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文化。

茶叶谚语,就其内容或性质来分,大致属于茶叶饮用和茶叶生产两类。是一种关于茶叶饮用和生产经验的概括或表述,并通过谚语的形式,采取口传心记的办法来保存和流传。所以茶谚不只是我国茶学或茶文化的一宗宝贵遗产,它又是我国民间文学中一枝娟秀的小花。

茶谚不是与茶具有,而是茶叶生产、饮用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我国饮茶和种茶的历史十分久远,但是,关于茶谚的记述,直至唐代末年苏广的《十六汤品》的“减价汤”中记称:“谚曰,茶瓶用瓦,如乘折脚骏马登高”。这里所说的“瓦”,是指粗陶,意思是说用粗陶瓶存放茶叶,容易受潮,变质,犹如爬山骑用跛脚马,很不理想。另一条是“法律汤”中讲到的“茶家法律”:“水忌停,薪忌薰。”这条虽未如上条那样称“谚曰”,但很明显,实际采自谚语。

在我国整个古代茶书和其他有关文献中,基本上都未提到植茶的谚语,就是制茶和茶叶收藏方面的谚语,也直到明清期间,才有“茶是草,箬是宝”,以及《月令广义》引录的“谚曰:善蒸不若扇炒,善晒不如竹箬”这样两条记载。在古代条件眄,茶叶的收藏防潮,主要用竹箬,以箬封口,剪箬置于茶叶较埋储“烧灰”或存放焙笼等办法,要省事得多。

其后一条谚曰,所谓“善蒸不若扇炒”,就是说蒸青不如炒青;“善晒不如善焙”,是指晒青不如烘青,其实这条谚语仅仅反映一些地区或一部分对各种绿茶的推崇和喜好而已。不过,这两条茶谚,无论是现在,还是在当时,对茶类生产和茶叶保存,还是起到一定积极作用的。www.cy260.cOm

茶谚,是我国茶叶文化发展过程中派生的又一文化现象,所谓“谚语”,用许慎《说文解字》的话说,“谚:传言也”,也即是指群众中交口相传的一种易讲、易记而又富含哲理的俗话。

延伸阅读

民间茶谚知多少


神农遇毒,得茶而解。

壶中日月,养性延年。

苦茶久饮,可以益思。

夏季宜饮绿,冬季宜饮红,春秋两季宜饮花。

冬饮可御寒,夏饮去暑烦。

饮茶有益,消食解腻。

好茶一杯,精神百倍。

茶水喝足,百病可除。

淡茶温饮,清香养人。

苦茶久饮,明目清心。

不喝隔夜茶,不喝过量酒。

午茶助精神,晚茶导不眠。

吃饭勿过饱,喝茶勿过浓。

烫茶伤人,姜茶治痢,糖茶和胃。

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

空腹茶心慌,晚茶难入寐,烫茶伤五内,温茶保年岁。

投茶有序,先茶后汤。

清茶一杯在手,能解疾病与忧愁。

早茶晚酒。

酒吃头杯,茶吃二盏。

好茶不怕细品。

茶吃后来酽。

常喝茶,少烂牙。

春茶苦,夏茶涩;要好喝,秋露白。

隔夜茶,毒如蛇。

肚子里没有病,喝茶也会胖起来。

龙井茶叶虎跑水。

名(草头名)壶莫妙于紫砂。

洞庭湖中君山茶。

茶文之茶谚漫谈


茶谚,是我国茶叶文化发展过程中派生的又一文化现象,所谓“谚语”,用许慎,《说文解字》的话说,“谚:传言也”,也即是指群众中交口相传的一种易讲、易记而又富含哲理的俗话。茶叶谚语,就其内容或性质来分,大致属于茶叶饮用和茶叶生产两类。是一种关于茶叶饮用和生产经验的概括或表述,并通过谚语的形式,采取口传心记的办法来保存和流传。所以茶谚不只是我国茶学或茶文化的一宗宝贵遗产,它又是我国民间文学中一枝娟秀的小花。

茶谚不是与茶俱有,而是茶叶生产、饮用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我国饮茶和种茶的历史十分久远,但是,关于茶谚的记述,直至唐代末年,苏广的《十六汤品》才见。

在我国整个古代茶书和其他有关文献中,基本上都未提到植茶的谚语,就是制茶和茶叶收葳方面的谚语,也直到明清期间,才有“茶是草,箬是宝”,以及《月令广义》引录的“谚曰:善蒸不若扇炒,善晒不如善焙”这样两条记载。在古代条件下,茶叶的收藏防潮,主要用竹箬,以箬封口,剪箬置于茶中较埋储“烧灰”或存放焙笼等办法,要省事得多。其后一条谚曰,所谓“善蒸不若扇炒”,就是说蒸青不如炒青;“善晒不如善焙”,是指晒青不如烘青,其实这条谚语仅仅反映一些地区或一部分人对各种绿茶的推崇和喜好而已。不过,这两条茶谚,无论是现在,还是在当时,对茶类生产和茶叶保存,还是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的。

