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具资讯】

釉煮茶器一套,包括茶碾、风炉、茶釜、带托盏。

“美食不如美器”历来是中国人的器用之道,从粗放式羹饮发展到细啜慢品式饮用,人类的饮茶经历了一定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品饮方式,自然产生了相应的茶具,茶具是茶文化历史发展长河中最重要的载体,为我们解读古人的饮茶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茶树发源于中国西南地区的云南、四川、贵州一带,汉代四川一带的经济已相当繁荣,饮茶在当时的士人生活日益凸现。王褒《僮约》中记载“烹荼尽具,酺已盖藏”,明确提到烹茶用的茶具。三国张揖的《广雅》记载:“荆巴间采茶作饼,成以米膏出之,若饮先炙令色赤,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姜葱芼之……”,说明当时的饮茶方式是先把茶饼炙烤一下,捣成茶末后放入瓷碗中,然后冲入开水,喝时还要加些葱、姜等调料。

唐代中期,茶叶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从中国的西南一带渐渐向长江、淮河流域北移,产茶区域的扩大,加上茶叶加工技术的改进,大大促进唐代茶业经济的繁荣。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陆羽《茶经》问世。这是第一部系统介绍茶文化的专著,详细介绍了茶的产地、生态、采摘、制造、加工、煮饮等,是茶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煎茶是唐代主要的饮茶方式,封演在《封氏闻见记》中记载:“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禅师,大兴禅教,……人自怀挟,到处煎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可见唐代煎茶已相当普遍,并出现了以煎茶为行业的商业活动。简单地说,唐代的煎茶即把茶饼碾碎后,用罗筛筛选茶末,在风炉上架起茶鍑,放入水,起火支烧,待鍑中的水“沸如鱼目、微有声”(第一沸)时,即加入适量的盐花,待到“缘边如涌泉连珠”(第二沸)时,舀出一瓢水放入熟盂内以备救沸育华用;以竹夹搅拌茶鍑中的汤水,然后用茶则量茶末入鍑煎煮,等到“势若奔涛溅沫”(第三沸)时,将舀出的茶汤重倒回茶鍑中,叫做“救沸育华”,目的是避免鍑中的茶汤过老。此时,即可用茶勺从鍑内舀出茶汤,酌入茶碗饮用。

唐代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白瓷出现于北齐,唐代的白瓷可与南方的青瓷相媲美,出现了“北白南青”共繁荣的局面。当然,饮茶的兴盛也进一步推动了唐代陶瓷业的发展。陆羽特别推崇越窑青瓷,越窑青瓷在有唐一代达到了顶峰,出现了青瓷史上登峰造极的作品——“秘色瓷”。陆羽认为茶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上,寿州、洪州次。”并认为“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则益茶,茶作白红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当然,这只是陆羽个人的观点和看法。当代窑址考古发掘材料证明,除越州窑、鼎州窑、婺州窑、岳州窑、寿州窑、洪州窑之外,北方的邢窑、曲阳窑、巩县窑,南方的景德镇窑、长沙窑、邛崃窑在当时也大量生产茶具。

宋代是茶文化发展的第二个高峰,茶叶种植区域进一步向北推进,茶叶产量也进一步提高,并出现了大量的茶文化著述,如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蔡襄的《茶录》、黄儒的《品茶要录》、熊蕃的《北苑贡茶录》等等。饮茶在宋代变得更加普遍,“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说即形成于宋代。

宋代的饮茶主要以点茶为主,煎茶为辅,在点茶基础上升华为斗茶、分茶和茶百戏。

宋代的茶叶主要分为两类:片茶和草茶。片茶又叫腊茶,最奢华的片茶当属产于福建建瓯凤凰山一带的北苑茶。北苑茶是宋皇室的贡茶,其制作工艺比唐代饼茶要精细得多,从采摘、拣芽、蒸茶、榨茶、研茶到制茶、烘焙,工序相当复杂,要求也极为严格。草茶加工相对简单些,也就是炒青散茶之滥觞。欧阳修在《归田录》中提到:“腊茶出自剑建,草茶盛于两浙。两浙之品,日注为第一。自景祐后,洪州双井渐盛。……其品远在日注之上,遂为草茶第一。”草茶虽为散茶,但其煮饮方式与团饼茶无异,还得碾成茶末,点汤注饮。

