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文化。

《庄子·天道》中说“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着名学者于丹女士在其《于丹趣品人生》一书中,将此诠释为天地万物是可以映照在我们心中的,前提是心要安静,因为水流就是如此,故宁静的水流就能映照到世界。她强调的是生活需要一点悠闲功夫营造的情趣,来调节生命为生存和发展而紧张凌乱的忙碌,让生活慢下来。

其实,繁忙的现代人,若创造条件,放慢节奏,耐下性来,细细品茶,不失为一种简约优雅又时尚直接的静心方式。也难怪时下城里城外,大街小巷商铺林立,银行多过米铺,茶叶茶具行多过银行。虽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但生意红火得很,这是不争的现状。

喝茶,平淡中有回甘,清香里渗苦涩,洗尽古今铅华,常喝乐此不疲。一壶清泉,几撮香茗,三五知己,伴着蒸气与浸泡的各类名目繁多的茶叶,糅合升腾的氤氲,三指轻夹小巧玲珑的功夫杯,或谈经论道,或家长里短,或思维盛宴,国事、家事、天下事;房经、车经、股经、山海经,纵论天下,畅叙人生……那一抹幽香,沁人心脾,清爽了五脏,滋润了六腑,让人不自觉地将忙碌的工作、琐碎的生活节奏放慢下来,再偷闲细细梳理一下,盘点自己目前已拥有了什么,同时也理性地少奢求还未拥有什么,那样,我们浮躁的内心必将平静片刻,幸福也就悄悄地、不经意间在敲门了……

我们不妨书生意气一回:切勿小看一小杯浅尝辄止的茶,它分明是盛满了一杯杯源源不断、生生不息的智慧。品茶就是品生活,品生活就是悟禅。

诚然,禅的真义是什么?笔者不才,也从未在此领域作过钻研,更谈不上心得。恐怕读遍所有的经书也未必能找到所谓的“标准答案”,正如一位西方哲人所言,世界上无人能找到两片同样的树叶。乍似却异,千人千面,见仁见智。只是日常耳闻目睹,耳濡目染,因如我们从中似乎悟到一点点在生活、工作中,在现实世界里随处可见的人、事、物中蕴含的极其丰富的与茶道、禅道何其相似的世道。

我们知道,广义上的禅,是指每个人对心灵的感悟,而悟是无限的,悟是需要毕生去修行,而修行也是无限的。在生活中禅确实是随处可见:禅就是世间万物的本原,同样看到的是山水,每个人眼里必然是不一样的山水,正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用悟了道(禅)的慧眼看,天地一切包罗万物皆为禅机,悟道前看山是山,水是水,悟道后看山还是山水还是水,但前后内涵却截然不同了:悟道后的山水景物已融入悟道者内心世界,并成一体已包容于心,是属于自己的山水并为我所用。CY260.CoM

归结起来,我们在平时日常快节奏高负荷的工作生活中,只要能暂时放下,就能轻松做到品茶与悟禅同在,忙碌中不要忘记了四季的表情、城市的面孔、大自然的模样;疲累中不要忽略了亲情的珍贵、朋友的隔膜、儿时的梦想,还要包容同事的误解、上司的责备、生活的不公。有学者云,人活着的最好状态,应是以出世的精神入世。因为我们首先是人,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同时我们又是社会中人,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因此,我们每位社会人活着就必须要有精神坚守,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改革开放前,物质匮乏,人们一年都难得吃上肉,交通工具几乎是清一色的自行车,盼到年节才有肉吃,出门有自行车代步,就会感到幸福了,但当下物质财富越发丰富,人们的精神家园却越来越荒芜。人心浮躁不安,甚至偶有抑郁、厌世就决绝地通过各种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各种犯罪和腐败等社会负面现象不绝。有时我们还会往往对不少事情看不顺眼,困惑而愤世嫉俗,深恶痛绝而随波逐流,甚至自甘堕落……凡此种种,都说明我们正处于这个社会急剧转型期,在各种欲望及纷繁矛盾包围中,自己的心灵还未能找到一处合适安放的地方。

品茶就是品生活,品生活就是悟禅机,悟禅就是悟做人的修行。正是:

细啜慢品时,轻松一刻到;

品茶如悟禅,茶道即禅道。

生活有真谛,尽在手中杯;

