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老子《道德经》有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法备故礼仪在,饮茶有礼仪法度,因而成道。茶道礼法,主要从泡茶者的容貌、姿态、风度、礼节等细节上体现出来。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讲讲茶艺表演礼仪,一起来学习吧!

茶艺表演礼仪容貌

每个人的容貌非自己可以选择,天生丽质是靠父母的遗传之福,但并不一定能做到艺美。正如俗话说:聪明面孔笨肚肠,有的人由于动作的协调性及悟性水平很低,给人的感觉是紧张,并不觉得美。而有的人虽相貌平平,但因为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得体的行为举止,靠自己的勤奋,以神、情、技动人,显得非常自信,灵气逼人。

茶艺更看重的是气质,所以表演者应适当修饰仪表。如果真正的天生丽质,则整洁大方即可。一般的女性可以淡妆,表示对客人的尊重,以恬静素雅为基调,切忌浓妆艳抹,有失分寸。来自内心世界的美才是最高境界的。

站姿

在单人负责一种花色品种冲泡时,因要多次离席,让客人观看茶样、奉茶、奉点等,忽坐忽站不甚方便,或者桌子较高,下坐操作不便,均可采用站式表演。另外,无论用哪种姿态,出场后,都得先站立后再过渡到坐或跪等姿态,因此,站姿好比是舞台上的亮相,十分重要。站姿应该双脚并拢,身体挺直,头上顶下颌微收,眼平视,双肩放松。女性双手虎口交叉(右手在左手上),置于胸前。男性双脚呈外八字微分开,身体挺直,头上顶上颌微收,眼平视,双肩放松,双手交叉(左手在右手上),置于小腹部。

坐姿

坐在椅子或凳子上,必须端坐中央,使身体重心居中,否则会因坐在边沿使椅(凳)子翻倒而失态;双腿膝盖至脚踝并拢,上身挺直,双肩放松;头上顶下颌微敛,舌抵下颚,鼻尖对肚脐;女性双手搭放在双腿中间,左手放在右手上,男性双手可分搭于左右两腿侧上方。全身放松,思想安定、集中,姿态自然、美观,切忌两腿分开或翘二郎腿还不停抖动、双手搓动或交叉放于胸前、弯腰弓背、低头等。如果是作为客人,也应采取上述坐姿。若被让坐在沙发上,由于沙发离地较低,端坐使人不适,则女性可正坐,两腿并拢偏向一侧斜伸(坐一段时间累了可换另一侧),双手仍搭在两退中间;男性可将双手搭在扶手上,两腿可架成二郎腿但不能抖动,且双脚下垂,不能将一腿横搁在另一腿上。

跪姿

在进行茶道表演的国际交流时,日本和韩国习惯采取席地而坐的方式,另外如举行无我茶会时也用此种座席。对于中国人来说,特别是南方人极不习惯,因此特别要进行针对性训练,以免动作失误,有伤大雅。

1、跪坐:日本人称之为“正坐”。即双膝跪于座垫上,双脚背相搭着地,臀部坐在双脚上,腰挺直,双肩放松,向下微收,舌抵上颚,双手搭放于前,女性左手在下,男性反之。2、盘腿坐:男性除正坐外,可以盘腿坐,将双腿向内屈伸相盘,双手分搭于两膝,其他姿势同跪坐。3、单腿跪蹲:右膝与着地的脚呈直角相屈,右膝盖着地,脚尖点地,其余姿势同跪坐。客人坐的桌椅较矮或跪坐、盘腿坐时,主人奉茶则用此姿势。也可视桌椅的高度,采用单腿半蹲式,即左脚向前跨一步,膝微屈,右膝屈于左脚小腿肚上。行姿

女性为显得温文尔雅,可以将双手虎口相交叉,右手搭在左手上,提放于胸前,以站姿作为准备。行走时移动双腿,跨步脚印为一直线,上身不可扭动摇摆,保持平稳,双肩放松,头上顶下颌微收,两眼平视。男性以站姿为准备,行走时双臂随腿的移动可以身体两侧自由摆动,余同女性姿势。转弯时,向右转则右脚先行,反之亦然。出脚不对时可原地多走一步,待调整好后再直角转弯。如果到达客人面前为侧身状态,需转身,正面与客人相对,跨前两步进行各种茶道动作,当要回身走时,应面对客人先退后两步,再侧身转弯,以示对客人尊敬。