盏是宋人对茶碗的称呼,由于宋人崇尚白色的汤色,因此宋代的黑釉盏特别盛行。黑釉盏以福建建窑产的兔毫、油滴、鹧鸪纹最为有名,建窑生产的黑釉盏底部刻有“供御”、“进琖”字样的,是进贡给宋皇室的御用茶具。

本篇文章来源于第一茶叶网原文链接:

编辑推荐

玻璃茶具清洗方式


一用白酒清洗玻璃茶具

白酒可以说是生活中的小帮手了,用处多到数不过来呀!新买的玻璃茶具也可以用上白酒清洗哦,准备六十度的白酒加热烫透后用来倒进新玻璃茶具里加入些许茶叶泡茶,随后放进微波炉里用400瓦等待十分钟后,拿出来自然放凉。过二十四小时后倒掉,这样不仅能清除新玻璃茶具的异味,还能杀菌去除残留物质呢!

二用水煮法清理玻璃茶具

新买回来的玻璃茶具怎么清洗呢?最简单直接的还是用水煮法了,高温下的水是非常有杀菌效果的。把玻璃茶具放进锅里加入冷水煮沸后晾凉,不要一煮好就用冷水冲洗,会很容易造成茶具炸裂哦。并且这个水煮法不适合用于塑料物品,塑料是最怕高温的。

三醋洗法清洗玻璃茶具

白醋和白酒一样也是生活中的小帮手,新买的玻璃茶具也可以用白醋来清洗。把茶具放进锅里后加入冷水以及几滴白醋煮沸后,关小火再煮上二十分钟。一定要等到自然晾凉才能拿出来哦,也别直接用热水下锅煮。这样煮过的玻璃茶具能防裂且去除铅物质,玻璃茶具一般没什么图案,朋友们最好购买全透明的,有图案的都是有颜料的。

四茶叶搓洗法来清洗玻璃茶具

新买的玻璃茶具可以直接用来泡茶后倒掉,建议泡一壶很浓很浓的茶,泡个一两天后倒掉再正常清洗一篇。相信这样泡过的玻璃茶具什么有害物质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啦!也可以直接用茶叶搓洗茶具内部哦。

茶具传统工艺的传承方式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它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在宋代,如今已成了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并将成为21世纪的饮料大王,饮茶嗜好遍及全球,全世界已有50余个国家种茶,寻根溯源,世界各国最初所饮的茶叶,引种的茶种,以及饮茶方法、栽培技术、加工工艺、茶事礼俗等,都是直接或间接地由中国传播去的。中国是茶的发祥地,被誉为茶的祖国。如何将茶具文化在新时代下传承下去,让传统文化适应新时代潮流的审美趋向成为茶具研发者考虑的首要问题。

与茶相匹配的是茶具,在中国茶文化中,除却对茶叶品质的要求外,对茶具的需要也是颇具考究的。抛开不同茶叶对茶具的需求各异的因素,单单从茶具的工艺性与文化性来看,茶具也是中国茶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茶具,古代亦称茶器或茗器。在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中,茶具占据了很大的空间,也是传承文化的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古人饮茶时不单对茶叶挑剔,对于茶具的选择也是非常的考究。不同的材质、不同的器形层出不穷,特别是清代以后,茶具品种增多,形状多变,色彩多样,再配以诗、书、画、雕等艺术,从而把茶具制作推向新的高度。而多茶类的出现,又使人们对茶具的种类与色泽,质地与式样,以及茶具的轻重、厚薄、大小等,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满足不同人的不同需求,茶具的品类也随之增加,逐渐形成了一种新式的茶文化。至于工艺方面,茶具也迎来了新一代的变革,同时也传承了传统的诗、书、画、雕的工艺技法。将这些传统的工艺技法展现在新品类的茶具上体现出别样的风味。