会心一杯茶,幸福来敲门。

延伸阅读

禅于悟 茶于雅 雅俗同归


禅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神在人生日用的落实与升华。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文化的精神集中体现在一个“正”字上,道家文化体现在一个“清”字上,佛家集中在一个“和”字上。也就是说,儒家主正气,道家主清气,佛家主和气。那么,作为中国茶文化的精神是什么呢?我想,一个“雅”字可以体现。古今茶人无不以品茗谈心为雅事,以茶人啜客为雅士。

“正·清·和·雅”四个字、四种气,大致可以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作为禅与茶相结合而形成的“禅茶文化”,既有儒家的正气,道家的清气,佛家的和气,更有茶文化本身的雅气。正、清、和、雅的综合,完整地体现了禅茶文化的根本精神。

禅的精神在于悟,茶的精神在于雅。悟的反面是迷,雅的反面是俗。由迷到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俗到雅也是一个持久修养的过程。禅茶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心性修养形式,其目的就是在于通过强化当下之觉照,实现从迷到悟、从俗到雅的转化。一念迷失,禅是禅,茶是茶;清者清,浊者浊;雅是雅,俗是俗。一念觉悟,茶即禅,禅即茶;清化浊,浊变清;雅化俗,俗化雅。

禅茶文化的精神是“正·清·和·雅”,这一种精神决定了禅茶文化具有一种不同于哲学和伦理学的社会化育功能。禅茶文化离不开人文关怀,离不开人生日用,离不开禅的关照与感悟,离不开茶的精清、淡洁、涤烦、致和修养功夫。从这个角度来看,将禅茶文化的功能定位在“感恩、包容、分享、结缘”这八个字上,最为恰当;既理事圆融,又雅俗同归,具有在人生日用事中普遍落实和操作的现实意义。

感恩——用感恩的心态喝这杯茶,这杯茶就不仅仅是一碗茶汤,而在其中充满人文精神,充满了天地万物和谐相处、相互成就、共融共济、同体不二的精神,化解戾气,发扬正气,成就和气。

包容——用分享的心态来喝这杯茶,人间的恩恩怨怨都会像片片茶叶一样,把芳香甘美溶化到洁净的淡水中,变成有益于优化彼此身心气质的醍醐甘露,人间的正气和气就会在把盏相敬中得到落实。

分享——用分享的心态来喝这杯茶,培养我们推己及人的仁爱胸怀,想到人间还有诸多苦痛,想到社会还有种种缺陷,每个人都有责任把爱奉献给对方,少一点私欲,多一分公心;少一点冷漠,多一份爱。

结缘——用结缘的心态来喝这杯茶,以茶汤的至味,同所有人结茶缘,结善缘,结法缘,结佛缘,让法的智慧,佛的慈悲,茶的香洁,善的和谐,净化人生,祥和社会。

禅茶文化的精神“正·清·和·雅”;禅茶文化的功能“感恩、包容、分享、结缘”。将正气融入感恩中,将清气融入包容中,将和气融入分享中,将雅气融入结缘中;在弘扬禅茶文化的精神和落实禅茶文化,发挥禅茶文化凝集人心、化解矛盾、优化自身素质、和谐自他关系的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是弘扬禅茶文化的根本社会价值所在。

茶乃助修之资 亦是悟禅之机


茶禅一味

茶文化,禅文化,融成茶禅文化,是我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

相传神农尝百草,即知茶有解毒药效。史传记载,东晋僧人,已于庐山植茶,敦煌行人,以饮茶苏(将茶与姜、桂、桔、枣等香料一起煮成茶汤)助修。随着华夏文明之发展,演至唐代,而茶文化兴起。制茶法由唐饼茶、宋团茶、明叶茶、至清工夫茶;饮茶法从唐煮茶、宋点茶、明泡茶、而清沏茶。茶由药用而饮用、而艺用、而禅用;由上层社会“雅玩”入俗为民间“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事。

茶渗透于文化生活而产生茶具、茶厂、茶行、茶室、茶馆、茶经、茶书、茶诗、茶画、茶歌以至茶道,不一而足。以茶待客,以茶会友,以茶定亲,以茶馈礼,以茶贸易,民情风俗,均与茶不可分离。茶文化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煮茶