风度

泛指美好的举止姿态。在茶道活动中,各种动作均要求有美好的举止,评判一位茶道表演者的风度良莠,主要看其动作的协调性。在“姿态”一节中所述的各种姿态,实际都是采用静气功和太级拳的准备姿势,目的是为人体吐纳自如,真气运行,经络贯通,气血内调,势动于外,心、眼、手、身相随,意气相合,泡茶才能进入“修身养性”的境地。茶道中的每一个动作都要圆活、柔和、连贯,而动作之间又要有起伏、虚实、节奏,使观者深深体会其中的韵味。养成自己美好的举止姿态,可参加各种形体训练、打太极拳、跳民族舞、做健美操、练静气功等等。

寓意礼

茶道活动中,自古以来在民间逐步形成了不少带有寓意的礼节。如最常见的为冲泡时的“凤凰三点头”,即手提水壶高冲低斟反复三次,寓意是向客人三鞠躬以示欢迎。茶壶放置时壶嘴不能正对客人,否则表示请客人离开;回转斟水、斟茶、烫壶等动作,右手必须逆时针方向回转,左手则以顺时针方向回转,表示招手“来!来!来!”的意思,欢迎客人来观看,若相反方向操作,则表示挥手“去!去!去!”的意思。另外,有时请客人选点茶,有“主随客愿”之敬意;有杯柄的茶杯在奉茶时要将杯柄放置在客人的右手面,所敬茶点要考虑取食方便。总之,应处处从方便别人考虑,这一方面的礼仪有待于进一步地发掘和提高。

cy260.COm小编推荐

成岩:千里求学与茶结缘 借钱开店表演茶艺招揽顾客


创业,一定要选择自己熟悉的行业或者擅长的专业,一旦定下目标就不要放弃,坚持做到底。创业路上必定会很艰辛,要找到自己的定位。做生意成功的方法或许有很多种,但最重要的是真诚,推销给客户的产品一定是自己非常了解并喜欢的,才能打动客户并让他成为永远的朋友。

她出生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高中毕业后来到宜昌求学,因学业关系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之后便在宜昌扎根创业。创业14年,她靠脚踏实地和勤奋刻苦,在宜昌站稳了脚跟,成为拥有百万资产的老板,并实现了自己最初的理想。她就是宜昌草木人茶文化传播公司总经理成岩,在经历创业的酸甜苦辣后,成岩说,人生就如一杯茶,从苦到甘,再到醇,每一口都能品出人生真味。

千里求学与茶结缘

2000年,内蒙古姑娘成岩千里迢迢来到宜昌求学,主修园艺专业。大学时,她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学习茶艺表演。毕业后,成岩进入一家茶叶公司实习,每月1000元左右薪水。半年后,她发现仅凭薪水完全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那个时候夷陵茶城有个门面招租,我干脆辞掉工作,盘下门面开始创业。”成岩说。

2004年7月17日,“草木人茶叶”开业了,创业资金是成岩东拼西凑来的。“父母支援了一部分,哥哥姐姐帮助了一点,加上自己打工存的钱,一共12500元。”成岩说,作为一个外地人,她在宜昌没有任何人脉资源,怎样经营成为最大的难题。

为打开困局,成岩仔细调查和分析宜昌茶叶市场,决定与其他茶楼差异化竞争,从自己擅长的茶艺培训和表演入手,通过专业表演吸引顾客,并在城区各大茶楼进行茶艺培训,同时顺带做起推销茶具的生意。经过半年的努力,已经初步积累了人脉,更可喜的是,宜昌许多茶楼都纷纷推出了茶艺表演项目,她顺带售出大量的茶具,给自己又增加了额外的收入。

扩张失利从头再来

两三年时间,成岩创业小有收获,揣着这几年的一点收入,她决定扩大生意。2007年初,她在城区某小区旁又盘下了一个20多平方米的新店面。然而,盲目的扩张最终以失败告终,在谈及第二个新门面时,成岩坦言这是“十分失败的投资”。“那一年的时间,新店面几乎一直在亏本经营。”成岩说。