21世纪被誉为文化的时代,人们对生活的品质追求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传统元素被人们看重,巧妙的将传统元素与具备现代时尚感的工艺品结合在一起成为目前工艺品市场的最大特色,也是实现工艺品成功的必然趋向。创新与创意逐渐被人们接纳与重视,各式更符合现代家居风格及文化背景的茶具被研发出来,此次介绍的鼎壶算是此类中的一大典型创新,在传承传统的文化、工艺及材质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及创新。让使用者耳目一新,并且给予了传统工艺新的延续方式。

鼎壶由和记张生茶礼研制而成,和记张生茶礼,是由中国茶叶博物馆全面监制的专业从事茶礼的研发、生产、营销为一体的国内著名品牌企业,为中国高尔夫球协会贵宾专用茶礼供应商,是年度中国行业渠道建设十佳企业。以创中国茶礼第一品牌”为企业愿景,致力于推动中国茶文化”、中国礼文化”、中国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作为中国第一款组合便携茶具的研发者,和记张生将富含文化内涵与实用功能的鼎型壶分别用紫砂、玉瓷、玻璃、锡器等多种材质进行有机组合,同时也成功开发出造型各异的一体式鼎型壶,并将中国古典文化中的雕刻、书法、绘画、篆刻等诸多元素进行精巧的构思。形成了独具风格、贵乎稀有的茶礼上品。和记张生”从鼎的造型中得到启发,成功地开发出了鼎壶”系列产品,是对中国传统鼎文化的一种传承与创新。不仅如此,和记张生”利用现代工业设计的理念,将壶、杯、盘融为一体。无论是套叠、分拆、局部与整体造型都和谐统一,为中国茶具业中的创新之作。尤其是鼎壶”从使用者的便利性与美观度双重入手的创新。

传统工艺是我国文化史上的瑰宝,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值得我们传承保护下去的。但是传统工艺并非一成不变的,面对多变的社会,传统工艺应当有相对的举措,顺应时代的潮流,在传承文化的基础上做出迎合时尚口味的变革。符合现代文化及审美品位的工艺品必将会开辟传统工艺品的先河,实现一种崭新的传统工艺的传承方式。

 

通过敲击的方式来判断紫砂壶茶具好坏不靠谱


通过敲击的方式、真的能够听出一把紫砂壶的好坏吗?关于这一点还得从紫砂壶的原料和制作工艺说起。

制作紫砂壶的原料,来源于宜兴黄龙山的紫砂矿;紫砂矿要经过风化、筛选、碾磨、陈腐等过程之后,才能成为紫砂泥。从一块泥巴成为一把紫砂壶,需要再经过设计、制作、烧造等过程。泥料不同、造型不同的紫砂壶,其制作方式、烧造温度也不同;即便是同一种泥料,采用不同的烧制温度,制作出来的紫砂壶成品从外观到内质也会存在差异。

了解过紫砂壶基本的制作过程之后,也许就会明白,通过敲击的方式来判断一把紫砂壶的好坏其实没什么意义。为什么呢?因为紫砂壶并非标准化的工业产品,即同一泥料、同一造型的紫砂壶也可能存在很大区别。

举个例子,如果用同一种紫泥同时制作两把石瓢壶,然后一把用电窑烧制、一把用煤窑烧制,而且温度略有不同,制作出来的紫砂壶,其内部的结构是存在差异的;直观一点的方式,比如采用敲击的方式来判断,通过听声音可以很明显发现不同。

但是,如果事先不说这两把壶的泥料相同、烧制方式不同,一个普通人难道能通过听声音了解这背后的区别吗?再者,即便是卖壶或做壶的人,也很难通过这种方式来判断壶的好坏。

所以,既然听不出来什么,那就真没必要再去敲击紫砂壶了,这样既不会让制壶人、卖壶人担心,也能避免因敲击紫砂壶而出现损坏、还得掏腰包赔偿。特别是遇到古壶、老壶,更不要用这种方法去试壶,因为那些老古董可不经这么折腾。

相信看过文章之后,应该基本能够了解,敲击紫砂壶对制壶人、卖壶人和自己都没什么好处,而且也听不出什么效果,可以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所以,想要判断紫砂壶的好坏,还是通过多学、多看、多玩更为靠谱。