其他,我国关于茶的生产技术方面的谚语,特别是浙江、湖南、江西,还是较多的。这里不妨以浙江的茶谚为例来剖析一下。

如提倡和劝种茶树方面的谚语,有“千茶万桑,万事兴旺”。浙西开化一带,有“千杉万松,一生不空,千茶万桐,一世不穷”等等,这些茶谚,都较古朴,虽然搜集于本世纪中期,但是,与种橘植果的一些谚语对照,就其风格来说,很像是明清间或更古的茶谚。浙江全省采摘茶叶的谚语面广量大,单以杭州一地这方面的谚语为例,最具代表性的谚语,如“清明时节近,采茶忙又勤”;“谷雨茶,满地抓”。“早采三天是个宝,迟采三天变成草”。“立夏茶,夜夜老,小满过后茶变草”。以及“头茶不采,二茶不发”。“春茶留一丫,夏茶发一把”。“春茶苦,夏茶涩,要好喝,秋露白”等等,就都体现了这一采摘指导思想。必须指出,在唐代以前,从史籍记载来看,似乎是不采制秋茶的,唐代特别是唐代中期以后,随着我国茶业的蓬勃发展,秋茶的采制才逐渐盛行起来。所以,“春茶苦,夏茶涩,要好喝,秋露白”的谚语,是一条流传较早的古谚,其主要的含义,是提倡和鼓励人们采摘秋茶,并不真正说秋茶的质量就比春茶为好。

民间茶谚大全


民间茶谚大全:

神农遇毒,得茶而解。

壶中日月,养性延年。

苦茶久饮,可以益思。

夏季宜饮绿,冬季宜饮红,春秋两季宜饮花。

冬饮可御寒,夏饮去暑烦。

饮茶有益,消食解腻。

好茶一杯,精神百倍。

茶水喝足,百病可除。

淡茶温饮,清香养人。

苦茶久饮,明目清心。

不喝隔夜茶,不喝过量酒。

午茶助精神,晚茶导不眠。

吃饭勿过饱,喝茶勿过浓。

烫茶伤人,姜茶治痢,糖茶和胃。

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

空腹茶心慌,晚茶难入寐,烫茶伤五内,温茶保年岁。

投茶有序,先茶后汤。

清茶一杯在手,能解疾病与忧愁。

早茶晚酒。

酒吃头杯,茶吃二盏。

好茶不怕细品。

茶吃后来酽。

常喝茶,少烂牙。

春茶苦,夏茶涩;要好喝,秋露白。

隔夜茶,毒如蛇。

肚子里没有病,喝茶也会胖起来。

龙井茶叶虎跑水。

名(草头名)壶莫妙于紫砂。

洞庭湖中君山茶。

茶叶文化之茶的别称


甘侯——故事出自唐·孙樵的《与焦刑部书》。该书有一段记载:“晚甘侯十五人,遣侍齐阁。此徒皆请雷而圻,拜水而和,盖建阳丹山碧水之乡,月涧龙之品,慎勿贱用之。”

涤烦子——故事出自唐·常伯熊《烹茶账中》。《唐中史补》上说:“常鲁公随使西番,烹茶账中。赞普问:‘何物?’曰:‘涤烦疗渴,所谓茶也。’因呼茶为涤烦子。”施肩吾有诗云:“茶为涤烦子,酒为忘夏君”。

森伯——故事出自南朝后·汤悦的“森伯颂”。《清异录》上说:“汤悦有森伯颂,盖颂茶也。略谓:方饮而森然,严于齿牙,既久罡肢森然。二义一名,非熟夫汤瓯境界,谁能目之。”

清友——故事出自宋·苏易简的《文房四谱》。“事物异名录”《文房四谱》曰:“叶喜字清友,号玉川先生。清友,谓茶也”。姚合品茗诗:“竹裹延清友,迎风坐夕阳。”

馀甘氏——故事出自宋·李郛的《纬文琐语》:“世称橄榄为馀甘子,亦称茶为馀甘子。因易一字,改称茶为馀甘氏,免含混故也。”

茶叶文化支撑茶叶生命力


“茶叶,不仅要加强品牌建设,还需要有文化支撑,这样才有生命力。”在11月2日举行的“茶艺新语”首届国际茶艺邀请赛上,记者专程采访了安徽省茶叶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顾公新,说起茶文化,顾公新直言不讳。安徽省茶叶品种多、质量好,但在市场上,似乎没有浙江的龙井、江苏的碧螺春、湖南的君山银针的知名度高。

对此,顾公新认为,安徽名茶各具特色,具有很强的优势,但品牌建设相对滞后,宣传推广也不够。近年来,安徽省涌现出了一批在地方乃至全省和全国都很知名的企业品牌,这是安徽省茶产业、茶叶行业的一件好事。这次邀请赛上,代表安徽省参赛的5支表演队,正好可以借此次茶艺表演邀请赛为契机,把安徽省众多的企业品牌推向市场,让更多消费者认知,从而对安徽省茶叶品牌的推广起到积极作用。

