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文化。

人们饮用的袋泡茶、绿茶及花茶,一般都是冲泡1次后就将茶渣弃掉了。因为这种茶叶在加工制造时通过切揉,充分破坏了叶细胞,形成颗粒状或形状细小的片状,茶叶中的有效内容物冲泡时很容易被浸出来。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常常碰到,非常细嫩的高级茶,冲泡1次~2次就没有什么茶味了,而一般的红茶、绿菜却可以冲泡3次~4次。这说明,茶叶的耐泡程度除与嫩度有关外,主要决定于茶叶加工的方法。

红茶在加工过程中揉捻程度一般比绿茶充分,尤其是红碎茶,颗粒小,细胞破碎率高,所以一次冲泡的浸出率往往比绿茶高得多。发展后,国内外日益流行袋泡茶。袋泡茶既饮用方便,又可增加茶中有效物质的浸出量,提高茶汤浓度。据比较,袋泡茶比散装茶冲泡浸出量高20%左右。

1、无论什么茶,第一次冲泡,浸出的量占可溶物总量的50%~55%;第二次冲泡一般约占30%;第三次为10%左右;第四次只有1%~3%了。

2、从其营养成分(茶叶中的维生素和氨基酸)来看,第一次冲泡就有80%的量被浸出,第二次冲泡时约15%,经三次冲泡后,基本达到全量浸出。

3、再从茶叶冲泡的香气和滋味的实际情况看,一泡茶香气浓郁,滋味鲜爽;二泡茶虽浓郁,但味鲜爽不如前;三泡茶香气和滋味已淡乏;若再经冲泡则无滋味,似喝白开水了。

虽然茶叶冲泡的次数和不同人的口味有很大关系,但从营养吸收上来说,袋装茶最好只冲泡1次,散装茶则别超过3次。与散装茶叶相比,袋装茶的茶叶在加工制造时通过切揉,充分破坏了叶细胞,颗粒形状比较小,茶叶中的营养物质经过3―5分钟的第一次浸泡,就会有80%―90%析出,第二次冲泡以后,剩余10%左右的营养物质也差不多全部析出了。

因此,袋装茶最好冲泡一次,不仅在营养的吸收上没什么损失,也不会影响口感和滋味。散装茶由于颗粒比较大,第一次冲泡的时间最好长一点,应在5分钟左右,其中的营养物质会有60%―80%析出;经过第二次冲泡,会有80%―90%的营养物质析出第三次冲泡后,营养物质的浸出率将超过95%,再冲泡下去,已经没什么营养作用了。

cy260.com小编推荐

武夷岩茶的冲泡次数―“七泡有余香”


武夷岩茶为乌龙茶类,也是“红叶镶边”半发酵茶,介于红茶与绿茶之间。而大红袍则是武夷岩茶的代表,下面小编就带大家看看乌龙茶中极品武夷岩茶可以冲泡多少次,最佳的冲泡次数是多少次。

武夷岩茶“七泡有余香”:

一、一般武夷岩茶可连续冲泡7次以上,以第3、4泡品味最佳。若是品质较高的名茶(大红袍等),冲泡次数在10次以上。冲泡次数与浸泡时间有关。

二、揉捻得很紧得铁观音以冲泡壶具容积的1/2左右置茶量来泡茶时,先以第一泡40秒,第二泡20秒,第三泡20秒倒出的方式,再依结果加减时间。

三、泡条索形的武夷岩茶变化多,冲泡时间较难捉摸,于没有温润泡得情况下,其第一、二、三泡得时间可以有下面几种组合:20秒-15秒-15秒、15秒-10秒-10秒、10秒-5秒-5秒、5秒-3秒-3秒,还有快冲快倒等。

四、武夷岩茶在第一泡还有些火气,第二泡的口感更加柔和。武夷岩茶属“红叶镶边”半发酵茶,特点甘、清、香,色泽绿褐鲜润,茶汤呈深橙黄色,茶性和而不寒,冲泡五六次后余韵犹存。

武夷岩茶的冲泡方法:

一、器具:准备乌龙茶专用茶具一套。

二、投茶量:冲泡壶具容积的1/2左右。

三、用水:以山泉水为上,洁净的河水和纯净水为中,硬度大或氯气明显的自来水不可用;水温需现开现泡为宜。

四、时间:1至3泡浸泡10-20秒,以后每加冲一泡,浸泡时间增加10-20秒。浸泡时间的调整原则为1至7泡的汤色基本一致,且可冲泡10余泡。

五、浓淡:用投茶量进行。需淡些则投茶量少些为冲泡壶具容积的1/3-1/2,需浓些则投茶量多些为冲泡壶具容积的1/2-2/3。

总结:发酵越重、焙火越重、茶叶越细碎、茶叶品质越差则冲泡时间越短。而武夷岩茶最适宜泡工夫茶,18世纪传入欧洲后,曾有“病之药”誉。武夷岩茶资讯点击查看《《《

都匀毛尖冲泡次数:一般2-3次


都匀毛尖是未发酵茶,茶叶中保留了鲜叶中大量的营养物质,茶叶比较细嫩,在冲泡过程中,茶叶中的营养物质析出较快,因此都匀毛尖冲泡次数一般2-3次合适。

都匀毛尖冲泡次数:一般2-3次

茶叶冲泡的时间和次数,差异很大,与茶叶种类、泡茶水温、用茶数量和饮茶习惯等都有关系,不可一概而论。如用茶杯泡饮一般红绿茶,每杯放干茶3克左右,用沸水约200毫升冲泡,加盖4~5分钟后,便可饮用。这种泡法的缺点是:如水温过高,容易烫熟茶叶(主要指绿茶):水温较低,则难以泡出茶味;而且因水量多,往往一时喝不完,浸泡过久,茶汤变冷,色、香、味均受影响。改良冲泡法是;将茶叶放入杯中后,先倒入少量开水,以浸没茶叶为度,加盖3分钟左右,再加开水到七八成满,便可趁热饮用。当喝到杯中尚余三分之一左右茶汤时,再加开水,这样可使前后茶汤浓度比较均匀。据测定,一般茶叶泡第一次时,其可溶性物质能浸出50~55%;泡第二次,能浸出30%左右,泡第三次,能浸出10%左右;泡第四次,则所剩无几了。所以,通常以冲泡三次为宜。如饮用颗粒细小、揉捻充分的红碎茶与绿碎茶,用沸水冲泡3~5分钟后,其有效成份大部分浸出,便可一次快速饮用。饮用速溶茶,也是采用一次冲泡法。

都匀毛尖正确冲泡方法

一、温杯

取开水壶,往透明玻璃杯中冲人约占杯容量1/3的热开水进行烫杯,烫杯的作用是可以温杯和进一步洁杯。

二、凉水

冲泡都匀毛尖茶叶宜用80℃左右的水,在烫洗了茶杯之后,我们不用盖上水壶壶盖,而是敞着水壶,让水壶中的开水随着水汽的蒸发而自然降温。

三、置茶

投入3-5g左右的都匀毛尖茶叶,置入温热的空杯中,轻摇杯身可闻干茶中浓郁的火香味。冲泡都匀毛尖,茶叶与水的比例大致为1:50,即每杯投都匀毛尖茶叶3克左右,冲水150毫升。投茶量可根据个人浓淡喜好适量增减。

四、摇香

将80°C左右的新鲜开水,注入杯身1/4处,摇杯润茶3-5秒,观茶闻香。

五、注水

提高水壶,让水由高处向下冲去,并利用手腕的力量,将水壶由上向下反复提举三次,这一动作被称之为“凤凰三点头”。采用“凤凰三点头”一是让杯中的茶叶在水的冲激下上下翻滚,促使茶叶中的有效成份迅速浸出,使茶汤浓度一致。;二是对宾客表示敬意,三点头象征着谦逊、真诚,如同行鞠躬礼。冲水量为杯总量的七成满左右,意在“七分茶,三分情”或俗语说的茶七饭八酒满杯。

