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文化。

资深茶人访谈,传递茶界正能量

主持人:李国标

访谈嘉宾:岩文

访谈整理:初稿李国标终稿岩文

这些年来,老班章的名头越来越大。“班章为王,易武为后”的说法,早就为茶界所接受。但是,究竟什么是老班章?坊间流传的说法太多,许多看法是互相抵牾的,这让许多茶友感到一头雾水,难以适从。老班章离我们很近,因为我们都在谈论它,关于它的资讯铺天盖地;老班章离我们很远,毕竟其是深藏在布朗山深处的一个极为偏僻的小山村,我们很难知晓云遮雾罩之下的真相是什么。

因此,这期的嘉宾访谈,我们特地邀请到长期扎根茶山做茶的古农茶业掌门人岩文,来给我们讲讲老班章的真实故事。其2004年起就到了布朗山,他熟知班章村的一草一木,过去、现在与未来;与当地老百姓打成一片,是外地人深入班章做茶的典范。且让我们随着他如数家珍般的娓娓道来,去起底老班章,见识普洱茶王者的真相。

李国标:提到老班章,我们首先会想到老班章的霸气。市面上流行的说法是,老班章的霸气是因为又苦又涩,挑战着人类的味觉极限,故曰霸气。但从2007年以来,有很多人提出不同的看法,以为老班章不是“苦茶”,其最大的个性在于是“甜茶”。那您认为老班章是什么样的茶?

岩文:苦与涩是感官呈味表现,是相对的。

其一、云南大叶种茶,多酚含量高,跟中小叶种相比,苦涩重些,滋味相对要浓烈,回甘生津同样也来得强烈。所以,对于刚接触普洱茶的茶友们,苦涩浓郁就成了其对茶的始作俑者,嗜茶如命,足迹行遍云南各个古茶山,对泡茶品茶、茶道文化均有深厚功底及独到见解,首倡全程不落地,全手工制作理念,其创建的古农茶业,专业理论结合实践,形成了从鲜叶初制到成品精制的全程核心制作技艺,在业界声名鹊起,并提出“俭德、仁和、觉心”的企业茶道文化精神。

文/岩文、李国标(本文刊登于云南法制报·云茶产业)

Cy260.com精选阅读

马安民《老班章》:老班章哈尼族是从哪里来的?


原编者按:人类一直在探寻“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至今似乎都没有得到一个明确的答案。然而,《老班章》作者在书中却让我们知道了老班章哈尼族是从哪里来的。一个个不同的姓氏构成一个个不同的家族,每个家族制订了不同的族规,令人称奇的是,不同的族规都规范了哈尼人的行为准则:团结文明遵纪守法;对文化知识的尊重;对老弱病残和贫困人群的呵护。而这,也正是今天中华民族所倡导的传统美德!

老班章村族谱

老班章村有一百多户人家,主要是以杨姓氏族、李姓氏族、高姓氏族组成。

杨姓氏族是“哈尼雅尼然标突阿谷仙资子家族”,在老班章村有五十七户。

李姓氏族是哈尼族“伊娘阿谷”支系,在老班章村有四十五户。

高姓氏族是哈尼族“当飘”支系,在老班章村有一十四户。

一、哈尼雅尼然标突阿谷仙资子家族

(一)家族规则

1、家族族事受家族领导小组领导,族内要讲团结、讲文明、讲进步,遵纪守法,勤劳致富。

2、每户发《哈尼雅尼然标突阿谷仙资子》一册,书碟一盘,书碟费自筹。

3、家族日常活动经费每户每年交100元。

4、家族成员中考上正规大学二本以上,以录取通知书为依据符合条件的补助2000元。

5、家族成员中若有天灾人祸,重病住院,除国家报销后超过2万元的,单据齐全符合条件的,补助2000元人民币。

6、经费收支入账,使用经费由领导小组讨论通过,账目要公开,公布清楚。

7、每四年举行一次《哈尼雅尼然标突阿谷仙资子》,制定活动日及纪念方式,制作纪念册。具体事宜,由领导小组讨论决定。

8、本规则根据需要修订。

(二)基本情况

(三)户主名单(略)

(四)参军及参加工作人员名单(略)

二、老班章村伊娘阿谷家族

(一)阿卡名言警司

1、伊娘法然它算要谱做——伊娘家族建有万千村寨

2、伙国朗累提朋爱月——村村都同一祖宗的后代

3、朋然朵吗家康捌和让义吗副——族人团聚永不分离

4、们农朵吗家同吴和让义吗国——家人团聚永不离

5、单能日达干何然确——严父出孝子

6、妈能洪吴干何明真——严母出惠女

7、您难做好送天那——两耳勤听天下事

8、您苗做好送播好——两眼勤看世间文

9、在日风送确好——做活看能人

10、要吴角松滇何好——做事看活计

11、干克通好美吗国——长江后浪推前浪

12、兄计通好浪干祖——一代要比一代强

(二)伊娘家族家规

2012年1月6日,伊娘家庭代表根据历年的家规修订,补充了如下条款:

1、家族老人栓线或过寿,每户资助10元,限一对老人听一人。

2、家族子女考上大学本科的(一本)每户资助20元。

3、重病住院治疗,其医药费在3万元以上的,按医院出院证为准,每户资助20元。

4、家族成员,因劳务外出,发生意外事故的,其医药费在6万元以上的,以出院证为准,每户资助20元。

5、家族领导小组决定2月13日定为伊娘家庭聚会日(纪念日)。

以上条款,望各户遵守履行!

注:此条款只限在南糯山,其它乡镇、村委会结合本地情况,异地制宜,定出相应规则履行。

(三)基本情况

(四)伊娘氏家谱(略)

注:哈尼族“当飘”支系的族谱正在收集整理中。(作者:马安民,来源:景秋实)

慕寒:寻找心里的“老班章”


我从事,首先知道的就是老班章,不少的人告诉我老班章怎么怎么样,我也为此着迷,他就像我内心的魔兽一样,时常出没。

学茶时间久了,就会认识很多的做茶人,他们的言语中我了解的却不是老班章怎么怎么样,而是老班章是什么?可能很多人都觉得老班章是普洱茶之王,是普洱茶的代表,但是高高悬挂的价格,老班章真的是老班章吗?

还记得今年的一次,一个朋友说我们这里有两泡刚在老班章村里带来的茶,过来一起喝喝,耐不住心中的呼唤,我很兴奋的去了,因为之前的确也喝老班章,但是毕竟不是直接去收的,总有这样那样的担心,朋友是专门去收的,总不会有错,到了以后他拿出茶让我看看,我仔细观察,是一些散茶,看起来条索确实漂亮,紧结,带有肥壮的芽叶,闻起来干茶就有很野性的香,我捧若至宝,慢慢欣赏回味之前喝的班章味,正所谓的茶未入口,嘴已生津。呵呵!