“文化和产业是不能分开谈的,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顾公新说,要想进一步做大做强安徽茶叶,就应该很好地用文化这个经济增长点,充分挖掘和利用徽州茶文化的闪光点,普及茶文化,扩大茶的受众群体,让茶文化观念引领人们喝健康茶、生态茶。这次茶艺表演邀请赛对宣传和推动茶产业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今后,还要多挖掘茶产业的人文文化,如历史、工艺,以及相关的茶艺、茶道等。

采访中,顾公新还对此次比赛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认为,从整体上看,这次比赛的各支茶艺代表队在茶艺表演中创意新颖,融会了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饮茶习惯、表演形式和方法。在谈到国内几支代表队的茶艺表演时,他说,此次比赛中,茶艺表演代表队在对茶艺、茶道精神的领会和技艺的表演上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一招一式中诠释出了茶道内在的静美和谐、清香幽雅,既展示了茶艺,又表现了茶德,显示出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茶文化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展。

茶叶文化:中国的茶祭风俗


以茶为祭,可祭天、地、神、佛,也可祭鬼魂,这就与丧葬习俗发生了密切的联系。上到皇宫贵族,下至庶民百姓,在祭祀中都离不开清香芬芳的茶叶。茶叶不是达官贵人才能独享,用茶叶祭扫也不是皇室的专利。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在较大程度上保留着以茶祭祀祖宗神灵,用茶陪丧的古老风俗。

用茶作祭,一般有三种方式:以茶水为祭,放干茶为祭,只将茶壶、茶盅象征茶叶为祭。

在我国清代,宫廷祭祀祖陵时必用茶叶。据载同治十年(1871年)冬至大祭时即有"松罗茶叶十三两"记载。在光绪五年(1879年)岁暮大祭的祭品中也有"松罗茶叶二斤"的记述。而在我国民间则历来流传以"三茶六酒"(三杯茶、六杯酒)和"清茶四果"作为丧葬中祭品的习俗。如在我国广东、江西一带,清明祭祖扫墓时,就有将一包茶叶与其它祭品一起摆放于坟前,或在坟前斟上三杯茶水,祭祀先人的习俗。茶叶还作为随葬品。从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的发掘中已经知道,我国早在2100多年前已将茶叶作为随葬物品。因古人认为茶叶有"洁净、干燥"作用,茶叶随葬有利于墓穴吸收异味、有利于遗体保存。

历古以来,我国都有在死者手中放置一包茶叶的习俗。像安徽寿县地区,人们认为人死后必经"孟婆亭"饮"迷魂汤",故成殓时,须用茶叶一包,并拌以土灰置于死者手中,这样死者的灵魂过孟婆亭时即可以不饮迷魂汤了。而浙江地区为让死者不饮迷魂汤(又称"孟婆汤"),则于死者临终前除日衔银锭外,要先用甘露叶作成一菱形状的附葬品(模拟"水红菱"),再在死者手中置茶叶一包。认为死者有此两物,死后如口渴,有甘露、红菱,即可不饮迷魂汤。原来在封建迷信中,人死后要被阴间鬼役驱至"孟婆亭"灌饮迷魂汤,目的是为了让死者忘却人间旧事,甚而要将死者导人迷津备受欺凌或服苦役,而饮茶后则可以让"死者清醒",保持理智而不受鬼役蒙骗。故茶叶成为重要的随葬品。

茶在我国的丧葬习俗中,还成为重要的"信物"。在我国湖南地区,旧时盛行棺木葬时,死者的枕头要用茶叶作为填充料,称为"茶叶枕头"。茶叶枕头的枕套用白布制作,呈三角形状,内部用茶叶灌满填充(大多用粗茶叶)。死者枕茶叶枕头的寓意,一是死者至阴曹地府要喝茶时,可随时"取出泡茶";一是茶叶放置棺木内,可消除异味。在我国江苏的有些地区,则在死者人殓时,先在棺材底撒上一层茶叶、米粒。至出殡盖棺时再撒上一层茶叶、米粒,其用意主要是起干燥、除味作用,有利于遗体的保存。

丧葬时用茶叶,大多是为死者而备,但我国福建福安地区却有为活人而备茶叶,悬挂"龙籽袋"的习俗。旧时福安地区,凡家中有人亡故,都得清风水先生看风水,选择"宝地"后再挖穴埋葬。在棺木入穴前,由风水先生在地穴里铺上地毯,口中则念念有词。这时香火绕缭,鞭炮声起,风水先生就将一把把茶叶、豆子、谷子、芝麻及竹钉、钱币等撒在穴中的地毯上,再由亡者家属将撒在地毯上的东西收集起来,用布袋装好,封好口,悬挂在家中楼梁式木仓内长久保存,名为"龙籽袋"。龙籽袋据说象征死者留给家属的"财富"。其寓意是,茶叶历来是吉祥之物,能"驱妖除魔",并保佑死者的子孙"消灾祛病"、"人丁兴旺",豆和谷子等则象征后代"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钱币等则示后代子孙享有"金银钱物"、"财源茂盛"、"吃穿不愁"。