六、品饮

接下来就可惬意地品饮都匀毛尖绿茶了。都匀毛尖素以”干茶绿中带黄,汤色绿中透黄,叶底绿中显黄”的”三绿三黄”特色著称。所以特级的都匀毛尖成品毛尖茶品质润秀,香气清鲜,滋味醇厚,回味甘甜。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大家都了解了都匀毛尖的冲泡次数多少次合适了吧!都匀毛尖冲泡次数一般冲泡2-3次就可以了,反复冲泡对身体无益。

红茶与绿茶冲泡法,红茶、绿茶的冲泡步骤


绿茶和红茶是最常见的两种茶,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加工技艺,红茶是发酵茶,绿茶是不发酵的,所以红茶与绿茶之间对于冲泡是有一定差异的,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红茶与绿茶冲泡方法吧!

红茶的冲泡步骤

1、煮水

新鲜的冷水注入煮水壶里煮沸。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新鲜的水包含了空气,可以将红茶的香气充分导引出来,而隔夜水、二度煮沸的水、保温瓶内的热水都不适合用来冲泡红茶。

2、温器

将滚沸的开水注入茶壶和茶杯,提高茶壶和茶杯自身的温度,利于一会儿泡茶时香气的散发。注水方式以渐歇的方式最好,可以避免水温变化太大。

3、投茶

如果要冲泡浓茶,每人用1茶匙(约2.5克的茶叶量)。但想要冲泡出好红茶,建议最好以2杯的红茶量(约5克)来冲泡成2杯,较能充分发挥出红茶香醇的原味,也能享受到续杯的乐趣。

4、泡茶

将滚水注入盛有茶叶的壶里。一般在水沸腾之后约30秒,待水花形成一元硬币大小的圆形,此时是冲泡红茶最佳时机。

5、测时(冲泡时间)

在专业的茶罐上会标有茶叶的浓度,可以根据浓度大小来决定冲泡时间的长短,浓度分为1∽4级,相应时间则是2分钟至3分半钟。

6、出汤

将冲泡好的茶汤倒入喜爱的茶杯中,最好选择底浅杯口较宽的茶杯,这样能够让人充分享受到红茶的芳香,同时欣赏到它迷人的茶色。

7、调制

依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糖或者牛奶。加牛奶的茶叶一般而言口味较重,并带有一些涩味。但加入浓郁的牛奶之后,涩味会减低而且口感也会变得丰富一些。

绿茶冲泡步骤

1、备具

准备无刻花透明玻璃杯(根据品茶人数而定)、茶叶罐、开水壶(煮水器)茶荷、茶匙,茶巾、水盂。

2、赏茶

用茶匙从茶叶罐中轻轻拨取适量茶叶入茶荷,供客人观赏干茶外形及香气,根据需要,可用简短的语言介绍一下即将冲泡的茶叶品质特征和文化背景,以引发品茶者的情趣。

因绿茶(尤其是名绿茶)干茶细嫩易碎,因此从茶叶罐中取茶入茶荷时,应用茶匙轻轻拨取,或轻轻转动茶叶罐,将茶叶倒出。禁用茶则盛取,以免折断干茶。

3、洁具

将玻璃杯一字摆开,或呈弧形排放,依次傾入1/3杯的开水,然后从左侧开始,右手捏住杯身,左手托杯底,轻轻旋转杯身,将杯中的开水依次倒入水孟。当面清洁茶具既是对客人的礼貌,又可以让玻璃杯预热,避免正式冲泡时炸裂。

4、置茶

用茶匙将茶荷中的茶叶一一拨入茶杯中待泡。每50ml.容量用茶1g。

5、温润泡

将开水壶中适度的开水倾入杯中,水温80~85℃,注水量为茶杯容量的1/4左右,注意开水柱不要直接浇在茶叶上,应打在玻璃杯的内壁上,以避免烫坏茶叶,此泡时间掌握在15s以内。

6、冲泡

执开水壶以“凤凰三点头”高冲注水,使茶杯中的茶叶上下翻滚,有助于茶叶内含物质浸出,茶汤浓度达到上下一致。一般冲水入杯至七成满为止。

7、奉茶

右手轻握杯身,左手托杯底,双手将茶送到客人面前,放在方便客人提取品饮的位置。茶放好后,向客人伸出右手,做出“请”的手势,或说“请品茶“。

以上就是关于红茶与绿茶冲泡方法的介绍,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就可以看出,红茶与绿茶都是中国的历史名茶,因为发酵程度不一样、制作工艺不同,冲泡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武夷红茶之红茶冲泡


