有修五款朱泥壶,底款:雪松轩玩 柏原,墙款:修五。柏原制器,常见不拘泥於传统古式的形制,常有令人意料之外的惊喜。此器底镌「雪松轩玩 柏原」,墙款为「修五」,款书闲雅,刀工简洁流畅,散发着浓冽的文人气息。

汪生义-汪生义是老辈制壶高手。据云,吴云根、朱可心曾在他门下学艺。

铸造世家:砂院张氏家族


在平遥,有一个铸造世家值得人们记住,那就是砂院张氏家族。

铸造业需要翻砂,于是人们把这个行业称为砂院。砂院张氏是平遥延续了五百余年的铁器制造业家庭,从明朝开始至民国中期,它一直活跃在平遥铸造业的舞台上。

明时,户籍按行业来划分,农民为农户、军人为军户、艺人为乐户、工人为匠户……明朝初年,铸铁为生的张氏家族以“匠户”的身份奉旨迁居来平遥,居于城内东北部,入文会坊一甲,是兵部和工部给予执照的匠户家庭,专门给官府制造兵器,也制作民用铁制用品。

当时,他们家族是平遥惟一从事这一职业的家庭,并在城内建有专门祭火的家庙—火神庙和家庭祠堂。入清后,由于户籍制度的调整,该家庭才将自家技艺传给徒弟,但铁器制造业仍以其家庭为主。现今保留下的很多铁制宗教用品,如明造现藏于山西博物院的“平遥铁菩萨像”、明代造的“平遥双林寺铁佛”、明万历年间的“五台山铁钟”等,都为张氏家族所制。目前,收集到的张家最早的作品是国家一级文物、明正德十三年造的“交城天宁寺铁碑”。

明清时期,砂院张氏即为铸造业的“垄断企业”,辉煌一时不说,还积累了丰厚的家财。民国初年,孙家来到平遥后,张家因技术落后逐渐在民国中期淡出。但因本身富有,张氏后人也没有因为家族铸铁业的败落而生活落魄。张氏后人大多转入了其它行业,有做票号的,也有地方乡绅……现在张氏家族仍大多居住于以其家族职业命名的平遥砂院巷、火神庙街一带。

著名壶艺家——张佳龙


张佳龙是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著名壶艺家。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生于江苏宜兴丁蜀镇,是著名的紫砂壶艺人、陶瓷艺人、工艺师,代表作品有石瓢一粒珠仿古等!

从小生于陶都制壶世家,从小深受先人制壶艺术的熏陶,并受到多位名师指点。所制作品稳重大方,古朴精炼,无论方壶圆壶,以全手工制作而成,造型端正,实用性极佳,作品被国内外多家博物馆收藏。

生于蜀山上袁村陶艺世家。

1965年前东坡书院读书,毕业后伯父学艺。

1968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从师朱可心先生学艺

1970年受聘紫砂工艺厂技术辅导并带徒传艺。

1971年参加厂内的注浆、辘轳车成型等技术革新。

1973年在厂内承师第一成型车间任班长、带班生产及负责技术辅导。

1975年由厂委派至周边地区尹家村、大浦、西望、洋渚等村开发紫砂陶生产带徒数百名,致富周边农村。

1978年在厂技术科研制紫砂成型工具,负责全厂数百名成型生产工人的工具制作和改进,并技术辅导。

1981年在紫砂厂研究所任专业造型设计和创新工作,创作《六棱犀皮壶》获亚太地区陶瓷评比一等奖。

1982年制作《四方抽角壶》获全国陶瓷评比二等奖。晋升助理工艺美术师。

1983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造型设计班”进修一年。

1987年制作《鹊桥提梁壶》,被收藏于北京中南海紫光阁;创作《传炉壶》获无锡市新产品开发大奖赛一等奖。

1988年制作《竹节系列》等五件作品参加香港紫砂春年---当代宜兴陶艺展”,并随团赴港作艺术交流活动。

1989年晋升工艺师,创作《六方竹节》组壶,被江苏省陶瓷作品评为三等奖,被全国陶瓷评比中被评为设计二等奖,在首届国际陶瓷精品大奖赛中荣获二等奖。

1992年第二次随团赴香港作紫砂展览和艺术交流活动;制作《富贵如意壶》入选中日传统工艺品联展;创作《年年有余壶》被征为工艺美术珍品,收藏于北京中国工艺美术馆。1993年晋升高级工艺美术师。

1995年应邀赴马来西亚吉隆坡举办茗壶展;应邀赴新加坡举办茗壶展;

1996年应邀赴德国柏林举办紫砂茗展。

1999年部分精品参加上海首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名人名作艺术展”;创作《冰纹提梁壶》收藏于南京博物馆。

2000年应邀赴日本举办紫壶阁紫砂艺术精品展

2003年《一粒珠》入选中国第七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

2008年《石瓢》在北京茶博会获得金奖。

 