茶叶文化:中国茶道简史


考察中国的饮茶历史,饮茶法有煮、煎、点、泡四类,形成茶艺的有煎茶法、点茶法、泡茶法。依茶艺而言,中国茶道先后产生了煎茶道、点茶道、泡茶道三种形式。

茶艺是茶道的基础,茶道的形成必然是在饮茶普及,茶艺完善之后。[唐代]以前虽有饮茶,但不普遍。[东晋]虽有茶艺的雏型(见杜育《荈赋》),还远未完善。晋、宋以迄盛唐,是中国茶道的蕴酿期。 

中唐以后,中国人饮茶"殆成风俗",形成"比屋之饮","始自中地,流于塞外"。唐朝肃宗、代宗时期,陆羽著《茶经》,奠定了中国茶道的基础。又经皎然、常伯熊等人的实践、润色和完善,形成了"煎茶道";[北宋]时期,蔡襄著《茶录》,徽宗赵佶著《大观茶论》,从而形成了"点茶道",[明代]中期,张源著《茶录》,许次纾著《茶疏》,标志着"泡茶道"的诞生。

中国古代没有茶道专著,有关茶道的内容散见于各种茶书及茶诗文绘画中。下面是从古代茶书及茶诗文的东鳞西爪中,笔者所披寻出的中国茶道形成与发展的脉络。 

一、唐宋时期──煎茶道

煎茶法不知起于何时,陆羽《茶经》始有详细记载。《茶经》初稿成于[唐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又经修订,于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定稿。《茶经》问世,标志着中国茶道的诞生。其后,斐汶撰《茶述》,张又新撰《煎茶水记》,温庭筠撰《采茶录》,皎然、卢仝作茶歌,推波助澜,使中国煎茶道日益成熟。 

二、宋明时期──点茶道

点茶法约始于唐末,从[五代]到[北宋],越来越盛行。十一世纪中叶,蔡襄著《茶录》二篇,上篇论茶,色、香、味、藏茶、炙茶、碾茶、罗茶、候汤、①盏、点茶,下篇论茶器、茶焙、茶笼、砧椎、茶钤、茶碾、茶罗、茶盏、茶匙、汤瓶。蔡襄是[北宋]著名的书法家,同时又是文学家、茶叶专家、荔枝专家、其《茶录》奠定了点茶茶艺的基础。 

十二世纪初,宋徽宗赵佶著《大观茶论》二十篇:地产、天时、采择、蒸压、制造、鉴辨、白茶、罗碾、盏、筅、[缶并]、杓、水、点、味、香、色、藏焙、品名、包焙。赵佶是杰出的艺术家,书画、诗文皆佳,且精于茶道。点茶道蕴酿于唐末[五代],至[北宋]后期而成熟。①:左旁"火";右旁:上三个"力",下"月"。

三、明清时期──泡茶道

泡茶法大约始中唐,[南宋]末至[明代]初年,泡茶多用于末茶。明初以后,泡茶用叶茶,流风至今。

十六世纪末的[明代]后期,张源著《茶录》,其书有藏茶、火候、汤辨、泡法、投茶、饮茶、品泉、贮水、茶具、茶道等篇;许次纾著《茶疏》,其书有择水、贮水、舀水、煮水器、火候、烹点、汤候、瓯注、荡涤、饮啜、论客、茶所、洗茶、饮时、宜辍、不宜用、不宜近、良友、出游、权宜、宜节等篇。《茶录》和《茶疏》,共同奠定了泡茶道的基础。十七世纪初,程用宾撰《茶录》,罗廪撰《茶解》。十七世纪中期,冯可宾撰《岕茶笺》。十七世纪后期,[清代]冒襄撰《岕茶汇钞》。这些茶书进一步补充、发展、完善了泡茶道。 

现代茶文化和茶叶市场的发展


中国茶文化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茶叶产量呈现突飞猛进的增长趋势,从1949年的年产7500吨增长到1998年的60余万吨,为我国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因为茶文化建立在雄厚的经济基础之上,所以其发展前景更为广阔。

中国茶叶市场的发展

按照中国六大茶类及就近批发原则,中国十大茶叶批发市场主要有南方的广东省芳村茶叶批发市场、深圳市的东方国际茶叶批发市场、江南茶博园茶叶批发市场、福建泉州安溪茶叶批发市场、福州五里亭茶叶批发市场、广西西南茶叶批发市场、浙江省的浙东茗茶批发市场、云南省茶叶批发市场,北方的茶叶批发市场主要有:北京马连道茶叶批发市场、上海大统路茶叶批发市场、山东省济南市茶叶批发市场。当然,内陆城市中安徽黄山茶城、峨桥茶叶批发市场以及河南省郑州市茶叶批发市场也都是比较知名的。