片刻间器具已备好,水也等不及般沸腾起来,我喜欢紫砂泡茶,总以为这是我自己的感觉,慢慢投茶,注水,醒茶润茶,出汤,终于到入口的时刻,此时的我已安静下来,只有心还迫不及待,茶汤通透金黄,看起来是具有非常好的内质物。

遵循一看二闻三品原则,我闻了一下,公道杯香气浓郁,具有老树茶香还有馥郁的山野霸气之香。茶汤入口,具有布朗系茶的厚重特点,香气仍然沉稳在茶汤之中,舌根微苦,但不过喉,上颚中后段涩味稍显。苦退涩化,口腔回甘,舌底生津如泉,三泡试后,喉韵显现,喉咙中感觉气韵强烈,有呼之欲出之感,鼻腔此时香气浓烈,不喝茶呼吸也是具有香味的,就这样慢慢泡了十泡之余,看叶底,感觉仍是深绿,由于是新茶,所以不奇怪,喝完茶以后,感觉额头,后背有微汗,回甘生津仍旧强烈,

试茶结束后,朋友告诉我,这就是50%的老班章,他也算是班章的常客了,有些茶友去就10%左右。你是带着老班章的口感喝茶的,所以你觉得这就是,呵!原来这样就是老班章,心底顿时失落莫名,怀着期待的心情,带着莫名的激动,我又再次喝了一遍,顿时感觉毫无第一次时的味道,忽然之间我明白了,茶无尚品,适口为臻。

带着什么样的心情,就可以喝到什么样的茶,特意的追求,只是一种间接的毁坏,不管是茶,还是人,亦如此。

玩山头,他领先老班章一千年


今天继续宋茶的话题。

有的茶友和我争论,你把宋茶说得有点玄,现在科技这么发达,肯定比古代做得更好嘛。

唉,这话逻辑不对哦。的确现在科技很发达,但这只是说明可以比古代做得更好,但是却未必做得更好,因为你压根没往这个方向努力啊。有的时候,甚至时压根不知道有这个领域,想努力却使不上劲。

不谈文化,那个欺负没文化的人;也不谈工艺,那个宋代人玩得有点太极致、太奢侈了,不好模仿;咱们来谈一个很常见的概念:山头。

山头,在普洱茶里面叫山头、在岩茶里面就叫山场。要说还是武夷的茶文化有底蕴,连着建茶的千年血脉。山场的说法更好,因为山头是个位置概念,山场是个空间概念,这里面包含的因素可就多了。

一提到山场,大家都知道是说一个小产地的概念,普洱茶里面说什么班章冰岛,岩茶说什么三坑两涧,就是这个意思吧。但是再往细里说,很多人就不明所以了。

为什么?因为这些资讯对于炒作,对于商业推广,已经差不多了。但对于对小产地的理解,对于茶品质的提升还远远不够。很多人是大聪明人,但是99.9%的精力都用在商业上了,那对山场的理解,还差的远。

我们拿出一本宋代的茶书,来看看宋人是怎么理解的。这本书就是《东溪试茶录》。是宋代的宋子安写的,宋子安在历史上没留下什么痕迹,只有这本茶书,而且这本茶书影响力也比宋徽宗《大观茶论》,蔡襄《茶录》这些名著小得多。为什么?因为专业!

太专业了受众就小了,但是不等于不重要,实际上,这本书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那些茶学名著,最关键的,就是他把山场这件事,基本讲清楚了。

古文本来对很多人就是障碍,再加上山场地名的考释十分繁琐。所以这本书很少有人去专研。没关系,我来用最简单直白的话,把他要说的几个问题,和大家介绍一下。十来分钟,你就知道山场问题的几个关键点了。

山场细分

都是老班章,其实不一样,甚至大不一样!为什么?因为山场是需要细分的。我们要探讨产地的特性,最基本的单位不是山头、山场、寨子,而是茶园。如果你不明白这一点,那是找不到好茶的。

为什么要这么细致的划分,作者说得清楚:“茶于草木为灵最矣。去亩步之间,别移其性。”什么意思,茶这种东西敏感度太高,和一般的庄稼不一样,别说差一亩,就是差几步,都有可能不一样!

是不是夸张?真正泡茶山的就知道,这个是有道理的。宋子安说的是北苑,那是给皇上喝的,所以肯定是特别讲究,一般来说还达不到那么细致。

从这个角度说,三坑两涧的划分要比老班章靠谱得多,因为范围更加明确,当然还可以再细分。

在山场和茶园之间,有一个纽带,这就是加工场所,普洱茶里面叫初制所,宋代就叫“焙”。这个和划分有关系吗?有关系,因为茶有一个特性,初加工必须就近。那一个“焙”就有一个加工的范围,可以包括几个茶园。

焙是面对市场的一个概念,有点像葡萄酒的酒庄,因为工艺上有一致性,渠道上有唯一性,是大家直接面对的,所以我们还不能绕过焙来谈茶园。但和葡萄酒不同的是,普洱茶和岩茶要面对复杂的山地环境,所以需要更加细致的区分,所以真正能对口感下结论的,还只能是基本的单位——茶园。

这本书很清楚这些问题。所以作者在叙述当中也是两条线:一条是焙的范围划分、一条是茶园的地理线。这个非常繁琐,就不具体举例子了,大家可以关注即将出版的我校注的新书。

我们要问一个问题,那茶园划分的本质是什么?仅仅是位置不同吗?

不,这里面涉及到一系列参数的问题,我们一个个来说。

品种

第一个要说的就是品种。如果品种不同,那说什么都不一样。实际上茶园有统一口感的基础也是品种单一或相似。

这方面还是说岩茶有历史传承和文化底蕴,品种分得精细,整个武夷山就有上千品种。普洱茶就太粗了。老班章是一个品种吗?当然不是!冰岛也不是!这都不用植物学专家,稍微认真看一下就知道啦,那为啥当成一个东西卖呢?因为你不懂啊!