释迦牟尼佛拈花示众,迦叶微笑,遂有以心传心之教外别传,南北朝时由达摩传来中国。传说达摩少林面壁,揭眼皮堕地而成茶树,其事近诞,而其所寓禅茶不离生活之旨,则有甚深意义。嗣后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禅僧以茶当饭,资养清修,以茶飨客,广结善缘,渐修顿悟,明心见性,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禅宗,演至唐代,而禅文化兴起。禅渗透于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于语言历史而有禅话、禅史、语录、灯录;于文学艺术而有禅文、禅诗、禅乐、禅画;于建筑工艺而有禅寺、禅塔、禅室、禅具;于学术思想而有禅理、禅学、禅道、禅风。禅是中国佛教的特质之一,禅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禅茶一味

一茶一禅,两种文化,有同有别,非一非异。一物一心,两种法数,有相无相,不即不离。茶文化与禅文化同兴于唐,其使茶由饮而艺而道,融茶禅一味者,则始自唐代禅僧抚养、禅寺成长之茶圣陆羽。其所着《茶经》,开演一代茶艺新风。佛教禅寺多在高山丛林,得天独厚,云里雾里,极宜茶树生长。农禅并重为佛教优良传统。

禅僧务农,大都植树造林,种地栽茶。制茶饮茶,相沿成习。许多名茶,最初皆出于禅僧之手。如佛茶、铁观音,即禅僧所命名。其于茶之种植、采撷、焙制、煎泡、品酌之法,多有创造。中国佛教不仅开创了自身特有的禅文化,而且成熟了中国本有的茶文化,且使茶禅融为一体而成为中国的茶禅文化。

茶意境

茶不仅为助修之资、养生之术,而且成为悟禅之机,显道表法之具。盖水为天下至清之物,茶为水中至清之味,其“本色滋味”,与禅家之淡泊自然、远离执着之“平常心境”相契相符。一啜一饮,甘露润心,一酬一和,心心相印。茶禅文化之潜移默化,其增益于世道人心者多矣。

品茶与茶道


古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品茶”,不但是鉴别茶的优劣,也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生活在现今社会的人们,工作繁忙,很少有古人的闲情逸致,然而,品茶也并非全不可能,有人能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壶浓茶,择雅静之处,自斟自饮,消除疲劳,涤烦益思,振奋精神。

“茶道”一词可简单地解释为茶之道,是指沏茶、品茶的一定程序。提起茶道,普遍认为它是日本的传统艺术形式,其实茶道源于中国,唐宋时期,由日本的留学生从中国传人日本,就连茶道一词最早也见于唐代的《封氏见闻记》一书。南宋时期(1191年),被日本人尊为“茶祖”的禅师荣西,曾二度来到中国学佛,回国时带回了茶籽和种茶技术,后由高僧千利休把茶道推广到民间,成为颇具特色的日本传统饮茶习俗。

日本茶道是一种综合文化艺术形式,是一种以饮茶为手段的礼仪规范,程序完善复杂。茶道涉及的学科很多,如哲学、宗教,历史、文化、艺术、礼仪等,日本茶道的核心是“和、敬、清、寂”。“和”指和平、祥和:“敬”指尊敬、互敬;“清”指清洁、清爽;“寂”指幽寂、苦寂。这种茶道精神一直是茶人追求的目标。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茶道的日益普及,茶道已走出日本狭窄的天地。在世界许多国家扎根,其精神含义则更深更广,茶道的追求目标上升为——争取世界和平。茶这种植物除了其物质属性之外,它的精神属性应为“和”。朋友相聚要喝茶,喝茶时总有一种祥和、谦让的心境,如果大家都用这种心情待人接物,社会就会安定,战争就会远离生活。这便是茶道的精神所在。

品茶与品人


不抽烟,不喝酒,工作之余泡上一壶好茶,邀二三知已,品品茶聊聊天。不失为一种好的生活和休闲方式。

品茶一般来说要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一是品茶的地方。要选择清静淡雅之处,最好是荫萠之下、花园之中、书房之内等等。二是要有清心寡欲的人。所谓清心寡欲就是性情随和心地善良,不用心机,清淡处世的人。二者缺一不可。因为只有在这种环境中,配上这样的人,品茶才能品出味来,才能于品茶中得到乐趣。每每是一杯香茗在手,清香悦鼻,顿觉神清气爽。细啜慢饮,回味无穷。博古论今,谈天说地,忧烦尽去。吟诗作画,听琴对弈,雅趣横生。