如今,茶文化风靡全国乃至全世界。大街小巷上,茶艺馆与日俱增,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已成功举办至第十届,日、韩、美等国家与港台地区踊跃参加,并积极进行交流和讨论。

茶叶如何让消费者不再“害怕”茶文化


茶文化逐渐泛滥,利用茶文化进行营销已成为众多茶企以及经销商的主要经营手段。但是,消费者的钱袋越捂越紧,对于营销人员介绍的茶文化并不买账。甚至有消费者表示:“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营销人员讲起茶文化”。

那么,为何会出现这种不和谐的现象呢?原来,茶叶作为一种快销品,已无法满足消费者快节奏的生活需求。

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耐人寻味,真要谈透它恐怕几天几夜也谈不完,茶叶营销人员的解释犹如杯水车薪,不能使消费完全者理解透彻。茶文化包括茶叶品评技法、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而现代社会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大多数消费者不能静下心来听营销人员的讲解,细细品茗,享受茶文化的幽美意境。“七万家中国茶厂敌不过一家英国立顿”的媒体报道给萎靡不振的中国茶业当头一棒,品牌缺失成为中国茶业的心腹之患,争创“响当当”茶叶品牌成了众多中国茶企的首要追求。于是,茶企拼命鼓吹茶品牌建设就是茶文化宣传,茶品牌建设就是茶文化炒作。

事实证明,茶叶品牌要成功光靠茶文化是行不通的。这一点,我们可以向立顿学习,学习他的标准化运作和产品创新,以适应消费者的“口味”,乃至适应消费者的生活习惯。

全球最大茶叶品牌立顿红茶的年销售额约为30亿美元,总结立顿成功的经验主要是:有一个稳定的质量;有一个高素质的研发队伍;有一个讲信誉的营销网络;有一批稳定的消费者。立顿红茶的稳定质量是如何形成的呢?一是靠摸清大众消费的质量需求;二是靠品质设计;三是靠拼配技术;四是靠科学实用的包装。立顿在营销上的成功经验是值得中国茶企借鉴的。很多茶企都看到了这一现象,并且正在努力摆脱茶文化的束缚,走出片面追捧茶文化的误区。

茶文化有点意思,茶桌上的茶叶冷知识


茶叶冷知识:好茶叶和笑话一样,都是有梗的!

入门级的茶友一般是见不得茶叶有梗的。绿茶确实茶梗很少,因为绿茶采摘时讲究的是鲜嫩,嫩茶叶自然没有梗。

但对于乌龙茶、普洱茶、黑茶而言,在采摘时都要求是成熟的茶叶,所以茶梗的出现是再正常不过的了,而且好茶也是应该有梗的,无论是压制还是口感,都需要茶梗的存在。

你信或不信,梗就在那里。而且国标对于黑茶的含梗量有着明确的规定,例如要求茯砖茶的含梗量在15%到18%之间。

茶叶冷知识:Black到底是红茶,还是黑茶?

众所周知,“Black”是“黑色”的意思,可万万没想到,大家所熟知的“红茶”的英文翻译却是“Blacktea”。

那嘛,问题来了!是我英文学得不好吗?还是外国人对茶不了解?其实是这样滴,红茶、绿茶是比较早出口到欧洲的,当时的红茶品种外形颜色偏黑。外国人自然而然就因外形特点而称呼它为“Blacktea”了。

那么问题又来了!我们中国地大物博,红茶就叫“Blacktea”了,呵呵~黑茶拿来干嘛?

茶叶冷知识:红茶越浑越好吗?

如果你稍加留意,就会发现,红茶的茶汤在冷掉后经常会变得浑浊起来。浑浊并不是一个玄妙的现象。

我们要走近科学——这是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TF、TR跟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的咖啡碱形成的络合物。当在高温(接近99℃)时,它们各自呈游离状态,溶于热水,但随温度降低,就通过羟基和酮基间的H键缔合形成络合物,茶汤就由清转浑了。

这就是红茶的“冷后浑”现象,与红茶汤的鲜爽度和浓强度有关。鲜爽度更好的高等级红茶,冷后浑的现象会更常见。

茶叶冷知识:红茶??乌龙茶??傻傻分不清楚!

“大红袍”光是听起来就红彤彤的,很红茶的感觉,实际上却是乌龙茶;而“安吉白茶”这个名字更容易迷惑茶友,一定要谨记:安吉白茶是绿茶,安吉白茶是绿茶,安吉白茶是绿茶。嗯~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毛尖茶”也容易让人乱入。毛尖茶是茶叶外形的统称,各地有很多类型的毛尖茶,比如信阳毛尖。喝茶的人常会误以为毛尖茶就是绿茶,其实不然,比如“北港毛尖”、“沩山毛尖”,明明有一种浓浓绿茶味儿,却又是黄茶!

