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普洱茶知识】

叶底即茶品冲泡品饮完后。所留下的茶叶。可用于评判一款茶的品质的重要依据之一。当古树茶的潜力被人们不断发掘后。掀起了一股"古树茶"潮流。需求多了。也就出现以台地茶冒充古树茶的现象。更有很多的茶友步入了"叶底叶片大肥硕的茶叶就是古树茶"的误区。

事实上仅凭叶底是无法判断出古树茶与台地茶的。还需要结合茶品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如生长环境、树龄、口感、叶底外形的独特特征等。但随着接触的茶品增多以后。观察叶底能够知道的讯息会有很多。包括:茶区、工艺、仓储、年份等。

1、年份和仓储环境

先说生茶叶底的颜色。颜色是最先看到。并且能够展露出年份和存储地的信息。新生茶(1-3年)的叶底颜色多为墨绿色。随着时间和仓储环境的变化。如存储在昆明十年的生茶。叶底呈现黄绿色;而存储在广州十年的生茶。叶底主要呈褐色。是因为昆明温湿度较适中的独特气候条件使其转化较慢。而广州的高温高湿气候使得茶品的转化速度较快。

2、茶区

不同的生长环境和树种也会使叶底展现出不同的特征。如景迈山古树茶系中小叶种乔木。冲泡后叶底叶片较大叶种小、芽头细瘦。如果先入为主的认为古树茶的叶底。都是叶大肥壮的。很可能会错过叶底细瘦的中小叶种古树茶。

即使生长于同一茶区。因海拔的差异。使得某些具有显著特征的古树茶。其叶底也存在较大区别。如同是易武茶区的古树茶。冲泡后。麻黑的古树茶叶底叶片厚、大。但长度不及刮风寨古树茶的叶底;落水洞的叶底细长。曼撒的叶底宽大肥硕。

3、工艺

古树茶属乔木。树干粗壮。分枝较少。采摘时需借助梯子等外物。通常以手工采摘为主。手工采摘的特点是鲜叶长短不一。冲泡后叶底呈现出一种参差感。

若冲泡后。叶底发现叶片边缘或叶梗出现红色。出现的原因之一是在进行摊晾时因没有及时摊开。茶叶被捂到;二是在萎凋时没有将茶叶中的水分。失去到适宜程度;三是在杀青过程中。杀青温度没有达到使茶叶中活性酶钝化的点。叶底出现叶片边缘或叶梗红色的情况多发生在古树茶中。是因其独特的制作工艺造成。

若冲泡后。从叶底上能清晰看到糊点。这是由于在用铁锅进行杀青时。铁锅温度控制的不均匀导致。

还有一种情况。茶品在制作过程中。因揉捻过度。茶条索紧实。在冲泡时。叶底会出现不易泡开的现象。

4、茶叶采摘季节

叶底还能大致判断出茶叶的不同采摘季节。

普洱茶的采摘标准分为:春茶最佳、秋茶次之、夏茶最末。不同的采摘季节。茶叶的外形也会有一定的差别。但这就需要了解其具体特征。将同一个茶区的不同季节茶品的叶底放在一起比较。会发现。春茶叶片较肥硕。上叶和下叶之间的叶梗长度短;秋茶叶底叶片较单薄。两叶之间的叶梗较长。通常呈细长。夏茶口感和春茶比起来显得略淡薄。夏茶生长期间。雨量较多。生长的迅速。但从土壤中汲取的养分不足。叶底细嫩、肥硕但结合其口感汤质较春茶和秋茶要淡薄。涩味较显。

再回到部分茶友"叶底叶片大肥硕的茶叶就是古树茶"的误区上。光从叶底肥硕度来看。其实古树茶和台地茶的肥硕度存在较大的相似。但是仔细观察其芽头。是有一定的区别的。古树茶的芽头看起来精瘦。但用手揉捏后。有韧性不易捏碎;相反。台地茶的芽头就要较古树茶的肥硕。有长势好的台地茶甚至披满白毫。

古树茶和台地茶的叶底还有一个显著特征。即叶片的脉络。古树茶生长在高山。较少人为干涉。根系发达。为茶树输送大量养料。叶片中的脉络随着自身需要。变得多和明显。冲泡后。从叶底能够清晰看到叶片上的主侧脉络。而台地茶因生长环境较多人为干涉。生长年份较少。根系不发达。叶片上的脉络显得纤细。不凸显。

综上所述。普洱茶的叶底所透露出的消息包括:茶区、工艺、仓储、年份、采摘季节等。而要通过叶底判断出古树茶和台地茶。不仅要了解古树茶和台地茶的生长环境、制作工艺的区别。而且要进行大量的品尝。结合茶汤滋味、汤质、气韵、余韵等。后才能很好的判断出。作者|见月。本文为说茶网()原创文章。图片由南茗佳人提供。转载请注明。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知识相关文章,《你所不知道的普洱茶叶底真相,都在这儿了》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知识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知识方面知识请访问普洱茶知识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