唐宋以来饮茶茶具有新的改进发展


古代饮茶茶具主要指盛茶、泡茶、喝茶所用器具。这一概念与今所说的茶具基本相同。唐宋以来的饮茶茶具在用料上主要是陶瓷,金属类饮茶茶具在唐宋以来是少见的。因为金属茶具泡茶远不如陶瓷品,所以是不能登上所谓茶道雅桌的,唐以来主要变化较大的饮茶茶具有:茶壶、茶盏(杯)和茶碗。而这几种茶具与饮茶文化的兴起有直接关系。

茶壶

茶壶在唐代以前就有了。唐代人把茶壶称“注子”,其意是指从壶嘴里往外倾水,据《资暇录》载:“元和初(公元806年,唐宪宗时)酌酒犹用樽杓……注子,其形若罂,而盖、嘴、柄皆具。”罂是一种小口大肚的瓶子,唐代的茶壶类似瓶状,腹部大便于装更多的水,口小利于泡茶注水。约到唐代末期,世人不喜欢“注子”这个名称,甚至将茶壶柄去掉,整个样子形如“茗瓶”,因没有提柄,所以又把“茶壶”叫“偏提”。后人把泡茶叫“点注”。就是根据唐代茶壶有“注子”一名而来。

明代茶道艺术越来越精,对泡茶、观茶色、酌盏、烫壶更有讲究,要达到这样高的要求,茶具也必然要改革创新。比如明朝茶壶开始看重砂壶,就是一种新的茶艺追求。因为砂壶泡茶不吸茶香,茶色不损,所以砂壶被视为佳品。据《长物志》载:“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热汤气。”说到宜兴砂壶几乎无人不知。而宜兴砂壶正是明朝始有名声。据史料记载说,明朝宜兴有一位名叫供春的陶工是使宜兴砂壶享誉的第一人。《阳羡名陶录》记载说:“供春,吴颐山家僮也。”吴颐山是一位读书人,在金沙寺中读书,供春在家事之余,偷偷模仿寺中老僧用陶土搏坯,制做砂壶。结果做出的砂壶盛茶香气很浓,热度保持更久,传闻出去,世人纷纷效仿,社会出现争购“供春砂壶”的现象。供春真姓“龚”。所以也写成,‘龚春”砂壶。此后又有一个名叫时大彬的宜兴陶工,用陶土,或用染颜色的硇砂土制作砂壶。开始,时大彬模仿“供春”砂壶,壶形比“供春”砂壶更大,一次时大彬到江苏太仓做生意,偶在茶馆中听到“诸公品茶施茶之论。”顿生感悟,回到宜兴后始作小壶。其壶“不务妍媚,而朴雅坚粟,妙不可思……前后诸名家,并不能及。”《画航录》说:“大彬之壶,以柄上拇痕为识。”是说世人以壶柄上识有时大彬拇指印者为贵。从此宜兴砂壶名声远布,流传至今,还是人见人爱的精制茶具。

茶盏茶碗

古代饮茶茶具主要有“茶椀”(碗)、“茶盏”等陶瓷制品。茶盏在唐以前已有,《博雅》说:“盏杯子。”宋时开始有“茶杯”之名。见《陆游诗》云:“藤杖有时缘石瞪,风炉随处置茶杯。”现代人多称茶杯或茶盏。茶盏是古代一种饮茶用的小杯子,是“茶道”文化中必不可少的器具之一。大家知道,我国茶文化兴起于汉唐、盛于宋代。茶盏也随同茶文化的盛起而有较大的变化。