《东溪试茶录》专门有一个章节谈品种,这就是“茶名”。这里面提到了七种茶,对于北苑附近来说,这个划分已经够用了。

有人会说,现在植物学划分得多好啊,花果叶萼能说上一大堆呢。要我说,这个不如《东溪试茶录》靠谱,因为基本用不上,而且很多划分上是一个品种,但实际上有差别。对于茶农或者茶人来说,需要的不是把这些东西贴上标签,装进抽屉,需要的是对他们来说有指导意义。

最主要的就是三点,书上都说到了

第一个是外观,这个不用那么细,要直观可区分就行了。

第二个是口感,消费者关注的不是植物分类,而是好不好喝,不同品种有不同的口感,这个联系必须要建立起来。否则分类毫无意义。

第三个是发芽时间,是早采还是晚采的品种。

当然再说细了,可以探讨不同品种的加工差异,这个就不说了。

基本上知道这些就够了。这些工作只能是茶农或茶人来完成。

顺便说一句,大树茶好还是小灌木茶好?从《东溪试茶录》的观点来看,大树茶要好的多。他里面提到一种“柑叶茶”,“树高丈余”,这个就口感来说是最好的。当然斗茶求颜色求效果的另说。

丈余就是3米多甚至更高。这种茶树今天就是大树茶,难怪梅尧臣说:“建溪茗株成大树,颇殊楚越所种茶。”,重视古树茶这件事儿,不是今天人心血来潮,有一千多年的传统呐!

土壤

除了品种,我们还要往下看、往上看。往下看,就是土壤。

土壤重要吗?非常重要,因为除了光合作用,植物的营养物质都要靠扎根的土壤来提供。不同的土壤,口感风味大不相同。在葡萄酒里面,有个词叫“风土”,这个词不错,因为比起一般的环境因素,的确,这个“土”占的比重最大。

不同山场的土壤特征差异很大。就北苑一带来说,有肥沃的土壤、有“赤埴”(赤色黏土)、“黑埴”(黑色黏土)、多石、薄土等等不同的自然状态。陆羽《茶经》中“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这个不是绝对的。

黄土要看是哪种,包括黄砂壤、黄棕壤、黄壤、黏土等等。上者生烂石也不绝对,要看海拔气候,还有加工的侧重点。从建茶的角度,加工中要去除大量物质,对茶内含物质的含量要求很高,生烂石的就很难满足要求。这些在《东溪试茶录》里面都有涉及。

除了土壤的分类,还要看土壤的条件。我们到一个地方,把手插到土壤下面,感受一下温度,你会发现,有很大区别。在自然生态较好的地方,土壤是有活力,有温度的。相对来说,植物的生长也更有天然的活力。但现在这种茶园已经越来越少了。

我们常常说伴生植物对茶园有所影响。这个《东溪试茶录》也有涉及,其实这个影响主要还不是通过气味传给茶,主要还是通过土壤。土壤的成分改变了,茶的味道自然就变了。

日照

除了土壤,在山头还要看什么?我们还要向上看,气候降水这些不用说了,因为同一个山头肯定不会有大的差异。我们还要关注的一个差异是日照。

我到一个茶山,喜欢和茶农探讨的一个问题就是,不同朝向的茶园口感的差异。这个特别明显。就是宋子安说的,差几步都不一样。差几步可能土壤差不多,但是如果正好处在山体的分界线上,那日照完全不同,真的口感就差很多。

有的人玩单株,说一棵树阳面和阴面都不一样,这个有没有道理?当然有!最简单的道理,等果子成熟的时候,我们到一个果树稍微大一点的果园,选一棵大树,阳面采一筐,阴面采一筐,你对比着吃。除非你味觉有障碍,一般都能吃出来啊。

当然玩单株这个是奢侈品,大家不太容易参与,我们还是看茶山。

是阳面还是阴面好呢?这个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方面看海拔气候,如果偏冷的地方,当然希望阳光充足一些。如果是平地坝子,本身日照足,气温高,那最好还是有点遮阴比较好。

这个只是最初步的,实际上这里面有很多有意思的道理。比如同样的日照时间,是偏上午的好?还是偏下午的好?《东溪试茶录》这方面讲得比较细。这个不是胡扯,真的不一样。我们可以用科学来注解,也可以用阴阳来解释。所谓风水,最基本的也就是这个。我偏向于风水来诠释,因为好玩儿。

那我们就可以把茶这种生命和天地运行联系起来,不管科不科学,只要在你经验范围内得到验证,就可以了。

口感地图

山场细分还有其他一些因素,篇幅所限,先大概谈这么多,我们还是要归结到一个核心问题上。

什么问题呢?我们需要把空间和口感建立联系。不管是土壤也好、朝向也好、品种也好,我们最终还是要归结到口感上。因为茶,最终还是要喝,要好喝。

那这个地图就不是枯燥的地理信息了,而是有鲜明个性的东西。对老茶客来说,武夷山的山山水水都是和味道密切相关的,提到一个地方,一个味觉记忆就被激活了。普洱茶也是一样。

前些天,品鉴一款存了几年的普洱,沉香味一入口,我就一下子回到哀牢山中段了,不仅如此,这款茶提供的信息更多。

为什么呢?因为香型的分布是基本连续的、有线索的;而不是突兀的、孤立的。当你看着勐库或者勐海的地图,你看到的不是一个个乡镇和寨子,而是一条条香型的分布带,那就不得了了。这个地图就活了。

在无量山来说,从北面的南涧到最南边的易武,在我头脑中这个分布是连续的。但是对于哀牢山,因为对墨江茶不够重视,这条线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不仅如此,那对红河、文山的茶的理解也连带着欠缺。多喝一喝墨江茶,不仅你会喜欢凤凰窝那种迷人的沉香味,更重要的是,整个红河和文山的口感地图一下子就活了,甚至对镇沅茶的理解也会有很大提升。这个更加重要!

什么叫玩山头,不是你知道几个名山,作为吹NB的资本,而是你能建立这个口感的地图!别信什么普洱茶山头“北苦南涩”、“东柔西刚”,太过廉价的知识基本没有价值。真正的口感地图是喝出来的,是丰富的,鲜活的。没有这个基础,说定制一款什么口感的茶,那都是胡扯了。

《东溪试茶录》在这方面可以说开了先河,每个茶园都和口感建立起联系,各种口感类型分布都是连续的,千年之后读起来,还是明明白白。当然可惜的是,这些茶咱们都喝不到了。

不过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了解了这个方法,那我们就可以在普洱茶、在岩茶上去建立这个口感地图。这个东西画出来是死的,只有在头脑中才是活的。

采制加工

建立起这个口感地图,还需要和采制加工联系起来,为什么呢?不同的茶加工所需要的条件不一样。有的茶压榨,需要压得透一点,这样苦味就小得多。而有的茶身子骨弱,你要这么压,就没味儿了。

这方面《东溪试茶录》也有所涉及,但是这个别的宋代茶书也有介绍,这里就不专门展开了。大家要详细了解,可以看即将出版的新书。

今天就聊到这里,希望大家有机会喝到真的茶,对的茶,从而建立起自己的口感地图。

中原茶俗大起底


哪有不会喝茶的中国人,茶在中国存在了几千年,已经成为了我们吃饭喝水一样自然的习惯。中国人将喝茶作为待客必不可少的部分,古时候的中原人,有自己独特的茶俗:待客讲礼仪,沏茶分粗细。

