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许多人喜欢紫砂壶,因为紫砂壶质地细腻,且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今天,我们来介绍一下紫砂壶七大事项,增加大家对紫砂壶的了解。

一、紫砂壶“注茶越宿,暑月不馊”,茶汁不易霉馊变质,且不易起腻苔,所以清洗容易,不费周章。值得一提的是,此处所指的“暑月不馊”,即夏日隔夜亦不馊,这在台湾亦是事实,但若将“暑月”强解为“数月”则显然夸大不实,相信亦是早期“紫砂壶神格化”的谬论来源之—。

虽然就茶道而言,理应“旋沦旋啜、宜倾竭即涤去停渣”,即随泡随饮,事毕即清除茶渣,但现代人生活繁忙,将茶渣留于壶中数日亦是常事。对此,清人吴骞记载了他的洗壶妙方:“壶宿杂气,满贮沸汤,倾,即没冷水中,亦急出,冷水泻之,元气复矣。

二、宜兴茗壶,以粗砂制之,正取砂无土气耳,又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故用以泡茶不失原味,色、香、味皆蕴,上述为古人总结的心得,易言之,以紫砂壶来泡茶,只要充分掌握茶性与水温,当可泡出聚香含淑、香不涣散的好茶,比起其它材质茶壶,其茶味愈发醇郁芳香。(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见《紫玉金砂》杂志第六期的《浅谈日用紫砂陶的实用功能》,当有更科学化的解释。

三、紫砂土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及延展性,配合以特殊且精准的制壶技艺,所以成品口盖严密,缝隙极少,减少了含霉菌的空气流向壶内的管首,相对延长了茶汤变质的时间,有益人体健康。

四、紫砂茶具使用越久,不但壶身光泽越加光润,而且据《阳羡茗壶系》载:“壶经久用,涤拭日加,自发暗然之光,入手可鉴”,此即指常用干布摩拭,更显气韵温润,这也正是国人热衷的养壶。

五、紫砂器具有耐热性能,冷热急变性佳,寒天腊月即使注入沸水,也不易因温度遽变而胀裂。当然,这点对于地处亚热带的台湾而言,可算是无需忧心。(壶身有暗伤者,另当别论。

六、紫砂陶是一种介于陶和瓷之间,属于半烧结的精细炻器,具有持殊的双气孔结构,透气性极佳且不渗漏。由于这种特性,所以它能吸收茶汁,壶经久用,自然能于内壁累积出茶锈(茶山),此时即使不置茶,叶,单以沸水冲入亦能泡出淡淡的茶香来。(也由此可知“一壶不事二茶”的原因)。

七、紫砂砂质传热缓慢,执用时较不易烫手,且性耐烹烧,可放在温火上炖煮,所以用紫砂制成的砂锅十分受到人们的欢迎。此外,紫砂因传热慢,所以保温亦较持久,此点对于喜喝半发酵茶的台湾同好而言,更是一项难得的特点。

知道了这些,大家是不是更觉紫砂壶的神奇了呢。紫砂壶是我国茶历史上的奇葩,需要我们深入了解才能探得其中奥秘。

延伸阅读

鉴别全手工紫砂壶与仿全手工壶的技巧


全手工壶的初鉴可以从以下几个部分入手:

从价格方面入手:打开全手工分类,竟然有很多卖家把一二百的壶都标为全手工壶。买家可不要上当啊,这样的价格买到全手工壶是不可能的,价格在500元以下的壶基本都不是全手工壶,除个别小品壶以外,有的卖家还会提出种种理由说是亏本卖的,那是不可能的,没有谁会专门开个店送钱的。

现在有些工艺师为了让藏家更容易区别全手工壶,特别在壶的内壁盖了章,这样的壶基本上可以作为一个全手工壶的判定标准,但不绝对。

从壶的工艺上判断。全手工壶是由泥片打平后,根据壶的形状切好后再围起成壶身(也叫身筒),所以壶的身筒上会有泥片接头。这个接头在壶的外面是看不出来的(太阳下细看还是能看出的),一定要在壶里面。因为外面的接头可以通过手工处理掉,壶里面因为有的地方看不到,一些工具也用不上,所以很难处理平整,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去眼睛去看,有的眼睛不一定看出来,就要用手去摸。越往上看不到的部位,会越明显,用手一摸至上而下会有个条状的皱折突起。

从壶内的处理情况来比较,全手工壶的壶内处理有时不太相同,具体表现为全手工壶的壶内壁不多加处理的话会出现一种自然的皱折,而半手工壶通常是一些人工刮的痕迹。

以上说明只限于区分全手工壶和半手工壶。近期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内壁有印章和接头线的仿全手工,无法以上面方法区别。买家朋友可以查找壶外部是否有模具线。(仿全手工壶常常会在壶把或壶嘴处留下模具线)

仿全手工壶,所谓的仿全手工壶其实就是半手工壶经过一些处理去冒充全手工壶。主要有两种方法去处理:

一是,在壶内壁盖以前只有全手工壶才能盖的那种章,不过仿全手工壶的章是在壶成型后才能盖,而全手工壶在泥条状态下盖好后再把泥料制成壶的。因此在两者之间会有区别。

二是,在壶把对应的壶内壁贴一条泥条仿制成接头的样子。所以碰到壶内壁有接头的壶也不能马上断定这就是一把全手工壶,还要结合其他的地方去鉴定。(来源:纯色紫砂文化,

紫砂壶制作之明针工艺


紫砂明针是紫砂手工成型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明针"是宜兴紫砂壶成型工序,表面精加工的主要工具。明针的主要功用,就是在茶壶生胚制作完成时,将生胚表面,作精加工的修胚(修整,刮平……)等动作。古时紫砂艺人曾用一句话来形容明针的作用和工序特性。“脱手则光能照面,出冶则资比凝铜。”

紫砂明针的材质及分类:

紫砂明针俗称”牛角片“,以牛角制者为最佳及最普遍。削刮成不同形状不同厚度用于加工光壶身、壶嘴、壶把、壶盖、筋纹等光润细腻的表面。为了配合茶壶形状的不同,明针样式也是非常繁多。常见的有身筒明针,嘴把明针,方头,盖头,斜头,等明针。

紫砂明针的功用:

明针作为精加工的必要工具,能将泥料、成型、烧成三者结合,产生宜兴紫砂最特殊的工艺表现能使壶体表面,虽不像瓷器的施加釉料,就能富有光泽。先将坯体表面的粗泥粒子,向坯体里挤压,使泥浆浮出,从而形成一细腻的表层,让坯体表面光入明鉴。而坯体内部保持紫砂体表面泥层之下,因未经加工,泥料矿物组成和颗粒的堆积,使坯体内保持紫砂特有的疏松间隙,经过烧制后,则壶体产生一定得气孔。简单的一句话就是明针可使壶面光滑,壶内结构气孔增多,表面光滑。

因为紫砂壶的特殊泥料结构,当我们在泡茶时(只针对茶壶的部分来说明),开水的温度,将会由茶壶损耗一些热能,其中的影响因素为,胎壁的厚薄,材质的疏松,烧结的温度,颗粒的大小等等。胎壁厚,材质疏,烧结温度低,颗粒大,将损耗较多的能源。所以,当茶壶冲入开水,茶壶本身的温度和茶叶都会中和掉开水的热温,而茶壶材质的不同,更会明显的消耗不同程度的热能。

像朱泥类的茶壶,因质地很细致(收缩比大)所以茶壶本身消耗的热能较少,易于逼茶。相对的,传热速度也较快,热能易于透过壶壁与空气中和(朱泥壶泡茶时,都会感觉壶身较烫)。因此,朱泥壶发茶效果,升温快,降温也快。胎壁厚或组织较为疏松的茶壶,其泥料中的气孔多而大,刚冲热水时,消耗的热能多,可是续热能力较强,这就说明了,泡茶选用茶壶质地的原理,当然将茶泡好,需要多方的考量,也不单单只是茶壶的因素。

紫砂明针的典故:

据说清代乾隆年间,有一个制壶艺人正在赶制几把茗壶,光坯的时间耗费了他大量的功夫,光了又光还总是不满意。那一天,他坐在泥凳边拿起一把壶坯准备光身,他的妻子正好在旁边梳头,一只插在头发间的发梳在桌旁,他以为是明针就拿起来用,因为这个发梳是牛角做成的,长期梳发已很光滑加上又软又高弹性使得壶体很是光滑。从此做紫砂壶都知道牛角制作的各种明针来光坯是最佳之物。

紫砂壶使用技巧


紫砂壶的泥原料,为紫泥、绿泥和红泥三种,俗称“富贵士”。紫砂壶烧制的原料为泥土,紫砂壶泥分为三种:紫泥、绿泥和红泥。可以烧制紫砂壶的泥一般深藏于紫砂壶岩石层下且分布于甲泥的泥层之间,泥层厚度从几十厘米至一米不等。

首先拿到一把紫砂壶后,先用凉水对其进行24小时至30小时的浸泡,这样做可以为紫砂去掉土腥味。接下来需要注意的是,一把壶只沏一种茶。因此最好多备几个好的紫砂壶,不可喝什么茶叶都用同一个茶壶,应加识别,以免混乱。这样养壶,养出的变化很稳定,泡出的茶水也很稳定。

泡茶时,先用沸水浇壶身外壁,然后再往壶里冲水,也就是常说的“润壶”。在茶海旁边最好准备一块茶布,经常用茶布擦拭壶身,不要将茶汤留在壶面,否则久而久之壶面上容易堆积茶垢,影响紫砂壶的品相。壶内勿常常浸着水,每次用完后用布吸干壶外面的水份,使用后的紫砂壶必须保持壶内干爽。

值得注意的是:清洗紫砂壶时不要用洗洁灵或其他化学物浸泡,紫砂壶还应该躲避烟尘,化学物品容易将茶壶内积存的茶香清洗掉,烟尘容易使壶面失去光泽。正确的使用方法是用清水洗刷,并用热水烫一下,打开盖子干燥放置即可。需要特别注意一点的是,朱泥类茶壶应该在60℃至70℃的温水中浸泡,再用来沏茶,这样对养壶更有利。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紫砂壶制作之七大手工技巧》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具资讯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具资讯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