“我对自己这次失败的投资进行了总结,主要原因有三个: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没有真正成熟的员工帮忙打理新门店、自己经验不足。当时资金积累不够,在新店面的地段与大小方面都没有选择好。”成岩说。新门店虽然失败了,但让成岩迅速成长,也让她开始考虑自己未来的生活规划。“不能再扩大门面了,但始终经营这样一个小店虽然能养活自己,员工跟着我却没有出路。”成岩说。

2008年1月,成岩毅然下定决心——外出考察,她跑遍广州、上海等地的茶楼,学习经营经验,而且自己不在宜昌的这段时间还可以让员工独立锻炼,员工也都迅速走向了成熟。

执着创业茶香四溢

2008年5月,成岩考察结束回到宜昌,她卖掉了新开的门店,把全部精力和新学习的经验放在了原有门店上。2009年5月,成岩作出了一个让人意外的选择——在夷陵茶城重新盘下一个总面积达200余平方米的大门店,并将茶艺培训业务作为一个主攻方向。“新门店地理位置优越,布局合理,还有专门的教室用作茶艺培训,半年时间就走上了正轨,所有老顾客都接纳了这个新茶店。”成岩说。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敏锐的成岩意识到电商对传统茶商的冲击,“草木人在逐渐转型,现在我代理了一些高端茶叶和茶具品牌,这些产品,顾客只有体验了才会购买,走品牌之路,让顾客有体验式消费,这是我对自己未来的规划。”成岩说。

大唐宫廷茶礼表演「视频」


大唐宫廷茶礼表演

茶不醉人,人自醉,这是大唐贡茶院特有的茶艺表演,精致的着装、优雅的环境氛围,带给人赏心悦目的视觉冲击以及美的享受。

大唐宫廷茶礼表演要求极其严格

盛行于唐代宫廷,茶礼展示复杂,由十六道步骤组成,且包含了盛唐文化所独有的博大、厚重和儒雅妙韵、谦和恭让、和气善达的人文精神。

茶艺表演者对客人的观光礼、助泡敬茶后向客人鞠躬致敬的礼仪等,需要从内心深处发出敬意,让顾客感受到舒适与对茶文化的精神上的熏陶。

奢华、优雅、精美,每件器皿,每个动作,都在诉说着当时的宫廷茶事是何等的精致、风光,令人神往。

品茗听乐,意态悠然,优雅和闲适的享受,正如碧波荡漾一抹香,茶不醉人人自醉。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唐代·卢仝blissey

茶艺里的茶道


喝茶是寻常百姓家很普通的一件事,普通的一件事却蕴涵着大道理,这个大道理的表征就在于茶艺,艺是“表”,是整个喝茶过程中的形式表现,在整个喝茶过程的形式表现中所看不见的内在部分,就是道。艺与道互为表里,是喝茶的大道理。

茶艺的形式表现称为行茶法,分为三个阶段,简称“三段”。一、准备阶段;二、操作阶段;三、完成阶段,这三段是行茶的程序。

准备阶段的工作,做得是否完善、周到,将影响到您在操作阶段所表现出的过程,是否顺畅优美,您的操作顺畅优美,就会得到观众的赞赏。因此,三段也犹如“三世因缘”,前世、今生、来世,「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因果论是科学的。准备阶段是前世,操作阶段是今生,完成阶段是来世,有充分的准备,才会有优美的表现;有优美的表现,才会有完美动人的圆满结果。

先来谈谈准备阶段,也可说是茶艺的准备工作,准备工作的充分是整个茶艺表现圆满成功的基础。准备阶段在行茶的过程中,是属于过去式,就人生来说犹如前世,前世造的因,将是您现在的果报。

在正式操作表演之前,用心认真地做准备工作,在客人来临前的所有工作,因各种情况决定准备工作的多寡;但必须准备到能使操作工作顺利进行、完美为准。

茶艺知识


茶礼仪是中国人的一种传统美德,历史上的茶礼仪茶文化一直沿用至今,看似简单的一杯茶其中暗含了许多学问,除了泡茶有学问,斟茶、品茶、添茶都有讲究。文章主要介绍一下茶艺中的礼节——倒茶礼!