中原,地处中国版图中心,是指以河洛地区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范围相当于今河南省及其毗邻地区,包括山西东南部、河北南部、山东西部、安徽西北部、江苏北部等大片区域。

中原人把茶分为“粗茶”“细茶”两种。所谓“粗茶”,就是指手工采集的树木叶子,如竹叶、柳叶、枣叶、梨叶等,经过炒制加工后制成的茶。不要以为用“粗茶”待客有失尊重,其实“粗茶”沏出的茶味道更浓、韵味更鲜。而且,有些粗茶,竟然是招待贵客的“必备法宝”和“保留节目”。如中原人家用两叶一芽的茶叶制成的菊花茶,用开水冲泡后,茶叶膨胀开来,在杯中犹如盛开的菊花,不仅形态优美,而且味道芬芳。所以,只有贵客临门,他们才会拿出菊花茶来招待,故而中原民间有“不是贵客不制花”的说法。

“细茶”指的是从茶树上采摘下来的鲜叶,经过加工制成的茶叶。在中原人眼中,“细茶”是“纯茶”,而粗茶是杂茶,但两者之间并没有等级尊贵之分,只是味道不同罢了。细茶中,尤以绿茶、红茶最受欢迎。中原人饮用的绿茶,大多是当地的毛尖茶。此茶具有“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脑、去腻消食等多种营养价值,被誉为“绿茶之王”。此茶春夏秋三季采摘,其中,秋茶产量极低,但味道极佳,故有“秋茶好喝舍不得摘”之说。在河南地区,有一首民谣唱道:“早茶留着送朋友,晚茶留着敬爹娘。”它唱出了中原人对朋友的真挚情谊和对父母的孝敬之心。

在中原,家中凡有客来,主人做的第一件事便是为客人执壶沏茶。中原的茶俗很特别:所用的茶具必须是新洗新用,洁净无瑕的。在他们看来,用带有茶渍、茶垢的茶具为客人沏茶,是对客人的不礼貌、不尊重。另外,中原人沏茶也有自己独特的茶道—首杯茶为“洗茶”,不能给客人喝,须倒掉;二杯茶需滚水沏大半杯,谓之“情深似海慢慢聊”;三杯茶方可沏满杯,谓之“敞开心扉满心待”。而茶过三杯之后,便要倒掉,重新为客人换上新茶。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原的乡村,有些人家待客时还喜欢为客人沏上两杯茶:粗茶一杯,细茶一杯,让客人同时品味不同种类的茶叶,充分体现了主人对客人的热情与尊重。

上述中原为可人沏茶在现在爱茶之人品茶的步骤有体现。

如今我国统一成一个有广袤疆土的大国,中原人的茶俗也随着交流成为全国共同的茶俗。虽然现在不同地方的茶俗有所不同,但都是一脉同支,我们信仰是相同的。

茶界名人传奇:陈升河与老班章的故事


今天提起老班章人们总会说到勐海陈升茶厂和陈升河。老班章与陈升茶厂似乎已经分不开。这不仅仅是陈升茶厂捐资100万修建老班章的山村公路,在老班章投入200万建初制,更重要的是陈升茶厂与老班章村共建旨在保护老班章原生态原产地的优质普洱茶生产基地的共赢发展模式,为老班章普洱茶注入了新的活力,让云南普洱茶中的至尊“老班章普洱茶”品牌在市场风雨中得到进一步巩固,走上更加健康的发展之路。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养一方茶。老班章普洱茶因品质非凡,就像国酒茅台一样离不开原产地、原材料、原地加工。但长期以来,大部人并没有喝到真正的老班章茶,原因就是假冒多,各式各样质量价格不一的班章普洱茶让众多的消费者望而却步。市场的混乱和资源掠夺最终将导致这名扬天下的“老班章”走向毁灭。此外老班章茶叶原料虽好,但从采摘到初均存在很多不足,这也是造成爱茶人对老班章茶众说纷纭的又一原因。如何保护这片珍贵古茶树,如何才能做出让天下爱茶人喝得起并喝得到真正的“老班章”?虽然村民小组已有保护意识和自律行为,但要保护老班章茶的原产地和原生态性,光靠在村口防查外地流入茶叶掺假的措施是不够的,它必须有从根本上解决的办法,需建立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不仅包括从原产地、原材料、原地加工的保护,让老班章茶在价格与质量得到稳定,让村民及消费者的利益得到维护,而且要建立一个严格的专业化生产和销售体系,才能使老班章普洱茶走上品牌及产业化发展之路。

2007年下半年,尽管普洱茶市场已激剧下滑,凭着自已十几年来对普洱茶执着的热爱和“为天下人做喝得起的好茶、为爱茶人士做称道的好茶”的质朴信念,陈升河仍逆势而上在勐海县工业园区创办了占地150亩、生产能力达年产1800吨的集普洱茶精制加工、生产、销售及茶文化旅游为一体的新形综合企业勐海陈升茶厂同时,便为建设布朗山老班章村优质茶叶生产基地的目标而努力。2008年2月,经勐海县人民政府批准,全体老班章村民同意,由勐海陈升茶厂与老班章村小组及全体村民共同设立了旨在共同保护老班章普洱茶原产地原生态,共同维护打造老班章品牌的经济合作组织,与全体村民签订了5年内由陈升茶厂对当地普洱茶原料统购统销的合作协议,形成了紧密的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的合作模式。

在互惠互利的原则下,勐海陈升茶厂投资100万元修建了八公里的进山公路,投资200余万元在老班章村建起一个相当规模的初制所,向村民按5年内四季不变的统一价现金收购鲜叶,并完全拥有当地全部普洱茶的唯一合法专卖权。实行“三个统一”:统一原料收购标准和价格;统一制作标准和办法;统一销售价格。同时,每次销售的茶叶均标明时间、重量、等级、价格等字样。为了保证“三个统一”落到实处,一是为提高茶叶品质,陈升茶厂把茶园管理作为茶叶生产的第一车间,加大对茶叶源头质量的控制;二是陈升茶厂与老班章村民共筑“堵假”防线,老班章村村民委员会组织的监察队24小时监控,保证茶叶原料的原产地的纯洁性,这是村企合作保障茶叶品质的重要一环;三是在采摘茶叶环节上,陈升茶厂还为老班章家家户户免费配备了印有“陈升茶厂”字样统一干净的采茶袋(爬树采茶用。以前采茶多用的是装化肥等的旧袋子采茶装茶)及竹篓(采下的茶及时装进通风好的竹篓也免捂坏);三是村民每季将保证不施化肥农药的鲜叶全部交售给陈升初制所,进行统一规范的初加工。