可以肯定的说内心趋于浮燥的人是不会去品茶的。他们受不了这种寂寞,也没有这份耐心和细心,便无法领略这清雅的乐趣。他们喜欢的是酒桌上的喧嚣和牌桌上的争斗。如果他们去品茶了,十之八九也是迫于无奈的应酬。较之于茶,他们比较喜欢的是烟和酒。那些玩意有较强的刺激感,符合他们的心里需求。当然他们也需要茶,但那是用来解渴、用来“牛饮”的,而绝不是用来品的。花上几百元买条烟,上千元买瓶酒,眼都不眨。要花钱买茶,他们是舍不得的。话又说回来,即使好茶到了他们的手上,也只是体现了茶的商品价值,却难以体现其使用价值。

品茶对泡茶的器皿和水质的要求也比较严格。《红楼梦》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妙玉用贮存了五年的梅花上的雪水来泡茶,招待贵客黛玉、宝钗和宝玉。她所用的茶杯也是玉质的古玩珍宝。茶圣陆羽的《茶经》上说到泡茶用水时,也有山水上(泉水),江水中,井水下之说。泡茶的器皿似乎有陶器上,瓷器次,其它下之论。水和器是茶的帮衬,没有这种帮衬,再好的茶也难品出什么好味来。

想想人亦如此。光有自身条件是不行的,还要有相应的外部环境,才能如鱼得水,发挥自如。就我们的国情而言,一个人要想成功以下条件好像必不可少,即:才貌、机遇、位置、人缘。这里面,人缘似乎还要摆在首位。为什么?不必细说,大家一定都知道的。

茶有六大类,即绿茶、红茶、黄茶、青茶、白茶、黑茶。不同的茶有不同的品质特点。绿茶香醇,红茶鲜爽、黄茶醇厚、青茶馥郁、白茶清亮、黑茶爽口。各具特色。但不管是什么茶,品茶一般要从色泽、香气、滋味和形状四个方面来品。比如绿茶,一般来说要求色绿、香郁、味醇、形美。看起来才养眼,喝起来才上口。有一个方面欠缺就不能算好茶,其档次就要大打折扣。

人也是形形色色各不相同的。有经验的人,能从一个人的气质、谈吐,爱好和行为上分辨出这个人的“档次”。比如说出口恶言恶语的人,至少说明他缺少修养。就像做红茶发酵没有发好一样,做出的茶必然是红不红,绿不绿的。或者发黑发臭的也有。

茶有优劣。喝好的茶是一种享受,喝不好的茶简直是受罪。有时去别人家做客,主人热情的泡上一杯茶来。不经意间喝上一口,一股陈味、轻微的霉味、其它东西的串味直扑肺腑,真是难受。含在口里,进不得,出不得甚是尴尬。

与人相交也有类似的感觉。交上一个好朋友,一个知已,总是人生的一大快事。就是与正直的人打交道,心里也很受用。尚或不慎结识了一个不好的人,那也是件烦人的事。对于那些奸恶之人,人们往往是要避而远之的。

像爱抽烟、爱喝酒一样,爱茶的人也有不少。其爱法和喝法也各不相同,大可不必强求一致。但是学学品茶,于品茶中品出知识,品出韵味,品出快乐。最好是于品茶中交上几个豁达大度,性情平和的朋友。对人的身心健康是大有好处的。

不尽的茶与禅


茶、禅合一的茶道,也是一种禅门艺术,自然合乎不均齐、简素、枯高、自然、幽玄、脱俗、静寂这七种特质。因此,把这七种特质,视为‘侘数寄’的注释,应该是恰当不过的事了。被尊为日本‘茶圣’的千利休,为了表达他那孤寂的‘侘数寄’茶道,曾以下面这首诗歌,说明他建造茶屋(数寄屋)的理念:一眼望去/没有花朵/没有着色的叶子。海滩上坐落着/一椽孤寂的茅屋在秋夜朦胧的/微光下把这种‘侘数寄’的茶道理想,发挥得淋漓尽致的,是千利休的孙子——千宗旦。千宗旦曾撰有《茶禅同一味》五卷,阐明禅道和茶道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第一卷的标题是:“茶事以禅道为宗‘,并在内文说:”一切茶事所用,皆不异于禅道。’禅茶之器物,并非美器,亦非宝器,更非旧器,而以圆虚清净之一心为器。此一清净为器,系禅机之茶也。以名器着称供世赏玩之茶器,何贵可道。为饮一茶而购置无价之宝器,秘藏于库当宝,又有何益可言。……总而言之,不管也不该谈论器物的好坏。去掉善恶的两样邪见,于自己心中素求实相清净之器物。