青瓷茶具工艺


皇家青瓷是南北融合的产物。众所周知,地区环境不同,地域水土迥异,文化差异也千差万别,南方和北方所烧青瓷便各具特色。比如南方龙泉青瓷,一般胎质坚硬细腻,呈淡灰色,釉色晶莹纯净,类冰而似玉;北方耀州青瓷,胎体厚重,玻璃质感强,流动性大,釉色青中泛黄。

皇家精典在对南北瓷器做了大量的考证和研究后,结合双方的特色,利用南北烧制材料的不同性理,烧制了皇家精典独有的刚劲中参杂着柔和,青翠中彰显着瑰丽的青瓷茶具。

皇家具有专业的窑炉,加之设备先进,青瓷器物无论几次入火煅烧,都能保持成色完美,并且不龟裂破损,烧制出来的青瓷器具受热均匀,色泽清韵,釉色青碧,釉层厚润,可与翠玉媲美。

皇家精典的每件青瓷作品都是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华民族千年文化精神的延续。它们类玉似水,秀润清远,感性而空灵。其间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传承千载,不衰不灭,跨过历史的长河,代代相传。透过这些青瓷茶具,我们可以看到火的刚烈、水的优雅、土的敦厚,阐释着生活的真谛,它们不单单是一件工艺品,更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精神与民族文化的历史见证者、跟随者。

皇家精典的青瓷作为瓷中佼佼者,同样受到了国际国内文人雅士喜爱,它随其他陶瓷一起被广泛传播到日本、朝鲜、东南亚、非洲和欧洲等地。不论在工艺技术、造型技术还是视觉审美上,其艺术成就都将我国的陶瓷烧制技术推向了顶峰,并为中西文化交流添上了浓重的一笔,也给世人带来一种更健康、更有品位的茶境享受!

银壶的做旧工艺有什么好处?


不管是亮面的壶,还是有锤纹的壶,在使用的过程中都会氧化,如果使用得当自然氧化,会非常好看,不建议清除掉氧化层。当然如果用软牙刷蘸少量牙膏,或者用擦银布都可以较方便的去除氧化层,使壶光亮如初。

做旧款的银壶,其实就是加速了纯银氧化的速度。做旧的银壶,会有一种包浆的感觉,但是它跟自己保养自然氧化的银壶还是会有些区别。

除了银壶壶表颜色变化,这种氧化过程,也会让银壶壶身的锤纹、錾刻图样更有层次感,厚重感。这也是很多茶友常说的养壶之道。

银本色的壶和做旧的壶除了一个壶韵洁雅,一个色泽偏深,内敛沉稳外,还有两个主要区别:

关于银壶的做旧和银本色:

1、做旧色的银壶,养壶更轻松简单些

做旧后的银壶,壶表稳定性更高,轻易不会出现养壶不均的现象,平时,常用常擦,适当注意保养就行。

银本色的银壶,自然氧化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在自然氧化的过程中,会出现壶表氧化不均的现象,主人得用擦银布对壶表进行擦拭,耐心保养。这就需要朋友们养壶的时候,花点心思。

2、养出的壶韵不同

做旧后的银壶,壶韵算是基本定型。做好保养,可以提升壶表的肌理层次感,凸起的锤纹越擦越亮,凹进去的锤纹也会呈现不同的色泽。

银本色,不做旧的银壶,养出的壶韵和主人的养壶方式、主人的生活环境有关。例如,一些茶友,家在南方的,潮湿环境中,他们的银壶会氧化的比北方壶友快点。这种不确定性的期待也让很多壶友决定保留银本色,花时间慢慢去养一把少有的壶。

紫砂艺人首要任务是继承传统工艺


明代末期以来,随着许许多多老艺人的坚持完善和探索,紫砂工艺壶的制作工艺已经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全手工成型的技艺。即通过不断的将紫砂成品泥拍打制作成泥片和泥条,随后考虑壶器的造型,拍打出紫砂壶的身筒,接着把、嘴、盖、蒂并镶在身筒上,最后一步是光坯。由此,我们可以根据不一样的底、盖等附件以及各种各样的少有的加工制作方法,并且,与成型的工艺相互配套一致,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紫砂的传统艺人也创造了十分具有个性化的工具和制作紫砂壶工具的方法,并且线条的变化和茶壶的造型还取决于某些十分特殊的工具,这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工具的制作可以直接反映紫砂工艺壶艺人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

对于从事紫砂壶工艺壶艺术的创作人来说,首要任务就是要继承传统的工艺,只有通过对紫砂工艺壶传统完全的把握和理解,才能够持续地汲取传统艺人的技法特色和优秀品质,同时在此基础上对其临摹和学习,把这些不断加入到自己的个性化创作当中去,这样艺人才可以制作出高质量并且带有生命力的作品。(来源:普洱茶,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一张打”工艺详解!什么是“一张打”工艺?“》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具资讯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具资讯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