对村民用背篓现摘现交的鲜叶进行收购,彻底杜绝了外地茶叶流入(最近的邻村新班章距老班章都有7公里的山路),不仅使老班章普洱茶原产地原生态性得到保护,而且解决了过去当地茶初制存在的不足。在这之前由于茶农家家户户基本上用平灶铁锅杀青,(而不是斜灶铁锅杀青),比较费劲,导致有的锅底没刷干净而出现糊片;还有用杀青机杀青,产生杀青过程中常有茶叶被闷,使“老班章”独有的香气、汤色不能有效地表现出来。采摘茶叶过程中又大量用编织袋装鲜叶,而没有用透风性较好的竹篓装鲜叶,加上未及时将鲜叶进行摊晾,导致部分茶叶(特别是嫩芽头、茶梗)前期发酵,制作的晒青毛茶汤色黄里透红,香气很弱,品质下降,这也是过去老班章茶味杂难辨的又一原因。对此陈升河和负责老班章基地的副总经理唐海滨不断与一百多户村民反复沟通示范,在不断提高中解决了上述不足。

陈升茶厂老班章初制所建立后,对村民采摘的鲜叶,严格把关,接一芽一叶至三叶等级分类过秤后立即在干净整洁、有层层木架且遮蝇防虫的凉场上,及时将鲜叶均匀地在竹席上进行摊晾,之后用专门铸造的十口斜灶厚壁大铁锅,聘请杀青能手完全用传统手工杀青、揉捻、晒青、捡剔,做出高品位的老班章晒青毛茶。茶叶的出品有三个单位共同把关:布朗山乡班章村村民委员会老班章小组、勐海陈升茶厂、勐海县布朗山乡老班章茶叶协会,三家共同认证后出厂。这样使茶农和公司利益都得到了保障。老班章村民在获得稳定收入同时,陈升公司也实现了对优势资源的垄断,实现了对自身产品质量及价格的控制,从而使云南普洱茶中的至尊“老班章普洱茶”品牌在市场洗礼中得到进一步巩固,走上更加健康的发展之路。实现了陈升河让天下爱茶人喝到真正地道的老班章茶的愿望。而这一切都凝聚了老茶人陈升河的智慧与心血。陈升河也被媒体誉为“老班章茶的守护者”。

年逾花甲的陈升河先生,与茶相伴四十余载,慷慨感言:

吾自少年涉足于茶,至今已四十余载,虽历经曲折无数,却依然兴致万千。今聚毕生之力及制茶心得,于茶之源头,置地筑厂,欲与天下茶人乐在其中,以圆人生之茶缘。与君开怀尽兴之余,若能为千秋普洱茶于盛世之际,光大传延尽绵帛之力,足矣!

陈升河简介:

生于1951年4月,广东汕头人,云南普洱茶专家,云南省普洱茶协会常务副会长,西双版纳老班章茶研究会会长,云南勐海陈升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与茶为伴40年,以“为天下人做喝得起的好茶,为爱茶人士做称道的好茶”为己任。1973年在广东汕头涉足于茶,1986年在深圳从事茶叶研究及经营,品牌市场占有率曾达60%,业界誉为“茶痴”。

2006年夏,陈升河先生率众驱车数千公里历时一个余月,踏遍滇南全部茶区村寨考察调研,随后在西双版纳勐海置地150余亩,历时四年投资近亿元,将陈升茶业打造成了专家称道的“远看似公园,近看是花园”的生态环保型企业。“陈升号”企业品牌也声名鹊起,产品深受海内外消费者追捧。

2008年初,正值普洱茶低谷,陈升河先生以过人的胆识和对古茶树这一历史自然遗产的深切关爱,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以每年两千万元的投入,与老班章村签订30年的包购包销协议,受到省、州、县各级政府一致好评和嘉奖,开创了“企业+农户”强强联合的先例,共同打造云南优质”和“陈升普洱茶给您带来健康、快乐、幸福”做为陈升茶人永不停息的追求。

历时五年,陈升茶业已跻身业界亿元产值行列,“陈升号”已成为省、州、县政府关注的龙头企业,在整个云南茶叶企业中名列前十。陈升号生、熟系列产品,先后在海内外各大博览会上,荣获近50余次“茶王”、“金奖”等殊誉。“陈升号”被评定为云南省著名品牌,“陈升号”产品荣获云南省优质产品称号。

白茶身家大起底


今天主要是好好挖掘一下白茶更深层次的信息,包括的他的历史起源和种类大全。

白茶是福建的一种特种外销茶类。根据茶叶制造的方法分类,白茶和红茶、绿茶、乌龙茶并列,为本省四大茶类之一。白茶中以“银针”最为名贵,除饮用外尚可作药用,性清凉,能退热、降火,可治麻疹,华侨多珍视之。欧美茶商也有用少量拼入高级红茶中以增加美观,提高价格。白茶主销香港(约占80%~90%),其次为马来亚、新加坡,德国、荷兰、法国、瑞士等国家也有少量需要。白茶输出量约占本省对资出口各类茶叶10%的比重。每公吨银针可值15500美元,特级白牡丹4300美元,特级贡眉2900美元,寿眉900美元。年可换回约20万美元的外汇。

过去有关白茶的资料尚缺乏有系统的记载,近来由于外销市场需要日增,对于提高白茶品质也是当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已引起了各方的重视。兹将调查所得和一些改进意见叙述如下,希读者加以指正。

白茶种类和历史

白茶依其不同的茶树品种和采摘标准可分为如下几种:凡采自大白茶茶树者称大白,采自水仙茶树者称水仙白,采自菜茶茶树者称小白。在大白茶茶树只采一芽者,其制成品称银针(亦称白毫银针)。在大白茶或水仙茶树采一芽二、三叶者,其制成品称白牡丹。小白的制成品称贡眉、寿眉。

白茶制造的历史较其他茶类为短。据文献记载并访问老农,约始自100多年前,首先由福鼎县创制的。当时的银针是采自菜茶茶树,约在1857年自福鼎发现大白茶后,于1885年开始以大白茶芽制银针,称大白,对采自菜茶者则称土针或小白。政和县在1880年发现大白茶,1889年开始制银针,至1922年才制造白牡丹。白牡丹原创制于水吉(当时属建瓯县,现属建阳县),何时开始,尚待考证,似在福鼎制白茶之后与政和制白茶之间。至于水吉采制的水仙白是近十几年的事。可以说,白茶制造历史先由福鼎开始,以后传到水吉,再传到政和。以制茶种类说,先有银针,后有白牡丹、贡眉、寿眉;先有小白,后有大白,再有水仙白。