武夷红茶正山小种红茶原产地在武夷山市星村镇桐木关一带。这里地势高峻,冬暖夏凉,年均气温摄氏18度,年降雨量在2000毫米左右,春夏之间终日云雾缭绕,且土质肥沃。由于采用松柏木柴明火加温萎凋和重烟焙干,茶叶吸收了大量的松烟,有特具的松烟香味。

红茶的特性是茶性温和,滋味醇厚,广效能容,具有极好的兼容性,酸如柠檬,甜如蜜糖,烈如白酒,润如奶酪,辛如肉桂,清如菊花,它都能与之相互融合,相得益彰,调制出美味饮品。所以红茶的饮茶要领不仅注重清饮,更注重于调饮。品饮名茶,宜细品慢啜,非下功夫不能够领略其香味特点。要领如下:茶的用量(茶水比例约1:50-1:60,如投茶3克,加水150-180毫升即可);泡茶水温(一般95-100度之间。根据不同茶类而有所区别,嫩茶水温略低,老茶水温略高);茶具:宜用玻璃杯、盖碗和茶壶;泡茶时间和次数(一般2-3分钟。根据个人口味作适当调整,时间越长,味道越浓。通常可泡5次以上)。(一)、清饮法在红茶中不加任何其他物品,保持红茶的真香和本味的饮法称为清饮法。按茶汤的加工方法可分为冲泡法和煮饮法。其中以冲泡法为好,既方便又卫生。冲泡时可用杯,亦可用壶,投茶量因人而异。红茶宜用投饮法,即先投茶后冲入沸水,冲泡三分钟左右即可饮用。清饮时,静品默赏红茶的真香和本味,味浓香水,最容易体会到黄庭坚品茶时感受到”恰似灯下故,万里归来对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的绝妙境界。(二)、调饮法在红茶中加入辅料,以佐汤味的饮法称之为调饮法。调饮红茶可用的辅料极为丰富,如牛奶、糖、柠檬汁、蜂蜜甚至香槟酒进行调配。调出的饮品多姿多彩,风味各异,深受现代各层次消费者的青睐。

正山小种外形条索肥实,色泽乌润,泡水后汤色红浓,香气高长,带松烟香,滋味醇厚,带有桂圆汤味,加入牛奶,茶香味不减,形成糖浆状奶茶,液色更为绚丽。

冲泡红茶的茶具选择


冲泡红茶的茶壶最好选圆形矮胖的陶瓷茶壶,保温传热性佳,也留予茶叶足够的伸展空间;市面上有些茶壶还加上可随时取出的滤网,虽说比较容易控制浓度,也避免茶叶流入杯中,然而,根据经验,因滤网空间不足,茶叶无法充分伸展活动,往往使风味随之大减,故而最好避免。

茶杯则最好呈宽口窄底形状,尤其是杯壁薄一些的,不仅能够彰显出茶色的红褐美丽,品饮之际,更能为唇与手的轻抚带来绝佳触感。

各类功夫红茶、袋泡红茶、小种红茶和速溶红茶等都可采用白瓷杯、玻璃杯饮用,而红碎茶、红茶末等习惯采用壶饮法。首先以热滚水将茶壶充分温热,在茶壶中置入茶叶,分量一杯约一茶匙。接着冲入滚烫的热水,这时,水壶可以略略拉高,让热水柱保持一定高度,才能冲击出茶的香味,也让空气中的暖意升腾起来。静置数分钟(茶叶较细碎的约二三分钟,叶片较大的茶叶则需四五分钟),即可倒入茶杯开始品饮。可另外准备一只茶壶盛装热水,当红茶太浓时,可酌量对水享用。为增添风味,可在红茶中加入牛奶制成奶茶。但在正统英式茶宴里,则不鼓励加柠檬,以免白白破坏好茶风味。而如果是等级极佳的红茶,如上好的大吉岭,则最好除了糖之外什么都不加,才能喝出最纯粹最迷人的原味!最后还应当记得,茶壶的最后一滴必须倒完,因为这一滴凝聚了红茶的最后风味,在英语中被叫做“GOLDDROP”黄金滴。