倒茶礼的由来

“手”同音“首”,双指弯曲相当于双膝,这样,“叩首”为“叩手”所代,指头轻叩九下,表示“九叩首”。早先的叩指礼是比较讲究的,必须屈腕握空拳,叩指关节。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化为将手弯曲,用几个指头轻叩桌面,以示谢忱。接受不同身份的人的倒茶,叩指礼也是不同的。

接受长辈的倒茶礼

一般来说,晚辈应该主动给长辈敬茶,但是有些时候,一些和蔼可亲的长辈也会给我们倒茶。这时候,作为晚辈可不能失礼了,那如何用叩指礼表达我们的尊敬呢?可五指并拢成拳,拳心向下,五个手指同时敲击桌面,表示佩服得五体投地。一般敲三下即可。

接受同辈的倒茶礼

现在平辈之间比较随意了,一般都是勾勾搭搭、嘻嘻哈哈的,叩指礼也没有多少人注意。但当不太熟悉的同辈给你倒茶时,礼仪还是要注重的:食指中指并拢,敲击桌面,相当于双手抱拳作揖。敲三下表示尊重。

接受晚辈的倒茶礼

晚辈都讲究礼仪,那长辈更不可失礼,否则会被指责老气横秋。当有懂事的晚辈给你倒茶时,可用食指或中指敲击桌面,相当于点下头即可。如特欣赏晚辈,可敲三下。

茶艺中的礼不可失

当今社会,人们经常提茶艺茶道,最具生活化的茶水礼仪,却是没什么人注重了,实在是本末倒置:礼仪都不会,何敢谈道呢?这些简单实用的茶水礼仪,茶友们不可不学!

试析茶艺


中国茶文化因文人的重新投入又获得了活力,迅速焕发出新机,并逐渐在国内外产生新的影响。茶艺作为茶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近些年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在传播茶文化、促进经济发展中显现出明显的积极作用。但因“茶艺”二字出现历史不长,在理论上还不完善。而且在茶文化的实际活动中对茶艺现有的理解也有所不同,常造成误解,并产生混淆,明显不利于茶艺的交流和发展繁荣,十分有必要进一步建设与完善。

目前已有不少茶文化专家学者对茶艺进行了论述,也有一些涉及茶艺的相关论著,详细分析了茶艺的有关问题,但依然对茶艺的理解不尽相同、不尽透切。尽管对茶艺的看法仍然不一致,可已有一点开始逐渐取得共识,即:茶艺与茶道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茶艺体现茶道,是茶道外在表现的一部分,也是宣传发展茶道的一种形式;茶道指导茶艺,是茶艺的内在理念,是茶艺的灵魂。

能取得这种共识,应该说是茶艺理论发展中的一大进步,对茶艺的发展与完善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在对茶艺的不同理解当中,突出表现在对茶艺概念上的差别,同时对茶艺的内容理解上也有所不相同。

茶艺茶道


茶人行茶事、饮茶,诚意正心,祛除杂念,万缘放下,心中空荡荡,声闻俱息,过影不留,了无一芥,达到心清意正,抱着一期一会的态度来办理每一次的茶会,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论语.子路第十三》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正则气正,气正则意自正,孔子席不正不坐;茶人饮茶,首先要求诚意正心,主敬存诚,不仅是对茶的恭敬,也是对人的恭敬,对事的恭敬,对道的恭敬,这样才有资格谈茶论道。作为茶人,对茶的尊重,对水的尊重,对茶器的尊重,对茶汤的尊重,才能领悟茶中的道理。

真正的茶人经过一段时间的茶事修持后,心境逐渐趋于平静,定力因此锻炼而来,虽然身处闹市丛林中,环境喧闹吵杂,也能做到一心不乱,心如一潭止水,空明澄澈不起一丝涟漪,如同隐居山林一样,心中清净无比。唐代南台守安禅师有诗:“南台静坐一柱香,终日凝然万虑亡;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缘无事可思量”。