白茶贸易历史,银针在光绪16年(1891年)已有外销,自1910年起继工夫红茶畅销欧美,1912—1916年为全盛时期。当时福鼎与政和两县每年各出产1000余担,每担值200—260两(352—416元)。1917—1921年因欧战影响,一落千丈,乃改制白毛猴、莲心、白牡丹,到1934年起白茶销路才开始逐渐好转。20多年来市场虽有消长,但无太大的变化。

白茶原只有本省制造,解放前几年至1953年广东有少量制造,供内销。台湾近几年来也开始大量仿制竞销。

老徐谈茶:03年班章白菜古树茶品鉴报告


今天给大家品鉴一款由陕西茶友寄来的,标明为03年班章白菜的生茶。03年的大白菜,那可是天价,10万~20万一饼。大白菜的来由大家可自行上网查一下,老班章出名与这款茶的关系极大。我已经等不及想要品鉴一下这款茶了。

第一泡

茶汤呈金黄色,入口后茶汤香及挂杯都不明显。但有一大特点,就是甜,入口即甜,后感上有微酸。

第二泡

茶味出,但比较淡薄,无苦、无涩。甜味似乎有些飘,也就是甜与水分离的感觉。

第三泡

苦涩味出,但不重,苦能化开。茶的陈味有一点,茶汤的质感一般,浓稠感不明显,水路不算细腻。

第四泡

涩感加重,主要集中在舌面及上颚,茶气很弱。

第五泡

甜味下降很快,口腔里发酸明显。结论已有,不再继续。

直接上结论:此茶与大白菜无关,更不是老班章,做过手脚——制作时加糖或甜味剂。

起底紫砂:没有的只是宜兴的制壶工艺


紫砂作为名词,它不是一种物质的名称,紫砂和金、银、铜、铁、锡、木头、石头不同,沒有一种物质叫紫砂,在英文中沒有和紫砂对应的词,紫砂是一个约定俗成的称谓,紫砂的物质属性是陶。

在今天所谓紫砂,其实已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它的物质细陶,一是由宜兴独特的制陶工艺制成的茗壶、花盆等。既然紫砂是陶,还有那么希罕吗,黃金、钻石、蓝宝石、红宝石世界上尚有许多地方存在。唯底帛青、嫩黃泥等等只有丁蜀山地区黃龙山有吗?丁蜀山地区的山系属天目山系,翻地图看一下,这么大区域的山系,不能相信会找不到能做壶的陶土,只可能略有不同或还未被发现而已。况且不仅限于天目山区域,全国乃至全世界相类似的陶土会没有吗?

没有的只是宜兴的制壶工艺。

宜兴市政府有一宣传语:世界上只有一把紫砂壶,她的名字叫宜兴。然而,有些人以及媒体误认为世界上只有宜兴有“紫砂”这种物质,而且这一唯一的宝贝就藏在丁山黄龙山下的四号井里。于是便闹出了真紫砂假紫砂这样缺乏常识的事来。

当然,闹出这样的笑话也是有其原因的,那就是因为紫砂壶偏于了蜀山这样的弹丸小镇,其制壶手艺的私密性,加上在其出世之日起便罩在上面的神祕面纱,又因饮茶热带来的紫砂壶的大量需求,都使其越发神祕。

宜兴有着六千余年的制陶历史,宜兴陶工根据宜兴陶土的特点独创了一套和世界上所有手工成型方法不同的技术,这就是把陶泥放在木制的泥凳上,先锤打成片,然后把泥片围筑成圆形或镶接成方型,用木拍子拍打成型,这种成型方法学术界称之为“片筑法”,这种成型方法比其它方法制陶操作简单,技术性更强,所制的陶器用宜兴话来讲就是“泥门紧”,成品率高,而且体轻耐用。

宜兴紫砂壶艺是从日用陶中脱胎出来的艺术陶,制壶成型方法沿用“片筑法”,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全手工成型,由于茶具、茶壶的体积比其它日用陶体积小,加上功能要求是泡茶、品茶之用,所以技术性更强、更细、更精,几百年技术上的精益求精,使紫砂茶具演化成了一门有独特语言的艺术陶瓷。

紫砂壶艺不是现代陶艺,并不同于世界上其它的制陶方法,如拉坯法、泥条盘筑法、压模法和注浆法等等。它首先受功能需求的制约,也就是说,要能作泡茶之用。在泡茶时能领略美感,又能为大多数人喜欢。紫砂壶艺是集实用、欣赏、把玩三种功能于一体的艺术,又是能包容吸收陶文化、茶文化及书法、绘画等多种传统文化于一体的艺术载体。郑荣

老茶收藏家周俊


许多人不知道他的这些事情,偶尔,他们会在刊物上看到一些美丽的照片,上面署名“周俊”,我在2007年第一次见他的时候,向我介绍他的人说,周俊跑的茶山多,照片拍得好。至此,我记得,以后要好的茶山照片,得找他。

他收藏的茶,就连许多卖茶给他的人都感到吃惊。他们发现,这个人对茶的痴迷已经有些无可救药。他爱茶、研究茶,从鲜叶、初制到后期的成型、储藏,每一道工序无不用心……

来到他属于自己茶室的晚上,他刚从茶山回来,风尘仆仆的他更带着几分欣喜,感觉得出来,那是古茶山带给他的兴奋。

坐定,开始泡茶,聊茶……

周俊说,很长时间里,我都花时间去关注别人做的茶。

2005年、06年07年的时候,周俊还收易武、班章这些名气比较大的茶区的茶,后来发现原料加工上有自己不可控的因素,从2006年开始,就专注于景迈山。

2007年茶叶原料价格高涨,周俊买了几吨茶,花掉了几百万元,按照今天同等价值置换,也只值一半价了。“可以说是亏本买卖了,但是我想,我每年都有一些闲钱,与其存在银行,不如拿出来做点自己喜欢的东西。”那些钱大部分都投到了普洱茶上,2007年有一部分打了水漂。“我不后悔,人要为自己的爱好付出许多。”周俊给我们介绍茶是他最长远的投资。

周俊说自己藏茶做茶,是不计较成本的。他收别人的茶,就现在茶市低迷他也还在不惜重金收购其他茶友收藏的老茶和好茶,并且周俊决定按照自己的喜好做茶,只做纯料古树茶,

如此一来,能用的茶料就不多了。

我们在聊天中,一直喝着他才做好的景迈山早春饼,满口弥漫着花香味,甜爽的感觉把近日来我在各大山头品尝到的苦涩味道消解了。茶汤很清爽、干净,我们翻检茶饼,找不到任何粗的、碎的茶叶。周俊得意地说,除了我,没有人可以做到。“我不是为了赚几十元来做茶,我只是想,把茶叶做到极致会是什么样子。收茶的时候有很严格的要求,我只要我所选定那几片茶园的古树鲜叶,那些长在路边吸食尘土的叶子我不要,茶树不当阳的不要,那些绑在摩托车上捂过的茶叶我不要,那些采摘不得当的茶叶我不要……”同样的山、同样的茶、最后比较的是做工的精细。周俊是普洱茶手工的坚定支持者。他自己也做茶,每天做三四十饼,很享受。他对自己做茶的要求是,不要求赶工只求精细,不计成本,因为目前不上市,他有很好的心态,也多出许多时间来做自己的标准。周俊觉得,好的茶一进入市场马上就有人假冒,你只有现在做好了,存成老茶以后别人即便是假冒,也假冒不来,因为假冒的成本太高了。