引文说到‘圆虚清净之一心’才是真正的清净的美器、宝器。千宗旦似乎特别重视‘圆虚清净’和‘一心’;因此,《茶禅同一味》对于‘一心’有这样的解说:“一心之器,并非人的作为陶铸之事物,系天地自然之器也,故具足阴阳日月,森罗万象……。‘而对于’圆虚清净‘,则有下面的解释:不断奋起勇猛心悲切尽禅茶工夫,即能免王者的牢狱,死后关闭三途之门户,必定能升天得道。有如此成就者,谓之天地同一,圆虚清净之宝器。亦把此称做禅茶之机。古瓯陈器,非凡的奇玩,与之相比又有何价值可言。

茶叶与农禅


佛门的茶事活动,与新式的禅林经济为特定的“农禅并重”密切相关正是农禅,为茶、禅的结合提供了物质基础。约八世纪中叶,马祖道一率先在江西倡行“农禅结合”的习禅生活方式,鼓励门徒自给自足。其弟子百丈怀海在江西泰新百丈山创《百丈清规》,并把世俗的生产方式移入佛门。约九世纪中叶,由于新型的禅林经济普遍得到发展,寺院栽茶、制茶就在这种自立求生、经济独立的背景下大规模兴起。加之如火如荼的寺院饮茶之风无疑也刺激了这种生产活动的持续展开。

其时,着名的佛教寺院普陀寺,即拥有了普陀山的茶地僧侣从事茶树种植并积累了丰富的种茶、采茶制茶经验。据传,直至康熙、雍正年间普陀佛茶才开始少量供应朝山香客。而九华山佛茶大约也是唐时开始培育出来的。其僧人培植的“金地源茶”在当时就被誉为色味俱佳的名茶。四川蒙山生产的“蒙山茶”,相传最初是汉代甘露寺普慧禅师所培育。

由于它的极为优异的质地,长期被奉为贡品,又被人们称为“仙茶”。着名的“乌龙茶”,亦即“武火岩茶”的前身,也是福建武火山当地的僧人所培育种植。据考,此茶在宋元后亦以武夷寺内僧人制作为最佳。清郭柏苍所着《闽产异录》载:“武夷寺僧多普江人,以茶坪为生。每寺请泉州人为茶师。清明之后谷雨前,江右采茶者万余人”。

由于僧人技艺高超,又把不同时节采摘的茶叶,用不同的工艺分别制成“寿星眉”、“少莲子心”和“风味龙须”三种名茶,使其享有盛誉,经久不衰。浙江的径山茶,名声极高。径山为着名茶区,宋政和七年,徽宗赐径山寺名为“径山能仁禅寺”被唐太宗赐名“国一禅师”的僧人法钦,就在寺院亲植茶树,茶林遍野而茶风亦极盛。此外,还有唐代荆州玉泉寺附近山洞水边罗生一种野茶,经玉泉寺真公和尚加以曝制,使之“拳然重叠,其状如手,号为仙人掌茶”。李白曾对此茶赞不绝口,称其“能还童振枯,扶人寿也”。(《答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诗并序》)江苏洞庭山水月院的僧采制的“水月茶”是现在皖南“屯绿茶”的前身。

在明降庆年间,僧大方制茶技法精妙,因而名扬四海,人称“大方茶”此茶流传至今,改名为“碧螺春茶”。还有浙江云和县惠明寺僧人种制的“惠明茶”,云南大理感通寺的“感通茶”亦是当地着名的佛茶。而“罗汉供茶”原由浙江天台山佛寺所供;“香林茶”则初为杭州法镜寺所供;“云雾茶”最早也是江西庐山、云居山及安徽黄山的寺院僧众培育或加下制作出来的闻名遐迩的好茶。

总之,在由江西创辟“农禅并重”的风尚佛教僧众的种植茶树与茶叶制作加工活动积累了许多经验;长期的精心劳作,毕竟成就了茶业界繁荣,制成了诸多独具特色的名贵茶叶。正因为如此,故有“自古名寺出名茶”之说。唐宋时的禅寺,多建造在高山峻岭之中,僧人禅师往往时节一到便制茶。茶成了文人进入佛寺进行各类活动的最好中介,而僧人也是以茶来敬客,这成为唐宋时一派独特的文化气象。