饮茶时环境须清幽,独饮比较容易清心,两三茶人共饮,闲话不及国事、家事以及人事,以谈茗事、禅事,有关茶道的趣事为妙,此时心不清而自清,意不净而自净,自然能诚意正心。茶人如此,已入禅境了,最堪进茶。于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诚意正心的目的,为了让身体与生活的运作上轨道,使自己的道德内涵提升,领悟到一切归于大自然,才能谈诚意正心,才能进入无忧的禅境,这是一种王道的精神。

茶艺的具体理事,就在于“以禅为心,以艺为体,以茶为用”。准备阶段,主要是为创造完善的茶艺理事工作做好条件。在准备工作当中,需要知识,也需要有修养,订定时间、选择空间、设计环境、备妥道具、营造气氛等工作都是属于这个皆段该做的事。茶会有“一期一会”之说,每一次的茶会,可能都是一生中仅有的一次,所以要以很虔敬的心来做准备工作,以很喜悦的心来等待嘉宾的来临。

凡是看得见的东西,表演的东西都是“艺”;隐藏在“艺”过程中,看不见、摸不着而事实存在的东西,就是“道”。“道”以艺呈现;“艺”因道而存在。“道”“艺”是相辅相成,没有“道”的艺,不能成其为“艺”;没有“艺”的道,是不能说明其为“道”。茶艺、茶道即是如此。明白此中道理,也就较能准确的说明茶艺的问题了。

福建茶艺


福建是乌龙茶的故乡,有一千年的茶文化历史,是茶文化的发祥地,福建产茶文字记载比《茶经》早300余年,着名的莲花峰及其莲花茶构筑了一道独特的侨乡茶文化风景线。

建茶、斗茶在宋元二朝蔚然成风,明清时期,茶叶创新增多,开创乌龙制茶工艺,茶叶贸易渐盛,武夷山的茶山、茶水更加点缀了福建茶的文化底蕴。现代福建茶文化在继承前人的基础进一步发扬光大,种茶、制茶、售茶、品茶、赛茶等几乎占据了茶乡人的生活内容。制茶讲科学,品茶有文化,构成独特的福建区域人文特征。

福建种茶、制茶、饮茶、贩茶历史悠久。福建产茶的文字记载,最早见诸于南安县丰州古镇的莲花峰石上的摩崖古刻“莲花茶襟太远丙子”(公元376年)。这比陆羽『茶经』问世要早三百余年。福建茶叶在中国茶叶发展及至世界茶叶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价值。

福建省中国产茶的重要地区,而且盛产名茶,各具特色,蜚声中外。红茶、绿茶、白茶、乌龙茶争奇斗艳。单在乌龙茶中,铁观音、大红袍、本山、梅占、佛手、黄金桂、白芽奇兰等等,品种繁多。

如此,安溪铁观音声名鹊起,在振兴安溪经济、使这个国家级贫困县一跃而成为全国具有竞争力的百强县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观音铁韵,韵味深长。其超凡之品质,永续之发展,毋庸置疑。

对铁观音的最准确、简洁的表诉,是“不冷不热铁观音,一人一年20斤”。红茶性热,绿茶性凉,铁观音属半发酵茶,不冷不热,其性温和,四季咸宜。

茶道与茶艺的内涵


在中国茶文化中,茶道是核心。茶道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备茶泡茶的技艺、规范和品饮方法,通常称为“茶艺”;二是精神内涵、境界妙用,也就是品茗之中寓含的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启迪智慧的妙用。广义的茶道,应该是包括茶艺在内的;狭义的茶道,与茶艺并列,也就是上述“精神内涵、境界妙用”的部分。

茶艺与茶道这两方面的内涵,在中国茶文化最重要典藉《茶经》中同时得到了体现。被后人誉为茶圣的唐人陆羽在《茶经》十章中,除了介绍茶的性状起源、制茶工具、造茶方法、煮茶技艺、要领与规范之外,还阐明了富有哲理的茶道精神,并强调“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这“精行俭德”四字,便成了传统茶道的基本思想内涵。陆羽的忘年交、诗僧、茶人释皎然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一诗中云“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首次提到“茶道”一说,这里的“茶道”,寓含“饮茶之道茶艺)”与“饮茶修道(茶道)”的双重内涵,可以说就是茶艺与茶道的统一,也就是广义的“茶道”。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中把茶道精神概括为“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四个方面,明清时代的一系列茶文献诸如明代朱权的《茶谱》、张源的《茶录》、许次纾的《茶疏》等,又使得茶道的理念更为丰富完备。