这几年,周俊买竹蔑巴就花了几万元,所有鲜叶采回来都是放在竹篾巴上离地加工,所以茶叶很干净。他说,自己做下来,会有许多感受。每年春天周俊便深入古茶山与茶农同吃住,自己收鲜叶,亲导茶农精心制作晒青毛茶原料,他每天都在茶山反复地做茶,喝茶,经过多年的研究他终于做出了传统工艺的普洱茶,也让普洱茶走出了绿茶的世界。因他做的茶工精料纯深受茶友喜爱,可惜每年量都不大,很少有人能收藏到他的茶。

我在笔记本上记录上一条很重要的信息,也是我在喝茶中会遇到的情况。比如一些新茶,汤色很漂亮,看叶底的时候,会发现叶边泛红。周俊说到这样的情况时说,那是因为茶菁保管不当受热过度和杀青不够导致鲜叶发酵所致。

周俊与我们交流了《普洱》杂志上的一些文章,从“普洱茶四大价值”到“普洱茶的绿茶思维”,周俊说按照绿茶的标准去恒定普洱茶是不对的,因为工艺完全不同,但是普洱茶完全可以摆脱那些粗枝大叶的样子,只要用心去做,一样可以有普洱茶的美感。

周俊对普洱市的茶人很熟悉,他能清楚地说出谁是第一批做普洱茶的人,也记得谁是第一个把普洱茶做成各种刻字的礼品,其实,他对云南几大知名茶厂各个时期的茶都很熟悉,他还能说得出昆明几大茶叶市场的细致情况,谁家有什么茶,甚至连一些小茶叶市场他都不放过。他到外省出差,空闲时间唯一的乐趣就是逛茶叶市场,他也感叹,外地的假冒普洱茶太多,市场不规范。

不知不觉中喝茶聊天已到了深夜,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我们被周俊儒雅的气质所吸引,更被他对茶的执着精神所感动,正如赵翼荣老先生为周俊题写的“人生如茶”。做茶,要有茶心。带个头,影响一批人。让更多爱茶人能喝到真正传统工艺的古树普洱茶。有茶心,会有回报。人品好,茶品好,别人喝了他的宇欣号古茶,也觉得不可多得。有广东茶人要买断他全部的茶品,也有投资公司拉他合伙,还有人要在北京做总代理,这些年找他的人很多。

茶是闲饮,需要闲功夫。用闲钱去做,是因为爱。

周俊茶号的名字叫“宇欣号”,宇欣是他女儿的名字,今年才8岁的小女孩显然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一个朋友感叹说,这也看得出来,对茶以及对下一代那种无法言说的爱。来自《普洱》杂志!

茶之一煮茶法


一煮茶法:所谓煮茶法,是指茶入水烹煮二饮。唐代以前无制茶法,往往是直接采生叶煮饮,唐以后则以干茶煮饮。西汉王褒《僮约》:“烹茶尽具”。西晋郭义恭《广志》:“茶丛生,真煮饮为真茗茶”。东晋郭璞《尔雅注》:“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晚唐杨华《膳夫经手录》:“茶,古不闻食之。近晋、宋以降,吴人采其叶煮,是为茗粥”。晚唐皮日休《茶中杂咏》序云:“然季疵以前称茗饮者,必浑以烹之,与夫瀹蔬而啜饮者无异也”。汉魏南北朝以迄初唐,主要是直接采茶树生叶烹煮成羹汤而饮,饮茶类似喝蔬茶汤,此羹汤吴人又称之为“茗粥”。

唐代以后,制茶技术日益发展,饼茶(团茶、片茶)、散茶品种日渐增多。唐代饮茶以陆羽式煎茶为主,但煮茶旧习依然难改,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较流行。中唐陆羽《茶经·五之煮》载:“或用葱、姜、枣、桔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斯沟渠间弃水耳,而习俗不已”。晚唐樊绰《蛮书》记:“茶出银生成界诸山,散收,无采早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唐代煮茶,往往加盐葱、姜、桂等佐料。

宋代,苏辙《和子瞻煎茶》诗有“北方俚人茗饮无不有,盐酪椒姜挎满口”,黄庭坚《谢刘景文送团茶》诗有“刘侯惠我小玄壁,自裁半壁煮琼糜”。宋代,北方少数民族地区以盐酪椒姜与茶同煮,南方也偶有煮茶。

明代陈师《茶考》载:“烹茶之法,唯苏吴得之。以佳茗入磁瓶火煎,酌量火候,以数沸蟹眼为节”。清代周*联《竺国记游》载:“西藏所尚,以邛州雅安为最。……其熬茶有火候”。明清以迄今,煮茶法主要在少数民族流行。

人生若茶,或冷暖或浓淡,何必刨根问底


岁月清浅,人生无恙。坐拥一季烟尘,时光煮雨,沏一壶茶,品一抹香,悠然于岁月。浅携一抹淡然,静赏繁华,寻一丝暖,雅一首诗,微醉于红尘。细品岁月,浅抒人生。

人生若茶,满也好,少也好,争个什么!浓也好,淡也好,自有味道。急也好,缓也好,那又如何?暖也好,冷也好,相视一笑。眸里芬芳,蝴蝶自来;心若淡然,岁月清浅;你若向暖,人生无恙。

人生,往往因为太在乎,所以痛苦。因为怀疑,所以伤害;因为看轻,所以快乐;因为看淡,所以幸福。

事实上,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没什么大不了,不至死,那就能去生活。一辈子,免不了,会磕磕碰碰,会跌跌撞撞,要的是要有一颗积极明媚的心,和一份豁达,柳暗花明,清香自来。

虽然不能时刻保持着现在这一刻的平静和理智,乃至豁然开朗,但不痛快的日子总会离去。如茶,你用滚烫的水冲泡它,它便热情四射;若是你只是静置它,不去理会,它终究要冷却。生活不就是这样吗,反反复复,百炼成钢。

其实人生何必太清醒?做粥要放三分米,七分水。处事要三分为己,七分为人。对朋友要三分认真,七分宽容。对家庭要三分爱,七分责任。看文章,三分在看,七分在品。喝酒要到三分醉,七分醒。三分…七分…,不过是人生的掂量。

让生活淡一缕浮华,让世界留一半清新,让心境,明如水,淡如茶,静如禅。在喧嚣里,安定一颗纷杂的心,盈盈浮世,弹去尘埃,淡然生活。

人生就像一张有去无回的单程票,没有彩排,没有重来,多珍惜眼前的,你现在拥有的,做自己想做的!