还有一个“东方美人”茶,它可是“以假乱真”的高手。不能简单地从名字下手,而是从口感出发!它发酵重,口感、滋味与红茶匹配度颇高,却是实打实的乌龙茶。

茶叶冷知识:黄片不都是垃圾!(不是那个黄片)那是哪个黄片?

在茶界,黄片向来不受茶友们的待见。因为它要么是高级茶叶中筛选出来的剩料,要么是茶农舍不得喝当年的新茶,就用很老的大叶片来做点茶自己饮用,为了只是让水里面多一点味道而已。

只为了让水里多一点味道?这简直是对茶叶最大的轻薄了好嘛。但由于制作黄片的工艺是符合标准的,本着勤俭节约的精神,还是可以偶尔泡来随便喝喝的。

黄片本身的滋味会有欠缺,香气也有所流逝,所以甜度会较为明显,喜欢喝偏甜口感茶的女生可以小试一下哦。

茶叶冷知识:茶泡沫可以减肥吗?

泡茶时,茶泡沫干净丰富的茶叶是比较好的,这表示该茶叶内质丰富,无疑对人体有益。不过,也有可能是由干茶中的杂质造成的,所以要选择质量过关的茶叶哦!

茶泡沫主要是由茶皂素引起的,茶皂素有阻碍胰脂肪酶活性的作用。它可以通过阻碍胰脂肪酶的活性,减少肠道对食物中的脂肪的吸收,从而有减肥的作用。

茶叶冷知识:茶叶底贴脸上祛痘好帮手!

茶叶具有消炎的作用,很多药物或护肤品用它的提取物来达到祛痘的效果。但使用前一定要检测自己是否会对其过敏哦。

如果没有过敏的担忧,那么生活中泡过茶叶的叶底就有大用了!顺手拿起几片叶底贴在长痘痘的地方,就可以发挥祛痘的作用啦。至于效果是否显著,那就看人品咯。

选择活性好,柔软有弹性的叶底效果更佳。想到叶底还能拿来这样妙用,是不是更爱喝茶了呢。

茶,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无论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一直深受广大民众的青睐。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带着乡土气息的悠悠茶香,历经时代的符号,给不同年代的人,无穷的回味和记忆。

50年代——茶只拿来解渴

一把老茶叶,再灌满整整一个军用水壶,热火朝天地大干快上,父辈们经常说,小时候,他们就斜挎着与个头不相称的水壶,踏遍山河,心中装满的只有社会主义建设。

60年代——茶只拿来解渴70年代——桌上的搪瓷杯

随便泡点啥茶,喝的时候都不能忘了“为人民服务”,高音喇叭中的口号和语录时刻充斥在耳边。那个年代,能吃几块现在不受各位待见的“腌熏腊肉”,喝口茶,那就令所有人都羡慕的神仙生活。

80年代——茶是待客必备

改革开放的大潮已经掀起巨大的力量,下岗、下海纷沓而至,那时候的一杯上等的好茶,统统都是配角,咖啡的情调也慢慢地进入生活圈,那时候更多的快乐,是能够和一群小伙伴挤在黑白电视机前看大侠霍元甲,哼着“万里长城永不倒”,那才是最大的乐趣。

90年代——茶是待客必备

当然吃了稀少的油腻后,再和兄弟姐妹们一起抢喝父亲手里白瓷杯中的茶,就是满满的团圆了。

2000年——茶不只是拿来喝的

00年代茶不只是拿来喝的了,而且和酒一起多了宜礼宜品的属性。送朋友、送亲人、送生意伙伴、送领导,每逢佳节不送点茶和酒你都不好意思见人。

节日里,家家户户都有吃不完的鱼肉,小朋友们也从刚开始抢着吃,到后面的被强迫吃,礼多了,茶也成了调节生活的元素,情变得无价了。

到了当下,茶也不仅是茶了。

越来越多的人远离了家乡,无法和父母同席而坐,两盏清茶、茶余饭后的画面也难得见了。时代越来越进步,信息交流越来越发达,而我们离父母,却越来越远…

中国茶叶博物馆赴英进行“茶文化”交流


三月的英国,春寒料峭,而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和卡迪夫大学校园内正氤氲着阵阵“中国茶”香。听文化讲座、品中国名茶、观茶艺表演……参与者被一场由中英双方共同设计的茶文化交流活动深深吸引。

交流活动中,《茶·茶器》讲座旨在让参会者了解中国千百年来饮茶方式的历史演进;《红茶·青茶》表演令人赏心悦目;压轴大戏中国名茶品鉴会让现场来宾口饱眼饱,乐趣无限……在茶文化交流活动中,既有拄着双拐专程前来的耄耋老人,也有现场赋歌《红梅赞》的90后英国女孩。四天四场茶文化交流活动,场场爆满。