湖北茶艺


陆羽,出生于湖北天门,生活在唐朝时期,他撰写的《茶经》,对有关茶树的产地、形态、生长环境以及采茶、制茶、饮茶的工具和方法等进行了全面的总结,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着。《茶经》成书后,对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影响极大,陆羽被后世尊称为“茶神”、“茶圣”、“茶博士”。

湖北天门是茶圣故里,至今还有不少与陆羽有关的遗迹。相传,陆羽出生不久就被遗弃,被一群大雁所庇护,后来被一位名叫智积的和尚收养。智积喜欢喝茶,陆羽经常为他煮茶。经过长期的煮茶、品茶实践,陆羽终于煮出了好茶,以至于非陆羽所煮茶智积不喝。现天门市保存有一座“古雁桥”,传说是当年大雁庇护陆羽的地方。镇北门有一座“三眼井”,曾是陆羽煮茶取水处。井台旁边有一块后人立的石碑“唐处士陆鸿渐小像碑”,碑上刻着陆羽坐着品茶的情景,颇有韵味。陆羽亭建于清朝,后毁于兵燹。解放后重建为双层木质结构,呈六角形,精巧典雅。置身其间,抚亭浥泉,品茗饮茶,十分令人流连陶醉。位于竟陵西湖之滨的陆羽纪念馆,包括陆羽故居、纪念陆羽的古迹、陆羽茶事活动等建筑群,游览该馆,可以获得陆羽事迹和传说的许多信息。

茶艺的缘起与成长


茶艺出自茶道,始于唐代,因此,又有称其为茶道、茶礼的。首见于唐代封演的《封氏闻见记》: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出现茶道一词,表明中国是茶道的发祥地。从《封氏闻见记》中可知,唐时茶道已在王公贵族中广为流行,并形成了一定的茶道程式。而唐代贡茶的发展,又对推动宫廷茶艺的形成与完善,提供了条件。据《新唐书·地理志》载,唐时的贡茶地区已发展到十六个郡,可见规模之大。唐代李肇《国史补》载,当时各地为了使进贡的茶能赶上宫廷清明宴,还出现了日夜兼程将茶送往京城的急程茶。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代宫廷使用的金银茶具、秘色瓷茶具以及琉璃茶具等,是迄今世界上发现最早、最完整,而史料又未曾作过记载的茶珍贵历史文物,它更帮助人们了解了唐代皇宫饮茶的豪华与饮茶的具体方式。

所以,茶艺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从长期的饮茶实践过程中,根据茶的特性,以及与饮茶紧密相关的饮茶环境、茶具配置、冲沏技能、品饮艺术入手,再结合地方风俗、文化特点,总结出来的一套饮茶礼法。它代表了主人对茶基本精神的理解或者是主人、客人的一种亲和与敬重。自唐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茶艺慢慢走向社会,为人类交往和经济发展服务。

茶艺在中国古代,如唐朝宫廷的清明宴茶会、宋代的斗茶、明清文人的茶宴、寺院的普茶。以及现代百姓招待客人的客来敬茶、广东、福建的客家功夫茶,还有少数民族形形色色的饮茶习俗,里面都蕴含着茶的道和艺,但与生活紧切结合,所以比较接近实际,不像日本茶道那样过于程式化。

中国现代茶艺,发展成为规范化操作程度的要算是台湾茶艺。台湾陆羽茶艺中心,致力于普及乌龙茶的泡茶技艺,通过多年的教学与实践已经形成了百姓积极参与,并与众多茶艺馆紧密结合的一种大众饮茶消费的形式。应用的器具包括茶罐、茶萼、茶壶、茶船、茶巾、茶汤、茶档、茶盘、茶盂、水壶等。