宋代茶盏非常讲究陶瓷的成色,尤其追求“盏”的质地、纹路细腻和厚薄均匀。据宋蔡襄《茶录》载:“茶白色、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纣黑,纹路兔毫,其杯微厚,熁火,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依这段史料,可以看出,如盛白叶茶,就选用黑色茶盏,说明当时已经注意到茶具的搭配关系。搭配的目的就是为了有更好的茶色与茶香。宋代建安(今福建建瓯)制造的一种稍带红色的黑茶盏,被时人看作是佳品,其次可以看到,当时评赏茶盏的质量,还有茶盏表面的细纹,如建安的绀黑茶盏已经精制到“纹路兔毫”的地步,足见陶艺水平很高。再者看“熁火”。“熁火”之意见《广韵》曰“火气上”,又《集韵》“火通也”,熁音协,含烫意。这里“熁火”实指茶杯中热气的散发程度,明清时期,江苏的宝应、高邮一带把“熁火”称为“烫手”。宋代建安生产的“绀黑盏”比其它地区产品要厚,所以捧在手中有“久热难冷”的好处。因此被看作是宋代茶盏一流产品。

《长物志》中还记录有明朝皇帝的御用茶盏。可以说是我国古代茶盏工艺最完美的代表作。《长物志》说:“明宣宗(朱瞻基)喜用“尖足茶盏,料精式雅,质厚难冷,洁白如玉,可试茶色,盏中第一。”三足茶盏世属罕见。明宣宗的茶盏形状实在怪异,可见明代陶艺人思维活跃,有所创新。另外,明朝的第十一代皇帝明世宗(朱厚熜)则喜用坛形茶盏,时称“坛盏”。明世宗的坛盏上特别刻有“金籙大醮坛用”的字样。“醮坛”是古代道士设坛祈祷的场所。因明世宗后期迷信道教,日事“斋醮饵丹药”。他在“醮坛”中摆满茶汤、果酒,经常独自坐醮坛,手捧坛盏,一面小饮一边向神祈求长生不老。可是这种迷信并没有使这位皇帝长寿,年仅59岁就驾崩了。

据史料记载,明代贵重的茶盏主要有“白定窑”的产品,白定即指白色定瓷窑,这种窑瓷为宋代建于定州。在定州,窑瓷茶盏上有素凸花、划花、印花、牡丹、萱草、飞凤等花式。又分红、白两种。时人辨别白定瓷的真伪,主要从是否白色滋润,或见釉色如竹丝白纹等判定是否真品。因定州瓷色白,故称“粉定”,亦称“白定”。尽管白定窑茶盏色白光滑滋润,但是在明朝白定窑茶盏始终是作为“藏为玩器,不宜日用”。为什么这样一种外表美观的茶盏不能作为日用品呢?原因很简单,古人饮茶时,要“点茶”而饮,点茶前先要用热水烫盏。使盏变热,如果盏冷而不热的话,泡出来的茶色不浮,因此也影响到茶色和茶味。白定茶盏的缺点是“热则易损”。即见热易破裂,可谓是好看不好用,所以被明人作为精品玩物收藏。

碗,古称“椀”或“盌”。先秦时期,又有“榶盂”一名。《苟子》说:“鲁人以榶,卫人用柯”(原注:盌谓之榶,盂谓之柯)。《方言》又说:“楚、魏、宋之间,谓之盂。”可见椀、盌、榶、柯都是一种形如凹盆状的生活用品,所以古人称“盂”。现代人习惯上已把碗和孟清楚地分开了。

在唐宋时期,用于盛茶的碗,叫“茶榶”(碗),茶碗比吃饭用的更小,这种茶具的用途在唐宋诗词中有许多反映。诸如唐白居易《闲眼诗》云:“昼日一餐茶两碗,更无所要到明朝。”诗人一餐喝两碗茶,可知古时茶碗不会很大,也不会太小,见韩愈《孟郊会合联句》说:“云纭寂寂听,茗盌纤纤捧”。纤纤多形容细。依此说,唐代茶碗确实不大是可以肯定的,而且也非圆形。

上述不难看出,茶碗也是唐代一种常用的茶具,茶碗当比茶盏稍大,但又不同于如今的饭碗,当是一种“纤纤状”如古代酒盏形,从诗词来看,唐宋文人墨客大碗饮茶,以茗享洗诗肠的那般豪饮,从侧面反映出古代文人与饮茶结下不解之缘。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饮茶方式的转变带来茶具大变革》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具资讯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具资讯请访问茶具资讯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