美器

品下午茶的茶具多用陶瓷做成,上面绘有精美的英国植物与花卉的图案,轻松、优雅;而且,英式茶具都是成套使用并镶有金边的杯组,所以非常有收藏价值。在英国拥有传统历史的茶具品牌包括皇家道登、皇家敏登、皇家阿尔巴、皇家皇冠德比等。挑选一套完整的茶具一般包括:茶杯、茶壶、茶匙、茶刀、滤勺、广口瓶、饼干夹、放茶渣的碗、三层点心盘、砂糖壶、茶巾、保温面罩、茶叶罐、热水壶、托盘,如果主人非常讲究,还可在托盘中铺上一层蕾丝托盘垫。在优美的轻音乐的环绕下,这样一点点的细节聚集起来,就那么琳琅满目的摆满一桌,主人的品位就已经不言而喻了。

茶点_午后红茶

传统的英式下午茶,对佐餐的甜点是非常讲究的。通常会在桌上放一个附有三层托盘的光亮银架。最下层一般为熏鱼、火腿、小黄瓜的三明治;中层则放搭配了果酱及奶油的英式圆形松饼SCONE。最上面通常会是时节性的水果塔。每一块小小的点心都透着女主人细腻的心思和贤惠的持家本领:每家的特制小点,风格和口味都不尽相同,并且还可细分为热甜点和冷甜点。

其实,一只暖暖的壶,一只美美的杯,一块纯美的CHEESECAKE,再有蜡烛、音乐的陪伴,和朋友闲谈之中,冬日的午后就已经在温情的气氛中融化了。

冲泡红茶的适合温度


每个茶的制作方法不一样,所以冲泡的温度时间上都会有区别。冲泡红茶,不要使用和冲泡绿茶一样的温度,最适合的温度在95度左右。

泡茶时必须先温壶、温杯,再放入茶叶。红茶属全发酵茶,适合以较高的温度冲出茶香,冲泡秘诀在于,水煮开后直接用以冲茶,水入茶壶之际约是95℃高温,这是最适合红茶的温度。

至于不发酵的绿茶,是最接近原始的茶叶,比较鲜嫩,泡绿茶不能用太热的水,温度约控制80度C左右。

其次,须掌握茶叶延展性,叶怡兰形容,“要让茶叶在茶壶里自由自在、旋转跳舞”,如果挤压茶叶,丹宁酸会造成苦涩味,茶壶要选择圆形的,避免使用滤心,才能让茶香在壶内发挥得淋漓尽致。

生活忙碌的上班族多半使用茶包,叶怡兰建议两个要诀,“一定要先放热水再放茶袋”,如果顺序错误,压力会让茶包出现苦涩味,还有“千万不能挤压茶包”。

细细品尝,茶在不同温度下绽放的层次,“真正的好茶会随着降温而不断地变化”,喝茶不宜喝太快,体验茶香释放的过程。

红茶可以跟各种食物搭配,或添加牛奶成为奶茶,混搭蜂蜜、果酱,更添红茶的风情万种。

“锅煮奶茶”则是独门料理,掌握“火小、速度快”的原则,先烧水、水沸加入茶叶后,稍微看到红茶颜色释出,就赶快倒入牛奶,变热后马上关火,否则滚烫会煮出牛奶的腥味。

英国是发展红茶最彻底的国家;法国人喝茶展现料理般的创意;印度人则把香料丢进茶里,变成印度香料茶。台湾红茶会因种植地理环境不同,产出不同风味的茶,叶怡兰分享鱼池乡种植的阿萨姆红茶,茶叶带有玫瑰、薄荷香。

盖碗红茶的冲泡方法


盖碗冲泡红茶,不论是人多时,还是独自享受时都可以用盖碗,人多时用盖碗分杯,可以品尝茶道,独自品茗不想动杯,直接用盖碗喝茶,独乐乐哟。那么盖碗红茶的冲泡方法是什么呢?