佛茶一家,古今相承


佛茶一家,古今相承

西汉公元前52年,吴理真在四川蒙顶山种下七株茶树开创了世界上人工种植茶叶的先河,吴理真因此被敬为茶祖。公元前4年,佛教传入中国后,吴理真在蒙顶山脱发修行,亦佛亦茶,首创“佛茶一家”,被尊称为甘露禅师。唐代人封演在《封氏见闻录》中记录北宗禅习茶的情景“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

唐人陆羽被世人尊称为茶圣,寺院出身,三岁时就被禅师收养,从小练得一手采制、煮茶的高超技艺。他撰写的《茶经》记述了茶的历史、种植、加工以及茶具、品茶习俗等。

唐代南禅宗系统禅僧也注重饮茶。唐末五代,河北赵州禅师以“吃茶去”的机锋接引弟子。据《景德传灯录》卷十记载,赵州问新到僧:“曾到此间么?”僧答:“曾到”。赵州曰:“吃茶去。”又问僧,僧答:“不曾到”。赵州曰:“吃茶去”。这就是禅宗历史上著名的“赵州吃茶去”公案。

宋代著名禅师圆悟克勤,在湖南夹山著就禅宗第一书《碧岩录》并悟出禅茶一味之道。曾手书“茶禅一味”四字,将其馈赠参学的日本弟子荣西。至今圆悟手书原迹仍被收藏在日本奈良大德寺,日本茶道因此也有“茶禅一味”的说法。

唐宋禅寺中专门设有“茶寮”,以供僧人吃茶;在诸寮舍司煎点茶的设有专门的职位,称为“茶头”。丛林规则要求每日在佛前、祖前、灵前供茶;新住持晋山,也有点茶、点汤仪式;甚至还有专门以茶汤开筵的,美名其曰“茶汤会”。

日本禅寺的庭院也有“茶亭”、“茶寮”茶亭建筑雅致,环境清幽,是我国禅寺“茶堂”“茶寮”在日本的发展。可以说中国品茶之风始于寺院,盛行于寺院,唐宋之后,品茶之风更盛。然后普及到文人、士大夫、皇宫贵族,直至广泛的社会大众。

临沧 南茶马古道发祥地之一


提到临沧,懂茶之人马上会说,那是有名的老茶乡。明清时期,这里曾一度因为生产质量上佳的普洱茶而名扬天下。“临沧是南茶马古道发祥地之一”的说法,大概也是借着这个缘由而来。随着茶马古道申报世遗的呼声日渐高涨,包括临沧在内的那些已经随着古道衰落而淡出人们视线的古城镇又再次从历史中走来。

古道重镇

茶马古道是贯穿云南、四川与西藏之间的古代贸易通道,由于输送物资以茶叶为大宗,以马帮为运输工具,因此这条商贸通道被后人称为茶马古道。据专家考证,茶马古道兴起于唐宋,繁荣于明清,兴盛在民国,衰落于20世纪50年代。这条堪称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代文明传播的国际通道,绝大部分延伸在两三千米乃至6000多米的地区,纵跨10多个纬度,横跨20多个经度,穿过中国最高的两大高原——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穿过哀牢山脉、无量山脉、横断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横跨金沙江、澜沧江、怒江、雅砻江和雅鲁藏布江,最后一路切进南亚次大陆。

据考证,茶马古道分南道和北道两条,南道发于云南的西双版纳、思茅(已改名普洱)、临沧一带,经保山、大理、怒江、丽江、迪庆到达四川的甘孜,然后进入西藏的昌都、察隅、波密、林芝、拉萨,再进入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阿富汗等国,并到达欧洲;北道发端于四川的雅安,经康定到达察隅、昌都、左贡等地同南道汇合。

茶乡悠远

澜沧江流域是古老的产茶区,临沧,因为濒临澜沧江而得名,作为这条悠悠古道上的一条分支,其茶产业伴随着古道的兴衰起落而生息发展。

据史料记载,康熙四年(1665年),云南北胜州(今丽江市永胜县)设立茶马市场后,凤庆茶叶开始流入丽江。凤庆地处临川地区西北部,而丽江是茶马古道进入西藏的最重要的一个通道,因此可以说,临沧茶叶由此开始大规模进入古道马帮。也就是在明清时期,普洱茶的种植、加工进入鼎盛时期。清道光至光绪初年(1821年至1876年),每年有千余藏族商人到云南,印度商旅驮运茶、胶(紫胶)者络绎不绝,印度、缅甸、暹罗(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各国,均有商人来往于这条商路。这时期的茶马古道异常兴盛。而临沧茶产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也正是在明清时期形成“普洱茶名遍天下”的局面。

然而,在古籍的记载中,并没有明确引用临沧的地名,而是说,“从思茅进入大理、进入保山”,通过对茶马古道的重新探寻,人们推测,史料中所记载的区位,极有可能在今天的临沧辖区内。了解临沧的历史,对我们探寻南茶马古道的本来面目有着莫大的帮助。随着探究的深入,临沧段茶马古道已日渐明晰。

茶满生活

临沧人的生活中已经离不开茶香,在城镇,有茶行、茶馆、茶楼和茶市;在乡村,有茶园、茶山、永不熄灭的火塘和放在边上的小茶罐。茶能清心提神激发灵感,喝的人多了,自然又出现了茶诗、茶文、茶歌、茶道等各种妙趣横生而内涵博大的茶文化现象。

不论到街坊邻里谁家串门,好客的主人会马上为你献上一杯热气腾腾的绿茶。客人寒暄也免不了谈茶和品茶,话投机了的时候还常常和主人一起闻香、观色、尝味,切磋茶道。家人出门,不管是做农活也好,出远门串亲戚也罢,总有人备足早已泡好的茶水连同美好的祝福一同放在包里。

甚至,婴儿出生,要用茶水洗眼洗澡,说是消灾,易养。女人从小要学会摘茶、揉茶、唱茶歌;男子从小要学会种茶、制茶、品茶。男婚女嫁要送“三茶六礼”。人到寿终正寝时,家人总要在他的衣服口袋里放上一小点茶叶。看来,经过代代人的传承,茶已经化入临沧人的生命之中。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百家问茶之一:起底老班章》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