中国茶艺更多的是以表演形式出现的,如陕西仿唐宫廷茶艺、上海仿清文人茶艺、云南三道茶茶艺、福建乌龙茶艺、浙江龙井茶茶艺、湖南擂茶茶艺、江西禅茶茶艺、山西五台山佛茶茶艺等等。

少儿茶艺是近几年先后在上海、杭州、北京等城市和地区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项活动,培养少年儿童的饮茶兴趣,通过饮茶技艺的培训,促进了少年儿童精神素质的提高,对他们的心身健康是十分有利的,把中国人很多传统美德通过茶艺活动得以继承和发展。

中国茶艺的由来


中国最早的茶道萌芽是期晋代开始至茶道大行的唐代,尚无茶艺表演的专职,但唐代因陆羽善于烹茗被太守请去试茗,与现在的茶艺表演却有相似之处。宋代,人们兴起斗茶,卖茶水的人也相互间试论高低,乃至运匕成象,被时人称为“茶百戏”,既能称“戏”自然是一种表演内容了。

现在茶艺表演与宋代的“茶百戏”无论形式、内容均有所不同,现代茶艺表演的兴起也是近十几年内的事情,兴起的客观原因大致辞可分为以下三点:

其一是日本茶道作为东亚文化圈中的一种独特文化现象,闪烁在世界文化圈中,世界各国对茶道一词,联想到的是日本茶道及其文化内涵,虽然日本茶道源于中国,并融洽了岛国文化的特征,但它作为独特的文化内容一直被世界各国所关注,学习茶道以培养人们的道德情操,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融合人际关系,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国际茶文化的交流,促进了这一过程。

其二是中国改革的进程,提高了综合国力以及人们的物质生活,在国运兴盛的年代,人们丰衣足食后,满足了物质生活的情况下,需要不断提高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其三是台风东来,南风北渐的茶艺馆现象。

从七十年代开始,台湾茶艺馆的兴起到粤式早茶,杭州、福州的茶人之家及茶艺馆在九十年代的燎原之势,遍及大中城市。格调独特、氛围宜人,使人们对茶艺的追求面迅速扩大,茶艺爱好者及受茶艺熏陶者日益众多。

茶艺与茶道的结合


在唐代繁华的社会里,物欲横流,很多人追求一种奢华的物质生活,“物精极、衣精极、屋精极”是他们的生活目标。人们相互争斗和倾辄。社会流行着奢侈和虚夸之风。当时有正义感的文人士大夫们,对这种奢华之风非常不屑,他们常聚在一起品茶、探讨茶艺、博古论今无所不谈。

茶道创始人陆羽(唐朝)着有《茶经》一书,陆羽用自己的一生从事茶文化的研究,他对茶叶的栽培与摘采;茶具、茶器的制作;烹茶时水源的选择;烹茶、酌茶时身体的动作进行了规范和总结,并赋予茶道一种特殊的文化内函,即饮茶、赋茶、以茶示俭、以茶示廉,与文人茶道的精神是极为吻合的。

文人茶道在陆羽茶道的基础上溶入了琴、棋、书、画,它更注重一种文化氛围和情趣,注重一种人文精神,提倡节俭、淡泊、宁静的人生。茶人在饮茶、制茶、烹茶、点茶时的身体语言和规范动作中,在特定的环境气氛中,享受着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之美:没有躁杂的喧哗、没有人世的纷争,只有鸟语花香、溪水、流云和悠扬的古琴声,茶人的精神得到一种升华。它充分的反映了文人士大夫们希望社会少一些争戈,多一些宁静;少一些虚华,多一些真诚。茶具的朴实也说明了茶人们反对追求奢华的风气,希望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可以说“文人茶道”是一种“艺”(制茶、烹茶、品茶之术)和“道”(精神)的完美结合。光有“艺”只能说有形而无神,光有“道”只能说有神而无形。所以说,没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良好品德的人是无法溶入到茶道所提倡的精神之中的。

茶道被文人视为一种陶冶心性、体悟人生、抒发情感的风雅之事,有独酌自饮的清幽,也有集会联谊的雅趣。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茶艺表演的礼法 茶艺表演的姿态仪表[全]》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