论品茶与喝茶区别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自古就有饮茶的习惯,而形成的茶文化是中华五千年历史的瑰宝,如今茶文化更是风靡全世界;茶,可谓人人会喝,如果是说品茶,可不是人人会品的。喝茶与品茶有着本质的区别,喝茶的目的在于解渴,为了满足人的生理需要,补充人体水份不足,尤其是在剧烈运动、体力流失之后,大口大口的急饮快咽,直到解渴为止。而品茶,则品茶的目的却不是为了解渴,重在精神,将饮茶看作是一种艺术的欣赏,生活的享受;品茶要在‘品’字上下功夫,仔细体会,慢慢品味。

茶这玩意儿,是一件很怪地东西,需要慢慢品尝,才能体会其中滋味,如你狼吞虎咽,风卷残云状的喝茶,是万万感受不到茶的美妙;而品茶,真正的内涵便是品生活,有了这一个“品”字,生活就有了味,人生就充满了无穷乐趣。如鲁迅,其除了平时在家喝茶外,还经常邀三两友人或亲属去茶馆啜茗,以茶联谊,且往往与人边品茗,边谈心,甚至研究写作;古建筑园林专家陈从周教授说:“我是一个爱茶若命的人,品茶是生活中的快事。没有它,恐怕如今一个字也不能留在人间”。除外,女作家冰心赞美茉莉花茶:一杯橙黄色的、明亮的茉莉花茶,茶香和花香融合在一起,给人带来了春天的气息,尤其在品过之后有一种不可言喻的鲜爽愉快的感受,健脑而清神,促使文思流畅;作家宗璞在《风庐茶事》中写道:“饮茶要谛应在那只限一杯的‘品’,从咂摸滋味中蔓延出一种气氛,成为文化,成为‘道’,都少不了气氛,少不了这种捕捉不着的东西;而那捕捉不着的东西却又是从实际中来的”。

喝茶离不开水,俗语说:“水为茶之母”,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茶的醇正与苦涩,因此,品茶尚须品水。据说我国古代品水名人刘伯邹曾将天下的水评成了七个等级,为当时饮茶者提供了一个品水的标准;而且苏东坡也提出了“活水活火,三沸而止”的烹茶要诀,所谓“活水”,就是泉水、江水、井水,三者的质地是不同的,也就是陆羽所谓的“泉水上,江水中,井水下”;谓“活火”就是有焰的炭火。有了活水活火,还要掌握火候,三沸而止,茶味才清酽,所谓“三沸”,水开时“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过此“三沸”,则“水老,不可食也”。

品茶进入了境界,会有一番美妙的议论,如善于品茶的林语堂的“三泡说”,即茶在第二泡时最为妙;第一泡如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女,第二泡为年龄恰当的十六岁女郎,而第三泡则已是少妇了。又如日本禅师这样说茶:“一杯有清新甘味,二杯有人生苦味,三杯有老年涩味;茶,慢慢品之,方能静心!茶,静心品之,方能识味。

茶香与禅心 一味悟玄机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酒气醉诗情,茶香催禅心。茶叶的清淡之性与禅林的疏朗之风有相近之处。

《五灯会元》卷九说有一僧人间如宝禅师:“如何是和尚家风?”禅师答曰:“饭后三碗茶。”茶与禅的关系至少可以从生理学上得到解释:佛教僧侣重视坐禅修定,长时间的正襟危坐,可使人昏沉疲倦,四肢麻木。为了调济精神、补充营养,又不致违犯戒条,茶水自然成为僧侣们最合适的饮料。

僧侣饮茶之风可上溯到东晋时期,《晋书•艺术传》载,后赵昭德寺的道开禅师昼夜不卧,除日服数枚药丸外,“时复饮茶苏一二升而已”。所谓“茶苏”,是一种用茶叶与果汁、香料配合制成的饮料,相当于如今的“天然营养液”。禅茶之风到唐朝尤盛,陆羽《茶经》中记载的“煎茶法”即源于禅林中。而僧人之间交往酬答,也大抵清茶一杯,参玄论道。所谓“青云名士时相访,茶煮西峰瀑布冰”(贯休《题兰江言上人院》诗),可视为茶道的雏形。唐代的著名诗僧皎然不仅诗文垂史,而且也是烹茶高手,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云:“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品茶与悟禅》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3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