“经过此次英国之行,中国茶叶博物馆与英国两大孔子学院达成了更进一步的交流合作意向。我们将充分发挥自身在茶文化传播推广领域的专业优势,整合孔子学院积累的文化基础、国际交流资源,提升茶文化推广国际化水平。”朱珠珍如是说。(完)

茶与祭祀文化


祭祀是我国古代社会中较婚姻更为经常的一种礼制和生活内容。一般认为,茶是在被用作饮料以后,才派生出一系列的次生文化的。这也即是说,只有在茶叶成为日常生活用品之后,才慢慢被用诸或吸收到我国礼制包括丧礼之中。我国随葬用的明器,《释名》称“送死之器”,主要是一些“助生送死,追思终副”的物品。

至于祭礼,如东汉阮瑀在七哀诗中所吟:“嘉肴设不御,旨酒盈觞杯”,都是死者生前享用和最喜欢吃的那些东西。在上引诗句中,可以约略看出,我国大致在东汉时,至少这时的北方,还没有用茶来作祭礼。

我国以茶为祭,是在以茶待客,大致是两晋以后才逐渐兴起的。从文献记载来看,如唐代韩愈“……礼贤,方闻置茗;晋臣爱客,才有分茶”,我国以茶待客、以茶相赠,最初是流行于三国和两晋的江南地区。

因此,茶叶作为祭品,不会早于这一时期。至于用茶为祭的正式记载,则直到梁萧子显撰写的《南齐书》中才始见及。该书《武帝本纪》载,永明十一年(493)七月诏:“我灵上慎勿以牲为祭,唯设饼、茶饮、干饭、酒脯而已,天上贵贱,咸同此制”。齐武帝萧颐,是南朝比较节俭的少数统治者之一。这里他遗嘱灵上唯设饼、茶一类为祭,是现存茶叶作祭的最早记载,但不是以茶为祭的开始。

在丧事纪念中用茶作祭品,当最初创始于民间,萧颐则是把民间出现的这种礼俗,吸收到统治阶级的丧礼之中,鼓励和推广了这种制度。

把茶叶用作丧事的祭品,只是祭礼的一种。我国祭祀活动,还有祭天、祭地、祭祖、祭神、祭仙、祭佛,不可尽言。茶叶之用于这些祭祀的时间,大致也和上说的用于丧事的时间相差不多。

茶叶作为祭品,无论是尊天敬地或拜佛祭祖,比一般以茶为礼,要更虔诚、讲究一些。王室用于祭典的,全部是进贡的上好茶叶,就是一般寺庙中用于祭佛的,也都总是想法选留最好的茶叶。如《蛮瓯志》记称:“《觉林院志》崇收茶三等:待客以惊雷荚,自奉以萱草带,供佛以紫茸香。盖最上以供佛,而最下以自奉也。”我国南方很多寺庙都种茶,所收茶叶一饷香客,二以供佛,三堪自用,一般都是作如上三用,但更倾心的,还是为敬佛之用。

我国古代用茶作祭,一般有这样三种形式:在茶碗、茶盏中注以茶水;不煮泡只放以干茶;不放茶,只置茶壶、茶盅作象征。但也有例外者,如明徐献忠《吴兴掌故集》载:“我朝太祖皇帝喜顾渚茶,今定制,岁贡奉三十二斤,清明年(前)二日,县官亲诣采造,进南京奉先殿焚香而已。”在宜兴的县志中,也有类似的记载。这就是说,在明永乐迁都北京以后,宜兴、长兴除向北京进贡芽茶以外,还要在清明前二日,各贡几十斤茶叶供奉先殿祭祖焚化;祭茶采用焚烧的特殊形式。

祭祀活动中的以茶作祭品的情况,可以说是茶文化发展过程中衍生出来的一种带有封建迷信的副文化。茶是在我国祭祀发展的较迟阶段上才加入祭品的,而且它在减轻祭祀糜费和适应大众需要方面,也有过一定积极意义。但是,它毕竟只能是人类生产力和科学、文化都比较低下的一种历史社会现象。《尚书》等古籍中提到:祭言察也,察者至也,言人事至于神也。

日本茶国风文化


平安时代中后期,日本停派遣唐使,外戚藤原氏掌握国政,对当时北宋^***采取了消极交往的态度。日本进入文化相对独立发展的时期,史称国风文化。

北宋时,中国茶业继续发展。宫廷主要饮用建安贡焙生产的龙凤团茶,精微奢华。民间饮用则延用唐朝制法的饼茶和新发展起来的散茶。茶叶生产以从唐代沿袭下来的饼茶为主。同时散茶生产也获得发展。从沈括《本朝茶法》嘉佑六年(1062年)对榷茶的统计,几乎在所有的茶区都同时生产饼茶和散茶。浙江自顾渚贡茶苑取消后,茶叶生产即以散茶为主,制作方法为采、蒸、烘干,饮用方法多取煎饮。部分细嫩高档散茶,可烘干研抹点饮,称末茶。欧阳修《归田录》对当时茶叶生产有所描述。