盖碗泡茶的步骤

第一步、洗碗

使用盖碗泡茶,每次冲泡前都应使用滚烫的开水冲洗一下;清洁、消毒盖碗的同时,还能提高盖碗的温度。

第二步、置茶

根据实际情况(多人饮用还是个人饮用),放入适量的茶叶。若是个人饮用,小编建议放1-2克茶叶。多人饮用,可根据人数酌量增减。此外,还可以根据个人的口味稍作调整。

第三步、冲泡

加入适当温度的热水,盖上盖碗闷泡。这个热水温度,一般根据所冲泡的茶类决定。

第四步、品饮

闷泡足够的时间后,打开碗盖,用盖子轻轻拨动茶汤,观赏茶汤的颜色、茶叶舒展后的优美姿态。把盖子斜盖碗上,留出一道缝隙,大小足以出水,倒出茶汤,方可品饮。

盖碗红茶的冲泡注意事项

1、润茶的水量不宜过多,刚好把茶叶盖住即可,且润茶的速度也要快。

红茶不耐泡,加工过程中经过重揉捻,促进茶多酚的快速氧化,同时,也形成了茶叶内含物浸出速度快的特点,所以较之别的茶,红茶一般一两泡以后,茶汤就会变淡。

而润茶这一步是不喝茶的,水量过多容易稀释掉茶叶中的有效成分,带走过多的营养。

2、红茶在前三泡的时候出汤速度要快,到后面可以适度的延长浸泡时间。

正如前面所讲,红茶属于全发酵茶,内含物质浸出速度比较快,浸泡时间太长,茶汤就会过于浓烈,口感很差;

但同时,红茶也具有不耐泡的特点,基本上出汤两三次,茶汤滋味和颜色就会明显变淡,这时候可以适度的加长浸泡时间,但也不易太长。

当然,具体也看个人口味,有人喝茶口味偏淡,浸泡时间就不宜过长;有人喝茶口味偏浓,浸泡时间可以适度加长。

3、泡红茶的水温不宜过高,一般控制在90度左右,避免造成浓度过高,茶味过酸、苦涩,从而影响后面泡茶的质量,缩短泡茶的有效次数。

特别是对于嫩度比较高的红茶,水温更不易过高,这样容易损坏茶叶。

泡红茶时,可以将水烧开之后放置到水温85-90摄氏度,也可以将沸水先倒到公道杯,5-10秒后再拿来泡,这样的温度刚好。

4、泡红茶的时候用细水,沿着盖碗边沿慢慢入注,切忌注粗水、高冲茶叶。

红茶内含物质浸出速度比较快,高冲茶、注粗水不仅损坏茶叶,且容易造成茶汤浓度过高,改变茶汤滋味,又酸又苦,缩短茶叶冲泡有效次数。

不过冲泡到后面几次的时候,茶汤如果滋味、颜色明显变淡,想延长茶叶冲泡次数,可以适度的用粗水冲茶。

冲泡可口的冰红茶


冲泡冰红茶需要有红茶茶包、冰块、玻璃壶等茶具,泡好的冰红茶不需要特别冷藏。

★简易冲泡法:

1.在茶壶中注入110毫升滚烫的热开水。

2.放入红茶茶包,盖上壶盖,闷置5分钟。

3.将茶包取出。

4.加入60公克的冰块,就可以享用一杯色泽晶莹又好喝的冰红茶了。

★冰岩激流法:

这种方式冲泡出来的红茶保纯时间可达十小时以上,且色泽清莹、不混浊。

1.在茶壶中注入900毫升滚烫的热开水。

2.放入六个红茶茶包,盖上壶盖,闷置八至十分钟后取出茶包。

3.预先准备一个宽口的玻璃壶,并放入约七分满的冰块。

4.待水温回温至70~80度时,再将热红茶快速倒入宽口玻璃壶内,并以长匙搅拌1至2次,于室温下保存,不需特别冷藏。

5.饮用时,再将红茶倒入加了冰块的玻璃杯中即可饮用。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红茶的冲泡次数》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