蜡茶出于剑、建,草茶盛于两浙。两浙之品,日注为第一。自景佑以后,洪州双井白芽渐盛,近岁制作尤精,……其品远出日注上,遂为草茶第一。

这一时期,中国的饮茶文化没有及时通过正式的渠道传达到日本。平安中后期的饮茶活动在平安前期的基础上继续发展,以文人茶、寺院茶和仪典茶作为主要特点。饮茶停留在贵族、文人、僧侣的生活中,饮茶者会少量自植。

除皇宫中的茶园外,在关西还有一些零散的属于私人或寺院的茶园。日本汉学家、诗人岛田忠臣(823—891年)就有“见我铫中失蟹眼,闻君园里成茗茶”的诗句。庆滋保胤(?—1002年)在游记《药王寺访问记》中记载:

参河州碧海郡有一道场曰药王寺,为行基菩萨昔日建立之所。圣所虽旧,风物惟新。前有碧琉璃之水,后有黄綊缬之林,有草堂、有茅屋、有藏经、有钟楼、有茶园、有药圃。

公元11世纪,小茶园扩大到关西以外的地区。《总国风土记》记载:“后三条天皇(1068—1072年在位)时,全国着名的茶产地有甲斐国(现山梨县)的八代郡、参河国(现爱知县)的八名郡、但马国(现兵库县)。”

西藏茶俗文化


西藏有“世界屋脊”之称,茶叶是当地人民补充营养的主要来源,因此成了西藏人民不可缺少的生活食品。

藏族饮茶,有喝清茶的,有喝奶茶的,也有喝酥油茶的,名目较多,喝得最普遍的还是酥油茶。所谓酥油,就是把牛奶或羊奶煮沸,用勺搅拌,倒入竹桶内,冷却后凝结在溶液表面的一层脂肪。

至于茶叶,一般选用的是紧压茶类中的普洱茶、金尖等。酥油茶的加工方法比较讲究,一般先用锅子烧水,待水煮沸后,再用刀子把紧压茶捣碎,放入沸水中煮,约半小时左右,待茶汁浸出后,滤去茶叶,把茶汁装进长圆柱形的打茶桶内。与此同时,有另一口锅煮牛奶,一直煮到表面凝结一层酥油时,把它倒入盛有茶汤的打茶筒内,再放上适量的盐和糖。这时,盖住打茶筒,用手把住直立茶筒并上下移动的长棒,不断催打。直到筒内声音从"咣铛、咣铛"变成"嚓咿、嚓咿"时茶、酥油、盐、糖等即混为一体,酥油茶就打好了。

打酥油茶用的茶筒,多为铜质,甚至有用银制的。而盛酥油茶用的茶具,多为银质,甚至还有用黄金加工而成的。茶碗虽以木碗为多,但常常是用金、银或铜镶嵌而成。更有甚者,有用翡翠制成的,这种华丽而又昂贵的茶具,常被看作是传家之宝。而这些不同等级的茶具,又是人们财产拥有程度的标志。

喝酥油茶是很讲究礼节的,大凡宾客上门入座后,主妇立即会奉上糌粑,这是一种炒熟的青稞粉和茶汁调制成的粉糊,也是捏成团子状的。随后,再分别递上一只茶碗,主妇很有礼貌的按辈份大小,先长后幼,向众宾客一一倒上酥油茶,再热情地邀请大家用茶。这时,主客一边喝酥油茶,一边吃糌粑,这种不可多见的饮茶风俗,对多数人而言,真有另开生面之感。不过,按当地的习惯,客人喝酥油茶时,不能端碗一喝而光,这种狼吞虎咽的喝茶方式,被认为是不礼貌、不文明的。一般每喝一口茶,都要留下少许,这被看作是对主妇打茶手艺不凡的一种赞许,这时,主妇早已心领神会,又来斟满。如此二三巡后,客人觉得不想再喝了,就把剩下的少许的茶汤有礼貌地泼在地上,表示酥油茶已喝饱了,当然主妇也不再劝喝了。

由于藏族喝酥油茶有着比其他民族喝茶更为重要的作用,所以,不论男女老少,达到人人皆饮的程度,每天喝茶多达20碗左右,很多人家把茶壶放在炉上,终日熬煮,以便随取随喝。当地有一种风俗,当喇嘛祭祀时,虔诚的教徒要敬茶,有钱的富庶要施茶。他们认为,这是"积德"、"行善"。所以,在西藏一些大的喇嘛寺里,往往备有一个特大的茶锅,锅口直径达1.5米以上,可容茶水数担,在朝拜时煮水熬茶,供香客取喝,算是佛门的一种施舍。在男婚女嫁时,藏族兄弟视茶为珍贵礼品,它象征婚姻美满和幸福。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茶谚 茶叶文化》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